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Lyft上市第二日就破发 华尔街担忧公司增长可能放缓
Lyft上市第二日就破发 华尔街担忧公司增长可能放缓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4月02日  20:21
Lyft打赢Uber上市 股价惨遭跳水
Lyft打赢Uber上市 股价惨遭跳水

TechWeb|2019年04月02日  20:55
网约车巨头Lyft上市:连续6年亏损 未来盈利堪忧
网约车巨头Lyft上市:连续6年亏损 未来盈利堪忧

新京报|2019年04月02日  18:27
美国网约车第一股Lyft首日最高涨23% 收涨8.7%
美国网约车第一股Lyft首日最高涨23% 收涨8.7%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03月30日  04:07
网约车第一股Lyft上市首日开涨21% 市值超250亿美元
网约车第一股Lyft上市首日开涨21% 市值超250亿美元

新浪美股|2019年03月29日  23:50
一图看懂LyftIPO:抢先Uber成全球网约车第一股
一图看懂LyftIPO:抢先Uber成全球网约车第一股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3月29日  18:01
Lyft登陆纳斯达克 创始人洛杉矶远程敲钟(图)
Lyft登陆纳斯达克 创始人洛杉矶远程敲钟(图)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9日  21:47
Lyft 5年内能盈利吗?彭博和两位创始人聊了聊
Lyft 5年内能盈利吗?彭博和两位创始人聊了聊

新浪科技|2019年03月29日  21:59
Lyft与Uber促销战火重燃:上市前夕的最后一搏
Lyft与Uber促销战火重燃:上市前夕的最后一搏

新浪财经|2019年03月29日  10:02
一文读懂Lyft上市:抢先Uber成网约车第一股 有4风险
一文读懂Lyft上市:抢先Uber成网约车第一股 有4风险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03月29日  16:29
Lyft与Uber融资战争的新进展:Lyft IPO定价72美元
Lyft与Uber融资战争的新进展:Lyft IPO定价72美元

新浪美股|2019年03月29日  04:07
独角兽Lyft上市前夕 巴菲特建议普通人不要乱买新股
独角兽Lyft上市前夕 巴菲特建议普通人不要乱买新股

新浪美股|2019年03月29日  03:16
Lyft上市前夕 有哪些事情值得关注?
Lyft上市前夕 有哪些事情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03月28日  01:30
Lyft明晚登陆纳斯达克 早期投资者最多获100倍回报
Lyft明晚登陆纳斯达克 早期投资者最多获100倍回报

新浪美股|2019年03月28日  22:36
比最后一轮估值高100亿美元!Lyft IPO为何超常火爆?
比最后一轮估值高100亿美元!Lyft IPO为何超常火爆?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3月26日  15:34
Lyft上调IPO定价区间至70-72美元/股 估值200亿美元
Lyft上调IPO定价区间至70-72美元/股 估值200亿美元

新浪美股|2019年03月28日  05:24
高速增长VS盈利前景堪忧,投资Lyft时如何权衡利弊?
高速增长VS盈利前景堪忧,投资Lyft时如何权衡利弊?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3月25日  23:08
Lyft在IPO前获得了首个买入评级 目标价为75美元
Lyft在IPO前获得了首个买入评级 目标价为75美元

新浪美股|2019年03月25日  02:04
Lyft,这是一家有情怀的科技公司
Lyft,这是一家有情怀的科技公司

智通财经网|2019年03月12日  17:15
Lyft抢先优步IPO 他们将成最大受益者……
Lyft抢先优步IPO 他们将成最大受益者……

国际金融报|2019年03月05日  10:10

最新新闻

卖空势头不减:Lyft股价持续下跌
卖空势头不减:Lyft股价持续下跌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16日上午消息,据彭博社报道,Lyft的股价周一继续下跌,致股票价格低于IPO发行价的22%之多。 自上个月上市以来,该共享汽车公司的投资者已经发现,公司在12个交易日内,有7天股价都是在下跌。虽然股价在刚刚上市后出现波动并不罕见,但Lyft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并实现盈利的能力已经引起市场的怀疑。上周,更大型的竞争对手Uber提交了上市文件后,Lyft的股价大幅下跌,因为很快,投资者将有另一个选择,来投资具有潜力的共享和零工经济企业。 与此同时,空头投资者已经开始增持仓位。根据金融分析公司S3 Partner的数据,Lyft的股票被大量做空,近75%的自由流通股已被做空。 在4月12日发布的报告中,S3的预测分析总经理Ihor Dusaniwsky说,Lyft的卖空投资者收益要优于上市后的长线股东。Dusaniwsky写道,按市值计算,周五卖空股的利润为4300万美元,使得这些卖空投资者的上市后收益高达2.204亿美元。 Lyft的股价周一继续下跌6.8%,为55.85美元,创下新低,远不及72美元的上市发行价。周日,路透社曾报道,因制动系统问题,公司正在纽约、华盛顿和旧金山三个城市撤换上千辆电动单车。(木尔)[详情]

新浪科技 | 2019年04月16日 08:48
成功IPO市值200亿美元 但这家公司仍未完成自我证明
成功IPO市值200亿美元 但这家公司仍未完成自我证明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Lyft上市后的几天内,股价经历了一次小型过山车,市场对独角兽的追捧和对网约车盈利模式的疑虑交织在其中。 对网约车第一股Lyft来说,上市既是高光时刻,也是被密集质疑的开始。 3月29日上周五,Lyft以72美元的发行价登陆纳斯达克,由于路演期间受到追捧,发行价已经上调过一轮。上市当天,Lyft开盘价飙升至87.24美元,公开交易后价格开始下跌,最终收涨8.74%。 但到了这周一,4月2日,Lyft跌破发行价,较周五最高点88.68美元下跌22%。到了周二,股价继续下跌,最终收于68.97美元。截至周二收盘,Lyft的市值也从上市当天的222亿美元,缩水至197亿美元。 虽然第三日跌幅较小,但前两日如此快的下跌速度并不常见。CNBC的一篇报道指出,通常IPO当天大涨后,股价可能会出现回落,但很少在第二天就跌破发行价。这一现象显示出投资者对Lyft过高的估值持怀疑态度。该报道进一步指出了股价下跌的三大原因,首先从股票交易次数可以看出,投机者交易活跃;其次是没有可以参考的其他网约车上市公司,市场只能等待Uber的到来;再次是其他科技股也有类似大幅波动的情况。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股价下跌可能和部分投资者出售股票的时机有关,为了让一季度的财务报表更完美,一些投资人会选择在4月1日之后再出售。Lyft的股价表现提醒投资者,在面对热门IPO时保持警惕。 对于支持者们而言,短暂的股价波动并不重要,他们用亚马逊和facebook的例子说明长期持有的重要性。但更主要的问题在于,网约车是否会像电商和社交网站那样,具有盈利能力? 福布斯在一篇报道中援引了三位分析师的预期,其中一位认为Lyft的毛利率会大幅提高,但五年内并不会实现盈利。另一位认为虽然Lyft收入增速会放缓,但将在2020年内实现盈利。还有一位分析师认为,Lyft将在2021年实现盈利,但由于其业务依赖于补贴,抛开补贴这一商业模式能否继续成立还不好说。 老二逆袭 Lyft讲述了一个行业老二如何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励志故事。 2008年,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洛根·格林受津巴布韦小型客车项目Kombis的启发,建立了一家叫Zimride的拼车公司,为学生提供拼车服务,zim是津巴布韦的简称。那年秋天,在雷曼兄弟做分析师的约翰·齐默在Facebook的共同好友页面上看到了格林发的帖子,“来看看我建立的这个网站Zimride.com”。 齐默(Zimmer)被这个名字击中了。两人因此聊上了,发现对方都对如何改善交通很有兴趣,齐默决定加入Zimride。 在Zimride创业过程中,二人发现可以做城市版的网约车服务,满足要求的人都能提供服务。2012年这一想法成型,Lyft正式诞生。格林和齐默转让了Zimride,将所有精力放在Lyft上。 当时Uber已经上线了4年,但主要是面向高端人群的专车,Lyft则将重心放在平价车型上。 Lyft上线一个月后,Uber也推出了平价车型服务UberX,并凭借此前的积累迅速打开市场。两家公司也并非没有谈过合并,但据报道,Lyft提出的条件让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难以接受,谈判结束,只能在战场上短兵相接。 Uber的战略一直颇为激进。the information的一篇文章曾曝光过Uber的一项“地狱”计划,通过虚拟Lyft账号获得附近8名空闲司机的准确信息,继而“挖角”。《华尔街日报》曾报道,卡兰尼克为阻止投资人对其他公司出手,会要求潜在投资人在查看Uber的财务状况之前,签署协议承诺放弃对Lyft或任何其他叫车公司长达一年的投资权利。 在Uber的快速扩张之下,Lyft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比如注重用户体验,要求司机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鼓励乘客坐在前排,与司机建立平等的关系,早期还在车前贴一个毛茸茸的粉丝大胡子,打造年轻品牌。这种对文化和体验的追求也体现在Lyft的招股书中。招股书里放上了部分司机和乘客的照片,写上他们对Lyft的感情。 Uber也给Lyft的发展留下了空间。2016年之前,Uber在全球尤其是中国市场投入了太多精力,8月优步中国与滴滴合并后,Uber将更多重心放回了美国市场。但在那之后,Uber又备受丑闻困扰。性骚扰丑闻、灾难事件中不合时宜地涨价以及数据泄露等问题,让Uber的名声跌到谷底,以至于卡兰尼克被赶出了公司。2017年8月新CEO达拉·科斯罗萨西上任后,将Uber的重心转移到文化、营收与IPO上。 也许正是Lyft对自身风格的坚持让它赢得了不少的市场份额。根据Lyft的招股书及Second Measure的数据,Lyft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在2016年为15%,到2018年底升至39%。 而且在IPO这件事上,Lyft“抢跑”成功。 Lyft背后的支持力量  尽管Uber在Lyft投资上搞了些“小动作”,Lyft还是拿到了约51亿美元的融资额。上市后,除管理团队拥有的27.73%股份外,余下前几大股东分别是日本乐天株式会社(13.05%)、通用汽车(7.76%)、投资公司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7.71%)、风险投资公司a16z(6.25%)、谷歌母公司Alphabet(5.33%)。 其中,乐天被视为Lyft上市后的最大赢家。2015年,乐天向Lyft首次投资3亿美元,乐天CEO三木谷浩史进入Lyft董事会。三木谷浩史表示看好Lyft在美国网约车市场的表现,此后又在2016年1月参与了Lyft共计10亿美元的F轮融资。 三木谷浩史于1997年成立乐天,很快将其建成为日本最大电商,有“日本亚马逊”之称。为寻求增长,乐天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在出行领域,除Lyft外,还投资了中东网约车公司Careem和西班牙打车软件Cabify。 在Lyft的投资上,三木谷浩史经常被拿来与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做比较,但孙正义通过愿景基金的投资范围大了很多,仅在网约车领域,就投资了Uber、滴滴、印度的Ola、东南亚的Grab等。 通用汽车与Lyft结缘于自动驾驶。2016年1月通用出资5亿美元,领投了Lyft的F轮融资,获得了董事会上的一席之座,Lyft也和通用签订了第一份自动驾驶汽车合作协议。也有传闻称,通用曾想买下Lyft,但价格没有谈拢。之后双方也在自动驾驭分别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包括Lyft与福特,通用与Uber。据媒体报道,双方关系曾一度紧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笔投资给通用带了可观的回报。 其他几位大股东,富达国际于2018年6月领投了Lyft新一轮6亿美元投资。a16z在2013年向Lyft投资了6000万美元,后续又继续追加投资。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在2017年通过投资部门CapitalG向Lyft投资了5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滴滴与优步中国战火正酣的2016年1月,滴滴曾与阿里、腾讯参与了Lyft的F轮融资,但Lyft在招股书中没有列出上述公司。 格林和齐默的股份被大大稀释,将通过AB股的形式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Lyft还在招股书中表示,由创始人来掌握公司是一大优势。 未完成的自我证明 虽然上市抢跑成功,但the information一篇文章指出,Lyft不够努力,错过了赶上Uber的最佳时机。这么多年来,Lyft在制定新战略和发展用户上远慢于Uber。《财富》的一篇文章把格林和齐默称为“理想主义二人组”。 接下来摆在两人面前的挑战是,Lyft能证明网约车的盈利能力吗? 网约车依赖于从司机的劳动报酬中抽取佣金,在一定程度上,网约车与司机的利益相悖。Lyft上市路演期间,Uber和Lyft的司机在洛杉矶罢工。据NBCNews报道,一位Uber司机表示,在过去三年半时间内,Uber几乎每隔半年就会降低优惠和车费分成。一位Lyft司机则表示,赚的钱不足以维持生计,但又无法放弃这份工作。 Lyft不认为它们提供的是一个工作机会,需要负担司机的生计问题。根据招股书,91%的司机每周接单时间不超过20小时,大部分司机都是用业务时间补贴家用。但是补贴政策已推行多年,2018年Lyft在市场营销和司机乘客补贴方面的支出达到13亿美元,平均每趟车程的成本超过2美元。且司机和乘客都习惯了从中获益,一旦停止补贴,很可能造成用户流失,除非当Uber也上市后,为实现盈利,两家公司同时会减少补贴,为网约车公司找到一条盈利之路。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出,Lyft正在为实现盈利而努力——收入与交易金额的比例在不断上升。Lyft将网约车服务的交易金额定义为除小费和过路费之后乘客付的费用,2016年第一季度,这一比例为16.8%,2018年第四季度则达到了28.7%。这意味着补贴效率正在被优化,同时也说明对司机和乘客的补贴正在下降。如何在平衡乘客、司机和公司三方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定价,目前似乎还很难。 Lyft收入与交易金额的比例。来源:Lyft招股书 也有观点指出,自动驾驶将是网约车实现盈利的途径。Lyft从2016年起开始布局自动驾驶,与通用、Waymo、NuTonomy、Aptiv达成合作,2018年花7200万美元买下计算机视觉公司BlueVision,用于Lyft的自动驾驶汽车。在招股书中,Lyft表示对自动驾驶的投入会遭致反对意见,但他们认为这一技术将引领交通服务的未来。很多反对意见认为,未来几年内该技术无法安全地使用,但对公司上市而言,也为其估值讲了个好故事。 自动驾驶之外,Lyft小范围推出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业务,在国际版图上,也只进军了加拿大。专注于出行和美国本土市场或许会让Lyft的亏损收窄和盈利之日来得更快一点。 Lyft招股书透露出的好消息是,Lyft亏损的增长率没有营收增长率高,2016年至2019年,营收分别是3.43亿美元、11亿美元和22亿美元,亏损为6.83亿美元、6.88亿美元和9.11亿美元。这也得益于收入与交易金额比例的提升。坏消息则是,总成本和费用的增速依然很大,分别是10.36亿美元、17.68亿美元和31.34亿美元。 接下来,2018年营收五倍、亏损两倍于Lyft的Uber即将上市,《巴伦周刊》甚至写了一篇名为《如何避免被优步和Lyft的IPO套牢》,呼吁投资者保持冷静。 [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04月03日 19:48
Lyft股价暴跌破发后 网约车公司或许仍有出路?
Lyft股价暴跌破发后 网约车公司或许仍有出路?

  来源:美股研究社 * 所发文章不具有投资建议,请各位投资者自行判断  迅速发展的网约车经济终于在上周五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全球网约车三大巨头之一的lyft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上市当天,股价急速上涨,IPO认购超过公司预期。但仅仅过了一天,股价又经历了断崖式下跌,根据 CNBC数据库统计,lyft市值从巅峰时的230亿美元跌至196亿美元。 自从2009年Uber成立以来,在资本和市场的推动下,网约车在全球疯狂扩张。作为头号霸主的Uber已经基本完成了全球布局,拥有超过1200亿美元的估值。紧随其后的lyft和独霸中国市场的滴滴也分别有2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除此之外,众多相比较小的网约车公司也在全球各地迅速发展。 尽管近年来网约车问题不断,但扩张速度仍然没有严重下降,继lyft之后,Uber也将于今年4月上市。同时有消息传出,滴滴将在顺风车业务重新启动后准备上市。网约车市场看上去花团锦簇,但背后却隐藏着巨额亏损、安全事故等巨大危机,一旦引爆将造成严重后果。在此危机之下,网约车平台还有出路吗? 亏损严重、安全事故、整合失效,网约车背后潜藏的巨大危机 所有的网约车平台都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滴滴暴露出来的安全问题,这使得滴滴不得不下线了顺风车服务。还有lyft曝出的司机收入保障问题,在lyft上市路演时,众多司机在雨中抗议。Uber在全球扩张中也存在着监管处罚等问题。网约车平台面临的问题还不止这些。 第一、无法盈利成网约车的通病,资本市场未来将提出高要求 亏损对于网约车平台来说已经是一种通病,已经上市的lyft2018年亏损超过9亿美元,Uber亏损18亿美元,滴滴亏损109亿人民币。尽管巨额亏损的lyft在资本的支持下依然成功上市,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盈利情况,连年的亏损,迟迟无法盈利或许就是这次股价下跌的重要原因。 拥有海量融资的各大网约车到底把钱花到哪里去了? 首先,各大平台上线之初,为了获取大量司机和乘客用户,投入巨额资本进行补贴。随后各大平台又为了争夺市场不停"烧钱",这或许是网约车平台最大的一笔支出。滴滴在2018年对司机端补贴就有113亿元。 其次,除了补贴以外,还有高额的成本。虽然lyft在2018年的营业收入翻了一倍,但他的营业费用也翻了一倍。这说明lyft在获客方面并没有做出成功的改动,获客成本依然居高不下,这将使他陷入越增长,越亏损的怪圈。 面对一直亏损的网约车,虽然资本机构依然买账,但却未必能一直持续下去。股神巴菲特在评价Uber、Lyft时曾表示:投资者希望能在5年后得到10%的投资回报,但实际上,盈利模式仍未清晰网约车平台很难在5年内盈利。根据SIG分析,lyft想要盈利至少要等7年。 即使资本愿意等待,也不会干等。若是这些平台无法在一段时间内拿出有效的盈利模式,资本耐心耗尽之后,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撤资等一系列资本的报复。 第二、安全问题仍是重中之重,合规监管将限速网约车发展 迄今为止,滴滴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安全问题,前不久发生在常德的司机遇害案就再一次使滴滴成为众矢之的。其实不只是滴滴,国外Uber、lyft也发生过相应案件。甚至4月1日,美国华盛顿地区就有居民反映遭受了Uber司机的性侵。 或许这不仅仅是平台的问题,但无可争议的是平台必将负担责任,也将遭受社会各界的批判,显然这对公司的发展将会造成很大影响。而如果平台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安全整顿,将进一步增加运营成本,拖累财报表现。 另外,合规问题也困扰着平台发展。在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对于网约车司机的监管,要求证件齐全。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对于Uber的处罚从来没有停止。这些合规问题并非无法解决,但这将带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成本。面对强势的政府政令,网约车平台只有整改这一条道路,可以想见的是,随着平台越发正规,网约车的发展速度也将不断下降。 第三、网约车多元发展扩充业务,整合产业也难见成效 美团加入网约车战争之后,凭借自身在外卖和酒店业务上面的优势,在竞争剧烈的网约车平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不只是外界介入网约车平台,随着网约车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平台也不满足于网约车一项业务,开始涉足行业上下游。 比如滴滴曾经推出滴滴外卖,lyft收购了共享单车Motivate,Uber则相继推出外卖、货运、医疗等服务。这些服务真的能够挽救网约车平台的发展吗?从目前来看,很难。毕竟和美团这种主要业务是酒店服务的企业不同,重点在出行的网约车平台似乎缺少整合上下游的基因。 中国市场上,滴滴外卖已经逐渐退出了外卖市场。从全球来看,共享单车难以突破自身桎梏实现盈利。至于其他业务能否带来盈利,或许等Uber成功上市之后,分析财报可以得知。但可以预见的是,投入资金多元发展,虽然被广大企业认定为发展策略,但这将不可避免的使得资金分散,使得企业难以全力投入自身发展。投资带来的成本也是一大拖累。 网约车并非穷途末路,三大改革或许成为新的增长点 为何明明知道网约车亏损严重,资本市场仍然对网约车给予厚望了?分析师认为lyft将于7年后盈利的信心又来自哪里了?或许众人唱衰的网约车经济并非走向穷途末路,未来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第一、与科技巨头合作开发无人车,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盈利 网约车收入主要来自平台抽成,但为了获得这部分收入不仅需要对司机和乘客用户进行高额补贴,还需要付出高额的运营成本。安全成本也十分高,一旦出现司机骚扰和乘客遇害等事件,社会各界将会把责任怪罪在平台管理上。而事实上,平台不应该承担所有责任。 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一切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车也逐渐提上日程,这对网约车平台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若是未来无人车能够大范围推广,平台将无人车和系统整合之后,利用无人车运营,将不会产生巨额的司机补贴,也会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平台只需要付出一部分车辆使用费。这将极大的减少平台目前存在的成本过高问题。 无人车的出现和使用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而平台对无人车有天然的巨大需求,这也使得与无人车开发公司合作更加容易。不仅可以在前期投入,加入无人车的研发,率先抢占未来市场,也可以与无人车企业达成协议,进一步降低车辆租赁费用,毕竟合作也有利于无人车的推广。 网约车平台巨头Uber早就于2015年开启无人车项目,或许这能证明无人驾驶将是未来网约车平台盈利的关键。 第二、安全问题成通病难解决,科技司机乘客三方下手 尽管无人车是网约车的未来,但司机和乘客才是网约车的现在。想要支撑到无人车普及,必须最大程度规避现在的风险。安全问题是网约车平台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这与当地经济发展、素质教育等密切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台可以独善其身,加强安全投入不仅能减少社会责任,也能恢复社会对平台的信心。 首先、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人脸识别等监控系统。安全投入不可避免的增加成本,但其中也潜藏着盈利的机会。对于网约车平台、特别是三大巨头来说,车辆都十分之多。若是在安装监控系统时,与科技公司合作,随后发表声明,这对科技公司来说也是巨大的广告。这样一来,即使无法盈利,也能降低成本。 其次、建立服务培训公司,提升司机素质。除了重大的安全案件以外,在日常运营中还有诸多例如性骚扰等"小案件",司机与乘客的摩擦,这些都将影响平台声誉。为此,平台可以创立自身的服务公司,在司机上岗前提供专业化的训练,这将会减少与乘客冲突的概率。服务公司还可以用来处理乘客的投诉,加强平台、司机和乘客三方之间的沟通。 最后、与学校、公益组织合作举办讲座。我们注意到,在许多案件中,受害人自身其实缺乏安全意识或者缺乏保护自身的手段。因此,与学校等公益组织合作举办讲座,普及安全知识,教授防身妙招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案件发生概率,还能提升自身声誉,减少未来可能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三、上下游整合形成规模效应,突出优势加强合作交流  从滴滴外卖的失败中我们或许认为网约车平台跨界是很难成功的,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毕竟和美团、饿了么等相比,滴滴不仅没有外卖业务的经验,也没有太多资金投入。所以,网约车平台想要跨界发展,并不一定要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和行业巨头竞争。或许可以和巨头合作,发挥自身优势。 尽管各个平台都想整合上下游,但实际上能做到的很少。美团尽管依托酒店业务开展网约车业务,但网约车业务量并不能和滴滴这样的巨头相比。因此,若是滴滴和美团合作,各司其职,美团负责酒店业务,滴滴合作接入美图流量入口,这样不仅能突出各自自身优势,还能提高用户体验。 至于合作方式,不管是入股还是成立新的子公司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尽管网约车平台亏损不断,市场也一度对其失去信心。但若是平台能够积极整改,承担社会责任,提高社会声誉,在未来无人车的普及中提前布局,或许网约车渡过当前的困难时期后,将会迎来丰厚的盈利。[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04月03日 18:37
Lyft破发 令即将IPO的软银前景蒙上阴影
Lyft破发 令即将IPO的软银前景蒙上阴影

   软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oftBank Group Corp., 9984.TO)在最新一轮科技股大涨中加快速度,但前路坎坷。 随着科技股在去年秋季走低后实现反弹,这家日本企业集团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近50%。软银股票反弹的速度甚至超过了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 BABA),从而收窄了软银股价较其投资价值的折让幅度。软银持有阿里巴巴26%的股份,价值1,220亿美元。 不过,这种乐观情绪可能消退,就像Lyft Inc. (LYFT)周一所经历的。这家网约车公司在上市交易次日破发。该公司上周五在备受期待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中筹集了23亿美元,估值达240亿美元。 这对软银旗下规模近1,000亿美元的Vision Fund所投资的未上市公司来说是个不祥之兆,其中很多公司正寻求上市,包括Lyft的竞争对手优步(Uber Technologies Inc.)。这些公司将与从动感单车公司Peloton Interactive到数据挖矿专业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等一系列其他大型独角兽公司争夺资金。今年可能成为IPO创纪录的一年。 此外,软银计划将其持有83%股权的美国移动网络运营商斯普林特公司(Sprint Corp., S)与增长更快的竞争对手T-Mobile Us Inc. (TMUS)合并,这个计划实现的可能性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怀疑。该交易需获得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批准。几个月前,该交易还似乎有望达成,但最近国会议员和消费者维权组织以反垄断为由抨击该交易。 斯普林特股价目前较T-Mobile提出的报价低22%,去年12月份为低9%。这意味着投资者预计交易将推迟甚至搁浅:瑞银(UBS)分析师目前认为交易达成的可能性为50%。软银需要将负债累累的斯普林特从其账面剥离,减轻投资下一代5G网络的负担。 软银在日本国内也面临竞争加剧的局面。软银目前持有长期以来在日本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三家移动运营商之一的63%股权。不过,日本本土电商巨头乐天株式会社(Rakuten Inc., 4755.TO)将加入竞争,可能提出低得多的价格。乐天株式会社是Lyft的最大股东,因此是Lyft IPO的一大受益者。Asymmetric Advisors高级策略师Amir Anvarzadeh称,乐天株式会社与软银的客户基础将可能重叠得最多。 软银两个月前公布了规模6,000亿日圆(约合54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股价获得暂时提振。截至2月底,该公司已支出近一半的股票回购资金。投资者应借软银股价持续上涨之际套现。 文章来源:华尔街日报[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04月03日 15:08
Lyft两天暴跌20% 独角兽IPO生死未卜
Lyft两天暴跌20% 独角兽IPO生死未卜

   Lyft股价持续下跌 独角兽IPO生死未卜 Lyft股价连续两天下跌,此前一名分析师对这家叫车服务公司的估值表达了深深的担忧。 海港环球证券(Seaport Global Securities)分析师迈克尔•沃德(Michael Ward)率先对该股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卖出评级,并将12个月的目标价定为每股42美元。迈克尔•沃德的目标价暗示Lyft较周一69.01美元的收盘价下跌39.1%。 Lyft股价一度大跌4.2%、收低0.1%、报68.67美元,该公司周四晚间将IPO定价为72美元。 对于迈克尔•沃德来说,围绕Lyft的通配符是其估值。他说:“为了证明其目前的市场估值合理,投资者需要进行一次大的飞跃,相信千禧一代及更年轻的一代将放弃对汽车的所有权,转而选择依赖共享服务。”迈克尔•沃德还表示,他相信人们将继续拥有汽车,并将共享服务作为一种“便利的服务”。 迈克尔•沃德表示:“尽管我们相信拼车市场将继续增长,并预测Lyft将成为该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但在我们看来,目前的估值反映出人们对美国消费者行为的看法过于乐观。” 据分析师称,Lyft认为美国“运输即服务”的市场价值在1.2万亿美元。然而,Seaport却表示:“可定位的市场要小得多,且需要着眼于700亿美元的地面运输市场。” 上周上市时,Lyft的市值超过220亿美元。然而,该公司在2018年净亏损近10亿美元,也并没有提出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盈利的明确战略。 Lyft的IPO由摩根大通牵头,该行在此次发行中扮演“稳定代理人”的角色,这意味着该行将在上市第一周买入股票,以帮助支撑股价。一位知情人士说,周一的高成交量让这一任务变得困难。 迈克尔•沃德的销售评级和Lyft的下跌发生在该公司股价下跌近12%的一天后,这是该公司在公开市场的第二天交易。上周五,Lyft完成了IPO,股价上涨8.3%。 迈克尔•沃德也不是唯一一个担心Lyft的分析师。古根海姆(Guggenheim)对这只股票的评级为中性,指出为这只股票辩护需要太多重大假设。 此外,Lyft股价的下跌也打击了投资者对一批硅谷知名“独角兽”的热情,这些“独角兽”预计将于今年上市。 投资者一直在密切关注Lyft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将其作为衡量包括竞争对手Uber以及图片分享平台Pinterest在内的其他公司潜在估值和回报的指标。 Lyft将于5月份公布第一季度业绩,这对任何一家新上市的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关键考验。2018年,该公司的收入增长了一倍,达到21.6亿美元。从2016年初到去年年底,该公司的活跃用户增加了5倍多,达到1860万。与此同时,净亏损增加32%,至9.11亿美元。 投资者一直在密切关注Lyft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将其作为衡量包括竞争对手Uber以及图片分享平台Pinterest在内的其他公司潜在估值和回报的指标。 对于和Lyft同样亏损的同行来说,它们的IPO投资者将更加专注于未来盈利的道路。他补充称:“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盈利才能上市,但你需要清楚地勾勒出你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知情人士表示,Uber和Pinterest仍在推进未来几周的上市计划,Lyft的股价表现“可能会让其中一些公司的发行价有所下调,但市场的总体基调是,对这些IPO有兴趣”。[详情]

猎云网 | 2019年04月03日 10:44
上市才两天就跌破发行价,Lyft这支新股到底行不行?
上市才两天就跌破发行价,Lyft这支新股到底行不行?

  和周五相比,Lyft(LYFT)的商业前景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投资者对待这支股票的态度和IPO之日相比却出现了天壤之别。 周一,Lyft股价下跌12个百分点跌至69.01美元,不仅损失了上周的全部涨幅,而且还比IPO定价72美元低了近3美元。 这不是IPO上市新股的通常情况。通常情况下,投资者都能收获第一天的上涨,然后动力会减缓,股票价格出现上下波动,甚至可能会略微下跌。但是,如此迅速地跌破发行价格,Lyft的股价波动表明投资者对该公司目前的高估值持怀疑态度。 周五该股的成交量为7150万股,周一有超过4160万股交易。在IPO时,该公司仅售出了3250万股,说明这支股票的短期交易者多于长期买家。 “他们正在逼出投机者并为投资者腾出空间,”Class V Group的创始人Lise Buyer表示,她曾经在IPO之前为该公司提供建议。她表示,Lyft唯一发生改变的基本因素是它现在在资产负债表上拥有超过20亿美元的新资本,“管理层可以完全专註于业务”。 在缺乏动能的情况下,Lyft在建立长期投资者群体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没有明显的上市公司可以作为比较。Uber规模要大得多,预计很快上市,但尚未发布招股说明书。因此,没有办法说明Lyft应该相对于其销售和增长率有几倍估值。 其次,Lyft是一群在风险资本充足时成长起来的科技公司中的一员。像过去十年起飞的许多初创企业一样,由于市场的快速发展,Lyft能够从投资者那里筹集多轮资金来推动其运营,并在此过程中将其企业估值增加到数十亿美元。鉴于在私有阶段估值的大幅上升,新股东难以盈利。 能提供最接近的类比的是Dropbox(DBX)。它去年上市,目前市值约为82亿美元。该股票于去年3月以21美元的价格IPO,并在6月份甚至上涨至42美元。但之后就是一路下跌,现在回到了它的IPO价格附近。 Snap(SNAP)提供的比较更令人不安。该社交媒体公司于2017年首次亮相美股市场,估值为240亿美元,今天它市值150亿美元。 “很多所谓的独角兽进入市场,这些公司的大部分价值都是创始人和私人投资者的利益驱动,而不是公共投资者,”之前负责摩根大通(JPM)科技投资银行业务,现在是旧金山Revolution Ventures合伙人的David Golden表示。“这与10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是一个我们今年可能会反復听到的故事,因为Uber,Pinterest,Slack和Airbnb在已经在获得非常高的估值之后全部都准备上市。 上市后的另一个令人担心的点是,目前只有11%的Lyft的已发行股票可供交易,其余大部分都被锁定了六个月限售期。当锁定期到期时,许多员工和早期投资者将有第一次出售股票的机会,并将部分大量账面收益转为实际现金。 持有该股的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是,到时候将会有大批股票像潮水一样涌入市场,很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新买家能应付激增的供应。 Lyft可以通过后续的运营来缓解大部分问题。早在2012年,Facebook(FB)在其大肆炒作的IPO之后跌跌撞撞地开始了美股之旅。该股在上市第二天下跌了11%,第三天下跌了9%,在五个月内没有真正復苏。之后该股就起飞了。那些在IPO后购买了FB的投资者现在投资都已经翻了四倍。 而对于Lyft来说,从今以后的故事只能由他们自己的财报表现来支撑。 “如果你的投资期间只有2天,那你最终将一无所获,”Buyer表示。“投资和投机是有很大区别的。”(中文投资网)[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4月02日 22:03
Lyft打赢Uber上市 股价惨遭跳水
Lyft打赢Uber上市 股价惨遭跳水

   北京时间3月29日晚间,网约车巨头Lyft正式于纳斯达克挂牌交易,战胜了它最大的竞争对手Uber,成为自两年前新锐社交媒体Snap上市以来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 Lyft和Uber 都视对方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据外过媒体报道,二者曾在同一天提交 IPO 文件,两家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2018年3月,Uber陷入无人驾驶致死丑闻的漩涡,一度传出要砍掉无人驾驶业务。Lyft抓住这个机会,抢先一步于3月29日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成为第一家上市的网约车公司。当天开盘价为87.24美元/股,较发行价(72美元/股)上涨21.49%,市值达253.88亿开盘价为87.24美元/股,较发行价(72美元/股)上涨21.49%,市值达253.88亿美元。 上市第二日公开交易后,Lyft股价便跌破发行价,市值蒸发五分之一。盘中最低跌至67.78美元/股,较IPO发行价下跌5.9%,较IPO首日的历史最高(88.60美元/股)下跌23.5%,当日报收69.01美元/股。根据收盘价格,Lyft公司的市值也跌破了两百亿美元大关,只有197亿美元。 “收盘价低于IPO价格对投资者和Lyft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韦德布什证券公司董事总经理丹·艾夫斯(DanIves)在给CNBC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未来几周的关键交易,以衡量华尔街对该公司股票的需求,因为估值和盈利能力仍是科技投资者参考的重要指标。”[详情]

TechWeb | 2019年04月02日 20:55
Lyft上市第二日就破发 华尔街担忧公司增长可能放缓
Lyft上市第二日就破发 华尔街担忧公司增长可能放缓

   上周五,备受瞩目的美国第二大网约车公司Lyft (NASDAQ:LYFT)挂牌交易,但未过多久怀疑论者便占据上风。周一,Lyft就大跌近12%,跌破了72美元的发行价,至69.01美元。 虽然Lyft快速增长的收入和其所处的大规模且尚未完全开发的市场为这只股票吸引了众多支持者,但分析师最新也开始注意到了Lyft增长放缓的可能性。 Consumer Edge研究公司分析师Derek Glynn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经过多年的显著增长,我们认为Lyft的市场份额扩张和收入增长将随着网约车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加而放缓。”该分析师对Lyft给出了“持有”评级和73美元的目标价格。而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Lyft在机构中的平均目标价格为77.74美元。 此前,Lyft在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IPO文件中披露,它在2018年的亏损为9.11亿美元,而收入为22亿美元;与之相比,2017年的亏损为6.88亿美元,收入为11亿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沃伦·巴菲特上周四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达了他的怀疑意见,称他“肯定不会以250亿美元收购一家公司”。Wedbush分析师丹尼尔·艾夫斯(Daniel Ives)上周指出,不太看好该股票上涨至80美元上方。 古根海姆分析师Jake Fuller在一份报告中写道:“Lyft的积极因素包括处于一个规模较大的总体可寻址市场,具有适度的渗透率,快速的收入增长,市场份额扩大等。”“这些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素,但还不足以抵消我们对于Lyft在维持快速增长并在激烈竞争中达到目标利润方面能力的质疑。” 来源:英为财情Investing[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04月02日 20:21
网约车巨头Lyft上市:连续6年亏损 未来盈利堪忧
网约车巨头Lyft上市:连续6年亏损 未来盈利堪忧

  网约车巨头Lyft上市,连续6年亏损,未来盈利堪忧 新京报讯(记者 蔡妍霏)北京时间3月29日晚间,网约车第一股Lyft(股票代码:LYFT)正式于纳斯达克挂牌交易,成为自两年前新锐社交媒体Snap上市以来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招股书显示,Lyft已连续6年亏损,有分析师认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出该公司能在未来实现盈利,对其未来的盈利增长表示担忧。 上市后股价已跌破发行价 资料显示,Lyft成立于2012年,比Uber晚三年成立,公司业务遍及美国和加拿大300多个城市,是继Uber之后的美国第二大共享出行公司。 3月1日,Lyft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申请文件,拟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IPO上市,股票代码为“LYFT”,发行价区间为每股62美元到68美元。3月28日,由于受到市场热捧获得超额认购,Lyft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更新后的IPO招股书,将其IPO发行价区间上调至每股70美元到72美元。若按上调后每股72美元的上限计算,Lyft将在此次IPO交易中筹集最多25.48亿美元资金,公司估值将达200亿美元左右。 3月29日,Lyft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抢先Uber上市,开盘价为87.24美元/股,较发行价(72美元/股)上涨21.49%,市值达253.88亿美元。截至当日收盘,Lyft股价有所回落,报78.29美元/股,涨幅达8.74%,市值226.07亿美元。 与上市首日股价形成鲜明反差,上市第二日公开交易后,Lyft股价便跌破发行价,市值蒸发五分之一。盘中最低跌至67.78美元/股,较IPO发行价下跌5.9%,较IPO首日的历史最高(88.60美元/股)下跌23.5%,当日报收69.01美元/股。截至发稿时,Lyft股价报69.01美元/股,市值为199.28亿美元。 全球知名证券公司韦德布什证券公司董事总经理丹·艾夫斯在向CNBC发出的一份声明中写道:“对于投资者和Lyft来说,收盘价低于IPO发行价是一记沉重的打击。这是未来几周至关重要的交易,可用来衡量华尔街对该公司股票的需求,因为估值和盈利能力仍是科技投资者参考的重要指标。” 公司净亏损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Lyft仍陷在一边融资一边烧钱扩张的困境中。 根据Lyft提交的招股书,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Lyft营收分别为3.433亿美元、11亿美元和22亿美元,2018年营收与2017年营收相比增长103%。Lyft还透露,2016年公司的毛利率为23%,到2018年毛利率翻番增长至46%,并且长期毛利率将达到70%。 但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自2012年成立至今 ,Lyft已经连续6年亏损,且亏损在不断扩大。2016年、2017年和2018年,Lyft净亏损分别为6.828亿美元、6.883亿美元和9.113亿美元。研究机构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表示,Lyft2018年亏损9.11亿美元,使其成为美国初创公司IPO前12个月亏损最多的初创企业。 尽管Lyft在招股书中表示,预计未来公司营收涨幅将快于亏损速度。不过有美国投行分析师表示,在连续亏损3年以后,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出该公司能在未来实现盈利,对其未来的盈利增长表示担忧。 亏损之外,Lyft还面临着来自Uber的竞争压力。据路透社消息,Uber将于4月开始启动IPO。据悉,Uber已聘请了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巴克莱、花旗银行、艾伦公司以及JMP证券等六家券商参与其IPO承销,投行对其估值更是达到了1200亿美元。 新京报记者 蔡妍霏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编辑 张冰 校对 李铭[详情]

新京报 | 2019年04月02日 18:27
Lyft上市暴跌!第二日跌破发行价 蒸发五分之一市值
Lyft上市暴跌!第二日跌破发行价 蒸发五分之一市值

  上周五还风光无限的独角兽公司Lyft今天就陷入了困局——上市后第二个交易日就一路下跌,跌破了发行价,市值比上周五上市当天最高点蒸发了约22%,   “这走势让人想起来曾经一度风光的Snap。”一位湾区工程师闲聊时评论道。Snap上市后经历股价短暂爬升后,一路下跌,从接近30美金一股,跌到了目前11美金一股。 上周五,美国网约车领域“千年老二”的独角兽公司Lyft抢先大哥Uber一步,敲响了纳斯达克市场的钟声,成为近两年来最受关注的一次科技圈上市计划。 Lyft在上周五上市,开盘价疯狂飙升到87.24美元,较IPO发行价72美元涨21%。接下来一路继续走高,最高点到达88.6美金,最高点较发行价上涨23%。不过公开交易后,Lyft价格开始下跌,交易第一日最终收涨8.74%。上市首日市值直逼Twitter当年的盛况。  而后经过两天的周末,Lyft今日开盘后大幅下跌,最终收盘价格仅仅为69美金。计算下来,比上周五开盘日最高点88.6美金一股下跌近22%,而市值也随之缩水超过五分之一。 Lyft两日下跌的戏剧性结局让上周五还把2019科技第一股,上市即疯涨挂在嘴边的投机者们陷入了被打脸的尴尬境地。而根据Lyft招股书上对外宣布的员工股票解锁期为6个月,很多准备靠着上市感受“一夜暴富”的员工也开始了担忧。 而Lyft这两天的不乐观走势更让投资者对于其他在今年准备排队上市的一大批硅谷独角兽前景感到不安。  Lyft的这次上市被看作是在2017年科技新贵公司Snap上市以来最大美国科技公司IPO。 在2019年,包括Uber、Pinterest、Zoom、Slack等多家估值超过10亿美金,甚至是百亿美金的独角兽们都计划争先恐后上市。而共享网约车Lyft的估价走势更被整个金融分析圈认为是二级市场对于共享经济的一次考核,也会对之后Uber、Airbnb等独角兽公司的上市有着指导作用。  显然,Lyft的第一枪虎头蛇尾,让华尔街以及投资者对那些拿了投资人巨大融资,却在过去几年仍然无法盈利的明星创业公司丧失了更多的耐心。  有网友对于科技公司沉寂两年后扎堆上市,评论表示就像再也没有明天一样(like there is no tomorrow)。 到目前为止,Lyft除了大量烧钱搞营销、宣传和补贴外,并没有明确的盈利路线,且处于连年亏损状态。 此外,Lyft近几年来大打创新概念牌,投入巨资进入无人驾驶领域的研发,这种短期烧钱,长期才能看到结果的项目,更让投资者对它的未来持有怀疑态度。 美国分析机构Guggenheim的分析师指出,Lyft在2018年亏损了9.11亿美金,比2017年亏损额度上升了32%。分析师们对于lyft的收入增长同样持有怀疑态度——预估相对于2018年的收入将近22亿,今年收入将有可能被放缓。  总之,2019年,美国科技股上市第一枪,是遇冷了。 文章来源:硅星人[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04月02日 10:44
卖空势头不减:Lyft股价持续下跌
卖空势头不减:Lyft股价持续下跌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16日上午消息,据彭博社报道,Lyft的股价周一继续下跌,致股票价格低于IPO发行价的22%之多。 自上个月上市以来,该共享汽车公司的投资者已经发现,公司在12个交易日内,有7天股价都是在下跌。虽然股价在刚刚上市后出现波动并不罕见,但Lyft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并实现盈利的能力已经引起市场的怀疑。上周,更大型的竞争对手Uber提交了上市文件后,Lyft的股价大幅下跌,因为很快,投资者将有另一个选择,来投资具有潜力的共享和零工经济企业。 与此同时,空头投资者已经开始增持仓位。根据金融分析公司S3 Partner的数据,Lyft的股票被大量做空,近75%的自由流通股已被做空。 在4月12日发布的报告中,S3的预测分析总经理Ihor Dusaniwsky说,Lyft的卖空投资者收益要优于上市后的长线股东。Dusaniwsky写道,按市值计算,周五卖空股的利润为4300万美元,使得这些卖空投资者的上市后收益高达2.204亿美元。 Lyft的股价周一继续下跌6.8%,为55.85美元,创下新低,远不及72美元的上市发行价。周日,路透社曾报道,因制动系统问题,公司正在纽约、华盛顿和旧金山三个城市撤换上千辆电动单车。(木尔)[详情]

成功IPO市值200亿美元 但这家公司仍未完成自我证明
成功IPO市值200亿美元 但这家公司仍未完成自我证明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Lyft上市后的几天内,股价经历了一次小型过山车,市场对独角兽的追捧和对网约车盈利模式的疑虑交织在其中。 对网约车第一股Lyft来说,上市既是高光时刻,也是被密集质疑的开始。 3月29日上周五,Lyft以72美元的发行价登陆纳斯达克,由于路演期间受到追捧,发行价已经上调过一轮。上市当天,Lyft开盘价飙升至87.24美元,公开交易后价格开始下跌,最终收涨8.74%。 但到了这周一,4月2日,Lyft跌破发行价,较周五最高点88.68美元下跌22%。到了周二,股价继续下跌,最终收于68.97美元。截至周二收盘,Lyft的市值也从上市当天的222亿美元,缩水至197亿美元。 虽然第三日跌幅较小,但前两日如此快的下跌速度并不常见。CNBC的一篇报道指出,通常IPO当天大涨后,股价可能会出现回落,但很少在第二天就跌破发行价。这一现象显示出投资者对Lyft过高的估值持怀疑态度。该报道进一步指出了股价下跌的三大原因,首先从股票交易次数可以看出,投机者交易活跃;其次是没有可以参考的其他网约车上市公司,市场只能等待Uber的到来;再次是其他科技股也有类似大幅波动的情况。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股价下跌可能和部分投资者出售股票的时机有关,为了让一季度的财务报表更完美,一些投资人会选择在4月1日之后再出售。Lyft的股价表现提醒投资者,在面对热门IPO时保持警惕。 对于支持者们而言,短暂的股价波动并不重要,他们用亚马逊和facebook的例子说明长期持有的重要性。但更主要的问题在于,网约车是否会像电商和社交网站那样,具有盈利能力? 福布斯在一篇报道中援引了三位分析师的预期,其中一位认为Lyft的毛利率会大幅提高,但五年内并不会实现盈利。另一位认为虽然Lyft收入增速会放缓,但将在2020年内实现盈利。还有一位分析师认为,Lyft将在2021年实现盈利,但由于其业务依赖于补贴,抛开补贴这一商业模式能否继续成立还不好说。 老二逆袭 Lyft讲述了一个行业老二如何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励志故事。 2008年,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洛根·格林受津巴布韦小型客车项目Kombis的启发,建立了一家叫Zimride的拼车公司,为学生提供拼车服务,zim是津巴布韦的简称。那年秋天,在雷曼兄弟做分析师的约翰·齐默在Facebook的共同好友页面上看到了格林发的帖子,“来看看我建立的这个网站Zimride.com”。 齐默(Zimmer)被这个名字击中了。两人因此聊上了,发现对方都对如何改善交通很有兴趣,齐默决定加入Zimride。 在Zimride创业过程中,二人发现可以做城市版的网约车服务,满足要求的人都能提供服务。2012年这一想法成型,Lyft正式诞生。格林和齐默转让了Zimride,将所有精力放在Lyft上。 当时Uber已经上线了4年,但主要是面向高端人群的专车,Lyft则将重心放在平价车型上。 Lyft上线一个月后,Uber也推出了平价车型服务UberX,并凭借此前的积累迅速打开市场。两家公司也并非没有谈过合并,但据报道,Lyft提出的条件让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难以接受,谈判结束,只能在战场上短兵相接。 Uber的战略一直颇为激进。the information的一篇文章曾曝光过Uber的一项“地狱”计划,通过虚拟Lyft账号获得附近8名空闲司机的准确信息,继而“挖角”。《华尔街日报》曾报道,卡兰尼克为阻止投资人对其他公司出手,会要求潜在投资人在查看Uber的财务状况之前,签署协议承诺放弃对Lyft或任何其他叫车公司长达一年的投资权利。 在Uber的快速扩张之下,Lyft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比如注重用户体验,要求司机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鼓励乘客坐在前排,与司机建立平等的关系,早期还在车前贴一个毛茸茸的粉丝大胡子,打造年轻品牌。这种对文化和体验的追求也体现在Lyft的招股书中。招股书里放上了部分司机和乘客的照片,写上他们对Lyft的感情。 Uber也给Lyft的发展留下了空间。2016年之前,Uber在全球尤其是中国市场投入了太多精力,8月优步中国与滴滴合并后,Uber将更多重心放回了美国市场。但在那之后,Uber又备受丑闻困扰。性骚扰丑闻、灾难事件中不合时宜地涨价以及数据泄露等问题,让Uber的名声跌到谷底,以至于卡兰尼克被赶出了公司。2017年8月新CEO达拉·科斯罗萨西上任后,将Uber的重心转移到文化、营收与IPO上。 也许正是Lyft对自身风格的坚持让它赢得了不少的市场份额。根据Lyft的招股书及Second Measure的数据,Lyft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在2016年为15%,到2018年底升至39%。 而且在IPO这件事上,Lyft“抢跑”成功。 Lyft背后的支持力量  尽管Uber在Lyft投资上搞了些“小动作”,Lyft还是拿到了约51亿美元的融资额。上市后,除管理团队拥有的27.73%股份外,余下前几大股东分别是日本乐天株式会社(13.05%)、通用汽车(7.76%)、投资公司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7.71%)、风险投资公司a16z(6.25%)、谷歌母公司Alphabet(5.33%)。 其中,乐天被视为Lyft上市后的最大赢家。2015年,乐天向Lyft首次投资3亿美元,乐天CEO三木谷浩史进入Lyft董事会。三木谷浩史表示看好Lyft在美国网约车市场的表现,此后又在2016年1月参与了Lyft共计10亿美元的F轮融资。 三木谷浩史于1997年成立乐天,很快将其建成为日本最大电商,有“日本亚马逊”之称。为寻求增长,乐天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在出行领域,除Lyft外,还投资了中东网约车公司Careem和西班牙打车软件Cabify。 在Lyft的投资上,三木谷浩史经常被拿来与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做比较,但孙正义通过愿景基金的投资范围大了很多,仅在网约车领域,就投资了Uber、滴滴、印度的Ola、东南亚的Grab等。 通用汽车与Lyft结缘于自动驾驶。2016年1月通用出资5亿美元,领投了Lyft的F轮融资,获得了董事会上的一席之座,Lyft也和通用签订了第一份自动驾驶汽车合作协议。也有传闻称,通用曾想买下Lyft,但价格没有谈拢。之后双方也在自动驾驭分别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包括Lyft与福特,通用与Uber。据媒体报道,双方关系曾一度紧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笔投资给通用带了可观的回报。 其他几位大股东,富达国际于2018年6月领投了Lyft新一轮6亿美元投资。a16z在2013年向Lyft投资了6000万美元,后续又继续追加投资。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在2017年通过投资部门CapitalG向Lyft投资了5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滴滴与优步中国战火正酣的2016年1月,滴滴曾与阿里、腾讯参与了Lyft的F轮融资,但Lyft在招股书中没有列出上述公司。 格林和齐默的股份被大大稀释,将通过AB股的形式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Lyft还在招股书中表示,由创始人来掌握公司是一大优势。 未完成的自我证明 虽然上市抢跑成功,但the information一篇文章指出,Lyft不够努力,错过了赶上Uber的最佳时机。这么多年来,Lyft在制定新战略和发展用户上远慢于Uber。《财富》的一篇文章把格林和齐默称为“理想主义二人组”。 接下来摆在两人面前的挑战是,Lyft能证明网约车的盈利能力吗? 网约车依赖于从司机的劳动报酬中抽取佣金,在一定程度上,网约车与司机的利益相悖。Lyft上市路演期间,Uber和Lyft的司机在洛杉矶罢工。据NBCNews报道,一位Uber司机表示,在过去三年半时间内,Uber几乎每隔半年就会降低优惠和车费分成。一位Lyft司机则表示,赚的钱不足以维持生计,但又无法放弃这份工作。 Lyft不认为它们提供的是一个工作机会,需要负担司机的生计问题。根据招股书,91%的司机每周接单时间不超过20小时,大部分司机都是用业务时间补贴家用。但是补贴政策已推行多年,2018年Lyft在市场营销和司机乘客补贴方面的支出达到13亿美元,平均每趟车程的成本超过2美元。且司机和乘客都习惯了从中获益,一旦停止补贴,很可能造成用户流失,除非当Uber也上市后,为实现盈利,两家公司同时会减少补贴,为网约车公司找到一条盈利之路。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出,Lyft正在为实现盈利而努力——收入与交易金额的比例在不断上升。Lyft将网约车服务的交易金额定义为除小费和过路费之后乘客付的费用,2016年第一季度,这一比例为16.8%,2018年第四季度则达到了28.7%。这意味着补贴效率正在被优化,同时也说明对司机和乘客的补贴正在下降。如何在平衡乘客、司机和公司三方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定价,目前似乎还很难。 Lyft收入与交易金额的比例。来源:Lyft招股书 也有观点指出,自动驾驶将是网约车实现盈利的途径。Lyft从2016年起开始布局自动驾驶,与通用、Waymo、NuTonomy、Aptiv达成合作,2018年花7200万美元买下计算机视觉公司BlueVision,用于Lyft的自动驾驶汽车。在招股书中,Lyft表示对自动驾驶的投入会遭致反对意见,但他们认为这一技术将引领交通服务的未来。很多反对意见认为,未来几年内该技术无法安全地使用,但对公司上市而言,也为其估值讲了个好故事。 自动驾驶之外,Lyft小范围推出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业务,在国际版图上,也只进军了加拿大。专注于出行和美国本土市场或许会让Lyft的亏损收窄和盈利之日来得更快一点。 Lyft招股书透露出的好消息是,Lyft亏损的增长率没有营收增长率高,2016年至2019年,营收分别是3.43亿美元、11亿美元和22亿美元,亏损为6.83亿美元、6.88亿美元和9.11亿美元。这也得益于收入与交易金额比例的提升。坏消息则是,总成本和费用的增速依然很大,分别是10.36亿美元、17.68亿美元和31.34亿美元。 接下来,2018年营收五倍、亏损两倍于Lyft的Uber即将上市,《巴伦周刊》甚至写了一篇名为《如何避免被优步和Lyft的IPO套牢》,呼吁投资者保持冷静。 [详情]

Lyft股价暴跌破发后 网约车公司或许仍有出路?
Lyft股价暴跌破发后 网约车公司或许仍有出路?

  来源:美股研究社 * 所发文章不具有投资建议,请各位投资者自行判断  迅速发展的网约车经济终于在上周五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全球网约车三大巨头之一的lyft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上市当天,股价急速上涨,IPO认购超过公司预期。但仅仅过了一天,股价又经历了断崖式下跌,根据 CNBC数据库统计,lyft市值从巅峰时的230亿美元跌至196亿美元。 自从2009年Uber成立以来,在资本和市场的推动下,网约车在全球疯狂扩张。作为头号霸主的Uber已经基本完成了全球布局,拥有超过1200亿美元的估值。紧随其后的lyft和独霸中国市场的滴滴也分别有2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除此之外,众多相比较小的网约车公司也在全球各地迅速发展。 尽管近年来网约车问题不断,但扩张速度仍然没有严重下降,继lyft之后,Uber也将于今年4月上市。同时有消息传出,滴滴将在顺风车业务重新启动后准备上市。网约车市场看上去花团锦簇,但背后却隐藏着巨额亏损、安全事故等巨大危机,一旦引爆将造成严重后果。在此危机之下,网约车平台还有出路吗? 亏损严重、安全事故、整合失效,网约车背后潜藏的巨大危机 所有的网约车平台都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滴滴暴露出来的安全问题,这使得滴滴不得不下线了顺风车服务。还有lyft曝出的司机收入保障问题,在lyft上市路演时,众多司机在雨中抗议。Uber在全球扩张中也存在着监管处罚等问题。网约车平台面临的问题还不止这些。 第一、无法盈利成网约车的通病,资本市场未来将提出高要求 亏损对于网约车平台来说已经是一种通病,已经上市的lyft2018年亏损超过9亿美元,Uber亏损18亿美元,滴滴亏损109亿人民币。尽管巨额亏损的lyft在资本的支持下依然成功上市,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盈利情况,连年的亏损,迟迟无法盈利或许就是这次股价下跌的重要原因。 拥有海量融资的各大网约车到底把钱花到哪里去了? 首先,各大平台上线之初,为了获取大量司机和乘客用户,投入巨额资本进行补贴。随后各大平台又为了争夺市场不停"烧钱",这或许是网约车平台最大的一笔支出。滴滴在2018年对司机端补贴就有113亿元。 其次,除了补贴以外,还有高额的成本。虽然lyft在2018年的营业收入翻了一倍,但他的营业费用也翻了一倍。这说明lyft在获客方面并没有做出成功的改动,获客成本依然居高不下,这将使他陷入越增长,越亏损的怪圈。 面对一直亏损的网约车,虽然资本机构依然买账,但却未必能一直持续下去。股神巴菲特在评价Uber、Lyft时曾表示:投资者希望能在5年后得到10%的投资回报,但实际上,盈利模式仍未清晰网约车平台很难在5年内盈利。根据SIG分析,lyft想要盈利至少要等7年。 即使资本愿意等待,也不会干等。若是这些平台无法在一段时间内拿出有效的盈利模式,资本耐心耗尽之后,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撤资等一系列资本的报复。 第二、安全问题仍是重中之重,合规监管将限速网约车发展 迄今为止,滴滴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安全问题,前不久发生在常德的司机遇害案就再一次使滴滴成为众矢之的。其实不只是滴滴,国外Uber、lyft也发生过相应案件。甚至4月1日,美国华盛顿地区就有居民反映遭受了Uber司机的性侵。 或许这不仅仅是平台的问题,但无可争议的是平台必将负担责任,也将遭受社会各界的批判,显然这对公司的发展将会造成很大影响。而如果平台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安全整顿,将进一步增加运营成本,拖累财报表现。 另外,合规问题也困扰着平台发展。在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对于网约车司机的监管,要求证件齐全。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对于Uber的处罚从来没有停止。这些合规问题并非无法解决,但这将带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成本。面对强势的政府政令,网约车平台只有整改这一条道路,可以想见的是,随着平台越发正规,网约车的发展速度也将不断下降。 第三、网约车多元发展扩充业务,整合产业也难见成效 美团加入网约车战争之后,凭借自身在外卖和酒店业务上面的优势,在竞争剧烈的网约车平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不只是外界介入网约车平台,随着网约车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平台也不满足于网约车一项业务,开始涉足行业上下游。 比如滴滴曾经推出滴滴外卖,lyft收购了共享单车Motivate,Uber则相继推出外卖、货运、医疗等服务。这些服务真的能够挽救网约车平台的发展吗?从目前来看,很难。毕竟和美团这种主要业务是酒店服务的企业不同,重点在出行的网约车平台似乎缺少整合上下游的基因。 中国市场上,滴滴外卖已经逐渐退出了外卖市场。从全球来看,共享单车难以突破自身桎梏实现盈利。至于其他业务能否带来盈利,或许等Uber成功上市之后,分析财报可以得知。但可以预见的是,投入资金多元发展,虽然被广大企业认定为发展策略,但这将不可避免的使得资金分散,使得企业难以全力投入自身发展。投资带来的成本也是一大拖累。 网约车并非穷途末路,三大改革或许成为新的增长点 为何明明知道网约车亏损严重,资本市场仍然对网约车给予厚望了?分析师认为lyft将于7年后盈利的信心又来自哪里了?或许众人唱衰的网约车经济并非走向穷途末路,未来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第一、与科技巨头合作开发无人车,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盈利 网约车收入主要来自平台抽成,但为了获得这部分收入不仅需要对司机和乘客用户进行高额补贴,还需要付出高额的运营成本。安全成本也十分高,一旦出现司机骚扰和乘客遇害等事件,社会各界将会把责任怪罪在平台管理上。而事实上,平台不应该承担所有责任。 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一切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车也逐渐提上日程,这对网约车平台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若是未来无人车能够大范围推广,平台将无人车和系统整合之后,利用无人车运营,将不会产生巨额的司机补贴,也会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平台只需要付出一部分车辆使用费。这将极大的减少平台目前存在的成本过高问题。 无人车的出现和使用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而平台对无人车有天然的巨大需求,这也使得与无人车开发公司合作更加容易。不仅可以在前期投入,加入无人车的研发,率先抢占未来市场,也可以与无人车企业达成协议,进一步降低车辆租赁费用,毕竟合作也有利于无人车的推广。 网约车平台巨头Uber早就于2015年开启无人车项目,或许这能证明无人驾驶将是未来网约车平台盈利的关键。 第二、安全问题成通病难解决,科技司机乘客三方下手 尽管无人车是网约车的未来,但司机和乘客才是网约车的现在。想要支撑到无人车普及,必须最大程度规避现在的风险。安全问题是网约车平台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这与当地经济发展、素质教育等密切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台可以独善其身,加强安全投入不仅能减少社会责任,也能恢复社会对平台的信心。 首先、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人脸识别等监控系统。安全投入不可避免的增加成本,但其中也潜藏着盈利的机会。对于网约车平台、特别是三大巨头来说,车辆都十分之多。若是在安装监控系统时,与科技公司合作,随后发表声明,这对科技公司来说也是巨大的广告。这样一来,即使无法盈利,也能降低成本。 其次、建立服务培训公司,提升司机素质。除了重大的安全案件以外,在日常运营中还有诸多例如性骚扰等"小案件",司机与乘客的摩擦,这些都将影响平台声誉。为此,平台可以创立自身的服务公司,在司机上岗前提供专业化的训练,这将会减少与乘客冲突的概率。服务公司还可以用来处理乘客的投诉,加强平台、司机和乘客三方之间的沟通。 最后、与学校、公益组织合作举办讲座。我们注意到,在许多案件中,受害人自身其实缺乏安全意识或者缺乏保护自身的手段。因此,与学校等公益组织合作举办讲座,普及安全知识,教授防身妙招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案件发生概率,还能提升自身声誉,减少未来可能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三、上下游整合形成规模效应,突出优势加强合作交流  从滴滴外卖的失败中我们或许认为网约车平台跨界是很难成功的,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毕竟和美团、饿了么等相比,滴滴不仅没有外卖业务的经验,也没有太多资金投入。所以,网约车平台想要跨界发展,并不一定要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和行业巨头竞争。或许可以和巨头合作,发挥自身优势。 尽管各个平台都想整合上下游,但实际上能做到的很少。美团尽管依托酒店业务开展网约车业务,但网约车业务量并不能和滴滴这样的巨头相比。因此,若是滴滴和美团合作,各司其职,美团负责酒店业务,滴滴合作接入美图流量入口,这样不仅能突出各自自身优势,还能提高用户体验。 至于合作方式,不管是入股还是成立新的子公司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尽管网约车平台亏损不断,市场也一度对其失去信心。但若是平台能够积极整改,承担社会责任,提高社会声誉,在未来无人车的普及中提前布局,或许网约车渡过当前的困难时期后,将会迎来丰厚的盈利。[详情]

Lyft破发 令即将IPO的软银前景蒙上阴影
Lyft破发 令即将IPO的软银前景蒙上阴影

   软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oftBank Group Corp., 9984.TO)在最新一轮科技股大涨中加快速度,但前路坎坷。 随着科技股在去年秋季走低后实现反弹,这家日本企业集团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近50%。软银股票反弹的速度甚至超过了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 BABA),从而收窄了软银股价较其投资价值的折让幅度。软银持有阿里巴巴26%的股份,价值1,220亿美元。 不过,这种乐观情绪可能消退,就像Lyft Inc. (LYFT)周一所经历的。这家网约车公司在上市交易次日破发。该公司上周五在备受期待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中筹集了23亿美元,估值达240亿美元。 这对软银旗下规模近1,000亿美元的Vision Fund所投资的未上市公司来说是个不祥之兆,其中很多公司正寻求上市,包括Lyft的竞争对手优步(Uber Technologies Inc.)。这些公司将与从动感单车公司Peloton Interactive到数据挖矿专业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等一系列其他大型独角兽公司争夺资金。今年可能成为IPO创纪录的一年。 此外,软银计划将其持有83%股权的美国移动网络运营商斯普林特公司(Sprint Corp., S)与增长更快的竞争对手T-Mobile Us Inc. (TMUS)合并,这个计划实现的可能性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怀疑。该交易需获得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批准。几个月前,该交易还似乎有望达成,但最近国会议员和消费者维权组织以反垄断为由抨击该交易。 斯普林特股价目前较T-Mobile提出的报价低22%,去年12月份为低9%。这意味着投资者预计交易将推迟甚至搁浅:瑞银(UBS)分析师目前认为交易达成的可能性为50%。软银需要将负债累累的斯普林特从其账面剥离,减轻投资下一代5G网络的负担。 软银在日本国内也面临竞争加剧的局面。软银目前持有长期以来在日本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三家移动运营商之一的63%股权。不过,日本本土电商巨头乐天株式会社(Rakuten Inc., 4755.TO)将加入竞争,可能提出低得多的价格。乐天株式会社是Lyft的最大股东,因此是Lyft IPO的一大受益者。Asymmetric Advisors高级策略师Amir Anvarzadeh称,乐天株式会社与软银的客户基础将可能重叠得最多。 软银两个月前公布了规模6,000亿日圆(约合54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股价获得暂时提振。截至2月底,该公司已支出近一半的股票回购资金。投资者应借软银股价持续上涨之际套现。 文章来源:华尔街日报[详情]

Lyft两天暴跌20% 独角兽IPO生死未卜
Lyft两天暴跌20% 独角兽IPO生死未卜

   Lyft股价持续下跌 独角兽IPO生死未卜 Lyft股价连续两天下跌,此前一名分析师对这家叫车服务公司的估值表达了深深的担忧。 海港环球证券(Seaport Global Securities)分析师迈克尔•沃德(Michael Ward)率先对该股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卖出评级,并将12个月的目标价定为每股42美元。迈克尔•沃德的目标价暗示Lyft较周一69.01美元的收盘价下跌39.1%。 Lyft股价一度大跌4.2%、收低0.1%、报68.67美元,该公司周四晚间将IPO定价为72美元。 对于迈克尔•沃德来说,围绕Lyft的通配符是其估值。他说:“为了证明其目前的市场估值合理,投资者需要进行一次大的飞跃,相信千禧一代及更年轻的一代将放弃对汽车的所有权,转而选择依赖共享服务。”迈克尔•沃德还表示,他相信人们将继续拥有汽车,并将共享服务作为一种“便利的服务”。 迈克尔•沃德表示:“尽管我们相信拼车市场将继续增长,并预测Lyft将成为该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但在我们看来,目前的估值反映出人们对美国消费者行为的看法过于乐观。” 据分析师称,Lyft认为美国“运输即服务”的市场价值在1.2万亿美元。然而,Seaport却表示:“可定位的市场要小得多,且需要着眼于700亿美元的地面运输市场。” 上周上市时,Lyft的市值超过220亿美元。然而,该公司在2018年净亏损近10亿美元,也并没有提出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盈利的明确战略。 Lyft的IPO由摩根大通牵头,该行在此次发行中扮演“稳定代理人”的角色,这意味着该行将在上市第一周买入股票,以帮助支撑股价。一位知情人士说,周一的高成交量让这一任务变得困难。 迈克尔•沃德的销售评级和Lyft的下跌发生在该公司股价下跌近12%的一天后,这是该公司在公开市场的第二天交易。上周五,Lyft完成了IPO,股价上涨8.3%。 迈克尔•沃德也不是唯一一个担心Lyft的分析师。古根海姆(Guggenheim)对这只股票的评级为中性,指出为这只股票辩护需要太多重大假设。 此外,Lyft股价的下跌也打击了投资者对一批硅谷知名“独角兽”的热情,这些“独角兽”预计将于今年上市。 投资者一直在密切关注Lyft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将其作为衡量包括竞争对手Uber以及图片分享平台Pinterest在内的其他公司潜在估值和回报的指标。 Lyft将于5月份公布第一季度业绩,这对任何一家新上市的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关键考验。2018年,该公司的收入增长了一倍,达到21.6亿美元。从2016年初到去年年底,该公司的活跃用户增加了5倍多,达到1860万。与此同时,净亏损增加32%,至9.11亿美元。 投资者一直在密切关注Lyft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将其作为衡量包括竞争对手Uber以及图片分享平台Pinterest在内的其他公司潜在估值和回报的指标。 对于和Lyft同样亏损的同行来说,它们的IPO投资者将更加专注于未来盈利的道路。他补充称:“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盈利才能上市,但你需要清楚地勾勒出你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知情人士表示,Uber和Pinterest仍在推进未来几周的上市计划,Lyft的股价表现“可能会让其中一些公司的发行价有所下调,但市场的总体基调是,对这些IPO有兴趣”。[详情]

上市才两天就跌破发行价,Lyft这支新股到底行不行?
上市才两天就跌破发行价,Lyft这支新股到底行不行?

  和周五相比,Lyft(LYFT)的商业前景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投资者对待这支股票的态度和IPO之日相比却出现了天壤之别。 周一,Lyft股价下跌12个百分点跌至69.01美元,不仅损失了上周的全部涨幅,而且还比IPO定价72美元低了近3美元。 这不是IPO上市新股的通常情况。通常情况下,投资者都能收获第一天的上涨,然后动力会减缓,股票价格出现上下波动,甚至可能会略微下跌。但是,如此迅速地跌破发行价格,Lyft的股价波动表明投资者对该公司目前的高估值持怀疑态度。 周五该股的成交量为7150万股,周一有超过4160万股交易。在IPO时,该公司仅售出了3250万股,说明这支股票的短期交易者多于长期买家。 “他们正在逼出投机者并为投资者腾出空间,”Class V Group的创始人Lise Buyer表示,她曾经在IPO之前为该公司提供建议。她表示,Lyft唯一发生改变的基本因素是它现在在资产负债表上拥有超过20亿美元的新资本,“管理层可以完全专註于业务”。 在缺乏动能的情况下,Lyft在建立长期投资者群体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没有明显的上市公司可以作为比较。Uber规模要大得多,预计很快上市,但尚未发布招股说明书。因此,没有办法说明Lyft应该相对于其销售和增长率有几倍估值。 其次,Lyft是一群在风险资本充足时成长起来的科技公司中的一员。像过去十年起飞的许多初创企业一样,由于市场的快速发展,Lyft能够从投资者那里筹集多轮资金来推动其运营,并在此过程中将其企业估值增加到数十亿美元。鉴于在私有阶段估值的大幅上升,新股东难以盈利。 能提供最接近的类比的是Dropbox(DBX)。它去年上市,目前市值约为82亿美元。该股票于去年3月以21美元的价格IPO,并在6月份甚至上涨至42美元。但之后就是一路下跌,现在回到了它的IPO价格附近。 Snap(SNAP)提供的比较更令人不安。该社交媒体公司于2017年首次亮相美股市场,估值为240亿美元,今天它市值150亿美元。 “很多所谓的独角兽进入市场,这些公司的大部分价值都是创始人和私人投资者的利益驱动,而不是公共投资者,”之前负责摩根大通(JPM)科技投资银行业务,现在是旧金山Revolution Ventures合伙人的David Golden表示。“这与10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是一个我们今年可能会反復听到的故事,因为Uber,Pinterest,Slack和Airbnb在已经在获得非常高的估值之后全部都准备上市。 上市后的另一个令人担心的点是,目前只有11%的Lyft的已发行股票可供交易,其余大部分都被锁定了六个月限售期。当锁定期到期时,许多员工和早期投资者将有第一次出售股票的机会,并将部分大量账面收益转为实际现金。 持有该股的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是,到时候将会有大批股票像潮水一样涌入市场,很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新买家能应付激增的供应。 Lyft可以通过后续的运营来缓解大部分问题。早在2012年,Facebook(FB)在其大肆炒作的IPO之后跌跌撞撞地开始了美股之旅。该股在上市第二天下跌了11%,第三天下跌了9%,在五个月内没有真正復苏。之后该股就起飞了。那些在IPO后购买了FB的投资者现在投资都已经翻了四倍。 而对于Lyft来说,从今以后的故事只能由他们自己的财报表现来支撑。 “如果你的投资期间只有2天,那你最终将一无所获,”Buyer表示。“投资和投机是有很大区别的。”(中文投资网)[详情]

Lyft打赢Uber上市 股价惨遭跳水
Lyft打赢Uber上市 股价惨遭跳水

   北京时间3月29日晚间,网约车巨头Lyft正式于纳斯达克挂牌交易,战胜了它最大的竞争对手Uber,成为自两年前新锐社交媒体Snap上市以来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 Lyft和Uber 都视对方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据外过媒体报道,二者曾在同一天提交 IPO 文件,两家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2018年3月,Uber陷入无人驾驶致死丑闻的漩涡,一度传出要砍掉无人驾驶业务。Lyft抓住这个机会,抢先一步于3月29日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成为第一家上市的网约车公司。当天开盘价为87.24美元/股,较发行价(72美元/股)上涨21.49%,市值达253.88亿开盘价为87.24美元/股,较发行价(72美元/股)上涨21.49%,市值达253.88亿美元。 上市第二日公开交易后,Lyft股价便跌破发行价,市值蒸发五分之一。盘中最低跌至67.78美元/股,较IPO发行价下跌5.9%,较IPO首日的历史最高(88.60美元/股)下跌23.5%,当日报收69.01美元/股。根据收盘价格,Lyft公司的市值也跌破了两百亿美元大关,只有197亿美元。 “收盘价低于IPO价格对投资者和Lyft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韦德布什证券公司董事总经理丹·艾夫斯(DanIves)在给CNBC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未来几周的关键交易,以衡量华尔街对该公司股票的需求,因为估值和盈利能力仍是科技投资者参考的重要指标。”[详情]

Lyft上市第二日就破发 华尔街担忧公司增长可能放缓
Lyft上市第二日就破发 华尔街担忧公司增长可能放缓

   上周五,备受瞩目的美国第二大网约车公司Lyft (NASDAQ:LYFT)挂牌交易,但未过多久怀疑论者便占据上风。周一,Lyft就大跌近12%,跌破了72美元的发行价,至69.01美元。 虽然Lyft快速增长的收入和其所处的大规模且尚未完全开发的市场为这只股票吸引了众多支持者,但分析师最新也开始注意到了Lyft增长放缓的可能性。 Consumer Edge研究公司分析师Derek Glynn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经过多年的显著增长,我们认为Lyft的市场份额扩张和收入增长将随着网约车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加而放缓。”该分析师对Lyft给出了“持有”评级和73美元的目标价格。而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Lyft在机构中的平均目标价格为77.74美元。 此前,Lyft在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IPO文件中披露,它在2018年的亏损为9.11亿美元,而收入为22亿美元;与之相比,2017年的亏损为6.88亿美元,收入为11亿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沃伦·巴菲特上周四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达了他的怀疑意见,称他“肯定不会以250亿美元收购一家公司”。Wedbush分析师丹尼尔·艾夫斯(Daniel Ives)上周指出,不太看好该股票上涨至80美元上方。 古根海姆分析师Jake Fuller在一份报告中写道:“Lyft的积极因素包括处于一个规模较大的总体可寻址市场,具有适度的渗透率,快速的收入增长,市场份额扩大等。”“这些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素,但还不足以抵消我们对于Lyft在维持快速增长并在激烈竞争中达到目标利润方面能力的质疑。” 来源:英为财情Investing[详情]

网约车巨头Lyft上市:连续6年亏损 未来盈利堪忧
网约车巨头Lyft上市:连续6年亏损 未来盈利堪忧

  网约车巨头Lyft上市,连续6年亏损,未来盈利堪忧 新京报讯(记者 蔡妍霏)北京时间3月29日晚间,网约车第一股Lyft(股票代码:LYFT)正式于纳斯达克挂牌交易,成为自两年前新锐社交媒体Snap上市以来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招股书显示,Lyft已连续6年亏损,有分析师认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出该公司能在未来实现盈利,对其未来的盈利增长表示担忧。 上市后股价已跌破发行价 资料显示,Lyft成立于2012年,比Uber晚三年成立,公司业务遍及美国和加拿大300多个城市,是继Uber之后的美国第二大共享出行公司。 3月1日,Lyft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申请文件,拟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IPO上市,股票代码为“LYFT”,发行价区间为每股62美元到68美元。3月28日,由于受到市场热捧获得超额认购,Lyft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更新后的IPO招股书,将其IPO发行价区间上调至每股70美元到72美元。若按上调后每股72美元的上限计算,Lyft将在此次IPO交易中筹集最多25.48亿美元资金,公司估值将达200亿美元左右。 3月29日,Lyft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抢先Uber上市,开盘价为87.24美元/股,较发行价(72美元/股)上涨21.49%,市值达253.88亿美元。截至当日收盘,Lyft股价有所回落,报78.29美元/股,涨幅达8.74%,市值226.07亿美元。 与上市首日股价形成鲜明反差,上市第二日公开交易后,Lyft股价便跌破发行价,市值蒸发五分之一。盘中最低跌至67.78美元/股,较IPO发行价下跌5.9%,较IPO首日的历史最高(88.60美元/股)下跌23.5%,当日报收69.01美元/股。截至发稿时,Lyft股价报69.01美元/股,市值为199.28亿美元。 全球知名证券公司韦德布什证券公司董事总经理丹·艾夫斯在向CNBC发出的一份声明中写道:“对于投资者和Lyft来说,收盘价低于IPO发行价是一记沉重的打击。这是未来几周至关重要的交易,可用来衡量华尔街对该公司股票的需求,因为估值和盈利能力仍是科技投资者参考的重要指标。” 公司净亏损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Lyft仍陷在一边融资一边烧钱扩张的困境中。 根据Lyft提交的招股书,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Lyft营收分别为3.433亿美元、11亿美元和22亿美元,2018年营收与2017年营收相比增长103%。Lyft还透露,2016年公司的毛利率为23%,到2018年毛利率翻番增长至46%,并且长期毛利率将达到70%。 但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自2012年成立至今 ,Lyft已经连续6年亏损,且亏损在不断扩大。2016年、2017年和2018年,Lyft净亏损分别为6.828亿美元、6.883亿美元和9.113亿美元。研究机构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表示,Lyft2018年亏损9.11亿美元,使其成为美国初创公司IPO前12个月亏损最多的初创企业。 尽管Lyft在招股书中表示,预计未来公司营收涨幅将快于亏损速度。不过有美国投行分析师表示,在连续亏损3年以后,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出该公司能在未来实现盈利,对其未来的盈利增长表示担忧。 亏损之外,Lyft还面临着来自Uber的竞争压力。据路透社消息,Uber将于4月开始启动IPO。据悉,Uber已聘请了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巴克莱、花旗银行、艾伦公司以及JMP证券等六家券商参与其IPO承销,投行对其估值更是达到了1200亿美元。 新京报记者 蔡妍霏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编辑 张冰 校对 李铭[详情]

Lyft上市暴跌!第二日跌破发行价 蒸发五分之一市值
Lyft上市暴跌!第二日跌破发行价 蒸发五分之一市值

  上周五还风光无限的独角兽公司Lyft今天就陷入了困局——上市后第二个交易日就一路下跌,跌破了发行价,市值比上周五上市当天最高点蒸发了约22%,   “这走势让人想起来曾经一度风光的Snap。”一位湾区工程师闲聊时评论道。Snap上市后经历股价短暂爬升后,一路下跌,从接近30美金一股,跌到了目前11美金一股。 上周五,美国网约车领域“千年老二”的独角兽公司Lyft抢先大哥Uber一步,敲响了纳斯达克市场的钟声,成为近两年来最受关注的一次科技圈上市计划。 Lyft在上周五上市,开盘价疯狂飙升到87.24美元,较IPO发行价72美元涨21%。接下来一路继续走高,最高点到达88.6美金,最高点较发行价上涨23%。不过公开交易后,Lyft价格开始下跌,交易第一日最终收涨8.74%。上市首日市值直逼Twitter当年的盛况。  而后经过两天的周末,Lyft今日开盘后大幅下跌,最终收盘价格仅仅为69美金。计算下来,比上周五开盘日最高点88.6美金一股下跌近22%,而市值也随之缩水超过五分之一。 Lyft两日下跌的戏剧性结局让上周五还把2019科技第一股,上市即疯涨挂在嘴边的投机者们陷入了被打脸的尴尬境地。而根据Lyft招股书上对外宣布的员工股票解锁期为6个月,很多准备靠着上市感受“一夜暴富”的员工也开始了担忧。 而Lyft这两天的不乐观走势更让投资者对于其他在今年准备排队上市的一大批硅谷独角兽前景感到不安。  Lyft的这次上市被看作是在2017年科技新贵公司Snap上市以来最大美国科技公司IPO。 在2019年,包括Uber、Pinterest、Zoom、Slack等多家估值超过10亿美金,甚至是百亿美金的独角兽们都计划争先恐后上市。而共享网约车Lyft的估价走势更被整个金融分析圈认为是二级市场对于共享经济的一次考核,也会对之后Uber、Airbnb等独角兽公司的上市有着指导作用。  显然,Lyft的第一枪虎头蛇尾,让华尔街以及投资者对那些拿了投资人巨大融资,却在过去几年仍然无法盈利的明星创业公司丧失了更多的耐心。  有网友对于科技公司沉寂两年后扎堆上市,评论表示就像再也没有明天一样(like there is no tomorrow)。 到目前为止,Lyft除了大量烧钱搞营销、宣传和补贴外,并没有明确的盈利路线,且处于连年亏损状态。 此外,Lyft近几年来大打创新概念牌,投入巨资进入无人驾驶领域的研发,这种短期烧钱,长期才能看到结果的项目,更让投资者对它的未来持有怀疑态度。 美国分析机构Guggenheim的分析师指出,Lyft在2018年亏损了9.11亿美金,比2017年亏损额度上升了32%。分析师们对于lyft的收入增长同样持有怀疑态度——预估相对于2018年的收入将近22亿,今年收入将有可能被放缓。  总之,2019年,美国科技股上市第一枪,是遇冷了。 文章来源:硅星人[详情]

Lyft破发大跌9% 上周五挂牌上市
Lyft破发大跌9% 上周五挂牌上市

  新浪美股 北京时间1日晚间消息 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周一大跌近9%,跌破发行价。Lyft上周五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LYFT”,发行价为72美元。 截至发稿,Lyft报71.47美元,跌幅8.7%。 上市首日,Lyft股价上涨8.74%至78.29美元,盘中最高达88.6美元。成交量为7148.52万股,成交额为58.85亿美元。雅虎财经数据显示,Lyft市值达264亿美元。 Lyft此前公布的发行价区间为每股62美元至68美元,由于投资者需求高涨,Lyft随后将发行价区间上调至72美元。 Lyft 2018年收入达21.6亿美元,高于2017年的10.6亿美元。Lyft去年净亏损扩大至9.113亿美元,2017年净亏损6.883亿美元。[详情]

Lyft如何在与优步的融资血战中抢得上市先机?
Lyft如何在与优步的融资血战中抢得上市先机?

   许多人曾认为在网约车行业中长期处于落后地位的Lyft Inc.难有作为,因为该公司在一个赢者通吃的领域面对着极其凶猛的对手。不过该公司现在成为华尔街宠儿,估值达到约240亿美元。 过去10年,网约车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成长,并发展为交通运输方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Lyft都难以与优步(Uber Technologies Inc.)抗衡。这一定程度上市因为优步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战术,包括抢占资本市场,让竞争对手难以获得现金推动增长。 在优步内部,当时担任首席执行长的Travis Kalanick以及业务负责人Emil Michael等高管曾表示,他们的目标就是要使筹集的资金远超任何竞争对手。 作为优步联合创始人的Kalanick在2011年一次播客采访中称,一旦有竞争对手出现,他们就会设法消灭。 但Lyft并没有被干掉。这家使用亮粉色标识的公司将先于优步上市。据知情人士透露,Lyft周四将首次公开募股(IPO)发行价定在每股72美元。Lyft发行的股票获得显著超额认购,该公司定于周五挂牌。 优步的挤压策略有时十分奏效,以至于连部分Lyft投资者也担心该公司很可能无法存活。但Lyft找到了非同寻常的筹资渠道,并利用优步损及自身品牌的一些重大失误,得以发展壮大。 Dow Jones VentureSource的数据显示,等到IPO之时,Lyft和优步各自筹集的风险资本将超过任何已上市的美国初创公司。这两家公司的许多早期投资者最初以为,会有一家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胜出,并能够实现良好的利润率,然而现实却是,两家为争夺市场份额投入数十亿美元,而且均遭遇巨额亏损。优步计划在Lyft上市后一个月内启动面向公众投资者的IPO推介,此次IPO对优步的估值可能高达1,200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为撰写本文采访了十几位了解这两家公司筹资斗争情况的人士,包括熟悉优步和Lyft策略的人士,参与或见证其筹资行动的投资者,以及了解两家公司融资历史的人士。 当前主流形式网约车的早期历史始于Lyft。该公司的创始人Logan Green和John Zimmer当时经营一个名为Zimride的互联网拼车平台,该平台安排需要长途乘车的人共享车辆。 在2012年,他们开始将普通的司机与希望乘车的人匹配起来。从事此类业务的司机会在车子的保险杠上贴上胡子状的粉红色饰品,并会在见到乘客时用碰拳来打招呼。优步当时在开展由拥有执照的专业高档车驾驶员提供的网约车服务,该公司也很快设立了一项与Lyft类似的服务,名为UberX。 这两家公司都看到了该业务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并认为该市场上将会有一家占据支配地位的公司,原因是更多司机意味着更多乘客这种网络效应。要实现这一目标,资本至关重要,资本提供的补贴将能起到吸引乘客的效果。Lyft曾在一次筹资活动中播放的幻灯片中称,该行业出现“自然垄断”的时机已经成熟,届时价格将由一家公司说了算,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到2014年初,优步和Lyft从风投公司获得了类似数额的融资,为Lyft提供融资的是Mayfield Fund和Andreessen Horowitz,为优步提供融资的是Benchmark和Menlo Ventures。 然后优步加快了速度。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吸纳资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融资,筹集了数十亿美元资金。与此同时,Kalanick也开始努力阻止资金流向竞争对手,尤其是Lyft。 潜在投资者在查看优步的财务状况之前必须签署协议,同意一年内不得投资Lyft或任何其他网约车公司。一些投资者表示,从未见过还有哪家公司有这种要求。 2014年Lyft寻求更多融资时,一种情况出现了。每次Lyft的创始人向投资者推荐自身后,不出几小时或几天,优步的团队就会给那些潜在的Lyft投资者打电话,Lyft的高管简直怀疑自己被跟踪了。事实上,Kalanick希望考虑Lyft的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网约车行业,至少了解优步的财务状况。 一些优步投资者也参与其中,比如Benchmark的Bill Gurley。他打电话给潜在的Lyft投资者,试图劝阻他们,让他们考虑一下优步。 很多潜在投资者于是不得不向Lyft说不,理由是如果继续和Lyft谈,会被优步拒之门外。 据PitchBook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优步的估值约为410亿美元,融资约27亿美元,是Lyft融资规模的八倍多。 2015年初,General Atlantic曾与Lyft的高管讨论可能的投资,并分析了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在讨论接近尾声时,General Atlantic高管与优步的团队进行了交谈,最终没有参加Lyft的下一轮融资。优步的一名创始人向General Atlantic出售了普通股,优步因此获得了该机构2亿美元投资,该交易对应的优步估值为300亿美元,较优步之前不久融资交易的估值低100亿美元。 Lyft还难以与华尔街投行展开合作,因为许多投行因为担心失去与优步的潜在合作机会而不愿意帮助该公司。一个关键的例外是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 AG),该集团现在是Lyft IPO交易最大的承销商之一。 沮丧之下,Green和Zimmer转向了意想不到的方向,重新树立了企业的形象。常常因为灰尘而变成灰色的粉红色胡子被抛弃了。 这两位创始人与日本电商公司乐天株式会社(Rakuten Inc.)社长三木谷浩史(Hiroshi Mikitani)建立了联系。三木谷浩史认为市场可以容纳第二个参与者,因此牵头参与了Lyft在2015年3月举行的总额6.8亿美元的融资。 不到一年后,当优步向Tiger Global Management等华尔街投资者和通常在IPO之前投资的共同基金筹资时,Lyft则在底特律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资金来源。 当时,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 GM)的高管们正在想办法向股东证明,他们已经有了在未来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计划,尤其是总裁丹. 阿曼(Dan Ammann)。2015年11月,Zimmer在洛杉矶车展和车联网展览会(Connected Car Expo)上就汽车所有权的终结发表主旨演讲。 在观看了Zimmer的演讲后,阿曼和他的团队在洛杉矶一家酒店与Zimmer和Green会面,开始详细讨论在Lyft下一轮融资中领投的计划。很快,通用汽车宣布将向Lyft投资5亿美元,这是Lyft总额10亿美元的一轮融资中的一部分,估值达到55亿美元。这是一家大型汽车生产商首次与网约车公司携手,而网约车行业被视为汽车生产商的一个主要威胁。 优步在2017年遭遇公司危机,一系列丑闻最终导致Kalanick辞去CEO一职,这极大地帮助了Lyft。当时优步的形象受损,而Lyft品牌从中受益。在这之后,优步撤换了高管团队中的一大部分人员,这支团队一直强调塑造更柔和的形象,更加专注于筹备IPO而不是筹集更多私募资本。 Bling Capital创始人、Lyft早期投资者Ben Ling说,谁能料到优步会发生这样的事,人们曾一度确信优步会摧垮Lyft。 据追踪信用卡交易的Second Measure的数据显示,2016年底,Lyft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为15%,后来大幅上升,直至增至30%左右。两家公司的投资者表示,在这个水平上,两家公司的等待时间和服务趋于相似,这让Lyft的地位更加稳固。优步在美国拥有近70%的市场份额。 2018年底为IPO寻找承销商时,Lyft有了更多银行可以选择,终于开始掌握主动权。预计此次IPO将成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IPO之一。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 JPM)曾试图在优步和Lyft的IPO中都分得一杯羹,但这一想法被Lyft高管拒绝。这些高管要求摩根大通签署一份为期18个月的协议,禁止后者在此期间与优步合作。 上周,Lyft在曼哈顿St. Regis酒店的一个宴会厅面向潜在投资者举办了一次重要会议,与会者超过400人。瑞士信贷股票资本市场业务全球负责人Anthony Kontoleon当时介绍了Zimmer和Green。Zimmer在开始讲话之前对Kontoleon的忠诚表示感谢。 现在,作为此次IPO的三家主要承销商之一,Kontoleon及其团队将帮助选择哪些资金可以参与这个今年最火的交易之一。 文章来源:华尔街日报[详情]

Lyft上市被热捧:独角兽的狂欢延续?
Lyft上市被热捧:独角兽的狂欢延续?

  Lyft上市被热捧:独角兽的狂欢延续? 美国“网约车第一股”Lyft上周五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其表现也将决定投资者对科技独角兽的胃口。 在上周五美股开盘近两个半小时之后,Lyft的股票正式开始交易,发行价为72美元。5分钟内,公司股价最低触及85.51美元,最高触及88.60美元,日内涨幅在18.8%到23%之间。最终Lyft的股价收涨8.74%,报收78.29美元,市值达到222亿美元。 Lyft是2017年社交媒体Snap上市以来的最大美国科技IPO,222亿美元的市值已经接近推特或希尔顿酒店集团。Lyft上市成功与否,将测试二级市场对尚未盈利的明星初创科技公司耐心,还将成为今年计划上市的共享经济公司,甚至是所有美国科技公司的风向标。 Lyft的主要竞争对手Uber预计将于4月发布S-1文件,展开上市流程。此前,Uber对投行表示,公司最高估值为1200亿美元。主打图片社交分享的独角兽企业Pinterest已秘密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供了IPO文件,计划于6月底上市。此外,包括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共享住宿平台Airbnb、企业沟通平台Slack也有望在今年上市。 那么,Lyft上市收入火爆,是否预示着科技独角兽的狂欢延续?其实,对于Lyft来说,真正的考验将在上市之后。 截至目前,Lyft依然处于严重亏损状态,2018年净亏损9.11亿美元。在路演期间,Lyft告诉投资者,该公司预计最终将实现20%的利润率,但没有给出确切时间表。可以说,对于科技独角兽而言,下一场比赛将是相互竞争以追求盈利能力,并赢得公开市场投资者的信心。 网络安全公司Tenable首席财务官温茨表示,Lyft公司未来的股价走势可能促使其他科技独角兽重新调整它们的上市时间表。佛罗里达大学的金融学教授Jay Ritter表示,Uber、Lyft、Airbnb、Slack等独角兽企业上市是可预见的,这些都是成熟的独角兽公司,但都只是公司的生命周期到了,而非市场情况适合才愿意上市。(吴家明)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详情]

Lyft的IPO为Uber奠定基础 估值1200亿美元并非不合理
Lyft的IPO为Uber奠定基础 估值1200亿美元并非不合理

   新浪美股讯 得益于愿意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押注于快速增长的投资者,硅谷最知名的那些私营企业以惊人的估值筹集了巨额资金。现在,这些公司转向公开市场故技重施。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莱恩-舍曼(Len Sherman)说,“没有哪家公司能像Uber和Lyft那样,在估值如此高的情况下,那么快地融资并那么快地亏损。” Lyft周五进行首次公开发行,开启了预期中的美国科技股上市浪潮。这家叫车服务公司的股价在首日交易中上涨8.7%,使其市值达到224亿美元,接近菲亚特克莱斯勒(Fiat Chrysler)的230亿美元。 这使得Lyft成为2019年迄今规模最大的IPO,也是自Snap在2017年上市以来美国科技公司规模最大的IPO。不过,随着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打车应用Uber最早于下月上市,Lyft将很快失去这项桂冠。 Uber的银行家和投资者相信,该公司的估值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甚至更高,这可能使其成为美国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华尔街对Lyft的接受,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 一位投资者表示,考虑到Lyft的早期表现,“(Uber的估值)1200亿美元看上去并非太不合理”。 Lyft路演仅两天就获得超额认购。该公司在定价前夕上调了预期价格区间,并增加了发行的股票数量。投资者和银行家们表示,投资者的浓厚兴趣表明,他们渴望出现一批新的高增长企业。 Uber的早期投资者、该公司前顾问布拉德利-图斯克(Bradley Tusk)说,“对一个月后的Uber来说,Lyft的强劲需求是一个好迹象。” 但Uber和Lyft不只是在估值方面创下纪录。两家公司都严重亏损,高管们已向投资者表明,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盈利。 Uber去年净亏损从2017年的45亿美元收窄至33亿美元。该公司的业务覆盖数个大洲,从叫车和送餐服务到货运和飞行出租车。而仅在美国和加拿大运营的Lyft, 2018年亏损增长32%,至9.11亿美元。 多年来,两家公司都在激烈争夺市场份额,依靠稳定的风险资本来补贴费用。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自2009年成立以来,Uber已通过股票和债券融资逾240亿美元。在IPO之前,Lyft融资规模近50亿美元。 CohnReznick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亚历克斯-卡斯泰利(Alex Castelli)表示,“这些公司需要大量资本来竞争并继续增长。” 即便是在如今估值颇高的独角兽群体中,Uber和Lyft的亏损金额也十分突出。 将于4月份上市的Pinterest表示,去年净亏损下降一半,至6300万美元。在最近一轮私募融资中,这家图片共享平台的估值超过120亿美元。 租赁平台Airbnb在2017年的上一轮融资中估值310亿美元,该公司没有披露太多财务信息,但表示,该公司在2017年和2018年实现了EBITDA盈利。 虽然谷歌和Facebook等硅谷巨头在它们上市前就已经实现了盈利,但最近许多大型科技公司在上市时都是亏损的。Spotify在2018年直接上市前一年亏损12.4亿欧元,Snap在上市前一年亏损5.15亿美元。 佛罗里达大学金融学教授杰伊-里特(Jay Ritter)收集的数据显示,去年,81%上市的美国公司在IPO前的12个月出现亏损。这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鼎盛时期创下的高点相当。 近年来,Uber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削减亏损。在中国、俄罗斯和东南亚,该公司分别将业务出售给地区竞争对手,滴滴出行、Yandex和Grab,换取它们的少数股权。上周,该公司表示将以31亿美元收购其在中东地区最大的竞争对手Careem。 高管们可能会向潜在股东强调,这些举措表明,与早期相比,现在的资本管理方式更为冷静。 一些投资者和分析师认为,一旦Uber和Lyft上市,它们将停止大量优惠补贴,这将为盈利铺平道路。 戴维森公司(D.A. Davidson)股票分析师汤姆-怀特(Tom White)将其与Expedia和Booking在在线旅游领域形成的“双头垄断”进行比较。 “竞争很激烈,但理性的参与者会试图平衡和优化增长和盈利两方面的能力。(Lyft和Uber)很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现在,它正处于抢占市场的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增长压力。” 未来的问题是,公共市场能容忍这种规模的损失多久。 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RapidRatings首席执行官詹姆斯-盖勒特(James Gellert)表示:“在一段时间内不盈利是正常的,而正是这段时间的增长将让你处于产生回报的位置。但如果你没能到达那个位置,或者花的时间比你预期的要长,那么你就没有为投资者提供足够的服务。”(张宁)[详情]

Lyft开盘暴涨的背后:它真的值222亿美元?
Lyft开盘暴涨的背后:它真的值222亿美元?

  Lyft于3月29日正式挂牌,成为今年首个上市的硅谷独角兽,也跻身全球共享出行领域IPO第一股。它的象征意义都有哪些,又是否会变成舆论指责的灿烂烟火? 1 网约车第一股的压力 美东时间3月29日,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正式于纳斯达克挂牌交易,成为自2017年3月Snap上市以来,IPO估值最高的创业企业。该公司的股票代码为LYFT,开盘价报87.24美元,较之前每股72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价格上浮了21.2%。 最终,Lyft股价收于78.29美元,市值约为222.46亿美元。挂牌首日的开门红,也使得很多投资者首次有机会押注于共享出行行业的未来。 Lyft上市使用了双重股权结构,其创始人Green和Zimmer对股票进行了结构调整,使得他们共同拥有49%的投票权,足以对重大决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其他的大赢家包括该公司的一些早期投资者,如持有股份价值15亿美元的通用汽车,以及持有股份已经价值10亿美元的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尽管Lyft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经亏损近30亿美元,但投资者们似乎仍然对它保持很大的信心,相信Lyft日益增长的人气以及未来可期的回报。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Lyft在2018年已经拥有190万司机并服务了3070万乘客,目前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多个城市运营业务。去年,Lift的营收翻了一番,达到近22亿美元,这可能是吸引投资者参与IPO的又一主要原因。如今该公司已经吸引了新的司机,并从Uber手中夺取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如今,它在向公众出售股票的竞争中也领先于比其更强大的竞争对手——Uber。 尽管如此,Lyft的盈利能力并不确定,该公司在IPO过程中披露的信息中表示,Lyft可能“永远不会成为一家盈利的公司”。Lyft招股书指出,“我们有净亏损的历史,可能无法实现或保持未来的盈利能力”。 Lyft能抢先在Uber之前上市,虽然是一场胜利,却未来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风险,包括与Uber在和传统出租车公司争夺客户的过程中,它将会面临价格竞争压力以及不可预测的市场变化。 2抗议声中的资本狂欢 挂牌当天,对于Lyft高管团队以及投资人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据悉公司将在洛杉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但是近几天,另一股声浪也在同时“响起”。根据Fastcompany的报道,数百名司机近日在加州洛杉矶、旧金山以及圣迭戈发起抗议,抗议这两家网约车公司削减薪酬,缺乏透明度。此外,Uber和Lyft长期以来都利用投资者的资金来补贴运营。 “就像Uber和Airbnb一样,这是一门长期赔钱的生意,但是它正在迅速发展,而且在未来可能会值很多钱,”佛罗里达大学研究IPO的金融学教授Jay Ritte表示,“这使得对公司进行客观评估变得非常困难,因为你必须对一些本来就难以量化的事情做出非常多的假设。”  同样,《福布斯》杂志本周也撰文表示,消费者、创投企业和媒体都乐于听到初创公司关于梦想的故事,却很少有人关心这些创企的业务模式是否能够能够持续发展。“因此包括网约车服务公司Lyft和Uber,以及共享办公空间创业公司WeWork、电动滑板车公司Bird等等,最终都会如昙花一现,在刹那间的辉煌后永久地归于沉寂。” 《福布斯》文中不被看好的Uber,很快就将开启IPO的大门。 据知情人士透露,优步也将于4月发布公开S-1披露文件,并启动投资者路演。在美国网约车市场中,这两家公司在各个方面一直处于竞争状态。过去两年,Uber内部调整、人事变动频繁,引发争议的性别歧视丑闻、与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企业Waymo的官司,以及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被扫地出门后,时任Uber总裁、公司二把手Jeff Jones等多位高管的陆续离职,都对其造成了严重打击。 据TXN Solutions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中,Uber的市场份额从90%下降到75%,而同期Lyft的市场份额已经升至24.7%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3月26日Uber官方确认,他们已经以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东竞争对手Careem,包括17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和14亿美元的现金。这次交易,也成为中东地区科技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交易。英国《金融时报》曾指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两家投行对Uber的估值预期曾达到1200亿美元,这将使Uber的上市成为科技行业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目前,Uber高管以及背后的投资人都对Lyft的挂牌上市表示“无所谓”。公司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前不久在一次采访中就强调,自己并不担心Lyft抢先上市,市场对这两个公司仍有更大的需求。 3共享经济的未来在哪里 实际上,IPO对于这两家企业背后的资本是一场盛宴,而对这两家公司而言,却是考验的开始。Uber和Lyft虽然在共享出行方式上更加便捷且拥有更好的调度模式,但是从本质来说还是属于出租车服务的形式。 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人能想象得到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打车方式去到城市任何一个角落。因此共享出行服务的支持者们喜欢强调,美国的大多数汽车都耗费了大量时间停放在停车场里,应该有一种方式可以重新利用这些资源。 Lyft成功上市是今年几家备受期待的大型科技IPO中的首场秀,也成为近年来硅谷最受欢迎的创新转折点。虽然Lyft股价的上扬标志着公众对共享出行模式的认同,诱人的折扣力度以及门到门的拼车服务,也使得出租车行业有逐渐被取代的趋势,但许多人仍认为,这种按需叫车模式只是在无人驾驶汽车普及前的一块踏脚石。  Uber和Lyft都希望可以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在未来帮助他们降低支付给司机的费用,尽管这种大规模部署可能还要很多年,但是他们都把赌注押在了无人驾驶上面。未来,他们可能仍需要投入了上千万美元用于相关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但是这可能比和司机分摊收入更为划算。 实际上,这两家企业也在与其他的硅谷巨头竞争,比如Alphabet(Google母公司)旗下的Waymo,该企业设计并制造了自研的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等设备,并且在美国当地时间3月19日宣布,近期会在凤凰城再开设一个技术服务中心(道路测试和技术研发)。在自动驾驶领域,Waymo可以说已经遥遥领先。 关于网约车模式的未来挑战,不仅在于无人驾驶技术:Lyft所做的滑板车、自行车和城市自动化领域的投资,也可能成为对自身业务发展的挑战。当地时间3月29日Lyft对外表示,它将每年投资5000万美元用于城市的交通计划。这些投资将包括为病人和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免费或高折扣叫车服务,以及发展自行车、滑板车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Lyft最近斥资数百万美元收购了北美市场上最大的共享单车公司Motive,这笔交易被认为价值约2.5亿美元。 Lyft表示这些自行车和踏板车是“全新的”,并表示“不确定对自行车和踏板车共享的需求是否会继续增长并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 实际上,在这些收购动作进行的同时,中国的摩拜和ofo正因为高额亏损,在全球多个海外市场撤回或即将撤回当地的共享自行车业务。 根据TechCrunch的数据,Uber近一年来也对相关领域加大了类似的赌注,例如收购了估值近2亿美元的电动自行车初创企业Jump。在2018年,共享电动滑板车公司Bird和Lime已经席卷了美国各个城市,Uber和Alphabet都投资了Lime。去年年底,福特汽车公司通也过收购Spin,向共享滑板车市场进军。 对于共享出行企业来说,共享汽车和共享滑板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已经不仅仅是几选一的问题,而是在未来有必要把这些服务都提供给用户。 【结束语】 回到Lyft本身,实际上Lyft在自己的财报中巧妙掩饰了一个没有盈利希望、苦哈哈挣钱的商业模式,包括Uber也是如此。除非继续抗住坚持到无人驾驶的普及,否则Lyft以及Uber这些共享出行领域的烧钱大玩家,真的会像《福布斯》杂志判断的那样,都将成为昙花一现。 来源:懂懂笔记文 | 王乔华  编辑 | 秦言[详情]

Lyft抢先Uber上市:融资23亿美元 成网约车第一股
Lyft抢先Uber上市:融资23亿美元 成网约车第一股

   美国网约车巨头Lyft昨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LYFT”。Lyft发行价为72亿美元,募集资金23亿美元。 Lyft开盘价87.24美元,较发行价72美元涨21.16%,市值突破240亿美元,收盘价78.29美元,较开盘价大幅回落,但依然高于发行价8.74%。 此次Lyft上市,也意味着Lyft抢跑滴滴,Uber开始冲刺上市,要成全球打车第一股。当然,Lyft亏损也很厉害,自成立以来亏了近30亿美元。 不过,Lyft的巨额亏损并不影响到投资人的追捧热情,上市前,Lyft将发行区间从62-68美元上调到70至72美元,上市的价格为发行最高区间。 上市前夕,Lyft宣布一项新计划City Works,将为改善司机所居住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计划从洛杉矶开始,之后延伸至各地的大城市。 Lyft成立由城市领导者和支持者组成的顾问委员会,承诺每年将至少提供5000万美元的资金(或1%的收益)来通过基层交通倡议改善城市生活。 Lyft总裁约翰·齐默(John Zimmer)今日说,“我们已不再热衷于价格战了。”“我们的目的是打造最好的服务,打造最好的软件和运营方式。 “人们选择了Lyft。”约翰·齐默(John Zimmer)说,“Lyft专注于运送乘客,专注于北美市场,专注于照顾我们的司机和乘客,这是有回报的。” 3年亏了22.81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Lyft在2018年的营收为21.56亿美元,在2016年、2017年分别为3.43亿美元、10.59亿美元。 Lyft Q4营收6.69亿美元 同比增长94% Lyft在2018年第四季度营收为6.69亿美元,较上一季度的5.85亿美元增长14%,较上年同期的3.44亿美元增长94%。 Lyft Q4成本与费用9.39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Lyft在2018年第四季度成本与费用为9.39亿美元,较上一季度的8.53亿美元增长10%,较上年同期的5.92亿美元增长59%。 Lyft成本与费用构成中,成本占比超过50%,Lyft在第四季度成本占比为54.8%,运营及支持(Operations and support)占比为17.7%。 此外,Lyft的研发占比为14.3%,市场与销售占比为32.7%,管理成本占比为20.8%,成本与费用一共占总收入比为140.3%。 Lyft Q4运营亏损2.7亿美元 运营利润率-40% 由于Lyft的成本与费用占比过高,导致Lyft在2018年第四季度运营亏损2.7亿美元,运营利润率为-40%。 Lyft Q4净亏2.49亿美元 同比扩大4% Lyft在2018年第四季度净亏2.489亿美元,较上一季度持平,较上年同期增长4%,自成立以来,Lyft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截至2018年12月31日,Lyft持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5.177亿美元;总资产37.60亿美元,总负债14.79亿美元;累计亏损29.45亿美元。 Lyft在招股书中披露,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经营业绩不确定性、法律法规等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对此,Lyft总裁约翰·齐默(John Zimmer)今日表示,“我们不能谈论未来,但我们可以告诉你,我们已经为实现长期股东价值做好了准备。” 巴菲特建议不应乱买热门IPO股票 Lyft上市前夕,“股神”巴菲特建议普通投资者不应乱买热门IPO股票。 “这样可能会错过购买许多成功公司的股份,比如早期的亚马逊或Uber,但是投资未经过考验的公司时,安全总比后悔好。” 巴菲特透露,他和老搭档查理·芒格已经很多年没有购买IPO了,上次购买还是在1955年福特汽车上市时。 尽管巴菲特只是泛泛谈到IPO,没有提及Lyft名字,但现在恰逢硅谷“独角兽”纷纷准备IPO前夕,巴菲特也是给热情的投资人泼了一盆冷水。 上周老虎证券上市时,投资大鳄罗杰斯也对雷帝网亮明态度:自己不太了解这类公司,也不会去投资Lyft或者Uber,因为他们的股票会很贵。 罗杰斯说,相比较美国的公司来说,自己更喜欢投资中国公司,因为中国公司在过去一年股价跌了60%,而美国的公司股价还在高位。 Uber动荡给了Lyft持续壮大机会 Lyft在2018年第四季度活跃乘客为1860万人,高于上一季度的1740万人,高于去年同期的1260万人。 Lyft在2018年第四季度每活跃乘客平均营收为36.04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33.65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7.34美元。 Lyft在2018年第四季度接单总数为1.784亿次,高于上一季度的1.622亿次,高于去年同期的1.163亿次。 招股书称,Lyft于2018年12月在美国共享出行市场的份额为39%,高于2016年12月的22%。这一增长来自新司机和乘客,及乘车频率的提高。 Lyft相比于其对手Uber来说,就是一直相对平稳的发展,Uber则变得很多,尤其是在2017年经历了多事之秋。 2017年,Uber创始人、前任CEO查尔韦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去职,COO、CFO先后离职。Uber还被调查出存在200多起不当行为。 以至于有网友调侃:“Uber不再有COO、CFO和CEO,简直就是一家‘无人驾驶’的公司。” Uber的持续动荡,给了Lyft持续壮大的机会。 此外,滴滴与Uber战火浓烈的时候,滴滴还与Lyft达成战略合作,并向后者战略投资1亿美元,以提升Lyft在美国市场的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 当然,Lyft的亏损也要小于竞争对手。Lyft的主要竞争对手Uber在今年2月曾表示,该公司2018年净营收为113亿美元,净亏损达到18亿美元。 采用双股权结构保持掌控力 除滴滴外,Lyft还曾获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包括Alphabet旗下投资部门CapitalG、阿里巴巴和风险投资机构Andreessen Horowitz等。 Lyft在招股书中披露,该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后将采用双股权结构,分为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 该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中发行A类普通股,该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洛根·格林(Logan Green),和联合创始人、总裁兼董事会副主席约翰·齐默(John Zimmer)将持有全部B类普通股。 Lyft的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只在转换权和表决权上有所不同,A类普通股含1股表决权,不可转换为B类普通股;B类普通股含20股表决权,可转换为A类普通股。 采取此举原因是,创始人持股很少,需通过双股权结构,使得在选择和重大公司交易上,如并购或以其他方式出售公司资产上有更大话语权。 IPO前,Lyft最大股东为Rakuten Europe S.à r.l.,持股为13.05%,第二大股东为General Motors Holdings LLC,(通用汽车)持股为7.76%; 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Fidelity为第三大股东,持股为7.71%,第四大股东为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Andreessen Horowitz,持股为6.25%;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Alphabet Inc.持股为5.33%。 Lyft创始人洛根·格林(Logan Green)持有684,591股A类股,及7,689,182股B类股;约翰·齐默(John Zimmer)持有684,591股A类股,及5,090,527股B类股。 IPO后,Rakuten Europe S.à r.l.,持股11.57%,拥有5.96%的投票权;General Motors Holdings LLC,持股为6.88%,拥有3.54%的投票权; 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Fidelity持股为6.83%,拥有3.52%的投票权;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Andreessen Horowitz,持股为5.54%,拥有2.85%的投票权; 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Alphabet Inc.持股4.73%,拥有2.43%的投票权。 洛根·格林(Logan Green)的持股尽管非常少,但因为拥有60.17%的B类股,所以拥有29.31%的投票权; 约翰·齐默(John Zimmer)因拥有39.83%的B类股,所有拥有19.45%的投票权;两位创始人一共拥有48.76%的投票权。 谷歌和Facebook上市时均采用了双股权结构,外部股东每股仅含有1股投票权,内部人士持有的股票则含有10股投票权。 Snap做法更极端:这家公司在2017年上市时发行的股票未含投票权。 当前,Lyft上市备受关注,因为2019年可能是美国科技企业上市的一个大年,还有Uber、Airbnb、Slack、Pinterest等超级独角兽等待上市。 [详情]

Lyft上市首日收涨逾8% 市值达226.07亿美元
Lyft上市首日收涨逾8% 市值达226.07亿美元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30日凌晨消息,“网约车第一股”Lyft周五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LYFT”,开盘价87.24美元,较72美元的发行价上涨21.49%。截至收盘,Lyft报78.29美元,涨幅达8.74%,市值226.07亿美元。 Lyft在招股书中称,仅在美国,消费者每年花在个人交通方面的费用就超过1.2万亿美元。按每个家庭计算,平均年度交通费用超过9500美元,其中绝大多数都花在了保有和使用汽车上。但是,平均而言美国人仅在5%的时间里使用汽车,而在剩余的95%时间里则总是保持停放和不使用状态。因此,消费者正在寻找更好的出行方式。 招股书显示,2018年12月Lyft在美国出行共享市场上所占份额为39%,相比之下2016年12月为22%,这种增长是由于该公司获得了新的司机和乘客,以及由于出行频率提高。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一个季度中,Lyft的活跃乘客(Active Riders)人数为1860万人,提供出行共享服务的司机人数达110万人以上。 在整个2018年中,Lyft的活跃乘客人数为3070万人,司机人数为190万人。 财务业绩方面,Lyft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营收分别为3.433亿美元、11亿美元和22亿美元,这意味着该公司2017年营收与2016年营收相比增长209%,2018年营收与2017年营收相比增长103%。Lyft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Bookings(预订收入)分别为19亿美元、46亿美元和81亿美元,这意味着该公司2017年Bookings与2016年相比增长141%,2018年Bookings与2017年相比增长76%。 Lyft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净亏损分别为6.828亿美元、6.883亿美元和9.113亿美元。 [详情]

网约车第一股Lyft上市首日开涨21% 市值超250亿美元
网约车第一股Lyft上市首日开涨21% 市值超250亿美元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3月29日凌晨消息,备受风险资本追捧的美国“网约车第一股”Lyft今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LYFT”,开盘价87.24美元,较72美元的发行价上涨21.17%,市值达到253.88亿美元。此前华尔街预计Lyft上市首日的股价表现将成为今年计划上市的共享经济公司,甚至是所有美国科技公司的风向标。 Lyft在招股书中称,单单是在美国,消费者每年花在个人交通方面的费用就超过1.2万亿美元。按每个家庭计算,平均年度交通费用超过9500美元,其中绝大多数都花在了保有和使用汽车上。但是,平均而言美国人仅在5%的时间里使用汽车,而在剩余的95%时间里则总是保持停放和不使用状态。因此,消费者正在寻找更好的出行方式。 招股书显示,2018年12月Lyft在美国出行共享市场上所占份额为39%,相比之下2016年12月为22%,这种增长是由于该公司获得了新的司机和乘客,以及由于出行频率提高。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一个季度中,Lyft的活跃乘客(Active Riders)人数为1860万人,提供出行共享服务的司机人数达110万人以上。 在整个2018年中,Lfyt的活跃乘客人数为3070万人,司机人数为190万人。 财务业绩方面,Lyft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营收分别为3.433亿美元、11亿美元和22亿美元,这意味着该公司2017年营收与2016年营收相比增长209%,2018年营收与2017年营收相比增长103%。Lyft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Bookings(预订收入)分别为19亿美元、46亿美元和81亿美元,这意味着该公司2017年Bookings与2016年相比增长141%,2018年Bookings与2017年相比增长76%。 Lyft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净亏损分别为6.828亿美元、6.883亿美元和9.113亿美元。 股东权益方面,乐天欧洲持有Lfyt的31395679股股票,持股比例为13.05%;通用汽车控股持股18664446股,持股比例7.76%;富达附属实体持股18544716股,持股比例为7.71%;安德森-霍洛维茨附属实体持股15040924股,持股比例为6.25%;谷歌母公司Alphabet附属实体持股12828964股,持股比例为5.33%。 Lyft预计将在本周四确定IPO发行价,并在周五正式挂牌上市。Lyft是预计将在2019年IPO上市的多家大型科技公司之一,Uber、Pinterest、Zoom和Slack预计都将在今年上市。其中,Uber是Lfyt的主要竞争对手,该公司预计将在4月提交IPO招股书和挂牌上市。Lyft一直都在从Uber手中攫取市场份额,该公司在招股书中称,截至2018年其在美国市场上所占份额为39%,与两年以前相比上升了17个百分点。 Lyft将通过许多承销商发行A类普通股,其中以摩根大通证券公司、瑞穗证券(美国)公司和杰富瑞集团为代表。[详情]

新股买到就翻倍?今天上市的这一只可能会破发!
新股买到就翻倍?今天上市的这一只可能会破发!

   美股今年备受瞩目的IPO今天终于落地,网约车公司Lyft(LYFT)将于今日登陆纳斯达克。虽然没有竞争对手 Uber体量大,但是Lyft估值却高达243亿美元(IPO发行价72美元)。虽然市场一片兴奋,但是我们还是要问Lyft的基本面到底能否支撑它的估值。 从客户经济学角度对该公司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认为该公司能够实现盈利,但是盈利并不足以支撑这个估值。 研究公司Theta Equity Partners开创了基于客户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研究潜在客户行为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来评估企业的价值。最核心的两个因素是:平均获客成本和平均每个客户产生的价值。平均每个客户产生的价值-平均获客成本=客户终身价值。 平均每个客户产生的价值又可以分解为客户留存量,活跃用户乘车量,以及所有这些营收的利润率。如果可以预估出这些指标,那么就可以预测出公司未来现金流。通过现金流可以估算出公司的公允价值。 带入公式之后,Theta Equity Partners算出Lyft的平均每个客户产生的价值为51美元,平均获客成本为32美元,因此得出平均每个客户的终身价值为19美元。 但是,不同客户的终身价值是不同的。Lyft可能在80%的客户身上亏钱,但是在高度忠诚的那20%客户身上赚的钱是很多的。 实际上,Theta Equity Partners估计,Lyft的20%高度忠诚客户可产生的终身价值是350美元。怪不得,Theta Equity Partners会将这20%忠诚客户称为Lyft“隐藏的价值来源”,他们产生的价值占公允价值的一大部分。公司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持续吸引这些高度忠诚的用户。 Theta对Lyft的估值结果是:Lyft的估值与他们的基本面不符。最为乐观的估计是,Lyft的公允价值是70亿美元,比较合理的估值是45亿美元。 这一预估结果跟当前估值相差甚远。 Theta认为,如果Lyft将毛利率从45%提高至70%,并且在海外扩张成功的话,这230亿美元的估值才能实现。 所以,结论是,虽然实现这个估值是可能的,但是需要做到以上才能确保我们在Lyft上市之初买入它的股票不会损失,所以这个风险回报比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中文投资网)[详情]

Lyft 5年内能盈利吗?彭博和两位创始人聊了聊
Lyft 5年内能盈利吗?彭博和两位创始人聊了聊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9日晚间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美国第二大网约车服务提供商Lyft今晚就要登陆纳斯达克了,这是一个让华尔街和硅谷都期待已久的日子。但至今仍在亏损的Lyft何时能够盈利呢?该公司的两位创始人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今晚(星期五)是华尔街和硅谷都期待已久的日子,因为Lyft将登陆纳斯达克,同时也将为今年即将进行IPO的大型私营公司定下基调。但是,虽然今晚的IPO代表着该行业的第一次真正的考验,但最终的考验—市值上升并保持稳定—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今日早些时候,彭博社记者埃里克·纽卡姆(Eric Newcome)对Lyft联合创始人洛根·格林(Logan Green)和约翰·齐默(John Zimmer)进行了采访。 首先,纽卡姆想知道Lyft是否能在五年内实现盈利。Lyft总裁齐默给出的答案也为此次采访奠定了基调,有些回避问题,他说:“我们不谈论未来,但我们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们致力于实现长期的股东价值。” 纽卡姆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Lyft将优先考虑市场份额增长,还是提高利润率?需要说明的是,Uber和Lyft之前曾在价格上展开竞争激烈。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在IPO之前,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可能会降温,但目前还没有多少证据表明这一点。 Lyft在IPO路演期间曾告诉投资者,2019年将是其投资高峰期。这大概意味着,即使Uber决定增加投资,那么Lyft也需要在2020年削减支出,从而使Lyft的客户容易被挖走。 但格林的回答,似乎也否认了在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之间进行权衡的前提。他说:“我们的首要任务一直是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并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我们把出行当作一种服务来追求。” 随后,齐默与补充说:“老实说,我们专注于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不会设定市场份额目标。” 这是一个不错的心态,但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就像薪酬对于司机一样重要。纽卡姆又问,Lyft是否想在美国超越Uber?齐默表示,这仍是该公司的目标。因此,纽卡姆认为,市场份额对Lyft来说还是挺重要的。 接下来,讨论话题又转向了创始人控制条款方面。Lyft采用“双重股权”结构上市,额外的投票权将使齐默格林对公司拥有近乎多数的控制权,这与Uber的“一股一票”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对此,格林指出,该公司决定任命早期投资者肖恩·阿加瓦尔(Sean Aggarwal)为独立董事长。 一些分析师抱怨,Lyft招股书并未提供足够多的细节,让他们无法预测Lyft的业务前景。同样,在采访中,两位创始人也不愿意回答有关公司的战略问题,尽管他们表示,公司将专注于美国市场,而不是国际市场。Lyft还表示,计划每年在城市交通项目上投入至少5000万美元(或利润的1%,以规模较大者为准),用于一项名为“Lyft City Works”的新项目。 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话题又回到了Lyft和其他“独角兽”公司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上:将如何盈利?是不是简单地以谋求业务增长来弥补损失呢?齐默回答说:“我们目前关注的是,寻找长期的数万亿美元的机会。”此外,他列举了其他几个目标,如“继续改善单位经济”和“做出正确的投资,使长期价值最大化”等。 纽卡姆最后指出,齐默和格林当然明白公司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纽卡姆很想知道,接下来他们要怎么做。(李明)   [详情]

Lyft登陆纳斯达克 创始人洛杉矶远程敲钟(图)
Lyft登陆纳斯达克 创始人洛杉矶远程敲钟(图)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美股 北京时间29日晚间消息 网约车第一股Lyft(LYFT)今晚正式于纳斯达克挂牌交易,成为自Snap两年前上市以来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IPO(首次公开募股)。Lyft联合创始人约翰-齐默(John Zimmer)未能亲赴上市现场,选择在洛杉矶远程敲钟。 Lyft IPO发行价为72美元,将发行3250万股股份,筹资23.4亿美元,Lyft市值将超过230亿美元。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由于受到市场热捧,获得超额认购,Lyft周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更新后的IPO招股书,将其IPO发行价区间上调到了每股70美元到72美元之间,相比之下此前的发行价区间为每股62美元到68美元之间。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详情]

Lyft今晚上市!这只独角兽能否在二级市场继续受宠?
Lyft今晚上市!这只独角兽能否在二级市场继续受宠?

  备受风险资本追捧的美国“网约车第一股”Lyft将于今天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接受二级市场的考验。Lyft上市首日的股价表现将成为今年计划上市的共享经济公司,甚至是所有美国科技公司的风向标。 对于Lyft来说,到目前为止 ,一切都很顺利,但真正的考验将在上市后。 这场网约车IPO首秀能否称得上完美还取决于今天Lyft开盘价能否达到或高于72美元,且股价能否在上市首日实现可观上涨。 一般来说,热门科技公司上市首日股价往往会飙升,投资者们害怕“错失良机"的担忧很大程度上推高了股价。 但从长期来看,它们的股价表现可能走向不同的方向。 据彭博,社交媒体公司Snap在2017年上市首日上涨44%,阿里巴巴在2014年上市首日上涨38%。到现在,Snap股价不到其上市价格的三分之二,而阿里巴巴的市值几乎增长了两倍。 Dealogic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全球只有12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的IPO定价高于初始区间。在这些公司中,只有三家公司在前12个月的交易中实现了相对于开盘价格的正回报,平均下跌12%。 3月1日,Lyft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IPO申请,希望抢在最大竞争对手Uber之前上市,成为美国第一家上市的网约车服务商。 3月18日Lyft更新招股书,预计发售3077万股A类普通股,股价区间为62-68美元,一周后就上调了发行价区间至70至72美元。 上调的发行价并没有冷却投资者的热情,路演才两天Lyft就获得超额认购,IPO发行价为每股72美元,位于定价区间的上限,公司估值约为243亿美元。 而在启动IPO之前,Lyft和它的老对手Uber就已经吸引了大量的风投投资金额。一轮又一轮水涨船高的融资金额多次引发了估值过高的质疑。 BBC援引Crunchbase总编Alex Wilhelm的话称:“一旦上市,就没有什么炒作了,一切都是结果”。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有一大顾虑是,无论是Lyft还是Uber,距离盈利都还很遥远。在提交的IPO文件中,Lyft首次披露了公司财务状况。 Lyft的规模在近两年快速增长——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21.6亿美元,较2017年的10.6亿美元增长逾一倍; 但收入增长的同时,Lyft的亏损额也在扩大。文件显示,2018年Lyft亏损9.1亿美元,较2017年同期的6.9亿美元增加了31.88%。 虽然硅谷的历史告诉我们,利润并不重要,例如Facebook、Snap、Twitter等在IPO的时候都处于亏损状态。 但有数据显示,在过去,上市前亏损最严重的五家公司(Groupon、Miderna Inc、Snap、Vonage Holdings和Viasystems Group中有四家(Groupon、Miderna Inc、Snap、Vonage Holdings)上市后表现不佳。而Viasystems已经于多年前退市,市值不足IPO时的几分之一。 来源:华尔街见闻[详情]

一图看懂Lyft IPO:抢先Uber成全球网约车第一股
一图看懂Lyft IPO:抢先Uber成全球网约车第一股

  来源:同方研究 [详情]

打车第一股Lyft今晚上市,Uber将走向何方?
打车第一股Lyft今晚上市,Uber将走向何方?

   2019年大型IPO打响第一炮,Lyft今晚登陆纳斯达克。 作者 | 第欧根尼 来源 | IPO那点事 根据Lyft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表格,此次股份发售的IPO价格定为72美元,为定价区间70至72美元的顶格定价。按此次发售股份35385500股A类股计算,募资约21亿美元,而Lyft的估值约为243亿美元。公司拟将发行中获得的净收益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包括流动资金,运营支出和资本支出。 比Uber晚三年的Lyft起始于2012年,由John Zimmer和Logan Green成立,他们也将在IPO后拥有B类股,相当于公司49%的投票权。从2012年成立至今,Lyft一共融资约51亿美元。2017年4月,Lyft的估值为75亿美元;到2018年初,Lyft再融资15亿美元,估值也升至115亿美元;去年6月,在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中,Lyft完成6亿美元新融资,估值达到151亿美元。 Lyft相信,世界正处于从私人拥有汽车转向运输即服务(TaaS)的变革初期。Lyft正处于此次大规模社会变革的最前沿。Lyft引述美国劳工局数据表示,拥有汽车已经成为美国经济严重的负担。仅在美国,消费者每年在个人交通上花费超过1.2万亿美元。在每个家庭的基础上,年均费用超过9,500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汽车购买和运营。但是,汽车却有95%的时间是白白停在原地的,这是严重的资源浪费。 1 嘘!别出声 你看钱烧起来多美 在2018年,Lyft的活跃乘客人数为3070万人,司机人数为190万人,美国打车市场份额为39%,高于2016 年 12月的22%,2018年第四季度的活跃乘客人数与2017年同期增长了47%。 该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和国内打车公司基本类似。通过提供打车平台从司机处收取服务费和佣金。出租车司机拉的活越多,公司的收入也越多。和国内市场略有不同的是,Lyft还通过出租自行车和踏板车产生收入,并提供车队服务。Lyft率先推出了Express Pay,允许司机随时兑现,但也要收取0.5美元的固定转账费。 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Lyft的收入分别为3.433亿美元,11亿美元及22亿美元,收入增长迅猛;同期的订单金额达19亿美元,46亿美元及81亿美元。尽管净亏损比例同比有明显收窄,公司烧起钱来也毫不客气,同期的净亏损分别为6.828亿美元,6.883亿美元及9.113亿美元。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16年Lyft正处于最激烈的争夺市场的烧钱战中,期内“销售和营销成本”占很大比例。但到了2018年的营运数据中,公司最烧钱的成了“收入成本”。 (图片来源:Lyft招股文件) 公司并未单独呈报“收入成本”项下细分项目明细,不过万万没想到,保险费居然是其中的大头。具体而言,Lyft表示2016年到2017年保险费用增加2.011亿美元;2017年到2018年保险费用增加3.185亿美元。招股文件中更直接无奈点出:“2018年第一季度我们的贡献毛益(定义为收入减收入成本,类似毛利)减少主要是由于该季度索赔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加,导致保险费用增加。” 看来,安全问题并不是只有国内打车业才有,Lyft和Uber也未能完全摆脱行车安全的泥沼。对此,Lyft摸了摸钱包后只好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不过到了上市前夕,这贡献毛益率的数字又突然好看了起来,看来两家巨头在上市前都互相留了一手,以免上市数据太过难看。 (图片来源:Lyft招股文件) 此外,归类在“销售和营销成本”中的补贴成本,从2017年的1.556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2.966亿美元,增加了1.41亿美元。这点和国内打车应用的巨额补贴逻辑基本是一样的:鼓励司机师傅跑更多的单,达成目标后给奖励。 投资者将需要为Lyft可能出现的长期的相当难看的数据做好心理准备。Lyft去年烧掉了近3.5亿美元的现金,目前该公司手头的现金足够再烧五年。再加上该公司预计通过IPO筹集的约21亿美元资金,意味着以目前的速度,Lyft未来十多年都可以不停地烧钱。这也意味着,Lyft和Uber的上市还远不是打车行业烧钱战的终点。 2 自动驾驶能让打车平台赚钱? 随着竞争越来越把更多的投资人拖下这摊浑水,自动驾驶越来越像打车平台的一根救命稻草:没有了司机成本,不再需要补贴了,不再需要担心乘客司机互相骚扰了,甚至随着事故率降低,保险费也会降低。 听上去就像这项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难怪Lyft在招股书中不厌其烦地提了“自动驾驶”这个词109次。Lyft表示,虽然我们自己买了一些公司在研究自动驾驶技术,但是我们还开放了我们的技术接口,就等你们研究出来自动驾驶技术我就照搬了!当然,Lyft也提及了“价格合理”和“技术可靠”这两点前提条件。 Lyft目前的合作伙伴包括Alphabet旗下的Waymo和其他一些汽车制造商。自动驾驶汽车的门槛非常高,首先是依赖高精度卫星定位和云图,云图则需要实际驾驶扫描车在每条路上反复跑来获取数据;其次又依赖成熟的汽车工业,才能在满足自动驾驶需求的情况下不影响车辆安全性能。 Lyft 战略领导人 Raj Kapoor 对此也认识的很明白:“世界变化太快,有太多的阻碍立于眼前,这样的现状不允许 Lyft 从头开发属于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 3 Uber和Lyft:就像相爱相杀的宋江和卢俊义 Uber是白手起家,从“黑车”的身份凭借十八般武艺硬闯出了一条大路,最后把自己给洗白,颇有投了朝廷的及时雨宋江的感觉。而Lyft的前身Zimirude则是一款注重用户体验的拼车应用,一向都是靠长袖善舞在江湖里闯荡,要再从《水浒传》中寻一个人物相配,便像最后被逼上梁山的河北玉麒麟卢俊义。 Uber(优步)预计将在4月份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S-1上市申请文件,并在同月挂牌上市,此次IPO对该公司的估值可能高达1200亿美元。也就意味着对比Uber,Lyft高达243亿美元的估值虽然确实是个后起之秀,但是在Uber眼里还只是个注定座次不靠前的“弟弟”。 有意思的是,过去Uber曾经有几次打算把Lyft“赚上梁山”。最后收购事项都因钱没谈拢和担心政府反垄断监管而无果而终。 早在2014年Uber就考虑收购Lyft,这两家同位于旧金山的公司非正式地讨论过此事。而后Lyft突然爆起了Uber的黑料,称自从去年10月份以来,Uber员工冒充其客户预定和取消了5000多次Lyft打车服务。Uber发言人则向《纽约时报》表示,Lyft之所以控诉Uber,只是因为我们拒绝收购它。 而后在2016年,虽然其他高管提出了20亿美元的价格,但Uber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表示因为担心反垄断不考虑这回事,而当时媒体透露Lyft要求的是惊人的90亿美元。据悉,当初这笔交易告吹后,Lyft内部的士气一度很低迷。Lyft的处境凸显了公司目前的尴尬处境——市场竞争激烈,但自身却有价无市。 4 结 语 此前市场普遍认为,Uber的上市规模和融资能力都会更胜一筹。因此,市场上的投资者也有可能选择把资金留待Uber上市。不过,在顶格定价在72美元后,预计Lyft这次上市,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忽视该公司基本面的,认购也会比较踊跃。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手提三尺剑,反时须斩逆臣头。”大家看到这首反诗的时候,心里已经认定卢俊义要上梁山了,至于卢俊义自己想不想上梁山,大家并不在乎。所以这个IPO价格基本上是参考Uber会收购Lyft的情况。认购方面,由于规模较大,所以来承接的一定是美国市场上比较大的专门投资科技股和IPO公司的基金,比如Renaissance IPO ETF之类的,就等于是纳入指数的效果。 未来这个市场可能并不是“赢家通吃”的,更有可能的是,拼车市场会转变成分散程度很高的市场:竞争激烈、地区分割严重,还有最致命的一点:利润低廉。也许等到杀得一个天昏地暗之后,两家公司的其中一家就能够赚更多的钱。又或许如书中所写,玉麒麟卢俊义最后还是上了梁山。 免责声明: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谨慎依此进行投资决策。[详情]

一文读懂Lyft上市:抢先Uber成网约车第一股 有4风险
一文读懂Lyft上市:抢先Uber成网约车第一股 有4风险

  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今晚将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正式挂牌交易。这家网约车公司是今年众多在美国证券市场挂牌的高估值科技初创公司的首家公司,以72美元的发行价计算,其市值约为230亿美元。 网约车巨头Uber、办公交流应用Slack, 快递和物流初创公司Postmates、以及图片分享应用Pinterest都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上市申请。此外,包括神秘大数据公司Palantir、智能健身服务商Peloton和共享空间服务提供商Airbnb都可能会在今年上市。 过去几年中,绝大多数投资人一直无法对美国最成功的初创公司进行投资: --风险资本让美国当前涌现出的独角兽企业浪潮避开了公共市场--以及随之而来的聚光灯。 --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投资人一直无法对快速成长的初创公司进行投资。 随着Lyft的首次公开募股,这一切也将随之改变。这能够解释Lyft的首次公开募股给市场带来的兴奋感。 Lyft的发展历程: Lyft由罗根·格林(Logan Green)和约翰·齐默(John Zimmer)创办于2007年。起初,Lyft的名称是“Zimride”,专注于为长途旅行汇集旅客。 2012年,格林与齐默把公司名称改为“Lyft”,业务更改为模仿出租车服务的短途网约车业务。 Lyft目前的规模: --Lyft在2018年第四季度为1860万人提供了至少一次网约车服务,用户数量远远超过2016年第四季度的660万人。 --根据Lyft股东、日本电子商务公司乐天的预测,Lyft目前占据美国网约车市场大约39%的份额,高于2016年时的22%。不过在首次公开招股之前,Lyft一直在向专车司机提供补贴。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称:“我们认为,我们平台上用户和专车司机数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的付费营销举措。” --与在全球开展业务的Uber不同,Lyft目前只在美国和加拿大开展业务。 --通过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以及扩展共享单车和电动滑板车服务,Lyft在创新技术上与竞争对手保持一致。 Lyft的IPO计划: --Lyft将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交易,证券代码为“LYFT”。 --Lyft预计上市时的估值最高达到230亿美元。该公司计划发行3450万股新股,其中包括承销商可执行超额配售权的股份,发行价区间为62美元至68美元。按照最高发行价计算,Lyft可募集资金约24亿美元。Lyft上市时的估值元超过去年6月末轮融资时的151亿美元。 过去十年按市值计算美国最大的科技企业IPO Lyft的首次公开募股,将是过去10年美国证券市场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之一。按照230亿美元的估值计算,Lyft首次公开募股的规模在金融危机后位列第五,在美国科技初创公司中排名第二,仅次于Facebook 2012年的首次公开募股。 投行摩根大通、瑞士信贷和Jefferies为Lyft首次公开募股的联席主承销商。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目前则在从事Uber首次公开募股的相关工作。 整体而言,Lyft首次公开募股的承销商共有29家,其中13家承销商为女性、少数民族或退伍军人领导或所有,占比为45%。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参与Facebook和Snap的承销商当中,此类公司的占比分别为30%和14%。 Lyft维持公司控制权的愿景: 在上市之后,Lyft将拥有两类公司:含有1股投票权的A类股,以及含有20股投票权的B类股。Lyft在首次公开募股中发行的是A类股。 Lyft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将持有B类股。这也就意味着公司首席执行官格林和总裁齐默,虽然仅持有公司大约5%的流通股,却合并持有近49%的投票权。这种做法在硅谷相当流行。谷歌和Facebook上市时均采用了双股权结构,外部股东每股仅含有1股投票权,内部人士持有的股票则含有10股投票权。Snap的做法更为极端:这家公司在2017年上市时发行的股票未含投票权。 不过企业治理专家对此类做法越来越有争议。机构投资者委员会(Council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执行董事肯尼斯·贝尔奇( Kenneth Bertsch )在给英国《金融时报》外部董事会成员的一封信中就表示:“一股一票的原则是良好公司治理和公平对待投资者的基础。” 一些学术研究表明,近年来双股权结构的公司股价走势要强于单股权结构的公司。但是在2010年之前,双股权结构的公司在市场中的表现并不出彩。 Lyft的主要业绩: --Lyft仍在快速成长。该公司2018年的营收同比增长一倍以上,达到21.6亿美元。 --Lyft的亏损仍在扩大,但幅度不大。该公司去年的亏损为9.11亿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净亏损为6.88亿美元。Lyft去年的总成本和支出为31亿美元,较2017年的18亿美元增长了77%。 --Lyft的亏损要小于竞争对手。相比较而言,Lyft的主要竞争对手Uber在今年2月曾表示,该公司2018年净营收为113亿美元,净亏损达到18亿美元。 --Lyft 2018年的账单收入超过80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了76%。相比较而言,Uber 2018年的账单收入为50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45%。 --Lyft计划把一些未来利润投入道德投资。在对投资者的推介中,该公司表示,预计“将把利润的1%或每年5000万美元中较大的一部分投资于公司的社会影响工作。” 风险因素: 任何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的风险因素内容都是对投资者的警示。Lyft没有什么不同,但它提供了对监管和数据安全问题的讨论,这可能成为今年科技创公司首次公开募股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竞争对手:Lyft在多个战线面临一系列的竞争对手。Uber、Gett和Via是Lyft在网约车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此外还包括了出租车公司,以及着眼于进入网约车市场的宝马等汽车制造商。Lyft在共享单车和电动滑板车市场面临Lime、Bird、以及最近被Uber收购的Jump的竞争。在无人驾驶汽车市场,Lyft的竞争对手包括Waymo、苹果、百度、Uber、以及众多的汽车制造商。 监管风险:Lyft表示,该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迅速,监管日益严格”。它警告投资者称,该公司“受到美国和加拿大各州市监管机构的强烈监管压力,其中一些机构对网约车实施了限制或试图禁止该项服务。” 劳工:Lyft的专车司机均为独立合同人,并非公司员工。该公司表示,把专车司机归类为员工的法律行为“可能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无人驾驶汽车:推广无人驾驶汽车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在竞争中失利。Lyft表示,首批提供无人车网约车服务的公司“与传统的非无人驾驶汽车网约车服务相比,预计将拥有长期优势。” 谁将会一夜暴富? 对Lyft目前的股东和员工来说,首次公开募股可以让他们发一笔横财。以下是主要获益者: --按照持股数量计算,格林和齐默的身价将分别达到5.70亿美元和3.90亿美元。 --乐天是Lyft的第一大股东,持有该公司13%的股权。按照68美元的发行价计算,乐天的持股市值约为21亿美元。在首次公开募股后,乐天将持有Lyft大约11.6%的股权。 --通用汽车在2016年对Lyft投资5亿美元。在首次公开募股后,这笔投资将升值至12.7亿美元。 --富达投资是Lyft的第三大股东,持股市值届时将达到12.6亿美元。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持有12,828,964股股票,市值约为8.70亿美元。 --风投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是Lyft的早期投资人之一。按照68美元的发行价计算,该公司的持股市值将超过10亿美元。 Lyft董事会简介: 政府和资金管理者已推动改善企业董事会的性别多样性。去年秋天,Lyft总部所在地加州成为美国首个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将女性纳入董事会的州。 Lyft董事会有三位女性: --瓦莱丽·贾勒特(Valerie Jarrett):曾担任奥巴马总统的高级顾问,自2017年7月起一直担任Lyft董事。 --玛吉·怀尔德罗特(Maggie Wilderotter):电信公司Frontier Communications前首席执行官,2018年5月加入Lyft董事会。 --Ann Miura-Ko:风险投资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自2016年6月起担任Lyft董事。 Lyft董事会成员还包括:董事会主席肖恩·阿加尔瓦(Sean Aggarwal);来自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的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CapitalG的大卫·洛维(David Lawee);乐天的Hiroshi Mikitani。 媒体对Lyft首次公开募股的看法: 彭博社专栏作者Shira Ovide指出,Lyft和Uber不同于其他任何业务。这“使得潜在投资者很难相信他们支付的价格是正确的,因为潜在的回报和潜在的风险是网约车业务在财务上不可行,或者没有乐观主义者认为的那么大。”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丹·加拉格尔(Dan Gallagher)指出:“Lyft投资者将需要为可能是长时间相当糟糕的财务数据做好准备。这是因为网约车公司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需要为扩大市场份额烧钱。”[详情]

想买Lyft的普通投资者 也许该听听巴菲特怎么说
想买Lyft的普通投资者 也许该听听巴菲特怎么说

  Lyft(LYFT.US)将于周五在美股上市,股神沃伦· 巴菲特表示,普通投资者不应试图在热门市场投资热门股票。 本周四,Lyft最终确定IPO每股定价72美元,首次公开发行3250万股股票,这将使该公司估值超过200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要知道这是一家还没有盈利的公司。 尽管巴菲特只是泛泛地谈到了IPO,而不是针对Lyft,但是他的这番言论发表之际,硅谷的“独角兽们”纷纷涌向股票市场,预计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有大量的独角兽公司上市。 巴菲特说,他最后一次购买新股是在上世纪50年代,那是福特汽车的首次亮相。 巴菲特对媒体表示,“在市场热点时期购买新产品……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普通人应该考虑的事情。” 巴菲特承认,他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意味着,他可能会在年轻时错失一些成功公司,比如早期的亚马逊(AMZN.US)或Uber。但他认为,在投资未经市场测试的公司时,安全总比后悔好。这就好比赌博,常言道十赌九输。 在去年股市暴跌导致交易市场枯竭,再加上年初SEC关门,预计二、三季度将涌出大量的IPO消息。 去年他对媒体表示过,曾考虑私人入股Lyft的打车竞争对手Uber,他是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的忠实粉丝。但Uber和伯克希尔在股权的条款和规模上存在分歧,导致双方没有达成协议。智通财经报道过,Uber预计也将于今年上市。 巴菲特表示,美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一些放缓的迹象,但低利率的美债对股市有利,因为它们会吸引投资者到股市中寻求更高的回报。[详情]

Lyft上调IPO指导价格区间 投资者应更持观望态度
Lyft上调IPO指导价格区间 投资者应更持观望态度

  在Lyft (LYFT)备受期待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前夕,该公司上调了指导价格区间,一些分析师将该股的初始评级定为中性。 Lyft在科技独角兽最新一波上市潮中位于第一梯队。该公司于3月1日提交了S-1招股说明书。当时,Lyft公布的IPO指导价格区间为每股62-65美元,从而使市值达到约200亿美元。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 GM)是Lyft的早期投资者之一。 Lyft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优步(Uber Technologies Inc.)在最新一轮私募融资轮中获得的估值为620亿美元。上周,D.A. Davidson分析师Tom White将Lyft的初始评级定为买进,目标价为75美元。这个价格较当时的指导区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高15%和21%。 Lyft周三将指导价格区间从62-68美元上调至70-72美元,Wedbush的分析师将该股首次评级定为中性,12个月目标价为80美元。 这并不是因为Lyft缺乏潜力。分析师在致投资者的报告中写道,Lyft和网约车现象给出租车行业带来了颠覆性影响,这从过去五年纽约市出租车牌照费从大约100万美元降至20万美元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根据他们的计算,他们预计未来10年网约车行业增速将是美国出租车/机场班车市场增速的四倍。 不过,潜力并不总是能带来盈利,分析师称,原因在于多种潜在障碍,包括来自优步的竞争压力,缺乏近期实现盈利的途径,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在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定位等。 分析师表示,要真正扩大Lyft网络效应的影响力,该公司一方面要增加用户,另一方面要通过训练乘客更经常使用Lyft来满足更多需求,从而提振网约车的使用量。 Lyft将于周五早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LYFT。虽然Lyft对于优步拥有一些明显的优势,但该公司在网约车领域仍处劣势。 Wedbush分析师写道∶“ Lyft是一只有吸引力的股票,投资者可藉此把握这一变革性的网约车市场机遇,不过,鉴于我们预计的风险回报,我们认为在80美元上方难以进一步看涨该股。” 正如《巴伦周刊》(Barron's)的Andrew Bary上周所写的那样,投资者应该持观望态度,直到Lyft能够展示一条实现盈利的路径。 来源:道琼斯[详情]

网约车老大不敌老二 Uber死敌Lyft抢先上市
网约车老大不敌老二 Uber死敌Lyft抢先上市

  财经漫画:网约车老大不敌老二 Uber死敌Lyft抢先上市 周五,美国第二大网约车公司来福车Lyft(NASDAQ:LYFT)将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规模23亿美元,发行价定为72美元,处于上调后发行价区间的高端,显示出投资者情绪火热。 本周早些时候,Lyft将其IPO发行价区间由每股62至68美元提高到每股70至72美元,公司最高估值相应升至243亿美元。 Lyft得以上调发行价主要得益于投资者担心错过这场2017年Snap上市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IPO,并对Lyft不明朗的盈利前景和自动驾驶战略前途视而不见。 Lyft 2018年亏损9.11亿美元,2017年亏损6.88亿美元。Lyft 2018年的收入为21.6亿美元,较2017年翻了一番,并远高于2016年的3.43亿美元。 对Lyft的劲敌优步Uber以及图片分享网站Pinterest而言,Lyft受到投资者追捧是一个好兆头,前两家公司也计划在2019年上市,并与Lyft一样尚未实现盈利。 据报道,Uber和Pinterest均计划于4月在纽交所上市,Uber估值可能达到1200亿美元,Pinterest估值有望超过120亿美元。 来源:investing英为财情[详情]

Lyft与Uber促销战火重燃:上市前夕的最后一搏
Lyft与Uber促销战火重燃:上市前夕的最后一搏

  新浪财经讯,几年来少有促销活动的Lyft和Uber最近动作频频:先是两家公司开始频繁为乘客提供不同力度的折扣,又先后将此前试点的“包月套餐包”扩大范围推广——目前Uber乘客可在美国近20个城市享用包月折扣价,而Lyft则在全美范围内都推广了包月套餐;此外,Uber甚至像许多餐厅、酒店一样推出了会员积分制,意图提高乘客的绝对数量和使用频次。 (Lyft与Uber近来促销邮件截图) 这预兆着Lyft与Uber多年上市传闻终于变成现实。去年年底以来,不断传出Lyft和Uber秘密递交招股书的消息,今年3月1日,Lyft正式递交招股书,上市日期定在了3月29日;Uber的上市时间表则推迟到至少一个月之后。 Lyft与Uber近来一连串加大乘客抢夺力度的举动,可被视为两家老对头上市前夕提高估值的最后一搏。 刚刚在3月中旬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举办的“西南偏南”创新科技大会也成为了这两家最受瞩目的独角兽公司同台对抗的平台。在这座南方小城的街头,摆满了Lyft和Uber提供的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同时也在活动上开设了各自的讲座和展台,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的机会。 (Lyft在“西南偏南”提供的交通工具 摄/魏天谌) Lyft的招股书中写道:我们相信,我们的品牌代表的是触手可及的自由,摆脱私家车的压力,看见和拥抱更广阔的自由。 共享经济是否为风险投资人和初创公司带来了财富自由尚未可知,但对于公共交通和城市规划饱受诟病的美国来说,Uber和Lyft开创的网约车模式的确为大多数人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出行自由。 Lyft与Uber胜负未明,股市将成新战场 当地时间3月29日,Lyft即将先Uber一步在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每股72美元的定价傲视过去几年来的几乎所有新上市公司,最高募资金额超过25亿美元,估值可达到240亿美元左右。 外界普遍认为Lyft是Uber的追随者,因为后者的知名度更高、全球覆盖面更广,但实际上,Lyft的前身Zimride比Uber的开发时间还要早三年。同时,Lyft也是开创拼车模式的先行者。 Lyft的灵感最初来源于创始人Logan Green对洛杉矶糟糕的交通状况的深恶痛绝。Lyft提交的招股书中提到,在美国平均每个家庭每年花在交通上的费用超过9500美元,是除了住房以外花费最多的家庭支出类别,大部分花在私家车的购买和日常维护上,但是平均每辆车的使用率只有5%——网约车所致力解决的就是这一痛点。 外界普遍认为这场网约车独角兽之间的对决早该分出胜负,然而Lyft却比大家想象中的更加幸运和顽强。 在2017年之前,Lyft的市场份额仅在20%左右。但2017年的Uber连续面临了性骚扰丑闻、窃取谷歌自动驾驶商业机密、管理层大换血等一系列危机时刻,社交网站上一度掀起了“卸载Uber”的倡议。 虎视眈眈的Lyft抓住机会,仅2017年的营收增速达到209%,2018年达到103%,市场份额两年内增加了17%。对于一个近几年来格局趋于稳定的市场来说,这一成绩十分亮眼。 根据招股书提供的数据,2018年Lyft的总乘客数量为3070万,司机数量为190万;而Uber目前在官网上披露的总乘客数量为7500万,司机数量为300万。 虽然各项数据上Lyft与Uber仍存在着明显差距,但按照Lyft近三年来的增速和稳健的发展路线,Lyft仍是Uber不可小觑的对手。前后脚上市也意味着Uber与Lyft的对决将从风险投资转移到二级市场,对于双方来说都意味着挑战的全方位升级。 共享经济的护城河有多深? 随着Lyft、Uber、Airbnb、Wework等一系列独角兽公司的涌现,共享经济的热度已经持续了多年。借着这批公司的上市机会,投资者们也终于有机会重新审视共享经济的真正意义。 《哈佛商业评论》作者Feng Zhu 和Marco Iansiti认为,在共享经济模式下产生的网络效应比不上在搜索和社交网站支持产生的网络效应。 首先,这个网络越分散,意味着这个商业模式越脆弱。以网约车为例,司机和乘客们形成的是一个个本地化网络,整个网络受地理位置所限被分割成了无数个小区域或集群,而集群之间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缺乏强有力的纽带联结;且每个集群需要面临来自当地社会人文环境所带来的特有压力,每个地区的发展经验也不存在普遍的借鉴意义。 譬如Uber在纽约就面临了来自Via、Juno和黄色出租车等立足本地的公司的激烈竞争,而Uber在中国市场的拓展也不算成功,中国区业务最终被滴滴收购。Uber在各地区的业务互不受影响,形成的网络效应自然不如谷歌、Facebook等。 其次,伴随着共享经济的是用户将具有“多归属”、低忠诚度的属性,用户可以选择同时加入多个平台,然后比较哪个平台性价比更高而做出决策。例如在美国,乘客通常同时下载了Uber、Lyft等多个网约车软件,每次叫车之前先对比不同平台的费用、等待时间;而大多数司机也同时拥有及使用一个以上的打车软件,视哪个平台更挣钱做出选择。 用户“多归属”带来的问题是任何一家公司都很难从其核心业务中获得利润,只要有一家企业提高了费用,用户将马上选择它的竞争对手。 这也是为什么直至今天Uber和Lyft都还在烧钱打架的原因,盈利能力将成为上市后两家公司面临的最棘手问题。 根据Lyft近三年的财报数据显示,2016至2018年公司净亏损数据分别为6.83亿、6.88亿和9.11亿美元。Uber还未披露确切财报数据,但透露过2018年公司亏损达18亿美元。(新浪财经 魏天谌 发自纽约)[详情]

Lyft宣布IPO定价为72美元 周五登陆纳斯达克
Lyft宣布IPO定价为72美元 周五登陆纳斯达克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9日早间消息,据熟悉Lyft的两位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在周四因潜在股东的大量需求提高其IPO价格区间后定价为每股72美元。 此前,Lyft在3月1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招股书,称其拟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IPO上市,股票代码为“LYFT”。随后,Lfyt提交增补文件,将其IPO发行价区间设定在每股62美元到68美元之间。按每股72美元的上调后区间上限计算,Lfyt将在此次IPO交易中筹集最多25.48亿美元资金,公司估值将达200亿美元左右。 Lyft在招股书中称,单单是在美国,消费者每年花在个人交通方面的费用就超过1.2万亿美元。按每个家庭计算,平均年度交通费用超过9500美元,其中绝大多数都花在了保有和使用汽车上。但是,平均而言美国人仅在5%的时间里使用汽车,而在剩余的95%时间里则总是保持停放和不使用状态。因此,消费者正在寻找更好的出行方式。 招股书显示,2018年12月Lyft在美国出行共享市场上所占份额为39%,相比之下2016年12月为22%,这种增长是由于该公司获得了新的司机和乘客,以及由于出行频率提高。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一个季度中,Lyft的活跃乘客(Active Riders)人数为1860万人,提供出行共享服务的司机人数达110万人以上。 在整个2018年中,Lfyt的活跃乘客人数为3070万人,司机人数为190万人。 财务业绩方面,Lyft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营收分别为3.433亿美元、11亿美元和22亿美元,这意味着该公司2017年营收与2016年营收相比增长209%,2018年营收与2017年营收相比增长103%。Lyft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Bookings(预订收入)分别为19亿美元、46亿美元和81亿美元,这意味着该公司2017年Bookings与2016年相比增长141%,2018年Bookings与2017年相比增长76%。 Lyft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净亏损分别为6.828亿美元、6.883亿美元和9.113亿美元。 股东权益方面,乐天欧洲持有Lfyt的31395679股股票,持股比例为13.05%;通用汽车控股持股18664446股,持股比例7.76%;富达附属实体持股18544716股,持股比例为7.71%;安德森-霍洛维茨附属实体持股15040924股,持股比例为6.25%;谷歌母公司Alphabet附属实体持股12828964股,持股比例为5.33%。 Lyft预计将在本周四确定IPO发行价,并在周五正式挂牌上市。Lyft是预计将在2019年IPO上市的多家大型科技公司之一,Uber、Pinterest、Zoom和Slack预计都将在今年上市。其中,Uber是Lfyt的主要竞争对手,该公司预计将在4月提交IPO招股书和挂牌上市。Lyft一直都在从Uber手中攫取市场份额,该公司在招股书中称,截至2018年其在美国市场上所占份额为39%,与两年以前相比上升了17个百分点。 Lyft将通过许多承销商发行A类普通股,其中以摩根大通证券公司、瑞穗证券(美国)公司和杰富瑞集团为代表。   [详情]

Lyft与Uber融资战争的新进展:Lyft IPO定价72美元
Lyft与Uber融资战争的新进展:Lyft IPO定价72美元

  Lyft联合创始人约翰-齐默(John Zimmer) 新浪美股讯 Lyft,这家叫车服务行业的后来者,其长期生存一度受到质疑,目前却正加速前进。 过去10年,叫车服务从无到有发展成为交通运输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在大部分时间里,Lyft扮演了Uber跟随者的角色,很多人认为,在这个行业中赢家将包揽一切。 Uber采取了一系列咄咄逼人的策略,试图垄断资本市场,让竞争对手难以获得资金来推动增长。在Uber内部,时任首席执行官的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和包括首席商务官埃米尔-迈克尔(Emil Michael)在内的高管表示,他们的目标是远远超过所有竞争对手。 Uber联合创始人卡兰尼克在2011年的播客采访中说,“肯定会有竞争对手。而且我们肯定会消灭他们。” 但Lyft没有死。相反,它将在周五的公开市场上率先Uber亮相,由于投资者对其股票的渴望远远超过了IPO可获得的数量,其估值将远远超过200亿美元。 Uber的强势有时非常有效,甚至连Lyft的一些投资者也担心,该公司很可能无法生存。但Lyft能够实现增长,是因为它找到了不寻常的融资来源,并利用了Uber的一些关键失误,这些失误损害了Uber的品牌。 据道琼斯VentureSource的数据,到Lyft和Uber上市时,它们各自筹集的风险资本将超过任何一家上市的美国初创公司。尽管这些公司的许多早期投资者最初认为,一家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将会胜出,并能够获得健康的利润率,但两家公司都因争夺市场份额而陷入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争夺战,两家公司都蒙受了巨额亏损。Uber计划在Lyft上市后一个月内,向公众投资者推介自己的IPO计划,此次IPO对该公司的估值可能高达1200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采访了十多位熟悉两家公司融资大战的人士,包括熟悉Uber和Lyft策略的人士、参与或见证了它们融资努力的投资者,以及熟悉两家公司融资历史的人士,为读者揭开了这场融资战争的面纱。 最早的叫车服务历史始于Lyft。它的创始人洛根-格林(Logan Green)和约翰-齐默(John Zimmer)经营着一个名为Zimride的在线拼车服务平台,为人们提供长途汽车旅行的配对服务。 2012年,他们开始将普通司机与想要搭车的人配对。司机们把浓密的粉红色小胡子绑在保险杠上,用拳头向乘客致意。当时,Uber正与拥有豪车牌照的专业司机打交道,该公司迅速推出了自己的版本UberX。 Uber联合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 两家公司都看到了这一业务的巨大潜力,并认为它将由一个单一的主导企业来推动,因为更多的司机意味着更多的乘客。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资金在为乘客提供乘车补贴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Lyft在一份融资宣传幻灯片中表示,该行业实现“自然垄断”的时机已经成熟,企业可以“通过定价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到2014年初,Uber和Lyft从风险投资公司获得了相近的资金——Lyft的资金来自梅菲尔德基金(Mayfield Fund)和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Uber的资金来自Benchmark和Menlo Ventures。 然后Uber加大了油门。在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中,它遍寻全球,筹集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与此同时,卡兰尼克开始努力将资金从该公司的竞争对手手中转移出去,尤其是Lyft。 在查看Uber的财务状况之前,潜在投资者必须签署协议,放弃对Lyft或任何其他叫车公司长达一年的投资权利。投资者表示,他们从未见过其他公司要求达成这样的协议。 Lyft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洛根-格林(Logan Green) 当Lyft在2014年寻求筹集更多资金时,甚至出现了一种模式。Lyft的创始人向投资者推销自己不到数天甚至数小时后,Uber的团队就会给这些潜在的Lyft投资者打电话,让Lyft的高管怀疑自己被跟踪。事实上,卡兰尼克希望考虑投资Lyft的投资者对打车行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至少要了解Uber的财务状况。 一些Uber投资者也参与了进来,包括Benchmark的比尔-格利(Bill Gurley),他给Lyft的潜在投资者打了电话,试图劝阻他们,让他们看看Uber。 Lyft的许多潜在投资者的反应是:我们无法继续,因为我们听到了Uber的消息,他们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继续与你们谈判,我们将被Uber拒之门外。 据PitchBook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Uber的估值约为410亿美元,融资约27亿美元,是Lyft的8倍多。 2015年初,General Atlantic曾与Lyft高管讨论可能的投资,并分析了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在讨论接近尾声时,General Atlantic的高管与Uber的团队进行了交谈,最终没有参加Lyft的下一轮融资。Uber以300亿美元的估值水平,用创始人之一的普通股换取了General Atlantic 2亿美元的投资,这比Uber最近一轮融资的估值水平低了100亿美元。 Lyft还难以与华尔街投行合作,因为许多投行担心失去与Uber的潜在合作机会,不愿帮助该公司。一个关键的例外是瑞士信贷集团,该集团目前是Lyft IPO的最大承销商之一。 沮丧之下,格林和齐默转向了意想不到的方向,重新树立了自己的形象。粉红色的胡子——常常因为灰尘变成棕色——被丢弃了。 这两位创始人与日本电子商务公司乐天(Rakuten)的首席执行官三木谷浩史(Hiroshi Mikitani)进行联系。三木谷浩史看到了行业第二公司的发展空间,并在2015年3月牵头进行了6.8亿美元的融资。 不到一年之后,当Uber从老虎全球管理公司(Tiger Global Management)等华尔街投资者以及通常在IPO前进行投资的共同基金那里筹集资金时,Lyft在底特律找到了另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 通用汽车公司的高管们,尤其是总裁丹-安曼(Dan Ammann)一直在想方设法向股东展示,他们计划在未来的机器人出租车业务中扮演重要角色。2015年11月,齐默在洛杉矶车展和互联汽车博览会上发表了关于汽车所有权终结的主题演讲。 在观看了齐默的演讲后,安曼和他的团队与齐默和格林在洛杉矶的一家酒店坐了下来,开始讨论领导Lyft下一轮投资的计划。不久之后,通用汽车表示,将向Lyft注资5亿美元,作为对Lyft估值55亿美元的10亿美元融资的一部分。这是大型汽车制造商首次与网约车公司联手,此前网约车行业一直被视为汽车制造商的主要威胁。 2017年,Uber的公司困境极大地帮助了Lyft,一系列丑闻最终导致卡兰尼克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Uber的形象受损,Lyft的品牌因此受益。自那以后,Uber更换了大部分高级管理团队,这些团队一直强调更温和的形象,更专注于IPO准备,而不是筹集更多私人资本。 “没人能预料到Uber会发生这些事,”Bling Capital创始人、Lyft早期投资者Ben Ling说,“绝对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Uber可以压垮Lyft。” 追踪信用卡交易的Second Measure公司的数据显示,Lyft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在2016年末达到了15%,该公司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开始大幅上升,之后又增长到了30%左右。两家公司的投资者都表示,在这个水平上,两家公司的等待时间和服务往往相似,这让Lyft获得了更安全的席位。Uber占有约70%的市场份额。 当Lyft在2018年末为IPO签约承销商时,它有更多的银行可供选择。在人们预计这将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IPO之一之前,Lyft终于能够自己发号施令了。摩根大通曾试图同时在Uber和Lyft的IPO中扮演角色,但Lyft的高管拒绝了。他们迫使摩根大通签署了一份为期18个月的协议,禁止摩根大通在此期间与Uber合作。 上周,Lyft在曼哈顿瑞吉酒店(St. Regis hotel)的一个宴会厅为潜在投资者举行了重要会议,有400多人参加。瑞士信贷股票资本市场辛辛加全球负责人安东尼-康托列恩(Anthony Kontoleon)介绍了齐默和格林。在开始推销之前,齐默对康托列恩的忠诚表示了感谢。 现在,作为此次IPO的三家主要承销商之一,康托列恩和他的团队将帮助选择哪些基金能够参与这个今年最热门的交易之一。(张宁)[详情]

独角兽Lyft上市前夕 巴菲特建议普通人不要乱买新股
独角兽Lyft上市前夕 巴菲特建议普通人不要乱买新股

   新浪美股讯 美国第二大网约车公司Lyft将于周五正式上市交易,估值预计超过200亿美元。而恰恰在这个时间点,虽然没有明确提到Lyft这家公司,但“股神”巴菲特却说,在热门市场购买热门新股,这根本不是普通人应该考虑的事情。 近期,多个硅谷独角兽公司涌向IPO市场。市场对于Lyft的强烈兴趣推高了该公司的价格,即使其还未盈利,但是估值也高达200亿美元。 巴菲特说,他上一次购买IPO是在1955年,当时福特汽车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 巴菲特周四表示,“我认为,在市场热门时期购买新股……我不认为这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应该考虑的事情。” 巴菲特承认,他在这个问题上的世界观意味着,他可能会在错失一些成功公司的股份,比如早期的亚马逊或Uber。 去年,他表示,他曾考虑私人入股Lyft的打车竞争对手Uber。Uber预计也将于今年上市。但Uber和伯克希尔在股权的条款和规模上存在分歧。巴菲特仍然表示,他是Uber首席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的忠实粉丝。 但巴菲特周四表示,在投资未经检验的公司时,安全总比后悔好。“你可以到处下愚蠢的赌注,然后赢……不过,这不是你想要终生保险的东西。” 在去年股市暴跌导致交易市场枯竭之后,今年出现了大量IPO。那些在那时推迟上市的公司,现在正赶在IPO市场再次关闭之前离开。 市场对不断下降的利率以及它们可能预示的经济状况感到不安。巴菲特周四表示,美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一些放缓。但他表示,低利率对股市有利,因为它们自然会吸引投资者到股市寻求更高的回报。(张宁)[详情]

外媒:不要追捧Lyft 赢家是风投和华尔街而不是散户
外媒:不要追捧Lyft 赢家是风投和华尔街而不是散户

   新浪美股讯 人间四月芳菲尽,美股公司IPO。在经历了一个严冬之后,冻结了IPO市场的美股暴跌和联邦政府长期停摆已经成为过去时,风险投资家和华尔街银行家正准备将规模最大、最热门的私人公司的部分出售给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今年美股市场有300多家公司准备上市,并希望筹集高达50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包括那些著名的“独角兽”:将于本周五上市的第二大拼车公司Lyft;它的竞争对手Uber;出租民宿平台Airbnb;图片分享社交媒体Pinterest;办公共享公司WeWork和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 这次IPO热潮出现在十年牛市之后,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都从2018年12月24日的低点大幅反弹,距离历史高点不到5%。但最近一些有关房屋销售、价格和消费者信心的报告,以及不断下跌的债券收益率,都在警告说,未来的经济会更加疲软。 财经网站MarketWatch称,对于风投公司来说,这个时机似乎是完美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多年来一直持有这些私人公司的股份,现在终于将其套现。大型养老金计划和共同基金公司也可能想从中分一杯羹。 但对于那些可能被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所吸引、希望它们成为下一个亚马逊或Alphabet的个人投资者,MarketWatch建议:不要这样做。 MarketWatch指出,这些新成立的公司大多亏损数十亿美元。它们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实现盈利。 根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Lyft 2018年营收为22亿美元,亏损9.113亿美元,而且亏损还在不断增加。去年,规模大得多的Uber的营收为113亿美元,该公司称“调整后”的亏损为18亿美元。据CNBC报道,Uber“继续报告严重亏损和增长放缓”。 这些公司已经进行了多轮融资。MarketWatch指出,风投公司通常在初创公司呆的时间不会超过8至10年,因此它们迫切希望退出。对这些人来说,现在似乎是套现逃跑的最佳时机。 但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情况就不同了。MarketWatch称,因为如今的IPO公司似乎都在竞争,看能亏损多少钱。 MarketWatch称,太多的个人投资者投资于流行趋势,比如加密货币或大麻,或者他们自认为了解的公司。但通常以眼泪收场:问问那些购买了Snap或Twitter的人就知道了。在为这些新的独角兽IPO投一分钱之前,它们的首席执行官们需要解释他们计划如何扭亏转盈,以及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一点。(张宁)[详情]

Lyft成网约车第一股,但真正的战斗刚刚开始
Lyft成网约车第一股,但真正的战斗刚刚开始

   缠斗了7年之后,Lyft最终还是抢在了老对手Uber前面,先一步登陆资本市场。 美国东部时间3月1日,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正式发布了IPO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拟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NASDAQ GS)IPO上市,股票代码为“LYFT”,此次募资总额为1亿美元。如果顺利IPO,Lyft将赶在Uber和滴滴之前成为全球网约车第一股。 从2012年成立至今仅7年时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平台在巨人Uber的背后紧紧追赶,不仅在美国市场,包括加拿大以及部分欧洲市场都已经开始逐步立足。招股书中显示,到2018年Lyft共拥有190万名平台合作司机,服务了近3070万名乘客,总预订量(金额)达到81亿美元。Lyft方面表示,根据乐天机构(Rakuten Intelligence)的估计,截至2018年12月,Lyft在美国网约车市场的份额从一年前的22%攀升到了39%。 这个小弟追赶大哥的故事,不仅在全球共享出行领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话题,也让国内网约车市场看到了“后滴滴时代”的更多可能性。尤其是作为后来者,Lyft究竟是如何追赶Uber的?上市前的Lyft又将在竞争中拿出哪些大招?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又会是什么? 追着动荡的Uber快速增长 虽然即将成为共享出行第一股,但是Lyft公司的体量相比Uber仍有很大差距。估值方面,在2018年6月完成6亿美元的融资之后,Lyft的估值为151亿美元。据路透社早前的报道显示,在此次IPO过程中Lyft希望估值能够达到200亿美元至250亿美元。单从市值方面,Lyft相对老对手Uber以及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而言还较为弱小(Uber和滴滴的估值均远超500亿美元)。 此前,滴滴和Uber也曾不止一次传出即将IPO的消息,但两家公司持续的“变化”也让IPO计划一再推迟。虽然Uber目前已经做好上市的准备,但现阶段从公司的稳定性方面来看,Lyft显然要更有优势,这或许也是其IPO之路相对顺利的原因之一。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能够成为全球网约车第一股,也是Lyft的一次胜利。 除了内部安定,Lyft的亏损情况似乎也容易让投资者“理解”。从2009年Uber成立至今,亏损问题一直都是全球所有网约车企业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且体量越大、亏损就越多。 根据此前Uber公布的2018年财务业绩显示:2018年Uber累计亏损18亿美元。而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前不久也爆出2018年亏损达109亿元(人民币),其中在司机补贴方面共计投入113亿元。此次即将IPO的Lyft情况略好一些,根据Lyft的招股书显示:其2018年的营收为21.56亿美元,净亏损为9.11亿美元。 回顾Lyft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到情况在改善:2016年、2017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6.83亿美元和6.87亿美元,2018年净亏损同比更是增长了32%。虽然亏损在不断增加,但是年满7岁的Lyft仍处于业务高速增长阶段。从营收情况来看,2016年、2017年分别为3.43亿美元、10.59亿美元,而在2018年Lyft营收已经接近2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一倍)。或许得益于其亏损增加的幅度远低于收入增幅,这次IPO也将给资本市场带来足够的信心。 当然,在惊叹于Lyft面对Uber这位强敌依然取得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Lyft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Uber近两年的各种动荡。 过去两年,内部人事纠葛、性别歧视丑闻加上外部市场的震荡,导致包括Uber创始人在内的多位高管相继离职。虽然,新任CEO科斯罗萨西上任之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退出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卖掉相关业务,但是在美国本土,这种不稳定还是给了Lyft极佳的增长机会。 根据美国销售估算统计公司TXN Solutions持续发布的几份报告显示,2015年Uber在美国出行市场的占有率一度高达92.3%,当时Lyft市场份额仅为7.7%。但是到了2017年,内外部因素尤其是Uber工程师苏珊•福勒因遭受性别歧视后在博客上的公开指控,导致Uber的市场份额最终下滑至75.3%,此时Lyft的市场份额已经升至24%左右。也正是从2016年开始,Lyft抓住了前者的内忧外困,通过补贴、技术创新等手段迅速提升了自己的口碑。 根据Lyft本次招股书显示,近两年来其市场份额增长非常迅速,截至2018年年底在美市占率达到39%,相比2016年增长了17%。而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econd Measure的统计,Uber目前在美国的出行市场占据了约68.5%的市场份额。虽然不同机构统计数字有一定出入,但是仍可看到Lyft在市场中的分量。 IPO不仅要抢跑还要抢“人心” 考虑到公司的规模更小、更专注,而且没有Uber那么出名,目前Lyft为了在IPO时获得更多支持,也是煞费苦心做出了不少积极举措。 近两周来,Lyft一直在给乘客提供大幅的优惠打折,这似乎是为了在上市前获得市场份额。其中一项,是在3月中旬之前可以有10次半价优惠乘车的福利(但每次最高只能优惠6美元)。网约车公司已经以提供比传统出租车服务更便宜的乘车服务而闻名,Lyft在IPO前的大幅折扣,也让其更深地陷入了与竞争对手Uber的价格战中。 另外,Lyf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将向一些最敬业的司机发放现金奖金,供他们在IPO时购买股票。据悉,信誉良好的司机将获得1,000美元至10,000美元不等的奖金。 如果Lyft按计划进行IPO,它还将成为第一家在路演中与潜在投资者进行沟通的公司,并有机会明确自己在业内的角色,即作为一家领先于更大竞争对手的创新企业。 招股书文件显示,Lyft计划公布公司净营收,以净营收为基础确认收入,意味着Lyft的收入总额远远低于所有乘客在给定期间支付给司机的总金额。能以这种方式来报告收入,是因为Lyft始终认为自己是连接司机和乘客的过程中的“代理人”,只是以第三方身份为乘客提供运输服务,乘客和司机都有拒绝交易价格的能力。 有消息称,Uber未来在收入报告方面很可能也会做出类似的选择。当然,这种方式有可能会招致财务分析专家的批评,有专家认为,网约车公司如果不公布更全面的衡量标准,让投资者了解他们给司机的薪酬,将对投资者造成伤害。 任何方式都是有利有弊,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首先采取这种报告方式,Lyft显然经过的深思熟虑。 此次IPO招股书中透露出的最大不确定性,实际上来自于Lyft的双重股权结构,这可能会让很多投资人信心满满,也可能会让一部分投资人顾虑重重。像许多热门科技公司一样,Lyft计划将董事会投票权集中在创始人洛根•格林(Logan Green)和约翰•季默(John Zimmer)身上,并希望以此来试探资本市场的反应。 Lyft创始人洛根•格林和约翰•季默 目前,Lyft尚未透露两位创始人将会拥有多大的集中度。目前担任Lyft首席执行官的格林,以及担任的总裁季默各自持有1,180,329股Lyft A类股,大约占到了Lyft目前发行的240,597,591股A类股的0.05%,但分析师普遍认为他们将拥有投票权。 或许,这种双重股权结构并不会吓退投资者,不过也会招致个别人的尖锐批评,因为这种结构让股东们几乎不可能质疑管理层的任何决断。 对于Lyft而言,因为与Uber同属一个赛道,而且同类型公司吸引到的资本毕竟有限,所以Lyft目前的抢先上市以及很多积极举措,都意味着其可能获得更多原本青睐于Uber的投资。这或许是Lyft现阶段抢先登录资本市场的最大机会和优势。 反观Uber,实际上也一直在积极筹划登陆资本市场的工作。根据公司CEO科斯罗萨西透露,目前Uber 已经制定了上市时间表,预计将于 2019 年 IPO。此前据外媒报道,Uber已经向监管机构秘密提交了 IPO 文件。如果以Uber的体量和估值来看,虽然会晚于Lyft,但很可能会成为全球2019年一系列IPO事件中规模最大的一宗。 亏损持续,双雄竞争远未见分晓 在IPO这一步上,Lyft目前已经抢得先机。但对于自身而言,更加现实的问题是——面对Uber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即便未来顺利上市其自身很多弱势也不会减少太多,特别是在市场拓展和业务多元化方面。 在主营的网约车业务方面,Lyft目前依然以美国市场为主,在海外的主要市场仍聚焦在加拿大。而Uber虽然在东南亚等地选择退出和出售业务,但现阶段其业务依然遍布全球很多主要市场。 另外,从整个网约车市场来看,目前全球重要国家的网约车市场格局均已经相对稳定——中国市场的滴滴、东南亚的Grab、北美和欧洲的Uber。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家巨头的背后均有软银(SoftBank)的影子(目前软银拥有Uber15%股份)。所以它们之间并不会过分的竞争,而未来共同面对Lyft这样一个“外人”时,恐怕就不会“心慈手软”。 很有趣的是,Lyft背后的主要投资方也是来自日本的投资企业,由三木谷浩史创立的电商巨头乐天(Rakuten)拥有Lyft 13%的股份。三木谷浩史在2015年投资了3亿美元并成为Lyft的董事,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在日本的资本市场,乐天(Rakuten)与软银本身就是竞争对手,同样财大气粗的乐天在IPO之后如何进一步助力Lyft,也将成为后市的重要看点。 再看一下业务多元化方面,Lyft目前与竞争对手相比同样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多家外媒的报道,目前Uber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交通运输和物流的全平台公司。主营的网约车业务之外,Uber还布局了如餐饮外送、电动自行车,自动驾驶和飞行汽车等等一系列面向未来的业务布局,虽然这些业务的相关投入会大大增加Uber的前期投入成本,但是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也意味着Uber拥有更为远大的未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网约车这一个篮子里。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此前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UberIPO计划书中给出了1200亿美元的惊人估值。 而Lyft虽然目前也在共享单车、滑板车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做了一些尝试,但是面对这些只烧钱难回本的业务,以其目前的体量很难同时兼顾太多。实际上,与Uber、滴滴相同,Lyft一直都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问题。在融资方面,其在在2015年获得10亿美元融资之后,直到2017年才获得新一轮6亿美元的融资,这笔融资的背后某种意义上甚至还要感谢Uber的动荡。所以,尽快上市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已经成了Lyft的首要使命。 可以说,网约车市场没有永远的强者或者垄断者,这一点在滴滴身上就非常明显。很多人都认为现阶段滴滴在国内网约车市场已经达到了垄断的地位,但我们可以看到,面对连续不断的竞争者,滴滴依然要不断拿出更多补贴和精力来与它们进行竞争。中国的后滴滴市场,与目前美国本土Uber与Lyft两强相争有着很多类似的情况。 从目前Lyft的增长速度来看,其在美国的市场竞逐远未结束,而想要继续争夺Uber的市场份额,其就需要拿出更多资金,这将会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所以,Lyft急于上市首先是要融到更多的钱,毕竟仍然有很多的新业务要开拓,有很多的故事要继续讲。在共享出行这个看不见底的“烧钱”市场,谁拥有更多资本,谁在未来就会拥有更多的胜算。[详情]

Lyft上调IPO定价区间至70-72美元/股 估值200亿美元
Lyft上调IPO定价区间至70-72美元/股 估值200亿美元

   新浪美股讯 在周三提交的一份新文件中,Lyft将其IPO预期股价区间上调至每股70美元至72美元,仍预计将发行3080万股。该公司此前预计其股价在62美元至68美元之间。 按照最新定价区间,该公司的估值将在200亿美元左右。 预计Lyft将于周四定价,周五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LYFT。 根据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S-1文件,该公司一直在从行业领头羊Uber手中夺取市场份额。文件显示,Lyft在2018年底占据了美国市场39%的份额,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增长了17%。 该公司在2018年净亏损为9.11亿美元,同比增长32%;收入22亿美元,是2017年的两倍;预订量达81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76%。 Lyft是预计今年上市的几家大型科技公司之一。Lyft的主要竞争对手Uber预计将于4月份提交其S-1文件并上市。 Lyft三次入选CNBC“颠覆者50强”榜单,在2018年榜单上排名第五。 摩根大通、瑞士信贷和杰富瑞是此次发行的主要承销商。(张宁)[详情]

Lyft上市前夕 有哪些事情值得关注?
Lyft上市前夕 有哪些事情值得关注?

   本周最受期待的IPO之一即将到来:Lyft。 D.A. Davidson的分析师汤姆-怀特对此看好,将其评级为买入级和并将目标价格设为75美元。 据报道,Lyft的发行价甚至已经超过每股62美元至68美元的范围,怀特表示他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他的目标。 “这将取决于在路演过程中是否有任何新的信息出现,这将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预测,或者如果我们对投资者有所了解,可能是因为公司的增长前景或者可能只是对股票的动态需求增长,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怀特周二在CNBC的“Trading Nation”上表示。 如果Lyft以怀特的75美元目标价格进行交易,那么该公司估值为213亿美元。这一高估值会使其市值超过包括美国大陆航空(United Continental),施乐公司( Xerox )和凯洛格(Kellogg)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 然而,与其竞争对手优步相比,Lfty的规模仍然相对较小,优步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首次公开募股,其估值约为1200亿美元。 虽然怀特并没有奢望Lyft在市场份额方面会超过优步,但他表示这个市场足够大,可以让这两家竞争对手共同成长。 “我们更关注的是出租车和豪华轿车行业受到干扰,”他说,“我们在市场的基础上逐个进行分析,试图提出我们认为在美国市场近期能够达到1050亿美元营收的机会。” 怀特说,Lyft的盈利能力仍然是该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根据其S-1的申请文件,2018年公司亏损了9.11亿美元,比两年前增加了33%。怀特预计在2022年之前不会盈利(就他的财务预测而言)。 “他们可以利用一些不同的杠杆来降低成本,可以将效率提高和共享的增加列为两个因素。”他表示,“从长远来看,最大的潜在杠杆是自主运营的出租车车队四处奔走,显然这将有助于降低成本而无需支付司机费用。” 然而,自动驾驶方面也给Lyft带来了挑战。 “关于Lyft对其自动驾驶方面的定位是否合理的问题。他们在投资和开发自己的专有自主权方面已经有点迟了,他们也在这方面与一些资金非常雄厚的竞争对手竞争,“他说。 特斯拉,Alphabet的Waymo以及半导体公司英伟达都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进展。 Lyft预计将在周四晚上定价,并于周五早上首次公开亮相。[详情]

外媒:Lyft拟把IPO发行价设在高于指导价格区间水平
外媒:Lyft拟把IPO发行价设在高于指导价格区间水平

  【TechWeb】3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打车应用Lyft预计将把首次公开募股(IPO)发行价设在高于指导价格区间的水平,因有迹象显示投资者需求高涨。 Lyft上市文件截图 知情人士称,正在进行巡回推介的Lyft已经告诉投资者,可能将IPO发行价设在高于之前的指导价格区间62至68美元的水平。 外媒称,目前尚不清楚该公司周四稍晚进行IPO定价时具体会设在什么水平,部分知情人士称Lyft IPO发行价不会高于80美元。 这也意味着Lyft的估值将超过230亿美元。该公司股票预计周五开始上市交易。Lyft将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股票代码LYFT。 Lyft 2018年收入达21.6亿美元,高于2017年的10.6亿美元。Lyft去年净亏损扩大至9.113亿美元,2017年净亏损6.883亿美元。Lyft成立于2012年,业务遍及美国和加拿大300多个城市。 Lyft于2012年由John Zimmer和Logan Green创立,比其竞争对手Uber晚三年。 在去年6月的最新一轮融资中,Lyft完成6亿美元新融资,估值151亿美元。Lyft的投资者包括Fidelity Management、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AllianceBernstein、Baillie Gifford、KKR、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投资部门CapitalG等等。[详情]

以Lyft为首的深度亏损创业公司掀起上市热潮
以Lyft为首的深度亏损创业公司掀起上市热潮

  以打车公司LyftInc.为首的一批硅谷公司即将掀起上市热潮,这些公司有着与互联网泡沫时代上市公司相同的反常特质:深度亏损。 Lyft将于本周首次公开募股(IPO),意味着投资者对亏损公司的兴趣将迎来一次巨大考验。 Lyft去年迎来了成立的第六个年头。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去年该公司亏损9.11亿美元,其他任何一家美国初创企业在IPO前12月的亏损都没这么多。不过这一纪录可能很快被成立10年的优步(Uber Technologies Inc.)所打破,后者季度亏损逾8亿美元。优步计划今年晚些时候上市。 还有很多资金雄厚、像Lyft、优步一样倾向于大笔支出的初创企业,随着成立时间越来越长,也都在考虑上市。 WeWork Cos. 2018年收入18亿美元,净亏损19亿美元。这家共享办公空间公司已经暗示打算上市,但没有透露具体时间。此外投资者表示,许多融资数十亿美元的食品外卖公司在争夺市场份额的过程中遭遇巨大亏损。 准备上市的公司中有一些更接近盈利。图像搜索公司Pinterest Inc.在上周五的IPO申请文件中披露,2018年亏损减半至6,300万美元。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表示,预计未来一到两年将实现盈利。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后期阶段初创公司的教授Ilya Strebulaev在谈到大型非上市公司时表示,不少这类公司的业务模式尚未得到充分检验,如果许多这样的公司没有投资者预期的那样成功,他不会感到惊讶。 只要初创公司显示出良好的收入增长前景,就算产生严重亏损和巨额营销支出,也依然得到了充足的私募资本支持。不过,分析师和投资者表示,高风险可能伴随着巨大亏损。例如,投资者很容易错误地判断一个受欢迎新产品的需求深度。此外,过去10年里成立的初创公司都没有经历过经济衰退。 在IPO前亏损最大的五家公司中,购物折扣公司Groupon Inc. (GRPN)、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 Inc. (MRNA)、社交媒体公司SnapInc. (SNAP)和通信公司Vonage Holdings Co. (VG)这四家公司上市后的表现都不太好。第五家公司ViaSystems Group Inc.多年前已经以远低于IPO发行价的价格私有化。 那些即将进行IPO的公司对投资者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快速增长,Lyft在上市过程中就将此作为核心卖点。据标普的数据,该公司去年收入增长一倍至22亿美元,将是美国初创企业上市前年度收入第三高的公司,仅次于FacebookInc. (FB)和谷歌(Google)。Facebook和谷歌上市前都是盈利的。 Lyft尚未公开表示何时有望实现盈利,但公司高管和银行人士指出,营销等重大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正下降。该公司还在推动降低保险费用。 知情人士称,在Lyft目标估值210亿-230亿美元水平,银行人士发现截至目前投资者需求非常强劲。私募投资者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给予Lyft的估值为151亿美元。 Lyft和优步的亏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在争夺市场份额。这些公司最初的经营理念是节俭,它们运营在线平台,将司机与没有汽车的乘客连接起来。但竞争意味着要花费巨资招募司机,并为乘客提供了近10年的乘车补贴。 2018年Lyft在市场营销和司机乘客补贴方面的支出达到13亿美元,平均每趟车程的成本超过2美元。许多Lyft和优步投资者称,他们预计,一旦这些公司上市将无法持续融资,届时这种补贴奖励战将结束。不过,早期的私募投资者称,他们本来预期这种大幅的乘车补贴会在多年前结束。 Dow Jones VentureSource的数据显示,Lyft和优步所筹集风险资本的规模超过了美国任何一家上市的初创公司。私募投资者认为,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让这些新服务和产品在全球迅速扩散,并且鉴于竞争激烈,只要收入仍在增长,他们总体上对于亏损的容忍度也更高。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合伙人Doug Leone说:“目前流动性处于过剩状态。鉴于本地及全球竞争激烈,公司必须非常迅速地发展。”红杉资本是谷歌、苹果公司(Apple Inc.)和Instagram的早期投资者。 在互联网泡沫时期也普遍存在着类似现象。不过那时的私募投资者在初创公司盈利之前无需等待这么长时间。 亚马逊公司(Amazon.com Inc., AMZN)在1997年上市前仅获得约800万美元风险投资,该公司当时亏损3,100万美元。亚马逊首次实现季度盈利是在2001年,也就是该公司成立七年之后。谷歌在2004年IPO前筹资2,500万美元,上市前一年里实现利润1.06亿美元。 已倒闭的电商网站eToys和Pets.com等其他公司在上市时收入非常少或没有收入,这与当前的情况截然不同。 互联网泡沫时期最大的破产案之一是食品杂货电商Webvan Inc.,但与今天的标准相比,这一破产案的规模很小。从1997年到1999年,Webvan通过风险投资和IPO共筹资7亿美元,经通胀调整后超过10亿美元,位居当时融资排行榜前列;但随着融资枯竭,该公司最终还是于2001年倒闭。相比之下,Lyft已筹资近50亿美元,正寻求通过IPO再筹资20亿美元。 前Webvan首席财务长Kevin Czinger称,尽管当时市场充满泡沫,但投资者还是想迅速看到利润,不会容忍连年严重亏损。现任汽车制造初创公司Divergent 3D首席执行长的Czinger称:“当时不可能拿出这样的商业计划。”[详情]

比最后一轮估值高100亿美元!Lyft IPO为何超常火爆?
比最后一轮估值高100亿美元!Lyft IPO为何超常火爆?

  美国第二大共享出行企业Lyft计划本周五实现IPO,市值有望高达250亿美元。 如果一切顺利,Lyft市值将比其9个月前最后一轮估值高出100亿美元,更比2017年4月的估值高出3倍以上。 美国媒体Axios在26日(周二)分析,未上市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私募机构囤积的资本越来越多以及科技股再度在市场上走高等三大因素,加上投资者“害怕错失”投资机会的心理(fear of missing out,FOMO),造就了Lyft上市前的火爆与价值膨胀。 值得关注的是,除Lyft之外,Uber、Pinterest、Airbnb和Slack等独角兽企业也可能会相继出现类似的价值膨胀。 烧钱的Lyft遇上价值膨胀的力量 Axios认为有三大原因让市场正积蓄并蔓延着让企业价值膨胀的力量。一,私营企业的上市时间越来越晚,因此上市前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就造成IPO的体量也有所增加。二,私募机构将更多囤积的资本投入未上市的私营企业,以期待在上市后赚取更丰厚的回报。三,科技股在市场上的价格走高,也让投资者更看好即将上市的科技企业。 Lyft遇上了让企业价值膨胀的力量。其最新的招股书显示,去年实现营收21.6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逾一倍,市场份额从22%提升至39%,在美加两国拥有190万名司机,提供超过10亿次载客服务。作为共享出行中的龙头,Lyft在北美搭建“交通社区”的同时,还在发展炙手可热的无人驾驶技术,可以说未来想象力十足。 Axios则进一步指出,上述三大因素对未上市的龙头科技企业形成的价值膨胀力,近期的受益者是Lyft;未来如果没有经济危机或者灾难性的丑闻,Uber、Pinterest、Airbnb和Slack都可能会是下一个受益者。 Lyft从2012年成立至今,不仅没有盈利,还在去年亏损了9.11亿美元,较前年的亏损额增加了31.88%。根据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数据,Lyft去年的亏损额已经超过任何一家美国初创公司在IPO后12个月内的亏损。 但值得注意的是,Lyft上市却备受热捧。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Lyft除了投资者超额认购之外,更有华尔街分析师在Lyft IPO价格还未确定之际,就已经给出了“买入”评级。 FOMO情绪助燃Lyft 市场上的FOMO情绪也在神助攻Lyft火爆的IPO。 为了证明投资市场上蔓延积蓄的FOMO情绪,Axios特别指出,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版图上默默无闻的中亚国家,其发行的政府债券居然都到了被投资者疯抢的地步。 2017年,塔吉克斯坦一只信用评级远低于投资级的5亿美元政府债券,意外获得共计40亿美元的投标。今年,从未在国际市场上发行过债券的乌兹别克斯坦,发行了一只1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即便4.75%的票息远低于平均水平,但还是收到55亿美元的投标。 当然,投资者害怕错失投资Lyft的机会也有理性思考的成分。 美国投行D.A. Davidson高级分析师Tom White指出,在过去两年中,尽管面临激烈竞争,但Lyft的市场份额依然从22%增长到39%,这展现出Lyft拥有侵蚀Uber主导地位的能力。 报告还指出,居民持续向城市迁移,而拥有私家车的成本不断上升,这将会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推动人们对交通服务的接受,而Lyft通过激进的品牌区分度将能够是自身利益最大化。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详情]

以Lyft为首的深度亏损创业公司掀起上市热潮
以Lyft为首的深度亏损创业公司掀起上市热潮

   以打车公司Lyft Inc.为首的一批硅谷公司即将掀起上市热潮,这些公司有着与互联网泡沫时代上市公司相同的反常特质:深度亏损。 Lyft将于本周首次公开募股(IPO),意味着投资者对亏损公司的兴趣将迎来一次巨大考验。 Lyft去年迎来了成立的第六个年头。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去年该公司亏损9.11亿美元,其他任何一家美国初创企业在IPO前12月的亏损都没这么多。不过这一纪录可能很快被成立10年的优步(Uber Technologies Inc.)所打破,后者季度亏损逾8亿美元。优步计划今年晚些时候上市。 还有很多资金雄厚、像Lyft、优步一样倾向于大笔支出的初创企业,随着成立时间越来越长,也都在考虑上市。 WeWork Cos. 2018年收入18亿美元,净亏损19亿美元。这家共享办公空间公司已经暗示打算上市,但没有透露具体时间。此外投资者表示,许多融资数十亿美元的食品外卖公司在争夺市场份额的过程中遭遇巨大亏损。 准备上市的公司中有一些更接近盈利。图像搜索公司Pinterest Inc.在上周五的IPO申请文件中披露,2018年亏损减半至6,300万美元。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表示,预计未来一到两年将实现盈利。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后期阶段初创公司的教授Ilya Strebulaev在谈到大型非上市公司时表示,不少这类公司的业务模式尚未得到充分检验,如果许多这样的公司没有投资者预期的那样成功,他不会感到惊讶。 只要初创公司显示出良好的收入增长前景,就算产生严重亏损和巨额营销支出,也依然得到了充足的私募资本支持。不过,分析师和投资者表示,高风险可能伴随着巨大亏损。例如,投资者很容易错误地判断一个受欢迎新产品的需求深度。此外,过去10年里成立的初创公司都没有经历过经济衰退。 在IPO前亏损最大的五家公司中,购物折扣公司Groupon Inc. (GRPN)、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 Inc. (MRNA)、社交媒体公司Snap Inc. (SNAP)和通信公司Vonage Holdings Co. (VG)这四家公司上市后的表现都不太好。第五家公司ViaSystems Group Inc.多年前已经以远低于IPO发行价的价格私有化。 那些即将进行IPO的公司对投资者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快速增长,Lyft在上市过程中就将此作为核心卖点。据标普的数据,该公司去年收入增长一倍至22亿美元,将是美国初创企业上市前年度收入第三高的公司,仅次于Facebook Inc. (FB)和谷歌(Google)。Facebook和谷歌上市前都是盈利的。 Lyft尚未公开表示何时有望实现盈利,但公司高管和银行人士指出,营销等重大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正下降。该公司还在推动降低保险费用。 知情人士称,在Lyft目标估值210亿-230亿美元水平,银行人士发现截至目前投资者需求非常强劲。私募投资者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给予Lyft的估值为151亿美元。 Lyft和优步的亏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在争夺市场份额。这些公司最初的经营理念是节俭,它们运营在线平台,将司机与没有汽车的乘客连接起来。但竞争意味着要花费巨资招募司机,并为乘客提供了近10年的乘车补贴。 2018年Lyft在市场营销和司机乘客补贴方面的支出达到13亿美元,平均每趟车程的成本超过2美元。许多Lyft和优步投资者称,他们预计,一旦这些公司上市将无法持续融资,届时这种补贴奖励战将结束。不过,早期的私募投资者称,他们本来预期这种大幅的乘车补贴会在多年前结束。 Dow Jones VentureSource的数据显示,Lyft和优步所筹集风险资本的规模超过了美国任何一家上市的初创公司。私募投资者认为,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让这些新服务和产品在全球迅速扩散,并且鉴于竞争激烈,只要收入仍在增长,他们总体上对于亏损的容忍度也更高。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合伙人Doug Leone说:“目前流动性处于过剩状态。鉴于本地及全球竞争激烈,公司必须非常迅速地发展。”红杉资本是谷歌、苹果公司(Apple Inc.)和Instagram的早期投资者。 在互联网泡沫时期也普遍存在着类似现象。不过那时的私募投资者在初创公司盈利之前无需等待这么长时间。 亚马逊公司(Amazon.com Inc., AMZN)在1997年上市前仅获得约800万美元风险投资,该公司当时亏损3,100万美元。亚马逊首次实现季度盈利是在2001年,也就是该公司成立七年之后。谷歌在2004年IPO前筹资2,500万美元,上市前一年里实现利润1.06亿美元。 已倒闭的电商网站eToys和Pets.com等其他公司在上市时收入非常少或没有收入,这与当前的情况截然不同。 互联网泡沫时期最大的破产案之一是食品杂货电商Webvan Inc.,但与今天的标准相比,这一破产案的规模很小。从1997年到1999年,Webvan通过风险投资和IPO共筹资7亿美元,经通胀调整后超过10亿美元,位居当时融资排行榜前列;但随着融资枯竭,该公司最终还是于2001年倒闭。相比之下,Lyft已筹资近50亿美元,正寻求通过IPO再筹资20亿美元。 前Webvan首席财务长Kevin Czinger称,尽管当时市场充满泡沫,但投资者还是想迅速看到利润,不会容忍连年严重亏损。现任汽车制造初创公司Divergent 3D首席执行长的Czinger称:“当时不可能拿出这样的商业计划。” 文章来源:华尔街日报[详情]

Lyft临时改路演地点:疑因担心司机抗议提高抽成冲击
Lyft临时改路演地点:疑因担心司机抗议提高抽成冲击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6日早间消息,据彭博社报道,一些心怀不满的司机来到了位于旧金山的Omni酒店,这里是Lyft公司原定的IPO路演旧金山站举行地点。这些司机希望将自己的不满传达给Lyft公司的高管、银行家以及潜在的投资人。然而这些司机在来到这里之后,却发现Lyft的路演并不在这里。 Lyft公司将周一的路演地点改到了奥林匹克俱乐部(Olympic Club)。彭博社所获得的文件显示,此前在宣布路演计划的时候,该公司原定的旧金山路演地点为Omni。 尽管旧金山当天下着雨,但是数十名司机以及他们的支持者依然在雨中进行抗议。这些司机谴责Lyft对他们强行提高抽成比例,他们原以为Lyft公司的高管和银行家正在Omni酒店中与潜在的投资人共进午餐。 蕾贝卡·斯塔克(Rebecca Stack)在一年半之前成为了Lyft的司机,她说到:“我来到这里是想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如何对待司机的、他们的抽成有多么不公平、我们获得像样的生活有多难,我们正生活在美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里。” 但一位拒绝透露身份的消息人士表示,Lyft之所以突然更改路演地点,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更大的空间。 Lyft公司发言人阿德里安·德宾(Adrian Durbin)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Lyft一直以来都在帮助司机提升收入方面有着良好的记录我们的使命是要通过世界上最好的通勤服务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而司机是我们实现这个使命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为美国市场上规模第二大的出行服务企业,Lyft将于周四正式进行首次公开募股。Lyft计划通过这次IPO筹集21亿美元的资金,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它将会成为美国今年为止规模最大的IPO,也将会成为自两年前Snap之后规模最大的科技企业IPO事件。 无论是Lyft还是他们的竞争对手Uber,司机对于分成和收入的抱怨多年来一直存在。一些司机甚至将这两家出行企业告上了法庭,这些司机要求平台将他们视为雇员,而不是独立的合同工,但是截止到目前还没有过任何司机起诉成功的案例。据熟悉Uber计划的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计划在今年4月进行IPO。 Lyft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IPO申请文件显示,去年该公司的营业额为81亿美元,他们在美国和加拿大拥有190万名司机,这些司机员工提供了超过10亿次载客服务。2018年,该公司总营收为22亿美元,亏损为9.11亿美元。 一些参与了Lyft本次路演午餐会的潜在投资人表示,该公司的这次活动办得很好,投资人对其股票有着较高的兴趣。在路演过程中,Lyft管理层的演示文稿占了绝大部分时间,观众只提了少数几个问题。 然而Lyft的司机却并不像投资人那么高兴。38岁的杰夫·派瑞(Jeff Perry)在3年前成为了Lyft的司机。他在Omni酒店外表示,该公司“经常”会降低司机的收入。 派瑞表示:“我就像是一个普通的雇员,每隔60天就会被叫到办公室,然后被告知你要被降薪,你必须接受,否则就要被裁掉。” 他表示,他希望潜在的投资人知道,Lyft高管和银行家所描绘的美好画面并不存在。(行云)[详情]

Lyft安抚IPO投资者:公司长期毛利率可达到70%
Lyft安抚IPO投资者:公司长期毛利率可达到70%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消息,据美国财经网站CNBC报道,网约车服务提供商Lyft正在为即将到来的IPO(首次公开招股)而吸引投资者,但潜在买家仍对该公司如何以及何时盈利而存有疑虑。 本月初,Lyft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本周一,Lyft启动IPO路演。如今,Lyft即将结束第一周的“路演”工作。今日,承销商瑞士信贷举办了一场投资者午餐会。据多名潜在投资者向CNBC表示,他们仍怀疑Lyft的盈利能力。 据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者称,Lyft高管在瑞吉酒店(St.Regis)的20层告诉数百名投资者,该公司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利润率最终将达到20%,但并未透露具体的时间表。 此外,Lyft还预计,公司的长期毛利率可达到70%,但同样没有提供明确的时间表。Lyft不允许媒体参与此次演示,但CNBC在投资者走出酒店后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与竞争对手Uber一样,Lyft目前也在亏损。根据该公司本月初提交的招股书显示,Lyft去年营收21亿美元,亏损9.11亿美元。但Lyft表示,预计营收涨幅将快于亏损速度。Lyft计划于下周在纳斯达克上市。 其中一位与会者表示,受路演披露规则的限制,对于华尔街分析师有关公司增长数据和财务数据的问题,Lyft高管并未给出详细的解释。另一位投资者表示,当与会者询问,Lyft是否有一个示范城市可以证明其盈利能力时,Lyft高管也拒绝发表评论。 但Lyft向与会者表示,该公司今年将继续投资,然后再将重点放在利润上。基金公司Gabelli分析师肖恩·吉姆(Shawn Kim)向CNBC表示:“这是一种审慎的做法,但缺乏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细节。” 来自对冲基金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潜在投资者称,这一策略和时间表是非常宽松的,这笔交易不适合他。但他同时指出,相信那些愿意等待10年至15年的投资者,会对Lyft感兴趣。 据多位与会者称,午宴房间里“挤满了人”。一位银行家估计有多达400人到场。瑞士信贷高管安东尼·孔托伦(Anthony Kontoleon)宣布会议开始,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另外,还有一个临时增加的房间,大约有80人在电视屏幕上观看演示文稿。 在午餐会上,多名与会者赞扬了Lyft的管理团队,其中包括CEO洛根·格林(Logan Green)、总裁约翰·齐默·罗伯茨(John Zimmer Roberts)和CFO布莱恩·罗伯茨(Brian Roberts)。 此外,潜在投资者还强调了Uber和Lyft之间的双寡头垄断局面,并将它们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以及AT&T和Verizon的竞争相提并论。(李明)   [详情]

首个网约车巨头IPO受热捧 Lyft路演两天已获超额认购
首个网约车巨头IPO受热捧 Lyft路演两天已获超额认购

  路演才进行了两天,美国首家即将上市的共享汽车巨头Lyft,就受到投资者热捧。 路透及彭博今日均援引知情人士称,Lyft本周一开始路演,过去两天在纽约与投资者见面。从路演情况来看,Lyft已获得超额认购,IPO市值很可能超过Lyft自己所寻求的230亿美元。 今年3月1日,Lyft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IPO申请,希望抢在最大竞争对手Uber之前上市,成为美国第一家上市的网约车服务商。3月18日,Lyft更新了招股书,预计发售3077万股A类普通股,股价区间为62-68美元。 Lyft的最终IPO价格将在当地时间3月28日确定,3月29日将在纳斯达克开始交易,代码为LYFT。彭博报道称,如果接下来投资者保持对Lyft上市的热捧,那么Lyft最终有可能会决定发行更多股票,或者将IPO价格定在最初设定的62-68美元区间上方。 估值飞涨 从2012年成立至今,Lyft一共融资51亿美元,其估值也在近两年大涨。2017年4月,Lyft的估值为75亿美元。今年6月,在获得由投资机构Fidelity Investment领投的新一轮6亿美元融资之后,Lyft估值达到151亿美元。 同期Lyft的规模也在快速增长,3月18日更新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Lyft实现营收21.6亿美元,较2017年的10.6亿美元增长逾一倍;平台预定量为81亿美元,总乘坐次数超过10亿次,平台拥有3070万名乘客和190万名司机。 不过,在收入增长的同时,Lyft的亏损也在扩大。Lyft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亏损额达9.1亿美元,较2017年的6.9亿美元增加31.88%。 不过在网约车市场,亏损似乎是正常现象。Uber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四季度,公司亏损8亿美元,全年亏损虽然缩窄了15%,但仍达到18亿美元。 华尔街看好 在华尔街部分分析师看来,虽然目前依然处于亏损之中,但Lyft前景依然乐观,因此在最终定价出来之前,就已经有分析师向客户推荐买入Lyft股票。 美国投行D.A. Davidson高级分析师Tom White昨日首次覆盖Lyft,在美股盘后发给客户的报告中,他给予Lyft“买入”评级,并给出75美元的目标价,这一价格较Lyft定价区间上限高出10%。 White给出的理由是,在过去两年中,尽管面临激烈竞争,但Lyft的市场份额依然从22%增长到39%,这展现出Lyft拥有侵蚀Uber主导地位的能力。 报告指出,居民持续向城市迁移,而拥有私家车的成本不断上升,这将会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推动人们对交通服务的接受,而Lyft通过激进的品牌区分度将能够是自身利益最大化。 不过White同时也指出,Lyft上市后股价同样面临风险,这主要来自公司长期利润率情况、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布局以及整个网约车行业面临的监管风险。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哦[详情]

Lyft IPO已获得超额认购 估值或超过230亿美元
Lyft IPO已获得超额认购 估值或超过230亿美元

   新浪美股讯 据路透社报道,知情人士周二透露,Lyft的首次公开发行(IPO)获得超额认购,因投资者迄今做出的承诺,这使得这家叫车服务初创企业的估值更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其寻求的230亿美元。 这一进展表明,许多投资者愿意克服Lyft盈利道路及其自动驾驶战略的不确定性,担心错过自2017年Snap上市以来规模最大、最引人瞩目的科技股IPO。 Lyft周一开始IPO路演,过去两天一直在纽约与投资者会面。该公司已设定了每股62美元至68美元的IPO发行价区间,并将于3月28日确定发行价。  目前还无法得知超额认购的确切水平。消息人士警告称,IPO价格仍不确定,因此事属于机密,要求匿名。Lyft拒绝置评。 路透社指出,Lyft的IPO进展对其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Uber来说可能是个好兆头,后者计划在4月份启动IPO。投资银行家对它的估值高达1250亿美元。 Lyft周一表示,计划通过IPO筹资至多20亿美元,稀释后估值最高可达230亿美元,其中包括限制性股票。 本周,投资者与联合创始人洛根-格林(Logan Green)、约翰-齐默(John Zimmer)、首席财务官布莱恩-罗伯茨(Brian Roberts)和负责投资者关系的副总裁凯瑟琳-布恩(Catherine Buan)将在波士顿和纽约举行更多会议。 消息人士称,Lyft正在向投资者推介其业务的简单性,而Uber预计将推广其更加多元化的战略。 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市Cabot Wealth Management首席投资官罗布-卢茨(Rob Lutts)表示,向自动驾驶汽车的过渡将对Lyft造成“巨大破坏”,他发现该公司的IPO文件没有提供太多有关计划的细节。“我不确定他们是否已经想好要做什么。现在还为时过早。”(张宁)[详情]

Lyft本月进行IPO 通用应如何处理所持股份?
Lyft本月进行IPO 通用应如何处理所持股份?

   据外媒报道,鉴于Lyft将于本月进行IPO,通用或将成为大赢家之一,其在Lyft的股份价值最多将达到12.7亿美元。 通用未就Lyft上市置予评论,路透社调查的投资商也未达成共识,而这些投资商持有Lyft共 3570万股。部分人士认为,通用出于战略原因应继续持有Lyft股份,而其他人则希望通过回购或额外红利的方式将资金返还给股东。 Douglas C. Lane & Associates合伙人Michael Razewski表示:“除非通用能够利用其向Lyft进行的投资,以加速完成其与Cruise进行的自动驾驶规划目标,我们认为可进行股份套现以重新购买其贬值的股份是比较合理的方式。”截至2018年年底,Douglas C. Lane & Associates持有通用260万股。 Lyft星期一(3月18日)发布了3月29日IPO投资商路演计划,并表示A股的每股售价在62美元至68美元之间。据Lyft的文件显示,通用持有超过1860万份A股。这意味着其刚开始的投资价值将达到11.6亿美元至12.7亿美元之间。通用2016年1月份向Lyft投资了5亿美元。 鉴于通用在180天的锁定期内不能出售其股份,以及竞争对手Uber预计在4月份进行IPO进一步引起了网约车领域的股票投资兴趣,其市值随后就可能会出现增长。 通用新闻发言人Tom Henderson表示,通用对持有Lyft股份感到高兴,但拒绝透露未来如何处理所持有的股份。Lyft新闻发言人Alexandra LaManna则对此也未进行回应。几位股东则希望通用出售股份,并利用所获收益回购股份,或者支付额外红利。 Granite Investment Advisors管理负责人Scott Schermerhorn说到:“如果我想购买Lyft股份,我将会自己进行。拿到收益并向利于其业务的领域进行投资,或者将收益返还给股东。”而Granite Investment Advisors持有通用超过210,000份股份。 然而,Steinberg Global Asset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Jacques Elmaleh表示,现在就勾销与Lyft的关系还为时尚早。而该公司截止到2018年年底持有通用接近24,000份股份。他说到:“我比较倾向于继续持有该股份,看后续会是怎样。” 部分通用大的投资商,包括联合汽车工人工会退休医疗健康信托、对冲基金管理经理David Einhorn和T. Rowe Price Group Inc等均拒绝置予评论。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则未对此进行回应。 鉴于两家公司计划联合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网络,通用前总裁Dan Ammann加入了Lyft的董事会。然而,双方合作的迹象却很少。现在负责管理Cruise的Ammann则于2018年6月份离开Lyft董事会。 分析人士曾猜测通用最终将出售在Cruise当中的股份,又或者对其进行剥离,而上月公布的向Ammann提供的激励计划显示,Cruise可能会进行IPO。Westwood Holdings公司分析师Kyle Martin,他情愿看到通用出售Lyft的股份,并将所获收益用于投资Cruise。Westwood Holdings持有超过30,000股通用股票。他表示:“这是意义重大的一笔钱,毫无疑问会缩小与Waymo的差距,甚至能使其超过福特。”Waymo是该领域的技术领导者,而福特则是通用汽车的竞争对手。[详情]

Lyft路演PPT曝光:发行区间62到68美元 3月29日上市
Lyft路演PPT曝光:发行区间62到68美元 3月29日上市

  文/雷帝网 雷建平 美国打车软件Lyft日前更新招股书,招股书显示,Lyft发行区间为62到68美元,上市地点为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LYFT”,预计在3月29日上市。 Lyft发行量定为3077万股,按此计算,此次融资额在19亿-21亿美元。 包括承销商可执行超额配售权的4,615,500股股票,在扣除发行费用、佣金之前,Lyft最大融资约为24.06亿美元。 Lyft在招股书中披露,该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后将采用双股权结构,分为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 该公司将在首次公开募股中发行A类普通股,该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洛根·格林(Logan Green),和联合创始人、总裁兼董事会副主席约翰·齐默(John Zimmer)将持有全部B类普通股。 Lyft的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只在转换权和表决权上有所不同,A类普通股含1股表决权,不可转换为B类普通股;B类普通股含20股表决权,可转换为A类普通股。 这意味着Lyft将抢跑Uber和滴滴,成为打车软件第一股。雷帝网日前拿到部分Lyft路演PPT,以供投资人参考: 股票代码为LYFT,上市地点为纳斯达克 Lyft的司机数量,帮助司机完成他们的梦想或接近目标 Lyft在2018年第四季度接单总数为1.784亿次,高于上一季度的1.622亿次,高于去年同期的1.163亿次。 Lyft于2018年12月在美国共享出行市场的份额为39%,高于2016年12月的22%。这一增长来自新司机和乘客,及乘车频率的提高。 Lyft收入从2016年第一季的5600万美元增到2018年第四季的6.7亿美元。 Lyft的年收入增长是103%,其中,2016年为3亿美元,2017年为11亿美元,到2018年为22亿美元。 Lyft的订单量也出现大幅上涨。 Lyft的收入与订单量增长的关系。 Lyft从2016年到2018年的订单量出现大幅增长。 Lyft的活跃用户增长情况,Lyft在2018年第四季度活跃乘客为1860万人,高于上一季度的1740万人,高于去年同期的1260万人。 Lyft的季度活跃用户情况 Lyft的收入与活跃用户的关系 Lyft的销售与市场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在持续下降 不过,Lyft一直处于大幅亏损状态,Lyft在2018年第四季度净亏2.489亿美元,较上一季度持平,较上年同期增长4%。 截至2018年12月31日,Lyft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为5.177亿美元;总资产37.60亿美元,总负债14.79亿美元;累计亏损29.45亿美元。 Lyft在招股书中披露,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经营业绩不确定性、法律法规等是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详情]

美国打车应用Lyft更新IPO申报文件:发行价区间为62至68美元
美国打车应用Lyft更新IPO申报文件:发行价区间为62至68美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站3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打车应用Lyft日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一份更新后的IPO(首次公开募股)申报文件,建议的发行价区间为每股62美元至68美元。在提交的申报文件中,Lyft表示将发行3080万股,而承销商可以选择增购460万股。扣除支出后,预计Lyft的筹资净值将约为19亿美元,如果承销商行使增购权,其筹资净值将达到22亿美元。以每股68美元的价格计算,Lyft联合创始人Logan Green与John Zimmer所持股份的价值将分别升至5.69亿美元和3.93亿美元。他们计划创造一种新的股票类别,每股附20份表决权,这将使他们控制48.8%的表决权。他们对Lyft的所有权不到5%。[详情]

【IPO追踪】Lyft首次公开招股料集资21亿美元 下周五挂牌
【IPO追踪】Lyft首次公开招股料集资21亿美元 下周五挂牌

  本文源自:财华网【财华社讯】美国第二大召车软件公司Lyft,周一开始为其首次公开招股(IPO)进行路演,Lyft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上市文件显示,Lyft拟发售3080万股A类普通股,计划集资20亿美元(约156亿港元)。若以招股价上限计算,Lyft上市后的流通市值超过190亿美元。若计入分配予公司员工等人的认股权证,公司估值达到230亿美元,抢先于竞争对手Uber,成为首家在美国招股上市的召车程式公司。据研究资料显示,Lyft有望继Snap之后,成为2017年以来IPO集资金额最多的企业,亦是美国历来第10大科技股IPO。Lyft这个星期开始在纽约、波士顿、三藩市和洛杉磯等城市进行路演,预计下星期四定价,星期五在纳斯达克挂牌。[详情]

华尔街日报:请做好长期准备 Lyft可能要烧钱烧十年
华尔街日报:请做好长期准备 Lyft可能要烧钱烧十年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站金融界美股讯 Lyft本周正式开始认真地向投资者推销自己,但《华尔街日报》称,其实它只需要一种类型的投资者:那些有足够耐心并且强大胃口的投资者。这家叫车服务公司将于当地时间3月18日在纽约举行IPO路演,据彭博社报道,该公司计划3月28日给出IPO定价,并于3月29日于纳斯达克挂牌交易。Lyft周一上午在一份修改后的文件中表示,计划以每股62-68美元的价格发行约3080万股股票。此次发行的估值目标在200亿美元左右,远高于该公司最新一轮融资的估值151亿美元。Lyft是第一只向公众开放的“十角兽”。所谓十角兽,是指估值超过100亿美元、已经不能用“独角兽”称呼的初创公司。十角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钱多,二是花钱争抢市场份额。《华尔街日报》提醒投资者,将需要为可能出现的相当难看的长期数据做好准备。Lyft去年烧掉了近3.5亿美元的现金,目前该公司手头的现金足够再烧五年。加上该公司预计通过IPO筹集的近20亿美元资金,意味着以目前的速度,Lyft未来十多年都可能在不停地消耗现金。仅凭这一点,Lyft就与最近敢于在IPO大潮中烧钱的其他科技公司相比显得相当不同寻常。Snapchat的母公司Snap两年前上市时也在烧钱,但手头的现金不足两年。IPO部分充实了Snap的资金,不过继续烧钱并没有换来用户强劲增长。目前该公司股价仍比其上市首个交易日的股价低55%以上。云软件提供商Okta和Twilio在上市时也在烧钱,现在依然如此。但由于两家公司以云计算服务为重点的业务都实现了强劲增长,它们的股价较首日发行价分别飙升了247%和438%。这两家公司都在IPO期间筹集了现金,同时降低了烧钱速度,因此理论上可以以目前的速度持续数年。此外,还有一个最著名的烧钱大户:亚马逊。该公司上市头五年有四年的自由现金流为负。Lyft的公众接受程度尚不确定,尤其是在规模大得多的竞争对手Uber上市之后。一般来说,科技投资者在面对强劲增长或市场份额增长的代价时,总是能够容忍亏损和烧钱。《华尔街日报》表示,“很明显,即使是现在,Lyft也不能降低烧钱的速度。”[详情]

Lyft估值目标近200亿美元 有望成今年来美国最大IPO
Lyft估值目标近200亿美元 有望成今年来美国最大IPO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站金融界美股讯 Lyft正寻求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最高21亿美元资金,估值接近200亿美元。根据周一提交的监管文件,这家美国排名第二的网约车巨头将以每股62至68美元发行3080万股股票。基于文件中提到的IPO后全部流通股数,若发行价定在招股区间顶端并考虑潜在的超额配售,估值将达到196亿美元。这将是自两年前Snap上市以来规模最大的科技初创企业IPO,也将是今年迄今为止美国规模最大的一笔上市交易。此前联邦政府部分停摆使市场IPO活动降温。根据彭博看到的交易文件,Lyft高管及顾问将于本周开始赴纽约、波士顿、旧金山和洛杉矶等城市向潜在投资者路演。预计3月28日定价,次日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挂牌交易。根据彭博汇总数据,若计入公司员工等人尚未完全获得的一些限制性股票,Lyft估值可能高达233亿美元。Lyft先前的估值目标是200亿至250亿美元。[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