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拟邀嘉宾
亮点透视
颁奖大典
高质发展与中国经济新思
中国经济的创新路径思考
中美贸易未来与中国企业机遇
中国科创的竞争力觉醒
中国制造的全球化之路
年轻人的养老那些事
金融科技创新动能
国潮再造与营销新玩法
发现:还原生存逻辑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姚 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吕晓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
陈 劲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王虹莉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互联网行业部总经理
江 涛 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
王文彪 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
汤晓鸥 商汤科技创始人
刘积仁 东软集团董事长
张 立 云从科技副总裁
武常岐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郭家学 东盛集团董事长、广誉远掌门人
王麒诚 汉鼎宇佑集团董事长
吴韵璇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常建伟 汾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晓庆 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
党俊武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曾 刚 方正集团副总裁、北大资源集团CEO
王 杰 北京怡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桂曙光 京北投资创始合伙人
邹帮山 吉林亿联银行行长助理兼首席信息官
柳 博 大数金融董事长兼 CEO
赵国庆 马上消费金融 CEO
方 菲 唐山银行
李国威 北京闻远达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
陈 非 故宫文创事业部项目科科长
陆正耀 神州优车董事长、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毛文超 小红书 CEO
Chris Bremble BASE FX创始人兼CEO
作为中国经营报品牌活动的旗舰产品,是内容、嘉宾和宣传于一体的全面顶级平台。
集合创新企业、资深学者和顶级投资人的创新盛宴,超过500位创客齐聚。
国内顶级策划团队操刀议题设置,锁定未来20年改变商业的新事物与新逻辑。
联合50余家一线媒体,进行全方位报道,覆盖用户超过千万。
活动当天,2019(第九届)中经年度关注人物评选、2019(第十届)幸福指数评选、2019(第十五届)卓越表现评选结果也将一一揭晓。影响经济变革的企业家、引领经济发展的优秀企业将汇集于此,引领中国经济新潮流。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阳光海天董事长兼CEO、停简单联合创始人闫亮出席并发表演讲。 闫亮表示,中国一个巨大的现实就是车跟车位配比严重不足,中国每辆车只有0.5个车位,国外一般发达国家的比较完善的城市配套是1:1.3,这是一个巨大的供给和需求的缺口。 “也就是说对中国停车的定义是稀缺的供给端资源,而且基本每个城市的汽车挂牌量是这个城市的城市停车泊位的10倍,可以交易的规模大概在1500万到2000万,对应2万亿的资产交易规模。” 闫 亮 阳光海天董事长兼CEO、停简单联合创始人 以下为演讲实录: 闫亮:今天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一个是停车的行业价值,平行的是我作为一个13年的停车行业的创业者,我们是如何伴随着停车行业的发展,企业是如何从生存到创新,到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的。 毫无疑问,大家现在每天面对的一个问题、话题离不开拥堵,交通的拥堵是无差别的,每个人每天都能遇到,拥堵的原因就是繁荣,因为城市的快速扩张因为发展,因为汽车的保有量提升而产生的。我作为停车行业的创业者思考的是怎么提高效率,减少大家浪费的时间。 无论从汽车的生产制造方式、销售方式和使用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停车在过去几年我们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为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事实,停车的压力是来自于汽车数量的增长,其实我们在看过去20多年中国城镇化率在不断地提升,包括整个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一个数原来是被忽略的,但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就是汽车数量的增长。在2006年,我创立阳光海天做停车业务的时候,其实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只有2000万辆,但是2018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4亿,增长量是2800万辆。中国最近一两年汽车销售增量有所下滑,但是今年也是2000万辆的增长。过去十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0%,这是非常巨人的。 中国的汽车有巨大的机会,一个是本身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存量市场,第二它还在快速的增长阶段,因为中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由之而来的是大家对于停车问题逐渐的思考和认识,我这边有几个数据是我们作为停车行业对于停车行业价值的考虑,一个是中国的存量停车泊位的市场规模。中国一个巨大的现实就是车跟车位配比严重不足,中国每辆车只有0.5个车位,国外一般发达国家的比较完善的城市配套是1:1.3,这是一个巨大的供给和需求的缺口,也就是说对中国停车的定义是稀缺的供给端资源,而且基本每个城市的汽车挂牌量是这个城市的城市停车泊位的10倍,可以交易的规模大概在1500万到2000万,对应2万亿的资产交易规模。新增泊位需求,16年中国的官方口径是至少缺少5000万个,现在已经更新到至少8000万。这是中国目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宜居程度对于城市停车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需求,大概是超过10万亿规模的需求,当然这只是需求,我们发现很难有那么当空余的土地兴建停车场。 第三,中国的停车泊位目前年化的停车费交易规模,2017年做的比较详尽的市场报告在5000亿,我们正在尝试做最新一期的报告,相信至少应该会超过1万亿的规模,因为过去几年我们发现无论停车费上涨的幅度,还是在可收费的停车泊位增加的规模都不断增加,现在已经是年交易规模超过1万亿。后汽车服务市场的规模,这也是中国汽车保有量进入存量市场的巨大机会,停车场是天然的流量入口,我们在整个停车场里面对于汽车服务作为流量入口的实践,也证明了它是非常高效的转化场景。 还有停车泊位的稀缺性就注定了未来这种有限的资源如果要提升它的效率或者给更多用户使用,通过互联网化的连接,能够把停车场的时间、空间、周转率跟用户的需求连接起来,明年可能实现部分区域的停车费的动态定价,包括车位的精准预约,它完全是要通过互联网化的方式去实现的,具有巨大的互联网价值,是非常高频次的需求。 作为一个停车行业的13年创业者,我们公司的发展也是完全伴随着行业发展。我们的1.0阶段从06到12年,这是最传统,最原始,我们叫做食物链的最底端。当时汽车保有量没有那么高,整个房地产快速发展。我们做的事就是帮助停车场提供优质的停车场管理服务,作为一个服务提供商,有点偏劳动密集型,我们最多的时候达到上万人的停车管理员的规模,但是我们并没有局限于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的业务。 我们在2.0阶段成功从食物链的最底端向上突围,从设计、规划、施工一站式的方案,提升了停车场的效率。随着商业地产的发展,客户需要对场景有差异化的方面,需要提升整个商业的品类。 从3.0阶段15年开始进入了停车资产的感觉阶段,吸引了大量资本投资。从15年、16年逐步的房地产进入大的周期转换,进入到存量资产的价值逐渐被挖掘和关注,我们定义为停车资产管理时代。我们今年进入了智慧停车时代。我们目前管理的300多个停车场里面,几乎所有的停车场都实现了智能化的、物联网化的连接,通过AI的方式无人值守,通过用户的交互提升停车场的价值,给一些商业场景赋能。因为我们从整个停车链条的最底端开始做起的,我们进化到现在智慧停车阶段,未来任何一种运营方式是离不开物联网的基本运营方式,离不开大数据的运营思维和方式。[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阅文集团CEO吴文辉出席并发表演讲。 吴文辉表示,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核心内容和中国最大的UGC文化产品,目前已经占据了IP改编三分之二的市场,如果将检索范围扩大到整个国际市场,纯小说类改编的电影能够占到两成,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升。文字的高产能和海量的作品储备让下上游产业链有更多选择,筛选出更多符合自身定位和市场需求的IP进行开发。而文本形式的想像力也让影视、动漫、游戏多种娱乐产品有更加广阔的改编空间。 这两者都希网文IP在泛娱乐开发中的优势所在,文学IP对于文娱产业的繁荣推进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可以马上精确量化的。IP是的粉丝基础,有了IP就有了改编作品的基本面。IP从未失灵,精品化开发成行业共识。如何看待IP,使用IP才是整个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吴文辉 阅文集团 CEO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吴文辉:谢谢大家,大家好,我是阅文集团吴文辉。今天很高兴能够来到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与大家分享阅文集团近期对内容产业的观察与心得。在2019年互联网行业整个进入了存量时代,不管在哪个赛道,精细运营基本都是主旋律,价值回归正在炒起,而整个内容产业也在逐步地进化,我们也观察到新趋势的到来。 在内容制作上粗放式的时代基本结束,精品化日益成为主流,而头部IP的价值将会被进一步释放。在内容运营上,细分题材深耕成为增量IP粉丝文化渐成趋势。在产业链运作上,我们从单体开发向多形态联动迈进,全产业运营融会贯通。 下面我将跟大家探讨一些方面的变化。 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核心内容和中国最大的UGC文化产品,目前已经占据了IP改编三分之二的市场,如果将检索范围扩大到整个国际市场,纯小说类改编的电影能够占到两成,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升。文字的高产能和海量的作品储备让下上游产业链有更多选择,筛选出更多符合自身定位和市场需求的IP进行开发。而文本形式的想像力也让影视、动漫、游戏多种娱乐产品有更加广阔的改编空间。 这两者都希网文IP在泛娱乐开发中的优势所在,文学IP对于文娱产业的繁荣推进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可以马上精确量化的。IP是的粉丝基础,有了IP就有了改编作品的基本面。IP从未失灵,精品化开发成行业共识。如何看待IP,使用IP才是整个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们也能够看到下游影视产业、游戏产业基本上告别了跑马圈地的粗放经营方式,而走上了内容精品化的道路,真正以内容带动口碑,以口碑带动商业化,实现优质的内容驱动。 从阅文集团近期在影视动漫游戏领域的IP开发成绩也可以看到市场趋势的变化,比如我们的《斗破苍穹特别篇2》上线以后豆瓣评分8.6,《全职高手》成为国内首个搬上大荧幕的产品,《斗罗大陆》成为了游戏的代表作品。 在内容指向、市场影响力还是作品设计和格局上,可塑性、头部IP都是一流的。不过随着影视行业对IP改编的不断探索和认知的改变,新生代用户的崛起和垂直领域的运营将成为新的增量。 一方面改编作品让IP向更大的受众群延伸。阅文集团在现实主义题材的发力,像《大国重工》这样的佳作持续问世。垂直内容生态的打造离不开对用度的深度运营,用户活力和产值价值正在被逐渐唤起。起点中文网作品从开端既自带粉丝和属性,我们开发了文字弹幕,形成了丰富的用户社区。决策功能让粉丝读者有机会能够直接参与到作品决策的完善当中去,而起点已经计划成为一个独特的IP内容生态,不仅有丰富的作品题材,粉丝读者围绕着作品的互动和社交更打造了IP价值,成为了平台增长的新引擎。 2019年国内泛娱乐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当中,从单体孤立的开发走向全产业链的联动,内容制作、宣传创作、发行销售、衍生品开发多个环节多维互动,让不同娱乐形态的产品走向融合。 其次,泛文化产业平台生态向健全性迈进。目前阅文集团已经形成了IP共赢合伙人和两大核心战略,以IP为核心将产业链上下游的作家、资本方、开发方、渠道方联系在一起,从IP甄选、IP增值,IP赋能多环节赋能IP开发,实现跨界连接。 在这两大战略合作下,阅文集团打造了《全职高手》、《择天记》、《将夜》等品牌。 以内容为牵引力进行全产链布局,以集团式的作战方式打通IP全产业链。加强自身制作实力和变现能力,影、漫、游多元开发,虚拟偶像的运营,我们全链路一体化的闭环将IP价值最大化。 放眼全球,优秀的内容企业大多以IP为核心,打造出具有持续生命力的产业链,最终建立起庞大的泛娱乐帝国。 我们相信中国的《钢铁侠》和《美国队长》就在我们的前方。 最后,祝愿中国内容产业的明天会更加好。[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青山资本创始人张野出席并发表演讲。 张野表示,建立供应链,关键词就是增量。增量市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增量是产业的兴奋剂,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壮大在增量市场里会显得格外的平滑。 什么意思?假如一个品类市场规模是500亿人民币,它保持了一个高速的增长,每年市场规模以18%的速度在增长,五年之后这个品类的市场规模就是1140亿,五年增长了640亿的市场规模。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你想在这640亿里面占领一个100亿的份额,相对于假设这个品类没有增长,原本就是1140亿的市场来讲要容易的多得多。在增量里边占领份额比在存量里边竞争要容易得多。因为存量市场里边每多一点份额,别人就少一点份额,而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规模,是要拼命的。 张 野 青山资本创始人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野: 为什么现在消费市场这么火呢?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消费这件事情,消费领域本身有一个很强的抗周期的属性,所以很多资本在去选择自己配置的领域的时候更倾向于向消费这个领域来靠拢。 第二,可能说在整个历史背景下看,我们看每一次技术周期结束之后都有一波消费品,或者说品牌企业诞生的机会。我们刚好现在处在一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周期这样一个尾声。 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因为我们国家主要的消费市场,消费市场体量确实非常大,并且增速非常迅猛。这两天刚刚出来了关于前三季度的一些市场数据,前三季度社会零售总额29.6万亿,同比增长了大概8.4%左右,如果刨掉汽车这样一个大宗消费品来看,因为汽车是在下降的一个状态里面,刨掉汽车有9.1%的增速非常快,社会零售总额。 这里离我们更近的,或者更关键的指标是实务商品的网上零售总额,这个数字在前三季度大概是57777亿,同比增长了20.5%,非常强劲的一个增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诞生了包括刚刚台上的这些企业,完美日记也好,小罐茶也好,甚至喜茶等等。 那么,一说到投消费,绝大部分的人都在讲品牌,都在做品牌。好像这个消费就等于品牌一样。事实上远远不是,一个只做品牌的企业不是一个资本青睐的企业,做消费品只做品牌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简单的过一遍。 首先,我们看一下为什么VC没有那么关注消费品,相对于科技、互联网,以及生物医药这些领域来讲,为什么VC不是特别喜欢消费品?消费品有几个短板。 1.产品差异化低。都做茶叶,你做奶盖的,我做气泡的,都做电子烟,你做薄荷味,我做绿豆味的有什么差异化呢?现在连最复杂的消费品,像汽车和手机这样的消费品都已经同质化到很难在产品本身上寻找差异了,何况这些服装、食品,或者是日常用品这些东西,产品本身没有什么差异化。 2.投入产出比的边际非常明显。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投一款社交产品,一个互联网产品,或者研发一款新药,但是它的风险很大,但是一旦被社会广泛接受之后,它的收益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大的。它的投入和产出比的边际非常不明显,而消费品基本上是一个一块钱投入,一块二产出的东西,所以产出比很明显,经济模型不是特别划算。 3.用户忠诚度不高。有很多原因会使消费者跳转到其他品牌去,无论是尝鲜心理,还是朋友推荐,都有可能说我就跳到一个新的品牌去尝试一下,所以你的消费品构建的用户忠诚度是提不上去的。 4.增长曲线不够陡峭。因为做消费品需要考虑到生产,考虑到渠道,考虑到建立用户认知,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节奏,每个环节都有一些资金安排,所以增长曲线很难做到像互联网科技产品一样陡峭。 5.天花板非常明显。国内大部分的消费品做到五亿、十亿规模的时候就上不去了。 那么,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投入产出比可能可以通过品牌来解决,因为产品一旦叠加了精神属性和品牌溢价之后,有可能能做到不是一块钱投入,一块二产出,而是一块钱投入,一块五,甚至两块钱产出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改善投入产出比。 增长曲线不够陡峭这个问题是不是也能通过品牌来解决呢?因为现在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商业企业,他们的上游生产主要由代工来解决。在交付的过程中,由于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电商也好,物流也好,支付也好,这个无边界的货架模式,使得交付本身大大的体校了。再通过资本的注入使得资金安排相对节奏快一点,很有可能通过品牌引爆市场就能够改变增长曲线陡峭的问题,也就是说出爆品。产品差异化低,用户忠诚度不高,以及天花板明显这三个问题通过品牌能不能解决?大概率不行。 最近有一个黑巧克力非常火,叫“每日黑巧”,非常火爆的一个产品,它从巴西进口可可,从澳洲进口坚果,运到瑞士加工生产,再进口到中国来自有品牌卖出去,终端价格还要比国内卖的其他的坚果黑巧还要便宜,迅速的成为爆品。产品差异化建立在一是市场洞察,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供应链的匹配上面,产品差异化是不能通过品牌来实现的。 用户忠诚度不高这件事情,大企业是怎么解决的? 1.给你提供一个极致的性价比产品,让你跳转到其他品牌的成本变高。极致的性价比怎么来?一定是强力的供应链支持而来。 2.除了用极致性价比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忠诚度的问题?产品矩阵,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消费品企业都是矩阵型品牌管理公司,而并不是某一个单品,我给你提供多元化的选择,让你虽然在产品和品牌间跳转,但是没有脱离这个企业。 天花板明显这件事情怎么解决?品牌能力解决得了吗?不能够的,有些品类受制于品类市场规模的限制,就这么大,也都一样,也是通过品牌矩阵、产品矩阵来解决,这也是供应链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品牌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大部分的问题是由供应链来解决的,所以我们说品牌是消费品的溢价源,而供应链才是消费品的护城河。所有只讲品牌的消费品创业的公司都不是好公司。 供应链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很难做。怎么建立供应链呢?我们讲一个关键词,就是增量。增量市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增量是产业的兴奋剂,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壮大在增量市场里会显得格外的平滑。什么意思?假如一个品类市场规模是500亿人民币,它保持了一个高速的增长,每年市场规模以18%的速度在增长,五年之后这个品类的市场规模就是1140亿,五年增长了640亿的市场规模。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你想在这640亿里面占领一个100亿的份额,相对于假设这个品类没有增长,原本就是1140亿的市场来讲要容易的多得多。在增量里边占领份额比在存量里边竞争要容易得多。因为存量市场里边每多一点份额,别人就少一点份额,而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规模,是要拼命的。 所以,创业者、创业公司要去寻找增量市场,更好的商业公司做什么呢?它不只是寻找增量市场,还会为产业创造增量。他通过自己的产品力,或者品牌力,给整个产业带来了增量,使得产业链里的上下游由于它的存在而获益了。一般产业链里的其他机构并不在乎你获得了多少,而在于我是不是在增长。他一旦因为你的产品力受到了增长的获益,他会对你的配合意愿非常高,你就有了去优化产业结构,整合产业,以及提升产业效率这样一个能力,或者是前提条件。 拿两个案子来看,都是复杂供应链领域的消费品创业公司。第一个是找靓机,是二手手机的B2C电商,零售公司。二手手机我们知道它和新机的区别在于它的供应链是相反的,新机是由品牌商到达渠道,再给消费者自上而下,二手手机是由消费者端回收,经过一层一层的流转,说黄牛也好,或者平台也好,最后再转给有需要的消费者,供应链极其的复杂和分散。 二手手机是一个什么品类呢?很多下沉城市买一个手机的三四千块钱的预算可能不是一个轻决策,但是市场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售前、售中、售后的解决方案的时候,也许这三四千块钱就去买了OPPO、vivo、华为、小米,但是一旦有了这样的一些方案,也许跳转到二手的苹果手机里面来了,所以它是一个被压抑的隐藏的需求。找靓机通过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使得这个被压抑的需求爆发出来了,爆发出来之后因此在产业里面站住了脚,并且整合了产业链,建设了3000家供应商以及10个供应链服务中心,并且使得原本产业里面每个链条的从业者都是收益更高的,结算周期也缩短了,毛利也在提高,并且叠加很多IT化、信息化的东西,使得整个产业都在获益。他的做法使得他从两年半的时间,从零到现在一年50亿的销售规模,是一个非常高速增长的公司。 第二家公司,花点时间,是鲜花订阅式的零售电商,鲜花原本是一个礼品属性,只有需要的时候才会购买,逢年过节,或者纪念日。花点时间通过一种订阅式的方式,使得鲜花从礼品属性变成了消费品属性,可能我要订未来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的。由于改变了属性带来了产业的增量,使得鲜花整个市场增长了。反过头来,在上游优化和整合产业。鲜花的上游跟农产品是很像的,但凡提到农产品整个产业链非常复杂,育苗、育种、交易、干线物流、加工、零售等等。花点时间通过他产品建立了市场影响力,以及产业影响力,反过头来签约了3000亩的花田,打造了自己的开放平台,有一万多家的农户,甚至在海外联合定制了很多原本中国市场没有的鲜花品种引入到中国来。 这两个例子我们再总结一下今天讲的主题是什么?通过这两个例子,加上刚才的几个VC关注的点,我们看做消费品应该怎么做,什么样的消费品创业公司更是符合VC的投资模型,通过产品力带来产业增量,以及话语权,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再通过多层次产品的品牌铸成企业壁垒,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有赞CMO关予出席并发表演讲。 关予在演讲中表示:如果产品本身能够创造新的内容营销点,跟消费者直接终端对话的能力,直接触达的能力,最后转化是非常有效的。 “如果卖爆品就是新营销你错了,你过完了今天的日子明天怎么办?卖了一顿爆品能明天活的像小罐茶一样吗?你没能力活的跟故宫一样,你能活的跟小罐茶一样吗?持续经营才是最关键的。” 关予 有赞CMO 以下为演讲实录: 关予:我觉得国潮背后和新营销最后的根本是新营销。为什么会有这个讨论?今天在这个地方,2019年我们坐在这个地方会讨论这个话题?我们看看2000到2018年人均GDP的变化,差不多涨了八倍,在消费阶段大概经历了四个核心阶段,我不去一一详述四个核心阶段和企业经营的四个阶段是什么,第一个阶段有一个关键词是渠道为王。今年第四个阶段是赋能终端。 今天我们坐在这个地方应该面向所有的企业经营者,我们不要面向消费者对话,我们没有能力面向消费者对话,我们面向的是企业经营者,企业经营者为什么要考虑赋能终端?是因为消费的沟通场景发生了变化,消费者跟品牌,跟所有经营者之间的沟通场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以前认为通过层层渠道才能带来的销量、经验和经营结果,现在可以变成更直接的触达。 我举个例子,现在我们正在跟快手做有赞客的直播活动,这个活动刚刚进行了十个小时,一共48小时。现在在平台上光海底捞的自己热火锅单品销量已经超过了2000多万,这个活动还只是在预热阶段。御泥坊的面膜销量达到了1000多万,单品。我们跟消费者之间发生的变化这么大,内容营销的节点和触达的节点产品最大的量化,这是新营销的最核心的关键。 严格意义上来说,故宫是一个全世界级的IP,我跟故宫合作了将近快十年的时间,故宫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面,这个在全中国找不到第二个了。颐和园也是在做文创,为什么其他的文创做不过故宫?因为它故宫代表民族自信的影响力是别的品牌没法比拟的。大家聊文创说要跟故宫并肩,不要聊并肩。美妆丸美日记,还有“钟薛高”卖雪糕的,最近跟泸州老窖合作。一个卖雪糕的跟泸州老窖合作,打通了非常难的生产环节,最后生产出了一款雪糕叫“断片儿”雪糕,卖的也是非常断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跨界合作?很多品牌做跨界的新尝试,这个新尝试是为了产品本身的内容营销点。如果产品本身能够创造新的内容营销点,跟消费者直接终端对话的能力,直接触达的能力,最后转化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卖爆品就是新营销你错了,你过完了今天的日子明天怎么办?卖了一顿爆品能明天活的像小罐茶一样吗?你没能力活的跟故宫一样,你能活的跟小罐茶一样吗?持续经营才是最关键的。 所有的终端触达和消费端触达都是为了经营每个消费者的整体营销链路,如何让他第一次购买之后第二次购买,如何让他成为你的会员,你才是所有的新营销最最核心的关键。我们如果只研究一个爆款的案例怎么做出来的,如果没有关注那个爆款背后的持续意义是什么,你就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了。[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北京闻远达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李国威出席并发表演讲。 李国威表示,奔驰车做过一个调查,二三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为什么愿意买奔驰,是因为周围的人认为开奔驰的人是最牛逼的。所以,这就是摸准了消费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状况。 他还谈到,现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国潮也好,什么也好,一定要年轻化,年轻化是一个非常具有误导性的词汇,好像谁只要一年轻,马上就会成功,他们忽视了一个产品、一个营销、一个企业所成功后边付出的非常艰巨的努力。 李国威 北京闻远达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国威:首先小罐茶做的非常成功,它成功我觉得不是说在于他找对了年轻人,摸准了年轻人的脉搏。其实很多装的一些中年人,比如我从来不买小罐茶,但是真的别人送了我各种各样的小罐茶,这是送礼。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消费社会的基本状态。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就说过,就是在现在消费社会里人的身份不是以你做什么工作表示,而是以你去消费什么东西,你的消费行为决定你的身份,小罐茶其实就这么一个有面子的东西。 奔驰车做过一个调查,二三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为什么愿意买奔驰,是因为周围的人认为开奔驰的人是最牛逼的。所以,这就是摸准了消费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状况。另外,我觉得现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国潮也好,什么也好,一定要年轻化,年轻化是一个非常具有误导性的词汇,好像谁只要一年轻,马上就会成功,他们忽视了一个产品、一个营销、一个企业所成功后边付出的非常艰巨的努力。我们也有很多年轻不成功的,比如说,这两天说到雀巢要把徐福记给卖掉了,徐福记也是一个传统的品牌,它就是年轻化,从曾志伟换成欧阳娜娜最后还是不行,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年轻化就可以做到的,其实故宫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卖萌做到的这一点,后面有很多逻辑,我觉得值得我们营销人和产品的开发人去深深的思考、探索。[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小罐茶市场中心总经理梅江出席并发表演讲。 梅江表示,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喝茶,愿意喝咖啡呢?因为他觉得喝咖啡是很时尚、很洋气的事情。 “我们一直说不是中国的年轻人不喜欢中国茶,而是中国茶不懂年轻人,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么一个问题。” 小罐茶市场中心总经理梅江 以下为演讲实录: 梅江:其实国潮的背后,大家可能看到很多表面的东西和传统的东西做现代的结合,其实我们理解国潮背后其实是对于价值观、审美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重新的理解和演绎。为什么现在国潮又兴起了,其实跟我们所处的时代有非常大的关系。因为整个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起来了,经济起来自然会带来文化的输出。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其实他不像之前的那一代人,因为他们所见识到的都是中国改变起来之后整个经济非常好的这一面,所以他们的文化自信是非常高的。所以,这也带来大家对于文化自信,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相应的一些东西的输出,这就造成了国潮背后的一些东西。 我觉得国潮对于企业来说其实有两个机会:第一个机会,针对国内的机会,怎么样借助国潮的机会做一些符合年轻人需求的产品。第二个机会,现在中国文化随着中国经济起来之后,中国文化其实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输出的这么一个时候。这个时候其实恰恰是中国品牌走出去的一个最好的时候。小罐茶为什么会火?我觉得恰恰踩准了这么一个非常好的时机点,因为茶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文化的符号,不仅仅是一片健康的叶子,其实是代表了中国的一种审美、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上升到哲学思考方面的这样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其实随着受众,就是我们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它的时候,它自然而然有一天会走出去。小罐茶我们在这方面其实也做了很多的一些创新的东西,怎么去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去根据他们的审美,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生活方式重新去设计产品。因为很多人也都会对小罐茶或者说我们之前的一些品牌会有这样的一些理解,说都是靠营销做起来的。但是,其实营销是一个非常科学的事情。 梅江:营销的第一个就是产品,如果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是不可能把它做起来的。所以,我们在整个中国茶上面做了很多的创新,首先让它年轻起来,因为传统认知里面,大家觉得茶是一个比较传统,比较土生,像农产品一样的东西。所以,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喝茶,愿意喝咖啡呢?因为他觉得喝咖啡是很时尚、很氧气的事情,我们首先要让年轻人喝茶,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直说不是中国的年轻人不喜欢中国茶,而是中国茶不懂年轻人,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么一个问题。这其实是背后层面的东西。[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出席并发表演讲。 李强在演讲中表示,年轻人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点,就是焦虑。 “除了现在的80、70有很大的焦虑感,青年人有很大的焦虑感,需要实时掌控每件事在什么进程,做到什么程度,这个品牌跟我的友好度是什么,它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及时的掌控力。” 李强 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强:这个时代发生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以前如果我们以品牌主为核心定义一个品牌的内涵以及品牌应该提供的服务,我觉得现在发生最大的变化就是年轻人,以及消费者在定义品牌,你品牌到底是什么,应该提供什么服务,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差异区别。这也是为什么说这次国潮会火的原因。以前很多大牌,出了各种各样的国潮类的东西为什么没火呢?我觉得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接着您刚刚的问题一起来回答,现在的年轻人的喜欢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觉得就是主角发生了变化。以往我们大部分做的品牌都是叫告知,告诉年轻人这里有什么,有部分品牌会表达态度,我的品牌主张是什么,比如耐克、阿迪等等一系列国外的品牌会做各种各样品牌价值的主张。但是,到现在又发现一个特别大的反差,年轻人开始在定义我们的品牌,年轻人成为主角了。所以,我的第一个输出就是年轻人发生变化了,他们在定义我们的品牌应该是什么。 第二,年轻人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点,就是焦虑。除了现在的80、70有很大的焦虑感,青年人有很大的焦虑感,需要实时掌控每件事在什么进程,做到什么程度,这个品牌跟我的友好度是什么,它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及时的掌控力。所以,年轻人对于品牌反馈的要求也变得不同了。对于品牌来讲,以往都是在定义自己的关键营销时刻是什么?我们认为现在其实要发生一个显著的变化,就要定义说消费者的关键时刻是什么?智联招聘在做一件事,我们每个季度都会发一个工资报告,看大家的平均工资水平到底是什么? 李强:解释一下制造焦虑,以及关键时刻是什么?但是,每次发这个报告的时点都会集中在各大银行,各大企业给大家发工资哪一天,同时我们会发布这个报告,基本上这个报告每次都会商到新浪微博的热搜,很多人吐槽自己的工资被平均,有很多人说他的工资可能连平均工资午餐的钱都达不到等等。所以,其实我们是尝试,第一是抓住消费者的焦虑点。同时,我们在尝试找到消费者的关键时刻去和他沟通。最后智联招聘提供的机会点是什么呢?给他提供的产品是什么呢?就是你可以来智联招聘换一份工资更高的工作。[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故宫文创事业部项目科科长陈非出席并发表演讲。 陈菲表示,很多人会说故宫一年挣了多少钱多少钱,实际上我们并不是以挣钱为主要目的的。最主要的是文化传播。 “产品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个载体,核心是文化。我们做一件产品希望能把文化传递出去,让它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这是我们做这事的初衷,我们的口号也叫把故宫文化带回家。” 以下为演讲实录: 陈非:在参加这个会之前,我对国潮的概念一点不清楚,参加这个会才发现有这么一个概念叫国潮。近几年故宫确实变化非常大,我觉得这个不是说单一的一两个原因促成的,主要是有方面,一个是大环境的变化。实际上从十八大以后,整个的大环境发生变化,因为十八大把文化产业提到很高的高度,“十九大”强调文化自信,这个大环境在逐年发生变化。以前博物馆是这样,我们是博物馆,我们可能有几个帽子,可能是旅游5I级景区、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我们自己看是一个博物馆。大环境发生变化以后,我们也会随着变化。 因为在15年之前政策是不允许博物馆做盈利的事的,我们那会儿是公益一类,我们的收支是全额财政。但是我们又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我这个部门文创事业部名字也是这两年的新名字,包括现在也叫文化服务中心,我们对外叫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这是52年成立的,同时也是法人的企业,我的领导既是部门的主任,也是企业的法人,在其他博物馆里面条件是不一样的。我们很早之前就做文创产品,一直到十八大,12年发生了变化。 陈非:我们这个部门本身就是双重身份,一个是院里30多个部处之一,我们也是故宫唯一的全资企业,我们做经营是合法合规的。但是这之前大部分博物馆是没法做问棒产品的,从12年以后大环境发生变化,带动了小环境的变化。院对整个工作非常支持,也非常重视。要是回到五六年前大家去故宫看完展览以后,参观完以后想买产品,可能去商店里面大部分是复制的画,青铜器,包括您在其他地方买的东西可能都有,所谓的大路货。但是一二年以后整个发生变化了,我们领导从13年调过来以后强调要做自己的产品。以前我们是没有标准的,就是很简单的模式,从外面有些供应商供一些产品,我们觉得符合我们调性然后去卖。但是从13年开始整个发生变化了,我们有自己的标准,建立了自己的标准体系,故宫文创产品的标准体系。包括人员的思想,做一些改善。从那年开始,我们最大的变化应该是所有的产品尽量往生活里靠,院里开会说老做那些青铜器、书画,又大,又贵,没有人买,观众是不买账的。能不能做一些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东西?把文化附加在产品上,这样去做传播。 实际上为什么要做这种产品呢?目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故宫一年挣了多少钱多少钱,实际上我们并不是以挣钱为主要目的的,也很重要。但是并不是主要,最主要的是文化传播。产品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个载体,核心是文化。我们做一件产品希望能把文化传递出去,让它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这是我们做这事的初衷,我们的口号也叫把故宫文化带回家。 故宫在文化品牌方面确实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我们要做这方面的事,我们的资源可用的很多,180多万件的文物,包括不可移动的古建筑群。其他的兄弟单位,首先不从这个体量来说,从影响力确实没故宫高。在做文创的时候可能要不太占便宜,我们还是占便宜的。但是其次还有一个是人,重视程度都是不一样的。 陈非:我们做这个文创产品的初衷刚才也解释了非常简单,就是想把文化传播出去,我们没有过多的考虑商业方面,包括营销方面,但是您知道在灯底下是不可能不亮的,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包括之前的争议有些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争议了,包括我们的产品有些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火了。 陈非:我们年初的时候在故宫北门开了最新的服务区,我们叫神武门服务区,这个服务区在神武门外面,不买票也可以去。神武门的西侧有文创产品和故宫的咖啡,东侧是一个餐厅,餐厅名字叫故宫角楼餐厅,但是有一天突然大家都把它叫做故宫火锅,您能明白吗?我们再怎么解释,它不叫故宫火锅,叫故宫角楼餐厅,火锅是一道菜。 李乐:今天借这个场合也澄清一下,叫故宫角楼餐厅。 陈非:叫故宫角楼餐厅,欢迎大家去品尝。[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零点有数董事长袁岳出席并发表演讲。 袁岳表示,这波的国潮跟以前的中国货不一样,跟以前民族品牌的路数不太一样。 “但是这波国潮今天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潮流应该有的高度,我们的需求力量甚至比美国这样的国家都要强,但是我们的供应非常有限。” 袁岳 零点有数董事长 以下为演讲实录: 袁岳:在这段消费升级过程中间,我不是在零点,在投项目的时候,国潮中间投的一个点是投品还是投渠道,我们选择重点投渠道,我们投了一条这样的,像言几又书店。我们发现一个产品诞生了,但是如果没有好的渠道,其实这个产品要在市场上有限的周期存活起来难度非常大的。从这个角度看故宫的话,是一个成功的,出人意料的渠道的开发。它跟单品的产品思路有所不同,而且这个去掉本身能够承载较为丰富的产品构成,包括有些产品做的比较火,有些产品最后不一定合适。因为是一个渠道,有点像购物中心,可以看看哪些东西合适,哪些东西不合适。我说到国潮就得讲一个前提,这波的国潮跟以前的中国货不一样,跟以前民族品牌的路数不太一样。 这次的国潮跟国际上另外一个消费潮流,就是DTC的潮流是非常一致的,也就是说以美国为例从2010年开始出现了消费品中间大量的新产品的极致单品,攻击了市场上原来的品牌。宝洁有200多个产品,后来出来了只做牙膏或者只做液体牙膏,那个品牌在那个领域超过了它。针对年轻人这个颜值非常高,材料地变化非常大。宝洁的舒肤佳产品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广告做了变化。现在六个月更新一次,甚至有的产品做到一季度更新一次,极大冲击了原来的产品,非常符合以智能手机时代的年轻人。这波的潮流无论在美国、日本或者北美,DTC的风潮在人群和发展节奏有共同之处。 但是这波国潮今天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潮流应该有的高度,我们的需求力量甚至比美国这样的国家都要强,但是我们的供应,让我们说尽管像有赞这样接触新品多一点,但是说实话都非常有限。我经常说中国目前的互联网卖东西,卖东西的方法比东西还多。为什么很多人有杀熟的感觉?搞半天朋友给我的还是原来的东西。我们今天的国潮实际上有了非常高的国需,但是真正作为潮流里面能够供应的东西还是非常少的。前面已经有的探索还是先锋队,还属于前沿的品牌。跟下一步要能够发展的巨大的机会相比较,我认为那个机会才是跟今天大家的热,热了半天都不明白区块链是什么。但是你很明白你要一样东西,像我们今天90后女孩子结婚的时候,四分之一的女孩子希望自己的婚纱是Cstudio婚纱,但是根本找不到。有92和94年的男生首套房的时候,他希望装修是三次元的风格,装修的根本搞不懂三次元是什么风格。这里需求和功能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反差。国潮其实还没有真的起来。[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 Base FX创始人兼CEO Chris Bremble出席并发表演讲。 Chris Bremble在演讲中提到对电影行业未来趋势的预测: 第一个趋势是一直到2022年,我们会看到每一星期的票房会达到20亿人民币,会成为一个常态。第二个预测是到2023年我们会出现市场上的第一部70亿票房的作品。 Chris Bremble Base FX 创始人兼CEO 以下为演讲实录: Chris Bremble:今天我们先讲一下中国的电影产业。在开讲之前,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我们公司Base FX的一些简单的介绍。在过去的几年内,我们是很有幸跟市场上最大的导演合作了非常优秀的影片,并且参与了票房表现非常好的电影佳作。除了表现优秀的国产影片之外,我们也很开心能够和世界级的电影以及导演去合作,大家可以看到这些海报都是我们比较耳熟能详的表现非常好的一些国际大片。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参与到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也有机会参与到全球影业这样的一个蓬勃的创新之中去。五年前我们也开始投入到内容的原创以及制作过程中,即将上映的一部电影叫做《天火》,是一部真人实拍的动作片,将会在12月12号上映。下一部是一部中美合拍的动画作品,与索尼、腾讯,以及耀莱集团联合制作的动画片叫做《许愿神龙》,会在明年的竖起上映,进行全球的发行。 感谢主办方给我这次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行业今年以来的一些想法。首先,第一个趋势我感觉到的是一直到2022年,我们会看到每一星期的票房会达到20亿人民币,也就是会成为一个常态。我的第二个预测是到2023年我们会出现市场上的第一部70亿票房的作品。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几组数据,左边的第一栏是整体的中国电影票房的一个总体的增长速度。中间这幅图是一个更微观的,由各种超过一亿票房的单片的数据组成,但是是和左边的时间点是一样的。第三组图是代表了一个趋势,我希望接下来能够详细的跟各位分享。 首先,我们看一下市场的总体增量,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中国的票房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平台期,也就是说它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如果您对影视行业熟悉,或者跟行业内的人有交流,大家常常提到的就是过去这么一年来都是一个所谓的寒冬期。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这幅图,它每个圆圈代表着一部单片的票房,时间点也是从2015到现在为止,其实它代表了单片的表现还是挺繁荣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海报,大家所熟悉的都是国产的电影,它们都是超过了30亿票房的佳作。你也可以看到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它的卡司阵容也略有不同。同样的是他们都找到了喜欢欣赏他们的观众。再回到这张图,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有一个行业面临的挑战,就是过去一年内有一个空隙,就是投资以及回报的票房高产量的数目在减少,既有市场的大环境,也有一些监管政策的原因。如果我们分解开来看,从十亿到二十亿这个区间是有一系列的表现比较稳定的一连串的电影。同时,我从这张图看到的更令人振奋的消息是市场的增长潜力。如果我们采用统计学的,去掉最高的票房,以及一些不符合市场常态的,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个趋势。我们跟随这个趋向就可以看出,整个市场以及观众对观影的热情是逐步的走高,并且呈现一个稳定的上扬的趋势。这也表明我们的电影导演以及制作单位已经越来越能够掌握观众的需求,并且满足他们的偏好。 大家再看一下这幅图,可能看起来有一些喧闹,有一些杂音在里面。这就是真正传递出来的市场信号。这也代表了我们从业人员应该走向的方向。那么,这条路到底通往何方?我们如何抵达?大家可能记得在2017年的时候有一个关键词变得比较普及,叫做“重工业电影”。Base作为一家公司也很有幸参与了这一潮流。春节档上映的一部电影《流浪地球》就是这样一部中国的“重工业电影”的典型代表。其实我们跟这部电影的主创工作了三年的时间,直到它上映。有制作了多达3000多张的概念设计图。除此之外,我们也制作了长达60分钟以上的3D的动态预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立体的故事版能够看到整部电影的故事原貌。它的表现以及达到的效果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而且代表了想要采取这种工业手段进行电影创作的电影人已经在不断的增加。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除了个体的电影人之外,一个企业如何拥抱重工业的潮流。这就是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漫威娱乐,刚才看到第三幅图,其实它展现的是在过去十年内漫威影业仅仅在中国的票房收入它的一个上升曲线。他们是如何达到这样一个高度,正是因为他们工业化的生产程序,他们对于电影的态度其实类似于制作一部动画片。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影片中呈现的镜头都是事先预计好,并且规划好的。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逐渐的增长跟成熟,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的增长和成熟,以及重工业生产模式的成熟,中国的电影行业会有一个更加健康及长足的发展。 总结一下,我认为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还会出现一个突破性的发展。但是,它出现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我们在讲故事的方式,以及我们的电影投融资的各种管理的体系方面都实现一个成熟化,实现一个产业化。[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阳光海天董事长兼CEO、停简单联合创始人闫亮出席并发表演讲。 闫亮表示,中国一个巨大的现实就是车跟车位配比严重不足,中国每辆车只有0.5个车位,国外一般发达国家的比较完善的城市配套是1:1.3,这是一个巨大的供给和需求的缺口。 “也就是说对中国停车的定义是稀缺的供给端资源,而且基本每个城市的汽车挂牌量是这个城市的城市停车泊位的10倍,可以交易的规模大概在1500万到2000万,对应2万亿的资产交易规模。” 闫 亮 阳光海天董事长兼CEO、停简单联合创始人 以下为演讲实录: 闫亮:今天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一个是停车的行业价值,平行的是我作为一个13年的停车行业的创业者,我们是如何伴随着停车行业的发展,企业是如何从生存到创新,到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的。 毫无疑问,大家现在每天面对的一个问题、话题离不开拥堵,交通的拥堵是无差别的,每个人每天都能遇到,拥堵的原因就是繁荣,因为城市的快速扩张因为发展,因为汽车的保有量提升而产生的。我作为停车行业的创业者思考的是怎么提高效率,减少大家浪费的时间。 无论从汽车的生产制造方式、销售方式和使用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停车在过去几年我们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为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事实,停车的压力是来自于汽车数量的增长,其实我们在看过去20多年中国城镇化率在不断地提升,包括整个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一个数原来是被忽略的,但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就是汽车数量的增长。在2006年,我创立阳光海天做停车业务的时候,其实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只有2000万辆,但是2018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4亿,增长量是2800万辆。中国最近一两年汽车销售增量有所下滑,但是今年也是2000万辆的增长。过去十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0%,这是非常巨人的。 中国的汽车有巨大的机会,一个是本身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存量市场,第二它还在快速的增长阶段,因为中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由之而来的是大家对于停车问题逐渐的思考和认识,我这边有几个数据是我们作为停车行业对于停车行业价值的考虑,一个是中国的存量停车泊位的市场规模。中国一个巨大的现实就是车跟车位配比严重不足,中国每辆车只有0.5个车位,国外一般发达国家的比较完善的城市配套是1:1.3,这是一个巨大的供给和需求的缺口,也就是说对中国停车的定义是稀缺的供给端资源,而且基本每个城市的汽车挂牌量是这个城市的城市停车泊位的10倍,可以交易的规模大概在1500万到2000万,对应2万亿的资产交易规模。新增泊位需求,16年中国的官方口径是至少缺少5000万个,现在已经更新到至少8000万。这是中国目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宜居程度对于城市停车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需求,大概是超过10万亿规模的需求,当然这只是需求,我们发现很难有那么当空余的土地兴建停车场。 第三,中国的停车泊位目前年化的停车费交易规模,2017年做的比较详尽的市场报告在5000亿,我们正在尝试做最新一期的报告,相信至少应该会超过1万亿的规模,因为过去几年我们发现无论停车费上涨的幅度,还是在可收费的停车泊位增加的规模都不断增加,现在已经是年交易规模超过1万亿。后汽车服务市场的规模,这也是中国汽车保有量进入存量市场的巨大机会,停车场是天然的流量入口,我们在整个停车场里面对于汽车服务作为流量入口的实践,也证明了它是非常高效的转化场景。 还有停车泊位的稀缺性就注定了未来这种有限的资源如果要提升它的效率或者给更多用户使用,通过互联网化的连接,能够把停车场的时间、空间、周转率跟用户的需求连接起来,明年可能实现部分区域的停车费的动态定价,包括车位的精准预约,它完全是要通过互联网化的方式去实现的,具有巨大的互联网价值,是非常高频次的需求。 作为一个停车行业的13年创业者,我们公司的发展也是完全伴随着行业发展。我们的1.0阶段从06到12年,这是最传统,最原始,我们叫做食物链的最底端。当时汽车保有量没有那么高,整个房地产快速发展。我们做的事就是帮助停车场提供优质的停车场管理服务,作为一个服务提供商,有点偏劳动密集型,我们最多的时候达到上万人的停车管理员的规模,但是我们并没有局限于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的业务。 我们在2.0阶段成功从食物链的最底端向上突围,从设计、规划、施工一站式的方案,提升了停车场的效率。随着商业地产的发展,客户需要对场景有差异化的方面,需要提升整个商业的品类。 从3.0阶段15年开始进入了停车资产的感觉阶段,吸引了大量资本投资。从15年、16年逐步的房地产进入大的周期转换,进入到存量资产的价值逐渐被挖掘和关注,我们定义为停车资产管理时代。我们今年进入了智慧停车时代。我们目前管理的300多个停车场里面,几乎所有的停车场都实现了智能化的、物联网化的连接,通过AI的方式无人值守,通过用户的交互提升停车场的价值,给一些商业场景赋能。因为我们从整个停车链条的最底端开始做起的,我们进化到现在智慧停车阶段,未来任何一种运营方式是离不开物联网的基本运营方式,离不开大数据的运营思维和方式。[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阅文集团CEO吴文辉出席并发表演讲。 吴文辉表示,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核心内容和中国最大的UGC文化产品,目前已经占据了IP改编三分之二的市场,如果将检索范围扩大到整个国际市场,纯小说类改编的电影能够占到两成,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升。文字的高产能和海量的作品储备让下上游产业链有更多选择,筛选出更多符合自身定位和市场需求的IP进行开发。而文本形式的想像力也让影视、动漫、游戏多种娱乐产品有更加广阔的改编空间。 这两者都希网文IP在泛娱乐开发中的优势所在,文学IP对于文娱产业的繁荣推进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可以马上精确量化的。IP是的粉丝基础,有了IP就有了改编作品的基本面。IP从未失灵,精品化开发成行业共识。如何看待IP,使用IP才是整个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吴文辉 阅文集团 CEO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吴文辉:谢谢大家,大家好,我是阅文集团吴文辉。今天很高兴能够来到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与大家分享阅文集团近期对内容产业的观察与心得。在2019年互联网行业整个进入了存量时代,不管在哪个赛道,精细运营基本都是主旋律,价值回归正在炒起,而整个内容产业也在逐步地进化,我们也观察到新趋势的到来。 在内容制作上粗放式的时代基本结束,精品化日益成为主流,而头部IP的价值将会被进一步释放。在内容运营上,细分题材深耕成为增量IP粉丝文化渐成趋势。在产业链运作上,我们从单体开发向多形态联动迈进,全产业运营融会贯通。 下面我将跟大家探讨一些方面的变化。 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核心内容和中国最大的UGC文化产品,目前已经占据了IP改编三分之二的市场,如果将检索范围扩大到整个国际市场,纯小说类改编的电影能够占到两成,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升。文字的高产能和海量的作品储备让下上游产业链有更多选择,筛选出更多符合自身定位和市场需求的IP进行开发。而文本形式的想像力也让影视、动漫、游戏多种娱乐产品有更加广阔的改编空间。 这两者都希网文IP在泛娱乐开发中的优势所在,文学IP对于文娱产业的繁荣推进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可以马上精确量化的。IP是的粉丝基础,有了IP就有了改编作品的基本面。IP从未失灵,精品化开发成行业共识。如何看待IP,使用IP才是整个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们也能够看到下游影视产业、游戏产业基本上告别了跑马圈地的粗放经营方式,而走上了内容精品化的道路,真正以内容带动口碑,以口碑带动商业化,实现优质的内容驱动。 从阅文集团近期在影视动漫游戏领域的IP开发成绩也可以看到市场趋势的变化,比如我们的《斗破苍穹特别篇2》上线以后豆瓣评分8.6,《全职高手》成为国内首个搬上大荧幕的产品,《斗罗大陆》成为了游戏的代表作品。 在内容指向、市场影响力还是作品设计和格局上,可塑性、头部IP都是一流的。不过随着影视行业对IP改编的不断探索和认知的改变,新生代用户的崛起和垂直领域的运营将成为新的增量。 一方面改编作品让IP向更大的受众群延伸。阅文集团在现实主义题材的发力,像《大国重工》这样的佳作持续问世。垂直内容生态的打造离不开对用度的深度运营,用户活力和产值价值正在被逐渐唤起。起点中文网作品从开端既自带粉丝和属性,我们开发了文字弹幕,形成了丰富的用户社区。决策功能让粉丝读者有机会能够直接参与到作品决策的完善当中去,而起点已经计划成为一个独特的IP内容生态,不仅有丰富的作品题材,粉丝读者围绕着作品的互动和社交更打造了IP价值,成为了平台增长的新引擎。 2019年国内泛娱乐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当中,从单体孤立的开发走向全产业链的联动,内容制作、宣传创作、发行销售、衍生品开发多个环节多维互动,让不同娱乐形态的产品走向融合。 其次,泛文化产业平台生态向健全性迈进。目前阅文集团已经形成了IP共赢合伙人和两大核心战略,以IP为核心将产业链上下游的作家、资本方、开发方、渠道方联系在一起,从IP甄选、IP增值,IP赋能多环节赋能IP开发,实现跨界连接。 在这两大战略合作下,阅文集团打造了《全职高手》、《择天记》、《将夜》等品牌。 以内容为牵引力进行全产链布局,以集团式的作战方式打通IP全产业链。加强自身制作实力和变现能力,影、漫、游多元开发,虚拟偶像的运营,我们全链路一体化的闭环将IP价值最大化。 放眼全球,优秀的内容企业大多以IP为核心,打造出具有持续生命力的产业链,最终建立起庞大的泛娱乐帝国。 我们相信中国的《钢铁侠》和《美国队长》就在我们的前方。 最后,祝愿中国内容产业的明天会更加好。[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青山资本创始人张野出席并发表演讲。 张野表示,建立供应链,关键词就是增量。增量市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增量是产业的兴奋剂,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壮大在增量市场里会显得格外的平滑。 什么意思?假如一个品类市场规模是500亿人民币,它保持了一个高速的增长,每年市场规模以18%的速度在增长,五年之后这个品类的市场规模就是1140亿,五年增长了640亿的市场规模。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你想在这640亿里面占领一个100亿的份额,相对于假设这个品类没有增长,原本就是1140亿的市场来讲要容易的多得多。在增量里边占领份额比在存量里边竞争要容易得多。因为存量市场里边每多一点份额,别人就少一点份额,而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规模,是要拼命的。 张 野 青山资本创始人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野: 为什么现在消费市场这么火呢?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消费这件事情,消费领域本身有一个很强的抗周期的属性,所以很多资本在去选择自己配置的领域的时候更倾向于向消费这个领域来靠拢。 第二,可能说在整个历史背景下看,我们看每一次技术周期结束之后都有一波消费品,或者说品牌企业诞生的机会。我们刚好现在处在一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周期这样一个尾声。 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因为我们国家主要的消费市场,消费市场体量确实非常大,并且增速非常迅猛。这两天刚刚出来了关于前三季度的一些市场数据,前三季度社会零售总额29.6万亿,同比增长了大概8.4%左右,如果刨掉汽车这样一个大宗消费品来看,因为汽车是在下降的一个状态里面,刨掉汽车有9.1%的增速非常快,社会零售总额。 这里离我们更近的,或者更关键的指标是实务商品的网上零售总额,这个数字在前三季度大概是57777亿,同比增长了20.5%,非常强劲的一个增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诞生了包括刚刚台上的这些企业,完美日记也好,小罐茶也好,甚至喜茶等等。 那么,一说到投消费,绝大部分的人都在讲品牌,都在做品牌。好像这个消费就等于品牌一样。事实上远远不是,一个只做品牌的企业不是一个资本青睐的企业,做消费品只做品牌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简单的过一遍。 首先,我们看一下为什么VC没有那么关注消费品,相对于科技、互联网,以及生物医药这些领域来讲,为什么VC不是特别喜欢消费品?消费品有几个短板。 1.产品差异化低。都做茶叶,你做奶盖的,我做气泡的,都做电子烟,你做薄荷味,我做绿豆味的有什么差异化呢?现在连最复杂的消费品,像汽车和手机这样的消费品都已经同质化到很难在产品本身上寻找差异了,何况这些服装、食品,或者是日常用品这些东西,产品本身没有什么差异化。 2.投入产出比的边际非常明显。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投一款社交产品,一个互联网产品,或者研发一款新药,但是它的风险很大,但是一旦被社会广泛接受之后,它的收益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大的。它的投入和产出比的边际非常不明显,而消费品基本上是一个一块钱投入,一块二产出的东西,所以产出比很明显,经济模型不是特别划算。 3.用户忠诚度不高。有很多原因会使消费者跳转到其他品牌去,无论是尝鲜心理,还是朋友推荐,都有可能说我就跳到一个新的品牌去尝试一下,所以你的消费品构建的用户忠诚度是提不上去的。 4.增长曲线不够陡峭。因为做消费品需要考虑到生产,考虑到渠道,考虑到建立用户认知,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节奏,每个环节都有一些资金安排,所以增长曲线很难做到像互联网科技产品一样陡峭。 5.天花板非常明显。国内大部分的消费品做到五亿、十亿规模的时候就上不去了。 那么,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投入产出比可能可以通过品牌来解决,因为产品一旦叠加了精神属性和品牌溢价之后,有可能能做到不是一块钱投入,一块二产出,而是一块钱投入,一块五,甚至两块钱产出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改善投入产出比。 增长曲线不够陡峭这个问题是不是也能通过品牌来解决呢?因为现在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商业企业,他们的上游生产主要由代工来解决。在交付的过程中,由于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电商也好,物流也好,支付也好,这个无边界的货架模式,使得交付本身大大的体校了。再通过资本的注入使得资金安排相对节奏快一点,很有可能通过品牌引爆市场就能够改变增长曲线陡峭的问题,也就是说出爆品。产品差异化低,用户忠诚度不高,以及天花板明显这三个问题通过品牌能不能解决?大概率不行。 最近有一个黑巧克力非常火,叫“每日黑巧”,非常火爆的一个产品,它从巴西进口可可,从澳洲进口坚果,运到瑞士加工生产,再进口到中国来自有品牌卖出去,终端价格还要比国内卖的其他的坚果黑巧还要便宜,迅速的成为爆品。产品差异化建立在一是市场洞察,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供应链的匹配上面,产品差异化是不能通过品牌来实现的。 用户忠诚度不高这件事情,大企业是怎么解决的? 1.给你提供一个极致的性价比产品,让你跳转到其他品牌的成本变高。极致的性价比怎么来?一定是强力的供应链支持而来。 2.除了用极致性价比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忠诚度的问题?产品矩阵,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消费品企业都是矩阵型品牌管理公司,而并不是某一个单品,我给你提供多元化的选择,让你虽然在产品和品牌间跳转,但是没有脱离这个企业。 天花板明显这件事情怎么解决?品牌能力解决得了吗?不能够的,有些品类受制于品类市场规模的限制,就这么大,也都一样,也是通过品牌矩阵、产品矩阵来解决,这也是供应链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品牌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大部分的问题是由供应链来解决的,所以我们说品牌是消费品的溢价源,而供应链才是消费品的护城河。所有只讲品牌的消费品创业的公司都不是好公司。 供应链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很难做。怎么建立供应链呢?我们讲一个关键词,就是增量。增量市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增量是产业的兴奋剂,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壮大在增量市场里会显得格外的平滑。什么意思?假如一个品类市场规模是500亿人民币,它保持了一个高速的增长,每年市场规模以18%的速度在增长,五年之后这个品类的市场规模就是1140亿,五年增长了640亿的市场规模。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你想在这640亿里面占领一个100亿的份额,相对于假设这个品类没有增长,原本就是1140亿的市场来讲要容易的多得多。在增量里边占领份额比在存量里边竞争要容易得多。因为存量市场里边每多一点份额,别人就少一点份额,而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规模,是要拼命的。 所以,创业者、创业公司要去寻找增量市场,更好的商业公司做什么呢?它不只是寻找增量市场,还会为产业创造增量。他通过自己的产品力,或者品牌力,给整个产业带来了增量,使得产业链里的上下游由于它的存在而获益了。一般产业链里的其他机构并不在乎你获得了多少,而在于我是不是在增长。他一旦因为你的产品力受到了增长的获益,他会对你的配合意愿非常高,你就有了去优化产业结构,整合产业,以及提升产业效率这样一个能力,或者是前提条件。 拿两个案子来看,都是复杂供应链领域的消费品创业公司。第一个是找靓机,是二手手机的B2C电商,零售公司。二手手机我们知道它和新机的区别在于它的供应链是相反的,新机是由品牌商到达渠道,再给消费者自上而下,二手手机是由消费者端回收,经过一层一层的流转,说黄牛也好,或者平台也好,最后再转给有需要的消费者,供应链极其的复杂和分散。 二手手机是一个什么品类呢?很多下沉城市买一个手机的三四千块钱的预算可能不是一个轻决策,但是市场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售前、售中、售后的解决方案的时候,也许这三四千块钱就去买了OPPO、vivo、华为、小米,但是一旦有了这样的一些方案,也许跳转到二手的苹果手机里面来了,所以它是一个被压抑的隐藏的需求。找靓机通过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使得这个被压抑的需求爆发出来了,爆发出来之后因此在产业里面站住了脚,并且整合了产业链,建设了3000家供应商以及10个供应链服务中心,并且使得原本产业里面每个链条的从业者都是收益更高的,结算周期也缩短了,毛利也在提高,并且叠加很多IT化、信息化的东西,使得整个产业都在获益。他的做法使得他从两年半的时间,从零到现在一年50亿的销售规模,是一个非常高速增长的公司。 第二家公司,花点时间,是鲜花订阅式的零售电商,鲜花原本是一个礼品属性,只有需要的时候才会购买,逢年过节,或者纪念日。花点时间通过一种订阅式的方式,使得鲜花从礼品属性变成了消费品属性,可能我要订未来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的。由于改变了属性带来了产业的增量,使得鲜花整个市场增长了。反过头来,在上游优化和整合产业。鲜花的上游跟农产品是很像的,但凡提到农产品整个产业链非常复杂,育苗、育种、交易、干线物流、加工、零售等等。花点时间通过他产品建立了市场影响力,以及产业影响力,反过头来签约了3000亩的花田,打造了自己的开放平台,有一万多家的农户,甚至在海外联合定制了很多原本中国市场没有的鲜花品种引入到中国来。 这两个例子我们再总结一下今天讲的主题是什么?通过这两个例子,加上刚才的几个VC关注的点,我们看做消费品应该怎么做,什么样的消费品创业公司更是符合VC的投资模型,通过产品力带来产业增量,以及话语权,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再通过多层次产品的品牌铸成企业壁垒,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有赞CMO关予出席并发表演讲。 关予在演讲中表示:如果产品本身能够创造新的内容营销点,跟消费者直接终端对话的能力,直接触达的能力,最后转化是非常有效的。 “如果卖爆品就是新营销你错了,你过完了今天的日子明天怎么办?卖了一顿爆品能明天活的像小罐茶一样吗?你没能力活的跟故宫一样,你能活的跟小罐茶一样吗?持续经营才是最关键的。” 关予 有赞CMO 以下为演讲实录: 关予:我觉得国潮背后和新营销最后的根本是新营销。为什么会有这个讨论?今天在这个地方,2019年我们坐在这个地方会讨论这个话题?我们看看2000到2018年人均GDP的变化,差不多涨了八倍,在消费阶段大概经历了四个核心阶段,我不去一一详述四个核心阶段和企业经营的四个阶段是什么,第一个阶段有一个关键词是渠道为王。今年第四个阶段是赋能终端。 今天我们坐在这个地方应该面向所有的企业经营者,我们不要面向消费者对话,我们没有能力面向消费者对话,我们面向的是企业经营者,企业经营者为什么要考虑赋能终端?是因为消费的沟通场景发生了变化,消费者跟品牌,跟所有经营者之间的沟通场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以前认为通过层层渠道才能带来的销量、经验和经营结果,现在可以变成更直接的触达。 我举个例子,现在我们正在跟快手做有赞客的直播活动,这个活动刚刚进行了十个小时,一共48小时。现在在平台上光海底捞的自己热火锅单品销量已经超过了2000多万,这个活动还只是在预热阶段。御泥坊的面膜销量达到了1000多万,单品。我们跟消费者之间发生的变化这么大,内容营销的节点和触达的节点产品最大的量化,这是新营销的最核心的关键。 严格意义上来说,故宫是一个全世界级的IP,我跟故宫合作了将近快十年的时间,故宫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面,这个在全中国找不到第二个了。颐和园也是在做文创,为什么其他的文创做不过故宫?因为它故宫代表民族自信的影响力是别的品牌没法比拟的。大家聊文创说要跟故宫并肩,不要聊并肩。美妆丸美日记,还有“钟薛高”卖雪糕的,最近跟泸州老窖合作。一个卖雪糕的跟泸州老窖合作,打通了非常难的生产环节,最后生产出了一款雪糕叫“断片儿”雪糕,卖的也是非常断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跨界合作?很多品牌做跨界的新尝试,这个新尝试是为了产品本身的内容营销点。如果产品本身能够创造新的内容营销点,跟消费者直接终端对话的能力,直接触达的能力,最后转化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卖爆品就是新营销你错了,你过完了今天的日子明天怎么办?卖了一顿爆品能明天活的像小罐茶一样吗?你没能力活的跟故宫一样,你能活的跟小罐茶一样吗?持续经营才是最关键的。 所有的终端触达和消费端触达都是为了经营每个消费者的整体营销链路,如何让他第一次购买之后第二次购买,如何让他成为你的会员,你才是所有的新营销最最核心的关键。我们如果只研究一个爆款的案例怎么做出来的,如果没有关注那个爆款背后的持续意义是什么,你就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了。[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北京闻远达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李国威出席并发表演讲。 李国威表示,奔驰车做过一个调查,二三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为什么愿意买奔驰,是因为周围的人认为开奔驰的人是最牛逼的。所以,这就是摸准了消费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状况。 他还谈到,现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国潮也好,什么也好,一定要年轻化,年轻化是一个非常具有误导性的词汇,好像谁只要一年轻,马上就会成功,他们忽视了一个产品、一个营销、一个企业所成功后边付出的非常艰巨的努力。 李国威 北京闻远达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国威:首先小罐茶做的非常成功,它成功我觉得不是说在于他找对了年轻人,摸准了年轻人的脉搏。其实很多装的一些中年人,比如我从来不买小罐茶,但是真的别人送了我各种各样的小罐茶,这是送礼。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消费社会的基本状态。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就说过,就是在现在消费社会里人的身份不是以你做什么工作表示,而是以你去消费什么东西,你的消费行为决定你的身份,小罐茶其实就这么一个有面子的东西。 奔驰车做过一个调查,二三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为什么愿意买奔驰,是因为周围的人认为开奔驰的人是最牛逼的。所以,这就是摸准了消费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状况。另外,我觉得现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国潮也好,什么也好,一定要年轻化,年轻化是一个非常具有误导性的词汇,好像谁只要一年轻,马上就会成功,他们忽视了一个产品、一个营销、一个企业所成功后边付出的非常艰巨的努力。我们也有很多年轻不成功的,比如说,这两天说到雀巢要把徐福记给卖掉了,徐福记也是一个传统的品牌,它就是年轻化,从曾志伟换成欧阳娜娜最后还是不行,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年轻化就可以做到的,其实故宫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卖萌做到的这一点,后面有很多逻辑,我觉得值得我们营销人和产品的开发人去深深的思考、探索。[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小罐茶市场中心总经理梅江出席并发表演讲。 梅江表示,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喝茶,愿意喝咖啡呢?因为他觉得喝咖啡是很时尚、很洋气的事情。 “我们一直说不是中国的年轻人不喜欢中国茶,而是中国茶不懂年轻人,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么一个问题。” 小罐茶市场中心总经理梅江 以下为演讲实录: 梅江:其实国潮的背后,大家可能看到很多表面的东西和传统的东西做现代的结合,其实我们理解国潮背后其实是对于价值观、审美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重新的理解和演绎。为什么现在国潮又兴起了,其实跟我们所处的时代有非常大的关系。因为整个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起来了,经济起来自然会带来文化的输出。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其实他不像之前的那一代人,因为他们所见识到的都是中国改变起来之后整个经济非常好的这一面,所以他们的文化自信是非常高的。所以,这也带来大家对于文化自信,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相应的一些东西的输出,这就造成了国潮背后的一些东西。 我觉得国潮对于企业来说其实有两个机会:第一个机会,针对国内的机会,怎么样借助国潮的机会做一些符合年轻人需求的产品。第二个机会,现在中国文化随着中国经济起来之后,中国文化其实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输出的这么一个时候。这个时候其实恰恰是中国品牌走出去的一个最好的时候。小罐茶为什么会火?我觉得恰恰踩准了这么一个非常好的时机点,因为茶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文化的符号,不仅仅是一片健康的叶子,其实是代表了中国的一种审美、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上升到哲学思考方面的这样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其实随着受众,就是我们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它的时候,它自然而然有一天会走出去。小罐茶我们在这方面其实也做了很多的一些创新的东西,怎么去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去根据他们的审美,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生活方式重新去设计产品。因为很多人也都会对小罐茶或者说我们之前的一些品牌会有这样的一些理解,说都是靠营销做起来的。但是,其实营销是一个非常科学的事情。 梅江:营销的第一个就是产品,如果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是不可能把它做起来的。所以,我们在整个中国茶上面做了很多的创新,首先让它年轻起来,因为传统认知里面,大家觉得茶是一个比较传统,比较土生,像农产品一样的东西。所以,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喝茶,愿意喝咖啡呢?因为他觉得喝咖啡是很时尚、很氧气的事情,我们首先要让年轻人喝茶,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直说不是中国的年轻人不喜欢中国茶,而是中国茶不懂年轻人,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么一个问题。这其实是背后层面的东西。[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出席并发表演讲。 李强在演讲中表示,年轻人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点,就是焦虑。 “除了现在的80、70有很大的焦虑感,青年人有很大的焦虑感,需要实时掌控每件事在什么进程,做到什么程度,这个品牌跟我的友好度是什么,它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及时的掌控力。” 李强 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强:这个时代发生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以前如果我们以品牌主为核心定义一个品牌的内涵以及品牌应该提供的服务,我觉得现在发生最大的变化就是年轻人,以及消费者在定义品牌,你品牌到底是什么,应该提供什么服务,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差异区别。这也是为什么说这次国潮会火的原因。以前很多大牌,出了各种各样的国潮类的东西为什么没火呢?我觉得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接着您刚刚的问题一起来回答,现在的年轻人的喜欢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觉得就是主角发生了变化。以往我们大部分做的品牌都是叫告知,告诉年轻人这里有什么,有部分品牌会表达态度,我的品牌主张是什么,比如耐克、阿迪等等一系列国外的品牌会做各种各样品牌价值的主张。但是,到现在又发现一个特别大的反差,年轻人开始在定义我们的品牌,年轻人成为主角了。所以,我的第一个输出就是年轻人发生变化了,他们在定义我们的品牌应该是什么。 第二,年轻人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点,就是焦虑。除了现在的80、70有很大的焦虑感,青年人有很大的焦虑感,需要实时掌控每件事在什么进程,做到什么程度,这个品牌跟我的友好度是什么,它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及时的掌控力。所以,年轻人对于品牌反馈的要求也变得不同了。对于品牌来讲,以往都是在定义自己的关键营销时刻是什么?我们认为现在其实要发生一个显著的变化,就要定义说消费者的关键时刻是什么?智联招聘在做一件事,我们每个季度都会发一个工资报告,看大家的平均工资水平到底是什么? 李强:解释一下制造焦虑,以及关键时刻是什么?但是,每次发这个报告的时点都会集中在各大银行,各大企业给大家发工资哪一天,同时我们会发布这个报告,基本上这个报告每次都会商到新浪微博的热搜,很多人吐槽自己的工资被平均,有很多人说他的工资可能连平均工资午餐的钱都达不到等等。所以,其实我们是尝试,第一是抓住消费者的焦虑点。同时,我们在尝试找到消费者的关键时刻去和他沟通。最后智联招聘提供的机会点是什么呢?给他提供的产品是什么呢?就是你可以来智联招聘换一份工资更高的工作。[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故宫文创事业部项目科科长陈非出席并发表演讲。 陈菲表示,很多人会说故宫一年挣了多少钱多少钱,实际上我们并不是以挣钱为主要目的的。最主要的是文化传播。 “产品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个载体,核心是文化。我们做一件产品希望能把文化传递出去,让它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这是我们做这事的初衷,我们的口号也叫把故宫文化带回家。” 以下为演讲实录: 陈非:在参加这个会之前,我对国潮的概念一点不清楚,参加这个会才发现有这么一个概念叫国潮。近几年故宫确实变化非常大,我觉得这个不是说单一的一两个原因促成的,主要是有方面,一个是大环境的变化。实际上从十八大以后,整个的大环境发生变化,因为十八大把文化产业提到很高的高度,“十九大”强调文化自信,这个大环境在逐年发生变化。以前博物馆是这样,我们是博物馆,我们可能有几个帽子,可能是旅游5I级景区、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我们自己看是一个博物馆。大环境发生变化以后,我们也会随着变化。 因为在15年之前政策是不允许博物馆做盈利的事的,我们那会儿是公益一类,我们的收支是全额财政。但是我们又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我这个部门文创事业部名字也是这两年的新名字,包括现在也叫文化服务中心,我们对外叫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这是52年成立的,同时也是法人的企业,我的领导既是部门的主任,也是企业的法人,在其他博物馆里面条件是不一样的。我们很早之前就做文创产品,一直到十八大,12年发生了变化。 陈非:我们这个部门本身就是双重身份,一个是院里30多个部处之一,我们也是故宫唯一的全资企业,我们做经营是合法合规的。但是这之前大部分博物馆是没法做问棒产品的,从12年以后大环境发生变化,带动了小环境的变化。院对整个工作非常支持,也非常重视。要是回到五六年前大家去故宫看完展览以后,参观完以后想买产品,可能去商店里面大部分是复制的画,青铜器,包括您在其他地方买的东西可能都有,所谓的大路货。但是一二年以后整个发生变化了,我们领导从13年调过来以后强调要做自己的产品。以前我们是没有标准的,就是很简单的模式,从外面有些供应商供一些产品,我们觉得符合我们调性然后去卖。但是从13年开始整个发生变化了,我们有自己的标准,建立了自己的标准体系,故宫文创产品的标准体系。包括人员的思想,做一些改善。从那年开始,我们最大的变化应该是所有的产品尽量往生活里靠,院里开会说老做那些青铜器、书画,又大,又贵,没有人买,观众是不买账的。能不能做一些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东西?把文化附加在产品上,这样去做传播。 实际上为什么要做这种产品呢?目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故宫一年挣了多少钱多少钱,实际上我们并不是以挣钱为主要目的的,也很重要。但是并不是主要,最主要的是文化传播。产品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个载体,核心是文化。我们做一件产品希望能把文化传递出去,让它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这是我们做这事的初衷,我们的口号也叫把故宫文化带回家。 故宫在文化品牌方面确实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我们要做这方面的事,我们的资源可用的很多,180多万件的文物,包括不可移动的古建筑群。其他的兄弟单位,首先不从这个体量来说,从影响力确实没故宫高。在做文创的时候可能要不太占便宜,我们还是占便宜的。但是其次还有一个是人,重视程度都是不一样的。 陈非:我们做这个文创产品的初衷刚才也解释了非常简单,就是想把文化传播出去,我们没有过多的考虑商业方面,包括营销方面,但是您知道在灯底下是不可能不亮的,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包括之前的争议有些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争议了,包括我们的产品有些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火了。 陈非:我们年初的时候在故宫北门开了最新的服务区,我们叫神武门服务区,这个服务区在神武门外面,不买票也可以去。神武门的西侧有文创产品和故宫的咖啡,东侧是一个餐厅,餐厅名字叫故宫角楼餐厅,但是有一天突然大家都把它叫做故宫火锅,您能明白吗?我们再怎么解释,它不叫故宫火锅,叫故宫角楼餐厅,火锅是一道菜。 李乐:今天借这个场合也澄清一下,叫故宫角楼餐厅。 陈非:叫故宫角楼餐厅,欢迎大家去品尝。[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零点有数董事长袁岳出席并发表演讲。 袁岳表示,这波的国潮跟以前的中国货不一样,跟以前民族品牌的路数不太一样。 “但是这波国潮今天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潮流应该有的高度,我们的需求力量甚至比美国这样的国家都要强,但是我们的供应非常有限。” 袁岳 零点有数董事长 以下为演讲实录: 袁岳:在这段消费升级过程中间,我不是在零点,在投项目的时候,国潮中间投的一个点是投品还是投渠道,我们选择重点投渠道,我们投了一条这样的,像言几又书店。我们发现一个产品诞生了,但是如果没有好的渠道,其实这个产品要在市场上有限的周期存活起来难度非常大的。从这个角度看故宫的话,是一个成功的,出人意料的渠道的开发。它跟单品的产品思路有所不同,而且这个去掉本身能够承载较为丰富的产品构成,包括有些产品做的比较火,有些产品最后不一定合适。因为是一个渠道,有点像购物中心,可以看看哪些东西合适,哪些东西不合适。我说到国潮就得讲一个前提,这波的国潮跟以前的中国货不一样,跟以前民族品牌的路数不太一样。 这次的国潮跟国际上另外一个消费潮流,就是DTC的潮流是非常一致的,也就是说以美国为例从2010年开始出现了消费品中间大量的新产品的极致单品,攻击了市场上原来的品牌。宝洁有200多个产品,后来出来了只做牙膏或者只做液体牙膏,那个品牌在那个领域超过了它。针对年轻人这个颜值非常高,材料地变化非常大。宝洁的舒肤佳产品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广告做了变化。现在六个月更新一次,甚至有的产品做到一季度更新一次,极大冲击了原来的产品,非常符合以智能手机时代的年轻人。这波的潮流无论在美国、日本或者北美,DTC的风潮在人群和发展节奏有共同之处。 但是这波国潮今天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潮流应该有的高度,我们的需求力量甚至比美国这样的国家都要强,但是我们的供应,让我们说尽管像有赞这样接触新品多一点,但是说实话都非常有限。我经常说中国目前的互联网卖东西,卖东西的方法比东西还多。为什么很多人有杀熟的感觉?搞半天朋友给我的还是原来的东西。我们今天的国潮实际上有了非常高的国需,但是真正作为潮流里面能够供应的东西还是非常少的。前面已经有的探索还是先锋队,还属于前沿的品牌。跟下一步要能够发展的巨大的机会相比较,我认为那个机会才是跟今天大家的热,热了半天都不明白区块链是什么。但是你很明白你要一样东西,像我们今天90后女孩子结婚的时候,四分之一的女孩子希望自己的婚纱是Cstudio婚纱,但是根本找不到。有92和94年的男生首套房的时候,他希望装修是三次元的风格,装修的根本搞不懂三次元是什么风格。这里需求和功能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反差。国潮其实还没有真的起来。[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小米金融科技总经理姜永强出席并发表演讲。 姜永强表示,小米做产业的,很多产业级的数据只有做产业的人才会更多的了解这个数据是什么,包括含义是什么。风控是银行安身立命之本,但是怎么做更好的风控,需要了解产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姜永强 小米金融科技总经理 以下为演讲实录: 姜永强:小米特别擅长跨界的公司,开始做手机,做电视,做智能家居了,现在应该是全球最大的消费集成家居的生产商,连接了1.5亿的智能设备。在金融这端我们也跨界了不少,我本人就是从银行跨到互联网机构,又跨小米。我们跟亿联银行有合作,跟吉林亿联也有合作。金融机构更多着重点还是在体系内,小米做产业的,很多产业级的数据只有做产业的人才会更多的了解这个数据是什么,包括含义是什么。刚才也提到了风控,谁银行安身立命之本,但是怎么做更好的风控,需要了解产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银行距离产业比较远,很难拿到真正的数据,这恰恰是小米实际做产业的机构比较了解的,像消费电子行业,我们非常了解一个螺丝钉两个喇叭到底能做什么,我们知道能做智能门铃。 同时我们对科技类的技术的领先性的跟踪可能会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我们的IT人员更多,公司超过一半都是开发的人员。我们根据区块链技术做存证,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把这些解决方案退步推介给金融机构,然后帮助金融机构一起提升科技在金融里的占比。一个是降本增效,我们批量化的、集中化的获取客户,降低信调成本,增加效率,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唐山银行党委书记王卫国出席并发表演讲。 王卫国表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小银行普遍存在着第一个问题是概念有点模糊、战略规划不足。 第二,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高端人才。 第三,数据的治理能力有欠缺。一个是外部数据,有的甚至内部的部门,各部门的数据整合共享做的还远远不够。作为银行来说,数字化转型也是必经之路。 王卫国 唐山银行党委书记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卫国:问题主要就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小银行普遍存在着一个是概念有点模糊,就是战略规划不足。第二,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高端人才。第三,数据的治理能力有欠缺。一个是外部数据,有的甚至内部的部门,各部门的数据整合共享做的还远远不够。作为银行来说,数字化转型也是必经之路。一个就是银行自身的需求,作为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后,能够大幅度的提升风控水平,降低本身的风险,自身有需求。第二个就是客户,可以更精准的服务客户,提升客户的体验,让老百姓享受更好的服务。第三个就是监管部门更透明的管理银行,都有需求。 所以说,数字转型也是必由之路。下一步作为唐山银行,我们事实上在现在80%都已经实现了自助机具,也进行了一些工作,并且去年我们就制定了数字转型的战略规划,并且现在正在研制四个平台: 1.大数据治理平台,把大数据整合到一起,实现储存、共享。 2.互联网信贷平台,提升风控水平,靠机具,而不是靠人的主观,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3.智能的风控平台,从前台、中台、后台,把数字转型、技术应用进去。 4.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把全市13万家企业都放在平台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原来中小企业的信用感觉有风险,这一平台研制成功以后,应该到下个月能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规避银行的风险,尽最大可能减少银行的风险。另一方面,规范中小微企业的行为,让它做诚实守信的企业。 应该说这四个平台的建成,也标志着唐山银行在数字转型上做了一些努力。但是,距离数字转型4.0的标准还差很远,就是建设智慧型,智能银行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会进一步的努力。[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CRO李鸿出席并发表演讲。 谈到金融行业和科技行业怎么更好的合作起来,李鸿表示,要知己知彼,不是要对着干,而是一起干,把这个事干好。 “作为金融从业者,我对自己的业务要了解透,要吃透,我要吃到产品的痛点,吃到客户的痛点,吃到我自己组织自己能力的痛点,痛点何在?我才知道怎么有的放矢的去解决。这是知己。” 李 鸿 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CRO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鸿:我从消费金融来,我对自己定位很清楚是金融,而不是专注于科技。但是金融和科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分不开的。从金融发展的历史到现在,其实也是科技发展的历史。这是分不开的。 尤其针对普惠金融这个行业来说,对科技的需求还是蛮多的,要打造一款针对普罗大众的消费金融产品,持续投入在科技中,专注于这个产品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便利性怎么讲呢?首先对客户要便利。简单说填个申请表,你是要填姓名、住址、身份证、工作单位、亲戚朋友电话,等等这些,还是就填个手机和身份证,背后你有一系列的金融科技手段,大数据查征信也好,查一些经过信息主体授权的大数据也好,能不能便利到使用者的角度。安全性从反欺诈这块怎么真正做到验明正身?我现在可能我的客户是千万级别,我不可能每一个客户为几千块钱的手续分期,我一定查的非常详细,但是我的基本风控还得做,我能不能用人脸识别、活体识别,甚至远程视频签单的形式进行获客,这背后都有很多金融科技的因素在里面。 还有在运营方面,金融科技也可以很好的帮助到包括银行,消费金融等等这些行业,提升效率,降低我们的运营成本。比如说像捷信,我们用了语音机器人,聊天机器人,可以大大降低客服的人工成本。 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两者作为金融行业和科技行业,虽然咱们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怎么更好的合作起来?我个人观点抛砖引玉,我是觉得要知己知彼,不是要对着干,而是一起干,把这个事干好。为什么?我作为金融从业者,我对自己的业务要了解透,要吃透,我要吃到产品的痛点,吃到客户的痛点,吃到我自己组织自己能力的痛点,痛点何在?我才知道怎么有的放矢的去解决。这是知己。 知彼,你不能闭门造车,传统银行非常合规,那是我看重的东西。科技有些拿不准的,我等一等或者不愿意关注,这是不对的。只有关注这些最新的金融科技的发展,你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找到新的解决方式。简单举个例子,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专家对AI,对区块链这些都是有所了解的,比如RPA,你现在只是专注金融行业,对这些东西完全不了解。有朝一日想引入科技的东西提升我的效率和效益,这个时候坦白来讲你可能拿到一些简历,你都不知道怎么面试,问什么问题,怎么甄别出来什么是真的专家还是人家只会做几个PPT,而没有真才实学帮你落地。[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飞贷金融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孟庆丰出席并发表演讲。 他表示,其实金融机构一直对科技是很重视的,并不是大家想像的不重视,只是随着市场的发展,确实在有些东西滞后了。 “尤其是现在移动化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发展这么快速,迭代的这么快,会导致我们有些金融机构在这方面投入的没有那么快,没有那么及时,这些年会被市场上,尤其在移动化的市场上大量的巨头们快速发展上看到一些差距。” 孟庆丰 飞贷金融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以下为演讲实录: 孟庆丰:刚刚主持人介绍金融科技比较热,被投资人捕获比较多,被公安局捕获也比较多。这些年里无论是互联金融,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把它去伪存真看一下可能就会更加清晰了,并不是所有叫金融科技的都是金融科技。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金融科技?其实金融和科技在这么多年里实际上一直没有分开过,只是大家把它叫的更火了。 我个人是在二十多年前在银行里从事的科技工作,其实金融机构一直对科技是很重视的,并不是大家想像的不重视,只是随着市场的发展,确实在有些东西滞后了。尤其是现在移动化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发展这么快速,迭代的这么快,会导致我们有些金融机构在这方面投入的没有那么快,没有那么及时,这些年会被市场上,尤其在移动化的市场上大量的巨头们快速发展上看到一些差距。 第二个想说的是基于移动化的发展之后,数字化的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之前也不会有这么多可用的数据,当然这种都要合法合规的数据。像以前的央行征信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全面。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也会让金融科技变成了风口浪尖。其实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到金融科技确实能改变我们做传统业务的不利因素,比如说做小微金融的人员的成本非常高,运营很重。 但是通过量化的风控技术可以把这个成本快速的降下来,这块业务就可以去做。包括现在的智能投顾,包括智能的反欺诈也能够快速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做到防范欺诈的风险,尤其是像以前有人员、网点的时候,我们更多能看到比如说做一些假材料去获取业务。现在三方欺诈比一方欺诈更加严重,如何堵住三方欺诈也是更加重要的事情。金融科技无论在金融领域的各个角度上,在一些很细分的领域上确实能作出很重大的贡献。 包括还有金融机构在两种大的模式,一般会自建或者合作。这个市场两个模式都有,不同的金融机构基于自身的不同特点作出一些不同的选择,当然这种选择背后的路径、试错成本和投入成本都不同,这是各自的取舍而已。[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建信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朱瑜东出席并发表演讲。 朱瑜东表示,区块链和银行本质上是一样的,谁把谁的钱放在哪里都不放心,因为有一个信任的基础是需要先被建立起来的。 “区块链就起到这种作用,它的可靠,它的安全,它的防抵赖,慢慢它会在我们的金融视野里面走入一些场景。” 朱瑜东 建信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副总经理 以下为演讲实录: 朱瑜东:从事银行的系统性开发我们走了N多年,从一行一行代码开始做的。但是这几年有一个很大的改变,我们整个科技本身的变化,这几年是非常明显的。我刚才来之前还在聊,其实现在银行,尤其是金融机构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手工的一笔一笔做业务的时候,它在转型,它在往智慧上转。AI是保证整个金融体系做到自动化、智能化,不断自我的修复,自我提升的基础。我们也经常谈到区块链,区块链和银行本质上是一样的,谁把谁的钱放在哪里都不放心,因为有一个信任的基础是需要先被建立起来的。区块链就起到这种作用,它的可靠,它的安全,它的防抵赖,慢慢它会在我们的金融视野里面走入一些场景。 我们的云计算,整个AI需要非常大的量才能找出规律。云计算就是提供计算障碍的解决办法,当然我是觉得慢慢再往后面做。我们一直说金融科技要和传统的业务融合,融合在哪?就融合在我们一个一个场景上面去。我们谈到信贷,现在慢慢往下面做的时候银行用到科技的东西是非常多的。在今年我们做了30几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不是物理上的扫地机器人,它是程序的,它把人简单、重复做的事情利用AI的技术全部做到自动化,原来你可能花半个小时做的事情,它几秒钟就可以做到。我觉得在金融这些环节上面,不管是我们内部流程的优化和自动化的执行,包括我们对外的产品给客户,只会用的越来越多。[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吉林亿联银行行长助理、首席信息官邹帮山出席并发表演讲。 邹帮山在演讲中表示,在实际的金融科技应用过程中,要把握三个度: 1.技术的先进程度,或者说技术的周期的成熟度,这是非常关键的。你用了过早的、不成熟的技术,对你的业务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但是用了滞后的技术达不到应有的效率的提升。 2.要把握整个金融科技在银行业务的匹配度。一切的金融科技的能力和输出都是依赖于我们的业务的导向,或者说创造我们的业务价值,如果一个技术最终的结果是纯技术而技术,我觉得那是耍流氓。 3.自主可控度。如果银行没有自己的自主可控能力,我觉得未来会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我想在跟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包括自身发展金融科技也好,是要把握这几个方面的。 邹帮山 吉林亿联银行行长助理、首席信息官 以下为演讲实录: 邹帮山:传统银行面临着一个数字化转型,其实在这里面从我们亿联银行,或者我本人来说,金融科技其实是一个杠杆,银行要利用好这个金融科技的杠杆。具体在银行的应用领域,其实还是非常广泛的。大家比较多的说的,比如说,大数据风控。我们可能基于传统银行的线下的模式,大家做贷款的筛查,每一笔的成本费用都非常高。但是,我基于互联网金融,基于我的金融科技,我们现在的线上贷款大家都知道,可能几分钟,从开户到最后授信以及放款就已经完成了,所以效率的提升和效能的提升是非常大的,这是体现出我们金融科技的杠杆能力,非常行大。 第二个问题,刚才谈到的,涉及到金融科技跟科技公司的合作,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近期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人民银行最近发布了FinTech的一个规划,在规划里面其实规范了很多长期发展的一个领域。在这里面我觉得无论从银行的科技发展,以及从科技公司的未来拓展业务都给出了很好的一个规划。从供需两方都明确了各自的边界和未来可能发展的一些地方。 比如说,在如何掌控作为基础创新领域,如何掌控作为应用的创新领域。因为大家都知道银行是一个金融强相关的一个业态。所以,从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说,我们更聚焦在应用级别的创新。但是,在一些基础领域的创新,或者说基础的技术的解决还是依赖于我们的科技公司。那么,这个界限我觉得是非常清晰的,而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所以,我们在实际的金融科技应用过程中,我认为要把握三个度: 1.技术的先进程度,或者说技术的周期的成熟度,这是非常关键的。你用了过早的、不成熟的技术,对你的业务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但是用了滞后的技术达不到应有的效率的提升。 2.要把握整个金融科技在银行业务的匹配度。一切的金融科技的能力和输出都是依赖于我们的业务的导向,或者说创造我们的业务价值,如果一个技术最终的结果是纯技术而技术,我觉得那是耍流氓。 3.自主可控度。如果银行没有自己的自主可控能力,我觉得未来会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我想在跟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包括自身发展金融科技也好,是要把握这几个方面的。[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永新华控股集团执行总裁、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军席并发表演讲。 张军表示,养老也好,地产也好,康养也好,模式是最重要的。大家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特别好的模式,你怎么去标准化复制,怎么去盈利? 行业时间不短了,但是大家探索还没有一个特别成熟的模式,医养就更复杂了。 张 军 永新华控股集团执行总裁、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军:我先介绍一下永新华控股集团,我们是一家民营企业,也成立20年了。在2012、2013年我们主要投资两个方向,一个是文化,一个是金融。目前文化这块,非遗这块是目前中国的头部企业。2012年也做了将近六七年的金融。从2018、2019年这两年,我们又新增了两个板块,2018是科技,我们跟普天集团做5G专网、数据中心,这是科技第二个板块。康养这块,今年年初刚成立了康养的业务板块,我们是一个新兵,我们也是结合我们企业、集团自身的资源和积累在探讨我们自己的模式。 因为这个课题很大,老龄产业、养老产业,万亿的企业,但是我们看我们自己做哪一块?我们自己判断我们做医养可能还达不到,太复杂了,确实刚才主任说的这些房地产。做大健康,在大健康,就是从养老这块,我们做康养这块,在康养做哪块?再细分,我们考虑到今后企业的一些资源和积累,考虑到是做旅居养老。因为我们也有房地产板块,现在传统房地产业务也不做了,也是我们康养当中的一个开发建设的板块,因为毕竟还有园区,自己拿地也可以,并购也可以,合作也可以,都可以,我们很灵活。 那么,反推一下,就是模式方面,养老也好,地产也好,康养也好,这个话题已经不少年头了,我记得最早好像是万科做,已经20年了,但是模式是最重要的,大家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特别好的模式,你怎么去标准化复制,怎么去盈利?时间不短了,但是大家探索还没有一个特别成熟的模式,医养就更复杂了。我们也是经过两三年的筹备。因为我们企业擅长打横穿的,跨界的。我们就是“文化+康养+金融+开发建设”。 主持人:少子化背景下,养老院将成为许多人的养老选择。但是目前的市场上,高端的去不起,低端的不想去,中端的挤不进,这种情况怎么解决? 张军:我们是搞投资的。这个还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还是党主任刚才提到的政府要制定清晰的持续性的政策,一定要给我方向,有目标,有支持,有落地。这是大维度必须要的。 第二部分靠社会、资源、资本和个人。你不能完全依靠政府,依靠企业,依靠不了了。我也是60后,还是5+2,白+黑,现在小孩说996,我们一直是这么过来的。你996已经休息的很多了。你自己的生活完全能保证,你一生当中的自身的给自己的定位。结合社会资源,政府还是要出政策,可持续的,社会资源怎么整合这些资本。[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君康人寿副总裁、君康人寿健康产业事业部总经理张翼出席并发表演讲。 张翼表示,在养老这块,一个很大的领域没被挖掘,就是个性化的需求。 现在无论是政府做的机构,还是一般的民营机构,追求的是一些标准化的服务,往往是以年龄、性别、身体的状况来决定我提供给你的护理为核心的服务。 “但是,每个老人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坎坷,无论在身体,还是在他的文化背景,还是在他的饮食习惯,需求是多样化的。那么,如何利用一些智慧养老的服务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在我们机构里面成为这些老人今后支付的意愿。” 张 翼 君康人寿副总裁、君康人寿健康产业事业部总经理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翼:现在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老龄社会,我们现在从事的是一个老龄产业。所以,它所覆盖的人群和年龄段不仅仅是老年人,也有年轻人。我们保险公司做这个行业正是考虑当我们工作的时候,30几岁到50岁的时候,这是一个黄金年龄,是需要去为自己今后的养老做好安排的。其实金融业在这一块上面是可以做出一些产品的创新。那么,我们所提供的这款产品也就是为这些工作中的年轻人,为他今后的养老生活做好安排。而怎么安排?我们也有答案,就是我们线下的实体能够为他们提供今后的生活的样板。 思维上需要再做一下调整,因为我们现在的产品,养老的这块,我们主要是服务产品。也就是我们的物业跟房地产有很大的区别,我们都是持有运营,我们不做任何形式的产权或者使用权的销售,这是我们的一个信念,当然也是银保监会对我们的要求。 所以,我们给客户的,他们通过我们的一个数据,精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他们在我们的社区里面是生活一段时间,在他达到一定身体条件,或者需求达到一定的时候到我们的社区来,而不是我们说这个社区一共有1500套,卖掉一份保单就少掉一套了,这是第一点。第二,从经营的角度,我们也会根据我们的一些产品在区域当中的一些销售情况去和其他的一些机构合作,通过收购、改造能够打造更多的我们这样的一个符合我们品质要求的产品。 当消费者支付的数字超过他认为,比如说市场的平均水平,他要求会提的很高。那么,在养老这块,其实我们觉得发现一个很大的领域没被挖掘,就是个性化的需求。现在无论是政府做的机构,还是一般的民营机构,他追求的是一些标准化的服务,往往是以年龄、性别、身体的状况来决定我提供给你的护理为核心的服务。但是,每个老人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坎坷,无论在身体,还是在他的文化背景,还是在他的饮食习惯,需求是多样化的。那么,如何利用一些智慧养老的服务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在我们机构里面成为这些老人今后支付的意愿。 第二,我觉得是另外一点,党主任提到越来越多的老龄人,60后马上进入到养老的人群,这些人群,60后也好,70后也好,他们进去以后他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变化。当我们看到未来他们要住的社区,他们的兴趣很大,然后他们对于养老支付的能力也是我们前几代老年人所不能比的,意愿加能力,加上他们对市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包括对于下一代关系的处理,包括今后对养老的积蓄,使得我觉得做这个产品不仅是在现在,而且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面很有市场。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 北京怡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全国智能养老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杰出席并发表演讲。 他表示,目前中国的社保养老金的体系肯定是不可能持续的,所以这个延迟退休越早做越好,越晚做越难。 “但是可能有些具体的体制上困难,这是反复在讨论,但是并没有执行。” 王 杰 北京怡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全国智能养老专家委员会委员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杰:从我身份的介绍上可能看不明显,我是做智慧养老的。现在我们有一个共识就是中国现在面临的人口结构的问题,加剧老龄化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很大的期望是放在智慧养老,希望智慧养老能够为我们将来找到一个突破口。智慧养老包括刚才主持人讲的这些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等。 现状是智慧养老到现在已经有六七年,甚至时间更长了,但是发展的过程其实并不太理想。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技术上面是一个。我们到现在发现从我一个从业者的角度来看,从开发产品的公司角度来看其实中国的很多智慧养老产品现在开发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它开发的设计者本身对老人并不充分的了解。 并不一定一个人要到了那个阶段才能理解,这个是可以学的。现在很多从事智慧养老的人并没有下工夫深入的了解老人,所以做出的产品跟老人的使用习惯,跟老人的期望都会有比较大的差距,这也是导致用不起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个将来有没有可能突破?一个是经过这么多年挫折,现在大家开始重视这一点,还有我们看到非常好的迹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从事智慧养老的人在设计阶段把一些老人纳入到设计过程,这些可能会为我们将来的产品带来比较大的改善。 第二个,现在人工智能已经有一些应用了,其实人工智能在产品和老人交互这个环节如果能够找到它的用武之地,可以解决很多产品用不起来的问题。 智慧养老纯粹靠线上的这部分它的用武之地比较少,要跟线下结合。但是在线下的服务的匹配、调度等等这里其实也有很多智慧养老的用武之地,所以我们说的智慧养老其实远远超过这些传感器,这些范畴,其实还有很多的。我们是通常整个信息化范畴全纳入在智慧养老项目里。甚至包括一些服务人员的培训,服务人员服务过程中的监控手段都是属于智慧养老的。其实是线上线下结合非常紧密的。 现在我们目前碰到的问题,我觉得是属于刚才党主任说的早期介入智慧养老的这些人,他基本上没有太考虑线下,有很多是带着互联网思维进来做的,就想有一个纯线上的产品可能就能切入到养老这个行业,结果最后发现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它不仅仅是速度上没那么快,其实最后发现他做的东西老人可能不会去用,或者尝试一下不会持续用。这个经过了这么几轮洗礼以后现在进来做智慧养老的这些公司已经跟原来不一样了,他们认识到线上线下结合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不是所谓病毒式的推广蔓延的模式,而是比较缓慢的。 我有一个朋友原来是做老年服务机器人的,他大概做了将近六年,做出一个原型,他碰到问题。他是做接触式服务的,老年人要跟机器人有肢体接触的互动,他找不到地方可以试用,没有一个养老机构愿意承担这种风险,让他到那里试用。结果最后找了大概半年多的时间放弃了,他不仅把试用放弃了,把整个业务线放弃了,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在目前我们国家的法治情况,大概可能很少会有人愿意试用这种接触性的。 现在我们比较看好的一个不一定是机器人,可能是一个装置,尤其是对于失能老人它可以自动的隔离处理老人的排泄物这样的系统,这个系统普及起来可能解决很多问题,不仅仅解决现在的有的服务不太愿意有人做的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养老护理行业就是这个问题,不愿意接触老人的大小便,但是这个问题由机器隔离开单独处理,有很多年轻人就愿意进入养老护理行业,这对我们现在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养老服务人员的断层、青黄不接,现在我们是把比较大的期望放在做这种排泄物处理的装置上,不一定是机器人,也不一个人的形状。但是它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 还有现在解决老人孤独问题的陪伴机器人,说白了就是智能音响,但是我们觉得下一阶段会有比较好的前景,咱们国家大批的独居老人长时间没有人接触,他的社交基本没有了。它或者陪伴或者帮助他跟外界建立联系,这个对很多老人,尤其对晚年行动不便的老人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比较看好这个。 王杰:我是60后。从年轻人的角度,他们怎么来面对延迟退休。 首先,我想说的是目前中国的社保养老金的体系肯定是不可能持续的,所以这个延迟退休越早做越好,越晚做越难。但是可能有些具体的体制上困难,这是反复在讨论,但是并没有执行。 我说一个比较了解的,大多数的发达国家是在60到65岁,其实就像我们知道所谓的养老金的鼻祖德国的脾斯麦,他设立的就是65岁。咱们现在我听说有的地方女同志50岁退休就可以领,这是很难持续的。这个怎么办呢?我们现在是在比较尴尬的环节,但是很快可能要面临到一种至少是劳动力短缺的场景。实际上难以执行延迟退休还是怕引起就业问题,失业问题,我觉得这个时间段很快就会过去,过去以后就开始要执行。我是觉得首先你仅仅靠社保里的养老金对将来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替代率可能是40%、50%,将来会更低的,你一定要尽早的存钱。说年轻的时候本来工资并不高,我怎么存?工资不高实际上只能从你的一些认为有一定奢侈的消费上来卡。 面对延迟退休还有一个问题,实际上是要更新知识。现在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年轻人不更新知识,你将来很可能还没到可以领养老金的时候你就被就业市场淘汰了。[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出席并发表演讲。 党俊武在演讲中表示,中国房地产业的的确确给老龄产业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到目前为止,我们现在老龄产业之所以引起大家这么广泛重视这和房地产商搞的养老地产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个要充分肯定的。 他谈到,我们现在的老龄化真的不是个大问题,2.5亿老人当中,2.1亿老年人活蹦乱跳,没什么问题。大家说社会老龄化,这是总体说一个大概念。老龄化不是个问题,但是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是进入80岁之后,这是问题。中国老龄化未来真正的挑战是什么时候?就是2040年,也就是60后进入80岁,80后大体是50来岁的时候。 “那个时候怎么样去应对?将来准备多少钱够有?说实话,真的要一身的毛病,多少钱都没有用,无底洞。所以,健康是最最重要的。” 党俊武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以下为演讲实录: 党俊武:单从出台政策,从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一个行业密集的在几年之内出台政策这么多的第一份,没有了。但是像刚才主持人讲的,我们在座的还有很多老朋友,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感觉到很多政策出台以后落实起来很困难。一项政策出台能不能落地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情,涉及方方面面。最主要的原因核心是一个原因,就是老龄产业它是一个新的行业,从业者本身对它需要一个认知,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政策的执行者,尤其是基层政府怎么样去把老龄产业新的产业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够结合起来,我觉得这个也需要学习的过程。从我们反面的角度来看,目前出台了这么多政策落实的比较好的基本上都是旅居养老,比如说医养结合,比如说相关的养生的,包括中医的产业做的比较好的,包括旅游业做的比较好的。它能把这些出台的300多项政策和当地的经济政策发展结合起来比较好。但是很多地方现在还找不到这样的结合点,我觉得我非常赞同刚才马光远先生的一个观点,政策已经出来了,我们企业也要反思我们的问题,我们设计了很多的养老产品,我们也做了很多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怎么样能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要做的一个课题。其他的我觉得都是次要的问题。 主持人:我想继续问您一个问题,我们因为很多在一线采访,在具体执行政策的过程当中养老这块有两套行政系统,一套是民政系统,一套是医疗卫生系统。您认为在我们党中央国务院把养老产业提到这么高的位置上的情况下,医疗系统和民政系统应当如何协调和配合才能达到这种目的? 党俊武:我觉得从中央层面来讲有一个非常好的协调机制就是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这个办公室放在国家卫健委的老龄健康司,既从事老龄健康的相关事业,同时承担整个老龄委的协调工作,我觉得这块从中央应该问题不大。 现在的问题就是在于地方,我们两个部门单独办一件事情都很困难,需要当地的政府以政工,发了很多文件就是希望以当地政府的名义决策。分管的副市长决定这件事比较干,这两个部门协调没啥问题。但是现实当中非常困难的是地方政府分管养老和分管医疗的不是一个分管的副市长,这个事情就比较麻烦。这是我们现在呼吁的一个问题,我们看看能不能在下一步十九届四中全会完了以后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治理能力能够提高。现在大家感觉到养老和医疗问题,尤其是很多从事这个行业十多年的感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解决好,今后要想办法在这个地方争取在地方一个分管的副市长既管养老,也管医疗,这个事情才能搞定。 党俊武:现在把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在一起去了,这是有重大指向的,这是今后我们国家应对老龄社会到来的一个战略性的调整。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我简单说几个数字。 我们现在的老龄化真的不是个大问题,2.5亿老人当中,2.1亿老年人活蹦乱跳,没什么问题。大家说社会老龄化,这是总体说一个大概念。但是,看看每一个个体基本上70岁以下像50多的,80岁像60多的,我估计你们到100岁估计也就像80多的样子。所以,老龄化不是个问题,但是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是进入80岁之后,这是问题。我们现在,比如说我是60后的,中国老龄化未来真正的挑战是什么时候?就是2040年,也就是60后进入80岁,80后大体是50来岁的时候,那个时候怎么样去应对?刚才主持人一上来就问我,先把身体锻炼好,这个是最最主要的。身体锻炼好,刚才我看里面有个话题叫将来准备多少钱够有?说实话,今天我顺便说一句,真的要一身的毛病,多少钱都没有用,无底洞。所以,健康是最最重要的。 但是,同时更重要的问题,今天张翼老总把保险和养老结合起来,我觉得这个是今后的,我们应对老龄化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是给现在的70后、80后到2040年真正减负的一个重大举措。当然,刚才也提到一个话题,说现在机器人,我也顺便说一句这个意思,机器人说穿了,我研究这么多年,跟老人接触多了以后,刚开始觉得新奇,用几把他就不感兴趣了,没温度的东西他是不会感兴趣的,尤其越到高龄越是如此。所以,最终还是要有人的服务,有人的服务,我觉得未来从事养老产业不是问题,殡葬行业开始谁去干?现在你试试,你的亲戚要去到殡葬行业里面找个位置试试看,没有市场的调制你进不去。 李乐:现在全国唯一的有一个殡葬专业的大学,应该就在河北燕郊,他的毕业生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对光了。欢迎大家报考那个学校。 党俊武:未来我觉得从事养老,从事老龄产业绝对是个非常看好的行业,马云先生曾经讲,未来最大的行业不是互联网,也不是信息产业,而是健康产业,今天我再加一个,未来最好的产业是老龄产业,就是他们干的那个,没有比这个行业更大的了。今天看好像不咋的,2030年你再看看。 党俊武:刚才主持人问了一个非常,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张总和房地产,张总做的保险和养老有重资产,但是这个和房地产是不太一样的。我说三个意思: 第一,中国房地产业的的确确给老龄产业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到目前为止,我们现在老龄产业之所以引起大家这么广泛重视这和房地产商搞的养老地产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个要充分肯定的。 第二,现在讲的康养也好,养老产业,我一直真的不太赞同养老这个词,养老这个概念真的有问题,希望大家都改一讲,很多老年人不喜欢养老这个词。我做了很多的调查,我们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讲的观点,你们一天到晚让我养老,开玩笑,我的儿子、孙子还在啃老,他们的购物车都是我给清的,谁来养谁啊?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在讲,我们是搞养老的,开玩笑,你养什么老?恐怕是要老年人养你吧?第二个意思就是一定弄清楚老年需要什么,日本的确比我们先进,它叫介护。 最后,今后搞养老地产还是有空间的,和老龄产业只要挂钩,离开重资产你走不远。但是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要搞养老地产的话,老人要买你的房子,他现在住的房子怎么办? [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出席并发表演讲。 马光远表示,现在房地产大变局。但是房产税不担心,我觉得出不来。 “有人现在担心说房产税对中国房地产有影响,没有影响,房产税最好的时机错过了,现在出来没人交房产税,那有钱交,这就是基本常识,北京一千万的房子,1%的房产税十万,哪有那么多钱?” 马光远 著名经济学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 以下为演讲实录摘编: 马光远:我想复一下盘,2019年发生了什么,2020年会怎么样?我讲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不一定对。2019年大家普遍的反映是很难,但是我认为很正常。正常在什么地方?就是这一年这么一个情况,我觉得没有任何所超出我们预想的地方。如果说有一个什么东西让我们想象不到,可以叫难。但是,很多的难大家为什么?如果让我回到大家微观的层面,我觉得过去几年,我们做企业的也好,还是做研究的也好,我们的思维仍然没有转换过来。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对财富和产业的理解,基本是过去的那种思维。所以讲难的时候不知道你那个难是什么意思,是在撒娇还是真的很难,我觉得可能要做一个定义。当然,我们讲目前这种大的情况下究竟怎么去看?我做一个切入点,就是房地产。当然房地产离不开我们大的宏观经济。 我的标题特别正能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听到很多观点,很吓人,2019年有多糟糕,2020年糟糕的没法说。会不会是这样?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我的第一个观点,就是面对当前这么一个全新的局面,你们应该听谁的?马克思有一句话讲的非常好,“在历史的每一个大的转弯处,知识分子总是被时代的列车甩出窗外”。这个话什么意思?就是听谁的都可以,不要听专家的,当然听我的可以。 我们过去多年谈中国经济,比如说,现在我为什么讲我们复复盘,而不是你要预测什么,或者你要看什么。有人讲中国经济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我们今天遇到的很多困惑、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完全是因为我们心存幻想,脚步还停留在过去那个时代,面对现实,不愿意往前走。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 比如说,今年说烂了的这么一个字“大变局”。到今天为止有多少企业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有多少企业认真在研究“大变局”三个字,有多少行业认真的把自身行业的情况跟这三个字结合起来,没有。当然讲“大变局”我们讲了很多年了,但是每一年讲的时候下面并没有反应,因为大家觉得过去的日子过的很舒服,没什么变化,没有感受到变化,到今天变化到来以后,所有的人都喊困难,我觉得不是困难。我的很多PPT故意拿过去的,比如这张PPT我2014年就开始讲“大变局”,什么叫“大变局”?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切元素都变了,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变了。我过去讲这些变化的时候有多少人感同身受?没有,过的很爽,有什么“大变局”?我们讲正周期变了,现在感觉到了吗?全球化周期变了,现在感觉到了吗?但是,当年讲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认为你讲的那个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这些东西无处不在,对下一个十年的中国经济来讲影响非常大。 我觉得这几年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家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政府,觉得我们今天面临的很多困难是政府造成的,从来缺乏对自身的反思。现在讲的这些东西,你们感觉好像是那么一回事,但是过去几年是不是这样?比如说,讲一个周期,叫金融新周期。央行提出金融新周期2017年,我们讲金融周期更早一点,金融新周期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大家为什么不能理解?就是这个东西在变,中国的M2在变,M2从过去的高增长,两位数的增长到个位数,是2017年。2017年中国的M2回到8.2%,当时金融圈有很多人说,这是特殊情况,说中国的M2还会回到两位数的增长。我当时讲,我说我可以跟你打赌,中国的M2永远回不到两位数了,为什么?中国经济变了,中国经济不需要那么多货币了,人民银行想印货币印不出来了。这种变化对中国很多行业的影响是致命的。谁还能记住刘鹤讲的这四句话,这四句话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边每个人都在自己身上应验。2018年中国有很多企业股权质押爆仓,把所有的责任推给政府,我觉得企业家有点无耻。你自己在那儿胆子大,捅的娄子,疯狂的加杠杆,最终股权爆了,说政府干的,能不能讲点良心? 我们谈这些大的变化的时候,我们觉得这种变化在过去几年不断的在提醒。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警觉?因为我们有幻想。有人说,2019年中国经济很困难,我认为正常。我们在过去做预测的时候,这是我去年年底讲的,我一个字都没改,我们去年年底展望2019年中国经济的时候,这是我们的一个预测,我认为基本都对了。当然,我拿出来不是说炫耀我有多牛,我是想告诉大家2019年太正常了,没有什么例外的地方。 我去年对大家的建议就是活下来,你今天能够参加《中国经营报》的会你已经很牛了,你们还在已经很牛了。去年对经济还做了八个预测,我也觉得基本差不多。 怎么样看今年的中国经济?我说很正常。比如说,6.0%好不好?我觉得现在在市场上讲这个字好的就剩我一个人了,几乎大家都认为不好。今年前三个季度,每个季度数字出来以后几乎我听到的都是创多少年的最低。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多专家的基本尝试,经济学的基本尝试都丢在一边了。 比如说,二季度6.2%,有人说这是近30年以来中国最差的季度增长。我就不明白这两个东西能比吗?30年前的中国经济跟现在能比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你怎么能比呀?现在的六点几跟90年代的六点几是一回事吗?六点几真的很好,不要把这个数字跟过去比,不可比。相当于一个人七八岁的时候每年长几厘米,他爸爸妈妈会非常高兴。如果这个人过了40岁,每年还长几厘米,那会很吓人。 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经济的基本看法错的,比如说,每年都有人预测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见底?我就很奇怪,什么叫底?六点几的增长怎么能叫底,六点几的增长特别高。中国经济现在规模十万亿美元以上,在全球我们可以把历史长度拉的最长,人类有史以来经济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经济增长还能达到6%的只有中国,没有发现第二个国家。6%特别不容易,特别在今年这种情况下,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能够达到6%那是需要勇气的,是我们各方面大家都努力的结果,不容易,能拿出这个数字不容易。 我跟企业家讲,我说中国不会见底,不会反弹。我的意思不是说我看空中国经济,而是我认为这个数字长期的趋势一直往下,现在的6%很好。有企业家跟我说,我们也觉得这个数字可能不错,如果是真的,不错。但是,我们担心这个数字是假的。如果是假的,真的肯定特别糟糕。每一次听到这种担心,我总是毫不客气的告诉他们,这种担心没有任何必要,为什么?我研究中国经济这么多年,说老实话,我很少见到哪个数字是真的,有什么担心的?过去的两位数就是真的吗?也有假的。我就问他们,我说你们为什么以前不担心,现在担心呢?都是统计局的数据,统计局的局长变了,但是那帮人没变,你担心什么? 但我也告诉大家,数字造假不容易,不要以为数字造假很容易,数字造假是你们眼中那个真正的高科技。你们今天讲这个高科技,那个高科技,数字造假是真的高科技,非常不容易。中国经济能有今天难道是数字造假造出来的吗?不很荒唐吗?我从来不质疑中国的数字,因为我觉得长期来看中国的数字就是真的。 有人说,中国经济现在是负增长,你拿出证据。不要喷,拿出证据很重要。我为什么讲今年这个数字不错,放到全球,全球经济今年很糟糕,大家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没人看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我们可以把中国的经济增长放到主要经济体里面来看,大家看一下超过中国的都是哪些国家?蒙古,蒙古现在是全球经济增长最高的国家,我真的没好好研究,不知道为什么。8%,全球一季度唯一的8%,蒙古。第二名是亚美尼亚,我没列进去。第三个是越南,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速差不多要到了7%,这是越南这么多年以来最好的增长。剩下的是谁?就是中国。大家看一下印度,印度在去年比中国经济增长好,今年到了什么情况?一季度5.8%,二季度5%,三季度4.8%。比中国差的很远。 我们如果有参照对象,那就是印度,印度去年七点几。今年三季度掉到4.8%了。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我们还说中国经济差,你真的是基本常识都违背了。大家可以看看今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几乎所有的领域下滑的非常厉害,中国经济还能维持6%,你还要怎么样。投资掉成什么样了,房地产还好,剩下都不怎么样。但是,今年中国经济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大家可以看出,今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波动特别大,每一个指标波动特别大。工业增加值、消费、汽车销售、进出口、房地产6月份开始往下掉,还有制造业,还有民间投资。波动说明什么?说明没信心。这个月增速达到八点几,下个月掉到四点几,这是不正常的。没信心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对今年整体还是抱有幻想。 去年我们认为今年很糟糕,所以我们认为没有一切风险比增长的风险更大。我们认为稳增长是头等大事。为了稳增长,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所以,我们在去年提出的稳增长的五个建议叫金木水火土,就是要把五件事做好。 “金”就是要大规模减税。 “木”就是要好好搞基建,中国现在很多专家一听政府搞基建都反对,我不知道专家为什么要反对,搞基建有什么不好?中国很多地区基建不行,路不行,硬件不行,城市不行,为什么反对搞基建?我记得十年前中国要上高铁,中国有很多专家反应,说高铁有多糟糕,高铁会引发多大的债务,高铁不赚钱。现在这些反对建高铁的人出行第一选择就是高铁。凡是在中国我认为专家反对的政府去干基本都是对的。今年不搞基建还能搞什么?基建掉下来以后,我们发现我们什么都没有。 “火”是贸易摩擦的火要灭掉。 “水”是什么?我认为今年可以放水,今年的货币政策应该宽松。但是,有很多人担心货币一旦宽松,钱会进房地产。我说你不用但,这种担心没意义,为什么?钱肯定进房地产,不进房地产还能进哪里?我们现在有多少行业、多少产业是因为房地产在拉着,不是别的。不进房地产难道进P2P?难道进其他的?区块链,开个玩笑。 “土”是什么?稳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特别重要。我们到今天为止在宏观政策层面连房地产有多重要搞不清楚,老百姓一下咋呼,政策随便变,缺乏理性。但是,我们看好中国,我们觉得只要政策对,中国经济没问题,不要担心中国经济,中国其实有很多可以做的,2019年的中国经济很正常,你们不要老讲困难,太正常了。如果真有困难,就是你们自己不争气,不要把责任推给政府,你们要是搞的好,政府有这么焦虑吗?不会的。 2020年中国经济会怎么样?有人说进入“5”时代,不能进入“5”时代,2020年仍然要把稳增长放在重要的位置。如果明年中国的经济的增长进入“5”时代,意味着我们翻番的目标将落空,谁来承担这个历史责任?2020年我们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完不成了。说明年必须保6%,我相信肯定能保住。第一,党中央的英明决策。第二,我们还有统计局,不要害怕,肯定能完成。 但是,说实话我们一定要保6%,千万不要听一些专家的说,进入“5”时代,“5”真的低了。因为现在从中国经济各个方面来讲,我们还能往前跑一跑,不是真的跑不动了,就进入。我认为我们2019年是犯了一些错误,对稳增长的重视程度不够,还到处打压房地产。打压房地产的结果就是数字不好看,大家担心。 我再讲几分钟房地产。现在对房地产也很悲观,不要悲观。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晴雨表”,这个地位永远不会改变,你们不要抱有幻想。现在有很多人说房地产不死,中国经济活不了,这是胡编乱造。你们有多少人,多少行业,多少产业靠着房地产。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晴雨表”的作用永远不会改变。我在多年前提出股市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有人老讲股市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自己都不好意思这么认为。它什么时候当过“晴雨表”?房地产才是。中国的股市什么都不是,房地产才是真正的“晴雨表”。有人问我股市问题,其实前几年我都回答完了,我不懂股市,股市在我的眼中既不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也不属于投资学的范畴,而属于文学和艺术的范畴,从来都不是,但是房地产是“晴雨表”,房地产的支柱地位永远不会改变,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不会改变,我死了以后也不会改变,为什么?它太重要了。大家可以看一下美国,美国搞经济搞到今天,美国1913年城市的人口就超过了50%,我想告诉大家,现在在美国所有产业里边最大的产业是谁?房地产。 上午我看他们的圆桌论坛,稍微听了几句,我就发现错误百出。有一个人说美国不搞制造业了,胡说。现在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是谁?中国。第二制造业大国是谁?美国。但是,在美国房地产是第一,制造业是第二,我指的是细的行业。你怎么能说美国不搞制造业了。全球第二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三大强国。美国人家一直在搞制造业,没有丢,丢的是人家不愿意干的。房地产在美国一直很重要,一直是第一产业,人家从来没给它赋予什么道德方面的评价。所以,我觉得第一个大家认清楚。 我们看一下2019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发生了什么?2019年在中国经济、全球经济这么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坚持打房地产,我不知道为什么?看看今年的房地产政策,我的助理给我统计了一下,1-9月份房地产调控415次,已经接近2018年全年的450次。这要是一个人这么吃药,早都挂了,对吗?目的是干什么?不给房地产融资?他得活着。你不想弄了,把它关了,政府给全国人民盖房子也可以,不给一个行业的企业融资,我不知道是什么思维。 当然,房地产行业自身也要反思,这几年太嚣张了,房地产遭人恨是应该的。我们讲房地产变了,这几年老讲房地产变天,没有房地产企业听进去,今年有很多企业破产,我看了一下统计,现在有400多家房地产企业破产了,我说破产还不够。全国十多万家房地产企业,破产400多家已经很好了,以后能留下20%的就不错了。 所以,这个变化在哪里?这种逻辑的转变大家一定要关注,为什么中国房地产变了?有六个思维: 第一,经济高增长肯定结束了。房地产的高投资增速肯定结束了。 第二,人民币单边升值肯定结束了。中国资产的价格不是那么一直往上涨。 第三,M2的高速增长肯定结束了。 第四,“婴儿潮”肯定结束了,“光棍潮”来了。 第五,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已经不是像过去那么看好。 第六,居民储蓄,过去是高储蓄,现在是高负债,这六个角度对下一波中国房地产的影响非常大,这是我过去的一些预测。我讲的都是我们过去的预测。 比如,2018年还有很多专家忽悠大家买房子,我就觉得你好好研究再说,有人说一个钱包不够,用六个钱包。有人说,你不够买一套,就借钱买两套。2018年都涨到那个份儿上了,剩下没涨的不多了。投资房地产最好的时代肯定结束了,不能忽悠老百姓高位接盘。 我去年年底对今年的基本预测: 第一,我认为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会调整,现在就在调整。有人说近乎永远涨,哪个世界从来不存在永远涨的价格。北京现在在调整,上海在调整,现在四个一线城市里边,深圳调整的比较慢,为什么慢?因为给了一个称号“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又能涨一阵子。剩下的都在自然的调整。 第二,贸易摩擦对中国房价有影响,对中国房价的估值有影响,对中国经济的估值有影响。如果把中国城市看成股票,可以有三种股票:1.绩优股,好城市。2.潜力股,没涨起来的。3.垃圾股,五四六线城市。对这些城市都会有影响。现在没涨的城市没几个了。后面的这些我认为就是我讲的“价值洼地”,当然现在也在涨。大家可以去看一个指标,凡是住建委重点约谈的城市都是可以投资的,涨的不错,你们去看一下。我去年讲一线不可能涨了,为什么?常识,回到常识,一线太高了,去年一线市场土地流拍特别严重,为什么?一线不涨了,房价太高了,各个指标去看,太高了,这是常识。所以,中国人看经济、看产业要回归常识,过去很多东西不正常,过去赚钱太多不是正常,老把正常看成不正常,把不正常又看成正常。 我前一段时间讲过一句话,过去20年我们干事情宁可错,不要错过。以后干事,宁可错过,不要错,差一个字,内涵变化很大。这是常识。 还有人口,人其实没了,过去每一波房价上涨都有一波“婴儿潮”,现在没有“婴儿潮”了,中国的人口负增长正在到来,从人口的角度来讲,房地产也变了,短期一定处在高位,很多理由经不起推敲。 所以,我们今年看2019年的房地产,当然我一直讲政策不对,但是政策不要打2019年也是调整。还有20年的大周期,我研究房地产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哪个国家的房地产能逃过20年的周期,20年肯定有调整,1998年到现在为止20年。还有老百姓的钱花光了,老百姓的存款在过去三年的时间,2016-2018年的时间都是负的,净储蓄是负的,花出去的多,存进去的少,没钱了怎么买?有人说,北京房价长期看好,因为有那么多人需求,我知道。大家可以看,中国居民的杠杆率涨的很快,快赶上美国了。过去几年三大杠杆里边涨的最快的居民杠杆。我们现在是所有新兴市场里边居民杠杆最高的。当然,我们的企业杠杆率全球一直第一。但是,我觉得最担心的还是居民杠杆,居民杠杆到这个程度真的很危险的。 所以,我讲房地产大变局,但是房产税我不担心,我觉得出不来。我今天继续给大家讲出不来。有人现在担心说房产税对中国房地产有影响,没有影响,房产税最好的时机错过了,现在出来没人交房产税,那有钱交,这就是基本常识,北京一千万的房子,1%的房产税十万,哪有那么多钱? 所以,这样的政策我们回顾一下,是不对的。这样的政策导致的结果是今年投资下滑,贷款很难,买地很少,房价下滑,负债率上升。而且是各种各样的融资成本是上升,这个对地产明年的影响非常大,明年地产如果还是这么一个环境,地产的增速可能又会回到负数。我们现在还有10%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我的预期了。所以,我说它本身已经是冬天了,在冬天不要给它再吹冷空气了,不要在冷水里边再加冰了,现在流行的就是冷水里边加冰喝,不能这样。房地产变了,房地产再也不可能往上讲了。我讲一个转折点的城市杭州。上一波房价的转折点2014年,2014年杭州房价下降,转折点,全国房价调整,到最后全国政策调整,到年底政府救市,引发了一波波澜壮阔的大涨。这次杭州房价又开始下降了,统计局统计的是已经连续三个月,我看到的是已经连续大半年了。这说明什么?2019年房地产的温度是正常的,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政策是不正常的,正常过于严厉。因为政策现在不调控,房地产也是这样,不能再打房地产。 中国的房地产,我的基本判断: 1.重回三个20%,现在有人说过了黄金时代,还有白银时代,没有什么白银时代了。白银时代是完全过去错误的那种理解。有些就是好看,有些就是难看。我认为未来的市场只有20%的开发商能活下来,80%会死掉,中国的开发商太多了,死掉80%,不缺房子。 2.只有20%的城市。 3.只有20%的楼盘。 三个20%就是下一个周期房地产的主旋律,没有白银时代。明年会怎么样?明年还是整体降温。第二,调控会放松。明年再继续这种调控,房地产要出大事。房地产如果这个时候出大事,我们等于自毁长城,会引发一系列完全难以预测的风险。一线和热点城市的调整会到明年的上半年,我认为现在安全的就是二线城市,当然也会分化,最危险的就是五六线,五六线过去两年房价的暴涨是一场灾难。这些地方从来不缺房子,价格也很合理,翻了一倍,很吓人,翻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往下掉的时候没一个人接盘,房子没人要会变成名副其实的不动产,很吓人。 我觉得以国家中心城市为主的大城市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但是,短周期来讲,明年还是调整的格局,明年整个调整应该在上半年,下半年如果政策松动,有望访谈。 所以,我讲这么多,其实就是两句话:第一,你们也有错,所有的错不是政府的。第二,不要有幻想,中国经济变了,中国所有的行业都变了,玩法变了,游戏规则变了,所有的东西都跟过去不一样了,不要拿过去的标准、思维、路径依赖来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2019年还不错,2020年也糟糕不到什么程度。这样的状态我们要习惯,不要再抱怨了,不要梦想回到以前,不可能了。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所有的“大变局”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我相信大家的体会会越来越深刻。当然,我们必须强调我们对中国经济看好,中国只要不犯致命的错误,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我认为下一个周期全球最赚钱、全球最有想象力,全球最有潜力的地方仍然是中国,我不认为有些专家经常吹捧的那个印度会超过中国,我觉得很荒唐。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去过印度,那么一个糟糕的国家,居然说会超过中国。 我以前没有去过印度,后来去过几次以后我才知道这有多荒唐。我们在北京老讲堵车,但是我去过几次印度以后,我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堵车。早上九点开会,告诉我们会堵车,早点出发,七点从酒店出发,十二点准时到达。经常一些城市里面车、牛、羊、马、猪一块走,那么一个国家说会超过中国,中国人太不自信了。我认为中国经济走到今天为止,大势非常好,改变中国经济大势的只有中国自己,没有别人。产业基础很好,各方面都很好,只要我们沿着过去正确的道路走下去,中国经济没问题,在座各位责无旁贷,我看好你们!谢谢![详情]
如何有效投资房产?来新浪理财大学,听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徐远,为您讲述《房产投资42讲》,一堂房产课,改善全家百年财富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出席并发表演讲。 马光远表示,地产行业自身也要反思,这几年太嚣张了,房地产遭人恨是应该的。 “我们讲房地产变了,这几年老讲房地产变天,没有房地产企业听进去,今年有很多企业破产,我看了一下统计,现在有400多家房地产企业破产了,我说破产还不够。全国十多万家房地产企业,破产400多家已经很好了,以后能留下20%的就不错了。” 马光远对中国的房地产的基本判断是: 1.重回三个20%,现在有人说过了黄金时代,还有白银时代,没有什么白银时代了。白银时代是完全过去错误的那种理解。有些就是好看,有些就是难看。我认为未来的市场只有20%的开发商能活下来,80%会死掉,中国的开发商太多了,死掉80%,不缺房子。 2.只有20%的城市。 3.只有20%的楼盘。 马光远 著名经济学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 以下为演讲实录摘编: 马光远:我想复一下盘,2019年发生了什么,2020年会怎么样?我讲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不一定对。2019年大家普遍的反映是很难,但是我认为很正常。正常在什么地方?就是这一年这么一个情况,我觉得没有任何所超出我们预想的地方。如果说有一个什么东西让我们想象不到,可以叫难。但是,很多的难大家为什么?如果让我回到大家微观的层面,我觉得过去几年,我们做企业的也好,还是做研究的也好,我们的思维仍然没有转换过来。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对财富和产业的理解,基本是过去的那种思维。所以讲难的时候不知道你那个难是什么意思,是在撒娇还是真的很难,我觉得可能要做一个定义。当然,我们讲目前这种大的情况下究竟怎么去看?我做一个切入点,就是房地产。当然房地产离不开我们大的宏观经济。 我的标题特别正能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听到很多观点,很吓人,2019年有多糟糕,2020年糟糕的没法说。会不会是这样?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我的第一个观点,就是面对当前这么一个全新的局面,你们应该听谁的?马克思有一句话讲的非常好,“在历史的每一个大的转弯处,知识分子总是被时代的列车甩出窗外”。这个话什么意思?就是听谁的都可以,不要听专家的,当然听我的可以。 我们过去多年谈中国经济,比如说,现在我为什么讲我们复复盘,而不是你要预测什么,或者你要看什么。有人讲中国经济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我们今天遇到的很多困惑、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完全是因为我们心存幻想,脚步还停留在过去那个时代,面对现实,不愿意往前走。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 比如说,今年说烂了的这么一个字“大变局”。到今天为止有多少企业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有多少企业认真在研究“大变局”三个字,有多少行业认真的把自身行业的情况跟这三个字结合起来,没有。当然讲“大变局”我们讲了很多年了,但是每一年讲的时候下面并没有反应,因为大家觉得过去的日子过的很舒服,没什么变化,没有感受到变化,到今天变化到来以后,所有的人都喊困难,我觉得不是困难。我的很多PPT故意拿过去的,比如这张PPT我2014年就开始讲“大变局”,什么叫“大变局”?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切元素都变了,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变了。我过去讲这些变化的时候有多少人感同身受?没有,过的很爽,有什么“大变局”?我们讲正周期变了,现在感觉到了吗?全球化周期变了,现在感觉到了吗?但是,当年讲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认为你讲的那个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这些东西无处不在,对下一个十年的中国经济来讲影响非常大。 我觉得这几年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家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政府,觉得我们今天面临的很多困难是政府造成的,从来缺乏对自身的反思。现在讲的这些东西,你们感觉好像是那么一回事,但是过去几年是不是这样?比如说,讲一个周期,叫金融新周期。央行提出金融新周期2017年,我们讲金融周期更早一点,金融新周期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大家为什么不能理解?就是这个东西在变,中国的M2在变,M2从过去的高增长,两位数的增长到个位数,是2017年。2017年中国的M2回到8.2%,当时金融圈有很多人说,这是特殊情况,说中国的M2还会回到两位数的增长。我当时讲,我说我可以跟你打赌,中国的M2永远回不到两位数了,为什么?中国经济变了,中国经济不需要那么多货币了,人民银行想印货币印不出来了。这种变化对中国很多行业的影响是致命的。谁还能记住刘鹤讲的这四句话,这四句话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边每个人都在自己身上应验。2018年中国有很多企业股权质押爆仓,把所有的责任推给政府,我觉得企业家有点无耻。你自己在那儿胆子大,捅的娄子,疯狂的加杠杆,最终股权爆了,说政府干的,能不能讲点良心? 我们谈这些大的变化的时候,我们觉得这种变化在过去几年不断的在提醒。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警觉?因为我们有幻想。有人说,2019年中国经济很困难,我认为正常。我们在过去做预测的时候,这是我去年年底讲的,我一个字都没改,我们去年年底展望2019年中国经济的时候,这是我们的一个预测,我认为基本都对了。当然,我拿出来不是说炫耀我有多牛,我是想告诉大家2019年太正常了,没有什么例外的地方。 我去年对大家的建议就是活下来,你今天能够参加《中国经营报》的会你已经很牛了,你们还在已经很牛了。去年对经济还做了八个预测,我也觉得基本差不多。 怎么样看今年的中国经济?我说很正常。比如说,6.0%好不好?我觉得现在在市场上讲这个字好的就剩我一个人了,几乎大家都认为不好。今年前三个季度,每个季度数字出来以后几乎我听到的都是创多少年的最低。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多专家的基本尝试,经济学的基本尝试都丢在一边了。 比如说,二季度6.2%,有人说这是近30年以来中国最差的季度增长。我就不明白这两个东西能比吗?30年前的中国经济跟现在能比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你怎么能比呀?现在的六点几跟90年代的六点几是一回事吗?六点几真的很好,不要把这个数字跟过去比,不可比。相当于一个人七八岁的时候每年长几厘米,他爸爸妈妈会非常高兴。如果这个人过了40岁,每年还长几厘米,那会很吓人。 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经济的基本看法错的,比如说,每年都有人预测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见底?我就很奇怪,什么叫底?六点几的增长怎么能叫底,六点几的增长特别高。中国经济现在规模十万亿美元以上,在全球我们可以把历史长度拉的最长,人类有史以来经济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经济增长还能达到6%的只有中国,没有发现第二个国家。6%特别不容易,特别在今年这种情况下,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能够达到6%那是需要勇气的,是我们各方面大家都努力的结果,不容易,能拿出这个数字不容易。 我跟企业家讲,我说中国不会见底,不会反弹。我的意思不是说我看空中国经济,而是我认为这个数字长期的趋势一直往下,现在的6%很好。有企业家跟我说,我们也觉得这个数字可能不错,如果是真的,不错。但是,我们担心这个数字是假的。如果是假的,真的肯定特别糟糕。每一次听到这种担心,我总是毫不客气的告诉他们,这种担心没有任何必要,为什么?我研究中国经济这么多年,说老实话,我很少见到哪个数字是真的,有什么担心的?过去的两位数就是真的吗?也有假的。我就问他们,我说你们为什么以前不担心,现在担心呢?都是统计局的数据,统计局的局长变了,但是那帮人没变,你担心什么? 但我也告诉大家,数字造假不容易,不要以为数字造假很容易,数字造假是你们眼中那个真正的高科技。你们今天讲这个高科技,那个高科技,数字造假是真的高科技,非常不容易。中国经济能有今天难道是数字造假造出来的吗?不很荒唐吗?我从来不质疑中国的数字,因为我觉得长期来看中国的数字就是真的。 有人说,中国经济现在是负增长,你拿出证据。不要喷,拿出证据很重要。我为什么讲今年这个数字不错,放到全球,全球经济今年很糟糕,大家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没人看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我们可以把中国的经济增长放到主要经济体里面来看,大家看一下超过中国的都是哪些国家?蒙古,蒙古现在是全球经济增长最高的国家,我真的没好好研究,不知道为什么。8%,全球一季度唯一的8%,蒙古。第二名是亚美尼亚,我没列进去。第三个是越南,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速差不多要到了7%,这是越南这么多年以来最好的增长。剩下的是谁?就是中国。大家看一下印度,印度在去年比中国经济增长好,今年到了什么情况?一季度5.8%,二季度5%,三季度4.8%。比中国差的很远。 我们如果有参照对象,那就是印度,印度去年七点几。今年三季度掉到4.8%了。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我们还说中国经济差,你真的是基本常识都违背了。大家可以看看今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几乎所有的领域下滑的非常厉害,中国经济还能维持6%,你还要怎么样。投资掉成什么样了,房地产还好,剩下都不怎么样。但是,今年中国经济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大家可以看出,今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波动特别大,每一个指标波动特别大。工业增加值、消费、汽车销售、进出口、房地产6月份开始往下掉,还有制造业,还有民间投资。波动说明什么?说明没信心。这个月增速达到八点几,下个月掉到四点几,这是不正常的。没信心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对今年整体还是抱有幻想。 去年我们认为今年很糟糕,所以我们认为没有一切风险比增长的风险更大。我们认为稳增长是头等大事。为了稳增长,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所以,我们在去年提出的稳增长的五个建议叫金木水火土,就是要把五件事做好。 “金”就是要大规模减税。 “木”就是要好好搞基建,中国现在很多专家一听政府搞基建都反对,我不知道专家为什么要反对,搞基建有什么不好?中国很多地区基建不行,路不行,硬件不行,城市不行,为什么反对搞基建?我记得十年前中国要上高铁,中国有很多专家反应,说高铁有多糟糕,高铁会引发多大的债务,高铁不赚钱。现在这些反对建高铁的人出行第一选择就是高铁。凡是在中国我认为专家反对的政府去干基本都是对的。今年不搞基建还能搞什么?基建掉下来以后,我们发现我们什么都没有。 “火”是贸易摩擦的火要灭掉。 “水”是什么?我认为今年可以放水,今年的货币政策应该宽松。但是,有很多人担心货币一旦宽松,钱会进房地产。我说你不用但,这种担心没意义,为什么?钱肯定进房地产,不进房地产还能进哪里?我们现在有多少行业、多少产业是因为房地产在拉着,不是别的。不进房地产难道进P2P?难道进其他的?区块链,开个玩笑。 “土”是什么?稳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特别重要。我们到今天为止在宏观政策层面连房地产有多重要搞不清楚,老百姓一下咋呼,政策随便变,缺乏理性。但是,我们看好中国,我们觉得只要政策对,中国经济没问题,不要担心中国经济,中国其实有很多可以做的,2019年的中国经济很正常,你们不要老讲困难,太正常了。如果真有困难,就是你们自己不争气,不要把责任推给政府,你们要是搞的好,政府有这么焦虑吗?不会的。 2020年中国经济会怎么样?有人说进入“5”时代,不能进入“5”时代,2020年仍然要把稳增长放在重要的位置。如果明年中国的经济的增长进入“5”时代,意味着我们翻番的目标将落空,谁来承担这个历史责任?2020年我们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完不成了。说明年必须保6%,我相信肯定能保住。第一,党中央的英明决策。第二,我们还有统计局,不要害怕,肯定能完成。 但是,说实话我们一定要保6%,千万不要听一些专家的说,进入“5”时代,“5”真的低了。因为现在从中国经济各个方面来讲,我们还能往前跑一跑,不是真的跑不动了,就进入。我认为我们2019年是犯了一些错误,对稳增长的重视程度不够,还到处打压房地产。打压房地产的结果就是数字不好看,大家担心。 我再讲几分钟房地产。现在对房地产也很悲观,不要悲观。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晴雨表”,这个地位永远不会改变,你们不要抱有幻想。现在有很多人说房地产不死,中国经济活不了,这是胡编乱造。你们有多少人,多少行业,多少产业靠着房地产。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晴雨表”的作用永远不会改变。我在多年前提出股市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有人老讲股市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自己都不好意思这么认为。它什么时候当过“晴雨表”?房地产才是。中国的股市什么都不是,房地产才是真正的“晴雨表”。有人问我股市问题,其实前几年我都回答完了,我不懂股市,股市在我的眼中既不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也不属于投资学的范畴,而属于文学和艺术的范畴,从来都不是,但是房地产是“晴雨表”,房地产的支柱地位永远不会改变,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不会改变,我死了以后也不会改变,为什么?它太重要了。大家可以看一下美国,美国搞经济搞到今天,美国1913年城市的人口就超过了50%,我想告诉大家,现在在美国所有产业里边最大的产业是谁?房地产。 上午我看他们的圆桌论坛,稍微听了几句,我就发现错误百出。有一个人说美国不搞制造业了,胡说。现在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是谁?中国。第二制造业大国是谁?美国。但是,在美国房地产是第一,制造业是第二,我指的是细的行业。你怎么能说美国不搞制造业了。全球第二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三大强国。美国人家一直在搞制造业,没有丢,丢的是人家不愿意干的。房地产在美国一直很重要,一直是第一产业,人家从来没给它赋予什么道德方面的评价。所以,我觉得第一个大家认清楚。 我们看一下2019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发生了什么?2019年在中国经济、全球经济这么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坚持打房地产,我不知道为什么?看看今年的房地产政策,我的助理给我统计了一下,1-9月份房地产调控415次,已经接近2018年全年的450次。这要是一个人这么吃药,早都挂了,对吗?目的是干什么?不给房地产融资?他得活着。你不想弄了,把它关了,政府给全国人民盖房子也可以,不给一个行业的企业融资,我不知道是什么思维。 当然,房地产行业自身也要反思,这几年太嚣张了,房地产遭人恨是应该的。我们讲房地产变了,这几年老讲房地产变天,没有房地产企业听进去,今年有很多企业破产,我看了一下统计,现在有400多家房地产企业破产了,我说破产还不够。全国十多万家房地产企业,破产400多家已经很好了,以后能留下20%的就不错了。 所以,这个变化在哪里?这种逻辑的转变大家一定要关注,为什么中国房地产变了?有六个思维: 第一,经济高增长肯定结束了。房地产的高投资增速肯定结束了。 第二,人民币单边升值肯定结束了。中国资产的价格不是那么一直往上涨。 第三,M2的高速增长肯定结束了。 第四,“婴儿潮”肯定结束了,“光棍潮”来了。 第五,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已经不是像过去那么看好。 第六,居民储蓄,过去是高储蓄,现在是高负债,这六个角度对下一波中国房地产的影响非常大,这是我过去的一些预测。我讲的都是我们过去的预测。 比如,2018年还有很多专家忽悠大家买房子,我就觉得你好好研究再说,有人说一个钱包不够,用六个钱包。有人说,你不够买一套,就借钱买两套。2018年都涨到那个份儿上了,剩下没涨的不多了。投资房地产最好的时代肯定结束了,不能忽悠老百姓高位接盘。 我去年年底对今年的基本预测: 第一,我认为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会调整,现在就在调整。有人说近乎永远涨,哪个世界从来不存在永远涨的价格。北京现在在调整,上海在调整,现在四个一线城市里边,深圳调整的比较慢,为什么慢?因为给了一个称号“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又能涨一阵子。剩下的都在自然的调整。 第二,贸易摩擦对中国房价有影响,对中国房价的估值有影响,对中国经济的估值有影响。如果把中国城市看成股票,可以有三种股票:1.绩优股,好城市。2.潜力股,没涨起来的。3.垃圾股,五四六线城市。对这些城市都会有影响。现在没涨的城市没几个了。后面的这些我认为就是我讲的“价值洼地”,当然现在也在涨。大家可以去看一个指标,凡是住建委重点约谈的城市都是可以投资的,涨的不错,你们去看一下。我去年讲一线不可能涨了,为什么?常识,回到常识,一线太高了,去年一线市场土地流拍特别严重,为什么?一线不涨了,房价太高了,各个指标去看,太高了,这是常识。所以,中国人看经济、看产业要回归常识,过去很多东西不正常,过去赚钱太多不是正常,老把正常看成不正常,把不正常又看成正常。 我前一段时间讲过一句话,过去20年我们干事情宁可错,不要错过。以后干事,宁可错过,不要错,差一个字,内涵变化很大。这是常识。 还有人口,人其实没了,过去每一波房价上涨都有一波“婴儿潮”,现在没有“婴儿潮”了,中国的人口负增长正在到来,从人口的角度来讲,房地产也变了,短期一定处在高位,很多理由经不起推敲。 所以,我们今年看2019年的房地产,当然我一直讲政策不对,但是政策不要打2019年也是调整。还有20年的大周期,我研究房地产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哪个国家的房地产能逃过20年的周期,20年肯定有调整,1998年到现在为止20年。还有老百姓的钱花光了,老百姓的存款在过去三年的时间,2016-2018年的时间都是负的,净储蓄是负的,花出去的多,存进去的少,没钱了怎么买?有人说,北京房价长期看好,因为有那么多人需求,我知道。大家可以看,中国居民的杠杆率涨的很快,快赶上美国了。过去几年三大杠杆里边涨的最快的居民杠杆。我们现在是所有新兴市场里边居民杠杆最高的。当然,我们的企业杠杆率全球一直第一。但是,我觉得最担心的还是居民杠杆,居民杠杆到这个程度真的很危险的。 所以,我讲房地产大变局,但是房产税我不担心,我觉得出不来。我今天继续给大家讲出不来。有人现在担心说房产税对中国房地产有影响,没有影响,房产税最好的时机错过了,现在出来没人交房产税,那有钱交,这就是基本常识,北京一千万的房子,1%的房产税十万,哪有那么多钱? 所以,这样的政策我们回顾一下,是不对的。这样的政策导致的结果是今年投资下滑,贷款很难,买地很少,房价下滑,负债率上升。而且是各种各样的融资成本是上升,这个对地产明年的影响非常大,明年地产如果还是这么一个环境,地产的增速可能又会回到负数。我们现在还有10%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我的预期了。所以,我说它本身已经是冬天了,在冬天不要给它再吹冷空气了,不要在冷水里边再加冰了,现在流行的就是冷水里边加冰喝,不能这样。房地产变了,房地产再也不可能往上讲了。我讲一个转折点的城市杭州。上一波房价的转折点2014年,2014年杭州房价下降,转折点,全国房价调整,到最后全国政策调整,到年底政府救市,引发了一波波澜壮阔的大涨。这次杭州房价又开始下降了,统计局统计的是已经连续三个月,我看到的是已经连续大半年了。这说明什么?2019年房地产的温度是正常的,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政策是不正常的,正常过于严厉。因为政策现在不调控,房地产也是这样,不能再打房地产。 中国的房地产,我的基本判断: 1.重回三个20%,现在有人说过了黄金时代,还有白银时代,没有什么白银时代了。白银时代是完全过去错误的那种理解。有些就是好看,有些就是难看。我认为未来的市场只有20%的开发商能活下来,80%会死掉,中国的开发商太多了,死掉80%,不缺房子。 2.只有20%的城市。 3.只有20%的楼盘。 三个20%就是下一个周期房地产的主旋律,没有白银时代。明年会怎么样?明年还是整体降温。第二,调控会放松。明年再继续这种调控,房地产要出大事。房地产如果这个时候出大事,我们等于自毁长城,会引发一系列完全难以预测的风险。一线和热点城市的调整会到明年的上半年,我认为现在安全的就是二线城市,当然也会分化,最危险的就是五六线,五六线过去两年房价的暴涨是一场灾难。这些地方从来不缺房子,价格也很合理,翻了一倍,很吓人,翻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往下掉的时候没一个人接盘,房子没人要会变成名副其实的不动产,很吓人。 我觉得以国家中心城市为主的大城市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但是,短周期来讲,明年还是调整的格局,明年整个调整应该在上半年,下半年如果政策松动,有望访谈。 所以,我讲这么多,其实就是两句话:第一,你们也有错,所有的错不是政府的。第二,不要有幻想,中国经济变了,中国所有的行业都变了,玩法变了,游戏规则变了,所有的东西都跟过去不一样了,不要拿过去的标准、思维、路径依赖来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2019年还不错,2020年也糟糕不到什么程度。这样的状态我们要习惯,不要再抱怨了,不要梦想回到以前,不可能了。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所有的“大变局”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我相信大家的体会会越来越深刻。当然,我们必须强调我们对中国经济看好,中国只要不犯致命的错误,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我认为下一个周期全球最赚钱、全球最有想象力,全球最有潜力的地方仍然是中国,我不认为有些专家经常吹捧的那个印度会超过中国,我觉得很荒唐。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去过印度,那么一个糟糕的国家,居然说会超过中国。 我以前没有去过印度,后来去过几次以后我才知道这有多荒唐。我们在北京老讲堵车,但是我去过几次印度以后,我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堵车。早上九点开会,告诉我们会堵车,早点出发,七点从酒店出发,十二点准时到达。经常一些城市里面车、牛、羊、马、猪一块走,那么一个国家说会超过中国,中国人太不自信了。我认为中国经济走到今天为止,大势非常好,改变中国经济大势的只有中国自己,没有别人。产业基础很好,各方面都很好,只要我们沿着过去正确的道路走下去,中国经济没问题,在座各位责无旁贷,我看好你们!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出席并发表演讲。 马光远表示,现在大家对房地产也很悲观,不要悲观。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晴雨表”,这个地位永远不会改变,不要抱有幻想。 “现在有很多人说房地产不死,中国经济活不了,这是胡编乱造。你们有多少人,多少行业,多少产业靠着房地产。我在多年前提出股市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有人老讲股市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自己都不好意思这么认为。” 马光远 著名经济学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 以下为演讲实录摘编: 马光远:我想复一下盘,2019年发生了什么,2020年会怎么样?我讲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不一定对。2019年大家普遍的反映是很难,但是我认为很正常。正常在什么地方?就是这一年这么一个情况,我觉得没有任何所超出我们预想的地方。如果说有一个什么东西让我们想象不到,可以叫难。但是,很多的难大家为什么?如果让我回到大家微观的层面,我觉得过去几年,我们做企业的也好,还是做研究的也好,我们的思维仍然没有转换过来。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对财富和产业的理解,基本是过去的那种思维。所以讲难的时候不知道你那个难是什么意思,是在撒娇还是真的很难,我觉得可能要做一个定义。当然,我们讲目前这种大的情况下究竟怎么去看?我做一个切入点,就是房地产。当然房地产离不开我们大的宏观经济。 我的标题特别正能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听到很多观点,很吓人,2019年有多糟糕,2020年糟糕的没法说。会不会是这样?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我的第一个观点,就是面对当前这么一个全新的局面,你们应该听谁的?马克思有一句话讲的非常好,“在历史的每一个大的转弯处,知识分子总是被时代的列车甩出窗外”。这个话什么意思?就是听谁的都可以,不要听专家的,当然听我的可以。 我们过去多年谈中国经济,比如说,现在我为什么讲我们复复盘,而不是你要预测什么,或者你要看什么。有人讲中国经济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我们今天遇到的很多困惑、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完全是因为我们心存幻想,脚步还停留在过去那个时代,面对现实,不愿意往前走。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 比如说,今年说烂了的这么一个字“大变局”。到今天为止有多少企业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有多少企业认真在研究“大变局”三个字,有多少行业认真的把自身行业的情况跟这三个字结合起来,没有。当然讲“大变局”我们讲了很多年了,但是每一年讲的时候下面并没有反应,因为大家觉得过去的日子过的很舒服,没什么变化,没有感受到变化,到今天变化到来以后,所有的人都喊困难,我觉得不是困难。我的很多PPT故意拿过去的,比如这张PPT我2014年就开始讲“大变局”,什么叫“大变局”?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切元素都变了,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变了。我过去讲这些变化的时候有多少人感同身受?没有,过的很爽,有什么“大变局”?我们讲正周期变了,现在感觉到了吗?全球化周期变了,现在感觉到了吗?但是,当年讲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认为你讲的那个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这些东西无处不在,对下一个十年的中国经济来讲影响非常大。 我觉得这几年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家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政府,觉得我们今天面临的很多困难是政府造成的,从来缺乏对自身的反思。现在讲的这些东西,你们感觉好像是那么一回事,但是过去几年是不是这样?比如说,讲一个周期,叫金融新周期。央行提出金融新周期2017年,我们讲金融周期更早一点,金融新周期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大家为什么不能理解?就是这个东西在变,中国的M2在变,M2从过去的高增长,两位数的增长到个位数,是2017年。2017年中国的M2回到8.2%,当时金融圈有很多人说,这是特殊情况,说中国的M2还会回到两位数的增长。我当时讲,我说我可以跟你打赌,中国的M2永远回不到两位数了,为什么?中国经济变了,中国经济不需要那么多货币了,人民银行想印货币印不出来了。这种变化对中国很多行业的影响是致命的。谁还能记住刘鹤讲的这四句话,这四句话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边每个人都在自己身上应验。2018年中国有很多企业股权质押爆仓,把所有的责任推给政府,我觉得企业家有点无耻。你自己在那儿胆子大,捅的娄子,疯狂的加杠杆,最终股权爆了,说政府干的,能不能讲点良心? 我们谈这些大的变化的时候,我们觉得这种变化在过去几年不断的在提醒。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警觉?因为我们有幻想。有人说,2019年中国经济很困难,我认为正常。我们在过去做预测的时候,这是我去年年底讲的,我一个字都没改,我们去年年底展望2019年中国经济的时候,这是我们的一个预测,我认为基本都对了。当然,我拿出来不是说炫耀我有多牛,我是想告诉大家2019年太正常了,没有什么例外的地方。 我去年对大家的建议就是活下来,你今天能够参加《中国经营报》的会你已经很牛了,你们还在已经很牛了。去年对经济还做了八个预测,我也觉得基本差不多。 怎么样看今年的中国经济?我说很正常。比如说,6.0%好不好?我觉得现在在市场上讲这个字好的就剩我一个人了,几乎大家都认为不好。今年前三个季度,每个季度数字出来以后几乎我听到的都是创多少年的最低。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多专家的基本尝试,经济学的基本尝试都丢在一边了。 比如说,二季度6.2%,有人说这是近30年以来中国最差的季度增长。我就不明白这两个东西能比吗?30年前的中国经济跟现在能比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你怎么能比呀?现在的六点几跟90年代的六点几是一回事吗?六点几真的很好,不要把这个数字跟过去比,不可比。相当于一个人七八岁的时候每年长几厘米,他爸爸妈妈会非常高兴。如果这个人过了40岁,每年还长几厘米,那会很吓人。 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经济的基本看法错的,比如说,每年都有人预测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见底?我就很奇怪,什么叫底?六点几的增长怎么能叫底,六点几的增长特别高。中国经济现在规模十万亿美元以上,在全球我们可以把历史长度拉的最长,人类有史以来经济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经济增长还能达到6%的只有中国,没有发现第二个国家。6%特别不容易,特别在今年这种情况下,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能够达到6%那是需要勇气的,是我们各方面大家都努力的结果,不容易,能拿出这个数字不容易。 我跟企业家讲,我说中国不会见底,不会反弹。我的意思不是说我看空中国经济,而是我认为这个数字长期的趋势一直往下,现在的6%很好。有企业家跟我说,我们也觉得这个数字可能不错,如果是真的,不错。但是,我们担心这个数字是假的。如果是假的,真的肯定特别糟糕。每一次听到这种担心,我总是毫不客气的告诉他们,这种担心没有任何必要,为什么?我研究中国经济这么多年,说老实话,我很少见到哪个数字是真的,有什么担心的?过去的两位数就是真的吗?也有假的。我就问他们,我说你们为什么以前不担心,现在担心呢?都是统计局的数据,统计局的局长变了,但是那帮人没变,你担心什么? 但我也告诉大家,数字造假不容易,不要以为数字造假很容易,数字造假是你们眼中那个真正的高科技。你们今天讲这个高科技,那个高科技,数字造假是真的高科技,非常不容易。中国经济能有今天难道是数字造假造出来的吗?不很荒唐吗?我从来不质疑中国的数字,因为我觉得长期来看中国的数字就是真的。 有人说,中国经济现在是负增长,你拿出证据。不要喷,拿出证据很重要。我为什么讲今年这个数字不错,放到全球,全球经济今年很糟糕,大家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没人看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我们可以把中国的经济增长放到主要经济体里面来看,大家看一下超过中国的都是哪些国家?蒙古,蒙古现在是全球经济增长最高的国家,我真的没好好研究,不知道为什么。8%,全球一季度唯一的8%,蒙古。第二名是亚美尼亚,我没列进去。第三个是越南,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速差不多要到了7%,这是越南这么多年以来最好的增长。剩下的是谁?就是中国。大家看一下印度,印度在去年比中国经济增长好,今年到了什么情况?一季度5.8%,二季度5%,三季度4.8%。比中国差的很远。 我们如果有参照对象,那就是印度,印度去年七点几。今年三季度掉到4.8%了。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我们还说中国经济差,你真的是基本常识都违背了。大家可以看看今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几乎所有的领域下滑的非常厉害,中国经济还能维持6%,你还要怎么样。投资掉成什么样了,房地产还好,剩下都不怎么样。但是,今年中国经济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大家可以看出,今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波动特别大,每一个指标波动特别大。工业增加值、消费、汽车销售、进出口、房地产6月份开始往下掉,还有制造业,还有民间投资。波动说明什么?说明没信心。这个月增速达到八点几,下个月掉到四点几,这是不正常的。没信心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对今年整体还是抱有幻想。 去年我们认为今年很糟糕,所以我们认为没有一切风险比增长的风险更大。我们认为稳增长是头等大事。为了稳增长,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所以,我们在去年提出的稳增长的五个建议叫金木水火土,就是要把五件事做好。 “金”就是要大规模减税。 “木”就是要好好搞基建,中国现在很多专家一听政府搞基建都反对,我不知道专家为什么要反对,搞基建有什么不好?中国很多地区基建不行,路不行,硬件不行,城市不行,为什么反对搞基建?我记得十年前中国要上高铁,中国有很多专家反应,说高铁有多糟糕,高铁会引发多大的债务,高铁不赚钱。现在这些反对建高铁的人出行第一选择就是高铁。凡是在中国我认为专家反对的政府去干基本都是对的。今年不搞基建还能搞什么?基建掉下来以后,我们发现我们什么都没有。 “火”是贸易摩擦的火要灭掉。 “水”是什么?我认为今年可以放水,今年的货币政策应该宽松。但是,有很多人担心货币一旦宽松,钱会进房地产。我说你不用但,这种担心没意义,为什么?钱肯定进房地产,不进房地产还能进哪里?我们现在有多少行业、多少产业是因为房地产在拉着,不是别的。不进房地产难道进P2P?难道进其他的?区块链,开个玩笑。 “土”是什么?稳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特别重要。我们到今天为止在宏观政策层面连房地产有多重要搞不清楚,老百姓一下咋呼,政策随便变,缺乏理性。但是,我们看好中国,我们觉得只要政策对,中国经济没问题,不要担心中国经济,中国其实有很多可以做的,2019年的中国经济很正常,你们不要老讲困难,太正常了。如果真有困难,就是你们自己不争气,不要把责任推给政府,你们要是搞的好,政府有这么焦虑吗?不会的。 2020年中国经济会怎么样?有人说进入“5”时代,不能进入“5”时代,2020年仍然要把稳增长放在重要的位置。如果明年中国的经济的增长进入“5”时代,意味着我们翻番的目标将落空,谁来承担这个历史责任?2020年我们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完不成了。说明年必须保6%,我相信肯定能保住。第一,党中央的英明决策。第二,我们还有统计局,不要害怕,肯定能完成。 但是,说实话我们一定要保6%,千万不要听一些专家的说,进入“5”时代,“5”真的低了。因为现在从中国经济各个方面来讲,我们还能往前跑一跑,不是真的跑不动了,就进入。我认为我们2019年是犯了一些错误,对稳增长的重视程度不够,还到处打压房地产。打压房地产的结果就是数字不好看,大家担心。 我再讲几分钟房地产。现在对房地产也很悲观,不要悲观。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晴雨表”,这个地位永远不会改变,你们不要抱有幻想。现在有很多人说房地产不死,中国经济活不了,这是胡编乱造。你们有多少人,多少行业,多少产业靠着房地产。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晴雨表”的作用永远不会改变。我在多年前提出股市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有人老讲股市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自己都不好意思这么认为。它什么时候当过“晴雨表”?房地产才是。中国的股市什么都不是,房地产才是真正的“晴雨表”。有人问我股市问题,其实前几年我都回答完了,我不懂股市,股市在我的眼中既不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也不属于投资学的范畴,而属于文学和艺术的范畴,从来都不是,但是房地产是“晴雨表”,房地产的支柱地位永远不会改变,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不会改变,我死了以后也不会改变,为什么?它太重要了。大家可以看一下美国,美国搞经济搞到今天,美国1913年城市的人口就超过了50%,我想告诉大家,现在在美国所有产业里边最大的产业是谁?房地产。 上午我看他们的圆桌论坛,稍微听了几句,我就发现错误百出。有一个人说美国不搞制造业了,胡说。现在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是谁?中国。第二制造业大国是谁?美国。但是,在美国房地产是第一,制造业是第二,我指的是细的行业。你怎么能说美国不搞制造业了。全球第二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三大强国。美国人家一直在搞制造业,没有丢,丢的是人家不愿意干的。房地产在美国一直很重要,一直是第一产业,人家从来没给它赋予什么道德方面的评价。所以,我觉得第一个大家认清楚。 我们看一下2019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发生了什么?2019年在中国经济、全球经济这么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坚持打房地产,我不知道为什么?看看今年的房地产政策,我的助理给我统计了一下,1-9月份房地产调控415次,已经接近2018年全年的450次。这要是一个人这么吃药,早都挂了,对吗?目的是干什么?不给房地产融资?他得活着。你不想弄了,把它关了,政府给全国人民盖房子也可以,不给一个行业的企业融资,我不知道是什么思维。 当然,房地产行业自身也要反思,这几年太嚣张了,房地产遭人恨是应该的。我们讲房地产变了,这几年老讲房地产变天,没有房地产企业听进去,今年有很多企业破产,我看了一下统计,现在有400多家房地产企业破产了,我说破产还不够。全国十多万家房地产企业,破产400多家已经很好了,以后能留下20%的就不错了。 所以,这个变化在哪里?这种逻辑的转变大家一定要关注,为什么中国房地产变了?有六个思维: 第一,经济高增长肯定结束了。房地产的高投资增速肯定结束了。 第二,人民币单边升值肯定结束了。中国资产的价格不是那么一直往上涨。 第三,M2的高速增长肯定结束了。 第四,“婴儿潮”肯定结束了,“光棍潮”来了。 第五,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已经不是像过去那么看好。 第六,居民储蓄,过去是高储蓄,现在是高负债,这六个角度对下一波中国房地产的影响非常大,这是我过去的一些预测。我讲的都是我们过去的预测。 比如,2018年还有很多专家忽悠大家买房子,我就觉得你好好研究再说,有人说一个钱包不够,用六个钱包。有人说,你不够买一套,就借钱买两套。2018年都涨到那个份儿上了,剩下没涨的不多了。投资房地产最好的时代肯定结束了,不能忽悠老百姓高位接盘。 我去年年底对今年的基本预测: 第一,我认为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会调整,现在就在调整。有人说近乎永远涨,哪个世界从来不存在永远涨的价格。北京现在在调整,上海在调整,现在四个一线城市里边,深圳调整的比较慢,为什么慢?因为给了一个称号“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又能涨一阵子。剩下的都在自然的调整。 第二,贸易摩擦对中国房价有影响,对中国房价的估值有影响,对中国经济的估值有影响。如果把中国城市看成股票,可以有三种股票:1.绩优股,好城市。2.潜力股,没涨起来的。3.垃圾股,五四六线城市。对这些城市都会有影响。现在没涨的城市没几个了。后面的这些我认为就是我讲的“价值洼地”,当然现在也在涨。大家可以去看一个指标,凡是住建委重点约谈的城市都是可以投资的,涨的不错,你们去看一下。我去年讲一线不可能涨了,为什么?常识,回到常识,一线太高了,去年一线市场土地流拍特别严重,为什么?一线不涨了,房价太高了,各个指标去看,太高了,这是常识。所以,中国人看经济、看产业要回归常识,过去很多东西不正常,过去赚钱太多不是正常,老把正常看成不正常,把不正常又看成正常。 我前一段时间讲过一句话,过去20年我们干事情宁可错,不要错过。以后干事,宁可错过,不要错,差一个字,内涵变化很大。这是常识。 还有人口,人其实没了,过去每一波房价上涨都有一波“婴儿潮”,现在没有“婴儿潮”了,中国的人口负增长正在到来,从人口的角度来讲,房地产也变了,短期一定处在高位,很多理由经不起推敲。 所以,我们今年看2019年的房地产,当然我一直讲政策不对,但是政策不要打2019年也是调整。还有20年的大周期,我研究房地产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哪个国家的房地产能逃过20年的周期,20年肯定有调整,1998年到现在为止20年。还有老百姓的钱花光了,老百姓的存款在过去三年的时间,2016-2018年的时间都是负的,净储蓄是负的,花出去的多,存进去的少,没钱了怎么买?有人说,北京房价长期看好,因为有那么多人需求,我知道。大家可以看,中国居民的杠杆率涨的很快,快赶上美国了。过去几年三大杠杆里边涨的最快的居民杠杆。我们现在是所有新兴市场里边居民杠杆最高的。当然,我们的企业杠杆率全球一直第一。但是,我觉得最担心的还是居民杠杆,居民杠杆到这个程度真的很危险的。 所以,我讲房地产大变局,但是房产税我不担心,我觉得出不来。我今天继续给大家讲出不来。有人现在担心说房产税对中国房地产有影响,没有影响,房产税最好的时机错过了,现在出来没人交房产税,那有钱交,这就是基本常识,北京一千万的房子,1%的房产税十万,哪有那么多钱? 所以,这样的政策我们回顾一下,是不对的。这样的政策导致的结果是今年投资下滑,贷款很难,买地很少,房价下滑,负债率上升。而且是各种各样的融资成本是上升,这个对地产明年的影响非常大,明年地产如果还是这么一个环境,地产的增速可能又会回到负数。我们现在还有10%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我的预期了。所以,我说它本身已经是冬天了,在冬天不要给它再吹冷空气了,不要在冷水里边再加冰了,现在流行的就是冷水里边加冰喝,不能这样。房地产变了,房地产再也不可能往上讲了。我讲一个转折点的城市杭州。上一波房价的转折点2014年,2014年杭州房价下降,转折点,全国房价调整,到最后全国政策调整,到年底政府救市,引发了一波波澜壮阔的大涨。这次杭州房价又开始下降了,统计局统计的是已经连续三个月,我看到的是已经连续大半年了。这说明什么?2019年房地产的温度是正常的,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政策是不正常的,正常过于严厉。因为政策现在不调控,房地产也是这样,不能再打房地产。 中国的房地产,我的基本判断: 1.重回三个20%,现在有人说过了黄金时代,还有白银时代,没有什么白银时代了。白银时代是完全过去错误的那种理解。有些就是好看,有些就是难看。我认为未来的市场只有20%的开发商能活下来,80%会死掉,中国的开发商太多了,死掉80%,不缺房子。 2.只有20%的城市。 3.只有20%的楼盘。 三个20%就是下一个周期房地产的主旋律,没有白银时代。明年会怎么样?明年还是整体降温。第二,调控会放松。明年再继续这种调控,房地产要出大事。房地产如果这个时候出大事,我们等于自毁长城,会引发一系列完全难以预测的风险。一线和热点城市的调整会到明年的上半年,我认为现在安全的就是二线城市,当然也会分化,最危险的就是五六线,五六线过去两年房价的暴涨是一场灾难。这些地方从来不缺房子,价格也很合理,翻了一倍,很吓人,翻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往下掉的时候没一个人接盘,房子没人要会变成名副其实的不动产,很吓人。 我觉得以国家中心城市为主的大城市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但是,短周期来讲,明年还是调整的格局,明年整个调整应该在上半年,下半年如果政策松动,有望访谈。 所以,我讲这么多,其实就是两句话:第一,你们也有错,所有的错不是政府的。第二,不要有幻想,中国经济变了,中国所有的行业都变了,玩法变了,游戏规则变了,所有的东西都跟过去不一样了,不要拿过去的标准、思维、路径依赖来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2019年还不错,2020年也糟糕不到什么程度。这样的状态我们要习惯,不要再抱怨了,不要梦想回到以前,不可能了。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所有的“大变局”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我相信大家的体会会越来越深刻。当然,我们必须强调我们对中国经济看好,中国只要不犯致命的错误,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我认为下一个周期全球最赚钱、全球最有想象力,全球最有潜力的地方仍然是中国,我不认为有些专家经常吹捧的那个印度会超过中国,我觉得很荒唐。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去过印度,那么一个糟糕的国家,居然说会超过中国。 我以前没有去过印度,后来去过几次以后我才知道这有多荒唐。我们在北京老讲堵车,但是我去过几次印度以后,我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堵车。早上九点开会,告诉我们会堵车,早点出发,七点从酒店出发,十二点准时到达。经常一些城市里面车、牛、羊、马、猪一块走,那么一个国家说会超过中国,中国人太不自信了。我认为中国经济走到今天为止,大势非常好,改变中国经济大势的只有中国自己,没有别人。产业基础很好,各方面都很好,只要我们沿着过去正确的道路走下去,中国经济没问题,在座各位责无旁贷,我看好你们!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出席并发表演讲。 马光远在演讲中表示,这几年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家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政府,觉得我们今天面临的很多困难是政府造成的,从来缺乏对自身的反思。 “2018年中国有很多企业股权质押爆仓,把所有的责任推给政府,我觉得企业家有点无耻。你自己在那儿胆子大,捅的娄子,疯狂的加杠杆,最终股权爆了,说政府干的,能不能讲点良心?” 马光远 著名经济学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 以下为演讲实录摘编: 马光远:我想复一下盘,2019年发生了什么,2020年会怎么样?我讲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不一定对。2019年大家普遍的反映是很难,但是我认为很正常。正常在什么地方?就是这一年这么一个情况,我觉得没有任何所超出我们预想的地方。如果说有一个什么东西让我们想象不到,可以叫难。但是,很多的难大家为什么?如果让我回到大家微观的层面,我觉得过去几年,我们做企业的也好,还是做研究的也好,我们的思维仍然没有转换过来。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对财富和产业的理解,基本是过去的那种思维。所以讲难的时候不知道你那个难是什么意思,是在撒娇还是真的很难,我觉得可能要做一个定义。当然,我们讲目前这种大的情况下究竟怎么去看?我做一个切入点,就是房地产。当然房地产离不开我们大的宏观经济。 我的标题特别正能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听到很多观点,很吓人,2019年有多糟糕,2020年糟糕的没法说。会不会是这样?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我的第一个观点,就是面对当前这么一个全新的局面,你们应该听谁的?马克思有一句话讲的非常好,“在历史的每一个大的转弯处,知识分子总是被时代的列车甩出窗外”。这个话什么意思?就是听谁的都可以,不要听专家的,当然听我的可以。 我们过去多年谈中国经济,比如说,现在我为什么讲我们复复盘,而不是你要预测什么,或者你要看什么。有人讲中国经济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我们今天遇到的很多困惑、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完全是因为我们心存幻想,脚步还停留在过去那个时代,面对现实,不愿意往前走。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 比如说,今年说烂了的这么一个字“大变局”。到今天为止有多少企业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有多少企业认真在研究“大变局”三个字,有多少行业认真的把自身行业的情况跟这三个字结合起来,没有。当然讲“大变局”我们讲了很多年了,但是每一年讲的时候下面并没有反应,因为大家觉得过去的日子过的很舒服,没什么变化,没有感受到变化,到今天变化到来以后,所有的人都喊困难,我觉得不是困难。我的很多PPT故意拿过去的,比如这张PPT我2014年就开始讲“大变局”,什么叫“大变局”?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切元素都变了,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变了。我过去讲这些变化的时候有多少人感同身受?没有,过的很爽,有什么“大变局”?我们讲正周期变了,现在感觉到了吗?全球化周期变了,现在感觉到了吗?但是,当年讲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认为你讲的那个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这些东西无处不在,对下一个十年的中国经济来讲影响非常大。 我觉得这几年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家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政府,觉得我们今天面临的很多困难是政府造成的,从来缺乏对自身的反思。现在讲的这些东西,你们感觉好像是那么一回事,但是过去几年是不是这样?比如说,讲一个周期,叫金融新周期。央行提出金融新周期2017年,我们讲金融周期更早一点,金融新周期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大家为什么不能理解?就是这个东西在变,中国的M2在变,M2从过去的高增长,两位数的增长到个位数,是2017年。2017年中国的M2回到8.2%,当时金融圈有很多人说,这是特殊情况,说中国的M2还会回到两位数的增长。我当时讲,我说我可以跟你打赌,中国的M2永远回不到两位数了,为什么?中国经济变了,中国经济不需要那么多货币了,人民银行想印货币印不出来了。这种变化对中国很多行业的影响是致命的。谁还能记住刘鹤讲的这四句话,这四句话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边每个人都在自己身上应验。2018年中国有很多企业股权质押爆仓,把所有的责任推给政府,我觉得企业家有点无耻。你自己在那儿胆子大,捅的娄子,疯狂的加杠杆,最终股权爆了,说政府干的,能不能讲点良心? 我们谈这些大的变化的时候,我们觉得这种变化在过去几年不断的在提醒。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警觉?因为我们有幻想。有人说,2019年中国经济很困难,我认为正常。我们在过去做预测的时候,这是我去年年底讲的,我一个字都没改,我们去年年底展望2019年中国经济的时候,这是我们的一个预测,我认为基本都对了。当然,我拿出来不是说炫耀我有多牛,我是想告诉大家2019年太正常了,没有什么例外的地方。 我去年对大家的建议就是活下来,你今天能够参加《中国经营报》的会你已经很牛了,你们还在已经很牛了。去年对经济还做了八个预测,我也觉得基本差不多。 怎么样看今年的中国经济?我说很正常。比如说,6.0%好不好?我觉得现在在市场上讲这个字好的就剩我一个人了,几乎大家都认为不好。今年前三个季度,每个季度数字出来以后几乎我听到的都是创多少年的最低。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多专家的基本尝试,经济学的基本尝试都丢在一边了。 比如说,二季度6.2%,有人说这是近30年以来中国最差的季度增长。我就不明白这两个东西能比吗?30年前的中国经济跟现在能比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你怎么能比呀?现在的六点几跟90年代的六点几是一回事吗?六点几真的很好,不要把这个数字跟过去比,不可比。相当于一个人七八岁的时候每年长几厘米,他爸爸妈妈会非常高兴。如果这个人过了40岁,每年还长几厘米,那会很吓人。 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经济的基本看法错的,比如说,每年都有人预测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见底?我就很奇怪,什么叫底?六点几的增长怎么能叫底,六点几的增长特别高。中国经济现在规模十万亿美元以上,在全球我们可以把历史长度拉的最长,人类有史以来经济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经济增长还能达到6%的只有中国,没有发现第二个国家。6%特别不容易,特别在今年这种情况下,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能够达到6%那是需要勇气的,是我们各方面大家都努力的结果,不容易,能拿出这个数字不容易。 我跟企业家讲,我说中国不会见底,不会反弹。我的意思不是说我看空中国经济,而是我认为这个数字长期的趋势一直往下,现在的6%很好。有企业家跟我说,我们也觉得这个数字可能不错,如果是真的,不错。但是,我们担心这个数字是假的。如果是假的,真的肯定特别糟糕。每一次听到这种担心,我总是毫不客气的告诉他们,这种担心没有任何必要,为什么?我研究中国经济这么多年,说老实话,我很少见到哪个数字是真的,有什么担心的?过去的两位数就是真的吗?也有假的。我就问他们,我说你们为什么以前不担心,现在担心呢?都是统计局的数据,统计局的局长变了,但是那帮人没变,你担心什么? 但我也告诉大家,数字造假不容易,不要以为数字造假很容易,数字造假是你们眼中那个真正的高科技。你们今天讲这个高科技,那个高科技,数字造假是真的高科技,非常不容易。中国经济能有今天难道是数字造假造出来的吗?不很荒唐吗?我从来不质疑中国的数字,因为我觉得长期来看中国的数字就是真的。 有人说,中国经济现在是负增长,你拿出证据。不要喷,拿出证据很重要。我为什么讲今年这个数字不错,放到全球,全球经济今年很糟糕,大家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没人看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我们可以把中国的经济增长放到主要经济体里面来看,大家看一下超过中国的都是哪些国家?蒙古,蒙古现在是全球经济增长最高的国家,我真的没好好研究,不知道为什么。8%,全球一季度唯一的8%,蒙古。第二名是亚美尼亚,我没列进去。第三个是越南,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速差不多要到了7%,这是越南这么多年以来最好的增长。剩下的是谁?就是中国。大家看一下印度,印度在去年比中国经济增长好,今年到了什么情况?一季度5.8%,二季度5%,三季度4.8%。比中国差的很远。 我们如果有参照对象,那就是印度,印度去年七点几。今年三季度掉到4.8%了。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我们还说中国经济差,你真的是基本常识都违背了。大家可以看看今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几乎所有的领域下滑的非常厉害,中国经济还能维持6%,你还要怎么样。投资掉成什么样了,房地产还好,剩下都不怎么样。但是,今年中国经济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大家可以看出,今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波动特别大,每一个指标波动特别大。工业增加值、消费、汽车销售、进出口、房地产6月份开始往下掉,还有制造业,还有民间投资。波动说明什么?说明没信心。这个月增速达到八点几,下个月掉到四点几,这是不正常的。没信心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对今年整体还是抱有幻想。 去年我们认为今年很糟糕,所以我们认为没有一切风险比增长的风险更大。我们认为稳增长是头等大事。为了稳增长,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所以,我们在去年提出的稳增长的五个建议叫金木水火土,就是要把五件事做好。 “金”就是要大规模减税。 “木”就是要好好搞基建,中国现在很多专家一听政府搞基建都反对,我不知道专家为什么要反对,搞基建有什么不好?中国很多地区基建不行,路不行,硬件不行,城市不行,为什么反对搞基建?我记得十年前中国要上高铁,中国有很多专家反应,说高铁有多糟糕,高铁会引发多大的债务,高铁不赚钱。现在这些反对建高铁的人出行第一选择就是高铁。凡是在中国我认为专家反对的政府去干基本都是对的。今年不搞基建还能搞什么?基建掉下来以后,我们发现我们什么都没有。 “火”是贸易摩擦的火要灭掉。 “水”是什么?我认为今年可以放水,今年的货币政策应该宽松。但是,有很多人担心货币一旦宽松,钱会进房地产。我说你不用但,这种担心没意义,为什么?钱肯定进房地产,不进房地产还能进哪里?我们现在有多少行业、多少产业是因为房地产在拉着,不是别的。不进房地产难道进P2P?难道进其他的?区块链,开个玩笑。 “土”是什么?稳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特别重要。我们到今天为止在宏观政策层面连房地产有多重要搞不清楚,老百姓一下咋呼,政策随便变,缺乏理性。但是,我们看好中国,我们觉得只要政策对,中国经济没问题,不要担心中国经济,中国其实有很多可以做的,2019年的中国经济很正常,你们不要老讲困难,太正常了。如果真有困难,就是你们自己不争气,不要把责任推给政府,你们要是搞的好,政府有这么焦虑吗?不会的。 2020年中国经济会怎么样?有人说进入“5”时代,不能进入“5”时代,2020年仍然要把稳增长放在重要的位置。如果明年中国的经济的增长进入“5”时代,意味着我们翻番的目标将落空,谁来承担这个历史责任?2020年我们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完不成了。说明年必须保6%,我相信肯定能保住。第一,党中央的英明决策。第二,我们还有统计局,不要害怕,肯定能完成。 但是,说实话我们一定要保6%,千万不要听一些专家的说,进入“5”时代,“5”真的低了。因为现在从中国经济各个方面来讲,我们还能往前跑一跑,不是真的跑不动了,就进入。我认为我们2019年是犯了一些错误,对稳增长的重视程度不够,还到处打压房地产。打压房地产的结果就是数字不好看,大家担心。 我再讲几分钟房地产。现在对房地产也很悲观,不要悲观。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晴雨表”,这个地位永远不会改变,你们不要抱有幻想。现在有很多人说房地产不死,中国经济活不了,这是胡编乱造。你们有多少人,多少行业,多少产业靠着房地产。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晴雨表”的作用永远不会改变。我在多年前提出股市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有人老讲股市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自己都不好意思这么认为。它什么时候当过“晴雨表”?房地产才是。中国的股市什么都不是,房地产才是真正的“晴雨表”。有人问我股市问题,其实前几年我都回答完了,我不懂股市,股市在我的眼中既不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也不属于投资学的范畴,而属于文学和艺术的范畴,从来都不是,但是房地产是“晴雨表”,房地产的支柱地位永远不会改变,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不会改变,我死了以后也不会改变,为什么?它太重要了。大家可以看一下美国,美国搞经济搞到今天,美国1913年城市的人口就超过了50%,我想告诉大家,现在在美国所有产业里边最大的产业是谁?房地产。 上午我看他们的圆桌论坛,稍微听了几句,我就发现错误百出。有一个人说美国不搞制造业了,胡说。现在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是谁?中国。第二制造业大国是谁?美国。但是,在美国房地产是第一,制造业是第二,我指的是细的行业。你怎么能说美国不搞制造业了。全球第二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三大强国。美国人家一直在搞制造业,没有丢,丢的是人家不愿意干的。房地产在美国一直很重要,一直是第一产业,人家从来没给它赋予什么道德方面的评价。所以,我觉得第一个大家认清楚。 我们看一下2019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发生了什么?2019年在中国经济、全球经济这么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坚持打房地产,我不知道为什么?看看今年的房地产政策,我的助理给我统计了一下,1-9月份房地产调控415次,已经接近2018年全年的450次。这要是一个人这么吃药,早都挂了,对吗?目的是干什么?不给房地产融资?他得活着。你不想弄了,把它关了,政府给全国人民盖房子也可以,不给一个行业的企业融资,我不知道是什么思维。 当然,房地产行业自身也要反思,这几年太嚣张了,房地产遭人恨是应该的。我们讲房地产变了,这几年老讲房地产变天,没有房地产企业听进去,今年有很多企业破产,我看了一下统计,现在有400多家房地产企业破产了,我说破产还不够。全国十多万家房地产企业,破产400多家已经很好了,以后能留下20%的就不错了。 所以,这个变化在哪里?这种逻辑的转变大家一定要关注,为什么中国房地产变了?有六个思维: 第一,经济高增长肯定结束了。房地产的高投资增速肯定结束了。 第二,人民币单边升值肯定结束了。中国资产的价格不是那么一直往上涨。 第三,M2的高速增长肯定结束了。 第四,“婴儿潮”肯定结束了,“光棍潮”来了。 第五,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已经不是像过去那么看好。 第六,居民储蓄,过去是高储蓄,现在是高负债,这六个角度对下一波中国房地产的影响非常大,这是我过去的一些预测。我讲的都是我们过去的预测。 比如,2018年还有很多专家忽悠大家买房子,我就觉得你好好研究再说,有人说一个钱包不够,用六个钱包。有人说,你不够买一套,就借钱买两套。2018年都涨到那个份儿上了,剩下没涨的不多了。投资房地产最好的时代肯定结束了,不能忽悠老百姓高位接盘。 我去年年底对今年的基本预测: 第一,我认为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会调整,现在就在调整。有人说近乎永远涨,哪个世界从来不存在永远涨的价格。北京现在在调整,上海在调整,现在四个一线城市里边,深圳调整的比较慢,为什么慢?因为给了一个称号“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又能涨一阵子。剩下的都在自然的调整。 第二,贸易摩擦对中国房价有影响,对中国房价的估值有影响,对中国经济的估值有影响。如果把中国城市看成股票,可以有三种股票:1.绩优股,好城市。2.潜力股,没涨起来的。3.垃圾股,五四六线城市。对这些城市都会有影响。现在没涨的城市没几个了。后面的这些我认为就是我讲的“价值洼地”,当然现在也在涨。大家可以去看一个指标,凡是住建委重点约谈的城市都是可以投资的,涨的不错,你们去看一下。我去年讲一线不可能涨了,为什么?常识,回到常识,一线太高了,去年一线市场土地流拍特别严重,为什么?一线不涨了,房价太高了,各个指标去看,太高了,这是常识。所以,中国人看经济、看产业要回归常识,过去很多东西不正常,过去赚钱太多不是正常,老把正常看成不正常,把不正常又看成正常。 我前一段时间讲过一句话,过去20年我们干事情宁可错,不要错过。以后干事,宁可错过,不要错,差一个字,内涵变化很大。这是常识。 还有人口,人其实没了,过去每一波房价上涨都有一波“婴儿潮”,现在没有“婴儿潮”了,中国的人口负增长正在到来,从人口的角度来讲,房地产也变了,短期一定处在高位,很多理由经不起推敲。 所以,我们今年看2019年的房地产,当然我一直讲政策不对,但是政策不要打2019年也是调整。还有20年的大周期,我研究房地产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哪个国家的房地产能逃过20年的周期,20年肯定有调整,1998年到现在为止20年。还有老百姓的钱花光了,老百姓的存款在过去三年的时间,2016-2018年的时间都是负的,净储蓄是负的,花出去的多,存进去的少,没钱了怎么买?有人说,北京房价长期看好,因为有那么多人需求,我知道。大家可以看,中国居民的杠杆率涨的很快,快赶上美国了。过去几年三大杠杆里边涨的最快的居民杠杆。我们现在是所有新兴市场里边居民杠杆最高的。当然,我们的企业杠杆率全球一直第一。但是,我觉得最担心的还是居民杠杆,居民杠杆到这个程度真的很危险的。 所以,我讲房地产大变局,但是房产税我不担心,我觉得出不来。我今天继续给大家讲出不来。有人现在担心说房产税对中国房地产有影响,没有影响,房产税最好的时机错过了,现在出来没人交房产税,那有钱交,这就是基本常识,北京一千万的房子,1%的房产税十万,哪有那么多钱? 所以,这样的政策我们回顾一下,是不对的。这样的政策导致的结果是今年投资下滑,贷款很难,买地很少,房价下滑,负债率上升。而且是各种各样的融资成本是上升,这个对地产明年的影响非常大,明年地产如果还是这么一个环境,地产的增速可能又会回到负数。我们现在还有10%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我的预期了。所以,我说它本身已经是冬天了,在冬天不要给它再吹冷空气了,不要在冷水里边再加冰了,现在流行的就是冷水里边加冰喝,不能这样。房地产变了,房地产再也不可能往上讲了。我讲一个转折点的城市杭州。上一波房价的转折点2014年,2014年杭州房价下降,转折点,全国房价调整,到最后全国政策调整,到年底政府救市,引发了一波波澜壮阔的大涨。这次杭州房价又开始下降了,统计局统计的是已经连续三个月,我看到的是已经连续大半年了。这说明什么?2019年房地产的温度是正常的,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政策是不正常的,正常过于严厉。因为政策现在不调控,房地产也是这样,不能再打房地产。 中国的房地产,我的基本判断: 1.重回三个20%,现在有人说过了黄金时代,还有白银时代,没有什么白银时代了。白银时代是完全过去错误的那种理解。有些就是好看,有些就是难看。我认为未来的市场只有20%的开发商能活下来,80%会死掉,中国的开发商太多了,死掉80%,不缺房子。 2.只有20%的城市。 3.只有20%的楼盘。 三个20%就是下一个周期房地产的主旋律,没有白银时代。明年会怎么样?明年还是整体降温。第二,调控会放松。明年再继续这种调控,房地产要出大事。房地产如果这个时候出大事,我们等于自毁长城,会引发一系列完全难以预测的风险。一线和热点城市的调整会到明年的上半年,我认为现在安全的就是二线城市,当然也会分化,最危险的就是五六线,五六线过去两年房价的暴涨是一场灾难。这些地方从来不缺房子,价格也很合理,翻了一倍,很吓人,翻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往下掉的时候没一个人接盘,房子没人要会变成名副其实的不动产,很吓人。 我觉得以国家中心城市为主的大城市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但是,短周期来讲,明年还是调整的格局,明年整个调整应该在上半年,下半年如果政策松动,有望访谈。 所以,我讲这么多,其实就是两句话:第一,你们也有错,所有的错不是政府的。第二,不要有幻想,中国经济变了,中国所有的行业都变了,玩法变了,游戏规则变了,所有的东西都跟过去不一样了,不要拿过去的标准、思维、路径依赖来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2019年还不错,2020年也糟糕不到什么程度。这样的状态我们要习惯,不要再抱怨了,不要梦想回到以前,不可能了。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所有的“大变局”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我相信大家的体会会越来越深刻。当然,我们必须强调我们对中国经济看好,中国只要不犯致命的错误,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我认为下一个周期全球最赚钱、全球最有想象力,全球最有潜力的地方仍然是中国,我不认为有些专家经常吹捧的那个印度会超过中国,我觉得很荒唐。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去过印度,那么一个糟糕的国家,居然说会超过中国。 我以前没有去过印度,后来去过几次以后我才知道这有多荒唐。我们在北京老讲堵车,但是我去过几次印度以后,我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堵车。早上九点开会,告诉我们会堵车,早点出发,七点从酒店出发,十二点准时到达。经常一些城市里面车、牛、羊、马、猪一块走,那么一个国家说会超过中国,中国人太不自信了。我认为中国经济走到今天为止,大势非常好,改变中国经济大势的只有中国自己,没有别人。产业基础很好,各方面都很好,只要我们沿着过去正确的道路走下去,中国经济没问题,在座各位责无旁贷,我看好你们!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汉鼎宇佑集团董事长王麒诚出席并发表演讲。 汉鼎宇表示,企业的天职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他谈到,美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制造业,它把很多制造业的外包,包括苹果公司也不生产苹果手机,都是在富士康生产的,但是医药产业是一直在美国的。所以6款靶向药里面,有3款靶向药中国是生产者,中国的生产权利在我们手上。 “就像伟哥是一个美国的药,但是中国的伟哥是在中国生产的,可能大家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我们现在把其中的3款的靶向药的中国生产权拿下来了,助力中国的医疗产业的升级。这是一个模式的创新。” 王麒诚 汉鼎宇佑集团董事长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麒诚:我早上就在这里听整个讲座和各位大佬的一些讲话。我们在2018年的时候中国民营企业这么困难的这一年,我们逆势收购了美国的一家保险公司,收购的是一家美国的做美国公民65岁以上老百姓的国家买单的保险公司,这个其实很难,为什么?主要是审批难。因为我们掌握了应该说数据的敏感性的问题,由外国公司控股美国的保险公司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通过一年的努力做到了。这个收购了之后,对我们整个的发展就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定海神针。 我们就因为这个收购延伸出了两个创新: 第一,模式创新。因为我们在美国拥有了美国的保险公司,因为大家都知道在美国保险公司地位是非常崇高的,所有人看病去医院看医生,必须要有保险,否则很贵,他们价差很高,像一个创可贴如果用cash去付,400美金,如果保险公司去付2美金。因为中间价差很大,所以所有美国公民都会去买保险,否则看病看不起。所以说,在美国所有的医生和医院都要依靠保险公司,因为它是他们的上游。相当于我们掌握了大量的上十万名的美国的主流的医生,这些医生我们做了一个什么创新呢?因为很多的药厂需要这些医生的帮助,1.需要医生帮他找病人做临床。2.他在FDI上市以后,这些药厂的药需要这些医生帮他推广。3.这个药能不能有很好的销量,还需要我们保险公司能不能列入到报销的范围。 所以,在美国因为有了保险公司,我们可以引导很多美国的一些创新药厂,让他跟我们合作进入到中国,我们一下子拿到了6款靶向药的中国总代理,当然现在第一款药在CFDA已经在审批了,大概在明年3月份中国的第一款淋巴癌的药,就是美国最新一款淋巴癌的药就是由我们集团代理的,就会在中国上市。这其实是模式上的创新,因为在美国的一个收购带动了整个医疗产业的创新的模式的布局。现在我们还二十几款的美国最好的一些医疗器械的代理,我们也拿到了,这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我们在食物链的上方,所以下面的医药、医生,以及下面的药厂、器械厂和医疗服务公司就有很强的整合能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 同时,我还想特别指出,我们拿到这6款靶向药中国代理的销售权只是一个开始,因为每一年我们还在不停的增加代理权。很重要的一点,其实对我们中国的产业升级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制造业。大家都知道在美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制造业,它把很多制造业的外观,包括苹果公司也不生产苹果手机,都是在富士康生产的,但是医药产业是一直在美国的。所以6款靶向药里面,有3款靶向药中国是生产者,中国的生产权利在我们手上,就像伟哥是一个美国的药,但是中国的伟哥是在中国生产的,可能大家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我们现在把其中的3款的靶向药的中国生产权拿下来了,助力中国的医疗产业的升级。这是一个模式的创新。 第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的天职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建立自己的护城河,技术创新也是很重要的。技术创新我们做了什么事呢?因为在美国电子病历数据非常的完整,从你出生到最后死亡,所有的用药的、看病的,所有记录都是在系统里面。保险公司是可以天然的获取这些数据的。基因数据很容易获取,抽一管血马上就可以把基因数据读出来,但是我们真正用到的很少。 这个里面我们做了一件很创新的事情,基因数据代表你潜在的东西,像家族有潜在的高血压史,你可能20、30岁没得,40岁可能就得了,电子病历就是这样的显象的。一个是隐性的,一个是显现出来的,中间里面是有逻辑关系的。这个逻辑关系我们在八年前保险公司的CEO,他是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一个心脏病专家,他把哈佛医学院最牛逼的这些医生,各个科室的医生聚集起来,把看病的逻辑整理了6000条。比如这里出了个红点,脸上长了个疹,他可能觉得你肝不好,就是看病是有逻辑的,他把这些逻辑6000条整理下来做成了一个AI的软件,最核心的是什么?读取了14个州800万份的完整的电子病历,相当于下了围棋下了800万次,他的准确率非常高,我们现在只要你这个人来投保,你抽一管血给我,然后结合你现在,比如35岁,你的电子病历一结合进去,我马上告诉你,45岁有可能得什么病,生病的完整预测,这个东西对我们保险公司很重要,定价。 第二个很重要,简括干预。比如我这个人来投保,我就告诉他,投保之后这个人未来每个月交多少钱,但是我们已经预测到你三个月之后,经常在吃的糖尿病的药已经出现抗药性了,你必须要换药,不换药有可能有截肢的风险,一截肢在美国旧60万美金的成本。那么,我们因为有了健康干预,他也减少了痛苦,我们保险公司也赚到钱了。所以,这个事情我后来想想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如果把这个放到中国来做,那很可怕,我们“健康中国”习总书记提出来,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如果每个人都知道未来有可能会得到什么症状,我们用后天的健康的干预能够让自己活的更长久,为什么不是好的事情?这就是因为很多时候,比如你就算是熬夜,人家说你熬夜,肝就一定不好吗?每天吸烟,难道肺就一定不好吗?不能用很多大家常规的模式框定这个人个体的健康的预测,这个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这个技术已经做到了,我觉得未来非常的可以期待。[详情]
原标题:吕晓慧:企业家应该把照镜子和看窗外两件事做好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11月5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吕晓慧在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发言表示,“中美贸易从现在到未来两三年中长期的一个阶段来看,争端应该是一个新常态。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好有坏。作为一个企业要做什么?我认为可能更多的是关注。我们怎么样来做好自己,怎么样来判断自己在这个洪流中身处什么样的位置,然后做好应变。” 科技企业走到现在,它们的创新力是如何觉醒的?吕晓慧认为,京东方等科技企业身上能让感受到未来,这些企业都是带着创新的基因开始的。创新到底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对于企业来讲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事情,还是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回到德鲁克对企业的定义,企业有两个基本责任:一个是创新,另一个是创造客户。为什么要有你的企业存在?你就要创造价值,可以创造价值就需要通过创新,创新应该是每个企业本分应该做到的事情。 京东方等这些企业为什么今天活得很好?吕晓慧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把这件事情做得非常到位。过去二十年,可能因为时代的大势有了这样的机会下海淘金,他们做起来了。但是,当潮水退去以后,他们如果没有做好该做的事情,可能也会烟消云散。我们今天时代变化的节奏太快,我们叫做mutability(易变的),uncertainty(不确定性的),complicated(复杂的)以及indistinct(模糊的)。吕晓慧还指出,一个企业在今天这个环境下,我觉得主要的问题不是如何创新,而是坚持自己的道路去创新;另一方面还要应变这个纷繁复杂的事业,结合自己创造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上还要不断地去求变与求新。在这两者之间,企业的传承和未来的求变如何结合起来?我觉得这可能是今天企业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在中美贸易战上,企业家看形势是为了给你自己的无为找借口,还是为了有为找出路? 据吕晓慧表示,当形势好的时候,大家问你企业为什么做得这么好?他们容易回答:“我的能力很强,我的创新很好。”但是当形势不好的时候,大家就纷纷往形势外面看了,做得不好是因为形势不好。但真正卓越的企业家,恰恰把照镜子和看窗外结合得很好,越是好的时候越要看窗外,有什么样的机会出现,我们如何顺势而为。越是形势不好的时候,反而越需要照镜子,看看自己哪里不太美,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修炼内功。 因此吕晓慧认为,企业家应该把照镜子和看窗外两件事情做好,不管时代如何变换,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出路。唐朝的刘禹锡有一句诗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就是说,再多的企业倒下,依然会有更多的企业站起来继续前行。[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东盛集团董事长、广誉远掌门人郭家学出席并发表演讲。 郭家学表示,很多人感觉中医治不了大病,可能是你没遇上好中医,遇上好中医,可能没遇上好中药。 中医可以治大病,比如纯粹发热的感冒,嗓子疼,晚上睡觉前吃一颗安宫牛黄丸,第二天早上起来绝对感冒就好了。 他提到,中药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从膳食到运动到养生,只要遵循这种生活方式人人都可以获得无疾而终的过程。中医不是慢郎中,只要对症下药可以治快病和大病。 郭家学 东盛集团董事长、广誉远掌门人 以下为演讲实录: 郭家学:整个中药产业这些年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我觉得一个是产品的原料没有了,影响产品的品质,产品没有品质,产品治不了病,消费者怎么认同你?第二,泡制的公益。刚才讲到竞争力的时候,竞争战略的选择其实有两个,一个是产品的价格战,打价格战,谁的价格更低,同样的六味地黄丸,谁的价格低买谁的。凡是做低价的,比如生产六味地黄丸用的地黄,传统的是用“ 九灸九蒸九晒”,但是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基本上就是一蒸一晒或者两蒸两晒直接入药,你说疗效还有吗?消费者怎么认同你?所以,泡制工艺对药品也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简单的打价格战,最终还是要被淘汰的,药品跟矿泉水不一样了,有钱了喝阿尔卑斯的某某泉,没钱了便宜的也止渴,药品是治病的,不是那么容易被替代的。所以,竞争的第二个战略选择就是差异化竞争战略。比如在中药上,这些原料有没有,如果有这些原料,你的产品定价就可以高,你的产品消费者就认同,疗效好,消费者认同。你的产品如果是真正传统的古法泡制工艺,疗效好,消费者认同。 所以,广誉远为什么在最近五年异军突起呢?好像是你们在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这么一个中国最高品质的中药公司,我说这不是一夜冒出来的,广誉远400多年来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药企业,但是它为什么存在400年?我认为它坚持了道地药材,一个是古法泡制工艺。广誉远为了发展高品质中药,我们在全国是唯一养犀牛、穿山甲的公司,只要保障动物的可持续发展,有朝一日这个药一定会出来。因为犀牛角在解热镇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在一些重大疫情的防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从竞争来说,我认为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把原料,道地药材坚守住,还有古法泡制坚守住,还有坚持创新。而且最近市场的发展,这一百多年全球的医学体系得到高速的发展,用循证医学的一些理念对我们传统中药做进一步的循证医学的研究,这是我们现在中药行业需要做的。第四,人工智能对我们这个行业发展我认为未来可能是颠覆式的。 很多人感觉中医治不了大病,可能是你没遇上好中医,遇上好中医,可能没遇上好中药。中医可以治大病,比如纯粹发热的感冒,嗓子疼,晚上睡觉前吃一颗安宫牛黄丸,第二天早上起来绝对感冒就好了。大家说西医治感冒提前时间,所以今后在人工智能方面,我认为可能引领整个中药行业发展。人工智能在中药行业两个应用,一个应用因为是遵循自然经验,我们传统看病就是经验,怎样把中医几千年的经验通过人工智能最后服务更多的百姓。第二,在药品的研发方面,人工智能同样能够起到这个作用。 所以,通过这四个方面,中药未来可能要开辟另外一片天地,而且这次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中药大会,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国务院召开这个中药发展大会,中医药的春天我认为正在到来。 郭家学: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14年就开始做布局,现在正在做关于中医的诊断人工智能。我们1.0版的中医机器人预计在明年上半年生产出样机,但是真正离临床使用估计还需要两多时间。通过1.版机器人把现在一些技术,包括远红外的技术都运用在人工智能方面。因为过去中医治疗方面,中四最稀缺的资源一直是医生的资源,包括现在都是稀缺资源。我们每年有五分之一时间在北京为全国各地的朋友找对接这个医院,对接那个医院,医生的资源稀缺。中医的名医资源更稀缺,因为中医是个性化医疗,每个中医的经验跟其他人还是有所差异,虽然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但是怎样把这些差异化的诊断技术和手段用到临床上,我认为今后的人工智能可以解决。 去年在两会期间,我们国家中药局的林局长专门抽出时间到我们公司去考察了半天关于人工智能,听我们汇报。他认为将来人工智能可以显著的改变中国的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今后远在西藏地区的老百姓都可以公平的享受到最好的医疗资源服务,因为中医看病如果能够对症下药,有好药和好医生问题就解决了,这是我们广誉远这么多年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名医、名药。 未来人工智能对整个中药行业我认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好多人说到中医就说是老古董,其实中医每过几百年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会诞生伟大的医学家,伟大的医学理论,伟大的里程碑式的产品。最近一百年中医停滞了,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对于今天来说这正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机会,我们通过跟技术、理论的结合能够促进中医更好的服务人类的健康,中医智慧服务全球,实现中医让生命更美好的愿景和使命。 郭家学:中药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从膳食到运动到养生,只要遵循这种生活方式人人都可以获得无疾而终的过程。中医不是慢郎中,只要对症下药可以治快病和大病。通过传承和不断创新,让中医能够更好的改变人的生活,实现人民生活更美好的使命,这也是广誉远的使命和愿景,中医让生活更美好,让生命更精彩,怎样实现?就是传承和创新。[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武常岐出席并发表演讲。 谈到企业竞争力提升,武常岐表示,是因为中国的人均GDP很大幅度的上升了,弹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需求方面对创新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我们中国14亿人,1%就是1400万人,1400万人是一个中等国家,假如按照收入来排,1400万人,中国的人均GDP我想应该是超过瑞士,有层次了,实际上就是产品需求对服务的满足,企业家有很大的动力,加入是满足收入最高的群体。当然我们也要满足金字塔的底部。 “这是我认为竞争力重塑有一个分水岭,就是现在中国的企业要创新新产品、新服务,而不是把产品价格低一半。” 武常岐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以下为演讲实录: 武常岐:现在的发达国家和我们中国的企业,前一段的差距在哪儿?跟竞争力有关系。因为竞争力有很多维度,但是最主要的两个维度,一个是怎么把全新的产品研发出来,提供给消费者,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种就是怎么以更便宜、更有效的方法生产出来。一直到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大部分的企业它的竞争力都是通过给定一个产品,或者是一种服务,我怎么样以更有效的办法生产出来。 最简单的例子,早期比亚迪,他不是说我发明了这个锂电池,我用特殊的工艺方法把生产出的锂电池同样的性能比日本生产的电池便宜一半,我有50%的毛利,我还可以比你便宜20%左右, 但是,另外一个方法,最早比如苹果公司,他说你们这些消费者没有见过的产品,我是一个超人,给你们提供的产品你们没见过。所以,服务创新把产生推向世界。但是,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创造新产品,来满足不仅仅是中国的消费者,而且是世界的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竞争力是重塑的。整个大的趋势,最新一期的《哈佛商业评论》刊了这么一篇文章,就是讲微信,现在Facebook都在担心竞争不过微信,微信的创始人说我就想一个办法,使用户最方便、最简洁,你以前没用过这个东西,我有这个东西不光是中国的消费者说好,现在连美国甚至Facebook这样的公司都说好,这就是竞争力。现在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这就是我们从成本基础上我理解的重塑。发达国家过去讲只有发达国家有创新能力,为什么?因为发达国家收入高。收入高的意思是什么?有钱人跟没钱人的区别在哪儿?有钱人任性,想干吗干吗,发达国家的企业家就是你想到的,甚至没有想到的产品都给你造出来,你的收入就来买这个东西了。 但是,中国有两个因素影响到这个。一个是中国的人均GDP很大幅度的上升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中国为什么需求方面对创新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我们中国14亿人,1%就是1400万人,1400万人是一个中等国家,假如按照收入来排,1400万人,中国的人均GDP我想应该是超过瑞士,有层次了,实际上就是产品需求对服务的满足,企业家有很大的动力,加入是满足收入最高的群体。当然我们也要满足金字塔的底部,这是我认为竞争力重塑有一个分水岭,就是现在中国的企业要创新新产品、新服务,而不是人把产品价格低一半。 武常岐:华为的成长和刚才我讲的有点类似,它实际上有两个阶段,它的竞争力也在发展。首先竞争力是在竞争中产生的力量,没有竞争环境谈不到企业的竞争力。市场环境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华为基本业务是在通讯设备制造业,当然它现在也做了软件、芯片。早期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最开放的行业之一,诺基亚、摩托罗拉、北电、爱立信都在中国。在这个开放竞争的环境中就是优胜劣汰。我们的巨大中华冒出来,当时华为做的是学习模仿好的服务,快速的服务,低价,和全球的群雄争夺。 现在的情况变化了,因为竞争的环境中竞争力的要素发生了变化。全世界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它为什么围剿华为?华为在5G,当然有2G、3G、4G都在做,5G当时就受到先进发达国家的限制。现在华为说我生产的东西你们都没有,你们都达不到,所以美国的消费者就面临一个选择,要不然继续看黑白电视,华为做出来4K彩色电视,你看不看?你可以选择,你可以不用5G,你可以继续用4G,你用3G都行。但是我的产品发展到什么程度不用你去管,这是竞争力的最高形式。 我在产品、服务也好,我比你高一大截,你有选择,你可以继续用。这是华为成立这么多年自己也在不断转型,它的竞争力源头,竞争力也在变化,但是有一个不变的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有一个理念,有一个信念,要做最好的产品,这个好早期可能是最便宜,最方便,现在就是性能、可靠性。有不变的,有变化的。智能化、数字化,中国企业有一个特别好的机会,整个世界在变化,主要在技术方面,当然革命就是彻底变化。柴油机、奔驰车做的再好一百多年,现在都做电动的了,还有氢能源。 我讲华为的竞争力做出的产品,你不买我的,我实际上是给你更好的性能,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带宽,更小的时延,这是竞争力。[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经营报》社长金碚出席并发表演讲。 金碚在演讲中表示,世界本身急剧的变动,而且新的技术日新月异,很多的技术不仅是满足了消费者和广大人民的需要,而且它在创造需要,老百姓的需要本身也在进步,在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墨守成规,没有新的探索精神很可能会使它的竞争力受到极大的伤害。” 以下为演讲实录: 金碚:竞争力从本质上讲实际上就是企业的差异性。因为经济学很难定义竞争力。我们十几年前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什么样的企业是有竞争力的呢?我们在经济学上把企业都定义为一样的,企业都是同质的,追求同样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然后它的方法就是让成本更低,然后占据更多的市场,这样的企业就是一般的经济所刻画的这个世界。但是,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生存,能够发展,有的企业在竞争中间被淘汰了,如果我们根本上来讲,就是它有独特之处。 所以,所谓重塑企业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使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间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当然,企业竞争本身又意味着企业之间是替代的,如果企业之间没有替代性就没有竞争性。替代性就是企业之间的共性。所以,每一个企业所谓重塑竞争力,就是说要考虑自己怎么样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上和你同类的企业之间进行竞争的时候,你有什么独特性。 很显然,现在我们这个世界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进步正在进入一个时代转折意义的这么一个阶段,企业怎么样能够应对当前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世界,使自己的企业在竞争过程中间具有自己独特的差异性,我认为这就是现在重塑竞争力的一个根本的问题。 哪些因素比较大的限制了企业提升竞争力或者进行产业升级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多种原因,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竞争力的减弱。但是顺着刚刚几位专家和企业家的思维,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企业它停止探索就以为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一劳永逸,这个大概是现在这个世界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许过去不是。过去传统社会变动本身比较慢,一个企业,百年老店,可能你要守住原来的传统,基本上就可以活得很长久。 但是现在这个世界已经改变了,世界本身急剧的变动,而且新的技术日新月异,很多的技术不仅是满足了消费者和广大人民的需要,而且它在创造需要,老百姓的需要本身也在进步,在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墨守成规,没有新的探索精神很可能会使它的竞争力受到极大的伤害。这是我的看法。[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吕晓慧出席并发表演讲。 吕晓慧在演讲中问企业家一个问题,我们看形势是为了给你自己的无为找借口,还是为了有为找出路? “当形势好的时候,大家问你企业为什么做的这么好?他们容易我的能力很强,我的创新很好,但是当形势不好的时候,大家就纷纷往形势外面看了,做的不好是因为形势不好但真正卓越的企业家,越是好的时候越要看窗外,有什么样的机会出现,我们如何顺势而为。越是形势不好的时候反而越需要照镜子,看看自己哪里不太美,还可以做的更好一些,修炼内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吕晓慧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吕晓慧:刚才这几个企业都让我非常感动,在这样的企业身上能让感受到未来,主持人说创新力的觉醒,我想这些企业都是带着创新的基因开始的。我觉得要停下来问一问,创新到底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对于企业来讲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事情,还是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回到德鲁克对企业的定义,企业的两个基本责任,一个是创新,第二是创造客户。为什么要有你的企业存在?你就要创造价值,可以创造价值就需要通过创新,创新应该是每个企业本分应该做到的事情。 刚才主持人说的很好,这几家企业为什么今天还坐在这里,不但活的很好,可能还会越做越好,就是他们把这件事情做的非常到位。那些十几年,过去二十年,可能因为时代的大势有了这样的机会下海淘金,他们做起来了,但是当潮水退去以后他们如果没有做好该做的事情可能也会烟消云散。今天有一个感受,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变化的节奏太快了,我们叫做mutability易变的,uncertainty不确定性的,complicated复杂的,还有indistinct模糊的,一个企业在今天这个环境下,我觉得主要的问题不是如何创新,主要的问题是方面坚持自己的道路去创新,另外一方面还要应变这个纷繁复杂的事业,结合自己一路走来你创造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地去求变,求新,这两者之间你自己企业的传承和未来的求变如何结合起来?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今天企业面对的一个问题。 我觉得在座很多应该是企业家,听到这几位一路走来的故事,以及他们眼前的未来都是很兴奋的。我在这里想根据他们说的给大家分享一点点经验,其实在今天大家可能都或多或少有些压力和焦虑,大家都很喜欢聚在一起探讨形势,但是我想问所有企业家一个问题,我们看形势是为了给你自己的无为找借口,还是为了有为找出路?当形势好的时候,大家问你企业为什么做的这么好?他们容易我的能力很强,我的创新很好,但是当形势不好的时候,大家就纷纷往形势外面看了,做的不好是因为形势不好但真正卓越的企业家,在座的这几位他们身后的企业恰恰把照镜子和看窗外结合的很好,越是好的时候越要看窗外,有什么样的机会出现,我们如何顺势而为。越是形势不好的时候反而越需要照镜子,看看自己哪里不太美,还可以做的更好一些,修炼内功。 我借用各位的分享,希望在座的企业家在借这个机会把照镜子和看窗外这两件事情做好,不管时代如何变换,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出路。唐朝的流刘禹锡有一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再多的企业倒下,依然会有更多的企业站起来继续前行。[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原烽出席并发表演讲。 原烽在演讲中谈到,内部也一直在说心态要改变,以前是跟随别人,现在是领跑,很多也是被逼无奈。 “因为京东方经历过被LCD颠覆的时代,又经历过亏损,所以我们对生存这块思考的非常多。我们的创新是基于生存理论在的,当时我们创始人根据半导体显示行业的发展提出一个理论,说每36个月标准的半导体显示器件性能要提升一倍以上,否则价格要下降一半,这就逼着我们不断创新。后来这个定律被日本学界定义为显示行业的“王氏定律”。” 以下为演讲实录: 原烽:往回回顾,京东方2003年开始进入液晶显示领域,我们开始投线、产出是在2005年。但是,2005、2006年的时候我们遇到非常大的困难,亏损非常严重,当时一年亏一二十个亿,这在中国的上市公司里感觉是不可思议的事。但是,我们从第一条线开始,即便在困难的时候我们研发投入都没有少过,始终保持在7%以上。到今天为止,我们在各个细分领域都做到了全球第一。可以这么说,大家手里拿的智能手机,每四部手机里有一块屏是来自京东方的,每两个平板电脑有一个屏是来自京东方的,每三台笔记本电脑,每五台电视,这是全球的数据,有一台的屏幕是来自京东方的。这些核心还是在我们的研发投入上,我觉得自主创新。 去年京东方新申请的专利数量达到了9585件,其中90%以上是发明专利。我们有个美国商业专利数据排名IFI,全球前50强京东方排第17位,中国只有两家企业入围,就是京东方和华为,这是我们不断投入,然后创新来实现的。 我觉得中美之间是一种交织在一起的关系。比方说,商业合作说,京东方需要的一部分材料和设备是来自美国的,同样京东方产出的东西,美国的客户也都在用。不论是著名的手机厂商,笔记本电脑的厂商,甚至做VR、AR的这些都在用我们的屏幕。 再回到刚才的创新上,我们一方面在做自主创新,同时我们也在倡导开放式创新。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提一个概念,叫做“开放两端,芯屏器和”。这个两端开放一个是技术端的开放,一个是市场端的开放,就是和上游客户一起联合深入的做研发和投入,大家共同创新。我和客户之间在应用端方面也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芯屏器和”,我们是从“屏”的角度,就是屏幕。“芯”可以有芯片。器,一方面是硬件的器,比方说各种其他的供应商,然后另外一个软件的“器”就是整体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生态,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我们想中国这样的大国,京东方这样在显示行业的领导者、地位我们都有必要以开放的心胸来呼吁大家共同合作,倡导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我们内部也一直在说心态要改变,以前是跟随别人,现在是领跑。顺着教授说的回到创新,很多也是被逼无奈。因为京东方经历过被LCD颠覆的时代,又经历过亏损,所以我们对生存这块思考的非常多。我们的创新是基于生存理论在的,当时我们创始人根据半导体显示行业的发展提出一个理论,说每36个月标准的半导体显示器件性能要提升一倍以上,否则价格要下降一半,这就逼着我们不断创新。后来这个定律被日本学界定义为显示行业的“王氏定律”。别的行业是36个月性能提升一倍,京东方内部要求18个月性能提升一倍,以这样的速度不断开拓市场。方向是5PEH,画质要好,产品功耗要低,我一块屏可以集成更多的功能,它本身可以是一个系统,第四个是显示产品本身要符合时尚的要求,第五是性价比要高,H是符合健康的要求。我们分辨率这块,大概2012年4K电视上市的元年,2016年4K电视的普及率才超过40%。京东方是13年就推出了8K电视,而且卖到了日本市场NHK。我们在16年巴西奥运会也联合NHK做过8K的信号转播,包括刚刚过去的70周年大庆我们做了8K、5G的联合直播。基于我们对行业的洞察这是一个方向。 接下来结合戈森的效应定律,第一个效应递减,大家渴的时候喝第一杯水很管用,第二杯水和第三杯水就不断递减,我的性能是可以缓解的。第二个效应相等理论,这有一块面包和一杯水,渴的人想喝水,饿的人想吃面包,需求是非常广的。在5G环境下,在AI赋能情况下我能做的更多,我们除了标准显示屏,我们做了很多物联网场景建设,比如在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车联都有我们的东西。包括在70周年大庆的时候有一个3290块屏互动,一会儿转成国旗,一会儿转成长城,这就是软硬融合的场景,不止是显示还有整个新发系统,保证每一块屏不能中间有一块是黑的,这是场景方面的建设。 第三定律讲的是效应枯竭,效应枯竭的时候大家都不买东西了。大家记得手机行业,苹果在2010、11年的时候推出了Iphone的时候推动了行业的发展,柔性的显示应该会有一些惊喜。包括华为要上市的折叠屏也是京东方的产品,还有拉卷的柔性显示产品,通过这样的颠覆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消费刺激,这是我们结合5G和AI行业发展不断变化,争取走在时代的潮流前头。[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虹莉出席并发表演讲。 王虹莉在演讲中表示,全球的供应链其实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处于一个相对比较正常的一种冲突状态。因为叫友商也好,叫竞争对手也好,都是要争取一个我最领先的相对竞争的位置,当然这是一个博弈。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虹莉:浪潮是一个比较老牌的IT,定位在信息技术领域里面的一个企业,有75年的历史了。在今年国家70年的国庆期间我们自己集团也搞浪潮自己70年的回顾。浪潮由我们孙董事长领导研发的,带领着我们的团队在新加坡进行的服务器和小型机的研发,当时就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一台设备的成本可能是下降到只有原来的30%,这个机器现在还有两台,其中一台我们从一个银行的客户那儿购买回来的,一台在我们的展厅,一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其实说到IT的企业,我们是百年老店。实际上看中国也好,美国硅谷也好,IT企业的创新永远是一个主旋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硅谷的那些核心的建筑,或者醒目的地方,和平每十年就有一个轮回,因为不断的技术创新会通过科技孵化出新的从创业型,从Start的公司,到一个全球的市占率很高的领先企业。对于浪潮来讲,也是在70年的过程当中,我们从我们自己的,以计算为核心是我们产业的战略,到浪潮提出云计算的战略,到今天围绕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我们也提出了建设一个新型的互联网公司。 刚才很多专家也提到了开放和融合,从浪潮来讲,我们也是始终坚持着这样一个开放融合的发展理念。首先,从刚才提到的现在的经济形势问题,经济上面临着一些新的课题,或者我们叫新常态。其实从我个人在一线的实践经验来看,我觉得全球的供应链其实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从生意本身来讲,这是一种很客观的,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正常的一种冲突状态。因为大家毕竟我们叫友商也好,叫竞争对手也好,大家肯定是说,我要争取一个我最领先的相对竞争的位置,当然这是一个博弈。当然,这个过程当中大家有微观的手段,宏观的手段,我觉得这是一种正常的。但是,可能在某一个阶段,就像刚才姚院长讲的,媒体会讲,大家会喜欢比较极端的,可能会吸引更多的眼球。 所以,从个人角度来看,从我们的实战经验来看,我觉得全球供应链的整合,包括我们在本土也好,国际的投资。比如从浪潮来讲,我们也积极参与到各种开放的、开源的组织当中去,基于一个开放、开源的基础进行我们的自主创新,更上了一个更快的台阶。刚才姚洋院长也提到,举的高铁的例子其实我特别认同,我们通过已有技术的消化、集成、整合、再创新,孵化出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技术形态。再利用我们从需求侧收集到的大数据进行供给侧的结构化的创新和模式的创新,我觉得它可能是要各种方式并举的,然后才让我们在整个全球化的竞争里面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比如浪潮来讲,不管是中国的ODCC,包括我们参与美国的OPC组织,在OpenStack里面我们都是金牌会员,我们要不断的加大我们的贡献,以及对贡献成果自主创新孵化的力度和在客户端的实践,和提升我们自己的产品竞争力。我觉得整体来讲,还是基于浪潮对市场的洞察和开放的自主创新的动力。[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科大讯飞副总裁、消费者BG副总裁李传刚出席并发表演讲。 李传刚表示,技术创新以后要有产品创新,要把它转化为产品,产品创新以后要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所谓商业化,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样你的创新的这些产品最终是看得见、摸得着,让消费者来使用,产生黏性,或者他们喜欢使用你的产品,最后产生价值,他们愿意来购买你的产品。这样你有了这些利润以后,反过头来又可以在源头技术创新方面继续投入。” 科大讯飞副总裁、消费者BG副总裁李传刚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传刚:大家知道科大讯飞是成立于1999年,20年来科大讯飞一直坚持在人工智能、智能语音的方向上面。大家看2018年可能有些人知道,科大讯飞在国际的人工智能、智能语音、语音识别、机器阅读理解,像TTS的语音,合成技术这些方面,国际的比赛当中参加的有比如大名鼎鼎的像Google、亚马逊、微软等等这些顶级的人工智能公司,包括MIT的这些实验室等等,我们获得了12个世界冠军。这是2018年。 2019年,在8月底,刚刚过去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面,我们获得了一个叫“Super AI Leader”,我们叫“SAIL应用创新奖”,这个当中新一代语音翻译技术及系统,这样一个奖项。这个大家可能在人工智能界对这个奖向比较熟悉,它是人工智能界的诺贝尔奖,是全球国际人工智能界当中的最高荣誉,所以这是对科大讯飞的一些认同。 所以,为什么我刚才讲这样一些所谓科大讯飞的历史,或者是获得的奖项,这个当中李老师刚才讲到了,就是我们认为一直坚持源头技术创新,我们20年来一直在人工智能、智能语音的领域,在这个方面已经探索了。同时,20年来我们特别是在最近这几年,我们在国际上都得到了很多的冠军。从这个方面我们坚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竞争力当中核心的一部分。当然,刚才几位嘉宾也讲到了,我是光华的EMBA和MBA,也是MBA的校园导师,我是光华的,所以刚才北大的还有一个姚洋院长,他刚才也讲到了,不仅仅要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以后要有产品创新,要把它转化为产品,产品创新以后要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所谓商业化,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你的创新的这些产品最终是看得见、摸得着,让消费者来使用,产生黏性,或者他们喜欢使用你的产品,最后产生价值,他们愿意来购买你的产品。这样你有了这些利润以后,反过头来又可以在源头技术创新方面继续投入。 比如我前段时间去华为参观,我知道华为原先的投入费用是20%,大概几十亿美元,现在的投资增加到20%。他这样形成一个竞争的壁垒,这是我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详情]
新浪财经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今日在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在谈到创新要把握度时表示,对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号召的创新比较担心,从互联网,到AI到区块链,各地不应该一窝蜂,而应该是发挥区域在创新上的差异化优势。具体到新能源车,零部件数量虽然从几万减少到几千,但技术含量仍在,传统车企利用技术优势和电池技术,会超过所有的PPT造车。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姚洋 以下为演讲实录: 姚洋: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新的国际环境下面中国的创新路径的选择问题。 大家知道,自去年以来,国际形势变得非常的错综复杂。和这个相关的,我们国内也出现了一股思潮,这股思潮核心点是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美国未来的目标就是阻止中国的崛起。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应该准备脱钩,甚至有些人提出来,我们应该顺势脱钩,我们应该像以前一样开始搞“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带上引号,“自主创新”就是不靠别人了,完全靠我们自己来搞“自主创新”。 我觉得这两个判断都是非常值得商榷的,美国内部有没有人想阻止中国的崛起呢?有这种人,但是以我自己过去二三十年在美国人打交道的经验来看,特别是过去五六年打交道的经验来看,我觉得真正想阻止中国崛起的人在美国实际上是占少数的。这些人应该来说只是共和党的强硬派,还有美国所谓的“Deep state”,就是军界,还有它的一些Security那方面的人,这些人的数量很少,声音很大,因为他们说的话媒体愿意报道,媒体都愿意报道一些极端言论,而不愿意报道一些比较平和、理性的声音。像纳瓦罗这种人在美国应该是少数。有人可能说,美国都把我们当做竞争对手了,你还在这儿说美国不想阻止中国的崛起?竞争对手不等于要把你给消灭掉,或者阻止你成长起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把我们看成一个竞争对手是给我们一个平等的待遇。因为以前美国就说你是小老弟,我拍拍你,我给你一点甜头,给你几颗糖吃,现在说对不起,我不给你糖吃了,你已经是成年人了,我要平等的对待你,这不是挺好的一件事吗? 那么,脱钩能不能成功?我觉得脱钩是不可能成功的。美国内部这种脱钩的声音是有,但是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商界是不愿意跟中国脱钩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离开了中国这个市场很多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实际上是活不下去了。比如,芯片产业,美国的芯片销往中国的占他们产量的40%-60%,它失去了巨大的市场,是不可能继续竞争下去的。台积电要搞五纳米的新工厂,投资额是300亿美元,之所以有这么多钱投资,就是因为它在大陆的市场。所以,当特朗普下禁令不给华为供货的时候,台积电想来想去要坚持给华为供货,因为他失去了这个大陆的市场就失去了未来。 所以,从美国这个角度来说,商界是不愿意脱钩的。看一下我们谈判的内容,很多的内容是关于中国国内政策的。按理说特朗普为什么关注中国国内?他的目标就两个:1.减少贸易赤字。2.让美国的企业都回去。你把中国的经营环境,像刚才高院长说的,我们继续改革,我们让中国的经营环境改的更好,那美国的企业不更愿意留在中国吗?特朗普不就失败了吗? 为什么在跟中国谈判的时候他还要谈这些呢?我个人的判断,就是美国商界对美国政府的压力,换句话说,美国商 界是搭上了特朗普贸易战这个便车,他搭这个便车就是希望中国进一步的向他们让利。当然,我们说改革是一方面,但是他们的要求更多是要他们得到更多的好处。所以,在这个方面,我觉得我们是把脱钩的危险夸大了。 中国未来的技术创新的选择应该是怎么去走呢?我觉得开放仍然是中国创新的必由之路。我们关起门来是不是可以搞创新?没错,能搞。看我们建国前30年基本上是关起门来自己搞,也蛮成功的,我们引爆了自己的原子弹,我们的空间技术、航天技术、导弹技术现在都是世界一流的,当然这个都是败前30年的积累所赐。但是,我们要想到前30年我们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昂了,我们是以牺牲几乎两代人为代价,获得了那样的科技进步。我们还能不能持续的,说你再牺牲两代人,我们搞关起门来的技术创新,恐怕是困难的。在座的很多都是年轻人,你们愿意像邓稼先那样吗?17年不告诉家人自己在哪儿工作,最后自己受辐射,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我觉得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不可能付出那么高昂的代价再去搞科研。 我们现在看一下过去这二三十年的技术创新都是怎么来的?都是开放来的,高铁是最好的例子。我们一开始想搞磁悬浮,后来觉得磁悬浮太昂贵了,不搞了,搞洞彻。动车是我们自己的技术,本来要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因为动车速度最高也能达到200公里,可是到2006年当时铁道部领导人说,我们放弃动车这条路,我们要搞高铁。高铁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基础,怎么去搞?我们购买四个国家的技术,日本的、加拿大的、法国的、德国的,然后我们来集成。集成大家会想,你永远购买别人国家的,我们不成了别人国家的技术的奴隶了吗?不,我们搞本土化。你看这个也就是短短的十几年间,我们现在的高铁基本上全部实现国产化,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但是没有起先的开放,购买别人的技术,关起门来能做到吗?再干20年恐怕也干不出来。 所以,开放仍然是我们国家未来技术进步主要的方向。当然,在这里不是说开放就不搞技术创新了,不搞自主创新了?我们要搞自主创新,但是是以开放为基础的这种自主创新。既然要搞自主创新,就不得不谈产业政策,产业政策要不要?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发院的两位学术带头人,林毅夫老师和张维迎老师有过一个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很多人问我,你作为院长,你同意谁的?我说我是阶段论者,我是一个区域论者,我要看阶段和区域,我还应该再加一个,我是项目论的。其实我觉得产业政策要不要搞,一定要看这个项目。项目的关键点就是技术路线是不是明确的,如果技术路线明确,我觉得产业政策是可以搞的。因为它非常明确,只缺人、缺钱,你把钱和人都投到了,我们就搞出来了。像高铁是一个例子。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芯片。芯片不是人人都能搞的,现在全国有“芯片热”,每个地方都要造芯片,一个芯片工厂投资下去就是300亿、400亿美元,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搞的。所以,我们国家集中投武汉的光谷,清华紫光,投了一个存储器的芯片。投资额多大呢?两千亿人民币,往里头砸钱。但是,芯片这个技术路径是非常明确的,缺的就是经验、成品率,台积电的成品率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我们的成品率可能就百分之六十,干不过人家,人家的成比你低,定价就比你低,所以芯片这个行业高举高打,怎么办呢?头几年就得烧钱,把成品率做到80%就可以跟他竞争了。上个礼拜我看到一个消息,光谷的紫光存储器芯片马上能够进入实用阶段,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们是看准了砸下去。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创新来说,恐怕还是得让市场来干。因为创新的风险太高了,必须有相匹配的市场结构才能把它搞好,也就是分散的来创新,让分散的个体来承担风险,而不是用国家来承担风险。 大家看到的都是创新成功的人,大家都为他们欢呼。比如说,孙正义投资马云,他非常成功,我算了一下孙正义的回报率好像2900倍。你觉得合理吗?肯定不合理。为什么他投那么点钱,那么高的回报呢?不合理。实际上孙正义赚的是谁的钱?赚的是那些失败者的钱。也就是像马云那个级别的创新,阿里巴巴那个级别的创新,成概率大概就是1/3000,最后的回报必须是3000倍,达不到3000倍,整个社会的账是算不过来的。那如果马云的创新是1/3000,政府干干得过来吗?干不过来。像马云那个时代,1997年创业的时候有多少个人想可能成为马云?恐怕在中国不止3000个,是数以万计。我都接到很多邀约,我那时候刚刚回国,很多邀约,我们一起来搞个互联网公司吧,都失败了,只有马云少数人成功了。他的回报率就应该是3000倍。所以,这种活不应该让政府来干。 中国是越来越接近世界技术的前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未来创新的路径你根本不知道。像马云现在痛苦什么?进入无人地带,包括马化腾也一样。无人地带就是前面的路怎么走不知道了,那你就得让市场分散的这些创新者去创新。 所以,我是对目前我们国家一些政府号召的创新蛮担心的。政府老觉得我应该做点啥事情,从以前的互联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然后搞AI,现在又搞区块链,好像不搞这些都不好意思,各个城市都在上马,我说光伏可能都是夸奖了,因为光伏我们还是创造这个产业。 我觉得其结果恐怕是下一个所谓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我们补贴那么多,你最后发现能够成功下来的,活下来的其实还是那些传统的车企。非传统车企能够成功,恐怕只有特斯拉这一家,我敢打赌。其他的都是传统车企,传统车企开始造新能源汽车了,他要干过你是很容易的,汽车原来是几万个零配件,现在几千个了,简单了,即使简单,人家仍然有很强的技术含量在里头。传统车企利用它的技术优势,再加上电池技术,就很容易超过所有的PPT造车的企业。所以,我们政府在宣传鼓励创新方面,我觉得还是应该把握度。其实我们政府即使不去说我们的企业也是在创新。我接触的所有的企业都是在创新,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创新。这就是中国未来希望所在,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亿利集团副总裁赵晋灵出席并发表演讲。 赵晋灵表示,中国和美国在科技创新上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这个我就不展开讲了,无论在机制上,还是底层的软件和硬件上,以及对创新的保护上,我觉得美国做的非常好,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们要心平气和的看待,既要看到中国其实在科技创新投入上已经超过欧盟了,应该说已经具备了向科技创新强国迈进的阶段了。但是,我们依然和美国有非常大的差距,这一点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高自大。” 亿利集团副总裁赵晋灵 以下为演讲实录: 赵晋灵:亿利集团成立于1988年,已经31年了,也是获得过国无数的奖项,包括联合国授予我们的“地球卫士卫视终身成就奖”、“环境与发展奖大量”、“土地生命奖”,我们30年治理库布其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被联合国总结为“库布其齐模式”在全球推广,也被总书记背书为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的智慧和模式。所以,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对于我们这家企业都给予非常多的评价。 实际上亿利能够走到现在,我觉得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今天主要提到中美科技创新的竞争,所以我也多说几句。我昨天看到一个数字,中国2018年的科技创新投入占到GDP的比重是2.15%。科技创新的贡献率达到了58.5%。但是,这个数据和美国相比还是差距比较大,美国的科技创新占GDP的比重应该是2.8%,科技创新的贡献率是80%。所以,中国和美国在科技创新上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这个我就不展开讲了,无论在机制上,还是底层的软件和硬件上,以及对创新的保护上,我觉得美国做的非常好,值得我们去学习。刚才京东方这位朋友讲的,我们要心平气和的看待,既要看到中国其实在科技创新投入上已经超过欧盟了,应该说已经具备了向科技创新强国迈进的阶段了。但是,我们依然和美国有非常大的差距,这一点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高自大。 对于亿利来讲,我觉得这么多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这是联合国在2017年COP13大会上,就是全球防治荒漠化公约大会上发了一个报告,叫《中国库布其生态齐财富报告》,系统的阐述了亿利30年治理沙漠的成果。包括这么几个数据:1.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2.固碳1530万吨。3.释放氧气1840万吨。4.涵养水源263亿立方米。5.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这块我觉得对我们沙漠治理有这么高的评价,为什么我们30年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我觉得就在技术创新上,当然不光包含技术创新,还包括在理念上、模式上都做了很多新的创新。[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国务院参事室自贸试验区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晋平出席并发表演讲。 赵晋平在演讲总表示,中国,尤其是企业要坚持走好市场多元化之路。融入“一带一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贸易指数来看,我们对蒙俄、欧洲、中亚、东南亚这样一些地区的贸易指数增长的幅度是明显超过了我们的平均水平的,也表明了它未来的潜力。这种市场多元化之路也是企业今后的一个重要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他表示,我们的理念要创新,我们的路径也需要创新。 “我们过去讲开放,无论从政府还是企业,大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我如何扩大出口,我的企业如何在外面获得更多利益,当然这是对的,但是问题在于开放恐怕不仅仅是出口和对外投资的增长,和进口也是紧密相连的。” 赵晋平还表示,应对别人拿关键零部件卡脖子的时候,我们应该当然是加大自己的创新力度,但是这个创新决不是自己关起门来可以实现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国务院参事室自贸试验区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 赵晋平 以下为演讲实录摘编: 赵晋平:今天是第二届进博会开幕之日,也就是在今天我刚刚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刊登了一篇文章讨论的进口和高质量发展和开放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刚才几位的发言突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我们的理念要创新,我们的路径也需要创新。我们过去讲开放,无论从政府还是企业,大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我如何扩大出口,我的企业如何在外面获得更多利益,当然这是对的,但是问题在于开放恐怕不仅仅是出口和对外投资的增长,和进口也是紧密相连的。 我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四个观点,第一个观点讲的是扩大消费品的开放是适应人民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特别是消费升级的客观需要。在当前这也是非常突出的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点。 第二个方面我们还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我们的经济发展还需要长期的努力,这个过程中资源和能源还是需要借助国际市场获得的,这也是支撑我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支撑点。 第三个方面更为重要,刚才姚洋院长说的比较透彻了,我们要创新,但是这个创新一定是开放式的创新,要先积累协调的现代的制造技术,比如说在装备领域的现代化水平,你也就不可能有下面的更快的集成式创新的成果。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第三个方面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出新能力的。 第四个方面更为重要是什么呢?是有助于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我们长期对外是货物贸易的顺差,当然这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的关系一定是需要平衡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进口是更多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需要,也为其他国家创造更多的出口和经济,包括就业增长的机会。 我们应该看到全球经济已经为贸易保护主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论从下面美国和中国这两个第一大、第二大经济体,它的进出口贸易的持续下行,甚至在最近像美国已经连续四个月出口负增长,进口也接近零增长。从全球经济来说,由于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是严重的拖累,按照IMF10月15号发布的报告,已经把全球经济2019年的预测值调整到了3.0,这是在2009年以来最低的一个水平。第一次预测是3.9,第二次预测是3.6,第三次是3.3,都是明显下行的,这表明国际机构对贸易保护主义拖累下的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 另外,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在10月初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报告中,它将2019年的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长由今年4月份的2.6%下调为1.2%,整整下调了1.4个百分点。全球经济面临的压力,如果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持续下去,这个风险是存在的,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观点。 比如说我们通过这几个资料可以看出,在今年的1至7月份,美国进口中国的许多商品,尤其是它加征关税的商品大幅度下降,平均下降了12.3%,与此同时中国对东南亚、周边一些地区和国家的贸易是迅速地增长。另外,在美国的进口份额中中国比重在下降,下降幅度最大,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它的比重是在上升的,这本身就是贸易结构这种模式发生转变的一个信号,也就是说中国对这些发展中国家或者周边一些国家通过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出口,在这些发展中国家经过一定的加工、组装和深加工之后形成的产品,这些国家实际上对美的贸易出口是在正确的。我想这种亚洲贸易模式是在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时代由于双边贸易关系所引发的经贸摩擦所导致的一种结果,同时也是全球化企业去寻找最好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和产业分工的结果的一种体现。 既然我们说像目前这样一种供应链调整也已经在开始,那么在供应链调整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和东盟、越南这样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我们的贸易失衡是在加大的,也就是我们的贸易顺差相对于贸易总额的比例在上升。但是这种失衡,我们要看到它的积极意义,它的积极意义所反映的就是我们刚才所讲到的,实际上是新的亚洲贸易模式形成的一种体现,也就是我刚才说的,实际上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出口是在增长的,周边国家对美国的出口是在增长的,这样一种在整个地区形成的产业分工的模式是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变局的一个重要的选择。 另外一方面,我们同时要看到作为贸易保护主义要打压的是全球的供应链,尤其是打压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上升趋势。全球供应链确实在发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应该看到一个积极的信号,这种供应链调整的推手也包括了中国企业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通过这些资料可以看到,以中国对越南的投资的为例,2019年上半年整整增加了2.6倍,而其他的一些过去的主要越南的引资的大户下降的幅度比较大,表明了中国企业更多的选择在周边国家布局的方式,通过这种产业链的延伸来应对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可能给中国本土出口所带来的压力。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越南的引资的主要国别中,重要占的比重在今年上半年接近20%,上升到第一位。过去我们所占的位置基本在第四、第五位。这表明作为企业新的机遇在于,我们既然已经面对这个全球形势,我们必须作出新的选择,这种新选择通过我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积极发展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来适应全球经济环境的需要,这恰恰说明在这样一个供应链调整过程中中国企业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推手,这也许意味着我们未来作为企业的选择它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比如说我们可以举一个日本的例子,因为日本它在过去的80年代、90年代曾经遭遇过美国的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压,它的过去对于我们目前面临的形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时日本产的汽车出口到美国,这是美国加征关税和采取限制措施的最主要的,当然包括半导体。但是回过头来看,将近20多年、30多年过去了,真正日本产的汽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下降了?并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2017年,日本本土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是多少?174万辆,这是当年贸易摩擦阶段美国人给它设置的出口数量指标,你不能超过这个,所以它坚持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但是问题在于,它在美国市场销售的汽车中还包括了277万辆的日本企业在美国投资所生产的汽车。这样加起来实际上真正从本土和在日本,在美国投资的就达到了500万台左右。 另外,美国当年从墨西哥进口了240万,从加拿大进口180万台,从韩国进口93万台,这些汽车里面都包括了一些日系汽车在墨西哥、加拿大,在其他国家投资布局所形成的一种产品。所以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以史为鉴,作为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虽然在规模上超过了当年日本所面临的压力,但是我们相信中国企业也可以在这样一种全球化格局的调整中去获得先机。 还有一个观点,中国,尤其是企业要坚持走好市场多元化之路。在这个问题方面,特别是融入“一带一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贸易指数来看,我们无论从海思主要国家的趋势是长期增长的,对蒙俄、欧洲、中亚、东南亚这样一些地区的贸易指数增长的幅度是明显超过了我们的平均水平的,也表明了它未来的潜力。这种市场多元化之路也是企业今后的一个重要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刚才姚洋教授讲到了开放式创新的理念,我是非常赞同的。你要应对这种挑战,应对别人拿关键零部件卡脖子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当然是加大自己的创新力度,但是这个创新决不是自己关起门来可以实现的。我们从最新的2018年的贸易数据来看,比如说在数字信息技术产品领域,我们在加工组装品,比如一个智能手机,我们全球50%的智能手机从中国出口的,但是问题在于你对关键设备和核心零部件依赖于大量的进口。同样我们的进口集成电路占到全球集成电路贸易额的34%,我们进口的集成电路的制造设备,刻录机占到全球同样在30%到40%左右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我们在关键零部件、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设备是巨额的贸易的顺差,严重的依赖于进口。你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弥补你的短板,应对这样的卡脖子的挑战。但是这种创新一定是要开放式创新。 比如说从目前在美国的旧金山大湾区有一个调查报告显示,许多国家集中在硅谷和旧金山周围来开展一些数字信息技术领域的研发,在那儿设立了一些基地,无论是从收集信息,进行研发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开放式创新的选择。而在这个地区除了美国企业之外,日本企业设立的这样一些基地数量是最多的。中国企业相对来说我们还要偏后一点,第五、第六位的水平。中国企业也在这个方面抓紧利用这样一些机会,通过开放式创新的方式提升自主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比如投资额、旧金山大湾区周边的涉及到数字信息技术企业的投资,我们的无论从金额还是从投资的数量上来说也开始名列前茅了,我觉得这就是开放式创新的一种体现。更重要在国外,我们的产业结构,我们的投资结构,也包括我们服务贸易的服务业结构,我们都可以看出一些高技术的制造业,高技术的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是在逐步上升的。这也表明了从国内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们应对长期挑战的最重要的选择。而事实上这也是我们无论是脱钩还是不脱钩,要立足于全球的大变局之下去获得我们新的发展机遇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目前特别是在跨境贸易方面。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个新的机遇是什么呢?就是在服务贸易领域。WTO刚刚发布的全球的贸易展望报告更多的强调服务贸易在引领和推动全球跨境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比重在上升,平均增速也是明显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增长增速。阿泽维多曾经讲:“服务贸易的强劲增长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商业服务业,关注服务贸易。”而事实上从中国来说,我们这几年无论是在知识产权的出口,在金融出口,在维修和服务的出口方面,我们的增长速度都是非常迅速的。甚至包括个人文化的一些出口,服务出口都是增长迅速的。当然总体来看我在这些领域有相当多的部分还是处于相对的比较劣势,还是巨额的服务贸易的逆差,尤其是相对于美国而言。对于美国第一大逆差来源是旅游,其中包括了教育,占到整个对美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三分之二之多。第二是在知识产权的使用方面,我们使用它的知识产权交付的费用远远超过我们把知识产权交给美国使用收到的费用。这也表明了我们在这些领域所处的相对的比较劣势。包括金融领域同样如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去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这实际上是我们企业,也是国家在对外经贸关系上转型的重要方向。 当然还有一个,我想大家更为关注如何搭上数字贸易快速增长的快车道。作为OECD的概念,数字贸易分四种,一种专门用于数字信息的商品贸易,在这个领域我们是最强的,全球的份额前五名,我们居第一位,全球来说占到整个货物贸易比重的18%。第二种数字贸易是指专门用于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处理、信息服务所提供的服务的跨境贸易这种服务的跨境贸易我们处于比较劣势,我们在前五名这样一个国家中排名第五,像爱尔兰是排名第一,印度、美国都排在我们前面,这部分在整个服务贸易中占28%,这是我们未来需要挖掘潜力的重要方面。第三跨境电子商务,我们在全球是领先,国内商品零售总额网上接近全部商品零售额实物消费的19.5%,增长速度也是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长水平的。从跨境的电子商务来说,我们在全球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甚至是领先的。 第四方面,实际上是指数据的跨境移动。这方面我们的优势和机会正在迎来快速提升的机遇,为什么呢?数据的跨境移动,它的最重要基础是你数据移动的基础设施的水平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而在这个领域,我们是商业化,特别是作为5G的商业化正在加快推进和普及。根据国际上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在有关数据跨境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方面的提升在全球来看也是处于领先水平的,这是我们面临的新的机遇。 如何搭上数字贸易的快车道?这也是我们企业未来保持长期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机遇。[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出席并发表演讲。 姚洋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未来的技术创新的选择应该是怎么去走,他表示,开放仍然是中国创新的必由之路。 “我们关起门来是不是可以搞创新?没错,能搞。看我们建国前30年基本上是关起门来自己搞,也蛮成功的,我们引爆了自己的原子弹,我们的空间技术、航天技术、导弹技术现在都是世界一流的,当然这个都是败前30年的积累所赐。但是,我们要想到前30年我们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昂了,我们是以牺牲几乎两代人为代价,获得了那样的科技进步。” 他还谈到,中国是越来越接近世界技术的前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未来创新的路径你根本不知道。像马云现在痛苦什么?进入无人地带,包括马化腾也一样。无人地带就是前面的路怎么走不知道了,那你就得让市场分散的这些创新者去创新。 姚洋说,政府在宣传鼓励创新方面,还是应该把握度。其实政府即使不去说我们的企业也是在创新。 “新能源汽车产业我们补贴那么多,你最后发现能够成功下来的,活下来的其实还是那些传统的车企。非传统车企能够成功,恐怕只有特斯拉这一家,我敢打赌。其他的都是传统车企。传统车企利用它的技术优势,再加上电池技术,就很容易超过所有的PPT造车的企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姚洋 以下为演讲实录: 姚洋: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新的国际环境下面中国的创新路径的选择问题。 大家知道,自去年以来,国际形势变得非常的错综复杂。和这个相关的,我们国内也出现了一股思潮,这股思潮核心点是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美国未来的目标就是阻止中国的崛起。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应该准备脱钩,甚至有些人提出来,我们应该顺势脱钩,我们应该像以前一样开始搞“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带上引号,“自主创新”就是不靠别人了,完全靠我们自己来搞“自主创新”。 我觉得这两个判断都是非常值得商榷的,美国内部有没有人想阻止中国的崛起呢?有这种人,但是以我自己过去二三十年在美国人打交道的经验来看,特别是过去五六年打交道的经验来看,我觉得真正想阻止中国崛起的人在美国实际上是占少数的。这些人应该来说只是共和党的强硬派,还有美国所谓的“Deep state”,就是军界,还有它的一些Security那方面的人,这些人的数量很少,声音很大,因为他们说的话媒体愿意报道,媒体都愿意报道一些极端言论,而不愿意报道一些比较平和、理性的声音。像纳瓦罗这种人在美国应该是少数。有人可能说,美国都把我们当做竞争对手了,你还在这儿说美国不想阻止中国的崛起?竞争对手不等于要把你给消灭掉,或者阻止你成长起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把我们看成一个竞争对手是给我们一个平等的待遇。因为以前美国就说你是小老弟,我拍拍你,我给你一点甜头,给你几颗糖吃,现在说对不起,我不给你糖吃了,你已经是成年人了,我要平等的对待你,这不是挺好的一件事吗? 那么,脱钩能不能成功?我觉得脱钩是不可能成功的。美国内部这种脱钩的声音是有,但是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商界是不愿意跟中国脱钩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离开了中国这个市场很多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实际上是活不下去了。比如,芯片产业,美国的芯片销往中国的占他们产量的40%-60%,它失去了巨大的市场,是不可能继续竞争下去的。台积电要搞五纳米的新工厂,投资额是300亿美元,之所以有这么多钱投资,就是因为它在大陆的市场。所以,当特朗普下禁令不给华为供货的时候,台积电想来想去要坚持给华为供货,因为他失去了这个大陆的市场就失去了未来。 所以,从美国这个角度来说,商界是不愿意脱钩的。看一下我们谈判的内容,很多的内容是关于中国国内政策的。按理说特朗普为什么关注中国国内?他的目标就两个:1.减少贸易赤字。2.让美国的企业都回去。你把中国的经营环境,像刚才高院长说的,我们继续改革,我们让中国的经营环境改的更好,那美国的企业不更愿意留在中国吗?特朗普不就失败了吗? 为什么在跟中国谈判的时候他还要谈这些呢?我个人的判断,就是美国商界对美国政府的压力,换句话说,美国商界是搭上了特朗普贸易战这个便车,他搭这个便车就是希望中国进一步的向他们让利。当然,我们说改革是一方面,但是他们的要求更多是要他们得到更多的好处。所以,在这个方面,我觉得我们是把脱钩的危险夸大了。 中国未来的技术创新的选择应该是怎么去走呢?我觉得开放仍然是中国创新的必由之路。我们关起门来是不是可以搞创新?没错,能搞。看我们建国前30年基本上是关起门来自己搞,也蛮成功的,我们引爆了自己的原子弹,我们的空间技术、航天技术、导弹技术现在都是世界一流的,当然这个都是败前30年的积累所赐。但是,我们要想到前30年我们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昂了,我们是以牺牲几乎两代人为代价,获得了那样的科技进步。我们还能不能持续的,说你再牺牲两代人,我们搞关起门来的技术创新,恐怕是困难的。在座的很多都是年轻人,你们愿意像邓稼先那样吗?17年不告诉家人自己在哪儿工作,最后自己受辐射,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我觉得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不可能付出那么高昂的代价再去搞科研。 我们现在看一下过去这二三十年的技术创新都是怎么来的?都是开放来的,高铁是最好的例子。我们一开始想搞磁悬浮,后来觉得磁悬浮太昂贵了,不搞了,搞洞彻。动车是我们自己的技术,本来要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因为动车速度最高也能达到200公里,可是到2006年当时铁道部领导人说,我们放弃动车这条路,我们要搞高铁。高铁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基础,怎么去搞?我们购买四个国家的技术,日本的、加拿大的、法国的、德国的,然后我们来集成。集成大家会想,你永远购买别人国家的,我们不成了别人国家的技术的奴隶了吗?不,我们搞本土化。你看这个也就是短短的十几年间,我们现在的高铁基本上全部实现国产化,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但是没有起先的开放,购买别人的技术,关起门来能做到吗?再干20年恐怕也干不出来。 所以,开放仍然是我们国家未来技术进步主要的方向。当然,在这里不是说开放就不搞技术创新了,不搞自主创新了?我们要搞自主创新,但是是以开放为基础的这种自主创新。既然要搞自主创新,就不得不谈产业政策,产业政策要不要?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发院的两位学术带头人,林毅夫老师和张维迎老师有过一个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很多人问我,你作为院长,你同意谁的?我说我是阶段论者,我是一个区域论者,我要看阶段和区域,我还应该再加一个,我是项目论的。其实我觉得产业政策要不要搞,一定要看这个项目。项目的关键点就是技术路线是不是明确的,如果技术路线明确,我觉得产业政策是可以搞的。因为它非常明确,只缺人、缺钱,你把钱和人都投到了,我们就搞出来了。像高铁是一个例子。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芯片。芯片不是人人都能搞的,现在全国有“芯片热”,每个地方都要造芯片,一个芯片工厂投资下去就是300亿、400亿美元,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搞的。所以,我们国家集中投武汉的光谷,清华紫光,投了一个存储器的芯片。投资额多大呢?两千亿人民币,往里头砸钱。但是,芯片这个技术路径是非常明确的,缺的就是经验、成品率,台积电的成品率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我们的成品率可能就百分之六十,干不过人家,人家的成比你低,定价就比你低,所以芯片这个行业高举高打,怎么办呢?头几年就得烧钱,把成品率做到80%就可以跟他竞争了。上个礼拜我看到一个消息,光谷的紫光存储器芯片马上能够进入实用阶段,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我们是看准了砸下去。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创新来说,恐怕还是得让市场来干。因为创新的风险太高了,必须有相匹配的市场结构才能把它搞好,也就是分散的来创新,让分散的个体来承担风险,而不是用国家来承担风险。 大家看到的都是创新成功的人,大家都为他们欢呼。比如说,孙正义投资马云,他非常成功,我算了一下孙正义的回报率好像2900倍。你觉得合理吗?肯定不合理。为什么他投那么点钱,那么高的回报呢?不合理。实际上孙正义赚的是谁的钱?赚的是那些失败者的钱。也就是像马云那个级别的创新,阿里巴巴那个级别的创新,成概率大概就是1/3000,最后的回报必须是3000倍,达不到3000倍,整个社会的账是算不过来的。那如果马云的创新是1/3000,政府干干得过来吗?干不过来。像马云那个时代,1997年创业的时候有多少个人想可能成为马云?恐怕在中国不止3000个,是数以万计。我都接到很多邀约,我那时候刚刚回国,很多邀约,我们一起来搞个互联网公司吧,都失败了,只有马云少数人成功了。他的回报率就应该是3000倍。所以,这种活不应该让政府来干。 中国是越来越接近世界技术的前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未来创新的路径你根本不知道。像马云现在痛苦什么?进入无人地带,包括马化腾也一样。无人地带就是前面的路怎么走不知道了,那你就得让市场分散的这些创新者去创新。 所以,我是对目前我们国家一些政府号召的创新蛮担心的。政府老觉得我应该做点啥事情,从以前的互联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然后搞AI,现在又搞区块链,好像不搞这些都不好意思,各个城市都在上马,我说光伏可能都是夸奖了,因为光伏我们还是创造这个产业。 我觉得其结果恐怕是下一个所谓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我们补贴那么多,你最后发现能够成功下来的,活下来的其实还是那些传统的车企。非传统车企能够成功,恐怕只有特斯拉这一家,我敢打赌。其他的都是传统车企,传统车企开始造新能源汽车了,他要干过你是很容易的,汽车原来是几万个零配件,现在几千个了,简单了,即使简单,人家仍然有很强的技术含量在里头。传统车企利用它的技术优势,再加上电池技术,就很容易超过所有的PPT造车的企业。所以,我们政府在宣传鼓励创新方面,我觉得还是应该把握度。其实我们政府即使不去说我们的企业也是在创新。我接触的所有的企业都是在创新,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创新。这就是中国未来希望所在,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9(第十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出席并发表演讲。 高培勇在演讲中表示,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特别是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我们首先应当把自己置身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语境当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就此而言,一个重要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我们最重要的行动是改革,而不是政策调整。 他表示,我们所需要的最管用的手段是深化改革,而不是政策调整。 高培勇提到,当前的经济下行的趋势是由多种因素交互的作用而成的,决不是来源于一个或者一个方面的因素。那么面对多方面的一些压力和因素,我们只能对症下药,不可能指望有一种包治百病的万用良药。 “当前最需要的是告别惯性思维,这对于不管是经济理论界还是经济实践层而言可能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高培勇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 以下为演讲实录: 高培勇: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今天给我确定的开幕演讲的题目是《高质发展与中国经济新思考》。我想借这样一个主题表达一个基本见解,那就是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只能靠改革,而不是政策调整来要高质量发展,要靠企业竞争力。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提法?大家知道当前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讲问题、抓落实要对标对表,无论是对标还是对表,我们都必须提及闭幕不久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经济领域的两段阐述。一段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讨论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时,主要谈了三位一体,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后两条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层面。我们也知道基本经济制度相对于其他方面的经济制度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是一段话。 第二段话提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讨论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候也是用的三段话表述,一,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其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其三,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相对于前一段话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们对于当下最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应当说经过过去几年的深入探索,我们已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一个大致的概括,要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要企业的竞争力,我以为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将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增长严格的区别开来,并且在其中画一条明确的分割线。这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在谈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拉出一个长长的清单,但是在这个清单的前几行务必会如四中全会那样注明两条,一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另外一条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当谈到新发展理念的时候,它的基本的含义就是要告别旧发展理念,换言之,新发展理念是相对于旧发展理念而言的。那么什么是旧发展理念?虽然在文字上可以做多种表述,但是它的基本要义就是它盯的是GDP的规模,盯的是GDP的速度。经济工作的中心是围绕着GDP的规模和GDP的速度转。当谈到新发展理念的时候,相对于规模和速度我们更强调的是质量和效益,也就是说要以效益和质量替代规模和速度,或者再退一步讲至少在规模和速度的基础上加上质量和效益。 我们说这是一个特别核心的要点。 其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当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时候,它的基本要义就是要告别需求管理,或者说在需求管理的基础上要加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需求管理,我们也非常之熟悉,那就是要站在需求侧紧盯需求总量,通过逆向调节实现短期平衡,它所依托的主要手段就是政策调整。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它相对应在中央文件当中有这样一个表述,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需求管理的颠覆性调整和方向性改变。对照需求管理,那无非就是讲你要从需求侧移步到供给侧,从紧盯需求总量转为聚焦供给的结构和供给的质量。你要从追求短期平衡转移为追求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你要从主要依靠政策的调整转为深化改革。所有的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在精确把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看到的,都是要在同高速度增长的经济语境当中的比较当中去看到的。 之所以说这些,其实主要是想表明这样一个看法,那就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特别是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我们该怎么做?首先应当把自己置身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语境当中,这样一个平台之上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就此而言,一个重要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我们最重要的行动是改革,而不是政策调整。我们所需要的最管用的手段是深化改革,而不是政策调整。我以为如下三件事值得我们特别的关注: 其一,当前的经济下行的趋势也好,压力也罢,是由多种因素交互的作用而成的。它决不是来源于一个或者一个方面的因素。比如从今年以来我们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经常说的是这样的一句话,叫做“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叠加”,或者说“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周期性与结构性矛盾相交织”,无论怎么表述它告诉我们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导致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面对多方面的一些压力和因素,我们只能对症下药,不可能指望有一种包治百病的万用良药。这里最中心的意思是说我们希望宏观政策随之变化,希望通过宏观政策的对冲性调节来抵消经济下行的压力,抵消导致经济下行的诸多因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性的调整所能针对的东西是什么?所能对冲的东西是什么?它所能对冲的至多是周期性的因素,至多是短期性的因素,外部性的因素如此等等。但是对于结构性的问题,对于体制性和机制性的问题,只能是通过改革的行动才能对冲,才能得以缓解或化解。不可能把全部的希望都指望于通过逆周期调节的行动来加以解决,换言之在今天的背景条件下主要是通过改革,或者说通过改革加上逆周期的宏观政策的调节才可能取得我们所预期的效果。 其二,要站立在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之上来讨论问题。我们经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当我们聚焦在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上的时候,相对于高速度增长阶段,我们要特别的明确高质量发展阶段最需解决的矛盾是什么?如果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是供给侧的问题,而不是需求侧的问题,或者说退一步讲,高质量发展阶段除了总量问题之外,我们还特别需要聚焦于结构问题,除了需求侧的问题之外,我们特别需要聚焦于供给侧的问题。不管是做除法还是做加法,我们的视野也都不能局限于政策调整,而要跳出政策调整,着力于深化改革。 第三,当前最需要的是告别惯性思维,这对于不管是经济理论界还是经济实践层而言可能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道理非常之简单,因为我们在过去的年代,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和高速度增长的那样一种特殊的经济语境密切相关的。提到宏观调控首当其冲想到的就是需求管理,提到经济发展我们首先想到可操作的手段就是招商引资,要从高速增长的语境移步到高质量发展的语境,无论对理论还是实践都是一个理念、思想和战略的深刻调整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要付出十分艰巨的努力。 说到这里,我的最终结论是要聚焦于改革,把关注点由政策调整转化到深化改革上来,或者说要由政策调整叠加深刻改革,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出现似是而非的决策,才可能避免导致一些南辕北辙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背景条件下,要实现高质发展,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我们首先要提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