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稳住农业尤为重要

疫情之下,稳住农业尤为重要
2020年03月30日 22:10 央视

  原标题:战“疫”每日观察丨疫情之下,稳住农业尤为重要 

  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因应这些变化,工作重点和应对措施需要及时调整完善,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3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一步工作时特别指出,要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稳价,抓紧组织好春管春播,加快把支农政策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气象灾害防范。要继续抓好生猪产能恢复,解决好畜牧水产养殖面临的困难。

  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他指出,要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

  如果说农业基础地位无需多言,“三农”工作本来就是重中之重,那么在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来的当下,稳住农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14亿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深刻表明了全球联系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已有多个国家传出限制粮食出口的信息,不管最终走向如何,市场的担忧正在加剧。

  对于中国来说,正常情况下依赖外部市场来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尚且不现实,更遑论世界经济贸易受疫情影响而发生深刻变化的特殊时期 。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能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的重要论述是多么具有远见卓识。

  眼下,夏粮生产进入田间管理的关键期。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生产超过1/5,夺取夏粮丰收对保障粮食的稳产保供、提振全社会的信心至关重要。夏粮的主体是冬小麦,目前北方的冬小麦已经开始起身拔节,江淮地区开始孕穗,西南地区正在灌浆。今年要特别注意的是已在9个省份波及1300多万亩的小麦条锈病,这是近10年来发生程度最重的一年。必须按照早谋划、早监测、早准备、早防治的思路,做好防病治虫工作。

  中央要求,各地要统筹抓好农村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农业生产秩序,抓紧解决制约春耕生产的突出问题,稳定春播面积,确保夏粮生产首战告捷。即使是疫情最重的湖北和疫情较重的省份,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农民开展农业生产。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全国春播粮食7480多万亩,完成意向种植的8%,早稻育秧已近七成,栽插1600多万亩。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的湖北,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比4%左右。针对疫情影响,国家加大了对湖北春耕生产的支持力度。目前,湖北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储备总体充足,小麦油菜的长势好于上年,早稻育秧已经接近尾声,中稻、玉米等作物的播种进度也与常年相当。

  粮食稳,天下安。今年粮食生产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尤为重要,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种粮基本收益,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主产区要努力发挥优势,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保持应有的自给率,共同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

  稳定物价、保障民生,抓好农产品保供稳价是关键

  疫情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再叠加物价上涨因素,部分群众基本生活面临的困难可能增多。中央提出,要切实保障基本民生,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副食品供应。

  从今年1、2月份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都在5%以上,应该说还是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原因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是食品因素,特别是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达到了135.2%,猪肉价格对总体价格的拉动作用接近3.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5.2个百分点里有3.2个百分点是猪肉的贡献。

  民以食为天,食品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为什么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快发展生猪生产,把加大扶持养殖场户的政策落到位,切实解决面临的困难,确保实现恢复生产目标。要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畜牧水产养殖业全面发展。

  从总体来看,居民消费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基础并不存在。

  去年我国粮食产量66384万吨,创历史新高。经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生猪的存栏和出栏环比都在上升,生猪的价格出现了高位回落的趋势,2月下旬和2月中旬比,生猪价格环比下降了4.6%,3月上旬和2月下旬比,又下降了1.3%。

  下一步,农业生产丝毫不可放松,各项政策措施必须落实到位。保障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才能促使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涨幅回落,带动生产资料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为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和补齐“三农”短板事关百年奋斗目标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

  连续数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工作,今年也不例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明确指出,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要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战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还要走最后一段最艰难的路。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给我们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增加了难度。

  困难面前,需要我们绷紧弦、加把劲。当下要加大脱贫攻坚项目开工复工进度,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返岗就业,对因疫情返贫致贫人员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要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加快农村道路、供水、电网、光纤、学校、医疗、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和改善,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针对疫情影响,各地应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分析认为,疫情将促进线上消费快速增长,那么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7月在吉林调研时曾这样说。疫情之下,重温总书记的话语,个中深意尤其值得认真领会。(文丨兴来)

责任编辑:程立

疫情 全面小康 新冠肺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08 安宁股份 002978 27.47
  • 04-02 越剑智能 603095 --
  • 04-01 成都先导 688222 --
  • 03-31 华盛昌 002980 14.89
  • 03-31 上能电气 300827 21.6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