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民企的安全感来自权益的保障

法治周末:民企的安全感来自权益的保障
2018年11月06日 21:59 法治周末

一碗面要80元,出租车漫天要价,安检排队太长差点误机…你在机场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首届金跑道奖·国内机场口碑评选”正在进行!【点击投票】为机场打分,你说了算!

  法治周末特约评论员 敬一山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

  对于民企和民营企业家来说,这的确是一颗重要的“定心丸”。前一段时间,对于民企有各种鱼龙混杂的声音,比如有人提出所谓的“民营经济离场论”,有人提出所谓“新公私合营论”,还有人说要通过党建或工会等形式加强对民企的控制。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造成了一些民心动荡。中央高层定调,有利于澄清误解,从政治的层面清除错误言论的影响。

  这些错误提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还是在心理或者说舆论层面,高层会议旗帜鲜明的表态之后,相信很快会能得到扭转。对于民企和民营企业家来说,长久的安全感还是取决于现实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而这一点,则要看各级政府是否真正领会贯彻中央的会议精神,能够有效约束滥用的公权力。

  现实当中,民企当然希望能够拥有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在和国企竞争的时候,无论是市场准入还是资源分配,不要被无端、过度地打压。但实事求是来说,对于很多已经经受过市场考验的民企来说,这还不是最为担心的。民企最为担心的情况是,即便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发展壮大了,但是企业的产权甚至企业家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护。这样的案例只要出现,对于企业家的安全感都是致命的打击。

  这种公权对于民企的乱作为,可能有不少类型。比如,有些地方官员喜欢搞派系斗争,从而把企业家也牵扯进来。他们习惯把和自己比较熟悉的企业家看做“自己人”,和别的官员熟悉的看做“他的人”,一旦官员之间有矛盾,就把打压对方企业家当成斗争手段。这可算是“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面对这样的风险,首先当然提醒企业家自身要言行守规矩,不要陷入各种灰色关系网,但更核心的还是要约束官员,不能把公权当作“私权”,不能威逼利诱企业家政治站队。

  再如,一些地方官员有盲目的短期政绩观,为了迅速作出成绩,可能不惜一切代价扶持某个企业。企业一旦和官员绑定太过紧密,就丧失了独立自主权,企业和个人的安危,就完全系于官员的仕途甚至是一念之间。这中间企业可能有贪图利益的因素,但更核心的同样是官员对于权力的滥用。道德层面呼吁民营企业家保持定力,远不如管住滥用的公权力来的有效和治本。

  这些类型可能稍显极端,但却能体现政商关系的复杂性。近几年反腐持续发力,明目张胆的权力干预企业越来越少见,或者即便出现,性质也不难认定。难的正是这种看起来“企业好像也有问题”的状况。因为企业不亲近地方政府或者地方官员,就得不到发展机会,可一旦亲近,又可能意味着更大的不安全。

  或许也是针对类似状况,这次的民企座谈会专门提到一点——纪检监察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既要查清问题,也要保障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也就是说,即便是企业也可能出现问题,但还是会有一个法治底限保障企业家的权益。这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表态。

  总结来说,让民企放心的重要措施,可能不是要直接为民企做多少事,而是“给自己开刀”,约束好公权的使用。只要公权不滥作为,发挥好公共服务和定分止争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民企和民营企业家很好的帮助。在此基础上,降税费、解决融资难等,就是锦上添花的好事了。

  (作者系时评人)

责任编辑:李锋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2 新农股份 002942 14.33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6 贝通信 603220 7.85
  • 11-06 中国人保 601319 3.34
  • 10-31 迈为股份 300751 56.6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