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网贷平台校园贷业务被暂停 59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平台校园贷业务被暂停 59家网贷平台退出

利用大数据技术,大学生的个人数据进入征信报告,信用评价将得到有效解决,对商业银行再开展校园贷非常有利。[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6月29日  15:18
银监会整治校园贷乱象:银行系入场 网贷机构一律退出
银监会整治校园贷乱象:银行系入场 网贷机构一律退出

在大学校园,你可能再也看不到各色各样的网贷地推人员贴广告、拉人头、做推广了。如果还有,你可以尴尬却不失优雅的说一句“滚”了。[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29日  09:54
银监会等三部委下发通知 合力规范校园贷
银监会等三部委下发通知 合力规范校园贷

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详情]

中国银监会网站|2017年06月28日  16:07
银监会点名求职贷培训贷:网贷机构不得开展校园贷业务
银监会点名求职贷培训贷:网贷机构不得开展校园贷业务

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详情]

中国银监会网站|2017年06月28日  16:16
网贷系叫停银行系重生 校园贷从盲批走向正门
网贷系叫停银行系重生 校园贷从盲批走向正门

校园贷从“盲批”走向“正门”,银监会要求网贷机构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制定退出整改计划;银行进军校园金融“开正门”,分析称有望解决多头借贷问题。[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6月29日  07:05
校园贷之治:非批准持牌机构不得提供校园金融服务
校园贷之治:非批准持牌机构不得提供校园金融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06月29日  06:48
网贷机构校园贷正式被叫停 银行和互金合作创新模式
网贷机构校园贷正式被叫停 银行和互金合作创新模式

有分析人士指出,相比银行独立开发校园贷,未来银行和互金合作开展校园贷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模式。[详情]

北京商报|2017年06月29日  02:05
互联网校园贷平台渐进式转型 瞄上白领分期消费市场
互联网校园贷平台渐进式转型 瞄上白领分期消费市场

此前专注于校园贷市场的桔子理财发布公告称,将逐步停止学生消费金融资产供应,将相关债权推荐给持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将稳步提升白领人群的消费金融债权。[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06月29日  05:37
银监会等就校园贷管理下发通知:鼓励银行研发产品
银监会等就校园贷管理下发通知:鼓励银行研发产品

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详情]

中国银监会网站|2017年06月28日  16:16
校园贷诈骗案涉案金额达5496万元 受骗人数约3679人
校园贷诈骗案涉案金额达5496万元 受骗人数约3679人

据不完全统计,有据可查的校园贷诈骗案的受骗人数约3679人,涉案金额达5496余万元。[详情]

北京商报|2017年06月23日  07:35

最新新闻

网贷平台校园贷业务被暂停 59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平台校园贷业务被暂停 59家网贷平台退出

  来源:人民网 记者 李海霞 备受争议的校园贷最近几年一直处于人人喊打的状态。进入2016年以来,“马上就要被关了”的传言也是此起彼伏。直到今年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联合发文,要求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平台一律暂停新业务并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尽管监管部门并未明确整改时间表,但留给网贷平台的时间不多了,毕竟“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的诉求,已经被提及太久。 从去年到现在,监管“严”了起来 银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当前校园贷出现的滥发高利贷、暴力催收、裸条贷款等违法违规现象,是此次《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整顿的核心问题。 “这些网贷平台过度膨胀的欲望和贪婪,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已经无法管控。《通知》下发并要求未经允许的机构不能从事校园贷业务,也是监管部门的无奈之举。”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多起大学生自杀恶性事件,足以说明网贷平台催债手段的恶毒和引发的后果的严重性。 对校园贷的监管已是“箭在弦上”。然而,6月28日的《通知》,并非监管部门第一次发布校园贷监管通知。 早在2016年,银监会、教育部等部门就多次下发整治校园贷的相关通知和规定。 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8月24日,银监会亦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 9月29日,教育部再度发文《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 10月起开展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中,银监会明确将校园网贷作为整治重点,并与教育部等部门建立了校园网贷联合工作机制。 而直到今年4月1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 一位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平台负责人表示,一年多来校园贷业务一直处于被高压监管的状态,此次三部门发文算是将网贷机构请出了校园。 从P2P到银行,传统机构重回校园 一方面是将网贷平台请出校园,另一方面是将传统银行再次迎回校园。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今年全国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表示“校园贷要开正门”,被业内视为为银行系“正规军”进军“校园贷”定下基调。 《通知》中提及,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 同时,能一起进入校园的还包括“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 通过发展正规金融“正门打开”,用“良币驱逐劣币”,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产生,似乎是监管部门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与互联网平台相比,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大学生信贷业务,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这些正规金融机构应成为校园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银行资金成本较低,能够提供较低的借贷利率;机构网点较多,便于提供服务和开展贷前调查;具有丰富的信贷业务经营经验;风险管理较为规范,不会发生暴力催收等。 事实上,早在2003年开始,银行就已经开始为大学生提供信用卡业务。然而,最终由于较高的注销率、较高的睡眠率、较高的坏账率,而在2009年被银监会一纸禁令叫停。加上2011年出台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均明确规定,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各发卡银行很快就退出了这一市场。 在李爱君看来,当时,商业银行之所以暂停校园贷业务,也是因为学生没有进入征信系统,违约率非常高。但是现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大学生的个人数据进入征信报告,信用评价将得到有效解决,对商业银行再开展校园贷非常有利。 “信用卡、助学贷款、消费贷款等,都是商业银行针对大学生这一客户群体已经开展的金融业务,下一步应继续优化和创新。”董希淼说。 截至目前,已有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相继推出相应的学生贷款产品。 从疯狂到退出,网贷平台前景如何 无论情愿与否,网贷平台从校园贷里抽身而出,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通知》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对于存量校园网贷业务,网贷机构要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业务规模等状况,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 不按要求退出校园贷有什么后果?《通知》指明,对拒不整改或超期未完成整改的网贷机构,依法依规予以关闭或取缔,对涉嫌恶意欺诈、暴力催收、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3日,全国共有6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主要是消费分期平台和在线信贷平台,其中专注于校园贷业务的平台有31家。截至23日,全国共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平台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 董希淼认为,对互联网平台的退出,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平台的实际情况灵活实施。 “已经放出去的贷款有一部分可能尚未到期,存量消化是一个过程,不可能在一个时间马上把钱收回来。强行收贷,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也不符合整治的初衷。”董希淼说,应给平台退出留出一定的时间。 对于被暂停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建议,这些机构可以转向为银行提供服务,成为助贷机构,为银行提供用户导流,并可以进行用户筛查、评价等辅助工作。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邹纯也认为,银行和互金合作开展校园贷应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模式,比银行单独做要更好。银行具备较严格的风控体系,也符合监管“开正门”的思路,互金公司有消费场景,有之前为学生群体提供消费贷款所积累的经验和数据。银行合作的对象主要是有电商背景的互金公司,一般的网贷平台被监管要求暂停校园贷业务,不会是银行的合作对象,想要转型获得新生比较困难。[详情]

新浪综合 | 2017年06月29日 15:18
监管重拳整治校园贷 银行迎利重返大学
监管重拳整治校园贷 银行迎利重返大学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叱咤校园消费信贷市场多年的网贷机构,由于出现了滥发高利贷、暴力催收、裸贷等恶劣事件而最终被全面封杀。 根据6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网站发布公告称,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通知》表示,要强治理,防风险。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同时,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监管部门应联合各方力量,加强整治,及时纠偏。 一边是监管对于网贷机构“校园贷”业务的“一刀切”,一边是《通知》鼓励用“良币驱逐劣币”,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产生。 《通知》提出要开正门,补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风险特点,开发既能满足大学生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校园金融产品。 对于校园消费信贷市场,此前已经蠢蠢欲动。 在《通知》公布同日,中国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同时公开表示,以“正规军”身份重回校园市场。 早在今年5月,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几乎同时推出校园金融产品,率先重返校园。随后,广发银行也推出了一张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信用卡——广发摆范儿信用卡。 6月28日,农行在上海召开大学生信用卡金融服务校园行暨上海站发卡启动仪式。据悉,农行推出的优卡信用卡针对大学生需求,在校期间免年费,减轻大学生负担;此外定期开展分期手续费优惠,为大学生提供合理的消费信贷支持,减轻还款压力;同时,提供教育学习平台,与“网易云课堂”合作,定期为学生免费提供英语、证书考试、职业素养等网络学习课程,助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银行还能借此提前积累个人信用,毕业后,农行将根据学生的用卡情况提供专属信用报告。 招行此次推出的大学生闪电贷产品,目前已经在招行上海分行先行试点,后期将逐步在全国推广。据了解,申请者只要下载招行App即可直接在手机上申请,最多可以借8000元,最长可分24个月还款,日利息低至万分之1.7。 谈及对于校园贷的审核,招行表示,该行利用了大量风控技术,比如大数据+风控模型,银行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查询授权,系统可自动调取大量内、外部的数据信息,再经过一套风控逻辑的运算后,得出评分及等级,最终对每位申请人给出审核意见。 《通知》同时表示,要正观念,补教育。整顿校园贷市场的同时,要抓好校园秩序管理与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各高校开展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引导学生科学理性消费,健全举报惩戒制度以维护校园稳定秩序。 此次农行推出的大学生优卡信用卡,集结产业龙头构建大学生金融服务权益优享平台,在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需求、保障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同时,与高校共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金融观和价值观。 招行在推出大学生闪电贷的同时表示,在其个人贷款公众号上也将不定期推出关于贷款申请指引、福利优惠和诈骗识别等普及宣传内容,引导大学生贷款建立正确的借款观念和树立维护自身信用的意识。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除了银行直接进入校园消费信贷市场外,还有的银行通过与既有网贷机构合作进入校园贷市场。 某家与网贷机构合作进入校园市场的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该行与网贷机构的合作形式,是网贷机构为其提供经过初步筛选后的在校学生客户,银行随后依照自己的风控要求再次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银行将对其进行消费信贷的授信。 “与既有从事校园贷的网贷机构合作,这些公司的优势在于具有自己的客户流量,而对于校园市场,银行的熟悉程度相对较差,通过这种合作,我们也在尝试接触这部分客户。”上述银行内部人士如是说。 “银行布局校园贷,获得的利润很少,银行更看重的是四年大学过后,在校大学生可能就变成社会的白领,之后会成为社会消费的中坚力量,在校阶段接触这些客户,可以更早抢占这些客户。”某银行零售业务部人士告诉记者:“而银行传统营销和展业模式,可能很难获得在校学生的青睐,因此借力已经在校园市场‘打滚’多年的网贷机构的力量,或许有助于银行展业。”[详情]

中国经营网 | 2017年06月29日 10:01
银监会整治校园贷乱象:银行系入场 网贷机构一律退出
银监会整治校园贷乱象:银行系入场 网贷机构一律退出

  来源:微信公众号 新浪金融  作者:半月 “同学,缺钱吗,无抵押贷款需要吗?” 在大学校园,你可能再也看不到各色各样的网贷地推人员贴广告、拉人头、做推广了。如果还有,你可以尴尬却不失优雅的说一句“滚”了。 暴力催收、裸条借贷、大学生不堪受辱自杀等等字眼曾给校园贷蒙上一层阴影,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下,借贷走入大学校园,并迅速扩张,但行业发展的背后触目惊心。 6月28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明确指出将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通知》从两方面整治校园贷乱象,一是鼓励正规金融机构进入校园贷市场;二是将网贷机构完全赶出校园。这也意味着金融机构将作为正规军完全占领校园贷市场,开拓新的业务。 来,跟我一起说,P2P网贷机构不能发放校园贷款了!P2P网贷机构不能发放校园贷款了!P2P网贷机构不能发放校园贷款了!记住了吗? 银监会今天还点名指出,一些非网贷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开展借贷业务,突破了校园网贷的范畴和底线,一些地方“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不良借贷问题突出,给校园安全和学生合法权益带来严重损害,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同学们,答应我!遇到“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要多长个心眼,好吗? 银行大踏步入场校园贷市场 谁还不缺点钱啥的?尤其我们大学生,正是大好的青春,不论是报驾校缺钱,换苹果手机缺钱,还是谈恋爱缺钱…… 毋庸置疑,大学生也已经逐渐成为消费的重要群体,校园贷市场的存在也是必然现象,整治也宜疏不宜堵。 银监会此次对校园贷的整顿,总体思路也是开正门,让银行来提供服务。据了解,目前包括工行、中行、建行和招行都已经涉足此类业务。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表示,作为传统金融机构,银行推行校园贷业务在风控上主要有两方面优势:一是在信贷方面有深厚的经验,此前银行发行信用卡积累了大量的大数据风控经验,比如广东建行推出的校园快贷将通过数据分析并结合学生使用行为,建立信用额度成长模型、风险预警启动模型、客户价值评估模型进行综合跟踪及评估;二是银行公信力较强,道德风险低,便于和学校共同开展风控,避免暴力催收。比如中行校园贷产品将采用高校深度合作模式,由高校和银行共同审核学生借贷需求。 银监会在《通知》中指出,第一,以后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来做校园贷业务(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 第二,由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开发校园贷产品(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风险特点,开发既能满足大学生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校园金融产品)。 银监会指出,开展校园贷的银行应制定完善的校园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贷前调查评估,认真审核评定贷款大学生资质,重视贷后管理监督,确保资金流向符合合同规定。 另一方面,如发现贷款大学生存在资料造假等欺骗行为,银行应提前收回贷款。所以,大学生就算是从银行借钱,也要保证自己资料的真实性,做个友好的借款人,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监管红线:网贷机构一律不得触碰校园贷业务 银监会指出,要杜绝网贷机构发生高利放贷、暴力催收等严重危害大学生安全的行为。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 所以,我们再来重读一遍:P2P网贷机构不能发放校园贷款了!!! 首先,正在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不得再提供此业务。(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主动下线校园网贷相关业务产品,有序清退校园网贷业务待还余额) 其次,未做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不得进入校园。(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再者,对于存量校园网贷业务,明确退出时间表。(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业务规模等状况,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 此外,对拒不整改或超期未完成整改的,要暂停其开展网贷业务,依法依规予以关闭或取缔,对涉嫌恶意欺诈、暴力催收、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还是要提示下大学生们,借贷不可怕,但不正当借贷背后带来的可能是无休止的催收、恐吓及骚扰。在网贷机构被明确不能从事校园贷业务后,莫要再涉险。[详情]

新浪财经 | 2017年06月29日 09:54
网贷系叫停银行系重生 校园贷从盲批走向正门
网贷系叫停银行系重生 校园贷从盲批走向正门

   张燕(化名)的父亲用三天时间整理出张燕半年来的欠款,上图是他向记者出示的部分“账本”。 受访者供图 网贷系叫停 银行系重生 校园贷从“盲批”走向“正门”,银监会要求网贷机构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制定退出整改计划;银行进军校园金融“开正门”,分析称有望解决多头借贷问题 来源:新京报 昨日,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从事校园网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通知》还表示要“开正门”,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军校园贷市场。 乐信集团表示,这一政策出台,对互联网金融领域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正视并满足了学生群体的合理金融需求,另一方面也便于监管,从而规避不合规费率、多头借贷等方面的问题。由个别不良网贷平台引发的“校园贷”负面频发现象有望终结。 专家认为,要解决大学生多头贷款的难题,需要建立完整的信息共享系统。 从“盲批”到走向“正门”,狂飙突进的校园贷终于停了下来。在过去的两三年中,校园贷乱象丛生。业内人员指出,有网贷平台风控被忽视,几乎到了“盲批”的地步,而多头借贷不断出现,甚至部分地区有80%以上的学生有在三家或者更多平台借款的记录。此外,中介在校园贷乱象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16年下半年,多家校园分期平台宣布退出或收紧校园市场。偏门关、正门开,银行的介入既有利于培养未来客户,也有助于建立大学生征信系统。 网贷风控被忽视,“到了‘盲批’的地步” 2015年6月,张林(化名)的公司正式涉足校园贷业务。此前,张林的公司作为某手机品牌河南高校分销商,为郑州各大高校的学生提供手机分期业务,“公司业务完全和金融没关系”。 此前的2014年,校园贷在需求的缺口上崛起了。分期乐、趣分期、爱学贷先从iPhone等大学生钟爱且有点“买不起”的商品切入,结合电商、地推和分期付款的优势,短平快地迅速在全国大学蔓延。仅2014年,三家平台在年内分别宣布已完成全国布局,且单月销售额突破一亿。 2015年,校园贷分期市场迎来狂欢,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落地广州的网贷平台壹宝贷也在这一年将投资触角伸向校园贷市场,“投资了一家校园贷平台”。 “2009年银监会叫停了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后,校园金融市场被封住,但需求一直还在,而且90后的大学生消费意识更超前,”壹宝贷总经理、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副会长罗浩杰说,因无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产品,互联网金融平台应运进入校园贷市场。 但不到一年,张林和罗浩杰的公司均选择关停校园贷业务。 “竞争不规范,半年后我们就完全关闭了校园贷业务。”张林说,有校园贷平台为了竞争号称零利息、无息等吸引学生,但背后将利息转移到产品上。“此外,有些平台并不直接提供产品和服务,而是直接放钱,变成了放贷机构。” 罗浩杰对行业的无序竞争有着类似的体会。 “拼价格、拼利率,最后把校园贷的产品做成了白菜价。”罗浩杰说,随着产品利率差距的缩小,为了抢夺市场,风控被忽视。“到了‘盲批’的地步,就是不看借贷者的个人信息,几乎闭着眼睛就通过了。” 劣币驱逐良币。“在无序的竞争中,一些机构重风控、将圈客户放在次要位置的机构反而没有了竞争力,很难获客,就这样被PK掉了。”罗浩杰说,行业的恶性竞争导致了校园贷日后的种种乱象。 为苹果手机借贷,最终欠下20万债务 一方面,市场野蛮生长。另一方面,学生群体消费不理性,在风控不严的背景下,“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并不少见。 2016年,四川大学生张燕(化名)在趣分期上分期了一个苹果6S手机,期限9个月,每个月还款600元。手机入手后,张燕才发现偿还能力有限,开始向其他借贷平台借款来填补手机分期的“窟窿”。 “最初找到一个放款人徐飞(化名),每周一还,周息30%,”但到一周后的还款日,张燕发现无力偿还3000元的本金。“如果还上这期的利息,可以延迟到下周再还本金,但还需要再偿还利息。” 偿还能力不够,利息又不断滚动,张燕的欠款越来越多。“他介绍我到很多平台跟他借钱,”张燕说,其共向徐飞借款39000元的本金,目前已偿还了11万的利息。同时,为了向徐飞还款,张燕用假工作信息从一些小平台借钱,“拆东墙补西墙”。 撑不下去的张燕终于告诉了父母,父亲从老家赶到四川才发现女儿半年时间欠下了近20万的债务。 张燕父亲用三天时间整理出张燕半年来的欠款,他向记者出示的“账本”显示,张燕先后19次向各大借贷平台借款。“她只买了一部手机,没有任何其他的消费,最终陷在校园贷的旋涡中。”张燕的父亲说。 河南大学生小武(化名)的校园贷噩梦同样来自“手机分期”。 “当时趣分期的额度是1万元,苹果6手机6千多,我还款后又买了一个苹果6s手机给女朋友。”小武最初在网贷平台上分期购物,后开始提取现金。 截至2015年下半年,小武陆续在名校贷、趣分期、分期乐、优分期、零零期等多个平台借贷12万多元。“后来的贷款基本上为了‘拆东墙补西墙’借的。” 2017年3月,小武从任我花平台借了3千元,自此他在网贷平台的借款超过18万余元,目前欠名校贷1万7千多元,分期乐7千多元,任我花近4千元,零零期5千多元。“我还款高峰期时一个月要还7千多元,后来稳定到每个月4千多元,未来几个月差不多每个月要还3千元,之后就1千多元了。” 张林对于张燕和小武的借贷经历并不惊讶。“我们发现,有80%以上的学生至少在三家甚至五家以上的网贷平台有借款或者分期记录。” “因互金平台征信系统未实现信息共享,学生在中介引导下很容易发生重复借贷。但最后学生的还款能力被透支,只能再去找中介借款,最后导致利滚利,欠债越来越多。”罗浩杰说。 6月27日,某互金平台负责人在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该平台一直没有触碰校园贷业务,是出于价值观的选择。“因为大学生的自制力以及对自己偿还能力的认知不够清晰,最终会带来大量的问题。” “中介在校园贷乱象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校园贷平台为推广业务,招募了大量学生作为校园代理。在业内看来,中介在校园贷乱象中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有些学生可能同时是几家平台的校园代理,为了挣中介费,会引导学生在多个平台借贷,形成了多头借贷,”罗浩杰补充,甚至有些中介本身是“借钱不还的黑户”:“可能在一些平台借了钱无力偿还,就用为平台做兼职的形式偿还。” 也有中介使用虚假信息套利。“一些学生中介为了获利,欺骗同学拿走了对方身份证去借贷、套利,”罗浩杰解释,中介在校园贷种种乱象中起到了不可忽视或者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有学生中介为了挣钱而让同学帮忙刷单,产生了很多集体性事件。” 近日,名校贷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校园贷诈骗的实施者49%为学生。这其中51.22%大学生陷入校园贷骗局主要是因为‘好处费’的诱惑。 “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帮忙‘刷单冲业绩’能获得500-2000元不等的好处费,加之骗子承诺‘钱不用你还’,大学生会在利益的驱使下,对这样的致富方式心存侥幸或抱有幻想。”报告表示,为了获得更多的“好处费”,部分大学生发展下线,拉拢他人借款,从受骗者变成了施骗者。 在张林看来,校园代理直接和学生接触,是风控的第一道门槛。但遗憾的是,校园中介的第一道风控把关并不理想。 此外,对中介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校园贷的金融中介本身没有职业牌照,同时这一群体分散、灵活,”罗浩杰说,从监管角度看,完全杜绝中介的存在有一定的难度。 平台停止校园贷业务,用户活跃度下降 2016年,校园贷陆续曝出“河南大学生跳楼自杀”、“裸贷”、暴力催收等事件。这一年,随着监管的介入,校园贷平台开始进入整治、退出的监管时刻。 另一方面,阿里、京东、苏宁分期等金融巨头发力校园贷市场,让体量相对较小的网贷平台受到冲击。 有分析指出,互联网巨头获取的资金成本更低,目前跟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相比,校园贷平台不占优势,在利率上优势并不显著。 据此前网贷之家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纯P2P学生网贷平台年化借款利率普遍在10%-25%之间,分期付款的购物平台要更高一些,多数产品的年化利率在20%以上,此外还会有一些手续费、服务费等隐性费用;对比来看,阿里旗下的蚂蚁花呗年化利率在16%,苏宁任性付的现金分期则为16%-20%。 “校园贷的平台参差不齐,不少都是小的网贷机构,根本抵挡不住这些金融巨头的冲击,”张林说。 在道德、监管、市场的三重冲击中,2016年下半年,多家校园分期平台宣布退出或收紧校园市场,也有极少家持续深耕。 2016年8月,优分期宣布进军非校园消费金融业务。9月,爱学贷推出“毕业金”项目将用户延伸至后大学生市场。名校贷宣布进军白领市场,表示会逐步降低校园内群体的比例。趣店集团(原校园分期平台“趣分期”)发文称,正式从校园市场成功转型全社会非信用卡消费金融用户。 据网贷之家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共有47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28家选择停业关闭网站,有19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白领、蓝领等工薪阶层的贷款业务。 曾被“裸条”波及的借贷宝近日回复新京报称,目前没有针对大学生的校园借贷服务,不允许23岁以下的用户借贷。而针对23岁以上的人群,借贷宝也正在努力协助用户加强风控。 “根据最新监管规定,借贷宝将借款人借入额度限制为20万元,将出借人对单个借款人的出借额度限制为5万元;要求借款人做社保、公积金、央行征信报告等认证。”借贷宝表示,对于23岁以上的人群,会将用户信息进行学信网认证,即便是23岁以上,只要他是学生就会有限制。 退出校园贷市场,各家网贷平台表现如何? “失去校园分期市场,目前分期乐业务受到巨大冲击,活跃用户骤降。”分期乐一位内部人士向新京报透露。 银行“开正门”,进军校园为的是未来客户 今年4月21日,在银监会召开的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就对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进行了反思。会上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金融与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P2P)风险专项整治,做好清理整顿工作的同时,加强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的金融服务。“把正门打开”。 在此背景下,工行、建行、中行宣布推出“校园贷”产品,这一市场终于迎来银行王牌军。 “接下来正规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将成为校园贷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看来,传统银行有着天然的优势。“资金成本低而使得金融产品利率低,机构网点多便于开展信贷调查,而且银行已形成一套规范的贷款制度、方法、流程等。” 对于工行进军校园金融市场,工行牡丹卡中心总裁王都富此前曾表示:“重点是为以后培养客户,未来银行的阵地还是在零售端。” 但在业内看来,从培养未来客户角度看,校园贷仍然不是传统银行理想选择。 “对于银行来讲,进入这个领域最好的办法就是发信用卡。”在某互金平台负责人看来,大学生市场最大的潜力及优势是这些人可能不仅仅是消费者,核心在于这个群体是未来的高成长人群,他们在毕业之后的市场竞争力大。 “因为这个领域的获客成本是有限的,但生命周期是无限的,一次的服务费未来可以持续服务这个客户。”上述人士认为,目前看来,这样的消费业务并不是最理想的情况,所以要从信用卡入手,否则银行做的校园金融服务可能最终都会很难规模化落地。 有助大学生信用机制建立,多头借贷难题有望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也曾在校园金融市场上铩羽而归。 2003年,银行率先为大学生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随后面向大学生推出了信用卡。不过,由于后续出现了校园信用卡的高注销率、高睡眠率和高坏账率的“三高”乱象,监管部门于2009年叫停了学生信用卡。 银行是否有能力做好风控,避免重蹈覆辙? “一般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群体缺乏了解和研究,也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撑,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对大学生群体比较好的授信体系、准入标准、风控体系等都还在探索当中。”董希淼说,从此前发放信用卡情况看,大学生违约率较高,出现成本和收益倒挂的情况。“只要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信息共享系统,大学生多头贷款的情况仍然很难避免。” 但互联网平台上会记录大学生的一些消费行为。“虽然消费行为并不能完全准确判断出学生的信用行为,但牵手互联网平台是银行涉足校园金融市场的出口之一,”罗浩杰说,银行和互联网平台“牵手”正在成为共识。 近日,中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王海霞表示,中行希望与深耕场景的、非金融的互联网平台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实现线上对接的场景。而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王都富也表示,工行和互联网公司合作,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技术。 实际上,在罗浩杰看来,随着银行介入校园贷市场,多头借贷等问题有望解决。“学生在银行借贷的过程就是上征信的过程,学生的借款记录都会被共享到央行的系统中去,”罗浩杰说,银行介入校园贷有助于大学生校园征信系统的建立。 未来校园贷市场格局如何? 昨日,银监会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要求从事校园网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 “存量的先整改,先把风险消化掉。未来是否重新允许网贷机构进入校园贷市场,要根据机构合规等情况来定,”昨日银监会相关人员表示。 而在董希淼看来,预计暂停行为属一个阶段性的行为,待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技术后,部分正规经营的网贷平台作为校园金融市场的补充还可以开展业务活动。“未来校园金融市场将形成以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为主体,部分经营规范的互联网平台作为补充,线上线下相交融的格局。” 也有业内分析表示,网贷机构并不会完全退出校园贷市场。未来在校园贷的市场上,原本的校园网贷平台的角色即将转化,成为银行在校园贷业务上的风控辅助力量。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金彧 实习生 陈维城[详情]

新浪综合 | 2017年06月29日 07:05
校园贷之治:非批准持牌机构不得提供校园金融服务
校园贷之治:非批准持牌机构不得提供校园金融服务

  校园贷之治 2014年以来,校园贷业务发展迅速,同时也蕴藏着风险,多头借贷、无力偿还、暴力催收、裸条借贷等等乱象层出不穷。个别学生甚至被逼走投无路选择结束生命,令人惋惜。校园贷之乱已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如今,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三部委联合发文,明确“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本报记者从监管的角度、平台业务的角度分别详细解读了这个整治措施将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曾芳) “陷入高利贷”、“暴力催收”、“裸条贷款”等违法违规现象在校园贷中屡见不鲜。 为规范校园贷的管理,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为了堵住不良校园贷款的邪门,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除了P2P网贷机构等,还有一些其他的非金融机构也不同程度地介入到校园贷,并且这也是监管的难点。为此,新的通知中还对校园贷的准入设置了门槛,明确“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这为校园贷业务确立了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此举将高利贷、线下贷款公司及一些不正规的民间放贷机构挡在校园之外。 暂停P2P开展业务 人民大学法学院杨东教授认为,原来高利贷主要局限于熟人圈子,随着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民间高利贷减少,逐渐阳光化、透明化,另一方面,高利贷的不良做法如暴力催收、裸贷等通过技术渗透到部分大学生群体中。这是一种新的现象,可以说是负渗透。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整治。 为了治理校园贷的这些乱象,三部委本次下发的通知中,一是叫停了P2P网贷机构的校园贷业务,对于存量校园网贷业务,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业务规模等状况,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二是设置了只允许银监会批准的持牌机构提供校园贷的门槛,也就意味着只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能提供校园贷款。 杨东教授认为,通知让银监会批准的持牌机构去做校园贷的业务,而对于非持牌机构,不应该认为是永远不让做,而是应当理解为暂时禁止。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表示,暂停网贷机构从事校园贷业务,只是说不能做增量,存量的借贷关系还是继续履约。各地方也在紧锣密鼓研究怎么推进文件落实,让网贷平台有序退出,而不是一下子彻底叫停,也并不是说不能再做与校园有关的金融服务,只是校园贷暂停。 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坦言,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存量校园贷业务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有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大约有170多家机构发放了100多亿的校园贷,其中P2P有100家左右。去年互联网金融整治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约有65家P2P退出了校园贷市场,有些做校园贷的P2P也在转型。 黄震也认为,P2P平台一方面要暂停P2P的贷款业务,不做资金业务。另一方面,可以转向为银行提供服务,成为助贷机构。校园贷有用户基础,可以为银行提供用户导流,并可以进行用户筛查、评价等辅助工作。正规金融机构应该回归校园贷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P2P平台和银行形成互补。过去P2P平台和商业银行在校园贷领域的竞争关系将不复存在。 疏堵结合综合管控 三部委下发的通知中明确,在堵邪门的同时为校园贷“开正门补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向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的金融服务,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 杨东教授认为,个人信用体系、个人大数据征信的完善是治理校园贷的根本。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代,大学生的消费、培训、创业的需求都是刚需,这些正常的需求应该要考虑到,关键在于个人画像。现在各种社会场景也越来越多,个人大数据征信健全以后,将能改善这些刚需和金融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 通知中也要求,“现阶段,应向每一名学生发放校园贷风险告知书并签字确认”。 同时,三部委也将建立对校园贷的整治排查机制。比如,未经校方批准严禁任何人、任何组织在校园进行各种校园贷业务宣传和推荐,及时清理各类借贷小广告。未经校方批准在校宣传推介、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校园贷或利用学生身份证办理不良校园贷款的教职工和在校学生,要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在尹振涛看来,通知也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针对校园贷业务的监管主体以银监会及分支机构和当地金融办共同负责。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做好校园贷的第一道防火墙,杜绝违法违规机构进入校园。而各地人力资源部门则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培训机构监管,杜绝无牌机构开展信贷服务。同时,各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形成监管合力。 对于本次整治排查,通知中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管辖内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并于2017年6月30日之前书面报告给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06月29日 06:48
互联网校园贷平台渐进式转型 瞄上白领分期消费市场
互联网校园贷平台渐进式转型 瞄上白领分期消费市场

  本报记者 王晓 北京报道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如此评价校园贷的发展过程。 校园贷平台自2014年初逐步兴起,到2015年上半年各路资本涌入,为扩大市场平台之间放松审核条件,为此后个别学生多头借贷严重、无力偿还造成风险事件埋下隐患。 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监管部门批准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市场提供信贷服务。此次,除商业银行之外的机构基本被排除在校园市场之外。 随后,此前专注于校园贷市场的桔子理财发布公告称,将逐步停止学生消费金融资产供应,将相关债权推荐给持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将稳步提升白领人群的消费金融债权。 与持牌金融机构共同开拓业务 桔子理财平台销售的是乐信集团旗下分期乐上的分期消费债权。成立于2013年的分期乐,早期是专注于大学生分期消费的电商平台。 从最初只卖手机等数码产品发展到综合类消费平台,校园业务发展迅猛。随着数十万大学生用户走向工作岗位,2016年4月,分期乐宣布取消用户年龄限制,开拓面向白领市场的分期消费。 尽管白领消费业务份额在逐步扩大,但此次《通知》要求平台尽快暂停校园业务。 乐信集团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通知》出台有望终结个别不良网贷平台引发的“校园贷”恶性事件。放开持牌金融机构服务大学生人群,一方面正视并满足这一群体的合理金融需求,另一方面也便于监管,规避不合规费率、多头借贷等问题。 对于下一步业务发展,乐信集团表示,将开放自身消费场景,与持牌金融机构保持密切合作。目前,乐信已与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以及中原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等数十家持牌金融机构展开了分期消费生态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如校园业务方面,工商银行与分期乐合作进行小范围试点,针对武汉、深圳、南京等地指定的九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推出工银分期乐联名卡。用户通过分期乐商城的风控审核后,还要经过工商银行风控体系的二次审核,才能获得授信。 长效教育机制仍待建立 无论是民间机构还是网贷平台,涌入校园市场给部分学生的非理性超前消费提供了便利。有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学生申请校园贷是用于购物、娱乐、社交。 一名互联网金融投资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投资时也曾考察过校园贷平台,当时业务发展很好,但最终决定不进入校园市场。因为校园业务的主要用户是缺少收入来源的学生。其业务逻辑中,学生还款来源主要是生活费,当无力偿还时,家长作为第二还款人承担责任。“商业模式不存在延续性。”他还表示,即便在海外市场,学生市场和高利贷市场也是最敏感的两个领域,在经过一系列风险事件后,监管对进行相应业务的机构有严格的准入,在利率方面也有相应的上限。 《通知》也明确指出,尤其是一些非网贷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开展借贷业务,突破了校园网贷的范畴和底线,一些地方“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不良借贷问题突出,给校园安全和学生合法权益带来严重损害。 上述行业观察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校园贷平台在2014年爆发。融360数据表明,市场上近七成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成立于2014年,20%成立于2015年。但由于抢夺市场份额中存在审核不严等情况,导致个别学生多头借贷严重,无力偿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后,自律组织、教育部、银监会等规范文件相继出台,如要求学生父母同意等,极大压缩了过度消费需求的校园贷业务空间,多家平台开始进行业务转型或砍掉校园业务,以减少政策风险。 “经过一些过渡性安排,今年校园业务存量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非持牌机构被渐进式清出市场。”上述行业观察人士说。 此时,监管开始引入银行等管理规范的机构开展业务。“开正门,堵偏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相继试点推出校园消费产品。 壹宝贷总经理罗浩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尽管对网贷机构开展校园业务一刀切,但总体方向没错,学生作为弱势群体需要受到保护。不过,在整顿后,最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建立长效教育机制。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06月29日 05:37
校园贷治理堵邪门:非银监会批准持牌机构不得提供
校园贷治理堵邪门:非银监会批准持牌机构不得提供

   校园贷治理“堵邪门” 非银监会批准持牌机构不得提供 本报记者 李玉敏 北京报道 校园贷之治 2014年以来,校园贷业务发展迅速,同时也蕴藏着风险,多头借贷、无力偿还、暴力催收、裸条借贷等等乱象层出不穷。个别学生甚至被逼走投无路选择结束生命,令人惋惜。校园贷之乱已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如今,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三部委联合发文,明确“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本报记者从监管的角度、平台业务的角度分别详细解读了这个整治措施将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曾芳) 导读 有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大约有170多家机构发放了100多亿的校园贷,其中P2P有100家左右。去年互联网金融整治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约有65家P2P退出了校园贷市场,有些做校园贷的P2P也在转型。 “陷入高利贷”、“暴力催收”、“裸条贷款”等违法违规现象在校园贷中屡见不鲜。 为规范校园贷的管理,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为了堵住不良校园贷款的邪门,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除了P2P网贷机构等,还有一些其他的非金融机构也不同程度地介入到校园贷,并且这也是监管的难点。为此,新的通知中还对校园贷的准入设置了门槛,明确“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这为校园贷业务确立了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此举将高利贷、线下贷款公司及一些不正规的民间放贷机构挡在校园之外。 暂停P2P开展业务 人民大学法学院杨东教授认为,原来高利贷主要局限于熟人圈子,随着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民间高利贷减少,逐渐阳光化、透明化,另一方面,高利贷的不良做法如暴力催收、裸贷等通过技术渗透到部分大学生群体中。这是一种新的现象,可以说是负渗透。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整治。 为了治理校园贷的这些乱象,三部委本次下发的通知中,一是叫停了P2P网贷机构的校园贷业务,对于存量校园网贷业务,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业务规模等状况,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二是设置了只允许银监会批准的持牌机构提供校园贷的门槛,也就意味着只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能提供校园贷款。 杨东教授认为,通知让银监会批准的持牌机构去做校园贷的业务,而对于非持牌机构,不应该认为是永远不让做,而是应当理解为暂时禁止。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表示,暂停网贷机构从事校园贷业务,只是说不能做增量,存量的借贷关系还是继续履约。各地方也在紧锣密鼓研究怎么推进文件落实,让网贷平台有序退出,而不是一下子彻底叫停,也并不是说不能再做与校园有关的金融服务,只是校园贷暂停。 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坦言,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存量校园贷业务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有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大约有170多家机构发放了100多亿的校园贷,其中P2P有100家左右。去年互联网金融整治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约有65家P2P退出了校园贷市场,有些做校园贷的P2P也在转型。 黄震也认为,P2P平台一方面要暂停P2P的贷款业务,不做资金业务。另一方面,可以转向为银行提供服务,成为助贷机构。校园贷有用户基础,可以为银行提供用户导流,并可以进行用户筛查、评价等辅助工作。正规金融机构应该回归校园贷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P2P平台和银行形成互补。过去P2P平台和商业银行在校园贷领域的竞争关系将不复存在。 疏堵结合综合管控 三部委下发的通知中明确,在堵邪门的同时为校园贷“开正门补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向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的金融服务,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 杨东教授认为,个人信用体系、个人大数据征信的完善是治理校园贷的根本。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代,大学生的消费、培训、创业的需求都是刚需,这些正常的需求应该要考虑到,关键在于个人画像。现在各种社会场景也越来越多,个人大数据征信健全以后,将能改善这些刚需和金融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 通知中也要求,“现阶段,应向每一名学生发放校园贷风险告知书并签字确认”。 同时,三部委也将建立对校园贷的整治排查机制。比如,未经校方批准严禁任何人、任何组织在校园进行各种校园贷业务宣传和推荐,及时清理各类借贷小广告。未经校方批准在校宣传推介、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校园贷或利用学生身份证办理不良校园贷款的教职工和在校学生,要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在尹振涛看来,通知也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针对校园贷业务的监管主体以银监会及分支机构和当地金融办共同负责。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做好校园贷的第一道防火墙,杜绝违法违规机构进入校园。而各地人力资源部门则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培训机构监管,杜绝无牌机构开展信贷服务。同时,各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形成监管合力。 对于本次整治排查,通知中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管辖内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并于2017年6月30日之前书面报告给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年06月29日 05:37
银监会等部委联手整治校园贷
银监会等部委联手整治校园贷

  银监会等部委联手整治校园贷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莹莹 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向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的金融服务,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提高大学生校园贷服务质效,畅通正规、阳光的校园信贷服务渠道。网贷机构按照分类处置工作要求,对于存量校园网贷业务,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业务规模等状况,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通知》精神,银监会将鼓励商业银行积极研究探索校园贷可持续经营模式,通过发展正规金融“打开正门”,把对大学和大学生的金融服务做到位,用“良币驱逐劣币”,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产生。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今后一年时间里,P2P网贷机构将陆续退出放贷业务,正规金融机构从政策性银行到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等会慢慢进入,地方上一些有优势的城商行、农商行也会通过新业务进入;P2P等互联网金融机构会加强和银行的合作,通过导流等手段发展新的业务模式。此外,对大学生征信、尽责调查、贷后管理、催收,还有由此产生的大学生行为分析、倒流、交叉销售等,都是十分庞大的服务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认为:“校园贷在国外已经有很好的尝试,比如给予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不同区域的学生个性化的额度和服务,这也是我国校园贷未来的发展方向。”[详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2017年06月29日 02:08
网贷机构校园贷正式被叫停 银行和互金合作创新模式
网贷机构校园贷正式被叫停 银行和互金合作创新模式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在“裸条”等校园风险事件爆发后,监管对于校园贷的整顿力度加大。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称,从事校园贷业务的“偏门”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同时鼓励“正门”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开发校园贷。有分析人士指出,相比银行独立开发校园贷,未来银行和互金合作开展校园贷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模式。 《通知》指出,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同时,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监管部门应联合各方力量,加强整治,及时纠偏。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多家网贷机构也已经暂停校园贷或者制定了退出方案。其中,借贷宝、趣分期等互金平台纷纷规避校园市场,名校贷此前也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1日起停止校园贷业务。 而监管则希望作为正规军的银行弥补校园信贷缺口。《通知》指出,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风险特点,开发既能满足大学生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校园金融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建行、中行、工行等银行推出相应的学生产品。其中部分银行选择独立做校园贷业务,也有银行选择借助互金的电商场景和大数据风控能力降低业务风险来“联合试水”。比如,工行与互金企业乐信集团旗下分期乐商城推出双方合作的“工银分期乐联名卡”,目前仅限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南京大学等9所大学进行小范围试点。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邹纯表示,银行和互金合作开展校园贷应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模式,比银行单独做要更好。银行具备较严格的风控体系,也符合监管“开正门”的思路,互金公司有消费场景,有之前为学生群体提供消费贷款所积累的经验和数据。银行合作的对象主要是有电商背景的互金公司,一般的网贷平台被监管要求暂停校园贷业务,不会是银行的合作对象,想要转型获得新生比较困难。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对于银行而言,可以借助网贷平台开发服务产品的经验进一步开发新产品,或者和校园贷P2P平台共同研发。再者,原来P2P平台积累的数据和资料可以便于商业银行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总之,商业银行在有指标、有任务、有压力的情况下,应当把自身放到一个全新的金融科技合作生态中,而不是想自己包办一切。 对于被暂停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黄震建议,这些机构可以转向为银行提供服务,成为助贷机构。校园贷有用户基础,可以为银行提供用户导流,并可以进行用户筛查、评价等辅助工作。正规金融机构应该回归校园贷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P2P平台和银行形成互补。过去P2P平台和商业银行在校园贷领域的竞争关系将不复存在。[详情]

北京商报 | 2017年06月29日 02:05
堵偏门开正门 三部委合力规范校园贷
堵偏门开正门 三部委合力规范校园贷

  银监会28日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7]26号,下称“26号文”),要求各地金融办和银监局要在前期对网贷机构开展校园网贷业务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并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此前,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6号文)提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此次26号文则将此前“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范围扩展至“在校大学生”,并由“禁止提供”表述为“一律暂停”。 26号文在堵偏门的同时,也提出了开正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说,26号文肯定了当前大学生小额信贷和消费金融的合理需求,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同时要求银行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配以完善的校园贷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为学生提供高效、正轨和阳光化服务。[详情]

经济参考报 | 2017年06月29日 00:26
网贷平台校园贷业务被暂停 59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平台校园贷业务被暂停 59家网贷平台退出

  来源:人民网 记者 李海霞 备受争议的校园贷最近几年一直处于人人喊打的状态。进入2016年以来,“马上就要被关了”的传言也是此起彼伏。直到今年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联合发文,要求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平台一律暂停新业务并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尽管监管部门并未明确整改时间表,但留给网贷平台的时间不多了,毕竟“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的诉求,已经被提及太久。 从去年到现在,监管“严”了起来 银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当前校园贷出现的滥发高利贷、暴力催收、裸条贷款等违法违规现象,是此次《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整顿的核心问题。 “这些网贷平台过度膨胀的欲望和贪婪,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已经无法管控。《通知》下发并要求未经允许的机构不能从事校园贷业务,也是监管部门的无奈之举。”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多起大学生自杀恶性事件,足以说明网贷平台催债手段的恶毒和引发的后果的严重性。 对校园贷的监管已是“箭在弦上”。然而,6月28日的《通知》,并非监管部门第一次发布校园贷监管通知。 早在2016年,银监会、教育部等部门就多次下发整治校园贷的相关通知和规定。 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8月24日,银监会亦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 9月29日,教育部再度发文《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 10月起开展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中,银监会明确将校园网贷作为整治重点,并与教育部等部门建立了校园网贷联合工作机制。 而直到今年4月1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 一位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平台负责人表示,一年多来校园贷业务一直处于被高压监管的状态,此次三部门发文算是将网贷机构请出了校园。 从P2P到银行,传统机构重回校园 一方面是将网贷平台请出校园,另一方面是将传统银行再次迎回校园。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今年全国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表示“校园贷要开正门”,被业内视为为银行系“正规军”进军“校园贷”定下基调。 《通知》中提及,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 同时,能一起进入校园的还包括“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 通过发展正规金融“正门打开”,用“良币驱逐劣币”,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产生,似乎是监管部门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与互联网平台相比,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大学生信贷业务,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这些正规金融机构应成为校园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银行资金成本较低,能够提供较低的借贷利率;机构网点较多,便于提供服务和开展贷前调查;具有丰富的信贷业务经营经验;风险管理较为规范,不会发生暴力催收等。 事实上,早在2003年开始,银行就已经开始为大学生提供信用卡业务。然而,最终由于较高的注销率、较高的睡眠率、较高的坏账率,而在2009年被银监会一纸禁令叫停。加上2011年出台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均明确规定,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各发卡银行很快就退出了这一市场。 在李爱君看来,当时,商业银行之所以暂停校园贷业务,也是因为学生没有进入征信系统,违约率非常高。但是现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大学生的个人数据进入征信报告,信用评价将得到有效解决,对商业银行再开展校园贷非常有利。 “信用卡、助学贷款、消费贷款等,都是商业银行针对大学生这一客户群体已经开展的金融业务,下一步应继续优化和创新。”董希淼说。 截至目前,已有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相继推出相应的学生贷款产品。 从疯狂到退出,网贷平台前景如何 无论情愿与否,网贷平台从校园贷里抽身而出,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通知》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对于存量校园网贷业务,网贷机构要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业务规模等状况,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 不按要求退出校园贷有什么后果?《通知》指明,对拒不整改或超期未完成整改的网贷机构,依法依规予以关闭或取缔,对涉嫌恶意欺诈、暴力催收、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3日,全国共有6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主要是消费分期平台和在线信贷平台,其中专注于校园贷业务的平台有31家。截至23日,全国共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平台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 董希淼认为,对互联网平台的退出,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平台的实际情况灵活实施。 “已经放出去的贷款有一部分可能尚未到期,存量消化是一个过程,不可能在一个时间马上把钱收回来。强行收贷,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也不符合整治的初衷。”董希淼说,应给平台退出留出一定的时间。 对于被暂停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建议,这些机构可以转向为银行提供服务,成为助贷机构,为银行提供用户导流,并可以进行用户筛查、评价等辅助工作。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邹纯也认为,银行和互金合作开展校园贷应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模式,比银行单独做要更好。银行具备较严格的风控体系,也符合监管“开正门”的思路,互金公司有消费场景,有之前为学生群体提供消费贷款所积累的经验和数据。银行合作的对象主要是有电商背景的互金公司,一般的网贷平台被监管要求暂停校园贷业务,不会是银行的合作对象,想要转型获得新生比较困难。[详情]

监管重拳整治校园贷 银行迎利重返大学
监管重拳整治校园贷 银行迎利重返大学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叱咤校园消费信贷市场多年的网贷机构,由于出现了滥发高利贷、暴力催收、裸贷等恶劣事件而最终被全面封杀。 根据6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网站发布公告称,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通知》表示,要强治理,防风险。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同时,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监管部门应联合各方力量,加强整治,及时纠偏。 一边是监管对于网贷机构“校园贷”业务的“一刀切”,一边是《通知》鼓励用“良币驱逐劣币”,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产生。 《通知》提出要开正门,补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风险特点,开发既能满足大学生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校园金融产品。 对于校园消费信贷市场,此前已经蠢蠢欲动。 在《通知》公布同日,中国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同时公开表示,以“正规军”身份重回校园市场。 早在今年5月,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几乎同时推出校园金融产品,率先重返校园。随后,广发银行也推出了一张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信用卡——广发摆范儿信用卡。 6月28日,农行在上海召开大学生信用卡金融服务校园行暨上海站发卡启动仪式。据悉,农行推出的优卡信用卡针对大学生需求,在校期间免年费,减轻大学生负担;此外定期开展分期手续费优惠,为大学生提供合理的消费信贷支持,减轻还款压力;同时,提供教育学习平台,与“网易云课堂”合作,定期为学生免费提供英语、证书考试、职业素养等网络学习课程,助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银行还能借此提前积累个人信用,毕业后,农行将根据学生的用卡情况提供专属信用报告。 招行此次推出的大学生闪电贷产品,目前已经在招行上海分行先行试点,后期将逐步在全国推广。据了解,申请者只要下载招行App即可直接在手机上申请,最多可以借8000元,最长可分24个月还款,日利息低至万分之1.7。 谈及对于校园贷的审核,招行表示,该行利用了大量风控技术,比如大数据+风控模型,银行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查询授权,系统可自动调取大量内、外部的数据信息,再经过一套风控逻辑的运算后,得出评分及等级,最终对每位申请人给出审核意见。 《通知》同时表示,要正观念,补教育。整顿校园贷市场的同时,要抓好校园秩序管理与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各高校开展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引导学生科学理性消费,健全举报惩戒制度以维护校园稳定秩序。 此次农行推出的大学生优卡信用卡,集结产业龙头构建大学生金融服务权益优享平台,在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需求、保障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同时,与高校共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金融观和价值观。 招行在推出大学生闪电贷的同时表示,在其个人贷款公众号上也将不定期推出关于贷款申请指引、福利优惠和诈骗识别等普及宣传内容,引导大学生贷款建立正确的借款观念和树立维护自身信用的意识。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除了银行直接进入校园消费信贷市场外,还有的银行通过与既有网贷机构合作进入校园贷市场。 某家与网贷机构合作进入校园市场的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该行与网贷机构的合作形式,是网贷机构为其提供经过初步筛选后的在校学生客户,银行随后依照自己的风控要求再次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银行将对其进行消费信贷的授信。 “与既有从事校园贷的网贷机构合作,这些公司的优势在于具有自己的客户流量,而对于校园市场,银行的熟悉程度相对较差,通过这种合作,我们也在尝试接触这部分客户。”上述银行内部人士如是说。 “银行布局校园贷,获得的利润很少,银行更看重的是四年大学过后,在校大学生可能就变成社会的白领,之后会成为社会消费的中坚力量,在校阶段接触这些客户,可以更早抢占这些客户。”某银行零售业务部人士告诉记者:“而银行传统营销和展业模式,可能很难获得在校学生的青睐,因此借力已经在校园市场‘打滚’多年的网贷机构的力量,或许有助于银行展业。”[详情]

银监会整治校园贷乱象:银行系入场 网贷机构一律退出
银监会整治校园贷乱象:银行系入场 网贷机构一律退出

  来源:微信公众号 新浪金融  作者:半月 “同学,缺钱吗,无抵押贷款需要吗?” 在大学校园,你可能再也看不到各色各样的网贷地推人员贴广告、拉人头、做推广了。如果还有,你可以尴尬却不失优雅的说一句“滚”了。 暴力催收、裸条借贷、大学生不堪受辱自杀等等字眼曾给校园贷蒙上一层阴影,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下,借贷走入大学校园,并迅速扩张,但行业发展的背后触目惊心。 6月28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明确指出将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通知》从两方面整治校园贷乱象,一是鼓励正规金融机构进入校园贷市场;二是将网贷机构完全赶出校园。这也意味着金融机构将作为正规军完全占领校园贷市场,开拓新的业务。 来,跟我一起说,P2P网贷机构不能发放校园贷款了!P2P网贷机构不能发放校园贷款了!P2P网贷机构不能发放校园贷款了!记住了吗? 银监会今天还点名指出,一些非网贷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开展借贷业务,突破了校园网贷的范畴和底线,一些地方“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不良借贷问题突出,给校园安全和学生合法权益带来严重损害,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同学们,答应我!遇到“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要多长个心眼,好吗? 银行大踏步入场校园贷市场 谁还不缺点钱啥的?尤其我们大学生,正是大好的青春,不论是报驾校缺钱,换苹果手机缺钱,还是谈恋爱缺钱…… 毋庸置疑,大学生也已经逐渐成为消费的重要群体,校园贷市场的存在也是必然现象,整治也宜疏不宜堵。 银监会此次对校园贷的整顿,总体思路也是开正门,让银行来提供服务。据了解,目前包括工行、中行、建行和招行都已经涉足此类业务。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表示,作为传统金融机构,银行推行校园贷业务在风控上主要有两方面优势:一是在信贷方面有深厚的经验,此前银行发行信用卡积累了大量的大数据风控经验,比如广东建行推出的校园快贷将通过数据分析并结合学生使用行为,建立信用额度成长模型、风险预警启动模型、客户价值评估模型进行综合跟踪及评估;二是银行公信力较强,道德风险低,便于和学校共同开展风控,避免暴力催收。比如中行校园贷产品将采用高校深度合作模式,由高校和银行共同审核学生借贷需求。 银监会在《通知》中指出,第一,以后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来做校园贷业务(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 第二,由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开发校园贷产品(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风险特点,开发既能满足大学生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校园金融产品)。 银监会指出,开展校园贷的银行应制定完善的校园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贷前调查评估,认真审核评定贷款大学生资质,重视贷后管理监督,确保资金流向符合合同规定。 另一方面,如发现贷款大学生存在资料造假等欺骗行为,银行应提前收回贷款。所以,大学生就算是从银行借钱,也要保证自己资料的真实性,做个友好的借款人,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监管红线:网贷机构一律不得触碰校园贷业务 银监会指出,要杜绝网贷机构发生高利放贷、暴力催收等严重危害大学生安全的行为。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 所以,我们再来重读一遍:P2P网贷机构不能发放校园贷款了!!! 首先,正在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不得再提供此业务。(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主动下线校园网贷相关业务产品,有序清退校园网贷业务待还余额) 其次,未做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不得进入校园。(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再者,对于存量校园网贷业务,明确退出时间表。(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业务规模等状况,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 此外,对拒不整改或超期未完成整改的,要暂停其开展网贷业务,依法依规予以关闭或取缔,对涉嫌恶意欺诈、暴力催收、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还是要提示下大学生们,借贷不可怕,但不正当借贷背后带来的可能是无休止的催收、恐吓及骚扰。在网贷机构被明确不能从事校园贷业务后,莫要再涉险。[详情]

网贷系叫停银行系重生 校园贷从盲批走向正门
网贷系叫停银行系重生 校园贷从盲批走向正门

   张燕(化名)的父亲用三天时间整理出张燕半年来的欠款,上图是他向记者出示的部分“账本”。 受访者供图 网贷系叫停 银行系重生 校园贷从“盲批”走向“正门”,银监会要求网贷机构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制定退出整改计划;银行进军校园金融“开正门”,分析称有望解决多头借贷问题 来源:新京报 昨日,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从事校园网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通知》还表示要“开正门”,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军校园贷市场。 乐信集团表示,这一政策出台,对互联网金融领域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正视并满足了学生群体的合理金融需求,另一方面也便于监管,从而规避不合规费率、多头借贷等方面的问题。由个别不良网贷平台引发的“校园贷”负面频发现象有望终结。 专家认为,要解决大学生多头贷款的难题,需要建立完整的信息共享系统。 从“盲批”到走向“正门”,狂飙突进的校园贷终于停了下来。在过去的两三年中,校园贷乱象丛生。业内人员指出,有网贷平台风控被忽视,几乎到了“盲批”的地步,而多头借贷不断出现,甚至部分地区有80%以上的学生有在三家或者更多平台借款的记录。此外,中介在校园贷乱象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16年下半年,多家校园分期平台宣布退出或收紧校园市场。偏门关、正门开,银行的介入既有利于培养未来客户,也有助于建立大学生征信系统。 网贷风控被忽视,“到了‘盲批’的地步” 2015年6月,张林(化名)的公司正式涉足校园贷业务。此前,张林的公司作为某手机品牌河南高校分销商,为郑州各大高校的学生提供手机分期业务,“公司业务完全和金融没关系”。 此前的2014年,校园贷在需求的缺口上崛起了。分期乐、趣分期、爱学贷先从iPhone等大学生钟爱且有点“买不起”的商品切入,结合电商、地推和分期付款的优势,短平快地迅速在全国大学蔓延。仅2014年,三家平台在年内分别宣布已完成全国布局,且单月销售额突破一亿。 2015年,校园贷分期市场迎来狂欢,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落地广州的网贷平台壹宝贷也在这一年将投资触角伸向校园贷市场,“投资了一家校园贷平台”。 “2009年银监会叫停了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后,校园金融市场被封住,但需求一直还在,而且90后的大学生消费意识更超前,”壹宝贷总经理、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副会长罗浩杰说,因无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产品,互联网金融平台应运进入校园贷市场。 但不到一年,张林和罗浩杰的公司均选择关停校园贷业务。 “竞争不规范,半年后我们就完全关闭了校园贷业务。”张林说,有校园贷平台为了竞争号称零利息、无息等吸引学生,但背后将利息转移到产品上。“此外,有些平台并不直接提供产品和服务,而是直接放钱,变成了放贷机构。” 罗浩杰对行业的无序竞争有着类似的体会。 “拼价格、拼利率,最后把校园贷的产品做成了白菜价。”罗浩杰说,随着产品利率差距的缩小,为了抢夺市场,风控被忽视。“到了‘盲批’的地步,就是不看借贷者的个人信息,几乎闭着眼睛就通过了。” 劣币驱逐良币。“在无序的竞争中,一些机构重风控、将圈客户放在次要位置的机构反而没有了竞争力,很难获客,就这样被PK掉了。”罗浩杰说,行业的恶性竞争导致了校园贷日后的种种乱象。 为苹果手机借贷,最终欠下20万债务 一方面,市场野蛮生长。另一方面,学生群体消费不理性,在风控不严的背景下,“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并不少见。 2016年,四川大学生张燕(化名)在趣分期上分期了一个苹果6S手机,期限9个月,每个月还款600元。手机入手后,张燕才发现偿还能力有限,开始向其他借贷平台借款来填补手机分期的“窟窿”。 “最初找到一个放款人徐飞(化名),每周一还,周息30%,”但到一周后的还款日,张燕发现无力偿还3000元的本金。“如果还上这期的利息,可以延迟到下周再还本金,但还需要再偿还利息。” 偿还能力不够,利息又不断滚动,张燕的欠款越来越多。“他介绍我到很多平台跟他借钱,”张燕说,其共向徐飞借款39000元的本金,目前已偿还了11万的利息。同时,为了向徐飞还款,张燕用假工作信息从一些小平台借钱,“拆东墙补西墙”。 撑不下去的张燕终于告诉了父母,父亲从老家赶到四川才发现女儿半年时间欠下了近20万的债务。 张燕父亲用三天时间整理出张燕半年来的欠款,他向记者出示的“账本”显示,张燕先后19次向各大借贷平台借款。“她只买了一部手机,没有任何其他的消费,最终陷在校园贷的旋涡中。”张燕的父亲说。 河南大学生小武(化名)的校园贷噩梦同样来自“手机分期”。 “当时趣分期的额度是1万元,苹果6手机6千多,我还款后又买了一个苹果6s手机给女朋友。”小武最初在网贷平台上分期购物,后开始提取现金。 截至2015年下半年,小武陆续在名校贷、趣分期、分期乐、优分期、零零期等多个平台借贷12万多元。“后来的贷款基本上为了‘拆东墙补西墙’借的。” 2017年3月,小武从任我花平台借了3千元,自此他在网贷平台的借款超过18万余元,目前欠名校贷1万7千多元,分期乐7千多元,任我花近4千元,零零期5千多元。“我还款高峰期时一个月要还7千多元,后来稳定到每个月4千多元,未来几个月差不多每个月要还3千元,之后就1千多元了。” 张林对于张燕和小武的借贷经历并不惊讶。“我们发现,有80%以上的学生至少在三家甚至五家以上的网贷平台有借款或者分期记录。” “因互金平台征信系统未实现信息共享,学生在中介引导下很容易发生重复借贷。但最后学生的还款能力被透支,只能再去找中介借款,最后导致利滚利,欠债越来越多。”罗浩杰说。 6月27日,某互金平台负责人在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该平台一直没有触碰校园贷业务,是出于价值观的选择。“因为大学生的自制力以及对自己偿还能力的认知不够清晰,最终会带来大量的问题。” “中介在校园贷乱象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校园贷平台为推广业务,招募了大量学生作为校园代理。在业内看来,中介在校园贷乱象中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有些学生可能同时是几家平台的校园代理,为了挣中介费,会引导学生在多个平台借贷,形成了多头借贷,”罗浩杰补充,甚至有些中介本身是“借钱不还的黑户”:“可能在一些平台借了钱无力偿还,就用为平台做兼职的形式偿还。” 也有中介使用虚假信息套利。“一些学生中介为了获利,欺骗同学拿走了对方身份证去借贷、套利,”罗浩杰解释,中介在校园贷种种乱象中起到了不可忽视或者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有学生中介为了挣钱而让同学帮忙刷单,产生了很多集体性事件。” 近日,名校贷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校园贷诈骗的实施者49%为学生。这其中51.22%大学生陷入校园贷骗局主要是因为‘好处费’的诱惑。 “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帮忙‘刷单冲业绩’能获得500-2000元不等的好处费,加之骗子承诺‘钱不用你还’,大学生会在利益的驱使下,对这样的致富方式心存侥幸或抱有幻想。”报告表示,为了获得更多的“好处费”,部分大学生发展下线,拉拢他人借款,从受骗者变成了施骗者。 在张林看来,校园代理直接和学生接触,是风控的第一道门槛。但遗憾的是,校园中介的第一道风控把关并不理想。 此外,对中介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校园贷的金融中介本身没有职业牌照,同时这一群体分散、灵活,”罗浩杰说,从监管角度看,完全杜绝中介的存在有一定的难度。 平台停止校园贷业务,用户活跃度下降 2016年,校园贷陆续曝出“河南大学生跳楼自杀”、“裸贷”、暴力催收等事件。这一年,随着监管的介入,校园贷平台开始进入整治、退出的监管时刻。 另一方面,阿里、京东、苏宁分期等金融巨头发力校园贷市场,让体量相对较小的网贷平台受到冲击。 有分析指出,互联网巨头获取的资金成本更低,目前跟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相比,校园贷平台不占优势,在利率上优势并不显著。 据此前网贷之家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纯P2P学生网贷平台年化借款利率普遍在10%-25%之间,分期付款的购物平台要更高一些,多数产品的年化利率在20%以上,此外还会有一些手续费、服务费等隐性费用;对比来看,阿里旗下的蚂蚁花呗年化利率在16%,苏宁任性付的现金分期则为16%-20%。 “校园贷的平台参差不齐,不少都是小的网贷机构,根本抵挡不住这些金融巨头的冲击,”张林说。 在道德、监管、市场的三重冲击中,2016年下半年,多家校园分期平台宣布退出或收紧校园市场,也有极少家持续深耕。 2016年8月,优分期宣布进军非校园消费金融业务。9月,爱学贷推出“毕业金”项目将用户延伸至后大学生市场。名校贷宣布进军白领市场,表示会逐步降低校园内群体的比例。趣店集团(原校园分期平台“趣分期”)发文称,正式从校园市场成功转型全社会非信用卡消费金融用户。 据网贷之家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共有47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28家选择停业关闭网站,有19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白领、蓝领等工薪阶层的贷款业务。 曾被“裸条”波及的借贷宝近日回复新京报称,目前没有针对大学生的校园借贷服务,不允许23岁以下的用户借贷。而针对23岁以上的人群,借贷宝也正在努力协助用户加强风控。 “根据最新监管规定,借贷宝将借款人借入额度限制为20万元,将出借人对单个借款人的出借额度限制为5万元;要求借款人做社保、公积金、央行征信报告等认证。”借贷宝表示,对于23岁以上的人群,会将用户信息进行学信网认证,即便是23岁以上,只要他是学生就会有限制。 退出校园贷市场,各家网贷平台表现如何? “失去校园分期市场,目前分期乐业务受到巨大冲击,活跃用户骤降。”分期乐一位内部人士向新京报透露。 银行“开正门”,进军校园为的是未来客户 今年4月21日,在银监会召开的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就对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进行了反思。会上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金融与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P2P)风险专项整治,做好清理整顿工作的同时,加强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的金融服务。“把正门打开”。 在此背景下,工行、建行、中行宣布推出“校园贷”产品,这一市场终于迎来银行王牌军。 “接下来正规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将成为校园贷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看来,传统银行有着天然的优势。“资金成本低而使得金融产品利率低,机构网点多便于开展信贷调查,而且银行已形成一套规范的贷款制度、方法、流程等。” 对于工行进军校园金融市场,工行牡丹卡中心总裁王都富此前曾表示:“重点是为以后培养客户,未来银行的阵地还是在零售端。” 但在业内看来,从培养未来客户角度看,校园贷仍然不是传统银行理想选择。 “对于银行来讲,进入这个领域最好的办法就是发信用卡。”在某互金平台负责人看来,大学生市场最大的潜力及优势是这些人可能不仅仅是消费者,核心在于这个群体是未来的高成长人群,他们在毕业之后的市场竞争力大。 “因为这个领域的获客成本是有限的,但生命周期是无限的,一次的服务费未来可以持续服务这个客户。”上述人士认为,目前看来,这样的消费业务并不是最理想的情况,所以要从信用卡入手,否则银行做的校园金融服务可能最终都会很难规模化落地。 有助大学生信用机制建立,多头借贷难题有望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也曾在校园金融市场上铩羽而归。 2003年,银行率先为大学生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随后面向大学生推出了信用卡。不过,由于后续出现了校园信用卡的高注销率、高睡眠率和高坏账率的“三高”乱象,监管部门于2009年叫停了学生信用卡。 银行是否有能力做好风控,避免重蹈覆辙? “一般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群体缺乏了解和研究,也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撑,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对大学生群体比较好的授信体系、准入标准、风控体系等都还在探索当中。”董希淼说,从此前发放信用卡情况看,大学生违约率较高,出现成本和收益倒挂的情况。“只要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信息共享系统,大学生多头贷款的情况仍然很难避免。” 但互联网平台上会记录大学生的一些消费行为。“虽然消费行为并不能完全准确判断出学生的信用行为,但牵手互联网平台是银行涉足校园金融市场的出口之一,”罗浩杰说,银行和互联网平台“牵手”正在成为共识。 近日,中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王海霞表示,中行希望与深耕场景的、非金融的互联网平台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实现线上对接的场景。而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王都富也表示,工行和互联网公司合作,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技术。 实际上,在罗浩杰看来,随着银行介入校园贷市场,多头借贷等问题有望解决。“学生在银行借贷的过程就是上征信的过程,学生的借款记录都会被共享到央行的系统中去,”罗浩杰说,银行介入校园贷有助于大学生校园征信系统的建立。 未来校园贷市场格局如何? 昨日,银监会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要求从事校园网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 “存量的先整改,先把风险消化掉。未来是否重新允许网贷机构进入校园贷市场,要根据机构合规等情况来定,”昨日银监会相关人员表示。 而在董希淼看来,预计暂停行为属一个阶段性的行为,待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技术后,部分正规经营的网贷平台作为校园金融市场的补充还可以开展业务活动。“未来校园金融市场将形成以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为主体,部分经营规范的互联网平台作为补充,线上线下相交融的格局。” 也有业内分析表示,网贷机构并不会完全退出校园贷市场。未来在校园贷的市场上,原本的校园网贷平台的角色即将转化,成为银行在校园贷业务上的风控辅助力量。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金彧 实习生 陈维城[详情]

校园贷之治:非批准持牌机构不得提供校园金融服务
校园贷之治:非批准持牌机构不得提供校园金融服务

  校园贷之治 2014年以来,校园贷业务发展迅速,同时也蕴藏着风险,多头借贷、无力偿还、暴力催收、裸条借贷等等乱象层出不穷。个别学生甚至被逼走投无路选择结束生命,令人惋惜。校园贷之乱已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如今,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三部委联合发文,明确“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本报记者从监管的角度、平台业务的角度分别详细解读了这个整治措施将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曾芳) “陷入高利贷”、“暴力催收”、“裸条贷款”等违法违规现象在校园贷中屡见不鲜。 为规范校园贷的管理,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为了堵住不良校园贷款的邪门,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除了P2P网贷机构等,还有一些其他的非金融机构也不同程度地介入到校园贷,并且这也是监管的难点。为此,新的通知中还对校园贷的准入设置了门槛,明确“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这为校园贷业务确立了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此举将高利贷、线下贷款公司及一些不正规的民间放贷机构挡在校园之外。 暂停P2P开展业务 人民大学法学院杨东教授认为,原来高利贷主要局限于熟人圈子,随着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民间高利贷减少,逐渐阳光化、透明化,另一方面,高利贷的不良做法如暴力催收、裸贷等通过技术渗透到部分大学生群体中。这是一种新的现象,可以说是负渗透。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整治。 为了治理校园贷的这些乱象,三部委本次下发的通知中,一是叫停了P2P网贷机构的校园贷业务,对于存量校园网贷业务,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业务规模等状况,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二是设置了只允许银监会批准的持牌机构提供校园贷的门槛,也就意味着只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能提供校园贷款。 杨东教授认为,通知让银监会批准的持牌机构去做校园贷的业务,而对于非持牌机构,不应该认为是永远不让做,而是应当理解为暂时禁止。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表示,暂停网贷机构从事校园贷业务,只是说不能做增量,存量的借贷关系还是继续履约。各地方也在紧锣密鼓研究怎么推进文件落实,让网贷平台有序退出,而不是一下子彻底叫停,也并不是说不能再做与校园有关的金融服务,只是校园贷暂停。 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坦言,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存量校园贷业务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有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大约有170多家机构发放了100多亿的校园贷,其中P2P有100家左右。去年互联网金融整治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约有65家P2P退出了校园贷市场,有些做校园贷的P2P也在转型。 黄震也认为,P2P平台一方面要暂停P2P的贷款业务,不做资金业务。另一方面,可以转向为银行提供服务,成为助贷机构。校园贷有用户基础,可以为银行提供用户导流,并可以进行用户筛查、评价等辅助工作。正规金融机构应该回归校园贷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P2P平台和银行形成互补。过去P2P平台和商业银行在校园贷领域的竞争关系将不复存在。 疏堵结合综合管控 三部委下发的通知中明确,在堵邪门的同时为校园贷“开正门补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向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的金融服务,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 杨东教授认为,个人信用体系、个人大数据征信的完善是治理校园贷的根本。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代,大学生的消费、培训、创业的需求都是刚需,这些正常的需求应该要考虑到,关键在于个人画像。现在各种社会场景也越来越多,个人大数据征信健全以后,将能改善这些刚需和金融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 通知中也要求,“现阶段,应向每一名学生发放校园贷风险告知书并签字确认”。 同时,三部委也将建立对校园贷的整治排查机制。比如,未经校方批准严禁任何人、任何组织在校园进行各种校园贷业务宣传和推荐,及时清理各类借贷小广告。未经校方批准在校宣传推介、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校园贷或利用学生身份证办理不良校园贷款的教职工和在校学生,要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在尹振涛看来,通知也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针对校园贷业务的监管主体以银监会及分支机构和当地金融办共同负责。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做好校园贷的第一道防火墙,杜绝违法违规机构进入校园。而各地人力资源部门则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培训机构监管,杜绝无牌机构开展信贷服务。同时,各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形成监管合力。 对于本次整治排查,通知中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管辖内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并于2017年6月30日之前书面报告给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详情]

互联网校园贷平台渐进式转型 瞄上白领分期消费市场
互联网校园贷平台渐进式转型 瞄上白领分期消费市场

  本报记者 王晓 北京报道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如此评价校园贷的发展过程。 校园贷平台自2014年初逐步兴起,到2015年上半年各路资本涌入,为扩大市场平台之间放松审核条件,为此后个别学生多头借贷严重、无力偿还造成风险事件埋下隐患。 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监管部门批准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市场提供信贷服务。此次,除商业银行之外的机构基本被排除在校园市场之外。 随后,此前专注于校园贷市场的桔子理财发布公告称,将逐步停止学生消费金融资产供应,将相关债权推荐给持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将稳步提升白领人群的消费金融债权。 与持牌金融机构共同开拓业务 桔子理财平台销售的是乐信集团旗下分期乐上的分期消费债权。成立于2013年的分期乐,早期是专注于大学生分期消费的电商平台。 从最初只卖手机等数码产品发展到综合类消费平台,校园业务发展迅猛。随着数十万大学生用户走向工作岗位,2016年4月,分期乐宣布取消用户年龄限制,开拓面向白领市场的分期消费。 尽管白领消费业务份额在逐步扩大,但此次《通知》要求平台尽快暂停校园业务。 乐信集团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通知》出台有望终结个别不良网贷平台引发的“校园贷”恶性事件。放开持牌金融机构服务大学生人群,一方面正视并满足这一群体的合理金融需求,另一方面也便于监管,规避不合规费率、多头借贷等问题。 对于下一步业务发展,乐信集团表示,将开放自身消费场景,与持牌金融机构保持密切合作。目前,乐信已与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以及中原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等数十家持牌金融机构展开了分期消费生态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如校园业务方面,工商银行与分期乐合作进行小范围试点,针对武汉、深圳、南京等地指定的九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推出工银分期乐联名卡。用户通过分期乐商城的风控审核后,还要经过工商银行风控体系的二次审核,才能获得授信。 长效教育机制仍待建立 无论是民间机构还是网贷平台,涌入校园市场给部分学生的非理性超前消费提供了便利。有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学生申请校园贷是用于购物、娱乐、社交。 一名互联网金融投资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投资时也曾考察过校园贷平台,当时业务发展很好,但最终决定不进入校园市场。因为校园业务的主要用户是缺少收入来源的学生。其业务逻辑中,学生还款来源主要是生活费,当无力偿还时,家长作为第二还款人承担责任。“商业模式不存在延续性。”他还表示,即便在海外市场,学生市场和高利贷市场也是最敏感的两个领域,在经过一系列风险事件后,监管对进行相应业务的机构有严格的准入,在利率方面也有相应的上限。 《通知》也明确指出,尤其是一些非网贷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开展借贷业务,突破了校园网贷的范畴和底线,一些地方“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不良借贷问题突出,给校园安全和学生合法权益带来严重损害。 上述行业观察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校园贷平台在2014年爆发。融360数据表明,市场上近七成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成立于2014年,20%成立于2015年。但由于抢夺市场份额中存在审核不严等情况,导致个别学生多头借贷严重,无力偿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后,自律组织、教育部、银监会等规范文件相继出台,如要求学生父母同意等,极大压缩了过度消费需求的校园贷业务空间,多家平台开始进行业务转型或砍掉校园业务,以减少政策风险。 “经过一些过渡性安排,今年校园业务存量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非持牌机构被渐进式清出市场。”上述行业观察人士说。 此时,监管开始引入银行等管理规范的机构开展业务。“开正门,堵偏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相继试点推出校园消费产品。 壹宝贷总经理罗浩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尽管对网贷机构开展校园业务一刀切,但总体方向没错,学生作为弱势群体需要受到保护。不过,在整顿后,最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建立长效教育机制。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详情]

校园贷治理堵邪门:非银监会批准持牌机构不得提供
校园贷治理堵邪门:非银监会批准持牌机构不得提供

   校园贷治理“堵邪门” 非银监会批准持牌机构不得提供 本报记者 李玉敏 北京报道 校园贷之治 2014年以来,校园贷业务发展迅速,同时也蕴藏着风险,多头借贷、无力偿还、暴力催收、裸条借贷等等乱象层出不穷。个别学生甚至被逼走投无路选择结束生命,令人惋惜。校园贷之乱已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如今,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三部委联合发文,明确“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本报记者从监管的角度、平台业务的角度分别详细解读了这个整治措施将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曾芳) 导读 有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大约有170多家机构发放了100多亿的校园贷,其中P2P有100家左右。去年互联网金融整治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约有65家P2P退出了校园贷市场,有些做校园贷的P2P也在转型。 “陷入高利贷”、“暴力催收”、“裸条贷款”等违法违规现象在校园贷中屡见不鲜。 为规范校园贷的管理,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为了堵住不良校园贷款的邪门,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除了P2P网贷机构等,还有一些其他的非金融机构也不同程度地介入到校园贷,并且这也是监管的难点。为此,新的通知中还对校园贷的准入设置了门槛,明确“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这为校园贷业务确立了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此举将高利贷、线下贷款公司及一些不正规的民间放贷机构挡在校园之外。 暂停P2P开展业务 人民大学法学院杨东教授认为,原来高利贷主要局限于熟人圈子,随着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民间高利贷减少,逐渐阳光化、透明化,另一方面,高利贷的不良做法如暴力催收、裸贷等通过技术渗透到部分大学生群体中。这是一种新的现象,可以说是负渗透。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整治。 为了治理校园贷的这些乱象,三部委本次下发的通知中,一是叫停了P2P网贷机构的校园贷业务,对于存量校园网贷业务,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业务规模等状况,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二是设置了只允许银监会批准的持牌机构提供校园贷的门槛,也就意味着只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能提供校园贷款。 杨东教授认为,通知让银监会批准的持牌机构去做校园贷的业务,而对于非持牌机构,不应该认为是永远不让做,而是应当理解为暂时禁止。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表示,暂停网贷机构从事校园贷业务,只是说不能做增量,存量的借贷关系还是继续履约。各地方也在紧锣密鼓研究怎么推进文件落实,让网贷平台有序退出,而不是一下子彻底叫停,也并不是说不能再做与校园有关的金融服务,只是校园贷暂停。 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坦言,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存量校园贷业务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有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大约有170多家机构发放了100多亿的校园贷,其中P2P有100家左右。去年互联网金融整治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约有65家P2P退出了校园贷市场,有些做校园贷的P2P也在转型。 黄震也认为,P2P平台一方面要暂停P2P的贷款业务,不做资金业务。另一方面,可以转向为银行提供服务,成为助贷机构。校园贷有用户基础,可以为银行提供用户导流,并可以进行用户筛查、评价等辅助工作。正规金融机构应该回归校园贷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P2P平台和银行形成互补。过去P2P平台和商业银行在校园贷领域的竞争关系将不复存在。 疏堵结合综合管控 三部委下发的通知中明确,在堵邪门的同时为校园贷“开正门补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向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的金融服务,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 杨东教授认为,个人信用体系、个人大数据征信的完善是治理校园贷的根本。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代,大学生的消费、培训、创业的需求都是刚需,这些正常的需求应该要考虑到,关键在于个人画像。现在各种社会场景也越来越多,个人大数据征信健全以后,将能改善这些刚需和金融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 通知中也要求,“现阶段,应向每一名学生发放校园贷风险告知书并签字确认”。 同时,三部委也将建立对校园贷的整治排查机制。比如,未经校方批准严禁任何人、任何组织在校园进行各种校园贷业务宣传和推荐,及时清理各类借贷小广告。未经校方批准在校宣传推介、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校园贷或利用学生身份证办理不良校园贷款的教职工和在校学生,要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在尹振涛看来,通知也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针对校园贷业务的监管主体以银监会及分支机构和当地金融办共同负责。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做好校园贷的第一道防火墙,杜绝违法违规机构进入校园。而各地人力资源部门则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培训机构监管,杜绝无牌机构开展信贷服务。同时,各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形成监管合力。 对于本次整治排查,通知中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管辖内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并于2017年6月30日之前书面报告给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详情]

银监会等部委联手整治校园贷
银监会等部委联手整治校园贷

  银监会等部委联手整治校园贷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莹莹 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向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的金融服务,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提高大学生校园贷服务质效,畅通正规、阳光的校园信贷服务渠道。网贷机构按照分类处置工作要求,对于存量校园网贷业务,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业务规模等状况,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通知》精神,银监会将鼓励商业银行积极研究探索校园贷可持续经营模式,通过发展正规金融“打开正门”,把对大学和大学生的金融服务做到位,用“良币驱逐劣币”,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产生。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今后一年时间里,P2P网贷机构将陆续退出放贷业务,正规金融机构从政策性银行到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等会慢慢进入,地方上一些有优势的城商行、农商行也会通过新业务进入;P2P等互联网金融机构会加强和银行的合作,通过导流等手段发展新的业务模式。此外,对大学生征信、尽责调查、贷后管理、催收,还有由此产生的大学生行为分析、倒流、交叉销售等,都是十分庞大的服务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认为:“校园贷在国外已经有很好的尝试,比如给予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不同区域的学生个性化的额度和服务,这也是我国校园贷未来的发展方向。”[详情]

网贷机构校园贷正式被叫停 银行和互金合作创新模式
网贷机构校园贷正式被叫停 银行和互金合作创新模式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在“裸条”等校园风险事件爆发后,监管对于校园贷的整顿力度加大。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称,从事校园贷业务的“偏门”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同时鼓励“正门”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开发校园贷。有分析人士指出,相比银行独立开发校园贷,未来银行和互金合作开展校园贷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模式。 《通知》指出,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同时,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监管部门应联合各方力量,加强整治,及时纠偏。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多家网贷机构也已经暂停校园贷或者制定了退出方案。其中,借贷宝、趣分期等互金平台纷纷规避校园市场,名校贷此前也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1日起停止校园贷业务。 而监管则希望作为正规军的银行弥补校园信贷缺口。《通知》指出,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风险特点,开发既能满足大学生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校园金融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建行、中行、工行等银行推出相应的学生产品。其中部分银行选择独立做校园贷业务,也有银行选择借助互金的电商场景和大数据风控能力降低业务风险来“联合试水”。比如,工行与互金企业乐信集团旗下分期乐商城推出双方合作的“工银分期乐联名卡”,目前仅限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南京大学等9所大学进行小范围试点。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邹纯表示,银行和互金合作开展校园贷应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模式,比银行单独做要更好。银行具备较严格的风控体系,也符合监管“开正门”的思路,互金公司有消费场景,有之前为学生群体提供消费贷款所积累的经验和数据。银行合作的对象主要是有电商背景的互金公司,一般的网贷平台被监管要求暂停校园贷业务,不会是银行的合作对象,想要转型获得新生比较困难。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对于银行而言,可以借助网贷平台开发服务产品的经验进一步开发新产品,或者和校园贷P2P平台共同研发。再者,原来P2P平台积累的数据和资料可以便于商业银行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总之,商业银行在有指标、有任务、有压力的情况下,应当把自身放到一个全新的金融科技合作生态中,而不是想自己包办一切。 对于被暂停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黄震建议,这些机构可以转向为银行提供服务,成为助贷机构。校园贷有用户基础,可以为银行提供用户导流,并可以进行用户筛查、评价等辅助工作。正规金融机构应该回归校园贷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P2P平台和银行形成互补。过去P2P平台和商业银行在校园贷领域的竞争关系将不复存在。[详情]

堵偏门开正门 三部委合力规范校园贷
堵偏门开正门 三部委合力规范校园贷

  银监会28日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7]26号,下称“26号文”),要求各地金融办和银监局要在前期对网贷机构开展校园网贷业务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并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此前,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6号文)提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此次26号文则将此前“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范围扩展至“在校大学生”,并由“禁止提供”表述为“一律暂停”。 26号文在堵偏门的同时,也提出了开正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说,26号文肯定了当前大学生小额信贷和消费金融的合理需求,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同时要求银行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配以完善的校园贷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为学生提供高效、正轨和阳光化服务。[详情]

银监会等就校园贷管理下发通知:鼓励银行研发产品
银监会等就校园贷管理下发通知:鼓励银行研发产品

  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学生超前的消费观念和创业需求、互联网贷款申请的便利使得校园网贷快速发展,行业内出现了滥发高利贷、暴力催收、裸条贷款等违法违规现象,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通知》按照“疏堵结合、打开正门、扎紧围栏、加强治理”的总体思路,在前期与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等部门合力出台的制度举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顶层监管制度设计,补牢制度围墙。一是开正门,补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风险特点,开发既能满足大学生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校园金融产品。二是强治理,防风险。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同时,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监管部门应联合各方力量,加强整治,及时纠偏。三是正观念,补教育。整顿校园贷市场的同时,要抓好校园秩序管理与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各高校开展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引导学生科学理性消费,健全举报惩戒制度以维护校园稳定秩序。 下一步,根据《通知》精神,银监会将鼓励商业银行积极研究探索校园贷可持续经营模式,通过发展正规金融“正门打开”,把对大学和大学生的金融服务做到位,用“良币驱逐劣币”,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产生。 附: 中国银监会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详情]

银监会点名求职贷培训贷:网贷机构不得开展校园贷业务
银监会点名求职贷培训贷:网贷机构不得开展校园贷业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银监发[2017]26号 中国银监会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银监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厅(局、教委)、金融办(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中央所属各高等院校: 银监会 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6〕47号,以下简称银监发47号文)印发以来,各地加大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以下简称网贷机构)校园网贷业务的清理整顿,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部分地区仍存在校园贷乱象,特别是一些非网贷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开展借贷业务,突破了校园网贷的范畴和底线,一些地方“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不良借贷问题突出,给校园安全和学生合法权益带来严重损害,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为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现就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疏堵结合,维护校园贷正常秩序 为满足大学生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净化校园金融市场环境,使校园贷回归良性发展,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向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的金融服务,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提高大学生校园贷服务质效,畅通正规、阳光的校园信贷服务渠道。开展校园贷的银行应制定完善的校园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贷前调查评估,认真审核评定贷款大学生资质,重视贷后管理监督,确保资金流向符合合同规定。如发现贷款大学生存在资料造假等欺骗行为,应提前收回贷款。银行应及时掌握贷款大学生资金流动状况和信用评分变化情况,评估其还款能力,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风险可控。 针对当前各类放贷主体进入校园贷市场,缺乏相应制度和监管约束,以及放贷主体自身风险控制机制缺失等问题,为切实规范校园贷管理,杜绝校园贷欺诈、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等行为,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二、整治乱象,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网贷业务 各地金融办(局)和银监局要在前期对网贷机构开展校园网贷业务整治的基础上,协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杜绝网贷机构发生高利放贷、暴力催收等严重危害大学生安全的行为。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要督促网贷机构按照分类处置工作要求,对于存量校园网贷业务,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业务规模等状况,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要督促网贷机构按期完成业务整改,主动下线校园网贷相关业务产品,暂停发布新的校园网贷业务标的,有序清退校园网贷业务待还余额。对拒不整改或超期未完成整改的,要暂停其开展网贷业务,依法依规予以关闭或取缔,对涉嫌恶意欺诈、暴力催收、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综合施策,切实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 各高校要把校园贷风险防范和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重大工作来抓,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党委负总责、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管控体系,切实担负起教育管理学生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教育引导。积极开展常态化、丰富多彩的消费观、金融理财知识及法律法规常识教育,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勤俭节约、自我保护等意识。现阶段,应向每一名学生发放校园贷风险告知书并签字确认,每学期至少集中开展一次校园贷专项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典型案例通报警示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不良校园贷危害,提醒学生远离不良校园贷。二是建立排查整治机制。开展校园贷集中排查,加强校园秩序管理。未经校方批准,严禁任何人、任何组织在校园内进行各种校园贷业务宣传和推介,及时清理各类借贷小广告。畅通不良校园贷举报渠道,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对发现的不良校园贷线索进行举报。对未经校方批准在校宣传推介、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校园贷或利用学生身份证件办理不良校园贷的教职工或在校学生,要依规依纪严肃查处。三是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对于发现的学生参与不良校园贷事件要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并会同学生家长及有关方面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将危害消灭在初始状态。同时,对发现的重大事件要及时报告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公安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四是切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帮助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好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等方面困难。五是建立不良校园贷责任追究机制。对校内有关部门和院系开展校园贷教育、警示、排查、处置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凡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要追究有关部门、院系和相关人员责任。对因校园贷引发恶性事件或造成重大案件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倒查倒追有关高校及相关责任人,发现未开展宣传教育、风险警示、排查处置等工作的,予以严肃处理。 四、分工负责,共同促进校园贷健康发展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明确分工,压实职责,加强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各地金融办(局)和银监局要加强引导,鼓励合规机构积极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合法合规的信贷服务。要制定正负面清单,明确校园贷市场参与机构。要积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保护和宣传工作。要加强信息共享与经验交流,以案说法,务求整治实效。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本地本校工作分层对接和具体落实,筑好防范违规放贷机构进入校园的“防火墙”,加强风险警示、教育引导和校园管理工作。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培训机构监管,依法查处“黑中介”和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培训业务等各类侵害就业权益的违法行为,杜绝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培训、求职、职业指导等名义,捆绑推荐信贷服务。涉及校园网贷整治相关事项,有关部门应按照银监发47号文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请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梳理辖内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并于2017年6月30日前将书面报告报送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银监会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7年5月27日[详情]

网贷机构校园贷业务被正式叫停! 存量业务逐步消化
网贷机构校园贷业务被正式叫停! 存量业务逐步消化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学生超前消费观念和创业的需求,互联网贷款申请的便利使得校园贷快速发展,行业出现了滥发高利贷、暴力催收、裸条贷款等违法违规现象,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为规范校园贷的管理,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开正门补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提高大学生的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不足的短板。同时,针对校园贷的乱象,三部委也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的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表示,暂停网贷机构从事校园贷业务,只是说不能做增量,存量的借贷关系还是继续履约。各地方也在紧锣密鼓研究怎么推进文件落实,让网贷平台有序退出,而不是一下子彻底叫停,也并不是说不能再做与校园有关的金融服务,只是校园贷暂停。除了网贷机构,还有一些非网贷机构也对在校学生开展借贷业务,比如一些地方“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不良贷款问题突出。为此,在三部委下发的文件中也要求,“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也认为,针对当前校园贷市场乱象,《通知》明确规定,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为校园贷业务确立的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此举将高利贷、线下贷款公司及一些不正规的民间放贷机构挡在校园之外。据悉,三部委也将建立对校园贷的整治排查机制。比如,未经校方批准严禁任何人、任何组织在校园进行各种校园贷业务宣传和推荐,及时清理各类借贷小广告。未经校方批准在校宣传推介、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校园贷或利用学生身份证办理不良校园贷款的教职工和在校学生,要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同时,三部委也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管辖内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并与2017年6月30日之前书面报告给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 [详情]

校园贷诈骗数据报告:施骗者近半数为学生
校园贷诈骗数据报告:施骗者近半数为学生

  来源:中国网近期,名校贷发布国内首份《校园贷诈骗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汇总整理了2016年4月至今所有有据可查的校园贷诈骗案件,数据之惊人,更令人深感监管与教育同行的重要性。《报告》中一组数据令人瞠目结舌,校园贷诈骗实施者占比中,学生群体本身竟然高达49%。近几年来,校园贷诈骗案件涉案金额之大,社会影响之深,已经触目惊心,而其受骗对象正是学生群体,为何身为受骗对象本身,却正是施骗者的聚集地呢?学生成为校园贷诈骗的实施者,究竟有哪些原因呢?一、部分学生虚荣心膨胀,消费欲望强烈且不计后果虚荣心、攀比心造成盲目借款,过度超前消费,导致入不敷出,某些学生只好铤而走险,从而陷入了诈骗者的圈套,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大学生应该量力而行,适当克制欲望,理性消费,学法懂法,避免因一时冲动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二、部分大学生缺乏务实精神,存在投机取巧的心态,妄图通过捷径迅速走上“人生巅峰”,而不管是否会付出道德和法律的代价懒惰和攀比滋生了投机心理,加之诈骗团伙鼓吹的“致富捷径”理论,使得某些大学生不惜打破道德和法律的界限,知法犯法,妄图通过诈骗走上“人生巅峰”,最终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学生应该恪守道德和法律,通过正当渠道积累财富,才是真正稳定高效走上“人生巅峰”的光明正途。三、学生比较了解校园贷平台的操作流程由于学生本身身居校园,更加易于操作某些学校流程和理解学生的一些心理,因此对校园类贷款平台的操作更加熟悉,正是校园贷诈骗团伙心仪的“拉拢”对象。大学生本身相对单纯,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利诱对象,大学生更应该提高警惕,保护自己,切莫踏入犯罪的沼泽。四、借助“校友”或者“同学”的身份,诈骗分子更易于获得学生的信赖所谓的“学长学姐”乃至“辅导员”施骗,在校园贷诈骗案件中并不罕见。打着“熟人”的名义,拉学生入伙,层层发展,级级分配,这是校园贷诈骗团伙发展下线惯用的手段。利用大学生对身边“熟人”的信任发展下线,是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大学生应该理性对待“熟人”,不要过分信任,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在保护好自身的情况下,尽量规劝,及时报警,才是对所谓“熟人”最负责的做法。《报告》的推出,揭露了校园贷诈骗案件背后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本身的重大问题和隐患,由此可见,校园反欺诈教育、财商教育迫在眉睫。据悉,名校贷于4月中旬宣布,自7月1日暂停新增校园贷业务,更名“名校贷公益”,全面转型校园公益事业。本次报告是以“名校贷公益”为主体推出的首个内容,今后名校贷公益也将在校园反欺诈和财商教育上继续发力。[详情]

校园贷诈骗5496万!银行重进校园,乱象将终结?
校园贷诈骗5496万!银行重进校园,乱象将终结?

  近年来,大学生陷入贷款陷阱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自杀、离家出走、卖身还债......原本单纯的象牙塔被无处不在的金融陷阱侵袭。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6月22日,有据可查的校园贷诈骗案的受骗人数约3679人,涉案金额高达5496万余元。2016年4月至今,见诸报端的校园贷诈骗案达到了41起,涉及全国22个省市。自2013年7月第一家互联网校园贷平台出现后,其他资本市场也相继蜂拥而至,校园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此开启了野蛮生长之路。在校园贷出现爆发式增长的2014-2015年间,仅在2015年一年就有多达108家校园贷平台出现。每月1200的生活费真的不够花吗?校园贷的兴起和大学生日益膨胀的虚荣心和消费需求有很大关系。大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主要是家庭,94%的学生生活费由父母或亲戚提供,其次为打工兼职。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不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相比于70 80后上大学时的开支,现时大学生的开支已经大为上涨,这不仅是由于物价上涨导致的伙食费上涨,也是因为大学生的日常开支方面越来越丰富。其中,41%的大学生生活费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并有结余。24%的学生偶尔生活费不够用,8%经常不够用。钱不够花,当然可能与每个家庭的财力相关,月均一千多元是一个平均数,一些低收入阶层的家庭可能并不能支付这么多,也与大学生自身的财务规划能力相关。这些入不敷出或者有其他贷款需求的大学生,一般很难能从正常途径申请到信用贷款以及信用卡服务。虽然部分银行机构曾推出多款针对大学生的信用卡,但考虑到风控等问题,2009 年以后多家银行开始停止这一业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专门针对学生推出的校园贷产品对这一潜在市场进行了填补。贷款门槛低、方便快捷,让很多大学生在并不十分了解校园贷的危险情况下就轻易的上了当。殊不知,隐藏在这些看上去非常诱惑的条件背后,却是远高于承受能力之上的高额利息以及裸条、暴力追偿等问题。2016年3月,河南大学生郑旭因无法偿还因校园贷而产生的60多万元债务,最终选择跳楼自杀;今年 4 月,厦门大学生如梦也因卷入裸贷事件并欠款数10万,最终不堪重负而自杀……类似痛心的事件不胜枚举。在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同时,也为行业的监管敲响了警钟。银行再度出手,谁才是校园贷的救世主?2016年4月,银监会和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开始整顿校园贷市场。2017年4月,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要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通知》明确提出,现阶段将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对于存量业务将制定整改计划,并明确了退出时间表。《通知》中还表示,针对市场中存在的学生贷款需求,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据统计,截至 2017 年2月底,全国正在从事校园贷业务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已经下降到了 2335 家,有大约七成平台选择停业或转型。5月,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几乎同时挺进校园贷市场,推出校园金融产品。这是银行自2009年被叫停该业务后的首度回归。据了解,建行的校园贷产品年化利率仅为5.6%,远低于网贷平台,可以给予在校学生1000元到50000元的授信额度,投放初期额度将控制在5000元以内,未来将随着学生客户本人的良好信贷记录逐步提高额度。中行则与高校合作共同审核学生借贷需求,目标是为高校学生打造小额信用循环贷款。业务初期,将率先在部分高校试点,华中师范大学作为试点合作院校之一,将在全国率先实现产品落地,第一期投放额预计达到100万元。在产品政策上,贷款金额最高8000元,不含任何手续费。业务初期最长可达12个月,未来延长至3-6年,覆盖毕业后入职阶段。同时,还将提供宽限期服务,宽限期内只还息不还本。小白觉得银行早就应该成为校园贷市场的主力军了,因为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确实存在,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既拥有良好的信贷业务基础,又有严谨的风控手段和规范的催收手段,更适合校园贷市场。彩贝财经智能选股新版本APP Store全新上线,安卓本版随后释放,敬请期待![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