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短期外债占比外储超四成主因外资流入购买人民币债券
短期外债占比外储超四成主因外资流入购买人民币债券

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07月30日  01:11
中国外储投资“秘诀”
中国外储投资“秘诀”

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07月30日  01:11
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披露外储经营业绩等数据(视频)
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披露外储经营业绩等数据(视频)

央视|2019年07月29日  20:05
7.3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报告出炉!13年平均收益率3.3%
7.3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报告出炉!13年平均收益率3.3%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7月29日  00:02
外汇局首次披露外汇储备经营业绩:10年平均收益3.68%
外汇局首次披露外汇储备经营业绩:10年平均收益3.68%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7月28日  16:58
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8)
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8)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2019年07月29日  09:24
外储经营业绩首次披露 投资核心是安全
外储经营业绩首次披露 投资核心是安全

第一财经|2019年07月28日  21:34
我国外储投资收益在全球处较好水平
我国外储投资收益在全球处较好水平

中国证券报|2019年07月29日  03:06
外储运营首亮成绩单 2005年至2014年年均收益率3.68%
外储运营首亮成绩单 2005年至2014年年均收益率3.68%

上海证券报|2019年07月29日  06:40
外汇局:外汇储备始终以安全、流动、保值增值为目标
外汇局:外汇储备始终以安全、流动、保值增值为目标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8日  18:16
外汇局:外汇储备始终坚持多元化、分散化投资理念
外汇局:外汇储备始终坚持多元化、分散化投资理念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8日  18:15
外汇局回应增持黄金:调节和优化储备整体风险收益性
外汇局回应增持黄金:调节和优化储备整体风险收益性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8日  16:16
外汇局:2019年推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外汇局:2019年推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8日  16:54
外汇局:积极推动境内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
外汇局:积极推动境内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8日  16:50
外汇局:增加外汇政策有效供给 提升外汇风险应对能力
外汇局:增加外汇政策有效供给 提升外汇风险应对能力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8日  16:25

最新新闻

短期外债占比外储超4成 主因外资流入购买人民币债券
短期外债占比外储超4成 主因外资流入购买人民币债券

  原标题:短期外债占比外储超四成创新高 主因:外资流入购买大量人民币债券 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28日公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8)》(以下简称“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965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比2017年末高出2072亿美元,也超越了2014年末1779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6936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12716.1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已达到41.4%,较2017年上行了约5个百分点,亦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从历史数据来看,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登上全球第一的位置后常年保持,并在2014年达到3.84万亿美元的峰值。 “中国外债的风险目前应该不太大,但还是需要防范。”7月29日,某外资行外汇交易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外债行为具有顺周期性,在汇率预期转向时容易加剧单边行情,威胁人民币汇率稳定,“监管去年来已经加大了外债风险的防范力度”。 外资推高外债水平 年报数据显示, 截至2018年末,我国19652亿美元的全口径外债余额构成包括:贷款余额为4099 亿美元,占比21%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3931 亿美元,占比20% ;货币与存款余额为4835 亿美元,占比24% ;债务证券余额为4283 亿美元,占比22% ;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97 亿美元,占比1% ;“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2123 亿美元,占比11%;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284 亿美元,占比1%。 在今年三月份的答记者问中,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曾表示,外债规模的上升,从债务工具看,主要源于债务证券、货币与存款、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增加,分别占外债规模增长的44%、23%和20%。 “债务证券大多是外资购买的人民币债券。”一位外汇市场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2017年“债券通”落地以来,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大幅度增加,并反映在全口径外债数据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中债登和上清所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末,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规模为15069.51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末增长50.26%。 今年4月,中国债券正式开始纳入彭博-巴克莱指数,分20个月完成,未来将带来更多的外资流入。据摩根大通全球指数团队预计,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三大主要固定收益基准指数(GBI-EM GD、Global AGG和WGBI)将带来高达2500亿到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吸引外资流入,可以在资本项下提供支撑,对贸易战背景下的贸易平衡颇有意义,但坏处就是,这些外资的进出便利以后,会有‘大出大进’的风险,加大汇率的波动,也加大了监管部门调节汇率的难度。”前述外汇分析师认为。 多部委加强外债风险防范 不过,对于外债风险,短期内或不必太过担忧。 年报显示,2018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为14.4%,低于国际安全线的20%;债务率(外债余额/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为74.1%,低于国际安全线的100%;偿债率(中长期外债还本付息与短期外债付息额之和/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为5.5%,显著低于国际安全线的20%;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1.4%,而国际安全线为100%。 尽管如此,去年以来,监管当局还是开始陆续加强对外债风险的防范。 2018年5月,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完善市场约束机制严格防范外债风险和地方债务风险的通知》,提出“鼓励外币债务针对汇率、利率敞口套保”“加强监督外债资金使用情况”等。 “过去几年国内机构海外发债规模上升得比较快,房地产、城投平台发了不少。”前述外资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15年-2016年期间,人民币贬值预期抬升,触发海外发债企业提前偿还债务,对外储构成巨大压力,“其实那段时间‘做空’人民币的主力之一就是这些发行美元债的企业”,“去年监管鼓励海外发债的企业做套保,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目的”。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还于今年6月和7月分别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对地方国有企业发行外债申请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办外资〔2019〕666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对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申请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办外资〔2019〕778号),其核心要求是“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并加强了备案登记的要求。 “实质上就是只让他们‘借新还旧’,这一方面符合国内房地产调控和地方政府债务约束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边际上降低外债的增长。”前述外资行人士说。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本文有删减)[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9年07月30日 01:11
中国外储投资“秘诀”
中国外储投资“秘诀”

  原标题:中国外储投资“秘诀” 中国逾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情况,正揭开神秘的面纱。 7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8)》显示,2005-2014年期间,外管局的年化平均收益率达到3.68%。 “考虑到次贷危机爆发令全球资产估值与投资收益大幅下滑,中国外管局能取得这份成绩,实属不易。”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分析说。 在他看来,中国外汇储备之所以能取得这份投资业绩,很大程度得益于“去美元”+分散化投资。 按照外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995年中国外汇储备里的美元资产占比高达79%,较同期全球外汇储备美元资产平均占比高出20个百分点,到了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里的美元资产占比降至58%,较当年全球外汇储备美元占比(65%)低了7个百分点。 “2005-2014年期间,美国经济经历了高增长-次贷危机爆发-缓慢复苏,很多美元资产估值都没有达到2006年-2007年峰值,因此过多配置美元资产,反而可能会拖累外汇储备整个投资组合回报率。”他指出。 多位金融机构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依然延续“去美元”+分散化投资策略,美元资产可能在当前中国外汇储备的比重进一步降至55%左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民币在IMF特别提款权(SDR)的权重持续提高,中国外管局需要在外汇储备里留存更多SDR份额,因此中国外汇储备的相当部分都按照SDR各货币权重进行配置;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即将告别长达数年的经济增长趋势与牛市行情,加之美联储趋于开启降息周期,令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机构需适时降低美元资产规避风险。 “这也是去年12月以来中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的主要原因之一。”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指出。 抵御了次贷危机冲击波 “中国外汇储备去美元化的步伐,的确出乎不少机构的预料。”上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直言,此前,华尔街多数金融机构普遍预期中国外汇储备里的美元资产占比依然高达60%以上。究其原因,一是在次贷危机爆发后,有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转而“盯住”美元汇率,因此他们预期中国外管局会适度增加美元资产以确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稳定性”;二是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率先强劲复苏,不排除中国外管局会加码美元资产以分享美国经济高增长红利。 他透露,这背后,是不少华尔街金融机构以中投公司海外资产配置占比波动,作为分析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策略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比如2017年中投公司境外投资组合里的公开市场股票持仓里,美国股票占比52%,远高于非美发达国家股票(占比33.8%)与新兴市场股票及其他(占比14.2%),因此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外管局也会趁着美国经济高增长周期来临,跟随加仓美元资产。 Marc Chandler对此解释说,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美元资产占比之所以低于全球平均水准,或许是基于两大原因,一是2014年前后中国正积极推动人民币纳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配置更多的SDR份额以提升人民币汇率的“平稳性”,吸引更多全球央行与大型金融机构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因此将部分美元资产转化成欧元、英镑、日元等资产以实现更多的SDR份额;二是以往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都是委托给全球大型资管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后者的全球资产配置策略变化也会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外汇储备的美元资产配置比重。 “通常,很多国家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会将60%-70%外汇储备委托给全球不同地区大型资管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导致其外汇储备的资产配置结构进一步分散化,也令其美元资产占比相应走低。”他分析说。 在Marc Chandler看来,正是这种分散化投资,让中国外汇储备成功抵御了次贷危机冲击波。究其原因,次贷危机爆发后,众多全球大型资管机构迅速将大部分资产配置到安全性较高的现金类管理产品,从而躲过了股票债券衍生品等金融品种估值大幅下挫。 以中投公司为例,2008年中投公司现金管理产品占比高达87.4%,固定收益类证券占比也达到9%,令中投公司当年海外投资部分净损失仅为2.1%,远远低于不少海外大型资管机构年化10%以上的净值亏损幅度。 “鉴于中投公司投资策略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有较强的趋同性,因此很多华尔街机构认为当年中国外汇储备一方面压低美元资产占比,一方面也将现金类管理产品与高信用评级固定收益类证券的投资占比调高至逾95%,其实际净值损失率甚至可能低于中投公司。”他分析说。不过,通常一个国家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不会将一年投资成败作为业绩考核基准,而是关注5-10年综合年化收益率能否跑赢实际通胀率,以确保外汇储备管理机构能更有效地落实中长期价值投资策略,实现可持续的保值增值。 投资业绩压力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外管局并未披露2015年以来的外汇储备年化平均投资收益,令市场颇感“遗憾”。 “毕竟,2015年恰逢汇改与人民币汇率波动性骤增,市场比较好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能否通过稳健收益创造更多资金干预汇市稳定人民币汇率并威慑海外沽空资本。”一位国内大型私募宏观经济分析师向记者透露。 在他看来,2015年以来外汇储备所面临的收益挑战不亚于2005-2014年期间。一方面过去4年人民币汇率多次下跌逼近“7”整数关口,令相关部门不得不套现已盈利的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并筹措资金干预汇市,导致外汇储备收益压力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地缘政治风险事件迭起导致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不少全球大型资管机构与对冲基金近年收益下滑严重,令外汇储备依赖委托投资获取稳健回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加重了外汇储备管理机构自营投资的负担。 记者多方了解到,这些年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依然延续此前分散化投资的趋势,一方面随着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由盯住美元转向挂钩一篮子货币,中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加大不同货币资产的配置,在“稳定”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同时有效分散了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另类资产投资并加大主动管理比重,令外汇储备找到新的利润来源。 去年12月,外管局全资持有的对外投资平台——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的中汇储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汇储”)完成工商信息登记,主要从事境内外项目、股权、债权、基金、贷款投资以及资产受托管理、投资管理。 一位熟悉中国外汇储备运作的知情人士透露,中汇储将承担两大职责,一是加大主动管理占比,通过积极要求被投资企业更好地落实绿色经营、环保生产与内部治理,推动企业更好发展以获取更高估值回报,二是加快外汇储备投资管理方从财务型投资者向发展型投资者转变,通过加大投资与本国经济发展更紧密结合的项目,助力本国经济发展同时获得更稳健的投资回报。 他直言,这令过去4年外汇储备的年化平均收益率可能会高于2005-2014年期间,以中投公司为例,随着全球经济从次贷危机爆发后逐步复苏,中投公司迅速抄底被低估的公开市场股票与另类资产(包括私募基金、PE基金、房地产等),到2017年其公开市场股票与另类资产的占比分别达到43.6%与39.3%,现金类管理产品则降至1.2%,令当年其海外投资净收益率按美元计算为17.59%,创下历史新高。 “考虑到外汇储备与中投公司在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占比方面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因此过去3-4年外汇储备的年化平均收益同样相当可观。”这位知情人士指出。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9年07月30日 01:11
短期外债占比外储超4成 主因外资流入购买人民币债券
短期外债占比外储超4成 主因外资流入购买人民币债券

  原标题:短期外债占比外储超四成创新高 主因:外资流入购买大量人民币债券 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28日公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8)》(以下简称“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965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比2017年末高出2072亿美元,也超越了2014年末1779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6936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12716.1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已达到41.4%,较2017年上行了约5个百分点,亦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从历史数据来看,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登上全球第一的位置后常年保持,并在2014年达到3.84万亿美元的峰值。 “中国外债的风险目前应该不太大,但还是需要防范。”7月29日,某外资行外汇交易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外债行为具有顺周期性,在汇率预期转向时容易加剧单边行情,威胁人民币汇率稳定,“监管去年来已经加大了外债风险的防范力度”。 外资推高外债水平 年报数据显示, 截至2018年末,我国19652亿美元的全口径外债余额构成包括:贷款余额为4099 亿美元,占比21%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3931 亿美元,占比20% ;货币与存款余额为4835 亿美元,占比24% ;债务证券余额为4283 亿美元,占比22% ;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97 亿美元,占比1% ;“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2123 亿美元,占比11%;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284 亿美元,占比1%。 在今年三月份的答记者问中,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曾表示,外债规模的上升,从债务工具看,主要源于债务证券、货币与存款、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增加,分别占外债规模增长的44%、23%和20%。 “债务证券大多是外资购买的人民币债券。”一位外汇市场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2017年“债券通”落地以来,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大幅度增加,并反映在全口径外债数据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中债登和上清所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末,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规模为15069.51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末增长50.26%。 今年4月,中国债券正式开始纳入彭博-巴克莱指数,分20个月完成,未来将带来更多的外资流入。据摩根大通全球指数团队预计,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三大主要固定收益基准指数(GBI-EM GD、Global AGG和WGBI)将带来高达2500亿到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吸引外资流入,可以在资本项下提供支撑,对贸易战背景下的贸易平衡颇有意义,但坏处就是,这些外资的进出便利以后,会有‘大出大进’的风险,加大汇率的波动,也加大了监管部门调节汇率的难度。”前述外汇分析师认为。 多部委加强外债风险防范 不过,对于外债风险,短期内或不必太过担忧。 年报显示,2018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为14.4%,低于国际安全线的20%;债务率(外债余额/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为74.1%,低于国际安全线的100%;偿债率(中长期外债还本付息与短期外债付息额之和/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为5.5%,显著低于国际安全线的20%;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1.4%,而国际安全线为100%。 尽管如此,去年以来,监管当局还是开始陆续加强对外债风险的防范。 2018年5月,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完善市场约束机制严格防范外债风险和地方债务风险的通知》,提出“鼓励外币债务针对汇率、利率敞口套保”“加强监督外债资金使用情况”等。 “过去几年国内机构海外发债规模上升得比较快,房地产、城投平台发了不少。”前述外资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15年-2016年期间,人民币贬值预期抬升,触发海外发债企业提前偿还债务,对外储构成巨大压力,“其实那段时间‘做空’人民币的主力之一就是这些发行美元债的企业”,“去年监管鼓励海外发债的企业做套保,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目的”。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还于今年6月和7月分别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对地方国有企业发行外债申请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办外资〔2019〕666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对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申请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办外资〔2019〕778号),其核心要求是“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并加强了备案登记的要求。 “实质上就是只让他们‘借新还旧’,这一方面符合国内房地产调控和地方政府债务约束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边际上降低外债的增长。”前述外资行人士说。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本文有删减)[详情]

中国外储投资“秘诀”
中国外储投资“秘诀”

  原标题:中国外储投资“秘诀” 中国逾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情况,正揭开神秘的面纱。 7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8)》显示,2005-2014年期间,外管局的年化平均收益率达到3.68%。 “考虑到次贷危机爆发令全球资产估值与投资收益大幅下滑,中国外管局能取得这份成绩,实属不易。”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分析说。 在他看来,中国外汇储备之所以能取得这份投资业绩,很大程度得益于“去美元”+分散化投资。 按照外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995年中国外汇储备里的美元资产占比高达79%,较同期全球外汇储备美元资产平均占比高出20个百分点,到了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里的美元资产占比降至58%,较当年全球外汇储备美元占比(65%)低了7个百分点。 “2005-2014年期间,美国经济经历了高增长-次贷危机爆发-缓慢复苏,很多美元资产估值都没有达到2006年-2007年峰值,因此过多配置美元资产,反而可能会拖累外汇储备整个投资组合回报率。”他指出。 多位金融机构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依然延续“去美元”+分散化投资策略,美元资产可能在当前中国外汇储备的比重进一步降至55%左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民币在IMF特别提款权(SDR)的权重持续提高,中国外管局需要在外汇储备里留存更多SDR份额,因此中国外汇储备的相当部分都按照SDR各货币权重进行配置;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即将告别长达数年的经济增长趋势与牛市行情,加之美联储趋于开启降息周期,令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机构需适时降低美元资产规避风险。 “这也是去年12月以来中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的主要原因之一。”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指出。 抵御了次贷危机冲击波 “中国外汇储备去美元化的步伐,的确出乎不少机构的预料。”上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直言,此前,华尔街多数金融机构普遍预期中国外汇储备里的美元资产占比依然高达60%以上。究其原因,一是在次贷危机爆发后,有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转而“盯住”美元汇率,因此他们预期中国外管局会适度增加美元资产以确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稳定性”;二是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率先强劲复苏,不排除中国外管局会加码美元资产以分享美国经济高增长红利。 他透露,这背后,是不少华尔街金融机构以中投公司海外资产配置占比波动,作为分析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策略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比如2017年中投公司境外投资组合里的公开市场股票持仓里,美国股票占比52%,远高于非美发达国家股票(占比33.8%)与新兴市场股票及其他(占比14.2%),因此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外管局也会趁着美国经济高增长周期来临,跟随加仓美元资产。 Marc Chandler对此解释说,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美元资产占比之所以低于全球平均水准,或许是基于两大原因,一是2014年前后中国正积极推动人民币纳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配置更多的SDR份额以提升人民币汇率的“平稳性”,吸引更多全球央行与大型金融机构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因此将部分美元资产转化成欧元、英镑、日元等资产以实现更多的SDR份额;二是以往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都是委托给全球大型资管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后者的全球资产配置策略变化也会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外汇储备的美元资产配置比重。 “通常,很多国家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会将60%-70%外汇储备委托给全球不同地区大型资管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导致其外汇储备的资产配置结构进一步分散化,也令其美元资产占比相应走低。”他分析说。 在Marc Chandler看来,正是这种分散化投资,让中国外汇储备成功抵御了次贷危机冲击波。究其原因,次贷危机爆发后,众多全球大型资管机构迅速将大部分资产配置到安全性较高的现金类管理产品,从而躲过了股票债券衍生品等金融品种估值大幅下挫。 以中投公司为例,2008年中投公司现金管理产品占比高达87.4%,固定收益类证券占比也达到9%,令中投公司当年海外投资部分净损失仅为2.1%,远远低于不少海外大型资管机构年化10%以上的净值亏损幅度。 “鉴于中投公司投资策略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有较强的趋同性,因此很多华尔街机构认为当年中国外汇储备一方面压低美元资产占比,一方面也将现金类管理产品与高信用评级固定收益类证券的投资占比调高至逾95%,其实际净值损失率甚至可能低于中投公司。”他分析说。不过,通常一个国家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不会将一年投资成败作为业绩考核基准,而是关注5-10年综合年化收益率能否跑赢实际通胀率,以确保外汇储备管理机构能更有效地落实中长期价值投资策略,实现可持续的保值增值。 投资业绩压力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外管局并未披露2015年以来的外汇储备年化平均投资收益,令市场颇感“遗憾”。 “毕竟,2015年恰逢汇改与人民币汇率波动性骤增,市场比较好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能否通过稳健收益创造更多资金干预汇市稳定人民币汇率并威慑海外沽空资本。”一位国内大型私募宏观经济分析师向记者透露。 在他看来,2015年以来外汇储备所面临的收益挑战不亚于2005-2014年期间。一方面过去4年人民币汇率多次下跌逼近“7”整数关口,令相关部门不得不套现已盈利的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并筹措资金干预汇市,导致外汇储备收益压力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地缘政治风险事件迭起导致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不少全球大型资管机构与对冲基金近年收益下滑严重,令外汇储备依赖委托投资获取稳健回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加重了外汇储备管理机构自营投资的负担。 记者多方了解到,这些年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依然延续此前分散化投资的趋势,一方面随着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由盯住美元转向挂钩一篮子货币,中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加大不同货币资产的配置,在“稳定”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同时有效分散了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另类资产投资并加大主动管理比重,令外汇储备找到新的利润来源。 去年12月,外管局全资持有的对外投资平台——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的中汇储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汇储”)完成工商信息登记,主要从事境内外项目、股权、债权、基金、贷款投资以及资产受托管理、投资管理。 一位熟悉中国外汇储备运作的知情人士透露,中汇储将承担两大职责,一是加大主动管理占比,通过积极要求被投资企业更好地落实绿色经营、环保生产与内部治理,推动企业更好发展以获取更高估值回报,二是加快外汇储备投资管理方从财务型投资者向发展型投资者转变,通过加大投资与本国经济发展更紧密结合的项目,助力本国经济发展同时获得更稳健的投资回报。 他直言,这令过去4年外汇储备的年化平均收益率可能会高于2005-2014年期间,以中投公司为例,随着全球经济从次贷危机爆发后逐步复苏,中投公司迅速抄底被低估的公开市场股票与另类资产(包括私募基金、PE基金、房地产等),到2017年其公开市场股票与另类资产的占比分别达到43.6%与39.3%,现金类管理产品则降至1.2%,令当年其海外投资净收益率按美元计算为17.59%,创下历史新高。 “考虑到外汇储备与中投公司在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占比方面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因此过去3-4年外汇储备的年化平均收益同样相当可观。”这位知情人士指出。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详情]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