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正文
 

自主创新汽车企业苦盼政府破解体制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7日 14:22 财经时报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对本国汽车产业发展制定专门的扶持和保护政策,而中国至今未针对汽车产业自主发展出台实质性的支持政策。来自一汽、哈飞、华晨等企业的老总们都热切期望政府早日解决创新体制问题,使自主品牌的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

  □本报记者 冯淑娟

  在美国工作多年的赵福全说他在回国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是否自主研发的问题还会引起争论。直到2004年位居华晨金杯汽车公司副总裁兼研发中心总经理职位之后,他才意识到自主创新对国内汽车企业来说有多么重要。

  “自主研发真的很难。”4月26日,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举办的2006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发展论坛上,赵福全发自肺腑的感慨,引起所有到会汽车企业家的共鸣。数位企业老总在讲述自己企业自主创新艰难历程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体制问题。

  政府:不主导但应引导

  “现在自主研发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很多人因此认为政府就不用再管企业自主研发的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论坛现场,来自北京某高校的一位教授对《财经时报》记者说。“从国际经验看,政府不应主导,但应该引导。”

  有关人士表示,政府的引导作用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在资金方面直接扶持;给予企业贷款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创立自主品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财经时报》记者在现场见到一位久未公开露面的某企业原高管人员。尽管他一再表示不愿接受采访,但曾经多年带领企业走自主发展之路的他,仍然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问题表现出殷殷的关切之情。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之路,实际上经历过三个探讨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应不应该和需不需要;第二个阶段是能不能实现;第三个阶段是怎样做才能实现。现在对前两个阶段的问题,业内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第三个阶段的问题尚未解决。政府在这个阶段应该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自主创新,不可能靠我们企业自己单打独斗,这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资金投入也很大。如果缺少政府在相关政策和其他方面的扶持,仅靠企业的热情是难以实现的。”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川利对《财经时报》记者表示。

  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吴绍明也有同感。他说,创新体制的问题不解决,政府就难以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实施自主创新。

  做法: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政府出面扶持企业自主发展,这样的事情在国际上有没有先例?

  在此次论坛上,不只一家企业的人士拿韩国和日本举例。他们告诉《财经时报》记者,如果没有政府的直接干预,这两个国家的汽车产业就没有今天的辉煌。

  据介绍,日本政府在对汽车产业进行保护和扶持的过程中,初期都是以直接扶持为主,通过资金和设备投入,支持企业超越国外企业。以后,政府又制定多项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韩国政府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更是闻名于世。政府通过各种补贴和优惠措施,降低本国汽车的生产成本,鼓励本国汽车出口,并专门针对汽车产业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的扶植法规政策。韩国政府甚至设置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国外汽车进口,使本国汽车企业免受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

  韩国最大的零部件企业万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金基元对《财经时报》记者说,韩国出台了一个“未来型汽车产业政策”,零部件厂家如果能符合条件进入,政府就会在其实施的项目中投资一半。

  美国是个经济开放型国家,人们普遍认为这样的国家不会有产业保护。而曾在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直接参与技术研发的赵福全介绍说,其实,美国的PNGV计划(新一代汽车合作伙伴计划),就是一种对汽车产业的变相保护。

  赵福全加入到这个计划中后,亲身体会到了美国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强有力扶持。计划实施后不到10年的时间,美国对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的直接投资,就达十几亿美元。

  “在目前中国汽车的发展环境下,仅靠企业自身努力去自主创新是不现实的。”赵福全表示,政府应该站在国家的角度,为企业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这是第一层面的问题。只要创新体制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为包括人才、资金、设备在内,都属于第二层面的问题。

  政策:从国家层面支持自主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时报》记者,对于创新体制的改革问题,国家管理部门不是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但由于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利益关系,加上一些人的偏颇观念制约,致使这个问题一直搁浅下来,终成约束激励企业创新的瓶颈。

  一些了解此背景的人士在论坛上的发言,似乎验证了这种说法。曾经做过多年汽车产业主管官员,现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的张小虞告诫企业,根据多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看,企业不能等国家鼓励政策全部出来了再发展。只要企业在发展中能想办法使政府不限制,边创新、边改革、边完善,终有一天,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目标会实现。

  科技部政策与体制改革司副司长梅永红也坦承,多年来,国家对轿车工业的重视,往往更多地局限于解决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始终缺乏宏观层面的战略部署。正是这一系列体制和政策问题,导致急功近利之风弥漫于整个轿车行业。

  来自哈飞集团的副总经济师姚群判断,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将会很快出台支持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政策。不过,这是件很复杂的事情,涉及到很多管理部门,如发改委、税务总局、财务部等,因此,整个体制的完善还要有很长的过程。

  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中国确立了走自主创新之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世纪性战略。国家将通过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政策,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撑。汽车界人士普遍的看法是,这是从国家层面鼓励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良好开端。他们预测,支持汽车产业自主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将会很快出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