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趋严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借鉴别人家的摘牌经验进一步完善A股退市制度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借鉴别人家的摘牌经验进一步完善A股退市制度

先是老千股华多利集团没有防备地在交易中突然被港交所除牌;后有一度飙涨4500%的妖股稳盛金融收到纳斯达克的摘牌通知。不少投资者感慨:为何人家的摘牌这么容易,A股退个市咋就那么难?[详情]

证券时报|2017年08月11日  03:05
监管层密集发声直指退市 未来或按方拿药化解顽疾
监管层密集发声直指退市 未来或按方拿药化解顽疾

A股退市问题已经不仅简单是上市公司进出资本市场的问题,还关乎着市场投资风格引导,企业治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近期,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以证监会为代表的监管层密集发声将强化和完善退市制度。[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08月03日  07:00
证监会:保持IPO常态化 完善退市制度
证监会:保持IPO常态化 完善退市制度

证监会表示,将切实加大发行质量审核力度,保持首次公开发行的常态化,规范和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充分发挥好资本市场的功能。[详情]

南方日报|2017年07月27日  07:19
上交所: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 完善退市认定标准
上交所: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 完善退市认定标准

上交所:抓紧推进异常交易监管规则修订,着力完善退市认定标准和决策机制,及时修订交易规则、股票上市规则、会员管理规则等自律管理规则,确保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扎实有效。[详情]

证券日报|2017年07月28日  02:38
深交所:深入推进创业板改革 严格执行退市制度
深交所:深入推进创业板改革 严格执行退市制度

深交所党委认为,要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创业板改革,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双向开放。[详情]

中国新闻网|2017年07月27日  20:51
中小投资者保护加强 退市制度常态化渐近
中小投资者保护加强 退市制度常态化渐近

自1999年以来,共有106家公司退市(包含B股),若剔除吸收合并的股票以及B股以外,有61家A股公司因亏损、欺诈或重大信披违法等原因被退市。此前,监管层呵护中小投资者之心一直被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是退市制度“温柔”的原因,而目前,这种局面正在改观,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和保护意识都在优化。[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08月03日  05:36

相关解读

证券时报:退市制度趋于严格 资金炒作终将退潮
证券时报:退市制度趋于严格 资金炒作终将退潮

无论何种交易模式,博傻资金参与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交易,都是一种面临较大风险的非理性行为。在IPO常态化背景下,退市公司实现“咸鱼翻身”的可能性必然下滑。[详情]

证券时报|2017年08月02日  01:30
退市样本解剖:三年五股遭退市 常态标准待完善
退市样本解剖:三年五股遭退市 常态标准待完善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尽管不能逢IPO造假就要求强制退市,但对触及造假红线的企业,从严监管、处罚,才能切实保护投资者,而在IPO提速常态化下,更需要实现资本市场的“有进有出”,而这需要退市的常态化。[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08月03日  05:36
专家:加大退市力度是监管层下一步改革方向
专家:加大退市力度是监管层下一步改革方向

资本市场“有进有出”,退市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一部分,退市是一个奖优罚劣的机制,有利于市场功能的完善。[详情]

证券日报|2017年07月27日  03:09
A股退市难症结待解:业内建议取消退市整理期等缓冲环节
A股退市难症结待解:业内建议取消退市整理期等缓冲环节

对于当前的退市制度本身,业内形成共识——建议取消暂停上市、退市整理期等缓冲环节,不满足上市条件的上市公司应直接退市。此外,加大退市力度还需要从IPO发行、壳交易等方面建立配套制度。[详情]

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07月27日  06:39
专家:“垃圾股”批量退市还需做好三方面工作
专家:“垃圾股”批量退市还需做好三方面工作

加大退市力度,必须进行配套制度改革,还需做好以下三方面改革工作:第一,打开IPO大门,提高IPO效率,降低IPO成本;第二,禁止“垃圾股”的壳重组,堵住买壳上市的后门;第三,缩短暂停上市一年的“死缓期”,取缔终止上市时的一个月整理期。[详情]

证券日报|2017年07月29日  01:08
保壳套路逐渐失灵 加大退市力度为问题公司敲响警钟
保壳套路逐渐失灵 加大退市力度为问题公司敲响警钟

业内人士表示,全国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年中监管工作座谈会强调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这是继续加码监管的信号。[详情]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7年07月27日  01:35

最新新闻

评论:借鉴别人家的摘牌经验进一步完善A股退市制度
评论:借鉴别人家的摘牌经验进一步完善A股退市制度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摘牌的戏码这两天陆续在别人家的市场中上演:先是老千股华多利集团没有防备地在交易中突然被港交所除牌;后有一度飙涨4500%的妖股稳盛金融收到纳斯达克的摘牌通知。不少投资者感慨:为何人家的摘牌这么容易,A股退个市咋就那么难? 其实不然,每个摘牌股背后都有着道不完数不清的黑历史。作为一家从事汽车及相关产品营销和分销业务的公司,华多利集团自1998年2月在港交所上市后,多次尝试跨界转型,从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和LED灯的安装服务到放债业务,再到房地产和太阳能发电业务,处处撒网却处处不见鱼的华多利集团营收连年下降,现金流常年处于负值,目前已连续4年亏损,去年的亏损金额甚至超过收入的两倍。而稳盛金融在公司没有任何重大经营改善的情况下连续暴涨,股价已较上市时翻了45倍,面对纳斯达克的问询,这家注册地在山西的中资公司也摸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其被要求在完全满足纳斯达克提出的追加信息披露要求前,不允许在市场上继续交易。 要么是经营不善,要么是妖股,这些公司都有着在成熟市场看来不得不摘牌的理由。摘牌虽不易,但较A股更为灵活,如港交所,触发退市摘牌的条件规定得相对笼统,一旦港交所认为发行人不满足上市条件,将会强制公司进入摘牌程序,在具体运用中还会结合其他情形进行判断。而在纳斯达克,交易所要考虑到投资者对个股的认同程度,其中市值和价格就是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另外,美国股市要求上市公司老老实实披露所有情况,包装过的成绩和善意的隐瞒,都会遭致灭顶之灾。 这么一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在条条框框的退市摘牌标准之外,成熟市场拥有一定范围的自由裁量权,可以对市场诟病较多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退市或摘牌,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港交所退市企业多于A股、纳斯达克退市企业数量每年都维持在150家以上的原因。 反观A股,经历了2012年、2014年两轮退市制度改革,在前所未有的执行力度下,央企退市第一股、主动退市第一股、重大信息披露违法退市第一股、欺诈发行退市第一股等一批颇具典型性、警示性的退市案例,一次次震动着市场的神经,市场存优汰劣、新陈代谢的机能开始形成,退市的鼓点越来越密,一批绩差股、僵尸股被送出市场。 但要彻底冲刷“拥壳自重”“炒小炒差”的陈腐淤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细化退市指标,特别是需借鉴美国经验,针对信息披露指标等非量化指标应多给以解释,利用证券法修订契机加强对信息披露违法的处罚力度,对财务信息造假进行事前的制度防范,紧盯连续亏损的*ST公司,在敏感时点重点稽查是否存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关联方输送利益等行为。此外,还需借鉴美国的集体诉讼制度来规范上市公司运作,集体诉讼的巨额赔偿惩罚将会使得想要造假的公司有所顾忌,从而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提高退市制度的执行效率。[详情]

证券时报 | 2017年08月11日 03:05
证监会年中关键词:资金入市、发行与退市、双向开放
第一财经日报 | 2017年07月27日 06:39
上交所总经理: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一个制度
上交所总经理: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一个制度

  中国网财经7月27日讯 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昨日晚间做客《央视财经评论》表示,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一个制度。黄红元表示,上交所累计有52家上市公司退市。最近3年,还有一些首例。比如:首单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首单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质量有赖于多方形成良好的综合性的机制。近年来,各方努力初步形成了基本的制度体系。(责任编辑:刘小菲)[详情]

中国网财经 | 2017年07月27日 00:09
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近几年来有将近100家的退市公司
新浪财经 | 2017年07月26日 22:31
IPO常态化发行 “退市难”症结待解
一财网 | 2017年07月26日 22:19
前海开源杨德龙:完善退市制度是A股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前海开源杨德龙:完善退市制度是A股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前海开源杨德龙:完善退市制度是A股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上周末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十分重要,会议高瞻远瞩地对未来几年金融行业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作为五年一度的工作会议,具有长远的考虑。现在我国实体经济现在处于转型期,而传统上我国企业主要融资方式来自于银行贷款,也就是说主要依靠间接融资发展,直接融资占比素来较低。近年来,部分企业开始发行债券,股票直接融资比例已经在不断提高了,可以预想在将来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是金融发展的必然。因为金融的存在就是要对于实体经济提供足够的支持,如若不然,金融市场也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例如美国的企业大都依靠债券、股票进行融资发展,而美国的股市却依然保持牛市的发展现状。我认为,要想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其前提就是拥有一个良好繁荣发展的资本市场。如果A股市场低迷不振,那么企业的股票则发行不出;债市比较低迷,则债券发行也十分困难,所以何谈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呢?所以会议提出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其实是在对股市,债市定位较高的基础上提出的。 A股市场要想长远发展不是通过停止发股票,而应该形成良好公平的交易制度,打击内幕交易,只有通过打击内幕交易者,将其驱逐出市场,普通投资者才会有赚钱的机会。鲁迅先生说过fair play,只有公平的交易环境,才会促进良性竞争发展。近半年退市股票数量创历史新高,退市股票数量的增加,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对于那些内幕交易,欺诈上市及业绩连年亏损没有扭转希望的公司退市,可以使得一些正当竞争公司留在股市,通过优胜劣汰来促进股市长远发展。 从美国股市发展的100多年来看,现在美国股票的数量并不多,在过去15年里,美国上市公司数量从顶峰时期的7459家降至3831家,虽然总市值在扩大,但上市公司的数量却与20世纪70年代相近,现在美国市场与A股股票数量大体一致。什么原因呢?重要方面就是每年退市和上市股票数量的差不多,甚至退市公司数量更多,在新鲜血液进来的同时,淘汰业绩较差的公司,从而把有长期竞争力的公司留在股市。 A股过去有着“炒差,炒新,炒小”的习惯,这是源于一些ST类股票有可能会被借壳上市,甚至一些没有资产的公司可以通过“卖壳”出售十几个亿,这一点是十分不合理的。这样一方面会滋生内幕交易,知道消息的人提前埋伏等到借壳上市以后赚10倍以上,从而赚得在高位接盘的中小散户的钱;另一方面也会使得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十分不健康,使得他们不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不去研究公司的实际价值,而是去赌这个公司能不能借壳上市,或者通过打听消息炒作ST类股票。这样会导致价值投资很难在市场上风行起来,现在通过让这些绩差公司直接退市,使得“借壳上市”难度增大,根据最新监管要求,“借壳上市”实行等同于IPO的严格条件。投资者将会认识到炒绩差股可能血本无归,有可能炒到退市股,从而促使大家买入价值股。 在过去一年,我一直倡导大家购买蓝筹价值股远离小盘股,绩差股,很重要的原因是经历股灾后,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层都会去选择买有业绩有价值的股票。只有有业绩的股票才能成为投资的常青树,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可能没有及时纠正到这种观念上,仍然选择买绩差股,这样很可能会吃大亏。这是大家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在以后,退市制度还会进一步加强,绩差股连续3年亏损会直接退市,买绩差股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现在的市场和以往的市场已经不一样了,A股呈现港股化,美股化的特征。大家要认识到,价值投资不会只是阶段性的特征,而是会成为未来主导的投资理念,价值股会享受估值的溢价,而绩差股则会受到折价。如果还是持有绩差股的话,即使有亏损也要及时的“割肉”换到一些蓝筹股上,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涨时盈利。这一轮的慢牛就是蓝筹股的慢牛,而很多小盘股还会继续下跌。 具体到令人忧心忡忡的创业板,创业板指数从4000点跌到现在1600多点,可以说泡沫挤得差不多了,但还不能确认完全见底。在2015年上半年,我在一些论坛上都明确看空创业板,因为我认为当时创业板泡沫太大,达到120倍以上,讲的故事不能变成实际的业绩,最终会走向泡沫破裂。那么创业板指数跌到多少才能真正到底?我在年初曾回答投资者提问,并讲解了逻辑:按近三年40%年均盈利增长来算,现在创业板指数的1500点相当于当年585点,就是2013年创业板启动时的点位,也就是说下跌的极限位置在1500点左右,现在已经跌到1600多点。当然,创业板指数下跌10%,一些业绩差的个股,可能会下跌更多。创业板中报业绩多数较差,这也是近期创业板指数大跌的重要原因。两年多来,我一直坚定看空创业板,现在还难言真正见底,下半年A股主要投资机会仍然集中在主板上。[详情]

新浪综合 | 2017年07月23日 17:14
退市制度剑指“害群之马” 投机资金恐会血本无归
退市制度剑指“害群之马” 投机资金恐会血本无归

  周一市场暴跌,有一些票回到了投资者自以为相对满意的价位,开始抄底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在抄底的过程当中,投资者还是要避免踩雷。刚刚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由此看来IPO很有可能维持现有的发行频率。发展直接融资=扩容,但市场却依旧是存量资金博弈,从表面来看,显然对于股市是极为不利的。回归金融的本源,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那么发展直接融资也是理所当然,但要如何避免资金不是在上市公司当中无效或低效空转,而是真正的为实体服务?由此,我们相信,退市制度的完善将是监管层下一步着手要做的事情。据统计,近年来,NYSE(美国主板)上市公司数大体维持在2000家左右,NASDAQ(美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则大体维持在3000家左右,从上市公司数来看,这也许是一个成熟市场的适度规模。因为NYSE每年有大约100——300家新公司IPO,但同时也有大约100——300家公司退市。同样地,NASDAQ每年有大约300——500家新公司IPO,但同时也有大约300——500家公司退市。而据统计我们自2000年以来,17年退市公司为60家,年平均退市公司数量为3家,在2009-2012年期间,A股更是“零退市”。退市标准单一造就不死鸟但凡退市就要有一个退市标准问题,根据规定,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必须满足如下两项标准,否则将被摘牌。(1)公司的有形资产净值须在400万美元以上,有75万股流通股,有500万美元的流通股市值,股价不低于1美元,有400户股东和2个做市商;(2)市值超过5000万美元(或者总资产和收入分别达到5000万美元),流通股超过110万,流通股的市值超过1500万美元,股价不低于5美元,有400户股东和4个做市商。目前A股退市采用单一标准:三年连续亏损即退市。因此,A股有史以来,退市公司寥寥可数,我们的标准更单一,事实上也更容易被操纵。一家A股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戴帽成ST,再亏损一年将被暂停上市,暂停上市期间有一年整理期,若这期间还是亏损的话才会被强制退市。而如果在暂停上市的一年整理期内,通过重组、政府补贴等方式让主营扭亏为盈、净资产为正、营收超1000万元,又可以申请恢复上市,摘帽重新获得四年的安全期。我国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里面有规定,如果资产重组导致控制权发生改变的或者涉及关联交易的,要对未来三年的业绩作出承诺并约定补偿方式。而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却没有,因为美国在并购重组的时候,更多地考虑是产业的逻辑,看能否转型升级,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却更多看中的是财务的逻辑,认为并购重组必须要有业绩的保证才能成功。可以说,这样的标准本身就有缺陷。同时,我们的监管对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把关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退市力度在加大2017年5月24日,新都酒店因连续亏损被终止上市,2017年7月7日,新都退被深交所摘牌,成为2017年“退市第一股”。7月17日,曾因涉嫌欺诈发行的*ST欣泰(300372.SZ)进入退市整理期,30个交易日之后亦会被摘牌,将成今年第二只退市股。此外,今年7月7日,深交所发布《持续深化会计审计监管坚决维护退市制度严肃性》一文,对*ST烯碳(000511.SZ)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并对*ST烯碳试图规避暂停上市的行为,及时采取监管措施。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将持续深化会计审计监管,对利用财务造假、利润操纵来扭亏摘帽,规避连续亏损戴帽、暂停上市及退市等行为从严监管。周末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强调强化监管,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也就意味着未来监管层的监管权限将不仅限于制度和法规,更加重视对市场行为的监管。按照交易所的表态,未来戴帽股的摘帽难度将加大,除非企业正常经营扭亏为盈,其它方式的财务粉饰行为都将成为市场监管的重点。(作者:巨丰投顾赵玲,执业证书号:A0680615040001)揭秘20年积累高胜率选股模式!绝密内参新鲜有料,关注“每日核心内参”微信(jf-hxnc)查看。[详情]

财经头条 | 2017年07月23日 09:36
向松祚谈A股退市:寒窗苦读上名校 岂能轻易退学?
向松祚谈A股退市:寒窗苦读上名校 岂能轻易退学?

  “无论是自愿退市还是强制退市。这就好比考大学,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上大学不容易,一旦上了名校,能轻易退学吗?” “要加强退市力度,让退市常态化和制度化,IPO常态化是一个基本前提。不能一方面坚决反对IPO常态化,一方面又坚决要求大规模退市。上市和退市必须协调推进,稳步实施,不能操之过急。” “一个上市公司退市,影响千家万户,不是一件小事。我以为在投资者赔偿或保护制度完善之前,退市不可能、也不能大规模操作。” “至于如何界定哪些人能够或不能够投资股票,这是一个法律问题,我没有能力回答。” 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工作的大政方针。金融市场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A股市场IPO与退市如何协调推进?A股成功纳入MSCI指数,会对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针对这些热点,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接受了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专访。向松祚表示,脱离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只会刺激金融投机,极易酿成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他还以高考来比喻A股上市退市: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上大学不容易,一旦上了名校,能轻易退学吗? 金融创新脱离实体经济,极易酿成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将“服务实体经济”放在金融工作三项任务之首,就是要让金融回归本源,为我国金融工作确立了基本方针。 向松祚表示,一切金融的发展和创新都必须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因为人类真实的财富只能通过实体经济来创造,这是一个最简单却又最重要的真理。离开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就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有金融产品的收益就是空中楼阁。脱离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只会刺激金融投机,极易酿成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当然,人类事务永远是辩证的发展过程。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发展不足,实体经济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其发展就会受到遏制,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压抑”。相反,如果金融市场发展偏离正常轨道,变成以投机炒作为主的金融业态,或者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不能有效流入实体经济领域,同样也不利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和增长。 目前,全球经济确实存在着脱实向虚的严峻问题。历次G20峰会都倡导要改革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更好地促进社会资金为创造就业、为实体经济、为科技创新服务。从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看,有几条是重要的: 其一,公司融资无论是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还是股票上市融资,都必须要投资到主业里面,不能利用信贷资金去参与金融投机炒作。前一段时间,我国监管部门出台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新规非常及时,非常正确,应该得到很好实施,鼓励上市公司专注主业。 其二,大力发展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等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尤其是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这些都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过去这些年来,风险投资对我国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贡献,甚至是关键性的贡献。 其三,始终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防止出现各种资产泡沫。 其四,最重要是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综合施策,努力促进企业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资本市场需要正常的IPO和再融资 向松祚说,IPO常态化和退市制度的完善及有效执行是证券市场的两个重要课题。讨论这两个问题,必须紧紧围绕如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来展开。 一个正常生命体的生长发育,需要新陈代谢,物质和能量有进有出。资本市场也一样,既需要正常的IPO和再融资,也需要正常的、法治化、市场化的退市制度。正常的IPO和再融资制度,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IPO和上市公司再融资是发展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没有正常的IPO和再融资,资本市场就不能很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有些市场人士强烈反对IPO常态化,他们提出的理由既不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关于退市制度,应该从防控金融风险和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两个方面来通盘考虑,不能操之过急。这些年来,我国监管部门为完善和加强退市制度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譬如,2014年10月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对退市制度作出重要改革: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主动退市的各种情形。二是确立了“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同时还增加了对投资者的市场化保护措施,即设立“退市整理期”和向新三板转板等机制,给投资者以更多选择机会。 今年上半年已有两家公司确认将被强制退市,暂停上市公司也有数家。可见,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正在逐步完善,A股退市制度的执行力度也在逐步加强,这是需要肯定的。 当然,大家都注意到,A股上市公司已经有3000多家,退市的公司数量相对而言非常少,有些连年亏损的公司应该退市或早该退市但依然没有退。很多市场人士对此都有批评,为什么连年亏损的上市公司退市也这么难? “寒窗苦读十几年,一旦上了名校,能轻易退学吗?” 向松祚强调,我们不能简单孤立地看待退市制度,退市制度是我国证券市场整体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整体来看。 首先,我国公司上市制度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一个符合条件的公司要上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严格核准。此过程中,企业需要聘请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各种中介服务,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费用也相当高。也就是说,公司为上市需要付出很高成本,上市之后不会愿意轻易就退市,无论是自愿退市还是强制退市。这就好比考大学,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上大学不容易,一旦上了名校,能轻易退学吗? 其次,公司成功上市,打通了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也比较容易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渠道;上市还能获得较高的知名度,是一次很好的广告宣传效应,对业务扩展有帮助。换句话说,公司的“上市资格”本身就具有较高价值。所以即使连年亏损的上市“壳资源”往往价值连城。股东怎么会轻易放弃具有很高价值的上市资格呢? 此外,上市公司往往是一个地方的著名企业或重点企业,当地政府给以高度重视。好些地方政府都将推动更多公司上市列为重要施政目标,公司上市后,当地政府当然也不愿意看到本地上市公司因各种原因退市。 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加强退市力度,让退市常态化和制度化,IPO常态化是一个基本前提。我们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IPO常态化稳步增加优质上市公司数量,才有可能逐步降低“上市资格”或“壳资源”的价值,退市才有可能逐渐变得不那么“昂贵”或“不情愿”了,退市才有可能逐渐常态化。 因此,证券市场的法治化、制度化、常态化建设是一个整体和系统工程,不能一方面坚决反对IPO常态化,一方面又坚决要求大规模退市。上市和退市必须协调推进,稳步实施,不能操之过急。 退市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妥善解决,那就是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目前退市制度已经增加了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但仍需要完善,尤其是对于“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的情况,可能需要建立投资者赔偿机制。包括我国香港在内的其他资本市场都有投资者赔偿制度,我们需要借鉴其他证券市场好的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投资者赔偿或保护制度,确保投资者合法利益。 上市公司股东很多,我国又以普通散户为主。一个上市公司退市,影响千家万户,不是一件小事。向松祚认为,在投资者赔偿或保护制度完善之前,退市不可能、也不能大规模操作,弄不好会引起一些社会问题或社会动荡。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中国证券市场还非常年轻。许多事情需要逐步解决,市场制度需要逐步完善,欲速则不达。 未来A股市场投资主体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一个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的投资人群体是怎样的?对投资人的规范是怎样的?如何建设一个良性的健康的投资人群体? 向松祚认为,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构成情况,另一个是如何规定哪些人不能参与股票投资。 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我国证券市场开始规范发展至今还不到30年,投资者还是以散户股民为主,这是任何一个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英美日等国在证券市场发展早期也是以散户为主,直到二战结束之时,美国股票市场仍然是散户投资者为主,到上世纪80年代之后,散户投资者投资额所占比例才降低到40%以下。目前,英美日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已经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我国也正在朝这个方向迅速发展。机构投资者或职业投资机构迅猛增长,越来越多普通投资者开始愿意委托职业投资机构帮助投资理财。这是一个大趋势,也是一个好趋势。未来,我国资本市场投资主体肯定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向松祚表示,“至于如何界定哪些人能够或不能够投资股票,这是一个法律问题,我没有能力回答。”任何一项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再逐步调整和完善。可以肯定的是,我国证券法律法规会不断修正和完善,为更多人创造投资股票的机会。 中国资本市场必将会吸引国际一流公司来上市 前段时间A股市场成功纳入MSCI指数,向松祚认为,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正在朝国际化资本市场的方向稳步迈进。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上市公司被纳入到MSCI指数里,从而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 向松祚说,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始终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资金额一直在稳步增长。截至2016年末,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累计获批278家,累计可投资额度873.09亿美元,较2015年增加62.41亿美元。这些额度未来还会大幅增加。 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从这个意义上看,IPO的常态化、制度化、市场化、以及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就显得尤其重要。一个国际化的资本市场当然必须具有国际公认的各项监管制度。其中上市公司质量又是最为重要的。 “相信未来我国资本市场肯定会吸引国际一流公司来上市融资。” 他强调。[详情]

e公司 | 2017年07月20日 11:26
监管层强化完善退市制度 新都退刚摘牌欣泰退交易倒计时
大众证券报 | 2017年07月20日 09:12
反对单纯谴责A股公司不退市 完善退市制度首先要保护投资者
北京商报 | 2017年07月20日 00:52
评论:借鉴别人家的摘牌经验进一步完善A股退市制度
评论:借鉴别人家的摘牌经验进一步完善A股退市制度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摘牌的戏码这两天陆续在别人家的市场中上演:先是老千股华多利集团没有防备地在交易中突然被港交所除牌;后有一度飙涨4500%的妖股稳盛金融收到纳斯达克的摘牌通知。不少投资者感慨:为何人家的摘牌这么容易,A股退个市咋就那么难? 其实不然,每个摘牌股背后都有着道不完数不清的黑历史。作为一家从事汽车及相关产品营销和分销业务的公司,华多利集团自1998年2月在港交所上市后,多次尝试跨界转型,从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和LED灯的安装服务到放债业务,再到房地产和太阳能发电业务,处处撒网却处处不见鱼的华多利集团营收连年下降,现金流常年处于负值,目前已连续4年亏损,去年的亏损金额甚至超过收入的两倍。而稳盛金融在公司没有任何重大经营改善的情况下连续暴涨,股价已较上市时翻了45倍,面对纳斯达克的问询,这家注册地在山西的中资公司也摸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其被要求在完全满足纳斯达克提出的追加信息披露要求前,不允许在市场上继续交易。 要么是经营不善,要么是妖股,这些公司都有着在成熟市场看来不得不摘牌的理由。摘牌虽不易,但较A股更为灵活,如港交所,触发退市摘牌的条件规定得相对笼统,一旦港交所认为发行人不满足上市条件,将会强制公司进入摘牌程序,在具体运用中还会结合其他情形进行判断。而在纳斯达克,交易所要考虑到投资者对个股的认同程度,其中市值和价格就是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另外,美国股市要求上市公司老老实实披露所有情况,包装过的成绩和善意的隐瞒,都会遭致灭顶之灾。 这么一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在条条框框的退市摘牌标准之外,成熟市场拥有一定范围的自由裁量权,可以对市场诟病较多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退市或摘牌,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港交所退市企业多于A股、纳斯达克退市企业数量每年都维持在150家以上的原因。 反观A股,经历了2012年、2014年两轮退市制度改革,在前所未有的执行力度下,央企退市第一股、主动退市第一股、重大信息披露违法退市第一股、欺诈发行退市第一股等一批颇具典型性、警示性的退市案例,一次次震动着市场的神经,市场存优汰劣、新陈代谢的机能开始形成,退市的鼓点越来越密,一批绩差股、僵尸股被送出市场。 但要彻底冲刷“拥壳自重”“炒小炒差”的陈腐淤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细化退市指标,特别是需借鉴美国经验,针对信息披露指标等非量化指标应多给以解释,利用证券法修订契机加强对信息披露违法的处罚力度,对财务信息造假进行事前的制度防范,紧盯连续亏损的*ST公司,在敏感时点重点稽查是否存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关联方输送利益等行为。此外,还需借鉴美国的集体诉讼制度来规范上市公司运作,集体诉讼的巨额赔偿惩罚将会使得想要造假的公司有所顾忌,从而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提高退市制度的执行效率。[详情]

证监会年中关键词:资金入市、发行与退市、双向开放
证监会年中关键词:资金入市、发行与退市、双向开放

  证监会年中关键词: 资金入市、发行与退市、双向开放 记者 杜卿卿 [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出席并讲话。总基调,依然是稳中求进,特别强调要将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具体工作方面,重点提出三项内容 ]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资本市场改革落点备受关注。 证监会7月24日至25日召开了年中监管工作会,围绕落实会议确定的“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研究部署了下一步证券期货监管重点工作。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出席并讲话。总基调,依然是稳中求进,特别强调要将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具体工作方面,重点提出三项内容。 首先是资金入市,下一步要依法规范和拓展各类资金的入市渠道,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维护和巩固资本市场良好发展势头;二是上市与退市,提出要切实加大发行质量审核力度,保持首次公开发行的常态化,规范和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充分发挥好资本市场的功能;三是对外开放,要求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升开放质量,并以此来提高证监会系统的监管能力和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长期资金入市是监管层一直以来都希望推动的一项内容。不过,上半年险资遭遇严格监管,保险资金入市面临新的政策环境。在大资管行业统一监管的背景下,特别是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以功能监管、行为监管代替机构监管之后,预计未来长期资金跨市场流动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值得一提的是,养老金入市取得一定进展,具体流程还在进行中。 对市场广为关注的“IPO节奏”问题会上也没有回避,证监会明确提出要保持首次公开发行的常态化。在审核方面,不仅不会放松,还将加大“发行质量”的审核力度。 就在7月25日,证监会公布了首届“合并”发审委的候选人名单,即新发审委开始履职后,将不再区分主板发审委与创业板发审委,而是由新的发审委,对拟发行企业采用统一审核标准进行审核。新发审委办法对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要求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等,这也使得本届委员名单十分“豪华”,职务和资历都达到历史最高。 一端是发行上市,另一端是退市。证监会在会上提出,规范和支持并购重组,下一步还要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近年来,退市制度几经修改,但是实际退市的公司数量依然屈指可数。随着新股发行常态化,退市常态化也越来越迫切。当前的退市制度存在许多争议,如何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减少企业规避空间,同时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困扰监管层多年的一个难题。 在三大重点工作中,双向开放也被放在重要位置。宏观而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国家对外开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6月,A股纳入MSCI指数,这是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资本市场在对外开放领域的又一标志性进展。与国际市场更多交流,增加了不同市场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也有利于监管能力提升。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另一个更大的背景是“一带一路”倡议,去年以来,资本市场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已经取得了部分进展,包括国内外交易所合作、沿线国家企业发行熊猫债券、上市公司参与重点项目建设等。 本次证监会年中监管工作会,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以往有所不同。首先,会议范围缩小,参会人员职务级别要求更高。据证监系统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以往的工作会,多要求派出机构视频参加会议,并召开“扩大会议”。其次,工作部署重点突出,没有面面俱到。比如新三板、期货、公司债等多个领域都没有提及,而是十分具体地聚焦在资金入市、发行与退市、双向开放这三个方面。根据会议安排,涉及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的若干专项工作也将陆续展开。[详情]

上交所总经理: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一个制度
上交所总经理: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一个制度

  中国网财经7月27日讯 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昨日晚间做客《央视财经评论》表示,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最基本的一个制度。黄红元表示,上交所累计有52家上市公司退市。最近3年,还有一些首例。比如:首单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首单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质量有赖于多方形成良好的综合性的机制。近年来,各方努力初步形成了基本的制度体系。(责任编辑:刘小菲)[详情]

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近几年来有将近100家的退市公司
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近几年来有将近100家的退市公司

  新浪财经讯 7月26日消息,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做客《央视财经评论》表示,其实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一定要有优胜劣汰,这几年来,我们有将近100家的退市公司,也有了各种类型因为欺诈发行,因为虚假财务报告退市的,也有企业因为中介机构承销了欺诈发行的企业,他们拿出一笔钱做先期赔付,上海有一个中小投资者服务公司,每个公司买了100股股票,进入到公司的内部治理程序当中,要求你对融资的提议以及议案作出说明和解释,多方面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将来对它各方面,行政、法律、市场、公司治理内部各方面形成约束和压力,让好公司能够用资本市场得到快速的发展,让差公司、坏公司无所遁形。[详情]

IPO常态化发行 “退市难”症结待解
IPO常态化发行  “退市难”症结待解

  自新都退摘牌之后,欣泰退又接力进入退市整理期。推进退市制度常态化,实现“有进有退”,成为2017年监管层多次重点强调的任务。监管层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年中监管工作座谈会上也提出,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将成为证监会系统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之一。然而,回看过去16年多退市制度的实施情况,已完成退市或摘牌的股票共有107只,但实际因不满足监管规则而退市的公司数量不到60家,退市率明显偏低。多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退市制度中存在的暂停上市、退市整理期等“死缓”环节为原因之一,让上市公司有时间空间通过各种手段保壳,而力保上市地位的根本原因为壳价格高企。对于当前的退市制度本身,业内形成共识——建议取消暂停上市、退市整理期等缓冲环节,不满足上市条件的上市公司应直接退市。“跳出制度本身,从配套制度方面来完善更有效。”在业内专家看来,加大退市力度还需从IPO发行、壳交易等方面建立配套制度I。退市制度存争议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迎来第一只退市股新都退,该股票因连续三年亏损而被退市,在经历退市整理期之后,于7月7日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此后将进入三板市场进行挂牌转让。7月17日,因欺诈发行而被强制退市的欣泰退,接力进入退市整理期。推进退市制度常态化多次为监管层所强调。在7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年中监管工作座谈会上,证监会公布下半年工作要点,退市改革成为一大具体落点,下一步要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伴随着监管层的重视,资本市场上关于退市制度的关注和讨论也逐渐升温。摆在资本市场面前的现实情况是,虽然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从2001年正式开始推行至今已有16年多的时间,但仍面临着退市率偏低的问题。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完成退市或摘牌的股票共有107只,退市原因大致可归为7大类:连续亏损、吸收合并、私有化、证券置换、转板上市、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以及违法。其中,因为连续三年亏损而被退市的公司数量最多,达到48家;其次是因为吸收合并而退市的股票,有36只;另有,9家公司是因为私有化退市,4家公司因为连续四年亏损而被退市,4家公司因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被退市,因转到H股上市而退市的股票有3只,因证券置换而退市的股票有2只,而因重大信披违法被强制退市的目前仅博元投资一家。这意味着,若剔除掉因吸收合并、私有化等主动退市的公司或者股票之外,实际因不满足监管规则而退市的公司数量不到60家。此外,A股市场退市公司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退市公司集中出现在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别达到7家、8家和10家,而2008年至2012年的四年期间,A股没有出现一家因监管规则而退市的上市公司。“其实退市是一个压力很大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包括股民也不希望退市。”一位券商投行高管认为,目前的退市制度执行受到多方面的阻力,这也是执行力度仍旧不够大的原因之一。在上述投行高管看来,在执行压力较大的情况,连续三年业绩亏损的财务条件以及暂停上市一年、退市整理期等缓冲条件,反而给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一些希望、操作、博弈的空间,投资者会认为上市公司会为第三年实现盈利或者恢复上市进行资产重组,这个过程中便容易滋生概念炒作,上市公司也可能存在玩弄财技的可能,这些缓冲环节也让一些无基本面的上市公司仍旧占据着宝贵的上市资源。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认为,退市制度执行效率低下的原因与暂停上市等环节有关,这意味着给了上市公司一年暂停上市的“死缓”机会,而在这一年中,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保壳。而多数上市公司拼尽全力守住上市地位背后原因多为“壳价格”较高,这也被多方业内人士认为是退市难的一大原因。“现在上市的利益太大了,一个壳几十亿,如果壳资源不值钱的话,那么有些公司退市也无所谓。”上述投行高管表示。“退市难”症结怎么解?“有序进退”为A股市场应有之态,当退市“出口”出现困难之时,除了退市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外,IPO的“入口”开闸等配套制度也应该为关注点。在多方业内人士看来,解决退市难的问题,应从三点突破,打开IPO的大门、堵住壳资源买卖、取消暂停上市等缓冲环节。对于当前的退市制度本身,业内存有一些分歧,但有一点形成共识——建议取消暂停上市、退市整理期等缓冲环节,不满足上市条件的上市公司应直接退市。董登新认为,退市制度中的暂停上市、退市整理期等“死缓”条件要么取消,要么缩短缓冲的时间,这样退市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否则将加速一些无价值的上市公司复活。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吴弘华也认为,很多上市公司被暂停上市后,通过各种手段不退市、恢复上市或者延长暂停上市时间,这也是执法不严的一种体现。除了退市制度本身以外,加大退市力度还需要从IPO发行、壳交易等方面建立配套制度。这三个方面可谓环环相扣,退市难背后的一大阻力为壳价格高企,而要打压壳价格,加快IPO的供应是杀手锏。“怎么把壳价格打压下去,就是通过发行IPO方式把整个市场的壳价格打压下去,让市场没有炒作壳资源的理由。”上述投行高管表示。董登新也表示,应该给予IPO更包容的机制,以让IPO发行的效率大幅提升,降低IPO时间成本的同时,也可大幅降低发行的实际成本费用,这也会让大多数企业更愿意通过IPO方式排队上市,而不是借壳上市。同时,堵住壳交易的后门也成为一大举措。董登新认为,监管层应该在并购重组的审批环节,强调“由虚向实”,对于跨界并购、炒壳重组等应该坚决杜绝,如果这块做得好的话,投资者也可以用脚投票,而不是赌博式地炒壳。当然在行政干预之外,市场化的退市通道也成为多方业内人士的一大期待。上述投行高管便建议,如果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下跌,持续一段时间后交投惨淡,甚至不如三板市场的交投状态,那么这样的公司就不适合在A股市场上市。“如果参考美国资本市场做法的话,一种是财务类标准不达标被退市,还有一种就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退市。”董登新表示,其实A股市场也设定了市场化退市通道,比如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面值1元就会退市,但是A股市场投资者并不愿意让持股公司退市,所以A股市场没有低于1元/股的股票,投资者不愿意用脚投票,所以市场化退市通道在中国目前可能只是摆设。而对于完善退市制度的同时,是否需要强化退市配套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保护投资者最好的办法是投资者要学会自我保护,一方面投资者需要懂得用脚投票,另一方面则是要树立法律维权意识。(第一财经实习生车文扬对本文亦有贡献)[详情]

前海开源杨德龙:完善退市制度是A股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前海开源杨德龙:完善退市制度是A股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前海开源杨德龙:完善退市制度是A股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上周末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十分重要,会议高瞻远瞩地对未来几年金融行业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作为五年一度的工作会议,具有长远的考虑。现在我国实体经济现在处于转型期,而传统上我国企业主要融资方式来自于银行贷款,也就是说主要依靠间接融资发展,直接融资占比素来较低。近年来,部分企业开始发行债券,股票直接融资比例已经在不断提高了,可以预想在将来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是金融发展的必然。因为金融的存在就是要对于实体经济提供足够的支持,如若不然,金融市场也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例如美国的企业大都依靠债券、股票进行融资发展,而美国的股市却依然保持牛市的发展现状。我认为,要想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其前提就是拥有一个良好繁荣发展的资本市场。如果A股市场低迷不振,那么企业的股票则发行不出;债市比较低迷,则债券发行也十分困难,所以何谈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呢?所以会议提出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其实是在对股市,债市定位较高的基础上提出的。 A股市场要想长远发展不是通过停止发股票,而应该形成良好公平的交易制度,打击内幕交易,只有通过打击内幕交易者,将其驱逐出市场,普通投资者才会有赚钱的机会。鲁迅先生说过fair play,只有公平的交易环境,才会促进良性竞争发展。近半年退市股票数量创历史新高,退市股票数量的增加,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对于那些内幕交易,欺诈上市及业绩连年亏损没有扭转希望的公司退市,可以使得一些正当竞争公司留在股市,通过优胜劣汰来促进股市长远发展。 从美国股市发展的100多年来看,现在美国股票的数量并不多,在过去15年里,美国上市公司数量从顶峰时期的7459家降至3831家,虽然总市值在扩大,但上市公司的数量却与20世纪70年代相近,现在美国市场与A股股票数量大体一致。什么原因呢?重要方面就是每年退市和上市股票数量的差不多,甚至退市公司数量更多,在新鲜血液进来的同时,淘汰业绩较差的公司,从而把有长期竞争力的公司留在股市。 A股过去有着“炒差,炒新,炒小”的习惯,这是源于一些ST类股票有可能会被借壳上市,甚至一些没有资产的公司可以通过“卖壳”出售十几个亿,这一点是十分不合理的。这样一方面会滋生内幕交易,知道消息的人提前埋伏等到借壳上市以后赚10倍以上,从而赚得在高位接盘的中小散户的钱;另一方面也会使得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十分不健康,使得他们不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不去研究公司的实际价值,而是去赌这个公司能不能借壳上市,或者通过打听消息炒作ST类股票。这样会导致价值投资很难在市场上风行起来,现在通过让这些绩差公司直接退市,使得“借壳上市”难度增大,根据最新监管要求,“借壳上市”实行等同于IPO的严格条件。投资者将会认识到炒绩差股可能血本无归,有可能炒到退市股,从而促使大家买入价值股。 在过去一年,我一直倡导大家购买蓝筹价值股远离小盘股,绩差股,很重要的原因是经历股灾后,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层都会去选择买有业绩有价值的股票。只有有业绩的股票才能成为投资的常青树,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可能没有及时纠正到这种观念上,仍然选择买绩差股,这样很可能会吃大亏。这是大家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在以后,退市制度还会进一步加强,绩差股连续3年亏损会直接退市,买绩差股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现在的市场和以往的市场已经不一样了,A股呈现港股化,美股化的特征。大家要认识到,价值投资不会只是阶段性的特征,而是会成为未来主导的投资理念,价值股会享受估值的溢价,而绩差股则会受到折价。如果还是持有绩差股的话,即使有亏损也要及时的“割肉”换到一些蓝筹股上,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涨时盈利。这一轮的慢牛就是蓝筹股的慢牛,而很多小盘股还会继续下跌。 具体到令人忧心忡忡的创业板,创业板指数从4000点跌到现在1600多点,可以说泡沫挤得差不多了,但还不能确认完全见底。在2015年上半年,我在一些论坛上都明确看空创业板,因为我认为当时创业板泡沫太大,达到120倍以上,讲的故事不能变成实际的业绩,最终会走向泡沫破裂。那么创业板指数跌到多少才能真正到底?我在年初曾回答投资者提问,并讲解了逻辑:按近三年40%年均盈利增长来算,现在创业板指数的1500点相当于当年585点,就是2013年创业板启动时的点位,也就是说下跌的极限位置在1500点左右,现在已经跌到1600多点。当然,创业板指数下跌10%,一些业绩差的个股,可能会下跌更多。创业板中报业绩多数较差,这也是近期创业板指数大跌的重要原因。两年多来,我一直坚定看空创业板,现在还难言真正见底,下半年A股主要投资机会仍然集中在主板上。[详情]

退市制度剑指“害群之马” 投机资金恐会血本无归
退市制度剑指“害群之马” 投机资金恐会血本无归

  周一市场暴跌,有一些票回到了投资者自以为相对满意的价位,开始抄底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在抄底的过程当中,投资者还是要避免踩雷。刚刚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由此看来IPO很有可能维持现有的发行频率。发展直接融资=扩容,但市场却依旧是存量资金博弈,从表面来看,显然对于股市是极为不利的。回归金融的本源,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那么发展直接融资也是理所当然,但要如何避免资金不是在上市公司当中无效或低效空转,而是真正的为实体服务?由此,我们相信,退市制度的完善将是监管层下一步着手要做的事情。据统计,近年来,NYSE(美国主板)上市公司数大体维持在2000家左右,NASDAQ(美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则大体维持在3000家左右,从上市公司数来看,这也许是一个成熟市场的适度规模。因为NYSE每年有大约100——300家新公司IPO,但同时也有大约100——300家公司退市。同样地,NASDAQ每年有大约300——500家新公司IPO,但同时也有大约300——500家公司退市。而据统计我们自2000年以来,17年退市公司为60家,年平均退市公司数量为3家,在2009-2012年期间,A股更是“零退市”。退市标准单一造就不死鸟但凡退市就要有一个退市标准问题,根据规定,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必须满足如下两项标准,否则将被摘牌。(1)公司的有形资产净值须在400万美元以上,有75万股流通股,有500万美元的流通股市值,股价不低于1美元,有400户股东和2个做市商;(2)市值超过5000万美元(或者总资产和收入分别达到5000万美元),流通股超过110万,流通股的市值超过1500万美元,股价不低于5美元,有400户股东和4个做市商。目前A股退市采用单一标准:三年连续亏损即退市。因此,A股有史以来,退市公司寥寥可数,我们的标准更单一,事实上也更容易被操纵。一家A股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戴帽成ST,再亏损一年将被暂停上市,暂停上市期间有一年整理期,若这期间还是亏损的话才会被强制退市。而如果在暂停上市的一年整理期内,通过重组、政府补贴等方式让主营扭亏为盈、净资产为正、营收超1000万元,又可以申请恢复上市,摘帽重新获得四年的安全期。我国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里面有规定,如果资产重组导致控制权发生改变的或者涉及关联交易的,要对未来三年的业绩作出承诺并约定补偿方式。而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却没有,因为美国在并购重组的时候,更多地考虑是产业的逻辑,看能否转型升级,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却更多看中的是财务的逻辑,认为并购重组必须要有业绩的保证才能成功。可以说,这样的标准本身就有缺陷。同时,我们的监管对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把关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退市力度在加大2017年5月24日,新都酒店因连续亏损被终止上市,2017年7月7日,新都退被深交所摘牌,成为2017年“退市第一股”。7月17日,曾因涉嫌欺诈发行的*ST欣泰(300372.SZ)进入退市整理期,30个交易日之后亦会被摘牌,将成今年第二只退市股。此外,今年7月7日,深交所发布《持续深化会计审计监管坚决维护退市制度严肃性》一文,对*ST烯碳(000511.SZ)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并对*ST烯碳试图规避暂停上市的行为,及时采取监管措施。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将持续深化会计审计监管,对利用财务造假、利润操纵来扭亏摘帽,规避连续亏损戴帽、暂停上市及退市等行为从严监管。周末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强调强化监管,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也就意味着未来监管层的监管权限将不仅限于制度和法规,更加重视对市场行为的监管。按照交易所的表态,未来戴帽股的摘帽难度将加大,除非企业正常经营扭亏为盈,其它方式的财务粉饰行为都将成为市场监管的重点。(作者:巨丰投顾赵玲,执业证书号:A0680615040001)揭秘20年积累高胜率选股模式!绝密内参新鲜有料,关注“每日核心内参”微信(jf-hxnc)查看。[详情]

向松祚谈A股退市:寒窗苦读上名校 岂能轻易退学?
向松祚谈A股退市:寒窗苦读上名校 岂能轻易退学?

  “无论是自愿退市还是强制退市。这就好比考大学,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上大学不容易,一旦上了名校,能轻易退学吗?” “要加强退市力度,让退市常态化和制度化,IPO常态化是一个基本前提。不能一方面坚决反对IPO常态化,一方面又坚决要求大规模退市。上市和退市必须协调推进,稳步实施,不能操之过急。” “一个上市公司退市,影响千家万户,不是一件小事。我以为在投资者赔偿或保护制度完善之前,退市不可能、也不能大规模操作。” “至于如何界定哪些人能够或不能够投资股票,这是一个法律问题,我没有能力回答。” 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工作的大政方针。金融市场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A股市场IPO与退市如何协调推进?A股成功纳入MSCI指数,会对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针对这些热点,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接受了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专访。向松祚表示,脱离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只会刺激金融投机,极易酿成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他还以高考来比喻A股上市退市: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上大学不容易,一旦上了名校,能轻易退学吗? 金融创新脱离实体经济,极易酿成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将“服务实体经济”放在金融工作三项任务之首,就是要让金融回归本源,为我国金融工作确立了基本方针。 向松祚表示,一切金融的发展和创新都必须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因为人类真实的财富只能通过实体经济来创造,这是一个最简单却又最重要的真理。离开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就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有金融产品的收益就是空中楼阁。脱离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只会刺激金融投机,极易酿成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当然,人类事务永远是辩证的发展过程。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发展不足,实体经济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其发展就会受到遏制,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压抑”。相反,如果金融市场发展偏离正常轨道,变成以投机炒作为主的金融业态,或者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不能有效流入实体经济领域,同样也不利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和增长。 目前,全球经济确实存在着脱实向虚的严峻问题。历次G20峰会都倡导要改革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更好地促进社会资金为创造就业、为实体经济、为科技创新服务。从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看,有几条是重要的: 其一,公司融资无论是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还是股票上市融资,都必须要投资到主业里面,不能利用信贷资金去参与金融投机炒作。前一段时间,我国监管部门出台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新规非常及时,非常正确,应该得到很好实施,鼓励上市公司专注主业。 其二,大力发展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等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尤其是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这些都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过去这些年来,风险投资对我国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贡献,甚至是关键性的贡献。 其三,始终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防止出现各种资产泡沫。 其四,最重要是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综合施策,努力促进企业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资本市场需要正常的IPO和再融资 向松祚说,IPO常态化和退市制度的完善及有效执行是证券市场的两个重要课题。讨论这两个问题,必须紧紧围绕如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来展开。 一个正常生命体的生长发育,需要新陈代谢,物质和能量有进有出。资本市场也一样,既需要正常的IPO和再融资,也需要正常的、法治化、市场化的退市制度。正常的IPO和再融资制度,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IPO和上市公司再融资是发展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没有正常的IPO和再融资,资本市场就不能很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有些市场人士强烈反对IPO常态化,他们提出的理由既不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关于退市制度,应该从防控金融风险和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两个方面来通盘考虑,不能操之过急。这些年来,我国监管部门为完善和加强退市制度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譬如,2014年10月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对退市制度作出重要改革: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主动退市的各种情形。二是确立了“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同时还增加了对投资者的市场化保护措施,即设立“退市整理期”和向新三板转板等机制,给投资者以更多选择机会。 今年上半年已有两家公司确认将被强制退市,暂停上市公司也有数家。可见,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正在逐步完善,A股退市制度的执行力度也在逐步加强,这是需要肯定的。 当然,大家都注意到,A股上市公司已经有3000多家,退市的公司数量相对而言非常少,有些连年亏损的公司应该退市或早该退市但依然没有退。很多市场人士对此都有批评,为什么连年亏损的上市公司退市也这么难? “寒窗苦读十几年,一旦上了名校,能轻易退学吗?” 向松祚强调,我们不能简单孤立地看待退市制度,退市制度是我国证券市场整体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整体来看。 首先,我国公司上市制度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一个符合条件的公司要上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严格核准。此过程中,企业需要聘请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各种中介服务,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费用也相当高。也就是说,公司为上市需要付出很高成本,上市之后不会愿意轻易就退市,无论是自愿退市还是强制退市。这就好比考大学,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上大学不容易,一旦上了名校,能轻易退学吗? 其次,公司成功上市,打通了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也比较容易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渠道;上市还能获得较高的知名度,是一次很好的广告宣传效应,对业务扩展有帮助。换句话说,公司的“上市资格”本身就具有较高价值。所以即使连年亏损的上市“壳资源”往往价值连城。股东怎么会轻易放弃具有很高价值的上市资格呢? 此外,上市公司往往是一个地方的著名企业或重点企业,当地政府给以高度重视。好些地方政府都将推动更多公司上市列为重要施政目标,公司上市后,当地政府当然也不愿意看到本地上市公司因各种原因退市。 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加强退市力度,让退市常态化和制度化,IPO常态化是一个基本前提。我们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IPO常态化稳步增加优质上市公司数量,才有可能逐步降低“上市资格”或“壳资源”的价值,退市才有可能逐渐变得不那么“昂贵”或“不情愿”了,退市才有可能逐渐常态化。 因此,证券市场的法治化、制度化、常态化建设是一个整体和系统工程,不能一方面坚决反对IPO常态化,一方面又坚决要求大规模退市。上市和退市必须协调推进,稳步实施,不能操之过急。 退市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妥善解决,那就是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目前退市制度已经增加了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但仍需要完善,尤其是对于“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的情况,可能需要建立投资者赔偿机制。包括我国香港在内的其他资本市场都有投资者赔偿制度,我们需要借鉴其他证券市场好的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投资者赔偿或保护制度,确保投资者合法利益。 上市公司股东很多,我国又以普通散户为主。一个上市公司退市,影响千家万户,不是一件小事。向松祚认为,在投资者赔偿或保护制度完善之前,退市不可能、也不能大规模操作,弄不好会引起一些社会问题或社会动荡。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中国证券市场还非常年轻。许多事情需要逐步解决,市场制度需要逐步完善,欲速则不达。 未来A股市场投资主体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一个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的投资人群体是怎样的?对投资人的规范是怎样的?如何建设一个良性的健康的投资人群体? 向松祚认为,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构成情况,另一个是如何规定哪些人不能参与股票投资。 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我国证券市场开始规范发展至今还不到30年,投资者还是以散户股民为主,这是任何一个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英美日等国在证券市场发展早期也是以散户为主,直到二战结束之时,美国股票市场仍然是散户投资者为主,到上世纪80年代之后,散户投资者投资额所占比例才降低到40%以下。目前,英美日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已经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我国也正在朝这个方向迅速发展。机构投资者或职业投资机构迅猛增长,越来越多普通投资者开始愿意委托职业投资机构帮助投资理财。这是一个大趋势,也是一个好趋势。未来,我国资本市场投资主体肯定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向松祚表示,“至于如何界定哪些人能够或不能够投资股票,这是一个法律问题,我没有能力回答。”任何一项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再逐步调整和完善。可以肯定的是,我国证券法律法规会不断修正和完善,为更多人创造投资股票的机会。 中国资本市场必将会吸引国际一流公司来上市 前段时间A股市场成功纳入MSCI指数,向松祚认为,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正在朝国际化资本市场的方向稳步迈进。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上市公司被纳入到MSCI指数里,从而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 向松祚说,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始终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资金额一直在稳步增长。截至2016年末,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累计获批278家,累计可投资额度873.09亿美元,较2015年增加62.41亿美元。这些额度未来还会大幅增加。 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从这个意义上看,IPO的常态化、制度化、市场化、以及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就显得尤其重要。一个国际化的资本市场当然必须具有国际公认的各项监管制度。其中上市公司质量又是最为重要的。 “相信未来我国资本市场肯定会吸引国际一流公司来上市融资。” 他强调。[详情]

监管层强化完善退市制度 新都退刚摘牌欣泰退交易倒计时
监管层强化完善退市制度 新都退刚摘牌欣泰退交易倒计时

  本周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表示将加快修复和净化资本市场生态,强化和完善退市制度。在本周一(7月17日)起,创业板退市第一股的欣泰电气(300372)更名“欣泰退”,公司股票交易进入为期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截至昨日,公司股价已连续三日跌停。 加快修复和净化资本市场 7月17日上午,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中,证监会党委表示,实体经济是资本市场的根本,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证监会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基础性制度,加快修复和净化资本市场生态,更加注重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强化和完善退市制度,进一步疏通和规范各类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能力,推动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我国股市约有1亿散户,直接关乎上亿家庭、数亿人的利益,保护好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人民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应有之义。证监会党委必须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改革方向,在制度上补漏洞,在能力上补短板,依法全面从严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证监会党委还表示。 欣泰退进入退市“倒计时” 今年5月24日,新都退进入退市整理期,截至7月6日已交易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深交所7月7日对该公司股票予以摘牌。然而,退市前两个交易日,新都退的走势令人关注:7月5日,新都退涨停,7月6日,又上涨4.29%。 对此,市场人士表示:“‘新都退’退市前的走势,以及退市前的换将,让市场充满了遐想。”但其提醒,目前为止,退市公司还没有一家实现重新上市。 继新都退之后,欣泰退的退市整理期也开始了。自周一(7月17日)起,欣泰退股票交易进入退市整理期,涨跌幅限制为10%。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8月25日。此前公司公告,上半年预亏2924.24万-3956.32万元,公司表示无法履行上市招股书中关于股份回购的承诺。 据wind统计显示,除了新都退摘牌、欣泰电气进入退市整理期以外,2017年还有*ST烯碳、*ST钒钛、*ST建峰、*ST昆机、*ST吉恩因连续三年亏损,被交易所暂停上市。往年数据显示,2011年有博通股份、神雾节能、富控互动、五矿稀土4公司暂停上市;2012年湖南天雁、金浦钛业2公司暂停上市;2013年暂停上市有山东金泰、锌业股份;2014年同样是两家公司,协鑫集成和长航凤凰;2016年是欣泰退 (现进入退市整理期)、*ST川化、*ST常林、ST新梅暂停上市。相比之下,2017年暂停上市公司和退市公司数量均高于2011年以来的数据。 记者 张曌[详情]

反对单纯谴责A股公司不退市 完善退市制度首先要保护投资者
反对单纯谴责A股公司不退市 完善退市制度首先要保护投资者

  完善退市制度首先要保护投资者 证监会说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强化和完善退市制度。本栏认为,现在大家总是过度关注强化退市制度,忽视完善退市制度,退市的过程中投资者损失惨重,真正能够获得先行赔付的投资者比例很小,金额很低,大股东的回购承诺无法兑现,也没有法律制度强制执行,投资者买股票无法规避或者化解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完全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无奈处境。 本栏一贯反对单纯谴责A股公司不退市。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A股亏损企业都退市了,A股市场就具备投资价值了?这肯定是那些鼓吹A股应加大退市力度人士的最尖端诉求,即上市公司都是盈利的,只要一亏损,那就退市,地方政府也别救,大股东也别帮忙,每年上市300家,退市300家,看起来很平衡。但是问题来了,在这个上市、退市的循环中,谁在倒霉? 是投资者按照发行价买走了业绩亮丽的新股,是投资者持有着股价1元多退市的垃圾股,你不用管买新股的是张三李四,拿着垃圾股退市的王五赵六,他们都属于投资者这个群体,他们的损失实实在在,他们在倒霉,在承担着股票退市的巨大成本。 有人说股票投资就是有赚有赔,投资者既然进了股市,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这话没错,但是风险也要分是什么风险。假如投资者在5000点上方耐不住寂寞,追高买入股票,其后股价下跌,损失惨重,这个损失就该投资者自己承担,谁让你禁不住忽悠高价追涨买入股票,谁让你不分析A股市场的合理投资价值,这样的亏损叫做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原则上应该有所准备,而且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其他金融工具加以防范,故这个风险应该由投资者承担。 还可能有投资者在100元之上的股价追高乐视网,相信贾跃亭能够不断铸造神话,但其后乐视网资金链断裂,股价大幅下跌,这个风险也应该由投资者承担,因为你在相信贾跃亭能带给你神话的时候,也必须要承担他跌下神坛时的损失,这也是权责一致的体现。 但是有些公司的退市就存在争议了,假如有一家公司仍在苦苦经营,虽然公司一直亏损,但是产品还有销路,公司还有客户,只不过因为行业不景气导致公司经营不善,这样的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该不该退市?例如咱们的中国远洋,也曾被*ST处理,距离退市只有一步之遥,假如行业没有转暖,假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了,这样的公司要不要退市?如果退市了,哪有现如今的风光? 还有就是欣泰电气,投资者相信大股东的回购承诺,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进场接盘,直到公司退市,这份承诺也迟迟无法兑现,但是欣泰电气还是要在回购承诺尚未兑现的情况下直接退市?投资者的损失又由谁负担? 不要说有先行赔付,还是要看投资者这个群体,投资者亏损了多少?先行赔付又赔付了多少?两者加以对比,不难说明问题。[详情]

A股17年仅60家公司退市,曾连续4年零退市
A股17年仅60家公司退市,曾连续4年零退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国强 | 北京报道(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8期)责编:赵泽7月7日,新都退(000033.SZ)在经历了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后,被深交所摘牌,成为今年“退市第一股”。在此之前的6月23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曾因涉嫌欺诈发行的*ST欣泰(300372.SZ)也将于7月17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之后亦会被摘牌,恐成今年第二只退市股。今年以来,随着IPO常态化发行,有关退市的讨论也日趋激烈,“只进不出”怪象一度被市场人士痛批。对此,《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了自2001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退市情况,并邀请业内专家和市场人士解读“退市难”怪象。17年间A股退市公司60家,2009—2012年连续4年零退市上市公司“有进有出”是成熟资本市场上的特点。退市率,即退市公司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比例,常被作为衡量一个资本市场能否充分发挥优胜劣汰作用的指标。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此前的研究显示,新兴市场的退市率较低,如香港退市率为2%左右,而成熟市场退市率较高,如英美资本市场在10%左右。A股市场的退市率是什么情况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Wind资讯数据发现,从2001年水仙电器(600625.SH)、广东金曼(000588.SZ)两家公司成为首批退市股以来,剔除吸收合并股票退市情况,A股累计有60家上市公司因亏损和欺诈发行、私有化等因素退市。截至今年7月10日,A股共有3285家上市公司,以此计算,A股累计退市率为1.83%,2001年以来17年的年均退市率仅为0.11%。从数据上看,A股上市公司退市率确实不高,英美等成熟市场的年均退市率是A股的90倍左右,香港等新兴市场的年均退市率也是A股的20倍左右。“退市难”遭到不少市场人士吐槽并非没有根据。从退市公司所属板块来看,沪市主板退市公司共26家,深市主板共33家,创业板1家,中小板为0家。从各年的退市情况看,2001年有3家上市公司退市,2002年增加到7家,2003年为4家。此后逐年增加,2006年有12家公司退市,成为17年中退市最多的一年;接下来,退市的脚步慢了下来,2007年为6家,2008年仅1家,2009—2012年连续4年零退市;2013—2016年分别有3家、1家、2家、1家公司退市,2017年以来有2家公司退市或进入退市程序。这个数据仿佛印证了前段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对现行退市制度的评价,“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在退市制度上做得非常差”,曾经有一段时间加快了退市机制标准的制定,退市速度有所加快,但是到现在为止,与新增的企业相比,退市效率仍极其低下。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呢?鼎钧资本合伙人杨焕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2001—2007年正好是监管部门对金融口清理施行股权分置改革的阶段,监管与处罚做得比较到位;2008—2012年这几年,上市企业牵扯行政关系太多,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而极力保壳,也有权力关系户迫使监管部门让其续命;2013年以来正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时期,尤其是2016—2017年是推行中国特色注册制的重要阶段,这两年对于退市的标准、路径选择以及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都在做铺垫的测试,因此退市公司数量并不多。”退市指标更多元化,利润指标缺陷造就“不死鸟”    我们再从退市原因来分析这60家上市公司,其中,博元退(600656.SH)等47家公司因连续亏损超过3年而退市,东方锅炉(600786.SH)等9家公司因私有化退市,*ST花雕(600659.SH)等3家公司因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而退市,*ST欣泰因欺诈发行而退市。这就涉及到了当前退市的制度问题。2014年10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将上市公司退市分为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两种形式。对于主动退市,《意见》明确了上市公司因收购、回购等活动引发的7种退市情形。在强制退市方面,有“重大违法行为”退市标准、市场交易类退市指标(包括股本总额、成交量、股票市值等)、财务类退市指标(包括净利润、净资产、审计意见类型等)、规范类指标(未改正财务会计报告中的重大差错或者虚假记载,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年报或中报等)、主体资格存续类指标(被法院宣告破产等)等。“重大违法行为”,是指上市公司存在欺诈发行或者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被证监会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因涉嫌犯罪被证监会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的,证券交易所应当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并于一年内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在财务类退市指标中,“连续三年亏损”这个指标让不少市场人士又爱又恨。爱的是这个退市标准威力挺大,比如前文所统计的47家公司就因这个标准被“扫地出门”;恨的是这个指标漏洞不小,ST公司靠领取财政补贴、卖房卖地、高价债权转让、高价出售应收账款、债务被豁免等保壳术“起死回生”,“不死鸟”个股屡现市场。市场人士的白话版解读或许能让普通投资者更准确理解这个指标的缺陷:“一家A股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戴帽成ST,再亏损一年将被暂停上市,暂停上市期间有一年整理期,若这期间还是亏损的话才会被强制退市。而如果在暂停上市的一年整理期内,通过重组等方式让主营扭亏为盈、净资产为正、营收超1000万元,是可以申请恢复上市的。”企业想上市不易,想退市也是一个漫长过程。难怪有市场人士感叹,这项退市制度名义上是发挥市场优胜劣汰作用,实质上却起到对退市公司变相保护的作用。既然这个标准广受诟病,为何不取消它呢?证监会对此曾表示,“连续三年亏损”指标是现行《证券法》确立的退市情形,在法律未做修改的情况下,《意见》依然保留了这一指标。    20家ST公司至少经历两次“生死劫”,专家:地方政府不愿意企业被强制退市Wind资讯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16日*ST济柴(000617.SZ)摘帽至7月10日,已有*ST皇台(000995.SZ)等47家ST股成功摘帽,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又可以至少4年无退市之忧了。对这47家摘帽公司分析发现,狮头股份(600539.SH)已经历4次戴帽与摘帽的“生死劫”,*ST皇台等7家公司经历3次“生死劫”,藏格控股(000408.SZ)等12家公司经历两次“生死劫”。也就是说有20家公司经历了两次及以上戴帽与摘帽的“生死劫”。个股“不死鸟”神话频频发生,客观上造成了相关资本方借壳热,市场上热炒“ST股”等乱象的屡禁不止。缺陷明显、乱象频发,为何会出现这种制度困局呢?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上市公司退市,不只是摘牌这么简单,这涉及到很多的利益纠葛。“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商业信誉,也会影响它的商业往来。如果上市公司是国企,还会涉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即使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或民营控股企业,也会涉及当地的就业、经济增长等问题。所以地方政府是不愿意看到本地企业被强制退市的。”所以,不少地方政府帮助濒临退市公司保壳的新闻屡见不鲜。今年6月26日,*ST嘉陵(600877.SH)发布公告称,获得5712万元财政补贴,这笔费用将记入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中的“营业外收入”科目,增加公司2017年度利润。7月1日,*ST墨龙(002490.SZ)发布公告称,寿光市财政局向其拨付了节能减排奖补资金1.5亿元,上述款项的取得预计将会对公司2017年度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刘俊海还向记者分析说:“从监管部门来说,要考虑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等,也面临不小的压力,上市公司退市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何强制这家退市而不是那家,为何过去不强制退市而现在强制退市,一些公司会质疑这是不是有选择性执法的嫌疑。如果某个公司被强制退市了,中小投资者可能会去证监会抗议等。”曾担任过证监会主席的郭树清谈及退市难问题时也很无奈:“退市制度的实施,理论上大家都赞成,一具体到企业、地方和投资者个人,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除了监管部门和交易所要积极审慎操作,也需要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退市制度趋严信号频传,但今年修订退市标准可能性不大    尽管《意见》被称为史上最严退市制度,但其实施近3年才有5家公司退市。不但招致市场人士的质疑,也引来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建议。证监会官网显示,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182号提案,即《关于上市公司退市过程中引入中介机构托管制度的提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465号建议,即《关于放宽实体企业社会融资、股票上市政策的建议》,都提及了退市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824号建议,即《关于进一步改革监管制度、促进股市健康发展的建议》,也提及了退市问题。可见,退市制度已经受到很高的关注度。此前,证监会副主席姜洋亦指出,今年以来,证监会对退市工作提了几点要求:一是加强信息披露,防止财务造假;二是要求中介机构尽到“看门人”的责任;三是修改完善退市标准,现在正在积极做这方面工作;四是加强交易所一线监管。交易所要真正负起责任,该退市的就要实行退市。半年时间已过,证监会今年推出修订退市标准的可能性大不大?在杨焕看来,“今年修订退市标准的可能性依然不大,因为退市制度是市场的大举措,不可能未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测试就推出来。此外,就目前IPO排队审核的500多家企业数量来看,消化这个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大概到明年三季度结束。届时将是新老政策划断的时间节点。”他还分析说,“退市制度全面推出还必须满足的一个前提,就是中小投资者保护、集体诉讼制度以及网上法庭都需逐渐推行。只有这些配套政策完善了,上市公司的退市速度才会明显提速。”这个判断似乎有一定道理,以《意见》为例,从证监会2014年7月4日发布征求意见稿到当年10月15日正式发布,历经3个多月,而现在有关要修订退市制度还没有充分的酝酿。不过,近期的一些措施似乎表明监管部门执行退市制度力度在加大。今年7月7日,深交所发布《持续深化会计审计监管坚决维护退市制度严肃性》一文,对*ST烯碳(000511.SZ)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并对*ST烯碳试图规避暂停上市的行为,及时采取监管措施。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将持续深化会计审计监管,对利用财务造假、利润操纵来扭亏摘帽,规避连续亏损戴帽、暂停上市及退市等行为从严监管,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关注和问询力度,强化风险提示、督促勤勉尽责、保证审计质量,从而促进市场整体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充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6月28日,深交所、上交所同时发文,提高了投资者参与退市整理期股票买入交易的门槛,“个人投资者买入退市整理股票的,应当具备两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经历,且以本人名义开立的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资产在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日均(不含通过融资融券交易融入的证券和资金)在人民币50万元以上。”这意味着多数小散将不能再参与退市整理期股票,“博傻”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被制止了。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6月以来,连续发布《正确看待上市公司退市》《退市投保安排知多少》等文章,引导投资者正确对待上市公司退市现象。[详情]

退市难:A股17年仅60家公司退市 今年修订退市标准可能性不大
退市难:A股17年仅60家公司退市 今年修订退市标准可能性不大

  原标题:A股17年仅60家公司退市,曾连续4年零退市 退市难:地方政府帮保壳,监管部门被迫帮续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国强 |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8期) 7月7日,新都退(000033.SZ)在经历了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后,被深交所摘牌,成为今年“退市第一股”。在此之前的6月23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曾因涉嫌欺诈发行的*ST欣泰(300372.SZ)也将于7月17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之后亦会被摘牌,恐成今年第二只退市股。 今年以来,随着IPO常态化发行,有关退市的讨论也日趋激烈,“只进不出”怪象一度被市场人士痛批。对此,《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了自2001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退市情况,并邀请业内专家和市场人士解读“退市难”怪象。 17年间A股退市公司60家,2009—2012年连续4年零退市 上市公司“有进有出”是成熟资本市场上的特点。退市率,即退市公司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比例,常被作为衡量一个资本市场能否充分发挥优胜劣汰作用的指标。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此前的研究显示,新兴市场的退市率较低,如香港退市率为2%左右,而成熟市场退市率较高,如英美资本市场在10%左右。 A股市场的退市率是什么情况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Wind资讯数据发现,从2001年水仙电器(600625.SH)、广东金曼(000588.SZ)两家公司成为首批退市股以来,剔除吸收合并股票退市情况,A股累计有60家上市公司因亏损和欺诈发行、私有化等因素退市。截至今年7月10日,A股共有3285家上市公司,以此计算,A股累计退市率为1.83%,2001年以来17年的年均退市率仅为0.11%。 从数据上看,A股上市公司退市率确实不高,英美等成熟市场的年均退市率是A股的90倍左右,香港等新兴市场的年均退市率也是A股的20倍左右。“退市难”遭到不少市场人士吐槽并非没有根据。 从退市公司所属板块来看,沪市主板退市公司共26家,深市主板共33家,创业板1家,中小板为0家。 从各年的退市情况看,2001年有3家上市公司退市,2002年增加到7家,2003年为4家。此后逐年增加,2006年有12家公司退市,成为17年中退市最多的一年;接下来,退市的脚步慢了下来,2007年为6家,2008年仅1家,2009—2012年连续4年零退市;2013—2016年分别有3家、1家、2家、1家公司退市,2017年以来有2家公司退市或进入退市程序。 这个数据仿佛印证了前段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对现行退市制度的评价,“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在退市制度上做得非常差”,曾经有一段时间加快了退市机制标准的制定,退市速度有所加快,但是到现在为止,与新增的企业相比,退市效率仍极其低下。 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呢?鼎钧资本合伙人杨焕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2001—2007年正好是监管部门对金融口清理施行股权分置改革的阶段,监管与处罚做得比较到位;2008—2012年这几年,上市企业牵扯行政关系太多,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而极力保壳,也有权力关系户迫使监管部门让其续命;2013年以来正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时期,尤其是2016—2017年是推行中国特色注册制的重要阶段,这两年对于退市的标准、路径选择以及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都在做铺垫的测试,因此退市公司数量并不多。” 退市指标更多元化,利润指标缺陷造就“不死鸟” 我们再从退市原因来分析这60家上市公司,其中,博元退(600656.SH)等47家公司因连续亏损超过3年而退市,东方锅炉(600786.SH)等9家公司因私有化退市,*ST花雕(600659.SH)等3家公司因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而退市,*ST欣泰因欺诈发行而退市。 这就涉及到了当前退市的制度问题。2014年10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将上市公司退市分为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两种形式。 对于主动退市,《意见》明确了上市公司因收购、回购等活动引发的7种退市情形。 在强制退市方面,有“重大违法行为”退市标准、市场交易类退市指标(包括股本总额、成交量、股票市值等)、财务类退市指标(包括净利润、净资产、审计意见类型等)、规范类指标(未改正财务会计报告中的重大差错或者虚假记载,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年报或中报等)、主体资格存续类指标(被法院宣告破产等)等。 “重大违法行为”,是指上市公司存在欺诈发行或者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被证监会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因涉嫌犯罪被证监会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的,证券交易所应当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并于一年内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在财务类退市指标中,“连续三年亏损”这个指标让不少市场人士又爱又恨。爱的是这个退市标准威力挺大,比如前文所统计的47家公司就因这个标准被“扫地出门”;恨的是这个指标漏洞不小,ST公司靠领取财政补贴、卖房卖地、高价债权转让、高价出售应收账款、债务被豁免等保壳术“起死回生”,“不死鸟”个股屡现市场。 市场人士的白话版解读或许能让普通投资者更准确理解这个指标的缺陷:“一家A股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戴帽成ST,再亏损一年将被暂停上市,暂停上市期间有一年整理期,若这期间还是亏损的话才会被强制退市。而如果在暂停上市的一年整理期内,通过重组等方式让主营扭亏为盈、净资产为正、营收超1000万元,是可以申请恢复上市的。” 企业想上市不易,想退市也是一个漫长过程。难怪有市场人士感叹,这项退市制度名义上是发挥市场优胜劣汰作用,实质上却起到对退市公司变相保护的作用。 既然这个标准广受诟病,为何不取消它呢?证监会对此曾表示,“连续三年亏损”指标是现行《证券法》确立的退市情形,在法律未做修改的情况下,《意见》依然保留了这一指标。 20家ST公司至少经历两次“生死劫”,专家:地方政府不愿意企业被强制退市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16日*ST济柴(000617.SZ)摘帽至7月10日,已有*ST皇台(000995.SZ)等47家ST股成功摘帽,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又可以至少4年无退市之忧了。 对这47家摘帽公司分析发现,狮头股份(600539.SH)已经历4次戴帽与摘帽的“生死劫”,*ST皇台等7家公司经历3次“生死劫”,藏格控股(000408.SZ)等12家公司经历两次“生死劫”。也就是说有20家公司经历了两次及以上戴帽与摘帽的“生死劫”。 个股“不死鸟”神话频频发生,客观上造成了相关资本方借壳热,市场上热炒“ST股”等乱象的屡禁不止。 缺陷明显、乱象频发,为何会出现这种制度困局呢?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上市公司退市,不只是摘牌这么简单,这涉及到很多的利益纠葛。“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商业信誉,也会影响它的商业往来。如果上市公司是国企,还会涉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即使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或民营控股企业,也会涉及当地的就业、经济增长等问题。所以地方政府是不愿意看到本地企业被强制退市的。” 所以,不少地方政府帮助濒临退市公司保壳的新闻屡见不鲜。今年6月26日,*ST嘉陵(600877.SH)发布公告称,获得5712万元财政补贴,这笔费用将记入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中的“营业外收入”科目,增加公司2017年度利润。7月1日,*ST墨龙(002490.SZ)发布公告称,寿光市财政局向其拨付了节能减排奖补资金1.5亿元,上述款项的取得预计将会对公司2017年度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刘俊海还向记者分析说:“从监管部门来说,要考虑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等,也面临不小的压力,上市公司退市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何强制这家退市而不是那家,为何过去不强制退市而现在强制退市,一些公司会质疑这是不是有选择性执法的嫌疑。如果某个公司被强制退市了,中小投资者可能会去证监会抗议等。” 曾担任过证监会主席的郭树清谈及退市难问题时也很无奈:“退市制度的实施,理论上大家都赞成,一具体到企业、地方和投资者个人,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除了监管部门和交易所要积极审慎操作,也需要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退市制度趋严信号频传,但今年修订退市标准可能性不大 尽管《意见》被称为史上最严退市制度,但其实施近3年才有5家公司退市。不但招致市场人士的质疑,也引来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建议。 证监会官网显示,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182号提案,即《关于上市公司退市过程中引入中介机构托管制度的提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465号建议,即《关于放宽实体企业社会融资、股票上市政策的建议》,都提及了退市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824号建议,即《关于进一步改革监管制度、促进股市健康发展的建议》,也提及了退市问题。 可见,退市制度已经受到很高的关注度。此前,证监会副主席姜洋亦指出,今年以来,证监会对退市工作提了几点要求:一是加强信息披露,防止财务造假;二是要求中介机构尽到“看门人”的责任;三是修改完善退市标准,现在正在积极做这方面工作;四是加强交易所一线监管。交易所要真正负起责任,该退市的就要实行退市。 半年时间已过,证监会今年推出修订退市标准的可能性大不大?在杨焕看来,“今年修订退市标准的可能性依然不大,因为退市制度是市场的大举措,不可能未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测试就推出来。此外,就目前IPO排队审核的500多家企业数量来看,消化这个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大概到明年三季度结束。届时将是新老政策划断的时间节点。” 他还分析说,“退市制度全面推出还必须满足的一个前提,就是中小投资者保护、集体诉讼制度以及网上法庭都需逐渐推行。只有这些配套政策完善了,上市公司的退市速度才会明显提速。” 这个判断似乎有一定道理,以《意见》为例,从证监会2014年7月4日发布征求意见稿到当年10月15日正式发布,历经3个多月,而现在有关要修订退市制度还没有充分的酝酿。 不过,近期的一些措施似乎表明监管部门执行退市制度力度在加大。今年7月7日,深交所发布《持续深化会计审计监管坚决维护退市制度严肃性》一文,对*ST烯碳(000511.SZ)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并对*ST烯碳试图规避暂停上市的行为,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将持续深化会计审计监管,对利用财务造假、利润操纵来扭亏摘帽,规避连续亏损戴帽、暂停上市及退市等行为从严监管,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关注和问询力度,强化风险提示、督促勤勉尽责、保证审计质量,从而促进市场整体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充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6月28日,深交所、上交所同时发文,提高了投资者参与退市整理期股票买入交易的门槛,“个人投资者买入退市整理股票的,应当具备两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经历,且以本人名义开立的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资产在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日均(不含通过融资融券交易融入的证券和资金)在人民币50万元以上。”这意味着多数小散将不能再参与退市整理期股票,“博傻”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被制止了。 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6月以来,连续发布《正确看待上市公司退市》《退市投保安排知多少》等文章,引导投资者正确对待上市公司退市现象。[详情]

调查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