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人民网|2018年07月05日  12:39
1小时实现国际中转!这座城正打造“世界”的中转站
1小时实现国际中转!这座城正打造“世界”的中转站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7月05日  12:38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活动重庆站启动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活动重庆站启动

新华网|2018年07月03日  11:16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重庆为什么能成开放高地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重庆为什么能成开放高地

央视新闻|2018年07月03日  10:30
福建漳州践行“生态+”优化营商环境 构建开放型经济
福建漳州践行“生态+”优化营商环境 构建开放型经济

中国新闻网|2018年06月28日  16:23
福建土楼入选“世遗”的十年南靖之变
福建土楼入选“世遗”的十年南靖之变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6月28日  16:05
瓷都创业者谈文化"走出去":创文艺精品 促贸易畅通
瓷都创业者谈文化"走出去":创文艺精品 促贸易畅通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6月24日  10:51
“一带一路”助力福建产业走出去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一带一路”助力福建产业走出去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人民网|2018年06月24日  10:47
新丝路带来新机遇 福建借"一带一路"打造"黄金口岸"
新丝路带来新机遇 福建借"一带一路"打造"黄金口岸"

中国青年网|2018年06月23日  10:15
"引进来"+"走出去" 福州江阴港助力"海丝"枢纽建设
"引进来"+"走出去" 福州江阴港助力"海丝"枢纽建设

央广网|2018年06月23日  10:21
乘着"一带一路"东风,福建致力打造"数字中国"新样板
乘着"一带一路"东风,福建致力打造"数字中国"新样板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6月23日  10:24
航拍福州江阴港:拥抱"一带一路" 深水良港魅力绽放
航拍福州江阴港:拥抱"一带一路" 深水良港魅力绽放

央视新闻|2018年06月23日  10:50
“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福建站正式启动
“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福建站正式启动

人民网|2018年06月21日  11:39
大战索尼苹果:西电捷通揭秘中美知识产权暗战
大战索尼苹果:西电捷通揭秘中美知识产权暗战

近期因为与索尼、苹果的两场标准专利诉讼案,西电捷通广受关注,但其所制定的中国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冲破垄断企业抵制和国际政治施压的经历,却鲜为人知。[详情]

一财网|2018年05月13日  16:02
成渝西昆机场大扩建:四座流量亿级航空城市崛起
成渝西昆机场大扩建:四座流量亿级航空城市崛起

最近,西部几大主要机场开始了一场扩张运动,目标直指全球顶级枢纽中心。[详情]

一财网|2018年05月13日  22:31
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发展论坛共谋内陆开放新格局
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发展论坛共谋内陆开放新格局

5月12日,第三届丝博会“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在西安举办,论坛就“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详情]

新华网|2018年05月12日  22:04
小苹果撬动大产业:从国礼的背后看“舌尖上的经济”
小苹果撬动大产业:从国礼的背后看“舌尖上的经济”

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等重大国事活动上,赠送外宾的国家礼物名单中出现了陕西苹果的身影,以苹果作为国礼,这在中国外交史上尚属首次。[详情]

央广网|2018年05月12日  22:14
“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在陕西启动
“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在陕西启动

新华网|2018年05月10日  11:07
第三届丝博会将于5月11日至5月15日在西安召开
第三届丝博会将于5月11日至5月15日在西安召开

经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第三届丝博会定于2018年5月11日至15日在西安市举办,会议主题为“新时代·新格局·新发展”。[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5月09日  22:14
陕西“一带一路”2018年行动计划发布:七大项23小项
陕西“一带一路”2018年行动计划发布:七大项23小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围绕加快推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持续推进“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建设,特制订本行动计划。[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5月09日  22:18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新增注册资本991.05亿元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新增注册资本991.05亿元

截至3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954户,其中企业数1491户(含外资企业23户),新增注册资本991.05亿元(含外资企业注册资本2亿美元),新增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77家。[详情]

中国新闻网|2018年04月18日  19:05

最新新闻

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人民网重庆7月4日电 (孙阳)7月4日上午10时,重庆市两江新区果园港,一列果园港铁路专用线上的列车缓缓驶出,作为西部地区直联长江经济带和中欧班列(重庆)的水铁国际联运战略通道,这条2017年开启的专用线,真正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助推重庆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 当天下午14时,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保税港进出口商品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正向前来参观和购买的人群介绍商品情况。“消费者购买这款奶粉,报税港区要比外面商店便宜20%到30%。如果通过我们自己打造的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市内3到5天就能到货,全国范围内12个工作日也可以送达。”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为重庆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台,重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近年来,重庆着力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让各类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庆集聚,正在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破题多式联运 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打通多式联运“经脉血络”,果园港正成为世界“中转站”(人民网 孙阳摄) 果园港占地约4平方公里(6000亩),岸线2800米,分为港口功能区、铁路功能区和仓储配套功能区,是重庆规划布局的现代化港口群中的主枢纽港,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载体。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综合运输服务处副处长冯立光推算,现阶段,如果我国多式联运量占社会货运量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可以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总费用0.9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节约物流成本支出1000亿元左右。如何破题多式联运,正是果园港实践的重要目标。 重庆果园件散货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兵介绍说,果园港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联结长江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群,再经太平洋面向亚太地区;果园港进港铁路专用线与主干线渝怀铁路相连,经团结村站,向西可直通中欧班列(重庆),面向我国西北及中亚、欧洲地区;向南可直通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面向我国南方沿海及东盟、南亚地区。 据了解,果园港多式联运的优势让物流成本降低明显,陕西钢铁集团从巴西、澳大利亚等四五个国家进口铁矿石经海运抵达我国沿海港口,直接装火车走陇海铁路运到汉中,全程物流成本大约是240元/吨。现在,进口矿石在沿海港口装卸后,经长江水运至果园港,经果园港进港铁路发往汉中,物流成本降至不足200元/吨。 同时,果园港还通过提质、降本、增效,创新了多式联运的经营模式。果园港联合成都铁路局搭建了铁水联运经营平台,通过平台公司的专业化运作,为企业提供“一次托运”、“一口价格”、“一次结算”、“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的铁水联运服务,改变了此前各种运输方式经营人各自为政的局面。“以成都到上海的集装箱为例,如果铁路直发,每个集装箱运输总价需要7100元,汽车直发总价需要13000元,而经果园港铁水联运总价只需要3800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2016年1月,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揭牌,示范项目核心区域先期在两江新区范围内布局,果园港成为示范点之一。2017年4月,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果园港片区位列重庆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这契合了果园港的定位与发展的方向——承载重庆东西双向开放功能和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任。 2018年年初,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通知》提出,扩大启运港范围,在原有8个启运港基础上,新增5个启运港,重庆市果园港在列。以前,从果园港发出的出口货物离境退税必须等货物从上海洋山港实际离境后,企业才办理退税,最快也需要10天到15天时间。实施启运港退税后,企业出口货物只要确认在果园港装船,就可以办理退税,提高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缩短了资金占用周期。 如今,连接江海经济和陆地经济的果园港,正在发展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聚集全球先进要素 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顺应美好需要,重庆保税港区全方位升级内陆开放(人民网 孙阳摄) 集聚了水港、空港及多重口岸优势,不断优化提升内陆开放通道、口岸、制度、环境等系列优势的重庆保税港区,今年迎来了成立10周年的重要一刻。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保税港区已累计引进企业近1900家,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3535亿元,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约515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约33亿美元。 这背后,是保税港区开放平台功能的凸显。不沿边不靠海,人们往往将内陆视为开放的短板区域,但重庆保税港区先行先试,开放功能逐步完善,成为重庆内陆开放的核心平台。 2017年,重庆保税港区整车进口贸易量首次突破整年1000辆大关。其中,经中欧班列(重庆)从重庆口岸完成进口清关的比重超过40%。而这,仅仅是重庆保税港区借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围绕投资、贸易便利化,掘金“开放红利”的一个缩影。 如今,保税港区致力于发挥保税贸易、国际物流等功能,吸引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落户,打造智能终端生产基地、现代国际商贸物流园,重点培育发展了加工、贸易、物流“三大产业”,初步建设成为辐射内陆地区重要的保税加工基地、保税物流基地和服务贸易聚集区。 据了解,重庆保税港区引进的企业既有旭硕、仁宝、纬创、嘉民、安博、普洛斯等一批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也有中外运、中国邮政集团、菜鸟、唯品会、网易等众多中国500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立足三区叠加的优势,保税港区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力度,打造内陆自由贸易港,成为内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去年12月22日,一架价值约3亿元人民币的全新空客A320平稳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进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指定停机位。 这标志着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飞机租赁”业态实现“零突破”,重庆由此成为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率先开展飞机保税租赁的自贸试验区。立足重庆自贸区,保税港区成功实现了政策突破,打造了“国内首个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推动“构建整车进口汽车展会模式及综合服务平台助推整车进口产业发展”、“西南地区首个金伯利口岸落地港区”等开放功能的实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其中,口岸建设是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重要一环。 当前,重庆保税港区已成为内陆地区拥有特色口岸最多的保税港区。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及口岸功能优势,目前重庆保税港区已经累计引进40余家从事肉类、水果进口的企业,口岸正式运行1年来已实现货值共计约3871万美元。这些改革举措的出台,为内陆自由贸易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系列新的改革开放举措正在陆续推出。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央直辖市、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重庆立足内陆、面向国际、打通枢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速推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越来越轻快。[详情]

人民网 | 2018年07月05日 12:39
1小时实现国际中转!这座城正打造“世界”的中转站
1小时实现国际中转!这座城正打造“世界”的中转站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 1小时实现国际中转!这座城正打造“世界”的中转站 来源:光明网 意大利的曲奇,西班牙的火腿,比利时的奶酪,俄罗斯的伏特加…… “90分钟海铁联运通关”,“70分钟国际中转报关” …… 在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3万多种类的商品从俄罗斯、泰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途经渝新欧国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在这里汇集,“飞”入千千万万寻常百姓家。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开花结果,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全球购”,共享“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新成果。 而这背后,“一带一路”倡议下,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的重庆,正逐渐成为“世界”的中转站。 “长江经济带沿线的货物都可在果园港中转,搭上中欧班列(重庆)发往欧洲。”7月4日,位于长江边上的果园港,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商务部经理方亮这样告诉记者。 旧时骆驼铃响,如今汽笛声亮。“ 一个港口如何成为一座城市连接世界的“中转站”? 去年底,一列满载着来自重庆、华南、华东货物的中欧班列(重庆),首次从重庆果园港铁路专用线驶出,驶往德国杜伊斯堡。从此,果园港开启了西部地区首条直联长江经济带和中欧班列(重庆)的水铁国际联运战略通道,真正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补上重庆距离出海口2400多公里的“短板”,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果园港占地约4平方公里(6000亩),岸线2800米,按照“前港后园”功能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分为港口功能区、铁路功能区和仓储配套功能区,实现了港口、产业、物流三结合,助力重庆进一步扩大与内陆市场乃至“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合服务功能。 果园港仓储配套功能区以重庆西部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为代表,该市场立足重庆,面向西南、西北,贯通长江沿线,以钢材、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为主,发展线上、线下交易业务、第三方支付及供应链金融物流服务,重整大宗商品在重庆及西南、西北地区的流通渠道和流通秩序。 果园港多式联运的优势让物流成本降低明显,陕西钢铁集团从巴西、澳大利亚等四五个国家进口铁矿石经海运抵达我国沿海港口,直接装火车走陇海铁路运到汉中,全程物流成本大约是240元/吨。现在,进口矿石在沿海港口装卸后,经长江水运至果园港,经果园港进港铁路发往汉中,物流成本降至不足200元/吨。 果园港商品车分拨中心具备商品车“水、铁、公”多式联运集并区和分拨区16个、装卸作业线12条、PDI检测线2条,可一次性堆存商品车1.2万辆。重庆市一家商品车销售公司的副总经理周瑭介绍,在商品车运输中,公路运价最高,水运、铁路相对便宜,从东部沿海商品车整车厂运往西南地区的很多商品车都是全程公路运输,现在可以先经水运运到果园港,再通过果园港分拨,从铁路或公路发送到西南地区,进而节省物流费用。 目前果园港区开通了果园—攀枝花、果园—西昌、果园—西安等10多条运输线路,实现水水中转和铁水联运,运往四川、贵州各大钢厂的铁矿石、铬矿石、石油焦等大宗件散货,都选择在果园港中转。 朝着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的目标,果园港已打通了重庆通达全球的多式联运“经脉血络。”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联结长江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群,再经太平洋面向亚太地区;向西,直通中欧班列(重庆),面向我国西北及中亚、欧洲地区;向南,可直通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面向我国南方沿海及东盟、南亚地区。连接江海经济和陆地经济的果园港,正在发展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果园港在吸引促进全球性生产要素在中西部地区流动配置的同时,也有利于重庆更好的参与到区域一体化、全球一体化,谋取更大的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重庆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积极布局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志强介绍,在“引进来”方面,吸引了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和韩国等国家的企业纷纷前来投资,相继建成中德、中意、中英等12个国际合作产业园,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79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渝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0多家;全市电子产业已引进5大国际知名品牌商、6大代工商和900多家零部件配套厂商,形成了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为何这么多外资企业选择重庆落户呢?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重庆立足于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区位优势,坚持水、陆、空并进,打造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形成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的“乘法效应”。 向西,重庆与欧洲、中西亚等国家合作,开通并不断提高“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营运水平,运费下降了一半多,到德国杜伊斯堡的时间较海运节约20多天,从而改变了过去“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格局,周边经重庆中转出口的比重已超过40%。目前重庆基本上每天一班列开往欧亚大陆。 向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重庆与上海、宁波等港口合作,发展江海联运“五定”班轮,将长江上游地区的货物输送到广大亚太地区; 向南,新开通到东盟“五定”跨境货运班车、陆海联运“五定”公路班车,并通过深圳、北海发展铁海联运,把重庆与东南亚、澳洲、非洲紧紧连在了一起。(光明网记者张琳)[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7月05日 12:38
一带一路倡议下 重庆两江新区内陆开放形成新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下 重庆两江新区内陆开放形成新格局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一带一路”倡议下,且看重庆两江新区的内陆开放如何形成新格局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7月4日电(记者 孙晓宇)重庆两江新区是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之后,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设立两江新区,是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举措。自“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以来,内陆地区的开放也逐步开始从末端向前沿迈进,两江新区的开放格局战略也得到新的提升。 7月4日,“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重庆站媒体采访团利用一天时间,对两江新区内陆开放新战略的两处代表性地标:重庆果园港和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进行实地探访,旨在深入了解两江新区内陆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重庆果园港码头日常运作。(中国日报网 孙晓宇 摄) 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两江新区果园港大有希望 果园港占地约4平方公里(6000亩),岸线2800米,计划总投资105亿元,是重庆规划布局的现代化港口群中的主枢纽港,也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载体。 据介绍,果园港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联结长江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群,再经太平洋面向亚太地区;其进港铁路专用线与主干线渝怀铁路相连,经团结村站,向西可直通中欧班列(重庆),面向中国西北及中亚、欧洲地区;向南可直通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面向中国南方沿海及东盟、南亚地区。 果园港分为港口功能区、铁路功能区和仓储配套功能区,实现了港口、产业、物流三结合,其拥有5000吨级泊位16个,设计年通过能力为3000万吨。此外,果园港区已经开通了上海—果园—南充、果园—攀枝花、果园—西昌、果园—西安、果园—青海、果园—陕西、果园—甘肃等10多条运输线路,实现水水中转和铁水联运,已成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广西等周边地区外贸货物的中转港。如今运往四川、贵州各大钢厂的铁矿石、铬矿石、石油焦等大宗件散货,都选择在重庆果园港中转。 果园港的多式联运模式助力了重庆进一步扩大与内陆市场乃至“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合服务功能,也打通了重庆通达全球的多式联运经脉血络。 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意大利进口食品区 (中国日报网 孙晓宇 摄)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构建内陆对外开放示范窗口 不沿边不靠海,人们往往将内陆视为开放的短板区域,但今年迎来成立10周年的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先行先试,开放功能逐步完善,成为重庆内陆开放的核心平台。 作为内陆首个“水港+空港”一区双核的保税港区、全国试点贸易多元化政策的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集聚了水港、空港及多重口岸优势,正在不断优化提升内陆开放通道、口岸、制度、环境等系列的优势,深度参与内陆开发开放建设。 据了解,2017年,重庆保税港区入驻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全年累计完成整车进口清关1038辆,货值约5亿元,同比均增长近6倍。同年,重庆口岸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共计248货物批,重量和货值较去年同比分别增长突破一倍。这种动辄翻倍的数据,在重庆保税港区的进口汽车、水果、红酒、跨境电商等方面屡见不鲜。 而这背后,是保税港区开放平台功能的凸显。2017年末,保税港区获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这是继进口肉类、进口水果、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指定实施口岸的又一次口岸加持,进一步夯实了保税港区的开放平台功能。 搭建开放的平台、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此,重庆保税港区在着力推动开放的同时,也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打造国际商圈满足更高消费需求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升级内陆开放。 不少人好奇的外国人的一日三餐,如今只需要在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即可体验。据了解,目前该交易中心已累计引进55家企业,经营日本、意大利、德国等20个国家共3万种商品品类,使很多人不用出国门,就能买到外国货。 在升级产业、商圈满足人民群众美好需求的同时,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城市建设也全面升级,正逐步实现从产业集聚区到国际化的现代新城转型升级。[详情]

新浪美股综合 | 2018年07月05日 12:36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活动重庆站启动

  图为活动启动现场。新华网 庞瑞泽摄 新华网重庆7月3日电(黄博阳 王龙博)今日上午,“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重庆站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重庆网信办承办。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从5月开始,赴陕西、福建、重庆、广东、新疆五站,通过组织中央和地方网络媒体人员进行实地探访和亲身感受,展现“一带一路”倡议给各地带来的福祉,助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促进互联互通,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区位十分重要。 重庆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重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深化政策沟通、拓展设施联通、强化贸易畅通、扩大资金融通、促进民心相通“五通”为重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新格局。 接下来的一周,中央、地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近30家网络媒体代表将实地探访重庆拓展“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开放口岸、提升开放平台、壮大开放主体、优化开放环境的做法,以及推动国际合作互惠共赢发展等方面的举措。 采访团将前往两江新区、渝中区、沙坪坝区、渝北区、大足区、永川区,探访仙桃国际数据谷、果园港、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西部物流园等地,深度挖掘重庆“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新成效,立体报道重庆在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上的新变化,生动展现重庆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篇章。[详情]

新华网 | 2018年07月03日 11:16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重庆为什么能成开放高地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地处内陆的重庆为什能成开放高地 央视网消息(记者 刘亮 杨兆荃):7月2日至7月7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重庆网信办协办的“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重庆站将深入渝北区、两江新区、渝中区、沙坪坝区、大足区、永川区等地,通过网媒实地探访,客观展现重庆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在谋求新一轮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中取得的积极成效。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围绕定位,正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6天时间里,由中央主要新闻网站、部分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商业门户网站等几十位编辑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将走进数据谷、“汽车城”、果园港、保税中心、美术学院、物流园、会展中心,探访智能装备研发生产,欣赏洪崖洞美景、体验长江索道,近距离感受重庆积极践行创新理念,勇于开拓,借“一带一路”之东风,在各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的生动事例。[详情]

央视新闻 | 2018年07月03日 10:30
好一个生态之城,绿水青山里感受漳州人的"慢"生活
好一个生态之城,绿水青山里感受漳州人的

  来源:中国军网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 原标题—记者手记:好一个生态之城,绿水青山里感受漳州人的“慢”生活 ■中国军网记者 杨帆 “还有多久到?我快不行了,晕车想吐!”从漳州市区驱车前往南靖土楼景区一个半小时后,记者给另一辆车上的室友发了条微信。这是当时的真实情况,虽然师傅的车已经开得很稳,可是原本就晕车的人在这盘山公路上久坐实在是一种受罪。 “快了,快了,你看看窗外,保证马上治好你的晕车病。”附带着一个奸笑的表情,韩美女给了我一个避开问题却提供解决方案的回复。后来到达的时间证明,她的“快了”明显是骗人的,可是“看窗外”明显也是有效的。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蓝的天,这么青的山了,还没有到采访的景区,可是大巴车外的风景已经成功转移了我的注意力,人只要有了期待,一切就都变得容易。 绿水青山的云水谣景区。中国军网记者杨帆 摄 25日上午,我随着“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有“土楼王国”之称的漳州南靖县,探秘传说中的“四菜一汤”和云水谣景区。到达裕昌楼的时候已经11点,原本艳阳高照的天空突然飘起了小雨,撑着伞踏步在石子路上,置身于青山绿水间,连日的疲惫和躁动的心情一下子得到了救赎,也别有一番浪漫。 裕昌楼建于元代末年,高5层共有房270间,是座最古老又最大的圆楼。楼内有水井13 口,均掘在厨房内,水源充盈,水桶下井一米就可以吊到水。裕昌楼内都是刘姓住户,共18 家同为一个大家族。这里的每一家都经营着小店,所卖商品都大同小异,以自家种植的茶叶和当地特色小吃为主。 刘大姐招呼记者喝茶。中国军网记者杨帆 摄 缘分使然,随机走进了一个大姐的店,在大姐给我泡茶的时间,我们闲聊了起来。大姐介绍说,她家现在共有8口人,主要靠这家店维持生计,丈夫除了种茶卖茶以外也会做做导游,孩子在镇上上小学,因为远只能寄宿一周回家一次。可是眼前不足20平米的店铺真的能保证一家人的生活吗?“我们店虽然小但是来这里旅游的客人不少,遇到节假日更多,而且我们的茶叶主要以回头客网上订购为主,由于茶叶销量好,我老公都从外面打工回来了,所以生活还算过的不错。”谈起小店的经营,大姐很是满意,那语气里满满都是自豪。 “可是这里离城区远,生活难免会有不方便吧?” “这个肯定是有一点,以前更差,去城镇买东西只能坐班车,大概20分钟一趟,但是现在好多了,我们这里基本每家都有自己的小车,开车过去也就两个多小时。” “没想过离开吗?” “这边生活的生活节奏慢,已经习惯了,虽然可能挣不了大钱,但是生活很舒适,还有老人小孩要照顾,离不开。” 大姐的话语朴实而真挚,那满含笑意的脸上透露出来的是对现有生活状态的满足,或许对他们来说,跟家人在一起日子越过越好就是幸福。 云水谣景区内居民自得其乐。中国军网杨帆 摄 “你在漳州生活下就能感受到了,漳州很“慢”,漳州人的心态很平和,不会像在一线都市那样每天都匆匆忙忙,可能跟漳州的环境有关系吧”。同车的工作人员这样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如此青山绿水里生活的漳州人逐渐养成了“慢”的生活方式和热情好客的生活态度。在云水谣进行解说的姐姐远嫁到漳州,三年后能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语,成了一个当地的导游;本地的酒店女服务员林姐姐工作热情,细心周到,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足浴店的小伙子从云南过来,工作了5年之后表示再离不开…… “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漳州江滨 图片来源网络 可是就是这样一座“慢”城市,经济发展却并没有落于人后。2017年,漳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增幅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同时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等称号,是全省唯一入选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的设区市。温和淳朴的漳州人就在这四时花不谢,八节果飘香的生态之城里不争不抢地实现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生活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素质”,在这样一座高幸福指数的城市里生活不能不说是一件美事,这大概也就是才来了两天的媒体同行们纷纷表示不愿意离开的原因吧。[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6月28日 16:34
以“生态佳”谋“生态+”,千年古城漳州焕发新活力
以“生态佳”谋“生态+”,千年古城漳州焕发新活力

  高空俯瞰南山文化生态园 央视网消息(记者 蔡纯琳 李夏):“这里风景真不错,以后常来。”午后,有市民一边感慨南山文化生态园的美,一边驻足拿着自拍杆在园区内的三角梅花海里拍起了照片。 地处福建漳州九龙江西溪南岸的南山文化生态园,于去年国庆正式对外开放。近日,记者走进南山文化生态园,目之所见,尽是一派郁郁葱葱、惬意闲适。 老人在长板凳上悠闲端坐,年轻人沿着步行道一路走一路拍,孩子在花丛里追逐嬉闹,尽情享受着优美自然环境带来的惬意。 南山文化生态园内的碧水蓝天 “碧水环青山、花海拥古刹”,园区内有一片水面面积达350亩的南湖。一年以前,这里还只是千年古刹南山寺的放生池和周围老百姓的鱼塘,垃圾遍布,湖水黑臭。经过整治拓宽,如今除了具备一个生态公园所需要的景观气质外,还肩负着防洪排涝的功能。 与此同时,南山文化生态园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参观考察,带动周边片区成为投资新热土。2017年,园区周边引进了甲骨文双创基地,并跟深圳的物联网协会合作建设了物联网示范园。 目前,南山文化生态园二期正在抓紧谋划推进中,将着力延展生态效益,进行“生态+”提升,突出文化、商业、居住、旅游等业态植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可以说,南山文化生态园的建设已逐渐成为漳州探索“生态+”发展模式的一个生动缩影。 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近年来,在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漳州画了个“+”号,致力于打造“生态+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居住”的城市新空间。通过推进生态与多元素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真正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绿色“海丝”发展之路。 漳州夜景 据统计,漳州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已连续数年蝉联福建省第一。去年8月,“2017中国区域投资营商环境榜”揭晓,漳州位列十强。 践行“生态+”理念,漳州这一个千年古城让绿水青山实现了流金淌银,更实实在在“+”出了漳州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章来源:央视网[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6月28日 16:27
福建漳州践行“生态+”优化营商环境 构建开放型经济
福建漳州践行“生态+”优化营商环境 构建开放型经济

  福建漳州的南山生态文化园一景。正午摄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福建漳州:践行“生态+” 理念构筑宜居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中新网福建漳州6月27日电 (闫旭)外地游客常说,来漳州南湖玩,最合适的玩法就是“发呆”。 在南山文化生态园里依湖而建的“发呆处”,由几十级台阶堆砌而成,台阶的宽窄、高低各不相同,几个“萌萌的”发呆雕像立在上面。坐在台阶上眺望湖光山色、天鹅戏水、荷花亭亭,可感受到休闲发呆的轻松愉悦。 南山文化生态园所在的地方,在漳州主城区的最南端,也是漳州工业的发祥地,曾密集分布着国营面粉厂、油脂厂、香料厂、漂染厂等13个厂。名声在外的片仔癀、水仙牌风油精便诞生于此。 因电影《云水谣》而广为人知的漳州南靖县云水谣古镇,拥有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灵山碧水。闫旭 摄 近年来,漳州市政府将云水谣与当地土楼资源结合,着重打造绿色生态旅游产业。闫旭 摄 难以想象,一年以前,这里还垃圾遍布,湖水黑臭。南山生态文化园践行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功能修补等理念,日渐把这里打造成“碧水环青山、花海拥古刹、丹霞伴秋色、乐活享南山”的生态图景。 “南山文化生态园项目是‘生态+’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我们要拓展生态特色优美的城市新空间。”据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建进介绍,目前整个项目的一期生态建设基本完成,“+”的部分在建设过程中和往后,会适时加入。 因电影《云水谣》而广为人知的漳州南靖县云水谣古镇,13棵老榕树组成福建最高最大最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沿着榕树下已被踩得十分光滑的鹅卵石古道,脚步会不自觉地慢下来。 近年来,漳州市政府将云水谣与当地土楼资源结合,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产业。2017年,包括云水谣在内的南靖“福建土楼”景区,接待游客达4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人民币,下同)。 “生态+”环境理念的践行,正在为漳州市民、外地游客展现宜居的“慢城市”;而翻开这座城市的另一面,城市竞争软实力的提升,营商环境的优化,又在为这座城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带来“加速度”。 两岸合资合作的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自去年底开工以来,正快速推进。漳州市相关单位的负责人直接到工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该项目计划在2020年6月30日建成投产,将成为两岸合资合作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项目。 在漳州高新区,每周7天都实行24小时服务的“商务110”商机对接中心为企业带来了便利。闫旭 摄 2016年5月,漳州成为福建唯一入选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的城市。借此契机,漳州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自主改,在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等方面开展探索。 在漳州高新区,每周7天都实行24小时服务的“商务110”商机对接中心为企业带来了便利,提供从接洽、入库、筛选、部门联动,到项目签约、接转的全方位服务。 总投资5亿元的力鼎光电光学镜头就是通过“商务110”与漳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相识,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签约。“在多次对接过程中,‘商务110’实时采集我们企业的信息进行跟踪对接,针对专业性的问题还会联动相关职能部门,给我们最专业、最详细的解答。”该项目业主说道。 据漳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刘利友介绍,目前“商务110”平台已入539个项目,总投资额6557.99亿元。成功签约世界500强Oracle(漳州)技术人才双创基地、物联网示范园、分布式能源等35个项目,总投资额近120亿元。 “商务110”和“会审制”改革、国地税联合办税、“即报即放”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等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漳州在全国首创的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四检合一”也获国家质检总局推介。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使漳州成为“2017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之一。(完) (原标题:福建漳州践行“生态+”优化营商环境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06月28日 16:23
福建土楼入选“世遗”的十年南靖之变
福建土楼入选“世遗”的十年南靖之变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蓝天白云下的云水谣(摄影:陈洪亮)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陈洪亮)今年7月,福建土楼将迎来申遗成功十周年。6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组织的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南靖土楼,实地感受申遗成功十年带给南靖县的变化。 这十年,履行了承诺 完成了保护 南靖境内拥有土楼15000多座,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而闻名于世,堪称“土楼王国”。 2008年7月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南靖“两群两楼”(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共20座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年来,南靖县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遗产保护。据介绍,主要包括了景区建筑风格统一和景区环境面貌提升、土楼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两个方面。 南靖编制了《福建土楼保护维修工程施工方案》《河坑土楼群和裕昌楼保护维修方案》等,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对土楼建筑修旧如旧。规范周边建筑外立面的建筑风格,使之与土楼建筑风格相协调的同时,开展土楼景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改善土楼景区的整体环境面貌。 南靖还聘请专业机构,对各世遗点的游客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承载量进行了科学测算,合理化解游客量与景区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严防过度“开发”的破坏。 此外,南靖还创新保护工作的方式方法,借助科技的翅膀,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全方位地对世遗土楼进行革命性保护。 同时,通过十年努力,土楼得到有效保护,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履行了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 大批青年返乡建宾馆、开饭店、卖特产等进行创业,从农民变成商人。(摄影:陈洪亮) 这十年,旅游收入增长了12倍多 2011年,福建土楼南靖景区晋级为国家5A级景区,成为漳州第一个5A级景区。“世遗”和“5A级景区”两块金字招牌为南靖土楼带来了大量人流。 十年来南靖土楼实现旅游收入增长12倍有余。据介绍,2017年,南靖“福建土楼”景区接待游客450万人次,比2008年的35万人次增长了约1130%;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比2008年的2000多万元增长了约1236%。 这十年,文化品位提升也得到传承 南靖土楼文化底蕴深厚。共有22座土楼被列为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土楼营造技艺、土楼山歌被列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田螺坑村、7个中国传统村落、6个中国景观村落和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作为土楼景区最独特的优势资源,南靖致力于挖掘、传承土楼在地人文景观资源,提升文化品位和核心竞争力。 南靖土楼一边搜集整理土楼山歌曲目、民间工艺,一边在景区客流量高的景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说唱、民俗表演等形式,宣传推广土楼娶亲文化、妈祖文化、耕读文化等。 特别是在田螺坑景区、云水谣景区、河坑土楼群的传习场所,游客甚至可以在各级传承人的教学下,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云水谣的村民进行的南音表演(摄影:陈洪亮) 这十年,环境好了出行方便了 十年来,福建土楼申遗成功为南靖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交通条件。2008年至今,南靖县建设通往景区及景区周边道路120多公里,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 土楼的保护与开发,离不开土楼楼民的共同努力。为取得楼民的理解和支持,土楼管委会主动作为,解决楼民的生活难题,全力化解景区历史遗留问题,让旅游发展红利惠及当地群众。 为了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对土楼居民进行“厨房革命”,让土楼楼民拥有现代化“绿色厨房”,其中,为防止明火做饭带来的危险以及建筑破坏,国网福建电力公司投资5000万元,对土楼进行内外部线路表箱改造、厨房电器化改造和电缆入地等;将厕所革命从旅游公厕扩展至民用公厕,建设旅游和村民公厕45座;投入500多万元,在世遗点建设公共淋浴房、公共洗衣池等设施;建设绿地广场3.6万平方米、村民新村安置点15.3万平方米。 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景区颜值,也让居民的生活更加绿色安全。 南靖还投入1500多万元完成云水谣、河坑一期安置房建设、下田螺坑安置地及配套设施建设,并预留了7个景点村安置备用地,有力化解景区保护与群众合理需求的矛盾。 老人们怡然自得在家里摆摊出售土楼特产(摄影:陈洪亮) 这十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约1.8万元 村民们看到了商机,约2.5万外出年轻楼民返乡创业,大批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就业。他们建宾馆、开饭店、卖特产、当导游、创业,实现了从农民到商人的转变。景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7481元提高到2017年的24713元。 生活条件好了,楼民们看着美观大方、整洁方便的土楼,纷纷自觉地响应政府号召,成为土楼保护的先锋队伍。 此外,土楼申遗成功带动了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和文化娱乐等市场繁荣,也促进金融、保险、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客流、人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长。 “简言之,申遗成功十年来,南靖土楼已经成为漳州乃至福建的王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了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南靖县相关人士表示。[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6月28日 16:05
瓷都创业者谈文化"走出去":创文艺精品 促贸易畅通
瓷都创业者谈文化

  文章来源:光明网 福建省德化县境内群山环抱,重峦叠嶂,森林密布,气候温和。宋元时期,德化陶瓷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在海外留下了“中国白”美名。 如今,借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德化陶瓷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现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2017年产值227.4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已获评中国瓷都、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 中国瓷都“中国白”享誉世界(李政葳/摄) 在德化当地提到“中国白”,不得不到中国白艺术宫去看看。在德化瓷都大道旁,记者一行穿过一条长廊走进了艺术宫展厅,厅内灯影交错,与“中国白”精品交相辉映,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海洋,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品味每件陶瓷精品,让人流连忘返。 中国白艺术宫由国礼大师、厦门金砖会晤国礼设计突出贡献奖获得者陈仁海创办,是一处陶瓷文化艺术欣赏、交流,陶瓷文化旅游的艺术场所。陈仁海的创作多达118件(套)国宴瓷《四海同心》系列,包括元首餐具套装、金砖元首杯、元首茶器等,5件国礼为《四海和尊》《同舟共济》《鸿业远图》《玉荷溢芳》和《吉祥如意》。 “创作国宴瓷时,为体现中国的大国风范、闽南文化元素、金砖特点等,当时的设计方案团队讨论再三。”陈仁海说,凭借着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能为金砖会晤贡献自己的智慧,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工匠们都感到非常荣幸。 陈仁海与“中国白” “让世界了解和共享‘中国白’。”在陈仁海看来,这也是自己从艺术从业者向“企业家”转型的责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高,陶瓷作品今后将走进家庭;另外,伴随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加强,这些艺术品也将逐渐走向国际市场。”陈仁海说,这将是“中国白”未来发展的趋势。 陈仁海还提到,在作品底部都印有二维码,不仅要让作品成为艺术品、收藏品,还要让人们通过扫二维码了解“中国白”,“这是自己作为文化传播者、美的传播者的一份苦心,让世界来了解、共享我们德化的‘中国白’。” 在德化当地远近闻名的“中国茶具城”与陈仁海的中国白艺术宫距离不远。这里设有茶具主营销区及物流、会展、批发、电商等配套设施,具备全国性专业茶具市场功能,建成后将成为弘扬德化陶瓷文化、壮大德化陶瓷产业的特色平台。目前,这里已签约入驻了250家企业。 颜宝敬便是茶具城里一位典型的创业者。颜宝敬出生于陶瓷世家,颜家的窑火至今传承了32代,祖上有中国第一部陶瓷专著《陶业法》的作者颜化綵,还有明朝著名的陶艺大师颜俊高。虽然是自己一位年过半百的“60后”,但颜宝敬更喜欢别人称他是“新时代的创业者”。 颜宝敬向光明网记者讲述陶瓷文化创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何明/摄) 艺术品要走向市场、走向国际,就要不断创新。“多年的市场经验看到德化陶瓷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内销茶具企业有规模的产品无档次,产品有一定档次的企业又上不了规模,这既是一种遗憾,也说明了有很多潜力可供挖掘。”颜宝敬说,作为陶瓷世家的传承人,自己一定要打造出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品质、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 “近年来,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人来这里参观,并且参与艺术体验,都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走出去’,也越来越有影响力。”颜宝敬说。 德化顺美集团总经理郑鹏飞同样也对“一带一路”倡议,给当地陶瓷企业带来的好处深有感触。“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世界各地都在感受着陶瓷文化的魅力,我们与国外贸易往来也愈加频繁。”郑鹏飞回忆,自己早年曾在德国生活,当时带着陶瓷样品到欧洲开拓市场特别辛苦;近两年,客户已经遍及了80多个国家,不出德化县就能接到世界各地的订单。 郑鹏飞谈陶瓷文化“走出去”经验(李政葳/摄) 如今,郑鹏飞所在的顺美集团生产的陶瓷等国际文化产品,主要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已建成了“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瓷客部落众创空间”“日用瓷全自动生产线基地”“陶瓷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并继续完善“中国海丝陶瓷文化博物馆”,实现了产品、创意、文化、旅游等资源的整合。 产品走向国际,就要考量风格如何适应外国文化。“要将他国文化植入其中,这样产品不仅可以找到卖点,也让更多中国文化元素更好地‘走出去’。”郑鹏飞说,陶瓷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象征,伴随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将有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6月24日 10:51
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人民网重庆7月4日电 (孙阳)7月4日上午10时,重庆市两江新区果园港,一列果园港铁路专用线上的列车缓缓驶出,作为西部地区直联长江经济带和中欧班列(重庆)的水铁国际联运战略通道,这条2017年开启的专用线,真正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助推重庆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 当天下午14时,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保税港进出口商品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正向前来参观和购买的人群介绍商品情况。“消费者购买这款奶粉,报税港区要比外面商店便宜20%到30%。如果通过我们自己打造的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市内3到5天就能到货,全国范围内12个工作日也可以送达。”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为重庆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台,重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近年来,重庆着力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让各类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庆集聚,正在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破题多式联运 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打通多式联运“经脉血络”,果园港正成为世界“中转站”(人民网 孙阳摄) 果园港占地约4平方公里(6000亩),岸线2800米,分为港口功能区、铁路功能区和仓储配套功能区,是重庆规划布局的现代化港口群中的主枢纽港,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载体。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综合运输服务处副处长冯立光推算,现阶段,如果我国多式联运量占社会货运量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可以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总费用0.9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节约物流成本支出1000亿元左右。如何破题多式联运,正是果园港实践的重要目标。 重庆果园件散货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兵介绍说,果园港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联结长江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群,再经太平洋面向亚太地区;果园港进港铁路专用线与主干线渝怀铁路相连,经团结村站,向西可直通中欧班列(重庆),面向我国西北及中亚、欧洲地区;向南可直通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面向我国南方沿海及东盟、南亚地区。 据了解,果园港多式联运的优势让物流成本降低明显,陕西钢铁集团从巴西、澳大利亚等四五个国家进口铁矿石经海运抵达我国沿海港口,直接装火车走陇海铁路运到汉中,全程物流成本大约是240元/吨。现在,进口矿石在沿海港口装卸后,经长江水运至果园港,经果园港进港铁路发往汉中,物流成本降至不足200元/吨。 同时,果园港还通过提质、降本、增效,创新了多式联运的经营模式。果园港联合成都铁路局搭建了铁水联运经营平台,通过平台公司的专业化运作,为企业提供“一次托运”、“一口价格”、“一次结算”、“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的铁水联运服务,改变了此前各种运输方式经营人各自为政的局面。“以成都到上海的集装箱为例,如果铁路直发,每个集装箱运输总价需要7100元,汽车直发总价需要13000元,而经果园港铁水联运总价只需要3800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2016年1月,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揭牌,示范项目核心区域先期在两江新区范围内布局,果园港成为示范点之一。2017年4月,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果园港片区位列重庆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这契合了果园港的定位与发展的方向——承载重庆东西双向开放功能和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任。 2018年年初,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通知》提出,扩大启运港范围,在原有8个启运港基础上,新增5个启运港,重庆市果园港在列。以前,从果园港发出的出口货物离境退税必须等货物从上海洋山港实际离境后,企业才办理退税,最快也需要10天到15天时间。实施启运港退税后,企业出口货物只要确认在果园港装船,就可以办理退税,提高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缩短了资金占用周期。 如今,连接江海经济和陆地经济的果园港,正在发展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聚集全球先进要素 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顺应美好需要,重庆保税港区全方位升级内陆开放(人民网 孙阳摄) 集聚了水港、空港及多重口岸优势,不断优化提升内陆开放通道、口岸、制度、环境等系列优势的重庆保税港区,今年迎来了成立10周年的重要一刻。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保税港区已累计引进企业近1900家,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3535亿元,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约515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约33亿美元。 这背后,是保税港区开放平台功能的凸显。不沿边不靠海,人们往往将内陆视为开放的短板区域,但重庆保税港区先行先试,开放功能逐步完善,成为重庆内陆开放的核心平台。 2017年,重庆保税港区整车进口贸易量首次突破整年1000辆大关。其中,经中欧班列(重庆)从重庆口岸完成进口清关的比重超过40%。而这,仅仅是重庆保税港区借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围绕投资、贸易便利化,掘金“开放红利”的一个缩影。 如今,保税港区致力于发挥保税贸易、国际物流等功能,吸引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落户,打造智能终端生产基地、现代国际商贸物流园,重点培育发展了加工、贸易、物流“三大产业”,初步建设成为辐射内陆地区重要的保税加工基地、保税物流基地和服务贸易聚集区。 据了解,重庆保税港区引进的企业既有旭硕、仁宝、纬创、嘉民、安博、普洛斯等一批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也有中外运、中国邮政集团、菜鸟、唯品会、网易等众多中国500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立足三区叠加的优势,保税港区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力度,打造内陆自由贸易港,成为内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去年12月22日,一架价值约3亿元人民币的全新空客A320平稳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进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指定停机位。 这标志着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飞机租赁”业态实现“零突破”,重庆由此成为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率先开展飞机保税租赁的自贸试验区。立足重庆自贸区,保税港区成功实现了政策突破,打造了“国内首个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推动“构建整车进口汽车展会模式及综合服务平台助推整车进口产业发展”、“西南地区首个金伯利口岸落地港区”等开放功能的实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其中,口岸建设是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重要一环。 当前,重庆保税港区已成为内陆地区拥有特色口岸最多的保税港区。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及口岸功能优势,目前重庆保税港区已经累计引进40余家从事肉类、水果进口的企业,口岸正式运行1年来已实现货值共计约3871万美元。这些改革举措的出台,为内陆自由贸易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系列新的改革开放举措正在陆续推出。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央直辖市、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重庆立足内陆、面向国际、打通枢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速推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越来越轻快。[详情]

1小时实现国际中转!这座城正打造“世界”的中转站
1小时实现国际中转!这座城正打造“世界”的中转站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 1小时实现国际中转!这座城正打造“世界”的中转站 来源:光明网 意大利的曲奇,西班牙的火腿,比利时的奶酪,俄罗斯的伏特加…… “90分钟海铁联运通关”,“70分钟国际中转报关” …… 在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3万多种类的商品从俄罗斯、泰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途经渝新欧国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在这里汇集,“飞”入千千万万寻常百姓家。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开花结果,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全球购”,共享“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新成果。 而这背后,“一带一路”倡议下,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的重庆,正逐渐成为“世界”的中转站。 “长江经济带沿线的货物都可在果园港中转,搭上中欧班列(重庆)发往欧洲。”7月4日,位于长江边上的果园港,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商务部经理方亮这样告诉记者。 旧时骆驼铃响,如今汽笛声亮。“ 一个港口如何成为一座城市连接世界的“中转站”? 去年底,一列满载着来自重庆、华南、华东货物的中欧班列(重庆),首次从重庆果园港铁路专用线驶出,驶往德国杜伊斯堡。从此,果园港开启了西部地区首条直联长江经济带和中欧班列(重庆)的水铁国际联运战略通道,真正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补上重庆距离出海口2400多公里的“短板”,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果园港占地约4平方公里(6000亩),岸线2800米,按照“前港后园”功能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分为港口功能区、铁路功能区和仓储配套功能区,实现了港口、产业、物流三结合,助力重庆进一步扩大与内陆市场乃至“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合服务功能。 果园港仓储配套功能区以重庆西部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为代表,该市场立足重庆,面向西南、西北,贯通长江沿线,以钢材、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为主,发展线上、线下交易业务、第三方支付及供应链金融物流服务,重整大宗商品在重庆及西南、西北地区的流通渠道和流通秩序。 果园港多式联运的优势让物流成本降低明显,陕西钢铁集团从巴西、澳大利亚等四五个国家进口铁矿石经海运抵达我国沿海港口,直接装火车走陇海铁路运到汉中,全程物流成本大约是240元/吨。现在,进口矿石在沿海港口装卸后,经长江水运至果园港,经果园港进港铁路发往汉中,物流成本降至不足200元/吨。 果园港商品车分拨中心具备商品车“水、铁、公”多式联运集并区和分拨区16个、装卸作业线12条、PDI检测线2条,可一次性堆存商品车1.2万辆。重庆市一家商品车销售公司的副总经理周瑭介绍,在商品车运输中,公路运价最高,水运、铁路相对便宜,从东部沿海商品车整车厂运往西南地区的很多商品车都是全程公路运输,现在可以先经水运运到果园港,再通过果园港分拨,从铁路或公路发送到西南地区,进而节省物流费用。 目前果园港区开通了果园—攀枝花、果园—西昌、果园—西安等10多条运输线路,实现水水中转和铁水联运,运往四川、贵州各大钢厂的铁矿石、铬矿石、石油焦等大宗件散货,都选择在果园港中转。 朝着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的目标,果园港已打通了重庆通达全球的多式联运“经脉血络。”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联结长江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群,再经太平洋面向亚太地区;向西,直通中欧班列(重庆),面向我国西北及中亚、欧洲地区;向南,可直通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面向我国南方沿海及东盟、南亚地区。连接江海经济和陆地经济的果园港,正在发展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果园港在吸引促进全球性生产要素在中西部地区流动配置的同时,也有利于重庆更好的参与到区域一体化、全球一体化,谋取更大的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重庆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积极布局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志强介绍,在“引进来”方面,吸引了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和韩国等国家的企业纷纷前来投资,相继建成中德、中意、中英等12个国际合作产业园,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79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渝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0多家;全市电子产业已引进5大国际知名品牌商、6大代工商和900多家零部件配套厂商,形成了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为何这么多外资企业选择重庆落户呢?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重庆立足于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区位优势,坚持水、陆、空并进,打造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形成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的“乘法效应”。 向西,重庆与欧洲、中西亚等国家合作,开通并不断提高“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营运水平,运费下降了一半多,到德国杜伊斯堡的时间较海运节约20多天,从而改变了过去“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格局,周边经重庆中转出口的比重已超过40%。目前重庆基本上每天一班列开往欧亚大陆。 向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重庆与上海、宁波等港口合作,发展江海联运“五定”班轮,将长江上游地区的货物输送到广大亚太地区; 向南,新开通到东盟“五定”跨境货运班车、陆海联运“五定”公路班车,并通过深圳、北海发展铁海联运,把重庆与东南亚、澳洲、非洲紧紧连在了一起。(光明网记者张琳)[详情]

一带一路倡议下 重庆两江新区内陆开放形成新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下 重庆两江新区内陆开放形成新格局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一带一路”倡议下,且看重庆两江新区的内陆开放如何形成新格局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7月4日电(记者 孙晓宇)重庆两江新区是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之后,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设立两江新区,是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举措。自“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以来,内陆地区的开放也逐步开始从末端向前沿迈进,两江新区的开放格局战略也得到新的提升。 7月4日,“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重庆站媒体采访团利用一天时间,对两江新区内陆开放新战略的两处代表性地标:重庆果园港和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进行实地探访,旨在深入了解两江新区内陆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重庆果园港码头日常运作。(中国日报网 孙晓宇 摄) 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两江新区果园港大有希望 果园港占地约4平方公里(6000亩),岸线2800米,计划总投资105亿元,是重庆规划布局的现代化港口群中的主枢纽港,也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载体。 据介绍,果园港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联结长江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群,再经太平洋面向亚太地区;其进港铁路专用线与主干线渝怀铁路相连,经团结村站,向西可直通中欧班列(重庆),面向中国西北及中亚、欧洲地区;向南可直通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面向中国南方沿海及东盟、南亚地区。 果园港分为港口功能区、铁路功能区和仓储配套功能区,实现了港口、产业、物流三结合,其拥有5000吨级泊位16个,设计年通过能力为3000万吨。此外,果园港区已经开通了上海—果园—南充、果园—攀枝花、果园—西昌、果园—西安、果园—青海、果园—陕西、果园—甘肃等10多条运输线路,实现水水中转和铁水联运,已成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广西等周边地区外贸货物的中转港。如今运往四川、贵州各大钢厂的铁矿石、铬矿石、石油焦等大宗件散货,都选择在重庆果园港中转。 果园港的多式联运模式助力了重庆进一步扩大与内陆市场乃至“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合服务功能,也打通了重庆通达全球的多式联运经脉血络。 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意大利进口食品区 (中国日报网 孙晓宇 摄)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构建内陆对外开放示范窗口 不沿边不靠海,人们往往将内陆视为开放的短板区域,但今年迎来成立10周年的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先行先试,开放功能逐步完善,成为重庆内陆开放的核心平台。 作为内陆首个“水港+空港”一区双核的保税港区、全国试点贸易多元化政策的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集聚了水港、空港及多重口岸优势,正在不断优化提升内陆开放通道、口岸、制度、环境等系列的优势,深度参与内陆开发开放建设。 据了解,2017年,重庆保税港区入驻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全年累计完成整车进口清关1038辆,货值约5亿元,同比均增长近6倍。同年,重庆口岸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共计248货物批,重量和货值较去年同比分别增长突破一倍。这种动辄翻倍的数据,在重庆保税港区的进口汽车、水果、红酒、跨境电商等方面屡见不鲜。 而这背后,是保税港区开放平台功能的凸显。2017年末,保税港区获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这是继进口肉类、进口水果、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指定实施口岸的又一次口岸加持,进一步夯实了保税港区的开放平台功能。 搭建开放的平台、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此,重庆保税港区在着力推动开放的同时,也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打造国际商圈满足更高消费需求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升级内陆开放。 不少人好奇的外国人的一日三餐,如今只需要在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即可体验。据了解,目前该交易中心已累计引进55家企业,经营日本、意大利、德国等20个国家共3万种商品品类,使很多人不用出国门,就能买到外国货。 在升级产业、商圈满足人民群众美好需求的同时,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城市建设也全面升级,正逐步实现从产业集聚区到国际化的现代新城转型升级。[详情]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活动重庆站启动

  图为活动启动现场。新华网 庞瑞泽摄 新华网重庆7月3日电(黄博阳 王龙博)今日上午,“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重庆站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重庆网信办承办。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从5月开始,赴陕西、福建、重庆、广东、新疆五站,通过组织中央和地方网络媒体人员进行实地探访和亲身感受,展现“一带一路”倡议给各地带来的福祉,助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促进互联互通,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区位十分重要。 重庆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重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深化政策沟通、拓展设施联通、强化贸易畅通、扩大资金融通、促进民心相通“五通”为重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新格局。 接下来的一周,中央、地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近30家网络媒体代表将实地探访重庆拓展“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开放口岸、提升开放平台、壮大开放主体、优化开放环境的做法,以及推动国际合作互惠共赢发展等方面的举措。 采访团将前往两江新区、渝中区、沙坪坝区、渝北区、大足区、永川区,探访仙桃国际数据谷、果园港、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西部物流园等地,深度挖掘重庆“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新成效,立体报道重庆在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上的新变化,生动展现重庆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篇章。[详情]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重庆为什么能成开放高地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地处内陆的重庆为什能成开放高地 央视网消息(记者 刘亮 杨兆荃):7月2日至7月7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重庆网信办协办的“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重庆站将深入渝北区、两江新区、渝中区、沙坪坝区、大足区、永川区等地,通过网媒实地探访,客观展现重庆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在谋求新一轮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中取得的积极成效。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围绕定位,正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6天时间里,由中央主要新闻网站、部分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商业门户网站等几十位编辑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将走进数据谷、“汽车城”、果园港、保税中心、美术学院、物流园、会展中心,探访智能装备研发生产,欣赏洪崖洞美景、体验长江索道,近距离感受重庆积极践行创新理念,勇于开拓,借“一带一路”之东风,在各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的生动事例。[详情]

好一个生态之城,绿水青山里感受漳州人的"慢"生活
好一个生态之城,绿水青山里感受漳州人的

  来源:中国军网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 原标题—记者手记:好一个生态之城,绿水青山里感受漳州人的“慢”生活 ■中国军网记者 杨帆 “还有多久到?我快不行了,晕车想吐!”从漳州市区驱车前往南靖土楼景区一个半小时后,记者给另一辆车上的室友发了条微信。这是当时的真实情况,虽然师傅的车已经开得很稳,可是原本就晕车的人在这盘山公路上久坐实在是一种受罪。 “快了,快了,你看看窗外,保证马上治好你的晕车病。”附带着一个奸笑的表情,韩美女给了我一个避开问题却提供解决方案的回复。后来到达的时间证明,她的“快了”明显是骗人的,可是“看窗外”明显也是有效的。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蓝的天,这么青的山了,还没有到采访的景区,可是大巴车外的风景已经成功转移了我的注意力,人只要有了期待,一切就都变得容易。 绿水青山的云水谣景区。中国军网记者杨帆 摄 25日上午,我随着“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有“土楼王国”之称的漳州南靖县,探秘传说中的“四菜一汤”和云水谣景区。到达裕昌楼的时候已经11点,原本艳阳高照的天空突然飘起了小雨,撑着伞踏步在石子路上,置身于青山绿水间,连日的疲惫和躁动的心情一下子得到了救赎,也别有一番浪漫。 裕昌楼建于元代末年,高5层共有房270间,是座最古老又最大的圆楼。楼内有水井13 口,均掘在厨房内,水源充盈,水桶下井一米就可以吊到水。裕昌楼内都是刘姓住户,共18 家同为一个大家族。这里的每一家都经营着小店,所卖商品都大同小异,以自家种植的茶叶和当地特色小吃为主。 刘大姐招呼记者喝茶。中国军网记者杨帆 摄 缘分使然,随机走进了一个大姐的店,在大姐给我泡茶的时间,我们闲聊了起来。大姐介绍说,她家现在共有8口人,主要靠这家店维持生计,丈夫除了种茶卖茶以外也会做做导游,孩子在镇上上小学,因为远只能寄宿一周回家一次。可是眼前不足20平米的店铺真的能保证一家人的生活吗?“我们店虽然小但是来这里旅游的客人不少,遇到节假日更多,而且我们的茶叶主要以回头客网上订购为主,由于茶叶销量好,我老公都从外面打工回来了,所以生活还算过的不错。”谈起小店的经营,大姐很是满意,那语气里满满都是自豪。 “可是这里离城区远,生活难免会有不方便吧?” “这个肯定是有一点,以前更差,去城镇买东西只能坐班车,大概20分钟一趟,但是现在好多了,我们这里基本每家都有自己的小车,开车过去也就两个多小时。” “没想过离开吗?” “这边生活的生活节奏慢,已经习惯了,虽然可能挣不了大钱,但是生活很舒适,还有老人小孩要照顾,离不开。” 大姐的话语朴实而真挚,那满含笑意的脸上透露出来的是对现有生活状态的满足,或许对他们来说,跟家人在一起日子越过越好就是幸福。 云水谣景区内居民自得其乐。中国军网杨帆 摄 “你在漳州生活下就能感受到了,漳州很“慢”,漳州人的心态很平和,不会像在一线都市那样每天都匆匆忙忙,可能跟漳州的环境有关系吧”。同车的工作人员这样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如此青山绿水里生活的漳州人逐渐养成了“慢”的生活方式和热情好客的生活态度。在云水谣进行解说的姐姐远嫁到漳州,三年后能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语,成了一个当地的导游;本地的酒店女服务员林姐姐工作热情,细心周到,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足浴店的小伙子从云南过来,工作了5年之后表示再离不开…… “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漳州江滨 图片来源网络 可是就是这样一座“慢”城市,经济发展却并没有落于人后。2017年,漳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增幅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同时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等称号,是全省唯一入选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的设区市。温和淳朴的漳州人就在这四时花不谢,八节果飘香的生态之城里不争不抢地实现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生活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素质”,在这样一座高幸福指数的城市里生活不能不说是一件美事,这大概也就是才来了两天的媒体同行们纷纷表示不愿意离开的原因吧。[详情]

以“生态佳”谋“生态+”,千年古城漳州焕发新活力
以“生态佳”谋“生态+”,千年古城漳州焕发新活力

  高空俯瞰南山文化生态园 央视网消息(记者 蔡纯琳 李夏):“这里风景真不错,以后常来。”午后,有市民一边感慨南山文化生态园的美,一边驻足拿着自拍杆在园区内的三角梅花海里拍起了照片。 地处福建漳州九龙江西溪南岸的南山文化生态园,于去年国庆正式对外开放。近日,记者走进南山文化生态园,目之所见,尽是一派郁郁葱葱、惬意闲适。 老人在长板凳上悠闲端坐,年轻人沿着步行道一路走一路拍,孩子在花丛里追逐嬉闹,尽情享受着优美自然环境带来的惬意。 南山文化生态园内的碧水蓝天 “碧水环青山、花海拥古刹”,园区内有一片水面面积达350亩的南湖。一年以前,这里还只是千年古刹南山寺的放生池和周围老百姓的鱼塘,垃圾遍布,湖水黑臭。经过整治拓宽,如今除了具备一个生态公园所需要的景观气质外,还肩负着防洪排涝的功能。 与此同时,南山文化生态园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参观考察,带动周边片区成为投资新热土。2017年,园区周边引进了甲骨文双创基地,并跟深圳的物联网协会合作建设了物联网示范园。 目前,南山文化生态园二期正在抓紧谋划推进中,将着力延展生态效益,进行“生态+”提升,突出文化、商业、居住、旅游等业态植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可以说,南山文化生态园的建设已逐渐成为漳州探索“生态+”发展模式的一个生动缩影。 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近年来,在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漳州画了个“+”号,致力于打造“生态+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居住”的城市新空间。通过推进生态与多元素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真正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绿色“海丝”发展之路。 漳州夜景 据统计,漳州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已连续数年蝉联福建省第一。去年8月,“2017中国区域投资营商环境榜”揭晓,漳州位列十强。 践行“生态+”理念,漳州这一个千年古城让绿水青山实现了流金淌银,更实实在在“+”出了漳州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章来源:央视网[详情]

福建漳州践行“生态+”优化营商环境 构建开放型经济
福建漳州践行“生态+”优化营商环境 构建开放型经济

  福建漳州的南山生态文化园一景。正午摄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福建漳州:践行“生态+” 理念构筑宜居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中新网福建漳州6月27日电 (闫旭)外地游客常说,来漳州南湖玩,最合适的玩法就是“发呆”。 在南山文化生态园里依湖而建的“发呆处”,由几十级台阶堆砌而成,台阶的宽窄、高低各不相同,几个“萌萌的”发呆雕像立在上面。坐在台阶上眺望湖光山色、天鹅戏水、荷花亭亭,可感受到休闲发呆的轻松愉悦。 南山文化生态园所在的地方,在漳州主城区的最南端,也是漳州工业的发祥地,曾密集分布着国营面粉厂、油脂厂、香料厂、漂染厂等13个厂。名声在外的片仔癀、水仙牌风油精便诞生于此。 因电影《云水谣》而广为人知的漳州南靖县云水谣古镇,拥有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灵山碧水。闫旭 摄 近年来,漳州市政府将云水谣与当地土楼资源结合,着重打造绿色生态旅游产业。闫旭 摄 难以想象,一年以前,这里还垃圾遍布,湖水黑臭。南山生态文化园践行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功能修补等理念,日渐把这里打造成“碧水环青山、花海拥古刹、丹霞伴秋色、乐活享南山”的生态图景。 “南山文化生态园项目是‘生态+’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我们要拓展生态特色优美的城市新空间。”据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建进介绍,目前整个项目的一期生态建设基本完成,“+”的部分在建设过程中和往后,会适时加入。 因电影《云水谣》而广为人知的漳州南靖县云水谣古镇,13棵老榕树组成福建最高最大最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沿着榕树下已被踩得十分光滑的鹅卵石古道,脚步会不自觉地慢下来。 近年来,漳州市政府将云水谣与当地土楼资源结合,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产业。2017年,包括云水谣在内的南靖“福建土楼”景区,接待游客达4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人民币,下同)。 “生态+”环境理念的践行,正在为漳州市民、外地游客展现宜居的“慢城市”;而翻开这座城市的另一面,城市竞争软实力的提升,营商环境的优化,又在为这座城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带来“加速度”。 两岸合资合作的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自去年底开工以来,正快速推进。漳州市相关单位的负责人直接到工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该项目计划在2020年6月30日建成投产,将成为两岸合资合作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项目。 在漳州高新区,每周7天都实行24小时服务的“商务110”商机对接中心为企业带来了便利。闫旭 摄 2016年5月,漳州成为福建唯一入选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的城市。借此契机,漳州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自主改,在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等方面开展探索。 在漳州高新区,每周7天都实行24小时服务的“商务110”商机对接中心为企业带来了便利,提供从接洽、入库、筛选、部门联动,到项目签约、接转的全方位服务。 总投资5亿元的力鼎光电光学镜头就是通过“商务110”与漳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相识,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签约。“在多次对接过程中,‘商务110’实时采集我们企业的信息进行跟踪对接,针对专业性的问题还会联动相关职能部门,给我们最专业、最详细的解答。”该项目业主说道。 据漳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刘利友介绍,目前“商务110”平台已入539个项目,总投资额6557.99亿元。成功签约世界500强Oracle(漳州)技术人才双创基地、物联网示范园、分布式能源等35个项目,总投资额近120亿元。 “商务110”和“会审制”改革、国地税联合办税、“即报即放”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等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漳州在全国首创的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四检合一”也获国家质检总局推介。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使漳州成为“2017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之一。(完) (原标题:福建漳州践行“生态+”优化营商环境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详情]

福建土楼入选“世遗”的十年南靖之变
福建土楼入选“世遗”的十年南靖之变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蓝天白云下的云水谣(摄影:陈洪亮)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陈洪亮)今年7月,福建土楼将迎来申遗成功十周年。6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组织的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南靖土楼,实地感受申遗成功十年带给南靖县的变化。 这十年,履行了承诺 完成了保护 南靖境内拥有土楼15000多座,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而闻名于世,堪称“土楼王国”。 2008年7月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南靖“两群两楼”(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共20座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年来,南靖县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遗产保护。据介绍,主要包括了景区建筑风格统一和景区环境面貌提升、土楼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两个方面。 南靖编制了《福建土楼保护维修工程施工方案》《河坑土楼群和裕昌楼保护维修方案》等,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对土楼建筑修旧如旧。规范周边建筑外立面的建筑风格,使之与土楼建筑风格相协调的同时,开展土楼景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改善土楼景区的整体环境面貌。 南靖还聘请专业机构,对各世遗点的游客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承载量进行了科学测算,合理化解游客量与景区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严防过度“开发”的破坏。 此外,南靖还创新保护工作的方式方法,借助科技的翅膀,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全方位地对世遗土楼进行革命性保护。 同时,通过十年努力,土楼得到有效保护,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履行了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 大批青年返乡建宾馆、开饭店、卖特产等进行创业,从农民变成商人。(摄影:陈洪亮) 这十年,旅游收入增长了12倍多 2011年,福建土楼南靖景区晋级为国家5A级景区,成为漳州第一个5A级景区。“世遗”和“5A级景区”两块金字招牌为南靖土楼带来了大量人流。 十年来南靖土楼实现旅游收入增长12倍有余。据介绍,2017年,南靖“福建土楼”景区接待游客450万人次,比2008年的35万人次增长了约1130%;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比2008年的2000多万元增长了约1236%。 这十年,文化品位提升也得到传承 南靖土楼文化底蕴深厚。共有22座土楼被列为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土楼营造技艺、土楼山歌被列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田螺坑村、7个中国传统村落、6个中国景观村落和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作为土楼景区最独特的优势资源,南靖致力于挖掘、传承土楼在地人文景观资源,提升文化品位和核心竞争力。 南靖土楼一边搜集整理土楼山歌曲目、民间工艺,一边在景区客流量高的景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说唱、民俗表演等形式,宣传推广土楼娶亲文化、妈祖文化、耕读文化等。 特别是在田螺坑景区、云水谣景区、河坑土楼群的传习场所,游客甚至可以在各级传承人的教学下,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云水谣的村民进行的南音表演(摄影:陈洪亮) 这十年,环境好了出行方便了 十年来,福建土楼申遗成功为南靖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交通条件。2008年至今,南靖县建设通往景区及景区周边道路120多公里,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 土楼的保护与开发,离不开土楼楼民的共同努力。为取得楼民的理解和支持,土楼管委会主动作为,解决楼民的生活难题,全力化解景区历史遗留问题,让旅游发展红利惠及当地群众。 为了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对土楼居民进行“厨房革命”,让土楼楼民拥有现代化“绿色厨房”,其中,为防止明火做饭带来的危险以及建筑破坏,国网福建电力公司投资5000万元,对土楼进行内外部线路表箱改造、厨房电器化改造和电缆入地等;将厕所革命从旅游公厕扩展至民用公厕,建设旅游和村民公厕45座;投入500多万元,在世遗点建设公共淋浴房、公共洗衣池等设施;建设绿地广场3.6万平方米、村民新村安置点15.3万平方米。 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景区颜值,也让居民的生活更加绿色安全。 南靖还投入1500多万元完成云水谣、河坑一期安置房建设、下田螺坑安置地及配套设施建设,并预留了7个景点村安置备用地,有力化解景区保护与群众合理需求的矛盾。 老人们怡然自得在家里摆摊出售土楼特产(摄影:陈洪亮) 这十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约1.8万元 村民们看到了商机,约2.5万外出年轻楼民返乡创业,大批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就业。他们建宾馆、开饭店、卖特产、当导游、创业,实现了从农民到商人的转变。景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7481元提高到2017年的24713元。 生活条件好了,楼民们看着美观大方、整洁方便的土楼,纷纷自觉地响应政府号召,成为土楼保护的先锋队伍。 此外,土楼申遗成功带动了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和文化娱乐等市场繁荣,也促进金融、保险、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客流、人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长。 “简言之,申遗成功十年来,南靖土楼已经成为漳州乃至福建的王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了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南靖县相关人士表示。[详情]

瓷都创业者谈文化"走出去":创文艺精品 促贸易畅通
瓷都创业者谈文化

  文章来源:光明网 福建省德化县境内群山环抱,重峦叠嶂,森林密布,气候温和。宋元时期,德化陶瓷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在海外留下了“中国白”美名。 如今,借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德化陶瓷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现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2017年产值227.4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已获评中国瓷都、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 中国瓷都“中国白”享誉世界(李政葳/摄) 在德化当地提到“中国白”,不得不到中国白艺术宫去看看。在德化瓷都大道旁,记者一行穿过一条长廊走进了艺术宫展厅,厅内灯影交错,与“中国白”精品交相辉映,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海洋,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品味每件陶瓷精品,让人流连忘返。 中国白艺术宫由国礼大师、厦门金砖会晤国礼设计突出贡献奖获得者陈仁海创办,是一处陶瓷文化艺术欣赏、交流,陶瓷文化旅游的艺术场所。陈仁海的创作多达118件(套)国宴瓷《四海同心》系列,包括元首餐具套装、金砖元首杯、元首茶器等,5件国礼为《四海和尊》《同舟共济》《鸿业远图》《玉荷溢芳》和《吉祥如意》。 “创作国宴瓷时,为体现中国的大国风范、闽南文化元素、金砖特点等,当时的设计方案团队讨论再三。”陈仁海说,凭借着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能为金砖会晤贡献自己的智慧,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工匠们都感到非常荣幸。 陈仁海与“中国白” “让世界了解和共享‘中国白’。”在陈仁海看来,这也是自己从艺术从业者向“企业家”转型的责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高,陶瓷作品今后将走进家庭;另外,伴随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加强,这些艺术品也将逐渐走向国际市场。”陈仁海说,这将是“中国白”未来发展的趋势。 陈仁海还提到,在作品底部都印有二维码,不仅要让作品成为艺术品、收藏品,还要让人们通过扫二维码了解“中国白”,“这是自己作为文化传播者、美的传播者的一份苦心,让世界来了解、共享我们德化的‘中国白’。” 在德化当地远近闻名的“中国茶具城”与陈仁海的中国白艺术宫距离不远。这里设有茶具主营销区及物流、会展、批发、电商等配套设施,具备全国性专业茶具市场功能,建成后将成为弘扬德化陶瓷文化、壮大德化陶瓷产业的特色平台。目前,这里已签约入驻了250家企业。 颜宝敬便是茶具城里一位典型的创业者。颜宝敬出生于陶瓷世家,颜家的窑火至今传承了32代,祖上有中国第一部陶瓷专著《陶业法》的作者颜化綵,还有明朝著名的陶艺大师颜俊高。虽然是自己一位年过半百的“60后”,但颜宝敬更喜欢别人称他是“新时代的创业者”。 颜宝敬向光明网记者讲述陶瓷文化创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何明/摄) 艺术品要走向市场、走向国际,就要不断创新。“多年的市场经验看到德化陶瓷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内销茶具企业有规模的产品无档次,产品有一定档次的企业又上不了规模,这既是一种遗憾,也说明了有很多潜力可供挖掘。”颜宝敬说,作为陶瓷世家的传承人,自己一定要打造出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品质、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 “近年来,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人来这里参观,并且参与艺术体验,都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走出去’,也越来越有影响力。”颜宝敬说。 德化顺美集团总经理郑鹏飞同样也对“一带一路”倡议,给当地陶瓷企业带来的好处深有感触。“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世界各地都在感受着陶瓷文化的魅力,我们与国外贸易往来也愈加频繁。”郑鹏飞回忆,自己早年曾在德国生活,当时带着陶瓷样品到欧洲开拓市场特别辛苦;近两年,客户已经遍及了80多个国家,不出德化县就能接到世界各地的订单。 郑鹏飞谈陶瓷文化“走出去”经验(李政葳/摄) 如今,郑鹏飞所在的顺美集团生产的陶瓷等国际文化产品,主要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已建成了“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瓷客部落众创空间”“日用瓷全自动生产线基地”“陶瓷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并继续完善“中国海丝陶瓷文化博物馆”,实现了产品、创意、文化、旅游等资源的整合。 产品走向国际,就要考量风格如何适应外国文化。“要将他国文化植入其中,这样产品不仅可以找到卖点,也让更多中国文化元素更好地‘走出去’。”郑鹏飞说,陶瓷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象征,伴随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将有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详情]

“一带一路”助力福建产业走出去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一带一路”助力福建产业走出去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区域内企业稳步“走出去”。截至2017年底,在商务部门备案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和境外分支机构2533家,中方协议投资额266.4亿美元。 “在加快转变贸易方式,鼓励省内企业到“海丝”相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关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仓储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展销中心、营运中心和跨境电商配送中心,拓展建材、轻纺、机电产品与资源性产品的互换贸易。” 福建省发改委区域处处长张岩铨在“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上表示。 福建企业在借助全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的同时,也向海内外推出了各种智能化和定制化的全新服务。 “早在2008年九牧就已进入阿联酋市场,2010年进入沙特市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孝发告诉记者,“截止目前,九牧已经与印度尼西亚、卡塔尔、阿联酋等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并在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菲律宾、蒙古、阿联酋、约旦开设“海外展厅”,为当地用户带去更加健康、智能的厨卫生活。” 九牧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步伐一直在探索前行。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4月8日,九牧在泰国的第一个五星定制展厅在曼谷正式开业。4月29日,九牧品牌正式入驻约旦。 据悉,九牧在全球拥有五星定制店超过4000家,5万多个销售网点,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欧洲运营中心及北美运营中心。 福建海丝泛家居产业联盟成立两年来,南安以“政府+联盟+公司”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围绕泛家居产业项目的思路、模式、机制、平台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项目升格成立福建省泛智能家居产业联盟。 该项目负责人向记者团透露,“海丝国际泛家居主题活动周”已成功举办两届,项目走进美国、巴西等国家,在“一带一路”市场,与印尼、埃及、印度、柬埔寨、澳大利亚、约旦、阿联酋、沙特等10多个国家地区签订一系列采购协议。 “阿联酋、印尼、约旦、马来西亚线下体验馆正在建设,约旦馆今年4月正式开馆。”该项目责任人表示。 “福建在推进与海丝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方面,实现了贸易有效拓展。”张岩铨向记者们讲到。[详情]

航拍福州江阴港:拥抱"一带一路" 深水良港魅力绽放
航拍福州江阴港:拥抱

   央视网消息(记者:李夏 蔡纯琳): 有人说,它是“全国少有、福建最优的深水良港” 以深水为媒  港通天下 近年来 它热情拥抱“一带一路” 一条条新航线不断开辟 架起不同市场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新时代贸易桥梁 目前已开辟10条“一带一路”航线 将福建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 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放大 今天 我们一起走近它 感受“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福祉[详情]

乘着"一带一路"东风,福建致力打造"数字中国"新样板
乘着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 乘着“一带一路”东风,福建致力打造“数字中国”新样板 中国军网福州6月23日电(记者 杨帆)临湖面海,三山怀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海蚌自然保护区环绕周边,在福州离海最近的地方坐落着“数字中国”应用示范区——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它也是福州滨海新城的核心启动区。 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工作人员给媒体记者讲解园区规划布局。 中国军网记者 杨帆摄 6月22日上午,“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这座占地面积已达10.19平方公里的大数据产业园,实地感受“一带一路”背景下“数字福建”的建设成就和美好愿景。 其实早在2000年,当时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就做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慧化”的建设目标。2013年5月17日,省政府研究决定,由福建省、福州市、县级长乐市三级政府在长乐首期规划9.07平方公里,建设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作为全省发展大数据产业,推进“数字福建”建设的重要载体。2017年2月13日,福州滨海新城启动建设,以打造国家东南区域大数据中心、“数字中国”应用示范区为目标,在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构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 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内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展示中心。中国军网记者 杨帆摄 东接临空经济区,距离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仅数公里;北邻滨海工业集中区,与松下深水港和国际邮轮母港一衣带水;与福州火车东站、滨海新城CBD融为一体,成为福州地区创新高地;随着福州滨海新城开发建设,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区位优势更加展露无疑。  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智慧中心内展示的全球网络威胁态势感知系统。中国军网记者 杨帆摄 产业园负责人林权介绍说,为全力加快国家东南大数据中心建设,按照“三园一区”的规划布局,包括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园、VR产业园、大数据融合产业园和融合创新支撑服务区,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已建成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海峡光缆一号”和省级“政务云”“商务云”、超算中心二期等一批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引进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带动了大数据企业集聚发展。  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智慧中心内摘录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国军网记者 杨帆摄 截至目前,产业园总对接项目为280项,其中落地148项,在谈53项,线索79项。园区现有注册企业179家,注册总资本218.3393亿元。在未来,将贯彻落实《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三条优惠措施》《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推动新一轮经济创新发展十项政策》等有关招商政策,通过全面展开滨海新城和大数据产业园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引进大数据特聘专家,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向更深化迈进。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会场——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新华社发(资料图) 2018年4月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福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峰会期间,工信部与福建省签署了共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向福州市授予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并主办大数据、智慧社会两个分论坛。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作为福建数字建设最亮眼的名片,必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融合“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努力打造“数字中国”建设样板,在“数字中国”的建设道路上乘势而上,扬帆前行![详情]

"引进来"+"走出去" 福州江阴港助力"海丝"枢纽建设

  “引进来”+“走出去” 福州江阴港助力“海丝”枢纽建设 打造“一带一路”开放高地 央广网福州6月22日消息(记者孙冰洁)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和优先发展领域。福州作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正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不断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要港口的合作。在福州江阴港现开通的45条航线中,有10条为“一带一路”航线,为目前我国 “一带一路”航线占比最高的港口。 “五区叠加” 打造改革开放高地 福州江阴港码头 塔吊在工人的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装卸集装箱,一旁的码头上,满载货物的船只进进出出,24小时不停运作……这是记者初到福州江阴港码头时看到的景象。每周,都有二十几条货船将来自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的集装箱运送到福州江阴港,再将中国制造的鞋服、电子产品等货物出口到世界各地。 福州港曾与广州、扬州并列为唐代三大贸易港口,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近现代,福州港是中国最大的茶叶输出港与我国率先开放的口岸之一。 如今,江阴港更是集福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于一身,“五区叠加”,政策红利密集释放,使江阴港成为先行先试试验田与改革开放高地。 特事特办给了这片“试验田”充分的自主性,以福州保税港区为例,2011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江阴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与创新举措:“我们可以先进区,后报关,还可以通过一站式通关模式,使整车进口由4-6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福州保税区海关工作人员钟安东告诉记者。 “一带一路”便捷海陆通道已建立 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整车进口的汽车来自欧洲、中东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江阴港与国际集装箱主航线仅相距24海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战略支点港口。2015年,“台平欧”海铁联运列车正式开行,辐射国内约20个省份,连结中西亚约10个国家和欧洲20个国家,自此串起海上和陆上两条丝绸之路。2016年8月,江阴港首列点对点的集装箱快速海铁联运班列江西—福建省(江阴港)也正式开通,海铁联运深入内陆货源市场,并向中西部内陆省份进一步拓展。据福港集箱总经理助理强晓剑介绍,截至目前,江阴港已开通美西、西非、日韩、东南亚等远洋航线及内贸内支航线45条,其中“一带一路”航线已达10条,直达菲律宾、越南、泰国的便捷海陆通道已建立。 “这里已经建成1个1.5万吨级滚装码头1个,5个5万吨级可兼靠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个10万吨级煤码头……规划建设35个码头,55个泊位,它们都是服务福建周边地区和中部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重要出海通道,也是国家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港。” 在福州江阴港码头,强晓剑向记者介绍。 推进海陆联运 打造智慧港口 依托江阴港,江阴港工业区从一个交通闭塞的半岛渔村蜕变成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具化工液体和散杂货运输的大型国际深水港区。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加快建立,直接带动了福州市“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脚步,进而推动整个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逐步摆脱低端产业模式,向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迈进。 “引进来”与“走出去”在推动枢纽福州加快形成的同时,也锻造出海上福州的崭新格局,目前海洋渔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现代服务业等海洋产业体系正在使福州成为海洋经济强市。强晓剑告诉记者,下一步,福州港计划在5年内转型为全自动化智慧港口,并继续拓展海铁联运,除服务中西部内陆省份外,还将串联起内陆省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加快推动海丝枢纽建设。[详情]

新丝路带来新机遇 福建借"一带一路"打造"黄金口岸"
新丝路带来新机遇 福建借

  中国青年网福州6月23日电(记者 马昌)22日,在福州江阴港码头,科塔拉古轮船正在进行装卸作业,这艘平均装载800标准箱的货船将从这里出发,经过二十多天的航行后抵达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  福州江阴港。中国青年网记者马昌 摄 近年来,福建着力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快速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位于我国南北海运主航道中部的福州江阴港,被誉为全国少有、福建最优的深水良港,是福建省港口发展战略中“两集两散”的集装箱枢纽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战略支点港口。该港汇集了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政策优势,经过近年来的开发建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竞争力不断提升,临港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先行先试试验田和改革开放高地。目前,江阴港已开通美西、西非、日韩、东南亚等远洋航线及内贸内支航线45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已开通的13条主要外贸航线中,涉及“一带一路”航线就占10条,占比居全国前列。  福港集箱总经理助理强晓剑介绍说,在“一带一路”效应影响下,江阴港依托海公铁联运优势,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实现年均两位数的增长,去年,江阴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55.43万标箱,进出口贸易额突破58亿美元,今年前五个月更以18.8%的同比增速名列全国沿海集装箱专业化港区前列。  福州保税港区江阴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是继上海、天津、大连、广州、钦州之后全国第6个沿海整车进口口岸。自2011年设立以来,口岸充分发挥自贸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便利化及创新的优势,促进整车进出口贸易、汽车物流、整车改装、展示交易、融资租赁及金融供应链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  福州保税港区江阴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中国青年网记者马昌 摄 为了加快江阴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做大做强,福州海关推出“先进区、后报关”“区内自行运输”“集中汇总征税”“射频技术一体化通关”以及福建检验检疫局实施的“分线管理+验证整改+事后监管”“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等创新模式,车辆通关时间由4—6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效率居国内各整车口岸前列。今年4月,福州市政府下发《进一步促进福州港江阴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从全产业链角度扶持口岸发展。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政策激励,江阴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已搭建起9个汽车进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吸引了超过140家汽车经销企业入驻。凭借高效通关效率和服务能力优势,运营5年多来,江阴港区整车进口业务逐渐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17年到港平行进口汽车10047辆,首次突破万辆大关。截至去年年底,到港外贸进口汽车累计24764辆,位居全国第六位,新批口岸第二位。  向南对接东南亚、向西连通印度洋,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福建正在把自己打造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黄金口岸”,福建站在了更加前沿的位置,为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新的历史机遇。[详情]

“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福建站正式启动
“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福建站正式启动

  人民网福州6月21日电 (记者 赵爽)“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福建站今日在福建福州正式启动。 授旗仪式 赵爽摄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赵彦龙在启动仪式上介绍,此次活动从5月开始,赴陕西、福建、广东、重庆、新疆五站。 赵彦龙说:“把主题活动的第二站放在福建,意义重大。因为福建曾经孕育和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新时代又被中央确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正在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发展目标,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福建网信办主任徐姗娜介绍说,福建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和布局,结合落实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注重发挥福建优势,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深化多元贸易往来,积极推进海洋合作,推动人文密切交流,致力于做好“一带一路”建设。 据了解,福建站活动自6月21日开始至27日结束。来自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商业门户网站和部分省级重点新闻网站记者参加本次活动。[详情]

军民融合携手硬科技 看他们如何加速赶超走在前列
军民融合携手硬科技 看他们如何加速赶超走在前列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袁帆 5月14日,“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聚焦陕西“军民融合发展”主题,实地走访相关科研院所,试图找寻陕西在推动“军民融合”时代问卷中的加分项。 作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重要基地,陕西地处国家军民融合战略要津,位于“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位置,人才、技术、装备等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既是我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基地、航天动力之乡和兵器工业重镇,也是我国军工电子、水中兵器等重要研制生产基地。 采访时记者通过一组官方数据了解到:截止到2018年3月,陕西全省共创建军民融合众创空间10余家,组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9个,军民共享平台开放共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1万多台套;累计培育军转民企业300多家、民参军单位600多家,2017年全省实现军民融合产业总收入2780亿元,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已居全国第二位。 历经多年探索改革,陕西军民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日益提速,而政策配套也日臻完善, 2017年9月,陕西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组建了总规模100亿元的陕西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推进军民融合重点项目建设。 诸多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促进了陕西军民融合态势的稳中向前。众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民参军企业势头强劲。 14日当天,采访团来到了陕西雷神智能装备团队,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其自主研发的军、警用和空中无人智能平台三款产品,诸多技术参数和产品亮点频现,让随团记者们振奋不已。 记者了解到,雷神智能装备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国内顶尖的军工科研单位。其在研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在某些关键技术上已经达到并超越世界同类现役装备。其中由雷神自主研发生产的军用地面无人侦察攻击平台和警用全地形反恐镇暴无人车等均为国内首创。 团队主要产品包括无人巡逻车、无人反恐镇暴车、无人察打攻击车等,除满足军事方面的需求,未来还有望在机场巡线、消防救火、森林保障等民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详情]

实景演艺《驼铃传奇》 震撼再现传奇古丝路
实景演艺《驼铃传奇》 震撼再现传奇古丝路

  作者:朱立雅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朱立雅)5月12日,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召开之际,以“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齐聚华夏文旅西安度假区,观看了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讲述盛世大唐对外经贸文化交流的会跑的实景演艺《驼铃传奇》秀。 整场演艺分为序幕《岁月再现》及《送君千里》《狼道遇险》《异国风情》《祥雨洗尘》《迎郎归来》《华夏盛世》七幕剧情。讲述了西行驼队一路经历火山、雪崩、风沙、大漠等自然险阻以及狼群突袭,九死一生达到当时的罗马帝国,随后满载货物返程,巧遇天降圣水,在亲人的期盼中安然返回长安的征程。 在演出现场,记者与观众一道,乘坐会跑的观众席,穿越时空,回到千年前大唐时期的丝路古道。随着跌宕起伏的情节,重走大唐盛世丝绸古道。令所有人印象深刻的是,整场演出大胆使用了20头骆驼、30头苍狼,还有千吨的圣水扑面而来,惊险刺激的表演制造了一个又一个高潮。《驼铃传奇》秀穿越大漠风沙的豪迈与苍茫,倾听丝绸之路上悠远驼铃的清脆与神秘,品味异域风情,见证荣耀大唐盛世奢华,聆听华夏千年回响。 据悉,华夏文旅集团董事长夏春亭创作了盛唐时期连接中欧交流的丝绸之路上的传奇故事,以自主研发的47项新型实用专利为支撑,将富有创意的科技手段与灿烂的丝路文化相融合,策划、导演了一场恢宏震撼的实景演艺《驼铃传奇》秀。 (陕西虎牙供图)[详情]

大战索尼苹果:西电捷通揭秘中美知识产权暗战
大战索尼苹果:西电捷通揭秘中美知识产权暗战

  原标题:大战索尼苹果,西电捷通揭秘WAPI背后的中美知识产权暗战 李秀中 近期因为与索尼、苹果的两场标准专利诉讼案,西电捷通广受关注,但其所制定的中国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冲破垄断企业抵制和国际政治施压的经历,却鲜为人知。 在5月12日的“一带一路”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陕西站采访中,西电捷通副总经理黄振海表示,“WAPI可以作为中国通信领域自主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必须经受磨难的标杆写照,基本上什么问题都遇见过。”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无线局域网就等同于Wi-Fi,Wi-Fi也就是无线局域网。但实际上,目前全球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主要有两大标准。一个是由美国主导的Wi-Fi;另一个就是WAPI,中文全称是“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这是中国通信领域自主创新的一个先驱。 与Wi-Fi安全技术相比,WAPI在双向身份鉴别、防范非法接入、防钓鱼、防假热点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弥补了WLAN技术标准中的安全缺陷。2003年5月,WAPI标准正式被批准为中国国家标准。 但是,WAPI从刚诞生之初就开始遭遇围追堵截。WAPI诞生时,国外已经提前布局无线局域网。2004年中国要实施WAPI标准时,便遭遇美国施压。 “美国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中美商贸联委会。当时中国刚加入WTO不久,有更多的利益关系要和美国来谈,当时有三大议题,一个是3G标准自主选择的问题,一个是软件退税,还有一个就是WAPI问题。”黄振海说。 经过权衡之后,WAPI虽然还是强制性标准,但是没有强制实施。”黄振海说,客观地说,这使中国在这一领域丧失了一条弯道超车的机会。现在全球无线局域网所有的芯片基本上都是国外的产品。 不仅如此,黄振海说,为了阻击WAPI,美国通过政府干涉、企业界联合抵制的各种方式,美国企业威胁要实施WAPI就将实行芯片禁运,甚至中方去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美国拒签来自中国的专家。WAPI在中国取得专利以后,进入美国受到结构性的不重视知识产权的阻碍。 具体表现就是西电捷通要在美国申请专利,过了50个月毫无动静,没有任何一次审查意见。“根据2010年美国专利局的公开文件,一般一项专利申请平均会在35.3个月获得授权,而我们光是等第一次审查就等了50.5个月之久,这是极不寻常的。”黄振海说。 WAPI在美专利申请受阻一案也连续4届成为中美贸易联委会的议题。直到2013年,WAPI在美国通过专利出现在《第24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中方成果清单》里面。至此,中德英法日韩美等多个国家已经承认相关专利。 WAPI虽然获得相关专利,但是相比Wi-Fi几乎没有多大影响力。黄振海向第一财经表示,现在手机里都有WAPI,这是重大进步。在公安、地铁、机场和海关等一些关键基础设施领域,WAPI获得很多应用。 黄振海也表示,“中国在这个领域实现追赶超越是需要一个阶段的,尤其是形成了高度垄断的通信产品。比如3G,中国已经挤进去,但是还没形成优势,4G时代,核心技术进去了,5G可能就取得竞争性优势了。要有一个过程。” 基于常年的高质量技术创新,西电捷通的相关诉讼也有了积极的进展。 2018年3月2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就西电捷通诉索尼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WAPI)专利侵权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原判,判令索尼公司停止侵权,赔偿西电捷通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支出共计910.34万元。西电捷通诉索尼案也被业界称为“中国标准必要专利第一案”。 2017年11月14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西电捷通诉苹果上海公司和西安市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侵犯专利权纠纷案。目前该案仍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中。该案中,西电捷通的索赔额高达1.5亿元。 在这两起专利侵权案中,索尼公司和苹果公司都曾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涉案专利无效的请求,专利复审委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作出了维持涉案专利有效的结论,而这两起“无效案”也分别以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排位入选2016年度和2017年度“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详情]

小苹果撬动大产业:从国礼的背后看“舌尖上的经济”
小苹果撬动大产业:从国礼的背后看“舌尖上的经济”

  原标题:【“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2018“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小苹果撬动大产业 “国礼”背后看“舌尖上的经济” 延安展览厅内展示的陕西苹果。(央视网 王莉莉 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莉莉 梁志坚)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等重大国事活动上,赠送外宾的国家礼物名单中出现了陕西苹果的身影,以苹果作为国礼,这在中国外交史上尚属首次。 据了解,世界上每七个苹果中,就有一个产自陕西。截至2017年底,陕西苹果面积1087.85万亩,产量1153.94万吨。苹果面积、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全球七分之一。 进入“国礼”行列的苹果,已成为陕西对外的一张名片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优势,并通过“舌尖上的经济”带动陕西经济转型发展。 采访中,陕西省果业管理局贸易处调研员何双群表示,截止2017年底,全省苹果面积1100万亩,产量1150万吨,以企业、合作社为主体在全国大中城市布局建设陕西水果品牌店400多家,以浓缩苹果汁为主的加工品90%实现出口,成为陕西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目前,陕西苹果已批量出口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第三届丝博会的城市展馆内,来自陕西延安的苹果吸引了众多参展者驻足询问和品尝。很多国外的采购商表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中国的产品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其中,苹果就是很畅销的一种产品。 近年来,陕西苹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以“中哈苹果友谊园”建设为切入点,加强与中亚等国的果业技术交流与贸易合作。 对于陕西苹果来说来说,被力挺成为“国礼”只是锦上添花,最根本的还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追赶超越”的发展目标和“五个扎实”的具体要求,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目标,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推广苹果生产国际先进栽培模式、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实施品牌化战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信息化水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努力提升陕西果品的国际影响力,实现陕西苹果的“二次创业”。[详情]

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发展论坛共谋内陆开放新格局
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发展论坛共谋内陆开放新格局

  5月12日,第三届丝博会“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在西安举办,论坛就“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夏晓中回顾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年多来围绕战略定位的积极探索时说,“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放管服’改革、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金融服务创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陕西自贸试验区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对于自贸区试验区如何更好地对外开放,世界自由区组织首席执行官萨米尔表示,“自贸实验区应该拥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最佳的营商经商环境、经济性及可持续性,才可获得长远的发展”。 据悉,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加快构建“一带一路”的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产能合作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旅游中心、区域金融中心等“五大中心”,努力把陕西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刘雨)[详情]

唐家寨水库"变形记":一年时间 从"臭水沟"到"风景区"
唐家寨水库

  原标题:唐家寨水库“变形记”:一年时间 从“臭水沟”到“风景区”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莉莉 梁志坚)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西安市唐家寨水库时的情景,陕西环保集团生态建设公司总经理庞正喜仍心有余悸。“水体又黑又臭,在周围呆上一会,就会呛到流泪,严重的甚至会呕吐。” 唐家寨水库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承担着周边村子上千亩农田的灌溉任务,自从1994年上游不足两公里处建起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后,这里很快就被垃圾渗滤液污染成了一个臭水沟,严重影响附近村民的生活。 2017年前4月,作为中央环保督察组重点督查项目,督察组要求西安市对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唐家寨水库进行整改,并且要在2017年12月底整改完毕。 陕西环保集团生态建设公司担负起整改任务。说起治理项目的过程,庞正喜坦言,面对二十多年的污泥沉淀堆积,大型机械不能同时进场等问题,施工难度很大。经过陂塘内污泥的固化填埋、防渗处理、人工湿地水循环系统建设等综合治理工程,2018年4月16日,国家环保部门正式完成了这个项目的验收销号工作,昔日的臭水沟变成如今的风景区。 唐家寨水库治理只是陕西环保集团自成立来的一个项目案例。5月11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b3产业馆厅内,作为陕西省唯一一家国企性质的生态环保综合性企业,陕西环保集团携旗下19家子公司和2家区域分公司的项目、产品进行集中展示。 工作人员正在对展厅内的产品和项目进行讲解(央视网 王莉莉 摄) 记者看到,在展厅内不仅有集科技范于一身的智慧环保大气智能网格平台,还有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的村容村貌图集,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餐厨垃圾处理机等等。 集科技范于一身的先进智能环保平台(央视网 王莉莉 摄) 陕西环保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陕西环保集团始終围绕像类似于唐家寨这种污泥治理,着力破解固体废物处置、大气污染防治、城乡环卫一体化等方面的难题,现在,他们设立全省第一只150亿元的环保产业投资基金,都在向社会各界展示着其做强做优做大环保产业的信心和守护好三秦大地绿水青山的决心。[详情]

陕西各领域产业搭乘"一带一路"高速列车驶向国际舞台
陕西各领域产业搭乘

  陕西各领域产业搭乘“一带一路”高速列车驶向国际舞台 中国网 欧阳啸鸿 中国网陕西5月12日讯 (记者 李金秋)5月11日,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正式开幕。借丝博会之际,陕西省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函,与国际社会有识之士共商“一带一路”合作大计。  陕西有“古丝绸之路”之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这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地特色产业也迈向世界舞台。  “一带一路”助环保技术向国际化迈进  陕西环保集团是大型国有企业。在陕西环保集团的丝博会展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时表示,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意大利、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优秀环保机构、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参与主办了中韩环保论坛、中日环保论坛等环保领域专业性国际会议。2018年7月,还将赴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市场、寻求合作。  陕西环保集团展区中展示的GMA3386M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 。中国网记者 李金秋摄 该集团负责人还表示,在与国外相关企业机构交流合作时,积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理念、治理经验与领先技术,推动陕西环保技术向国际化迈进。  陕西环保集团多年来致力于陕西环境治理。同时,也希望将来可以把世界领先技术贡献给西部各省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贡献。  建设“一带一路”空中通道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隶属于西部机场集团,是我国北方第二、全国第八大枢纽机场,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建设的国际枢纽之一。  陕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最大的交通枢纽地区,为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继续巩固这一优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形成连接广泛的国内航线网络的同时,致力于构建更为畅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空中通道。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平面图 咸阳国际机场力争开通至斯里兰卡、罗马尼亚、波兰、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沙特阿拉伯、保加利亚等国的国际航线。机场方面负责人告诉记者,到2020年,西安机场国际通航城市总数将达到75个,同时,国际业务量将突破550万人次。  陕西省将乘坐“一带一路”这一“高速列车”,把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  “一带一路”使陕西苹果走向世界舞台  陕西地形南北狭长,因地理及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多种优质果品在此生长。在渭北黄土高原地区,则是以苹果为主的落叶水果的最佳优生区。  陕西的苹果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全球七分之一,多次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国外政要。 丝博会陕西苹果产业展示区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陕西苹果产业积极融入该倡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陕西苹果产业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目标,逐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广苹果生产国际先进栽培模式,力争提高陕西苹果等果品的国际影响力。 陕西苹果产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陕西苹果产业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设立了“中哈苹果友谊园”,以加强与中亚等国的果业技术交流与贸易合作。同时,为了促进技术交流与贸易互补,陕西省政府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签署了现代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陕西将继续搭乘“一带一路”的“顺风车”,将陕西苹果推向国际舞台。[详情]

记者点赞延安的红心苹果 这是你不曾尝过的滋味
记者点赞延安的红心苹果 这是你不曾尝过的滋味

   图为“一带一路”主题采访团记者在延安展区前品尝延安“红心”苹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西安5月12日讯(记者 秦爽)5月11日,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正式开幕。展会现场,延安市的展区的红苹果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展台前,陕西省果业管理局贸易处调研员何双群介绍到:陕西自然气候条件独特,是以苹果为主的落叶水果最佳优生区。在果汁加工、乔化老园改造、品牌和市场建设、苹果大数据建设、苹果气候服务方面都做到了全国第一。 作为本届丝博会主题市,还举办了中国?延安“一带一路”新经济发展论坛。延安市市长薛占海在发言中表示:延安是一座神奇魅力的城市,是中华民族圣地,也是中国革命圣地。 薛占海说,给苹果穿上文化的马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促进苹果收入成倍增长,“红苹果”正在成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金苹果”。 据了解,延安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66万亩,居全国地级市之首,产量323万吨,占世界的二十分之一、占全国的九分之一。[详情]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硬科技需转化为经济驱动力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硬科技需转化为经济驱动力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 曹桢 近年来,西安市提出了“打造硬科技之都”的口号,硬科技成为古城的一张名片。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学博士、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正是这一概念的提出者。他认为,未来的产业升级,要大量依靠“硬科技”所提供的科研成果转化。 目前,中科创星及其旗下的天使投资机构已经成功孵化了230多家高科技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都获得了良好的成长和效益。 将科研变成护城河 2012年有一天,米磊的女儿生病打点滴,护士却半天找不到血管,连扎4针都以失败告终,目睹女儿受苦的情形,他很是心疼。作为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又是光学博士,米磊当即产生了可以用光学技术来解决“扎针难”问题的想法。 经过8个月左右的研发期,米磊与所里的孵化企业中科微光联合研发出了“扎针神器”——血管成像仪。这款产品可同时识别血管位置和深度,只要将手臂置于血管成像仪下方,打开开关,就能清晰照出血管,有效解决了老人和小孩等特殊群体的扎针难问题。 在米磊眼里,技术手段很多已经成熟,关键如何将其组装成一个商品,让科研成果不再束之高阁,能够为人所用。这一次他找到了“合拍”的合伙人,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及完善的商业模式。目前血管成像仪已被200多家医院采购,签订了国外的多个地区代理商,每年有几千万的收益。现在,这款产品被应用到国内各大医院,并远销南美、中东等海外市场。 原本是为了解决自己孩子打针问题的想法,经过实验室里科研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最后为整个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改变。这件事情给了米磊极大启发:如果科研院所里的更多技术,都能被改造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未来必将解决更多人类生活的痛点,创造出更多社会效益来。 基于此,米磊更加坚定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的信心。他认识到,科研人员要想创业成功,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企业独有的商业模式。而对于研发人员来说,长年钻研的科研成果就是创业最好的护城河和壁垒。 孵化科技型企业 2013年,西光所联合社会资本发起成立了中科创星科技企业孵化器,次年即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米磊在其中担任创始合伙人职务。通过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的深度融合,中科创星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形成了 “研究机构+天使基金+孵化器+创业培训”为一体的科技创新生态雨林,能够为“硬科技”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 目前,西安拥有590多所科研院所,64所普通高校。近50万人的专业科学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占比全国第一,众多国际大公司的研发部门也都落户西安。但由于西安市场经济氛围不足,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率较低,很多产品只存在于实验室,不能有效的投入市场量产。科研院所多年研究积攒的生产力没有得到解放,这也是整个西安“追赶超越”的破局之难。 米磊所在的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科创星”团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创业初期是艰难的,科研思维和产业化思维的碰撞,让米磊深知突围之难,实验室里的评价体系并不适用于产业化。在中科创星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有一个被投资方看好的团队在研发上一直处于行业前沿,但在产品量产的过程,却遇到了质量不能把控,规模化生产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团队饱受困扰。直到团队转变思路,研发成果更贴近市场需求,逐渐转化为用户思维,产业化之路才开始迈上快车道。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位于西安高新区的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参观,这是光机所建所50年来第一位到访的国家最高领导人。米磊作为陪同人员为总书记介绍中科创星孵化的多家硬科技产品,其中包括他亲自参与研发的血管成像仪。在考察现场,习总书记还饶有兴致地把手伸到血管成像仪底下体验。习总书记参观后说:“看了西安光机所之后,我反复强调的创新驱动发展有了依据。” 为了解决中国企业缺“芯”之痛,中科创星联合西安光机所、地方政府、高校、院所及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内首家光电子集成专业化众创空间——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致力于实现技术、市场、资本、产业的紧密结合,一站式解决光电子集成芯片初创企业的难题。 截至目前,陕西先导院已经累计投资孵化了30多个国内外高端芯片创业团队,入驻企业23家,储备项目300多个,成功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出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科创星利用光机所的研究优势围绕“光电产业”和“军民融合”两大投资重点,采取“小规模起步,边募边投”的原则,目前已经孵化出硬科技企业230多家。 把硬科技 转化为经济驱动力 米磊是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者,在当时,他正在西安光机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日常的成果转化实务中,他觉察到“中国未来在人口红利消失后,必须要走向创新红利,必须要释放科研的生产力”。另外,他也在思考如何通过营造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去给大众来做一个普及,引导这种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他提出了“硬科技”这个概念,期待通过这个概念能够唤醒广大的社会群体对科技的关心,让大家认识到科技能够真正推动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变革,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米磊说,硬科技是“以人工智能、基因技术、航空航天、脑科学、光子芯片、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这些技术,区别于由互联网模式创新构成的虚拟世界,属于由科技创新构成的物理世界,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是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深远而广泛影响的革命性技术,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如今,“硬科技”理念已得到了创投圈和全社会的广泛认可。目前,中科创星的投资孵化模式也成为了行业的标杆,全球第一个“硬科技小镇”也已经建设封顶。2017年,中科创星获得了央视《科技盛典》年度科技创新团队的荣誉。同年,中科创星策划举办了首届“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助力西安打造成为“全球硬科技之都”。 中国的科研投入每年有1.4万亿,居全球第二,再过10年,这一投入就会达到全球第一,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于转化率。米磊指出,“目前,发达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为25%,我们只有5%。我们的科研人员的数量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所以说只需要把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就可以超过美国。” “科研成果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米磊说,国内很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大量科研人员还被紧紧束缚在实验室里,“科研”到“市场”之间还存在很大阻隔,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愿景任重道远。 米磊说,希望中科创星的这些努力和探索,能为整个国家科研体系的变革,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提升,为实现科技强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也呼吁把更多社会资本和成功社会经验、管理经验用来帮助科学家们创业,这才是社会和个人双赢。[详情]

第三届丝博会主宾国家国馆开馆
第三届丝博会主宾国家国馆开馆

  央广网西安5月11日消息(记者麦尔哈巴)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主宾国英国及马来西亚国家馆5月11日开馆。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省长刘国中,英国国际贸易部国务大臣罗娜·费尔海德,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副秘书长拿督伊善,共同为主宾国国家馆启幕。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陕西省政协主席韩勇参加开馆仪式。 本届丝博会主宾国——英国及马来西亚国家馆位于西安曲江国际展览中心A馆。通过展示主宾国整体形象与重点优势项目,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国际合作。 会议期间,还将举办中英地区间经济合作论坛、中英“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合作圆桌论坛、中国(陕西)与马来西亚经济合作交流会等主宾国活动。[详情]

第三届丝博会西安市代表团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第三届丝博会西安市代表团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新闻发布会现场。西安日报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摄西安新闻网讯(西安日报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西安晚报记者 高乐 于忠虎)5月10日,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西安市代表团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目前,西安市代表团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行,472个项目诚意招商。截至目前,本届丝博会客商邀请工作进展顺利。据统计,我市已邀请参加第三届丝博会的境内外客商共计1531人,其中境外客商195人,国内客商1336人。参加5月11日西安专场推介会的国内外政要、商协会组织和企业代表共367人,其中境外客商75人,国内客商292人。境外客商主要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阿根廷、捷克、伊朗、阿联酋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经广泛征集,严格筛选评审,共选定丝博会推介项目472个,作为本届西安推出的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额12600多亿元。大会集中签约项目已征集到67个,将在本届丝博会期间多场招商推介活动上进行签约。今年丝博会招商项目的主要特点有:一是项目投资体量增大。今年选定推介项目数量较上届增长23.88%,总投资额增长15.92%,平均到单体项目投资达到26.88亿元。本届招商项目涵盖了农林牧、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轻纺医药业、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文化旅游业等12类产业门类。其中100亿元以上推介项目32个,西咸新区丝路创新谷、富阎板块栎阳文化旅游小镇、鄠邑区西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300亿元以上推介项目10个。二是重点产业增量较大。今年的推介项目中,农林牧、战略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轻纺食品医药等产业项目高达233个,占推介项目总数的49.36%,较上届增长51.30%。其中,战略新兴产业56个,装备制造业30个,服务业125个。这集中凸显了我市全力打造“3+1”万亿级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跃升,以大产业支撑大西安发展的战略导向和重心。三是民生项目稳步增长。基础设施、环保、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招商项目达96个,特色小镇、民间博物馆、文化创意等文化旅游项目招商推介项目共116个,较上届增加114.81%。四是PPP项目井喷增长。本届选定的PPP项目达104个,投资金额达到2172.98亿元,项目涉及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农林、环保、医疗健康等12类行业,推介项目数量及投资金额都创历届西洽会新高。五是混改项目逐步发力。本届推介项目中混改项目达17个,其中包括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混改项目(100亿元)、紫薇地产混改项目(30亿元)等。这体现了我市在全面深化改革浪潮下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的坚定决心。[详情]

“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在陕西启动
“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在陕西启动

  原标题:“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在陕西启动 丝博会成闪耀“名片” 新华网陕西5月10日电(杨晓波) 10日,以“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在陕西西安正式启动。活动从5月开始,将持续半年时间,分陕西、重庆、广东、福建、新疆五站,通过网媒视野,聚焦沿线省区市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繁荣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反映沿线各地利用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所取得的新成效。 启动仪式上,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好、展现好“一带一路”倡议给各地带来的巨大变化,鼓舞斗志、凝聚共识,培养和锻炼好网络媒体队伍。“启动仪式和采访首站放在陕西,因为这里是丝路起点,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这里曾经孕育和见证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今天又因共建‘一带一路’而焕发出勃勃生机,更为陕西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已成为西部发展的重要引擎。陕西省委网信办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陕西对外开放、追赶超越的新成就。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世界舞台上的陕西声音愈加响亮。当前陕西正大力推进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技教育、国际文化旅游、丝绸之路金融等五大中心建设。陕西正积极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构筑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启动仪式上,福建省网信办代表、第三届丝博会有关负责人及记者代表先后发言。 据了解,陕西站活动自5月10日开始至14日结束。来自中央主要新闻网站、省级重点新闻网站、财经科技媒体的编辑记者,以及“一带一路”“自贸区”研究专家等70余人组成的采访团将走进第三届丝博会展会现场、国际合作园区,探访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空中丝路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渠道和手段,进一步提升陕西美誉度和吸引力、彰显陕西追赶超越新形象。[详情]

丝博会筹备工作全面冲刺 西安市分团拟签约项目289个
丝博会筹备工作全面冲刺 西安市分团拟签约项目289个

  西安市分团拟签4473亿元大单、宝鸡市40多家重点企业上会参展、咸阳市筛选105个重点招商项目……进入5月,丝博会模式即将开启,为精心办好第三届丝博会,我省各市区分团各项筹备工作升温,期待合作升级。西安市分团截至目前征集推介项目351个,投资额10200亿元;拟签约项目289个,投资额4473亿元。第三届丝博会期间,西安市分团将举办新时代·新经济·新西安—西安市投资环境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投资与贸易洽谈会等一批投资贸易促进活动。据初步统计,本届丝博会宝鸡市拟确定重点推介项目68个,涉及金额930多亿元;拟确定签约项目92个,涉及金额570多亿元。咸阳市截至目前已征集重点招商推介项目255个,全部进入丝博会预约撮合系统。筛选确定7大类105个重点招商项目上报省团,总投资4497亿元。共征集拟签约项目98个,总投资950亿元。本届丝博会铜川分团以新动能、新经济、新形象为主题,充分展现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新面貌,推介铜川新产业,发展铜川新经济,树立铜川新形象。会期,将重点包装推介项目104个,涉及资金1286.8亿元。截至4月20日,共对接拟签约项目221个,涉及金额1224.42亿元。(记者 张维)[详情]

丝博会陕西230个项目全球招商
丝博会陕西230个项目全球招商

  在第三届#丝博会#即将开幕之际,经过遴选的230个项目将作为陕西省重点推介项目,面向全球招商,总投资6654亿元。这些项目涉及农业、能源化工、制造业、食品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节能环保、商贸服务业、文化旅游等9大类,包括西安地铁八号线项目、西安市民乐园棚户区综合改造项目、韩城黄河旅游公路项目等。[详情]

第三届丝博会5月举办 突破地域限制为企业“搭台”
第三届丝博会5月举办 突破地域限制为企业“搭台”

  图为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陕西省代表团筹备会议现场。党田野摄中新网西安3月13日电 (张一辰 党田野)13日,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陕西省代表团筹备会议在西安召开。据了解,本届丝博会将发挥陕西古丝绸之路起点、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等优势,着力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东中西地区联动发展。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第三届丝博会)将于今年5月11日至15日在西安举办,主题为“新时代·新格局·新发展”,英国、马来西亚为大会主宾国,贵州省、天津市为大会主宾省(市),延安市为主题市。官方表示,第三届丝博会将聚焦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专业化,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推动“会、展、销”三结合,以策划、实施、监督、宣传、落实为手段,力争从签约成果、展览展示、客商满意度、群众获得感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本届丝博会上,不要把展位设计成各地市的宣讲台,而要让企业做‘主角’。”丝博会执委会副主任李建义表示,本届丝博会改变了以前按地域设馆的模式,不再按中外国别、省别、地市划分展区,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按照产品类别和产业类别实行跨国界、跨区域、跨省市的专业展,力求追赶国际化专业展会风向。据介绍,第三届丝博会将在两个场地共设1个合作交流馆、4个产业馆、1个特色产品馆,展位共计2100个。最大限度促进经贸合作交流,在产业布局方面,突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在主要论坛和会议活动方面,大会将举办第三届丝博会开幕式,“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西安高峰论坛”主旨论坛,中国东中西地区联动发展论坛等16个重要会议,海内外侨商投资县区行活动等6场投资贸易促进活动及主宾国、主宾省(市)、主题市活动。丝博会期间,将配套举办文化、旅游、艺术、美食等方面的系列活动。“专业观众的数量决定着展会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是展会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李建义称,专业观众越多,参展企业所获得的利益就会越多,本届丝博会至少需要8400名专业观众参会。据悉,丝博会是中国唯一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国际博览会,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完)[详情]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