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财富全球论坛2005 > 正文
 

财富论坛 产业中国之汽车(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 02:09 新京报
  一位外国汽车巨头这样预言,“任何低估中国汽车出口的人都是愚蠢的。”全球化,不仅意味着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市场,而且也意味着中国企业要冲进全球市场。一个是在中国财富道路上走得最成功的全球汽车老大通用,一个是在国际化道路上进行最坚苦卓绝探索的奇瑞,两者的路径对于进入中国攻坚战阶段的跨国公司和急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都富有借鉴意义。

  中国镜头

财富论坛产业中国之汽车(组图)
中国汽车市场依旧是一座富有吸引力的“金矿”。

  通用的中国掘金之旅

  一个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典型个案

  1997年,通用把“全球一号”战略项目放在中国,并联合上汽投资15.2亿美元成立上海通用时,似乎是下了从未有过的赌注。在这8年时间里,通用从一款排量3升、消费市场相对狭窄的别克轿车发展到现在6大品牌全面突入,2004年销量达到49万辆,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通用在中国的成功让很多没有抓住中国汽车市场“井喷”机会的同业们扼腕叹息。而它成功的原因也值得其他希冀在中国有所突破的世界500强好好研究。

  本土化的成功和体系的成功

  一位从上海通用一成立就进入该公司的老员工这样对记者说,上海通用的成功最根本得益于,双方投资者具有长远的眼光,对实际运作“指手画脚”的很少,而整个团队对市场解读、学习和执行的能力很强。

  从战略层面来分析,通用在中国的根本战略是完全以本土化市场为导向,而不是隔着太平洋从几万英里以外的美国来指挥中国市场的运作。通用总部很早就意识到中国对其全球化的战略意义,在很多企业还在把中国当成分销中心的时候,它对上海合资企业的支持就已不是停留在资金输出上,而是通过技术和管理上的快速反应来支持它。

  如果从技术层面来分析的话,通用在中国的成功是体系的成功。首先是得益于通用大宇的技术支持。通用大宇作为通用全球紧凑车型的开发基地,为上海通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其次是国际品牌的本土化成功运作。三是上海为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发育提供了土壤,整合全球资源来做中国市场。相比之下,同样是美国企业的福特却更像是个家族企业,在中国的步伐走得相对拘谨。

  墨斐和陈虹的角色

  通用成功的中国化战略与两个人分不开:墨斐和陈虹。

  墨斐是通用在华战略的主设计师,也是最主要的实施者,开宗明义而且精明果断。而陈虹是上海通用项目的实际操盘手,他所带领的团队对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解读和预测,以及执行能力都超乎寻常。而目前这二位都已经从通用中国董事长和上海通用总经理的位置上挂冠而去,因此通用能否完成顺利过渡以实现在中国第二阶段的成功让人拭目以待。

  目前通用总部试图把在中国的成功经验移植到欧洲去,有消息说其日前已在上海通用考核适合被派往海外其他地方的人选。欧洲是全球汽车技术的试金石,如果欧洲人对中国式的本土化战略也能接纳的话,那么通用在中国的成功模式就可以在全球复制,而这些经验也值得欲走出中国的本土企业分享。

  又临全新挑战

  全球汽车业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目前通用全球正在经历继上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日本和韩国汽车企业的崛起向它发起了从未有过的挑战。而中国汽车业加入全球竞争,实际上也足以刺激这些巨头们的神经。上海车展就是一个例证:很多老外对中国民族品牌的车型看得格外仔细,量车身拍内饰等。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对提高全世界汽车业的竞争水平都将功不可没。

  通用在中国的发展,已积累了市场培育、品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但通用在中国是否能够持续成功,还依赖于通用全球的努力。

  因为日益被纳入全球市场的中国不可能有独立的奇迹。

  另外,它未来的发展,一是依赖于多品牌战略能否成功,目前来看别克和雪佛兰的销售业绩都不错,但这只是成功的开始,通用的全球竞争对手丰田、日产、雷诺等还都没有在中国真正发力。

  二是需要解决后续产品的技术问题。通用五六年前投放市场的产品引领了当时的潮流,但现在这些已经没有优势。未来研发技术能力的提高,并且实现产品和品牌无缝对接,将是通用在中国持续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战略手段。

  论坛看点

  中外三巨头17日过招

  17日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财富》全球论坛汽车圆桌会议上,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德国宝马汽车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赫穆特·庞克、通用全球总裁瓦格纳和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将一起讨论《亚洲的汽车产业:一条宽敞的大路?》。

  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急于走出去,而国外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大众、通用、宝马这些世界主要的汽车公司受亚洲低廉的生产成本及巨大的市场购买力所吸引前来大量投资,但中国的汽车企业却试图创立自有品牌并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两者是否会产生冲突?中外汽车巨子们将就如何共谋亚洲市场相互讨教。

  访谈

  中国车在亚洲大有作为

  奇瑞汽车国际公司总经理张林

  解说域外财富故事

  国外企业杀进来和中国企业冲出去都是各自国际化的必然历程。作为中国汽车业中最早实施轿车批量出口的企业,其海外之旅备受关注。目前奇瑞对外出口虽然没有形成气候,但其海外经销商已然门庭若市,这些正在寻找下一个丰田和现代,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的经销商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奇瑞。此次《财富》论坛的汽车圆桌会议正是探讨亚洲的汽车产业。且看奇瑞汽车国际公司总经理张林如何解读奇瑞的域外财富故事。

  亚洲车在亚洲有优势

  《新京报》:这次《财富》论坛的汽车圆桌会议主题是《亚洲的汽车产业:一条宽敞的大路?》,你怎么看待亚洲汽车市场目前的竞争格局?

  张林:单单从竞争力和成长性来讲,韩国和日本汽车企业要比北美和欧洲的企业强。而且亚洲市场目前还主要是日本和韩国汽车占据的份额大。例如东盟市场绝对是日本人的天下。而福特和通用在这些市场的影响力要比其他市场低。亚洲车在亚洲会很有作为,因为市场接近,而且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都比较强,设计理念也相近,因此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很明显。比如丰田在印尼市场做的几款车非常成功,离地间隙很高,车子不大但是能坐的人多,是为这个市场特制的车型。

  亚洲的汽车市场基本还是亚洲人自己占据,你看韩国现代的车在中国就那么两款,但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通用在中国的成功也借助了大宇车型的力量。虽然丰田在中国表现还不突出,是因为其策略,车型还没有完全清晰,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低估它的实力。因此,我们可以从亚洲的同行中学习很多经验。

  奇瑞的机会在哪里

  《新京报》:奇瑞怎么看待自己在亚洲汽车市场的位置?

  张林:我们目前两三年内主要做中东和东南亚市场,2007年和2008年将逐渐小批量进入欧美,计划2009年在欧美市场真正开始大范围销售。

  奇瑞要在亚洲市场占多少份额,现在还很难说。因为东盟是一个受保护的市场。日本车因为在那里已做了很多年,所以布点非常到位,我们要进入,面临的竞争很大。但任何市场都有突破口,只要我们针对当地市场的消费群体来设计产品,有适销对路的销售策略,还是很有机会的。而我们在亚洲市场最大的对手还是丰田、本田、日产、现代这些亚洲企业。

  向亚洲同行学习

  《新京报》:奇瑞怎么看待自己在世界汽车工业的成长性?怎么看待美国这个门槛较高的市场?

  张林:必须是自主品牌才能出口,现在奇瑞占了先机,奇瑞最高领导层当初制定这种国际化策略是需要魄力和远见的,因为也有很多人可能看到了这个机会但不敢做。

  实事求是地讲,奇瑞去年销售才近10万台。对比通用、丰田,弱势地位显而易见。

  但我觉得应该看到民族汽车品牌出口的成长性。韩国现代1967年成立,1974年就出口到厄瓜多尔,上世纪80年代进军北美,刚进去时很成功。后来因为质量问题遇到很大的挫折,加拿大厂都关闭了,后来才逐渐又重新回到北美市场。

  我们的产品如果没有成熟,是不会轻易拿到美国去的。

  《新京报》:奇瑞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张林:还是人才不够。为了适应这种国际化,整个公司要转型,彻底做一个国际化导向的公司。从小方面来讲,我们的服务手册、公司内部文件都必须中英文对照。

  产品的设计风格要考虑与国内产品的对接。韩国现代67%的市场在海外,但我们目前只有10%的市场在海外。

  对话人物

  奇瑞汽车国际公司总经理张林

财富论坛产业中国之汽车(组图)
  这是一张非常年轻的面孔。加入奇瑞前,他只是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一名默默无闻的员工。张林在上海交通大学获机械制造、工业外贸双学位,随后就读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奇瑞公司总经理尹同耀2004年把其请到了奇瑞,负责公司的海外业务。去年底奇瑞与美国梦幻汽车公司签署协议欲进军美国市场,此举令外界对奇瑞刮目相看。

  新动向

  汽车市场步入稳步发展阶段

  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去年的“阵痛”之后,回归到理性时代,而今年3、4月份的市场表现又出现“小阳春”。3月份国内汽车产销较2月增长82.82%,3月份后半月销售明显增速,而4月国内乘用车销量达到285360辆,比3月净增1.9万辆,环比增长7.2%。

  今年前3个月汽车经销商已消化掉10多万辆的汽车库存,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仍然巨大。目前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经历浮躁后,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本土品牌越发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新机会

  最大需求仍来自普通消费者

  二季度国内汽车市场新车投放速度会加快,上海车展上各厂家主打的约20款新车将于今年投放市场,这是今年车价的“搅局者”,势必会促使今年主要细分市场的价格继续走低。

  另外,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长势头良好,除汽车等少数行业外,其他行业利润都在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也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很多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有可能购买更多的乘用车。

  而最大的需求还是来自于普通消费者。房价连续两年快速增长使居民购买住房能力减弱,而国家抑制房价政策又使炒房者风险加大,因此,很可能会形成“房抑车扬”的格局。有关专家预测,今年国内轿车市场的主要增长点会是经济型轿车。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