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造芯,联想醒过来了?

进军造芯,联想醒过来了?
2022年09月23日 12:03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向由

  联想是愿意低调的,奈何实力不允许。

  9月中旬,联想成功“造芯”的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集微网援引的消息称,这枚采用5nm制程的芯片已回片,并且成功点亮。预计今年年底有望导入量产。

  消息一出,业界震动。“回片”“点亮”,都是芯片在试产中的重要节点,芯谋研究分析师商君曼介绍,“回片”是指试产成功、给回样品,“点亮”是指电流正常通过芯片。这就意味着,芯片研发的流程,已经走完了大半。

  风暴中的当事人——联想集团,却是岿然不动的。截至目前,联想官方没有对此作出回应。

  联想的态度,留给外界许多的解读空间,总的来说,支持的观点大于质疑。这不仅是因为联想一出手,便进入5nm级的先进制程领域,更重要的是其“象征”意义——联想终于踏出了“造芯”路上第一步。

  对半导体业界,这或许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于联想自身,却是一大步。联想承担起了“外界对它所期许的角色”。

  这枚芯片由鼎道智芯设计,它是联想旗下全资子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鼎道智芯成立于今年1月,至今不过8个月时间。即便“传闻”被证明过度乐观了,但如今来看,也没有人能够再否认联想“造芯”的决心。

  根据工商资料显示,鼎道智芯为联想集团全资子公司

  有决心是好事。去年10月,距今还不到一年时间,在联想败走科创板时,就被外界归因为“科创属性不强”。虽然联想方面对此否认,但事实证明了,公众对联想克服“贸工技”路径依赖的能力,依然疑虑重重。

  只不过,“决心”不能解决一切麻烦。仅就目前而言,联想“造芯”还面临种种不确定性,甚至是巨大的难关,非一己之力能够跨越。联想“补课”的这条路,还有很长。

  “贸工技”转型

  对这枚传闻中的芯片,联想官方没有回应,爆料信息也很有限。汇总各方信息来看,这枚芯片采用5nm制程,基于ARM架构。这代表着,芯片可以用在智能平板、智能手机等大众最熟悉的终端市场。

  有知情人士透露,“联想的这颗芯片是专门针对平板电脑应用而设计的”。

  要试水新的芯片,平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业界普遍认为,联想的最终目标,是将自家芯片用在自家电脑上。PC(个人电脑)是联想业务的“主心骨”,已经连续多年在全球市场份额上位列第一。

  这在今年仍未改变。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数据,今年二季度,全球PC市场上,联想以24.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惠普以18.8%位列第二。联想领先的幅度有所扩大。

  而在联想内部,PC业务的营收占比超过六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主研发的芯片,无疑能为联想PC“锦上添花”。设想一下,如果联想电脑搭配自研芯片,不仅在性能上拥有更大可能,还能在内卷已久的PC市场打出差异化,增加产品卖点。

  另外,芯片业务一旦成功,也能减少联想PC对英特尔、AMD等巨头产品的依赖,进一步扩大供应链上的影响力。这对联想的议价能力、利润的提高,都有好处。

  这些好处并非空想,它是已经被验证成功的一个路径。没错,联想能看齐的最理想对象,正是苹果。

  从主营业务来看,联想与苹果都生产智能手机、平板和个人电脑。反观苹果,最早也是在iPhone、iPad产品上试水ARM指令集,已经大获成功。

  2020年,苹果将自研芯片扩大使用到自家电脑MacBook系列,摆脱了对英特尔的依赖。这一行为,不仅显著提升了苹果主打的差异化性能,还令苹果更进一步掌握产品的升级、生产,同时带来丰厚利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联想也具备成为“下一个苹果”的潜力。

  当然了,愿景很美好,但要实现还差得远。

  尽管联想和苹果的主营产品相似,但在底层逻辑上,却是霄壤之别。苹果自诞生起,“技术”就根植于公司基因,不仅是在上世纪引领了个人电脑的初期发展,在2009年,更以iPhone彻底颠覆了智能手机的形态。

  而联想成立至今,与“技术”却是若即若离,甚至曾经敬而远之。

  最受争议的故事,仍是上世纪90年代的“柳倪之争”。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记录这件往事,1994年,倪光南决心为联想创造新的技术制高点,选中的方向就是芯片。然而,这个方案遭到了柳传志反对。结果是,倪光南离开了联想。

  柳传志后来多次解释他的决定。2018年,柳传志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没能够投芯片,是因为民企的底蕴不够丰富”“投了芯片以后,若干年以后才能明显见到回报,而且也可能投错”。

  柳传志采访片段

  “当一个企业一年的利润就10个亿的时候,你叫它年年有20个亿美金去投芯片……”柳传志在2018年的采访中直言,没有这个底气。

  因此,柳传志掌舵下的联想集团,走上了“贸工技”发展路线。意思是说,以重视程度的次序排列“贸易”、“制造”与“技术”,技术成为核心能力中最薄弱和滞后的一环。

  “贸工技”和“造芯”,无疑是在天平的两端。因此可以说,联想“造芯”需要对自我进行一次彻底革新。然而,联想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克服既成的路径依赖?这仍不很明朗。

  到底来晚了

  往事不可追。我们也无法想象,如果联想在上世纪90年代入局芯片,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无论如何,现在的联想在“补课”了。尽管它看上去很被动。

  这个“被动”体现在造芯节奏的仓促上。2019年,柳传志早从联想退休,杨元庆担任起掌舵者角色。至少在那一年,联想仍未下定决心。

  2019年5月,在联想集团2018/2019财年业绩沟通会上,杨元庆的一段话再惹是非。他说,全球化进程仍将是未来的主要趋势,联想不做芯片和操作系统,“我们有自己的定位,目标一直是利用市场上最先进的技术,与最可靠的第三方合作”。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高端科技的全球化趋势,已是一去不复返,这是宏观层面的大背景。在中兴、华为被先后加入美国“实体名单”后,美国持续加码技术封锁,我国在先进芯片设计、高端半导体设备进口等环节,都遭遇了“卡脖子”。

  风云变幻下,联想也遭遇一波接一波挫折。2021年下半年,联想筹备已久的登陆科创板,在提交申请后、很快又撤回申请。这令公众怀疑,联想是因为“科创属性不足”,败走科创板。

  再到今年,联想深陷与网红的“口水战”中,形象几乎跌落谷底。

  但也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状况中,联想开始低调“造芯”。鼎道智芯在今年1月正式注册成立。

  这当然不是完整的故事。

  现在来看,联想是从何时起布局芯片的?这个问题还不好回答。对于成立仅仅8个月的鼎道智芯来说,即便是一成立,公司立刻上项目,但要“回片”和“点亮”一块5nm的芯片,时间还是太短了。

  要知道,一款芯片从立项到“流片”,常规而言,需一年左右时间。“流片”的意思是小规模试产。

  越先进的芯片制程,需要的时间越长。一款5nm制程的芯片,从研发到流片普遍要用两年左右。据此,业界有观点认为,联想至少在2021年初时,就在内部进行了研发。

  联想亲自下场“造芯”,当然是巨大的进步。然而时间仍然被拖得太晚。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的“柳倪之争”,柳的胜出让联想错过了PC互联网。那么在今天,联想在移动互联网上,依然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它的角色非常尴尬。

  根据爆料消息,联想选择平板作为自研芯片的第一试验田,然而,这个正面临萎缩的市场,能够提供多大支持?

  IDC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中,联想以出货量350万台位列第四,但是2Q22/2Q21年增长率为-25.67%,在前五大平板厂商中跌幅最大。

  在国内,联想也失去了主流品牌号召力。曾经的“中华酷联”,早就被“华米OV”所取代。即便联想把智能手机加入“试验田”,以其市场份额和利润率,能不能支撑起先进芯片的研发,都很难说。

  更何况,智能手机市场也暴露疲态。全球智能手机的季度出货量,降到两年来最低水平。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截至今年6月份的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9%。

  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上,“寒气”更甚。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1-7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56亿部,同比下降23.0%。再看今年7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990.8万部,同比下降30.6%。

  智能手机进入下行周期,而芯片研发的高成本,势必要高销量来分摊摊薄。没有足够大的市场,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联想“试水”动作。

  除了手机、平板的市场衰退,联想的“大后方”PC业务领域,状况同样乐观不起来。

  虽然在2020-2022三年疫情期间,PC迎来了久违的需求爆发,但是时至今日,需求已被充分释放。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 数据,今年二季度全球PC市场出货量约为7200万台,同比下滑12.6%,录得近九年来最大跌幅。

  “寒气”也传导在联想身上。据联想集团2022-2023财年第一季度(2022年4-6月)财报,当季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尤其中国区业绩下滑明显,当季,联想中国区收入达40.06亿美元,同比下降11%。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造芯”从来是大户们的领地。

  “达氏之剑”仍悬

  提到钱,这又是在技术之外,联想的另一个软肋。

  从上述财报也能看出端倪。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中,联想实现营收169.56亿美元,不过净利润只有5.16亿美元。

  而这已经是PC等业务增长后的结果。对比四年前,联想集团2019年三季度,收入达到135亿美元,净利润只有也2.02亿美元。

  乍看起来,联想的赚钱能力,与它在PC市场上“老大”的地位极不匹配。

  然而PC是一个重视规模的行业。由于多年的“贸工技”路线,联想在核心技术上分别依赖英特尔的硬件、微软的软件,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这就导致,极低的利润率并不奇怪。

  柳传志说的“没有底气”,不是没有道理。

  早在鼎道智芯成立之初,联想因为“家底不足”,已经接收了一波质疑和嘲讽。鼎道智芯最初成立的注册资本为3亿元。这点钱在芯片研发领域,根本不够看,导致业界怀疑联想“造芯”的诚意。

  要知道,仅仅流片一个环节,所需花费就很可观。通常情况下,14nm的芯片,流片一次需要300万美元,5nm芯片流片一次4725万美元。对于初次涉足的芯片厂商,支付的价格只会更贵。

  先天不足,加上后手难接,最具善意的行业分析师,也不得不担心联想造芯的含金量。

  如今“成功点亮5nm芯片”的传闻,多少证明了联想的潜力,但是疑虑依然存在。

  点亮5nm芯片,并不意味着联想能够制造5nm芯片。鼎道智芯的业务,仍然是芯片的上游环节——芯片设计。

  这意味着,即便这款“传闻中的芯片”研发成功,联想也不能自主制造,而是要交给台积电或者三星等代工厂制造。那么,在美国对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封锁”政策持续加码现状下,国内芯片厂商被动的局面,仍未改变。

  诚然,联想并不在美国的“实体清单”,现在的它依然可以选择代工、获得自研的先进芯片。从“设计”做起,也是实实在在的一把打开硬科技大门的钥匙。

  只不过,“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高悬。当然,这不只是联想的问题。

  美国实行的“技术封锁”,范围越来越大。芯片制造方面,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华为,虽然拥有更先进水平的芯片设计能力,但无法通过代工将设计变为产品。美国“禁令”中的制造设备,也从12nm扩大至14nm。总之在芯片制造环节,“卡脖子”现象格外突出。

  即便在芯片设计的环节,也不是全无风险。今年8月,美国最新的技术禁令表明,对中国大陆限制出口“3nm及以上的”芯片专用设计工具EDA。这意味着,对现在的联想来说,芯片设计的“天花板”也已盖上,突破谈何容易?

  因之,路径依赖的魔咒、消费市场的接受度、加上技术的“含金量”之问,无论联想对于“造芯”多么低调,它终要回答这些问题。

  我们期待,联想这一次的回答经得起历史检验,不再成为一个遗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26 海能技术 430476 10.88
  • 09-23 可川科技 603052 34.68
  • 09-23 圣晖集成 603163 27.25
  • 09-23 毕得医药 688073 88
  • 09-23 华岭股份 430139 13.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