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潍坊市民马先生介绍:9月6日晚6点半左右,他们一行人到潍坊泰华城呷哺呷哺火锅店就餐,谁知刚吃没几口,马先生的爱人高女士就在汤底里捞出一只老鼠![详情]
目前,当地食药监已介入调查,根据呷哺呷哺的最新声明显示,呷哺呷哺表示高度重视,对消费者表示深切关心并陪同消费者前往医院做检查,同时向当地监管部门做汇报。[详情]
11日,中新网记者注意到,陷“老鼠门”的呷哺呷哺官方微博删掉了此前发布的有关事件声明。[详情]
值得注意的是,呷哺呷哺的股价曾在7月27日最高走出18.14港元/股的高点后,公司股价便一路下探,截至9月12日,短短33个交易日内,呷哺呷哺公司股价腰斩。[详情]
9月10日,深陷“老鼠门”的呷哺呷哺(0520.HK)开盘大跌,最终收于10.76港元,跌幅达6.11%。[详情]
呷哺呷哺近年来不匹配的营收与净利增速体现出一定的发展瓶颈,虽然2016年推出了中高档湊湊火锅,但集团自身也表示大部分餐厅收入及经营利润仍来自呷哺呷哺。未来,呷哺呷哺还将怎样布局?胜算几何?[详情]
在日后公布的调查结果中,如果责任在店方,那么店方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如果引起鼠疫等传染病传播,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详情]
呷哺呷哺深陷“老鼠门” 股价月余时间腰斩 本报记者 余若晰 食品安全永远是餐饮行业绕不开的话题。上周,有消费者爆料,在山东省潍坊市某呷哺呷哺连锁火锅店就餐时,从火锅汤底捞出一只死老鼠,引发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火锅企业首度被曝光“老鼠门”事件,去年八月份,火锅行业龙头企业海底捞多家门店后厨出现老鼠、卫生状况堪忧的新闻曾见诸报端。 一家是被誉为“全国连锁火锅第一股”的呷哺呷哺;而一家是即将登陆香港联交所的海底捞。这两家火锅连锁企业都是我国火锅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却被接连爆出“老鼠门”事件,如何保证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火锅第一股”遭遇“老鼠门” 根据潍坊市奎文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公示显示,在呷哺呷哺“老鼠门”事件发生后,潍坊市奎文区市场监管局曾对该店铺进行现场调查,根据调查处置情况,现场未发现鼠迹。不过,该店存在加工区地面有积水,部分蔬菜供货商资质索证不全等问题。调取监控视频显示,投诉人以就餐过程中发现火锅里有老鼠而与店方交涉。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呷哺呷哺也曾在9月8日晚间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公司已陪同消费者前往医院检查,并汇报至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时,已全面检视各个环节和餐厅所有监控视频,初步排除因菜品出餐操作不规范或餐厅环境污染造成老鼠进入的可能。目前此事件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尚在调查之中。” 不过,9月11日,《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呷哺呷哺官方微博的上述声明已经被删除。 呷哺呷哺公关部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删除声明是和顾客双方协商的结果,希望事情不要继续发酵下去,目前呷哺呷哺和顾客还处于继续协商的过程中。” 与此同时,呷哺呷哺公关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也聘请了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此次事件的调查,不过目前的调查还在进行中,结果也没有出来。 当记者追问起何时能给顾客、公众一个交代时,对方表示,“具体还不清楚,我们也处于非常急迫的等待中。” 9月10日,是呷哺呷哺纳入深港通的第一天,不过,因受到“老鼠门”事件的影响,呷哺呷哺的股价严重受挫。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9月10日早间,呷哺呷哺以每股11港元开盘,开盘后便呈现震荡走势,截至当日收盘,呷哺呷哺报收10.76港元/股,跌幅为6.11%,总市值为116亿港元。9月11日,呷哺呷哺的股价继续受挫,截至11日收盘,呷哺呷哺报收10.08港元/股,下跌6.32%,总市值为108.4亿港元。相较于9月7日时138.2亿港元的市值,两日之内,呷哺呷哺蒸发了15亿港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11日,呷哺呷哺的股价最低达到了9.53港元,为近一年的最低值。昨日,呷哺呷哺股价有小幅度回升,以每股10.5港元开盘,收盘时报收10.38港元/股,总市值为111.66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呷哺呷哺的股价曾在7月27日最高走出18.14港元/股的高点后,公司股价便一路下探,截至9月12日,短短33个交易日内,呷哺呷哺公司股价腰斩。 呷哺呷哺将面临信任危机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的“老鼠门”事件会让呷哺呷哺面临不小的信任危机。 不过,除了这次的“老鼠门”事件,呷哺呷哺本身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今年8月27日,呷哺呷哺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从业绩来看,虽然2018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增长了35.1%,但是公司净利润仅增长了11.5%,为2.09亿元。 在公布完业绩之后,由于净利润增速不及市场预期,呷哺呷哺的股价有所下跌。而摩根大通发表报告称,呷哺呷哺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11.5%,较市场预期的增长15%至20%为低,而销售则同比增长35%,高于市场预期的升20%。摩根大通下调了呷哺呷哺股份目标价,由18港元降至16港元,今年至2020年的盈利预测也下调10%至11%。 事实上,遭遇瓶颈的呷哺呷哺,近些年也在谋求转型以及多元化发展,从其2018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转型似乎稍见成效。2016年,呷哺呷哺推出了定位于中高端消费市场的火锅副牌凑凑,采取“火锅+茶饮”的新型模式。2018年上半年,凑凑在全国新增了7家店铺。根据业绩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凑凑餐厅收入1.95亿元,餐厅经营利润22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与呷哺呷哺的北方战略不同,凑凑餐厅则偏向南方市场,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江苏、湖北、山西、浙江等地区。 此外,呷哺呷哺传统的吧台式火锅连锁店铺也达到了780家,半年内增加了32家。 虽然营收增速可观,但呷哺呷哺快速的扩张也遭到了质疑。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就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呷哺呷哺的收入增长来自扩张及体验升级,短期内受扩张和外部政策的影响,集团利润率明显承压。此外,报告还指出,呷哺呷哺将可能面临食材价格、人工成本、租金上涨高于预期、无合适物业开新店,新店增速不及预期、凑凑、呷煮呷烫盈利能力不及预期、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等。 食品安全难保障 餐饮业卫生状况堪忧 事实上,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餐饮行业不能规避的风险。从海底捞到杨国福麻辣烫再到小龙坎、呷哺呷哺,许多连锁餐饮公司纷纷栽了跟头。 2017年8月份,海底捞北京劲松店被媒体曝光后厨老鼠乱蹿,随后,海底捞一天发两次声明,暂时关停两家涉事的门店、主动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事件进展、欢迎消费者前往门店检查监督等整改措施。 紧接着,2018年5月底,著名火锅品牌小龙坎部分门店循环利用口水油、后厨卫生状况不堪入目等问题被媒体曝光。 不久后,又是一家连锁餐饮——杨国福麻辣烫,广州某门店员工把脚放菜板上切,被消费者目击。 在呷哺呷哺“老鼠门”事件曝光之后,有苏州媒体对苏州的呷哺呷哺火锅店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记者的现场目击,门店的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 这些都是中国餐饮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的明星企业,却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餐饮行业目前存在着两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第一是食品安全;第二是运营模式以及盈利模式。一直以来,食品安全对于中国的餐饮行业都是最大的挑战和难题,无论是海底捞还是小龙坎,包括这次的呷哺呷哺,都会出现这个问题。一方面,从深层次来看,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处罚力度还有有欠缺;另一方面,从企业管理来说,目前还是以利润和体量为导向。 “我认为,从门店的KPI来说,一些知名的餐饮企业,应当把食品安全放第一位、体量、利润依次顺位,这样才会提升门店的管理者、相关人员对食品安全重视度。而未来,一定要形成国家、企业、消费者三为一体的食安监督机制,这样才有利于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详情]
法治周末记者 吴昊 近日,呷哺呷哺遭遇“老鼠门”事件。 9月9日,有用户在鲁网潍坊新闻中心上传了一部名称为《食客称呷哺呷哺火锅有老鼠 店方:尚未发现是自身原因造成》的视频。 原来,9月7日上午,山东潍坊市民马先生在视频中表示,9月6日晚,他与家人在当地一家呷哺呷哺火锅店就餐时,怀孕的妻子从火锅里捞出了一只老鼠! 视频中的马先生介绍,9月6日下午6点半左右,他们一行人到潍坊泰华城呷哺呷哺火锅店就餐。十分钟左右,马先生的爱人高女士就在汤底里捞出一只老鼠,吓得她瞬间把筷子扔了出去。 “发现的是一只小老鼠仔,所以应该还有大老鼠。”马先生在视频中说道。 店方称店中并无老鼠踪迹 事情一出,呷哺呷哺官方微博便发文称:“关于呷哺呷哺潍坊泰华店有消费者投诉吃出异物,声明如下。感谢大众对于呷哺呷哺的关注和监督,若有不完善之处,必将虚心改正。” “声明”是一页《声明》文件和两页落款为北京东方隆科技有限公司的《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泰华城店)鼠害风险调查报告》。 不过,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理事、北京消费者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景明看来,北京东方隆科技有限公司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第三方,因为它也是一个经营者,是否具有资格为另一个经营者发布鼠害风险调查报告?一切还值得商榷,发出的报告权威性也有待考证。 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葛友山律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消费者遇到在餐饮中吃出异物的时候,首先应当与店家协商如何赔偿,若协商不成,可由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或工商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节和协商,若还不能解决,消费者可以向法院起诉。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消费者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吃出异物的事件是发生在就餐过程中。由于初步的举证责任在消费者,所以消费者应当第一时间搜集证据,如照片、录像或协同其他就餐人员,以达到证明上述事实的证明目的。”葛友山说道。 当地市监局责令停业整改 9月9日,接到投诉转办件后,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执法人员到火锅店现场检查。 奎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现场检查发现,该店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明齐全,并按规定公示,有委托消杀合同,每月消杀施工记录正常,餐厅操作间区域和仓库区域根据规定设有粘鼠板,现场未发现鼠迹。但该店存在加工区地面有积水,部分蔬菜供货商资质索证不全等问题。 9月9日,奎文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前期调查情况,组织人员,专题研究案情。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奎文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停业整改。 为此,9月10日,呷哺呷哺相关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关于顾客投诉潍坊泰华餐厅吃出异物事件,呷哺呷哺即刻响应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理意见。9月9日,该餐厅已经停止营业,全面自查自纠。目前,呷哺呷哺还在跟顾客持续沟通,积极协商解决方案。 此外,上述呷哺呷哺负责人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呷哺呷哺还成立了专项调查组,对此次事件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结果出来后,将及时与公众和媒体通报。 发现老鼠便已违约 事实上,吴景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吃出老鼠这个事实已经违反了商家提供安全卫生食物的义务,已经属于一种违约行为,消费者无需以不安全或不卫生食品对自己造成的后果向店方索赔,只要证明商家提供了不安全或不卫生的食物即可,因为这种不安全或不卫生的食物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后果是很难确定的,即使是专业机构也无法确定不卫生食物的损害结果。 “即使该店中真的从来没有过老鼠,但消费者吃出老鼠的事实已经客观存在,所以店家如何证明店中没有老鼠也没有实际意义。”吴景明说道。 对此,北京市盈科(徐州)律师事务所食品安全法律事务部主任、食品安全律师刘新武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店方自己出具的鼠疫风险调查报告不具有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只是其内部自查自纠的行为。 首先,在现场火锅中吃出老鼠,就已经证明店方出售的火锅里有老鼠,这是事实,已经无法改变。其次,目前店方还没有公布证据能证明:店方提供火锅时,这个火锅里没有老鼠,或者这个老鼠是在店方提供火锅给消费者后,由于非店方原因混进去的。 在吴景明看来,其实马先生和店家的纠纷很简单,有监控录像、有马先生录像及图片以及呷哺呷哺官方的回复已经能够证明马先生在就餐过程中发现老鼠、店家没有提供安全卫生食物的事实,这个严重违约的事实已经客观存在,店家承担违约责任即可。而事件之所以看上去很复杂,是因为消费者想就可能造成的损害结果向店家申请赔偿,但是这个损害结果是很难证明的。 刘新武表示,在日后公布的调查结果中,如果责任在店方,那么店方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如果引起鼠疫等传染病传播,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责任在消费者,比如如果是消费者在消费火锅时,随身带着的宠物老鼠,一不小心掉到火锅里,那么消费者承担的主要是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公开赔礼道歉以挽回店方的损失。[详情]
身陷“老鼠门” 呷哺呷哺股价大跌超6% 距今年7月的股价高点,呷哺呷哺的股价已经下跌了超40%。 习曼琳 9月10日,深陷“老鼠门”的呷哺呷哺(0520.HK)开盘大跌,最终收于10.76港元,跌幅达6.11%。 据鲁网潍坊报道,潍坊市民马先生近日与妻子在呷哺呷哺泰华店就餐时,在汤底里捞出一只长度约为5厘米的死老鼠。马先生随即向当地食药监局举报。 9月7日下午,当地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前往呷哺呷哺火锅店进行调查。9月8日晚,呷哺呷哺通过官方微博发出声明称,通过全面检视各个环节和餐厅监控视频,初步排除因菜品出餐操作不规范或餐厅环境污染造成老鼠进入的可能。 9月9日,潍坊奎文区市场监管局对呷哺呷哺做出处罚:责令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停业整改;对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涉嫌经营混有异物食品的行为立案处罚。 呷哺呷哺主打快速休闲火锅,定位高性价比平民消费市场,客单价低于50元,后推出高端产品“凑凑”餐厅,客单价130元左右。呷哺呷哺于2014年12月在港股上市,目前市值116亿港元(约合101亿人民币)。 其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为21.29亿元,同比增长35.1%;经调整净利为2.15亿元,同比增长11.1%。 2018年上半年,新开张48家呷哺呷哺餐厅及7家凑凑餐厅。截至2018年6月30日,在中国14个省份的86个城市以及三个直辖市拥有及经营780家餐厅和28家凑凑餐厅。 截至2018年6月30日,凑凑餐厅收入1.95亿元,餐厅经营利润2200万元,扭亏为盈。 距今年7月的股价高点,呷哺呷哺的股价已经下跌了超40%。海底捞的即将上市将给呷哺呷哺带来估值压力。 海底捞拟于9月26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已获3.75亿美元(约合29.44亿港元)基石投资。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景林、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雪湖、Ward Ferry 5家投资机构,认购金额占IPO发行规模的40%。据悉,其IPO定价区间为每股14.8-17.8港元。[详情]
孕妇吃火锅捞出老鼠!店员:担心的话,给你两万把孩子打了… 来源:都市快报 9月6日晚, 山东的马先生跟家人在一家火锅店就餐时, 怀孕的妻子竟从火锅里 捞出了一只老鼠!!! 据山东潍坊市民马先生介绍:9月6日晚6点半左右,他们一行人到潍坊泰华城呷哺呷哺火锅店就餐,谁知刚吃没几口,马先生的爱人高女士就在汤底里捞出一只老鼠! 马先生说:出现问题后,他们第一时间与呷哺呷哺火锅店沟通,店家说只愿意出5000元人民币的一次性赔偿。 因为马先生的爱人高女士目前正处于孕期,所以提出去医院检查身体之后再进行协商。 据马先生描述,其中一名店员称:担心孩子的话,给你两万把孩子打了。 (马先生提供的图片) (马先生提供的视频) 接到线索后,记者赶到这家火锅店,找到潍坊呷哺呷哺火锅店区域经理杨先生。 杨先生介绍,呷哺呷哺是全国直营店,该事件必须由总部处理,现在无法给记者答复。 针对马先生表述的:有员工让其爱人拿两万元赔偿打掉孩子这件事,记者采访时,并未见到当事员工本人,也未得到店家的任何回应。 随后,记者来到了奎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潍坊市奎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奎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消费者投诉热线后,非常重视此事,并第一时间通知了东关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从快从严依法调查处理此事。如经调查确为火锅店原因,我们绝不姑息,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答复。” 在9月7日晚,记者接到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部打来的电话。 据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食药监部门已经介入,我们也在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同时我们也保留了餐厅的视频。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只老鼠是我们餐厅的过失造成的,所以我们同时也保留司法追究权。 8日上午,记者再次致电当事人马先生,他告诉记者:距离事发已经是第三天了,呷哺呷哺店方未给他作出任何正面回应,一直让他等待结果,对方的做法实在是让自己难以接受。 8日晚间,呷哺呷哺餐饮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通过检查监控视频,初步排除操作不当等因素造成老鼠进入的可能,并正在接受相关调查: 最新情况 9日,奎文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前期调查情况,组织人员,专题研究案情。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①责令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停业整改; ②对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涉嫌经营混有异物食品的行为立案处罚。依据事实,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③责成出租方泰华公司举一反三,排查隐患,确保食品安全。 实在太恶心了 希望严查商家[详情]
呷哺呷哺火锅吃出老鼠 涉事门店已被责令停业整改、立案处罚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知名餐饮品牌的丑闻更是引发了整个社会对餐饮行业后厨卫生问题的全面关注。但彻底解决中国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马越 一只老鼠将呷哺呷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鲁网潍坊报道,9月6号7点左右,马先生一行人在山东潍坊泰华新天地呷哺呷哺就餐,吃到一半,怀孕的妻子从火锅底料中捞出了一只老鼠。视频和照片显示,被捞出的是一只完整有毛、5厘米左右的老鼠。马先生告诉媒体,事发后泰华店呷哺呷哺工作人员曾提出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赔偿,但他没有同意,因妻子怀有身孕,希望去医院做过检查后再做协商。 “作为上市公司全国连锁品牌的呷哺呷哺火锅店,能吃出老鼠,太可怕了,可想而知他们的后厨卫生状况有多糟糕。”马先生十分气愤。 9月8号晚上23点,呷哺呷哺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通过全面检视各个环节和餐厅监控视频,初步排除因为菜品出餐操作不规范或餐厅环境污染造成老鼠进入的可能。 呷哺呷哺声明 呷哺呷哺鼠害风险调查报告 呷哺呷哺鼠害风险调查报告 同时,呷哺呷哺还公布了一份对于潍坊泰华城店鼠害风险的调查报告,表示负责门店鼠害防治的公司在9月7号对店内防鼠建筑结构和店内外鼠害入侵条件进行调查分析,没有发现老鼠活动迹象。根据现场检查和历史消杀数据,2017年4月15日至2018年9月8日,店内无老鼠活动迹象。 此后,潍坊市奎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9月9号就此事发布了情况通报。 奎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在9月7号接到了投诉,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店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明齐全并按规定公示,有委托消杀合同,每月消杀施工记录正常,餐厅操作间区域和仓库区域根据规定设有粘鼠板。现场未发现鼠迹。 不过这家呷哺呷哺门店确实存在其他问题,比如加工区地面有积水,部分蔬菜供货商资质索证不全。调取监控视频显示,投诉人曾以就餐过程中发现火锅里有老鼠而与店方交涉。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9月8日,执法人员对该火锅店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询问,电话联系投诉人协助调查,对出租方泰华公司进行了行政约谈。 9月9日,奎文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前期调查情况,责令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停业整改;对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涉嫌经营混有异物食品的行为立案处罚。责成出租方泰华公司举一反三,排查隐患,确保食品安全。 事实上,近年来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涉事者中不乏一些知名餐饮品牌。譬如,2017年8月,海底捞的北京劲松和太阳宫门店也被媒体曝光称后厨卫生环境堪忧、老鼠出没的丑闻,引发了整个社会对餐饮行业后厨卫生问题的全面关注。 从2014年开始,北京和上海的监管部门都开始在餐饮行业引导推进“明厨亮灶”,用透明化厨房和视频监控的方式监督厨房卫生,以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2017年底,经过整改重新开业的海底捞劲松门店,在全店增加了100多个摄像头,其中一半安装在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的后厨区域。 然而彻底解决中国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界面新闻曾经在过去深入探讨过,在膨胀式的增长之下,餐饮行业在精细化管理、人才与规模化运作等多方面都存在缺失。 “明厨亮灶”也只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措之一,在餐饮业中涉及人工操作的更多细致环节,更需要企业自身和政府加强监管,设定更合理的检查与处罚机制。[详情]
呷哺呷哺陷“老鼠门”:18个月开200家店 高速扩张现隐忧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13日电 (吴亦涵)在海底捞即将上市之际,“连锁火锅第一股”的呷哺呷哺也陷入到卫生事件的漩涡之中,9月6日晚,有山东市民在呷哺呷哺火锅店就餐时,从火锅里捞出了一只老鼠。事件爆出之后,资本市场反应剧烈,呷哺呷哺股价在9月10日以及9月11日分别下跌6.11%和6.32%,尽管近两日来股价有所回温,但仍未恢复到此前的水平。 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食品安全作为餐饮企业的高压线,任何食品安全、卫生事件的发生,都将给餐饮企业带来不小的打击。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前同样陷入食品卫生事件的海底捞一样,呷哺呷哺也在近年来采取了快速扩张的策略,有分析人士认为,餐饮企业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来自食品安全、制度管理、质量把控等多方面的挑战,而其中,如何把控食品安全最为关键。 呷哺呷哺深陷“老鼠门” 据鲁网报道,9月6日晚,山东潍坊市民马先生跟家人在泰华呷哺呷哺火锅店就餐时,其怀孕的妻子从火锅里捞出了一只老鼠。报道称,事发后泰华店呷哺呷哺工作人员曾提出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赔偿,但马先生并未同意,因为妻子怀有身孕,吃了煮了老鼠的火锅,后果难以想象,希望去医院做过检查后再做协商。 此后,呷哺呷哺官方微博在9月8日发布声明称,初步排除因菜品出餐操作不规范或餐厅环境污染造成老鼠进入的可能,并表示2017年4月15日至2018年9月8日店内无老鼠活动迹象。但此后不久,呷哺呷哺就删除了这一则微博。 9月9日,潍坊市奎文区市场监管局公布调查处置情况称,现场未发现鼠迹。但该店存在加工区地面有积水,部分蔬菜供货商资质索证不全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此后,呷哺呷哺市场部人士向媒体表示,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项调查组,对此次事件进行深入调查。但截至发稿,呷哺呷哺尚未发布调查的结果。 虽然呷哺呷哺“老鼠门”事件尚无定论,但是资本市场却反应剧烈,9月10日与9月11日,呷哺呷哺股价分别下跌了6.11%和6.32%,尽管近两日来公司股价有所回温,但截至9月13日收盘,仍未恢复到此前的水平。 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食品安全是餐饮企业的高压线,当一个餐饮企业出现食品卫生或安全事件,无疑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而此次爆出“老鼠门”事件的呷哺呷哺又是一家上市公司,这种压力很明显的反应在了公司的股价上。 上半年新开55家餐厅,呷哺呷哺快速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梳理呷哺呷哺半年报发现,与前段时间也饱受卫生事件困扰的连锁火锅企业海底捞一样,近年来,呷哺呷哺也在加速扩张餐厅的步伐。 呷哺呷哺2018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新开张48间呷哺呷哺餐厅及7间凑凑餐厅。呷哺呷哺在半年报中表示,2018年,公司计划新开设的餐厅数量将不少于2017年,计划巩固现有市场的领导地位并加强市场渗透。而据统计,2017年,呷哺呷哺共新增155家餐厅,包括136家呷哺呷哺门店,19家湊湊门店。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餐饮企业的快速扩张,会给企业在保证食品安全、完善制度管理以及质量把控等诸多方面带来很大的挑战。 “首先就是食品安全问题,每一个单店都代表着一个‘定时炸弹’,单店开的越多,‘定时炸弹’就会越多。”朱丹蓬说道。 徐雄俊亦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连锁火锅品牌高速扩张背后的一大隐忧,“店面一旦多了,管理体系如果不完善,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食品安全问题。此外,店面增多会加大品牌对各个门店的口味、服务质量等问题的统一把控的难度。” 呷哺呷哺快速扩张的背后:净利率下滑、市场竞争加剧 那么为何呷哺呷哺会选择快速扩张的策略呢?从呷哺呷哺的半年报中,或许能够找到一点线索。呷哺呷哺的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净利率由 2017 年上半年的 11.9%下降至 2018 年上半年的 9.8%。而成本端的上升,是净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食品原材料采购成本、人工成本均有所增加,而尽管租金成本并未有明显变化,但原因是公司此前以相对低的租金为餐厅订立了若干固定租金安排。 徐雄俊指出,由于呷哺呷哺是主打中低端价位的连锁火锅企业,因此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店租、人力等成本价格的上升,必然削弱呷哺呷哺的盈利能力,因此公司选择快速扩张的策略,有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用扩张带来的新增营收来抵消成本的上升。 朱丹蓬亦表示,由于呷哺呷哺此前的受众较为单一,这使得其利润具有明显的天花板效应,对于呷哺呷哺来说,近年来,公司一方面通过升级餐厅、开通外卖服务等方式来扩大经营范围;另一方面,也在通过做大公司的规模来保证利润。 除了净利率下滑的原因之外,在徐俊雄看来,火锅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竞争的加剧,也是呷哺呷哺快速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一观点在此前摩根士丹利所发的报告中就有所提及,该机构在报告中指出,呷哺呷哺在竞争加剧及消费趋疲弱情况下,积极扩张店铺和(提高)市占率,长远来看,将使得公司受惠于规模效益和营运杠杆。 “近几年,中国餐饮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对于呷哺呷哺这样的火锅连锁企业来说,如果不采取快速扩张的策略,就会在商业竞争中落于下风。另一方面,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力量也在推动着呷哺呷哺不得不走向快速扩张的道路。但是,扩张并不能成为借口,无论是哪家餐饮企业,都需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问题。”徐雄俊说道。(中新经纬APP)[详情]
呷哺呷哺深陷“老鼠门” 股价月余时间腰斩 本报记者 余若晰 食品安全永远是餐饮行业绕不开的话题。上周,有消费者爆料,在山东省潍坊市某呷哺呷哺连锁火锅店就餐时,从火锅汤底捞出一只死老鼠,引发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火锅企业首度被曝光“老鼠门”事件,去年八月份,火锅行业龙头企业海底捞多家门店后厨出现老鼠、卫生状况堪忧的新闻曾见诸报端。 一家是被誉为“全国连锁火锅第一股”的呷哺呷哺;而一家是即将登陆香港联交所的海底捞。这两家火锅连锁企业都是我国火锅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却被接连爆出“老鼠门”事件,如何保证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火锅第一股”遭遇“老鼠门” 根据潍坊市奎文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公示显示,在呷哺呷哺“老鼠门”事件发生后,潍坊市奎文区市场监管局曾对该店铺进行现场调查,根据调查处置情况,现场未发现鼠迹。不过,该店存在加工区地面有积水,部分蔬菜供货商资质索证不全等问题。调取监控视频显示,投诉人以就餐过程中发现火锅里有老鼠而与店方交涉。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呷哺呷哺也曾在9月8日晚间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公司已陪同消费者前往医院检查,并汇报至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时,已全面检视各个环节和餐厅所有监控视频,初步排除因菜品出餐操作不规范或餐厅环境污染造成老鼠进入的可能。目前此事件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尚在调查之中。” 不过,9月11日,《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呷哺呷哺官方微博的上述声明已经被删除。 呷哺呷哺公关部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删除声明是和顾客双方协商的结果,希望事情不要继续发酵下去,目前呷哺呷哺和顾客还处于继续协商的过程中。” 与此同时,呷哺呷哺公关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也聘请了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此次事件的调查,不过目前的调查还在进行中,结果也没有出来。 当记者追问起何时能给顾客、公众一个交代时,对方表示,“具体还不清楚,我们也处于非常急迫的等待中。” 9月10日,是呷哺呷哺纳入深港通的第一天,不过,因受到“老鼠门”事件的影响,呷哺呷哺的股价严重受挫。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9月10日早间,呷哺呷哺以每股11港元开盘,开盘后便呈现震荡走势,截至当日收盘,呷哺呷哺报收10.76港元/股,跌幅为6.11%,总市值为116亿港元。9月11日,呷哺呷哺的股价继续受挫,截至11日收盘,呷哺呷哺报收10.08港元/股,下跌6.32%,总市值为108.4亿港元。相较于9月7日时138.2亿港元的市值,两日之内,呷哺呷哺蒸发了15亿港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11日,呷哺呷哺的股价最低达到了9.53港元,为近一年的最低值。昨日,呷哺呷哺股价有小幅度回升,以每股10.5港元开盘,收盘时报收10.38港元/股,总市值为111.66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呷哺呷哺的股价曾在7月27日最高走出18.14港元/股的高点后,公司股价便一路下探,截至9月12日,短短33个交易日内,呷哺呷哺公司股价腰斩。 呷哺呷哺将面临信任危机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的“老鼠门”事件会让呷哺呷哺面临不小的信任危机。 不过,除了这次的“老鼠门”事件,呷哺呷哺本身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今年8月27日,呷哺呷哺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从业绩来看,虽然2018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增长了35.1%,但是公司净利润仅增长了11.5%,为2.09亿元。 在公布完业绩之后,由于净利润增速不及市场预期,呷哺呷哺的股价有所下跌。而摩根大通发表报告称,呷哺呷哺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11.5%,较市场预期的增长15%至20%为低,而销售则同比增长35%,高于市场预期的升20%。摩根大通下调了呷哺呷哺股份目标价,由18港元降至16港元,今年至2020年的盈利预测也下调10%至11%。 事实上,遭遇瓶颈的呷哺呷哺,近些年也在谋求转型以及多元化发展,从其2018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转型似乎稍见成效。2016年,呷哺呷哺推出了定位于中高端消费市场的火锅副牌凑凑,采取“火锅+茶饮”的新型模式。2018年上半年,凑凑在全国新增了7家店铺。根据业绩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凑凑餐厅收入1.95亿元,餐厅经营利润22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与呷哺呷哺的北方战略不同,凑凑餐厅则偏向南方市场,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江苏、湖北、山西、浙江等地区。 此外,呷哺呷哺传统的吧台式火锅连锁店铺也达到了780家,半年内增加了32家。 虽然营收增速可观,但呷哺呷哺快速的扩张也遭到了质疑。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就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呷哺呷哺的收入增长来自扩张及体验升级,短期内受扩张和外部政策的影响,集团利润率明显承压。此外,报告还指出,呷哺呷哺将可能面临食材价格、人工成本、租金上涨高于预期、无合适物业开新店,新店增速不及预期、凑凑、呷煮呷烫盈利能力不及预期、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等。 食品安全难保障 餐饮业卫生状况堪忧 事实上,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餐饮行业不能规避的风险。从海底捞到杨国福麻辣烫再到小龙坎、呷哺呷哺,许多连锁餐饮公司纷纷栽了跟头。 2017年8月份,海底捞北京劲松店被媒体曝光后厨老鼠乱蹿,随后,海底捞一天发两次声明,暂时关停两家涉事的门店、主动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事件进展、欢迎消费者前往门店检查监督等整改措施。 紧接着,2018年5月底,著名火锅品牌小龙坎部分门店循环利用口水油、后厨卫生状况不堪入目等问题被媒体曝光。 不久后,又是一家连锁餐饮——杨国福麻辣烫,广州某门店员工把脚放菜板上切,被消费者目击。 在呷哺呷哺“老鼠门”事件曝光之后,有苏州媒体对苏州的呷哺呷哺火锅店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记者的现场目击,门店的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 这些都是中国餐饮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的明星企业,却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餐饮行业目前存在着两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第一是食品安全;第二是运营模式以及盈利模式。一直以来,食品安全对于中国的餐饮行业都是最大的挑战和难题,无论是海底捞还是小龙坎,包括这次的呷哺呷哺,都会出现这个问题。一方面,从深层次来看,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处罚力度还有有欠缺;另一方面,从企业管理来说,目前还是以利润和体量为导向。 “我认为,从门店的KPI来说,一些知名的餐饮企业,应当把食品安全放第一位、体量、利润依次顺位,这样才会提升门店的管理者、相关人员对食品安全重视度。而未来,一定要形成国家、企业、消费者三为一体的食安监督机制,这样才有利于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详情]
法治周末记者 吴昊 近日,呷哺呷哺遭遇“老鼠门”事件。 9月9日,有用户在鲁网潍坊新闻中心上传了一部名称为《食客称呷哺呷哺火锅有老鼠 店方:尚未发现是自身原因造成》的视频。 原来,9月7日上午,山东潍坊市民马先生在视频中表示,9月6日晚,他与家人在当地一家呷哺呷哺火锅店就餐时,怀孕的妻子从火锅里捞出了一只老鼠! 视频中的马先生介绍,9月6日下午6点半左右,他们一行人到潍坊泰华城呷哺呷哺火锅店就餐。十分钟左右,马先生的爱人高女士就在汤底里捞出一只老鼠,吓得她瞬间把筷子扔了出去。 “发现的是一只小老鼠仔,所以应该还有大老鼠。”马先生在视频中说道。 店方称店中并无老鼠踪迹 事情一出,呷哺呷哺官方微博便发文称:“关于呷哺呷哺潍坊泰华店有消费者投诉吃出异物,声明如下。感谢大众对于呷哺呷哺的关注和监督,若有不完善之处,必将虚心改正。” “声明”是一页《声明》文件和两页落款为北京东方隆科技有限公司的《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泰华城店)鼠害风险调查报告》。 不过,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理事、北京消费者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景明看来,北京东方隆科技有限公司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第三方,因为它也是一个经营者,是否具有资格为另一个经营者发布鼠害风险调查报告?一切还值得商榷,发出的报告权威性也有待考证。 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葛友山律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消费者遇到在餐饮中吃出异物的时候,首先应当与店家协商如何赔偿,若协商不成,可由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或工商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节和协商,若还不能解决,消费者可以向法院起诉。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消费者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吃出异物的事件是发生在就餐过程中。由于初步的举证责任在消费者,所以消费者应当第一时间搜集证据,如照片、录像或协同其他就餐人员,以达到证明上述事实的证明目的。”葛友山说道。 当地市监局责令停业整改 9月9日,接到投诉转办件后,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执法人员到火锅店现场检查。 奎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现场检查发现,该店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明齐全,并按规定公示,有委托消杀合同,每月消杀施工记录正常,餐厅操作间区域和仓库区域根据规定设有粘鼠板,现场未发现鼠迹。但该店存在加工区地面有积水,部分蔬菜供货商资质索证不全等问题。 9月9日,奎文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前期调查情况,组织人员,专题研究案情。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奎文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停业整改。 为此,9月10日,呷哺呷哺相关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关于顾客投诉潍坊泰华餐厅吃出异物事件,呷哺呷哺即刻响应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理意见。9月9日,该餐厅已经停止营业,全面自查自纠。目前,呷哺呷哺还在跟顾客持续沟通,积极协商解决方案。 此外,上述呷哺呷哺负责人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呷哺呷哺还成立了专项调查组,对此次事件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结果出来后,将及时与公众和媒体通报。 发现老鼠便已违约 事实上,吴景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吃出老鼠这个事实已经违反了商家提供安全卫生食物的义务,已经属于一种违约行为,消费者无需以不安全或不卫生食品对自己造成的后果向店方索赔,只要证明商家提供了不安全或不卫生的食物即可,因为这种不安全或不卫生的食物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后果是很难确定的,即使是专业机构也无法确定不卫生食物的损害结果。 “即使该店中真的从来没有过老鼠,但消费者吃出老鼠的事实已经客观存在,所以店家如何证明店中没有老鼠也没有实际意义。”吴景明说道。 对此,北京市盈科(徐州)律师事务所食品安全法律事务部主任、食品安全律师刘新武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店方自己出具的鼠疫风险调查报告不具有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只是其内部自查自纠的行为。 首先,在现场火锅中吃出老鼠,就已经证明店方出售的火锅里有老鼠,这是事实,已经无法改变。其次,目前店方还没有公布证据能证明:店方提供火锅时,这个火锅里没有老鼠,或者这个老鼠是在店方提供火锅给消费者后,由于非店方原因混进去的。 在吴景明看来,其实马先生和店家的纠纷很简单,有监控录像、有马先生录像及图片以及呷哺呷哺官方的回复已经能够证明马先生在就餐过程中发现老鼠、店家没有提供安全卫生食物的事实,这个严重违约的事实已经客观存在,店家承担违约责任即可。而事件之所以看上去很复杂,是因为消费者想就可能造成的损害结果向店家申请赔偿,但是这个损害结果是很难证明的。 刘新武表示,在日后公布的调查结果中,如果责任在店方,那么店方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如果引起鼠疫等传染病传播,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责任在消费者,比如如果是消费者在消费火锅时,随身带着的宠物老鼠,一不小心掉到火锅里,那么消费者承担的主要是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公开赔礼道歉以挽回店方的损失。[详情]
身陷“老鼠门” 呷哺呷哺股价大跌超6% 距今年7月的股价高点,呷哺呷哺的股价已经下跌了超40%。 习曼琳 9月10日,深陷“老鼠门”的呷哺呷哺(0520.HK)开盘大跌,最终收于10.76港元,跌幅达6.11%。 据鲁网潍坊报道,潍坊市民马先生近日与妻子在呷哺呷哺泰华店就餐时,在汤底里捞出一只长度约为5厘米的死老鼠。马先生随即向当地食药监局举报。 9月7日下午,当地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前往呷哺呷哺火锅店进行调查。9月8日晚,呷哺呷哺通过官方微博发出声明称,通过全面检视各个环节和餐厅监控视频,初步排除因菜品出餐操作不规范或餐厅环境污染造成老鼠进入的可能。 9月9日,潍坊奎文区市场监管局对呷哺呷哺做出处罚:责令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停业整改;对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涉嫌经营混有异物食品的行为立案处罚。 呷哺呷哺主打快速休闲火锅,定位高性价比平民消费市场,客单价低于50元,后推出高端产品“凑凑”餐厅,客单价130元左右。呷哺呷哺于2014年12月在港股上市,目前市值116亿港元(约合101亿人民币)。 其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为21.29亿元,同比增长35.1%;经调整净利为2.15亿元,同比增长11.1%。 2018年上半年,新开张48家呷哺呷哺餐厅及7家凑凑餐厅。截至2018年6月30日,在中国14个省份的86个城市以及三个直辖市拥有及经营780家餐厅和28家凑凑餐厅。 截至2018年6月30日,凑凑餐厅收入1.95亿元,餐厅经营利润2200万元,扭亏为盈。 距今年7月的股价高点,呷哺呷哺的股价已经下跌了超40%。海底捞的即将上市将给呷哺呷哺带来估值压力。 海底捞拟于9月26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已获3.75亿美元(约合29.44亿港元)基石投资。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景林、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雪湖、Ward Ferry 5家投资机构,认购金额占IPO发行规模的40%。据悉,其IPO定价区间为每股14.8-17.8港元。[详情]
孕妇吃火锅捞出老鼠!店员:担心的话,给你两万把孩子打了… 来源:都市快报 9月6日晚, 山东的马先生跟家人在一家火锅店就餐时, 怀孕的妻子竟从火锅里 捞出了一只老鼠!!! 据山东潍坊市民马先生介绍:9月6日晚6点半左右,他们一行人到潍坊泰华城呷哺呷哺火锅店就餐,谁知刚吃没几口,马先生的爱人高女士就在汤底里捞出一只老鼠! 马先生说:出现问题后,他们第一时间与呷哺呷哺火锅店沟通,店家说只愿意出5000元人民币的一次性赔偿。 因为马先生的爱人高女士目前正处于孕期,所以提出去医院检查身体之后再进行协商。 据马先生描述,其中一名店员称:担心孩子的话,给你两万把孩子打了。 (马先生提供的图片) (马先生提供的视频) 接到线索后,记者赶到这家火锅店,找到潍坊呷哺呷哺火锅店区域经理杨先生。 杨先生介绍,呷哺呷哺是全国直营店,该事件必须由总部处理,现在无法给记者答复。 针对马先生表述的:有员工让其爱人拿两万元赔偿打掉孩子这件事,记者采访时,并未见到当事员工本人,也未得到店家的任何回应。 随后,记者来到了奎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潍坊市奎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奎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消费者投诉热线后,非常重视此事,并第一时间通知了东关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从快从严依法调查处理此事。如经调查确为火锅店原因,我们绝不姑息,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答复。” 在9月7日晚,记者接到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部打来的电话。 据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食药监部门已经介入,我们也在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同时我们也保留了餐厅的视频。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只老鼠是我们餐厅的过失造成的,所以我们同时也保留司法追究权。 8日上午,记者再次致电当事人马先生,他告诉记者:距离事发已经是第三天了,呷哺呷哺店方未给他作出任何正面回应,一直让他等待结果,对方的做法实在是让自己难以接受。 8日晚间,呷哺呷哺餐饮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通过检查监控视频,初步排除操作不当等因素造成老鼠进入的可能,并正在接受相关调查: 最新情况 9日,奎文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前期调查情况,组织人员,专题研究案情。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①责令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停业整改; ②对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涉嫌经营混有异物食品的行为立案处罚。依据事实,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③责成出租方泰华公司举一反三,排查隐患,确保食品安全。 实在太恶心了 希望严查商家[详情]
呷哺呷哺火锅吃出老鼠 涉事门店已被责令停业整改、立案处罚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知名餐饮品牌的丑闻更是引发了整个社会对餐饮行业后厨卫生问题的全面关注。但彻底解决中国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马越 一只老鼠将呷哺呷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鲁网潍坊报道,9月6号7点左右,马先生一行人在山东潍坊泰华新天地呷哺呷哺就餐,吃到一半,怀孕的妻子从火锅底料中捞出了一只老鼠。视频和照片显示,被捞出的是一只完整有毛、5厘米左右的老鼠。马先生告诉媒体,事发后泰华店呷哺呷哺工作人员曾提出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赔偿,但他没有同意,因妻子怀有身孕,希望去医院做过检查后再做协商。 “作为上市公司全国连锁品牌的呷哺呷哺火锅店,能吃出老鼠,太可怕了,可想而知他们的后厨卫生状况有多糟糕。”马先生十分气愤。 9月8号晚上23点,呷哺呷哺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通过全面检视各个环节和餐厅监控视频,初步排除因为菜品出餐操作不规范或餐厅环境污染造成老鼠进入的可能。 呷哺呷哺声明 呷哺呷哺鼠害风险调查报告 呷哺呷哺鼠害风险调查报告 同时,呷哺呷哺还公布了一份对于潍坊泰华城店鼠害风险的调查报告,表示负责门店鼠害防治的公司在9月7号对店内防鼠建筑结构和店内外鼠害入侵条件进行调查分析,没有发现老鼠活动迹象。根据现场检查和历史消杀数据,2017年4月15日至2018年9月8日,店内无老鼠活动迹象。 此后,潍坊市奎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9月9号就此事发布了情况通报。 奎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在9月7号接到了投诉,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店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明齐全并按规定公示,有委托消杀合同,每月消杀施工记录正常,餐厅操作间区域和仓库区域根据规定设有粘鼠板。现场未发现鼠迹。 不过这家呷哺呷哺门店确实存在其他问题,比如加工区地面有积水,部分蔬菜供货商资质索证不全。调取监控视频显示,投诉人曾以就餐过程中发现火锅里有老鼠而与店方交涉。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9月8日,执法人员对该火锅店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询问,电话联系投诉人协助调查,对出租方泰华公司进行了行政约谈。 9月9日,奎文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前期调查情况,责令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停业整改;对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潍坊第一分店涉嫌经营混有异物食品的行为立案处罚。责成出租方泰华公司举一反三,排查隐患,确保食品安全。 事实上,近年来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涉事者中不乏一些知名餐饮品牌。譬如,2017年8月,海底捞的北京劲松和太阳宫门店也被媒体曝光称后厨卫生环境堪忧、老鼠出没的丑闻,引发了整个社会对餐饮行业后厨卫生问题的全面关注。 从2014年开始,北京和上海的监管部门都开始在餐饮行业引导推进“明厨亮灶”,用透明化厨房和视频监控的方式监督厨房卫生,以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2017年底,经过整改重新开业的海底捞劲松门店,在全店增加了100多个摄像头,其中一半安装在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的后厨区域。 然而彻底解决中国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界面新闻曾经在过去深入探讨过,在膨胀式的增长之下,餐饮行业在精细化管理、人才与规模化运作等多方面都存在缺失。 “明厨亮灶”也只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措之一,在餐饮业中涉及人工操作的更多细致环节,更需要企业自身和政府加强监管,设定更合理的检查与处罚机制。[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