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巨额打赏频发 网信办将制定主播分级分类管理规范

青少年巨额打赏频发 网信办将制定主播分级分类管理规范
2020年08月04日 21:18 新浪财经综合

  青少年巨额打赏频发 网信办将制定主播分级分类管理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常蕾)8月4日,国家网信办官网发布消息称,8月3日,国家网信办等8部门联合召开工作部署会,通报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进展。会议提出,推动研究制定主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规范,明确直播行业打赏行为管理规则,将内容供给导向、打赏金额标准、主播带货资格与直播账号分级分类紧密关联。

  国家网信办负责人介绍称,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各部门依法处置158款违法违规直播平台,挂牌督办38起涉直播重点案件,督促平台清理有害账号及信息,封禁一批违法违规网络主播,明确直播打赏作为平台和主播履行服务合同的法律性质。

  不过,上述负责人也直言:“但直播行业诸多痼疾顽症并未彻底消除。”高额充值打赏、“网课”直播间推送低俗、违规直播带货、色情低俗和网络赌博诈骗等诸多问题一直是网络直播行业饱受诟病的根源所在。

  日前,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刚刚审理了一起未成年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高额打赏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

  16岁的少年刘浩自初二起辍学在家,帮助家里的菜店收钱。此后,刘浩用母亲的身份证信息在一个网络直播平台上注册登录,为了引起主播的关注,增加互动机会,他开始频频给主播刷礼物打赏。三个月内,刘浩在不知不觉间把银行卡里近160万元全部打赏给了主播。

  所幸经过多番沟通协调,当事双方达成庭外和解,原告收到直播公司返还的近160万元退款。

  未成年人打赏该不该退?

  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不过,目前有关网络直播的监管仍停留在内容审核方面,对于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即便是明确了“可以返还”,但也只是事后补救。如何从根源上减少这种可能性,尚需有效引导和积极应对。

  据介绍, 根据国家网信办要求,从去年3月起至今,已有53家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记者浏览了多个直播平台发现,不少平台都设置了“青少年模式”,在此模式下无法进行打赏,观看时间也受到限制。但实际上,只要输入密码,“青少年模式”即可轻松解除。

  对此,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陈文明指出,直播账号分级将是一个有效的监督管理策略。“通过分级管理实质上是对主播账号的信用体系等级评定的分类。”陈文明表示,不同等级的直播账户的直播打赏权限,打赏金额标准、主播带货资格将有所区别。通过分类分级管理能够更好的防止虚假、恶意、引诱的主播损害用户的合法权益。

  对此,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律师于旭坤建议:“企业应落实实名制度,包括保证用户的本人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码、银行卡账户一致,在显著位置标示个人实名信息,向社会公示等,平台也不应为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提供主播注册通道。”

  据悉,目前根据《互联网直播服务理规定》的规定,网络直播平台对用户身份认证应采取“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利用此举避免青少年通过家长银行账号等信息进行相关认证。

  同时,陈文明也建议,可以对大额打赏可设置上线,比如每天打赏金额不超过200元。单笔打赏数额、单日打赏总额进行限制,如果单日或单次打赏数额较高系统自动给与有效的提醒。此外,平台应该对于打赏行为进行人脸识别,识别是本人后方能够实现打赏。

  此外,国家网信办负责人强调,要强化备案准入管理。全面排查清理未持有准入资质或未履行ICP备案,以及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直播平台。挂牌督办一批违法犯罪案件,查办一批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违法案件,审理审结公布一批典型案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中夫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05 复洁环保 688335 46.22
  • 08-05 冠盛股份 605088 15.57
  • 08-05 博睿数据 688229 65.82
  • 08-04 锋尚文化 300860 138.02
  • 08-04 美畅股份 300861 43.7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