近期官方动向藏着中国发展信号:就业优先 温暖过冬

近期官方动向藏着中国发展信号:就业优先 温暖过冬
2019年11月15日 11:15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谁能代表2019年度商业最强驱动力?点击投票,评选你心中的“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原标题:这些事不仅关系你我,还藏着中国下一步的发展信号

  来源:国是直通车

  1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部分省份经济形势和保障基本民生座谈会。李克强指出,要把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实现今年主要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季度以来,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增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比上月小幅回落。

  尽管需要顶住更大的压力,但中国对民生的保障力度不仅未降,反而频频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深化民生领域改革。

  李克强指出,要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促共进。同时,要注重从满足民生期盼中挖掘发展潜能,抓好重大民生工程,办好养老、托幼、医疗等民生实事。

  梳理近期官方动向不难发现,一系列保障民生的举措不断出台:

  多措并举保猪肉供应

  近一段时间,民生领域最热的话题之一就是猪肉价格。受非洲猪瘟疫情和猪周期等因素叠加影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并带动CPI涨幅“站上”年内高点。

  为了缓解猪价上行压力,从中央到各地政府频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猪肉市场供应。

  1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继续多措并举恢复生猪生产,深入清理各地不合理的禁养规定;同时提出,促进禽肉、牛羊肉等生产,确保市场供应,规范市场秩序,遏制部分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势头。这是近两个多月来,国务院常务会议第四次聚焦猪肉保供稳价。

  国务院各部门近期也针对稳定猪肉价格、支持生猪生产不断出招。猪价上涨态势稍缓。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上旬生猪比上期价格下跌3.4%,这是今年4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首次环比下跌。

  量价双控保温暖过冬

  近日中国多地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家里暖气片热不热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新一轮供暖季中,供暖资源供应是否稳定充足?天然气等资源价格会不会再现明显上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调节局相关负责人近期表示,全国重点电厂存煤保持在26天以上,处在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已建成储气能力接近200亿立方米,可动用的储气量比去年同期进一步增加,为保供应、稳价格奠定了坚实基础。

  价格方面,供暖季期间,各地不再调整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对居民用气“量价齐保”,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上浮。同时,对学校、医院、公共交通等非居民中的民生用气“保量稳价”,在基准门站价格基础上上浮不超过20%。

  北京日前宣布调整天然气价格,本市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下调0.02元/立方米。同时,由于突遇寒潮,今冬北京表示,正式供热时间提前1天。

  加速短板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铁路、物流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有望加速建设和完善。

  11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由25%降至20%。对补短板的公路、铁路、城建、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资回报机制明确、收益可靠、风险可控前提下,可适当降低资本金最低比例,下调幅度不超过5个百分点。

  9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根据地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按规定提前下达2020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并将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等作为2020年首批专项债重点投资领域。这些领域无不与民生直接相关。

  方正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陶川认为,发改委基建项目审批加速、降低资本金比例等稳投资措施落地有望缓解地方财力下行对基建的拖累,对基建投资形成支撑。

  就业优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李克强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尤其要坚持就业优先,做好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加强指导、帮助拓展渠道。

  今年中国把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这对解决重点群体就业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日前透露,1-10月份,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

  提前完成就业目标的同时,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官方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6%,与上月持平。

  分析原因,刘爱华认为,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带来了增量效应,同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不断巩固,而后者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更强。目前支持灵活就业的新业态越来越多,加之,稳就业政策发挥作用,这些因素都促进了就业的稳定。

  老旧小区改造

  没电梯、没车位、没门禁、管网破旧、公共配套缺乏……目前中国有上亿居民生活在这样的城镇老旧小区之中,生活极为不便。据住建部摸底排查,各地类似这样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有17万个。

  改善这些居民的生活条件是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

  6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进行部署。会议指出,重点改造建设小区水电气路及光纤等配套设施,有条件的可加装电梯,配建停车设施。

  针对钱从哪来的关键问题,会议提出,今年将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安排中央补助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和地方积极探索,以可持续方式加大金融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各地也在积极探索。目前已有包括银川等在内多个城市已出台与“增设电梯”有关的政策意见,以支持老旧小区改造。

  此外,基本民生保障方面的问题也被反复提及。李克强表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财政支出重点保基本民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岁末年初、“两节”临近,要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防止产生新的拖欠。

  在医疗方面,今年中国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3亿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将其在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范围内的门诊用药统一纳入医保支付,报销比例提高至50%以上。

  满足民生需求,就意味着花钱,在经济下行压力日渐加大的当下,为何仍然大力强调民生改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贾晋京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我国的核心政策指标都不是经济增速,而是与民生最为直接相关的——就业。这与我国对民生问题一以贯之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时,民生领域的发展和投资不仅仅是“花钱”,还有可能形成新的增长点。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表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民生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总体而言依然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块“短板”。在这种情况下,将民生建设项目具体细化,扎实推进是增强民众获得感的必要举措。而新的经济增长点恰恰就蕴藏在这些看似细小的环节当中。

  例如,李长安指出,通过冬季清洁取暖技术的改进和推广,不仅可以提高广大群众的取暖质量,对消除雾霾也有很大的好处。而重点解决养老、住房等民众反映强烈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有助于激发新的需求,引导新的投资方向。

  老旧小区改造就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发展工程。国务院参事仇保兴表示,据初步估算,我国城镇需综合改造的老旧小区投资总额可达4万亿元,如改造期为5年,每年可新增投资约8000亿元以上。加之小区住户户内改造,这还将有力带动消费。

  基建投资一直以来被视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力量之一。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稻葵曾表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民生型的、消费型的、公共型的投资。这类投资并不会带来产能的提高,而是直接提升百姓的感受。

  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看来,未来中国经济十大新增长点中,不少与民生直接相关。例如:发展教育、医疗、健身、养老等公共服务业,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贾晋京表示,与过去高速增长阶段相比,现阶段民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生态关系也有所变化。过去是以发展带动民生改善,而现在民生等领域改善对发展质量也有明显促进。

  他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呈现明显变化,前四位不再由北上广深垄断,不少人选择到武汉、西安、成都等中西部发展就业。这对于区域结构和发展来说都是一个优化。这样的优化是建立在高铁、通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发展完善的基础之上的。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0 新大正 002968 26.76
  • 11-20 甬金股份 603995 --
  • 11-19 嘉美包装 002969 --
  • 11-19 泰和科技 300801 30.42
  • 11-19 久量股份 300808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