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亿美金 给AR赛道烧出一个黎明

5亿美金 给AR赛道烧出一个黎明
2021年06月15日 08:32 36氪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焦点分析 | 5亿美金,给 AR 赛道烧出一个黎明

  文 | 苏建勋  编辑 | 乔芊

  2015 年,博世创投合伙人蒋红权第一次走进 WaveOptics 位于英国牛津的办公室。和大多创业项目一样,从事 AR 光学模组研发的 WaveOptics 团队不到十人,办公也要和其他创业公司挤在一层楼里。

  逼仄的办公环境中,最让蒋红权感到耳目一新的区域,是 WaveOptics 的光学实验室,里面陈列着检测光路、测试 AR 镜片等种种设备,“实验室非常漂亮”。更令蒋红权惊喜的是,WaveOptics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 AR 眼镜“光学成像”技术,能在拥有更大视角的同时,让镜片保持轻薄,还能实现极高的良品率。

  彼时,博世集团正在寻求AR在工业领域及2C端的应用场景,背靠全球第一大汽车及工业技术供应商,博世创投对投资标的定位是:在硬件方面可以引领整个行业的主流型供应商企业。

  很快,博世创投作为领投方对 WaveOptics 进行了A轮投资。恰巧,戈壁创投合伙人朱璘带领戈壁中国团队在AR 领域也已经苦寻多年,基于博世与戈壁创投的多年合作,经蒋红权搭线,在亲自前往牛津调研了 WaveOptics 的技术后,戈壁创投于2017年作为唯一的中国风投基金参与到 WaveOptics 的后续融资中。

  之后,博世与戈壁连续加注WaveOptics 的 B轮与C 轮融资。在WaveOptics后续发展过程中,蒋红权一直与团队保持着深度交流,WaveOptics 如今的CEO大卫·希斯(David Hayes) ,也是在蒋红权的引荐下加入公司,这些举措都为加速产品的商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后续与Snap的并购谈判。

  六年后,博世与戈壁的押注,终于等到了收获的时节。

  5 月底,社交巨头 Snapchat 宣布用5亿美元收购AR光学模组厂商WaveOptics,据 36 氪获悉,Snap将以股票的方式支付一半交易费用,两年内再决定以现金或股票的方式支付另外一半。

  在这笔并购中,成功实现退出的博世创投和戈壁创投也获得了不菲的回报。其中,戈壁的回报率接近 7 倍。“从硬科技的角度来看,这个数字我还是满意的。”朱璘对 36 氪说。

  这是一笔典型的“穿越周期”的投资。2015 年前后,全球对于 AR/VR 设备的追捧一度达到巅峰。海外,AR 头显厂商 Magic Leap 拿下5 亿美元巨额融资,其发布的鲸鱼从体育场跃出的画面令人惊叹;国内,以暴风魔镜为首的一系列厂商紧锣密鼓地融资、发新品,一个新风口蠢蠢欲动。

  但泡沫很快破灭,Magic Leap 的新产品迟迟未能面世,起先放出的演示视频被证明是伪造;暴风魔镜很快陷入裁员危机,如今已杳无音讯;而曾经试图闯入赛道的玩家,诸如小米、锤子,也都清盘退出。

  如今,Snap 豪掷的五亿美金(也是 Snap 历史上数额最大的一笔并购),如同给 AR 赛道的一剂强心针,一位硬科技领域投资人对 36 氪笑谈:“这笔交易一公布,又有几家做 AR 的能融钱了。”可究竟是机遇还是又一轮泡沫,不少从业者仍在观望。

  AR 赛道的投与不投

  时间倒回到五年前。在把当时市面上的 VR/AR 项目搜过一圈后,朱璘得出结论:“投不进去”。

  为什么?

  VR/AR 设备的体验在当时是个问题。FOV(视场角)是衡量 AR 眼镜观看范围的重要概念,人眼可以观看前方 180 度的景象,但当时大部分 AR 眼镜的 FOV只有 15 度-30 度,这就好比有两只手遮挡在眼睛前方,必须靠不停转动头部才能观看视场角以外的物体。

  价格也是个门槛。市面最头部的两家厂商,微软 HoloLens 与 Magic Leap 在 2016 年前后发布的产品,定价均在 3000 美金(约合人民币 2 万元)上下,这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在朱璘看来,体验和价格问题都是表象,把 AR 赛道抽丝剥茧地看下去,他发现,AR 深层的问题是技术问题,当中最严重的是光学问题。

  “VR 是封闭设备,对光学成像的需求很小;但 AR 要和现实结合,光学模组就像眼前的投影仪,这个投影仪的亮度、清晰度、投影大小,直接决定了用户体验。”朱璘对 36 氪说。

  制约 AR 的关键问题在光学成像,可在产业端,光学成像在技术突破上迟迟未有较大进展。

  这与终端市场的需求量有关。手机市场在过去十年的全球出货量攀升至上亿,直接倒逼了半导体制程的飞速发展,最领先的台积电从 2009 年的40nm,进步到如今的量产 7nm 芯片。对比之下,光学成像技术的应用都局限在实验室里,除了满足小众人群的拍照需求外,光学模组的发展在产业化、商业化层面都相当缓慢。

  光学成像在技术上的积贫积弱,又直接影响了终端出货的成本问题。

  实现光学成像有多种技术路线,以 HoloLens 为首的公司采取“压片”技术,利用机床将多块镜片压缩,以形成光学折射达到成像效果,但这种路线的缺点在于,由于要将几十片镜片压缩,一旦单个镜片上的电路损坏,整块镜片的成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良品率较低,使得生产设备的终端成本居高不下。

  而 WaveOptics 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也是因为其选择了另一种技术路线。

  区别于传统“压片”技术,WaveOptics 采取了光波导路线,用类似“盖章”的方式,将光学电路压刻在镜片中,这种方式相较于压片,极大提升了良品率,也进一步减轻了终端眼镜的重量和成本。

  去年 2 月,WaveOptics还推出了目前最轻薄的AR眼镜波导显示屏Katana,厚度仅为1.15mm,重量为7g。而在 FOV 的提升上,目前WaveOptics可以达到超过 40 度的视角范围,甚至在实验室能达到 70 度的视角。

  技术路线的选择让 WaveOptics 在 AR 赛道有了立足之本,据 36 氪了解,在拿下博世创投与戈壁投资后,WaveOptics 已经与国内多家一线手机厂商制定了初步的采购协议。

  从技术到商用,WaveOptics 经历了一家科技公司最为凶险的周期。而选对了路线,加之巨头有了并购底层技术的需求,让 WaveOptics 有了被并购的可能。

  “2017 年投资,四年后退出,这个 timing 很不错。”朱璘坦陈,相比国内巨头习惯用并购消灭竞争的手段,海外公司更倾向于用并购去弥补技术短板,这也为诸如博世创投和戈壁创投这类的一线 VC 提供了退出的机会。

  找到 AR 的产业位置

  斥资五亿美金收购 WaveOptics 后,Snap 在一份公开文件中表态:这笔并购会给 Snap 提供强有力的竞争手段,特别是针对那些有计划推出 AR 眼镜的竞争对手。

  而在官宣收购WaveOptics的前一天,美国时间 5 月 20 日,Snap 还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产品:它发布了新一代智能眼镜 Snapchat Spectacles。不同于前几代 Spectacles 用于拍照、录短视频的简单功能,最新款 Spectacles 是一副货真价实的 AR 眼镜(但只提供给开发者使用)。

  这显然是社交巨头的 AR 野心。随着智能手机的增长到达瓶颈,包括Facebook、Snap在内的应用已经意识到,将手机作为 APP 载体,其应用场景已经很难突破。AR 终端厂商徐驰曾告诉 36 氪,用户与手机的交互均为二维操作,而 5G 时代的诸多场景,比如用手柄和朋友在虚拟世界玩游戏、打招呼,均为三维互动。

  “AR 设备的意义,意味着交互内容的更全息、更 3D,更高清,这将是移动互联网空间化的升级。”徐驰对 36 氪说。

  但野心归野心,现实仍然残酷。今年上半年,又有爱奇艺 VR、VR厂商Pico、VR 交互厂商 NOLO 等接连宣布融资,但多位行业人士告诉 36 氪:“厂商们融资热闹,但是收入没有一家能做起来。”

  即使有了一起退出案例,朱璘对这一赛道仍颇为冷静。

  “终端产品我们还是会小心一些。它需要一个产品周期,拿手机来说,先要底层芯片ready,从intel、高通、ARM芯片,到诺基亚只手遮天,再到苹果应用生态的成熟,大概要花15-20年时间。”朱璘对 36 氪说。

  可以说,在生态爆发前,如今的 AR/VR 厂商需要找到自己在产业中的位置和价值。

  To B 被认为是 AR 落地的希望。“To B 是一个场景非常清晰的市场。”蒋红权对 36 氪说。投资WaveOptics时,也抱有与自身业务协同的目的,蒋红权介绍到,当时在市场寻觅 AR 相关技术项目,主要有三项需求:

  1、博世集团拥有博世 service(售后服务),下设诸如4S店等汽车零部件维修网络,AR 可以汽车服务的远程维修;

  2、博世全球分公司间的协作研发,比如共同开发新车系统,会需要这种VR/AR在三维空间内共同协作;

  3、博世还有物流技术供应商的角色,可以利用 AR 在物流系统中提供辅助配送。

  蒋红权表示,结合博世在汽车以及工业领域的业务,他们也在不断尝试与WaveOptics进行联动,做一些前瞻性的探索——例如摩托车头盔显示、汽车前玻璃指示等场景的应用。“这当然需要企业有更高质量的交付能力,待整个工业成熟后,比如达到了手机供应商的要求,才可能满足汽车、工业这方面的应用需求。”

  朱璘也对 To B 场景中的 AR 应用更有信心,他接触过 AR 在工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工人戴上 AR 眼镜后,哪里有漏电之类的危险信号,可以立刻被监测出来,“这就能卖进去(场景)了,但 To C 如果你没有一个杀手级场景,且价格不跌到一万元以下,真的很难起量,不起量在 To C 就没意义。”

  对于 To C 是否能迅速爆发,行业里已经有了共识——短时间内,VR/AR 代替手机暂无可能,就连Snap CEO 也在采访中坦陈:“AR 眼镜大概要花费 10 年才能成为主流。(AR glasses will take roughly a decade to reach mainstream adoption.)”

  但观望的眼睛仍然还在。对于 Snap 收购 WaveOptics,业内还有一种解读,同样作为社交巨头,腾讯对于 VR/AR 领域的关注不逊于任何一家 VC,一旦有机会浮现,财大气粗的腾讯会立刻出手,买断这个领域最先跑出的公司,别忘了,腾讯还是 Snap 的股东之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珊珊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7 工大高科 688367 --
  • 06-17 宁波色母 301019 28.94
  • 06-16 力芯微 688601 36.48
  • 06-16 嘉益股份 301004 7.81
  • 06-15 百克生物 688276 36.3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