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留学教育向何处去:当国家间出现对抗摩擦 文教交流更重要

疫情后留学教育向何处去:当国家间出现对抗摩擦 文教交流更重要
2020年08月03日 18:23 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疫情后留学教育向何处去:当国家间出现对抗和摩擦,文化和教育交流就更重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年5月,欧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一项对441所美国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18551名国际学生离开了美国,但25万名左右的国际学生决定在春季留在学校,完成线上教育,占国际学生总体的92%。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以及接踵而至的国际政治、贸易环境变化,都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而留学教育受到的冲击尤其大。

  这项调查显示,面对2020年秋季入学形势,美国高校呈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矛盾态度。42%的学校认为秋季国际学生会大幅度增长,但约30%认为会大幅度下降。此外,认为秋季国际学生人数有一定增长、与往年持平的高校比例分别为10%、10%左右。

  在近日举行的全球名校长论坛“疫情后的留学教育”专题论坛上,多位专家都认为,尽管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仍未结束,但出国留学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面对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留学教育行业中的高校、学校、服务机构都进行了哪些应对?疫情之后的国际教育将如何发展?

  疫情时代留学教育存在机遇

  历史数据显示,面对全球性疫情,留学教育的恢复能力非常强。

  “2003年SARS期间,出国留学数据曾出现低谷,但2004年、2005年留学人数就开始攀升。”在全球名校长论坛“疫情后的留学教育”专题论坛上,剑桥美国高中联盟创始人Christine Lin说。

  “美国目前疫情的防控做得并不理想,我个人预测,今年出国留学的人数可能会略有下滑。但出国留学的大趋势,短期内我认为应该是不会改变的。疫情时代留学教育也有着机遇。”CUSSA暑校联盟创始人兼CEO、瀚光教育董事长李麟说。

  李麟认为,对于家庭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今年是一个非常好的弯道超车、冲击顶尖名校的大好机会。

  “因为疫情原因,申请美国名校的国际学生数量会大大减少,并且今年很多名校降低甚至取消了对标准化成绩的权重和考核,这样对于那些很早就开始准备留学,个人综合背景、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就会变得非常有竞争力。”他说。

  他还认为,对于经济条件并不优越,但又非常想获得海外文凭的留学家庭来说,在这个特殊时期留学也会是一笔非常有价值的投资。

  “美国很多学校今年在常规学期都开设了网络课程,学生可以把基础的通识课程、相对不那么重要的选修课程,在国内以相对较低的学分修完,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及时完成海外学业,获得海外文凭,另一方面将会大大节省相应的留学费用。”李麟说。

  Christine Lin则认为,疫情还是给留学生带来了困难。在疫情之下,留学生在个人防护、生活花销等方面的压力都会比较大。同时,线上学习难度增大,老师同学面对面的学习互动机会减少。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让留学家庭担心线上文凭的含金量。

  不过,她也认同,今年秋季美国大学留学生入校的几率会提高,名校的录取竞争会相对减少。

  国际化教育不等同于欧美教育

  除了疫情,国际形势是出国留学的另一只“黑天鹅”。

  “从长远来看,如果中美关系持续紧张,或许中国学生选择留学的国家格局会有所变化,但出国留学大趋势不会有大变化。”在全球名校长论坛“疫情后的留学教育”专题论坛上,上海纽约大学创校校长俞立中说。

  “如果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贸易上出现对抗和摩擦,文化和教育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他说,“青年学子应该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应该有更多的交往,相互理解、尊重,求同存异,这也是世界和平及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希望所在。”

  美中新视角基金会主席周志兴也认为,“眼下虽然中美在交流方面出现了问题,但也会慢慢恢复,这种恢复首先应该是人文教育交流的恢复。”

  “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学所提倡的走国际化道路的理念,就是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相互交流。”俞立中说。

  但他认为,国际化教育不等同于欧美教育。“概括来讲,国际化教育汇集了各国教育的精华,它的核心是让孩子打开视野,认同多元文化,希望孩子更多关注全球问题,重视复杂问题的解决。”

  中国国际学校“走出去”

  对国际化教育的思考,引申出中国应该发展怎样的国际教育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约3000所高校与1000多所国际学校,但中国在海外的学校寥寥无几。

  在全球名校长论坛“疫情后的留学教育”专题论坛上,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说,欧美发达国家一直把国际学校作为他们国家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在发展经济、吸引与培养全球人才方面来为他们服务。

  例如,为了回应海外公民的教育需求,美国国务院专门设立了海外学校办事处(Office of Overseas Schools),资助了135个国家的193所学校;英国的国际学校遍布世界,全球有超过450万学生就读于8000多所英国的国际中学。

  “除大学层面外,我们目前应更多地关注K-12的国际学校教育——在这一领域,我国在国际上的发展仍是个空白。”王辉耀说。

  对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国国际教育,“走出去”有着巨大的需求。他认为,“中国也到了这么一个阶段,就像美国、英国一样,我们需要在海外开办国际学校。”

  需求首先来自于中国移民。根据国际移民组织2020年《世界移民报告》,中国国民居住海外数量为1100万,排名世界第三。此外,还有大量从东南亚、从世界各地向外移民的华人,中国还有数量可观的驻外劳务人员。

  王辉耀认为,未来中国国际学校能否“走出去”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它们的承接体系,即入读中国国际学校的学生能不能同西方或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顺利衔接。

  他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办双语教育。“双语国际学校既能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又能受到中国学生的重视。同时,学生既能学中文,又能学英文;既能学中国教材,又能学国际教材,既能上国际上的大学,也能考国内的大学,这样的双语学校会非常受欢迎。”

  (作者:王峰 编辑:李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玫

出国留学 留学 美国 新冠肺炎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05 博睿数据 688229 --
  • 08-04 美畅股份 300861 43.76
  • 08-04 锋尚文化 300860 138.02
  • 08-03 奥海科技 002993 26.88
  • 08-03 凯赛生物 688065 133.4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