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突然怼财政部不积极 释放什么信号?

央行突然怼财政部不积极 释放什么信号?
2018年07月16日 08:12 新浪财经综合

  【相关阅读】

  徐忠: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大有可为

  央行罕见怒怼财政部不积极 财金体制或处巨变节点

       财政官员回应央行徐忠财政政策不够积极:为谁积极?

  央行突然掐架财政部,释放什么信号?

  就在上周五,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发了一篇文章:《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大有可为》,主要是怼财政部太不积极甚至“耍流氓”。

  央行如此高调实属罕见,当天同步的消息是财政政策转向积极。市场听闻奔走相告,以为宽松计。但这种发声,这种态度,结合当前形势,整个财税金融体系,恐怕正在面临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财政政策大起底

  徐忠在文章中,说了央行很多年想说却没有说的话——例如:“财政部将财政风险转嫁金融部门”,“金融机构管不住地方政府的违规融资行为”,“中国的财政部喜欢与美国财政部对比,强调自己的权利太小”,“中国的财政透明度很不够,信息披露大而化之,缺少公众监督等等”。

  徐忠攻击得可谓一点余地不留,在批评“财政透明度很不够”这项,他直接抱怨财政数据奇葩,“不要说人大代表看不懂,我也看不懂。”——每年披露的内容经常变的,比如12年以前的国企运行报告里是没有资产负债相关情况的,直到13年才开始公布。

  至于数据的细节更是像文中所说,就一句话带过,文章希望财政支出要接受纳税人监督,对纳税人负责。更重要的是,本来天天喊什么稳健中性,去杠杆的,应该是国家财政帮助领头逐渐降低负债;结果最明显的是自己的杠杆一直在减,死守国库,财政收入不减反增,税收越减越高,徐忠直接用“耍流氓”来评价财政部的做法。

  之后更是点名减税减在国企,然后把担子转移到了小微企业身上,毫不掩饰的打脸。

  文章还把所有财政经济“从头扒到尾”,首先是国有资本虚的不行,财政根本就没有掏钱,纯粹空手套白狼,无中生有盘了这么一大笔资产,还有那个特别国债,也就是在玩金融游戏,考验群众的智商,看起来似乎赢了。你说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央行厌倦“灌水”身份

  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说过,“刚性兑付不破,中国只有财政没有金融。”这么多年来,中国是财政强势、央行弱势,财政决定政府的钱怎么花,央行负责掌管14亿人的钱袋子。

  央行显然不想再无限制地给政府资产负债表扩张背书了,这里面包括地方财政、央企国企、基建城投、融资平台。过去十年来其实名为财政积极的政策,最后都成了从银行手里要钱,而不是资产本身的经营性扩张,借新还旧,纯粹变成了货币扩张。

  这么搞下去,那就是无底洞。政府资产持续膨胀但把包袱都给了银行体系,“央妈”不乐意了:啥时候是个头?央行这次发声就是一次明示:咱得算算账了。这笔账,可不是一笔小账。要变,就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围绕着社会的钱和政府的钱。

  1、短期看,财政消极会改变。增加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负债,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盘活增效。也就是政府要加杠杆,对冲金融去杠杆导致的紧缩效应。

  全社会的企业杠杆和居民杠杆都已经为国运担当足够,该是政府表现的时候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2、长期,财税金融体制面临根本性变革。看这信号,就在两三年内。对投资、产业、居民财富配置,会有根本性的影响。

  原有体系太依赖银行的货币注水,而不是从资产角度做大做强做优。根本原因出在动力、利益、监管、预算约束。大白话:就是欠管,没人监督,以后这种情况不存在了。

  3、以往的财政积极,都是在积极掏空银行里的钱。2008年四万亿政策出台,说是财政出资,实际根本是银行拼命无约束放贷给的增量刺激。不看还款能力,不看资产背书,本质是印钞而不是财政刺激。因为最后的负债没有直接记在财政上。做大的资产都对应着银行的贷款。也就是水放出去了,基建和房子搞起来了,包袱都在银行里。无约束,全社会买单。

  4、地方政府要被关进笼子里了。过去十年全社会资产负债表膨胀的核心环节就在地方政府。通过贷款把地方国企、基建、融资平台做大之后,还是喂不饱。最后的态度:不给钱就不干活,给的钱,不一定还。这就是变贷为税,无约束从银行拿钱,就是从全民抽税。

  5、金融不再是无底洞。无节制放贷的结果是,没有给地方政府造出可持续创造收益的资产。继续放贷只会让大家都去炒房子。金融体系的风险定价功能完全消失。实体领域劣币驱逐良币(谁离金源近谁就赚钱)。

  结合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前两天的发言:再放水也不会流入实体经济。这个中央经过多轮、多角度、各种刺激,已经有体会。

  6、房地产税。把房地产税单列。因为很多地方既没有地可卖,也没有国有资产增值空间,实体经济税源也已经被发掘殆尽。地方政府既然是财金改革的核心议题,房地产税就是重要的新税基。

  因为存量税基没有了!这是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

  而这个单一税种,不但改变财政税源,改变地方财政结构,也直接对金融市场产生改变。

责任编辑:孙剑嵩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