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银行主动谋变: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 不良抬头
银行主动谋变: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 不良抬头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要求辖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入个人征信、通信运营商、社保、公积金、纳税证明、交通运输部ETC数据等外部可信数据,不断优化风险评价模型和交易监控模型,利用“大数据+模型”技术手段不断完善银行卡风险管理体系。[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09月05日  00:39
去杠杆蔓延 银行信用卡业务遭窗口指导
去杠杆蔓延 银行信用卡业务遭窗口指导

从监管政策来看,不管是发文还是在处罚上,都可看出银监部门对于辖区银行业机构的信用卡风险重视程度大为提高,北京银保监局日前即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此外,近期对违规信贷资金的检查也是各地银监的重点监管工作”。[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09月04日  14:06
信用卡代偿、代要罚息别被骗了 监管提示风险
信用卡代偿、代要罚息别被骗了 监管提示风险

9月2日,广东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称,有“维权人士”误导、怂恿消费者向监管部门、银行投诉,谎称具备“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资格,提供统一的投诉模板;通过虚构消费者身份取得代理资格,代理消费者“处置”与银行的信用卡债务。[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09月04日  16:05
广东银保监局提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风险
广东银保监局提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风险

9月3日,广东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防范“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风险提示》(下称《风险提示》)指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行为,不仅扰乱消费者还款计划,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详情]

澎湃新闻|2019年09月04日  15:18
信用卡不良逆市攀升 京粤两地银保监局发文提示风险
信用卡不良逆市攀升 京粤两地银保监局发文提示风险

近期密集发布的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信用卡风险暴露有所抬头,总体不良率与信用卡不良呈现初相反的增长态势。广东、北京两地银保监局亦于近期发文提醒消费者警惕风险,并规范银行相关业务。[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9月04日  14:38

最新新闻

10亿信用卡步入存量时代 零售主阵地如何打好下半场
10亿信用卡步入存量时代 零售主阵地如何打好下半场

  原标题:10亿信用卡步入“存量时代” 大零售主阵地如何打好“下半场”? 信用卡已成为各家银行“大零售”主阵地,截至去年末信用卡发卡量已至9.7亿张。 “种种迹象表明,信用卡行业已进入下半场。”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刘加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阶段传统的增长模式开始遭遇瓶颈,内外部形势愈加复杂让信用卡行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其竞争模式和增长规律正发生根本性变化。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8家披露数据的上市银行中,新增发卡量多为数百万张,仅农行突破1000万张,有7家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上升。 信用卡的下半场,业内的选择是场景化,但场景如何搭建? 刘加隆的选择是再战内容和电商,他认为APP是下半场的关键,他将原信用卡APP打造成一个独立的生活类APP,通过内容生态、品质电商、汽车生活三个维度,实现新的获客增长。 信用卡“下半场”四大特征 刘加隆认为,信用卡的下半场主要存在四个特征:一是,越来越多的持牌和非持牌经营者涌入,经营环境发生变化。 二是,信用卡行业面临严监管、行业风险倒逼压力。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企业经营风险向个人传导,P2P爆雷等风险传导至持牌金融机构。 特别是,为防范潜在风险,监管部门提出信用卡“刚性扣减”要求:银行授信审批和额度调整时,要在本行核定的总授信额度基础上扣减申请人在他行已获累计信用卡的授信总额。 “持牌金融机构统一授信视图已初具成效,但目前非持牌机构尚未纳入,预期未来纳入‘刚性扣减’后,信用卡将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内展开服务体验的竞争。”刘加隆认为。 三是,信用卡正在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增长规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其表现为,中国人均持卡量或被高估。中、美人均持卡数量分别是0.7张、3.2张,看上去差距非常大,但该数据有两个问题并没有被考量:从分母看,中美城镇化不同,中国农业人口占比41%,远高于美国的18%,导致分母被高估。从分子看,花呗、白条、微粒贷、P2P网贷等替代型的“类信用卡”产品大量出现。因此,信用卡行业渗透率可能被低估,这个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也许超过现有的认知和想象。 四是,信用卡竞争模式被重塑,传统以金融为核心的单一维度商业模式无法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互联网头部平台依托场景和流量优势跨界布局,并快速渗透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对信用卡客户维系和资产经营造成冲击。互联网巨头通过线上线下的场景垄断,重塑了人们的支付习惯,使银行在支付场景中逐渐被后台化。同时,受限于传统经营模式,各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产品、营销等方面严重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亟待寻求新的业务模式。 在此情况下,刘加隆认为,信用卡用户增长红利消失,“跑马圈地”的规模扩张道路不再适用,信用卡的上半场已然终结。 APP重构与用户连接 面对危机,银行应如何变革? 一个答案是基于金融科技,但不再局限于金融,慢慢扩展到日常消费。 刘加隆表示,APP是下半场重构与用户连接的关键,招行计划把原信用卡APP“掌上生活”打造为一个独立的生活类APP。 根据银行财报,截至2019年6月末,招行两个APP月活跃用户(MAU)达8511.11万户。其中,招商银行APP累计用户数9275.80 万户,借记卡数字化获客占比提升至25.78%;掌上生活APP累计用户数达8083.94万户,信用卡数字化获客占比提升至 62.65%。 作为对标,其他银行也在发力APP。截至2019年6月末,交通银行手机银行注册客户数超797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54%。平安口袋银行APP注册客户数 7431.9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9.4%,MAU为2835.1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5%。中信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数4115.7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29.53%,MAU为924.86万户,同比增长34.38%。 “现在(信用卡转型)是最恰当的时机。”刘加隆说,“我们(招行)有6000万中产阶层的信用卡用户,超过1.2亿的零售客户。谁可以找到他们,每个月发生最少一次连接?信用卡可以。” 在“大零售”转型中,由于较高净值客户透支需求不高,部分银行的策略是将渠道下沉,获取较高资产定价的客户,其后果是信用卡风险水平被拉升。 刘加隆认为:“很多银行尝试去做更高收益客户。但在经济向好环境下,这部分(较高净值)客户的贡献被忽略了;在经济下行周期,这部分客户的安全稳定特性,会对风险起到重要的对冲作用。” 银行再战电商 刘加隆表示,APP将把内容场景放在核心位置,通过内容搭建一个入口,将“人、文、货”通过系统进行关系重组,从而形成消费驱动。 “我们将这样的变化作为下半场的最优解。”刘加隆说,内容源分为两部分,80%是各细分领域的头部媒体及KOL;20%是尚未被流量发掘的优质原创内容,未来会逐渐实现比例平衡。 刘加隆表示,招行信用卡是“双品牌”战略,即将掌上生活APP与信用卡分开,重新整合,将内容和电商作为发力点。 另一个方向是,银行系再战电商。 早在2012年,建行就推出银行业首个电商平台“善融商务”,此后多家大行、股份行相继跟进。但银行系电商发展并不顺利,多家银行不久关闭了信用卡网上分期商城。 刘加隆表示,消费升级、消费降级的同时,“另外一个趋势刚开始,人们愿意为某个有价值的观点花钱。”互联网生活类APP基于广告,“但当卡活跃度上升后,金融模型里就有了收入,这是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招行电商的内涵有两项:一是,将原面向不同客户的积分商城、分期商城等整合成一个商城;二是,开发新的电商系统,解决配送等问题,但目前不会进入物流行业。另外,今年将50多人的分期电商团队扩充到100多人。[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9年09月05日 06:55
银行主动谋变: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 不良抬头
银行主动谋变: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 不良抬头

  原标题:银行主动谋变 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银行半年报陆续出炉,信用卡业务情况也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上半年信用卡业务整体增速呈现放缓态势,甚至有国有大行发卡量、贷款余额出现负增长。业内人士指出,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是“共债”等风险暴露下,银行主动的一种业务调整。不过,作为零售转型的重要抓手,信用卡业务仍然是银行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银行需进一步调整信用卡客群结构、业务模式,加强风险应对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的中国信用卡市场中获得发展机会。 主动调整业务 增速放缓 半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主要发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整体呈现增速放缓趋势。业内人士指出,这与银行对于信用卡业务的主动调整有关。 国有六大行中,邮储银行增速居首,上半年结存卡量2752.88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9.17%;农行也实现两位数增长,上半年累计发卡量1.14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0.60%。建行、工行、中行上半年卡量增速仅为个位数,分别为5.43%、2.28%和6.93%。值得注意的是,交行信用卡业务出现了负增长。截至6月30日,交行累计发卡量7147万张,较上年末减少8万张,贷款余额减少超过500亿元,降幅10%。 股份制银行方面,中信、招商、平安和兴业四家银行信用卡卡量较上年末的增速分别为10.95%、7.48%、8.3%和10.6%,四家银行2018年上半年对应增速均在15%以上。 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也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我国信用卡(包括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11亿张,环比增长3.5%。而在去年同期,我国信用卡(包括借贷合一卡)发卡量环比增速为4.07%。 信用卡资深研究人士董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信用卡业务放缓,原因可能是面对较大的业务风险,发卡银行对原有业务模式、业务渠道进行了调整。 交行在半年报中亦表示,该行应对外部市场形势变化,贷前、贷中管控多管齐下,主动加强了信用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平衡。 共债风险传导 不良抬头 银行调整信用卡业务的背后,信用卡风险加剧问题不容小觑。根据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情况》,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38.84亿元,环比增长5.19%,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 这一现象在银行半年报中也有体现。国有六大行中,交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明显,截至6月末信用卡不良率为2.49%,较年初上涨0.97%。股份行中,招商、浦发、兴业、平安信用卡不良率均有所上升。 对于信用卡业务不良上升抬头的原因,多家银行提及“共债”风险。其中,中信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2018年以来,现金贷、互联网消费贷、P2P等市场放贷主体日益增多,债务风险不断聚集,市场共债客群资产质量波动明显,此类风险有向信用卡行业传导的趋势。 董峥表示,随着经济调整以及金融领域的立法整顿,一些违法违规的网贷等业务被清理,其中有大量资金来自信用卡套现。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信用卡套现流向平台投资、炒股甚至炒期货,造成了信用卡违约逾期情况的日益严重。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用卡不良抬头也与优质客户逐渐下沉有关。前些年特别是2017年我国信用卡业务快速扩张,已经将最优客户开发,信用卡发展空间接下来要面对的是风险等级更高的客户,这也导致信用卡风险的上升。 事实上,信用卡风险已经引发了监管部门的注意。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要求辖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入个人征信、通信运营商、社保、公积金、纳税证明、交通运输部ETC数据等外部可信数据,不断优化风险评价模型和交易监控模型,利用“大数据+模型”技术手段不断完善银行卡风险管理体系。 调整客群结构 信心不减 尽管信用卡增速呈现放缓态势,但在银行业零售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重要抓手的信用卡业务仍将被持续看好。业内指出,下一步,银行需进一步调整客群结构和业务模式,持续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我们会坚定不移的加大信用卡业务发展,并且将更有信心的强化信用卡作为零售大单品已有的优势,做大这个优势。”中信银行业务总监吕天贵在业绩发布会上称。建行副行长廖林也表示,将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包括现在推进的个人快贷,包括信用卡部分、小微快贷部分,形成零售板块上的百花齐放。 业内人士指出,各家银行普遍将信用卡业务作为零售转型的重点,其营销效应能够有效带动消费金融以及中间业务的规模增长。数据显示,中信银行上半年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324.72亿元,同比增长20.05%,占全行营业净收入的36.72%;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228.11亿元,同比增长18.17%,占全行非利息净收入的65.67%;其中,信用卡非利息净收入183.71亿元,占全行非息净收入的52.89%。 多家银行表示,未来将继续对信用卡客群结构及业务模式等进行调整,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吕天贵表示,鉴于2018年整个行业风险有所抬头,中信银行加大信用卡业务的调整力度。一是对目标金融客群结构进行调整,伴随着客户信息完整度的提高和征信能力的不断完善,中信银行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有效客户提高了5个BP(基点);二是对贷款结构进行调整,在根据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ABCD四类客户中,把A类客户提升了6至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大幅压降D类客户;三是对收入结构进行调整,轻资本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比如年费收入增幅达到接近57%。 平安银行半年报显示,该行自2017年底开始提前进行风险政策调整,重点防范共债风险,同时针对共债、高负债及高风险地区客户采取额度管控、谨慎授信等措施,控制并降低了高风险客户占比,新发放业务的资产质量稳定向好,预计这些管制措施的优化效应将会在下半年逐渐展现。 “各家银行都面临着调整中求发展的机会,但是,这种调整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只有顺应时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才能在激烈竞争的信用卡市场中获得机遇。”董峥说。[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09月05日 00:39
信用卡代偿、代要罚息别被骗了 监管提示风险
信用卡代偿、代要罚息别被骗了 监管提示风险

  原标题:信用卡代偿、代要罚息别被骗了!监管警示:个人征信可能形成信用污点 一种新的“玩法”——帮客户向银行索要信用卡逾期罚息,近期开始盛行。 有持卡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反馈,部分催收中介近期做代理索回信用卡罚息、滞纳金生意,自称可帮向银行索回罚息,即“代要罚息”。 此外,另一种玩法是“信用卡代偿”,第三方机构先行垫付一笔资金,持卡人再偿还第三方机构欠款,甚至发展成“套现贷”。 但这些方式风险不小,已经引起监管的注意。 9月2日,广东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称,有“维权人士”误导、怂恿消费者向监管部门、银行投诉,谎称具备“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资格,提供统一的投诉模板;通过虚构消费者身份取得代理资格,代理消费者“处置”与银行的信用卡债务。 广东银保监局表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表现形式有三种:收取10%-20%不等高额佣金、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需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个人征信系统留有不良记录,形成信用污点。 信用卡违规操作 一位华南信用卡人士表示,要回信用卡罚息、滞纳金在银行业务中一直存在,属于协商还款计划,也不排除有人与银行内外互相勾结。信用卡逾期后,为落实禁止暴力催收等监管要求,部分银行会和借款人一对一协商减免相应费用。 这一业务兴起的行业背景,是信用卡逾期上升较快。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38.84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此外,信用卡贷款也在增长。 截至二季度末,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23万亿元,环比增长3.64%。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2.29万元,授信使用率为44.31%。 在这种情况下,另一种信用卡操作方式崛起,是即用卡代偿。 信用卡代偿,即第三方机构先行垫付一笔资金,为持卡人代偿信用卡欠款,再由持卡人再分期向第三方机构偿还贷款。这一模式更为常见,此类相关的部分公司甚至已经IPO上市或筹备上市。究其实质,相当于为信用卡再加一层杠杆。 这一模式也被称为“套现贷”,持卡人拿下一期账单的额度偿还本期欠款。 去年5月,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曾发布巡查公告,总结了“套现贷”的模式:代还平台利用信用卡账单日和还款日的时差(账单日之后的消费全部为下一期账单还款金额,还款日之前的存款都算本期还款),用户只需要在信用卡中存入少量资金,代还平台循环刷取资金返给用户,从而达到全额还款的目的。 该委员会指出,“套现贷”业务涉及信用卡违规套现、平台收取高额费用、用户信用卡信息安全等问题,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监管提示风险 9月2日,广东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监管部门收到消费者反映,有“维权人士”,通过微信群、QQ群等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怂恿消费者向监管部门、银行投诉,谎称具备“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资格,提供统一的投诉模板;通过虚构消费者身份取得代理资格,代理消费者“处置”与银行的信用卡债务。 广东银保监局表示,该局在投诉调查处理过程中发现,“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行为,不仅扰乱消费者还款计划,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 (一)收取高额佣金。据了解,代理人往往收取消费者未还款金额10%-20%的佣金,增加了消费者额外经济负担。 (二)增加了还款费用。该行为一般采取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消费者需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 (三)个人征信系统留有不良记录,形成信用污点,对消费者后续申请银行贷款、买房、买车、就业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广东银保监局提醒,一是,消费者请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个人身份证、银行卡账户等信息,避免被非法利用并遭受损失。 二是,消费者要正确用卡理性消费。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时要从自身的经济实力出发,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消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还款纠纷。 三是,明辨真伪谨防上当。如对银行卡账务有疑问,请通过银行官方客服热线咨询,或通过银行官网、APP等正规渠道与银行进行沟通,切勿轻信陌生人虚假宣传。 四是,通过正规渠道维权。信用卡使用过程中因特殊情况无法正常还款的,应及时与银行沟通协商还款(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经济收入下降证明、家庭医疗费用证明等),该局也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可通过各市调解组织申请调解;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嫌违反银行监管法律法规的,可以通过来信、来访、来电(12378)等方式,向银保监局及设立在各市的银保监分局反映。[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9年09月04日 16:05
广东银保监局提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风险
广东银保监局提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风险

  原标题:刷卡一时爽!广东银保监局提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风险 作者:胡志挺 各家银行在大力推进零售业务之时,信用卡业务乃“兵家必争之地”。不过,部分银行为了追求业务发展,或多或少降低了一些发卡门槛。随着信用卡消费频次的增加,有人就此“嗅”到商机,做起了“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生意。虽然这一方法看似将信用卡债务进行了延期,但消费者需要付出的是高额的佣金、个人征信的不良记录甚至是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 9月3日,广东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防范“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风险提示》(下称《风险提示》)指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行为,不仅扰乱消费者还款计划,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广东银保监局表示,近期收到消费者反映,有“维权人士”,通过微信群、QQ群等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怂恿消费者向监管部门、银行投诉,谎称具备“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资格,提供统一的投诉模板;通过虚构消费者身份取得代理资格,代理消费者“处置”与银行的信用卡债务。 这类代为处置信用卡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 1.收取高额佣金。据了解,代理人往往收取消费者未还款金额10%-20%的佣金,增加了消费者额外经济负担。 2.增加了还款费用。该行为一般采取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消费者需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 3.个人征信系统留有不良记录,形成信用污点,对消费者后续申请银行贷款、买房、买车、就业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广东银保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 1.请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个人身份证、银行卡账户等信息,避免被非法利用并遭受损失。 2.正确用卡理性消费。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时要从自身的经济实力出发,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消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还款纠纷。 3.明辨真伪谨防上当。如对银行卡账务有疑问,请通过银行官方客服热线咨询,或通过银行官网、APP等正规渠道与银行进行沟通,切勿轻信陌生人虚假宣传。 3.通过正规渠道维权。信用卡使用过程中因特殊情况无法正常还款的,应及时与银行沟通协商还款(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经济收入下降证明、家庭医疗费用证明等),广东银保监局也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可通过各市调解组织申请调解;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嫌违反银行监管法律法规的,可以通过来信、来访、来电(12378)等方式,向广东银保监局及设立在各市的银保监分局反映。 近段时间,信用卡风险已经多次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8月底,北京银保监局也曾发布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要求辖内商业银行严格信用卡授信管理,审慎制定信用卡分期业务风险资产分类标准。近期又有消息称,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控制银行卡业务增量。 中国人民银行8月份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11亿张,环比增长3.04%。银行卡授信总额为16.32万亿元,环比增长3.23%;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23万亿元,环比增长3.64%。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2.29万元,授信使用率为44.31%。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38.84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02个百分点。[详情]

澎湃新闻 | 2019年09月04日 15:18
去杠杆蔓延 银行信用卡业务遭窗口指导
去杠杆蔓延 银行信用卡业务遭窗口指导

  作者:方海平 除了房贷收紧,银行信用卡业务正遭遇越来越严格的监管。 近日,有来自银行业的消息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7月底,监管召集部分银行分管管理层前往北京开会,要求银行控制信用卡业务,下半年不得新增规模,不得下发考核指标。 记者从另外两名银行业人士出求证获得的消息是,监管确实召集了这一会议,对信用卡业务作出指导要求,但是并未对每家行做出明确的控制要求,或许对每家银行作出的要求不一样。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业务人士透露,从行里的变化来看,目前暂时没有太大影响,考核指标也还没发生变化。 “主要还是控制风险,现在严查信贷资金流向,重点监管违规信贷。”一位银行信用卡业务部门人士表示。 一名信用卡领域的资深观察人士也对记者指出,对信用卡的调整是迟早的事,对信用卡的多头授信风险喊了很多年,现在的监管方向可能主要还是不要在量上盲目扩张。 近年来,在信用卡竞争白热化之下,各行竞相推出愈来愈宽松的信贷政策,来自信用卡渠道的个人信贷资金违规流向平台投资、购买理财产品和房地产等现象愈演愈烈。随着去杠杆的推进,由此催生的一些悲剧社会性个案也时有发生。 监管和银行机构也注意到这一变化,及时收紧监管、调整政策亦是当然之举。从监管政策来看,不管是发文还是在处罚上,都可看出银监部门对于辖区银行业机构的信用卡风险重视程度大为提高,北京银保监局日前即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此外,近期对违规信贷资金的检查也是各地银监的重点监管工作”。 央行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报告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再破800亿元,达到838.84亿元,环比增长5.19%,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9年09月04日 14:06
“蜂收”激进营销 违规助用户信用卡套现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09月04日 01:58
信用卡不良率上行 银行关注风险但信心不减
上海证券报 | 2019年09月03日 21:05
信用卡半年报:发卡量增势趋缓 不良率抬头
信用卡半年报:发卡量增势趋缓 不良率抬头

  原标题:信用卡半年报:发卡量增势趋缓,不良率抬头 在经济下行压力、共债风险等多方面因素下,上半年信用卡发卡数量增速放缓,资产质量压力持续加大,不良生成较快。 从行业来看,2019年上半年末信用卡发卡量较年初增速仅为3.5%,而2017年、2018年同比增速分别为超26%、16.7%。其中,交通银行今年上半年末的信用卡数量与年初相比,减少了8万张,这是历史首次。 同时,多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增加。例如,相较于年初,交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增加了0.97个百分点,浦发银行增加了0.57个百分点,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分别较年初上升0.19和0.05个百分点。 发卡量增速降至个位数 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包括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11亿张,较年初仅增长0.25亿张,增速仅为3.5%。 而2018年末,我国信用卡(包括借贷合一卡)累计发卡数量达到6.86亿张,同比增速为16.7%;2017年末,信用卡发卡量达到5.88亿张,同比增幅超26%。 这一趋势也反映在各家银行的半年报上。今年上半年末,在六大国有银行中,仅有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累积或新增信用卡发卡量增速达到两位数。截至6月末,农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14亿张,同比增长10.6%,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9599 亿元,增长13.96%;邮储银行新增发卡519.78万张,同比增长28.94%,信用卡消费金额4448.17亿元,同比增长25.55%。 而建设银行上半年发卡量累计1.28亿张,较年初增长5.43%;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总量15445万张,新增发卡量为345万张。中国银行6月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1832.96万张,新增发卡量767万张。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国有大行交通银行上半年末累计发卡量为7147万张,较年初减少了8万张,这一现象是多年以来首次出现。“我行应对外部市场形势变化,贷前、贷中管控多管齐下,主动加强信用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平衡,提升催收效率和资产保全能力。”交行在年报中称。 此外,最近这两年发卡量比较多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在今年上半年也变得“保守”起来,增速均为个位数。截至6月30日,招行信用卡流通卡数9061.04万张,较上年末增长7.48%;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总量为5570.39万张,较2018年底增速为8%。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称,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强监管政策下,银行主动调整策略,对于信用卡的策略不再那么激进。另外,2018年P2P事件频发,增加了信用卡的风险。在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客群逐渐下沉,银行也正在警惕信用卡的个人信用风险。 不过,黄大智称,国内信用卡市场空间距离见顶尚远。我国目前人均持卡率仅为0.5张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持卡率3张左右,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不良率增加 半年报显示,在六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信用卡的不良率上升明显:6月末交行信用卡不良率为2.49%,较年初增加了0.97个百分点,浦发银行为2.38%、较今年年初增加0.57个百分点。 另外,招行、平安银行6月末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分别为1.3%、1.37%,分别较年初上升0.19和0.05个百分点,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则分别较年初增长33%、12%。 “受到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共债风险上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消费金融全行业的风险都有所上升,但整体风险表现仍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平安银行称。 中信银行也在半年报中提到,2018年以来,现金贷、互联网消费贷、P2P等市场放贷主体日益增多,债务风险不断聚集,市场共债客群资产质量波动明显,此类风险有向信用卡行业传导的趋势;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部分地区及行业从业者的就业及收入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导致部分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降低。两重因素叠加,致使信用卡业务风险有所上升。 “就全行业而言,其实各行信用卡领域的风险都在不同程度上升,这一方面与外部环境变化导致持卡人收入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也受高杠杆下共债风险暴露影响。”浦发银行零售总监刘显峰在中期业绩会上表示。 黄大智表示,对于共债风险,银行首先应该对于共债客户的审核更加严格。另外,银行要广泛与各类互联网借贷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前发现共债客户。 此外,信用卡不良率的高企还与P2P风险事件频发,以及信用卡客户由最优质客户逐渐下沉有关。 “2018年监管推进,P2P等网贷平台集中发生风险事件,并通过共债风险影响到了信用卡贷款质量。除了共债风险外,信用卡不良抬头本质上与当前的整体宏观环境有关。2018年整体信用偏紧,社融存量增速新低,当融资增速无法保证存量债务的利息偿还,必然带来债务违约,信用卡背后的主体中,资质较差、信贷资源获取能力较弱的那部分,受到影响兑付发生困难。特别是2017年我国信用卡业务迅速扩张,发卡量攀升背后也伴随着一定的客户资质下沉,增加了这部分资质较差借贷主体的比例。”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称。 一位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犯罪呈现产业化、金融欺诈涌现的问题非常严重。前两年行业内为了节省递推成本,大力发展线上发卡,这为金融犯罪提供了机会,给银行带来了不少损失。当下,不少银行不断强化新技术,对客户进行甄别,并研发欺诈评分等大数据模型,识别虚假申请等欺诈风险。另外,发卡的重心从线上重回线下。 黄大智称,受实体经济下行压力、金融强监管以及前期激进策略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信用卡的资产质量还会下降。不过,也有另外一位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人士称,未来信用卡的资产质量虽有压力,但已经得到控制,不会有大幅增长。 《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38.84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当前,已有地方监管开始行动,防范信用卡风险。例如,8月26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要求:辖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入个人征信、通信运营商、社保、公积金、纳税证明、交通运输部ETC数据等外部可信数据,不断优化风险评价模型和交易监控模型,利用“大数据+模型”技术手段不断完善银行卡风险管理体系,同时,严禁银行卡及相关绑定业务通过攀比赠送、竞相折扣、加码优惠等促销手段开展恶性竞争。[详情]

第一财经 | 2019年09月03日 20:33
广东银保监局提示代偿信用卡三大风险:增加还款费用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09月03日 20:28
10亿信用卡步入存量时代 零售主阵地如何打好下半场
10亿信用卡步入存量时代 零售主阵地如何打好下半场

  原标题:10亿信用卡步入“存量时代” 大零售主阵地如何打好“下半场”? 信用卡已成为各家银行“大零售”主阵地,截至去年末信用卡发卡量已至9.7亿张。 “种种迹象表明,信用卡行业已进入下半场。”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刘加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阶段传统的增长模式开始遭遇瓶颈,内外部形势愈加复杂让信用卡行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其竞争模式和增长规律正发生根本性变化。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8家披露数据的上市银行中,新增发卡量多为数百万张,仅农行突破1000万张,有7家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上升。 信用卡的下半场,业内的选择是场景化,但场景如何搭建? 刘加隆的选择是再战内容和电商,他认为APP是下半场的关键,他将原信用卡APP打造成一个独立的生活类APP,通过内容生态、品质电商、汽车生活三个维度,实现新的获客增长。 信用卡“下半场”四大特征 刘加隆认为,信用卡的下半场主要存在四个特征:一是,越来越多的持牌和非持牌经营者涌入,经营环境发生变化。 二是,信用卡行业面临严监管、行业风险倒逼压力。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企业经营风险向个人传导,P2P爆雷等风险传导至持牌金融机构。 特别是,为防范潜在风险,监管部门提出信用卡“刚性扣减”要求:银行授信审批和额度调整时,要在本行核定的总授信额度基础上扣减申请人在他行已获累计信用卡的授信总额。 “持牌金融机构统一授信视图已初具成效,但目前非持牌机构尚未纳入,预期未来纳入‘刚性扣减’后,信用卡将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内展开服务体验的竞争。”刘加隆认为。 三是,信用卡正在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增长规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其表现为,中国人均持卡量或被高估。中、美人均持卡数量分别是0.7张、3.2张,看上去差距非常大,但该数据有两个问题并没有被考量:从分母看,中美城镇化不同,中国农业人口占比41%,远高于美国的18%,导致分母被高估。从分子看,花呗、白条、微粒贷、P2P网贷等替代型的“类信用卡”产品大量出现。因此,信用卡行业渗透率可能被低估,这个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也许超过现有的认知和想象。 四是,信用卡竞争模式被重塑,传统以金融为核心的单一维度商业模式无法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互联网头部平台依托场景和流量优势跨界布局,并快速渗透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对信用卡客户维系和资产经营造成冲击。互联网巨头通过线上线下的场景垄断,重塑了人们的支付习惯,使银行在支付场景中逐渐被后台化。同时,受限于传统经营模式,各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产品、营销等方面严重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亟待寻求新的业务模式。 在此情况下,刘加隆认为,信用卡用户增长红利消失,“跑马圈地”的规模扩张道路不再适用,信用卡的上半场已然终结。 APP重构与用户连接 面对危机,银行应如何变革? 一个答案是基于金融科技,但不再局限于金融,慢慢扩展到日常消费。 刘加隆表示,APP是下半场重构与用户连接的关键,招行计划把原信用卡APP“掌上生活”打造为一个独立的生活类APP。 根据银行财报,截至2019年6月末,招行两个APP月活跃用户(MAU)达8511.11万户。其中,招商银行APP累计用户数9275.80 万户,借记卡数字化获客占比提升至25.78%;掌上生活APP累计用户数达8083.94万户,信用卡数字化获客占比提升至 62.65%。 作为对标,其他银行也在发力APP。截至2019年6月末,交通银行手机银行注册客户数超797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54%。平安口袋银行APP注册客户数 7431.9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9.4%,MAU为2835.1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5%。中信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数4115.7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29.53%,MAU为924.86万户,同比增长34.38%。 “现在(信用卡转型)是最恰当的时机。”刘加隆说,“我们(招行)有6000万中产阶层的信用卡用户,超过1.2亿的零售客户。谁可以找到他们,每个月发生最少一次连接?信用卡可以。” 在“大零售”转型中,由于较高净值客户透支需求不高,部分银行的策略是将渠道下沉,获取较高资产定价的客户,其后果是信用卡风险水平被拉升。 刘加隆认为:“很多银行尝试去做更高收益客户。但在经济向好环境下,这部分(较高净值)客户的贡献被忽略了;在经济下行周期,这部分客户的安全稳定特性,会对风险起到重要的对冲作用。” 银行再战电商 刘加隆表示,APP将把内容场景放在核心位置,通过内容搭建一个入口,将“人、文、货”通过系统进行关系重组,从而形成消费驱动。 “我们将这样的变化作为下半场的最优解。”刘加隆说,内容源分为两部分,80%是各细分领域的头部媒体及KOL;20%是尚未被流量发掘的优质原创内容,未来会逐渐实现比例平衡。 刘加隆表示,招行信用卡是“双品牌”战略,即将掌上生活APP与信用卡分开,重新整合,将内容和电商作为发力点。 另一个方向是,银行系再战电商。 早在2012年,建行就推出银行业首个电商平台“善融商务”,此后多家大行、股份行相继跟进。但银行系电商发展并不顺利,多家银行不久关闭了信用卡网上分期商城。 刘加隆表示,消费升级、消费降级的同时,“另外一个趋势刚开始,人们愿意为某个有价值的观点花钱。”互联网生活类APP基于广告,“但当卡活跃度上升后,金融模型里就有了收入,这是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招行电商的内涵有两项:一是,将原面向不同客户的积分商城、分期商城等整合成一个商城;二是,开发新的电商系统,解决配送等问题,但目前不会进入物流行业。另外,今年将50多人的分期电商团队扩充到100多人。[详情]

银行主动谋变: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 不良抬头
银行主动谋变: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 不良抬头

  原标题:银行主动谋变 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着银行半年报陆续出炉,信用卡业务情况也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上半年信用卡业务整体增速呈现放缓态势,甚至有国有大行发卡量、贷款余额出现负增长。业内人士指出,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是“共债”等风险暴露下,银行主动的一种业务调整。不过,作为零售转型的重要抓手,信用卡业务仍然是银行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银行需进一步调整信用卡客群结构、业务模式,加强风险应对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的中国信用卡市场中获得发展机会。 主动调整业务 增速放缓 半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主要发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整体呈现增速放缓趋势。业内人士指出,这与银行对于信用卡业务的主动调整有关。 国有六大行中,邮储银行增速居首,上半年结存卡量2752.88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9.17%;农行也实现两位数增长,上半年累计发卡量1.14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0.60%。建行、工行、中行上半年卡量增速仅为个位数,分别为5.43%、2.28%和6.93%。值得注意的是,交行信用卡业务出现了负增长。截至6月30日,交行累计发卡量7147万张,较上年末减少8万张,贷款余额减少超过500亿元,降幅10%。 股份制银行方面,中信、招商、平安和兴业四家银行信用卡卡量较上年末的增速分别为10.95%、7.48%、8.3%和10.6%,四家银行2018年上半年对应增速均在15%以上。 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也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我国信用卡(包括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11亿张,环比增长3.5%。而在去年同期,我国信用卡(包括借贷合一卡)发卡量环比增速为4.07%。 信用卡资深研究人士董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信用卡业务放缓,原因可能是面对较大的业务风险,发卡银行对原有业务模式、业务渠道进行了调整。 交行在半年报中亦表示,该行应对外部市场形势变化,贷前、贷中管控多管齐下,主动加强了信用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平衡。 共债风险传导 不良抬头 银行调整信用卡业务的背后,信用卡风险加剧问题不容小觑。根据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情况》,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38.84亿元,环比增长5.19%,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 这一现象在银行半年报中也有体现。国有六大行中,交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明显,截至6月末信用卡不良率为2.49%,较年初上涨0.97%。股份行中,招商、浦发、兴业、平安信用卡不良率均有所上升。 对于信用卡业务不良上升抬头的原因,多家银行提及“共债”风险。其中,中信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2018年以来,现金贷、互联网消费贷、P2P等市场放贷主体日益增多,债务风险不断聚集,市场共债客群资产质量波动明显,此类风险有向信用卡行业传导的趋势。 董峥表示,随着经济调整以及金融领域的立法整顿,一些违法违规的网贷等业务被清理,其中有大量资金来自信用卡套现。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信用卡套现流向平台投资、炒股甚至炒期货,造成了信用卡违约逾期情况的日益严重。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用卡不良抬头也与优质客户逐渐下沉有关。前些年特别是2017年我国信用卡业务快速扩张,已经将最优客户开发,信用卡发展空间接下来要面对的是风险等级更高的客户,这也导致信用卡风险的上升。 事实上,信用卡风险已经引发了监管部门的注意。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要求辖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入个人征信、通信运营商、社保、公积金、纳税证明、交通运输部ETC数据等外部可信数据,不断优化风险评价模型和交易监控模型,利用“大数据+模型”技术手段不断完善银行卡风险管理体系。 调整客群结构 信心不减 尽管信用卡增速呈现放缓态势,但在银行业零售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重要抓手的信用卡业务仍将被持续看好。业内指出,下一步,银行需进一步调整客群结构和业务模式,持续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我们会坚定不移的加大信用卡业务发展,并且将更有信心的强化信用卡作为零售大单品已有的优势,做大这个优势。”中信银行业务总监吕天贵在业绩发布会上称。建行副行长廖林也表示,将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包括现在推进的个人快贷,包括信用卡部分、小微快贷部分,形成零售板块上的百花齐放。 业内人士指出,各家银行普遍将信用卡业务作为零售转型的重点,其营销效应能够有效带动消费金融以及中间业务的规模增长。数据显示,中信银行上半年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324.72亿元,同比增长20.05%,占全行营业净收入的36.72%;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228.11亿元,同比增长18.17%,占全行非利息净收入的65.67%;其中,信用卡非利息净收入183.71亿元,占全行非息净收入的52.89%。 多家银行表示,未来将继续对信用卡客群结构及业务模式等进行调整,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吕天贵表示,鉴于2018年整个行业风险有所抬头,中信银行加大信用卡业务的调整力度。一是对目标金融客群结构进行调整,伴随着客户信息完整度的提高和征信能力的不断完善,中信银行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有效客户提高了5个BP(基点);二是对贷款结构进行调整,在根据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ABCD四类客户中,把A类客户提升了6至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大幅压降D类客户;三是对收入结构进行调整,轻资本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比如年费收入增幅达到接近57%。 平安银行半年报显示,该行自2017年底开始提前进行风险政策调整,重点防范共债风险,同时针对共债、高负债及高风险地区客户采取额度管控、谨慎授信等措施,控制并降低了高风险客户占比,新发放业务的资产质量稳定向好,预计这些管制措施的优化效应将会在下半年逐渐展现。 “各家银行都面临着调整中求发展的机会,但是,这种调整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只有顺应时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才能在激烈竞争的信用卡市场中获得机遇。”董峥说。[详情]

信用卡代偿、代要罚息别被骗了 监管提示风险
信用卡代偿、代要罚息别被骗了 监管提示风险

  原标题:信用卡代偿、代要罚息别被骗了!监管警示:个人征信可能形成信用污点 一种新的“玩法”——帮客户向银行索要信用卡逾期罚息,近期开始盛行。 有持卡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反馈,部分催收中介近期做代理索回信用卡罚息、滞纳金生意,自称可帮向银行索回罚息,即“代要罚息”。 此外,另一种玩法是“信用卡代偿”,第三方机构先行垫付一笔资金,持卡人再偿还第三方机构欠款,甚至发展成“套现贷”。 但这些方式风险不小,已经引起监管的注意。 9月2日,广东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称,有“维权人士”误导、怂恿消费者向监管部门、银行投诉,谎称具备“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资格,提供统一的投诉模板;通过虚构消费者身份取得代理资格,代理消费者“处置”与银行的信用卡债务。 广东银保监局表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表现形式有三种:收取10%-20%不等高额佣金、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需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个人征信系统留有不良记录,形成信用污点。 信用卡违规操作 一位华南信用卡人士表示,要回信用卡罚息、滞纳金在银行业务中一直存在,属于协商还款计划,也不排除有人与银行内外互相勾结。信用卡逾期后,为落实禁止暴力催收等监管要求,部分银行会和借款人一对一协商减免相应费用。 这一业务兴起的行业背景,是信用卡逾期上升较快。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38.84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此外,信用卡贷款也在增长。 截至二季度末,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23万亿元,环比增长3.64%。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2.29万元,授信使用率为44.31%。 在这种情况下,另一种信用卡操作方式崛起,是即用卡代偿。 信用卡代偿,即第三方机构先行垫付一笔资金,为持卡人代偿信用卡欠款,再由持卡人再分期向第三方机构偿还贷款。这一模式更为常见,此类相关的部分公司甚至已经IPO上市或筹备上市。究其实质,相当于为信用卡再加一层杠杆。 这一模式也被称为“套现贷”,持卡人拿下一期账单的额度偿还本期欠款。 去年5月,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曾发布巡查公告,总结了“套现贷”的模式:代还平台利用信用卡账单日和还款日的时差(账单日之后的消费全部为下一期账单还款金额,还款日之前的存款都算本期还款),用户只需要在信用卡中存入少量资金,代还平台循环刷取资金返给用户,从而达到全额还款的目的。 该委员会指出,“套现贷”业务涉及信用卡违规套现、平台收取高额费用、用户信用卡信息安全等问题,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监管提示风险 9月2日,广东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监管部门收到消费者反映,有“维权人士”,通过微信群、QQ群等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怂恿消费者向监管部门、银行投诉,谎称具备“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资格,提供统一的投诉模板;通过虚构消费者身份取得代理资格,代理消费者“处置”与银行的信用卡债务。 广东银保监局表示,该局在投诉调查处理过程中发现,“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行为,不仅扰乱消费者还款计划,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 (一)收取高额佣金。据了解,代理人往往收取消费者未还款金额10%-20%的佣金,增加了消费者额外经济负担。 (二)增加了还款费用。该行为一般采取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消费者需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 (三)个人征信系统留有不良记录,形成信用污点,对消费者后续申请银行贷款、买房、买车、就业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广东银保监局提醒,一是,消费者请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个人身份证、银行卡账户等信息,避免被非法利用并遭受损失。 二是,消费者要正确用卡理性消费。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时要从自身的经济实力出发,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消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还款纠纷。 三是,明辨真伪谨防上当。如对银行卡账务有疑问,请通过银行官方客服热线咨询,或通过银行官网、APP等正规渠道与银行进行沟通,切勿轻信陌生人虚假宣传。 四是,通过正规渠道维权。信用卡使用过程中因特殊情况无法正常还款的,应及时与银行沟通协商还款(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经济收入下降证明、家庭医疗费用证明等),该局也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可通过各市调解组织申请调解;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嫌违反银行监管法律法规的,可以通过来信、来访、来电(12378)等方式,向银保监局及设立在各市的银保监分局反映。[详情]

广东银保监局提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风险
广东银保监局提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风险

  原标题:刷卡一时爽!广东银保监局提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风险 作者:胡志挺 各家银行在大力推进零售业务之时,信用卡业务乃“兵家必争之地”。不过,部分银行为了追求业务发展,或多或少降低了一些发卡门槛。随着信用卡消费频次的增加,有人就此“嗅”到商机,做起了“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生意。虽然这一方法看似将信用卡债务进行了延期,但消费者需要付出的是高额的佣金、个人征信的不良记录甚至是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 9月3日,广东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防范“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风险提示》(下称《风险提示》)指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行为,不仅扰乱消费者还款计划,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广东银保监局表示,近期收到消费者反映,有“维权人士”,通过微信群、QQ群等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怂恿消费者向监管部门、银行投诉,谎称具备“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资格,提供统一的投诉模板;通过虚构消费者身份取得代理资格,代理消费者“处置”与银行的信用卡债务。 这类代为处置信用卡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 1.收取高额佣金。据了解,代理人往往收取消费者未还款金额10%-20%的佣金,增加了消费者额外经济负担。 2.增加了还款费用。该行为一般采取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消费者需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 3.个人征信系统留有不良记录,形成信用污点,对消费者后续申请银行贷款、买房、买车、就业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广东银保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 1.请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个人身份证、银行卡账户等信息,避免被非法利用并遭受损失。 2.正确用卡理性消费。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时要从自身的经济实力出发,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消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还款纠纷。 3.明辨真伪谨防上当。如对银行卡账务有疑问,请通过银行官方客服热线咨询,或通过银行官网、APP等正规渠道与银行进行沟通,切勿轻信陌生人虚假宣传。 3.通过正规渠道维权。信用卡使用过程中因特殊情况无法正常还款的,应及时与银行沟通协商还款(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经济收入下降证明、家庭医疗费用证明等),广东银保监局也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可通过各市调解组织申请调解;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嫌违反银行监管法律法规的,可以通过来信、来访、来电(12378)等方式,向广东银保监局及设立在各市的银保监分局反映。 近段时间,信用卡风险已经多次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8月底,北京银保监局也曾发布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要求辖内商业银行严格信用卡授信管理,审慎制定信用卡分期业务风险资产分类标准。近期又有消息称,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控制银行卡业务增量。 中国人民银行8月份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11亿张,环比增长3.04%。银行卡授信总额为16.32万亿元,环比增长3.23%;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23万亿元,环比增长3.64%。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2.29万元,授信使用率为44.31%。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38.84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02个百分点。[详情]

去杠杆蔓延 银行信用卡业务遭窗口指导
去杠杆蔓延 银行信用卡业务遭窗口指导

  作者:方海平 除了房贷收紧,银行信用卡业务正遭遇越来越严格的监管。 近日,有来自银行业的消息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7月底,监管召集部分银行分管管理层前往北京开会,要求银行控制信用卡业务,下半年不得新增规模,不得下发考核指标。 记者从另外两名银行业人士出求证获得的消息是,监管确实召集了这一会议,对信用卡业务作出指导要求,但是并未对每家行做出明确的控制要求,或许对每家银行作出的要求不一样。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业务人士透露,从行里的变化来看,目前暂时没有太大影响,考核指标也还没发生变化。 “主要还是控制风险,现在严查信贷资金流向,重点监管违规信贷。”一位银行信用卡业务部门人士表示。 一名信用卡领域的资深观察人士也对记者指出,对信用卡的调整是迟早的事,对信用卡的多头授信风险喊了很多年,现在的监管方向可能主要还是不要在量上盲目扩张。 近年来,在信用卡竞争白热化之下,各行竞相推出愈来愈宽松的信贷政策,来自信用卡渠道的个人信贷资金违规流向平台投资、购买理财产品和房地产等现象愈演愈烈。随着去杠杆的推进,由此催生的一些悲剧社会性个案也时有发生。 监管和银行机构也注意到这一变化,及时收紧监管、调整政策亦是当然之举。从监管政策来看,不管是发文还是在处罚上,都可看出银监部门对于辖区银行业机构的信用卡风险重视程度大为提高,北京银保监局日前即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此外,近期对违规信贷资金的检查也是各地银监的重点监管工作”。 央行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报告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再破800亿元,达到838.84亿元,环比增长5.19%,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详情]

“蜂收”激进营销 违规助用户信用卡套现
“蜂收”激进营销 违规助用户信用卡套现

  原标题:“蜂收”激进营销 信用卡代还存隐忧 来源:北京商报 虽然信用卡代还作为信用卡还款的一种方式,能够解决用户一时的资金需求,但同样与此相伴的是信用卡代还市场鱼龙混杂乱象难禁。继多名优可生活(yoki)信用卡代还平台用户自曝该平台发生多起境外盗刷事件后,又一家信用卡代还平台——蜂收·微金融创新创业平台(以下简称“蜂收”)迅速在各社交群内兴起。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蜂收”是持牌支付机构广州市汇聚支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聚支付”)旗下产品,而“蜂收”平台存在违规助长用户进行信用卡套现、商业模式存拉人头、涉嫌传销的嫌疑。对此,汇聚支付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汇聚支付主要为“蜂收”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并未参与到日常运营当中。 “蜂收”出动 信用卡代还平台安全性一直受到外界质疑。近日,有不少用户在yoki信用卡代还平台会员群曝出 “yoki信用卡代还平台产生多笔境外消费”。北京商报记者从用户林双(化名)那里了解到,yoki信用卡代还平台的还款方式是双币还款,分为美元和人民币,自己在8月10日莫名其妙收到一笔金额为521美元的境外刷卡消费明细,但她本人却从未出过国。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yoki信用卡代还平台的官方APP已经无法下载,并且不能正常运营。且yoki信用卡代还平台的运营主体柳州市聚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显示为存续状态。林双还向记者透露,yoki信用卡代还平台在别的城市也发生过多起境外盗刷事件,而该平台就是此前涉嫌传销的“叮咚智还”信用卡代还平台。天眼查信息显示,“叮咚智还”运营主体上海智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19年2月就已经清算备案,且经营范围清楚标注着“不得从事金融业务”。 不过,在yoki信用卡代还平台下线后,一些代理人转而开始推荐一个新的代还平台。北京商报记者在一个yoki信用卡代还平台交流群看到,在群内有相关人员推荐新的代还App,记者通过手机扫码下载了一个名为“蜂收”的全新App,通过注册发现,该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信用卡还款”、“卡测评”、“金融微店”等多个功能板块服务。 北京商报记者从一位“蜂收”代理人士处获悉,“蜂收”是持牌支付机构汇聚支付旗下产品,目前已经有大量的yoki信用卡代还平台代理转行做“蜂收”的代理。天眼查信息显示,汇聚支付为“蜂收”的著作权人,汇聚支付是广州市正佳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1日,总部位于广州。汇聚支付于2014年7月获得央行颁发的全国范围内互联网支付牌照,2015年12月获得央行广州分行跨境办颁发的跨境人民币支付许可批文,藉此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 就yoki信用卡代还平台与“蜂收”的关系,汇聚支付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经核实,汇聚支付、“蜂收”App的相关经营都与yoki无关联,在业务经营上更没有合作关系。 违规助用户信用卡套现 “你方唱罢我登场”,信用卡代还平台层出不穷,但背后的商业模式也存在违规嫌疑。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蜂收”存在违规助长用户进行信用卡套现的情况。 据一位“蜂收”平台相关代理透露,“蜂收”目前可以为用户提供信用卡套现业务。但注册“蜂收”平台需要一定的门槛,记者注意到,在“蜂收”平台的微金融缴费中,有三个门槛供用户选择,9.8元、198元的VIP门槛以及1988元的渠道门槛,9.8元的最低开通门槛只需要用户绑定储蓄卡进行扣款操作即可,198元的VIP门槛、1988元的渠道门槛均需要激活码才可以进行操作。 在注册了最低门槛后,上述“蜂收”代理向记者返还了9.8元的门槛费,他介绍称,“只有缴费9.8元才可以进行‘蜂收’相关功能的操作,主要是可以进行信用卡套现”。据他详细介绍,在“蜂收”平台的金融微店选项中,用户可以在“商户收银”一栏进行信用卡套现操作,最低套现金额为200元,可套现的单笔限额最大为3万元,单日限额为5万元,费率为0.58%+2元手续费。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上述代理介绍的套现步骤进行操作后发现,只要绑定储蓄卡和信用卡就可以进行套现操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交易通道选择,并且可以开启自选地区功能,平台会根据用户选择的地区自动匹配商户,若想套现200元,会显示扣款金额为200元,但实际到账为196.84元。 而通过各种收款App进行信用卡套现的操作早已引起清算机构的关注。今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持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兴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业内简称“85号文”)规范了特约商户与受理终端管理要求,包括要求收单机构严格按照规定审核特约商户申请资料、严格受理终端管理等。2019年6月5日银联下发了《关于就部分规范问题开展全面自查整改的通知》强调,各收单机构要全面排查梳理自身收单业务开展情况,确保交易商户的真实性,严禁存在一机多商户违规情形,包括终端用户自选、App用户自选、微信公众号自选、优惠券自选等各类衍生手段。 虽然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信用卡套现行为多方已进行打击,但“蜂收”依然游走在监管边缘进行违规操作。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看来,对于部分支付机构而言,在行业强监管、失去了备付金利息的情况下,帮助用户进行信用卡套现产生的收入对企业十分重要,所以即使监管一再打击非法套现,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仍有部分支付机构铤而走险。而对于“自选商户”模式,虽然85号文做出相关管理规定,随后银联也做出相关规定,但从技术上对于套现、自选商户仍然是难以监控的。 对“蜂收”违规助长用户进行套现的行为,汇聚支付是否知情?汇聚支付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汇聚支付主要为“蜂收”App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并未参与至App日常运营当中。“同时,汇聚支付坚决抵制信用卡套现等行为,如通过技术手段监测到类似违规行为,将立即通知运营方处理,确认违规情况即冻结相关资金并关停商户账号。”关于自选商户问题,汇聚支付人士表示,在接到监管机构下发的通知后,已下架相关功能产品。 但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截至发稿,“蜂收”平台自选地区功能仍未下线。对汇聚支付来说,旗下平台违规操作是否需要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分析认为,需要承担,支付牌照业务是为合法商业经营而开展的,对于合作擦边球乃至违规业务,一旦被上级部门查实,将面临相应处罚。旗下业务比合作业务定性可能会更进一步,合作业务有可能是风控不严,而旗下业务则不可能不了解情况。 商业模式存传销嫌疑 “信息创造价值、分享裂变成就自我、打破传统盈利模式”是“蜂收”业务交流群中喊出的口号。为进一步深入调查,北京商报记者对“蜂收”相关代理人表达了也想参与的想法。在确定记者对做代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一位“蜂收”代理对记者透露,升级代理就可以分享赚钱,推广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只要刷卡使用就有返现政策,推广代理还有佣金可以拿。 从该“蜂收”代理提供的商业模式图来看,“蜂收”的渠道收益类型分别为:分润与下级产生的费率差额,为层级递推的模式,二星推广一星,二星赚取一星团队最高万分之6的分润,例如,某一星团队交易量包括50万元快速还(万分之3分润)、100万元则精准还(万分之6分润)。 而“蜂收”平台的升级返佣模式为分享用户升级后产生的返佣,例如,二星直推VIP,返佣150元。二星的下属团队一星直推VIP,一星返佣130元,二星返佣20元。升级渠道返佣以此类推。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还注意到,在平级分润中只限渠道四星的用户进行分润,具体操作为,首先通过缴费或者交易量晋升到渠道四星,成为渠道四星后,自然月交易量2000万-4000万元,额外奖励万分之1分润。自然月交易量4000万-8000万元,额外奖励万分之1.5分润。以此递增,自然月交易量4亿元以上,万分之3分润。 对该平台的商业模式,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现有资料来看,“蜂收”平台的商业模式存在鼓动拉人入伙的情况,且销售是“蜂收”的销售,规则是“蜂收”的规则,存在拉人头,有传销的嫌疑。 苏筱芮表示,涉嫌拉人头、传销这个问题可以比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分析,主要看四个层面,首先是利润的传递性,传统商品销售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而传销则存在利润向上传递的特征,发展下线的所得可以向上级多层传递。其次是利润计算依据,一些传销平台的规则设定具有明显的拉人头特征,倡导成员发展下线并根据拉人头的数量多少设置相应奖励。然后是层级,三层(包括领导层)以上的就涉嫌传销了,最后是“入伙费”,缴纳“升级费”、“保证金”等都是“入伙费”的相应表现。 “目前根据推广需要,‘蜂收’在产品设计上做出了分润功能,该分润功能符合监管需求,不涉及传销层面。”汇聚支付相关人士解释称,“如若发现推广团队的推广模式触碰到传销等违法违规行为,将立即对推广团队采取相关措施处理。”[详情]

信用卡不良率上行 银行关注风险但信心不减
信用卡不良率上行 银行关注风险但信心不减

  原标题:信用卡不良率上行 银行关注风险但信心不减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由于“共债”风险暴露,叠加宏观经济下行,银行业近年来倾力发展的信用卡业务,再现风险的抬头。面对信用卡不良贷款率的上升,银行正以调整客户结构为抓手,加大对高风险共债客户的管理和退出力度。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大力发展信用卡的主流趋势没有改变。 共债风险传导 信用卡不良率抬头 经济下行期,难有独善其身者。一直被银行业赋予厚望的信用卡业务,面临风险的加速暴露。 记者粗略统计发现,披露了信用卡不良贷款率的1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7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包括建行、招行、交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和郑州银行。 从披露了信用卡贷款余额的24家银行看,仅交行等4家银行的贷款余额较去年末下降;但从信用卡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看,包括工行、建行、交行等13家银行信用卡贷款占比下降。 对于信用卡不良贷款率的上升,A股上市银行中的信用卡“大户”们,多将其归纳为两大因素。 一是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影响部分人群收入稳定性;二是前期现金贷、P2P等放贷主体增加,“共债”风险日益凸显。 “受到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共债风险上升、汽车消费下滑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消费金融全行业的风险都有所上升,本行零售产品的不良率也因此有所上升。”平安银行称。 此外,招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也不约而同提及“共债”风险。“共债”指的是借款人在多家机构或平台同时存在债务的现象。 近年来,零售金融日益成为“必争之地”。除了同业间竞争加剧,银行还要应对来自P2P等其他放贷主体的竞争。“一些准入标准门槛发生了变化。”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靳彦民透露。 “上半年信用卡风险确实有上升。”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过去三年,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各银行可能降低了发卡门槛。信用卡贷款也在过去三年实现了高速增长,增长后有不良出现也属于正常现象。 调整客群结构 仍看好信用卡业务 不过,面对信用卡不良贷款率的抬头,银行有信心亦有对策。业内人士认为,信用卡业务仍然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业务转型的重要抓手,银行大力发展信用卡的主流趋势不会改变。 对客群结构的调整,就是一项有针对性的对策。因准入门槛降低带来的一些高风险共债客户,正成为银行防范信用卡风险要重点管控或出清的对象。 中信银行业务总监吕天贵透露,上半年,中信银行把客户按风险高低分类,把B类客户占比提升了6至7个百分点,把高风险的D类客户大幅压降。 无独有偶,民生银行也在提升信用卡获客效率的同时,更注重客户质量;同时,推进资产结构调整,加大高风险共债客户退出力度,着力优化生息资产结构。 亦有银行在风控系统建设上下功夫。比如,工行推进信用卡业务大数据智能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投产BLAZE智能决策引擎;农行推进信用卡智慧风控2.0系统建设。 尽管在上半年,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出现上升,但银行对于目前的风险,看得理性;对于下一阶段的资产质量,信心不减。 “新发放业务的资产质量稳定向好,预计管制措施的优化效应将会在2019年下半年逐渐展现。”平安银行认为其信用卡业务风险可控。 交行副行长侯维栋表示,预计下半年信用卡新增不良将逐月下降,并于四季度趋于平稳。 有银行高管明确释放“加码”布局信用卡的信号。“我们会坚定不移地加大信用卡发展,并且会更有信心地强化信用卡作为零售大单品已有的优势,并做大这个优势。”吕天贵表示。 看好信用卡业务的背后,是信用卡业务对于业绩提升、增加客户黏性和零售转型的重要意义。报告期内,中信银行信用卡非利息净收入183.71亿元,占全行非息净收入的52.89%。信用卡业务也对多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长形成支撑。 廖志明认为,信用卡业务仍然是银行零售业务的重中之重,对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贡献很大。“信用卡业务综合收益率非常高,约为10%至11%。” “主流趋势仍是大力发展信用卡的银行居多。一些知名零售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占比都很大,大家也在往相关方向学习。”某城商行信用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详情]

信用卡半年报:发卡量增势趋缓 不良率抬头
信用卡半年报:发卡量增势趋缓 不良率抬头

  原标题:信用卡半年报:发卡量增势趋缓,不良率抬头 在经济下行压力、共债风险等多方面因素下,上半年信用卡发卡数量增速放缓,资产质量压力持续加大,不良生成较快。 从行业来看,2019年上半年末信用卡发卡量较年初增速仅为3.5%,而2017年、2018年同比增速分别为超26%、16.7%。其中,交通银行今年上半年末的信用卡数量与年初相比,减少了8万张,这是历史首次。 同时,多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增加。例如,相较于年初,交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增加了0.97个百分点,浦发银行增加了0.57个百分点,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分别较年初上升0.19和0.05个百分点。 发卡量增速降至个位数 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包括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11亿张,较年初仅增长0.25亿张,增速仅为3.5%。 而2018年末,我国信用卡(包括借贷合一卡)累计发卡数量达到6.86亿张,同比增速为16.7%;2017年末,信用卡发卡量达到5.88亿张,同比增幅超26%。 这一趋势也反映在各家银行的半年报上。今年上半年末,在六大国有银行中,仅有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累积或新增信用卡发卡量增速达到两位数。截至6月末,农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14亿张,同比增长10.6%,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9599 亿元,增长13.96%;邮储银行新增发卡519.78万张,同比增长28.94%,信用卡消费金额4448.17亿元,同比增长25.55%。 而建设银行上半年发卡量累计1.28亿张,较年初增长5.43%;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总量15445万张,新增发卡量为345万张。中国银行6月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1832.96万张,新增发卡量767万张。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国有大行交通银行上半年末累计发卡量为7147万张,较年初减少了8万张,这一现象是多年以来首次出现。“我行应对外部市场形势变化,贷前、贷中管控多管齐下,主动加强信用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平衡,提升催收效率和资产保全能力。”交行在年报中称。 此外,最近这两年发卡量比较多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在今年上半年也变得“保守”起来,增速均为个位数。截至6月30日,招行信用卡流通卡数9061.04万张,较上年末增长7.48%;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总量为5570.39万张,较2018年底增速为8%。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称,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强监管政策下,银行主动调整策略,对于信用卡的策略不再那么激进。另外,2018年P2P事件频发,增加了信用卡的风险。在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客群逐渐下沉,银行也正在警惕信用卡的个人信用风险。 不过,黄大智称,国内信用卡市场空间距离见顶尚远。我国目前人均持卡率仅为0.5张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持卡率3张左右,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不良率增加 半年报显示,在六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信用卡的不良率上升明显:6月末交行信用卡不良率为2.49%,较年初增加了0.97个百分点,浦发银行为2.38%、较今年年初增加0.57个百分点。 另外,招行、平安银行6月末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分别为1.3%、1.37%,分别较年初上升0.19和0.05个百分点,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则分别较年初增长33%、12%。 “受到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共债风险上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消费金融全行业的风险都有所上升,但整体风险表现仍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平安银行称。 中信银行也在半年报中提到,2018年以来,现金贷、互联网消费贷、P2P等市场放贷主体日益增多,债务风险不断聚集,市场共债客群资产质量波动明显,此类风险有向信用卡行业传导的趋势;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部分地区及行业从业者的就业及收入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导致部分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降低。两重因素叠加,致使信用卡业务风险有所上升。 “就全行业而言,其实各行信用卡领域的风险都在不同程度上升,这一方面与外部环境变化导致持卡人收入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也受高杠杆下共债风险暴露影响。”浦发银行零售总监刘显峰在中期业绩会上表示。 黄大智表示,对于共债风险,银行首先应该对于共债客户的审核更加严格。另外,银行要广泛与各类互联网借贷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前发现共债客户。 此外,信用卡不良率的高企还与P2P风险事件频发,以及信用卡客户由最优质客户逐渐下沉有关。 “2018年监管推进,P2P等网贷平台集中发生风险事件,并通过共债风险影响到了信用卡贷款质量。除了共债风险外,信用卡不良抬头本质上与当前的整体宏观环境有关。2018年整体信用偏紧,社融存量增速新低,当融资增速无法保证存量债务的利息偿还,必然带来债务违约,信用卡背后的主体中,资质较差、信贷资源获取能力较弱的那部分,受到影响兑付发生困难。特别是2017年我国信用卡业务迅速扩张,发卡量攀升背后也伴随着一定的客户资质下沉,增加了这部分资质较差借贷主体的比例。”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称。 一位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犯罪呈现产业化、金融欺诈涌现的问题非常严重。前两年行业内为了节省递推成本,大力发展线上发卡,这为金融犯罪提供了机会,给银行带来了不少损失。当下,不少银行不断强化新技术,对客户进行甄别,并研发欺诈评分等大数据模型,识别虚假申请等欺诈风险。另外,发卡的重心从线上重回线下。 黄大智称,受实体经济下行压力、金融强监管以及前期激进策略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信用卡的资产质量还会下降。不过,也有另外一位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人士称,未来信用卡的资产质量虽有压力,但已经得到控制,不会有大幅增长。 《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38.84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当前,已有地方监管开始行动,防范信用卡风险。例如,8月26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要求:辖内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入个人征信、通信运营商、社保、公积金、纳税证明、交通运输部ETC数据等外部可信数据,不断优化风险评价模型和交易监控模型,利用“大数据+模型”技术手段不断完善银行卡风险管理体系,同时,严禁银行卡及相关绑定业务通过攀比赠送、竞相折扣、加码优惠等促销手段开展恶性竞争。[详情]

广东银保监局提示代偿信用卡三大风险:增加还款费用
广东银保监局提示代偿信用卡三大风险:增加还款费用

  广东银保监局提示代偿信用卡三大风险:高额佣金、增加还款费用、征信系统留不良记录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潘婷    每经编辑 易启江     “信用卡代偿”是近年来新兴的业务之一,因其便捷、短时间内缓解债务风险等特点受到许多消费者追捧,也是众多金融机构眼中的香饽饽。然而,代偿信用卡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期限将债务延期,代偿中介收取的高额佣金进一步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9月2日,银保监会广东监管局发布《关于防范“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风险提示》,“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行为不仅扰乱消费者还款计划,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5月,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文称,“信用卡代还”业务涉及信用卡违规套现、平台收取高额费用等问题,潜在风险值得关注。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对记者表示:消费,我们支持;但我们绝对不能放纵过度消费甚至“作死”消费。 信用卡代偿存在高额佣金、增加还款费用等特点 据悉,所谓“信用卡代偿”是指:信用卡持有人在偿还银行账单时,向第三方机构申请贷款,由平台先行垫付用户信用卡欠款,一次性结清信用卡账单,随后持卡人再分期向第三方机构偿还贷款的模式。 广东银保监局表示,近期监管部门收到消费者反映,有“维权人士”,通过微信群、QQ群等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怂恿消费者向监管部门、银行投诉,谎称具备“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资格,提供统一的投诉模板;通过虚构消费者身份取得代理资格,代理消费者“处置”与银行的信用卡债务。 广东银保监局在投诉调查处理过程中发现,“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行为,不仅扰乱消费者还款计划,而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主要表现形式有: (一)收取高额佣金。据了解,代理人往往收取消费者未还款金额10%-20%的佣金,增加了消费者额外经济负担。 (二)增加了还款费用。该行为一般采取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消费者需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 (三)个人征信系统留有不良记录,形成信用污点,对消费者后续申请银行贷款、买房、买车、就业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不能放纵过度消费甚至‘作死’消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5月,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曾表示,代还信用卡平台主要以网站和APP两种形式存在,并存在部分平台同时运营网站和APP,其业务模式主要包括“套现贷、平台代偿、信用卡套现”三种。并指出,此类业务涉及信用卡违规套现、平台收取高额费用、用户信用卡信息安全等问题,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广东银保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请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个人身份证、银行卡账户等信息,避免被非法利用并遭受损失。 二、正确用卡理性消费。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时要从自身的经济实力出发,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消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还款纠纷。 三、明辨真伪谨防上当。如对银行卡账务有疑问,请通过银行官方客服热线咨询,或通过银行官网、APP等正规渠道与银行进行沟通,切勿轻信陌生人虚假宣传。 四、通过正规渠道维权。信用卡使用过程中因特殊情况无法正常还款的,应及时与银行沟通协商还款(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经济收入下降证明、家庭医疗费用证明等),我局也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可通过各市调解组织申请调解;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嫌违反银行监管法律法规的,可以通过来信、来访、来电(12378)等方式,向广东银保监局及设立在各市的银保监分局反映。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对记者表示:我们承认信用卡代偿业务的合理性,毕竟消费金融需要多层次服务。借银行信用卡的钱不还,高概率构成信用卡诈骗;借金融科技公司或P2P的钱,则不构成信用卡诈骗。某些人,可能起初只是拖延还款时间,后来起心动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则有可能引发其他案件,也可能导致不良社会事件。咱们在看到前景广阔的时候,必须预见风险,及时缓解风险,减少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消费,我们支持;但我们绝对不能放纵过度消费甚至“作死”消费。[详情]

专题评论加载中...

微博/微信扫一扫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