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零售业 > 正文
 
上海中型超市在大卖场与便利店中腹背受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07:40 中国青年报

  记者 周凯

  上午8点多,家住上海徐汇区新华街道的张大妈像往常一样站在小区门口,等候一辆“乐购”大卖场的定点班车买菜。而以往她常去的小区旁边约50米的一家超市,已经被张大妈“抛弃”了。“大卖场东西多,价格便宜,菜啊肉啊都新鲜,空调也老风凉(上海话“凉快”),又有送到家的班车可以坐,我基本上每天都要去的。”另一家“好又多”大卖场也把
中行新上网抵债资产 理想系列写字楼热租中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俄罗斯方块邀你玩
班车开到了张大妈居住的小区,每天总有几百位居民乘坐免费班车去购物。而在这个小区方圆300米范围之内,就有3家中型超市。

  谈到“舍近求远”的原因,张大妈说:“这些中型超市刚开始我们经常去,毕竟方便嘛。但和大卖场相比,商品不够丰富,价格也高一点,除非特别急需的时候才会去。”记者了解到,在这个小区有好多居民和张大妈的想法一样。

  除了大卖场,遍布小区周围的各种便利店也对中型超市形成了冲击。记者看到,在这个小区前面的一条街上,短短百米之内就有5家便利店。“24小时营业”和网点密集是便利店的优势。

  在一家IT公司工作的卓先生经常加班,经常夜里十一二点回来,家门口的便利店是他经常吃夜宵的地方,捎带着,洗发水、香皂、袜子等生活用品也在便利店里买了。“价格是比超市稍微贵了点,但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去超市,晚上下班回来超市也下班了。”记者了解到,中型超市一般在晚上10点停止营业,有的甚至八九点钟就关门了。

  根据CTR市场研究公司和《中国外经贸》杂志日前公布的首份中国大城市“2004零售渠道调查结果”,从2000年到2004年一季度,上海大卖场在快速消费品销售中所占市场份额已由原来的24%上升至53%,而一般超市则由41%下降到22%。

  央视市场研究副总经理田涛表示,该调查结果综合反映了中国主要城市现代零售渠道的地位,以及超市、超大仓储超市、百货店和购物中心等作为快速消费品购买主要渠道的增长趋势。

  有意思的是,上海两家零售业巨头———上海华联和上海联华自己家里也开始“此消彼涨”。世纪联华(大卖场)的进入对上海联华(超市)影响最大,其影响度高达17%;而华联吉买盛对上海华联的影响度高达13%。

  记者注意到,在上海地区快速消费品主要销售渠道金额占有率排名中,联华超市名列第5,为7.22%,而联华集团旗下的世纪联华已经排在了第11名,为2.83%。CTR市场研究消费者连续研究总监刘之朋说:“这些渠道在选址、管理与销售模式上具有相似性,而大卖场的购买半径较一般超市要大,因此大卖场正在逐渐侵蚀超市的市场空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型超市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