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研发热潮来袭 阳光诺和2020年营业收入3.47亿元 同比增长48.74%

创新药研发热潮来袭 阳光诺和2020年营业收入3.47亿元 同比增长48.74%
2021年06月11日 02:21 每日经济新闻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深耕CRO12年,闯关科创板告捷 进口替代“加速器”阳光诺和进入上市倒计时

  自2009年成立以来,阳光诺和(688621,SH)历经11年的成长,终于走到上市关口。6月9日,随着公司开启新股申购,这个国内CRO老玩家的科创板登陆开始进入倒计时。

  作为国内较早对外提供药物研发服务的CRO公司之一,阳光诺和的主营业务是为医药企业提供专业化研发外包服务,致力于协助中国医药制造企业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

  近年来,我国CRO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未来随着国内对创新药研发的需求加速释放,CRO行业将迎来持续增长的行业发展黄金机遇。

  行业风头正劲,阳光诺和也插上资本的翅膀。根据招股书,阳光诺和本次上市募资4.8亿元主要用于特殊制剂研发平台、药物创新研发平台、临床试验服务平台建设和创新药物PK/PD研究平台四大项目,意欲通过拓展和深化现有主营业务,打造“仿创结合”“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发服务平台。

  创新药研发热潮来袭 公司业绩表现亮眼

  2019年是阳光诺和成立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中国创新药爆发的一年。那一年,首次在中国获批的新药有60个,其中十余个国产新药以超过两成的占比创下新纪录。作为CRO(合同研究组织)行业的一员,国产创新药的研发热潮正为阳光诺和的业绩爆发埋下伏笔。

  作为医药制造企业可借用的一种外部资源,阳光诺和为医药企业提供专业化研发外包服务,涵盖仿制药开发、一致性评价及创新药开发等方面的综合研发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

  根据招股说明书,阳光诺和近三年业绩表现相当亮眼。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5亿元、2.34亿元、3.47亿元,2019~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73.24%、48.74%;净利润分别为2016.08万元、4793.31万元、7416万元,2019~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137.75%、54.72%。

  其中,药学研究服务、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服务构成阳光诺和的主营收入,收入结构在2018~2020年逐渐呈现出“药学+临床”并重发展趋势。2020年,药学研究服务营收2.05亿元,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服务营收1.42亿元,创收比例约为6:4。

  而从研发成果看,阳光诺和的成绩也是不俗。自2015年以来,公司参与研发的项目已累计取得147项仿制药临床批件或临床备案号;1项创新药进入Ⅲ期临床试验,且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另有1项创新药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已取得95项仿制药药品注册受理号,已有6项仿制药首家取得药品注册批件或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

  正是凭借现有优势,阳光诺和的主要客户覆盖国内多家大中型制药企业,包括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含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含子公司)、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恒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定位于综合型CRO 12年研发塑造市场竞争力

  20世纪70年代,全球CRO产业就在美国逐渐形成专业化分工,但我国CRO产业的发展却只有短短25年历史。尽管起步较晚,但在医药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全球化趋势影响下,我国CRO市场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根据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的统计数据,2013年到2018年,我国CRO市场规模从231亿元迅速增长到6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03%。未来随着国内对创新药、仿制药研发需求的加速释放,CRO行业将持续增长。

  这为阳光诺和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虽然从绝对值看,目前阳光诺和的收入规模与全面综合型及细分专业型CRO公司中的领先企业仍有一定差距,但是通过12年积累,阳光诺和已经建立了一系列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研发平台,在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生物分析等方面具有较为先进的技术。

  根据招股说明书,作为“药学+临床”综合型CRO,阳光诺和掌握了原料药与特殊制剂、创新药I-Ⅳ期临床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生物分析等各领域的关键技术及评价模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综合实力在国内“药学+临床”综合型CRO公司中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且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

  而与“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生物分析”综合CRO的公司定位对应,阳光诺和与旗下5家子公司覆盖了CRO的各个方面。招股书显示,除了阳光诺和从事药学研究业务,公司的三家全资子公司北京阳光德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诺和德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弘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从事生物分析服务业务、临床试验服务业务和儿童药及罕见病药物的药学研究服务业务;而阳光诺和的控股子公司成都诺和晟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诺和必拓新药研发有限公司则在特殊制剂和新药方面多有拓展。

  从财务数字看,这几家子公司的盈利能力也颇为不俗。在2020年,北京阳光德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6.29万元;北京诺和德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401.71万元,北京弘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92.23万元。

  募资4.8亿加强平台建设 创新药业务未来可期

  不过,在业绩一路走高之时,从事创新研究的阳光诺和本身也面临着创新的选择。

  2018~2020年,阳光诺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3.78%、26.93%和18.08%。截至2020年12月31日,阳光诺和的在手订单金额高达11.32亿元,但其中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业务占比仅为8.66%。这一业务比重的变化正是源于一致性评价对CRO企业的政策红利逐步减弱。

  招股书显示,目前,阳光诺和的药物研发服务主要在小分子化学仿制药方面,少量在创新药方面。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阳光诺和的仿制药一致性业务的增速预计将会放缓或者减少,阳光诺和的业务将受到不利影响。而这正是阳光诺和加快转向创新药平台的原因。

  根据招股说明书,创新药是阳光诺和未来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阳光诺和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拟投资于“特殊制剂研发平台项目”“药物创新研发平台项目”“临床试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和“创新药物PK/PD研究平台项目”四大项目。

  其中,除了“药物创新研发平台项目”的建设周期为2年,其余3个项目的建设周期均为1年,达产周期均为4年。如募投项目顺利达产,且实际业绩符合预测,四个项目的年均销售收入共计5.21亿元,年均净利润共计1.24亿元,该预期数字相较于2020年阳光诺和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关于这四个平台的意义,阳光诺和也在招股书中做了明确说明,即全面提升仿制药物和创新药物研发服务水平,加深在研发产业链的战略纵深,为客户提供种类更多、难度更大、附加值更高的研发服务,提升综合服务业务在公司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吸引更多的大型医药企业客户,将阳光诺和建设成为一家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型研发服务企业。

  近年来,医药企业已越来越重视CRO公司在药物研发中的价值,CRO行业已成为当前医药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其中拥有12年行业经验的阳光诺和无疑正处于一条黄金赛道。可以预见,阳光诺和此次登陆科创板,不仅将为公司下一轮技术创新蓄力,也会为本土药企的自主创新之旅注入新的力量。 文/白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珊珊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7 工大高科 688367 --
  • 06-16 嘉益股份 301004 --
  • 06-16 力芯微 688601 --
  • 06-15 百克生物 688276 36.35
  • 06-11 纳微科技 688690 8.0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