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新能源车产业:真比传统燃油车环保吗?氢能源动力还有多远?

四问新能源车产业:真比传统燃油车环保吗?氢能源动力还有多远?
2021年01月07日 07:05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饥饿的盛世:四问火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汽车概念股还能火爆到几时?纯电动车真比传统燃油车环保吗?氢能源动力系统离我们还有多远?1500亿美元,将给本土产业链带来什么?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文:中外管理记者 史亚娟

  吸金能力超强的汽车圈从来不缺流量。

  2020年底,一则“丰田章男炮轰电动汽车”的帖子冲上了热搜。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掌门人,丰田章男抨击纯电动汽车过度炒作,并不环保。“我对正在兴起的‘电动车’革命深感不满,很多企业会因此消亡,很多投资会付诸东流,这个过程中还将释放更多的碳排放!”

  2021年的第一天,特斯拉放大招:宣布正式开售国产Model Y,价格最高狂降16.51万元!消息一出,特斯拉便遭全民疯抢:特斯拉官网被挤“崩了”,全国各地门店也被挤爆。

  此前,随着2020年特斯拉市值冲破6000亿美元大关,来自中国的造车新势力股价也一路飙升。

  而伴随这轮新能源汽车概念股行情的暴涨,市场传出“未来5-10年,全球汽车制造商将对电动汽车技术投资增加3000亿美元,其中一半资金将投向中国”的消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俨然一个巨头争相涌入的蓝海。

  此情此景,恰似一本书的名字:《饥饿的盛世》。我们不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出四问,并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一问:汽车概念股还能火爆到几时?

  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出现回升态势——在2020年12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新能源汽车7月份开始呈现持续回升态势,11月产销分别完成19.8万辆和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5%。

  其中,中国造车新势力在这波新能源汽车暴涨行情中最为显眼。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蔚来股价上涨了16倍;小鹏、理想上市两三个月内涨幅也都近两倍,市值全部挤进了全球车企市值的TOP 20;蔚来更是一度成为全球车企市值的TOP 5;随着威马汽车在不久的将来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造车新势力第一股,或将冲击千亿市值。

  赛迪集团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鹿文亮告诉“中外管理”: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汽车概念股就表现良好。单从美股来看,蔚来、小鹏、理想的涨幅比较突出,但国内新能源汽车概念股的表现也不差,2020年中,新能源汽车市值就整体超越传统燃油车——先是比亚迪超越上汽大众,后是蔚来超越比亚迪。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则提醒:对于造车新势力的股价飙涨,很难用某种理念做出合理化解释。按照常理,新势力车卖得越多亏损越多,前景很难说清楚,这时资本一边倒地叫好、抬高股价,比较反常。

  梅松林认为汽车概念股的超高股价,主要因为整个市场资金流动太过剩了。毕竟现在的优势股不多,而电动车是最能代表未来的热门行业之一,投资者只能先选一些佼佼者来推动股价。近期“百度造汽车”的消息传出后,百度股票就上涨了,市值一度飙升至六七百亿美元,这是百度做任何事都难以企及的股市利好。 

  另外,近期苹果“造车计划”流出之后,也顺势拉升了苹果股价。

  “连苹果这样一个市值如此高的公司,股价都在应声上涨,而且是在美股整体下跌背景下一枝独秀地上涨,这就很说明问题了……现在不管是造车新势力,还是科技公司,仿佛只要跟‘造车’搭上边,股票就会上涨。”梅松林笑言。

  梅松林的建议是:汽车概念股能不能持续上涨,要看接下来的大环境怎么样。即股市能不能保持现在这种资金流动过剩的局面,目前看不确定性较大。另外,要看汽车概念股每家的市场表现,也就是销量能不能维持股票的增长。如果这家公司的销量一直保持100%、200%的增长,并维持领头羊地位不变,那么支撑高股价就没有问题。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买汽车概念股必须考虑股票本身的稳健性。像百度、苹果就属于稳定性良好的优质股,底子本身就不错的公司,跨界去做智能电动车,对行业是一个利好,这个利好或将推动股价的上涨。

  二问:纯电动车真比传统燃油车环保吗?

  在丰田章男炮轰电动汽车事件中,“电动车是否更环保”,也是这波舆情讨论的热点话题。

  网民的看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阵营:

  正方:赞同丰田章男的说法。认为电动车污染更重,因为电池的报废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

  反方:反对丰田章男的说法。认为燃油车不仅浪费资源,而且燃油发动机通过燃油产生动能转换,会让很多能量排入大气中,造成严重的污染。

  事实上,电动车环不环保,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各国的能源结构情况。目前来看,电动车的确不环保。因为,在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发电的火电占据着超过一半的版图,这成为丰田章男炮轰电动车的有力佐证。

  表面看,零排放的电动车似乎更加环保,但电动车确实间接是一个“污染大户”。

  梅松林表示,丰田章男说的“电动车更不环保、会造成更多的能源浪费”,是基于日本汽车市场的实际情况。日本电动车的确不比燃油车环保,发电用的主要是煤炭和天然气,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占比并不高。

  而中国的情况就不太一样。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中国比日本起步早,发展也快,这是近些年业内一致认为要大力推动电动车的重要原因,就是想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汽车一向是“石油大户”,中国每年进口的石油,基本都被汽车市场消耗。

  但梅松林也提醒:如果丰田章男说的是续航200公里以下的电动车,那就比传统燃油车节能。总体来说,电动车还是比续航200公里以下的传统燃油车节能。 

  对于网友关心的“电动车动力电池报废处理”问题,梅松林也给出了看法:电动车废旧电池的处理,要找到更好的替代解决方案,以让电池报废变得更加环保。主导原则是提升能源利用率,使用寿命到期的电动车动力电池,可以作为工厂的备用电源,进行多次循环利用,直到把电池价值利用到极致,这样的报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才是最小的。

  三问:氢能源动力系统离我们还有多远? 

  以上正反两方争议的核心就在于,电能产生的上游是不是环保?因此,有网友提出不如发展氢能源汽车。他们认为电动汽车只是新能源汽车的一种,不代表以后都是电动车,国家不如大力发展氢能源,打破石油垄断。

  对此,梅松林表示,用清洁能源氢去驱动汽车,看似环保,但电解质水,即分离氢的过程依然离不开电。但电从哪里来呢?依然要靠燃烧煤炭来获得。所以,电解制氢的过程不仅不环保,能源利用率也不高。

  在氢能源供给体系建设方面,国家也做出了政策指引——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该《规划》指出:要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到2035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的发展目标。

  “电解氢后,氢的储运环节还要考虑安全、经济、可靠等各项成本因素,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都要重新规划,这是一笔相当昂贵的投入。所以说困于成本,氢能源汽车只能被列为一项中长期规划。”梅松林如此解读。

  另据他透露,技术相对成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现在已经成为燃油车的很好补充。随后市场再逐渐从插电式混合动力进化到纯电动阶段,到那时,纯电动汽车就走上市场的主流了。

  鹿文亮表示,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国家希望把氢燃料作为一个储备技术来做,先通过上游氢燃料核心技术的突破,做一些示范应用。所以,这次《规划》才会提“加强氢能源基础设施配套”,比如先建一些加氢站、供氢体系等等。

  四问:1500亿美元,将给本土产业链带来什么?

  外媒报道称,未来5-10年,全球汽车制造商们计划对电动汽车技术的投资增加3000亿美元,其中近一半资金将投向中国,加速行业转变。

  在这3000亿美元的总支出中,德国大众集团(简称“大众”)电气化投资,约占三分之一(约910亿美元)。大众电气化全面预计:到2025年,三大洲的电动汽车产能将达1500万辆,其中包括50款纯电动汽车和30款混合动力汽车。最终,大众将为其12个品牌(包括奥迪和保时捷)约300款车型提供电动版。

  2020年6月,大众把老牌国企江淮汽车收入囊中,而此次收购的主要目的,就是瞄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据悉,大众目前已明确其“MEB新能源汽车战略”,大有舒展筋骨,逐鹿中国市场的架势。

  “大众之所以如此看重中国市场,因为其全球销量的40%都在中国。中国一个市场的销量,相当于欧洲市场的销量总和,中国市场对大众太重要了!”梅松林说,“众所周知,中国率先实现了传统燃油车向智能电动汽车的转型,大众如果不抓住这次机遇的话,将对全球地位带来影响。毕竟大众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落后了,而中国传统造车势力如比亚迪、广汽新能源,均实现了向智能电动汽车的转型,大众可谓亚历山大。”

  但是,大众电气化的厚积薄发之力不可小视。大众过去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在恍然醒悟,时间点却卡的刚刚好,直接上马纯电动,少走了很多弯路。毕竟,做开路先锋,风险也高,而做市场跟随者,也不失为一个明智选择。

  毫无疑问,随着特斯拉、大众的到来,将对中国汽车供应链的智能化转型起到推动作用。

  梅松林认为,虽然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不错,但市场规模偏小。未来中国想把电动车做大、做强,单靠造车新势力远远不够,必须让传统造车阵营的实力玩家参与进来。传统阵营无论资源、人才,还是市场规模,都强于新势力。比如:大众如果能围绕EMB平台开花结果,将做出很多电动汽车创新型产品来。 

  无独有偶,鹿文亮表示,此前的中国汽车供应链厂商,一直本着“量大赚钱”的思路,很少为一两款车型开发一套供应链体系。所以,巨头的涌入对于本土供应链绝对是利好,不仅可以供给大众等巨头,也可以供给国内新能源汽车。而且,零部件领域存在一个规模效应的问题,汽车供应链配套开发一次后,如果能规模化地去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将非常可观。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思阳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8 盈建科 300935 56.96
  • 01-08 南网能源 003035 1.4
  • 01-08 华骐环保 300929 13.87
  • 01-07 合兴股份 605005 6.38
  • 01-07 神通科技 605228 5.8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