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直通H股 新三板寻求突围
经济观察网 | 2018年04月27日 23:57
“新三板+H”涟漪: 企业细算成本风险
“新三板+H”涟漪: 企业细算成本风险

  4月25日,新三板一家生物科技企业董秘陈洋(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条件成熟,我们不排除去香港上市。”就在此前几天,4月21日“新三板+H”股框架落地。这意味着符合香港交易所上市条件的新三板企业可以考虑赴港上市。不过,企业要实现“新三板+H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跃跃欲试4月25日,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向记者表示:“体量比较大、上不了A股的新三板公司可以考虑去香港上市,比如亏损的互联网公司和生物医药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以生物科技公司为例,据陈洋介绍,生物科技行业跟其他行业不太一样,要推出一个创新药,基本上从研发到药物上市,花费10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甚至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以我们公司为例,成立10多年了,第一个药还没有上市,。“在国外,一个新药上市都是10亿级以上的投入资本,在自己有造血能力之前,非常需要资本市场支持企业的发展。”其背景是,该公司一直在烧钱。陈洋坦言,公司当初之所以登陆新三板,就是因为不能满足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希望有一个通道能够给到像我们这种生物科技公司,去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去发展。”不过,陈洋说,登陆新三板几年下来,整个感觉新三板的交易量和活跃度远远不够,没有吸引太多的投资者的关注,因而没法满足企业发展希望打通融资渠道的需求。并且新三板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流程和制度非常严格,有时候审批流程拉的时间非常长,对于要求决策效率非常高的初创期企业,一些经营决策的效率受到影响。记者注意到,在新三板无法满足流动性需求的情况下,进入2018年以来,多家新三板头部生物科技公司公告摘牌,比如先通医药(838851.OC)将在4月26日退市。另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钟浩(化名)告诉记者:“作为企业来说,我们认为允许企业在新三板和香港两地挂牌,这是全国股转公司的一个进步,这个政策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利好,因为目前新三板股票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差,到H股以后,可能增加我们股票的流动性。根据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统计,满足赴港上市要求的新三板生物医药科技公司为成大生物、之江生物、欧林生物、原子高科、禾元生物、泽生科技、中钰医疗、嘉禾生物、诺泰生物,共9家。其中没有盈利的有欧林生物、禾元生物、泽生科技、中钰医疗、诺泰生物等5家。吸引力辩论那么,对于急待融资的新三板企业来说,A股和H股,究竟哪个市场吸引力更大?记者发现,一些已实现赢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正在冲刺A股IPO,如之江生物(834839.OC)。对此,业界普遍看法是,A股估值更高,对企业吸引力更大。不过许多新三板企业无法满足A股对盈利的要求,H股或是它们的新选择。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通过A股IPO审核的企业归母净利润要求更为严格,这使得一部分新三板企业不得不放弃A股IPO,转而寻求其他的资本市场。比如新三板企业华图教育为赴港上市从新三板摘牌。“以前去香港上市要先摘牌,需要比较长时间,现在不需要摘牌,可以一边在新三板挂牌,一边登陆香港资本市场,节省了大量时间。”朱为绎说对此,钟浩表示,“虽然说相对A股来说,H股的市盈率比较低,但是也看企业,企业的品质好市值自然也会高,所以以后无论是在哪个地方上市,市值大小还是要取决于企业的品质。”不过,赴港上市并不是对所有新三板企业都有吸引力。4月25日,伯朗特(430394.OC)董事长尹荣造告诉记者,公司在4月初刚推出11亿的融资方案。“新三板能满足我们的融资需求,我们没有考虑到香港上市,我觉得现状还可以,我没有什么其他要求。”事实上,业内认为,尽管香港上市门槛不高,但实际上企业要实现“新三板+H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要面对赴港高昂的上市费用和维持上市费用。朱为绎介绍,“新三板企业去香港上市的成本很高,包括审计成本、律师成本和券商成本等,企业要请具有国际经验的专业人士,所以费用很高。国内新三板挂牌大概200万,而到香港上市可能要去到1000万左右。”而赴港上市之后,为了符合香港证监会信披要求,仍有各种支出需求。此外,加上在香港办公室、香港雇员、财经公关公司等各种费用支出,企业要维持香港上市的成本不低。“当前企业维持新三板挂牌的成本大概一年100万左右,而维持香港上市的成本则比较高,估计将近500万左右。”朱为绎说。不过,朱为绎认为,挂牌公司发行H股的条件比较苛刻,两地挂牌并不具备普遍推广意义,在试点初期,“新三板+H股”两地挂牌的政策对暂时无法A股上市的“成大生物、贝特瑞、杉杉能源等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及亏损的互联网公司、生物医药公司”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朱为绎表示,挂牌企业去香港上市最主要的风险是香港是国际市场,香港证券监管法规比较完善,对于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有比国内更严厉的处罚。(编辑:李新江)[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8年04月26日 03:11
"新三板+H"推动市场国际化 赴港上市仍是少数人的"游戏"

  中国网财经4月25日讯(记者 胡雨)自A股首家H股全流通试点企业公布之后,新三板也在近日驶入了资本市场“走出去”的快车道。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坊间一直热议的“新三板+H”模式正式落地。现场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表示,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未来新三板市场还将在国际化道路上继续前行”。有分析人士认为,“新三板+H”模式表明新三板迈出了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同时也是为新三板提升其市场管理和监管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另有分析人士指出,鉴于港交所现有的政策门槛,并非所有的新三板企业都适合赴港上市,相比之下生物科技行业或存更大优势。赴港上市不设特殊条件无需摘牌“新三板+H”模式落地之快远超预期。1月24日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在2018新三板创新发展论坛上明确,2018年将推进新三板市场对外开放,针对部分挂牌公司提出的赴境外上市的需求,研究推进企业两地挂牌问题。在高层释放利好信号之后,市场关于新三板企业如何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议论便从未停止。与此同时由于2018年第一季度市场颓势仍未扭转,不少企业开始着手准备摘牌赴海外上市的意愿,例如华图教育于2月13日从新三板摘牌后,不足1个月便在港交所披露了上市申请文件。时间过去尚不足三个月,全国股转公司便已迈出与港交所互联互通第一步,而有意向在海外上市的挂牌企业也不必再大费周章。根据全国股转公司与港交所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欢迎对方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在本市场申请挂牌/上市,全国股转公司不会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在信披方面,挂牌公司在筹划申请发行H股期间原则上无需申请暂停转让,但需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及时披露相关重大信息。在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安看来,“新三板+H”模式的落地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上揭开了新篇章,表明新三板迈开了国际化发展步伐,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也为新三板提升其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还是新三板策略性推进市场化制度完善的重要举措,可谓一举多得。“全国股转公司要推动合作的健康和高效,就要一方面要迅速解决目前自身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迅速学习和了解港交所的市场运行规则和管理经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三板挂牌公司发行H股无需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对此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新三板+H”模式将为新三板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资本市场选择,该模式的推进也有助于新三板在未来吸引并留住优质企业。除此之外,部分在新三板中缺乏二级市场流动性的企业可借助港股市场提升估值定价效率,这也有助于新三板企业以更合理的价格进行后续资本运作。并非适合所有企业 生物科技或存更大优势?对于新三板企业而言,尽管赴港大门已经打开,但最终能否上市还不能一概而论。相比新三板,港交所对于上市企业设置了多维度的门槛。以港交所主板为例,上市公司最近一年盈利不得低于2000万港元,前两年累计盈利不得低于300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608万元、2412万元,此外对市值和现金流也有要求,比如上市时最低市值20亿港元,前三个会计年度现金流入合计至少不得低于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6亿元、8040万元 。按照主板三条财务指标统计,结合股东户数的要求,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预计新三板公司有108家企业或将符合主板要求,另有281家企业或将符合港交所创业板的上市规则,而截至4月24日新三板仍有11457家挂牌企业,符合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数量尚不足3%。此外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指出,根据对港股市场的分析,港交所相对偏好大中型公司,而港交所《新兴公司及创新产业上市制度指出,拟针对香港主板,主要欢迎大型科技、医药企业赴港上市,中小型企业赴香港存有难度。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由于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申请到香港交易所发行股票和上市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利好挂牌未盈利企业、生物医药类企业以及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据悉在签署协议当天,包括神州优车、天士力营销、中投保、君实生物在内的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受邀参加,对于可能入选首批“新三板+H”试点企业,有分析人士认为或从上述企业中诞生。尽管目前对于“新三板+H”具体如何落地、首批试点企业包括哪些尚不得而知,但全国股转公司已经明确,下一步全国股转系统和港交所将深化合作,就双方监管合作、数据交换,以及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相关安排,并将与港交所保持充分沟通,及时协商解决相关问题。[详情]

华声在线 | 2018年04月25日 12:06
“新三板+H“推动市场国际化 赴港上市仍是少数人的“游戏“
“新三板+H“推动市场国际化 赴港上市仍是少数人的“游戏“

  本文源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4月25日讯(记者 胡雨)自A股首家H股全流通试点企业公布之后,新三板也在近日驶入了资本市场“走出去”的快车道。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坊间一直热议的“新三板+H”模式正式落地。现场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表示,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未来新三板市场还将在国际化道路上继续前行”。有分析人士认为,“新三板+H”模式表明新三板迈出了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同时也是为新三板提升其市场管理和监管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另有分析人士指出,鉴于港交所现有的政策门槛,并非所有的新三板企业都适合赴港上市,相比之下生物科技行业或存更大优势。赴港上市不设特殊条件无需摘牌“新三板+H”模式落地之快远超预期。1月24日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在2018新三板创新发展论坛上明确,2018年将推进新三板市场对外开放,针对部分挂牌公司提出的赴境外上市的需求,研究推进企业两地挂牌问题。在高层释放利好信号之后,市场关于新三板企业如何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议论便从未停止。与此同时由于2018年第一季度市场颓势仍未扭转,不少企业开始着手准备摘牌赴海外上市的意愿,例如华图教育于2月13日从新三板摘牌后,不足1个月便在港交所披露了上市申请文件。时间过去尚不足三个月,全国股转公司便已迈出与港交所互联互通第一步,而有意向在海外上市的挂牌企业也不必再大费周章。根据全国股转公司与港交所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欢迎对方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在本市场申请挂牌/上市,全国股转公司不会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在信披方面,挂牌公司在筹划申请发行H股期间原则上无需申请暂停转让,但需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及时披露相关重大信息。在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安看来,“新三板+H”模式的落地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上揭开了新篇章,表明新三板迈开了国际化发展步伐,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也为新三板提升其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还是新三板策略性推进市场化制度完善的重要举措,可谓一举多得。“全国股转公司要推动合作的健康和高效,就要一方面要迅速解决目前自身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迅速学习和了解港交所的市场运行规则和管理经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三板挂牌公司发行H股无需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对此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新三板+H”模式将为新三板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资本市场选择,该模式的推进也有助于新三板在未来吸引并留住优质企业。除此之外,部分在新三板中缺乏二级市场流动性的企业可借助港股市场提升估值定价效率,这也有助于新三板企业以更合理的价格进行后续资本运作。并非适合所有企业 生物科技或存更大优势?对于新三板企业而言,尽管赴港大门已经打开,但最终能否上市还不能一概而论。相比新三板,港交所对于上市企业设置了多维度的门槛。以港交所主板为例,上市公司最近一年盈利不得低于2000万港元,前两年累计盈利不得低于300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608万元、2412万元,此外对市值和现金流也有要求,比如上市时最低市值20亿港元,前三个会计年度现金流入合计至少不得低于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6亿元、8040万元 。按照主板三条财务指标统计,结合股东户数的要求,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预计新三板公司有108家企业或将符合主板要求,另有281家企业或将符合港交所创业板的上市规则,而截至4月24日新三板仍有11457家挂牌企业,符合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数量尚不足3%。此外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指出,根据对港股市场的分析,港交所相对偏好大中型公司,而港交所《新兴公司及创新产业上市制度指出,拟针对香港主板,主要欢迎大型科技、医药企业赴港上市,中小型企业赴香港存有难度。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由于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申请到香港交易所发行股票和上市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利好挂牌未盈利企业、生物医药类企业以及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据悉在签署协议当天,包括神州优车、天士力营销、中投保、君实生物在内的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受邀参加,对于可能入选首批“新三板+H”试点企业,有分析人士认为或从上述企业中诞生。尽管目前对于“新三板+H”具体如何落地、首批试点企业包括哪些尚不得而知,但全国股转公司已经明确,下一步全国股转系统和港交所将深化合作,就双方监管合作、数据交换,以及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相关安排,并将与港交所保持充分沟通,及时协商解决相关问题。[详情]

金融界网站 | 2018年04月25日 08:54
"新三板+H"推动市场国际化 赴港上市仍是少数人游戏

  中国网财经4月25日讯(记者 胡雨)自A股首家H股全流通试点企业公布之后,新三板也在近日驶入了资本市场“走出去”的快车道。 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坊间一直热议的“新三板+H”模式正式落地。现场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表示,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未来新三板市场还将在国际化道路上继续前行”。 有分析人士认为,“新三板+H”模式表明新三板迈出了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同时也是为新三板提升其市场管理和监管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另有分析人士指出,鉴于港交所现有的政策门槛,并非所有的新三板企业都适合赴港上市,相比之下生物科技行业或存更大优势。 赴港上市不设特殊条件无需摘牌 “新三板+H”模式落地之快远超预期。 1月24日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在2018新三板创新发展论坛上明确,2018年将推进新三板市场对外开放,针对部分挂牌公司提出的赴境外上市的需求,研究推进企业两地挂牌问题。 在高层释放利好信号之后,市场关于新三板企业如何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议论便从未停止。与此同时由于2018年第一季度市场颓势仍未扭转,不少企业开始着手准备摘牌赴海外上市的意愿,例如华图教育于2月13日从新三板摘牌后,不足1个月便在港交所披露了上市申请文件。 时间过去尚不足三个月,全国股转公司便已迈出与港交所互联互通第一步,而有意向在海外上市的挂牌企业也不必再大费周章。 根据全国股转公司与港交所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欢迎对方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在本市场申请挂牌/上市,全国股转公司不会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在信披方面,挂牌公司在筹划申请发行H股期间原则上无需申请暂停转让,但需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及时披露相关重大信息。 在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安看来,“新三板+H”模式的落地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上揭开了新篇章,表明新三板迈开了国际化发展步伐,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也为新三板提升其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还是新三板策略性推进市场化制度完善的重要举措,可谓一举多得。“全国股转公司要推动合作的健康和高效,就要一方面要迅速解决目前自身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迅速学习和了解港交所的市场运行规则和管理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三板挂牌公司发行H股无需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对此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新三板+H”模式将为新三板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资本市场选择,该模式的推进也有助于新三板在未来吸引并留住优质企业。 除此之外,部分在新三板中缺乏二级市场流动性的企业可借助港股市场提升估值定价效率,这也有助于新三板企业以更合理的价格进行后续资本运作。 并非适合所有企业 生物科技或存更大优势? 对于新三板企业而言,尽管赴港大门已经打开,但最终能否上市还不能一概而论。 相比新三板,港交所对于上市企业设置了多维度的门槛。以港交所主板为例,上市公司最近一年盈利不得低于2000万港元,前两年累计盈利不得低于300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608万元、2412万元,此外对市值和现金流也有要求,比如上市时最低市值20亿港元,前三个会计年度现金流入合计至少不得低于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6亿元、8040万元 。 按照主板三条财务指标统计,结合股东户数的要求,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预计新三板公司有108家企业或将符合主板要求,另有281家企业或将符合港交所创业板的上市规则,而截至4月24日新三板仍有11457家挂牌企业,符合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数量尚不足3%。 此外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指出,根据对港股市场的分析,港交所相对偏好大中型公司,而港交所《新兴公司及创新产业上市制度指出,拟针对香港主板,主要欢迎大型科技、医药企业赴港上市,中小型企业赴香港存有难度。 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由于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申请到香港交易所发行股票和上市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利好挂牌未盈利企业、生物医药类企业以及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 据悉在签署协议当天,包括神州优车、天士力营销、中投保、君实生物在内的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受邀参加,对于可能入选首批“新三板+H”试点企业,有分析人士认为或从上述企业中诞生。 尽管目前对于“新三板+H”具体如何落地、首批试点企业包括哪些尚不得而知,但全国股转公司已经明确,下一步全国股转系统和港交所将深化合作,就双方监管合作、数据交换,以及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相关安排,并将与港交所保持充分沟通,及时协商解决相关问题。[详情]

中国网 | 2018年04月25日 08:47
“新三板+H”模式的三大利好 附:新三板分红平均股息率超A股
“新三板+H”模式的三大利好 附:新三板分红平均股息率超A股

  2018年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2018年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欢迎对方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在本市场挂牌/上市的申请。也就是说,在新三板市场的挂牌公司,符合香港上市条件的可以申请到港交所上市,而且不用摘牌,即所谓的“新三板+H”模式。三大利好首先是拓宽了 新三板 的融资渠道。众所周知,由于近年来新三板市场的疲弱,其定增数量和融资规模均出现大幅下滑。新三板在线 统计,今年一季度,新三板共计完成419次股票发行,同比下降45.65%;共计募集资金187.02亿元,同比下降35.23%。开通“新三板+H”上市,使得新三板上的优质挂牌公司可以在香港这个国际化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其次是防止新三板优质公司的大量流失。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三板共有299家公司摘牌,较上年同期增长4.64倍。而且4月份摘牌的公司已经有87家。事实上,挂牌企业摘牌的一大因素是转板IPO,寻求A股上市。尽管目前国内A股IPO有“一个亿的新要求”,挂牌公司IPO动力不减。一季度,众智软件、图腾信息、唐人影视等19家公司宣布进行上市辅导。而“新三板+H”模式的优点是,挂牌公司H股上市不需要摘牌,这对于优质挂牌企业来说,即可以在香港主板上市,解决融资和估值问题,亦避免摘牌困扰。三是促进新三板市场的国际化,增强新三板独立市场地位。按照公告,“新三板+H”是全国股转系统参与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有效方式,迈出了全国股转系统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全国股转系统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坚持自主渐进、互利共赢、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挂牌公司“走出去”,国际资本“引进来”提供了更多助力。显然,这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未来新三板市场将有更多的国际化合作模式,同时也为之后的转板制度、市场再分层、公开发行、连续竞价等一系列政策红利奠定基础。当然就目前而言,“新三板+H”模式对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不会有太大的帮助。4月20日,新三板做市指数报收899.10点,盘中触及最低点896.31点。符合优质挂牌公司利益“新三板+H”模式有利于市值较大的挂牌企业,小公司难度较大。按照规定,挂牌公司发行H股应当遵守《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及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全国股转公司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就流程上,包括国内程序和香港程序。国内审核主要是证监会国际合作部,香港市场是港交所。同时依据香港市场的上市要求,国内企业H股上市,需要满足的主要指标是,公司上市前三年合计盈利5,000万港元(最近一年须达2,000万港元),香港上市时市值须达5亿港元。总体而言,目前新三板市场市值低于5亿,三年盈利能力不到5000万的挂牌公司,赴港上市的难度较大。不过对于生物科技类挂牌企业,港交所或将放开相关限制。2月份,港交所就《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文件》进行了市场咨询,其中建议修订上市规则以促进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包括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据悉,此轮咨询之后,港交所最快将于4月底刊发咨询总结文件,其后将正式接受按新上市机制递交的上市申请。推荐阅读: 新三板分红企业大增 平均股息率超A股1.近三年来,新三板参与分红的公司数量激增。根据新三板在线研究院的统计,2016年分红公司达2265家,相较于2015年猛增51.71%。而2017年度有望超过2900家。2.在现金分红方面,新三板公司也毫不吝啬。从前两年的表现来看,2017年度有望完成三连跳,即从2015年的百亿级别,到2016年的两百亿级别,2017年或接近三百亿级别。3.经过与A股公司分红率及股息率的对比,新三板做市企业平均股息率达到3.81%,高于A股白马股2%股息率的平均水平。4.新三板公司分红意愿逐年提升,并且开始向全行业扩散。2017年行业平均分红率超过50%的行业达到了23个,比2015年、2016年多了7个。随着监管层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投资者也越来越重视公司基本面的优劣。其中,作为衡量公司质地的重要指标之一,分红率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及研究价值。据统计,截至2018年4月11日,A股发布2017年度分红预案的上市公司共有1170家,其中分红率超过30%的公司占比高达58%。如果从分红率和股息率两个指标来看,大公司表现要好于中小公司,这与过去一年经济结构的调整情况基本一致。可以这么说,高分红、高股息率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体现自身投资价值的重要落脚点之一,同时投资者在选择标的时也会重点考虑公司持续分红的能力,从而扎牢风险的口袋,做到进退有度。目前A股高股息率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地产、交运、汽车、化工、银行和采掘等行业;高分红率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医药、机械、化工、电气设备、汽车、电子等行业。那么对于 新三板 来说,结合2017年业绩,新三板企业的分红情况又是如何呈现呢?1.2015/2016年度新三板分红公司数量逐步提升1.1分红公司数量猛增51.71%新三板在线研究院 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2265家新三板公司实施了分红方案。其中,采用“纯现金”分红方案的公司有1245家;“现金+送转”的公司有378家;“零现金+送转”的公司有642家。2015年共有1493家新三板公司实施了分红方案。其中,采用“纯现金”分红方案的公司有670家;“现金+送转”的公司有219家;“零现金+送转”的公司有604家。从数据上看,2016年实施分红的公司数量比2015年大幅增长51.71%。其中2016年,“纯现金”分红的公司数量增长最快,较2015年增长85.82%,高于平均增长水平。1.2现金分红突破200亿元新三板在线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实施现金分红的1623家企业,现金分红合计超过222.13亿元,平均分红率约58.68%。2015年实施现金分红的889家企业,分红金额合计约122.49亿元,平均分红率约54.55%。从两年现金分红的对比数据来看,2016年现金分红比2015年增长81.34%,平均分红率比2015年高出4.13个百分点。1.3现金分红TOP10企业2015年现金分红排名第一的是垦丰种业,现金分红约4.3亿元;第二至第九名为金融企业,合计分红约24.73亿元,平均分红3.09亿元;排在第十名的是医药生物行业的成大生物,分红金额约1.87亿元。2016年的现金分红排名前十中,金融企业由2015年的8家下降至6家,医药生物从1家增至2家,电子设备和信息技术各1家,农林牧渔公司跌出前十名。从榜单的个股构成来看,同时出现在2015和2016分红前十名的公司有5家,这五家公司的分红金额高、稳定性强。其中4家属于金融行业,分别是南京证券、齐鲁银行、皖江金租和中投保;1家属于医药生物,即成大生物。1.4新三板现金分红全行业普及率提升新三板在线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现金分红前十的行业总计分红约100.18亿元,占当年现金分红总金额的81.78%;2016年现金分红前十的行业总计分红金额约171.11亿元,占当年现金分红总金额的77.03%。从现金分红绝对金额来看,2016年比2015上升了近一倍,不过在相对数据上,2016年分红前十的行业占全年现金分红比例有所降低,这说明除了前十的行业外,现金分红在新三板全行业中的普及率正在提升,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新三板企业越来越重视投资者的投资回报问题。现金分红排名前十行业的相对数据显示,分红增长最快的电子设备,2016年现金分红相对于2015年增长了231.56%,增速第二的电气设备为218.68%,第三医药生物为165.31%。十大行业中增速最低的是金融行业,仅增长5.49%。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虽然金融行业的现金分红的总金额始终保持在第一名,不过其成长性却不如其他几个行业。2.新三板2017年度分红趋势分析根据2015和2016两年的分红表现,2015年分红企业数量为1493家,占挂牌总量的29.11%;2016年分红企业数量为2265家,占挂牌总量的22.29%。虽然2016年分红企业数量大幅增长,不过相较于挂牌总量的增加,分红企业的比例却下降了6.82个百分点。截至4月18日,公布2017年度分红预案的企业数量达到1129家,涉及现金分红138.2亿元,已经超过了2015年全年。现金分红排名靠前的十个行业分别为金融、信息技术、机械设备、医药生物、文化传媒、电子设备、基础化工、休闲生活及专业服务、互联网、农林牧渔。从目前已经发布分红预案与年报的公司数量来看,分红预案的发布比例为29.09%。我们预计全年分红企业比例在25%-29%之间,这意味着2017年分红企业数量将超过2900家,涉及分红金额300亿元左右。3.新三板与A股企业分红对比(现金部分)3.1 A股高分红率高股息率公司集中于白马蓝筹如果一家公司能同时满足高分红率和高股息率两个指标,即分红率高于50%、股息率大于2%。那么对于投资者就意味着较为稳定的投资预期和财务回报。目前A股高分红、高股息的个股,主要集中于金融、食品饮料、地产和汽车板块。分项来看,A股股息率大于2%的公司主要集中于地产、交运、汽车、化工、银行和采掘等低估值板块;分红率在50%以上的公司主要集中于医药、机械、化工、电气设备、汽车、电子等板块;同时满足年报预告分红率高于50%、股息率大于2%的大盘蓝筹股主要集中于金融、食品饮料、地产和汽车板块。3.2 新三板174家做市公司平均股息率达3.81%2015和2016年,行业平均分红率超过50%的有16个。2015年,分红率较高的三个行业是化石能源、信息技术和综合;2016年分红率较高的三个行业是化石能源、电气设备和纺织服装。截至2017年4月18日,根据已公布分红预案的数据,行业平均分红率超过50%的行业达到了23个,比2015年、2016年多了7个,这说明提高分红率正成为越来越多公司的选择。股息率方面,相对于A股,新三板绝大多数股票的市值无法统计,因此,我们仅挑选出了做市股票进行分析。根据新三板在线研究院的统计,2017年已经公布分红预案(现金分红)的174家做市股票的平均股息率达到了3.81%,高于A股蓝筹白马股的平均值。4.精选:分红率高于50%及股息率大于5%的新三板公司本文来自三板在线,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详情]

创业家传媒 | 2018年04月24日 15:07
专家:如何让“新三板+H”真正落地生根
专家:如何让“新三板+H”真正落地生根

  作者 苏培科(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新经纬特约专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呈现出大面积的“摘牌潮”。一些质地相对较好的新三板挂牌公司纷纷摘牌准备IPO,而大量质地一般和质地较差的公司也出现了大面积摘牌的现象。之所以出现“摘牌潮”,主要是因为很多公司挂牌后发现情况与预期不一致。一些公司挂牌新三板后不但没有得到融资和公众的认可,反而被严苛的监管措施和信披要求弄得力不从心,而且每年还要为维持在新三板的位置付出成本并公开财报,于是很多公司选择了摘牌退市。理论上,挂牌和摘牌都是企业自主的选择,并无不当之处。但如果一个市场出现蜂拥上市和大面积摘牌都是不正常的。尤其是大面积自主摘牌潮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参与者对该市场的信心不足。不过,就在4月21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与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欢迎对方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到对方市场挂牌和上市,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申请到香港联交所发行股票和上市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而且公司赴港上市不用在新三板摘牌,可直接采用“新三板+H”的模式。“新三板+H”模式的利好何以体现?“新三板+H”模式的出现,对于目前的新三板市场无疑是一个利好,至少能让那些质地相对较好的公司既不用摘牌,还多了一种选择权,这对保证新三板市场的公司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新三板+H”模式的出现,对港交所而言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是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的又一战略举措。香港市场虽然具有自由港的市场环境,但缺乏潜在的上市资源,香港本土的实体经济环境不足以支撑香港股票市场的壮大。因此,连接内地市场和接通内地上市资源相当于为香港市场开拓了一片“苗圃基地”。据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统计,在现行的港交所上市规则下,将有多达108家新三板企业符合香港主板要求,另有281家新三板企业符合港交所创业板的上市规则。由此,仅“新三板+H”模式此一举就可能为港交所争取到近400家的IPO资源,这对香港市场的发展无疑是一项利好。“新三板+H”模式落地还需土壤不过,要想让“苗圃基地”生机勃勃,市场仍存努力空间。如果“新三板+H”较独立IPO缺乏便捷性,而新三板市场不能为挂牌企业提供成长的土壤,那么“新三板+H”模式或许也将无济于事。因此,营造有利于挂牌企业存在的环境是新三板市场的当务之急。而对于港交所而言,则应给“新三板+H”开设更多的便利条件,让新三板企业体会到“新三板+H”模式较直接申请香港上市的简单和快捷,合作谅解备忘录或许才有实际操作性,而非简单的象征性合作。一方面,香港投资者似乎不喜欢炒小盘股,其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千股”横行让投资者对细价股产生了恐惧和厌恶情绪。而更深层的原因是香港的各类实业被几家大集团寡头垄断,小企业由于缺乏想象力,且香港房屋租金高企等因素,难有出头之日,这也就形成了香港的市场生态。另一方面,香港市场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群体,投资主要配置在蓝筹股。但正如前两年香港二级市场的低估值成为很多H股退市私有化回归A股的主要原因,如果中小企业在香港市场继续得不到重视,或香港的二级市场估值继续与内地A股一级市场估值差不多,相信真正优质的中小企业不会选择赴港上市。因此,“新三板+H”要想真正落地生根,港交所和新三板市场必须要加快改革的步伐,提高互联互通的融合度,结合两个市场的彼此优势,改革两个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让“新三板+H”成为真正创新的合作新机制,让在这两个市场同时挂牌上市的公司和两个市场的投资者都能受益,这样才能让“新三板+H”充满生命力。(中新经纬APP)【专家简介】苏培科,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境内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的专栏作者。[详情]

中新经纬 | 2018年04月24日 10:45
内地香港市场互通加速:启动“新三板+H”赴港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8年04月24日 01:40
“新三板+H”正式落地 四大方向股最为受益(附股)
“新三板+H”正式落地 四大方向股最为受益(附股)

  来源:微信公众号 新浪券商基金 部分内容综合自券商中国 “新三板+H”正式落地 周六,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和全国股转公司在北京签约合作,迈出了企业在新三板、港交所两地同时挂牌上市的第一步。核心内容是:新三板挂牌公司可以到境外发行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简称“发行H股”),无需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 根据规则,新三板挂牌公司可在不摘牌的情况下赴港上市,重点内容有: 1、 挂牌公司可以到境外发行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简称“发行H股”),无需在新三板终止挂牌。挂牌公司可以结合自身业务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进行资本运作,实现与境外资本的对接。 2、 挂牌公司发行H股应当遵守《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及证监会相关规定,全国股转公司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 3、 挂牌公司申请发行H股,应当按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的相关要求,在全国股转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及时披露相关重大信息,包括董事会决议、股东大会决议、中国证监会受理申请材料、向香港联交所提交申请材料、中国证监会核准情况、香港联交所聆讯情况、刊发招股说明书、完成股票发行和上市及其他对股票转让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4、 挂牌公司在筹划申请发行H股期间应当履行信息保密义务,原则上无需申请暂停转让。挂牌公司如存在两种特殊情形时,应当及时申请暂停转让,直至按规定披露或相关情形消除后恢复转让。 5、 挂牌公司申请发行H股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全国股转系统及香港联交所的相关规定,修订公司章程。 6、 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披露的文件应当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同步披露。 7、 申请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关于同时发行A股与H股的上市公司运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的相关规定。因会计处理不同导致两地信息披露产生差异的,挂牌公司应当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予以披露并解释说明。 8、 主办券商对挂牌公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对于挂牌公司根据香港联交所规则要求披露的信息,主办券商应当督导挂牌公司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同步披露,并对前述披露文件内容的一致性进行审查。 9、 全国股转公司和香港交易所将深化合作,就双方监管合作、数据交换,以及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相关安排。全国股转公司将与香港交易所保持充分沟通,及时协商解决相关问题。 10、 这仅是第一步,日后还将推出更多举措,以完善新三板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一线监管职能,推动新三板市场发展。 新三板+H股出台,四大方向股最为受益 对于“新三板+H股”公司,主办券商需履行督导职责,对于挂牌公司根据香港联交所规则要求披露的信息,主办券商应当督导挂牌公司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同步披露,并对前述披露文件内容的一致性进行审查。 后续,全国股转公司和港交所还会就监管合作、数据交换,以及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相关安排,可以预计相关政策将密集落地。 1)港交所最为受益,新三板+H股呼之欲出,作为香港承接内地新三板企业上市的场所香港联交所最为受益。 2)生物医药股受益,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部分挂牌企业积极筹划以实现“新三板+H股”,尤其是一些生物医药科技公司。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在新三板中,目前最符合、可能也是唯一符合港交所新规则的,就是“没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其他行业新三板企业暂时不能走3+H的绿色通道。从企业数量看,港交所要求“没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最低市值需达到15亿港元 据测算,满足4月20日收盘市值要求的新三板生物医药科技公司为成大生物、之江生物、欧林生物、原子高科、禾元生物、泽生科技、中钰医疗、嘉禾生物、诺泰生物共9家。其中没有盈利的有欧林生物、禾元生物、泽生科技、中钰医疗、诺泰生物这5家。 3)券商股较为受益,主办券商对挂牌公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对于挂牌公司根据香港联交所规则要求披露的信息,主办券商应当督导挂牌公司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同步披露,并对前述披露文件内容的一致性进行审查。 参考券商2017年保荐机构IPO通过率、港股上市以及券商投行业绩三项指标,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广发证券等大型券商将更为受益。 4)港股H股存量股份较高公司。有券商人士分析,这一政策使得一批优质的公司不用离开三板去香港,也使得一些香港的公司,它们一些不能流通的股份到三板流通,给了优质公司继续在新三板待着的好机会,或者吸引一些新的优质公司能挂三板。受益“新三板+H股”,那些H股公司存量股份较高的公司可以到新三板流通,较为受益。伊泰煤炭、中铝国际、联想控股、中国电信、中信建投等较为受益。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4月22日 18:32
“新三板+H”正式落地 或将有利优质公司的估值修复
“新三板+H”正式落地 或将有利优质公司的估值修复

  本文源自:诸海滨新三板重 磅事件根据中国证券网报道,“新三板+H股”正式落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21日在京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份备忘录,双方欢迎对方市场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在本市场申请挂牌/上市。同时,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申请到香港联交所发行股票和上市,将不设前置性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迈出了企业内地与香港市场两地挂牌的第一步。据悉,下一步双方还将就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行论证和明确。我们点评如下:1.政策推进的时间进度超预期:对于新三板而言,新三板+H股的政策或将更加明确新三板的定位,同时两地开放或将引导新三板市场实现估值重构。近期一系列新三板改革政策的推出时间超出市场此前预期,我们相信,新三板市场各项改革的的脚步或已渐行渐近。2. 新三板+H股试点的影响?为新三板中优质企业提供了可参考的标杆,企业或将有更加国际化的选择:香港市场是核准制市场,企业上市速度较快,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新一条融资途径,向国际化迈进。我们在报告中提到,根据对港股市场全方位的分析,港交所相对偏好大中型公司,港交所《新兴公司及创新产业上市制度》新规,拟针对香港主板,主要欢迎大型科技、医药企业赴港上市,中小型企业赴香港存有难度。股转系统将与港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或将能够为更多中小型企业提供标杆,也能为企业更加理性选择提供帮助。3.根据香港上市规则,108家新三板公司或符合港交所主板上市财务标准,281家新三板公司符合港交所创业板上市规则:根据现行的港交所上市规则,按照主板三条财务指标统计,结合股东户数的要求,新三板公司有108家企业或将符合主板要求,另有281家企业或将符合港交所创业板的上市规则。4.新三板+H股或为新三板公司带来估值参考,港股生物医药估值较高平均市盈率达50X(对应新三板23X、A股36X)香港生物医药板块的公司估值较高,机构投资者对于早期医药公司有成熟方法并不完全依赖市盈率定价,但总体高于A股和新三板市场,例如:药明生物(2269.HK)PE309X,市值是936亿。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市值444亿,估值217倍。此次试点企业对于新三板生物科技类公司的开放或将为部分尚未盈利或处在成长期的新三板生物医药公司给予估值锚定,也为投资人对新三板的估值定价提供参考价值。5.借鉴金融、地产等行业AH股折溢价历史上修复,新三板+H股推出或将有利优质公司的估值修复。AH股价差源自两地市场的投资者在风险偏好和投资理念上有较大差距。例如港股投资者偏好大市值龙头股票,而A股投资者偏好小市值、高弹性品种。新三板作为以国内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由于流动性缺失,市场存在大量8X-12X市盈率优质企业。港股市场主要以境外投资者为主且投资期限较长。未来影响新三板+H股公司的折溢价主要因素或将包括流动性、定价话语权、政策敏感度等。尽管从A+H历史经验看,多数H股价格都低于A股同类公司,但2015-2017年金融板块和地产板块H股曾经一度高于A股,并带领相关A股相关行业估值修复,这也说明这一机制有助于估值互相引领和传导。未来新三板+H股推出后,由于有了估值参考,一批优质新三板公司估值或将修复。根据现行上市规则,108家新三板公司符合港交所主板上市财务标准,281家新三板公司符合港交所创业板上市规则根据现行的港交所上市规则,按照主板三条财务指标统计,结合股东户数的要求,新三板公司有108家企业或将符合主板要求,另有281家企业或将符合港交所创业板的上市规则。港股生物医药公司估值较高,或将为部分新三板公司带来估值参考港股生物医药板块的公司估值较高,部分企业的市盈率高达几百倍,例如药明生物PE309X,市值是936亿。金斯瑞生物科技市值444亿,估值217倍。此次试点企业对于新三板生物科技类公司的开放或将为部分尚未盈利或处在成长期的新三板生物医药公司给予估值锚定,也为投资人对新三板的估值定价提供参考价值。风险提示:政策落实不达预期、流动性风险[详情]

金融界网站 | 2018年04月22日 07:44
直通H股 新三板寻求突围
直通H股 新三板寻求突围

  姜鑫 尽管时至晚春,新三板的春水却不曾为东风所动。 4月27日,做市指数(899002)收盘跌0.1%报893.31点,这是自去年11月跌破1000点后,该指数创出的又一个历史新低。指数跌跌不休的同时,是做市商的大范围收缩战线退出做市。 就在同一天,有45家公司选择了离开新三板,其中两家挂牌时间尚不足一年。 两天前的4月25日,处在风口浪尖的君实生物(833330.OC)实现了811万元的成交额,占市场总成交额的6.4%,公司的活跃源于一则消息:4月22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股转公司”)与港交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协议。根据备忘协议,挂牌公司可以到境外发行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简称“发行H股”),无需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 这背后是股转系统面对优秀企业不断流失的挽留与尝试。只是,真正实现“让优质企业愿意来、留得住,使投资者愿意进、敢于投”的愿景目标并不简单。 就在4月27日,与此同时,大量的私募基金和资管产品正在到期,如何退出成了无数投资者心中挥不去的阴影。 同样在这个时间点,已经在新三板市场沉浮了3年的于达(化名)从某大型投行的场外市场部离职,作为部门为数不多的坚守者,于达的心情颇为复杂。指数不断下探跌破1000点基点,是走是留成了这个市场参与者的选择题。 对比2015年时的热烈,到底哪种状态才是这个市场的常态?对于年仅五周岁的新三板,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但他的成长亦需要一个过程。“经过前五年快速的发展,市场到了一个由量到质的深度结构调整阶段”,一位接近股转系统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可能会看到挂牌数量和意愿在下降,券商业务进行调整,这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是正常的。面对市场出清和制度供给,市场上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绪,但要看到变化构成中的积极因素。 当金融风险逐渐暴露,监管风向生变,金融业的大繁荣正在渐行渐远。防风险、严监管的背景下,股转系统也在探索着更多的可能性。“今年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深化分层,提供差异化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是监管”,上述人士表示。 而这些,正一点点的落实,例如集合竞价已经于年初上线,与港交所的合作也开始起步,新的分层调整也即将启动。 优质企业流失下的牵手港交所 尽管已经离开这个市场,于达的朋友圈还是被这则新闻刷了屏。4月27日,45家企业选择在新三板摘牌,创下了单日摘牌数量最多的记录,而与此同时,仅有一家企业在当日挂牌。 诸多变化下,新三板正面临着优质企业的流失。 数据显示,四月新三板迎来摘牌高峰,截至26日共有139家公司摘牌退市,创下单月摘牌公司数量的历史记录,仅4月25日,就有18家企业从新三板摘牌。2018年1至3月间,分别有108家、64家以及72家企业摘牌,其中不乏捷昌驱动、华龙证券、蓝狮子等明星公司。 “摘牌既体现了正常的新陈代谢,也反映出市场存在的问题”,申万宏源分析师王文翌对企业摘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头部公司因IPO或并购而摘牌,底部公司因不符合新三板规范被淘汰,中坚公司苦于挂牌成本和收益不匹配也只好选择摘牌。中坚公司选择摘牌的原因主要是难以得到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而信披义务、监管要求却增加了很大负担,其本质是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不匹配,投资者结构与监管方式不匹配。 对于选择IPO的公司来说,发行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各大证券交易所对于优质企业上市地的争夺成为了市场焦点,就在港交所发布修改上市规则前夕,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随后沪深交易所纷纷表态,全力支持创新企业境内上市。 随着新股发行的常态化,2017年有大量新三板企业启动IPO辅导程序。然而,随着新一届发审委上任,A股市场IPO难度愈发加大,IPO净利润门槛提升,新三板拟IPO企业又纷纷撤回材料,寻找其他可能性。 一位正打算到香港上市的新三板挂牌公司高管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公司正准备在新三板摘牌,赴港上市,目前已经与投行进行了初步接洽。至于为什么选择赴港上市,该高管坦言,目前A股排队企业太多,且过去一年的过会率并不高,而港股实行注册制,对公司业绩等要求没那么严格,所以最终公司决定港股上市。 4月21日,汇量科技(834299)曾发布一份关于无法于4月30日前按时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的风险提示性公告,如果公司于2018年6月30日之前无法披露2017年年报告,公司的股票将被终止挂牌。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2月7日公司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已经获得董事会审议通过的终止挂牌议案在股东投票后遇到了滑铁卢。 其实,公司股票已经在2017年6月19日起暂停转让,而在公司最新的暂停转让进展公告中,公司表示,目前公司仍在就资本市场规划事项进行可行性分析及论证。而据一位接近公司的人士透露,公司已经制定了赴港上市的计划。 因为赴港上市而经历周折的企业并不是个例。2015年7月,凌志环保(831068.OC)曾发布公告称计划启动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然而仅过去了一个半月,凌志环保又发布了暂缓公告,表示由于股转系统的挂牌公司发行H股尚无先例,考虑到目前境内外经济形势及发行市场环境的差异,公司决定暂缓发行H股。今年2月13日,华图教育从新三板正式摘牌,仅过去了一个月时间,3月22日华图教育就在港交所官网披露了上市申请文件。 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组负责人彭海表示,从微观层面来看,“新三板+H”模式的开启最直接的作用是防止新三板优质公司持续外流,促进新三板市场的健康发展,合作备忘协议的签订,使得优质挂牌企业不必像过去那样只能去做单向选择,留在新三板也能享受到更加便利的上市融资环境。 期待:新三板+H落地 4月21日,股转系统一楼大厅,市场一直期待的新三板+港股合作在这里正式迈出重要一步,股转系统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在北京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挂牌公司可以到境外发行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简称“发行H股”),无需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 出席在签约仪式现场的,除了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股转系统工作人员委外以外,还有包括神州优车、君实生物、中保投、百合网等公司在内的11家挂牌企业。这似乎也是一个信号,新三板+H的尝鲜者是否将在上述企业中诞生? 一位投行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不一定所有的公司都有港股上市计划,但目前已有4家企业开始在做试点,4家企业行业不尽相同,其中包括一家生物科技类公司和一家市值较高的互联网企业。 无独有偶,就在股转系统在其官网发布签订合作备忘协议后的4月25日,君实生物成交了811万元,居于做市转让股票交易成交额首位,不少媒体报道称公司有望成为首批试点企业之一,而当记者拨打公司年报披露电话问询时,对方表示不方便提供董秘联系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转系统与港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协议的第三天,港交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上市规则修订咨询总结,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即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的同时,还对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类公司张开了怀抱,李小加更是在发布会上透露,港交所已经成立生物科技咨询小组,名单或将很快公布。 股转系统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根据备忘录,全国股转系统对挂牌公司申请到香港联交所发行股票和上市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新三板挂牌公司可以结合自身业务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进行资本运作,实现与境外资本的对接。 在东北证券分析师付立春看来,这标志着新三板的国际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从行业来看,在新三板中,目前最符合、可能也是唯一符合港交所新规则的,就是“没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一旦实现两地挂牌上市,将提升其市值水平,企业在新三板的融资也会更加方便。 难题:大量私募即将到期 “由于预计存在较高的两地上市门槛,我们认为‘新三板+H’模式并不会是挂牌企业的普遍性选择,预计只有少部分优质挂牌企业能满足‘新三板+H’模式的条件,”在彭海看来,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资本市场路径选择的成本还将是企业的首要考虑因素。真正能够申请“新三板+H”两地上市的挂牌企业预计数量有限。由于香港和内地执行不同的会计准则,考虑到两地挂牌的财务成本,只有一些综合实力强的优质企业能够愿意承受这个成本。“短时间来看,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谓是少之又少”,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一般来说,经过多轮融资的生物科技类公司股权比较分散,大股东持股比例不会特别高,这有可能会存在同股不同权的设计,如果存在这种情况,至少要等到港交所相关细则落地之后,才能上报方案。而尽管后期有大量企业做出尝试,也不意味着美股或港股上市,就会有很好的估值,市场分化也很严重。 尽管已经辞职,并到一家私募就职,有着复杂情感的于达对新三板市场仍然保持着紧密关注。“目前,在严监管的大背景下,整个金融行业都很难再回到前两年的大繁荣状态。很难说的清怎么样的新三板才是正常状态”,于达于2014年加入某大型证券公司的场外市场部,业务多时整个团队数量几十人,团队已经有一半人离职。“都在忙着摘牌,有项目也是存量业务”。 或许反差更为直观的可以用指数来体现表示。 2015年3月,聚焦于交投更为活跃的做市股票的三板做市与覆盖全市场表征性功能的三板成指正式上线,上线不到一个月,两只指数先后冲破2000点大关。2015年4月7日,三板做市达到2673.17点历史高峰,三板成指也一路攀升至2134.31点,但随后两指数开始下跌。 跌势至今未止。三板做市指数自去年11月跌破1000点基点后,日日创盘内历史新低,截至4月26日,收于894.16点,而这背后,是面临大幅亏损背后的做市商战线收缩。而一度波动下行的三板成指也在今年1月份开始呈现断崖式下跌,4月26日收于1051.35点。 有人用“寒冬”来形容市场此时的状态,也有人冠之以“流动性枯竭”。在于达看来,这是一个更为理性的状态,只有当潮水褪去,方知道谁在裸泳。 一个更为急迫的矛盾正逐步凸显——大量参与市场中的私募基金和资管计划即将迎来到期的高峰。“2015年新三板非常火,大量资金跑步入场,而大部分私募或资管计划产品都是2+1期限设计,目前正是产品到期的高峰期”,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可能五六月份会更多,但不少机构在三月份就已经在寻找解决办法了。” 上述人士称,就目前情况看,大部分产品都会延期,至于能否成功退出,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本上是能处理掉就处理掉,处理不掉的再去想办法,市面上有很多玩法,找大股东回购,或者自己找基金接盘。大公司考虑到自己的声誉,会想办法解决,小的私募就不一定了。” Wind数据显示,在基金子公司发行的新三板主题产品中,几乎全部成立于 2015年至 2016年间,且2015年3月后占大部分。随后,经济观察报记者又在私募排排网搜索以新三板为主题的私募产品数据,在公开披露2016年年度收益的产品中,有61%的私募产品成立于2015年3月-6月之间,特别是在5月,几乎每天都有数只投资于新三板的基金成立。 而这些产品中,仅有三成在2016年收益为正数。而在披露2017年收益情况的基金中,也仅有34%的基金产品获得正收益。经济观察报记者还发现,在最近45天内披露净值的60余只私募产品中,净值在1以上的产品不足20个。 数字之外,是矛盾已然公开化。 4月18日下午,数名投资者来到前海开源基金办公所在地讨要说法,这是因为前海开源基金子公司的新三板产品出现巨亏。据了解,2015年3月,前海开源资产发行了《前海开源资产锦安财富新三板资产管理计划》项目,主要投向中科招商定增项目。该资管计划将于近日到期,但在此之前,中科招商因私募整改不合规被强制摘牌,公司市值大幅缩水,资管计划亏损严重。 而此前,亦有投资者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反映类似情况,据投资者介绍,其购买的资管产品“中融鼎新-白羊新三板投资基金1号”也因踩雷中科招商而亏得一塌糊涂,而产品已经于去年4月到期,目前仍然退出无门。 从昔日市场热捧的明星股,到成为了遭投资者过街喊打、避之不及的“老赖”,中科招商并不是个例,一样套牢无数投资者的还有经历了私募整改的硅谷天堂以及停牌长达三年的九鼎投资,而“中科招商们”的发展历程,正是新三板市场起伏的样本故事。 在谈到市场改革目标时,股转系统总经理谢庚曾描绘出这样的愿景:健全基础制度,提升核心功能,使优质企业愿意来、留得住,使投资者愿意进、敢于投。 只是现在,该如何让企业留得住、投资者愿意来?新三板仍然期待政策东风。 就在与港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协议前夕,集合竞价交易制度已经于今年1月上线,而自5月2日起,2018年的市场分层调整工作即将启动。[详情]

“新三板+H”涟漪: 企业细算成本风险
“新三板+H”涟漪: 企业细算成本风险

  4月25日,新三板一家生物科技企业董秘陈洋(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条件成熟,我们不排除去香港上市。”就在此前几天,4月21日“新三板+H”股框架落地。这意味着符合香港交易所上市条件的新三板企业可以考虑赴港上市。不过,企业要实现“新三板+H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跃跃欲试4月25日,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向记者表示:“体量比较大、上不了A股的新三板公司可以考虑去香港上市,比如亏损的互联网公司和生物医药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以生物科技公司为例,据陈洋介绍,生物科技行业跟其他行业不太一样,要推出一个创新药,基本上从研发到药物上市,花费10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甚至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以我们公司为例,成立10多年了,第一个药还没有上市,。“在国外,一个新药上市都是10亿级以上的投入资本,在自己有造血能力之前,非常需要资本市场支持企业的发展。”其背景是,该公司一直在烧钱。陈洋坦言,公司当初之所以登陆新三板,就是因为不能满足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希望有一个通道能够给到像我们这种生物科技公司,去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去发展。”不过,陈洋说,登陆新三板几年下来,整个感觉新三板的交易量和活跃度远远不够,没有吸引太多的投资者的关注,因而没法满足企业发展希望打通融资渠道的需求。并且新三板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流程和制度非常严格,有时候审批流程拉的时间非常长,对于要求决策效率非常高的初创期企业,一些经营决策的效率受到影响。记者注意到,在新三板无法满足流动性需求的情况下,进入2018年以来,多家新三板头部生物科技公司公告摘牌,比如先通医药(838851.OC)将在4月26日退市。另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钟浩(化名)告诉记者:“作为企业来说,我们认为允许企业在新三板和香港两地挂牌,这是全国股转公司的一个进步,这个政策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利好,因为目前新三板股票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差,到H股以后,可能增加我们股票的流动性。根据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统计,满足赴港上市要求的新三板生物医药科技公司为成大生物、之江生物、欧林生物、原子高科、禾元生物、泽生科技、中钰医疗、嘉禾生物、诺泰生物,共9家。其中没有盈利的有欧林生物、禾元生物、泽生科技、中钰医疗、诺泰生物等5家。吸引力辩论那么,对于急待融资的新三板企业来说,A股和H股,究竟哪个市场吸引力更大?记者发现,一些已实现赢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正在冲刺A股IPO,如之江生物(834839.OC)。对此,业界普遍看法是,A股估值更高,对企业吸引力更大。不过许多新三板企业无法满足A股对盈利的要求,H股或是它们的新选择。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通过A股IPO审核的企业归母净利润要求更为严格,这使得一部分新三板企业不得不放弃A股IPO,转而寻求其他的资本市场。比如新三板企业华图教育为赴港上市从新三板摘牌。“以前去香港上市要先摘牌,需要比较长时间,现在不需要摘牌,可以一边在新三板挂牌,一边登陆香港资本市场,节省了大量时间。”朱为绎说对此,钟浩表示,“虽然说相对A股来说,H股的市盈率比较低,但是也看企业,企业的品质好市值自然也会高,所以以后无论是在哪个地方上市,市值大小还是要取决于企业的品质。”不过,赴港上市并不是对所有新三板企业都有吸引力。4月25日,伯朗特(430394.OC)董事长尹荣造告诉记者,公司在4月初刚推出11亿的融资方案。“新三板能满足我们的融资需求,我们没有考虑到香港上市,我觉得现状还可以,我没有什么其他要求。”事实上,业内认为,尽管香港上市门槛不高,但实际上企业要实现“新三板+H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要面对赴港高昂的上市费用和维持上市费用。朱为绎介绍,“新三板企业去香港上市的成本很高,包括审计成本、律师成本和券商成本等,企业要请具有国际经验的专业人士,所以费用很高。国内新三板挂牌大概200万,而到香港上市可能要去到1000万左右。”而赴港上市之后,为了符合香港证监会信披要求,仍有各种支出需求。此外,加上在香港办公室、香港雇员、财经公关公司等各种费用支出,企业要维持香港上市的成本不低。“当前企业维持新三板挂牌的成本大概一年100万左右,而维持香港上市的成本则比较高,估计将近500万左右。”朱为绎说。不过,朱为绎认为,挂牌公司发行H股的条件比较苛刻,两地挂牌并不具备普遍推广意义,在试点初期,“新三板+H股”两地挂牌的政策对暂时无法A股上市的“成大生物、贝特瑞、杉杉能源等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及亏损的互联网公司、生物医药公司”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朱为绎表示,挂牌企业去香港上市最主要的风险是香港是国际市场,香港证券监管法规比较完善,对于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有比国内更严厉的处罚。(编辑:李新江)[详情]

"新三板+H"推动市场国际化 赴港上市仍是少数人的"游戏"

  中国网财经4月25日讯(记者 胡雨)自A股首家H股全流通试点企业公布之后,新三板也在近日驶入了资本市场“走出去”的快车道。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坊间一直热议的“新三板+H”模式正式落地。现场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表示,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未来新三板市场还将在国际化道路上继续前行”。有分析人士认为,“新三板+H”模式表明新三板迈出了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同时也是为新三板提升其市场管理和监管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另有分析人士指出,鉴于港交所现有的政策门槛,并非所有的新三板企业都适合赴港上市,相比之下生物科技行业或存更大优势。赴港上市不设特殊条件无需摘牌“新三板+H”模式落地之快远超预期。1月24日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在2018新三板创新发展论坛上明确,2018年将推进新三板市场对外开放,针对部分挂牌公司提出的赴境外上市的需求,研究推进企业两地挂牌问题。在高层释放利好信号之后,市场关于新三板企业如何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议论便从未停止。与此同时由于2018年第一季度市场颓势仍未扭转,不少企业开始着手准备摘牌赴海外上市的意愿,例如华图教育于2月13日从新三板摘牌后,不足1个月便在港交所披露了上市申请文件。时间过去尚不足三个月,全国股转公司便已迈出与港交所互联互通第一步,而有意向在海外上市的挂牌企业也不必再大费周章。根据全国股转公司与港交所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欢迎对方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在本市场申请挂牌/上市,全国股转公司不会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在信披方面,挂牌公司在筹划申请发行H股期间原则上无需申请暂停转让,但需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及时披露相关重大信息。在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安看来,“新三板+H”模式的落地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上揭开了新篇章,表明新三板迈开了国际化发展步伐,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也为新三板提升其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还是新三板策略性推进市场化制度完善的重要举措,可谓一举多得。“全国股转公司要推动合作的健康和高效,就要一方面要迅速解决目前自身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迅速学习和了解港交所的市场运行规则和管理经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三板挂牌公司发行H股无需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对此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新三板+H”模式将为新三板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资本市场选择,该模式的推进也有助于新三板在未来吸引并留住优质企业。除此之外,部分在新三板中缺乏二级市场流动性的企业可借助港股市场提升估值定价效率,这也有助于新三板企业以更合理的价格进行后续资本运作。并非适合所有企业 生物科技或存更大优势?对于新三板企业而言,尽管赴港大门已经打开,但最终能否上市还不能一概而论。相比新三板,港交所对于上市企业设置了多维度的门槛。以港交所主板为例,上市公司最近一年盈利不得低于2000万港元,前两年累计盈利不得低于300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608万元、2412万元,此外对市值和现金流也有要求,比如上市时最低市值20亿港元,前三个会计年度现金流入合计至少不得低于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6亿元、8040万元 。按照主板三条财务指标统计,结合股东户数的要求,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预计新三板公司有108家企业或将符合主板要求,另有281家企业或将符合港交所创业板的上市规则,而截至4月24日新三板仍有11457家挂牌企业,符合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数量尚不足3%。此外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指出,根据对港股市场的分析,港交所相对偏好大中型公司,而港交所《新兴公司及创新产业上市制度指出,拟针对香港主板,主要欢迎大型科技、医药企业赴港上市,中小型企业赴香港存有难度。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由于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申请到香港交易所发行股票和上市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利好挂牌未盈利企业、生物医药类企业以及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据悉在签署协议当天,包括神州优车、天士力营销、中投保、君实生物在内的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受邀参加,对于可能入选首批“新三板+H”试点企业,有分析人士认为或从上述企业中诞生。尽管目前对于“新三板+H”具体如何落地、首批试点企业包括哪些尚不得而知,但全国股转公司已经明确,下一步全国股转系统和港交所将深化合作,就双方监管合作、数据交换,以及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相关安排,并将与港交所保持充分沟通,及时协商解决相关问题。[详情]

“新三板+H“推动市场国际化 赴港上市仍是少数人的“游戏“
“新三板+H“推动市场国际化 赴港上市仍是少数人的“游戏“

  本文源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4月25日讯(记者 胡雨)自A股首家H股全流通试点企业公布之后,新三板也在近日驶入了资本市场“走出去”的快车道。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坊间一直热议的“新三板+H”模式正式落地。现场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表示,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未来新三板市场还将在国际化道路上继续前行”。有分析人士认为,“新三板+H”模式表明新三板迈出了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同时也是为新三板提升其市场管理和监管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另有分析人士指出,鉴于港交所现有的政策门槛,并非所有的新三板企业都适合赴港上市,相比之下生物科技行业或存更大优势。赴港上市不设特殊条件无需摘牌“新三板+H”模式落地之快远超预期。1月24日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在2018新三板创新发展论坛上明确,2018年将推进新三板市场对外开放,针对部分挂牌公司提出的赴境外上市的需求,研究推进企业两地挂牌问题。在高层释放利好信号之后,市场关于新三板企业如何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议论便从未停止。与此同时由于2018年第一季度市场颓势仍未扭转,不少企业开始着手准备摘牌赴海外上市的意愿,例如华图教育于2月13日从新三板摘牌后,不足1个月便在港交所披露了上市申请文件。时间过去尚不足三个月,全国股转公司便已迈出与港交所互联互通第一步,而有意向在海外上市的挂牌企业也不必再大费周章。根据全国股转公司与港交所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欢迎对方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在本市场申请挂牌/上市,全国股转公司不会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在信披方面,挂牌公司在筹划申请发行H股期间原则上无需申请暂停转让,但需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及时披露相关重大信息。在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安看来,“新三板+H”模式的落地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上揭开了新篇章,表明新三板迈开了国际化发展步伐,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也为新三板提升其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还是新三板策略性推进市场化制度完善的重要举措,可谓一举多得。“全国股转公司要推动合作的健康和高效,就要一方面要迅速解决目前自身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迅速学习和了解港交所的市场运行规则和管理经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三板挂牌公司发行H股无需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对此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新三板+H”模式将为新三板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资本市场选择,该模式的推进也有助于新三板在未来吸引并留住优质企业。除此之外,部分在新三板中缺乏二级市场流动性的企业可借助港股市场提升估值定价效率,这也有助于新三板企业以更合理的价格进行后续资本运作。并非适合所有企业 生物科技或存更大优势?对于新三板企业而言,尽管赴港大门已经打开,但最终能否上市还不能一概而论。相比新三板,港交所对于上市企业设置了多维度的门槛。以港交所主板为例,上市公司最近一年盈利不得低于2000万港元,前两年累计盈利不得低于300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608万元、2412万元,此外对市值和现金流也有要求,比如上市时最低市值20亿港元,前三个会计年度现金流入合计至少不得低于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6亿元、8040万元 。按照主板三条财务指标统计,结合股东户数的要求,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预计新三板公司有108家企业或将符合主板要求,另有281家企业或将符合港交所创业板的上市规则,而截至4月24日新三板仍有11457家挂牌企业,符合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数量尚不足3%。此外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指出,根据对港股市场的分析,港交所相对偏好大中型公司,而港交所《新兴公司及创新产业上市制度指出,拟针对香港主板,主要欢迎大型科技、医药企业赴港上市,中小型企业赴香港存有难度。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由于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申请到香港交易所发行股票和上市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利好挂牌未盈利企业、生物医药类企业以及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据悉在签署协议当天,包括神州优车、天士力营销、中投保、君实生物在内的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受邀参加,对于可能入选首批“新三板+H”试点企业,有分析人士认为或从上述企业中诞生。尽管目前对于“新三板+H”具体如何落地、首批试点企业包括哪些尚不得而知,但全国股转公司已经明确,下一步全国股转系统和港交所将深化合作,就双方监管合作、数据交换,以及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相关安排,并将与港交所保持充分沟通,及时协商解决相关问题。[详情]

"新三板+H"推动市场国际化 赴港上市仍是少数人游戏

  中国网财经4月25日讯(记者 胡雨)自A股首家H股全流通试点企业公布之后,新三板也在近日驶入了资本市场“走出去”的快车道。 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坊间一直热议的“新三板+H”模式正式落地。现场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表示,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未来新三板市场还将在国际化道路上继续前行”。 有分析人士认为,“新三板+H”模式表明新三板迈出了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同时也是为新三板提升其市场管理和监管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另有分析人士指出,鉴于港交所现有的政策门槛,并非所有的新三板企业都适合赴港上市,相比之下生物科技行业或存更大优势。 赴港上市不设特殊条件无需摘牌 “新三板+H”模式落地之快远超预期。 1月24日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在2018新三板创新发展论坛上明确,2018年将推进新三板市场对外开放,针对部分挂牌公司提出的赴境外上市的需求,研究推进企业两地挂牌问题。 在高层释放利好信号之后,市场关于新三板企业如何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议论便从未停止。与此同时由于2018年第一季度市场颓势仍未扭转,不少企业开始着手准备摘牌赴海外上市的意愿,例如华图教育于2月13日从新三板摘牌后,不足1个月便在港交所披露了上市申请文件。 时间过去尚不足三个月,全国股转公司便已迈出与港交所互联互通第一步,而有意向在海外上市的挂牌企业也不必再大费周章。 根据全国股转公司与港交所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欢迎对方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在本市场申请挂牌/上市,全国股转公司不会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在信披方面,挂牌公司在筹划申请发行H股期间原则上无需申请暂停转让,但需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及时披露相关重大信息。 在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安看来,“新三板+H”模式的落地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上揭开了新篇章,表明新三板迈开了国际化发展步伐,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也为新三板提升其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还是新三板策略性推进市场化制度完善的重要举措,可谓一举多得。“全国股转公司要推动合作的健康和高效,就要一方面要迅速解决目前自身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迅速学习和了解港交所的市场运行规则和管理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三板挂牌公司发行H股无需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对此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新三板+H”模式将为新三板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资本市场选择,该模式的推进也有助于新三板在未来吸引并留住优质企业。 除此之外,部分在新三板中缺乏二级市场流动性的企业可借助港股市场提升估值定价效率,这也有助于新三板企业以更合理的价格进行后续资本运作。 并非适合所有企业 生物科技或存更大优势? 对于新三板企业而言,尽管赴港大门已经打开,但最终能否上市还不能一概而论。 相比新三板,港交所对于上市企业设置了多维度的门槛。以港交所主板为例,上市公司最近一年盈利不得低于2000万港元,前两年累计盈利不得低于300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608万元、2412万元,此外对市值和现金流也有要求,比如上市时最低市值20亿港元,前三个会计年度现金流入合计至少不得低于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6亿元、8040万元 。 按照主板三条财务指标统计,结合股东户数的要求,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预计新三板公司有108家企业或将符合主板要求,另有281家企业或将符合港交所创业板的上市规则,而截至4月24日新三板仍有11457家挂牌企业,符合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数量尚不足3%。 此外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指出,根据对港股市场的分析,港交所相对偏好大中型公司,而港交所《新兴公司及创新产业上市制度指出,拟针对香港主板,主要欢迎大型科技、医药企业赴港上市,中小型企业赴香港存有难度。 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由于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申请到香港交易所发行股票和上市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利好挂牌未盈利企业、生物医药类企业以及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 据悉在签署协议当天,包括神州优车、天士力营销、中投保、君实生物在内的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受邀参加,对于可能入选首批“新三板+H”试点企业,有分析人士认为或从上述企业中诞生。 尽管目前对于“新三板+H”具体如何落地、首批试点企业包括哪些尚不得而知,但全国股转公司已经明确,下一步全国股转系统和港交所将深化合作,就双方监管合作、数据交换,以及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相关安排,并将与港交所保持充分沟通,及时协商解决相关问题。[详情]

“新三板+H”模式的三大利好 附:新三板分红平均股息率超A股
“新三板+H”模式的三大利好 附:新三板分红平均股息率超A股

  2018年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2018年4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欢迎对方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在本市场挂牌/上市的申请。也就是说,在新三板市场的挂牌公司,符合香港上市条件的可以申请到港交所上市,而且不用摘牌,即所谓的“新三板+H”模式。三大利好首先是拓宽了 新三板 的融资渠道。众所周知,由于近年来新三板市场的疲弱,其定增数量和融资规模均出现大幅下滑。新三板在线 统计,今年一季度,新三板共计完成419次股票发行,同比下降45.65%;共计募集资金187.02亿元,同比下降35.23%。开通“新三板+H”上市,使得新三板上的优质挂牌公司可以在香港这个国际化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其次是防止新三板优质公司的大量流失。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三板共有299家公司摘牌,较上年同期增长4.64倍。而且4月份摘牌的公司已经有87家。事实上,挂牌企业摘牌的一大因素是转板IPO,寻求A股上市。尽管目前国内A股IPO有“一个亿的新要求”,挂牌公司IPO动力不减。一季度,众智软件、图腾信息、唐人影视等19家公司宣布进行上市辅导。而“新三板+H”模式的优点是,挂牌公司H股上市不需要摘牌,这对于优质挂牌企业来说,即可以在香港主板上市,解决融资和估值问题,亦避免摘牌困扰。三是促进新三板市场的国际化,增强新三板独立市场地位。按照公告,“新三板+H”是全国股转系统参与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有效方式,迈出了全国股转系统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全国股转系统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坚持自主渐进、互利共赢、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挂牌公司“走出去”,国际资本“引进来”提供了更多助力。显然,这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未来新三板市场将有更多的国际化合作模式,同时也为之后的转板制度、市场再分层、公开发行、连续竞价等一系列政策红利奠定基础。当然就目前而言,“新三板+H”模式对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不会有太大的帮助。4月20日,新三板做市指数报收899.10点,盘中触及最低点896.31点。符合优质挂牌公司利益“新三板+H”模式有利于市值较大的挂牌企业,小公司难度较大。按照规定,挂牌公司发行H股应当遵守《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及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全国股转公司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就流程上,包括国内程序和香港程序。国内审核主要是证监会国际合作部,香港市场是港交所。同时依据香港市场的上市要求,国内企业H股上市,需要满足的主要指标是,公司上市前三年合计盈利5,000万港元(最近一年须达2,000万港元),香港上市时市值须达5亿港元。总体而言,目前新三板市场市值低于5亿,三年盈利能力不到5000万的挂牌公司,赴港上市的难度较大。不过对于生物科技类挂牌企业,港交所或将放开相关限制。2月份,港交所就《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文件》进行了市场咨询,其中建议修订上市规则以促进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包括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据悉,此轮咨询之后,港交所最快将于4月底刊发咨询总结文件,其后将正式接受按新上市机制递交的上市申请。推荐阅读: 新三板分红企业大增 平均股息率超A股1.近三年来,新三板参与分红的公司数量激增。根据新三板在线研究院的统计,2016年分红公司达2265家,相较于2015年猛增51.71%。而2017年度有望超过2900家。2.在现金分红方面,新三板公司也毫不吝啬。从前两年的表现来看,2017年度有望完成三连跳,即从2015年的百亿级别,到2016年的两百亿级别,2017年或接近三百亿级别。3.经过与A股公司分红率及股息率的对比,新三板做市企业平均股息率达到3.81%,高于A股白马股2%股息率的平均水平。4.新三板公司分红意愿逐年提升,并且开始向全行业扩散。2017年行业平均分红率超过50%的行业达到了23个,比2015年、2016年多了7个。随着监管层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投资者也越来越重视公司基本面的优劣。其中,作为衡量公司质地的重要指标之一,分红率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及研究价值。据统计,截至2018年4月11日,A股发布2017年度分红预案的上市公司共有1170家,其中分红率超过30%的公司占比高达58%。如果从分红率和股息率两个指标来看,大公司表现要好于中小公司,这与过去一年经济结构的调整情况基本一致。可以这么说,高分红、高股息率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体现自身投资价值的重要落脚点之一,同时投资者在选择标的时也会重点考虑公司持续分红的能力,从而扎牢风险的口袋,做到进退有度。目前A股高股息率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地产、交运、汽车、化工、银行和采掘等行业;高分红率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医药、机械、化工、电气设备、汽车、电子等行业。那么对于 新三板 来说,结合2017年业绩,新三板企业的分红情况又是如何呈现呢?1.2015/2016年度新三板分红公司数量逐步提升1.1分红公司数量猛增51.71%新三板在线研究院 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2265家新三板公司实施了分红方案。其中,采用“纯现金”分红方案的公司有1245家;“现金+送转”的公司有378家;“零现金+送转”的公司有642家。2015年共有1493家新三板公司实施了分红方案。其中,采用“纯现金”分红方案的公司有670家;“现金+送转”的公司有219家;“零现金+送转”的公司有604家。从数据上看,2016年实施分红的公司数量比2015年大幅增长51.71%。其中2016年,“纯现金”分红的公司数量增长最快,较2015年增长85.82%,高于平均增长水平。1.2现金分红突破200亿元新三板在线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实施现金分红的1623家企业,现金分红合计超过222.13亿元,平均分红率约58.68%。2015年实施现金分红的889家企业,分红金额合计约122.49亿元,平均分红率约54.55%。从两年现金分红的对比数据来看,2016年现金分红比2015年增长81.34%,平均分红率比2015年高出4.13个百分点。1.3现金分红TOP10企业2015年现金分红排名第一的是垦丰种业,现金分红约4.3亿元;第二至第九名为金融企业,合计分红约24.73亿元,平均分红3.09亿元;排在第十名的是医药生物行业的成大生物,分红金额约1.87亿元。2016年的现金分红排名前十中,金融企业由2015年的8家下降至6家,医药生物从1家增至2家,电子设备和信息技术各1家,农林牧渔公司跌出前十名。从榜单的个股构成来看,同时出现在2015和2016分红前十名的公司有5家,这五家公司的分红金额高、稳定性强。其中4家属于金融行业,分别是南京证券、齐鲁银行、皖江金租和中投保;1家属于医药生物,即成大生物。1.4新三板现金分红全行业普及率提升新三板在线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现金分红前十的行业总计分红约100.18亿元,占当年现金分红总金额的81.78%;2016年现金分红前十的行业总计分红金额约171.11亿元,占当年现金分红总金额的77.03%。从现金分红绝对金额来看,2016年比2015上升了近一倍,不过在相对数据上,2016年分红前十的行业占全年现金分红比例有所降低,这说明除了前十的行业外,现金分红在新三板全行业中的普及率正在提升,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新三板企业越来越重视投资者的投资回报问题。现金分红排名前十行业的相对数据显示,分红增长最快的电子设备,2016年现金分红相对于2015年增长了231.56%,增速第二的电气设备为218.68%,第三医药生物为165.31%。十大行业中增速最低的是金融行业,仅增长5.49%。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虽然金融行业的现金分红的总金额始终保持在第一名,不过其成长性却不如其他几个行业。2.新三板2017年度分红趋势分析根据2015和2016两年的分红表现,2015年分红企业数量为1493家,占挂牌总量的29.11%;2016年分红企业数量为2265家,占挂牌总量的22.29%。虽然2016年分红企业数量大幅增长,不过相较于挂牌总量的增加,分红企业的比例却下降了6.82个百分点。截至4月18日,公布2017年度分红预案的企业数量达到1129家,涉及现金分红138.2亿元,已经超过了2015年全年。现金分红排名靠前的十个行业分别为金融、信息技术、机械设备、医药生物、文化传媒、电子设备、基础化工、休闲生活及专业服务、互联网、农林牧渔。从目前已经发布分红预案与年报的公司数量来看,分红预案的发布比例为29.09%。我们预计全年分红企业比例在25%-29%之间,这意味着2017年分红企业数量将超过2900家,涉及分红金额300亿元左右。3.新三板与A股企业分红对比(现金部分)3.1 A股高分红率高股息率公司集中于白马蓝筹如果一家公司能同时满足高分红率和高股息率两个指标,即分红率高于50%、股息率大于2%。那么对于投资者就意味着较为稳定的投资预期和财务回报。目前A股高分红、高股息的个股,主要集中于金融、食品饮料、地产和汽车板块。分项来看,A股股息率大于2%的公司主要集中于地产、交运、汽车、化工、银行和采掘等低估值板块;分红率在50%以上的公司主要集中于医药、机械、化工、电气设备、汽车、电子等板块;同时满足年报预告分红率高于50%、股息率大于2%的大盘蓝筹股主要集中于金融、食品饮料、地产和汽车板块。3.2 新三板174家做市公司平均股息率达3.81%2015和2016年,行业平均分红率超过50%的有16个。2015年,分红率较高的三个行业是化石能源、信息技术和综合;2016年分红率较高的三个行业是化石能源、电气设备和纺织服装。截至2017年4月18日,根据已公布分红预案的数据,行业平均分红率超过50%的行业达到了23个,比2015年、2016年多了7个,这说明提高分红率正成为越来越多公司的选择。股息率方面,相对于A股,新三板绝大多数股票的市值无法统计,因此,我们仅挑选出了做市股票进行分析。根据新三板在线研究院的统计,2017年已经公布分红预案(现金分红)的174家做市股票的平均股息率达到了3.81%,高于A股蓝筹白马股的平均值。4.精选:分红率高于50%及股息率大于5%的新三板公司本文来自三板在线,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详情]

专家:如何让“新三板+H”真正落地生根
专家:如何让“新三板+H”真正落地生根

  作者 苏培科(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新经纬特约专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呈现出大面积的“摘牌潮”。一些质地相对较好的新三板挂牌公司纷纷摘牌准备IPO,而大量质地一般和质地较差的公司也出现了大面积摘牌的现象。之所以出现“摘牌潮”,主要是因为很多公司挂牌后发现情况与预期不一致。一些公司挂牌新三板后不但没有得到融资和公众的认可,反而被严苛的监管措施和信披要求弄得力不从心,而且每年还要为维持在新三板的位置付出成本并公开财报,于是很多公司选择了摘牌退市。理论上,挂牌和摘牌都是企业自主的选择,并无不当之处。但如果一个市场出现蜂拥上市和大面积摘牌都是不正常的。尤其是大面积自主摘牌潮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参与者对该市场的信心不足。不过,就在4月21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与港交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欢迎对方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到对方市场挂牌和上市,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申请到香港联交所发行股票和上市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而且公司赴港上市不用在新三板摘牌,可直接采用“新三板+H”的模式。“新三板+H”模式的利好何以体现?“新三板+H”模式的出现,对于目前的新三板市场无疑是一个利好,至少能让那些质地相对较好的公司既不用摘牌,还多了一种选择权,这对保证新三板市场的公司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新三板+H”模式的出现,对港交所而言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是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的又一战略举措。香港市场虽然具有自由港的市场环境,但缺乏潜在的上市资源,香港本土的实体经济环境不足以支撑香港股票市场的壮大。因此,连接内地市场和接通内地上市资源相当于为香港市场开拓了一片“苗圃基地”。据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统计,在现行的港交所上市规则下,将有多达108家新三板企业符合香港主板要求,另有281家新三板企业符合港交所创业板的上市规则。由此,仅“新三板+H”模式此一举就可能为港交所争取到近400家的IPO资源,这对香港市场的发展无疑是一项利好。“新三板+H”模式落地还需土壤不过,要想让“苗圃基地”生机勃勃,市场仍存努力空间。如果“新三板+H”较独立IPO缺乏便捷性,而新三板市场不能为挂牌企业提供成长的土壤,那么“新三板+H”模式或许也将无济于事。因此,营造有利于挂牌企业存在的环境是新三板市场的当务之急。而对于港交所而言,则应给“新三板+H”开设更多的便利条件,让新三板企业体会到“新三板+H”模式较直接申请香港上市的简单和快捷,合作谅解备忘录或许才有实际操作性,而非简单的象征性合作。一方面,香港投资者似乎不喜欢炒小盘股,其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千股”横行让投资者对细价股产生了恐惧和厌恶情绪。而更深层的原因是香港的各类实业被几家大集团寡头垄断,小企业由于缺乏想象力,且香港房屋租金高企等因素,难有出头之日,这也就形成了香港的市场生态。另一方面,香港市场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群体,投资主要配置在蓝筹股。但正如前两年香港二级市场的低估值成为很多H股退市私有化回归A股的主要原因,如果中小企业在香港市场继续得不到重视,或香港的二级市场估值继续与内地A股一级市场估值差不多,相信真正优质的中小企业不会选择赴港上市。因此,“新三板+H”要想真正落地生根,港交所和新三板市场必须要加快改革的步伐,提高互联互通的融合度,结合两个市场的彼此优势,改革两个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让“新三板+H”成为真正创新的合作新机制,让在这两个市场同时挂牌上市的公司和两个市场的投资者都能受益,这样才能让“新三板+H”充满生命力。(中新经纬APP)【专家简介】苏培科,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境内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的专栏作者。[详情]

内地香港市场互通加速:启动“新三板+H”赴港计划
内地香港市场互通加速:启动“新三板+H”赴港计划

  本报记者 谷枫 北京报道 刚刚结束的一周,内地资本市场同香港市场的连通达到新高度:H股全流通以及新三板+H股相继浮出水面。 4月21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全国股转系统”)和港交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现场,全国股转系统总经理李明表示:“此举迈出了新三板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有助于挂牌公司统筹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的资源与优势,拓宽国际视野,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结合两个政策来看,H股全流通试点也为新三板+H股后续发展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除了首家试点企业联想控股外,H股全流通目前也有两家试点企业正在准备方案。而首批新三板+H股的企业或将从神州优车等11家企业中产生,其中已有4家企业在此前启动了赴港的相关准备工作。 但落实到此次两地市场互通的企业标的上,目前潜在规模并不乐观,市场人士认为,近期两地资本市场的数项合作,更多是在为未来进一步互联互通打基础。 互通的开端 作为H股全流通首家试点企业,联想控股目前总市值586.7亿港元,其中可流通外资股97.57亿港元(占比 16.6%),非流通内资股占比83.4%。 梳理来看,H股全流通惠及的更多将是国企。4月23日,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便指出:“H股企业以国企为主,在‘全流通’条件下,内资股获得了资本处置和流转的空间,流通性和市场参与度有望增强。内资股流动性的增加,有助于加速企业混改、完善公司治理、增强管理层激励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还有两家试点企业正在准备方案,按证监会此前的表态,仍将成熟一家推出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H股全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新三板+H股”此后的政策扩展预留了空间。 “目前‘新三板+H股’参照的应该还是A+H的模式,即企业独立分开在在两个市场完成挂牌和上市,两个市场间相互并不连通,但H股全流通的工作意味着未来如果全面推开,新三板挂牌企业或也存有全流通的可能性。”一位中金公司投行部人士分析。 除了未来可能的全流通,对于上周末正式确认的新三板+H股模式,市场认为这一探索还具有配套其他政策的空间。 “‘新三板+H 股’的改革有积极象征意义,后续如果监管层继续推出如‘沪港通’等类似的配套制度,将引入新的资金与更多机构投资者,流动性问题将得到改善。另外,港交所提出的同股不同权等模式也具有借鉴的参考意义。”一位北京地区新三板市场的资深投资者认为。 4月23日,光大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分析师叶倩瑜则表示:“新三板+H股两地挂牌可以留住部分准备从新三板摘牌而去港股上市的优质企业,防止新三板优质公司流失,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新三板市场与港股市场接轨,为未来发行制度等的进一步改革埋下伏笔,市场的独立性或将得到逐步提升。” 已有企业启动准备工作 证监会在公布H股全流通试点时便设置筛选条件,这也意味着企业范围早已划定,即优先选择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理念,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契合服务实体经济、“一带一路”战略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另外,证监会在H股全流通试点期,也不会推出太多试点企业。 因此,市场对于新三板+H股参与企业的期待更多。值得注意的是,就在4月21日签署仪式上,有包括神州优车、天士力营销、中投保、君实生物在内的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受邀参与观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从相关机构处了解到,首批新三板+H股的企业或将从这11家企业中产生,其中已有4家企业在此前启动了赴港的相关准备工作。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同数位业内人士沟通后了解到,市场认为新三板+H股目前针对的仅仅是新三板很小的一部分企业,其政策效果类似于可转债等政策。 4月23日,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负责人彭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预计存在较高的两地上市门槛,我们认为‘新三板+H’模式并不会是挂牌企业的普遍性选择,预计只有少部分优质挂牌企业能满足‘新三板+H’模式的条件,真正能够申请‘新三板+H’两地上市的挂牌企业数量有限。由于香港和内地执行不同的会计准则,考虑到两地挂牌的财务成本,只有一些综合实力强的优质企业愿意承受这个成本。” 力鼎资本CEO高凤勇则提出,以下四类新三板公司应该重视此次新三板+H股的机会。 他表示:“一是净利润水平在5亿人民币左右,并且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在A股上市的传统行业公司(含A股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二是部分特定行业中,净利润水平较大,但是短期内较难在A股上市的公司,比如影视、手游、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公司;三是收入规模和用户规模大,但是尚未形成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四是受制于外汇管制,但是确实有境外募资和投资需求的公司。” (编辑:巫燕玲)[详情]

“新三板+H”正式落地 四大方向股最为受益(附股)
“新三板+H”正式落地 四大方向股最为受益(附股)

  来源:微信公众号 新浪券商基金 部分内容综合自券商中国 “新三板+H”正式落地 周六,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和全国股转公司在北京签约合作,迈出了企业在新三板、港交所两地同时挂牌上市的第一步。核心内容是:新三板挂牌公司可以到境外发行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简称“发行H股”),无需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 根据规则,新三板挂牌公司可在不摘牌的情况下赴港上市,重点内容有: 1、 挂牌公司可以到境外发行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简称“发行H股”),无需在新三板终止挂牌。挂牌公司可以结合自身业务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进行资本运作,实现与境外资本的对接。 2、 挂牌公司发行H股应当遵守《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及证监会相关规定,全国股转公司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 3、 挂牌公司申请发行H股,应当按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的相关要求,在全国股转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及时披露相关重大信息,包括董事会决议、股东大会决议、中国证监会受理申请材料、向香港联交所提交申请材料、中国证监会核准情况、香港联交所聆讯情况、刊发招股说明书、完成股票发行和上市及其他对股票转让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4、 挂牌公司在筹划申请发行H股期间应当履行信息保密义务,原则上无需申请暂停转让。挂牌公司如存在两种特殊情形时,应当及时申请暂停转让,直至按规定披露或相关情形消除后恢复转让。 5、 挂牌公司申请发行H股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全国股转系统及香港联交所的相关规定,修订公司章程。 6、 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披露的文件应当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同步披露。 7、 申请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关于同时发行A股与H股的上市公司运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的相关规定。因会计处理不同导致两地信息披露产生差异的,挂牌公司应当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予以披露并解释说明。 8、 主办券商对挂牌公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对于挂牌公司根据香港联交所规则要求披露的信息,主办券商应当督导挂牌公司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同步披露,并对前述披露文件内容的一致性进行审查。 9、 全国股转公司和香港交易所将深化合作,就双方监管合作、数据交换,以及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相关安排。全国股转公司将与香港交易所保持充分沟通,及时协商解决相关问题。 10、 这仅是第一步,日后还将推出更多举措,以完善新三板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一线监管职能,推动新三板市场发展。 新三板+H股出台,四大方向股最为受益 对于“新三板+H股”公司,主办券商需履行督导职责,对于挂牌公司根据香港联交所规则要求披露的信息,主办券商应当督导挂牌公司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同步披露,并对前述披露文件内容的一致性进行审查。 后续,全国股转公司和港交所还会就监管合作、数据交换,以及发行H股的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相关安排,可以预计相关政策将密集落地。 1)港交所最为受益,新三板+H股呼之欲出,作为香港承接内地新三板企业上市的场所香港联交所最为受益。 2)生物医药股受益,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部分挂牌企业积极筹划以实现“新三板+H股”,尤其是一些生物医药科技公司。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在新三板中,目前最符合、可能也是唯一符合港交所新规则的,就是“没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其他行业新三板企业暂时不能走3+H的绿色通道。从企业数量看,港交所要求“没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最低市值需达到15亿港元 据测算,满足4月20日收盘市值要求的新三板生物医药科技公司为成大生物、之江生物、欧林生物、原子高科、禾元生物、泽生科技、中钰医疗、嘉禾生物、诺泰生物共9家。其中没有盈利的有欧林生物、禾元生物、泽生科技、中钰医疗、诺泰生物这5家。 3)券商股较为受益,主办券商对挂牌公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对于挂牌公司根据香港联交所规则要求披露的信息,主办券商应当督导挂牌公司在全国股转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同步披露,并对前述披露文件内容的一致性进行审查。 参考券商2017年保荐机构IPO通过率、港股上市以及券商投行业绩三项指标,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广发证券等大型券商将更为受益。 4)港股H股存量股份较高公司。有券商人士分析,这一政策使得一批优质的公司不用离开三板去香港,也使得一些香港的公司,它们一些不能流通的股份到三板流通,给了优质公司继续在新三板待着的好机会,或者吸引一些新的优质公司能挂三板。受益“新三板+H股”,那些H股公司存量股份较高的公司可以到新三板流通,较为受益。伊泰煤炭、中铝国际、联想控股、中国电信、中信建投等较为受益。 [详情]

“新三板+H”正式落地 或将有利优质公司的估值修复
“新三板+H”正式落地 或将有利优质公司的估值修复

  本文源自:诸海滨新三板重 磅事件根据中国证券网报道,“新三板+H股”正式落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21日在京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份备忘录,双方欢迎对方市场符合条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在本市场申请挂牌/上市。同时,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申请到香港联交所发行股票和上市,将不设前置性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迈出了企业内地与香港市场两地挂牌的第一步。据悉,下一步双方还将就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行论证和明确。我们点评如下:1.政策推进的时间进度超预期:对于新三板而言,新三板+H股的政策或将更加明确新三板的定位,同时两地开放或将引导新三板市场实现估值重构。近期一系列新三板改革政策的推出时间超出市场此前预期,我们相信,新三板市场各项改革的的脚步或已渐行渐近。2. 新三板+H股试点的影响?为新三板中优质企业提供了可参考的标杆,企业或将有更加国际化的选择:香港市场是核准制市场,企业上市速度较快,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新一条融资途径,向国际化迈进。我们在报告中提到,根据对港股市场全方位的分析,港交所相对偏好大中型公司,港交所《新兴公司及创新产业上市制度》新规,拟针对香港主板,主要欢迎大型科技、医药企业赴港上市,中小型企业赴香港存有难度。股转系统将与港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或将能够为更多中小型企业提供标杆,也能为企业更加理性选择提供帮助。3.根据香港上市规则,108家新三板公司或符合港交所主板上市财务标准,281家新三板公司符合港交所创业板上市规则:根据现行的港交所上市规则,按照主板三条财务指标统计,结合股东户数的要求,新三板公司有108家企业或将符合主板要求,另有281家企业或将符合港交所创业板的上市规则。4.新三板+H股或为新三板公司带来估值参考,港股生物医药估值较高平均市盈率达50X(对应新三板23X、A股36X)香港生物医药板块的公司估值较高,机构投资者对于早期医药公司有成熟方法并不完全依赖市盈率定价,但总体高于A股和新三板市场,例如:药明生物(2269.HK)PE309X,市值是936亿。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市值444亿,估值217倍。此次试点企业对于新三板生物科技类公司的开放或将为部分尚未盈利或处在成长期的新三板生物医药公司给予估值锚定,也为投资人对新三板的估值定价提供参考价值。5.借鉴金融、地产等行业AH股折溢价历史上修复,新三板+H股推出或将有利优质公司的估值修复。AH股价差源自两地市场的投资者在风险偏好和投资理念上有较大差距。例如港股投资者偏好大市值龙头股票,而A股投资者偏好小市值、高弹性品种。新三板作为以国内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由于流动性缺失,市场存在大量8X-12X市盈率优质企业。港股市场主要以境外投资者为主且投资期限较长。未来影响新三板+H股公司的折溢价主要因素或将包括流动性、定价话语权、政策敏感度等。尽管从A+H历史经验看,多数H股价格都低于A股同类公司,但2015-2017年金融板块和地产板块H股曾经一度高于A股,并带领相关A股相关行业估值修复,这也说明这一机制有助于估值互相引领和传导。未来新三板+H股推出后,由于有了估值参考,一批优质新三板公司估值或将修复。根据现行上市规则,108家新三板公司符合港交所主板上市财务标准,281家新三板公司符合港交所创业板上市规则根据现行的港交所上市规则,按照主板三条财务指标统计,结合股东户数的要求,新三板公司有108家企业或将符合主板要求,另有281家企业或将符合港交所创业板的上市规则。港股生物医药公司估值较高,或将为部分新三板公司带来估值参考港股生物医药板块的公司估值较高,部分企业的市盈率高达几百倍,例如药明生物PE309X,市值是936亿。金斯瑞生物科技市值444亿,估值217倍。此次试点企业对于新三板生物科技类公司的开放或将为部分尚未盈利或处在成长期的新三板生物医药公司给予估值锚定,也为投资人对新三板的估值定价提供参考价值。风险提示:政策落实不达预期、流动性风险[详情]

“新三板+H”政策落地将提速 谁有望率先“吃螃蟹”
“新三板+H”政策落地将提速 谁有望率先“吃螃蟹”

  从权威渠道获悉,新三板挂牌企业同时在港交所上市的相关安排(以下简称“新三板+H”),将于近日公布实质性进展。一些新三板企业已接到邀请,将前往全国股转公司进一步了解两地挂牌事项。挂牌企业有望告别“二选一”难题3月22日,华图教育在港交所官网披露了上市申请文件。这是一家备受市场关注的职业教育龙头股,在新三板上完成过两次融资,募资近9亿元。2月13日,华图教育从新三板正式摘牌,赴香港谋求上市。截至4月19日,超过50家新三板企业在公告中提及考虑去其他市场寻求机会的打算。留在内地,还是奔赴香港,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艰难的抉择。一家挂牌公司董事长向记者阐述了企业的两难苦恼:“公司主营业务在境内,与大家的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境外投资者并不会感同身受,也看不懂我们的经营逻辑。”另一方面,在该董事长看来,新三板的发展不及预期,对于一家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来说,估值和融资事关企业生死,“摘牌去港股市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通过两地挂牌,企业能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投资者,更广阔的融资平台。对于一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类的企业来说,在境内外投资者对公司认知不一致时,两地挂牌的方式或许更有利于平衡两地估值差异,更能展现公司价值。因此,全国股转公司即将推出“新三板+H”政策的消息,引发诸多企业关注。百合网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会密切关注全国股转公司的动态。成大生物董秘刘蕴华则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在组织调研港股市场。有嗅觉敏锐的中介机构已经率先行动。中信建投中小企业金融部总监段飞飞向记者透露,基于公司对市场的预计及客户需求,中信建投已会同香港子公司成熟的投行业务团队,与具有两地挂牌需求的企业进行对接。就目前的对接沟通情况来看,部分企业有明确的意愿,争当“新三板+H”第一股。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企业或率先“吃螃蟹”在上海证券报主办的“2018新三板创新发展论坛”上,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透露,下一步,全国股转公司将针对部分挂牌公司赴境外上市的需求,研究推进企业两地挂牌问题;同时将积极研究VIE结构公司挂牌问题,为优质境外上市公司回归境内资本市场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李明表示,全国股转公司将深化与港交所、纳斯达克的交流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记者获悉,港交所和全国股转公司高层在2018年春节前就进行了沟通,商议落实“新三板+H”。经过多方努力,这一政策将在近日向市场公布。安信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分析认为,代表着新经济发展方向的信息技术、医药生物等类型的企业有望率先“吃螃蟹”。此外,记者了解到,君实生物等企业是其中备受关注的明星公司,也被券商认为最有可能成为“示范生”之一。“新三板+H”将给新三板投资生态带来何种影响?实施两地挂牌政策后,新三板企业在港交所发行新股时的定价将参考其在新三板上的估值。目前来看,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类企业在港股估值都不低,因此两地挂牌可能会对新三板相关板块的股价带来提振。券商研究人员提醒,投资者可以去研究并发现新三板的优质公司,享受价值投资的收益。从这几天相关个股的走势可以看出,部分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已开始布局。联讯证券新三板分析师彭海指出:“参照‘A+H’的经验,H股部分还需要承受汇率的风险。新三板如果要与海外市场接轨,最好能引入同股不同权、类似沪港通和深港通等一系列举措。”[详情]

小调查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