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转变,资本市场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一个更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来日可期。
从1949到2019,新中国走过了70年辉煌壮丽的征程。
当代世界和中国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新时代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定位和使命。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转变,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的各项经济改革全面深入开展。与之对应,资本市场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一个更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来日可期。
公募基金将致力于回归资产管理本源、拥抱科技赋能,以市场化方式引导资源配置到未来有竞争力的企业,优化金融资源定价和配置效率,并通过专业的投资管理与资产配置产品和服务,为投资人创造持续优异的回报。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繁荣之路。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至今,公募行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全”,逐步为大众所知和接受,成为重要的资管子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过去二十年来,公募基金的产品种类从开始的封闭式基金到现在开放式基金数量占比近90%,从单一股票到货币、债券、股票、混合、商品、黄金、QDII多资产多策略的丰富产品体系;主动产品、被动产品共同发展;从银行、券商扩展到互联网、机构客户、直销等的全面渠道服务。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4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共13家,保险资管公司2家,合计管理公募基金资产总规模13.46万亿,公募产品数量5259只。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自1998年诞生至2019年上半年末,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累计为持有人创造了约2.78万亿元的利润,分红总额超2.69万亿,成为普惠金融的典范。
与资产管理行业其他子行业相比,公募基金在投研体系建设、组合管理等方面具有充分的比较优势。公募基金投研体系完善,坚持价值投资,深入系统的基本面研究,投研管理制度、流程和文化较为成熟;公募主投二级市场标准化资产,产品净值化管理,运作规范;公募行业风控机制成熟,信批制度严格健全;经过多年人才梯队建设、市场化薪酬和激励,公募行业拥有深厚的专业人才积淀。
面向新时代,我们看到,公募基金扛起“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的新任务,优化金融资源可期;公募面临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新机遇,助力资本市场繁荣可期;公募拥抱国民财富管理新需求,推动长期资产配置理念可期;公募广泛运用金融新科技,提升客户体验度可期。中国公募基金正处于“从全到优”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将致力于回归资产管理本源、拥抱科技赋能,以市场化方式引导资源配置到未来有竞争力的企业,优化金融资源定价和配置效率,并通过专业的投资管理与资产配置产品和服务,为投资人创造持续优异的回报。
公募基金行业呈现出新的特征,包括行业头部化趋势、资金属性长期化趋势、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增强,及市场和行业对投研能力的要求提高。
8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为满足人民群众财富保值增值等多元诉求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明确了资本市场在居民资产配置和财富保值增值中的重要地位。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将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资本市场也将逐渐成为居民资产配置和分享社会财富增长的重要渠道。
9月9-10日,证监会在京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战略意义、全局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科创板的推出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一步,以此为契机,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方向,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新的金融业态正在加速形成,具体表现为“三个重构”:伴随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入发展,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市场参与者正在重构;随着资管新规落地,资管子行业回归各自本源,统一监管框架逐步形成,监管体系与标准正在重构:伴随金融科技的深入发展,资产管理机构愈加专注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强化风控,资管业务模式正在重构。与此同时,包括公私募基金、银行理财子公司、券商资管、信托等在内的各类资产管理子行业也在发展中重新构建起“基因各异、优势互补”的同业竞争合作新生态。
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公募基金行业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首先,是行业头部化的趋势。马太效应初显,从整体发展到细分业务和产品形态,公募基金均有逐步向头部机构集中的趋势。
其次,是资金属性长期化的趋势。近年来随着监管着力培养机构投资者,积极培育长期资金,境外资金也逐步成为A股定价重要力量。市场上长期资金比例上升,匹配长期属性策略的相关产品也随之增加。整个市场机构化特征显现,投资期限趋长,稳健收益预期提升。
第三,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增强,确定性往往能够获得高溢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更加注重公司的长期竞争力,相对淡化企业短期业绩波动,更加注重财务回报和盈利的长期确定性,高ROE公司估值出现溢价概率大。
第四,市场和行业对投研能力的要求提高。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个人及机构投资者对基金公司基于基本面研究的风险资产定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公募基金正加快四个方向的转变:从发展传统业务向传统和创新业务协同发展转变;从相对收益产品竞争向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产品全面竞争转变;从传统主动管理产品发展为主向主动管理和被动指数产品发展并重转变;从传统业务模式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创新业务模式转变。
不可否认,中国公募基金虽然经历了20年的发展,但总体上依然处于发展初期。在大资管行业中,相对于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信托、券商资管等资管同业,公募基金占比不高。另外,股混基金发展缓慢,投资工具属性弱化;资金流入流出波动大,缺少长期投资生态链条;行业关注相对收益,短期业绩和排名压力巨大;“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怪圈久未打破,投资者财富体验不强;对渠道依赖程度较高,销售的顺周期行为较明显。这些都给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综观未来资管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全球经济呈现低增长、低利率、高波动的特征,转型升级、科技发展和金融改革为国内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中提速,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加快行程,向改革要动力、向升级要优势。
资产层面,制度改革和科技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红利将向优势企业和区域集中,向行业龙头集中。尽管经济增速中枢下行,估值合理水平下,未来权益资产仍有望提供优质回报。利率下行为估值提供了有利支撑,叠加投资经理精选优质公司的主动管理,公募基金权益类产品可获更高的超额收益。
行业处于关键转型期,也是关键的机遇期。公募基金正加快四个方向的转变:从发展传统业务向传统和创新业务协同发展转变;从相对收益产品竞争向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产品全面竞争转变;从传统主动管理产品发展为主向主动管理和被动指数产品发展并重转变;从传统业务模式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创新业务模式转变。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新时期以来,国家层面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表述。基金公司作为微观经济个体,也要坚决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与宏观政策紧密匹配,也与经济发展的实际节奏切实吻合。“效益规模均衡发展,发展质量优先”,这是近五年来博时基金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博时选择的这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也符合博时基金自身发展要求,更有利于专业资产管理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裨益广大持有人。
博时基金成立于1998年7月13日,与行业同生共长超过20载,不仅见证和参与了中国资本市场和公募基金的伟大发展,更在行业前行与反思当中首倡“价值投资”。博时基金将发挥公募传统优势,回归价值本源,深耕核心资产投资价值,立足组合管理,构建创新完善的产品体系。并切实做好四个服务:一是服务实体需求,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支持改革升级,引导金融资源配置结构转型升级方向上的产业;二是服务改革需求,为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科创板、衍生品市场发展提供金融工具;三是服务民生需求,完善绝对收益和大类资产配置投研方法体系,做好业绩和风险管理,支持养老第三支柱发展,满足客户绝对收益产品需求;四是服务同业需求,大力发展配置工具,提升资产配置能力。 (文/博时基金总经理 江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