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只有通州给诺奖得主免房租?外国抢人也不手软

你以为只有通州给诺奖得主免房租?外国抢人也不手软
2019年05月30日 15:11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你以为只有通州想给诺奖得主免房租?外国抢人也不手软

  原创: 孙秋霞 国是直通车 

  大专学历,35周岁以下,在杭工作并由用人单位正常缴纳社保,就可以在杭州落户。这是浙江省人才市场推出的吸引人才新举措。

  就在上周,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也给境外高端和紧缺人才发出“求贤令”:15%的个税优惠。也就是说,一百万的年薪,本来要缴45万的个税,但今后只需缴15万。

  有着“北京城市副中心”之称的通州也出台人才公寓配租新政,诺贝尔奖得主在通州租房可获100平方米的租金减免。

  事实上,无论是吸引国内还是海外人才,中国近年来推出的优惠奖励措施越来越多。这些措施的背后,目的只有一个——抢夺全球高端人才。

  历史证明,各国科技实力的竞争与较量表现为对人才资源的争夺。美国崛起为超级大国,离不开人才上的优势。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全球对人才的抢夺也愈演愈烈,方法也多种多样。无论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还是新加坡、日本等新兴经济体,在吸引人才方面,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新加坡:成立国家“猎头”

  位于东南亚的岛国——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719.1平方公里,按我国“市区建成区面积”估算,相当于一个上海市区(781.04平方公里)的大小。

  新加坡不仅面积小,而且资源匮乏,蔬菜、粮食甚至生活用水都依赖进口。此外,新加坡人口也只有约560万,完全依靠本地人才推动经济发展远远不够。吸引海外人才成为新加坡政府的一项长期政策。

  新加坡源源不断输入人才,使其经济充满活力,并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2019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中,新加坡甚至超过美国,位列第二,仅次于瑞士。

  在招揽人才方面,新加坡选择主动出击,由人力部和经济发展局共同成立了“联系新加坡”机构,且在印度、英国、澳大利亚、北美以及中国等全球人才资源丰富的区域设立了分支机构,专门负责国际人才的引进。

  简单来说,该机构相当于一个国家“猎头”,根据新加坡产业发展方向的需要向外国人和潜在的海归进行宣传和招聘联络,对象包括学生、高技术专业人员和工人、企业家和投资家等。

  “联系新加坡”的特点是紧跟市场需求。根据行业内对未来人才技能需求的预测,新加坡政府机构会定期发布“关键技能列表”,“联系新加坡”则根据国内提供的人才需求在全球搜寻行业精英。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对高技术人才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评判是否授予准证的标准是职业资格以及薪资水平。

  对于引进的人才,除了给予进入门槛的便利和永久居留权限的授予之外,新加坡政府对也给予物质方面的激励,主要依靠税收杠杆来实施。

  目前,新加坡个人所得税税率在0-22%,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税率水平。如果外国工作者在这里住的时间一年少于183天,就不需要纳税。

  为了吸引和留住外来人才,新加坡还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包括干净的环境,世界级的教育、医疗和交通设施等。根据新加坡政府2014年的统计,在560万人口中,外籍员工约占132万。也就是大约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外籍员工。

  日本:渐渐对移民放开国门

  与许多发达国家不同,日本最初是拒绝移民进入的。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尽管日本经济与德国一样经历了产业工人的短缺,但日本政府禁止外国“客工”的流入。

  随着日本面临老龄化和少子化危机,劳动力短缺问题让日本慢慢打开移民大门。在 1985 年,仅有不到 850612 的外国人住在日本。截至 2012 年,该数据已增长一倍至 200 万,约占总人口的1.59%。

  为了吸引高端人才,2012年,日本制定了高技能外国专业(HSFP)签证。要拿到该签证,一般需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综合得分不得低于70分。

  满足这些条件的外籍人员有资格凭借 HSFP 签证在日本工作,签证有效期为五年,持有人在三年后就可申请日本的永久居留权。达到80分以上的人,在日本居住1年就可以申请永居。而一般的日本签证要想获得居留权需要10年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HSFP 签证的持有者还可以将配偶和子女接到日本一起居住,配偶甚至可以在日本全职工作,其他签证持有者的配偶则必须申请工作许可。

  可以说,这一举措显得日本对高技能人才格外慷慨,而在最初,日本还是一个不太喜欢移民的国家。不过,尽管日本伸出了橄榄枝,但收到的效果却十分有限。

  该计划推出后的20个月内,日本政府仅签发了900个HSPF签证,远远低于其最初目标,且大多数集中在技术活动和研究领域。

  有学者分析称,这个项目的目标比较狭隘,只专注于“已经拥有较高学术成就的”人才,这为那些从日本大学毕业的留学生造成了很高的申请障碍。

  尽管如此,在人口危机之下,日本仍旧在不断改善政策,对于低技能的劳动者也放开了门槛。

  据《日本时报》报道,2018年12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修正案,首次通过法律正式允许企业雇佣海外劳动者,该法案于2019年4月正式生效,引入的海外劳动者将填补养老、建筑和农业等领域的空缺。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高级助理后藤茂子表示,日本“用工荒”已经到了“非常可怕”的地步,政客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海外。

  然而,日本民众对于外籍劳工的引入并不高兴。日本共同社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24.8%的受访者支持该法案,而反对者高达65.8%。

  美国:开放的移民政策

  美国是世界上的移民大国,二战之后,通过改革移民法、提升高等教育投资、不断扩大研发投入等措施,引进了一大批移民,促进了美国经济繁荣发展。

  普林斯顿大学的蜕变就是一个见证。普林斯顿大学最初创立于1876年,当时叫做新泽西学院,直到1896年才改名,即使到20世纪初,成立一百多年的普林斯顿大学仍然不太起眼,相当于一个“大龄预科学校”。

  后来,积累了数百万美元财富的洛克菲勒家族,决定捐献部分财产,并坚信“不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家不能自立”。在这种观念之下,洛克菲勒家族不仅派遣美国研究生出国留学,而且将欧洲学者引进来,普林斯顿大学名列其中。

  1930年,首批欧洲学者抵达普林斯顿,包括爱因斯坦、冯·诺伊曼等科学家。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大学时,有人说:“物理学的教皇走了,美国很快就会成为自然科学的中心”。

  根据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的研究,自2000年以来,共有78位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医学和物理学奖,其中31位是移民科学家,占总数的40%。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和科学领域的六位美国获奖者都是移民。

  美国汇聚了全球各国的人才,开放的移民政策功不可没。其中,1965年美国颁布的《移民与国籍修订案》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该法案取消了种族配额限制,实行 “先来先得”政策,并对有突出才能的移民以及家庭团聚类移民优先考虑。法案颁布后,来自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等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迅速增加。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适应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国会于 1990 年通过《美国新移民法案》,增加合法移民配额数,增设移民类别。

  与此同时,在该法案下,美国开始实施专门吸纳国外优秀人才的 H-IB 签证计划,允许具有学士学位或更高学历的外国人到美国工作。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的高科技人才因 H-IB 签证计划进入美国的比率迅速增长。

  不过,在移民政策上,美国正在倒退。2018年2月,美国公民与移民服务局 (USCIS)修改了自2005年一直遵守的《使命宣言》,将原文中美国是 “一个移民国家”一词去除。奥巴马政府时期移民局局长雷奥 · 罗德里格兹(León Rodríguez)称这些变化是“不幸的历史转折”。

  德国:瞄准高水平专业人才

  对于血统一向看重的德国,出于经济或人道主义方面的考量,还是渐渐接受了来自不同血统的移民。

  起初,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德国引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经历了长达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在大规模生产、重工业以及采矿业等领域都出现了人手不足的情况。在此背景下,自1961年起德国与土耳其、突尼斯、摩洛哥等国签订了关于客籍工人的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年以前,德国所接纳的移民来源国相对单一,而且倾向于吸纳流散在各国的德意志人。

  改变发生在2001年,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相继颁布了《国籍法》和《居留法》,第一次废除了德国国籍必须和血缘绑定的规定。

  此外,针对IT人才出现短缺的情况,施罗德还宣布推出“绿卡工程”,对外国信息、通讯等行业高级技术人才才实行优惠移民政策。

  2000 年 8 月至 2003 年 7 月期间,绿卡工程发放了 14876 个工作许可,印度专家占 IT 业招募的最大份额比例,其次是来自东欧国家的人才加起来超过40%。

  “绿卡工程”在 2004 年到期后,德国政府在 2005 年通过了《移民法》,新法案对包括技术人才在内的外籍务工人员的入境和居留做出了规定。该法案的颁布也标志着德国政府正式承认德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4月,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目标,且成为国家标签。而“工业4.0”的实现离不开外来高精尖人才。

  也许是德国政府早有打算,在“工业4.0”提出的前一年,德国通过了欧盟“蓝卡法案”,开始向高级技术人才发放欧盟“蓝卡”,简化了高级技术人才申请居留许可的手续,降低了高级技术人才留在德国的门槛,这一举措视为德国劳动力移民规则自由化过程中一个主要进步。

  根据德国联邦移民难民局2018年发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5年中,德国共颁发了大约8.1万份蓝卡。截至2018年6月底,约85%的蓝卡持有者都决定长期留在德国,申请或获得了无限期居留许可。

  按照来源国来划分,印度是德国最大的外籍人才来源国。在过去5年中,共有13854名印度人通过蓝卡签证在德就业,占总人数的26%。第二大人才来源国是中国,4790名中国人在过去5年中获得了欧盟蓝卡签证。紧随其后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美国和土耳其。

  从德国的移民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出,德国越来越急迫地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高水平专业人才。

  参考资料:

  1.石磊 罗晖 :美国科技人才流动态势分析

  2.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中国吸引国际技术人才的政策与实践比较研究报告

  3.肖鹏燕:世界主要经济体吸引人才的政策及措施

  4.界面新闻:第四次移民潮要来了?德国移民政策的前世今生

  5.王辉耀、苗绿:《人才战争 2.0》

  6.陈俊梅:试析美国移民法及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

  7.中青在线:史上最宽松移民政策”能救日本吗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3 红塔证券 601236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