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 > 行业专题--家电业 > 正文
 

海信海尔 同城兄弟各演春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3日 14:58 财经时报

  正在做大的海信,和国内最成功的家电制造商海尔,虽为同城兄弟,并被冠以“鲁系企业”而寻找其共同的发展基因,但事实上,海尔和海信,在铸造各自家电帝国的路上各走蹊径了

  □ 本报记者 王旗

  青岛家电业的“三朵金花”,如今只剩下海尔和海信。

  4月14日,因对澳柯玛(资讯 行情 论坛)(600336)大股东占款19.47亿元问题负有责任,鲁群生被免去澳柯玛集团董事局主席及上市公司董事职务。青岛市国资委则宣布,由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托管澳柯玛集团股份,并注资3亿元以保证冷柜、电动车、小家电三个主业的生产经营。

  就在澳柯玛遭遇十几年来最惨痛的变局之时,同在一个城市的海信集团则开始享受成功入主科龙的喜悦。虽然截至发稿,海信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600060)和科龙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000921)都没有就收购一事发表公告,但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已经默认达成收购的事实。根据坊间消息,海信集团将以6.8亿元完成对科龙电器单一大股东广东格林柯尔(资讯 行情 论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格林柯尔”)持有的科龙电器股份的收购,从而成为科龙电器的最大股东。消息表明,格林柯尔掌门人顾雏军,已经亲自在转让协议上签字。

  这只是海信最近的好消息之一。早在1月,海信电器发布公告,称2005年净利增50%。而相对应的数据是,海尔集团2005年的国内市场业务略亏0.41%。

  正在做大的海信,和国内最成功的家电制造商海尔,虽为同城兄弟,并被冠以“鲁系企业”而寻找其共同的发展基因,但事实上,海尔和海信,在铸造各自家电帝国的路上各走蹊径了。

  黑白通吃

  以往的海信,跟海尔并没有对等的发言权。有数据显示,海尔集团2005年全球营业额高达1039亿元(128亿美元),是第一个千亿级的国内家电企业。不仅仅海信,国内任何一个家电企业,面对这样的数字,都难出其右。

  然而海信如果有了科龙,情况可能会大大不同。这场历时8个月的收购,如今终将尘埃落定。海信集团已经和科龙电器续签代销协议,意味着入主一事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上周四,坊间即传出收购落听的消息,只等股权过户的完成。

  并购专家冀书朋对《财经时报》分析此案时说:“这是中国家电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一次鲁系企业和粤系企业的大融合。”冀书朋所指的鲁系企业其特征是依托技工优势,即高素质劳动人员而发展;粤系企业特征则为依托“半小时经济圈”的地区性网络资源(即上下游配套资源)的优势。

  也正因此,他认为海信入主科龙电器是一场“豪赌”,赢,则意味着海信成为贸易、技术以及地区和网络资源兼具的企业,因而成为资源配置最为完整的家电企业,败则意味着颗粒无收,“花6.8亿仅仅变成生产线是没有意义的,海信收购成功与否,关键不是看恢复开工率和销售业绩,而是看他能不能激活科龙原有的上下游资源,重新树立他们的信心,恢复粤企‘拼缝’的功能。”冀书朋断言。

  “海信收购科龙以后白电竞争力明显增强,双管齐下不是坏事情。”海通证券家电分析师顾青对《财经时报》说。不管是怎样的“豪赌”,入主科龙,都使海信用最短的路径,获得相当的白电资产,并形成黑白通吃的“家电帝国”的雏形。“海信进入白色电器市场较晚,发展得比较平稳,现在到了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仅靠企业自身在速度方面已经有些难以满足,所以通过并购来实现扩张。”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说。她表示,海信看重科龙的是其在南方根深蒂固的品牌,以及技术人员优势。

  早已“黑白通吃”的海尔,在后续进入的黑电业务上表现却并不理想。在彩电市场,海尔目前还应属于第二阵营,只是因为其已经形成的品牌、营销、固有消费群等方面因素的拉动,添列国内市场前十名的行列。另一方面,海尔的彩电出口也是依托其在海外建立的空调销售渠道进行,彩电出口比例并不大。

  在海信所没有的手机业务上,海尔表现也差强人意,2005年,为手机亏损所累,海尔集团整体业绩出现下滑。海尔集团在香港旗舰公司海尔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1169,HK)也计划向集团剥离手机业务,全部注入白电资产。

  一来一去之间,海信和海尔这对同城兄弟的两“海”之差,将可能越来越小,而他们各自打造家电王国的梦想,最终的形态也各有千秋了。

  两种思路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近几年国内家电企业间的竞购中,几乎从来看不到海尔的身影。

  “海尔早期做过国内家电产业的整合,达到了国内17%的市场占有率,实现了规模经济,现在它已经放弃规模路线,开始走差异化路线。”冀书朋这样解释这个“海尔现象”。实际上,规模经济越大,产能成本越高,海尔停止产能方面的继续扩张,无疑是明智的。

  这也说明海尔在产业整合方面,走在国内家电业的前面。这为海尔不遗余力的国际化战略奠定了基础。

  顾青则认为,海尔在国内已经是龙头企业,在国内的跨地区扩张不是问题,因此近期的目标可能主要锁定海外的并购。

  虽然近来海尔参与的几次海外并购都铩羽而归,但多年的海外拓展,已经另海尔小有斩获。“虽然在美国起初赔了很多钱,但打出了一条依托美国本土的生产网络,养活了一批上下游企业,钱没有白陪。”有人这样分析。

  海尔集团新闻发言人汲广强曾明确表示:“利润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追求的是品牌。”

  在品牌思路的指引下,海尔销售额虽然相当客观,但真实的盈利能力数年来屡屡遭到质疑。海尔的品牌价值700多亿元,但资本市场对海尔系股票选择“用脚投票”,海尔股价一直低迷。今年 以来,青岛海尔(资讯 行情 论坛)(600690)股价比之海信电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要低最少近两元。

  海信的扩张步伐显然比海尔慢得多。在海尔定位全球化市场的时候,海信还在更多希望稳步布局国内市场。在入主科龙电器之前,海信在2005年低调控股浙江先科空调,并收购南京伯乐冰箱生产线,但直至收购科龙,其战略意图才彰显出来。

  直至2005年,在业内一向低调的海信忽然新闻不断引人注目,海信集团总裁办副主任朱书琴对《财经时报》解释,去年海信自主开发的芯片、矢量变频技术都成熟并开始应用,加上海信平板电视取得市场占有率第一以及收购科龙事件,这些使得海信在去年显得非常活跃,而实际上一个研发团队,需要最少三年的积累,这些项目并不是去年才开始做,只是到去年“有了阶段性的收获”。

  “不能说谁好谁坏,海尔和海信是两种操作思路。”家电业分析人士沈闻涧对《财经时报》说。沈闻涧认为,海尔更强调意识形态的扩张,企业在品牌外衣的包装下显得非常宏大,用品牌拉动产业,但具体产业未必都是强的;而海信更强调在单一产业的蓄势待发,先做好产业,再强调品牌。而两者的最终目的实际是殊途同归的,也就是品牌和产业都强大起来。

  朱书琴说,海信相信“没有大舍就没有大得”,这也是海信相对比较稳健,甚至保守的原因之一。

  企业家的资本市场

  对于目前坊间传言的高盛可能入股海信,并帮助海信实现海外上市的说法,朱书琴对《财经时报》以“没这回事”明确表示否认。

  尽管如此,但是海信在资本市场的动作,在其收购科龙控股权以后,仍然非常值得期待。

  近日海信电器的股改方案正在征询意见中,而方案明确表示,股改完成后,将启动管理层激励计划。这令人想起,在三四年甚至更久以前,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欲言又止的海信MBO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借科龙电器的H股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只是有这种可能性,股权还没有过户,说这个还为时尚早,海信内部现在也没有这方面的计划。”朱书琴告诉《财经时报》。

  现在看来,海信有旺盛的海外上市需求。海尔、海信、长虹等国内企业不及科龙之处在于,科龙的股权结构比较干净,也没有母子公司的问题,海信把一些业务分到科龙这个载体中,有利于作股权增量,从而实现管理层持股。

  虽然股改以后,海信电器也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管理层持股,但通过科龙电器作,牵绊会更少,操作难度会降低。

  海尔集团的高管,则已经在借壳海尔电器的过程中,完成了管理层持股的目标。通过海外注册的BVI公司、集团、部分管理层和骨干员工,持有了海尔电器大量股份。

  在2005和2006年期间,这两间青岛国资委直属的“红帽子”企业,终于都可以走完这重要而敏感的一步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1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