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演讲

李东荣:建议完善五位一体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李东荣:建议完善五位一体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建议完善“五位一体”多层次治理体系,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9月02日  09:30
杨凯生:网贷行业爆雷潮根本原因是平台自身不合规
杨凯生:网贷行业爆雷潮根本原因是平台自身不合规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就近期P2P网贷行业出现爆雷潮原因表示,根本原因是大量平台尚未完成整改,错配、刚兑现象普遍,贷款规模超标仍向企业贷款。[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9月02日  10:18
范文仲:金融科技从爆发到平稳期 也进入风险暴露期
范文仲:金融科技从爆发到平稳期 也进入风险暴露期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部负责人范文仲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如今我们正处于科技革命狭小的机遇期和上升期,正在从一个爆发期慢慢地走向平稳,也进入了风险暴露期。[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9月02日  11:52
IMF官员感慨: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正在发挥中心作用
IMF官员感慨: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正在发挥中心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fintech工作组负责人、 IMF副法务总监Ross Leckow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新技术在北京正在迅速改变着金融行业,而中国在这个领域正在发挥一个中心的作用。[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9月02日  12:06
黄益平:中国数字金融能不能活过明天是个很大问题
黄益平:中国数字金融能不能活过明天是个很大问题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在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中国的数字金融在国际上是居于暂时领先的地位,但是这个领先的地位还能不能保持下去?怎么样才能保持下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9月02日  16:18
孙天琦:金融科技会助长跨境金融违法违规金融服务
孙天琦:金融科技会助长跨境金融违法违规金融服务

国家外汇管理局总会计师孙天琦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FinTech能够助推跨境金融服务发展,促进金融市场开放,但同时也会助长跨境金融违法违规的金融服务,导致风险跨境传染。[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9月02日  15:39

专题讨论

央行研究局纪敏:未来P2P投资者需要合格投资者资格
央行研究局纪敏:未来P2P投资者需要合格投资者资格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专题讨论上表示,P2P投资者是风险自担,银行投资者是比如说存款人是不需要承担风险的。[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9月02日  16:41

峰会新闻

金融科技2.0遇到风险 金融监管国际一盘棋如何下?
金融科技2.0遇到风险 金融监管国际一盘棋如何下?

建立‘五位一体’的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要结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安排,考虑对专项整治中经过实践检验,取得较好成效的规则要求和机制安排予以制度化、长效化。研究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补齐可能存在的制度短板。[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9月05日  15:13
2018金融科技创新十佳案例榜单揭晓 民生银行等入选
2018金融科技创新十佳案例榜单揭晓 民生银行等入选

9月2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主办的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在京隆重举行。此次峰会揭晓了“第三届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的十佳案例获奖名单。[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9月02日  16:26
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新形势 新金融 新监管
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新形势 新金融 新监管

近年来,以技术创新与应用为驱动,以普惠金融为发展重点,以风险防控为核心,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可圈可点的案例不断涌现,“金融科技的中国模式”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8月27日  13:25
严监管下金融科技路在何方?中外嘉宾与您共话趋势
严监管下金融科技路在何方?中外嘉宾与您共话趋势

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和严监管态势,金融科技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和前景如何?当科技与金融嫁接到一起,创新与风险的平衡点在哪里?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创新模式和监管经验?国际上的监管科技到底走到了哪一步?[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8月29日  10:49
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将于9月2日在京举行
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将于9月2日在京举行

9月2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金融城(CFCITY)将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9月01日  22:32

峰会议程

08:30 – 09:00

嘉宾签到


大会演讲一

主持人:王海明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长

09:00 – 09:15

主题演讲一

李东荣  CF40常务理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

09:15 – 09:30

主题演讲二

杨凯生  CF40学术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

09:30 – 09:45

主题演讲三

    CF40成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09:45 – 10:00

主题演讲四

范文仲  CF40成员、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部负责人

10:00 – 10:15

主题演讲五

Ross Leckow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fintech工作组联合负责人、IMF副法务总监

10:15 – 10:30

 

10:30 – 10:45

主题演讲六

Mathilde Mesnard  世界经合组织(OECD)金融和企业事务局副局长

10:45 – 11:00

主题演讲七

冰见野良三 日本金融厅国际审议官

11:00 – 12:00

专题研讨一 :数字普惠金融的国内实践与国际经验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普惠金融提升了运营效率、成本可控性和商业可持续性。从国际视野和国内实践来看,数字普惠金融有哪些可资借鉴的创新模式和优秀案例?如何通过数字技术拓宽普惠金融的服务边界,降低成本,提升风控有效性?

主持人:张承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

研讨嘉宾:

     CF40特邀成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

Ross Leckow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fintech工作组负责人 IMF副法务总监

邵长毅  世界银行金融市场局高级金融专家

张秀萍  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

周文凯  CF40理事单位代表、南京银行副行长

张旭阳  度小满金融副总裁

张适时  NFA理事、友信金服联合创始人兼CEO

12:00 –13:30

 


大会演讲二

主持人:王海明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长

13:30 – 13:45

“第三届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颁奖仪式

13:45 – 14:00

主题演讲八

黄益平  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14:00 – 14:15

主题演讲九

孙天琦  CF40特邀成员、国家外汇管理局总会计师

14:15 – 14:30

主题演讲十

    NFA副理事长、百度高级副总裁、度小满金融CEO

14:30 – 14:45

主题演讲十一

计葵生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常务理事、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

14:45 – 15:00

主题演讲十二

    NFA副理事长、宜信公司创始人兼CEO

15:00–15:15

主题演讲十三

成少勇  NFA理事、小赢科技总裁

15:15–15:25

 

15:25 –16:25

专题研讨 :新形势下的风险管理与金融科技

在强监管、严监管背景下,随着社融快速收缩、地方隐性债务上升以及互金专项整治的推进,无论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互金机构都承受着较大的行业风险、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面临业务收缩或转型的挑战。那么,监管机构如何利用监管科技提升监管效能?从业机构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风险防控和抵御能力,增强肌体健康?

主持人:沈艳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讨嘉宾:

冰见野良三  日本金融厅国际审议官

     富国银行高级副总裁

沈建光   CF40理事单位代表、京东金融首席经济学家

孔毅凯   美国道富银行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秦洪涛   NFA理事、恒昌公司创始人兼CEO

16:25 –17:30

专题研讨 :金融科技促进财富管理转型升级

随着金融科技发展的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财富管理机构正尝试精准营销与差异化定价。资管新规落地之后,传统金融机构如何借助科技手段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及定价等环节取得突破?金融科技公司如何借助技术优势打造更具特色的服务模式和产品体系?

主持人:蒋则沈  中国银保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处长

研讨嘉宾:

陈煜涛    CF40理事单位代表、国泰君安副总裁

小原正达  三菱日联银行(中国)副董事长兼副行长

梁大伟    CF40理事单位代表、渣打银行(中国)财富管理董事总经理

吕天贵    CF40理事单位代表、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

祖国明    CF40理事单位代表、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

 

最新新闻

金融科技2.0遇到风险 金融监管国际一盘棋如何下?
金融科技2.0遇到风险 金融监管国际一盘棋如何下?

  “建立‘五位一体’的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要结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安排,考虑对专项整治中经过实践检验,取得较好成效的规则要求和机制安排予以制度化、长效化。研究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补齐可能存在的制度短板。“9月2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主办的“新形势、新金融、新监管——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 这次峰会共有13场主题演讲和3场专题研讨,来自海内外的监管、市场、学者共33位嘉宾登台发言,全视角、立体式地探讨了金融科技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面对层出不穷的创新,监管部门应如何运用技术提高监管效能,准确识别真伪,在泼掉“洗澡水”的同时留下“婴儿”。 规范整治不要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近期P2P网贷出现大量问题平台,市场负面情绪蔓延,这一热点被多位嘉宾谈及。新金融联盟理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演讲中表示,问题平台剧增的根本原因不是监管太严,而是网贷平台没有完成整改任务,错配、刚兑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一些平台之间相互勾连或是关联交易较多,也直接导致了风险的爆发。 杨凯生建议,下一步整治的方向要面向全部从业者,全面落实前一阶段监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监管要求和整治措施。第二,注意引导市场情绪。第三,对投资者、出借者进行教育。第四,对于恶性违约平台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在专题研讨时强调,P2P的本质是直接融资,是信息中介,直接融资的发展前景其实是很广阔的,也最受益于大数据技术。P2P投资者可以获得更高收益,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但现阶段对于P2P投资人没有任何门槛要求。所以关键是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提高机构投资人的占比。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在演讲中表示,本来P2P有价值,可以给我们做贡献的业务,最后因为行为没有规范,不该做的没有被禁止,应该做的没有被鼓励,最后就搞成了这样,看起来有点像农贸市场,谁想来就来,谁想走就走,但搞金融跟农贸市场不一样。 “中国到底还能不能持续领先世界?或者说我们还能不能持续下去?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有很多课要补,有很多过去的做法不见得还要保持。”黄益平表示,要注意我们现在取得暂时领先的地位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这里有真正的价值,创新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今天要整治它也好、规范它也好、支持它发展也好,千万不要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千万不要感觉有点问题就觉得行业都是坏人,还是要看到很多好的创新。” 黄益平相信中国数字金融行业大有前途。他认为,2.0时代的中国数字金融行业有三类角色必不可少,第一类,大平台,可能是独角兽的互联网公司,也可能是银行、保险等大型金融机构;第二类,专注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第三类,专门运用金融数字技术解决金融问题的金融机构。未来这三类角色很可能两两重合,乃至三位一体。 百度高级副总裁、度小满金融CEO朱光的演讲也印证了黄益平的看法,他说:“百度的大数据风控以央行征信为基础,加上由情绪、兴趣、学历、城市、职业稳定性等数据描述的客户画像,可以让风险模型区分度提升15%,增大了拓客区间,这类科技产品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有很广阔的应用。”目前,百度与银行合作服务小微企业超过200万户,累计发放贷款700亿元。 数字货币需加强监管 近期,我国对虚拟币交易和ICO融资进行坚决打击。不久前还封禁了虚拟币领域的微信公号,并将对服务器设在境外、但实质面向境内投资者提供交易服务的平台进行管控。 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INTECH工作组联合负责人Ross Leckow直言,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中,最迫在眉睫的就是把加密货币用于犯罪目的的风险。 他表示,因为加密货币具有匿名性,在点对点交易中超越其他任何中介,而且加密货币是跨境交易,特别容易用于犯罪目的。今年早些时候欧洲预计,欧洲有3%-4%的犯罪非法所得通过加密货币进行洗钱销赃。还有逃避制裁活动,一些国家利用加密货币来逃避正规金融系统对他们的监控。恐怖分子也用加密货币购买恐怖活动的工具。此外,还有一些金融诈骗风险。 经合组织金融和企业事务局副局长Mathilde Mesnard亦从数字资产的角度阐述了其对金融科技风险的看法。她提出,数字资产本身的性质并不明朗,使得监管部门很难有效监管ICO。不仅如此,我们目前对数字资产的认识有限,并不清楚应将其归类为资产、负债还是其他不同属性,这又产生了税收问题。 日本金融厅国际审议官冰见野良三指出,金融科技的匿名性和分散式的决策制定方式使得政府无法管理到所有领域。“我们现在关注金融科技就是因为,它有可能会改变经济制度或者游戏规则,改变经济主体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交易方式。金融科技会削弱现在金融机构的角色,企业和个人的参与也会发生变化。” 金融科技监管将是国际一盘棋 面对金融科技的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如何监管?与会的国内外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未来的可行路径,IMF、OECD等国际组织则分享了全球金融监管的现状和思考。 李东荣进一步阐释了“五位一体”的治理体系,是指严格法律约束、强化行政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做好机构内控和深化社会监督。其中,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以及中央和地方监管的统筹协调,实施穿透式监管和一致性监管,推动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协同发力,形成对金融科技风险全覆盖的监管长效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和借鉴科技、监管沙盒等新手段、新模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金融科技监管的流程和能力。 中国银保监会国际部负责人范文仲演讲时表示,金融科技正从爆发期向平稳期过渡,未来依然有非常多的创新机遇。与此同时,金融科技正处于风险暴露期,这就需要建立规则,监管十分重要。 “金融是建立在信息和信心基础上的特殊行业,这轮科技革命改变了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方式。金融仅在技术上单点突进至极致是不行的,一定要对金融风险进行把控。每一次金融创新都放大了风险,未来支付需求面临操作风险,借贷中介平台面临道德风险,众筹面临资质、项目披露和管理风险,不是所有机构、企业都能办金融,未来要有准入机制,能力足够才能做。”范文仲说。 黄益平提出,数字金融野蛮生长时代结束了,进入数字金融2.0时代,面对金融科技创新,不能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加强数字技术突破、信用文化建设以及建立新的监管框架。 冰见野良三对目前各国政府对虚拟资产的监管态度进行了梳理分类,分别是禁止、规则制定、监控和忽视。“再采取忽视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虚拟资产和洗钱以及恐怖主义融资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产生管理虚拟资产的有效办法,所以各国监管机构之间必须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协调,才能够做到有效。”他说。 Mathilde Mesnard与他观点一致,她认为:“在一个新现象、新技术出现的早期,都会出现各国监管政策不同的情况。一定要在国际范围内加强协调、加深合作,提高抵抗风险的共同意识。”。 Mathilde Mesnard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的基本思路:首先,各国要对最佳实践进行信息交换。其次,要防止监管套利以及市场分割。目前监管套利方面存在着真实风险,各国要防止逐底竞争。最后,各国要建立法律框架来保护投资者,来真正实现ICO的好处。 具体而言,Mathilde Mesnard提出了亟待落实的三方面工作: 第一,   各国政府要连点成线地联系起来。很多监管规则都在不同的国家、政府机关或全球性的基础架构中建立起来,必须要进行统一协调,以保证政策制定者以及业界人士能够相互对话。 第二,   国际标准要发挥作用,技术标准的提出可以提升各国监管政策的操作性。 第三,   监管方和政策制定者要与时俱进,了解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9月05日 15:13
重庆农商行:上半年净利润48.36亿元 同比增长5.26%
重庆农商行:上半年净利润48.36亿元 同比增长5.26%

  8月30日,重庆农商行(03618,HK)披露了中期业绩报告。2018年1~6月,该行(含所属子公司,下同)完成营业收入132.62亿元,同比增长15.87%;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48.36亿元,同比增长5.26%。截至6月底,其资产总额达到9086.37亿元,规模继续领跑国内农商行。 客户存款作为该行最主要资金来源,继一季度末突破6000亿元后,于6月底再攀至6300.95亿元,较年初增长10.12%。客户贷款及垫资总额则较上年末增长7.06%至3622.30亿元。 而受资管新规等影响,上半年该行在投资上进行了调整,期末投资总额较上年末减少472.75亿至2702.12亿元,降幅为14.89%。 上半年利息收入188.8亿元 2018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整体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上升24个基点至4.71%,整体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较上年同期上升22个基点至2.27%。报告期内实现利息收入188.81亿元,净利息收入89.52亿元,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67.50%。 在客户贷款及垫款方面,实现利息收入91.99亿元,同比增加11.59亿元,增幅14.42%。其中客户贷款及垫资平均余额上升带动利息收入增加9.89亿元;增强对利率的主动管理使得本期利息收入较上年增加1.70亿元。 截至2018年6月末,该行客户贷款及垫资总额为3622.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38.83亿元,增幅7.06%。其中公司贷款(不含贴现)2247.43亿元,个人贷款1236.70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4.65%、8.91%。此外,票据贴现为138.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74亿元,增幅37.58%。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上半年该行在房地产业贷款规模保持下降趋势,从去年底107.25亿元减至6月末77.45亿元,降幅约为28%。 此外,2018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存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34.91亿元,同比增加10.42亿元,增幅42.55%;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3.08亿元,同比增加1.22亿元,增幅65.59%。 2018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资产减值损失30.81亿元,同比增加14.67亿元,其中客户贷款及垫款损失为30.03亿元,同比增加17.50亿元。该行表示,主要是贷款规模增长的同时,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因素,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减值模型更加审慎对贷款计提减值。 截至2018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44.6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3%,拨备贷款率为339.38%,拨贷比为4.1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60%、10.61%、13.21%。 75%负债来自客户存款 近年来,在每年超10%的增速带动下,重庆农商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于2017年底达到9057.78亿元。2018年6月底,该行资产总额为9086.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59亿元,微增0.32% 其中出现较大变化的是投资证券资产部分。报告显示,重庆农商行本期投资证券2148.8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了1020.84亿元。该行在报告中表示,主要是由于2018年1月1日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投资的部分金融资产列示在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科目中。二是该行积极落实新的资产管理要求,在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投资结构所致。 记者注意到,截至6月底,该行投资总额为2702.1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72.75亿元,降幅达14.89%。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8年6月末,重庆农商行负债总额为8407.96亿元。其中客户存款作为该行最主要资金来源,继一季度末突破6000亿元后,于6月底再攀至6300.95亿元,较年初增加579.11亿元,增幅为10.12%。 强力吸储下,该行客户存款在总负债中的占比已达到74.94%。较年初升高了6.86个百分点。 从客户结构看,个人存款继续保持优势,占比达71.72%,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70.99亿元;公司存款(不含保证金存款)占比27.14%,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31.53亿元,增幅15.66%。 从期限结构看,活期存款占比39.73%,较上年末下降0.28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占比59.13%,较上年末上升0.81个百分点。[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 | 2018年09月03日 07:27
央行研究局纪敏:未来P2P投资者需要合格投资者资格
央行研究局纪敏:未来P2P投资者需要合格投资者资格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专题讨论上就P2P功能定位和P2P监管的看法表示,P2P和银行类似,都是把借款人的债务通过数字化方式销售给投资者,但是P2P投资者是风险自担,银行投资者是比如说存款人是不需要承担风险的。 纪敏还认为,未来的P2P的投资者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美国,很多面向机构投资人来出售P2P的资产、证券也好,还是说英国的P2P的会员,注册会员投资人有适当的投资门槛包括其它的一些要求。在现在这样一个实际上刚性兑付比较严重的信用环境下面,P2P面对的借款人显然是风险比较高的一类借款人,合格的投资者制度的建立是很关键的。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专题研讨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国内实践与国际经验 张承惠(主持人):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我们下面这个时段发言虽然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打破最基本的规律。所以我想我们下面的发言要尽可能的精要。这个精要从我开始,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个时段的主题。 这个时段我们要围绕着数字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在拓展普惠金融服务边界、降低成本和提升风控方面的有效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讨论。 今天邀请到的嘉宾都非常有代表性。 首先是我们的中国人民银行的研究局副局长纪敏先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Ross Leckow先生刚才也已经发言了,IMF FinTech工作组的负责人。 另外,我们有两位持牌银行的代表,一位是农行的网络金融部的总经理张秀萍女士。 还有一位是南京银行副行长周文凯先生。 我们还有两位是金融科技公司的代表,一位是度小满金融副总裁张旭阳。 还有友信金服联合创始人兼CEO张适时先生。 大家用四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的观点进行精要的阐述。 纪敏:说一个个人观点。谈谈我对P2P功能定位和P2P监管的看法。信用中介也好,信息中介也好,这个区别是清晰的,所谓信用中介关键就是说主体是要承担信用风险的。 所谓信息中介或者其它类似贷款的服务中介,本身是不承担信用风险的,它是有着基本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会因为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而发生改变。 按照这样看法讨论问题,我们P2P不是自身承担风险的这样一个信用中介,这是非常清楚的。相应来讲,它实际是把借款人的债务通过他自身的数字化的手段也好或者其它手段也好,通过他的专业能力把它销售给投资者,他干的是这个事。 银行也是干的类似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但是银行它是要承担信用风险的。所以这样一来,它们的基本区别在于什么?P2P的投资者他是风险自担,银行投资者比如说存款人是不需要承担风险的,也正是因为这样,P2P的投资者也就是直接融资的投资者他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当然同时他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出发,我觉得未来的P2P的投资者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美国,很多面向机构投资人来出售P2P的资产、证券也好,还是说英国的P2P的会员,注册会员投资人有适当的投资门槛包括其它的一些要求。在现在这样一个实际上刚性兑付比较严重的信用环境下面,P2P面对的借款人显然是风险比较高的一类借款人,我觉得合格的投资者制度的建立是很关键的。这是我的主要观点。 张承惠:谢谢纪局长。你看他们都同意你的观点。下面请Ross Leckow先生做一个四分钟的发言。 Ross Leckow:非常感谢。我尽量讲的简洁。 这个问题,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之间的关系,从IMF的角度来说,我想谈一谈政府用金融科技产品能够做哪些金融普惠的工作,对政府来说有五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很多国家来说金融普惠仍然是一个问题,政府必须要制定政策,把金融普惠作为一个重中之重,这正是因为金融普惠对于促进强大的持之以恒的经济增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坚信金融科技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会来推动金融普惠的实践。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希望有关国家的政府能够记住,要想最行之有效的实现金融普惠,就要让私有部门能够去创新,正是私有部门的创新,他们开发产品服务推出科技,才能够去惠及被正规金融拒之门外的普罗大众,希望有关国家能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政府也必须和私有部门之间结成密切合作伙伴关系,来打造一个环境和氛围促进创新。很多方式政府都能做到。我想提三点方式。第一点方式,推动一系列的政策计划来推进整个社会公众当中的金融教育、科技教育的水平。让有关大众既能够了解一款产品也了解这款产品背后的技术和原理。就像你使用手机一样,你知道这手机能干什么,也知道这手机是怎样做到的。 第二,要推动PPP,公有部门和私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要推动各种各样的像金融科技加速器、金融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和创新中心这样的机制来提供一系列的给金融科技的初创企业的服务,让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得到普及,卢森堡、香港金管局还有迪拜这些地区都在做,而且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第三,我认为国家主管部门不妨去考虑一下,要多多考虑去自身也采纳这些新技术,在政府向公民提供服务的过程当中也考虑使用这样的技术。比方说卢森堡的政务服务有95%已经数字化都可以在网上实现,这样在全国就可以打造一个数字化服务的框架,也去服务于私有部门。 第四,对于没有进入正规金融部门的机构来说,新型金融科技和服务先有信用才能使用,要建立起信任,建立起监管,通过监管,让老百姓觉得这个服务是可靠的稳定的。第五,金融普惠不光是国内问题也是国际问题,为什么这样说?要被包容进金融体系的这些人,不光是要能够去使用国内的交易也要能够进行跨境交易。在很多国家当中,外出务工人员把收入以汇款的方式汇回祖国的家人,通过银行渠道汇款这样的手续费是非常高的。所以有很多贫困国家出外务工人员,他们使用一些非正规汇款渠道把工资汇回祖国的家人。这样有了金融科技以后能够更好服务于这些人的需求,更大程度上来促进金融普惠。与此同时,这些服务必须得到充足的监管。否则,有一些国家就会禁止来自于监管不利的国家的金融科技公司到自己国家来活动。 张承惠:下面有请张总,农行网络金融部的张总发言。 张秀萍:我用很短的时间介绍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怎么利用ABCD、大智移云等这些新技术推动国有大型银行进行经营转型。应该说银行一直是拥抱金融科技的,一直也是利用金融科技来推动我们整个业务发展、经营的业务发展创新。为什么今天把金融科技提到这样的一个高度上?我个人认为金融科技ABCD这四个技术重塑人类商业文明、商业模式乃至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个大的挑战机遇和发展。 农业银行在过去近4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网点的手工时代,也经历了业务的电子化,到渠道的转型发展。走到今天,怎么从柜台渠道向平台进行转型?怎么通过搭建平台建立场景、建立入口来推动农业银行更好的发展。农业银行,在这两年的实战当中,首先是在解决普惠、解决“三农”,解决服务实体经济上,农业银行走出了一个创新业务的发展路径。我们这个路径首先是通过互联网、大智移云技术怎么更好解决“三农”问题,我们依托已有的线下庞大资源,通过搭平台、建场景、布入口基础的建设,核心企业、专业市场,批发商、代理点最后一公里已经搭建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大通道。我们把场景信息化物流解决上来。基于这样信息场景我们以支付作为入口,把线上线下所有的支付集成起来作为一个庞大入口。同时,积累了场景建立了入口,带来了流量积累了数据,为广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接下来怎么更好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培养农民现代支付习惯,引导农民从过去到现金后来用存折用卡用转账电话,走到今天用掌上银行给广大的民众来提供更好的支付服务,便民服务,走出了一条实施的路径。 周文凯:从中小银行来看,金融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作用也取得很好的成效。 第二,不同领域的应用我觉得差别很大,参差不齐。 第三,整个的应用在监管加强还是行业发展本身还有很多要改善的地方。从普惠金融角度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从支付角度看。取得非常好的成效,从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方面看。但是这个领域也有很多的隐患,像网联的建设和银联的业务转型的改变介入到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这个市场。从纵向角度来看我们很愿意看到这样一个格局的变化,也愿意积极配合,这是一个。 第二块,普惠金融方面是资产管理,我们也可以讲财富管理。这个领域的应用我觉得不充分,虽然业务产品设计、交付渠道拓展、客户服务方式转变做了一些应用,这个很不充分。从前面P2P出现的问题就能看出这个市场供应服务是不充分的,而且出现这样问题是持牌的金融机构发挥的作用不足。中小银行也很愿意金融科技在这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普惠财富管理的服务。 第三块,融资信贷方面。这个分B端和C端。C端很蓬勃,数量级上万亿的发展,我们南京银行介入也很深。但这里有两点。第一个,未来的信用风险防控,在欺诈方方面面防控已经很有效,多头贷款的防控是一个重点。第二块,价格。价格我认为还有很大下行空间。只有这两点做到之后,才真正往普惠方向走,这个行业才能有一个长远可持续的模式,而且消除那种隐含的次贷的隐患。在B端这里我觉得还是个蓝海,真正在线下利用金融科技推动线下B端业务发展取得一定效率,减低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像C端网络贷款的风口就在B端,我们南京银行在探索初期阶段,我认为全行业各个伙伴来探索还是有希望的,我就讲这么多。 张承惠:两位持牌银行代表都用非常短的时间,每人节约了一分钟,下面请张总。 张旭阳:度小满大家比较生疏,就是百度金融,我们上个月完成分拆,以小满这种谦逊的态度做科技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还有很大蓝海可做。因为金融本质是处理风险,风险定价识别和处置。随着我们经济活动我们人类活动越来越数字化,我们相信人工智能也好、区块链也好更好帮我们识别风险,连接、交互、识别、认知以及效率安全几个方面去提升。 度小满通过数据库图计算通过矩阵算法更好帮助识别个人风险,我们也通过我们的开放式平台与农业银行、南京银行等去进行合作。我们依托我们小贷平台,依托联合贷款业务模式,我们从成立到现在已经为将近340万小微企业主提供大量的融资服务,对个人的普惠金融更好数字化的体现。 我相信随着中小企业经济活动更好线上落地,更好信息被储存、加工并被识别,下一步像张行长所提对B端数字普惠金融活动也会应运而来。 张适时:我就简单讲一下,P2P在整个的一个小微企业主贷款过程中我们觉得在中国是特别好的实践。三点。 第一,讲商业可持续性。大家说给小微企业主降息,我们看小微企业主的存活率特别低,大部分小微企业主三年就会消亡。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里面以往看来都是房屋贷款或者房产抵押去经营。 其次,在这个过程里面P2P找到一个什么空间呢?P2P在这个过程里面找到了小微企业主很特定的环境,在中国其实小微企业主跟小微企业是不分家的,在20万以内信贷空间,小微企业主是有信用,即使企业做失败了,但他还可以去上班把借贷还清。我们认为小微企业主是很好的切入点。 第二,数字在整个效率方面的应用。披露的年报看到,过往这些统计数据里面,从注册到放款通过互联网看这个数据,我们看到定价在36万的贷款,整个转化率从注册到放款过程中小于10%,定价在24,小于5%,于是乎我们看到这是注册到放款,从中间切点,一个客户完成所有资料提交到放款这个转化率也就20%、30%,获客效率获或者风险审批,依托于销售员或者审批人员,一天处理几单的效率过程中成本是无法支撑。在数字化这里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数字化的效率在这里面带来了很大的价值。 第三,在整个风险管理,小微企业主风险在我们看来主要分两端,第一端,大家还款意愿,第二,还款能力的问题,偏信用的问题。还款意愿问题里,传统来讲应该有几大难。第一点,好多人赌博,以前是解决不了。第二点是涉毒。第三点已经有负债在里面。过往三点无论从社交数据或者通信数据方方面面的移动数据积累过程中,今时今日的中国通过数字化解决欺诈风险的问题解决方案,这点获得过程中摒弃过去为了调查小微企业主是不是赌博是不是涉毒过程中,只能给他亲戚朋友打电话,走访企业主身边的邻里去问他们的情况,这样非常无效,中国数据化的积累在这方面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实现了小微企业主在B端的发展。 也补充一句,P2P处在风暴的中心,跟同行聊天,同行经常问我一句话,你是不是会后悔进入这个领域?但其实我是这么回答的,我说如果没有过往整个监管的宽松不会有P2P行业的今天,没有今时今日监管的严格就不会有P2P的明天,我们拥抱强监管,只有在强监管的下这个行业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张承惠:谢谢,前面六位嘉宾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虽然时间很短,但是他们发言含金量很高。纪局长提出来再一次强调我们P2P作为信用中介的定位,同时提出合格投资者的制度。 Ross Leckow先生,我觉得他讲得特别好,他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政府在金融科技、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可以做一些什么事。尤其是借鉴了很多的国际经验。 两位持牌银行的代表,分别介绍了他们自己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来发展普惠金融的一些经验,可惜时间非常短,没有充分展开。 还有两位金融科技公司代表也更多的从技术的角度阐述了他们的一些做法一些特点。我觉得都讲得非常好,顺便我提醒大家一下,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金融家的年龄大大的年轻化了,最后一位发言的张总,友信金服的创始人他是1985年生的,让大家非常吃惊。 下面我想就各位嘉宾提几个问题。首先,对纪局长提问题,给你提两个问题,其他人只提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在好几个场合听到相当高层的金融界的人士说P2P就是非法集资,就是欺诈,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换句话说对P2P这个行业的前景你是怎么看? 第二个问题,和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有关系,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新形势新金融新监管,作为金融监管的代表,想问纪局长你对新监管怎么理解,有请。 纪敏:关于前景,我还是刚才那个看法,P2P的本质它的金融本质是直接融资不是间接融资,它不是银行,不是信用中介,这个基本的界限是清楚的。直接融资的话,它的发展前景,从我们来讲是非常广阔,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或者数字经济时代,应该说解决了直接融资发展过程当中很多对信息披露、对信息对称性要求更多的这样一个复杂性的挑战。所以说,如果说金融哪一种金融最受益于大数据技术,受益于数字经济,我个人认为是直接融资,从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从这个角度来看,直接融资更受益于数字经济。 按照这样的一个看法,无疑它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只要我们正确来看待这个事情的本质,来相应的建立起合适的监管制度和政策支持这样一些东西。 所长刚才说的第二个问题,在监管上,既然它的本质是直接金融、直接融资,所以在监管上,我认为核心的一点还是我刚才所强调的,实际上它更多的是要看一些资本市场的一些监管的制度对于这个P2P是更合适的。比如我刚才强调合格投资人制度,是不是就是说可以有一部分的资产逐渐能够提高到机构投资者占比,机构投资者包括银行,银行可以去买P2P的资产,银行有更强的风险识别和定价的能力。当然也包括各类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同时,这种证券化或者是非证券化的出售给机构投资人这样一个行为,它能够发挥资本市场的它的评级也好或者其它各种各样的监督作用,就逐步提高机构投资人在P2P资产作为投资人当中的占比,这是一个看法。 第二个看法,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一方面可以通过购买机构投资者P2P的资产来实现对P2P资产的投资。另外一方面,如果是直接投资P2P资产,那么应该有更高的合格投资人这样一个要求。那么现在的现状显然是P2P的投资人是没有任何要求的。这个当中的风险我认为是值得关注的。 至于说个人投资者他怎么样来有这样一个投资者适当性的要求,具体的尺度上要结合可操作性和监管成本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它一定应该是有投资者门槛的要求的,我就说到这儿。 张承惠:谢谢纪局长,我要纠正一下我刚才的说法,他发言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来,他在发言之前强调重要事项,纪局长前面所有的发言代表他个人不代表人民银行研究局。 下面我想对Ross Leckow先生提一个问题,Ross Leckow先生上半场的发言和简要的发言已经讲得非常全面,我就提一个简单的问题,我想问Ross Leckow先生,除了比特币崩溃的这个事件之外,你觉得在国际上还有没有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比较重大的教训,值得中国在发展科技金融的时候汲取的这样的教训。比如说像中国P2P这个事件,恐怕是在国际上将来都可以成为案例的。那么在其它国家有没有类似的教训? Ross Leckow:我觉得中国不需要说是向世界其它地方去学习了,因为中国自己的发展非常惊人。你就是说是中国可以和世界来学习什么样的经验是吗? 张承惠:对,有没有比较大的教训值得中国汲取的?如果没有,中国在金融科技方面还是比较领先的。 Ross Leckow:从监管角度来说,实际上这个教训不是说让中国去学习,是让大家都要去记住,我们要持一个开放性的心态来重新设计我们的这个监管体制。那基于刚才纪先生所说,从P2P的角度来说,现在有很多的挑战,就P2P的这种交易方面。在设立监管规范的时候,实际上总是会想到有一个中介机构来进行监管以及所有系统内部的一些个人。比如说在反洗钱的方面,那有一些国家它想要确保在进行交易或者是转钱的时候不是说是要进行洗钱,所以就要让银行来做这样的调查,这个人转账不是洗钱。在我们的加密类的资产方面,我们现在是要让交易所来进行。但是说到P2P,没有中介怎么办?之前是银行和交易所,P2P没有中介了,怎么办?包括中国在内所有的这些监管方都要进行一些新的监管的一个设计。我们不光是中国,整个全世界都要从这个新的发展态势当中来汲取经验。 张承惠:下面我想问周行长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请张总准备。周行长的问题就是,你作为一个持牌的银行,你对现在大量存在的这些金融科技公司你是有什么看法?对张总,我想先提出来给她一点准备的时间。因为张总是在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一线直接是操作操盘金融科技发展普惠金融,所以我就希望想请你用一句话说明一下或者回顾一下,金融科技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您觉得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先有请周行长。 周文凯:作为一个中小持牌金融机构,我们跟互联网的金融科技公司有广泛的合作。最初的时候,金融科技公司往往都是从科技到金融,他们都想做金融。那么金融是把科技看成一种工具,但是这几的年变化情况就不是这样。我认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四个字,配合和融合。配合主要体现在业务发展推动还有很多技术创新上。特别是在互联网应用上,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要处于配合状态,换句话说我们要甘当配角,传统的银行往往做主导,我们主导做很多事,我觉得这一点是我体会很深,要做角色。 第二个融合。双方都是有优势,通过合作,加上彼此理解,通过深度跨界融合,这个事情才能形成双赢,大家牵着手往前走,总体我们看待中小金融机构跟金融科技公司的关系。 谢谢。 张承惠:有请张总。 张秀萍:我是从业30年,一直伴随着金融科技走过来的业务人员,我认为最难的问题就是业务人员对科技的理解以及科技人员对业务的理解。谢谢! 张承惠:谢谢,讲的非常精炼。下面对度小满张总提一个问题,相对于度小满来说,在座的各位更加熟悉百度金融,你们从百度集团脱离之后,你们和在百度集团内有什么样的不同,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也简要一点。 张旭阳:首先想说一个相同,度小满承接了百度技术基因,这个基因包括大数据处理方面包括特别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基因,使得我们有一个能力更好帮助我们合作伙伴能够去发展金融科技业务。不同地方在于我们作为独立公司,我们更多有一些金融的要素在里头,这是我们有一个开放的态度一个值得信赖的企业文化。刚才周行长讲了,我们希望跟金融机构配合,但我们更希望提供值得信赖的服务,把我们的技术获客能力都开放出来。未来度小满金融科技公司是我们创业路径,我们希望以在数字普惠阶段通过我们能力不断去帮助我们的金融机构进而帮助C端客户获得更好更值得信赖金融服务。 张承惠:谢谢。最后一位张总,我也想提一个问题。友信金服的前身是人人贷,我们业内对人人贷的了解程度比友信金服知名度更高,你们把人人贷改变成为友信金服的时候,张总曾经给全体员工写了一封内部邮件,非常有情怀非常煽情的一封信,我也拜读。这封信,张总把现在描述为最好的时代,立志要建设一个新的普惠金融,我想请张总就这两个词,做一点阐述。 张适时:友信金服是人人贷的母公司,本身没有去更名。关于整个新的时代的理解,在我们看来我们觉得确实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就像刚才讲的,我们在过往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的态度还是非常开放的,大家也遇到了一些风险,也是给到这样的一些民企有很多的机会去参与到整个大的浪潮的一个参与里面。尤其是伴随这五年里面,又正好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我们看来有这样一个机遇作为一个大学生毕业生参与到这个时代里面来,为社会做一些事情,是蛮感恩,不是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遇到这样的一个机会,有这样一个点。 在我们看来新普惠金融定义过程中,其实跟上午范主任讲的一个观点很像,金融很重要的价值,范总用的是公益价值,在我们看来是正外部性。我们会认为真正的新普惠过程中不一定是说去解决那些没有金融服务的人去给他提供金融服务,在我们看来这个定义更好的就是说,对社会创造正外部性价值的同时,能够去让那些已经有金融服务的人或者还没有金融服务的人享受到一些可承受的然后包括对他们真正人生有帮助这样的一些金融服务,在我们看来这是我们对新普惠金融的理解和认知。 张承惠:非常感谢,前面六位嘉宾非常精彩的阐述。台下的嘉宾有没有向台上的嘉宾提问题。 提问:我非常同意纪局长一些观点,P2P是直接融资,我在美国工作多少年,看到普惠金融直接融资债券融资产生,中国没有这个渠道,P2P是一个解决方案,对中国社会,难点在中国包括股票市场也是这样,散户投资为主。 张承惠:这个问题比较难。纪局长你自主选择。 纪敏:你说的这个是针对一个现状,首先对直接融资的理解,它的本质区别在于你是不是投资人风险自担,不是你投资标准化的证券这就是直接融资。或者说你投资的是非标的债权或者其它资产这就是间接融资,跟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无关,投资者是不是风险自担。作为P2P,你的债权无论是否证券化,都是可以有机构投资者去投资的。那么现在的话之所以就是说大量的都是散户在投资,是因为我们针对这样一种直接融资实际上没有相应合格投资人制度。您刚才说的,比如说股票市场,股票市场对合格投资人的要求,至少是上市公司的股票是低于对P2P合格投资人的要求的。很简单,因为上市公司它是经过严格筛选借款人,如果从借款人这个角度讲,它是有一系列的约束的,它有很强的流动性,就作为上市公司来讲。所以这个时候,对于合格投资人的要求,要远低于P2P资产的投资者。所以我认为实际上在一个实际上的直接融资这样一个业态下面,我们对合格投资人的要求是没有的。如果我们看一下资产管理新规,打破刚兑背景下对合格投资人是有要求的,尤其是你的投资组合,不仅限于低风险波动,对合格投资人的要求是清楚的。我觉得更需要去补的一个短板。 张承惠: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互动只能到这里了。下面我提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台上六位嘉宾和把他们的观点跟大家精彩的分享。也感谢在座的各位,谢谢各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9月02日 16:41
2018金融科技创新十佳案例榜单揭晓 民生银行等入选
2018金融科技创新十佳案例榜单揭晓 民生银行等入选

  9月2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主办的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在京隆重举行。此次峰会揭晓了“第三届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的十佳案例获奖名单。 本次案例评选自5月31日启动以来,前后历时3个月,近百家金融机构参选。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案例评选共进行了初选、复选和终选三个环节。 在初选环节,专家评委依据六大维度对机构提交的案例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参选机构进行补充完善,以保证案例内容的详实与严谨,体现案例的特色。复选后,则进入为期一周的网络投票环节,投票参与人数近20万。终选延续了答辩形式,主要分为现场陈述和答辩两个环节。 本届评委阵容一如既往地强大,评委分别来自央行、银保监会、中国互金协会、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他们分别是: 姚  前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 陆书春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 张承惠 新金融联盟学术顾问、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 万建华 上海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 蒋则沈 中国银保监会创新监管部处长 沈  艳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黄  卓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谢绚丽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肖  翔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研究部负责人 沈一飞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业务一部主任 辛  路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科技部主任 另有一位来自央行的匿名评委。 经过三轮激烈角逐,腾讯、冰鉴科技、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国泰君安证券、蚂蚁金服、农业银行、汇添富基金、第四范式、渣打银行等10家机构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十佳案例。 十佳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顺应金融科技浪潮积极寻求业务转型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外资银行,也有证券、基金公司,还有以科技能力起家的互联网巨头。案例涵盖了监管科技、智能投顾、智能风控等前沿领域,也涉及新型供应链金融、新型基金代销联营等模式创新。 本次评选秉承独立、公平、客观的原则,不收取任何费用,谢绝赞助评奖。除了获得“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表彰,入选的优秀案例也将集结出版并成为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城的教学案例。目前,“第一届金融科技案例评选”的获奖案例集已出版,题为《科技赋能—中国数字金融的商业实践》。  以下为金融科技创新十佳案例榜单及上榜理由: 【腾讯】 腾讯“灵鲲”作为国内首家金融安全大数据监管平台,将大数据应用与反欺诈相结合,探索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预警平台,是富有价值的监管科技创新。 【冰鉴科技】 冰鉴科技利用模型算法和大数据决策系统,为小微企业和长尾人群的融资业务提供智能风控服务,显著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直销银行2.0,创新推出了标准化、高效能的“4朵云+1范式”模式,构建了线上金融服务新生态,实现了业务与技术的较好融合。 【南京银行】 南京银行“鑫云+”平台通过连接行业平台和中小银行,构建中小银行线上金融生态,是中小型商业银行科技转型的典型案例。 【国泰君安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运用AI技术率先创建智能化、多元化的智能投顾服务平台,在促进金融普惠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服务成本。 【蚂蚁金服】 依托于阿里生态的新兴技术与海量数据,蚂蚁金服推出基于代销的联营模式,创建了平台、基金公司与用户之间的基金销售与服务新生态。 【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基于农商系电商平台,创新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中,开创了传统银行服务三农的新模式。 【汇添富基金】 汇添富基金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分析客户投资偏好,动态提供基金资产配置方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 【第四范式】 第四范式以实时动态交易为核心,AI技术为驱动,构建新型供应链“AI+金融”赋能体系,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进行了有益探索。 【渣打银行】 渣打银行结合自身国际财富管理经验,针对目标客群开发新型客户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工具,做投资者教育领域的领航者。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9月02日 16:26
黄益平:中国数字金融能不能活过明天是个很大问题
黄益平:中国数字金融能不能活过明天是个很大问题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在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中国的数字金融在国际上是居于暂时领先的地位,但是这个领先的地位还能不能保持下去?怎么样才能保持下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黄益平谈到,全球金融科技100强公司里头,虽然在前十名中国有五家,但是在前一百名里头中国只有九家,美国有多少家?美国有19家,澳大利亚公布的数量几乎和我们相提并论。如果把我们看的范围扩大一些,我们的优势不像我们想象突出。 黄益平认为,金融创新一直在发生,但判断好不好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它是不是真的满足了实体经济的一些合理的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第二个是看你金融创新有没有价值,能不能持续?看你能不能做好风控,这个对我们来说今天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黄益平:谢谢主持人的介绍,再次祝贺刚才获奖的几个单位,确实都是做得非常好。我今天起了一个题目,是说我们中国的数字金融是不是还能够持续领先。因为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中国的数字金融应该说是在国际上是居于暂时领先的地位,但是这个领先的地位还能不能保持下去?怎么样才能保持下去?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在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的头脑当中,或者我们一部分从业人员的头脑当中所想到的一个问题,可能不是未来中国数字金融还能不能持续领先?而是我们还能不能活过明天,这是我们今天碰到非常大的问题。 在这上我展示的是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北京大学金融科技情绪指数。 这个指数我的解读是你可以看到我们过去这几年来这个市场环境是非常的动荡不安,有的时候好得不得了,有的时候感觉压力非常大,原因各位比我还清楚,总之确实是面临非常多的挑战。 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给大家看一个我们发的一个照片,这是在今年6月12号,在IMF举办的一次关于中国金融科技的研讨会。这是我们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一起联合的组织了一个中国代表团,一起去IMF中国金融科技的研讨,这是比较难得的事件,背后的因素可能很多,但起码有一条,表明国际上已经非常关注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就是在这个领域做得好。 上一个礼拜,我们又到新加坡、泰国和印度去考察亚洲的数字金融,每一个国家都有做得非常有特色,但总体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他们觉得中国做得好,中国走在前面。这是大家的一个总体的感觉。 在去年年底或者今年年初的时候,H2Ventures和毕马威列了2017年的金融科技百强报告,前三强都是中国的公司,前十强中国有五强,单纯看这样一个名单似乎给我们一个印象,中国确实比其它国家都要做得好,或者做得更加有声有色,这似乎再次印证这个结论。 事实上我觉得我们因为从2015年开始成立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我们一直在研讨这个问题,我们的感觉,中国在这些方面确实有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比如说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资产管理等等,其实都是有很强的普惠特性。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给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这是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号召后,各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中国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的一条,就是在全国建立了大概有将近一万家的小额信贷公司。这一万家的小额信贷公司,假如说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匡算,每一家小额信贷公司服务一百家的小微企业,加起来可以服务多少家小微企业,大概不超过一百万家。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杭州有一家叫网商银行,这是蚂蚁金服联合几家机构做的。刚刚成立的时候我是第一任独立董事,但我做了一个月,就被免掉了。我一直很关注这个网商银行的发展。 今年6月份,他们在杭州开会,庆祝这个公司成立三周年。这一家公司一共377个员工,在过去三年内服务了850万家的小微企业。我并不是说这个850万家和我刚才说的一百万家是同等类型的企业,但是仍然把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可以告诉我们,数字金融做好了,它的普惠性是远远超过我们过去传统的做法。当然传统有传统的价值,我并不是说小额信贷公司是没有价值,我觉得他们价值是巨大的,但是数字金融有它自身的价值。那么在这上面还有一个指数,第二个指数,这是我们中心开发的叫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它是具体到每一个县,过去几年,应该从2011年开始,现在数据是到2015年,未来两周以内,我们可以更新到2016年和2017年的数据。这个数据两张地图,左边和右边,在这个图上面,我们把所有地级市划分成四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是一线城市第一梯队,红色;第二梯队,橙色;第三梯队,黄色;第四梯队,绿色。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地图做出比较,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2011年的时候,中国各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差异非常大。到了2015年的时候,差异已经明显缩小。差异明显缩小,说明什么呢?说明后进地区在这四年间发展速度比领先地区发展还要快,这恰恰是我们想要的普惠性。所谓普惠性,它体现在什么地方?就是原来金融服务不太发达的地方,能够迎头赶上,从这个指数来看,似乎印证了数字金融有很强的普惠性。 我们说说中国数字金融。第一,确实有做得很好的地方。第二,全球来看似乎也有做得不错的地方。但同时我们去国外去转一圈,说实话,我转完了之后我的心里压力是很大的,我觉得其它国家看上去没有比我们做得大,但不见得比我们做得差。比如说我们去美国,我们去年暑假专门组织去旧金山附近考察他们的金融科技公司。我们和美联储旧金山分行搞了大半天的交流,看完了之后的感觉就是,美国金融科技公司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技术很先进,业务模式很规范。我觉得这一点是我们远远不可比。看上去这些公司规模太小了,根本不能和我们的独角兽去,但是每一家公司都很好。我们最后的结论是这些公司有实实在在、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刚才说的FinTech100,全球金融科技100强公司里头,虽然在前十名中国有五家,但是在前一百名里头中国只有九家,美国有多少家?美国有19家,澳大利亚公布的数量几乎和我们相提并论。如果把我们看的范围扩大一些,我们的优势不像我们想象突出。我们最近去新加坡做调研,说实话我们了解非常有限,但我们跟他们沟通以后的感觉就是,人家的每一步都做得很规范,包括在新加坡的经济当中,它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创新,如果需要它应该怎么做?它有规划,它有监管沙箱,它有各个步骤政府部门的协调。刚才我跟大家说的网商银行已经做得非常好,小微企业服务,它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腾讯的微众银行我相信也遇到相似的问题,不能远程开户又没有实体银行,做银行是很难的,不需要我提醒大家。 新加坡已经实现了远程开户。所以其实有很多他们都做得很好,我就不一一展开来,每一个地方都有真的是非常好。 而我们反过来看跑得比较快,但是现在混乱的局面非常突出。这是我越来越担忧我们还能不能保持领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确实值得关心的。 当然,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看它是不是真的提供了一些什么样的价值。金融创新一直在发生,数字金融创新是一种什么样的创新,那么一般而言,我们说一个金融创新它好不好?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它是不是真的满足了实体经济的一些合理的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这个当然我们大多数无论是支付,确实满足了需求。有的说我们的资管,我们的网络贷款,它可能也满足了一些需求,但是不是合理的需求?要看情况。有的可能是,有的可能就不是。我认为我们前两年搞得轰轰烈烈的现金贷,不见得是合理需求。但仍然在数字金融里头有很多的创新是有价值的。 第二个是看你金融创新有没有价值,能不能持续?看你能不能做好风控,这个对我们来说今天是一个最大的挑战。就像网络贷款,很多企业平台都在给小微企业贷款,但是你没有能力、没有办法做风控,这个金融服务是持续不下去,就不是一个好的金融服务。 我们看过去网络金融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我过去一直说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就是平台,移动终端加上大数据分析。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传统的金融服务不够,有很多的缺口,所以数字金融一出来就大受欢呼。我们去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考察,第三方支付发展不起来,原因就是传统的金融服务基本上都满足了。我跟香港、新加坡金管局首席金融科技官,我跟他说还是有短板,他说在什么地方?同事飞机比较晚,晚上想去夜视吃夜宵只能现金支付,没有办法。对他来说是很小的一部分,总量来说基本上都满足了,我们国家普惠金融的缺口还相当大,这个今天就不展开说。 第三个,我们的监管相对比较宽松,这是说的好听一点。说的难听一点,监管缺位,没有监管。没有监管就导致这个行业会非常混乱。所以把这三个合在一起,你可以看出来,实体经济是有需要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有的时候我们没有把它做好。P2P可以简单举一个例子,最近都感觉这事成为一个风口,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P2P按道理来说其实就是点对点这样一种资金的融通,应该说在中国市场上是有需求的。但是,这样的一个点对点的融通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你必须要能做风控。因为本来金融交易风控就很难做,你把它放在一个平台上,如果没有做风控这样的平台是做不下去。我们问题在什么地方?2007年第一家平台上线,当时基本上就没有人管,后来我们试图去了解,为什么没有人管?有的人说,它看起来就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我们是不管的。有的说是,也不知道怎么管,我们是机构监管,谁发牌照谁监管,谁也没发牌照,谁不知道管或者该不该管。 2013年余额宝一上市,2014年互联网金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创新,一大群的平台就进来了。有一些是有资质,有很多是没有资质,这时候监管仍然没有采取措施,没有采取可能有前面我说的机构监管,我们没发牌照,我也不知道怎么管它。但也不排除确实是有一些觉得不好。政府工作报告都说了这是一个好东西,我们去管它那不就不合时宜,政府说放权是大方向,任何管的东西看成一个反面的东西。这样一来就真的鱼龙混杂了,有好的平台也有不好的平台,但是没有人甄别它,没有人反对它。 到2015年开始一些问题出现了。这个问题出现,其实它的逻辑从一开始就有了。因为是做借贷,不管是信息中介还是信用中介,你要有信用甄别的机制,我们没有信用文化,我们没有催收的条件,就没有任何好的风控机制,除了个别公司以外。这个时候风控问题就出来了,我们没有信息共享。一家平台看上去还不错的客户,去十家平台借就出了问题。到2015年下半年e租宝事情一出,监管部门不得不管,就把包袱扔到银监会的头上,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年底的时候出台了一个《暂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个可行性我们觉得不大。 我们提了三条意见,第一,在信用文化缺失的国家,单纯指望点对点的信息中介很难做。第二,把监管责任放给地方政府是不负责任的,小额信贷公司可以有地方政府金融办来监管,网络公司由地方政府金融办来管会出现监管套利的问题。第三,做金融交易要不要牌照。2016年年终,这个政策出来做了一些妥协,实际上酿成一些问题,一开始一年为期整治完毕,2017年的时候又开始延期一年到了今年上半年,最后就发现各个地方分头做备案标准这是不太现实,导致了很多问题。再次延期,最后就变成到目前的状态看起来比较难收拾,投资者恐慌,借款人恶意逃废债,平台也不知道怎么办。 本来有价值,可以给我们做贡献的业务,最后因为行为没有规范,不该做的没有被禁止,应该做的没有被鼓励,最后就搞成了这样,看起来有点像农贸市场,谁想来就来,谁想走就走,但是搞金融跟农贸市场就不太一样。 最后我的问题就是,那我们中国到底还能不能持续领先世界?即使我们不说领先世界,我们还能不能持续下去?我个人觉得应该说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有很多课要补,有很多过去的做法不见得还是保持未来的趋势。我自己的预想是,中国的数字金融要迎来2.0时代。这个2.0时代和过去不一样,过去是买一台电脑接上电开始提供金融服务,这样的做法要彻底改变。 同时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我们现在能取得这样的一个暂时领先的地位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这里头是有一些真正的价值,这个创新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今天要整治它也好、规范它也好、支持它发展也好,千万不要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千万不要感觉今天行业有点问题就觉得行业都是坏人,我们还是要看到很多好的创新。 今天获奖的模式,你就能看到他们在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前提是监管要全覆盖。做金融行业不能是农贸市场,来了就来,走了就走。全覆盖意味着过去这种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其实也在看到在这个领域里头有一些大的平台已经自身在转型,也许是出于监管的考虑,也许是出于资本金的考虑,很多原来说做FinTech要做TechFin,要做平台不做直接交易。我说的数字金融2.0,擅长做技术的做技术,擅长做金融的做金融,这两个不要轻易混在一起,对大部分公司来说你擅长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什么都抓不好。 如果把这个行业健康发展起来,三个方面可能都是需要的。 第一,数字技术要继续进一步的突破,帮助我们解决金融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必不可少的是我们要培养发展信用文化,想象任何人都可以在信用体系外头做一套新的金融交易其实是很难。民间借贷是有风控的手段,你不要看着它没有在正规体系里头,但是它是熟人文化,相互之间了解才能做交易,它是有风控的办法。中国有现金贷,美国也有现金贷,但美国现金贷多少也有信息查验和风控的手段,这是必不可少,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式。 第三,我们的监管框架可能是需要改善,这里头因素很多,比如说机构监管显然不合适。应该说是什么样的交易什么样的机构要监管,不能推卸责任。但是也涉及到怎么监管的问题?我们过去的传统的监管办法是六个月、三年,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报一个报表,如果对于数字金融机构要监管它的风险,这样的办法可能是不适宜的。尤其是我们怎么面对创新的问题。而我们过去经常说中国的创新、中国改革的一条经验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行不行,先走再说。但是金融创新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必须要用新的办法,美国也好、英国也好、新加坡也好、泰国也好都在探索监管沙箱的办法,看它是不是有技术创新,看它是不是对实体经济有改进,对现行监管框架有冲突,有冲突就放在监管沙箱里头。 结论,中国数字金融应该有前途,但是这个数字金融要走向一个新的2.0时代,这个新的2.0时代,中国数字金融行业很可能是三维一体。第一是大的平台。这个平台可能是独角兽的互联网公司,但也可能是大型的金融机构,比如说保险公司,比如说银行,在欧洲在推动所谓的开放银行,其实这些金融机构完全有条件做成一个新的类型的平台。 第二类,专注解决提供技术方案,解决方案的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包括今天我们获奖的公司,包括在美国我们看到很多公司,它不是金融机构,它是一个科技公司,但是它帮助金融机构解决技术问题。 第三类,专门运用金融数字技术解决金融问题的金融机构,两者和三者是可以重合的,但是三个角色都是必不可少的。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9月02日 16:18
孙天琦:金融科技会助长跨境金融违法违规金融服务
孙天琦:金融科技会助长跨境金融违法违规金融服务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总会计师孙天琦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FinTech能够助推跨境金融服务发展,促进金融市场开放,但同时也会助长跨境金融违法违规的金融服务,导致风险跨境传染。 孙天琦介绍以国家外汇管理局实际经验看,跨境非法金融活动涉及到两个方向:一个从境外到境内。第一,境外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跨境在我国提供外汇保证金交易,保证金交易在我们国家目前是禁止。第二,通过互联网平台在我国进行的ICO的交易。第三,境内公司在境外设立一个公司,披着“洋皮”然后返程通过互联网向国内提供金融服务。另一个是境内到境外。一些境内机构通过互联网在境外开展现金贷交易。 孙天琦还表示,从违法违规角度看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这些机构获得母国金融牌照但是没有获得服务接受国的相关牌照;违法违规另一大类是,非法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提供跨境金融服务的名义集资诈骗。 他还谈到,互联网违法违规跨境金融活动原因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市场巨大利益诱惑;二是,从监管者角度来说,监管能力不足;三是,各国尺度不一,存在监管套利;四是,一些国家,牌照非常宽松,监管也非常宽松。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孙天琦:我交流的题目是FinTech跨境金融服务全球治理——开放市场、协同监管和风险防范。 刚才颁奖的时候,黄老师说涉及到跨境理财和跨境管理,我的题目和刚才的疑问相关。 我讲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跨境金融服务。第二块,FinTech促进金融服务发展和市场开放。第三块,FinTech金融科技助长跨境违法违规金融服务和风险传染。第四块,风险防范。 第一块,跨境金融服务。《服务贸易总协定》中,金融服务是属于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有四种形式,金融服务也适用。第一是商业存贷,你是国外银行在中国开了一个分行和子行提供服务。第二种,跨境交付。比如说A国的银行在A国向B国的国内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今天我讲的主要是跨境交付这种模式。第三个,境外消费。第四个,自然流动。 随着金融科技发展,通过互联网等向消费者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应该是较为典型的跨境金融服务,主要通过跨境交付方式实现,服务提供商在一个国家,消费服务在另外一个国家,大家感觉到跨境交付模式下对监管提出的挑战会更大。还有挑战更大的,在WTO部分成员国在乌拉圭回合形成了一个关于对新金融服务的更加开放的一个态度。什么概念?比方八个国家签订了这么一个协约,在A国这个产品还不存在,但是在B国已经存在,A国就应该允许设在其领土内的任何其它成员国的金融服务者在其领土内提供该服务。开放层次会更高。TPP也是朝这个方向在走,这种情况下对监管的挑战会更大。 我国是除特定金融服务外没有承诺其它金融服务可通过跨境交付方式提供。下边几种,时间关系就不跟大家说了。 跨境金融服务,从国际最新实践看,在服务贸易开放水平非常高的TPP这个框架内,虽然允许服务提供者在他国没有商业存在的情况下提供金融服务,但是仍然要求要满足当地的市场准入要求。这是给大家汇报第一点。 第二点,FinTech能够助推跨境金融服务发展,促进金融市场开放。这个就不说了。 第三点,FinTech也会助长跨境金融违法违规的金融服务,导致风险跨境传染。一个是俄罗斯央行关闭400家网站,为什么关闭?这些网站向俄罗斯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网上披露是诈骗公司,并没有获得俄罗斯央行牌照。澳大利亚我们跟他们监管部门进行访问和交流,澳大利亚也让两大互联网巨头公司下架了300多个应用程序,没有市场准入,通过APP跨境提供金融服务。咱们国家31号晚上,互联网金融协会发了风险提示,关于外汇保证金交易的。 从咱们国家的时间看,也是我所在部门,国家外汇管理局实际经验看,跨境非法金融活动涉及到两个方向。 一个从境外到境内。比方境外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跨境在我国提供外汇保证金交易,保证金交易在我们国家目前是禁止。第二,通过互联网平台在我国进行的ICO的交易。第三,境内公司在境外设立一个公司,披着“洋皮”然后返程通过互联网向国内提供金融服务。比如说赌博,苹果公司商店的APP,有些公司通过APP提供跨境赌博服务,赌博在我国的法律地位也是非常清楚。 另一个是境内到境外。一些境内机构通过互联网在境外开展现金贷交易。 从违法违规角度看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这些机构获得母国金融牌照但是没有获得服务接受国的相关牌照。没有获得牌照也有两种情况,可能服务接受国没有开放此类产品。另外服务接受国对此类业务没研究清楚,目前态度不清晰。 违法违规另一大类是,非法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提供跨境金融服务的名义集资诈骗。这个非法,一个是资金来源非法,比方说有的在东南亚开展业务的现金贷资金来源于国内非法集资平台,通过非法集资,非法债务品种,比特币、变相彩票、电子黄金等虚拟产品在我国非法集资。有的资金跨境非法集资,虚拟货币转移,利用离岸中心等方式转移到境外。第三,以交易之名,掩盖违法犯罪之实,在我国境内提供外汇保证金交易平台实际上是非法集资诈骗。 互联网违法违规跨境金融活动原因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市场巨大利益诱惑。从消费者和投资者角度来看,金融服务的易获得性,通过互联网这个方式,易获得性以及高收益高回报具有极大的诱惑。在行为经济学好多研究结果也非常明晰。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往往都有过度自信。以为自己投资水平要高于80%的普通人的水平。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也有很多优势。 从监管者角度来说,监管能力不足。境外机构跨境开展的一些国内未开放的业务,由谁监管尚无定论,互相推托。刚才讲一些新业务开展,国内是这样的态度,跨境活动就会更甚一些。 各国尺度不一,存在监管套利。美国监管最为严格,而且长臂管辖在国际上的威慑也非常大。所以以外汇保证金为例,这些平台给其它国家的投资者提供服务,但是就是不敢给美国和美国人提供服务。 一些国家,牌照非常宽松,监管也非常宽松,不管是咱们国家还是澳大利亚,拿了尺度不一的各种牌照。 根据咱们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委员会发布的风险案例以及我们和国外的监管部门的交流看,通过网络平台违规提供宽松金融服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牌照涉嫌造假。最近新西兰监管部门刚刚发布风险提示。澳大利亚监管相对比较严一些,有一些违规提供跨境金融服务的机构在线下租一个所谓的办公场所,用于牌照,放到网上,也邀请一些大的投资者到澳大利亚看,租这个房子租两周,交易完成以后就继续在线上经营。 第二,混用业务牌照,部分机构在集团内安排多层次复杂的组织架构,各关联公司部分具有牌照,部分不具有牌照,但名称类似。 第三,获得本国业务牌照但被外国公司实际控制,澳大利亚发现部分机构持有牌照,在澳大利亚既无资产也无交易,实际由维京群岛等离岸公司控制,消费者投诉时,监管部门难以追溯公司股东信息和资金链信息,交易过程不透明,利用传销模式发展客户,打着交易旗号,持续高额分红。通过变相的线下商业存在,如培训中心、教育公司,突破服务接受国的禁止性规定。 投资者风险主要是消费者损失,对接受国扰乱当地金融秩序。对提供国的风险,难以监管,损失出资人利益损害国家形象。 第四块,FinTech跨境金融服务的全球治理,促进各国市场开放,防范风险跨境传染。 促进市场开放之金融创新、普惠金融、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关系,TPP框架下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自由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跨境金融服务的高水平开放标准。封闭市场就会失去竞争力,失去全球机会,有一些出现违法违规,由于咱们封闭市场,开放以后这些违法违规可能变成合法。结合本国实际逐步放开本国金融服务市场,主动融入全球市场。FinTech促进跨境金融服务,促进市场开放,给给金融科技带来机会。 匹配监管能力。形成数字环境下全球监管标准,像IMF、BIS等国际组织有必要主导推动形成全球最佳监管标准,强调交易留痕。境内境外穿透监管,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推动监管信息共享、数据共享,推出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强化信息披露,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跨境金融服务的金融消费者、投资者保护体系。开展同行评估,防范国家发展竞赛带来过度创新和监管竞次。在本国注册,但只在境外提供服务,不可给本国提供服务。多边、双边合作备忘录推动监管。 打击非法,联手出击使非法金融服务境内、境外、线上线下无处遁形。服务接受国初期可以要求外资向本国提供金融服务必须设立事业部存在。长期中间还是需要提高跨境交付模式下,非商业存在模式下的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 服务提供国应该强调本国出海的企业遵守服务接受国的监管和法律。 私人部门要有底线意识。对这些大公司更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和维护行业秩序的意识。最近外媒报道,苹果公司应用中间删除了2.5万个赌博应用程序,对应多少公司。大公司社会责任涉及到具体非法外汇保证金交易,在国外非常明确是禁止是非法的,我们最近也跟大的互联网公司也在对接。 最后联合监管打击违法金融机构。你拿上我的牌照不能在中国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下一步怎么联合检查、联合处罚是我们正在讨论的具体的事项。第二,移交警方。第三,收紧牌照。 最后一点对咱们国家而言,对境外机构对我国境内开展跨境金融服务两个方向,合法给予有利支持,对违法违规是严厉打击。这是向内。 对本土企业在境外开展跨境金融服务的,鼓励我国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向当地输出金融科技能力。 第二个,我们监管当局也要强调我国企业在境外的合规经营。比较现实的应该提醒东南亚等境外监管当局注意风险隐患,非法的现金贷。 最后,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国属于金融科技发展较快的国家,还是应该站在维护全球金融秩序的高度,推进FinTech跨境金融服务的全球治理。 我给大家就交流这么多,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9月02日 15:39
IMF官员感慨: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正在发挥中心作用
IMF官员感慨: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正在发挥中心作用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fintech工作组负责人、 IMF副法务总监Ross Leckow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新技术在北京正在迅速改变着金融行业,而中国在这个领域正在发挥一个中心的作用。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Ross Leckow:首先,我非常高兴今天上午能够与会并且和各位优秀的演讲者和同事济济一堂,在这儿我也非常感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邀请我到会演讲。 大家在北京随便花点时间转一转,走一走,就能够看到在北京这个城市当中新技术正在迅速的改变着金融行业,而中国在这个领域正在发挥一个中心的作用。新技术使得提供金融服务更快、更便宜、更高效,也具有更强的可及性。 虽然有了这些益处,这些金融科技也对消费者、投资者,在潜在意义上说对金融机构都带来风险。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如何来设计一套监管上的框架,使得金融科技的益处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与此同时小心谨慎防控风险,我的这一讲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主要从一个全球的角度,也会借助前几位发言人已经谈到很多重要的观点。 首先我要谈四大具体的问题。 第一,今天我们在讲金融科技的时候,主要指的是哪些科技? 第二,这些金融科技会来怎样的风险。 第三,要有怎样的一个政府良好监管框架来应对和防控这些风险。 最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这项工作当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我觉得金融科技的兴起是IMF多年来一直关注的,因为FinTech和我们增进金融稳定和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良好运作核心使命息息相关。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讨论。 当我们讨论到金融科技的时候,哪些技术叫做FinTech?至少从IMF的角度来说,我们指的是各种技术在里面。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分布式账薄计划包括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这些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统计数据、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还有最后就是移动通信。这些技术在中国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些技术可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去推出激动人心的新的产品和服务。 我觉得这些技术带来的转型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支付领域,中国在支付领域FinTech创新跑到世界的前沿,中国大规模数字支付系统已经使得中国从十年前主要有赖于现金支付,跳跃式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无现金支付的社会当中。我们通过移动设备和程序使用,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然后现在在支付技术当中也融入一些生物特征,认证技术,我们将之称为微笑后再付款这样的一些微笑支付,有生物识别技术放在里面的创新。 这些发展和创新有巨大的益处也有风险,有哪些风险?从技术本质上来看,这些风险的本质、迫切度和严重性要从几个维度来考察,不光看这些技术也要看技术应用的商业模式。首先最迫在眉睫的一个风险,就是加密货币,以及把加密货币用于犯罪目的这样一个风险。 因为加密货币具有匿名性,而且在P2P交易当中是超越了任何的中介,而且加密货币也是一种跨境交易的货币,特别是用于犯罪目的。比方说偷盗盗窃私人钱财,比方说洗钱,今年早些时候欧洲预计,现在欧洲有3%到4%的犯罪非法所得通过加密货币进行洗钱销赃。另外逃避制裁这样的犯罪活动,有一些流氓国家,现在正在用加密货币来逃避正规金融系统对他们的监控。还有恐怖分子的融资,恐怖分子用加密货币购买恐怖活动的工具。那么还有一些金融诈骗的风险。这些和加密货币有关的金融风险是迫在眉睫,在我们身边的是和消费者保护以及金融系统的诚实正直密切相关。 我再介绍一下新兴的威胁。比如网络犯罪,利用网络薄弱进行黑客式的攻击。还有法律风险,围绕着这些技术的法律框架当中模棱两可性,使得法律的适用变得困难。还有对金融稳定的威胁,大家基本上都同意,目前金融科技的活动并没有金融活动带来威胁,但是我认为在将来可能有这样的威胁,如果说一些FinTech公司用这些技术来扰乱现有的金融机构的现金流和收入的链条的话,就有可能带来系统性的风险。 我们看到随着技术公司的崛起,技术公司转变为金融服务公司,他们能够获取关于客户的大量数据,包括客户的金融头寸、数据、行为,这些技术公司得到了很大的优势。国家监管当局能做什么来防范这些风险?目前针对金融科技全球监管仍然在一个发展早期,对于这些技术以及技术上业务上的应用我们要做出应对,监管机构要找到良好的平衡,一方面要管控好风险,另外一方面绝不能去扼杀我们的社会和金融系统急需的这种创新。 现在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监管、应对这些技术变化。首先,整个技术的发展、整个形势发展是瞬息万变。第二,各个监管机构和主要主管部门正在学习这些技术。我们看到各国监管做法各不相同,在现阶段并不是一件坏事,每个国家发展阶段不同,优先考虑方面也不同。我给大家介绍一些不同的加密货币监管思路和做法。 中国已经禁止了加密货币交易所和ICO这样的做法来防止造成市场的波动。而日本推出了一种许可执照制度来进行加密货币的规范管理。在日本最大的一个加密货币交易所被黑客入侵之后,日本监管部门暂停了几个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运行。还有一些法律监管体在把对于加密货币的监管融入到他们的整个法律框架当中。我想这样的监管应该是要根据不同的金融活动以及不同的技术而有所不同的。目前,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和对于反恐怖主义融资和反洗钱走在了最前沿,因为在这几个领域的威胁是最迫在眉睫的,所以FTAF这个工作组是围绕着加密货币,围绕着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做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是全球性的。 我讲几个原则,希望有关国家能够记住这几个基本的原则来设计和实施他们针对金融科技监管体制,我来提五点。 1、有关国家可以考虑一下补充现有的金融监管规则,比方说对银行的监管规则,来做一些基于功能和基于活动的监管规则,给补充进去。不同的金融机构,无论是银行还是FinTech公司,他们开展的活动只要是一类的,那么从原则上来说就应当受制于同样的监管规则。监管机构就应该对他们一视同仁,这样就能够确保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安全、准入,即使是他们由非银金融机构向市场投放。比如FTAF工作组在反洗钱工作中就强调,在很大程度上把银行必须接受的知晓客户尽职调查的责任也要施加于金融科技的公司,他们也要知晓自己的客户,并且对客户做尽职调查。监管机构和私营企业密切合作来打造一个学习的氛围,现在对于监管机构来说,关于金融机构这些新科技新的产品和服务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不光要学习,监管机构也要给创新留出足够的空间,让新的产品和服务得以推出,正是由于此,有多个国家,比如说英国或者像香港特别行政区已经推出了监管沙箱的做法,先在沙箱里面以一种可控的环境对产品进行测试,然后在沙箱里面对监管规则可以有所放松。这样沙箱完成两个重要指标,对一个公司新产品在监管环境下测试,第二,允许监管机构对这个新技术能够进行学习,将来更好出台新的监管规则监管这类产品。第三,监管机构以及监管必须是采取基于风险的态度,也就是说监管规则不应该过分监管,不应该超出规管风险的框架从而去扼杀创新。第四,法律原则必须要接受现代化的改造,来确保法律原则必须能够适应发展演进之中的金融市场需求。现在有一个危险就是,适用于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法律原则,并不是为这些目标来设置的,所以就造成不适用。 比方说在支付行业当中的清偿能力的测试,过去我们对于支付定义是支付是不可撤销的。那么这些规则并不适用于区块链条件下的支付。支付是不是最终的是不是不可撤销,在区块链技术当中是基于共识而不是硬性不可撤销的。另外,各国监管机构之间有必要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在瞬息万变的环境当中,各个国家的各个法律制度下的监管机构必须要密切协调,就各自的经验进行信息和经验的交流,以及就如何设计监管框架进行交流。IMF又在做哪些工作,支持这些工作和进程。 IMF是国际机构,我们有189个成员,我们正在发挥我们应尽的作用来帮忙设计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应对这些金融部门新兴技术的兴起。在过去两年半时间当中,我们大幅增加了对于FinTech问题的关注,是在拉加德女士亲自领导下在更多研究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开展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工作来研究FinTech的问题,做了两大研究。一是关于加密货币;第二,金融科技在跨境支付当中的适用。 在我们189个会员之间进行交流,包括它的风险以及科技带来的风险、机会以及我们的挑战。今年早些时候我们有90多个央行或者是储备银行进行了圆桌讨论,就是讨论金融科技的问题。那另外就是现在只属于线性的讨论,在双边、国别、年度进行一些讨论当中我们都会来加入到金融科技的讨论。 说到我们的监管的框架,现在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这种讨论是在进行的,而且是有一些进展了。但是我们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因为现在情况不断在变化,我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边和我们的各位会员国进行合作以及其它国际组织一道来做我们的工作。谢谢大家的倾听!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9月02日 12:06
范文仲:金融科技从爆发到平稳期 也进入风险暴露期
范文仲:金融科技从爆发到平稳期 也进入风险暴露期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消息,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部负责人范文仲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如今我们正处于科技革命狭小的机遇期和上升期,正在从一个爆发期慢慢地走向平稳,也进入了风险暴露期。范文仲认为,以前我们光看到的是新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好处,但现在我们开始慢慢感受到它的负面作用。 范文仲表示,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金融科技的一个爆发到平稳期,但是在未来我们依然有非常多的创新的机遇。这是因为我们金融是建立在信息和信心基础上的特殊行业,而这轮科技革命恰巧改变了我们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方式。 他认为,在这些领域中我们依然有很多的机会。第一个领域就是我们的支付,快捷支付。它的一个目的是使我们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加深。这个目的是从古代到现在一直都有,让我们商品交换地域更大,大家交换商品更多,让人类选择更多。其实现在我们快捷支付在未来依然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就是使社会上的一些非商品化的社会性活动,把它转化成商品交换。这就是依然我们要做的巨大创新领域。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范文仲:尊敬的东荣会长、凯生行长,各位嘉宾,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参加我们论坛的讨论。我今天跟大家讨论三个观点。 第一个,我们如何来认清我们现在所处的这样一个金融创新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我们做很多判断的一个基础。 第二个,我想探讨一下,下一阶段行业创新主要一些方向。 第三个,我想跟大家谈一谈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在这样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我们所担负的责任。 首先,我们在讨论任何问题的时候,包括我们新形势、新金融、新监管都要认清我们处在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因为大家知道在人类历史上有非常多次的科技创新,农业革命它延续了千年,它的特点是发明了一系列的生产工具。我们的种植和养殖业开始得到发展。工业革命,从17、18世纪到后期发展了数百年,主要是从矿产的利用、能源形式的转换来为代表,蒸汽电力、内燃机出现。我们这一轮的信息科技革命,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到现在,我们觉得大概也会持续百年左右。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一轮科技革命的一个爬升期。所以它还是一个上升的阶段。 英国有个作家叫丹妮尔·笛福,写了《鲁宾逊漂流记》,他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杰出的时代,马克·吐温把上个世纪的美国认为处在镀金的时代,而现在的中国处在伟大创新的时代,这其实跟我们的十九大整个的判断还是非常一致的。 对于人类这三次革命,我个人总结,我们的农业革命,可以用三个S来代表。农业革命之后,人类实现了生存。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变得更加强壮。那么通过这一轮信息革命之后,人类会变得更加聪明。我们现在正处在这样一个产业革命的上升期,在以前,核心经济资源是土地、人口,在工业革命的时候是矿产和能源,而我们现在正处在围绕数据、信息为核心的一系列的创新上。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跑马圈地野蛮生长时期。历史上多次发生过,所以我们也不要太担心或者认为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特别忧虑的时代。其实任何的科技创新在刚开始的时候,它都是这样一个时代。只要一个企业站到风口,从白手创业到世界级的企业,中间不犯错,15年就可以实现。历史上也是这样,我们要看到在18、19世纪,我们认识到很多的产业,所谓钢铁、交通、能源、石油、电信这些企业,都是在那个狭小的时间点,50年之间突然间出现延续百年。 我们现在在狭小的机遇期一个科技革命的上升期,我们同样会出现一些伟大的企业,这些企业如果做得好,它可以持续百年,是一个光荣、伟大的企业。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我们现在正在从一个爆发期慢慢的走向平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就是进入了它的风险暴露期。以前我们光看到的是新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好处,但现在我们开始慢慢感受到它的负面作用。所以我们现在也需要进入一个规则的建立期。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今天非常重要的监管的由来。但历史上每次都是这样。 第二个问题,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是,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金融科技的一个爆发到平稳期。但是在未来我们依然有非常多的创新的机遇。这是因为我们金融是建立在信息和信心基础上的特殊行业,而这轮科技革命恰巧改变了我们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方式。 那么在这些领域中我们依然有很多的机会。但这些机会,它是在历史创新中的一小步,往前又进了一步。第一个领域就是我们的支付,快捷支付。它的一个目的是使我们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加深。这个目的是从古代到现在一直都有,让我们商品交换地域更大,大家交换商品更多,让人类选择更多。其实现在我们快捷支付在未来依然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就是使社会上的一些非商品化的社会性活动,把它转化成商品交换。这就是依然我们要做的巨大创新领域。 我们已经把一些家庭内部的餐饮和家政服务进行了转换。其实在未来我们的夫妻之间的很多活动,还有家族之间、朋友之间的自然活动,通过这种支付,可以把它转化成商品化活动。我们整个国家的GDP会上升,但是商品的这种效率也会随之提升。在这个方面,随着支付再进一步精细化,我们在一个商品交换中,以前的产权交换现在变成使用权交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享经济。我们想想耐用消费品、固定资产、大件设施都可以共享,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交通工具进行共享。未来的房屋也可以共享。办公室都可以共享。我们不一定说要拥有一个房屋的产权,我们只要拥有一个居住权就可以了,这个居住权是在一定级别上的,它可以交易,甚至可以证券化。那么人类面临更多的居住选择,这本身也是未来的创新。 还有我们现在创新,把商业的流程进一步的细分,以前我们的社会分工比较原始、粗略,现在我们通过支付进一步细分。很重要的一个细分就是现在的商店,小商店,老夫老妻店,以前是一家人的店,现在通过支付把前台服务和后台服务进行区分,老板娘不用再懂财务会计,我们几家大公司把它已经电子化了。但这个时候大家要仔细想一想,其实我们做这样细分,是把社会上千百万小商户变成了服务的前台,我们把一两家大公司变成了全社会经济的一个支付的后台,这些支付的后台其实是非常强大的。我们不光是对供应链的整个经济链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大家现在看起来都便捷,都很高兴,但这样划分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交易数据。我们创造了非常多新的行业、客户画像。这是未来快捷使商品化的程度加深,未来还有大量机会可以做。 在中介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我们改变了商业模式。信用中介以前做的很简单,撮合模式或者我承担一个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模式。但现在发展使获客运营成本大幅下降,信息不对称大幅下降,其实我们现在银行跟互联网公司,我认为没有区别,从商业模式来讲。我们现在要做的,通过线上线下的场景来引入流量或获客。所以我们希望客户越多越好,这是对所有的公司都是一样的。 第二,我们利用大数据这种客户画像,越来越精准了解你的客户,这对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都是一样。 第三,在这种基础上,你要创造销售各种各样的有针对性的产品,越丰富越好,你卖一个金融的信贷、理财还是跟你卖一件衣服卖一个白菜其实是一样的。所以商业模式在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中越来越交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跨界那么容易。因为我们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已经把中介模糊掉了。所以你说我们的P2P,你说它是一个信息中介?还是有一些我们的金融信息中介?我们P2P即使做这样的一个撮合平台,它也建立了利率。其实我们对风险的定价利率就是核心功能,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中介,它是一个金融信息中介。你们说我们互联网的这些平台到底是一个机构还是一个场地?你也很难讲。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特性在现代社会已经变得非常模糊了。 另外,我们的金融和企业科技已经变得很模糊,这是未来的方向。 我们未来金融机构的模式一定会变化的,总部一定会扩大,它的技术人员占比一定会提升,它的分支机构一定会减少,越来越线上虚拟化、人工智能化。小微业务一定会崛起,消费金融一定会爆发,这是未来长尾的蓝海,这是可以看到的。 金融机构就不能是单一业务的机构,搞搞存贷款,让别人做信息收集、分析,这样你会越来越边缘化,你以为你在做金融,其实你只是做一个前台,跟我们说的餐饮老板娘是一个道理。 中国和外国金融创新中非常大的区别(我们在这点非常领先)在于,我们已经不再是单一业务的创新,我们现在提到的都是平台、社区的打造。另外也不光是平台社区,我们现在要打造生态圈建设,闭环生态。这是中国的企业非常有远见的,我觉得超越了大部分外国创新企业的原因。可能很多企业领导人都上过EMBA,现在不光是生态圈要打造经济体。不管怎么样我们的企业在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要有全面的布局。 第三,在直接融资方面,我们的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正在推动资本市场变革。资本市场历史发展脉络就是让一些通过风险不断的分散,让越来越高风险的项目可以得到融资,这是我们以前有了有限责任制的公司,有了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我们后来有了铁路、公路这样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这些都是通过资本市场创新实现。互联网创新也是通过PE、VC新的制度实现的。现在通过这样的一个金融创新未来,我们可以预测的是,就像刚才提到的区块链还有我们现在的所谓的大数据,未来更多权属类的资产可以在一个快捷的平台上进行交易。 另外实物资产也可以得到交易。甚至在网上虚拟物品都可以交易,这是未来的方向,资产交易越来越快捷,社会分配资源越来越效率,但是风险也越来越大,刚才已经做了详尽的介绍。这些有什么好处?实物快捷交易,比如说实物的众筹,它就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进程。传统的生产进程得先融资,把房子卖了,就像《战狼2》一样,把房子卖了再去拍电影,听起来非常感动。未来制造一些商品卖出去之后我再向银行贷款。制造生产线,销售不错之后有盈利,我再上市,增值扩股,我再扩大我的生产。所以融资生产销售这是以前的过程。现在通过实物众筹的方式,我们可以把销售和融资并在一起放在前端,你只要有个样机,找个明星代言,你就可以销售几千万台的产品,而且你可以大规模的定制,而且是零库存,整个商业效率大幅提升。现在在研究争论的股权众筹它其实有巨大意义,跟我们当初的航海是一样的,如果存在股权众筹,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分散风险,我们高风险的项目不光靠政府实现,比如NASA、登月项目,通过这种方式在更大社会化平台上实现,为人类福祉谋利。但是这样的创新具有非常巨大的风险。 财富管理普惠化、AI的投研分析,还有智能投顾从蓝海向红海的演变,这是未来的方向,给未来人类提供更高的福祉。 第三个问题,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未来,我们依然有非常大的机遇,对每一个企业来讲。但是我们一定要有责任。在未来,不是所有的机构企业都要办金融,原来可能在金融创新刚开始的阶段大家可以跑马圈地没有界限,但是未来要明确,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准入。未来的支付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是操作风险问题,我们现在微信和支付宝还相对比较稳健,但不是说就不会出现风险。在未来一旦出现风险就是大规模的风险。借贷中介平台是道德风险,我们现在已经爆发了P2P的风险。 另外,在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放开的领域,像众筹,平台资质风险、项目披露风险、管理风险,这也是主要的。所以如果要做金融,你一定要有这个能力再做金融,不能说我觉得这个领域我有技术的专长就要做金融。 非金融企业做金融的时候,一定要审慎,国家要有管理。还有像徐忠局长提到,很多技术企业靠技术希望完全改变金融,这个在刚开始的时候是可以的,但后来就会面临很大风险。中国的历史上的纸币,就是很显然的例子。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印刷术,在四川易州府有很多交子铺,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纸币,交子。交子,我们没有货币政策风险管理能力最后崩溃,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光在技术上单点突进把它做到极致是不行的,一定要把控金融风险。 未来金融机构要树立正确金融价值观,我们金融活动有好坏之分,金融是从私利出发,但是为社会公益福利提供,我们做一个金融企业一定要把社会福利饼做大,而不是在原有的饼上你分得更多。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对一些基础核心的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光树立私利的目标,我们不允许社会上存在数据的黑箱,金融基础设施一定要有公益的目标。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在这方面一定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的金融机构都要服务百姓生活,服务城市发展。现在中国处在了一个非常大而好的时代,我们未来企业竞争力不在于现在的规模、支数量,而在于对未来技术的判断,还有你变革创新的能力。同样,对国家来讲,我觉得中国在金融科技上的竞争力也不在于我们现在的场景丰富,而在于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生态,在这个生态里,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监管部门,还有我们的自律组织,都能非常好地互动来共同推进这样一个事业、行业,能够稳健发展。 今天这个讨论我就觉得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9月02日 11:52
杨凯生:网贷行业爆雷潮根本原因是平台自身不合规
杨凯生:网贷行业爆雷潮根本原因是平台自身不合规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消息,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就近期P2P网贷行业出现爆雷潮原因表示,根本原因是大量平台尚未完成整改,错配、刚兑现象普遍,贷款规模超标仍向企业贷款;客观因素是部分借款人逾期,致使一些充当信用中介的平台本身也出现资金问题;恐慌情绪下,出借人谨慎出借,提前转卖债权;主观意识是盲目相信或刻意鼓吹自身大数据征信能力,错误模式泛化,对金融的本质缺乏敬畏。 关于解决出路,杨凯生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坚持整治:必须面向全部从业者,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二是情绪引导:避免过度恐慌,也要防止回升后过分乐观;三是出借人教育:风险召示、打破刚兑、整治必要性、营销鉴别;四是严惩恶性违约:对于恶性违约平台,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杨凯生: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尊敬的东荣会长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就大家目前讨论比较热的话题,就是前一阶段P2P的平台好像出现了问题,也有人把它形容为“暴雷”等等,我想就这个问题和大家在一起做一点讨论。今天大概想说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近期问题平台的出现和我们一些媒体还有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情绪的一些相互的关系。 第二,就想说说最近比较集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因为也有不少朋友说是监管措施力度过大了,是监管的一些政策相互叠加了,是由于处置风险而引发了风险等等,也有这些议论。坦率说,我是不太赞成这种看法的,所以我也想说说我的想法。 第三,下一步这个行业如果还想继续发展,那么它必须搞好整治攻坚必须坚持健康发展,我想说这三方面的问题。 大家可以看看这一张图,这张图是什么意思呢?描述了2015年1月份以来一直到目前为止,到7月份,问题平台停业的平台和转型的平台这个走势图。当然了,我们平时说问题平台出现问题的平台主要是指提现出现困难或者经营者跑路,或者司法部门经侦部门介入,这三个问题把它归结为“问题平台”。总体来说司法部门的介入、经侦部门的介入占比还比较少,所以这里说的主要的问题平台主要是指的提现困难或者跑路等等。柱状图主要反映提现困难、跑路或者各种原因停业。 折线图当月停业数量和同期还在正常经营平台数量比,整个是从2015年1月到上个月为止。从中间我们可以看出有几个比较明显的时间的节点,大家可以关心一下。 首先是2015年度中间开始出现比较多的平台数量跑路了。平台经营者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者恶意违约的行为开始引起整个社会和整个行业的关注和担心。2015年这一段开始出现数量增多,大家回想一下,这个距离不少人那时候欢呼互联网的金融元年到了,2013年其实仅仅过去两年就开始出现这个情况。2015年底出现了e租宝的事件,到目前为止e租宝是不是属于P2P金融平台还有争论。从2015年开始由于e租宝事件出现,导致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担心,明显开始出现问题平台数量开始增多。一直延续到2016年年度中间,特别是8月份以后,问题平台数量开始比较明显的增多。 但是大家又可以注意一下,2016年年度中间以后,咱们会感到这时候跑路的恶性违约的数量是减少了。经营者选择自主退出或者说比较有序的退出市场的行为增加了。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待会我还想说一说原因到底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第三个或者叫第四个时间节点咱们更要关注就是今年以来,特别是今天的6、7月份,出现问题平台的数量是明显的增加的。所以有人把它称之为出现一轮P2P的“暴雷潮”,应该说负面情绪或者恐慌情绪来势是比较猛的,在2018年7月单月问题平台上数量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月,显得非常令人瞩目。良性退出市场,有序退出市场的势头似乎中断了,更多的选择了跑路和其它恶性违约的现象。 这一轮“暴雷潮”的到来正好和我们先前说的要求平台备案期限好像是差不多重合的,所以有人就说,这个是不是由于要求备案所以引起了恐慌,所以导致了跑路,也有人是这么说的。实际上这个说法我下面想说一说,似乎根据是不足的。 下面这张图的意思是什么呢?反映了2015年1月到今年的7月,这三年多来,到这一次“暴雷潮”之前咱们的网络借贷的成交量和它的待还的余额的一个走势图。蓝颜色的柱形图反映了各个阶段,每个月的成交量。橙色的折线图显示了待还额。从这个图可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看一看,尽管2015年年度中间、2016年年度中间,曾经出现过两轮比较规模大的平台问题暴露或者叫“跑路潮”,但是这两年多来将近三年的时间,他们成交量和待还余额还是一路上升,或者换句话说,正面说这两年来尽管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P2P网络借贷业务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 将近一年时间内,它的成交额开始持续下降,特别是这三个月来它的待还的余额是急剧的下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似乎说明了这一段时间以来,整个行业或者市场担忧的情绪是比较强的或者说,应该说更正面说就整个投资者社会公众、监管部门对P2P网络借贷的风险认识有了新的认识或者说有了新的提高。也就是前期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人们对它的风险的感觉还不是那么敏感,还是在不断的投入不断的增加。 这张图是什么呢?反映了一种情绪。这是网贷之家论坛上人们讨论一些问题平台的情况,或者有些人比较关注的,他提前曝光有些平台有什么什么问题的一些数字的情况。今年以来,特别是7月份的时候,一种讨论曝光的数量是急剧的上升的。当然了,大家也有媒体调查说,有些借款人故意的在那里散布一些,自己通过平台借款,这个平台的情况甚至有的时候是造谣就说这个平台怎么怎么样,他们寄希望于这些平台垮台,以为这些平台垮台了以后,自己的借钱就可以不还了,也有这样的一个现象,这样的现象到底多不多,怎么样,我觉得还缺乏一个数据的支撑,但是有媒体这样说的。这是2015年7月份以来,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个问题,他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达到了一种新高。 当然,一个平台的情况,一个平台的论坛的情况,有的时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看看北大国发院数字金融中心他们开发的另外一个指数。国发院他们搞了一个金融科技情绪指数,应该说这个指数比我刚才说的某一个论坛上面的帖子的多少,某几个论坛上是骂得多还是肯定得多,那个要更说明一些问题。它和一个论坛上的帖子数量多少不相干了。他们怎么样呢?用了2013年以来,1700万篇媒体的文章,对这些文章设了两个指数,关系度的指数还有正负情感的指数,所谓关注度2013年关注度指数定为100,正负情感的指数,把2016年7月平均定下来零,然后看看变化的情况。咱们就可以看出2018年的7月,它的关注度指数是下挫了47%。达到了近期的一个低点168,国发院的它的关注度指数。然后情感指数,达到了历史上的新的低点:负的959。这是比较明显的或者比较严重的两个时点的情况。也就说媒体上,社会媒体对P2P的关注度和情感情况的两个数字。当然我们可以看出8月份以后由于采取了一些措施,有所回升,但是应该说,它的情感指数仍然处于历史的低点。 看这张图,我觉得我们似乎要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问题平台出现的问题多了,严重了,影响了人们对P2P的关注,影响了人们对P2P网络信贷平台的吹捧还是舆论情绪的负面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导致了更多的平台出现问题。或者说它互为因果。我觉得对这张图我们实际上可以想一想这里面的关系问题。我觉得首先恐怕还是要说,是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多了,才影响了或者说左右了人们的情绪,这恐怕还是主要的。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在出现一些问题以后,你如果再更多炒作更多散布一些恐慌情绪,肯定会相应加剧这个问题存在,首先说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负面情绪的出现。 这是出现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想恐怕应该说一句话,不应归咎于加强监管,或者不应简单归咎于加强监管。刚才我已经说了,有不少朋友或者有一些朋友过分严格的监管导致平台选择了恶性退场的做法,这种看法我觉得确实有点有失偏颇了。回过头来看,每次问题平台出现的高潮的时候,有几个时点我们都看了,实际上它的平台出现问题集中的时候,实际上都是你分析一下,都是风险但是已经集聚到一定的程度。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的反应,监管部门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察觉之后,才出现的监管措施,而不是相反。我们可以看看几点时点。2015年12月份,第一份监管的意见出台,就是P2P监管细则暂时办法,明确了P2P平台坚持信息中介,不能办成信用中介。它要求严禁资金池,严禁搞资金错配等等,而且提出了一个原则,小额分散为主的原则。坦率说,2015年这个文件出来以后,许多人并没有真正理会这个文件,没有把它当回事,执行和落实,坦率说当时并不很认真的。 到2016年8月又进一步出台了一些文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等又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信息中介的定位。而且把资金必须做银行存款提出来,并且有定量的要求,自然人20万,法人100万等等,2018年6月底,又出了《验收的通知》,提出来要备案的要求等等。 2016年年度中间平台数量是多的,但是恶性退出的形式是少的,大部分当时退出还是经营者自主选择的比较有序的退出,所以当时整个市场的情绪应该说相对来说起码比现在要平稳,参与者的损失也还是比较有限。但是后来就不太一样了,今年以来情况就不太一样了。所以是值得我们注意。 这里面还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和整治的要求相关,出问题相关。出问题的,有银行存管的占比14%,有ICP认证22.1%,加入协会出问题是13%,所有制的性质是不是上市等等,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尽管我们的监管办法多次强调要搞存管,要搞ICP的认证,这个认证是任何互联网机构正常运作,它必须要获得的一个资格。但是做到了这些,比较显见监管要求并不能杜绝它出问题。而在监管要求里面比较难达到或者说技术上真正的检查还有一定的难度或者大家执行的自觉性不够高的一些要求,大家没有做到。比如说小额分散的原则,比如说单一法人借款不能超过多少,单一自然人借款不能超过多少原则并没有落实,这恰恰导致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一个平台公司出了问题,他说这个公司在这个平台单一法人借款统计下来达到了2400万,远远超过了一百万的限额,实际上他当时把它统计成20多个法人,所以这些问题不解决,我觉得这个风险控制,今后再继续的“暴雷”管控还是有难度的。 出现问题的原因,除了创新意识之外恐怕还需要一点别的东西,这里举了几个经济发展比较活跃,互联网金融发展比较快几个省市出问题的情况。有北京、山东、浙江等等。可以看出哪些地方出问题多。 平台之间一些企业相互勾连或者说关联度比较高或者说关联交易比较多的也是导致风险出现重要问题。你像前一阶段出现的一个问题平台,比较大的问题平台,叫e百金融,经过查询实际上可以看出,有十个公司和它都是搞互联网金融,和它关联度是非常高的,有相互的资本股权关系有投资关系,而且恰恰这十个公司都是在今年7月,几乎同时暴雷,同时出现问题。就看来一再所讲的公司治理机制问题,法人治理机制的问题,不仅仅是在传统企业中存在需要注意,实际上在互联网企业里面也存在着同样问题,也需要加强法人治理机制的建设,加强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 所以我觉得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说还是整改任务还没有完成,错配、刚兑的现象,贷款规模超标的现象等等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扭转,所以这个是导致这次出问题的原因。第二个,整体经济下滑,借款人的预期,一直不太充当信息中介在那儿充当信用中介出现了资金的中断。还有一个主观原因盲目相信所谓的大数据技术或者说刻意鼓吹自己的数据收集、整理、使用的能力,并且把这种模式泛化等等,这些原因,可以从多方面分析。 下一步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整治的方向,必须面向全部的从业者,面向全部的机构,全面的落实前一阶段监管部门、央行包括我们互联网金融协会出台一系列的监管要求和整治的措施。 再者,情绪也要注意引导。不要去做火上浇油的事情。当然情绪引导也注意一条,不能稍微形势好一点以后又进入过分的乐观,这个也是需要注意的。 对投资者、出借者教育的问题,只有把教育问题做到位,市场秩序的趋好,才有一个重要的基础,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9月02日 10:18
李东荣:建议完善五位一体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李东荣:建议完善五位一体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消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建议完善“五位一体”多层次治理体系,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 李东荣指出,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呈现一些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供给主体的多样性、客群主体的长尾性、多重风险的交叉性和跨界融合的复杂性。他表示,金融与科技融合是大势所趋,面对金融科技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严格法律约束、强化行政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做好机构内控、深化社会监督,完善“五位一体”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李东荣:尊敬的杨凯生行长,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出席今天在这里召开的“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与各位与会代表共同探讨“新形势、新金融、新监管”这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话题。 金融科技作为新形势下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无疑是我们今天这个话题不可回避内容。国内外的金融同行都已经注意到金融科技正在给我们今天的金融功能的实现形式,金融市场组织模式、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式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为现代金融科技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为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 然而,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金融科技尚处于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其在供给的主体、客户的群体、金融风险、创新金融等方面也不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带来的一些新的挑战,需要引起各界高度重视、深入思考,并有效的应对。 第一个特征,供给主体的多样性。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金融业的分工日趋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金融产业链和生态圈不断拓展,在金融科技领域,供给的主体既包括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金融服务转型升级的传统金融机构,也包括运用数字技术、跨界开展金融业务的互联网企业,还包括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外包和配套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机构在账户、渠道、数据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联性和交互性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科技供给主体金融属性、科技属性边界变得日益模糊,侧重于传统监管方式带来了许多新的方式,这是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是,客户群体的长尾性。依托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金融科技无疑有助于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和门槛,使金融服务可以下沉到在这之前传统金融覆盖不到或者说服务不够的长尾客户,从而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但我们同时也看到,由于这些长尾客户的金融知识相对较少,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相对薄弱,这很容易形成只看收益不看风险的非理性投资理念,这就加大了现阶段对合格投资者的管理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难度。这是第二个特征。 第三个特征是多重风险的交叉性。金融科技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功能和风险属性。而且在互联网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条件下,金融科技活动更容易产生业务、技术、网络、数据等多重风险的叠加效应以及风险扩散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增强了风险掌控的难度。此外,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算法黑箱责任主体模糊等传统风险之外的新型风险隐患,这就提升了现阶段金融科技风险构成的复杂程度。 第四个特征,跨界融合的复杂性。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的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全面渗透、跨界融合的新阶段。随着数字技术创新迭代周期的缩短,金融业务流程不断调整优化,金融产品上线交付速度加快,产品上得很快,从它的实验室阶段到投入运营阶段非常快。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转换更加便捷高效,这是现在我们说一个东西看不透它,没有办法跟踪到整个过程,穿透不了,很多业务是相互嵌套,可能这个东西背后隐藏很长一连串的链条。使得金融活动的实时性和不间断性越发明显,这些变化使得分业分段监管有效性、针对性下降,这是当前我们监管必须高度重视和正视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应该看到,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这是我们不可阻挡的,这也是中国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的机遇所在。 面对金融科技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我认为应该充分运用现代治理理念,依托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内的多元治理主体。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努力去建立完善法律约束、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机构内控、社会监督五位一体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法律约束。从全球的经验看,或者说从整个金融的发展历史过程来看,按照业务实质和法律关系,将金融科技活动纳入相匹配的法律制度框架,这是一个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历史经验所证明的。从我们中国的情况来看,应该充分的利用和严格的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将金融科技活动全面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要减少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地带,同时也是结合我们前段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过程的一些经验总结。应该考虑对专项整治中经过实践检验取得较好成效的机制安排予以制度化、长效化。应该重视研究规范专项整治过程中所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补齐我们现在已经存在的或可能存在制度短板。 2、强化行政监管。金融科技的监管既要体现传统金融监管的延续性,又要充分体现信息化时代的适应性。应该贯彻落实所有的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的基本要求。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以及中央和地方监管的统筹协调,现在中央和地方还有部门之间怎么形成一个有效的形成合力形式互补,要实施穿透性监管、一致性监管,推动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协同发力,形成金融科技风险全覆盖的监管长效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和监管科技、监管沙箱等新手段新模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金融科技监管的流程和能力。在这方面有些国家,英国、新加坡他们都做了一些尝试,也有一些很好的经验。 3、加强行业自律。行业自律具有贴近市场和会员组织的优势,能够降低政府市场之间的沟通成本,建立具有市场约束力的自律惩戒机制,从而形成对行政监管的有机配合和有力支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自成立以来,也在进行不断的探索。按照服务监管、服务行业、服务社会职责定位,牵头组织行业力量共同推进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统计监测、信息披露、信息共享、标准规则、投资者保护等工作。从而督促和引导从业机构合规、审慎经营,增强投资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也取得初步的成效。 4、做好机构内控。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发展史上那些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或风险事件往往都是以一个机构和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岗位的问题为最初的导火索。因此,从而机构应该筑牢金融科技治理的第一道风险防火墙,持续提升风险防范的意识,加快培育合规文化,切实将近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安排,使金融科技创新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始终可控、可管、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5、深化社会监督。在现代网络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监督更加重要。要提高投诉举报等渠道便捷性和可获得性,完善有奖举报正向激励机制,发现问题鼓励对其揭露,鼓励法律、会计、评级等专业机构开展监督,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加金融科技治理的积极性,同时应该针对低收入人群、农民等金融服务中的弱势群体,以他们为重点,加强金融知识教育。特别注重在理财咨询、购买产品等,分类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社会整体精神素养和监督能力。 各位嘉宾朋友,建立完善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是打好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有力抓手。是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愿意与监管部门、市场机构和社会各界加强沟通,共同努力,推动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9月02日 09:30
金融科技2.0遇到风险 金融监管国际一盘棋如何下?
金融科技2.0遇到风险 金融监管国际一盘棋如何下?

  “建立‘五位一体’的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要结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安排,考虑对专项整治中经过实践检验,取得较好成效的规则要求和机制安排予以制度化、长效化。研究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补齐可能存在的制度短板。“9月2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主办的“新形势、新金融、新监管——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 这次峰会共有13场主题演讲和3场专题研讨,来自海内外的监管、市场、学者共33位嘉宾登台发言,全视角、立体式地探讨了金融科技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面对层出不穷的创新,监管部门应如何运用技术提高监管效能,准确识别真伪,在泼掉“洗澡水”的同时留下“婴儿”。 规范整治不要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近期P2P网贷出现大量问题平台,市场负面情绪蔓延,这一热点被多位嘉宾谈及。新金融联盟理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演讲中表示,问题平台剧增的根本原因不是监管太严,而是网贷平台没有完成整改任务,错配、刚兑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一些平台之间相互勾连或是关联交易较多,也直接导致了风险的爆发。 杨凯生建议,下一步整治的方向要面向全部从业者,全面落实前一阶段监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监管要求和整治措施。第二,注意引导市场情绪。第三,对投资者、出借者进行教育。第四,对于恶性违约平台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在专题研讨时强调,P2P的本质是直接融资,是信息中介,直接融资的发展前景其实是很广阔的,也最受益于大数据技术。P2P投资者可以获得更高收益,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但现阶段对于P2P投资人没有任何门槛要求。所以关键是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提高机构投资人的占比。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在演讲中表示,本来P2P有价值,可以给我们做贡献的业务,最后因为行为没有规范,不该做的没有被禁止,应该做的没有被鼓励,最后就搞成了这样,看起来有点像农贸市场,谁想来就来,谁想走就走,但搞金融跟农贸市场不一样。 “中国到底还能不能持续领先世界?或者说我们还能不能持续下去?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有很多课要补,有很多过去的做法不见得还要保持。”黄益平表示,要注意我们现在取得暂时领先的地位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这里有真正的价值,创新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今天要整治它也好、规范它也好、支持它发展也好,千万不要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千万不要感觉有点问题就觉得行业都是坏人,还是要看到很多好的创新。” 黄益平相信中国数字金融行业大有前途。他认为,2.0时代的中国数字金融行业有三类角色必不可少,第一类,大平台,可能是独角兽的互联网公司,也可能是银行、保险等大型金融机构;第二类,专注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第三类,专门运用金融数字技术解决金融问题的金融机构。未来这三类角色很可能两两重合,乃至三位一体。 百度高级副总裁、度小满金融CEO朱光的演讲也印证了黄益平的看法,他说:“百度的大数据风控以央行征信为基础,加上由情绪、兴趣、学历、城市、职业稳定性等数据描述的客户画像,可以让风险模型区分度提升15%,增大了拓客区间,这类科技产品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有很广阔的应用。”目前,百度与银行合作服务小微企业超过200万户,累计发放贷款700亿元。 数字货币需加强监管 近期,我国对虚拟币交易和ICO融资进行坚决打击。不久前还封禁了虚拟币领域的微信公号,并将对服务器设在境外、但实质面向境内投资者提供交易服务的平台进行管控。 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INTECH工作组联合负责人Ross Leckow直言,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中,最迫在眉睫的就是把加密货币用于犯罪目的的风险。 他表示,因为加密货币具有匿名性,在点对点交易中超越其他任何中介,而且加密货币是跨境交易,特别容易用于犯罪目的。今年早些时候欧洲预计,欧洲有3%-4%的犯罪非法所得通过加密货币进行洗钱销赃。还有逃避制裁活动,一些国家利用加密货币来逃避正规金融系统对他们的监控。恐怖分子也用加密货币购买恐怖活动的工具。此外,还有一些金融诈骗风险。 经合组织金融和企业事务局副局长Mathilde Mesnard亦从数字资产的角度阐述了其对金融科技风险的看法。她提出,数字资产本身的性质并不明朗,使得监管部门很难有效监管ICO。不仅如此,我们目前对数字资产的认识有限,并不清楚应将其归类为资产、负债还是其他不同属性,这又产生了税收问题。 日本金融厅国际审议官冰见野良三指出,金融科技的匿名性和分散式的决策制定方式使得政府无法管理到所有领域。“我们现在关注金融科技就是因为,它有可能会改变经济制度或者游戏规则,改变经济主体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交易方式。金融科技会削弱现在金融机构的角色,企业和个人的参与也会发生变化。” 金融科技监管将是国际一盘棋 面对金融科技的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如何监管?与会的国内外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未来的可行路径,IMF、OECD等国际组织则分享了全球金融监管的现状和思考。 李东荣进一步阐释了“五位一体”的治理体系,是指严格法律约束、强化行政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做好机构内控和深化社会监督。其中,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以及中央和地方监管的统筹协调,实施穿透式监管和一致性监管,推动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协同发力,形成对金融科技风险全覆盖的监管长效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和借鉴科技、监管沙盒等新手段、新模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金融科技监管的流程和能力。 中国银保监会国际部负责人范文仲演讲时表示,金融科技正从爆发期向平稳期过渡,未来依然有非常多的创新机遇。与此同时,金融科技正处于风险暴露期,这就需要建立规则,监管十分重要。 “金融是建立在信息和信心基础上的特殊行业,这轮科技革命改变了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方式。金融仅在技术上单点突进至极致是不行的,一定要对金融风险进行把控。每一次金融创新都放大了风险,未来支付需求面临操作风险,借贷中介平台面临道德风险,众筹面临资质、项目披露和管理风险,不是所有机构、企业都能办金融,未来要有准入机制,能力足够才能做。”范文仲说。 黄益平提出,数字金融野蛮生长时代结束了,进入数字金融2.0时代,面对金融科技创新,不能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加强数字技术突破、信用文化建设以及建立新的监管框架。 冰见野良三对目前各国政府对虚拟资产的监管态度进行了梳理分类,分别是禁止、规则制定、监控和忽视。“再采取忽视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虚拟资产和洗钱以及恐怖主义融资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产生管理虚拟资产的有效办法,所以各国监管机构之间必须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协调,才能够做到有效。”他说。 Mathilde Mesnard与他观点一致,她认为:“在一个新现象、新技术出现的早期,都会出现各国监管政策不同的情况。一定要在国际范围内加强协调、加深合作,提高抵抗风险的共同意识。”。 Mathilde Mesnard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的基本思路:首先,各国要对最佳实践进行信息交换。其次,要防止监管套利以及市场分割。目前监管套利方面存在着真实风险,各国要防止逐底竞争。最后,各国要建立法律框架来保护投资者,来真正实现ICO的好处。 具体而言,Mathilde Mesnard提出了亟待落实的三方面工作: 第一,   各国政府要连点成线地联系起来。很多监管规则都在不同的国家、政府机关或全球性的基础架构中建立起来,必须要进行统一协调,以保证政策制定者以及业界人士能够相互对话。 第二,   国际标准要发挥作用,技术标准的提出可以提升各国监管政策的操作性。 第三,   监管方和政策制定者要与时俱进,了解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详情]

重庆农商行:上半年净利润48.36亿元 同比增长5.26%
重庆农商行:上半年净利润48.36亿元 同比增长5.26%

  8月30日,重庆农商行(03618,HK)披露了中期业绩报告。2018年1~6月,该行(含所属子公司,下同)完成营业收入132.62亿元,同比增长15.87%;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48.36亿元,同比增长5.26%。截至6月底,其资产总额达到9086.37亿元,规模继续领跑国内农商行。 客户存款作为该行最主要资金来源,继一季度末突破6000亿元后,于6月底再攀至6300.95亿元,较年初增长10.12%。客户贷款及垫资总额则较上年末增长7.06%至3622.30亿元。 而受资管新规等影响,上半年该行在投资上进行了调整,期末投资总额较上年末减少472.75亿至2702.12亿元,降幅为14.89%。 上半年利息收入188.8亿元 2018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整体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上升24个基点至4.71%,整体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较上年同期上升22个基点至2.27%。报告期内实现利息收入188.81亿元,净利息收入89.52亿元,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67.50%。 在客户贷款及垫款方面,实现利息收入91.99亿元,同比增加11.59亿元,增幅14.42%。其中客户贷款及垫资平均余额上升带动利息收入增加9.89亿元;增强对利率的主动管理使得本期利息收入较上年增加1.70亿元。 截至2018年6月末,该行客户贷款及垫资总额为3622.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38.83亿元,增幅7.06%。其中公司贷款(不含贴现)2247.43亿元,个人贷款1236.70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4.65%、8.91%。此外,票据贴现为138.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74亿元,增幅37.58%。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上半年该行在房地产业贷款规模保持下降趋势,从去年底107.25亿元减至6月末77.45亿元,降幅约为28%。 此外,2018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存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34.91亿元,同比增加10.42亿元,增幅42.55%;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3.08亿元,同比增加1.22亿元,增幅65.59%。 2018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资产减值损失30.81亿元,同比增加14.67亿元,其中客户贷款及垫款损失为30.03亿元,同比增加17.50亿元。该行表示,主要是贷款规模增长的同时,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因素,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减值模型更加审慎对贷款计提减值。 截至2018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44.6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3%,拨备贷款率为339.38%,拨贷比为4.1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60%、10.61%、13.21%。 75%负债来自客户存款 近年来,在每年超10%的增速带动下,重庆农商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于2017年底达到9057.78亿元。2018年6月底,该行资产总额为9086.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59亿元,微增0.32% 其中出现较大变化的是投资证券资产部分。报告显示,重庆农商行本期投资证券2148.8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了1020.84亿元。该行在报告中表示,主要是由于2018年1月1日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投资的部分金融资产列示在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科目中。二是该行积极落实新的资产管理要求,在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投资结构所致。 记者注意到,截至6月底,该行投资总额为2702.1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72.75亿元,降幅达14.89%。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8年6月末,重庆农商行负债总额为8407.96亿元。其中客户存款作为该行最主要资金来源,继一季度末突破6000亿元后,于6月底再攀至6300.95亿元,较年初增加579.11亿元,增幅为10.12%。 强力吸储下,该行客户存款在总负债中的占比已达到74.94%。较年初升高了6.86个百分点。 从客户结构看,个人存款继续保持优势,占比达71.72%,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70.99亿元;公司存款(不含保证金存款)占比27.14%,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31.53亿元,增幅15.66%。 从期限结构看,活期存款占比39.73%,较上年末下降0.28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占比59.13%,较上年末上升0.81个百分点。[详情]

央行研究局纪敏:未来P2P投资者需要合格投资者资格
央行研究局纪敏:未来P2P投资者需要合格投资者资格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专题讨论上就P2P功能定位和P2P监管的看法表示,P2P和银行类似,都是把借款人的债务通过数字化方式销售给投资者,但是P2P投资者是风险自担,银行投资者是比如说存款人是不需要承担风险的。 纪敏还认为,未来的P2P的投资者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美国,很多面向机构投资人来出售P2P的资产、证券也好,还是说英国的P2P的会员,注册会员投资人有适当的投资门槛包括其它的一些要求。在现在这样一个实际上刚性兑付比较严重的信用环境下面,P2P面对的借款人显然是风险比较高的一类借款人,合格的投资者制度的建立是很关键的。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专题研讨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国内实践与国际经验 张承惠(主持人):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我们下面这个时段发言虽然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打破最基本的规律。所以我想我们下面的发言要尽可能的精要。这个精要从我开始,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个时段的主题。 这个时段我们要围绕着数字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在拓展普惠金融服务边界、降低成本和提升风控方面的有效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讨论。 今天邀请到的嘉宾都非常有代表性。 首先是我们的中国人民银行的研究局副局长纪敏先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Ross Leckow先生刚才也已经发言了,IMF FinTech工作组的负责人。 另外,我们有两位持牌银行的代表,一位是农行的网络金融部的总经理张秀萍女士。 还有一位是南京银行副行长周文凯先生。 我们还有两位是金融科技公司的代表,一位是度小满金融副总裁张旭阳。 还有友信金服联合创始人兼CEO张适时先生。 大家用四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的观点进行精要的阐述。 纪敏:说一个个人观点。谈谈我对P2P功能定位和P2P监管的看法。信用中介也好,信息中介也好,这个区别是清晰的,所谓信用中介关键就是说主体是要承担信用风险的。 所谓信息中介或者其它类似贷款的服务中介,本身是不承担信用风险的,它是有着基本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会因为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而发生改变。 按照这样看法讨论问题,我们P2P不是自身承担风险的这样一个信用中介,这是非常清楚的。相应来讲,它实际是把借款人的债务通过他自身的数字化的手段也好或者其它手段也好,通过他的专业能力把它销售给投资者,他干的是这个事。 银行也是干的类似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但是银行它是要承担信用风险的。所以这样一来,它们的基本区别在于什么?P2P的投资者他是风险自担,银行投资者比如说存款人是不需要承担风险的,也正是因为这样,P2P的投资者也就是直接融资的投资者他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当然同时他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出发,我觉得未来的P2P的投资者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美国,很多面向机构投资人来出售P2P的资产、证券也好,还是说英国的P2P的会员,注册会员投资人有适当的投资门槛包括其它的一些要求。在现在这样一个实际上刚性兑付比较严重的信用环境下面,P2P面对的借款人显然是风险比较高的一类借款人,我觉得合格的投资者制度的建立是很关键的。这是我的主要观点。 张承惠:谢谢纪局长。你看他们都同意你的观点。下面请Ross Leckow先生做一个四分钟的发言。 Ross Leckow:非常感谢。我尽量讲的简洁。 这个问题,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之间的关系,从IMF的角度来说,我想谈一谈政府用金融科技产品能够做哪些金融普惠的工作,对政府来说有五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很多国家来说金融普惠仍然是一个问题,政府必须要制定政策,把金融普惠作为一个重中之重,这正是因为金融普惠对于促进强大的持之以恒的经济增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坚信金融科技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会来推动金融普惠的实践。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希望有关国家的政府能够记住,要想最行之有效的实现金融普惠,就要让私有部门能够去创新,正是私有部门的创新,他们开发产品服务推出科技,才能够去惠及被正规金融拒之门外的普罗大众,希望有关国家能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政府也必须和私有部门之间结成密切合作伙伴关系,来打造一个环境和氛围促进创新。很多方式政府都能做到。我想提三点方式。第一点方式,推动一系列的政策计划来推进整个社会公众当中的金融教育、科技教育的水平。让有关大众既能够了解一款产品也了解这款产品背后的技术和原理。就像你使用手机一样,你知道这手机能干什么,也知道这手机是怎样做到的。 第二,要推动PPP,公有部门和私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要推动各种各样的像金融科技加速器、金融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和创新中心这样的机制来提供一系列的给金融科技的初创企业的服务,让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得到普及,卢森堡、香港金管局还有迪拜这些地区都在做,而且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第三,我认为国家主管部门不妨去考虑一下,要多多考虑去自身也采纳这些新技术,在政府向公民提供服务的过程当中也考虑使用这样的技术。比方说卢森堡的政务服务有95%已经数字化都可以在网上实现,这样在全国就可以打造一个数字化服务的框架,也去服务于私有部门。 第四,对于没有进入正规金融部门的机构来说,新型金融科技和服务先有信用才能使用,要建立起信任,建立起监管,通过监管,让老百姓觉得这个服务是可靠的稳定的。第五,金融普惠不光是国内问题也是国际问题,为什么这样说?要被包容进金融体系的这些人,不光是要能够去使用国内的交易也要能够进行跨境交易。在很多国家当中,外出务工人员把收入以汇款的方式汇回祖国的家人,通过银行渠道汇款这样的手续费是非常高的。所以有很多贫困国家出外务工人员,他们使用一些非正规汇款渠道把工资汇回祖国的家人。这样有了金融科技以后能够更好服务于这些人的需求,更大程度上来促进金融普惠。与此同时,这些服务必须得到充足的监管。否则,有一些国家就会禁止来自于监管不利的国家的金融科技公司到自己国家来活动。 张承惠:下面有请张总,农行网络金融部的张总发言。 张秀萍:我用很短的时间介绍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怎么利用ABCD、大智移云等这些新技术推动国有大型银行进行经营转型。应该说银行一直是拥抱金融科技的,一直也是利用金融科技来推动我们整个业务发展、经营的业务发展创新。为什么今天把金融科技提到这样的一个高度上?我个人认为金融科技ABCD这四个技术重塑人类商业文明、商业模式乃至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个大的挑战机遇和发展。 农业银行在过去近4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网点的手工时代,也经历了业务的电子化,到渠道的转型发展。走到今天,怎么从柜台渠道向平台进行转型?怎么通过搭建平台建立场景、建立入口来推动农业银行更好的发展。农业银行,在这两年的实战当中,首先是在解决普惠、解决“三农”,解决服务实体经济上,农业银行走出了一个创新业务的发展路径。我们这个路径首先是通过互联网、大智移云技术怎么更好解决“三农”问题,我们依托已有的线下庞大资源,通过搭平台、建场景、布入口基础的建设,核心企业、专业市场,批发商、代理点最后一公里已经搭建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大通道。我们把场景信息化物流解决上来。基于这样信息场景我们以支付作为入口,把线上线下所有的支付集成起来作为一个庞大入口。同时,积累了场景建立了入口,带来了流量积累了数据,为广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接下来怎么更好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培养农民现代支付习惯,引导农民从过去到现金后来用存折用卡用转账电话,走到今天用掌上银行给广大的民众来提供更好的支付服务,便民服务,走出了一条实施的路径。 周文凯:从中小银行来看,金融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作用也取得很好的成效。 第二,不同领域的应用我觉得差别很大,参差不齐。 第三,整个的应用在监管加强还是行业发展本身还有很多要改善的地方。从普惠金融角度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从支付角度看。取得非常好的成效,从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方面看。但是这个领域也有很多的隐患,像网联的建设和银联的业务转型的改变介入到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这个市场。从纵向角度来看我们很愿意看到这样一个格局的变化,也愿意积极配合,这是一个。 第二块,普惠金融方面是资产管理,我们也可以讲财富管理。这个领域的应用我觉得不充分,虽然业务产品设计、交付渠道拓展、客户服务方式转变做了一些应用,这个很不充分。从前面P2P出现的问题就能看出这个市场供应服务是不充分的,而且出现这样问题是持牌的金融机构发挥的作用不足。中小银行也很愿意金融科技在这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普惠财富管理的服务。 第三块,融资信贷方面。这个分B端和C端。C端很蓬勃,数量级上万亿的发展,我们南京银行介入也很深。但这里有两点。第一个,未来的信用风险防控,在欺诈方方面面防控已经很有效,多头贷款的防控是一个重点。第二块,价格。价格我认为还有很大下行空间。只有这两点做到之后,才真正往普惠方向走,这个行业才能有一个长远可持续的模式,而且消除那种隐含的次贷的隐患。在B端这里我觉得还是个蓝海,真正在线下利用金融科技推动线下B端业务发展取得一定效率,减低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像C端网络贷款的风口就在B端,我们南京银行在探索初期阶段,我认为全行业各个伙伴来探索还是有希望的,我就讲这么多。 张承惠:两位持牌银行代表都用非常短的时间,每人节约了一分钟,下面请张总。 张旭阳:度小满大家比较生疏,就是百度金融,我们上个月完成分拆,以小满这种谦逊的态度做科技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还有很大蓝海可做。因为金融本质是处理风险,风险定价识别和处置。随着我们经济活动我们人类活动越来越数字化,我们相信人工智能也好、区块链也好更好帮我们识别风险,连接、交互、识别、认知以及效率安全几个方面去提升。 度小满通过数据库图计算通过矩阵算法更好帮助识别个人风险,我们也通过我们的开放式平台与农业银行、南京银行等去进行合作。我们依托我们小贷平台,依托联合贷款业务模式,我们从成立到现在已经为将近340万小微企业主提供大量的融资服务,对个人的普惠金融更好数字化的体现。 我相信随着中小企业经济活动更好线上落地,更好信息被储存、加工并被识别,下一步像张行长所提对B端数字普惠金融活动也会应运而来。 张适时:我就简单讲一下,P2P在整个的一个小微企业主贷款过程中我们觉得在中国是特别好的实践。三点。 第一,讲商业可持续性。大家说给小微企业主降息,我们看小微企业主的存活率特别低,大部分小微企业主三年就会消亡。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里面以往看来都是房屋贷款或者房产抵押去经营。 其次,在这个过程里面P2P找到一个什么空间呢?P2P在这个过程里面找到了小微企业主很特定的环境,在中国其实小微企业主跟小微企业是不分家的,在20万以内信贷空间,小微企业主是有信用,即使企业做失败了,但他还可以去上班把借贷还清。我们认为小微企业主是很好的切入点。 第二,数字在整个效率方面的应用。披露的年报看到,过往这些统计数据里面,从注册到放款通过互联网看这个数据,我们看到定价在36万的贷款,整个转化率从注册到放款过程中小于10%,定价在24,小于5%,于是乎我们看到这是注册到放款,从中间切点,一个客户完成所有资料提交到放款这个转化率也就20%、30%,获客效率获或者风险审批,依托于销售员或者审批人员,一天处理几单的效率过程中成本是无法支撑。在数字化这里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数字化的效率在这里面带来了很大的价值。 第三,在整个风险管理,小微企业主风险在我们看来主要分两端,第一端,大家还款意愿,第二,还款能力的问题,偏信用的问题。还款意愿问题里,传统来讲应该有几大难。第一点,好多人赌博,以前是解决不了。第二点是涉毒。第三点已经有负债在里面。过往三点无论从社交数据或者通信数据方方面面的移动数据积累过程中,今时今日的中国通过数字化解决欺诈风险的问题解决方案,这点获得过程中摒弃过去为了调查小微企业主是不是赌博是不是涉毒过程中,只能给他亲戚朋友打电话,走访企业主身边的邻里去问他们的情况,这样非常无效,中国数据化的积累在这方面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实现了小微企业主在B端的发展。 也补充一句,P2P处在风暴的中心,跟同行聊天,同行经常问我一句话,你是不是会后悔进入这个领域?但其实我是这么回答的,我说如果没有过往整个监管的宽松不会有P2P行业的今天,没有今时今日监管的严格就不会有P2P的明天,我们拥抱强监管,只有在强监管的下这个行业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张承惠:谢谢,前面六位嘉宾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虽然时间很短,但是他们发言含金量很高。纪局长提出来再一次强调我们P2P作为信用中介的定位,同时提出合格投资者的制度。 Ross Leckow先生,我觉得他讲得特别好,他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政府在金融科技、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可以做一些什么事。尤其是借鉴了很多的国际经验。 两位持牌银行的代表,分别介绍了他们自己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来发展普惠金融的一些经验,可惜时间非常短,没有充分展开。 还有两位金融科技公司代表也更多的从技术的角度阐述了他们的一些做法一些特点。我觉得都讲得非常好,顺便我提醒大家一下,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金融家的年龄大大的年轻化了,最后一位发言的张总,友信金服的创始人他是1985年生的,让大家非常吃惊。 下面我想就各位嘉宾提几个问题。首先,对纪局长提问题,给你提两个问题,其他人只提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在好几个场合听到相当高层的金融界的人士说P2P就是非法集资,就是欺诈,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换句话说对P2P这个行业的前景你是怎么看? 第二个问题,和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有关系,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新形势新金融新监管,作为金融监管的代表,想问纪局长你对新监管怎么理解,有请。 纪敏:关于前景,我还是刚才那个看法,P2P的本质它的金融本质是直接融资不是间接融资,它不是银行,不是信用中介,这个基本的界限是清楚的。直接融资的话,它的发展前景,从我们来讲是非常广阔,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或者数字经济时代,应该说解决了直接融资发展过程当中很多对信息披露、对信息对称性要求更多的这样一个复杂性的挑战。所以说,如果说金融哪一种金融最受益于大数据技术,受益于数字经济,我个人认为是直接融资,从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从这个角度来看,直接融资更受益于数字经济。 按照这样的一个看法,无疑它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只要我们正确来看待这个事情的本质,来相应的建立起合适的监管制度和政策支持这样一些东西。 所长刚才说的第二个问题,在监管上,既然它的本质是直接金融、直接融资,所以在监管上,我认为核心的一点还是我刚才所强调的,实际上它更多的是要看一些资本市场的一些监管的制度对于这个P2P是更合适的。比如我刚才强调合格投资人制度,是不是就是说可以有一部分的资产逐渐能够提高到机构投资者占比,机构投资者包括银行,银行可以去买P2P的资产,银行有更强的风险识别和定价的能力。当然也包括各类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同时,这种证券化或者是非证券化的出售给机构投资人这样一个行为,它能够发挥资本市场的它的评级也好或者其它各种各样的监督作用,就逐步提高机构投资人在P2P资产作为投资人当中的占比,这是一个看法。 第二个看法,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一方面可以通过购买机构投资者P2P的资产来实现对P2P资产的投资。另外一方面,如果是直接投资P2P资产,那么应该有更高的合格投资人这样一个要求。那么现在的现状显然是P2P的投资人是没有任何要求的。这个当中的风险我认为是值得关注的。 至于说个人投资者他怎么样来有这样一个投资者适当性的要求,具体的尺度上要结合可操作性和监管成本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它一定应该是有投资者门槛的要求的,我就说到这儿。 张承惠:谢谢纪局长,我要纠正一下我刚才的说法,他发言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来,他在发言之前强调重要事项,纪局长前面所有的发言代表他个人不代表人民银行研究局。 下面我想对Ross Leckow先生提一个问题,Ross Leckow先生上半场的发言和简要的发言已经讲得非常全面,我就提一个简单的问题,我想问Ross Leckow先生,除了比特币崩溃的这个事件之外,你觉得在国际上还有没有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比较重大的教训,值得中国在发展科技金融的时候汲取的这样的教训。比如说像中国P2P这个事件,恐怕是在国际上将来都可以成为案例的。那么在其它国家有没有类似的教训? Ross Leckow:我觉得中国不需要说是向世界其它地方去学习了,因为中国自己的发展非常惊人。你就是说是中国可以和世界来学习什么样的经验是吗? 张承惠:对,有没有比较大的教训值得中国汲取的?如果没有,中国在金融科技方面还是比较领先的。 Ross Leckow:从监管角度来说,实际上这个教训不是说让中国去学习,是让大家都要去记住,我们要持一个开放性的心态来重新设计我们的这个监管体制。那基于刚才纪先生所说,从P2P的角度来说,现在有很多的挑战,就P2P的这种交易方面。在设立监管规范的时候,实际上总是会想到有一个中介机构来进行监管以及所有系统内部的一些个人。比如说在反洗钱的方面,那有一些国家它想要确保在进行交易或者是转钱的时候不是说是要进行洗钱,所以就要让银行来做这样的调查,这个人转账不是洗钱。在我们的加密类的资产方面,我们现在是要让交易所来进行。但是说到P2P,没有中介怎么办?之前是银行和交易所,P2P没有中介了,怎么办?包括中国在内所有的这些监管方都要进行一些新的监管的一个设计。我们不光是中国,整个全世界都要从这个新的发展态势当中来汲取经验。 张承惠:下面我想问周行长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请张总准备。周行长的问题就是,你作为一个持牌的银行,你对现在大量存在的这些金融科技公司你是有什么看法?对张总,我想先提出来给她一点准备的时间。因为张总是在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一线直接是操作操盘金融科技发展普惠金融,所以我就希望想请你用一句话说明一下或者回顾一下,金融科技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您觉得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先有请周行长。 周文凯:作为一个中小持牌金融机构,我们跟互联网的金融科技公司有广泛的合作。最初的时候,金融科技公司往往都是从科技到金融,他们都想做金融。那么金融是把科技看成一种工具,但是这几的年变化情况就不是这样。我认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四个字,配合和融合。配合主要体现在业务发展推动还有很多技术创新上。特别是在互联网应用上,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要处于配合状态,换句话说我们要甘当配角,传统的银行往往做主导,我们主导做很多事,我觉得这一点是我体会很深,要做角色。 第二个融合。双方都是有优势,通过合作,加上彼此理解,通过深度跨界融合,这个事情才能形成双赢,大家牵着手往前走,总体我们看待中小金融机构跟金融科技公司的关系。 谢谢。 张承惠:有请张总。 张秀萍:我是从业30年,一直伴随着金融科技走过来的业务人员,我认为最难的问题就是业务人员对科技的理解以及科技人员对业务的理解。谢谢! 张承惠:谢谢,讲的非常精炼。下面对度小满张总提一个问题,相对于度小满来说,在座的各位更加熟悉百度金融,你们从百度集团脱离之后,你们和在百度集团内有什么样的不同,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也简要一点。 张旭阳:首先想说一个相同,度小满承接了百度技术基因,这个基因包括大数据处理方面包括特别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基因,使得我们有一个能力更好帮助我们合作伙伴能够去发展金融科技业务。不同地方在于我们作为独立公司,我们更多有一些金融的要素在里头,这是我们有一个开放的态度一个值得信赖的企业文化。刚才周行长讲了,我们希望跟金融机构配合,但我们更希望提供值得信赖的服务,把我们的技术获客能力都开放出来。未来度小满金融科技公司是我们创业路径,我们希望以在数字普惠阶段通过我们能力不断去帮助我们的金融机构进而帮助C端客户获得更好更值得信赖金融服务。 张承惠:谢谢。最后一位张总,我也想提一个问题。友信金服的前身是人人贷,我们业内对人人贷的了解程度比友信金服知名度更高,你们把人人贷改变成为友信金服的时候,张总曾经给全体员工写了一封内部邮件,非常有情怀非常煽情的一封信,我也拜读。这封信,张总把现在描述为最好的时代,立志要建设一个新的普惠金融,我想请张总就这两个词,做一点阐述。 张适时:友信金服是人人贷的母公司,本身没有去更名。关于整个新的时代的理解,在我们看来我们觉得确实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就像刚才讲的,我们在过往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的态度还是非常开放的,大家也遇到了一些风险,也是给到这样的一些民企有很多的机会去参与到整个大的浪潮的一个参与里面。尤其是伴随这五年里面,又正好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我们看来有这样一个机遇作为一个大学生毕业生参与到这个时代里面来,为社会做一些事情,是蛮感恩,不是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遇到这样的一个机会,有这样一个点。 在我们看来新普惠金融定义过程中,其实跟上午范主任讲的一个观点很像,金融很重要的价值,范总用的是公益价值,在我们看来是正外部性。我们会认为真正的新普惠过程中不一定是说去解决那些没有金融服务的人去给他提供金融服务,在我们看来这个定义更好的就是说,对社会创造正外部性价值的同时,能够去让那些已经有金融服务的人或者还没有金融服务的人享受到一些可承受的然后包括对他们真正人生有帮助这样的一些金融服务,在我们看来这是我们对新普惠金融的理解和认知。 张承惠:非常感谢,前面六位嘉宾非常精彩的阐述。台下的嘉宾有没有向台上的嘉宾提问题。 提问:我非常同意纪局长一些观点,P2P是直接融资,我在美国工作多少年,看到普惠金融直接融资债券融资产生,中国没有这个渠道,P2P是一个解决方案,对中国社会,难点在中国包括股票市场也是这样,散户投资为主。 张承惠:这个问题比较难。纪局长你自主选择。 纪敏:你说的这个是针对一个现状,首先对直接融资的理解,它的本质区别在于你是不是投资人风险自担,不是你投资标准化的证券这就是直接融资。或者说你投资的是非标的债权或者其它资产这就是间接融资,跟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无关,投资者是不是风险自担。作为P2P,你的债权无论是否证券化,都是可以有机构投资者去投资的。那么现在的话之所以就是说大量的都是散户在投资,是因为我们针对这样一种直接融资实际上没有相应合格投资人制度。您刚才说的,比如说股票市场,股票市场对合格投资人的要求,至少是上市公司的股票是低于对P2P合格投资人的要求的。很简单,因为上市公司它是经过严格筛选借款人,如果从借款人这个角度讲,它是有一系列的约束的,它有很强的流动性,就作为上市公司来讲。所以这个时候,对于合格投资人的要求,要远低于P2P资产的投资者。所以我认为实际上在一个实际上的直接融资这样一个业态下面,我们对合格投资人的要求是没有的。如果我们看一下资产管理新规,打破刚兑背景下对合格投资人是有要求的,尤其是你的投资组合,不仅限于低风险波动,对合格投资人的要求是清楚的。我觉得更需要去补的一个短板。 张承惠: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互动只能到这里了。下面我提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台上六位嘉宾和把他们的观点跟大家精彩的分享。也感谢在座的各位,谢谢各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2018金融科技创新十佳案例榜单揭晓 民生银行等入选
2018金融科技创新十佳案例榜单揭晓 民生银行等入选

  9月2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主办的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在京隆重举行。此次峰会揭晓了“第三届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的十佳案例获奖名单。 本次案例评选自5月31日启动以来,前后历时3个月,近百家金融机构参选。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案例评选共进行了初选、复选和终选三个环节。 在初选环节,专家评委依据六大维度对机构提交的案例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参选机构进行补充完善,以保证案例内容的详实与严谨,体现案例的特色。复选后,则进入为期一周的网络投票环节,投票参与人数近20万。终选延续了答辩形式,主要分为现场陈述和答辩两个环节。 本届评委阵容一如既往地强大,评委分别来自央行、银保监会、中国互金协会、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他们分别是: 姚  前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 陆书春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 张承惠 新金融联盟学术顾问、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 万建华 上海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 蒋则沈 中国银保监会创新监管部处长 沈  艳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黄  卓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谢绚丽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肖  翔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研究部负责人 沈一飞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业务一部主任 辛  路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科技部主任 另有一位来自央行的匿名评委。 经过三轮激烈角逐,腾讯、冰鉴科技、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国泰君安证券、蚂蚁金服、农业银行、汇添富基金、第四范式、渣打银行等10家机构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十佳案例。 十佳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顺应金融科技浪潮积极寻求业务转型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外资银行,也有证券、基金公司,还有以科技能力起家的互联网巨头。案例涵盖了监管科技、智能投顾、智能风控等前沿领域,也涉及新型供应链金融、新型基金代销联营等模式创新。 本次评选秉承独立、公平、客观的原则,不收取任何费用,谢绝赞助评奖。除了获得“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表彰,入选的优秀案例也将集结出版并成为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城的教学案例。目前,“第一届金融科技案例评选”的获奖案例集已出版,题为《科技赋能—中国数字金融的商业实践》。  以下为金融科技创新十佳案例榜单及上榜理由: 【腾讯】 腾讯“灵鲲”作为国内首家金融安全大数据监管平台,将大数据应用与反欺诈相结合,探索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预警平台,是富有价值的监管科技创新。 【冰鉴科技】 冰鉴科技利用模型算法和大数据决策系统,为小微企业和长尾人群的融资业务提供智能风控服务,显著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直销银行2.0,创新推出了标准化、高效能的“4朵云+1范式”模式,构建了线上金融服务新生态,实现了业务与技术的较好融合。 【南京银行】 南京银行“鑫云+”平台通过连接行业平台和中小银行,构建中小银行线上金融生态,是中小型商业银行科技转型的典型案例。 【国泰君安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运用AI技术率先创建智能化、多元化的智能投顾服务平台,在促进金融普惠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服务成本。 【蚂蚁金服】 依托于阿里生态的新兴技术与海量数据,蚂蚁金服推出基于代销的联营模式,创建了平台、基金公司与用户之间的基金销售与服务新生态。 【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基于农商系电商平台,创新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中,开创了传统银行服务三农的新模式。 【汇添富基金】 汇添富基金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分析客户投资偏好,动态提供基金资产配置方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 【第四范式】 第四范式以实时动态交易为核心,AI技术为驱动,构建新型供应链“AI+金融”赋能体系,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进行了有益探索。 【渣打银行】 渣打银行结合自身国际财富管理经验,针对目标客群开发新型客户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工具,做投资者教育领域的领航者。 [详情]

黄益平:中国数字金融能不能活过明天是个很大问题
黄益平:中国数字金融能不能活过明天是个很大问题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在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中国的数字金融在国际上是居于暂时领先的地位,但是这个领先的地位还能不能保持下去?怎么样才能保持下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黄益平谈到,全球金融科技100强公司里头,虽然在前十名中国有五家,但是在前一百名里头中国只有九家,美国有多少家?美国有19家,澳大利亚公布的数量几乎和我们相提并论。如果把我们看的范围扩大一些,我们的优势不像我们想象突出。 黄益平认为,金融创新一直在发生,但判断好不好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它是不是真的满足了实体经济的一些合理的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第二个是看你金融创新有没有价值,能不能持续?看你能不能做好风控,这个对我们来说今天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黄益平:谢谢主持人的介绍,再次祝贺刚才获奖的几个单位,确实都是做得非常好。我今天起了一个题目,是说我们中国的数字金融是不是还能够持续领先。因为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中国的数字金融应该说是在国际上是居于暂时领先的地位,但是这个领先的地位还能不能保持下去?怎么样才能保持下去?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在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的头脑当中,或者我们一部分从业人员的头脑当中所想到的一个问题,可能不是未来中国数字金融还能不能持续领先?而是我们还能不能活过明天,这是我们今天碰到非常大的问题。 在这上我展示的是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北京大学金融科技情绪指数。 这个指数我的解读是你可以看到我们过去这几年来这个市场环境是非常的动荡不安,有的时候好得不得了,有的时候感觉压力非常大,原因各位比我还清楚,总之确实是面临非常多的挑战。 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给大家看一个我们发的一个照片,这是在今年6月12号,在IMF举办的一次关于中国金融科技的研讨会。这是我们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一起联合的组织了一个中国代表团,一起去IMF中国金融科技的研讨,这是比较难得的事件,背后的因素可能很多,但起码有一条,表明国际上已经非常关注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就是在这个领域做得好。 上一个礼拜,我们又到新加坡、泰国和印度去考察亚洲的数字金融,每一个国家都有做得非常有特色,但总体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他们觉得中国做得好,中国走在前面。这是大家的一个总体的感觉。 在去年年底或者今年年初的时候,H2Ventures和毕马威列了2017年的金融科技百强报告,前三强都是中国的公司,前十强中国有五强,单纯看这样一个名单似乎给我们一个印象,中国确实比其它国家都要做得好,或者做得更加有声有色,这似乎再次印证这个结论。 事实上我觉得我们因为从2015年开始成立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我们一直在研讨这个问题,我们的感觉,中国在这些方面确实有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比如说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资产管理等等,其实都是有很强的普惠特性。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给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这是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号召后,各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中国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的一条,就是在全国建立了大概有将近一万家的小额信贷公司。这一万家的小额信贷公司,假如说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匡算,每一家小额信贷公司服务一百家的小微企业,加起来可以服务多少家小微企业,大概不超过一百万家。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杭州有一家叫网商银行,这是蚂蚁金服联合几家机构做的。刚刚成立的时候我是第一任独立董事,但我做了一个月,就被免掉了。我一直很关注这个网商银行的发展。 今年6月份,他们在杭州开会,庆祝这个公司成立三周年。这一家公司一共377个员工,在过去三年内服务了850万家的小微企业。我并不是说这个850万家和我刚才说的一百万家是同等类型的企业,但是仍然把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可以告诉我们,数字金融做好了,它的普惠性是远远超过我们过去传统的做法。当然传统有传统的价值,我并不是说小额信贷公司是没有价值,我觉得他们价值是巨大的,但是数字金融有它自身的价值。那么在这上面还有一个指数,第二个指数,这是我们中心开发的叫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它是具体到每一个县,过去几年,应该从2011年开始,现在数据是到2015年,未来两周以内,我们可以更新到2016年和2017年的数据。这个数据两张地图,左边和右边,在这个图上面,我们把所有地级市划分成四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是一线城市第一梯队,红色;第二梯队,橙色;第三梯队,黄色;第四梯队,绿色。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地图做出比较,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2011年的时候,中国各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差异非常大。到了2015年的时候,差异已经明显缩小。差异明显缩小,说明什么呢?说明后进地区在这四年间发展速度比领先地区发展还要快,这恰恰是我们想要的普惠性。所谓普惠性,它体现在什么地方?就是原来金融服务不太发达的地方,能够迎头赶上,从这个指数来看,似乎印证了数字金融有很强的普惠性。 我们说说中国数字金融。第一,确实有做得很好的地方。第二,全球来看似乎也有做得不错的地方。但同时我们去国外去转一圈,说实话,我转完了之后我的心里压力是很大的,我觉得其它国家看上去没有比我们做得大,但不见得比我们做得差。比如说我们去美国,我们去年暑假专门组织去旧金山附近考察他们的金融科技公司。我们和美联储旧金山分行搞了大半天的交流,看完了之后的感觉就是,美国金融科技公司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技术很先进,业务模式很规范。我觉得这一点是我们远远不可比。看上去这些公司规模太小了,根本不能和我们的独角兽去,但是每一家公司都很好。我们最后的结论是这些公司有实实在在、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刚才说的FinTech100,全球金融科技100强公司里头,虽然在前十名中国有五家,但是在前一百名里头中国只有九家,美国有多少家?美国有19家,澳大利亚公布的数量几乎和我们相提并论。如果把我们看的范围扩大一些,我们的优势不像我们想象突出。我们最近去新加坡做调研,说实话我们了解非常有限,但我们跟他们沟通以后的感觉就是,人家的每一步都做得很规范,包括在新加坡的经济当中,它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创新,如果需要它应该怎么做?它有规划,它有监管沙箱,它有各个步骤政府部门的协调。刚才我跟大家说的网商银行已经做得非常好,小微企业服务,它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腾讯的微众银行我相信也遇到相似的问题,不能远程开户又没有实体银行,做银行是很难的,不需要我提醒大家。 新加坡已经实现了远程开户。所以其实有很多他们都做得很好,我就不一一展开来,每一个地方都有真的是非常好。 而我们反过来看跑得比较快,但是现在混乱的局面非常突出。这是我越来越担忧我们还能不能保持领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确实值得关心的。 当然,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看它是不是真的提供了一些什么样的价值。金融创新一直在发生,数字金融创新是一种什么样的创新,那么一般而言,我们说一个金融创新它好不好?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它是不是真的满足了实体经济的一些合理的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这个当然我们大多数无论是支付,确实满足了需求。有的说我们的资管,我们的网络贷款,它可能也满足了一些需求,但是不是合理的需求?要看情况。有的可能是,有的可能就不是。我认为我们前两年搞得轰轰烈烈的现金贷,不见得是合理需求。但仍然在数字金融里头有很多的创新是有价值的。 第二个是看你金融创新有没有价值,能不能持续?看你能不能做好风控,这个对我们来说今天是一个最大的挑战。就像网络贷款,很多企业平台都在给小微企业贷款,但是你没有能力、没有办法做风控,这个金融服务是持续不下去,就不是一个好的金融服务。 我们看过去网络金融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我过去一直说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就是平台,移动终端加上大数据分析。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传统的金融服务不够,有很多的缺口,所以数字金融一出来就大受欢呼。我们去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考察,第三方支付发展不起来,原因就是传统的金融服务基本上都满足了。我跟香港、新加坡金管局首席金融科技官,我跟他说还是有短板,他说在什么地方?同事飞机比较晚,晚上想去夜视吃夜宵只能现金支付,没有办法。对他来说是很小的一部分,总量来说基本上都满足了,我们国家普惠金融的缺口还相当大,这个今天就不展开说。 第三个,我们的监管相对比较宽松,这是说的好听一点。说的难听一点,监管缺位,没有监管。没有监管就导致这个行业会非常混乱。所以把这三个合在一起,你可以看出来,实体经济是有需要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有的时候我们没有把它做好。P2P可以简单举一个例子,最近都感觉这事成为一个风口,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P2P按道理来说其实就是点对点这样一种资金的融通,应该说在中国市场上是有需求的。但是,这样的一个点对点的融通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你必须要能做风控。因为本来金融交易风控就很难做,你把它放在一个平台上,如果没有做风控这样的平台是做不下去。我们问题在什么地方?2007年第一家平台上线,当时基本上就没有人管,后来我们试图去了解,为什么没有人管?有的人说,它看起来就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我们是不管的。有的说是,也不知道怎么管,我们是机构监管,谁发牌照谁监管,谁也没发牌照,谁不知道管或者该不该管。 2013年余额宝一上市,2014年互联网金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创新,一大群的平台就进来了。有一些是有资质,有很多是没有资质,这时候监管仍然没有采取措施,没有采取可能有前面我说的机构监管,我们没发牌照,我也不知道怎么管它。但也不排除确实是有一些觉得不好。政府工作报告都说了这是一个好东西,我们去管它那不就不合时宜,政府说放权是大方向,任何管的东西看成一个反面的东西。这样一来就真的鱼龙混杂了,有好的平台也有不好的平台,但是没有人甄别它,没有人反对它。 到2015年开始一些问题出现了。这个问题出现,其实它的逻辑从一开始就有了。因为是做借贷,不管是信息中介还是信用中介,你要有信用甄别的机制,我们没有信用文化,我们没有催收的条件,就没有任何好的风控机制,除了个别公司以外。这个时候风控问题就出来了,我们没有信息共享。一家平台看上去还不错的客户,去十家平台借就出了问题。到2015年下半年e租宝事情一出,监管部门不得不管,就把包袱扔到银监会的头上,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年底的时候出台了一个《暂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个可行性我们觉得不大。 我们提了三条意见,第一,在信用文化缺失的国家,单纯指望点对点的信息中介很难做。第二,把监管责任放给地方政府是不负责任的,小额信贷公司可以有地方政府金融办来监管,网络公司由地方政府金融办来管会出现监管套利的问题。第三,做金融交易要不要牌照。2016年年终,这个政策出来做了一些妥协,实际上酿成一些问题,一开始一年为期整治完毕,2017年的时候又开始延期一年到了今年上半年,最后就发现各个地方分头做备案标准这是不太现实,导致了很多问题。再次延期,最后就变成到目前的状态看起来比较难收拾,投资者恐慌,借款人恶意逃废债,平台也不知道怎么办。 本来有价值,可以给我们做贡献的业务,最后因为行为没有规范,不该做的没有被禁止,应该做的没有被鼓励,最后就搞成了这样,看起来有点像农贸市场,谁想来就来,谁想走就走,但是搞金融跟农贸市场就不太一样。 最后我的问题就是,那我们中国到底还能不能持续领先世界?即使我们不说领先世界,我们还能不能持续下去?我个人觉得应该说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有很多课要补,有很多过去的做法不见得还是保持未来的趋势。我自己的预想是,中国的数字金融要迎来2.0时代。这个2.0时代和过去不一样,过去是买一台电脑接上电开始提供金融服务,这样的做法要彻底改变。 同时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我们现在能取得这样的一个暂时领先的地位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这里头是有一些真正的价值,这个创新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今天要整治它也好、规范它也好、支持它发展也好,千万不要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千万不要感觉今天行业有点问题就觉得行业都是坏人,我们还是要看到很多好的创新。 今天获奖的模式,你就能看到他们在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前提是监管要全覆盖。做金融行业不能是农贸市场,来了就来,走了就走。全覆盖意味着过去这种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其实也在看到在这个领域里头有一些大的平台已经自身在转型,也许是出于监管的考虑,也许是出于资本金的考虑,很多原来说做FinTech要做TechFin,要做平台不做直接交易。我说的数字金融2.0,擅长做技术的做技术,擅长做金融的做金融,这两个不要轻易混在一起,对大部分公司来说你擅长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什么都抓不好。 如果把这个行业健康发展起来,三个方面可能都是需要的。 第一,数字技术要继续进一步的突破,帮助我们解决金融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必不可少的是我们要培养发展信用文化,想象任何人都可以在信用体系外头做一套新的金融交易其实是很难。民间借贷是有风控的手段,你不要看着它没有在正规体系里头,但是它是熟人文化,相互之间了解才能做交易,它是有风控的办法。中国有现金贷,美国也有现金贷,但美国现金贷多少也有信息查验和风控的手段,这是必不可少,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式。 第三,我们的监管框架可能是需要改善,这里头因素很多,比如说机构监管显然不合适。应该说是什么样的交易什么样的机构要监管,不能推卸责任。但是也涉及到怎么监管的问题?我们过去的传统的监管办法是六个月、三年,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报一个报表,如果对于数字金融机构要监管它的风险,这样的办法可能是不适宜的。尤其是我们怎么面对创新的问题。而我们过去经常说中国的创新、中国改革的一条经验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行不行,先走再说。但是金融创新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必须要用新的办法,美国也好、英国也好、新加坡也好、泰国也好都在探索监管沙箱的办法,看它是不是有技术创新,看它是不是对实体经济有改进,对现行监管框架有冲突,有冲突就放在监管沙箱里头。 结论,中国数字金融应该有前途,但是这个数字金融要走向一个新的2.0时代,这个新的2.0时代,中国数字金融行业很可能是三维一体。第一是大的平台。这个平台可能是独角兽的互联网公司,但也可能是大型的金融机构,比如说保险公司,比如说银行,在欧洲在推动所谓的开放银行,其实这些金融机构完全有条件做成一个新的类型的平台。 第二类,专注解决提供技术方案,解决方案的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包括今天我们获奖的公司,包括在美国我们看到很多公司,它不是金融机构,它是一个科技公司,但是它帮助金融机构解决技术问题。 第三类,专门运用金融数字技术解决金融问题的金融机构,两者和三者是可以重合的,但是三个角色都是必不可少的。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孙天琦:金融科技会助长跨境金融违法违规金融服务
孙天琦:金融科技会助长跨境金融违法违规金融服务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总会计师孙天琦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FinTech能够助推跨境金融服务发展,促进金融市场开放,但同时也会助长跨境金融违法违规的金融服务,导致风险跨境传染。 孙天琦介绍以国家外汇管理局实际经验看,跨境非法金融活动涉及到两个方向:一个从境外到境内。第一,境外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跨境在我国提供外汇保证金交易,保证金交易在我们国家目前是禁止。第二,通过互联网平台在我国进行的ICO的交易。第三,境内公司在境外设立一个公司,披着“洋皮”然后返程通过互联网向国内提供金融服务。另一个是境内到境外。一些境内机构通过互联网在境外开展现金贷交易。 孙天琦还表示,从违法违规角度看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这些机构获得母国金融牌照但是没有获得服务接受国的相关牌照;违法违规另一大类是,非法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提供跨境金融服务的名义集资诈骗。 他还谈到,互联网违法违规跨境金融活动原因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市场巨大利益诱惑;二是,从监管者角度来说,监管能力不足;三是,各国尺度不一,存在监管套利;四是,一些国家,牌照非常宽松,监管也非常宽松。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孙天琦:我交流的题目是FinTech跨境金融服务全球治理——开放市场、协同监管和风险防范。 刚才颁奖的时候,黄老师说涉及到跨境理财和跨境管理,我的题目和刚才的疑问相关。 我讲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跨境金融服务。第二块,FinTech促进金融服务发展和市场开放。第三块,FinTech金融科技助长跨境违法违规金融服务和风险传染。第四块,风险防范。 第一块,跨境金融服务。《服务贸易总协定》中,金融服务是属于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有四种形式,金融服务也适用。第一是商业存贷,你是国外银行在中国开了一个分行和子行提供服务。第二种,跨境交付。比如说A国的银行在A国向B国的国内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今天我讲的主要是跨境交付这种模式。第三个,境外消费。第四个,自然流动。 随着金融科技发展,通过互联网等向消费者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应该是较为典型的跨境金融服务,主要通过跨境交付方式实现,服务提供商在一个国家,消费服务在另外一个国家,大家感觉到跨境交付模式下对监管提出的挑战会更大。还有挑战更大的,在WTO部分成员国在乌拉圭回合形成了一个关于对新金融服务的更加开放的一个态度。什么概念?比方八个国家签订了这么一个协约,在A国这个产品还不存在,但是在B国已经存在,A国就应该允许设在其领土内的任何其它成员国的金融服务者在其领土内提供该服务。开放层次会更高。TPP也是朝这个方向在走,这种情况下对监管的挑战会更大。 我国是除特定金融服务外没有承诺其它金融服务可通过跨境交付方式提供。下边几种,时间关系就不跟大家说了。 跨境金融服务,从国际最新实践看,在服务贸易开放水平非常高的TPP这个框架内,虽然允许服务提供者在他国没有商业存在的情况下提供金融服务,但是仍然要求要满足当地的市场准入要求。这是给大家汇报第一点。 第二点,FinTech能够助推跨境金融服务发展,促进金融市场开放。这个就不说了。 第三点,FinTech也会助长跨境金融违法违规的金融服务,导致风险跨境传染。一个是俄罗斯央行关闭400家网站,为什么关闭?这些网站向俄罗斯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网上披露是诈骗公司,并没有获得俄罗斯央行牌照。澳大利亚我们跟他们监管部门进行访问和交流,澳大利亚也让两大互联网巨头公司下架了300多个应用程序,没有市场准入,通过APP跨境提供金融服务。咱们国家31号晚上,互联网金融协会发了风险提示,关于外汇保证金交易的。 从咱们国家的时间看,也是我所在部门,国家外汇管理局实际经验看,跨境非法金融活动涉及到两个方向。 一个从境外到境内。比方境外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跨境在我国提供外汇保证金交易,保证金交易在我们国家目前是禁止。第二,通过互联网平台在我国进行的ICO的交易。第三,境内公司在境外设立一个公司,披着“洋皮”然后返程通过互联网向国内提供金融服务。比如说赌博,苹果公司商店的APP,有些公司通过APP提供跨境赌博服务,赌博在我国的法律地位也是非常清楚。 另一个是境内到境外。一些境内机构通过互联网在境外开展现金贷交易。 从违法违规角度看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这些机构获得母国金融牌照但是没有获得服务接受国的相关牌照。没有获得牌照也有两种情况,可能服务接受国没有开放此类产品。另外服务接受国对此类业务没研究清楚,目前态度不清晰。 违法违规另一大类是,非法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提供跨境金融服务的名义集资诈骗。这个非法,一个是资金来源非法,比方说有的在东南亚开展业务的现金贷资金来源于国内非法集资平台,通过非法集资,非法债务品种,比特币、变相彩票、电子黄金等虚拟产品在我国非法集资。有的资金跨境非法集资,虚拟货币转移,利用离岸中心等方式转移到境外。第三,以交易之名,掩盖违法犯罪之实,在我国境内提供外汇保证金交易平台实际上是非法集资诈骗。 互联网违法违规跨境金融活动原因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市场巨大利益诱惑。从消费者和投资者角度来看,金融服务的易获得性,通过互联网这个方式,易获得性以及高收益高回报具有极大的诱惑。在行为经济学好多研究结果也非常明晰。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往往都有过度自信。以为自己投资水平要高于80%的普通人的水平。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也有很多优势。 从监管者角度来说,监管能力不足。境外机构跨境开展的一些国内未开放的业务,由谁监管尚无定论,互相推托。刚才讲一些新业务开展,国内是这样的态度,跨境活动就会更甚一些。 各国尺度不一,存在监管套利。美国监管最为严格,而且长臂管辖在国际上的威慑也非常大。所以以外汇保证金为例,这些平台给其它国家的投资者提供服务,但是就是不敢给美国和美国人提供服务。 一些国家,牌照非常宽松,监管也非常宽松,不管是咱们国家还是澳大利亚,拿了尺度不一的各种牌照。 根据咱们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委员会发布的风险案例以及我们和国外的监管部门的交流看,通过网络平台违规提供宽松金融服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牌照涉嫌造假。最近新西兰监管部门刚刚发布风险提示。澳大利亚监管相对比较严一些,有一些违规提供跨境金融服务的机构在线下租一个所谓的办公场所,用于牌照,放到网上,也邀请一些大的投资者到澳大利亚看,租这个房子租两周,交易完成以后就继续在线上经营。 第二,混用业务牌照,部分机构在集团内安排多层次复杂的组织架构,各关联公司部分具有牌照,部分不具有牌照,但名称类似。 第三,获得本国业务牌照但被外国公司实际控制,澳大利亚发现部分机构持有牌照,在澳大利亚既无资产也无交易,实际由维京群岛等离岸公司控制,消费者投诉时,监管部门难以追溯公司股东信息和资金链信息,交易过程不透明,利用传销模式发展客户,打着交易旗号,持续高额分红。通过变相的线下商业存在,如培训中心、教育公司,突破服务接受国的禁止性规定。 投资者风险主要是消费者损失,对接受国扰乱当地金融秩序。对提供国的风险,难以监管,损失出资人利益损害国家形象。 第四块,FinTech跨境金融服务的全球治理,促进各国市场开放,防范风险跨境传染。 促进市场开放之金融创新、普惠金融、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关系,TPP框架下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自由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跨境金融服务的高水平开放标准。封闭市场就会失去竞争力,失去全球机会,有一些出现违法违规,由于咱们封闭市场,开放以后这些违法违规可能变成合法。结合本国实际逐步放开本国金融服务市场,主动融入全球市场。FinTech促进跨境金融服务,促进市场开放,给给金融科技带来机会。 匹配监管能力。形成数字环境下全球监管标准,像IMF、BIS等国际组织有必要主导推动形成全球最佳监管标准,强调交易留痕。境内境外穿透监管,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推动监管信息共享、数据共享,推出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强化信息披露,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跨境金融服务的金融消费者、投资者保护体系。开展同行评估,防范国家发展竞赛带来过度创新和监管竞次。在本国注册,但只在境外提供服务,不可给本国提供服务。多边、双边合作备忘录推动监管。 打击非法,联手出击使非法金融服务境内、境外、线上线下无处遁形。服务接受国初期可以要求外资向本国提供金融服务必须设立事业部存在。长期中间还是需要提高跨境交付模式下,非商业存在模式下的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 服务提供国应该强调本国出海的企业遵守服务接受国的监管和法律。 私人部门要有底线意识。对这些大公司更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和维护行业秩序的意识。最近外媒报道,苹果公司应用中间删除了2.5万个赌博应用程序,对应多少公司。大公司社会责任涉及到具体非法外汇保证金交易,在国外非常明确是禁止是非法的,我们最近也跟大的互联网公司也在对接。 最后联合监管打击违法金融机构。你拿上我的牌照不能在中国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下一步怎么联合检查、联合处罚是我们正在讨论的具体的事项。第二,移交警方。第三,收紧牌照。 最后一点对咱们国家而言,对境外机构对我国境内开展跨境金融服务两个方向,合法给予有利支持,对违法违规是严厉打击。这是向内。 对本土企业在境外开展跨境金融服务的,鼓励我国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向当地输出金融科技能力。 第二个,我们监管当局也要强调我国企业在境外的合规经营。比较现实的应该提醒东南亚等境外监管当局注意风险隐患,非法的现金贷。 最后,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国属于金融科技发展较快的国家,还是应该站在维护全球金融秩序的高度,推进FinTech跨境金融服务的全球治理。 我给大家就交流这么多,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IMF官员感慨: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正在发挥中心作用
IMF官员感慨: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正在发挥中心作用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fintech工作组负责人、 IMF副法务总监Ross Leckow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新技术在北京正在迅速改变着金融行业,而中国在这个领域正在发挥一个中心的作用。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Ross Leckow:首先,我非常高兴今天上午能够与会并且和各位优秀的演讲者和同事济济一堂,在这儿我也非常感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邀请我到会演讲。 大家在北京随便花点时间转一转,走一走,就能够看到在北京这个城市当中新技术正在迅速的改变着金融行业,而中国在这个领域正在发挥一个中心的作用。新技术使得提供金融服务更快、更便宜、更高效,也具有更强的可及性。 虽然有了这些益处,这些金融科技也对消费者、投资者,在潜在意义上说对金融机构都带来风险。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如何来设计一套监管上的框架,使得金融科技的益处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与此同时小心谨慎防控风险,我的这一讲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主要从一个全球的角度,也会借助前几位发言人已经谈到很多重要的观点。 首先我要谈四大具体的问题。 第一,今天我们在讲金融科技的时候,主要指的是哪些科技? 第二,这些金融科技会来怎样的风险。 第三,要有怎样的一个政府良好监管框架来应对和防控这些风险。 最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这项工作当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我觉得金融科技的兴起是IMF多年来一直关注的,因为FinTech和我们增进金融稳定和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良好运作核心使命息息相关。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讨论。 当我们讨论到金融科技的时候,哪些技术叫做FinTech?至少从IMF的角度来说,我们指的是各种技术在里面。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分布式账薄计划包括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这些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统计数据、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还有最后就是移动通信。这些技术在中国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些技术可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去推出激动人心的新的产品和服务。 我觉得这些技术带来的转型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支付领域,中国在支付领域FinTech创新跑到世界的前沿,中国大规模数字支付系统已经使得中国从十年前主要有赖于现金支付,跳跃式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无现金支付的社会当中。我们通过移动设备和程序使用,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然后现在在支付技术当中也融入一些生物特征,认证技术,我们将之称为微笑后再付款这样的一些微笑支付,有生物识别技术放在里面的创新。 这些发展和创新有巨大的益处也有风险,有哪些风险?从技术本质上来看,这些风险的本质、迫切度和严重性要从几个维度来考察,不光看这些技术也要看技术应用的商业模式。首先最迫在眉睫的一个风险,就是加密货币,以及把加密货币用于犯罪目的这样一个风险。 因为加密货币具有匿名性,而且在P2P交易当中是超越了任何的中介,而且加密货币也是一种跨境交易的货币,特别是用于犯罪目的。比方说偷盗盗窃私人钱财,比方说洗钱,今年早些时候欧洲预计,现在欧洲有3%到4%的犯罪非法所得通过加密货币进行洗钱销赃。另外逃避制裁这样的犯罪活动,有一些流氓国家,现在正在用加密货币来逃避正规金融系统对他们的监控。还有恐怖分子的融资,恐怖分子用加密货币购买恐怖活动的工具。那么还有一些金融诈骗的风险。这些和加密货币有关的金融风险是迫在眉睫,在我们身边的是和消费者保护以及金融系统的诚实正直密切相关。 我再介绍一下新兴的威胁。比如网络犯罪,利用网络薄弱进行黑客式的攻击。还有法律风险,围绕着这些技术的法律框架当中模棱两可性,使得法律的适用变得困难。还有对金融稳定的威胁,大家基本上都同意,目前金融科技的活动并没有金融活动带来威胁,但是我认为在将来可能有这样的威胁,如果说一些FinTech公司用这些技术来扰乱现有的金融机构的现金流和收入的链条的话,就有可能带来系统性的风险。 我们看到随着技术公司的崛起,技术公司转变为金融服务公司,他们能够获取关于客户的大量数据,包括客户的金融头寸、数据、行为,这些技术公司得到了很大的优势。国家监管当局能做什么来防范这些风险?目前针对金融科技全球监管仍然在一个发展早期,对于这些技术以及技术上业务上的应用我们要做出应对,监管机构要找到良好的平衡,一方面要管控好风险,另外一方面绝不能去扼杀我们的社会和金融系统急需的这种创新。 现在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监管、应对这些技术变化。首先,整个技术的发展、整个形势发展是瞬息万变。第二,各个监管机构和主要主管部门正在学习这些技术。我们看到各国监管做法各不相同,在现阶段并不是一件坏事,每个国家发展阶段不同,优先考虑方面也不同。我给大家介绍一些不同的加密货币监管思路和做法。 中国已经禁止了加密货币交易所和ICO这样的做法来防止造成市场的波动。而日本推出了一种许可执照制度来进行加密货币的规范管理。在日本最大的一个加密货币交易所被黑客入侵之后,日本监管部门暂停了几个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运行。还有一些法律监管体在把对于加密货币的监管融入到他们的整个法律框架当中。我想这样的监管应该是要根据不同的金融活动以及不同的技术而有所不同的。目前,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和对于反恐怖主义融资和反洗钱走在了最前沿,因为在这几个领域的威胁是最迫在眉睫的,所以FTAF这个工作组是围绕着加密货币,围绕着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做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是全球性的。 我讲几个原则,希望有关国家能够记住这几个基本的原则来设计和实施他们针对金融科技监管体制,我来提五点。 1、有关国家可以考虑一下补充现有的金融监管规则,比方说对银行的监管规则,来做一些基于功能和基于活动的监管规则,给补充进去。不同的金融机构,无论是银行还是FinTech公司,他们开展的活动只要是一类的,那么从原则上来说就应当受制于同样的监管规则。监管机构就应该对他们一视同仁,这样就能够确保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安全、准入,即使是他们由非银金融机构向市场投放。比如FTAF工作组在反洗钱工作中就强调,在很大程度上把银行必须接受的知晓客户尽职调查的责任也要施加于金融科技的公司,他们也要知晓自己的客户,并且对客户做尽职调查。监管机构和私营企业密切合作来打造一个学习的氛围,现在对于监管机构来说,关于金融机构这些新科技新的产品和服务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不光要学习,监管机构也要给创新留出足够的空间,让新的产品和服务得以推出,正是由于此,有多个国家,比如说英国或者像香港特别行政区已经推出了监管沙箱的做法,先在沙箱里面以一种可控的环境对产品进行测试,然后在沙箱里面对监管规则可以有所放松。这样沙箱完成两个重要指标,对一个公司新产品在监管环境下测试,第二,允许监管机构对这个新技术能够进行学习,将来更好出台新的监管规则监管这类产品。第三,监管机构以及监管必须是采取基于风险的态度,也就是说监管规则不应该过分监管,不应该超出规管风险的框架从而去扼杀创新。第四,法律原则必须要接受现代化的改造,来确保法律原则必须能够适应发展演进之中的金融市场需求。现在有一个危险就是,适用于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法律原则,并不是为这些目标来设置的,所以就造成不适用。 比方说在支付行业当中的清偿能力的测试,过去我们对于支付定义是支付是不可撤销的。那么这些规则并不适用于区块链条件下的支付。支付是不是最终的是不是不可撤销,在区块链技术当中是基于共识而不是硬性不可撤销的。另外,各国监管机构之间有必要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在瞬息万变的环境当中,各个国家的各个法律制度下的监管机构必须要密切协调,就各自的经验进行信息和经验的交流,以及就如何设计监管框架进行交流。IMF又在做哪些工作,支持这些工作和进程。 IMF是国际机构,我们有189个成员,我们正在发挥我们应尽的作用来帮忙设计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应对这些金融部门新兴技术的兴起。在过去两年半时间当中,我们大幅增加了对于FinTech问题的关注,是在拉加德女士亲自领导下在更多研究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开展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工作来研究FinTech的问题,做了两大研究。一是关于加密货币;第二,金融科技在跨境支付当中的适用。 在我们189个会员之间进行交流,包括它的风险以及科技带来的风险、机会以及我们的挑战。今年早些时候我们有90多个央行或者是储备银行进行了圆桌讨论,就是讨论金融科技的问题。那另外就是现在只属于线性的讨论,在双边、国别、年度进行一些讨论当中我们都会来加入到金融科技的讨论。 说到我们的监管的框架,现在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这种讨论是在进行的,而且是有一些进展了。但是我们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因为现在情况不断在变化,我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边和我们的各位会员国进行合作以及其它国际组织一道来做我们的工作。谢谢大家的倾听!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范文仲:金融科技从爆发到平稳期 也进入风险暴露期
范文仲:金融科技从爆发到平稳期 也进入风险暴露期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消息,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部负责人范文仲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如今我们正处于科技革命狭小的机遇期和上升期,正在从一个爆发期慢慢地走向平稳,也进入了风险暴露期。范文仲认为,以前我们光看到的是新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好处,但现在我们开始慢慢感受到它的负面作用。 范文仲表示,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金融科技的一个爆发到平稳期,但是在未来我们依然有非常多的创新的机遇。这是因为我们金融是建立在信息和信心基础上的特殊行业,而这轮科技革命恰巧改变了我们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方式。 他认为,在这些领域中我们依然有很多的机会。第一个领域就是我们的支付,快捷支付。它的一个目的是使我们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加深。这个目的是从古代到现在一直都有,让我们商品交换地域更大,大家交换商品更多,让人类选择更多。其实现在我们快捷支付在未来依然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就是使社会上的一些非商品化的社会性活动,把它转化成商品交换。这就是依然我们要做的巨大创新领域。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范文仲:尊敬的东荣会长、凯生行长,各位嘉宾,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参加我们论坛的讨论。我今天跟大家讨论三个观点。 第一个,我们如何来认清我们现在所处的这样一个金融创新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我们做很多判断的一个基础。 第二个,我想探讨一下,下一阶段行业创新主要一些方向。 第三个,我想跟大家谈一谈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在这样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我们所担负的责任。 首先,我们在讨论任何问题的时候,包括我们新形势、新金融、新监管都要认清我们处在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因为大家知道在人类历史上有非常多次的科技创新,农业革命它延续了千年,它的特点是发明了一系列的生产工具。我们的种植和养殖业开始得到发展。工业革命,从17、18世纪到后期发展了数百年,主要是从矿产的利用、能源形式的转换来为代表,蒸汽电力、内燃机出现。我们这一轮的信息科技革命,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到现在,我们觉得大概也会持续百年左右。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一轮科技革命的一个爬升期。所以它还是一个上升的阶段。 英国有个作家叫丹妮尔·笛福,写了《鲁宾逊漂流记》,他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杰出的时代,马克·吐温把上个世纪的美国认为处在镀金的时代,而现在的中国处在伟大创新的时代,这其实跟我们的十九大整个的判断还是非常一致的。 对于人类这三次革命,我个人总结,我们的农业革命,可以用三个S来代表。农业革命之后,人类实现了生存。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变得更加强壮。那么通过这一轮信息革命之后,人类会变得更加聪明。我们现在正处在这样一个产业革命的上升期,在以前,核心经济资源是土地、人口,在工业革命的时候是矿产和能源,而我们现在正处在围绕数据、信息为核心的一系列的创新上。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跑马圈地野蛮生长时期。历史上多次发生过,所以我们也不要太担心或者认为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特别忧虑的时代。其实任何的科技创新在刚开始的时候,它都是这样一个时代。只要一个企业站到风口,从白手创业到世界级的企业,中间不犯错,15年就可以实现。历史上也是这样,我们要看到在18、19世纪,我们认识到很多的产业,所谓钢铁、交通、能源、石油、电信这些企业,都是在那个狭小的时间点,50年之间突然间出现延续百年。 我们现在在狭小的机遇期一个科技革命的上升期,我们同样会出现一些伟大的企业,这些企业如果做得好,它可以持续百年,是一个光荣、伟大的企业。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我们现在正在从一个爆发期慢慢的走向平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就是进入了它的风险暴露期。以前我们光看到的是新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好处,但现在我们开始慢慢感受到它的负面作用。所以我们现在也需要进入一个规则的建立期。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今天非常重要的监管的由来。但历史上每次都是这样。 第二个问题,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是,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金融科技的一个爆发到平稳期。但是在未来我们依然有非常多的创新的机遇。这是因为我们金融是建立在信息和信心基础上的特殊行业,而这轮科技革命恰巧改变了我们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方式。 那么在这些领域中我们依然有很多的机会。但这些机会,它是在历史创新中的一小步,往前又进了一步。第一个领域就是我们的支付,快捷支付。它的一个目的是使我们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加深。这个目的是从古代到现在一直都有,让我们商品交换地域更大,大家交换商品更多,让人类选择更多。其实现在我们快捷支付在未来依然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就是使社会上的一些非商品化的社会性活动,把它转化成商品交换。这就是依然我们要做的巨大创新领域。 我们已经把一些家庭内部的餐饮和家政服务进行了转换。其实在未来我们的夫妻之间的很多活动,还有家族之间、朋友之间的自然活动,通过这种支付,可以把它转化成商品化活动。我们整个国家的GDP会上升,但是商品的这种效率也会随之提升。在这个方面,随着支付再进一步精细化,我们在一个商品交换中,以前的产权交换现在变成使用权交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享经济。我们想想耐用消费品、固定资产、大件设施都可以共享,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交通工具进行共享。未来的房屋也可以共享。办公室都可以共享。我们不一定说要拥有一个房屋的产权,我们只要拥有一个居住权就可以了,这个居住权是在一定级别上的,它可以交易,甚至可以证券化。那么人类面临更多的居住选择,这本身也是未来的创新。 还有我们现在创新,把商业的流程进一步的细分,以前我们的社会分工比较原始、粗略,现在我们通过支付进一步细分。很重要的一个细分就是现在的商店,小商店,老夫老妻店,以前是一家人的店,现在通过支付把前台服务和后台服务进行区分,老板娘不用再懂财务会计,我们几家大公司把它已经电子化了。但这个时候大家要仔细想一想,其实我们做这样细分,是把社会上千百万小商户变成了服务的前台,我们把一两家大公司变成了全社会经济的一个支付的后台,这些支付的后台其实是非常强大的。我们不光是对供应链的整个经济链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大家现在看起来都便捷,都很高兴,但这样划分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交易数据。我们创造了非常多新的行业、客户画像。这是未来快捷使商品化的程度加深,未来还有大量机会可以做。 在中介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我们改变了商业模式。信用中介以前做的很简单,撮合模式或者我承担一个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模式。但现在发展使获客运营成本大幅下降,信息不对称大幅下降,其实我们现在银行跟互联网公司,我认为没有区别,从商业模式来讲。我们现在要做的,通过线上线下的场景来引入流量或获客。所以我们希望客户越多越好,这是对所有的公司都是一样的。 第二,我们利用大数据这种客户画像,越来越精准了解你的客户,这对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都是一样。 第三,在这种基础上,你要创造销售各种各样的有针对性的产品,越丰富越好,你卖一个金融的信贷、理财还是跟你卖一件衣服卖一个白菜其实是一样的。所以商业模式在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中越来越交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跨界那么容易。因为我们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已经把中介模糊掉了。所以你说我们的P2P,你说它是一个信息中介?还是有一些我们的金融信息中介?我们P2P即使做这样的一个撮合平台,它也建立了利率。其实我们对风险的定价利率就是核心功能,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中介,它是一个金融信息中介。你们说我们互联网的这些平台到底是一个机构还是一个场地?你也很难讲。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特性在现代社会已经变得非常模糊了。 另外,我们的金融和企业科技已经变得很模糊,这是未来的方向。 我们未来金融机构的模式一定会变化的,总部一定会扩大,它的技术人员占比一定会提升,它的分支机构一定会减少,越来越线上虚拟化、人工智能化。小微业务一定会崛起,消费金融一定会爆发,这是未来长尾的蓝海,这是可以看到的。 金融机构就不能是单一业务的机构,搞搞存贷款,让别人做信息收集、分析,这样你会越来越边缘化,你以为你在做金融,其实你只是做一个前台,跟我们说的餐饮老板娘是一个道理。 中国和外国金融创新中非常大的区别(我们在这点非常领先)在于,我们已经不再是单一业务的创新,我们现在提到的都是平台、社区的打造。另外也不光是平台社区,我们现在要打造生态圈建设,闭环生态。这是中国的企业非常有远见的,我觉得超越了大部分外国创新企业的原因。可能很多企业领导人都上过EMBA,现在不光是生态圈要打造经济体。不管怎么样我们的企业在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要有全面的布局。 第三,在直接融资方面,我们的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正在推动资本市场变革。资本市场历史发展脉络就是让一些通过风险不断的分散,让越来越高风险的项目可以得到融资,这是我们以前有了有限责任制的公司,有了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我们后来有了铁路、公路这样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这些都是通过资本市场创新实现。互联网创新也是通过PE、VC新的制度实现的。现在通过这样的一个金融创新未来,我们可以预测的是,就像刚才提到的区块链还有我们现在的所谓的大数据,未来更多权属类的资产可以在一个快捷的平台上进行交易。 另外实物资产也可以得到交易。甚至在网上虚拟物品都可以交易,这是未来的方向,资产交易越来越快捷,社会分配资源越来越效率,但是风险也越来越大,刚才已经做了详尽的介绍。这些有什么好处?实物快捷交易,比如说实物的众筹,它就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进程。传统的生产进程得先融资,把房子卖了,就像《战狼2》一样,把房子卖了再去拍电影,听起来非常感动。未来制造一些商品卖出去之后我再向银行贷款。制造生产线,销售不错之后有盈利,我再上市,增值扩股,我再扩大我的生产。所以融资生产销售这是以前的过程。现在通过实物众筹的方式,我们可以把销售和融资并在一起放在前端,你只要有个样机,找个明星代言,你就可以销售几千万台的产品,而且你可以大规模的定制,而且是零库存,整个商业效率大幅提升。现在在研究争论的股权众筹它其实有巨大意义,跟我们当初的航海是一样的,如果存在股权众筹,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分散风险,我们高风险的项目不光靠政府实现,比如NASA、登月项目,通过这种方式在更大社会化平台上实现,为人类福祉谋利。但是这样的创新具有非常巨大的风险。 财富管理普惠化、AI的投研分析,还有智能投顾从蓝海向红海的演变,这是未来的方向,给未来人类提供更高的福祉。 第三个问题,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未来,我们依然有非常大的机遇,对每一个企业来讲。但是我们一定要有责任。在未来,不是所有的机构企业都要办金融,原来可能在金融创新刚开始的阶段大家可以跑马圈地没有界限,但是未来要明确,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准入。未来的支付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是操作风险问题,我们现在微信和支付宝还相对比较稳健,但不是说就不会出现风险。在未来一旦出现风险就是大规模的风险。借贷中介平台是道德风险,我们现在已经爆发了P2P的风险。 另外,在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放开的领域,像众筹,平台资质风险、项目披露风险、管理风险,这也是主要的。所以如果要做金融,你一定要有这个能力再做金融,不能说我觉得这个领域我有技术的专长就要做金融。 非金融企业做金融的时候,一定要审慎,国家要有管理。还有像徐忠局长提到,很多技术企业靠技术希望完全改变金融,这个在刚开始的时候是可以的,但后来就会面临很大风险。中国的历史上的纸币,就是很显然的例子。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印刷术,在四川易州府有很多交子铺,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纸币,交子。交子,我们没有货币政策风险管理能力最后崩溃,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光在技术上单点突进把它做到极致是不行的,一定要把控金融风险。 未来金融机构要树立正确金融价值观,我们金融活动有好坏之分,金融是从私利出发,但是为社会公益福利提供,我们做一个金融企业一定要把社会福利饼做大,而不是在原有的饼上你分得更多。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对一些基础核心的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光树立私利的目标,我们不允许社会上存在数据的黑箱,金融基础设施一定要有公益的目标。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在这方面一定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的金融机构都要服务百姓生活,服务城市发展。现在中国处在了一个非常大而好的时代,我们未来企业竞争力不在于现在的规模、支数量,而在于对未来技术的判断,还有你变革创新的能力。同样,对国家来讲,我觉得中国在金融科技上的竞争力也不在于我们现在的场景丰富,而在于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生态,在这个生态里,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监管部门,还有我们的自律组织,都能非常好地互动来共同推进这样一个事业、行业,能够稳健发展。 今天这个讨论我就觉得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杨凯生:网贷行业爆雷潮根本原因是平台自身不合规
杨凯生:网贷行业爆雷潮根本原因是平台自身不合规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消息,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就近期P2P网贷行业出现爆雷潮原因表示,根本原因是大量平台尚未完成整改,错配、刚兑现象普遍,贷款规模超标仍向企业贷款;客观因素是部分借款人逾期,致使一些充当信用中介的平台本身也出现资金问题;恐慌情绪下,出借人谨慎出借,提前转卖债权;主观意识是盲目相信或刻意鼓吹自身大数据征信能力,错误模式泛化,对金融的本质缺乏敬畏。 关于解决出路,杨凯生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坚持整治:必须面向全部从业者,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二是情绪引导:避免过度恐慌,也要防止回升后过分乐观;三是出借人教育:风险召示、打破刚兑、整治必要性、营销鉴别;四是严惩恶性违约:对于恶性违约平台,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杨凯生: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尊敬的东荣会长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就大家目前讨论比较热的话题,就是前一阶段P2P的平台好像出现了问题,也有人把它形容为“暴雷”等等,我想就这个问题和大家在一起做一点讨论。今天大概想说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近期问题平台的出现和我们一些媒体还有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情绪的一些相互的关系。 第二,就想说说最近比较集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因为也有不少朋友说是监管措施力度过大了,是监管的一些政策相互叠加了,是由于处置风险而引发了风险等等,也有这些议论。坦率说,我是不太赞成这种看法的,所以我也想说说我的想法。 第三,下一步这个行业如果还想继续发展,那么它必须搞好整治攻坚必须坚持健康发展,我想说这三方面的问题。 大家可以看看这一张图,这张图是什么意思呢?描述了2015年1月份以来一直到目前为止,到7月份,问题平台停业的平台和转型的平台这个走势图。当然了,我们平时说问题平台出现问题的平台主要是指提现出现困难或者经营者跑路,或者司法部门经侦部门介入,这三个问题把它归结为“问题平台”。总体来说司法部门的介入、经侦部门的介入占比还比较少,所以这里说的主要的问题平台主要是指的提现困难或者跑路等等。柱状图主要反映提现困难、跑路或者各种原因停业。 折线图当月停业数量和同期还在正常经营平台数量比,整个是从2015年1月到上个月为止。从中间我们可以看出有几个比较明显的时间的节点,大家可以关心一下。 首先是2015年度中间开始出现比较多的平台数量跑路了。平台经营者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者恶意违约的行为开始引起整个社会和整个行业的关注和担心。2015年这一段开始出现数量增多,大家回想一下,这个距离不少人那时候欢呼互联网的金融元年到了,2013年其实仅仅过去两年就开始出现这个情况。2015年底出现了e租宝的事件,到目前为止e租宝是不是属于P2P金融平台还有争论。从2015年开始由于e租宝事件出现,导致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担心,明显开始出现问题平台数量开始增多。一直延续到2016年年度中间,特别是8月份以后,问题平台数量开始比较明显的增多。 但是大家又可以注意一下,2016年年度中间以后,咱们会感到这时候跑路的恶性违约的数量是减少了。经营者选择自主退出或者说比较有序的退出市场的行为增加了。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待会我还想说一说原因到底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第三个或者叫第四个时间节点咱们更要关注就是今年以来,特别是今天的6、7月份,出现问题平台的数量是明显的增加的。所以有人把它称之为出现一轮P2P的“暴雷潮”,应该说负面情绪或者恐慌情绪来势是比较猛的,在2018年7月单月问题平台上数量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月,显得非常令人瞩目。良性退出市场,有序退出市场的势头似乎中断了,更多的选择了跑路和其它恶性违约的现象。 这一轮“暴雷潮”的到来正好和我们先前说的要求平台备案期限好像是差不多重合的,所以有人就说,这个是不是由于要求备案所以引起了恐慌,所以导致了跑路,也有人是这么说的。实际上这个说法我下面想说一说,似乎根据是不足的。 下面这张图的意思是什么呢?反映了2015年1月到今年的7月,这三年多来,到这一次“暴雷潮”之前咱们的网络借贷的成交量和它的待还的余额的一个走势图。蓝颜色的柱形图反映了各个阶段,每个月的成交量。橙色的折线图显示了待还额。从这个图可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看一看,尽管2015年年度中间、2016年年度中间,曾经出现过两轮比较规模大的平台问题暴露或者叫“跑路潮”,但是这两年多来将近三年的时间,他们成交量和待还余额还是一路上升,或者换句话说,正面说这两年来尽管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P2P网络借贷业务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 将近一年时间内,它的成交额开始持续下降,特别是这三个月来它的待还的余额是急剧的下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似乎说明了这一段时间以来,整个行业或者市场担忧的情绪是比较强的或者说,应该说更正面说就整个投资者社会公众、监管部门对P2P网络借贷的风险认识有了新的认识或者说有了新的提高。也就是前期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人们对它的风险的感觉还不是那么敏感,还是在不断的投入不断的增加。 这张图是什么呢?反映了一种情绪。这是网贷之家论坛上人们讨论一些问题平台的情况,或者有些人比较关注的,他提前曝光有些平台有什么什么问题的一些数字的情况。今年以来,特别是7月份的时候,一种讨论曝光的数量是急剧的上升的。当然了,大家也有媒体调查说,有些借款人故意的在那里散布一些,自己通过平台借款,这个平台的情况甚至有的时候是造谣就说这个平台怎么怎么样,他们寄希望于这些平台垮台,以为这些平台垮台了以后,自己的借钱就可以不还了,也有这样的一个现象,这样的现象到底多不多,怎么样,我觉得还缺乏一个数据的支撑,但是有媒体这样说的。这是2015年7月份以来,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个问题,他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达到了一种新高。 当然,一个平台的情况,一个平台的论坛的情况,有的时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看看北大国发院数字金融中心他们开发的另外一个指数。国发院他们搞了一个金融科技情绪指数,应该说这个指数比我刚才说的某一个论坛上面的帖子的多少,某几个论坛上是骂得多还是肯定得多,那个要更说明一些问题。它和一个论坛上的帖子数量多少不相干了。他们怎么样呢?用了2013年以来,1700万篇媒体的文章,对这些文章设了两个指数,关系度的指数还有正负情感的指数,所谓关注度2013年关注度指数定为100,正负情感的指数,把2016年7月平均定下来零,然后看看变化的情况。咱们就可以看出2018年的7月,它的关注度指数是下挫了47%。达到了近期的一个低点168,国发院的它的关注度指数。然后情感指数,达到了历史上的新的低点:负的959。这是比较明显的或者比较严重的两个时点的情况。也就说媒体上,社会媒体对P2P的关注度和情感情况的两个数字。当然我们可以看出8月份以后由于采取了一些措施,有所回升,但是应该说,它的情感指数仍然处于历史的低点。 看这张图,我觉得我们似乎要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问题平台出现的问题多了,严重了,影响了人们对P2P的关注,影响了人们对P2P网络信贷平台的吹捧还是舆论情绪的负面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导致了更多的平台出现问题。或者说它互为因果。我觉得对这张图我们实际上可以想一想这里面的关系问题。我觉得首先恐怕还是要说,是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多了,才影响了或者说左右了人们的情绪,这恐怕还是主要的。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在出现一些问题以后,你如果再更多炒作更多散布一些恐慌情绪,肯定会相应加剧这个问题存在,首先说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负面情绪的出现。 这是出现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想恐怕应该说一句话,不应归咎于加强监管,或者不应简单归咎于加强监管。刚才我已经说了,有不少朋友或者有一些朋友过分严格的监管导致平台选择了恶性退场的做法,这种看法我觉得确实有点有失偏颇了。回过头来看,每次问题平台出现的高潮的时候,有几个时点我们都看了,实际上它的平台出现问题集中的时候,实际上都是你分析一下,都是风险但是已经集聚到一定的程度。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的反应,监管部门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察觉之后,才出现的监管措施,而不是相反。我们可以看看几点时点。2015年12月份,第一份监管的意见出台,就是P2P监管细则暂时办法,明确了P2P平台坚持信息中介,不能办成信用中介。它要求严禁资金池,严禁搞资金错配等等,而且提出了一个原则,小额分散为主的原则。坦率说,2015年这个文件出来以后,许多人并没有真正理会这个文件,没有把它当回事,执行和落实,坦率说当时并不很认真的。 到2016年8月又进一步出台了一些文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等又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信息中介的定位。而且把资金必须做银行存款提出来,并且有定量的要求,自然人20万,法人100万等等,2018年6月底,又出了《验收的通知》,提出来要备案的要求等等。 2016年年度中间平台数量是多的,但是恶性退出的形式是少的,大部分当时退出还是经营者自主选择的比较有序的退出,所以当时整个市场的情绪应该说相对来说起码比现在要平稳,参与者的损失也还是比较有限。但是后来就不太一样了,今年以来情况就不太一样了。所以是值得我们注意。 这里面还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和整治的要求相关,出问题相关。出问题的,有银行存管的占比14%,有ICP认证22.1%,加入协会出问题是13%,所有制的性质是不是上市等等,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尽管我们的监管办法多次强调要搞存管,要搞ICP的认证,这个认证是任何互联网机构正常运作,它必须要获得的一个资格。但是做到了这些,比较显见监管要求并不能杜绝它出问题。而在监管要求里面比较难达到或者说技术上真正的检查还有一定的难度或者大家执行的自觉性不够高的一些要求,大家没有做到。比如说小额分散的原则,比如说单一法人借款不能超过多少,单一自然人借款不能超过多少原则并没有落实,这恰恰导致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一个平台公司出了问题,他说这个公司在这个平台单一法人借款统计下来达到了2400万,远远超过了一百万的限额,实际上他当时把它统计成20多个法人,所以这些问题不解决,我觉得这个风险控制,今后再继续的“暴雷”管控还是有难度的。 出现问题的原因,除了创新意识之外恐怕还需要一点别的东西,这里举了几个经济发展比较活跃,互联网金融发展比较快几个省市出问题的情况。有北京、山东、浙江等等。可以看出哪些地方出问题多。 平台之间一些企业相互勾连或者说关联度比较高或者说关联交易比较多的也是导致风险出现重要问题。你像前一阶段出现的一个问题平台,比较大的问题平台,叫e百金融,经过查询实际上可以看出,有十个公司和它都是搞互联网金融,和它关联度是非常高的,有相互的资本股权关系有投资关系,而且恰恰这十个公司都是在今年7月,几乎同时暴雷,同时出现问题。就看来一再所讲的公司治理机制问题,法人治理机制的问题,不仅仅是在传统企业中存在需要注意,实际上在互联网企业里面也存在着同样问题,也需要加强法人治理机制的建设,加强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 所以我觉得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说还是整改任务还没有完成,错配、刚兑的现象,贷款规模超标的现象等等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扭转,所以这个是导致这次出问题的原因。第二个,整体经济下滑,借款人的预期,一直不太充当信息中介在那儿充当信用中介出现了资金的中断。还有一个主观原因盲目相信所谓的大数据技术或者说刻意鼓吹自己的数据收集、整理、使用的能力,并且把这种模式泛化等等,这些原因,可以从多方面分析。 下一步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整治的方向,必须面向全部的从业者,面向全部的机构,全面的落实前一阶段监管部门、央行包括我们互联网金融协会出台一系列的监管要求和整治的措施。 再者,情绪也要注意引导。不要去做火上浇油的事情。当然情绪引导也注意一条,不能稍微形势好一点以后又进入过分的乐观,这个也是需要注意的。 对投资者、出借者教育的问题,只有把教育问题做到位,市场秩序的趋好,才有一个重要的基础,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李东荣:建议完善五位一体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李东荣:建议完善五位一体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新浪财经讯 9月2日消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建议完善“五位一体”多层次治理体系,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 李东荣指出,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呈现一些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供给主体的多样性、客群主体的长尾性、多重风险的交叉性和跨界融合的复杂性。他表示,金融与科技融合是大势所趋,面对金融科技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严格法律约束、强化行政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做好机构内控、深化社会监督,完善“五位一体”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 李东荣:尊敬的杨凯生行长,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出席今天在这里召开的“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与各位与会代表共同探讨“新形势、新金融、新监管”这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话题。 金融科技作为新形势下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无疑是我们今天这个话题不可回避内容。国内外的金融同行都已经注意到金融科技正在给我们今天的金融功能的实现形式,金融市场组织模式、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式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为现代金融科技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为解决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 然而,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金融科技尚处于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其在供给的主体、客户的群体、金融风险、创新金融等方面也不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带来的一些新的挑战,需要引起各界高度重视、深入思考,并有效的应对。 第一个特征,供给主体的多样性。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金融业的分工日趋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金融产业链和生态圈不断拓展,在金融科技领域,供给的主体既包括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金融服务转型升级的传统金融机构,也包括运用数字技术、跨界开展金融业务的互联网企业,还包括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外包和配套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机构在账户、渠道、数据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联性和交互性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科技供给主体金融属性、科技属性边界变得日益模糊,侧重于传统监管方式带来了许多新的方式,这是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是,客户群体的长尾性。依托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金融科技无疑有助于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和门槛,使金融服务可以下沉到在这之前传统金融覆盖不到或者说服务不够的长尾客户,从而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但我们同时也看到,由于这些长尾客户的金融知识相对较少,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相对薄弱,这很容易形成只看收益不看风险的非理性投资理念,这就加大了现阶段对合格投资者的管理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难度。这是第二个特征。 第三个特征是多重风险的交叉性。金融科技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功能和风险属性。而且在互联网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条件下,金融科技活动更容易产生业务、技术、网络、数据等多重风险的叠加效应以及风险扩散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增强了风险掌控的难度。此外,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算法黑箱责任主体模糊等传统风险之外的新型风险隐患,这就提升了现阶段金融科技风险构成的复杂程度。 第四个特征,跨界融合的复杂性。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的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全面渗透、跨界融合的新阶段。随着数字技术创新迭代周期的缩短,金融业务流程不断调整优化,金融产品上线交付速度加快,产品上得很快,从它的实验室阶段到投入运营阶段非常快。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转换更加便捷高效,这是现在我们说一个东西看不透它,没有办法跟踪到整个过程,穿透不了,很多业务是相互嵌套,可能这个东西背后隐藏很长一连串的链条。使得金融活动的实时性和不间断性越发明显,这些变化使得分业分段监管有效性、针对性下降,这是当前我们监管必须高度重视和正视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应该看到,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这是我们不可阻挡的,这也是中国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的机遇所在。 面对金融科技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我认为应该充分运用现代治理理念,依托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内的多元治理主体。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努力去建立完善法律约束、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机构内控、社会监督五位一体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法律约束。从全球的经验看,或者说从整个金融的发展历史过程来看,按照业务实质和法律关系,将金融科技活动纳入相匹配的法律制度框架,这是一个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历史经验所证明的。从我们中国的情况来看,应该充分的利用和严格的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将金融科技活动全面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要减少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地带,同时也是结合我们前段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过程的一些经验总结。应该考虑对专项整治中经过实践检验取得较好成效的机制安排予以制度化、长效化。应该重视研究规范专项整治过程中所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补齐我们现在已经存在的或可能存在制度短板。 2、强化行政监管。金融科技的监管既要体现传统金融监管的延续性,又要充分体现信息化时代的适应性。应该贯彻落实所有的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的基本要求。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以及中央和地方监管的统筹协调,现在中央和地方还有部门之间怎么形成一个有效的形成合力形式互补,要实施穿透性监管、一致性监管,推动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协同发力,形成金融科技风险全覆盖的监管长效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和监管科技、监管沙箱等新手段新模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金融科技监管的流程和能力。在这方面有些国家,英国、新加坡他们都做了一些尝试,也有一些很好的经验。 3、加强行业自律。行业自律具有贴近市场和会员组织的优势,能够降低政府市场之间的沟通成本,建立具有市场约束力的自律惩戒机制,从而形成对行政监管的有机配合和有力支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自成立以来,也在进行不断的探索。按照服务监管、服务行业、服务社会职责定位,牵头组织行业力量共同推进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统计监测、信息披露、信息共享、标准规则、投资者保护等工作。从而督促和引导从业机构合规、审慎经营,增强投资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也取得初步的成效。 4、做好机构内控。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发展史上那些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或风险事件往往都是以一个机构和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岗位的问题为最初的导火索。因此,从而机构应该筑牢金融科技治理的第一道风险防火墙,持续提升风险防范的意识,加快培育合规文化,切实将近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安排,使金融科技创新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始终可控、可管、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5、深化社会监督。在现代网络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监督更加重要。要提高投诉举报等渠道便捷性和可获得性,完善有奖举报正向激励机制,发现问题鼓励对其揭露,鼓励法律、会计、评级等专业机构开展监督,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加金融科技治理的积极性,同时应该针对低收入人群、农民等金融服务中的弱势群体,以他们为重点,加强金融知识教育。特别注重在理财咨询、购买产品等,分类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社会整体精神素养和监督能力。 各位嘉宾朋友,建立完善多层次金融科技治理体系,是打好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有力抓手。是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愿意与监管部门、市场机构和社会各界加强沟通,共同努力,推动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将于9月2日在京举行
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将于9月2日在京举行

  “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即将于9月2日在北京开幕。 近年来,以技术创新与应用为驱动,以普惠金融为发展重点,以风险防控为核心,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凭借科研能力优势在底层技术研发方面较为领先,而中国则借助庞大的客群和灵活的模式创新取得优势,可圈可点的案例不断涌现,“金融科技的中国模式”吸引着全球的目光。为适应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与变化,监管部门也尝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升合规监管的效率与能力。 9月2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金融城(CFCITY)将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届时,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合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本金融厅等国际金融组织将与国内金融监管部门、主流金融机构、金融科技领袖企业相聚一堂,就金融科技的中国模式和全球经验展开思想交锋。会议将深入探讨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如何运用金融科技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风险防控能力和监管效能,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这是一场国际化、高规格的金融科技盛会,呈现出三大亮点。 亮点一:对比中外模式,解码金融科技发展前景 此系列峰会已成功举办两届,以其高规格与高含金量著称,已成为一个前沿的金融创新交流平台,一个开放、富有效率的监管与市场的沟通桥梁。在过去两届峰会上,来自央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的多位领导曾登台发表信息量极高的演讲,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企业的高层亦踊跃参与,针对热点焦点问题发表真知灼见。 中国金融科技的创新模式与业务体量可圈可点,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亦有成熟的经验值得国内探讨与借鉴。如欧美国家有相对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高效的宏微观风险防范机制,稳妥的机构监管和行为监管系统。届时,来自全球的金融精英汇聚一堂,将对国内外金融科技的成果、经验进行对比,对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的剖析。 亮点二:议题含金量高,着力破解行业难点痛点 峰会直击行业难点痛点,议程包含国内外重磅嘉宾的十四个主题演讲与三个专题研讨,研讨将聚焦以下议题: 一是交流数字普惠金融的国内实践与国际经验。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提升了运营效率、成本可控性和商业可持续性。从国际视野和国内实践来看,数字普惠金融有哪些可资借鉴的创新模式和优秀案例?如何通过数字技术拓宽普惠金融的服务边界,降本提效? 二是探讨新形势下科技如何提升风险管理效能。在监管趋严、社融收缩、地方隐性债务上升等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兴互金机构都承受着较大的行业风险、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那么,监管机构如何利用科技提升监管效能?从业机构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风险防控和抵御能力,增强肌体健康? 三是金融科技促进财富管理转型升级。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资管新规落地之后,传统金融机构如何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及定价等环节取得突破?财富管理机构如何借助技术优势打造更具特色的服务模式和产品体系? 以上问题有望在峰会上得到深度、有建设性的解答与指引。 亮点三:发掘行业标杆,点亮金融科技前沿智慧之光 峰会还有一个重磅环节,就是“第三届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颁奖仪式。作为历届峰会的标配,这个由金融城和新金融联盟主办的评选活动也已成功举办第三届。 从5月启动以来,评选活动广泛征集了100多家机构的金融科技创新案例,并由央行、银保监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互金协会、上海互金协会、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等专家组成的评委,对初选入围的20家机构进行了认真、严谨的评选,最终选出了 “2018金融科技创新十佳案例”。 工行原行长杨凯生在本届活动的启动仪式上给出了高度评价,“金融科技案例评选的成功既体现在全面反映了整个金融系统紧跟科技进步,努力开拓的风貌;也体现在评选过程的严谨。这个活动的指导思想十分端正,首先,不收取任何费用,保持了客观公正性;更重要的是,它在鼓励金融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也十分强调业务的合规性,技术的实用性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全面性。” 在峰会现场,我们将一睹行业标杆企业的风采,感受不一样的金融科技创新风暴迎面袭来。 如何在未来不落人后,除非时刻奔跑在现在!“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万事俱备,欢迎你来![详情]

严监管下金融科技路在何方?中外嘉宾与您共话趋势
严监管下金融科技路在何方?中外嘉宾与您共话趋势

  新浪财经讯 在数字化浪潮下,金融科技的应用已进入2.0时代。金融机构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服务效率和风控能力都得以大幅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杂音,非法集资假借P2P之名扰乱金融市场,投机者炒作数字货币扭曲了区块链的本意……有人怀疑: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到底是福音还是风险? 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和严监管态势,金融科技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和前景如何?当科技与金融嫁接到一起,创新与风险的平衡点在哪里?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创新模式和监管经验?国际上的监管科技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为寻求答案,9月2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金融城将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 这是一场定位国际化、高规格的金融科技主题峰会。来自央行、银保监会、国家外管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部门的领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本金融厅等国际组织的高层人士,工行、农行、中信、富国银行等国内外主流商业银行,以及蚂蚁金服、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等金融科技行业的代表将汇聚一堂,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寻求正解。 监管部门未来会成为数据化的管理机构 自2016年以来,“金融科技(北京)峰会”每年举办一届,以高规格、高信息量著称,已成为一个前沿的金融创新交流平台,一个监管与市场之间开放、高效的沟通桥梁。 在2016年和2017年的两届峰会上,来自央行、银保监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部门的多位领导曾登台发表高含金量的演讲,主流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企业的高层亦踊跃参与,针对行业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发表真知灼见。 比如,在第二届峰会上,银保监会国际部负责人范文仲预测了未来的监管趋势。他说:“金融科技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能否顺利转型,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科技能力,防范风险的能力,是否能够适应新的监管环境。未来监管也会成为数据化的管理机构,会变成金融体系中最大的数据中心,会要求所有的金融机构平台有监管的接口,监管机构要有权力进入金融科技的数据平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惠曾在第二届峰会表示:“小型金融科技公司特别注意研究客户,对其需求把握非常精准,并用科技手段提供金融服务,这一点值得持牌金融机构学习。” 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曾在2017年的峰会上分析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的关键路径:第一,如何让科技赋能,使得普惠金融更安全更安心,做好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一个核心竞争力;第二,监管如何赋能,平衡好创新和风险也是让责任金融走得更远的一个动力,所以科技赋能和监管赋能结合在一起,可以做到有责任的科技金融。 一年一聚话发展 根据金融科技的最新发展态势和监管态势,峰会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研讨。第一届峰会的主题是“科技构建金融新生态”,会议认为,Fintech是决定中国金融行业未来全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速金融行业的转型发展;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要加强跨界合作,共同谋划未来金融新生态。金融城在这届峰会上正式发起设立了“新金融联盟”,旨在打造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企业、监管部门领导及智库专家交流合作、资源互补的平台。 2017年举办的第二届峰会主题为“责任金融,科技赋能”,重点探讨如何在发展金融科技的同时,构建负责任的金融体系。在会上,金融城CEO吴雨珊发布了报告《构建金融科技时代负责任的金融体系》。《报告》明确了责任金融的含义,系统地阐述了责任金融相关利益主体——金融机构、消费者、监管和第三方所应承担的责任,特别强调了消费者在整个体系中应负的责任。 在这届峰会上,金融城与新金融联盟联合上海银行、京东金融等60多家机构共同发起了践行“责任金融”的联合倡议活动。倡议所有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负担起应负的责任,共同构建负责任的金融体系,推动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2018年,科技与金融进入深度融合的新阶段,风险防范的形势也比过去更加严峻。因而,本届峰会以“新形势,新金融,新监管”为主题,直击金融科技发展之痛点难点。由14位主题演讲嘉宾,以及20位嘉宾参与的三场专题研讨,深入探讨在新的行业环境和监管形势下,如何将金融科技运用在普惠金融、财富管理等业务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风险防控能力和监管效能,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峰会的另一个重头戏是“第三届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颁奖仪式。此评选已成为金融科技领域最专业、权威的评选活动,由央行、银保监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上海互联网金融协会、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专家们组成评委会,经过认真严谨的初选、复选、答辩等环节,从近百个案例中遴选出10个优秀案例。在峰会上,将首次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奖。 9月2日,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北京)峰会,不见不散![详情]

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新形势 新金融 新监管
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新形势 新金融 新监管

  近年来,以技术创新与应用为驱动,以普惠金融为发展重点,以风险防控为核心,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可圈可点的案例不断涌现,“金融科技的中国模式”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9月2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将于北京举办“第三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会议将邀请国内金融监管部门领导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合组织(OECD)、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日本金融厅等国际金融组织的相关官员,以及国内外主流商业银行和金融科技行业领袖出席,探讨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如何运用金融科技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风险防控能力和监管效能,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  金融城(CFCITY) 【学术支持】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DF)  新金融联盟(NFA) 【会议时间】2018年9月2日(周日)08:30签到  09:00会议开始 【会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希尔顿逸林酒店三层宴会厅 【会议语言】中文&英文(同声传译) 会议议程 8:30-9:00 嘉宾签到 大会演讲一 主持人:王海明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长 09:00 – 09:15 主题演讲一:李东荣  CF40常务理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 09:15 – 09:30 主题演讲二:杨凯生  CF40学术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 09:30 – 09:45 主题演讲三:徐  忠  CF40成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09:45 – 10:00 主题演讲四:范文仲  CF40成员、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部负责人 10:00 – 10:15 主题演讲五:Ross Leckow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fintech工作组联合负责人、IMF副法务总监 10:15 – 10:30 茶  歇 10:30 – 10:45 主题演讲六:Mathilde Mesnard  世界经合组织(OECD)金融和企业事务局副局长 10:45 – 11:00 主题演讲七:冰见野良三 日本金融厅国际审议官 11:10 - 12:10 专题研讨一 :数字普惠金融的国内实践与国际经验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普惠金融提升了运营效率、成本可控性和商业可持续性。从国际视野和国内实践来看,数字普惠金融有哪些可资借鉴的创新模式和优秀案例?如何通过数字技术拓宽普惠金融的服务边界,降低成本,提升风控有效性? 主持人:张承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 研讨嘉宾: 纪  敏   CF40特邀成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 Ross Leckow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fintech工作组负责人、 IMF副法务总监 邵长毅  世界银行金融市场局高级金融专家 张秀萍  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 周文凯  CF40理事单位代表、南京银行副行长 张旭阳  度小满金融副总裁 张适时  NFA理事、友信金服联合创始人兼CEO 12:10-13:30 午 餐 大会演讲二 主持人:王海明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长 13:30 – 13:45 “第三届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颁奖仪式 13:45 – 14:00 主题演讲八:黄益平  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14:00 – 14:15 主题演讲九:孙天琦  CF40特邀成员、国家外汇管理局总会计师 14:15 – 14:30 主题演讲十:朱  光  NFA副理事长、百度高级副总裁、度小满金融CEO 14:30 – 14:45 主题演讲十一:计葵生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常务理事、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 14:45 – 15:00 主题演讲十二:唐  宁  NFA副理事长、宜信公司创始人兼CEO 15:00 – 15:15 主题演讲十三:成少勇  NFA理事、小赢科技总裁 15:15 – 15:25 茶  歇 15:25 –16:25 专题研讨二 :新形势下的风险管理与金融科技 在强监管、严监管背景下,随着社融快速收缩、地方隐性债务上升以及互金专项整治的推进,无论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互金机构都承受着较大的行业风险、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面临业务收缩或转型的挑战。那么,监管机构如何利用监管科技提升监管效能?从业机构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风险防控和抵御能力,增强肌体健康? 主持人:沈艳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讨嘉宾: 冰见野良三  日本金融厅国际审议官 萧  兵   富国银行高级副总裁 沈建光   CF40理事单位代表、京东金融首席经济学家 孔毅凯   美国道富银行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秦洪涛   NFA理事、恒昌公司创始人兼CEO 16:25–17:30 专题研讨三 :金融科技促进财富管理转型升级 随着金融科技发展的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财富管理机构正尝试精准营销与差异化定价。资管新规落地之后,传统金融机构如何借助科技手段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及定价等环节取得突破?金融科技公司如何借助技术优势打造更具特色的服务模式和产品体系? 主持人:蒋则沈  中国银保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处长 研讨嘉宾: 陈煜涛    CF40理事单位代表、国泰君安副总裁 小原正达  三菱日联银行(中国)副董事长兼副行长 梁大伟    CF40理事单位代表、渣打银行(中国)财富管理董事总经理 吕天贵    CF40理事单位代表、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 祖国明    CF40理事单位代表、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 [详情]

峰会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金融城(CFCITY)
【学术支持】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IDF) 、新金融联盟(NFA)
【会议时间】2018年9月2日
【会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希尔顿逸林酒店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