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新银行业 > 正文
 
银监会钦定次级债5项指标 中、建两行难过100%拨备“大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7日 15:4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吴雨珊

  上海报道

  在获得450亿美元注资后,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又获得补充资本金的另一个良方——发行次级债。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新浪免费邮箱升到30兆

  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对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设定了规则,包括发行次级债的申请、承销、信息披露的程序、条件等。

  《办法》规定,发行次级债的商业银行必须满足以下5项条件: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且贷款五级分类偏差小;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5%(采取私募方式发行次级债时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充足;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最近3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办法》首次提出,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除了采取私募方式外,还可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其中,进行私募的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只需达到4%,公开发行的则需达到5%。“这符合会计审慎原则,因为采取公开发行方式后,分散的风险更大,来自公众的压力也较大,对银行的要求也就更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建军说。

  “在这个时候公布发行次级债的管理办法,监管部门显然是有其用意的,次级债可以帮助国有商业银行迅速筹集上市急需的资本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专家说,“不过,中行、建行能否达到发行次级债的几个硬指标还是个问题,此外中建两行紧迫的发债需求与《办法》中规定的条件、此前银监会发布的中行建行监管指标的矛盾,也值得考量。”

  上市压力下的发债冲动

  这是一场策划周密、富有谋略的战役。

  2003年12月,国务院将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注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同月,《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颁布;3月11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对两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给出具体指标;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对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2787亿不良资产竞标拍卖,最后以30%的价格出售给信达资产管理公司;6月23日,银监会正式公布《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

  “可以看到,所有的工作都是有条不紊地围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以及最后的上市而做的,说到底,又都是围绕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两项指标来做的。”上述研究人士说。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的解释印证了这一说法:“由于次级债可计入银行的附属资本,并且相对于发行股票补充资本金的方式来说,发行次级债程序相对简单、周期短,是一种快捷、可持续的补充资本金的方式。”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筹集资本金的渠道较少,除增资扩股、利润留存和计提准备金外,缺乏高效的补充附属资本的融资工具,而发行次级债券就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宽资本筹集渠道,有利于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监管部门的用心可谓良苦。不过,相对于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债动力似乎更多地来自政府的推动。“如果不是为了达到股改和上市的各项指标,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动力并不大。”范建军说。

  他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制于资本金规模的限制,为了满足扩大业务的需要,有天然的发债需求。而对于存款增长数额庞大而稳定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吸收存款的成本显然比发行次级债要低,未来的偿债风险也会更小。

  “这应该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股改和上市的压力下,为了迅速达到有关指标而临时采取的资本工具。”上述研究人士说。

  达标疑虑

  在疾风骤雨般的次级债的发行计划面前,《办法》的出台显得十分适时。

  已提出发行次级债计划的有,华夏银行拟向保险公司定向发行42.5亿次级债,招商银行拟发35亿元次级债,浦发银行计划发行不超过60亿元次级定期债务,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也已提出发债计划。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表明,中行、建行也已相继提出发债方案。

  现在,这些银行必须重新衡量自己的条件是否能够满足《办法》的要求。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意味着要银行达到100%的拨备覆盖率,这对一些规模较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难度要小一些,但国有银行就难了。”一省银监局政策研究处人士表示。

  难点之一在于今年3月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规定,两家试点银行2005年底不良贷款的拨备覆盖率,中国银行应达到60%,建设银行应达到80%;2007年底该比例应继续有所增长。

  这里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指标。换言之,如果中行、建行仅仅达到《指引》的标准,那两家银行在2005年前几乎不可能达到发行次级债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的要求。

  中、建两行2003年年报表明,中行拨备覆盖率为71.55%,建行的拨备覆盖率经过推算约为70%。

  6月22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共同向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出售了其可疑类资产2800亿元,这将使两家银行的资产状况大为改观。但是,要达到100%拨备覆盖率依然并非易事。

  上述省银监局人士分析,尽管2800亿元可疑类资产已经出售,但根据会计准则,这部分已出售的可疑类资产仍将挂在财务报表的资产项目下中,直到本会计年度结束后才能冲销,而出售这些不良资产所获得的收入也只有在此时才能计入报表。且计入报表时是由税务总局给出优惠政策,予以税前冲销,还是用税后利润冲销,效果又会大不相同。也就是说,今年内,除非特批,两行不大可能达到发行次级债的要求。

  “要解决中行、建行尽快发行次级债和计提不充分的矛盾,恐怕要特事特批。”该人士认为,“如果将计提充足理解为满足银监会在《指引》中提出的指标(中行建行的拨备覆盖率达到60%和80%),那么两行发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如此一来,对于更多亟待发行次级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又有失公允。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曾庆红李长春出访
2004年各地防汛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