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市场动态 > 债券市场 > 正文
 

7月22日债市交易波澜不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02:38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郭茹 发自上海

  对债市来说,原本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人民币升值一夜之间成为了现实。对于这个“虽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的事件,债券市场上周五表现相对来说较为冷静,并没有发生剧烈波动。

  上周五,交易所债市早盘下跌,但午盘涨多跌少,最终以红盘报收,小幅上涨了0.01点,但成交量放大到17.49亿元,比前一交易日增加了6.52亿元。银行间债市表现还算平稳,但报价普遍上涨。上涨的债券中以中长期债券为主。

  对于早盘的下跌,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张泳认为,面对突如其来的人民币升值,投资者一时还难以判断其所带来的影响,而且由于前期债市涨幅较大,已存在技术回吐的压力,所以在前期获利比较丰富的情况下,投资者选择先获利了结,以规避风险。

  人民币升值对债市的影响,将主要看其是如何影响境外“热钱”和境内资金的流动。对于这一点并没有广泛的共识,甚至还存在明显的分歧。有市场人士表示,还要继续观察人民币升值后宏观经济和市场面出现的变动才能作出判断。

  一国有银行人士表示,人民币升值将对债市产生中长期利好。理由有三:首先,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只有2%,因此不会出现资金抽离的现象;其次,商业银行的超额备付率仍比较高,市场流动性充足,资金面不会有太大变化;再次,升值使通胀压力进一步减轻,宏观面也利好债市。

  上述人士还指出,由于当前短期利率已偏低,人民币升值对中长期债券的影响将好于短期债券。

  上周五债券市场以中长期债领涨的局面可能部分表明了市场对上述观点的认同,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

  一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债市将是“短多长空”。短期内人们可能预期人民币还会升值,资金可能会增加,但中长期资金会逐渐撤走,资金会越来越少。

  申银万国的吴巧也认为,人民币升值不但将对抑制中国宏观经济过热发挥有效作用,同时还将会收缩市场的流动性。

  江南信托固定收益部的陈锋则认为,对于资金面是否会撤离,首先应该考虑资金会往哪里去的问题。他认为,由于欧洲经济低迷,资金只可能在亚洲和美国之间流动,因而中、美两国的息差是决定性因素。而人民币升值后,考虑息差和汇差,中美两国的利率水平已相差不多,目前是观察境外资金如何流动的关键时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