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鲜奶标准之争 > 正文
 

“鲜奶标识”再上议程 四省市巨头闭门商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 07:10 信息时报

  “鲜奶标识”尚未形成具体的文件,但所有的进程将在今年底完成;为抢占商机,国际包装企业推波助澜

  时报记者 吴伟玮

  曾一度受挫的中国鲜奶标识似乎又有了重生的希望。 近日在烟台召开的中国奶业协会
2004年会传来一个消息显示,由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克佳召集上海北京、广州、四川等省市奶协和相关大企业的领导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商定成立“鲜奶标识管理委员会”,致力推广中国鲜奶标识。 不过,与会的广州奶协负责人王丁棉会后表示,鲜奶标识虽被再次提出,但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它的出台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

  四省市巨头闭门商讨

  一直备受乳品行业关注的“鲜奶标识”一事再次被提上议程,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奶协的行动忽然神秘起来。据了解,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奶业协会2004年会上,由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克佳召集上海、北京、广州、四川等省市奶协和相关大企业的领导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商定成立“鲜奶标识管理委员会”,致力推广中国鲜奶标识。近日,广东奶业协会一负责人表示,关于“鲜奶标识”的讨论已经开过两次会议,所有参会人员遵守会议纪律,对外不透露任何进展情况。

  “虽然奶协希望鲜奶标识能够早日出台,但是目前还有很多工作尚未完成,还不能对它的出台制定一个十分明确的时间表。”参与会议的广州奶业协会一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最新的进展情况。

  这位知情人士称,这个小会本来是不对媒体开放的,因为讨论鲜奶标识管理时来自会议的反对声音很强,他们不想让媒体介入行业内部的争议,扩大对行业的不利影响。这一年多来,推广鲜奶标识有的赞成搞,有的反对搞。目前奶协所能做的就是不动声色地去做。

  据透露,正在秘密酝酿的“鲜奶标识”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文件,包括组织架构的设定、管理办法的规定以及可操作执行的方案,不过所有的进程将在今年底完成。

  两包装企业各怀心事

  事实上,关注鲜奶标识一事的也决非乳品企业,瑞典利乐和美国国际纸业两大包装企业在此问题上表现出迥异态度。此次重提“鲜奶标识”暗示着一直在利乐挤压下的国际纸业开始走向前台,两家包装巨头的竞争由此愈演愈烈。据了解,国际纸业提供的都是鲜奶包装,而利乐的包装组合包括90%多的常温奶包装,剩余的为新鲜包装。

  就在本次奶业年会结束之际,业内传言,国际纸业在这次鲜奶标识推广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指称本次年会的8月19日鲜奶标识会议是由国际纸业出资召开的,今后的鲜奶标识推广也是少不了给钱资助的。

  当记者就此传闻向广东的知情人士求证时,这位人士断然否认了国际纸业出资赞助的问题,并称国际纸业有推广包装的意图那是另一回事。记者另悉,今年6月中旬,国际纸业先后与光明乳业、新希望乳业分别达成战略联盟协议,双方在上海和成都合作推出“巴氏鲜奶”识别标志,借力国内的鲜奶标识计划突破利乐公司垄断乳品包装的意向清晰可见———推广巴氏鲜奶概念,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而利乐则欲通过支持常温奶,巩固其优势地位。利乐公司在中国无菌包装机和无菌包装材料市场各占有90%以上的份额,其中70%的生意都在乳品行业。

  从现在的市场格局看,已经形成了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常温奶派与光明、三元、燕塘为代表的鲜奶派的对立,两大不同派系的包装供应商也形成了竞争格局。

  相关报道:

  “鲜奶标识”还消费者知情权

  大乳品企业支持“标识”出台,中小企业则有些紧张

  一些用奶粉兑水加工而成的“还原奶”,却打着“鲜奶”的旗号热卖,这就是目前乳业市场众所周知的现状。然而,由于“各方意见的不统一”,一项旨在还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鲜奶标识规范”管理工作却推进得很吃力。

  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告诉记者,我国不是没有复原乳标识法规,国家标准中已有强制条款,如我国1999年批准发布、2000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GB5408.2-1999《灭菌乳》中,强制条款第7.1.1.2条明确规定:“以复原乳为原料的产品应加以标示”。就是说,在市场上销售的,以复原乳为原料的液态奶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有所说明,然而,从现实情况看,部分企业没有认真执行这些强制规定。

  强制性国家标准相当于技术法规,然而,这个标准自实施以来,不仅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执行,而且有关政府部门也没有对此进行监管。

  中国奶业协会会长刘成果指出,鲜奶标识在国际上早有先例,加入世贸后,我国应在这方面与国际接轨。最典型的奶源大国——美国就有鲜奶标识,对液态奶原料有明确的规定。日本虽算不上奶源大国,但也有鲜奶标识,并规定还原奶制品必须在包装上注明“再制奶”。 当乳业惊爆“用奶粉勾兑鲜奶”内幕后,业内人士就纷纷提出要制定更为细化、专业的《鲜奶标识管理规定》,还给消费者知情权,最终促进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

  而目前,我国标签制度尚不完善,致使部分生产、销售企业有空子可钻,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上有很多“鲜奶”,实际上是某些厂商用奶粉兑水后加工而成,此类产品业内称作“还原奶”。还原奶尽管对消费者健康没有影响,但却鱼目混珠,以鲜奶的名义大肆贩卖,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鉴于此,从方便老百姓消费的角度出发,应尽快出台《鲜奶标识管理规定》,对鲜奶的标识作出详细规定。

  对于鲜奶标识,乳品企业也有着迥然不同的反应。当然,大多数乳品生产企业是支持这一规定出台的,特别是乳业巨头,如蒙牛、伊利、三元、完达山等纷纷看好这一规定给自己企业带来的光明前景。今年7月2日,三元还率先在北京发起了“纯鲜”运动。而一些中小型生产液态奶的企业和从事奶粉制造的企业则对鲜奶标志的出台“有些紧张”。他们认为,新规定出台后,对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会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还原奶将失去很大的市场份额,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市场前沿

  “概念”炒乱国内奶业市场

  走进任何一家超市食品区,各式各样的牛奶占据了显要位置,奶品名称五花八门:鲜奶、纯鲜奶、常温奶、纯奶、无抗奶……问问消费者,它们都有什么区别,回答大多是一知半解。业内人士说,牛奶标识混乱,既误导了消费者,又扰乱了正常的乳品市场。

  广州市奶协负责人王丁棉表示,目前我国奶业发展迅速,但牛奶消费市场整体水平不高,生产者主导消费市场,消费者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基本上是卖者吆喝什么买者喝什么。他还说由于近年牛奶市场竞争加剧,生产厂商挖空心思,争相在牛奶名称上标新立异。“高钙奶”无钙、“功能奶”不知所云,而一些所谓鲜奶其实是由奶粉还原而成。

  有关专家表示,从营养上讲,超高温奶、还原奶远不如鲜奶。目前我国缺乏有关奶业的专门规范性法规、标准,对乳品标识没有具体规定,造成乳品生产商热炒概念,甚至故意隐瞒乳品成分,给消费者造成混乱。有些消费者误认为保质期越长的牛奶越好,口感好的奶就是好奶,其实不然。  

  奶业界专家呼吁,我国应尽快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对牛奶标识尤其是鲜奶标识做出规范,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和市场的正当秩序。


邮件订阅:
  《新浪股市特快专递》正在举办有奖订阅活动。请在下面填写您的E-mail地址,您将有机会获得神秘礼物
Email: 订阅 退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鲜奶标识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