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遭爆炒,为何马斯克哭、王传福笑?

MCU遭爆炒,为何马斯克哭、王传福笑?
2021年08月24日 16:58 财经自媒体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来源:英才杂志

  作者|顾天娇

  今年8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开始针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商立案调查。没过多久,市值260多亿的上市公司富满电子就遭到LED电子显示屏厂商蓝普视讯实名举报,被指涉嫌垄断、“恶意”涨价。

  富满电子的主要产品涵盖电源管理、LED屏控制及驱动、MOSFET、MCU等芯片,其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9%,净利润同比增长1212%,毛利率则从2020年的26%增至52%。

  因此富满电子被举报后立即陷入舆论旋涡,被认为这一轮业绩暴涨建立在了“吸血”下游的基础上,对此富满电子则回应称“价格(变动)是市场行为”。

  事实上,根据美国金融科技企业SIG的跟踪报告,在7月,全球芯片采购从下单到取得交货的前置时间已拉长至20.2周,比前月增加逾8天。

  全球芯片短缺问题仍在恶化,交期拉长导致的涨价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善,而这其中MCU又是涨价幅度最高的。报告显示,MCU短缺情况在7月加剧,等待到货时间达到26.5周,远远高于一般须等待的6-9周。

  照此趋势,国内MCU厂商在今年的业绩或将超出预期,那么哪些厂商将会明显受益呢?

  “大脑”越来越贵了

  上游产能紧张,经销商漫天要价。

  MCU其实就是单片机,又称微控制器,它被看做设备的“大脑”。

  从去年三季度以来,全球MCU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车用MCU的短缺,给汽车厂商带来不小的麻烦。

  此前,瑞萨工厂遭遇大火连累通用汽车持续减产;而近日,马来西亚的感染人数屡次创下新高,致使意法半导体的工厂多次被迫关停,进而导致汽车电子厂商博世也陷入多类芯片断供的窘境。

  如果说海外厂商涨价是因为工厂生产能力赶不上客户的需求增长,加之大宗商品普涨影响下的成本上涨,国内厂商则不太一样。

  与海外龙头采用IDM模式不同的是,国内企业普遍采用fabless模式,多数依赖台积电、联电等晶圆代工厂。而去年以来代工厂普遍涨价30%以上。在全球极缺产能的背景下,国内MCU厂商的产能和成本都受到上游的挟制。

  当然,对于MCU厂商来说,这也并不算是大的问题,毕竟可以将成本的上涨转嫁给客户。

  根据产业跟踪数据,多数MCU厂商在近9个月里有过两次调价,每次幅度在5%-20%之间,合计上涨幅度在20%-50%这个区间。

  然而,如果按照这样的调价趋势和价格,并不会在销售端出现上涨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情况。实际上这一轮MCU芯片被炒作,少不了经销商的推波助澜。

  从经销渠道价格来看,多款MCU型号价格上涨6-10倍。根据正能量电子网的数据,在本轮涨价潮之前,STM32及GD32通用MCU渠道价格维持在5-10元区间,20Q3后,STM32通用MCU部分型号渠道价格上涨至55-70元,兆易创新GD32部分型号渠道价格上涨至25-30元,有的甚至飙涨至60-70元。

  在MCU芯片行业,将大部分产品卖断给经销商再销售给客户,小部分采用直销,是种常见的模式,因为MCU产品型号众多且下游为长尾市场,藉由经销商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工程服务支持,也更有利于市场开拓及小客户培育。

  这本来是有利于MCU厂商发展的,只是在缺货行情下被“妖魔化”了。经销商出现结构性的囤货或者炒货情况,又加剧了下游客户对缺货的恐慌程度,于是纷纷加大对MCU备货,放大了供需缺口,渠道端出现价格暴涨的情况。最终使得下游的芯片客户苦不堪言。

  当监管开始打击“炒芯”时,对市场会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不过对于相关MCU厂商来说影响不大,纵然产品在市场上暴涨几十倍,钱也不会流入他们的口袋,而现在部分经销商不当行为被打击,这块的收入也不会因此减少。

  国内细分领域龙头

  中颖、兆易重工控、消费电子,比亚迪在车用MCU上优势明显。

  不同于国外市场发展较成熟,瑞萨、恩智浦、英飞凌、德州仪器和微芯,CR5集中度超75%,在我国情况则要“糟糕”一些,因为国内企业目前除了来自MCU的收入较少,整体格局也十分分散。

  MCU虽然是种核心器件,但是货值相对不是太高,市场规模也不算大。2020年全球MCU市场规模约为160亿美元,中国MCU市场规模约为260-270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一领域很难孕育大规模的公司。

  从几家国内已上市厂商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2020年MCU带来10亿元以上收入的家数为零,中颖电子和兆易创新分别收入9.5亿元和7.6亿元,复旦微电芯海科技乐鑫科技、富满电子等收入均不到2亿元。

  其中,比较有国产替代潜力的厂商主要是中颖电子(300327.SZ)、兆易创新(603986.SH)和比亚迪(002594.SZ)。

  中颖电子主要产品为工业控制MCU,应用在家电领域和电动自行车领域。2020年其MCU芯片毛利率为41.62%,近三年毛利率逐年降低,这和公司产品主要为8位MCU,定位偏中低端有关系。

  由于我国较早地控制住疫情,国内家电厂商“出海”非常顺利,由此导致中颖电子的家电主控芯片供不应求。另外,中颖电子的客户是国内电动自行车的龙头控制器厂家,受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增长及新国标正式落地影响,这部分的芯片销售增速较快。

  兆易创新定位于高端产品,下游对应工控和消费领域,一直对标意法半导体来布局自身产品线。它的优势在于GD32作为国内32位通用MCU领域的主流产品,有28个系列360余款产品供市场选择,适用于工业自动化、人机界面、电机控制、光伏逆变器、安防监控、电源管理、智能家居家电及物联网等领域,下游非常广阔,收入提升空间大。

  另外,2020年兆易创新毛利率为47.61%,近三年逐年上升,它的技术领先,国产替代速度较同行会更快。

  在最难突破的车用MCU领域,国内不乏优秀的挑战者。

  早在2007,比亚迪就进入MCU领域。目前除了拥有工业级通用MCU芯片、工业级三合一MCU芯片、电池管理MCU芯片,还能够量产车规级8位MCU芯片、车规级32位MCU芯片等系列产品,自2018年开始批量装载在比亚迪全系类车型上。

  因此,比亚迪不仅是车规级MCU芯片厂商,还是供应链自主可控的IDM厂商,并且从芯片到整车制造构建了完整的产线,这也是保障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压过特斯拉的重要“法宝”。

  与比亚迪的春风得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斯克8月中旬还在社交平台上吐槽瑞萨和博世是汽车供应链上“最大的问题”。

  截至今年5月底,比亚迪车规级MCU量产装车已突破1000万颗。如果按照比亚迪2018年到2021年5月底总销量约160万辆计算,平均每辆车配备自产的MCU数量在6.25颗,远低于一般汽车需配备的约50颗的数量。这意味着比亚迪的MCU无论是内供还是外销都还有巨大的空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墨轩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6 卓然股份 688121 --
  • 08-26 千味央厨 001215 --
  • 08-26 时代电气 688187 --
  • 08-25 森赫股份 301056 3.93
  • 08-24 张小泉 301055 6.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