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让天使投资人赚到千倍收益的Slack 怎么做产品决策的
让天使投资人赚到千倍收益的Slack 怎么做产品决策的

  让天使投资人赚到千倍收益的Slack,是怎么做产品决策的? 摘要: Slack核心产品团队管理者现身说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注:职场即时通讯应用Slack在6月下旬上市,市值200亿美元,为它的天使投资人Accel带来了3000倍的回报。这家明星企业拥有超强的产品,获得了众多财富500强公司的认可。 作为拥有200亿美元市值,第二个跳过IPO直接上市的巨头Slack,其成功与优秀的产品密不可分。它的产品是如何诞生的,在做重大的功能改进时怎么进行产品决策?本文作者用自己经历的实际案例,讲解了应该如何做出重要的产品决策,并平衡用户和团队内部的意见。  作者Paul Rosania曾在推特负责过Timelines团队(这一团队的功能深刻影响了国内的类似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微博),后又在Slack管理核心产品团队,这个团队做出的产品有43%的财富500强公司都在用。 直面争议 即使是对一个产品里不那么重要的功能进行改动,在团队内部也会经过详细的调查和讨论,并可能产生争论。因为大家都会担心:如果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怎么办?这个错误既可能使用户体验的降低,也可能与公司一贯的目标偏离。 在做推特的信息流功能变更时,我们的团队就遭遇了这种争议与挑战。原来用户看到的信息流是按照发帖时间轴倒序排列的,新的信息流则是按照信息的新鲜度、重要性、用户的兴趣等指标智能排列。 这一功能的改动在决策时,首先在团队的内部引起了反弹,我的两个主要团队成员对此都提出了反对,他们认为按照时间轴倒序排列会让人保持新鲜感,推特的价值是让人们了解正在发生的事,当用户想看新消息,却刷出来三天前的推文,这种新鲜感就会被破坏。 这一功能在测试时也引起了一些用户,尤其是超级用户的反对,他们认为无论是自己在推特发的内容,还是这些内容展示的顺序和方式,都应该符合他们的想法,把推文顺序打乱就像进了他们家重新把家具的摆放重构一样。甚至还有一些用户写了长长的电子邮件来表达不满的情绪。 我对于用智能排序代替时间轴倒序的想法是:如果按时间轴倒序,用户很多时候只会看十分之一的推文,更多的推文就错过了,而在这些被错过的推文中,很多是高质量的。用智能排序则可以把高质量的推文提取出来,让用户看到的信息浓度提高,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面对争议是经常的事,作为团队的领导,我也并不会用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强推,而会用理性的工具再次与团队进行讨论,并验证讨论后的想法是否真的对用户有实际的好处。在信息流这个例子中,我用的是假设树。 假设树 假设树是一个我常用的产品决策工具,它是一个总体论点与支持点组成的结构,有助于理清逻辑关系,并把害怕改变产生的负面情绪以及真正需要改变的问题区分开来。 在改进推特信息流的案例中,假设树的结构是这样的: 顶端假说:智能排序的信息流会让用户更好地了解世界上发生的各种新鲜事。 支持论点1: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加入,改进了现有的相关性算法,让它的信息呈现效果更好。 支持论点2:大多数用户并不会把首页上呈现的所有信息读完。 支持论点3:有很多信息同样很高质量、很有趣,但并不是用户关注的人创作的(他们就会错过这些信息)。 我的建议是,产品团队在进行内部讨论时,不要集中在假设树的顶端假说上,而应集中在各个支持论点。在推特的例子中,如果徘徊在顶端假说,讨论就会纠结在智能(机器)信息流并不能像用户一样认识自己,假如我是用户,肯定不会接受这种功能变动——这样的讨论显然不够深入。 如果讨论集中在三个支持论点,则会更客观更有操作性,信息的呈现效果,用户是否会阅读完全部信息,在现有的技术下是可以被监测和评判的。在操作性上,我们可以用A/B测试去验证每一个支持论点是否成立,验证下来的结果,无论支持论点成不成立,都已经综合了团队内部的思考和用户方面的反馈,最后顶端的假说无论是被证实还是被证伪,都是有依据可循的。使用这样的工具进行产品决策,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团队内部的阻力,也能更精确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Slack的免打扰功能 所有产品最终的目的都是为用户带来价值和好处,这个价值和好处不应该是逆人性的。为自己的产品设立一个符合人性的北极星指标,可以在推出有争议性的新功能时有效的保证不偏离目标。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在Slack推动的免打扰功能(Do Not Disturb),这一功能的内容是:通知和提醒在当地时区的晚上10点到早上8点之间关闭。并且这个功能上线以后是默认开启的。如果一个重要功能的变动在产品推出初期可能影响还不大,但计划推出这个功能时Slack已经有了200万DAU和5000万美元级别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它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 与在推特一样,这个功能在产品团队内部也引起了争议。团队成员们对此的异议是:Slack作为一款企业内部通讯工具,大家对它的依赖很重,而很多工作是需要员工随时随地相应的,如果用户并不知道这一产品功能变化,没有及时收到消息,有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并且有很多跨国公司会使用Slack(前文提过,43%的财富500强),在跨时区交流时,按照时区在固定时段默认关闭提醒也有可能让交流受阻。 面对这些风险,我与我的团队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和测试,解决了很多细节和不同场景方面的问题,但是坚持要推出这个功能。之所以要坚持,之所以能够在团队内部达成共识,是因为我们坚持了Slack这个产品的北极星指标:让人们的工作生活更简单、更愉快、更富有成效。 Slack能够让企业内部的沟通效率提高,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但它的绝大多数用户不是企业领导者,而是普通的员工,他们希望努力工作,也希望有自己的生活。24小时待命会让它们的生活一团糟,失去必要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最后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会下降,对于员工和企业是双输。 这样的功能改动可能不一定在A / B测试中出现明显的不同,也不一定会在某几项数据上带来提升。但是它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能够从底层定义一个产品,让它与众不同。 Slack的Threads Threads对于Slack同样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它能够让用户们就特定的主题进行较为私密的讨论,而不会影响太多人,并且也支持跨部门的协作。 关于推出Threads的初衷,是我从客户那里得到了重要的反馈,他们想要在一个频道内就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例如某个商业提案,并且需要有不同部门的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进来,同时他也能看到其他人对此的评论和上传的各种文件。 对一个产品进行重大的功能改变(包括新增和修改),依据是什么,除了前文提到的北极星指标外,在这个例子里就是客户与用户的反馈。这种反馈在创业初期验证产品的合理性时特别重要,在产品逐渐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同样重要,只有不断的获取客户与用户的真实反馈,并且及时的根据反馈对产品进行修改和更新,才能始终保持生命力,这一逻辑无论在To C产品还是To B产品中都同样适用。 总结 对产品进行重大的功能改动,在产品的初期和成长期都会遇到,而进行这种级别的改动,在团队内部和用户方面遇到阻力都是很有可能的。在面对阻力的时候,怎么做艰难的决定?在理性方面利用假设树和A/B测试进行验证,排除主观和情绪的干扰。在价值方面,尊重用户的人性,设立符合用户人性的北极星指标。产品功能的改动和进化的动力,永远来自用户和客户本身的需求,及时发掘这种需求并对此作出快速和正确的反应,是产品保持生命力的源泉。 本文由阿尔法公社编译自Firstround Reivew,原文作者Paul Rosania。[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06月29日 09:20
为何“美国版钉钉” Slack 值得关注?
为何“美国版钉钉” Slack 值得关注?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Yourseeker 这篇文章是对一家非常喜欢的公司——Slack 的整体复盘。非要总结的话,它是那种特立独行、一骑绝尘、与众不同、鹤立鸡群的公司。四个词义看似相近,但深究起来各有不同。 1)为何 Slack 值得关注 创业公司的唯一追求是增长,增长的核心任务是上市,上市的真正目的是融资并借此完成新一轮增长(至于赚不赚钱另说)。很多年以来,港美股市场概莫如是。 然而不久前出现了一个异类—— Slack,它也完成了公开上市的任务,但它并不打算从公开市场吸血,而是选择“直接上市”。 这种上市方式的特点在于“便宜”,只把现有股票拿去出售,不融新的资金,也就无需撮合交易、推销新股的投行收走一笔“买路财”。而上一次这样做的那家知名公司,叫 Spotify。(据说估值 350 亿美元的 Airbnb 也有这个打算)。 在早些年流行“快速失败”、“快速迭代”的硅谷,并不急于通过上市融得新资金的公司很少见。但 Slack 耐心很足,从财务数据看,其手头现金大约有 8.41 亿美元,以目前的“烧钱效率”算能维持至少 8 年。更不必说它的收入状况正在日趋向好:营收增速高、亏损逐步收窄。 有人把这个事件称为“硅谷对抗华尔街的又一次胜利”。一般情况下,IPO 融资额低于 1.5 亿美元的公司需要拿出约 7% 作为承销费用。而拿到这笔钱的投行倾向于将 IPO 所发新股分配给“优质客户(多为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后者如何回报这种新股分配的自由裁量权呢?在其他交易中支付超额佣金,而这部分佣金常常被称为“软美元(Soft Dollar)”。 如果仅仅把目光聚焦在这个事件本身还是无趣了些。抛开“直接上市”这件事,更多地关注 Slack 这个产品以及背后的公司和人,可以帮我们深入了解背后的很多细节。 2)Slack 的发展历程和真正创新 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在图片分享社区、游戏产品、企业协作工具三方面同时取得一些成绩,你可能会觉得他太异想天开。但巴特菲尔德在某种程度上真的做到了。 借由作价 3000 万美金把 Flicker 卖给雅虎的壮举,他成功说动 Accel 和 A16Z 两家投出 1600 万美元供他做游戏。虽然游戏没做出来,但在此期间供内部员工通讯、协作的工具居然接过“融资的接力棒”,引得亚马逊开出 90 亿美元的支票,并最终拿到 200 亿美元以上的估值。 虽然 Slack 取得的成就不小,但它付出的代价似乎并不高。创始人巴特菲尔德说,公司办公室每晚 6:30 之后都是空的,大家每周工作大概 45 小时。他带着一些经历过繁荣与萧条大周期、但又无比渴望真正做出些东西的人合力打造出这家公司,而未来,将以可持续的方式前进,看着他们的“孩子”长大。 先看看 Slack 的发展历程: 2010 年: Tiny Speck 完成 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 Accel Partners 领投。 2011 年: Tiny Speck 完成 1070万美元 B 轮融资,由 Accel Partners 和 A16Z 领投。同年 9 月 上线 Glitch(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11 月下旬,Glitch 下线“回炉重造”。 2012 年: Glitch 因为没能吸引到“一定体量的玩家”选择关闭。 2013年:Tiny Speck 将重心转为 Slack(名称来源有二:其一是“Searchable Log of All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可搜索的所有通讯和知识日志”的首字母缩写;其二是松弛,表达对工作的一种美好希冀)。到 5 月份,Slack 被大约 45 家公司使用。8月,Slack 测试版发布(但他们对外并不说这只是测试版,因为担心大家认为“beta”这个词代表产品本身有缺陷、不稳定)。年底,Slack 登陆台式机,iOS 和 Android。 2014 年:Slack 于 2 月份公开发布。4月,Slack 完成 4280 万美元 C 轮融资,由 Social Capital 领投。8 月,Tiny Speck 正式更名为 Slack Technologies。10月,完成 1.2 亿美元 D 轮融资,由 Google Ventures 和 KPCB 领投。 2015 年:完成 1.6 亿美元 E 轮融资,由 Social Capital 领投。3 月其中央数据库遭攻击,为防范类似风险,Slack 引入双重身份验证机制。 2016 年:3 月,推出语音通话功能。4 月,完成 2 亿美元 F 轮融资,由 Thrive Capital 领投。10 月,与 IBM 合作,引入 IBM 超级计算机 Watson 的机器学习等功能。12 月,推出视频聊天功能。 2017 年:1 月,推出 Threaded Messaging(跨频道聚合、支持更快捷搜索)。9月,完成 2.5 亿美元 G 轮融资,由 SoftBank 领投。9 月底,推出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原生版。10 月,推出跨公司协作沟通功能。 2018 年:提拔早期雇员 Allen Shim 为首任 CFO(之前为 SVP,负责财务和运营)。 对以上信息做些 highlight 和补充分析: 1)Slack 从真正上线到成为独角兽(估值过 10 亿美元)仅仅花了 8 个月时间(201402-201410),靠的完全不是花大钱砸广告/花式营销,而是创始人巴特菲尔德和他的团队此前开发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的经验。 2)Slack 的诞生纯属巧合。早期投资人入局是因为觉得这会是一家不错的游戏公司,而团队内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没把主要精力花在开发 SaaS 产品上。他们只是因为内部需要异地协作,自己搭了工具,不断修修补补添加新功能,很久之后才意识到这个工具的商业化潜力。 3)巴特菲尔德及其团队因为有了游戏方面的专业知识,知道如何让重复的任务变得有趣和吸引人,把这套方法论引入工作环境和沟通流程,才让 Slack 变得如此易用。 4)Slack 的前身 Tiny Speck 做游戏之所以失败,表面原因是引入和平、非暴力的玩法无法吸引足够多喜欢刺激、对抗、挑战的玩家;深层原因则是押错了平台,它几乎完全依赖 Flash 架构,无法移植到其他开放性的平台,严重阻碍了潜在受众的使用。 5)虽然内部评价很高,但 Slack 向外扩张之路十分稳健。随着“小白鼠”团队变多,用户使用体验发生了巨大变化。巴特菲尔德和团队非常细致地研究早期采用者的反馈,借此调整和改进产品。换句话说,Tiny Speck 不追求尽快增长,而是专注于稳步增长。 6)Slack 在两个维度上做到了真正的创新:透明度和集中度。在此之前,员工必须通过询问才能了解同事的工作内容和进度,必须在 Slack、Dropbox、Outlook 上不断切换。而借助 Salck,员工可以随时全局浏览项目的长期进展,可以避免多个程序之间切换的干扰。 7)Slack 在做产品评估时兼具定性和定量。他们的北极星指标是发送消息数。如果一个组织的用户发送消息数达到 2000 条,留存率将会飙升。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对于 50 人团队来说,这意味着约 10 个小时的消息。对于 10 人团队来说,这大概是一周的消息量。 8)Slack 真正明白自己的销售对象:它不是要引导个人用户,而是必须说服整个团队试用。如果一个九人技术团队中八个人喜欢,但有一个坚持不用,那这个团队也很可能流失。如何获取每个人的支持?一方面它把付费压力只留给一个人——团队主导者,另一方面是客服足够强大和用心,能照顾所有人感受,确保产品尽可能 work。 9)Slack 很早就针对用户使用流程引入了 Hook 模型:利用一些“钩子”促使用户付诸行动,然后针对行为给予部分奖励,让部分投入可以产出“回报”,借由“回报”引发新的“钩子”,既游戏化又很套路。 10)产品会达到天花板、会饱和,但平台不会。Slack 从产品到平台的过渡是如何完成的?关键一步是 Slackbot,个性化机器人功能。一方面,这能帮用户打造一个自己专属的、更具可扩展性的 Slack;另一方面,Slack 对其应用生态系统强力投入,它专门成立 Slack Fund 来鼓励用户/开发者开发新的机器人,应用程序和 Slack 集成工具,为此投资超过 8000 万美元。 11)Slack 很有想象力。2017 年它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引入一项新功能:允许来自不同公司的用户加入共享 channel。这意味着,Slack 用户第一次可以与自己团队之外的人聊天。从业务角度看,这个功能的用途有限,但它有借此附上社交网络功能的考虑。 3)Slack 及其同类公司的数据对比分析 通过和知名美国企业服务公司(Zoom 等)进行比较,我们看看各项指标上,Slack 的优势和弱点在哪里。 Slack 2017 年的收入 1.05 亿美元,2018年 2.21 亿美元,2019 年 4.01 亿美元(财政年度而非自然年,Slack 的算法是当年 1 月 31 日结束)。Zoom 的收入分别为 6100 万美元、1.51 亿美元和 3.31 亿美元。 可以看出,上图蓝色相对而言数值较小,但增速更快。反过来讲,2018、2019 财年的增速分别是 110%、82%,也相当可怕。 Slack 的平均年度合约价值是最小的,不到 4.6k 美元,和 Zoom 最为接近。这其实反映出蛮有意思的现象:过去十年中,美国两家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协作工具,都采用了 bottom-up(自下而上)的策略。  对比来看,2019 年 Slack 客户有 88k 位,高于 Zoom的 51k。Slack 平均每个组织大约有 17 个用户,每月付费 10 万美元以上的账户大概占收入的 40%。 由此可见,收入上依然是大客户占优,但大客户基数和不算太小的 ACV(平均客户价值)相结合,整体而言收入反倒不低。 从毛利率来看,Slack 毛利率比 Zoom 高 6 个点左右。 原因可能在于载体不同,由此带来的基础设施成本不同。Slack 上主要承载文本和图像,Zoom 则承载视频,后者的基础设施成本理论上更高。  这个指标是销售效率,Slack 的销售效率超过 111%。简单来说,这意味着今年在销售和营销上每支出 1 美元,明年毛利将增加 1.11 美元。Zoom 的销售效率为180%,更可怕。 或许可以这样解释其中的差异:Zoom 偏向于外部病毒化传播,而 Slack 偏向内部。用 Zoom 开视频会议主要面向公司外部,而 Slack 的工作信息一般面向内部。一般来说,前者的转化系数更高,因此销售效率更高。 从数据看,Slack 把 39% 的收入花在研发上(1.56 亿美元),而 Zoom 则是 10%(3300万美元)。一个额外信息是,Zoom 雇佣了 1000 名员工,Slack 员工数 1500 人。 对比可见,Zoom 盈利能力更强。驱动因素有二:其一是上面提到的销售效率,其二是 Zoom 研发费用花在了刀刃上,什么意思呢?它大部分技术研发都在中国。 4)写在最后  在我看来,Slack 这家公司之所以很不一样,其实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其灵魂人物巴特菲尔德于 2013 年产品上线前发给内部团队一份 memo(于 2014 年公开)。有点像对内 pr,但对我们外人而言,可以从中一窥 Slack 到底想干啥。  他首先坦言:自己心目中最好的(也许是唯一的)评价创新的标准是:该产品/服务能否改变人类的某个行为习惯。没有哪个‘小创新’能做到这一点,而所有‘大创新’都确确实实地做到了。  以此为标准,Slack 算一种‘大创新’。它虽然不像自动驾驶、可植入芯片那样吸人眼球、引发业界重大革命,但是任何团队用了 Slack 都应该能大大降低交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改善成员之间的关系。  Slack 将其定义为:重组团队架构的能力。 在他们看来,软件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种形式(当然,也需要借此盈利)。 再拆解一下,Slack 真正想卖的是优化信息过剩、缓解工作压力、从冗余噪音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他们希望能够带给用户的是更好的组织和更好的团队。  怎么理解这事?打个比方,就像是一个生产马鞍的公司,他们当然可以只卖马鞍,但如果这样做,他们能卖出附加值的,最多不过是高质量皮革和装饰品。 但是如果他们卖骑马这项服务,不仅有了更好的场景去推广马鞍,更有可能创造更大的市场(如资助学校骑马体验项目等)。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在更广的层面思考问题。  这个概念其实一点都不新鲜:哈雷不只卖摩托车,还卖自由和独立的思想;奢侈品牌真正想让用户 buy in 的,是‘成为更好的你’。 再比如 Lululemon。一开始,瑜伽的市场很小。他们做了些什么?帮人找瑜伽教室,提供免费课程,提供赞助,协助培训瑜伽训练等等。这些行为意在把整个瑜伽市场的蛋糕做大。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Marc Andreessen 曾在博客里讲过: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找到 product-market fit 是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初创公司只有两种:找到 pmf 和没找到的。 Slack 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而他们给出的回应则是:创造属于自己的 market。  本文参考文章: https://producthabits.com/how-slack-became-a-5-billion-business-by-making-work-less-boring/ https://medium.com/@stewart/we-dont-sell-saddles-here-4c59524d650d[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06月24日 09:01
Slack上市首日暴涨50% 企业服务市场为何这么能吸金
Slack上市首日暴涨50% 企业服务市场为何这么能吸金

  原标题:Slack上市首日暴涨近50%,企业服务市场为何吸金力这么强? 来源:美股研究社 6月20日,“美国版钉钉”Slack成为昨天美股上市当中的最强黑马,它未按照传统方式IPO,以直接上市的方式让它成为近期美股独角兽企业当中的“另类”。上市首日,Slack的股价表现就证明了它的底气跟吸金能力,开盘较26美元发行价涨超50%,市值一度突破230亿美元。 今年上市的企业应用服务的公司股价表现都很不错,另外一家独角兽视频会议解决商Zoom上市当日大涨70%,目前上市近两个月之后,股价从发行价36美元,已经涨至102美元。同样在今年上市的基于云的管理软件公司PagerDuty和网络安全软件制造商CloudStrike,股价表现均翻了一倍。 企业应用独角兽相继上市后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这一定程度上也让Slack抓住了这股天时地利人和的热风,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也说明了它的未来发展受到资本关注。只是对于Slack来说以DPO的形式上市说明它很有勇气,只是后续股价能否继续保持这种高涨势头?在美股研究社看来,Slack未来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Slack选择“直接上市”股价大涨近50% 另类上市凸显Slack十年发展底气足 作为Saas领域的明星企业,Slack这次上市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最主要的是它选择“直接上市(directlisting)”,省去IPO路演让它不经过承销商,不发新股,投资者也会被允许立即开始出售现有股票。这一操作一开始也让外界好奇为何Slack有如此大的胆量,毕竟此前有不少科技独角兽企业Lyft、Uber等上市后股价表现挺让外界失望的,然而上市首日的股价让它成了一匹黑马。 Slack上市参考价格设定为每股26美元,首日开盘报价为38.50美元,开盘较发行价涨超50%。该公司股价盘中最高至42.00美元,涨幅达到61.5%,市值一度突破230亿美元,比去年最后一轮融资的71亿估值高出了3倍以上。截止文章发稿,Slack的盘后股价为38.89美元,总市值为194.84亿美元。 根据Slack首日上市的股价表现,这家公司不仅成功在美股市场刷了一波很强的存在感,更为重要的是它用实力说明了直接上市并不会影响到股价涨势。为何Slack会敢择直接上市?据接近Slack管理层的人士称,Slack计划采取上述方式直接上市,其原因在于公司认为这是一条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上市途径。在美股研究社看来,直接上市让Slack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支撑它这样做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公司的发展潜力不能忽视。 Slack创立于2009年,目前发展已经将近十年,但它一开始的诞生只能说是一种意外。据悉连续创业者Butterfield向雅虎出售其共同创立的Flickr之后,转而开发大型在线多人游戏Glitch,其中他们为团队沟通开发出内部通讯软件本来只是一款主创游戏的副产品,在主创游戏倒闭后,没想到存活下来的Slack却上演了一出逆袭上市的戏码。 作为一款企业协作应用软件,Slack备受资本市场追捧,融资一直顺风顺水,估值一路走高。2018年8月,Slack以4.27亿美元完成H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71亿美元。截至本轮,Slack总共筹集了近12.1亿美元资金。根据之前披露的招股书来看,在营收方面,Slack称其2019财年营收达到了4.006亿美元,与2018财年的2.205亿美元相比大幅增长82%,相比之下2017财年为1.052亿美元。 (图源猎云网) 截至1月底该公司旗下应用的每日活跃用户人数达到了1000万人以上,其中付费用户人数仅为8.8万人,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增长了近50%,与2017年的3.7万人相比增长一倍以上。截至今年4月底,Slack拥有超过95,000名付费客户。拥有一定规模的付费用户则是Slack的终极底牌。Slack通过销售订阅来创造营收。付费客户通常根据Slack上的用户数量按月或按年付费。 从核心数据的表现来看,可以看出Slack的发展潜力还是很有想象空间,在上市前它在企业服务市场已经声名大噪,截至2019年1月31日,该公司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1亿美元,从它的发展实力来看可以看出Slack的底气还是很足。作为继Spotify之后第二个直接上市的企业,Slack的未来股价走势还是备受外界关注,只是后续能否继续保持高涨势头还是考验它的营收能力,在美股研究社看来,上市后的Slack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Slack的商业模式虽受到资本市场看好 但业务护城河还不足以稳住股价走势 在今年一众上市的科技独角兽中,Slack、Zoom、PagerDuty、CloudStrike这样服务企业的公司似乎更受市场欢迎,这也说明B端企业服务市场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是投资人能否持续追捧企业服务板块,此波热潮将持续多久,最终仍将取决于公司成长潜力和盈利前景。在美股研究社看来,Slack虽说成为企业协作应用里的上市代表企业,但目前来看它并未在这行处于绝对的领先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巨头之间它要走的路并不那么平坦。 1、 Slack亏损收窄但亏损额度并不低,何时扭亏为盈还很难有明确的定论 在Slack披露的招股书中,关于它的亏损同样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2019财年中,Slack的净亏损为1.389亿美元,相比之下2018财年的净亏损为1.401亿美元,2017财年的净亏损为1.469亿美元。该公司2019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07亿美元,相比之下2018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81亿美元,2017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69亿美元。 Slack此前也表示,“在预期可见的未来,公司还是会亏损而且可能将来也不会盈利。对于投资者而言,Slack的股票是否值得投资成长潜力和盈利前景是两个重要参考指标,对比另外一家企业服务巨头Zoom来说它上市前就实行盈利,这也让它现在的股价表现仍然保持好的涨势。对于Slack来说,上市后亏损问题对它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定时炸弹,毕竟资本市场同样很现实也很理智。 2、 Slack虽保持高速发展,但早已引来微软、谷歌、Facebook等巨头觊觎 作为一款办公协作软件开放,Slack集合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等功能,成为分散的沟通方式的聚集中心,帮助用户在工作场景中实现信息聚合。正是由于产品口号是Be Less Busy,这也让它备受用户青睐,目前旗下日活用户数量达到千万级别。但企业服务市场毕竟巨头云集,B端也成为它们布局发展的重点。 传统企业巨头微软(MSFT)和思科(CSCO)已经推出了与Slack竞争的产品,技术巨头Alphabet(GOOGL)和Facebook(FB)也是如此。这些竞争对手已经在协作软件市场取得了重大进展。微软的Teams应用程序已经拥有50万个组织作为用户,而Facebook的Workplace声称超过200万个人作为付费用户。这些科技巨头布局资金、资源、知名度更高,而且这些企业都背靠有更为强大的生态,可以说相对Slack而言竞争实力并不差。 3、Slack积极在海外市场发展业务,但在海外市场未来的竞争会更激烈 2016年至今,Slack将产品航向改为平台化,在增加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一系列新的产品功能同时,Slack还推出了对法语、德语以及西班牙语语言选项的支持,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Slack称目前全球日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分布于150多个国家,一半的用户来自美国之外,虽说Slack积极拓展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但海外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火热化。 对于Slack来说,随着越来越多地区的企业对于移动智能办公的需求在提高,其实这一定程度上也让本地市场诞生不少企业协同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就有阿里钉钉、腾讯企业微信。在Slack本身商业模式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的前提下,海外市场复制它的模式并非不可能,在这样的前提下不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在其它海外市场它要面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Slack要提升平台实力扛住巨头围攻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增强业务竞争力 此前华尔街分析师Rishi Jaluria就指出,对Slack后续增长潜力有所担忧。招股书中显示,Slack截至4月30日的2020财年第一财季同比增长67%至1.348亿美元,增幅低于去年同期的89%。该公司还公布,第一财季亏损3840万美元,也高于上年同期亏损的2630万美元。从核心数据来看,Slack的未来发展还是面临不小的挑战,未来要想赢得更多投资者的信任还是要有更强的营收实力来证明平台的增长价值。 对于Slack来说,核心业务的竞争实力仍然是拉开跟同行差距的重要壁垒。未来Slack加大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如何用技术带给用户更好的服务体验很重要。据悉Slack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集成到slack中,帮助用户排定任务的优先级,减少非必要的聊天。只有让用户体验更好,技术上的实力壁垒更强劲才能让Slack吸引到更多企业。 Slack CEO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此前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未来5年至7年,电子邮件在企业内部将逐渐走向消亡,这也意味着企业服务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于Slack来说如何在这个领域挖掘到更多业务营收的增长动力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毕竟在移动智能办公时代,企业会有更多元化的需求。据悉Slack未来仍然聚焦企业业务,继续开发更多企业解决方案来满足B端企业市场的需求。 对于Slack来说,上市首日股价大幅收高,显示近期投资人对企业应用的信心,未来要想继续保持这么高的股价涨势仍然需要用更好的财报业绩来说话。未来如何尽快的收窄亏损额度直至盈利,这些将会直接关系到Slack的市值涨幅,能否在短期扭亏为盈考验的还是它的盈利能力,美股研究社后续也会继续跟进这家独角兽企业的发展。[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06月23日 02:00
Slack上市首日暴涨近50% 企服市场为何吸金力这么强?
Slack上市首日暴涨近50% 企服市场为何吸金力这么强?

   来源:美股研究社 6月20日,“美国版钉钉”Slack成为昨天美股上市当中的最强黑马,它未按照传统方式IPO,以直接上市的方式让它成为近期美股独角兽企业当中的“另类”。上市首日,Slack的股价表现就证明了它的底气跟吸金能力,开盘较26美元发行价涨超50%,市值一度突破230亿美元。 今年上市的企业应用服务的公司股价表现都很不错,另外一家独角兽视频会议解决商Zoom上市当日大涨70%,目前上市近两个月之后,股价从发行价36美元,已经涨至102美元。同样在今年上市的基于云的管理软件公司PagerDuty和网络安全软件制造商CloudStrike,股价表现均翻了一倍。 企业应用独角兽相继上市后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这一定程度上也让Slack抓住了这股天时地利人和的热风,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也说明了它的未来发展受到资本关注。只是对于Slack来说以DPO的形式上市说明它很有勇气,只是后续股价能否继续保持这种高涨势头?在美股研究社看来,Slack未来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01 Slack选择“直接上市”股价大涨近50% 另类上市凸显Slack十年发展底气足 作为Saas领域的明星企业,Slack这次上市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最主要的是它选择“直接上市(directlisting)”,省去IPO路演让它不经过承销商,不发新股,投资者也会被允许立即开始出售现有股票。这一操作一开始也让外界好奇为何Slack有如此大的胆量,毕竟此前有不少科技独角兽企业Lyft、Uber等上市后股价表现挺让外界失望的,然而上市首日的股价让它成了一匹黑马。 Slack上市参考价格设定为每股26美元,首日开盘报价为38.50美元,开盘较发行价涨超50%。该公司股价盘中最高至42.00美元,涨幅达到61.5%,市值一度突破230亿美元,比去年最后一轮融资的71亿估值高出了3倍以上。截止文章发稿,Slack的盘后股价为38.89美元,总市值为194.84亿美元。 根据Slack首日上市的股价表现,这家公司不仅成功在美股市场刷了一波很强的存在感,更为重要的是它用实力说明了直接上市并不会影响到股价涨势。为何Slack会敢择直接上市?据接近Slack管理层的人士称,Slack计划采取上述方式直接上市,其原因在于公司认为这是一条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上市途径。在美股研究社看来,直接上市让Slack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支撑它这样做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公司的发展潜力不能忽视。 Slack创立于2009年,目前发展已经将近十年,但它一开始的诞生只能说是一种意外。据悉连续创业者Butterfield向雅虎出售其共同创立的Flickr之后,转而开发大型在线多人游戏Glitch,其中他们为团队沟通开发出内部通讯软件本来只是一款主创游戏的副产品,在主创游戏倒闭后,没想到存活下来的Slack却上演了一出逆袭上市的戏码。 作为一款企业协作应用软件,Slack备受资本市场追捧,融资一直顺风顺水,估值一路走高。2018年8月,Slack以4.27亿美元完成H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71亿美元。截至本轮,Slack总共筹集了近12.1亿美元资金。根据之前披露的招股书来看,在营收方面,Slack称其2019财年营收达到了4.006亿美元,与2018财年的2.205亿美元相比大幅增长82%,相比之下2017财年为1.052亿美元。 ( 图源猎云网) 截至1月底该公司旗下应用的每日活跃用户人数达到了1000万人以上,其中付费用户人数仅为8.8万人,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增长了近50%,与2017年的3.7万人相比增长一倍以上。截至今年4月底,Slack拥有超过95,000名付费客户。拥有一定规模的付费用户则是Slack的终极底牌。Slack通过销售订阅来创造营收。付费客户通常根据Slack上的用户数量按月或按年付费。 从核心数据的表现来看,可以看出Slack的发展潜力还是很有想象空间,在上市前它在企业服务市场已经声名大噪,截至2019年1月31日,该公司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1亿美元,从它的发展实力来看可以看出Slack的底气还是很足。作为继Spotify之后第二个直接上市的企业,Slack的未来股价走势还是备受外界关注,只是后续能否继续保持高涨势头还是考验它的营收能力,在美股研究社看来,上市后的Slack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02 Slack的商业模式虽受到资本市场看好 但业务护城河还不足以稳住股价走势 在今年一众上市的科技独角兽中,Slack、Zoom、PagerDuty、CloudStrike这样服务企业的公司似乎更受市场欢迎,这也说明B端企业服务市场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是投资人能否持续追捧企业服务板块,此波热潮将持续多久,最终仍将取决于公司成长潜力和盈利前景。在美股研究社看来,Slack虽说成为企业协作应用里的上市代表企业,但目前来看它并未在这行处于绝对的领先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巨头之间它要走的路并不那么平坦。 1、 Slack亏损收窄但亏损额度并不低,何时扭亏为盈还很难有明确的定论 在Slack披露的招股书中,关于它的亏损同样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2019财年中,Slack的净亏损为1.389亿美元,相比之下2018财年的净亏损为1.401亿美元,2017财年的净亏损为1.469亿美元。该公司2019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07亿美元,相比之下2018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81亿美元,2017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69亿美元。 Slack此前也表示,“在预期可见的未来,公司还是会亏损而且可能将来也不会盈利。对于投资者而言,Slack的股票是否值得投资成长潜力和盈利前景是两个重要参考指标,对比另外一家企业服务巨头Zoom来说它上市前就实行盈利,这也让它现在的股价表现仍然保持好的涨势。对于Slack来说,上市后亏损问题对它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定时炸弹,毕竟资本市场同样很现实也很理智。 2、 Slack虽保持高速发展,但早已引来微软、谷歌、Facebook等巨头觊觎 作为一款办公协作软件开放,Slack集合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等功能,成为分散的沟通方式的聚集中心,帮助用户在工作场景中实现信息聚合。正是由于产品口号是Be Less Busy,这也让它备受用户青睐,目前旗下日活用户数量达到千万级别。但企业服务市场毕竟巨头云集,B端也成为它们布局发展的重点。 传统企业巨头微软(MSFT)和思科(CSCO)已经推出了与Slack竞争的产品,技术巨头Alphabet(GOOGL)和Facebook(FB)也是如此。这些竞争对手已经在协作软件市场取得了重大进展。微软的Teams应用程序已经拥有50万个组织作为用户,而Facebook的Workplace声称超过200万个人作为付费用户。这些科技巨头布局资金、资源、知名度更高,而且这些企业都背靠有更为强大的生态,可以说相对Slack而言竞争实力并不差。 3、Slack积极在海外市场发展业务,但在海外市场未来的竞争会更激烈 2016年至今,Slack将产品航向改为平台化,在增加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一系列新的产品功能同时,Slack还推出了对法语、德语以及西班牙语语言选项的支持,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Slack称目前全球日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分布于150多个国家,一半的用户来自美国之外,虽说Slack积极拓展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但海外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火热化。 对于Slack来说,随着越来越多地区的企业对于移动智能办公的需求在提高,其实这一定程度上也让本地市场诞生不少企业协同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就有阿里钉钉、腾讯企业微信。在Slack本身商业模式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的前提下,海外市场复制它的模式并非不可能,在这样的前提下不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在其它海外市场它要面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03 Slack要提升平台实力扛住巨头围攻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增强业务竞争力 此前华尔街分析师Rishi Jaluria就指出,对Slack后续增长潜力有所担忧。招股书中显示,Slack截至4月30日的2020财年第一财季同比增长67%至1.348亿美元,增幅低于去年同期的89%。该公司还公布,第一财季亏损3840万美元,也高于上年同期亏损的2630万美元。从核心数据来看,Slack的未来发展还是面临不小的挑战,未来要想赢得更多投资者的信任还是要有更强的营收实力来证明平台的增长价值。 对于Slack来说,核心业务的竞争实力仍然是拉开跟同行差距的重要壁垒。未来Slack加大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如何用技术带给用户更好的服务体验很重要。据悉Slack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集成到slack中,帮助用户排定任务的优先级,减少非必要的聊天。只有让用户体验更好,技术上的实力壁垒更强劲才能让Slack吸引到更多企业。 Slack CEO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此前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未来5年至7年,电子邮件在企业内部将逐渐走向消亡,这也意味着企业服务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于Slack来说如何在这个领域挖掘到更多业务营收的增长动力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毕竟在移动智能办公时代,企业会有更多元化的需求。据悉Slack未来仍然聚焦企业业务,继续开发更多企业解决方案来满足B端企业市场的需求。 对于Slack来说,上市首日股价大幅收高,显示近期投资人对企业应用的信心,未来要想继续保持这么高的股价涨势仍然需要用更好的财报业绩来说话。未来如何尽快的收窄亏损额度直至盈利,这些将会直接关系到Slack的市值涨幅,能否在短期扭亏为盈考验的还是它的盈利能力,美股研究社后续也会继续跟进这家独角兽企业的发展。 [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06月22日 08:16
资本看好特性企服 Slack以DPO模式登陆纽交所
资本看好特性企服 Slack以DPO模式登陆纽交所

   6月20日,美国职场即时通讯应用Slack的母公司Slack Technologies正式挂牌纽交所,股票代码为“WORK”。 Slack上市参考价格设定为每股26美元,首日开盘报价为38.50美元,开盘较发行价涨超50%。该公司股价盘中最高至42.00美元,涨幅达到61.5%。 类似于钉钉和企业微信,Slack是一款企业协作应用软件,集合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以及统一搜索功能于一体,在工作场景中实现信息聚合。成为分散的沟通方式的聚集中心。外媒一项统计表示,在使用Slack之后,用户的邮件减少至少50%,因而Slack被称为是“邮件杀手”。 Slack创始人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Stewart Butterfield)在上市演讲中表示,“未来5年至7年,电子邮件在企业内部将逐渐走向消亡。每个人都将选择Slack,因为企业可以为员工设置公共和私人渠道,可以相互协作和直接传递消息。” Slack DPO的背后逻辑 Slack在上市前并没有进行路演,也未发行新股,而是选择DPO(直接上市),成为继Spotify(美国音乐流媒体服务公司)之后第二家采取“直接上市”模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直接上市的好处在于省却繁琐的IPO步骤、节省等待时间并且避免了中间商(投行)赚差价。 按照常规流程,一家企业想要上市,首先得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即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一般由投行作为承销商,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估值,随后进行路演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定价发行新股。通常情况下,DPO的条件有二,其一要有很大知名度;其二是要有足够多的股东,这并不是一般企业可以做到的。而Slack恰恰正是全球SaaS 领域炙手可热的明星公司,据钛媒体统计,Slack自2014年正式上线后公开的6轮融资总额超12亿美元,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SaaS创业公司。 据相关专业人士分析,Slack此时直接挂牌是正赶上了好时机。近两个月以来,资本市场持续看好有特性的企业服务和消费类公司的IPO。其中包括网络安全公司 CrowdStrike、在美华人创业的企业视频公司Zoom,、来自以色列的零工经济公司 Fiverr、新食品材料公司Beyond Meat、高端商品电商公司Revolve Group以及宠物用品公司Chewy,它们在上市之后都有着很好的表现。 GGV纪源资本早于2016年就投资了Slack,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Hans认为,“Slack是在Spotify之后也选择直接在纽交所挂牌而没经历IPO过程的知名企业。这就意味着Slack的股东和员工无需等待6个月就能卖出股票。与此同时,Slack不发行新股则代表其股权不会因为IPO而被稀释。”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不经历IPO的过程则意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新股东对公司历史故事、未来愿景以及财务情况了解的机会。 根据其招股书,Slack2017、2018和2019财年的收入为1.052亿美元、2.205 亿美元和 4.006 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10%和82%。而在这三个财年净亏损分别为1.469 亿美元、1.401亿美元和 1.389 亿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净亏损占收入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此外,Slack宣布2020财年的营收预计会达到5.9亿美元。这相比于前一年,其营收增长率将达到了50%,而2021财年的营收预计会达到9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9年4月30日,其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92亿美元。这足以说明Slack有着充足现金流,无需上市来筹集大量资金周转业务,看上的只是这个流动性较强的市场。 而拥有一定规模的付费用户则是Slack的终极底牌。Slack通过销售订阅来创造营收。付费客户通常根据Slack上的用户数量按月或按年付费。自2014年推出正式版以来,Slack的客户群发展迅速,在截至2019年1月31日的三个月中,DAU(每日活跃用户)超1000万。截至今年一月底,Slack拥有超过600,000个组织,每个组织拥有三个或多个用户。据Slack统计,逾500,000个组织有免费订阅计划;逾88,000名付费客户。截至今年4月底,Slack拥有超过95,000名付费客户。 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Hans表示,“我们看好Slack未来的成长空间,产品规划、企业应户对其的依赖性,和付费意愿。Slack今年第一季度业务表现不错,销售额是一亿三千四百万美元,比去年同期有66%的成长。亏损虽然也有成长,但花的有价值。” 走在颠覆的道路中的Slack “我们围绕人类的实际需求构建软件和用户界面。我们疯狂地关注客户对免费和付费订阅计划的支持,并将其视为我们公司的关键和战略任务。我们相信,人们应该离开每一个互动与Slack代表的感觉,他们已经听到,尊重和帮助的人谁真正理解Slack。”Slack的招股书中描述到,这也正是其以客户为中心、围绕极致的体验感作为产品设计准则的体现。 Slack的最大特殊性在于搜索、同步和文件共享,即用户在阅读文件或对话时,可以标记和存储的内容以便在下次检索时能轻易回溯,除此之外,Slack可同步多个设备内容以及进行简单的文件共享。相比较其它工作软件,例如色调单一、复杂的UI的微软office,Slack则侧重于轻松活泼的商标、表情符号以及Slack自身偷懒趣味品牌寓意让其在竞争之初就占据相当的优势。 事实上,创始人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并没有一开始就深耕职场即时通讯领域,Slack更像是一款机缘性产物。 Slack的前身是由巴特菲尔德创办的游戏公司“Tiny Speck”,自2009年起,Tiny Speck开始研发一款名为Glitch的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为方便身处不同城市的四人团队沟通,Tiny Speck开始研发一款用于公司内部沟通的工具。随着Tiny Speck公司在博客中坦言Glitch本身存在的问题后,Glitch的开发项目在2012年正式取消,于2013年正式转战Slack职场即时通信工具。 2013年5月,Slack的预览版正式发布, 发布时Slack采用邀请机制,在发布当天就向8000人发出邀请。2014年2月,Slack发布正式版,此时Slack已拥有6万多名日活用户和1.5万名付费用户,之后的3年用户增长驶向快车道。2016年至今,Slack将产品航向改为平台化,在增加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一系列新的产品功能同时,Slack还推出了对法语、德语以及西班牙语语言选项的支持,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而Slack计划在其他国家开设办事处,雇佣销售和客户体验人员也印证了这一点。 据钛媒体了解,截至今年1月底,有超过3名使用者的Slack用户已逾60万个。其中8.8万个付费用户中有很多来自财富一百强的企业,目前主要客户包括了Trivago、BBC、Lyft、21世纪福克斯和Shopify等。除了对B端展现极强的粘性,风投界很多明星公司和个人也十分亲睐Slack,其中公司层面包括Social Capital、Accel、谷歌风投、Trive Capital、软银、KPCB、DST、Index、GGV、斯道资本等。 Slack直接登陆纽交所主要源于其在需求之下对产品极致性的打磨以及对传统的颠覆(包括工作、宣传模式),与此同时,Slack也面临构建生态系统的挑战。它的成功对于国内同类型企业来说,不无是个可以借鉴的模版。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桑明强)[详情]

钛媒体 | 2019年06月21日 08:53
Slack上市首日股价大涨近50%!企业服务市场咋这么火?
Slack上市首日股价大涨近50%!企业服务市场咋这么火?

  Slack上市首日股价大涨近50%!企业服务市场咋就这么火? Slack CEO表示:“尽早为员工提供选择更为重要。” 一群失败游戏开发者意外做出的工作通讯软件,造就了今年美股最快套现的科技股。 当地时间6月20日,企业沟通协作工具Slack跳过路演定价、发新股募资,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直接挂牌交易,代码“WORK”。 在上市前夕,纽交所为Slack做出了每股26美元的参考价格。Slack开盘股价即上涨接近40美元,经过一天的平稳交易后,以每股38.65美元的价格收盘,涨幅超过48%,市值超过200亿美元。其上一轮融资估值约为71亿美元。 Slack的市值已经超过了Lyft。在今年一众上市的科技独角兽中,Slack、Zoom这样服务企业的公司似乎更受市场欢迎。Slack采用了华尔街罕见的“直接上市”方式,其现有股份可以在挂牌后随时出售,而不必熬过股价波折的禁售期。 创立十年以来,Slack占据了通讯协作软件市场的先发优势,近年也迎来了微软、Google、Facebook等巨头推出的竞争产品,以及他们背后的Office 360、G Suite等生态。在完成了上市里程碑后,Slack很难免于和巨头直接竞争。 Slack成功上市,美国企业协同工作软件竞争日趋激烈,证明这一市场需求仍未得到满足。在海内外市场,尤其随着远程协作和移动办公的趋势加强,人们都需要一款能够在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流畅运行,高效便捷美观的协同工作软件。尽管各家科技企业推出了不同的工具,用户仍对界面美观、沟通合作、文件分享、集成视频邮件等功能的便捷程度的要求仍然没有获得充分满足。 国内的协同工作软件如钉钉和企业微信,已经打开了大规模的市场。腾讯企业微信发布的《2018智慧企业数据报告》显示,其注册企业数达150万家,活跃用户数达到3000万。2017年底,成立不满3年的钉钉宣布用户突破一个亿,用户已经覆盖195个国家和地区。CBNData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500亿元,这一风口领域还有更多的增长潜力。 直接上市模式 Slack是一家不想借由上市筹集资金的企业。CEO Stewart Butterfield在上市当日接受CNBC采访时解释,不希望发行新股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Slack现金充足无需融资,其账上还有近8亿美元现金类资产。 Slack把非主流的“直接上市”模式再次推入公众视野。在这种模式下,公司不发行新股,而是现有高管、员工、早期投资人直接出售手中股票与投资者交易。 这种上市方式的优势是股东没有锁定期,可以直接售出股票;公司不需要通过股票承销商发行股票省下费用;不会发行新股稀释股权;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平等购买股票。 其风险则在于,直接上市不能发股募集新的资金,也没有锁定期和机构投资者维持股价稳定,可能会出现股价动荡的情况。 虽然理论上Slack所有的股票都可以直接交易。但在上市首日仍对主要持股人限制出售,以防出现大规模股票抛售引发震荡。根据Slack提交的S1文件,数名高管都有近期出售部分股份的计划。 不过Slack也仍旧在亏损。据其向美国证监会更新的文件,其2019年第一季度收入为1.3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7%,亏损为3180万美元。截至2019年1月31日,其财年亏损为1.389亿美元,营收为4.6亿美元。相比之下,前一财年的收入为2.25亿美元,亏损1.41亿美元。 在2018年,音乐流媒体Spotify也采取了直接上市的方式。 Spotify彼时也表示没有募资需求。但除此之外,Spotify还借有可转债,如果不尽快上市,这些可转债就会以折扣价转换成大量的股票。据英国金融时报,2016年,Spotify通过可转换债券从TPG和Dragoneer投资集团筹集了10亿美元。 上市耗费的时间越长,债转股的折扣就越大,此外两家投资集团可在IPO后90天内自由出售股票,早于标准的180天锁定期。 哈佛法学院对Spotify直接上市的案例做出了研究:2018年4月3日,当Spotify开始在纽交所上市交易时,纽交所的初始参考价格为每股132美元,而该股票的开盘价为每股165.9美元,比纽交所的参考价格高约25.7%。Spotify的股票交易以每股149.01美元的价格收盘,比开盘价低约10.2%,比参考价高出12.9%。 Spotify的股价在上市5个月后出现下跌,无禁售期的确为上市前的持股人提供了更好的套现机会。据TechCrunch,Airbnb也在考虑于2020年直接上市。 与巨头竞争 Slackd的创始故事有几分传奇:它本来只是一款主创游戏的副产品,主创游戏倒闭,通讯软件却成功上市,这大约是意料之外的好结局。 Slack创立于2009年。连续创业者Butterfield向雅虎出售其共同创立的Flickr之后,转而开发大型在线多人游戏Glitch。由于其员工分布在温哥华、纽约、旧金山等不同地区,他们为团队沟通开发出内部通讯软件,最终成为了Slack。 Glitch这款画风魔性的游戏没能吸引到足够玩家,开发者们最终对这款网页游戏失去了兴趣,反而副产品Slack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游戏Glitch人物 Butterfield在游戏领域的运气向来不好,图片分享平台Flickr同样是他在游戏领域失败后,做出的转型产品。 据Crunchbase统计,Slack上市前共完成了10轮融资,总额为14亿美元。与此同时,Slack还进行了6次收购,以及25次投资。 投资者对于Slack的担心在于,这并不是一个准入门槛高的领域。Slack正在迎来更多的竞争对手,微软发布了同类软件Team,Google发布了Google Hangouts,Facebook则有Messenger,这些企业都背靠有更为强大的生态。 不过Slack也拥有自己的知名客户,比如英国BBC、美国打车平台Lyft等等。小型企业和媒体公司仍旧喜欢Slack轻松愉快的界面和表情包。在国际市场,产品体验还能够与资本推手做一番竞争,比如Google有很多产品尽管背靠大树,仍旧黯然收场。 Slack CEO 虽然可能会面临微软、Google、Salesforce的竞争乃至收购,但是Butterfield表态希望保持独立。 Slack称目前全球日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分布于150多个国家,一半的用户来自美国之外,服务的组织数量超过60万个。 据彭博社,Butterfield也想避免股票锁定期。“特别是在你在股票锁定期内……对心理的影响可能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因素,”Butterfield表示,“尽早为员工提供选择更为重要。” 来源: 硅星人    文 | CJ 编辑 | Vicky Xiao [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06月21日 07:41
Slack市值突破230亿美金:绕过投行直接上市可行吗?
Slack市值突破230亿美金:绕过投行直接上市可行吗?

  新浪财经讯 当地时间6月20日,美国知名办公通讯软件公司Slack以无承销商、无路演、无新股发行的直接挂牌方式在纽交所上市,交易代码为“WORK”,IPO首日开盘价为每股38.5美元,较参考价格上涨48%,市值突破230亿美元,比去年最后一轮融资的71亿估值高出了3倍以上。 由于费用较低、流程简化等优点,直接上市对于不需要发行新股的中小企业来说一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体量较大的独角兽公司来说,选择直接在美股上市的企业目前只有知名音乐流媒体公司Spotify和Slack。 相比Spotify选择直接上市时的低调情形(其高管甚至无一来到纽交所敲钟),Slack虽然同样选择了直接挂牌,但仍把这次上市当做一个很好的营销机会。Slack将纽交所门口装饰成了极具特色的休闲场所,其中包括与乐高、可汗(Cole Haan)等知名品牌的合作展品,并向路人免费发放咖啡与冰淇淋,充分凸显了一家初创科技公司的文化风格。 (Slack与可汗的合作展台  摄/魏天谌) 企业上市的承销费用一直是各大投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Slack本次上市只向投行支付了约2200万美元的咨询费用,而与其体量接近的Lyft同样在今年3月底上市,花费的投行费用高达7000万美元左右。做市商GTS的CEO Ari Rubenstein表示,直接上市的最大吸引力就在于费用便宜,目前已有许多公司高管向GTS表达了对直接上市的极大兴趣。 但多位从事美股IPO工作的专业人士对新浪财经表示,虽然直接上市的优势明显,但是大部分公司受各种条件所限无法采用这种方式,只有像Slack、Spotify这样专业知名度高、现金流充裕(不需要发行新股募资)、对公司长远发展有信心的企业才有机会选择直接挂牌,科技公司想要摆脱投行高昂的承销费用短期看来并不可行。 相对于传统IPO方式,直接挂牌的主要弊端之一在于缺乏银行和大型基金的支持,投资者对于该股的热情程度难以预测,加之早期投资者不受到禁售期限制可能大幅抛售股票,因此股价可能在上市初期出现大幅波动。 18年4月,Spotify上市首日较134美元的参考价格上涨了12.9%,波动较小,被认为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上市,目前Spotify的市值稳定在270亿美元左右。 本次负责Slack直接上市的做市商是Citadel Securities,该做市商上回也同样负责了Spotify的上市工作。Slack本次上市的参考价格定在了每股26美元,相当于其5月在私募市场的平均交易价格。直接上市的参考价与传统IPO的发行价不同,参考价主要由私募市场交易的估值以及公司聘请的财务咨询顾问所决定,而真正的开盘价由上市当天的做市商根据市场供需决定。 在纽交所工作的GTS做市商交易员刘睿对新浪财经表示,直接上市意味着跳过了承销机构(投行)的角色,投行只在上市过程中负责提供咨询服务,因此做市商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除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主要职能之外,还需要利用自己的资金尽量避免股价剧烈波动,因此盘前询价所花费时间也会更长一些。 Spotify上市当天直到近下午1时才正式开盘交易,比一般IPO开盘的时间至少晚了一小时。今天的Slack也不例外,在长时间的询价后,最终在午时12点左右正式开盘,较参考价格上涨48%,市值突破230亿美元,比去年最后一轮融资的71亿估值高出了3倍以上。 刘睿同时对新浪财经表示,虽然之前上市的Spotify上市一年以来股价表现平平,但这主要不是因为它采取了直接上市的方式,而是因为与苹果音乐在流媒体市场的竞争加剧;Slack的情形不同,它有经常性的收入来源,客户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用户粘性高,且具有很高的品牌辨识度,股价表现值得期待。  图片来源:纽交所 近期美股IPO市场火热,以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华人袁征创建的视频会议软件公司Zoom、谷歌投资的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为代表的5支新股IPO首日涨幅都超过70%,而Zoom、CrowdStrike与Slack都是办公软件领域的领先者,Slack与Zoom刚刚在4月达成战略合作关系,Slack的业内知名度甚至比Zoom更高,这些都为Slack首次在公开市场的亮相奠定了良好基础。(新浪财经 魏天谌 发自纽约)[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6月21日 04:28
Spotify后第2家直接上市公司 Slack参考价定为26美元
Spotify后第2家直接上市公司 Slack参考价定为26美元

  © Reuters.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 周四,美股投资者将再迎来一只科技独角兽—— Slack Technologies Inc (NYSE:WORK)。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该办公沟通软件提供商将于周四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估值157亿美元,这一估值是基于每股26美元的参考价。值得注意的是,Slack是继Spotify之后第二家采用直接上市方式进入到公开市场的公司。 知情人士称,Slack股票的开盘价格预计将大幅高于这个参考价。由于是直接上市,公司只是将其现有的股票放到公开交易所流通,而不会筹集资金。因此,Slack也不用像传统IPO那样敲定发行价。 不过,如果Slack的股票在上市之初下跌,它也将面临没有承销商来支撑价格的风险。 在Slack之前,Spotify (NYSE:SPOT)已经在2018年4月上市,成为当时唯一一家通过直接上市进行公开交易的大型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Airbnb也与潜在顾问就明年直接上市进行了沟通,但尚未作出最终决定。这也使得Slack的上市备受关注。 监管文件显示,在5月份的私募市场中,Slack的股票平均交易价格为26.82美元,即完全摊薄估值约为160亿美元,但最近几周的交易价格高达31.50美元。 另外,知情人士还称,Slack股票的开盘时间将不同于传统的IPO,应该在北京时间周四晚间11:30至00:30之间。 英为财情此前报道,Slack将自己定位为办公通信app,其目标是促进团队内部和整个组织之间的沟通。最初它只是Slack创始人更早前建立的Tiny Speck公司在2013年创建的一个内部沟通工具。然而,在Slack开始显露出非常适合企业市场的迹象之后,它便成为公司的主要产品,Tiny Speck也更名为Slack Technologies。 Slack主要通过向付费用户收费来获得收入。在截至1月份的财年中,Slack的年收入增长82%至4亿美元,增速低于去年的100%。不过,Slack在缩小亏损方面取得了进展,去年净亏损为1.407亿美元,此前一年为1.81亿美元。 截至4月份的一季度,Slack的收入为1.346亿美元,同比增长67%。对于二季度,Slack预计总收入为1.39亿美元至1.41亿美元,每股调整后亏损为19美分至20美分。[详情]

英为财情Investing | 2019年06月20日 16:45
Slack将IPO参考价格定为每股26美元 估值达157亿美元
Slack将IPO参考价格定为每股26美元 估值达157亿美元

  Slack将IPO参考价格定为每股26美元 估值达157亿美元 6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办公交流应用Slack将IPO参考价格定为每股26美元,估值达157亿美元。这是第二家通过直接上市进入公开市场的大型公司。 Slack招股书截图 Slack周四(美国当地时间)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WORK。知情人士称,Slack的开盘价预计将大幅高于参考价格。 Slack效仿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通过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的方式在纽交所挂牌。 在这种模式下,Slack不需要借助承销商配售新股票,也不会筹集到任何新资金,只是简单地在交易所登记股票,让它们自由交易。 这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IPO(首次公开募股)。一般来说,在公司股票开始交易前,新投资者会从公司或者早期投资者手中购买股票。在与潜在新投资者举行了大量会议后,承销商将确定上市公司股票的发行价。 招股书显示Slack收入迅速增长,但仍蒙受亏损。截至1月31日的财年,Slack收入为4亿美元,同比增长82%;与此同时,财年亏损为1.407亿美元,该公司上年同期亏损1.4亿美元。 Slack于去年8月完成了最新一轮融资,当时对该公司的估值达71亿美元。此前,有外媒曾报道,亚马逊考虑90亿美元收购Slack。谷歌、微软和Salesforce去年也曾考虑过收购Slack。 资料显示,Slack是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 统一搜索的集合体。Slack整合了电子邮件、短信、Google Drives、Twitter、Trello、Asana、GitHub等等工具和服务,可以把各种碎片化的企业沟通和协作集中到一起。该公司的软件已取代电子邮件,成为一些客户的主要通讯方式。[详情]

TechWeb | 2019年06月20日 11:24
大西洋证券:首予Slack增持评级 周四直接上市交易
新浪财经 | 2019年06月19日 23:17
让天使投资人赚到千倍收益的Slack 怎么做产品决策的
让天使投资人赚到千倍收益的Slack 怎么做产品决策的

  让天使投资人赚到千倍收益的Slack,是怎么做产品决策的? 摘要: Slack核心产品团队管理者现身说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注:职场即时通讯应用Slack在6月下旬上市,市值200亿美元,为它的天使投资人Accel带来了3000倍的回报。这家明星企业拥有超强的产品,获得了众多财富500强公司的认可。 作为拥有200亿美元市值,第二个跳过IPO直接上市的巨头Slack,其成功与优秀的产品密不可分。它的产品是如何诞生的,在做重大的功能改进时怎么进行产品决策?本文作者用自己经历的实际案例,讲解了应该如何做出重要的产品决策,并平衡用户和团队内部的意见。  作者Paul Rosania曾在推特负责过Timelines团队(这一团队的功能深刻影响了国内的类似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微博),后又在Slack管理核心产品团队,这个团队做出的产品有43%的财富500强公司都在用。 直面争议 即使是对一个产品里不那么重要的功能进行改动,在团队内部也会经过详细的调查和讨论,并可能产生争论。因为大家都会担心:如果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怎么办?这个错误既可能使用户体验的降低,也可能与公司一贯的目标偏离。 在做推特的信息流功能变更时,我们的团队就遭遇了这种争议与挑战。原来用户看到的信息流是按照发帖时间轴倒序排列的,新的信息流则是按照信息的新鲜度、重要性、用户的兴趣等指标智能排列。 这一功能的改动在决策时,首先在团队的内部引起了反弹,我的两个主要团队成员对此都提出了反对,他们认为按照时间轴倒序排列会让人保持新鲜感,推特的价值是让人们了解正在发生的事,当用户想看新消息,却刷出来三天前的推文,这种新鲜感就会被破坏。 这一功能在测试时也引起了一些用户,尤其是超级用户的反对,他们认为无论是自己在推特发的内容,还是这些内容展示的顺序和方式,都应该符合他们的想法,把推文顺序打乱就像进了他们家重新把家具的摆放重构一样。甚至还有一些用户写了长长的电子邮件来表达不满的情绪。 我对于用智能排序代替时间轴倒序的想法是:如果按时间轴倒序,用户很多时候只会看十分之一的推文,更多的推文就错过了,而在这些被错过的推文中,很多是高质量的。用智能排序则可以把高质量的推文提取出来,让用户看到的信息浓度提高,从而改善用户体验。 面对争议是经常的事,作为团队的领导,我也并不会用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强推,而会用理性的工具再次与团队进行讨论,并验证讨论后的想法是否真的对用户有实际的好处。在信息流这个例子中,我用的是假设树。 假设树 假设树是一个我常用的产品决策工具,它是一个总体论点与支持点组成的结构,有助于理清逻辑关系,并把害怕改变产生的负面情绪以及真正需要改变的问题区分开来。 在改进推特信息流的案例中,假设树的结构是这样的: 顶端假说:智能排序的信息流会让用户更好地了解世界上发生的各种新鲜事。 支持论点1: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加入,改进了现有的相关性算法,让它的信息呈现效果更好。 支持论点2:大多数用户并不会把首页上呈现的所有信息读完。 支持论点3:有很多信息同样很高质量、很有趣,但并不是用户关注的人创作的(他们就会错过这些信息)。 我的建议是,产品团队在进行内部讨论时,不要集中在假设树的顶端假说上,而应集中在各个支持论点。在推特的例子中,如果徘徊在顶端假说,讨论就会纠结在智能(机器)信息流并不能像用户一样认识自己,假如我是用户,肯定不会接受这种功能变动——这样的讨论显然不够深入。 如果讨论集中在三个支持论点,则会更客观更有操作性,信息的呈现效果,用户是否会阅读完全部信息,在现有的技术下是可以被监测和评判的。在操作性上,我们可以用A/B测试去验证每一个支持论点是否成立,验证下来的结果,无论支持论点成不成立,都已经综合了团队内部的思考和用户方面的反馈,最后顶端的假说无论是被证实还是被证伪,都是有依据可循的。使用这样的工具进行产品决策,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团队内部的阻力,也能更精确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Slack的免打扰功能 所有产品最终的目的都是为用户带来价值和好处,这个价值和好处不应该是逆人性的。为自己的产品设立一个符合人性的北极星指标,可以在推出有争议性的新功能时有效的保证不偏离目标。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在Slack推动的免打扰功能(Do Not Disturb),这一功能的内容是:通知和提醒在当地时区的晚上10点到早上8点之间关闭。并且这个功能上线以后是默认开启的。如果一个重要功能的变动在产品推出初期可能影响还不大,但计划推出这个功能时Slack已经有了200万DAU和5000万美元级别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它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 与在推特一样,这个功能在产品团队内部也引起了争议。团队成员们对此的异议是:Slack作为一款企业内部通讯工具,大家对它的依赖很重,而很多工作是需要员工随时随地相应的,如果用户并不知道这一产品功能变化,没有及时收到消息,有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并且有很多跨国公司会使用Slack(前文提过,43%的财富500强),在跨时区交流时,按照时区在固定时段默认关闭提醒也有可能让交流受阻。 面对这些风险,我与我的团队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和测试,解决了很多细节和不同场景方面的问题,但是坚持要推出这个功能。之所以要坚持,之所以能够在团队内部达成共识,是因为我们坚持了Slack这个产品的北极星指标:让人们的工作生活更简单、更愉快、更富有成效。 Slack能够让企业内部的沟通效率提高,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但它的绝大多数用户不是企业领导者,而是普通的员工,他们希望努力工作,也希望有自己的生活。24小时待命会让它们的生活一团糟,失去必要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最后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会下降,对于员工和企业是双输。 这样的功能改动可能不一定在A / B测试中出现明显的不同,也不一定会在某几项数据上带来提升。但是它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能够从底层定义一个产品,让它与众不同。 Slack的Threads Threads对于Slack同样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它能够让用户们就特定的主题进行较为私密的讨论,而不会影响太多人,并且也支持跨部门的协作。 关于推出Threads的初衷,是我从客户那里得到了重要的反馈,他们想要在一个频道内就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例如某个商业提案,并且需要有不同部门的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进来,同时他也能看到其他人对此的评论和上传的各种文件。 对一个产品进行重大的功能改变(包括新增和修改),依据是什么,除了前文提到的北极星指标外,在这个例子里就是客户与用户的反馈。这种反馈在创业初期验证产品的合理性时特别重要,在产品逐渐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同样重要,只有不断的获取客户与用户的真实反馈,并且及时的根据反馈对产品进行修改和更新,才能始终保持生命力,这一逻辑无论在To C产品还是To B产品中都同样适用。 总结 对产品进行重大的功能改动,在产品的初期和成长期都会遇到,而进行这种级别的改动,在团队内部和用户方面遇到阻力都是很有可能的。在面对阻力的时候,怎么做艰难的决定?在理性方面利用假设树和A/B测试进行验证,排除主观和情绪的干扰。在价值方面,尊重用户的人性,设立符合用户人性的北极星指标。产品功能的改动和进化的动力,永远来自用户和客户本身的需求,及时发掘这种需求并对此作出快速和正确的反应,是产品保持生命力的源泉。 本文由阿尔法公社编译自Firstround Reivew,原文作者Paul Rosania。[详情]

为何“美国版钉钉” Slack 值得关注?
为何“美国版钉钉” Slack 值得关注?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Yourseeker 这篇文章是对一家非常喜欢的公司——Slack 的整体复盘。非要总结的话,它是那种特立独行、一骑绝尘、与众不同、鹤立鸡群的公司。四个词义看似相近,但深究起来各有不同。 1)为何 Slack 值得关注 创业公司的唯一追求是增长,增长的核心任务是上市,上市的真正目的是融资并借此完成新一轮增长(至于赚不赚钱另说)。很多年以来,港美股市场概莫如是。 然而不久前出现了一个异类—— Slack,它也完成了公开上市的任务,但它并不打算从公开市场吸血,而是选择“直接上市”。 这种上市方式的特点在于“便宜”,只把现有股票拿去出售,不融新的资金,也就无需撮合交易、推销新股的投行收走一笔“买路财”。而上一次这样做的那家知名公司,叫 Spotify。(据说估值 350 亿美元的 Airbnb 也有这个打算)。 在早些年流行“快速失败”、“快速迭代”的硅谷,并不急于通过上市融得新资金的公司很少见。但 Slack 耐心很足,从财务数据看,其手头现金大约有 8.41 亿美元,以目前的“烧钱效率”算能维持至少 8 年。更不必说它的收入状况正在日趋向好:营收增速高、亏损逐步收窄。 有人把这个事件称为“硅谷对抗华尔街的又一次胜利”。一般情况下,IPO 融资额低于 1.5 亿美元的公司需要拿出约 7% 作为承销费用。而拿到这笔钱的投行倾向于将 IPO 所发新股分配给“优质客户(多为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后者如何回报这种新股分配的自由裁量权呢?在其他交易中支付超额佣金,而这部分佣金常常被称为“软美元(Soft Dollar)”。 如果仅仅把目光聚焦在这个事件本身还是无趣了些。抛开“直接上市”这件事,更多地关注 Slack 这个产品以及背后的公司和人,可以帮我们深入了解背后的很多细节。 2)Slack 的发展历程和真正创新 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在图片分享社区、游戏产品、企业协作工具三方面同时取得一些成绩,你可能会觉得他太异想天开。但巴特菲尔德在某种程度上真的做到了。 借由作价 3000 万美金把 Flicker 卖给雅虎的壮举,他成功说动 Accel 和 A16Z 两家投出 1600 万美元供他做游戏。虽然游戏没做出来,但在此期间供内部员工通讯、协作的工具居然接过“融资的接力棒”,引得亚马逊开出 90 亿美元的支票,并最终拿到 200 亿美元以上的估值。 虽然 Slack 取得的成就不小,但它付出的代价似乎并不高。创始人巴特菲尔德说,公司办公室每晚 6:30 之后都是空的,大家每周工作大概 45 小时。他带着一些经历过繁荣与萧条大周期、但又无比渴望真正做出些东西的人合力打造出这家公司,而未来,将以可持续的方式前进,看着他们的“孩子”长大。 先看看 Slack 的发展历程: 2010 年: Tiny Speck 完成 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 Accel Partners 领投。 2011 年: Tiny Speck 完成 1070万美元 B 轮融资,由 Accel Partners 和 A16Z 领投。同年 9 月 上线 Glitch(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11 月下旬,Glitch 下线“回炉重造”。 2012 年: Glitch 因为没能吸引到“一定体量的玩家”选择关闭。 2013年:Tiny Speck 将重心转为 Slack(名称来源有二:其一是“Searchable Log of All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可搜索的所有通讯和知识日志”的首字母缩写;其二是松弛,表达对工作的一种美好希冀)。到 5 月份,Slack 被大约 45 家公司使用。8月,Slack 测试版发布(但他们对外并不说这只是测试版,因为担心大家认为“beta”这个词代表产品本身有缺陷、不稳定)。年底,Slack 登陆台式机,iOS 和 Android。 2014 年:Slack 于 2 月份公开发布。4月,Slack 完成 4280 万美元 C 轮融资,由 Social Capital 领投。8 月,Tiny Speck 正式更名为 Slack Technologies。10月,完成 1.2 亿美元 D 轮融资,由 Google Ventures 和 KPCB 领投。 2015 年:完成 1.6 亿美元 E 轮融资,由 Social Capital 领投。3 月其中央数据库遭攻击,为防范类似风险,Slack 引入双重身份验证机制。 2016 年:3 月,推出语音通话功能。4 月,完成 2 亿美元 F 轮融资,由 Thrive Capital 领投。10 月,与 IBM 合作,引入 IBM 超级计算机 Watson 的机器学习等功能。12 月,推出视频聊天功能。 2017 年:1 月,推出 Threaded Messaging(跨频道聚合、支持更快捷搜索)。9月,完成 2.5 亿美元 G 轮融资,由 SoftBank 领投。9 月底,推出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原生版。10 月,推出跨公司协作沟通功能。 2018 年:提拔早期雇员 Allen Shim 为首任 CFO(之前为 SVP,负责财务和运营)。 对以上信息做些 highlight 和补充分析: 1)Slack 从真正上线到成为独角兽(估值过 10 亿美元)仅仅花了 8 个月时间(201402-201410),靠的完全不是花大钱砸广告/花式营销,而是创始人巴特菲尔德和他的团队此前开发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的经验。 2)Slack 的诞生纯属巧合。早期投资人入局是因为觉得这会是一家不错的游戏公司,而团队内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没把主要精力花在开发 SaaS 产品上。他们只是因为内部需要异地协作,自己搭了工具,不断修修补补添加新功能,很久之后才意识到这个工具的商业化潜力。 3)巴特菲尔德及其团队因为有了游戏方面的专业知识,知道如何让重复的任务变得有趣和吸引人,把这套方法论引入工作环境和沟通流程,才让 Slack 变得如此易用。 4)Slack 的前身 Tiny Speck 做游戏之所以失败,表面原因是引入和平、非暴力的玩法无法吸引足够多喜欢刺激、对抗、挑战的玩家;深层原因则是押错了平台,它几乎完全依赖 Flash 架构,无法移植到其他开放性的平台,严重阻碍了潜在受众的使用。 5)虽然内部评价很高,但 Slack 向外扩张之路十分稳健。随着“小白鼠”团队变多,用户使用体验发生了巨大变化。巴特菲尔德和团队非常细致地研究早期采用者的反馈,借此调整和改进产品。换句话说,Tiny Speck 不追求尽快增长,而是专注于稳步增长。 6)Slack 在两个维度上做到了真正的创新:透明度和集中度。在此之前,员工必须通过询问才能了解同事的工作内容和进度,必须在 Slack、Dropbox、Outlook 上不断切换。而借助 Salck,员工可以随时全局浏览项目的长期进展,可以避免多个程序之间切换的干扰。 7)Slack 在做产品评估时兼具定性和定量。他们的北极星指标是发送消息数。如果一个组织的用户发送消息数达到 2000 条,留存率将会飙升。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对于 50 人团队来说,这意味着约 10 个小时的消息。对于 10 人团队来说,这大概是一周的消息量。 8)Slack 真正明白自己的销售对象:它不是要引导个人用户,而是必须说服整个团队试用。如果一个九人技术团队中八个人喜欢,但有一个坚持不用,那这个团队也很可能流失。如何获取每个人的支持?一方面它把付费压力只留给一个人——团队主导者,另一方面是客服足够强大和用心,能照顾所有人感受,确保产品尽可能 work。 9)Slack 很早就针对用户使用流程引入了 Hook 模型:利用一些“钩子”促使用户付诸行动,然后针对行为给予部分奖励,让部分投入可以产出“回报”,借由“回报”引发新的“钩子”,既游戏化又很套路。 10)产品会达到天花板、会饱和,但平台不会。Slack 从产品到平台的过渡是如何完成的?关键一步是 Slackbot,个性化机器人功能。一方面,这能帮用户打造一个自己专属的、更具可扩展性的 Slack;另一方面,Slack 对其应用生态系统强力投入,它专门成立 Slack Fund 来鼓励用户/开发者开发新的机器人,应用程序和 Slack 集成工具,为此投资超过 8000 万美元。 11)Slack 很有想象力。2017 年它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引入一项新功能:允许来自不同公司的用户加入共享 channel。这意味着,Slack 用户第一次可以与自己团队之外的人聊天。从业务角度看,这个功能的用途有限,但它有借此附上社交网络功能的考虑。 3)Slack 及其同类公司的数据对比分析 通过和知名美国企业服务公司(Zoom 等)进行比较,我们看看各项指标上,Slack 的优势和弱点在哪里。 Slack 2017 年的收入 1.05 亿美元,2018年 2.21 亿美元,2019 年 4.01 亿美元(财政年度而非自然年,Slack 的算法是当年 1 月 31 日结束)。Zoom 的收入分别为 6100 万美元、1.51 亿美元和 3.31 亿美元。 可以看出,上图蓝色相对而言数值较小,但增速更快。反过来讲,2018、2019 财年的增速分别是 110%、82%,也相当可怕。 Slack 的平均年度合约价值是最小的,不到 4.6k 美元,和 Zoom 最为接近。这其实反映出蛮有意思的现象:过去十年中,美国两家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协作工具,都采用了 bottom-up(自下而上)的策略。  对比来看,2019 年 Slack 客户有 88k 位,高于 Zoom的 51k。Slack 平均每个组织大约有 17 个用户,每月付费 10 万美元以上的账户大概占收入的 40%。 由此可见,收入上依然是大客户占优,但大客户基数和不算太小的 ACV(平均客户价值)相结合,整体而言收入反倒不低。 从毛利率来看,Slack 毛利率比 Zoom 高 6 个点左右。 原因可能在于载体不同,由此带来的基础设施成本不同。Slack 上主要承载文本和图像,Zoom 则承载视频,后者的基础设施成本理论上更高。  这个指标是销售效率,Slack 的销售效率超过 111%。简单来说,这意味着今年在销售和营销上每支出 1 美元,明年毛利将增加 1.11 美元。Zoom 的销售效率为180%,更可怕。 或许可以这样解释其中的差异:Zoom 偏向于外部病毒化传播,而 Slack 偏向内部。用 Zoom 开视频会议主要面向公司外部,而 Slack 的工作信息一般面向内部。一般来说,前者的转化系数更高,因此销售效率更高。 从数据看,Slack 把 39% 的收入花在研发上(1.56 亿美元),而 Zoom 则是 10%(3300万美元)。一个额外信息是,Zoom 雇佣了 1000 名员工,Slack 员工数 1500 人。 对比可见,Zoom 盈利能力更强。驱动因素有二:其一是上面提到的销售效率,其二是 Zoom 研发费用花在了刀刃上,什么意思呢?它大部分技术研发都在中国。 4)写在最后  在我看来,Slack 这家公司之所以很不一样,其实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其灵魂人物巴特菲尔德于 2013 年产品上线前发给内部团队一份 memo(于 2014 年公开)。有点像对内 pr,但对我们外人而言,可以从中一窥 Slack 到底想干啥。  他首先坦言:自己心目中最好的(也许是唯一的)评价创新的标准是:该产品/服务能否改变人类的某个行为习惯。没有哪个‘小创新’能做到这一点,而所有‘大创新’都确确实实地做到了。  以此为标准,Slack 算一种‘大创新’。它虽然不像自动驾驶、可植入芯片那样吸人眼球、引发业界重大革命,但是任何团队用了 Slack 都应该能大大降低交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改善成员之间的关系。  Slack 将其定义为:重组团队架构的能力。 在他们看来,软件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种形式(当然,也需要借此盈利)。 再拆解一下,Slack 真正想卖的是优化信息过剩、缓解工作压力、从冗余噪音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他们希望能够带给用户的是更好的组织和更好的团队。  怎么理解这事?打个比方,就像是一个生产马鞍的公司,他们当然可以只卖马鞍,但如果这样做,他们能卖出附加值的,最多不过是高质量皮革和装饰品。 但是如果他们卖骑马这项服务,不仅有了更好的场景去推广马鞍,更有可能创造更大的市场(如资助学校骑马体验项目等)。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在更广的层面思考问题。  这个概念其实一点都不新鲜:哈雷不只卖摩托车,还卖自由和独立的思想;奢侈品牌真正想让用户 buy in 的,是‘成为更好的你’。 再比如 Lululemon。一开始,瑜伽的市场很小。他们做了些什么?帮人找瑜伽教室,提供免费课程,提供赞助,协助培训瑜伽训练等等。这些行为意在把整个瑜伽市场的蛋糕做大。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Marc Andreessen 曾在博客里讲过: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找到 product-market fit 是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初创公司只有两种:找到 pmf 和没找到的。 Slack 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而他们给出的回应则是:创造属于自己的 market。  本文参考文章: https://producthabits.com/how-slack-became-a-5-billion-business-by-making-work-less-boring/ https://medium.com/@stewart/we-dont-sell-saddles-here-4c59524d650d[详情]

Slack上市首日暴涨50% 企业服务市场为何这么能吸金
Slack上市首日暴涨50% 企业服务市场为何这么能吸金

  原标题:Slack上市首日暴涨近50%,企业服务市场为何吸金力这么强? 来源:美股研究社 6月20日,“美国版钉钉”Slack成为昨天美股上市当中的最强黑马,它未按照传统方式IPO,以直接上市的方式让它成为近期美股独角兽企业当中的“另类”。上市首日,Slack的股价表现就证明了它的底气跟吸金能力,开盘较26美元发行价涨超50%,市值一度突破230亿美元。 今年上市的企业应用服务的公司股价表现都很不错,另外一家独角兽视频会议解决商Zoom上市当日大涨70%,目前上市近两个月之后,股价从发行价36美元,已经涨至102美元。同样在今年上市的基于云的管理软件公司PagerDuty和网络安全软件制造商CloudStrike,股价表现均翻了一倍。 企业应用独角兽相继上市后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这一定程度上也让Slack抓住了这股天时地利人和的热风,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也说明了它的未来发展受到资本关注。只是对于Slack来说以DPO的形式上市说明它很有勇气,只是后续股价能否继续保持这种高涨势头?在美股研究社看来,Slack未来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Slack选择“直接上市”股价大涨近50% 另类上市凸显Slack十年发展底气足 作为Saas领域的明星企业,Slack这次上市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最主要的是它选择“直接上市(directlisting)”,省去IPO路演让它不经过承销商,不发新股,投资者也会被允许立即开始出售现有股票。这一操作一开始也让外界好奇为何Slack有如此大的胆量,毕竟此前有不少科技独角兽企业Lyft、Uber等上市后股价表现挺让外界失望的,然而上市首日的股价让它成了一匹黑马。 Slack上市参考价格设定为每股26美元,首日开盘报价为38.50美元,开盘较发行价涨超50%。该公司股价盘中最高至42.00美元,涨幅达到61.5%,市值一度突破230亿美元,比去年最后一轮融资的71亿估值高出了3倍以上。截止文章发稿,Slack的盘后股价为38.89美元,总市值为194.84亿美元。 根据Slack首日上市的股价表现,这家公司不仅成功在美股市场刷了一波很强的存在感,更为重要的是它用实力说明了直接上市并不会影响到股价涨势。为何Slack会敢择直接上市?据接近Slack管理层的人士称,Slack计划采取上述方式直接上市,其原因在于公司认为这是一条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上市途径。在美股研究社看来,直接上市让Slack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支撑它这样做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公司的发展潜力不能忽视。 Slack创立于2009年,目前发展已经将近十年,但它一开始的诞生只能说是一种意外。据悉连续创业者Butterfield向雅虎出售其共同创立的Flickr之后,转而开发大型在线多人游戏Glitch,其中他们为团队沟通开发出内部通讯软件本来只是一款主创游戏的副产品,在主创游戏倒闭后,没想到存活下来的Slack却上演了一出逆袭上市的戏码。 作为一款企业协作应用软件,Slack备受资本市场追捧,融资一直顺风顺水,估值一路走高。2018年8月,Slack以4.27亿美元完成H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71亿美元。截至本轮,Slack总共筹集了近12.1亿美元资金。根据之前披露的招股书来看,在营收方面,Slack称其2019财年营收达到了4.006亿美元,与2018财年的2.205亿美元相比大幅增长82%,相比之下2017财年为1.052亿美元。 (图源猎云网) 截至1月底该公司旗下应用的每日活跃用户人数达到了1000万人以上,其中付费用户人数仅为8.8万人,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增长了近50%,与2017年的3.7万人相比增长一倍以上。截至今年4月底,Slack拥有超过95,000名付费客户。拥有一定规模的付费用户则是Slack的终极底牌。Slack通过销售订阅来创造营收。付费客户通常根据Slack上的用户数量按月或按年付费。 从核心数据的表现来看,可以看出Slack的发展潜力还是很有想象空间,在上市前它在企业服务市场已经声名大噪,截至2019年1月31日,该公司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1亿美元,从它的发展实力来看可以看出Slack的底气还是很足。作为继Spotify之后第二个直接上市的企业,Slack的未来股价走势还是备受外界关注,只是后续能否继续保持高涨势头还是考验它的营收能力,在美股研究社看来,上市后的Slack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Slack的商业模式虽受到资本市场看好 但业务护城河还不足以稳住股价走势 在今年一众上市的科技独角兽中,Slack、Zoom、PagerDuty、CloudStrike这样服务企业的公司似乎更受市场欢迎,这也说明B端企业服务市场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是投资人能否持续追捧企业服务板块,此波热潮将持续多久,最终仍将取决于公司成长潜力和盈利前景。在美股研究社看来,Slack虽说成为企业协作应用里的上市代表企业,但目前来看它并未在这行处于绝对的领先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巨头之间它要走的路并不那么平坦。 1、 Slack亏损收窄但亏损额度并不低,何时扭亏为盈还很难有明确的定论 在Slack披露的招股书中,关于它的亏损同样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2019财年中,Slack的净亏损为1.389亿美元,相比之下2018财年的净亏损为1.401亿美元,2017财年的净亏损为1.469亿美元。该公司2019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07亿美元,相比之下2018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81亿美元,2017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69亿美元。 Slack此前也表示,“在预期可见的未来,公司还是会亏损而且可能将来也不会盈利。对于投资者而言,Slack的股票是否值得投资成长潜力和盈利前景是两个重要参考指标,对比另外一家企业服务巨头Zoom来说它上市前就实行盈利,这也让它现在的股价表现仍然保持好的涨势。对于Slack来说,上市后亏损问题对它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定时炸弹,毕竟资本市场同样很现实也很理智。 2、 Slack虽保持高速发展,但早已引来微软、谷歌、Facebook等巨头觊觎 作为一款办公协作软件开放,Slack集合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等功能,成为分散的沟通方式的聚集中心,帮助用户在工作场景中实现信息聚合。正是由于产品口号是Be Less Busy,这也让它备受用户青睐,目前旗下日活用户数量达到千万级别。但企业服务市场毕竟巨头云集,B端也成为它们布局发展的重点。 传统企业巨头微软(MSFT)和思科(CSCO)已经推出了与Slack竞争的产品,技术巨头Alphabet(GOOGL)和Facebook(FB)也是如此。这些竞争对手已经在协作软件市场取得了重大进展。微软的Teams应用程序已经拥有50万个组织作为用户,而Facebook的Workplace声称超过200万个人作为付费用户。这些科技巨头布局资金、资源、知名度更高,而且这些企业都背靠有更为强大的生态,可以说相对Slack而言竞争实力并不差。 3、Slack积极在海外市场发展业务,但在海外市场未来的竞争会更激烈 2016年至今,Slack将产品航向改为平台化,在增加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一系列新的产品功能同时,Slack还推出了对法语、德语以及西班牙语语言选项的支持,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Slack称目前全球日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分布于150多个国家,一半的用户来自美国之外,虽说Slack积极拓展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但海外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火热化。 对于Slack来说,随着越来越多地区的企业对于移动智能办公的需求在提高,其实这一定程度上也让本地市场诞生不少企业协同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就有阿里钉钉、腾讯企业微信。在Slack本身商业模式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的前提下,海外市场复制它的模式并非不可能,在这样的前提下不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在其它海外市场它要面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Slack要提升平台实力扛住巨头围攻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增强业务竞争力 此前华尔街分析师Rishi Jaluria就指出,对Slack后续增长潜力有所担忧。招股书中显示,Slack截至4月30日的2020财年第一财季同比增长67%至1.348亿美元,增幅低于去年同期的89%。该公司还公布,第一财季亏损3840万美元,也高于上年同期亏损的2630万美元。从核心数据来看,Slack的未来发展还是面临不小的挑战,未来要想赢得更多投资者的信任还是要有更强的营收实力来证明平台的增长价值。 对于Slack来说,核心业务的竞争实力仍然是拉开跟同行差距的重要壁垒。未来Slack加大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如何用技术带给用户更好的服务体验很重要。据悉Slack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集成到slack中,帮助用户排定任务的优先级,减少非必要的聊天。只有让用户体验更好,技术上的实力壁垒更强劲才能让Slack吸引到更多企业。 Slack CEO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此前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未来5年至7年,电子邮件在企业内部将逐渐走向消亡,这也意味着企业服务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于Slack来说如何在这个领域挖掘到更多业务营收的增长动力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毕竟在移动智能办公时代,企业会有更多元化的需求。据悉Slack未来仍然聚焦企业业务,继续开发更多企业解决方案来满足B端企业市场的需求。 对于Slack来说,上市首日股价大幅收高,显示近期投资人对企业应用的信心,未来要想继续保持这么高的股价涨势仍然需要用更好的财报业绩来说话。未来如何尽快的收窄亏损额度直至盈利,这些将会直接关系到Slack的市值涨幅,能否在短期扭亏为盈考验的还是它的盈利能力,美股研究社后续也会继续跟进这家独角兽企业的发展。[详情]

Slack上市首日暴涨近50% 企服市场为何吸金力这么强?
Slack上市首日暴涨近50% 企服市场为何吸金力这么强?

   来源:美股研究社 6月20日,“美国版钉钉”Slack成为昨天美股上市当中的最强黑马,它未按照传统方式IPO,以直接上市的方式让它成为近期美股独角兽企业当中的“另类”。上市首日,Slack的股价表现就证明了它的底气跟吸金能力,开盘较26美元发行价涨超50%,市值一度突破230亿美元。 今年上市的企业应用服务的公司股价表现都很不错,另外一家独角兽视频会议解决商Zoom上市当日大涨70%,目前上市近两个月之后,股价从发行价36美元,已经涨至102美元。同样在今年上市的基于云的管理软件公司PagerDuty和网络安全软件制造商CloudStrike,股价表现均翻了一倍。 企业应用独角兽相继上市后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这一定程度上也让Slack抓住了这股天时地利人和的热风,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也说明了它的未来发展受到资本关注。只是对于Slack来说以DPO的形式上市说明它很有勇气,只是后续股价能否继续保持这种高涨势头?在美股研究社看来,Slack未来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01 Slack选择“直接上市”股价大涨近50% 另类上市凸显Slack十年发展底气足 作为Saas领域的明星企业,Slack这次上市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最主要的是它选择“直接上市(directlisting)”,省去IPO路演让它不经过承销商,不发新股,投资者也会被允许立即开始出售现有股票。这一操作一开始也让外界好奇为何Slack有如此大的胆量,毕竟此前有不少科技独角兽企业Lyft、Uber等上市后股价表现挺让外界失望的,然而上市首日的股价让它成了一匹黑马。 Slack上市参考价格设定为每股26美元,首日开盘报价为38.50美元,开盘较发行价涨超50%。该公司股价盘中最高至42.00美元,涨幅达到61.5%,市值一度突破230亿美元,比去年最后一轮融资的71亿估值高出了3倍以上。截止文章发稿,Slack的盘后股价为38.89美元,总市值为194.84亿美元。 根据Slack首日上市的股价表现,这家公司不仅成功在美股市场刷了一波很强的存在感,更为重要的是它用实力说明了直接上市并不会影响到股价涨势。为何Slack会敢择直接上市?据接近Slack管理层的人士称,Slack计划采取上述方式直接上市,其原因在于公司认为这是一条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上市途径。在美股研究社看来,直接上市让Slack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支撑它这样做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公司的发展潜力不能忽视。 Slack创立于2009年,目前发展已经将近十年,但它一开始的诞生只能说是一种意外。据悉连续创业者Butterfield向雅虎出售其共同创立的Flickr之后,转而开发大型在线多人游戏Glitch,其中他们为团队沟通开发出内部通讯软件本来只是一款主创游戏的副产品,在主创游戏倒闭后,没想到存活下来的Slack却上演了一出逆袭上市的戏码。 作为一款企业协作应用软件,Slack备受资本市场追捧,融资一直顺风顺水,估值一路走高。2018年8月,Slack以4.27亿美元完成H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71亿美元。截至本轮,Slack总共筹集了近12.1亿美元资金。根据之前披露的招股书来看,在营收方面,Slack称其2019财年营收达到了4.006亿美元,与2018财年的2.205亿美元相比大幅增长82%,相比之下2017财年为1.052亿美元。 ( 图源猎云网) 截至1月底该公司旗下应用的每日活跃用户人数达到了1000万人以上,其中付费用户人数仅为8.8万人,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增长了近50%,与2017年的3.7万人相比增长一倍以上。截至今年4月底,Slack拥有超过95,000名付费客户。拥有一定规模的付费用户则是Slack的终极底牌。Slack通过销售订阅来创造营收。付费客户通常根据Slack上的用户数量按月或按年付费。 从核心数据的表现来看,可以看出Slack的发展潜力还是很有想象空间,在上市前它在企业服务市场已经声名大噪,截至2019年1月31日,该公司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1亿美元,从它的发展实力来看可以看出Slack的底气还是很足。作为继Spotify之后第二个直接上市的企业,Slack的未来股价走势还是备受外界关注,只是后续能否继续保持高涨势头还是考验它的营收能力,在美股研究社看来,上市后的Slack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02 Slack的商业模式虽受到资本市场看好 但业务护城河还不足以稳住股价走势 在今年一众上市的科技独角兽中,Slack、Zoom、PagerDuty、CloudStrike这样服务企业的公司似乎更受市场欢迎,这也说明B端企业服务市场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是投资人能否持续追捧企业服务板块,此波热潮将持续多久,最终仍将取决于公司成长潜力和盈利前景。在美股研究社看来,Slack虽说成为企业协作应用里的上市代表企业,但目前来看它并未在这行处于绝对的领先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巨头之间它要走的路并不那么平坦。 1、 Slack亏损收窄但亏损额度并不低,何时扭亏为盈还很难有明确的定论 在Slack披露的招股书中,关于它的亏损同样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2019财年中,Slack的净亏损为1.389亿美元,相比之下2018财年的净亏损为1.401亿美元,2017财年的净亏损为1.469亿美元。该公司2019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07亿美元,相比之下2018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81亿美元,2017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69亿美元。 Slack此前也表示,“在预期可见的未来,公司还是会亏损而且可能将来也不会盈利。对于投资者而言,Slack的股票是否值得投资成长潜力和盈利前景是两个重要参考指标,对比另外一家企业服务巨头Zoom来说它上市前就实行盈利,这也让它现在的股价表现仍然保持好的涨势。对于Slack来说,上市后亏损问题对它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定时炸弹,毕竟资本市场同样很现实也很理智。 2、 Slack虽保持高速发展,但早已引来微软、谷歌、Facebook等巨头觊觎 作为一款办公协作软件开放,Slack集合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等功能,成为分散的沟通方式的聚集中心,帮助用户在工作场景中实现信息聚合。正是由于产品口号是Be Less Busy,这也让它备受用户青睐,目前旗下日活用户数量达到千万级别。但企业服务市场毕竟巨头云集,B端也成为它们布局发展的重点。 传统企业巨头微软(MSFT)和思科(CSCO)已经推出了与Slack竞争的产品,技术巨头Alphabet(GOOGL)和Facebook(FB)也是如此。这些竞争对手已经在协作软件市场取得了重大进展。微软的Teams应用程序已经拥有50万个组织作为用户,而Facebook的Workplace声称超过200万个人作为付费用户。这些科技巨头布局资金、资源、知名度更高,而且这些企业都背靠有更为强大的生态,可以说相对Slack而言竞争实力并不差。 3、Slack积极在海外市场发展业务,但在海外市场未来的竞争会更激烈 2016年至今,Slack将产品航向改为平台化,在增加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一系列新的产品功能同时,Slack还推出了对法语、德语以及西班牙语语言选项的支持,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Slack称目前全球日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分布于150多个国家,一半的用户来自美国之外,虽说Slack积极拓展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但海外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火热化。 对于Slack来说,随着越来越多地区的企业对于移动智能办公的需求在提高,其实这一定程度上也让本地市场诞生不少企业协同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就有阿里钉钉、腾讯企业微信。在Slack本身商业模式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的前提下,海外市场复制它的模式并非不可能,在这样的前提下不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在其它海外市场它要面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03 Slack要提升平台实力扛住巨头围攻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增强业务竞争力 此前华尔街分析师Rishi Jaluria就指出,对Slack后续增长潜力有所担忧。招股书中显示,Slack截至4月30日的2020财年第一财季同比增长67%至1.348亿美元,增幅低于去年同期的89%。该公司还公布,第一财季亏损3840万美元,也高于上年同期亏损的2630万美元。从核心数据来看,Slack的未来发展还是面临不小的挑战,未来要想赢得更多投资者的信任还是要有更强的营收实力来证明平台的增长价值。 对于Slack来说,核心业务的竞争实力仍然是拉开跟同行差距的重要壁垒。未来Slack加大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如何用技术带给用户更好的服务体验很重要。据悉Slack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集成到slack中,帮助用户排定任务的优先级,减少非必要的聊天。只有让用户体验更好,技术上的实力壁垒更强劲才能让Slack吸引到更多企业。 Slack CEO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此前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未来5年至7年,电子邮件在企业内部将逐渐走向消亡,这也意味着企业服务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于Slack来说如何在这个领域挖掘到更多业务营收的增长动力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毕竟在移动智能办公时代,企业会有更多元化的需求。据悉Slack未来仍然聚焦企业业务,继续开发更多企业解决方案来满足B端企业市场的需求。 对于Slack来说,上市首日股价大幅收高,显示近期投资人对企业应用的信心,未来要想继续保持这么高的股价涨势仍然需要用更好的财报业绩来说话。未来如何尽快的收窄亏损额度直至盈利,这些将会直接关系到Slack的市值涨幅,能否在短期扭亏为盈考验的还是它的盈利能力,美股研究社后续也会继续跟进这家独角兽企业的发展。 [详情]

资本看好特性企服 Slack以DPO模式登陆纽交所
资本看好特性企服 Slack以DPO模式登陆纽交所

   6月20日,美国职场即时通讯应用Slack的母公司Slack Technologies正式挂牌纽交所,股票代码为“WORK”。 Slack上市参考价格设定为每股26美元,首日开盘报价为38.50美元,开盘较发行价涨超50%。该公司股价盘中最高至42.00美元,涨幅达到61.5%。 类似于钉钉和企业微信,Slack是一款企业协作应用软件,集合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以及统一搜索功能于一体,在工作场景中实现信息聚合。成为分散的沟通方式的聚集中心。外媒一项统计表示,在使用Slack之后,用户的邮件减少至少50%,因而Slack被称为是“邮件杀手”。 Slack创始人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Stewart Butterfield)在上市演讲中表示,“未来5年至7年,电子邮件在企业内部将逐渐走向消亡。每个人都将选择Slack,因为企业可以为员工设置公共和私人渠道,可以相互协作和直接传递消息。” Slack DPO的背后逻辑 Slack在上市前并没有进行路演,也未发行新股,而是选择DPO(直接上市),成为继Spotify(美国音乐流媒体服务公司)之后第二家采取“直接上市”模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直接上市的好处在于省却繁琐的IPO步骤、节省等待时间并且避免了中间商(投行)赚差价。 按照常规流程,一家企业想要上市,首先得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即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一般由投行作为承销商,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估值,随后进行路演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定价发行新股。通常情况下,DPO的条件有二,其一要有很大知名度;其二是要有足够多的股东,这并不是一般企业可以做到的。而Slack恰恰正是全球SaaS 领域炙手可热的明星公司,据钛媒体统计,Slack自2014年正式上线后公开的6轮融资总额超12亿美元,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SaaS创业公司。 据相关专业人士分析,Slack此时直接挂牌是正赶上了好时机。近两个月以来,资本市场持续看好有特性的企业服务和消费类公司的IPO。其中包括网络安全公司 CrowdStrike、在美华人创业的企业视频公司Zoom,、来自以色列的零工经济公司 Fiverr、新食品材料公司Beyond Meat、高端商品电商公司Revolve Group以及宠物用品公司Chewy,它们在上市之后都有着很好的表现。 GGV纪源资本早于2016年就投资了Slack,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Hans认为,“Slack是在Spotify之后也选择直接在纽交所挂牌而没经历IPO过程的知名企业。这就意味着Slack的股东和员工无需等待6个月就能卖出股票。与此同时,Slack不发行新股则代表其股权不会因为IPO而被稀释。”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不经历IPO的过程则意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新股东对公司历史故事、未来愿景以及财务情况了解的机会。 根据其招股书,Slack2017、2018和2019财年的收入为1.052亿美元、2.205 亿美元和 4.006 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10%和82%。而在这三个财年净亏损分别为1.469 亿美元、1.401亿美元和 1.389 亿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净亏损占收入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此外,Slack宣布2020财年的营收预计会达到5.9亿美元。这相比于前一年,其营收增长率将达到了50%,而2021财年的营收预计会达到9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9年4月30日,其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92亿美元。这足以说明Slack有着充足现金流,无需上市来筹集大量资金周转业务,看上的只是这个流动性较强的市场。 而拥有一定规模的付费用户则是Slack的终极底牌。Slack通过销售订阅来创造营收。付费客户通常根据Slack上的用户数量按月或按年付费。自2014年推出正式版以来,Slack的客户群发展迅速,在截至2019年1月31日的三个月中,DAU(每日活跃用户)超1000万。截至今年一月底,Slack拥有超过600,000个组织,每个组织拥有三个或多个用户。据Slack统计,逾500,000个组织有免费订阅计划;逾88,000名付费客户。截至今年4月底,Slack拥有超过95,000名付费客户。 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Hans表示,“我们看好Slack未来的成长空间,产品规划、企业应户对其的依赖性,和付费意愿。Slack今年第一季度业务表现不错,销售额是一亿三千四百万美元,比去年同期有66%的成长。亏损虽然也有成长,但花的有价值。” 走在颠覆的道路中的Slack “我们围绕人类的实际需求构建软件和用户界面。我们疯狂地关注客户对免费和付费订阅计划的支持,并将其视为我们公司的关键和战略任务。我们相信,人们应该离开每一个互动与Slack代表的感觉,他们已经听到,尊重和帮助的人谁真正理解Slack。”Slack的招股书中描述到,这也正是其以客户为中心、围绕极致的体验感作为产品设计准则的体现。 Slack的最大特殊性在于搜索、同步和文件共享,即用户在阅读文件或对话时,可以标记和存储的内容以便在下次检索时能轻易回溯,除此之外,Slack可同步多个设备内容以及进行简单的文件共享。相比较其它工作软件,例如色调单一、复杂的UI的微软office,Slack则侧重于轻松活泼的商标、表情符号以及Slack自身偷懒趣味品牌寓意让其在竞争之初就占据相当的优势。 事实上,创始人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并没有一开始就深耕职场即时通讯领域,Slack更像是一款机缘性产物。 Slack的前身是由巴特菲尔德创办的游戏公司“Tiny Speck”,自2009年起,Tiny Speck开始研发一款名为Glitch的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为方便身处不同城市的四人团队沟通,Tiny Speck开始研发一款用于公司内部沟通的工具。随着Tiny Speck公司在博客中坦言Glitch本身存在的问题后,Glitch的开发项目在2012年正式取消,于2013年正式转战Slack职场即时通信工具。 2013年5月,Slack的预览版正式发布, 发布时Slack采用邀请机制,在发布当天就向8000人发出邀请。2014年2月,Slack发布正式版,此时Slack已拥有6万多名日活用户和1.5万名付费用户,之后的3年用户增长驶向快车道。2016年至今,Slack将产品航向改为平台化,在增加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一系列新的产品功能同时,Slack还推出了对法语、德语以及西班牙语语言选项的支持,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而Slack计划在其他国家开设办事处,雇佣销售和客户体验人员也印证了这一点。 据钛媒体了解,截至今年1月底,有超过3名使用者的Slack用户已逾60万个。其中8.8万个付费用户中有很多来自财富一百强的企业,目前主要客户包括了Trivago、BBC、Lyft、21世纪福克斯和Shopify等。除了对B端展现极强的粘性,风投界很多明星公司和个人也十分亲睐Slack,其中公司层面包括Social Capital、Accel、谷歌风投、Trive Capital、软银、KPCB、DST、Index、GGV、斯道资本等。 Slack直接登陆纽交所主要源于其在需求之下对产品极致性的打磨以及对传统的颠覆(包括工作、宣传模式),与此同时,Slack也面临构建生态系统的挑战。它的成功对于国内同类型企业来说,不无是个可以借鉴的模版。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桑明强)[详情]

Slack上市首日股价大涨近50%!企业服务市场咋这么火?
Slack上市首日股价大涨近50%!企业服务市场咋这么火?

  Slack上市首日股价大涨近50%!企业服务市场咋就这么火? Slack CEO表示:“尽早为员工提供选择更为重要。” 一群失败游戏开发者意外做出的工作通讯软件,造就了今年美股最快套现的科技股。 当地时间6月20日,企业沟通协作工具Slack跳过路演定价、发新股募资,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直接挂牌交易,代码“WORK”。 在上市前夕,纽交所为Slack做出了每股26美元的参考价格。Slack开盘股价即上涨接近40美元,经过一天的平稳交易后,以每股38.65美元的价格收盘,涨幅超过48%,市值超过200亿美元。其上一轮融资估值约为71亿美元。 Slack的市值已经超过了Lyft。在今年一众上市的科技独角兽中,Slack、Zoom这样服务企业的公司似乎更受市场欢迎。Slack采用了华尔街罕见的“直接上市”方式,其现有股份可以在挂牌后随时出售,而不必熬过股价波折的禁售期。 创立十年以来,Slack占据了通讯协作软件市场的先发优势,近年也迎来了微软、Google、Facebook等巨头推出的竞争产品,以及他们背后的Office 360、G Suite等生态。在完成了上市里程碑后,Slack很难免于和巨头直接竞争。 Slack成功上市,美国企业协同工作软件竞争日趋激烈,证明这一市场需求仍未得到满足。在海内外市场,尤其随着远程协作和移动办公的趋势加强,人们都需要一款能够在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流畅运行,高效便捷美观的协同工作软件。尽管各家科技企业推出了不同的工具,用户仍对界面美观、沟通合作、文件分享、集成视频邮件等功能的便捷程度的要求仍然没有获得充分满足。 国内的协同工作软件如钉钉和企业微信,已经打开了大规模的市场。腾讯企业微信发布的《2018智慧企业数据报告》显示,其注册企业数达150万家,活跃用户数达到3000万。2017年底,成立不满3年的钉钉宣布用户突破一个亿,用户已经覆盖195个国家和地区。CBNData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500亿元,这一风口领域还有更多的增长潜力。 直接上市模式 Slack是一家不想借由上市筹集资金的企业。CEO Stewart Butterfield在上市当日接受CNBC采访时解释,不希望发行新股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Slack现金充足无需融资,其账上还有近8亿美元现金类资产。 Slack把非主流的“直接上市”模式再次推入公众视野。在这种模式下,公司不发行新股,而是现有高管、员工、早期投资人直接出售手中股票与投资者交易。 这种上市方式的优势是股东没有锁定期,可以直接售出股票;公司不需要通过股票承销商发行股票省下费用;不会发行新股稀释股权;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平等购买股票。 其风险则在于,直接上市不能发股募集新的资金,也没有锁定期和机构投资者维持股价稳定,可能会出现股价动荡的情况。 虽然理论上Slack所有的股票都可以直接交易。但在上市首日仍对主要持股人限制出售,以防出现大规模股票抛售引发震荡。根据Slack提交的S1文件,数名高管都有近期出售部分股份的计划。 不过Slack也仍旧在亏损。据其向美国证监会更新的文件,其2019年第一季度收入为1.3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7%,亏损为3180万美元。截至2019年1月31日,其财年亏损为1.389亿美元,营收为4.6亿美元。相比之下,前一财年的收入为2.25亿美元,亏损1.41亿美元。 在2018年,音乐流媒体Spotify也采取了直接上市的方式。 Spotify彼时也表示没有募资需求。但除此之外,Spotify还借有可转债,如果不尽快上市,这些可转债就会以折扣价转换成大量的股票。据英国金融时报,2016年,Spotify通过可转换债券从TPG和Dragoneer投资集团筹集了10亿美元。 上市耗费的时间越长,债转股的折扣就越大,此外两家投资集团可在IPO后90天内自由出售股票,早于标准的180天锁定期。 哈佛法学院对Spotify直接上市的案例做出了研究:2018年4月3日,当Spotify开始在纽交所上市交易时,纽交所的初始参考价格为每股132美元,而该股票的开盘价为每股165.9美元,比纽交所的参考价格高约25.7%。Spotify的股票交易以每股149.01美元的价格收盘,比开盘价低约10.2%,比参考价高出12.9%。 Spotify的股价在上市5个月后出现下跌,无禁售期的确为上市前的持股人提供了更好的套现机会。据TechCrunch,Airbnb也在考虑于2020年直接上市。 与巨头竞争 Slackd的创始故事有几分传奇:它本来只是一款主创游戏的副产品,主创游戏倒闭,通讯软件却成功上市,这大约是意料之外的好结局。 Slack创立于2009年。连续创业者Butterfield向雅虎出售其共同创立的Flickr之后,转而开发大型在线多人游戏Glitch。由于其员工分布在温哥华、纽约、旧金山等不同地区,他们为团队沟通开发出内部通讯软件,最终成为了Slack。 Glitch这款画风魔性的游戏没能吸引到足够玩家,开发者们最终对这款网页游戏失去了兴趣,反而副产品Slack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游戏Glitch人物 Butterfield在游戏领域的运气向来不好,图片分享平台Flickr同样是他在游戏领域失败后,做出的转型产品。 据Crunchbase统计,Slack上市前共完成了10轮融资,总额为14亿美元。与此同时,Slack还进行了6次收购,以及25次投资。 投资者对于Slack的担心在于,这并不是一个准入门槛高的领域。Slack正在迎来更多的竞争对手,微软发布了同类软件Team,Google发布了Google Hangouts,Facebook则有Messenger,这些企业都背靠有更为强大的生态。 不过Slack也拥有自己的知名客户,比如英国BBC、美国打车平台Lyft等等。小型企业和媒体公司仍旧喜欢Slack轻松愉快的界面和表情包。在国际市场,产品体验还能够与资本推手做一番竞争,比如Google有很多产品尽管背靠大树,仍旧黯然收场。 Slack CEO 虽然可能会面临微软、Google、Salesforce的竞争乃至收购,但是Butterfield表态希望保持独立。 Slack称目前全球日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分布于150多个国家,一半的用户来自美国之外,服务的组织数量超过60万个。 据彭博社,Butterfield也想避免股票锁定期。“特别是在你在股票锁定期内……对心理的影响可能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因素,”Butterfield表示,“尽早为员工提供选择更为重要。” 来源: 硅星人    文 | CJ 编辑 | Vicky Xiao [详情]

Slack市值突破230亿美金:绕过投行直接上市可行吗?
Slack市值突破230亿美金:绕过投行直接上市可行吗?

  新浪财经讯 当地时间6月20日,美国知名办公通讯软件公司Slack以无承销商、无路演、无新股发行的直接挂牌方式在纽交所上市,交易代码为“WORK”,IPO首日开盘价为每股38.5美元,较参考价格上涨48%,市值突破230亿美元,比去年最后一轮融资的71亿估值高出了3倍以上。 由于费用较低、流程简化等优点,直接上市对于不需要发行新股的中小企业来说一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体量较大的独角兽公司来说,选择直接在美股上市的企业目前只有知名音乐流媒体公司Spotify和Slack。 相比Spotify选择直接上市时的低调情形(其高管甚至无一来到纽交所敲钟),Slack虽然同样选择了直接挂牌,但仍把这次上市当做一个很好的营销机会。Slack将纽交所门口装饰成了极具特色的休闲场所,其中包括与乐高、可汗(Cole Haan)等知名品牌的合作展品,并向路人免费发放咖啡与冰淇淋,充分凸显了一家初创科技公司的文化风格。 (Slack与可汗的合作展台  摄/魏天谌) 企业上市的承销费用一直是各大投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Slack本次上市只向投行支付了约2200万美元的咨询费用,而与其体量接近的Lyft同样在今年3月底上市,花费的投行费用高达7000万美元左右。做市商GTS的CEO Ari Rubenstein表示,直接上市的最大吸引力就在于费用便宜,目前已有许多公司高管向GTS表达了对直接上市的极大兴趣。 但多位从事美股IPO工作的专业人士对新浪财经表示,虽然直接上市的优势明显,但是大部分公司受各种条件所限无法采用这种方式,只有像Slack、Spotify这样专业知名度高、现金流充裕(不需要发行新股募资)、对公司长远发展有信心的企业才有机会选择直接挂牌,科技公司想要摆脱投行高昂的承销费用短期看来并不可行。 相对于传统IPO方式,直接挂牌的主要弊端之一在于缺乏银行和大型基金的支持,投资者对于该股的热情程度难以预测,加之早期投资者不受到禁售期限制可能大幅抛售股票,因此股价可能在上市初期出现大幅波动。 18年4月,Spotify上市首日较134美元的参考价格上涨了12.9%,波动较小,被认为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上市,目前Spotify的市值稳定在270亿美元左右。 本次负责Slack直接上市的做市商是Citadel Securities,该做市商上回也同样负责了Spotify的上市工作。Slack本次上市的参考价格定在了每股26美元,相当于其5月在私募市场的平均交易价格。直接上市的参考价与传统IPO的发行价不同,参考价主要由私募市场交易的估值以及公司聘请的财务咨询顾问所决定,而真正的开盘价由上市当天的做市商根据市场供需决定。 在纽交所工作的GTS做市商交易员刘睿对新浪财经表示,直接上市意味着跳过了承销机构(投行)的角色,投行只在上市过程中负责提供咨询服务,因此做市商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除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主要职能之外,还需要利用自己的资金尽量避免股价剧烈波动,因此盘前询价所花费时间也会更长一些。 Spotify上市当天直到近下午1时才正式开盘交易,比一般IPO开盘的时间至少晚了一小时。今天的Slack也不例外,在长时间的询价后,最终在午时12点左右正式开盘,较参考价格上涨48%,市值突破230亿美元,比去年最后一轮融资的71亿估值高出了3倍以上。 刘睿同时对新浪财经表示,虽然之前上市的Spotify上市一年以来股价表现平平,但这主要不是因为它采取了直接上市的方式,而是因为与苹果音乐在流媒体市场的竞争加剧;Slack的情形不同,它有经常性的收入来源,客户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用户粘性高,且具有很高的品牌辨识度,股价表现值得期待。  图片来源:纽交所 近期美股IPO市场火热,以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华人袁征创建的视频会议软件公司Zoom、谷歌投资的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为代表的5支新股IPO首日涨幅都超过70%,而Zoom、CrowdStrike与Slack都是办公软件领域的领先者,Slack与Zoom刚刚在4月达成战略合作关系,Slack的业内知名度甚至比Zoom更高,这些都为Slack首次在公开市场的亮相奠定了良好基础。(新浪财经 魏天谌 发自纽约)[详情]

Spotify后第2家直接上市公司 Slack参考价定为26美元
Spotify后第2家直接上市公司 Slack参考价定为26美元

  © Reuters.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 周四,美股投资者将再迎来一只科技独角兽—— Slack Technologies Inc (NYSE:WORK)。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该办公沟通软件提供商将于周四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估值157亿美元,这一估值是基于每股26美元的参考价。值得注意的是,Slack是继Spotify之后第二家采用直接上市方式进入到公开市场的公司。 知情人士称,Slack股票的开盘价格预计将大幅高于这个参考价。由于是直接上市,公司只是将其现有的股票放到公开交易所流通,而不会筹集资金。因此,Slack也不用像传统IPO那样敲定发行价。 不过,如果Slack的股票在上市之初下跌,它也将面临没有承销商来支撑价格的风险。 在Slack之前,Spotify (NYSE:SPOT)已经在2018年4月上市,成为当时唯一一家通过直接上市进行公开交易的大型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Airbnb也与潜在顾问就明年直接上市进行了沟通,但尚未作出最终决定。这也使得Slack的上市备受关注。 监管文件显示,在5月份的私募市场中,Slack的股票平均交易价格为26.82美元,即完全摊薄估值约为160亿美元,但最近几周的交易价格高达31.50美元。 另外,知情人士还称,Slack股票的开盘时间将不同于传统的IPO,应该在北京时间周四晚间11:30至00:30之间。 英为财情此前报道,Slack将自己定位为办公通信app,其目标是促进团队内部和整个组织之间的沟通。最初它只是Slack创始人更早前建立的Tiny Speck公司在2013年创建的一个内部沟通工具。然而,在Slack开始显露出非常适合企业市场的迹象之后,它便成为公司的主要产品,Tiny Speck也更名为Slack Technologies。 Slack主要通过向付费用户收费来获得收入。在截至1月份的财年中,Slack的年收入增长82%至4亿美元,增速低于去年的100%。不过,Slack在缩小亏损方面取得了进展,去年净亏损为1.407亿美元,此前一年为1.81亿美元。 截至4月份的一季度,Slack的收入为1.346亿美元,同比增长67%。对于二季度,Slack预计总收入为1.39亿美元至1.41亿美元,每股调整后亏损为19美分至20美分。[详情]

Slack将IPO参考价格定为每股26美元 估值达157亿美元
Slack将IPO参考价格定为每股26美元 估值达157亿美元

  Slack将IPO参考价格定为每股26美元 估值达157亿美元 6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办公交流应用Slack将IPO参考价格定为每股26美元,估值达157亿美元。这是第二家通过直接上市进入公开市场的大型公司。 Slack招股书截图 Slack周四(美国当地时间)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WORK。知情人士称,Slack的开盘价预计将大幅高于参考价格。 Slack效仿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通过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的方式在纽交所挂牌。 在这种模式下,Slack不需要借助承销商配售新股票,也不会筹集到任何新资金,只是简单地在交易所登记股票,让它们自由交易。 这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IPO(首次公开募股)。一般来说,在公司股票开始交易前,新投资者会从公司或者早期投资者手中购买股票。在与潜在新投资者举行了大量会议后,承销商将确定上市公司股票的发行价。 招股书显示Slack收入迅速增长,但仍蒙受亏损。截至1月31日的财年,Slack收入为4亿美元,同比增长82%;与此同时,财年亏损为1.407亿美元,该公司上年同期亏损1.4亿美元。 Slack于去年8月完成了最新一轮融资,当时对该公司的估值达71亿美元。此前,有外媒曾报道,亚马逊考虑90亿美元收购Slack。谷歌、微软和Salesforce去年也曾考虑过收购Slack。 资料显示,Slack是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 统一搜索的集合体。Slack整合了电子邮件、短信、Google Drives、Twitter、Trello、Asana、GitHub等等工具和服务,可以把各种碎片化的企业沟通和协作集中到一起。该公司的软件已取代电子邮件,成为一些客户的主要通讯方式。[详情]

大西洋证券:首予Slack增持评级 周四直接上市交易
 大西洋证券:首予Slack增持评级 周四直接上市交易

   大西洋证券分析师Dimitri Kallianiotis首予Slack增持评级,目标价37美元,Slack明日将在纽交所直接上市。分析师在简报中表示,“事实证明,企业内部对Slack的采用,就像WhatsApp在消费者中使用一样迅速,Slack将成为访问所有应用程序的主要中心,从而将其用户基础货币化,这不仅意味着它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而且还有潜在的盈利空间。”[详情]

不路演不发新股 Slack明晚在纽交所直接挂牌
不路演不发新股 Slack明晚在纽交所直接挂牌

  来源:IPO早知道不路演不发新股,Slack明晚在纽交所直接挂牌,估值170亿美元此次上市,Slack绕过了IPO程序。Slack的原股东将股份直接挂牌交易,无需向机构等公众投资者发行新股,也无需路演、询价、联系卖家、集资、稳定股价等公开募股环节。而直接上市的美股公司迄今只有Spotify一例。直接上市节省支付给中介的佣金等费用,避开IPO排队也缩短了上市时间,也说明Slack对未来发展有一定底气。目前Slack所在的市场尚小,竞争分散,但在所在领域知名度很高。2009年至今,Slack共融资12亿美元。期间获得了软银(披露持股7.3%)、Google Ventures、DST的投资。Slack去年8月进行上一轮融资时估值达71亿美元。而上市前夕Slack向私有市场出售股票,股价高达每股25或26美元,对应估值约为160-170亿美元,有投资者出价超过去年8月时的两倍。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正在沟通的交易价格范围在每股24至27美元之间。Slack不予置评。不过私有市场价格变动较大,公开市场可能会是另一种交易局面。接口丰富的办公平台Slack诞生于一次“无心插柳”。2009年,公司创始人Stewart Butterfield及其团队在开发一款新的大型MMORPG(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时,希望开发一款多人通讯工具,而这款工具便是Slack的前身,它大大改进了办公沟通方式。除了企业员工间互相发消息,Slack最基本的架构是通过频道来实现的,频道的建立可以基于同一话题、小组、任务或其他共同需求的场景。频道还可以加上一些限制来保持私密性。用户可以在系统中搜索想要找的话题、团队、项目,也可以搜到并加入相关的频道,同时可以看到频道成员的历史交流信息。用户使用Slack时,也可以按需定义系统的日常行为,比如可以修改接收提醒和邮件的时间。用户在Slack的各频道内可以轻松接入其他应用软件,这会让Slack的价值倍增。使用者可以在Slack内用Salesforce查询公司客户账号信息,也可以在Github上了解到公司客户的状态或服务进度。Slack还可以为用户自动“规划”一定的工作流程,比如系统可根据Zendesk获得的客户给公司的留言、Salesforce上的客户数据,还有公司以往解决同类问题的记录来安排出完成项目的工作路径。而且这个流程会不断改进。招股书显示,2019年1月31日算起过去的三个月内,平均每周Slack上的第三方应用和用户自定义集成应用的用例已经超过45万个。作为企业内部协作的一个整合接口,Slack的平台性凸显,已经将全球从初创企业到大公司各规模的组织联系到一起。截止2019年1月31日,有超过3名使用者的Slack用户已超过60万个,其中的8.8万个付费用户囊括了财富100强中的至少65家企业。主要客户包括了Trivago、BBC、Lyft、21世纪福克斯和Shopify。Slack的付费版能搜索的信息数更多,可供使用的外部接口也更多,因而为公司创造收入。由此看来,Slack的产品升级空间大,日后变现的方式还会更多样。公司表示未来将会在邮件、日历、任务管理、文件系统、统一通信服务等功能上加大投资;另外会扩大用户群体,提高付费用户的渗透程度。财务表现来看,Slack披露的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营收分别为1亿美元、2.3亿美元和4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10%、82%,毛利率也达到了87%。但由于研发、营销费用高企,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由于产品升级,竞争风险等产生的投入,公司短期内难以扭亏为盈。2018年公司各季度营收增速基本维持在80%上下,远高于亏损速度,让投资者看到了公司未来的盈利潜力。[详情]

估值170亿美元Slack明晚在纽交所直接挂牌
估值170亿美元Slack明晚在纽交所直接挂牌

  美国企业即时通信服务公司Slack Technologies将于6月20日挂牌纽交所。Slack已于4月秘密向监管机构提交直接上市申请。公司表示,将通过A类普通股转让融资1.965亿美元。此次上市,Slack绕过了IPO程序。Slack的原股东将股份直接挂牌交易,无需向机构等公众投资者发行新股,也无需路演、询价、联系卖家、集资、稳定股价等公开募股环节。而直接上市的美股公司迄今只有Spotify一例。直接上市节省支付给中介的佣金等费用,避开IPO排队也缩短了上市时间,也说明Slack对未来发展有一定底气。目前Slack所在的市场尚小,竞争分散,但在所在领域知名度很高。2009年至今,Slack共融资12亿美元。期间获得了软银(披露持股7.3%)、Google Ventures、DST的投资。Slack去年8月进行上一轮融资时估值达71亿美元。而上市前夕Slack向私有市场出售股票,股价高达每股25或26美元,对应估值约为160-170亿美元,有投资者出价超过去年8月时的两倍。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正在沟通的交易价格范围在每股24至27美元之间。Slack不予置评。不过私有市场价格变动较大,公开市场可能会是另一种交易局面。接口丰富的办公平台Slack诞生于一次“无心插柳”。2009年,公司创始人Stewart Butterfield及其团队在开发一款新的大型MMORPG(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时,希望开发一款多人通讯工具,而这款工具便是Slack的前身,它大大改进了办公沟通方式。除了企业员工间互相发消息,Slack最基本的架构是通过频道来实现的,频道的建立可以基于同一话题、小组、任务或其他共同需求的场景。频道还可以加上一些限制来保持私密性。用户可以在系统中搜索想要找的话题、团队、项目,也可以搜到并加入相关的频道,同时可以看到频道成员的历史交流信息。用户使用Slack时,也可以按需定义系统的日常行为,比如可以修改接收提醒和邮件的时间。用户在Slack的各频道内可以轻松接入其他应用软件,这会让Slack的价值倍增。使用者可以在Slack内用Salesforce查询公司客户账号信息,也可以在Github上了解到公司客户的状态或服务进度。Slack还可以为用户自动“规划”一定的工作流程,比如系统可根据Zendesk获得的客户给公司的留言、Salesforce上的客户数据,还有公司以往解决同类问题的记录来安排出完成项目的工作路径。而且这个流程会不断改进。招股书显示,2019年1月31日算起过去的三个月内,平均每周Slack上的第三方应用和用户自定义集成应用的用例已经超过45万个。作为企业内部协作的一个整合接口,Slack的平台性凸显,已经将全球从初创企业到大公司各规模的组织联系到一起。截止2019年1月31日,有超过3名使用者的Slack用户已超过60万个,其中的8.8万个付费用户囊括了财富100强中的至少65家企业。主要客户包括了Trivago、BBC、Lyft、福克斯和Shopify。Slack的付费版能搜索的信息数更多,可供使用的外部接口也更多,因而为公司创造收入。由此看来,Slack的产品升级空间大,日后变现的方式还会更多样。公司表示未来将会在邮件、日历、任务管理、文件系统、统一通信服务等功能上加大投资;另外会扩大用户群体,提高付费用户的渗透程度。财务表现来看,Slack披露的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营收分别为1亿美元、2.3亿美元和4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10%、82%,毛利率也达到了87%。但由于研发、营销费用高企,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由于产品升级,竞争风险等产生的投入,公司短期内难以扭亏为盈。2018年公司各季度营收增速基本维持在80%上下,远高于亏损速度,让投资者看到了公司未来的盈利潜力。[详情]

Slack明晚在纽交所直接挂牌 估值170亿美元
Slack明晚在纽交所直接挂牌 估值170亿美元

  据IPO早知道消息,美国企业即时通信服务公司Slack Technologies将于6月20日挂牌纽交所。Slack已于4月秘密向监管机构提交直接上市申请。公司表示,将通过A类普通股转让融资1.965亿美元。 此次上市,Slack绕过了IPO程序。Slack的原股东将股份直接挂牌交易,无需向机构等公众投资者发行新股,也无需路演、询价、联系卖家、集资、稳定股价等公开募股环节。而直接上市的美股公司迄今只有Spotify一例。直接上市节省支付给中介的佣金等费用,避开IPO排队也缩短了上市时间,也说明Slack对未来发展有一定底气。目前Slack所在的市场尚小,竞争分散,但在所在领域知名度很高。2009年至今,Slack共融资12亿美元。期间获得了软银(披露持股7.3%)、Google Ventures、DST的投资。Slack去年8月进行上一轮融资时估值达71亿美元。而上市前夕Slack向私有市场出售股票,股价高达每股25或26美元,对应估值约为160-170亿美元,有投资者出价超过去年8月时的两倍。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正在沟通的交易价格范围在每股24至27美元之间。Slack不予置评。不过私有市场价格变动较大,公开市场可能会是另一种交易局面。接口丰富的办公平台Slack诞生于一次“无心插柳”。2009年,公司创始人Stewart Butterfield及其团队在开发一款新的大型MMORPG(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时,希望开发一款多人通讯工具,而这款工具便是Slack的前身,它大大改进了办公沟通方式。除了企业员工间互相发消息,Slack最基本的架构是通过频道来实现的,频道的建立可以基于同一话题、小组、任务或其他共同需求的场景。频道还可以加上一些限制来保持私密性。用户可以在系统中搜索想要找的话题、团队、项目,也可以搜到并加入相关的频道,同时可以看到频道成员的历史交流信息。用户使用Slack时,也可以按需定义系统的日常行为,比如可以修改接收提醒和邮件的时间。用户在Slack的各频道内可以轻松接入其他应用软件,这会让Slack的价值倍增。使用者可以在Slack内用Salesforce查询公司客户账号信息,也可以在Github上了解到公司客户的状态或服务进度。Slack还可以为用户自动“规划”一定的工作流程,比如系统可根据Zendesk获得的客户给公司的留言、Salesforce上的客户数据,还有公司以往解决同类问题的记录来安排出完成项目的工作路径。而且这个流程会不断改进。Slack界面示例招股书显示,2019年1月31日算起过去的三个月内,平均每周Slack上的第三方应用和用户自定义集成应用的用例已经超过45万个。作为企业内部协作的一个整合接口,Slack的平台性凸显,已经将全球从初创企业到大公司各规模的组织联系到一起。截止2019年1月31日,有超过3名使用者的Slack用户已超过60万个,其中的8.8万个付费用户囊括了财富100强中的至少65家企业。主要客户包括了Trivago、BBC、Lyft、21世纪福克斯和Shopify。Slack的付费版能搜索的信息数更多,可供使用的外部接口也更多,因而为公司创造收入。由此看来,Slack的产品升级空间大,日后变现的方式还会更多样。公司表示未来将会在邮件、日历、任务管理、文件系统、统一通信服务等功能上加大投资;另外会扩大用户群体,提高付费用户的渗透程度。财务表现来看,Slack披露的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营收分别为1亿美元、2.3亿美元和4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10%、82%,毛利率也达到了87%。但由于研发、营销费用高企,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由于产品升级,竞争风险等产生的投入,公司短期内难以扭亏为盈。2018年公司各季度营收增速基本维持在80%上下,远高于亏损速度,让投资者看到了公司未来的盈利潜力。[详情]

传Slack或以170亿美元估值上市,改变传统工作交流方式
传Slack或以170亿美元估值上市,改变传统工作交流方式

  传Slack或以170亿美元估值上市,改变传统工作交流方式“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改变了美国人传统的工作交流习惯。梁晶晶LJJ图片来源:Reuters记者 | 梁晶晶Slack犹如企业版微信的存在,有望取代古老、传统的电子邮件,让美国人也可以随时随地聊工作。据知情人士透露,企业办公应用公司Slack将于6月20日通过直接上市公开上市,投资者估值为160亿至170亿美元。这一数字较2018年8月份的预期估值71亿美元有所上升,但是Slack的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数据显示,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月度和年度付费会员,总共有8.8万个企业付费会员,其中有575个帐户每年的消费在10万美金以上,这些帐户的营收大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40%。此外,还有51.2万个企业用户使用免费账号。Slack的财务状况和估值大致基于预计收入和当前用户的增长率。换而言之,它还说明了美国人在办公室花了多少时间,以及他们将工作带到办公室以外的时间。此次估值上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人沉迷工作的现实。在6月10日的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根据Slack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tewart Butterfield的说法,以一个工作周来看,有1000万人(其中95000人为付费用户)在平台上花费超过5000万小时。他说,“每年用户在Slack上花费数十亿小时,并且还在增长”,这意味着每个用户平均每天在该应用上花费一个小时。事实上, Butterfield称其为“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改变了美国人传统的工作交流习惯。广泛的行业专业人士将Slack应用于协调招聘会和选举等各方面。工作人员还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有趣的GIF并讨论非工作事宜。可以说,Slack满足了远程工作者对工作场所沟通的需求。Butterfield在2009年偶然发现的市场空白区域,最终在2014年推出了该产品的第一个版本。“五年前,当我们介绍Slack时,供应量将满足市场需求,我们今天做到了。这是一个适合超新星产品的市场“,他说。据报道,Slack计划将其股票于6月20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交易,股票代码为WORK。在首次公开募股之前,该团队披露了第一季度净亏损3180万美元。对于2020财年第二季度,Slack预计收入为1.39亿美元至1.41亿美元,与第一季度报告的年均增长67%相比,显著放缓。在4月份提交的文件中,Slack称正在削减其损失,但是“在预期可见的未来,公司还是会亏损而且可能将来也不会盈利。投资者的估值预期基于背后的数学假设:Slack表示,预计其截至1月份的2020财年至少有5.9亿美元的收入。与去年相比,这一增长率高达50%。据知情人士称,这表明该公司在2021财年可能会带来近9亿美元,投资者希望将该公司估值为预计收入的20倍左右。Slack的一半用户不在美国境内。这个办公软件还未渗透到每个地方,未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Butterfield在一次演讲中说:“这种转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相信,每个公司都会转向Slack或类似的东西。”(本文来自于界面)[详情]

团队协作工具Slack将直接上市 融资约1.97亿美元
团队协作工具Slack将直接上市 融资约1.97亿美元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2日下午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团队协作工具企业Slack周一表示,公司将通过直接上市的方式,有望在纽交所融资约1.965亿美元。 该公司曾在4月份表示,将寻求通过上市,融资最高1亿美元。 继Uber、Lyft、Pinterest和Zoom之后,Slack是又一个在今年寻求上市的科技企业。所不同的是,Slack将以直接上市的方式融资,而非以科技公司传统上采用的IPO路径上市。该公司已注册约1.17亿份A级普通股,预计也是未来可流通交易的股份数量。 Slack同时将其股票交易代码从“SK”改为“WORK”。(轶群)[详情]

Slack CEO:公司计划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软件公司
Slack CEO:公司计划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软件公司

  办公通信应用独角兽Slack今天上午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初步财务业绩预估,并计划于6月20日直接上市。由于付费用户增加,Slack第一季度营收1.34亿美元,同比增长66%,运营亏损由去年同期的2600万美元增长至3900万美元。Slack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tewart Butterfield在一段投资者视频中表示“我们相信,无论谁能够为人们释放这种潜力,他都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软件公司。我们的目标是成为那样的公司。”Slack最新估值为70亿美元,计划以SK的代码在纽交所直接上市。[详情]

Slack准备上市:替代数据下的硅谷独角兽
Slack准备上市:替代数据下的硅谷独角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Meltwater融文在Slack准备上市之际,我们从替代数据(Alternative data)视角,通过在线广告支出、应用程序下载、员工评论、搜索趋势等方面,仔细研究了Slack在过去两年中的发展,为您呈现另一个视角下的硅谷独角兽。去年年底,Slack宣布了上市计划,市场预计其估值将超过100亿美元。该公司上一轮私募融资4.27亿美元,估值超过71亿美元。资金充足后的Slack,更有资本与微软、谷歌、思科等科技公司竞争了。被誉为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SaaS创业公司,Slack用了仅仅8个月的时间,就达到了10亿美元的估值。作为一家B2B企业,创业初期Slack没有花一分钱在传统广告营销上,而是积极凝听用户反馈,专注于产品研发,依靠用户口碑传播。产品本身就是Slack最好的广告。方便的频道(Channel)建设,超低的沟通成本,以及极其强大的第三方集成(Google Drive,Dorpbox,Github等等),只要是企业办公需要用到的功能,Slack上基本都能找到。对于大多数中国客户而言,Slack似乎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对于已经在使用Slack的企业来说,Slack强大的第三方扩展能使信息高度聚合,形成完整生态,最大程度满足了团队沟通的深度需求。简而言之,对于有需求的企业,这款软件已经变得必不可少。2018年5月,Slack披露其每日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800万,其中300万是付费用户。2019年初,从竞争对手Atlassian手中收购HipChat和Stride之后,这款企业通讯软件的DAU超过了1000万。DPO:绝对自信的表现?《华尔街日报》报道称,Slack打算追随Spotify的脚步,考虑在今年第二季度采用略显非传统的IPO方式(DPO),即直接上市(direct public offering),而不是传统的承销流程。直接上市本质上是一种低成本高速度的上市方式。跳过了IPO,没有新股发行,没有股权稀释,节省了一大笔佣金。管理层没有锁定期限制,员工手里的股票也可以马上出手。尽管缺失了传统IPO的保障性,但只要资本市场看好,企业知名度高,股票一样不愁卖。2019年是许多人期待已久的科技公司IPO之年。在期待优步(Uber)、Lyft、Pinterest等公司上市之际,我们从替代数据的视角的审视了Slack过去几年的表现,看看它在选择DPO之前是否拥有了足够的自信。替代数据下的硅谷独角兽替代数据是指非金融数据,但能为投资者提供市场洞察渠道的数据。它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360度的视角,更细致地观察一个公司在市场上的多个接触点上的表现。这些数据可以与传统的财务和销售数据相互补充,帮助投资者们更详细地了解该品牌在上市后可能存在的表现,最大程度做出情境驱动下的决策。通过深度挖掘,可以从替代数据中提取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中的情绪,观察消费趋势等等。我们选择了在线广告支出、应用程序下载、员工评论、搜索趋势等替代数据来深入研究Slack为上市做的准备。1)在线广告支出作为一家B2B企业,Slack在创业初期没有花一分钱在传统市场营销上,仅依靠产品过硬和口碑传播,后期也一直花费非常少的费用用于品牌传播。但当Slack准备上市后,他们意识到,仅仅依靠口碑并不能打响品牌知名度。Slack在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通过谷歌AdWords大举投资在线广告,远远高于此前每月30万美元左右的稳定水平。仅在美国花费的在线广告支出,就呈现出接近45度的攀升。截至2019年2月,该公司每月在SEM上的花费超过800万美元。Slack对于在线广告的投入不是毫无目的地。要知道,Spotify的DPO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该公司已经非常知名,上市前估值达到了230亿至300亿美元之间,并且现金流充足。因此Spotify相信,即使是选择DPO,他们也不会被市场忽视。提高在线广告支出,打响品牌知名度,Slack才能有理由相信自己不会被市场所忽略。或许早在2018年5月之前,Slack就已经做好了跟随Spotify脚步直接上市的准备,谁能说得准呢?2)搜索趋势与网站流量提高在线广告投资为Slack带来了相对明显的搜索量提升,官网流量也从之前的120M左右提升到了135M左右浮动。Slack在搜索趋势上的表现一直在稳步上升,随着有关其即将直接上市的新闻曝光,Slack在2019年初出现了一个高峰,网站流量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看来DPO为Slack带来了不少的关注度。3)应用程序评论和下载随着Slack用户基础的增长和下载量的增加,它在iOS上的平均应用程序评分受到了一定冲击,从2017年的3.6降至今年年初的3.0左右。Slack的员工评价一直相对稳定,员工满意度略有下降。这可能表明,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到超过1000名员工,公司文化可能发生了些许转变。在19年初,员工评价出现了小幅度回升,这也在情理之中。直接上市不存在锁定期,员工手里的股票也可以马上出手。股票随时可以变现,股票换房产。难怪网上有人戏称说,如果硅谷独角兽们都选择DPO上市,旧金山的房价又要上涨了。【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eltwater”(微信号:meltwaterchina),为Meltwater编辑部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Meltwater融文监测全球数十万信息源,帮助企业实时智能抓取最有价值的外部信息,协助您做出更高效的商业决策。】[详情]

Slack向美SEC提交IPO:日活超1000万营收超4亿美元
Slack向美SEC提交IPO:日活超1000万营收超4亿美元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7日凌晨消息,工作场所即时通信应用Slack周五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申请文件,该公司在这份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显示其业绩实现了强劲的同比增长,但在最新一个财年中亏损了1.407亿美元。 Slack总部位于旧金山,该公司寻求采用直接挂牌的方式IPO上市,此前流媒体音乐服务提供商Spotify在去年上市时就采用了这种方式。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披露数据称,截至1月底Slack应用的每日活跃用户人数达到了1000万人以上,其中付费用户人数仅为8.8万人,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增长了近50%,与2017年的3.7万人相比增长一倍以上。 招股书显示,Slack免费订阅计划已被50多万个组织采用,并称其2019财年营收达到了4.006亿美元,与2018财年的2.205亿美元相比大幅增长82%,相比之下2017财年为1.052亿美元。在2019财年中,Slack的净亏损为1.389亿美元,相比之下2018财年的净亏损为1.401亿美元,2017财年的净亏损为1.469亿美元。 该公司2019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07亿美元,相比之下2018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810亿美元,2017财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69亿美元。 路透社曾在此前报道称,该公司希望在此次IPO交易中获得超过100亿美元的估值,预计该公司将在几周内IPO上市。 经纪公司Forge CEO凯利·罗德里克斯(Kelly Rodriques)周四向CNBC表示,有些早期投资者和员工一直都在以每股大约28美元的价格出售Slack股票,这一价格对该公司的估值为接近170亿美元。 跟其他许多创业公司一样,Slack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成本问题。Slack在招股书中披露数据称,该公司2019财年的总运营支出增长了49%,达5.035亿美元,主要是由于销售和营销成本上升。 “Slack是一家经典的科技公司,有着很好的可扩展性。”佛罗里达大学IPO专家、教授杰伊·里特(Jay Ritter)说道。“该公司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实现盈利,随后其利润将迅速增长。” 他还说道:“Dropbox和Spotify等许多科技公司都为个人或组织提供免费服务,寄希望于其中的一小部分将会成为重度用户和付费用户。只要流失率不是太高,那么这就可能会是一种成功的商业策略。“ Slack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SK”。Slack的最大股东包括AccelPartners和Andreessen Horowitz等风险投资公司,其中AccelPartners曾对Facebook和Dropbox进行投资,目前持有Slack的24股份,而Andreessen Horowitz则持有13.3%股份。此外,日本软银集团也持有该公司的7.3%股份。 Slack的竞争对手包括面向微软Office 365用户的免费聊天插件Microsoft Teams等,该公司称其预计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继续保持亏损状态,长期来看则可能无法实现或保持盈利。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3年,其商业客户包括Trivago、BBC、Lyft、21世纪福克斯、Shopfy和Survey Monkey等。 今年以来,已经有一系列科技公司IPO上市,其中Lyft、Pinterest和Zoom都取得了程度各有不同的成功。 网约车巨头Uber也在周五公布了IPO交易条款,该公司寻求获得915亿美元的估值,这可能会是今年规模最大的一桩IPO交易。(唐风)   [详情]

Slack上市前在私有市场出售股票:较之前融资溢价一倍
Slack上市前在私有市场出售股票:较之前融资溢价一倍

  金融界美股讯 据彭博社报道,任何人都可以在几个月之后买入Slack公司的股票。而与此同时,富裕的投资者正在通过私有市场溢价买入这家企业通信软件开发商。知情人士表示, Slack去年8月进行上一轮融资时估值达到71亿美元,而某些富裕投资者支付的价格超过当时的两倍。知情人士称,该公司的股东在过去两个月向私有市场买家出售股票的价格高达每股25或26美元,对应估值约为160亿美元。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正在沟通的交易价格范围在每股24至27美元之间。总部位于旧金山的Slack专门向企业出售聊天和协作工具,他们计划于今年6月或7月在纽交所直接出售股票,而不准备通过IPO方式融资。尽管有人认为该公司相对于其他订阅式软件企业已经高估,但最近的私有市场活动也表明市场对其预期很高。该公司发言人拒绝对此置评。Slack是今年几家备受期待的拟上市硅谷企业之一。但目前仍不确定,这一系列关注能否带来华尔街或公开市场投资者的持续需求。专车公司Lyft创下两年来美股市场最大规模的IPO记录,但上市第二天就出现股价大跌,至今仍未收复失地。社交图片分享网站Pinterest确定的IPO发行价区间也低于其最新一轮私有市场估值。Slack似乎从未在私有市场融资中碰壁。该公司自从2013年推出产品以来已经累计融资12.5亿美元。Slack在2017年允许股东向软银集团出售了部分股票,软银当时向其投资2.5亿美元。知情人士表示,Slack最近达成的私有股票交易意在测试公开市场投资者的购买意愿。流媒体音乐提供商Spotify去年也通过类似的方式上市,他们同样在直接上市前允许私有市场的股票交易。Spotify较一年前的发行价上涨7%。私有市场股票交易价格变动很大,买家对公司的了解也很有限,而较高的价格也未必能够传导到公开市场。除此之外,等到该公司上市时,还会有大批股东等待变现,员工尤其如此。[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