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之二十九 中信明明:预计央行将在3月份降息 外资流入仍有基本面支撑
系列报道之二十九 中信明明:预计央行将在3月份降息 外资流入仍有基本面支撑

新浪财经|2020年03月10日  10:07
系列报道之二十八 景乃权:美国降息的核心原则 美国国债“白条”逻辑
系列报道之二十八 景乃权:美国降息的核心原则 美国国债“白条”逻辑

新浪财经|2020年03月11日  09:37
系列报道之二十七 温彬:美联储将扩张资产负债表 人民币避险货币的特征开始显现
系列报道之二十七 温彬:美联储将扩张资产负债表 人民币避险货币的特征开始显现

新浪财经|2020年03月09日  09:58
系列报道之二十六 韩会师:预计美联储年内还会有2次降息 每次25个基点
系列报道之二十六 韩会师:预计美联储年内还会有2次降息 每次25个基点

新浪财经|2020年03月06日  10:01
系列报道之二十五 管涛:美联储降息不是为救股市 疫情或使美经济深陷衰退
系列报道之二十五 管涛:美联储降息不是为救股市 疫情或使美经济深陷衰退

新浪财经|2020年03月04日  11:47
系列报道之二十四 谭雅玲:美联储降息是防范为主、主动引领 目标是美元贬值
系列报道之二十四 谭雅玲:美联储降息是防范为主、主动引领 目标是美元贬值

新浪财经|2020年03月05日  14:11
系列报道之二十三 明明:汇率或不会受到疫情持续影响 更多是一次性冲击
系列报道之二十三 明明:汇率或不会受到疫情持续影响 更多是一次性冲击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13日  10:10
系列报道之二十三 张瑜:新冠疫情下 进出口衰退性顺差格局仍将延续
系列报道之二十三 张瑜:新冠疫情下 进出口衰退性顺差格局仍将延续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12日  15:54
系列报道之二十二 谭雅玲:人民币贬值趋势未结束 周期贬值将继续
系列报道之二十二 谭雅玲:人民币贬值趋势未结束 周期贬值将继续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10日  15:41
系列报道之二十一 韩会师:新冠疫情对人民币汇率的负面冲击不显著
系列报道之二十一 韩会师:新冠疫情对人民币汇率的负面冲击不显著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07日  17:47
系列报道之二十 景乃权:新冠疫情不改人民币汇率长期向好趋势
系列报道之二十 景乃权:新冠疫情不改人民币汇率长期向好趋势

中期以后,随着疫情消解,生产恢复,人民币汇率也将恢复正常波动。从长期来看,决定货币汇率的核心仍是经济基本面。[详情]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10日  10:05
系列报道之十九 卢之旺:发生新冠疫情后人民币汇率走势保持基本稳定
系列报道之十九 卢之旺:发生新冠疫情后人民币汇率走势保持基本稳定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17日  13:52
系列报道之十八:图解!全球降息潮来袭 来看哪家央行“降雨量”最大?
系列报道之十八:图解!全球降息潮来袭 来看哪家央行“降雨量”最大?

新浪财经|2019年08月09日  11:52
系列报道之十七:一图纵览 2019年全球央行降息日历
系列报道之十七:一图纵览 2019年全球央行降息日历

新浪财经|2019年08月09日  11:55
系列报道之十六:美联储降息不会对人民币起到明显趋势性影响
系列报道之十六:美联储降息不会对人民币起到明显趋势性影响

新浪财经|2019年08月01日  11:36
系列报道之十五:独家解读!预计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将跟进降息
系列报道之十五:独家解读!预计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将跟进降息

新浪财经|2019年08月01日  11:17
系列报道之十四:Libra马拉松何须“抢跑”
系列报道之十四:Libra马拉松何须“抢跑”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30日  09:48
系列报道之十四:来势汹汹的Libra 国际货币体系的苦口良药?
系列报道之十四:来势汹汹的Libra 国际货币体系的苦口良药?

新浪财经|2019年07月26日  09:43
系列报道之十三:INSTEX挑战美元霸权?究竟是隔靴搔痒 还是致命一击
系列报道之十三:INSTEX挑战美元霸权?究竟是隔靴搔痒 还是致命一击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22日  10:09
系列报道之十二:独家解读!INSTEX支付系统真的能绕过SWFIT吗?
系列报道之十二:独家解读!INSTEX支付系统真的能绕过SWFIT吗?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20日  10:20
系列报道之十一:如果央行购买国债 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吗?
系列报道之十一:如果央行购买国债 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吗?

新浪财经|2019年01月25日  17:12
系列报道之十:汇市2018:美元强势崛起!新兴市场货币跌跌跌 不休
系列报道之十:汇市2018:美元强势崛起!新兴市场货币跌跌跌 不休

新浪财经|2018年12月29日  16:18
系列报道之九:向松祚:就算汇率破7也无妨 贬值对于我们利大于弊
系列报道之九:向松祚:就算汇率破7也无妨 贬值对于我们利大于弊

人民币汇率一度逼向了7关口,市场上对于人民币会不会破7热议不绝,那汇率短期内会不会破7?守住7到底重要不重要,汇率未来会怎么走?新浪外汇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为您解答。[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1月05日  11:38
系列报道之八:美元如何收割世界经济 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哪些路要走?
系列报道之八:美元如何收割世界经济 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哪些路要走?

随着美联储加快加息进程,很多国家正在忍受货币大幅贬值的痛苦。那么,为什么美元对世界经济影响程度如此之大,究竟什么是“美元霸权”?,美元霸权又如何收割世界经济,有没有一种货币有可能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本文将为您揭晓答案![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0月23日  17:05
系列报道之七:石油经济没落委内瑞拉内忧外患 欠中国的钱要"凉"?
系列报道之七:石油经济没落委内瑞拉内忧外患 欠中国的钱要"凉"?

委内瑞拉已成为全球通胀率最高和生活最危险的国家,石油经济没落,加之美欧相继对其实施金融制裁,经济发展已经陷入内忧外困的局面。而作为委内瑞拉最大的债权国,我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借给委内瑞拉剩下的230亿美元是否能被偿还。[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8月06日  15:36
系列报道之六:通胀率高达1000000% 发行新币能拯救委内瑞拉经济?
系列报道之六:通胀率高达1000000% 发行新币能拯救委内瑞拉经济?

近期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六次调高。但持续走高的油价却没能挽救这个国家的经济,通胀率高达1000000%的委内瑞拉,又想再一次发行新货币了。[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7月31日  15:10
系列报道之五:外商投资已成中国经济存亡命门
系列报道之五:外商投资已成中国经济存亡命门

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已呈逐步下降趋势,经常账户顺差持续减少,外商直接投资成了影响外汇储备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因素,外汇储备负债属性增加,中国经济发展更加依赖海外投资,海外投资将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存亡命门。[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7月13日  16:22
系列报道之四:阿根廷货币贬超50% 与中国货币互换要凉凉?
系列报道之四:阿根廷货币贬超50% 与中国货币互换要凉凉?

我们或许无法体会足球对于阿根廷人的意义,因为足球是他们骄傲的象征,甚至是唯一的尊严。折戟世界杯后,阿根廷人唯一的精神依托也如梦初醒一般失去了,不得不重新面对眼前的现实——经济的严重下滑,足球的颓败。[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7月05日  15:29
系列报道之三:人民币贬值尽头在哪 今年会破10年新低?
系列报道之三:人民币贬值尽头在哪 今年会破10年新低?

在上一篇《解密:人民币连续贬值的基础在哪里?》我们阐明了,人民币汇率最核心的武器就是,我们仍在不断增长的消费潜力。本质上一国汇率的基础,就是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议价能力的强弱。[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6月29日  11:10
系列报道之二:解密人民币连续贬值的基础在哪里?
系列报道之二:解密人民币连续贬值的基础在哪里?

近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跌破6.62关口。人民币汇率加速贬值的趋势较为明显,这一轮人民币汇率走软的底线在哪里?世界贸易争端对中国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6月28日  09:23
系列报道之一:人民币汇率风险或将爆发?
系列报道之一:人民币汇率风险或将爆发?

随着中美贸易争端冲突的升级,连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连续贬值的趋势,在美元强势上涨收割新兴市场的大环境下,人民币在与强美元抗衡两月之后,新兴市场最后的“希望”能否独善其身?[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6月20日  17:18

期货系列报道

重磅!铁矿石连续上涨背后:部分钢厂"想停而不能停"
重磅!铁矿石连续上涨背后:部分钢厂"想停而不能停"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21日  17:39
光大黑色系专访:政策利好较多 螺纹短期震荡铁矿石基本面偏强
光大黑色系专访:政策利好较多 螺纹短期震荡铁矿石基本面偏强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14日  10:12
瑞达农产品专访:农产品走势趋于分化 棕榈油中长期仍看涨
瑞达农产品专访:农产品走势趋于分化 棕榈油中长期仍看涨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14日  09:50
瑞达黑色金属专访:终端需求整体复工弱于供应端 价格长期承压
瑞达黑色金属专访:终端需求整体复工弱于供应端 价格长期承压

新浪财经|2020年02月14日  10:40
系列报道之六:专业卖车的"期货"概念股中国中期 你不知道的事
系列报道之六:专业卖车的"期货"概念股中国中期 你不知道的事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30日  17:54
系列报道之五: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下篇)
系列报道之五: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下篇)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07日  15:15
系列报道之四: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上篇)
系列报道之四: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上篇)

新浪财经|2019年05月06日  14:10
系列报道之三:期货公司年报"劫":没亏就算"赚"到了
系列报道之三:期货公司年报"劫":没亏就算"赚"到了

新浪财经|2019年04月16日  15:28
系列报道之二:白糖即将暴跌?中国有望从印度进口白糖影响几何
系列报道之二:白糖即将暴跌?中国有望从印度进口白糖影响几何

7月12日消息,印度贸易官员在新德里表示,印度公司有望填补中国在糖和部分稻米品种的需求缺口。有投资者分析或是因为中美关税问题,才转从印度进口白糖,但是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白糖主要从巴西进口,这一猜想明显不合逻辑。[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7月12日  18:21
系列报道之一:原油上市百天大考 定价权仍遥远
系列报道之一:原油上市百天大考 定价权仍遥远

今天是中国原油期货正式上线运营整整一百天,而原油期货这个品种从酝酿到正式上线,历经17年的探索。这些年,市场每年都会出现原油期货上市的传闻,虽然最终都不了了之,但足以说明,国内市场对拥有属于自己的原油期货品种的热切盼望。[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7月04日  12:21

债券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之八:从重启回购到购买国债 美联储经历了什么
系列报道之八:从重启回购到购买国债 美联储经历了什么

从9月16日美国隔夜回购利率大幅飙升,美联储重启十年未做的回购操作,到如今的宣布购买国债,一共26天,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美联储到底经历了哪些事情?本轮操作的前因后果都有哪些?本文来一看究竟。[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10月12日  15:37
系列报道之七:负利率时代 谁将是下一个黄金资产
系列报道之七:负利率时代 谁将是下一个黄金资产

本周,德国以零利率发行超长债券,欧洲部分国家进入国债“负时代”,美国国债虽然还保持正收益,但其收益率正在快速走低。全球“负利率”的时代,谁将是下一个黄金资产呢?[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8月23日  17:46
系列报道之六:美国经济衰退警报声愈发震耳
系列报道之六:美国经济衰退警报声愈发震耳

历史上,美债收益率倒挂一直被视为经济衰退的先行指标,目前倒挂愈演愈烈,美股也如同预测一样出现大幅回调,另外美联储的两个动作也符合衰退前的特征。那么美国经济衰退前,都有哪些预兆呢?这些预兆为何会引发衰退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详解。[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08月08日  15:11
系列报道之五:美债收益率暗示经济危机将至?
系列报道之五:美债收益率暗示经济危机将至?

根据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加息无法有效的从短端利率传导至长短利率,随着加息周期进入后期,则会导致利率倒挂,历史总会重演,几乎每次利率倒挂都会引起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11月20日  15:50
系列报道之四:人造债灾呼唤打破评级公司道德陷阱
系列报道之四:人造债灾呼唤打破评级公司道德陷阱

中国到底如何才能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又能有效的打破刚兑让垃圾债有序退出呢?业内人士认为,必须改革债券市场,坚决取消刚兑,否则又是老百姓为发债人买单,可能激起民愤。[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6月09日  15:06
系列报道之三:贸易战真相!中国最大的杀手锏竟是这个?
系列报道之三:贸易战真相!中国最大的杀手锏竟是这个?

如果外部环境出现变化,中国的债务问题又当如何呢?为何特朗普敢于对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发动贸易制裁,他究竟是“莽夫”还是精明的商人?[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6月08日  07:09
系列报道之二:200万亿债居民真的扛不起!
系列报道之二:200万亿债居民真的扛不起!

那么,究竟在2018年我们面临了多大的资金压力?那些部门面临的债务压力最大?地方基建会有如何的演变?最终谁最有可能为市场中的存量巨额债务买单?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去杠杆到底是不是一句梦话?[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6月07日  07:02
系列报道之一:违约可以有 但请排好队
系列报道之一:违约可以有 但请排好队

为何2018要稳杠杆,央妈底线到底在哪?一句话就是:违约可以有,企业也可以“死”一批,但是请排好队!!![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6月06日  07:55
独家!明明: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是激励银行放贷
独家!明明: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是激励银行放贷

  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4月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并下调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利率。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12年后,央行再度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政策意图是什么、向市场传达了什么信号?新浪财经特邀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为您解读! 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 明明 明明:央行历史上也曾多次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零二年、零八年都有过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是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的利率。央行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会使得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的收益减少。实际上是央行激励商业银行要更多的把资金用于投放信贷,而不是把资金存在央行账上获得收益。 如果跟其他国家央行作一个对比的话,比如像欧央行的类似于像超额准备金的利率是一个负利率。也就是说在欧洲,商业银行把钱存在欧央行,反而是要收费的,因为利率是负的。 所以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其实也是更加极致的去激励商业银行放贷的政策。当然对于中国来说,超额存款准备金利利率在0.72%也保持了很久了,从08年到现在12年没有动过。这次央行下调也表明了央行进一步去激励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来应对疫情对实体经济冲击的政策。 [详情]

新浪财经 | 2020年04月03日 17:54
谭雅玲:美国政府刺激计划的意与争
谭雅玲:美国政府刺激计划的意与争

  作者: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  两天来有关美国政府2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面临决定期,虽然存有争论,但最终通过的前景基本确定。至于过程产生分歧争论或与多方面因素有关,而美国经济利益总基调将是结果的立足所在。 关于美国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美国白宫同意允许对新冠病毒贷款计划的监管,这也是参议院2万亿美元新冠病毒应对计划的核心,并且白宫同意采取措施解决民主党的主要关切,可能为周二晚上的投票铺平道路。与此同时,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表示,对于未来数小时内将投票的协议抱有真切的乐观态度,她很高兴参议院在法案监管方面采用了众议院的措辞。预计未来刺激协议可能在数小时内通过。对此,佩洛西表示强烈反对特朗普提出的尽快开放美国,恢复商业活动的建议。佩洛西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经济自然会复苏。 特朗普当天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正在考虑尽快放宽为控制疫情而采取的限制令,希望美国在4月中旬以前可以做到开放。对此评论,佩洛西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采访时表示,特朗普应该听取科学家的建议,发言时应该注意尊重科学、讲究证据。 面对美国此项事宜的争论与分歧,这使人不得不思考几个深层结构与机制特性,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风险识别在当前格外重要与必要,基础与核心问题的深入比较十分重要。 1、基础面理由——信心与结构必须 当下美国就是救信心和稳信心,这是由美国国情特色决定的。首先美国经济效应产生国民收入并不是问题所在,而社会结构与需求保护才是真谛。美联储一系列措施中包括对居民个人和小企业直接发放现金,这是针对美国国民收入与配比结构的有效实施。美国2019年GDP总量将会达到21.34万亿美元,而人均GDP6.5万美元,美国收入高水平显而易见。 但2015年数据显示,美国居民股票投资比重为29%,近10年多美股高涨势头达到350%之上,居民投资比例不断上升。而美国股市投资具有特色,美国工薪族投入退休储蓄中资金大部分被投往股票市场,专业基金等专门管理与运作个人股票基金,所以在美国炒股不流行,但股票投资却是工薪族的常规投资方式。美国股票市场虽然是富人游戏场所,10%最富有的人占据80%的股市市值,但是股市也是中产阶级和低收入者的偏好。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收入最低的20%家庭拥有股票的家庭占11.4%;收入较低20%家庭拥有股票的家庭占26.4%;中等收入20%家庭拥有股票的家庭占49.7%;较高收入20%家庭拥有股票的家庭占69.5% ;收入最高20% 家庭拥有股票的家庭占87.3% ,其中收入最高10%家庭拥有股票的家庭高达93%。 美国独特的家庭资产投资模式是决定美联储救市现金发放的现实基础,股票暴跌的配套救市具有标的内涵,这种救助的稳定与维护投资信心含义精准。尤其是美股投资是专业机构丰富经验掌控,信心可控的技术与心理因素是美国个性。因此,投资倾向在美国个人资产配比使得41%的美国家庭拥有不到2000美元流动性储蓄,四分之一家庭流动性储蓄不到400美元,这是美国独特的投资模式形成的特有国情,也是美联储以及美国政府救助的要点与基础,更是误读美国问题的偏激迷茫。 2、体制面观察——舆论与争论背景 美国救市舆论很高涨,美国政府顺势而为不断出手,但救市贴切的说此项政府刺激经济计划产生争论,这表面看似疫情判断分歧,实则党派竞争格局诉求。目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和党把持的参议院背景的刺激方案具有保稳和竞选筹码的需要。现实经济问题和突发因素处理不当将直接威胁今年大选的得分与前景。 相反民主党优势的众议院对参议院提案的争论之间具有潜在大选竞争之意,偏向疫情处理的分歧与见地表明各党利益诉求的差异与侧重在情理之中。毕竟美国政治体制、经济体系、货币机制协同、统一意向是清晰透明的,进而舆论导向与争论问题的政治利益是焦点之一。但面对美国国家利益归宿党派之争或政策纠纷乃至意见分歧最终将以国家战略宗旨为本,最后该计划被通过已无悬念。 3、前景面预料——可控与失控真假 美国乃至全球疫情突发与扩散的严重性所料不及,这必然对经济打击在所难免,甚至超乎寻常,未来并不弱于2001年恐怖袭击和2008年的华尔街金融风暴。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美国经济强大处于优先、领先和超前更加强大和坚韧毫无疑问,其特有的新经济周期的参考理论和政策方针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各级机构极端行情的操手和政策措施的对应显得异乎寻常,并且极端极致。这似乎给与市场失控的压力加大,疫情扩散恐慌、预期衰退恐慌、价格暴跌恐慌等等叠加政策连续、密集、非理异常,进而直接搅动市场VIX恐慌指数达到90点历史罕见,失控表象极其严重。 然而,在周一晚间美国经济数据显示结果尚不足以表明其经济极致衰退概率: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2.1%不变、美国PMI综合指数40.5%,制造业49.2%,服务业39.1%,看似不良之间突发打击较大,但比较欧元区同期相同指标31.4%、44.8%、28.4%而言的优势依旧,经济变数的周期因素搅扰依然具有不确定。 目前预期纠结上半年偏重,预计下半年逐渐反弹相对稳定,美国可控局面十分得当有效。其中美联储手段最多,花样不断,救市救急的方式与路径十分充足,美元资质与特性是关键支撑与保驾。特别是周一清晨西方股市收盘,美股并带动全球股市收盘一片飘红,这足以表明疫情恐慌叠加技术运作的深度修正与调整极有方略与规划,并非是恐慌性失控。尤其股市熔断机制的反复不仅仅说明股市恶化性,更说明机制可控性。 当前事态与未来预期需要深入是重点,经济基础与现实数据变化的跟踪观察是必须,但保持理性和审慎评估异常重要,这涉及自身安全与发展选择。 因此,我国需要按照我国现实发展去选择方法与路径,市场经济的个性才是未来我国经济的前景。尤其当下我国政策结构与数据显示与西方主要国家对比差异很大,其中一方面将加大我国政策对策的难度,追随与自主面临考验,利率更外纠结,通胀指标的差异值得考量内在国情策略与综合配套;另一方面则是开放度的风险,毕竟目前与国际市场比较的汇差、利差套利空间与舆论导向预期较为复杂,尤其股票市场北向资金的涌动对我国股市搅扰很大。 所以我国抓住自身机遇——先于全球走出疫情高发期、防范外部风险——对冲套利迂回策略狡诈投机期值。上述两面性值得高度关注风险比较与差异,审慎评估预期与前景,合理把控自身特性与需求,尤其防止操之过急、浮躁急躁不良非理情绪控制,外部风险转移内部的压力值得重视,自我完善和良性循环是重要阶段。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与短期压力较大必须寻求针对性改革、改变与突破。目前复工复产是重点,消费将随着产能与收入而行,消费券不利于激发斗志、创业激励,盲目消费的后患值得警惕。毕竟叠加疫情的财政投入必须审慎财政平衡,一时与一世权衡是综合和长远配套的必须与必要。[详情]

新浪财经 | 2020年03月26日 10:45
卢之旺:宏观经济变动仍决定人民币汇率基本走势
卢之旺:宏观经济变动仍决定人民币汇率基本走势

  随着新冠疫情在国际间的快速传播,3月10日,金融市场恐慌指数VIX收报47.30,跌幅13.15%,创2018年2月6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具有避险性质的黄金遭遇抛售,COMEX黄金期货收跌1.58%报1649.2美元/盎司。 同日,美债收益率从历史低点反弹,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6.4个基点报0.812%,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7.5个基点报1.28%。美元指数涨1.61%报96.5709,创三年最大单日涨幅。非美货币全线走低:欧元兑美元跌1.49%报1.1282、英镑兑美元跌1.62%报1.291、美元兑日元涨3.22%报105.66、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114个基点报6.9639。 9日美联储宣布从3月12日起,将隔夜回购操作规模从1000亿美元提高至超过1500亿美元,以确保回购市场正常运行。美联储还将在下周召开会议,市场普遍预计联储将再次实施紧急措施,即在3月、4月的FOMC会议上均会降息50个基点,从而使利率水平趋近零下限。 DATA: Bloomberg 宏观经济风险因素需大力关注 一是疫情由境外回传至境内可能引发的二次冲击,将对经济运行产生超预期影响。年初至今人民币对多数货币升值,仅对避险货币日元和瑞郎及欧元和丹麦克朗温和贬值。人民币相对CFETS货币篮子年初至今已升值1.79%。如果疫情再次来袭,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走出补跌行情。 二是疫情对欧经济冲击,由于欧洲经济本就较为脆弱,且叠加仍存在不确定性,欧洲经济在疫情冲击下的快速走弱,将对我国外需产生巨大次生影响。三是美联储连续降息导致巨量低成本资金析出,且由于2015年以来资金流入方向的阶段性政策偏好,“热钱”类资金大量快速跨境流动,可能对我国经济及金融安全产生一定冲击。 国际收支项目分析及风险点 一是经常项目。1.货物贸易进出口受国内复工进度和海外疫情发展影响。从1~2月份的进出口数据看,按美元出口同比下降17.2%,进口同比下降4%,贸易逆差70.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顺差414.5亿美元减少485.4亿美元。尽管我国复工率上升但全球供应链正在受到疫情的影响,短期内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可能性较小。2.服务贸易项下的跨境旅游出现断崖式下跌。较之2019年逆差2190亿美元,今年服务贸易逆差将有明显缩减。 二是资本项目。直接投资由于周期较长,受疫情冲击相对较小,但仍会推迟投资。证券投资由于中国疫情好转和美股的过高估值,国内债市避险属性和投资价值凸显,2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余额较上月上升755亿元人民币。后续因投资便利化、外汇套保等措施的落地实施,以及境外投资环境变化,资本项下继续流入已成定局。 国际收支最主要风险点 境外疫情快速发展将导致的外需大幅减弱、国际供应链中断或出口收入快速减少,将对经常项下顺差造成较大消减。此外,境内外息差的再次拓宽,将对逐利资本的跨境套利有较大刺激。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应不仅限于防范单向流出。 宏观经济变动仍决定人民币汇率基本走势 2019 年底中国和美国经济均出现一定复苏,中国是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企稳反弹,美国则在连续降息和政府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实现持续增长。2020 年中国在疫情冲击下经济受到极大影响,但宏观逆周期政策的不断出台对经济形成一定对冲。 美国仍较为强劲的消费和就业支撑经济继续增长,但联储降息50点对疫情的对冲仍待观察。欧洲经济整体仍然疲弱、疫情自意大利至整个欧陆的蔓延可能使今年欧洲经济增长更为羸弱。美联储持续降息对美元指数将形成明显压制,同时国内宏观经济的筑底企稳都将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形成支撑,疫情对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冲击在7.0052形成阶段性顶部。二季度起随着中国疫情消散,经济运行回归正轨,经济刺激措施边际效用持续,人民币汇率仍可能震荡走升。 作者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经济学博士 卢之旺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详情]

新浪财经 | 2020年03月12日 15:02
景乃权:美国降息的核心原则 美国国债“白条”逻辑
景乃权:美国降息的核心原则 美国国债“白条”逻辑

  疫情形势变化导致国际主要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二月末,欧美股市、美元指数、黄金、原油等齐跌,作为避险资产的美债继续受到追逐,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1%。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威胁,各大央行或联袂出手对冲,美联储于3月3日宣布紧急降息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中国股市或成为全球投资者的避风港。在这场全球降息潮中,是谁在顺水推舟,又将由谁来主沉浮? 全球降息潮 2019年全球48个地区先后宣布降息,2020年已有8个国家及地区密集宣布降息。美联储于3月3日宣布紧急降息0.5个百分点,高盛报告称,G10成员国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也会相继降息。降息潮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间涌动,加之疫情扩散,各大央行可能联袂出手对冲。 降息能够直接刺激消费与投资,当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便选择通过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目前全球市场处于宽松状态,主要经济体纷纷释放大力度的刺激措施的信号。2019年美联储的宽松预期就推动其他央行率先作出行动,2020年美联储做出紧急超预期降息,新兴市场或再掀降息潮。 美国国债“白条”逻辑 美国发国债好比是对全世界打白条,开白条的代价越低,显然对其越有利,这就是美国降息的核心原则。美国是一个负债大国——2019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21.4万亿美元,而国债总额高达23万亿美元。美国发行的国债世界各国都可以购买,外国投资者持有、购买及抛售行为一直占据着美债交易的很大部分。 美国已经向全世界开出了23万亿美元的白条,我们不妨以一年期国债和1%的年利率作为假设,则美国每年为开白条要付出的成本是2300亿美元,此次美联储降息50BP,意味着美国每年就少付1150亿美元白条成本。美国当然会选择在降息后,即成本最低的时候发行国债。 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扩散如同导火索,黄金和美元齐跌(见图一示)的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的基本面问题。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资产价格下降,美债收益率下滑施压美元指数,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及对未来预期的不稳定导致了黄金价格的波动。而美联储此次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的本质亦是应对自身的虚拟经济泡沫。 图一 近两周美元指数与黄金走势 数据来源:由东方财富网整理而得 美国一方面通过降息来降低开白条的成本,从而继续增发国债,另一方面又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使货币贬值来达到逃债的目的。在当前疫情的冲击下,人们对未来更加担心,虚拟泡沫增大,特朗普、美联储与华尔街心里非常清楚,这是在饮鸩止渴。 中国的节奏博弈 中国以前这个接白条的最大农民工是否愿意再接美国开出的“国债”白条?事实上,由图二可知,中国已经开始减持手中的美元国债,并不再购买新增发的国债。除此之外,中国还可以选择和美国同频共振进行止损。美国放水,中国跟随,只要贬值速度慢一些,人民币就比美元坚挺,所谓“小输即大赢”。 图二 2019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变动情况(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由美国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整理而得 2020年以来,外资的集中涌入同样值得关注。3月2日,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理由是在公共卫生紧急状况不断扩大和相对估值下降的情况下,市场预期将进一步刺激政策。目前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货币政策保持常态的国家,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洼地”。 外资的集中涌入一方面印证了中国股市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资金的避风港,一方面也带有投机属性。当海外大量的投机资金涌入,人为制造或做大经济泡沫,然后在关键时刻迅速撤资,获取丰厚回报,影响输入国的经济稳定。但我国A股的国际化进程刚刚开始,这不仅意味着外资流入的空间仍然很大,更意味着A股改革创新的空间巨大。中国A股市场的价值得到承认的时候,投资必然会取代投机,赢得博弈。 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央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不变。短期看,人民币汇率承担一定贬值压力;中期看,人民币汇率将围绕基本面双向波动,振幅加大;长期看,人民币币值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经济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和突发冲击,对外应促进经济活动平衡,不被扰乱自身节奏,对内应继续采取有效的疫情防控及逆周期调节措施。 第一,加大投入国家重点工程,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聚焦产业升级、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扎实推进落实补短板、稳投资各项重点任务。 第二,大力扶持实体经济,严防热钱涌入。构筑好国内经济安全的“防火墙”,促进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把握好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三方面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第三,加大补贴老百姓,落实补助政策。如:提高最低工资,加大医保补贴力度,深度保障义务教育力度,加快减贫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疫情冲击,美国放水,全球潮起,中国始终为乘风破浪、继续前行做准备。危机者则忙,安稳者不动。此“不动”并非纹丝不动,而是保持我们自己的节奏。顺大于逆,柔大于刚。拥有这种水性思维,方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局势中稳步前进,在降息潮中,中国人民自己掌握沉浮。 (作者:景乃权,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邓晔菁,浙江大学金融系研究生;包嘉豪,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系研究生)[详情]

新浪财经 | 2020年03月11日 09:37
中信明明:预计央行将在3月份降息 外资流入仍有基本面支撑
中信明明:预计央行将在3月份降息 外资流入仍有基本面支撑

  背景简介:疫情形势变化导致国际主要资产价格大幅波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1%,为历史首次;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高盛报告称,G10成员国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会相继降息。 随后,美联储自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紧急降息,降息0.5个百分点,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威胁。澳洲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0.50%,创纪录新低。 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欧美主要经济体是否出推出大力度的刺激措施,新兴市场是否会再掀降息潮?我国央行将如何应对?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新浪财经特邀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为您独家解读! 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 明明 观点摘要: 1、黄金的下跌隐含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通胀预期在下降,美国国债严重倒挂,说明政策宽松刺激效果不达预期; 2、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是导致本次美联储紧急降息的直接原因; 3、新兴市场国家相关的产业链可能受到较大冲击,后续大概率也会在美联储降息后选择降息等刺激性的宽松政策,此外也有维持币值稳定的动力; 4、中国央行拥有更多常规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将在3月份继续降息; 5、在当前美国债券收益率较低而中美利差较宽、境内疫情有所控制等因素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有望得到支撑; 6、中国有高速的经济增长加持,债券利率也处于全球较高水平,中美利差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当前中国并不缺少优质资产; 7、人民币资产和发达国家金融资产相关度并不高,同时也具备足够的市场规模,外资加入中国资产可以有效避免发达国家的地域性风险; 8、当前人民币资产在全球的性价比仍较高,水往低处流,外资的持续流入仍有基本面支撑。 新浪财经:黄金和美元齐跌背后的影响因素是? 美股美元黄金同时下跌,从避险的角度来看是有些矛盾的,因为黄金是避险资产,唯一能解释的原因是流动性收紧和通缩预期而非避险。具体来看,美元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干扰市场预期,近日公布的美国2月ISM制造业PMI复苏放缓,显示疫情可能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特朗普多次公开督促美联储降息,上周五鲍威尔也意外表态将在必要时介入,美联储降息使得美元指数短线承压。 黄金方面,上周抛售贵金属的资金主要有两类动机:第一是因为前期涨幅较高,有高位获利了结的需求;第二是因为其他资产普遍下跌,降低仓位以弥补亏损。同时,黄金的下跌也隐含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通胀预期在下降,美国国债严重倒挂,说明政策宽松刺激效果不达预期。从大类资产展望来说风险资产回避的情绪、各种资产波动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 新浪财经: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 北京时间3月3日美联储突然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50个基点,至1.00-1.25%,同时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下调50个基点至1.1%。本次降息调整是美联储2020年的首次降息,也是自2008年以来的第四次降息操作,之前的三次降息发生在去年7月、9月和10月。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降息为突发的紧急降息,降息50BP也与此前美联储紧急降息幅度较为一致。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是导致本次美联储紧急降息的直接原因,在距离三月份会议仅两周左右时间采取行动,反映出当前新冠疫情带来的风险紧急且严重。近期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升级,疫情蔓延至多国,从海外疫情来看,针对新冠疫情不少国家在初期采取了一定的果断措施,但是从结果来看并没有有效防范。美国新冠疫情也有所升级,但严格的确诊条件和较高的检测费用可能导致确诊人数被低估。相较于新冠疫情在海外的快速发酵,国内新冠疫情总体趋于稳定,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全球流动性改善,从国内资产价格的角度来看,全球流动性的改善是利好因素。 新浪财经:欧美主要经济体是否出推出大力度的刺激措施,新兴市场是否会再掀降息潮? 在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经济悲观预期发酵、资本市场出现大幅调整的背景下,美联储紧急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和超额准备金利率50bp,以应对疫情扩散导致的经济不确定性。 从全球视角看,当前海外疫情正处于爆发初期,未来发展尚难判断,但是根据不同国家疫情的严重程度,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将加码。美联储宣布降息后较多国家和地区都跟随降息,而货币市场也反映了欧央行、英格兰银行等均在3月降息的预期,可以预见后续更多国家都将跟随进入降息通道。 此前G7财政和央行行长声明G7集团已经准备在必要的时刻采取行动。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随着全球疫情的扩散,尤其亚洲国家如韩国、日本等成为疫情重点地区,新兴市场国家相关的产业链可能受到较大冲击,后续大概率也会在美联储降息后选择降息等刺激性的宽松政策,此外也有维持币值稳定的动力。 新浪财经:我国央行将如何应对? 对于国内货币政策而言,美联储意外降息应对疫情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在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经济悲观预期发酵、资本市场出现大幅调整的背景下,美联储紧急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和超额准备金利率50bp,以应对疫情扩散导致的经济不确定性。美联储宣布降息后阿联酋央行跟随降息50bp,而货币市场也反映了欧央行、英格兰银行均在3月降息的预期,可以预见后续更多国家都将跟随进入降息通道。 全球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给国内货币政策打开空间: (1)本次新冠疫情逐步发展成为威胁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因素,货币政策应该加强国际协调应对风险,此前G7财政和央行行长声明G7集团已经准备在必要的时刻采取行动,而相比欧美国家,中国央行拥有更多常规货币政策宽松空间; (2)美联储降息后,10年美债一度逼近1%,中美利差继续扩大,而人民币汇率也大幅走强,对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和国际协同都不存在明显制约; (3)美联储紧急降息50bp体现了美联储对疫情影响的估计较为悲观,而随着疫情的全球扩散,全球产业链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国内经济回暖的不确定性,在以稳增长、稳就业为首要目标的政策宽松通道中,货币早宽松优于晚宽松。在定向型的数量支持工具之外,价格型工具也该发挥作用。我们认为中国央行将在3月份继续降息。 新浪财经:人民币汇率会如何走? 近期汇率既有美元走弱的因素,也有人民币汇率自身的原因。美元方面,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拉低了美元指数。当前美债收益率曲线再次倒挂,10年和3个月的利差持续在10bp左右,收益率曲线再次拉响警报。后续来看,海外国家在内部的疫情防控仍然有一定挑战性,疫情的扩散意味着新的潜伏期,潜伏期期间感染人数仍将增加。 同时,从市场走势来看,疫情的影响不仅在于供给端,通胀的预期也在下降,市场已经显著增强了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在当前美国债券收益率较低而中美利差较宽、境内疫情有所控制等因素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有望得到支撑。此前因为美国本土受疫情影响小而利多美元的逻辑可能也会随着美国本土疫情的变化而随之变化。 新浪财经: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 当前流入国内市场的主要有三类资金。 第一类是追求超额收益的主动型资金。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全球采取广泛的流动性宽松,进入以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资产价格为代表的“负利率时代”。流动性驱动各类资产普涨,当前海外不论风险资产还是避险资产,其价格均处于历史高位,潜在收益率降低,海外资金缺少优质且廉价的高性价比资产可以购买。而目前A股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在全球约处于1/4分位数附近,而且中国有高速的经济增长加持,债券利率也处于全球较高水平,中美利差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当前中国并不缺少优质资产。 第二类是以风险分散和对冲为目的配置型资金。海外大规模资金管理常以马尔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为基础,只要存在与组合相关系数不为1的资产,加入投资组合即可以提高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所以此类资金对于低相关度同时有较高流动性资产有所偏好。人民币资产和发达国家金融资产相关度并不高,同时也具备足够的市场规模,加入中国资产可以有效避免发达国家的地域性风险,尤其是考虑到美股过去数年的涨幅较高。因此当中国金融市场准入放开,以风险分散和对冲为目的的资金也是重要的一环。 第三类是以跟踪指数为主的被动型资金。2019年MSCI新兴市场指数3次扩容,纳入A股比例从5%逐步提高至20%,带来增量外资至少4000亿元。从历次MSCI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过程来看,预计10年内纳入A股比例将提升至100%。同时还有A股纳入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指数等事件不断催化被动型资金流入A股。2019年4月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指数,分20个月以每月5%的权重增加,总计引入外资约8400亿~12600亿元。从2020年2月28日开始,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将中国高流动性政府债券在10个月内分步纳入指数,总计带来外资约1600亿元。而富时罗素将在3月进行中期评估后发布是否将中国债券纳入指数,如果决定在2020年纳入指数,未来可能引入10500亿~14000亿元的外资流入。 新浪财经:外资集中涌入是否有投机属性? 外资中包含“配置型”资金,也包含“交易型”资金。后者会在风险偏好受到抑制的时候离场,也会在预期乐观的时候入场。但是总体来看,当前人民币资产在全球的性价比仍较高,水往低处流,外资的持续流入仍有基本面支撑。 新浪财经: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 第一是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保持汇率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增强市场在定价中的作用,增加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动。我国从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经历了多次汇改,符合金融对外开放的阶段性需求。固定汇率制虽然稳定,但限制币值波动实则制造了风险,容易受到国际金融炒家的关注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也存在“蒙代尔三角”使得货币政策不能独立的问题。在当前阶段,利率并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有成效,下一步是加强利率市场和汇率市场的联动性,使得货币的定价更为科学,便于引导国际资金流向,增强市场有效性,也使得汇率的定价对海外投资者更加公允、透明和有规律可循。 第二是推动国内金融监管、信息披露、可投资的金融产品等基础设施与国际接轨。次贷危机以后,欧美国家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限制金融工具的创新,实则存在矫枉过正的现象。而在国内,金融创新仍处于萌芽阶段,ABS、期权、次级债券、杠杆收购、商品和因子ETF规模仍较小,投资品种的缺失使得风险分散和对冲策略受到不少限制。信息披露方面,国内会计准则仍与英美准则有较大差异,增加跨国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未来可推进相关整合工作。国内信用评级机制仍与海外有较大差异,也给将信用债纳入国际指数造成一定困难,预计开放国际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将带来改观。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前提是有稳固的、与国际接轨的基础设施,相信金融开放也将反过来促使我国的金融环境融入世界。 第三是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增加直接融资占比,强化金融市场在匹配资金风险/收益中的作用,同时加强穿透式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稳定的外资流入需要以稳定的金融系统为基础。当前我国融资渠道仍以商业银行为中心,以债务融资为主体,仍存在信贷传递通道不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债券市场也有民企、国企双规的特征。另一方面,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居高不下,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有引发流动性危机的风险。因此金融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为既处于经济活力的中心,且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微企业打通融资渠道,积极发挥金融市场的定价作用,稳定实体经济杠杆率,打破金融产品刚兑,避免风险积聚,这是当前金融体系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详情]

新浪财经 | 2020年03月10日 10:07
温彬:美联储将扩张资产负债表 人民币避险货币的特征开始显现
温彬:美联储将扩张资产负债表 人民币避险货币的特征开始显现

  背景简介:疫情形势变化导致国际主要资产价格大幅波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1%,为历史首次;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高盛报告称,G10成员国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会相继降息。 随后,美联储自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紧急降息,降息0.5个百分点,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威胁。澳洲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0.50%,创纪录新低。 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欧美主要经济体是否出推出大力度的刺激措施,新兴市场是否会再掀降息潮?我国央行将如何应对?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新浪财经特邀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为您独家解读!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温彬 观点摘要: 1、全球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负收益率债券规模不断扩大,黄金资产配置效应明显增强; 2、今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疫情加选情或要求美联储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目前的市场预期来看,3月和4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分别降息25个基点或是大概率事件; 3、预计美联储还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购买国债,扩张资产负债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4、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空间有限,预计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很快在已经负利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小幅下调基准利率,英国央行或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0.5%; 5、美联储后续仍将采取降息刺激经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央行会陆续跟进; 6、美联储及多国央行重启降息周期,也为我们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打开空间,当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非常必要而且紧迫; 7、未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 8、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前景和资本市场发展潜力,不断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比重,人民币作为避险货币的特征开始显现; 9、随着中国和美国无风险收益率利差扩大,人民币兼具高信用等级和高收益的双重特性,利差交易增多。因此,外资短期内集中增持人民币资产有其客观性。 新浪财经:黄金和美元齐跌背后的影响因素是? 今年初以来,中东局势动荡避险情绪上升,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较好,美联储货币政策相对稳定,在上述因素支撑下,2月20日美元指数上涨至99.87,为2017年5月2日以来的新高,较年初上涨3.61%。随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逐步走弱,在3月3日美联储紧急降息后,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弱至97以下,截至3月6日,美元指数反而较年初下跌-0.35%。 相反,今年以来黄金累计上涨超过10%,尽管在美元阶段性见顶后,黄金价格曾出现短暂回落,主要是部分盈利盘获利了结。从中长期看,继续看好黄金走势,年内黄金价格的中枢将进一步上行至1700美元/盎司以上。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给经济造成风险,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全球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负收益率债券规模不断扩大,黄金资产配置效应明显增强。 新浪财经: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今年还会降息几次? 3月3日,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50个基点至1%-1.25%,并表示尽管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强劲,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活动构成了不断演变的风险。实际上,自去年开始,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一度出现倒挂,预示经济有可能出现衰退,为此美联储进行了3次预防性降息,取得一定成效。制造业开始改善,消费保持旺盛,股市再次上涨,国债收益率曲线重新陡峭。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对今年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货币政策趋于中性。而本次降息是在两次议息会议之间,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在美联储历史上,只有在互联网泡沫破灭、911事件、次贷危机等情况下出现过,其目的主要是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 今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疫情加选情或要求美联储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目前的市场预期来看,3月和4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分别降息25个基点或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最新公布的美国2月非制造业PMI和就业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佐证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的判断。因此,我认为,美联储再次降息或推迟到4月底的议息会议。此外,预计美联储还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购买国债,扩张资产负债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新浪财经:主要经济体是否出推出大力度的刺激措施,新兴市场是否会再掀降息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给经济增长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多国已经或计划出台经济刺激措施,泰国就宣布了首个振兴经济计划应对疫情影响。受制于各自的财政压力,政府更多地是寄希望于货币政策有所作为。但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空间有限,预计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很快在已经负利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小幅下调基准利率,英国央行或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0.5%。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剧烈波动,而且可能给国际贸易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冲击全球供应链体系,新兴市场经济体或将面临比金融危机更严重的后果。 美联储后续仍将采取降息刺激经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央行会陆续跟进。不过,有两点需要警惕:一是货币宽松政策效果可能有限。货币政策有助于刺激需求、稳定信心,但疫情则是对生产和生活、供给和需求带来双重冲击,尽快在全球范围内控制疫情扩散更为重要和紧迫。二是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金融体系相对脆弱,降息或导致货币贬值,引起资本外流,而金融不稳定又会对经济和就业造成伤害。 新浪财经:我国央行将如何应对? 自2018年6月以来,美联储先3次加息再连续4次降息,我国央行都未同步跟进,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政策空间依然存在。美联储及多国央行重启降息周期,也为我们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打开空间。 当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非常必要而且紧迫,一方面继续通过降准(含定向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确保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和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另一方面进一步释放LPR改革潜力,适时适度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引导LPR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项贷款等规模,加大对制造业、新基建、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增强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能力。 新浪财经:人民币汇率会如何走?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宏观经济企稳,人民币升值预期开始升温。自今年初开始,在美元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逐步走强。1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8597元/美元,较年初升值1.51%。之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国内扩散,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迅速贬值,2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为7.0304元/美元,较年初贬值2.43%。针对疫情,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但海外疫情有扩大蔓延趋势,特别是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走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回升,截至3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9342/美元,较年初升值0.46%。 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屡创新低至0.7%附近,中国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扩大至近200个基点,为2015年4月以来新高,再加上中国国债正式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推动人民币汇率阶段性升值。未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 新浪财经: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持续扩大开放,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前景和资本市场发展潜力,不断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比重,人民币作为避险货币的特征开始显现。 首先是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变化,空间大、韧性强,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向好;其次是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提高。我国不断完善金融体系、法律法规、基础设施等,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到国内资本市场;再次是中国资本市场纳入国际主流指数。中国A股先后被正式纳入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准普尔等新兴市场指数,去年4月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今年2月28日起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本月有望纳入富时罗素债券指数,指数型基金将主动提高中国政府债券配置比重。 新浪财经:外资集中涌入是否有投机属性? 自春节后金融市场开市以来,外资集中流入国内资本市场特征非常明显。股市方面,2月3日至3月6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172.06亿元;债市方面,截至2月末,境外机构托管的人民币债券面额达到19516.02亿元,环比增加657.17亿元,环比增长3.48%,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的连续15个月增长。近期外资集中流入有疫情风险事件驱动的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中国疫情防控效果逐渐彰显,外资对中国信心增强。同时,随着中国和美国无风险收益率利差扩大,人民币兼具高信用等级和高收益的双重特性,利差交易增多。因此,外资短期内集中增持人民币资产有其客观性。 下阶段,美债收益率仍有可能进一步下探,人民币资产成为稀缺资产,外资流入会助推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同时,也要警惕针对人民币的利差交易,这可能造成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资产价格剧烈波动。 新浪财经: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 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是人民币汇率稳定和人民币资产避险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首先就是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其次是做好金融开放相关政策落地实施,进一步推动形成金融领域制度性、系统性全面开放。第三是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第四是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加强对跨境资金的逆周期调控。[详情]

新浪财经 | 2020年03月09日 09:58
韩会师:预计美联储年内还会有2次降息 每次25个基点
韩会师:预计美联储年内还会有2次降息 每次25个基点

  背景简介:疫情形势变化导致国际主要资产价格大幅波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1%,为历史首次;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高盛报告称,G10成员国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会相继降息。 随后,美联储自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紧急降息,降息0.5个百分点,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威胁。澳洲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0.50%,创纪录新低。 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人民币汇率会如何走?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新浪财经特邀建信投资研究主管韩会师为您独家解读! 观点摘要: 1、预计美联储年内还会有2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 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启动降息的背景下,人民币较高的利率会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一定支撑; 3、近期人民币汇率虽然较为坚挺,但主要是市场情绪从恐慌中逐渐恢复理性和投机资本流入的结果,未来中长期的走势仍将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恢复正常运行的速度及国际收支的健康程度; 4、2020年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主要波动区间可能在6.80-7.20; 5、人民币较高的利率水平会吸引国际资本套利。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启动降息进程之后,人民币资产的利差优势更为明显; 6、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增长质量的提升、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际投资者增持人民币资产是大趋势; 7、最好的稳定外资的手段就是不断提高国内经济的增长质量,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提高依法治国的水平,从根本上维护投资者的信心。 新浪财经: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今年还会降息几次? 尽管美联储声明中认为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但紧急降息说明美联储对未来经济增长预期已经较为悲观,希望通过货币宽松提振市场、企业和民众的信心,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这种悲观预期的基础可能主要有两点:一是对疫情可能在美国境内进一步扩大的担忧;二是在全球分工协作的大环境下,即使美国境内的疫情影响很小,但由于全球产业链受到较大冲击,最终也会制约美国经济增长前景。预计美联储年内还会有2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 新浪财经:人民币汇率会如何走? 人民币汇率在春节期间由于疫情爆发受市场情绪影响出现过一波贬值压力,但节后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有力施行,市场情绪逐渐恢复稳定。随着全国各地逐步复工复产,疫情在市场情绪上对汇率施加压力的可能性基本消除。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启动降息的背景下,人民币较高的利率会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一定支撑。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面对疫情的意外冲击,市场普遍预期政策层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经济增速基本稳定。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均较大的背景下,这种预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国际资本到中国寻找短期投机机会,这也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一定支撑。但这种投机性很强的资金未来也存在集中撤离的风险,对人民币汇率短期利好,长期利空。 总体上看,近期人民币汇率虽然较为坚挺,但主要是市场情绪从恐慌中逐渐恢复理性和投机资本流入的结果,未来中长期的走势仍将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恢复正常运行的速度及国际收支的健康程度。 目前看,未来1年内,我国经济增速仍将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前列,国际收支出现大幅度恶化的概率也较低,特别是旅行支出的大幅度减少会给购汇市场减少很大压力,人民币大幅度贬值的可能性较低。但在经贸摩擦叠加疫情冲击国际产业链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性支撑要素——货物贸易项下结售汇顺差的稳定性,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国际投机资本集中撤离的风险也难以有效防控,因此人民币汇率也不存在持续大幅度升值的基础。2020年对美元双边汇率的主要波动区间可能在6.80-7.20。 新浪财经: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 外资对人民币资产配置的增加并非始于2020年。随着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外资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规模总体上保持稳步增长。不考虑直接投资,根据国际投资头寸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9月末,外资对我国的证券投资存量为1.22万亿美元,是2011年初的5倍有余。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增长质量的提升、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际投资者增持人民币资产是大趋势。 短期来看,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热情出现阶段性升温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国内有力的疫情防控提高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中长期稳定发展的信心。我国在疫情防控中的努力和取得的效果世界瞩目,展现了在面对巨大冲击时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而这是经济长期发展最基础的条件。在疫情可能在全球范围爆发的情况下,全球投资者更加关注中国市场实属正常。 二是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遭遇突发冲击后,投资者普遍预期政策层面会进行较为有力的对冲,这可能对金融市场产生较大的拉升作用,分享政策红利的动机也会刺激国际资本流入。 三是人民币较高的利率水平会吸引国际资本套利。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启动降息进程之后,人民币资产的利差优势更为明显。 新浪财经:外资集中涌入是否有投机属性? 严格地讲,除了直接投资以外的所有外资流入都有很强的投机性。直接投资内部,以纯股权形式进入的资金也有较强的投机性。有利则来、利空则退是国际投机资本的基本特征。将来一旦发生较为集中的撤离,可能会对国内的股票、债券和汇率市场同时造成较大的下行压力,这也是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挑战。 新浪财经: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 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首先要不对外资抱有任何依赖心理,不能将经济发展寄希望于外资。大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必须首先立足自身,以我为主。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根本上源自外资可以分享国内经济增长红利,外资的稳定性首先取决于我国经济能否在中长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于领先地位。因此,最好的稳定外资的手段就是不断提高国内经济的增长质量,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提高依法治国的水平,从根本上维护投资者的信心。 此外,我国还需长期审慎控制外币债务规模,避免突发事件短期内急剧恶化国际收支,进而冲击内部市场稳定。同时,持续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对非法资金进出保持甄别能力,避免正常市场交易受到非法行为的干扰。[详情]

新浪财经 | 2020年03月06日 10:01
机构解读:美联储紧急降息50个基点 一箭双雕?
机构解读:美联储紧急降息50个基点 一箭双雕?

  作者: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  孙斌 北京时间3月3日,美联储突然下调基准利率50基点至1%-1.25%水平,同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50个基点至1.1%水平。从理由来看是公共卫生事件构成不断变化的风险。消息公布后,美元指数大幅下挫近60点,创1月8日以来新低至96.92,现货黄金拉升逾20美元,刷新本周高点至1628.80美元/盎司,美股三大指数大幅反弹后快速回落。 美联储这一突发举动立即被市场冠以了“超常规调控”的字眼,似乎在一直以来以“老道”、“经验”著称的美国眼中,全球疫情所带来的风险也必须要用非常规手段进行应对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之所以对此有疑问,原因在于虽然在疫情全球化蔓延的阶段美国也没有幸免,但在以疫情为由进行突发性降息的前一天,美国纽约政府曾公开表示了对于疫情抗击的信心,并明确说明了疫情80%可以自愈,不会对美国经济及生产构成严重影响。因此两种态的对比之下,令人不得不去深究疫情面具下美联储突发降息的真实原因。 笔者认为本次美联储利率调整的亮点有两个,第一是力度,基准利率一次性下调50个基点,在2000年以来实属罕见,根据可统计数据仅有5次,且每次的背景也均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例如次贷危机、“911”恐怖袭击、股市暴跌等。 第二是对象,除了基准利率之外,同步被下调的还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如果熟悉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属性,我们不难发现其在支付清算、平衡市场流动性供需以及联储政策辅助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除了银行满足正常提现需求下的“多余的死钱”,但在应对短期风险的时候往往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两个逻辑,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美联储长期以来的行事作风来看,本次超乎市场预期的下调时间并不一定代表美联储降息的被动性,反而可能是一种主动性的行为。如此做法要么是市场确实存在不可控性的风险,要么是美国策略主导的特意的、有针对性的安排。 再者,一次性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证明了政策的强刺激性,一方面对外体现出了美国存在风险的信号,另一方面也力求政策本身发挥作用。最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叠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低于基准利率区间上限,可以确定的是美元流动性将得到释放,不确定的是释放出流动性是否将回流金融机构。 上述结论看似头不对尾,很难看出其中存在必然的逻辑,但如若我们与当下的市场状态及焦点相结合,似乎能够看到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 从美国国内来看,2月份至今在疫情造成的恐慌因素下,美国市场的表现也如同“生了病”一样非比寻常:美股连创历史新高后突发暴跌引发全球股市动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刷新历史新低,一度达到1.06%水平;国际黄金价格也一度接近1700美元/盎司的阶段高位。 从上述现象中我们不难看出资金短期开始大面积抛售风险资产而涌入避险资产,这无疑将导致美国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或许这有利于刺激美国债券的发行,但也同样意味着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保障将遭遇打击,且不利于美国2020年完成缩表计划的实施。 因此当前降息从时间点上看是合理的:首先,降息能够对美股产生刺激作用,对于当前避免高估值的美股下跌失控无疑有着积极作用。 基准利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同步调整既可以释放流动性,这无疑将使得联储有更多的“弹药”进一步促进缩表计划的达成。 最后,降息还将直接刺激美元贬值,而这个时间点正时逢我国疫情逐渐控制有效,企业复工加速的阶段。美元贬值的发挥配合我国内需提升的对外传导,这无疑将使得美国出口因此受益,进而反哺利好于美股。 从国际角度来看,美国降息往往存在带动效应,而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所起到的效果对于其他国家的降息施压无疑更加强烈。 对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来说,欧元区的利率调整空间基本已经丧失,无法进一步降息的欧央行无疑将在政策刺激上再输美国一局,美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优势以及空间优势得以彰显,这无疑将赋予美元资产相较欧元资产更大的吸引力,进而刺激资本流动。这里笔者并非表明美股会继续上涨而欧股则会下跌,原因在于流入美国股市的资本最终是来获利的还是来为泡沫买单的,这点不得而知。 而对于我国来说同样存在两难的境地,如若跟随美国大力度降息,那么极其容易引起对冲套利资金借机针对人民币贬值的炒作行为,短线离岸快速贬值带动在岸快速贬值的走势不排除会再度重演,进而使得我国有可能再度背负被美方扣帽子的风险。如果不跟随降息,那么美元贬值对于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影响则无法避免,这对于本来就受疫情折磨的外贸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超出市场预期时间的降息动作,也相对挤压了我国做出应对的准备空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美联储本次所谓的“超常规”降息操作本质上是有计划、有考虑的主动性策略。 一方面对于美国国内问题和风险的缓解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搅动了国际市场的神经,对外施压的同时也创造了吸引资本、提升优势的机遇,可谓是“一箭双雕”。 我国虽然在应对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但尽可能减少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依然有很多的文章可做。我国最新的做出的LPR改革就是将利率的决定权更多的下放给市场与实体,是我国应对外部政策压力的良好手段,不予以回应让市场来决定或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有效手段。同时为了保证外贸企业的生存和收益,央行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人民币中间价工具进行调控,根据企业结汇周期的需要进行错峰调整或低频次调整,尽可能降低外贸企业的结汇风险。 总的来说,本次美联储突发降息的事件是考验,同时也是重要的经验积累,对于我国强化政策灵活性、应对创新性、思维开拓性将起到助推和升级。[详情]

新浪财经 | 2020年03月04日 14:17
管涛:美联储降息不是为救股市 疫情或使美经济深陷衰退
管涛:美联储降息不是为救股市 疫情或使美经济深陷衰退

   来新浪理财大学,听管涛讲《汇率十讲》,破解外汇市场误区,教你读懂汇率。 背景简介:疫情形势变化导致国际主要资产价格大幅波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1%,为历史首次;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高盛报告称,G10成员国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会相继降息。 随后,美联储自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紧急降息,降息0.5个百分点,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威胁。澳洲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0.50%,创纪录新低。 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欧美主要经济体是否出推出大力度的刺激措施,新兴市场是否会再掀降息潮?我国央行将如何应对?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新浪财经特邀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管涛为您独家解读!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 管涛 观点摘要: 1、美联储意外宣布降息50个基点。但是,首先,这不是为了救股市而是为了稳经济;其次,降息当天,美股短暂翻红后以大跌收场,降息降出了加息的效果; 2、3月3日美联储的紧急降息是为了救经济而采取的预防性或者保险性措施,美联储意外降息虽在市场预料之中,但紧急降息幅度之大却是印证了市场的担心,疫情有可能使得美国经济深陷衰退; 3、新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水平总体较高,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放缓、外需疲软,有些外币负债较多的新兴市场出口不振、经济下行,有可能出现资本外流、偿债困难的风险。这类新兴经济体可能就没有多大的降息空间; 4、下一步央行的应对包括: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如运用定向工具精准支持保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整体利率下行、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信贷支持等; 5、随着疫情平复、影响消退,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双向震荡走势; 6、外资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先知先觉,理性投资,不能简单理解为投机行为; 7、跨境证券投资是典型的国际游资,具有快进快出、顺周期、超调等特点。因此,需要防范这类资本流动逆转冲击的风险。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将“短钱”变“长钱”,保持外来证券投资的稳定性。 新浪财经:黄金和美元齐跌背后的影响因素是? 主要因素有:前期黄金拥挤交易,近期疫情全球加速蔓延,导致市场多翻空,程序化交易加剧了市场踩踏; 市场担心全球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和通缩,恐慌性地将所有能够变现的资产套现,手持现金或买入美债; 美股暴跌触发了抛售黄金,追加股市保证金的交易; 2月底起美国出现疫情上升势头,美国经济前景不明,美元避险资产角色减弱,美元指数下跌。 新浪财经: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 美国东部时间3月3日早十点,美联储意外宣布降息50个基点。但是,首先,这不是为了救股市而是为了稳经济;其次,降息当天,美股短暂翻红后以大跌收场,降息降出了加息的效果。 2008年金融危机后,尽管美联储将金融稳定纳入政策目标,但依然奉行对资产价格波动通过央行“最后贷款人”角色事后清理而非逆风干预的策略。通常,央行“最后贷款人”角色在两种情形下发挥作用:一种情形是当资产价格大幅波动,造成市场流动性骤然收紧时,央行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维护市场正常运行;另一种情形是当资产价格暴涨或暴跌,影响增长、通胀和就业时,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做出响应。 从以下情况看,美联储尚不需要为救股市而降息。一方面,尽管2月20日至28日,美股出现了七连跌。但从泰德利差看,即3个月LIBOR美元利率与3个月美债收益率的差价,日均只有12个基点,低于年初至2月19日日均22个基点的水平。这表明虽然股市下跌,市场恐慌情绪有所上升,但从市场流动性依然比较充裕。美联储没有从提供流动性角度救市的迫切性。 另一方面,从各项经济指标看,美国通胀、就业、增长仍处于较好状态。惟有2月份的Markit服务业PMI指数刚刚跌破荣枯线,ISM制造业PMI指数虽然继续下行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上。这表明尽管近期美股震荡加剧,但新冠疫情第一波冲击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尚不明显。鲍威尔在2月28日的声明中仍自信地表示:“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这说明美联储还没有看到从稳经济角度救市的必要性。 3月3日美联储的紧急降息是为了救经济而采取的预防性或者保险性措施。这是美联储自2008年12月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在会议之外采取行动。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冠状病毒对经济活动构成了不断演变的风险。鉴于这些风险,为了支持实现就业最大化和价格稳定目标,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今天决定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鲍威尔在宣布利率政策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整体影响的程度和持久性仍然高度不确定,局势仍然不稳定。在这种背景下,委员会判断美国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作为回应,我们已经放松了货币政策的立场,为经济提供更多的支持。” 因为此次降息发生在美股七连跌之后,所以市场难免会把这次降息与救市联系起来。然而,从股市来讲,降息当天却呈现典型的“买消息、卖兑现”的市场特征,全天三大股指均已大跌近3%收场。降息降出了加息的效果。 之所以出现这种市场反应,一是美联储意外降息虽在市场预料之中,但紧急降息幅度之大却是印证了市场的担心,疫情有可能使得美国经济深陷衰退,鲍威尔新闻发布会上明言“降息行动是为了帮助美国经济在危机中保持强劲”; 二是在疫情扩散期间,降息可以提升家庭和企业信心,但不足以解决供应链问题,货币政策效用有限; 三是2019年三次连续降息后,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利率分别只有1.75%和2.25%(前两轮降息周期,两个基准利率都是从5、6%的水平下调),美联储利率政策空间有限,可能不足以应付疫情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冲击。 新浪财经:欧美主要经济体是否出推出大力度的刺激措施,新兴市场是否会再掀降息潮? 相比于欧美主要经济体,新兴市场相对而言利率水平较高,有一定的降息空间。如果疫情影响扩大,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加入降息浪潮。 但是,新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水平总体较高,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放缓、外需疲软,有些外币负债较多的新兴市场出口不振、经济下行,有可能出现资本外流、偿债困难的风险。这类新兴经济体可能就没有多大的降息空间。 新浪财经:我国央行将如何应对? 首先,中国是一个大国,货币政策应立足于国内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而且,去年8月份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汇率弹性增加,进一步增加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自主性。 其次,从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看,作为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施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仍然十分充足,工具箱也有足够的储备,中国央行有信心、有能力对冲疫情的影响。 下一步,央行的应对包括:一是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如运用定向工具精准支持保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整体利率下行、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信贷支持等; 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 三是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抓好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工作,避免在防疫过程中金融风险出现大的反弹。 新浪财经:人民币汇率会如何走? 随着1月20日晚中央批示要坚决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势头,1月21日起,中国经济逐渐进入硬核抗“疫”模式。由此,人民币汇率中断了去年底以来的升值走势,兑美元汇率出现了震荡,围绕7比1上下波动,人民币汇率指数(即多边汇率)则呈现稳中趋升的走势。今年前2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微跌0.4%,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口径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升值1.9%。 在此过程中,外汇市场预期稳定,股票市场走出了独立的反弹行情。这显示市场参与者更加趋于理性和成熟,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适应性和承受力大大增强。人民币汇率上下浮动,发挥了吸收内外部冲击(如新冠疫情属于内部冲击、经贸摩擦属于外部冲击)的“减震器”或者“稳定器”的作用。 预计随着疫情平复、影响消退,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双向震荡走势。实际上,2月底以来,由于国内疫情控制取得积极进展,而国外疫情加速蔓延,美元避险角色降低、美元汇率指数走弱,人民币汇率重新走强,现在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和交易价又重新升回7比1以内。 新浪财经: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 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只是短期冲击,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此次疫情应对再次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疫情没有影响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进程,没有影响人民币股票和债券纳入全球指数或增加权重的进程,进一步鼓舞了外国投资者; 中国金融市场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加上人民币股票和债券的价值洼地效应,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资产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新浪财经:外资集中涌入是否有投机属性? 与同等发展水平的新兴市场相比,目前中国股市和债市上的外资参与程度还很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现在还处于外来证券投资的进入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资产将成为外国投资者的标配和底仓。 与此同时,与国内投资者相比,外国投资者更加看重中国经济的中长期愿景,看重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有助于国内培养价值投资理念,促进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所以,更多看到的是外资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先知先觉,理性投资,不能简单理解为投机行为。 新浪财经: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 跨境证券投资是典型的国际游资,具有快进快出、顺周期、超调等特点。因此,需要防范这类资本流动逆转冲击的风险。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将“短钱”变“长钱”,保持外来证券投资的稳定性: 一是经济稳是金融稳的前提,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是金融体系健康是充分享受金融开放好处的关键,要继续推动有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减少金融体系脆弱性; 三是跨境投资具有本土投资偏好,要进一步推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增加数据和政策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负外部性,合理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四是按照2月14日第12次深改委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汲取经验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效降低国家风险溢价,不断改善金融市场环境; 五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在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的基础上,开展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拟定好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预案,有备无患。[详情]

新浪财经 | 2020年03月04日 11:47
瑞达黑色金属专访:终端需求整体复工弱于供应端 价格长期承压
瑞达黑色金属专访:终端需求整体复工弱于供应端 价格长期承压

  受疫情影响,商品期货2月3日开盘大面积跌停,黑色系重挫,随后多数品种出现修复性回升。近日,黑色系表现亮眼,螺纹钢和铁矿石也迎来了节后开盘大跌之后的大幅反弹。那么,黑色系反弹的逻辑是什么呢?基本面情况如何?上下游复工情况如何?后市大概率会怎么走?针对这些问题,新浪期货特邀瑞达期货为您详细解读! 新浪期货:疫情对黑色系供需方面的影响有多大?和2003年的非典相比呢? 瑞达期货黑色研究员:节前突如其来的疫情,对黑色系供需面最直接的影响一是全国大部分地区复工时间推迟至2月9日之后,受需求端启动时间推迟及运输受阻,钢厂库存及社会库存暴增。二是疫情影响了钢厂不能如期生产,在需求减少预期叠加厂内库存剧增,部分钢厂主动减限产。 2003年非典,第一例始于2002年12月份,疫情发现到2003年7月基本结束,历时长达8个月,其中全国性的重点防治阶段集中于4-5月份。由于2003年疫情爆发初期,引起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致使疫情跨期较长,本次疫情得到高层高度重视,随着全国性防治工作的展开,权威人士称疫情有望在4月前结束。 2、新浪期货:黑色系最近表现亮眼,螺纹钢和铁矿石也迎来了节后开盘大跌之后的大幅反弹,您认为黑色系此轮反弹的逻辑是什么呢?基本面情况如何? 瑞达期货黑色研究员:节后开盘螺纹、热卷及铁矿期货主力合约均触及跌停,整体上春节假期中产生的风险在节后两个交易日充分得到释放,目前处在触底反弹阶段,之所以在两个交易日调整后出现快速反弹一方面是开盘后跌幅较深,出现空头回补及基差修复,另一方面是宽松货币政策对市场情绪的提振,再来则是疫情影响了终端复工,同样也对钢厂开工及运输造成影响,导致市场供应端没有像之前预期的那么糟糕。 当前基本面的实际情况是,终端需求低迷,螺纹钢及热卷厂库、社会库存大幅增加,由于运输受阻及厂内库存暴增,钢厂主动减限产,同时钢厂以消耗节前所囤铁矿石现货为主,故钢厂原料库存下降比较明显。 新浪期货:黑色系上下游产业的复工情况如何? 瑞达期货黑色研究员:在全国多地企业宣布2月10日启动逐步复工后,本周黑色系期货品种出现一波上行行情。从产业链复工情况分析后市将随着疫情受到控制上下游复工逐步恢复正常,但按以前的历史经验分析,其中钢厂开工和运输将更快恢复正常,而终端需求一方面受客运量限制、二三月份倒春寒、雨水天气影响,整体复工及需求将弱于供应端。 新浪期货:铁矿石基本面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后市大概率怎么走? 瑞达期货黑色研究员:由于疫情随着春运人口流动爆发,为有效防控疫情,全国大部分地区复工时间推迟,铁矿石现货需求减少预期增强,至使春节假期中国际市场铁矿石掉期及普氏指数大幅下挫。但其实际基本情况,节后因钢厂主动减限产,铁矿石现货需求减弱,但因运输受阻钢厂以消耗库存为主,所以目前厂内库存下降较为明显。疫情对国际市场铁矿石现货供应影响甚微,只是一季度为澳洲飓风频发期及年前淡水河谷在一份监管文件中表示,第一季度的产量将有所回落可能产生一定支撑。因此,铁矿石短期因厂内库存下滑及疫情缓和有所提振,但后市整体供应环境将较为宽松,其价格或承压回调。 新浪期货:您有什么操作建议? 瑞达期货黑色研究员:当前钢材市场整体仍处于消费淡季,疫情的进展将很大程度影响市场情绪。目前在疫情缓和的刺激下会有反弹,只是缺乏需求支撑,其反弹空间将受限,而后市在供大于求的环境下,承压回落的可能性较大,操作上建议,激进者以短线偏多交易为主注意近期消息面变化,而中长线投资者及产业客户可考虑RB2005合约于3450-3500区间布局空单,止损参考3550。[详情]

新浪财经 | 2020年02月14日 10:40
独家!明明: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是激励银行放贷
独家!明明: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是激励银行放贷

  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4月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并下调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利率。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12年后,央行再度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政策意图是什么、向市场传达了什么信号?新浪财经特邀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为您解读! 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 明明 明明:央行历史上也曾多次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零二年、零八年都有过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是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的利率。央行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会使得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的收益减少。实际上是央行激励商业银行要更多的把资金用于投放信贷,而不是把资金存在央行账上获得收益。 如果跟其他国家央行作一个对比的话,比如像欧央行的类似于像超额准备金的利率是一个负利率。也就是说在欧洲,商业银行把钱存在欧央行,反而是要收费的,因为利率是负的。 所以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其实也是更加极致的去激励商业银行放贷的政策。当然对于中国来说,超额存款准备金利利率在0.72%也保持了很久了,从08年到现在12年没有动过。这次央行下调也表明了央行进一步去激励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来应对疫情对实体经济冲击的政策。 [详情]

谭雅玲:美国政府刺激计划的意与争
谭雅玲:美国政府刺激计划的意与争

  作者: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  两天来有关美国政府2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面临决定期,虽然存有争论,但最终通过的前景基本确定。至于过程产生分歧争论或与多方面因素有关,而美国经济利益总基调将是结果的立足所在。 关于美国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美国白宫同意允许对新冠病毒贷款计划的监管,这也是参议院2万亿美元新冠病毒应对计划的核心,并且白宫同意采取措施解决民主党的主要关切,可能为周二晚上的投票铺平道路。与此同时,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表示,对于未来数小时内将投票的协议抱有真切的乐观态度,她很高兴参议院在法案监管方面采用了众议院的措辞。预计未来刺激协议可能在数小时内通过。对此,佩洛西表示强烈反对特朗普提出的尽快开放美国,恢复商业活动的建议。佩洛西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经济自然会复苏。 特朗普当天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正在考虑尽快放宽为控制疫情而采取的限制令,希望美国在4月中旬以前可以做到开放。对此评论,佩洛西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采访时表示,特朗普应该听取科学家的建议,发言时应该注意尊重科学、讲究证据。 面对美国此项事宜的争论与分歧,这使人不得不思考几个深层结构与机制特性,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风险识别在当前格外重要与必要,基础与核心问题的深入比较十分重要。 1、基础面理由——信心与结构必须 当下美国就是救信心和稳信心,这是由美国国情特色决定的。首先美国经济效应产生国民收入并不是问题所在,而社会结构与需求保护才是真谛。美联储一系列措施中包括对居民个人和小企业直接发放现金,这是针对美国国民收入与配比结构的有效实施。美国2019年GDP总量将会达到21.34万亿美元,而人均GDP6.5万美元,美国收入高水平显而易见。 但2015年数据显示,美国居民股票投资比重为29%,近10年多美股高涨势头达到350%之上,居民投资比例不断上升。而美国股市投资具有特色,美国工薪族投入退休储蓄中资金大部分被投往股票市场,专业基金等专门管理与运作个人股票基金,所以在美国炒股不流行,但股票投资却是工薪族的常规投资方式。美国股票市场虽然是富人游戏场所,10%最富有的人占据80%的股市市值,但是股市也是中产阶级和低收入者的偏好。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收入最低的20%家庭拥有股票的家庭占11.4%;收入较低20%家庭拥有股票的家庭占26.4%;中等收入20%家庭拥有股票的家庭占49.7%;较高收入20%家庭拥有股票的家庭占69.5% ;收入最高20% 家庭拥有股票的家庭占87.3% ,其中收入最高10%家庭拥有股票的家庭高达93%。 美国独特的家庭资产投资模式是决定美联储救市现金发放的现实基础,股票暴跌的配套救市具有标的内涵,这种救助的稳定与维护投资信心含义精准。尤其是美股投资是专业机构丰富经验掌控,信心可控的技术与心理因素是美国个性。因此,投资倾向在美国个人资产配比使得41%的美国家庭拥有不到2000美元流动性储蓄,四分之一家庭流动性储蓄不到400美元,这是美国独特的投资模式形成的特有国情,也是美联储以及美国政府救助的要点与基础,更是误读美国问题的偏激迷茫。 2、体制面观察——舆论与争论背景 美国救市舆论很高涨,美国政府顺势而为不断出手,但救市贴切的说此项政府刺激经济计划产生争论,这表面看似疫情判断分歧,实则党派竞争格局诉求。目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和党把持的参议院背景的刺激方案具有保稳和竞选筹码的需要。现实经济问题和突发因素处理不当将直接威胁今年大选的得分与前景。 相反民主党优势的众议院对参议院提案的争论之间具有潜在大选竞争之意,偏向疫情处理的分歧与见地表明各党利益诉求的差异与侧重在情理之中。毕竟美国政治体制、经济体系、货币机制协同、统一意向是清晰透明的,进而舆论导向与争论问题的政治利益是焦点之一。但面对美国国家利益归宿党派之争或政策纠纷乃至意见分歧最终将以国家战略宗旨为本,最后该计划被通过已无悬念。 3、前景面预料——可控与失控真假 美国乃至全球疫情突发与扩散的严重性所料不及,这必然对经济打击在所难免,甚至超乎寻常,未来并不弱于2001年恐怖袭击和2008年的华尔街金融风暴。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美国经济强大处于优先、领先和超前更加强大和坚韧毫无疑问,其特有的新经济周期的参考理论和政策方针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各级机构极端行情的操手和政策措施的对应显得异乎寻常,并且极端极致。这似乎给与市场失控的压力加大,疫情扩散恐慌、预期衰退恐慌、价格暴跌恐慌等等叠加政策连续、密集、非理异常,进而直接搅动市场VIX恐慌指数达到90点历史罕见,失控表象极其严重。 然而,在周一晚间美国经济数据显示结果尚不足以表明其经济极致衰退概率: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2.1%不变、美国PMI综合指数40.5%,制造业49.2%,服务业39.1%,看似不良之间突发打击较大,但比较欧元区同期相同指标31.4%、44.8%、28.4%而言的优势依旧,经济变数的周期因素搅扰依然具有不确定。 目前预期纠结上半年偏重,预计下半年逐渐反弹相对稳定,美国可控局面十分得当有效。其中美联储手段最多,花样不断,救市救急的方式与路径十分充足,美元资质与特性是关键支撑与保驾。特别是周一清晨西方股市收盘,美股并带动全球股市收盘一片飘红,这足以表明疫情恐慌叠加技术运作的深度修正与调整极有方略与规划,并非是恐慌性失控。尤其股市熔断机制的反复不仅仅说明股市恶化性,更说明机制可控性。 当前事态与未来预期需要深入是重点,经济基础与现实数据变化的跟踪观察是必须,但保持理性和审慎评估异常重要,这涉及自身安全与发展选择。 因此,我国需要按照我国现实发展去选择方法与路径,市场经济的个性才是未来我国经济的前景。尤其当下我国政策结构与数据显示与西方主要国家对比差异很大,其中一方面将加大我国政策对策的难度,追随与自主面临考验,利率更外纠结,通胀指标的差异值得考量内在国情策略与综合配套;另一方面则是开放度的风险,毕竟目前与国际市场比较的汇差、利差套利空间与舆论导向预期较为复杂,尤其股票市场北向资金的涌动对我国股市搅扰很大。 所以我国抓住自身机遇——先于全球走出疫情高发期、防范外部风险——对冲套利迂回策略狡诈投机期值。上述两面性值得高度关注风险比较与差异,审慎评估预期与前景,合理把控自身特性与需求,尤其防止操之过急、浮躁急躁不良非理情绪控制,外部风险转移内部的压力值得重视,自我完善和良性循环是重要阶段。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与短期压力较大必须寻求针对性改革、改变与突破。目前复工复产是重点,消费将随着产能与收入而行,消费券不利于激发斗志、创业激励,盲目消费的后患值得警惕。毕竟叠加疫情的财政投入必须审慎财政平衡,一时与一世权衡是综合和长远配套的必须与必要。[详情]

卢之旺:宏观经济变动仍决定人民币汇率基本走势
卢之旺:宏观经济变动仍决定人民币汇率基本走势

  随着新冠疫情在国际间的快速传播,3月10日,金融市场恐慌指数VIX收报47.30,跌幅13.15%,创2018年2月6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具有避险性质的黄金遭遇抛售,COMEX黄金期货收跌1.58%报1649.2美元/盎司。 同日,美债收益率从历史低点反弹,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6.4个基点报0.812%,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7.5个基点报1.28%。美元指数涨1.61%报96.5709,创三年最大单日涨幅。非美货币全线走低:欧元兑美元跌1.49%报1.1282、英镑兑美元跌1.62%报1.291、美元兑日元涨3.22%报105.66、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114个基点报6.9639。 9日美联储宣布从3月12日起,将隔夜回购操作规模从1000亿美元提高至超过1500亿美元,以确保回购市场正常运行。美联储还将在下周召开会议,市场普遍预计联储将再次实施紧急措施,即在3月、4月的FOMC会议上均会降息50个基点,从而使利率水平趋近零下限。 DATA: Bloomberg 宏观经济风险因素需大力关注 一是疫情由境外回传至境内可能引发的二次冲击,将对经济运行产生超预期影响。年初至今人民币对多数货币升值,仅对避险货币日元和瑞郎及欧元和丹麦克朗温和贬值。人民币相对CFETS货币篮子年初至今已升值1.79%。如果疫情再次来袭,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走出补跌行情。 二是疫情对欧经济冲击,由于欧洲经济本就较为脆弱,且叠加仍存在不确定性,欧洲经济在疫情冲击下的快速走弱,将对我国外需产生巨大次生影响。三是美联储连续降息导致巨量低成本资金析出,且由于2015年以来资金流入方向的阶段性政策偏好,“热钱”类资金大量快速跨境流动,可能对我国经济及金融安全产生一定冲击。 国际收支项目分析及风险点 一是经常项目。1.货物贸易进出口受国内复工进度和海外疫情发展影响。从1~2月份的进出口数据看,按美元出口同比下降17.2%,进口同比下降4%,贸易逆差70.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顺差414.5亿美元减少485.4亿美元。尽管我国复工率上升但全球供应链正在受到疫情的影响,短期内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可能性较小。2.服务贸易项下的跨境旅游出现断崖式下跌。较之2019年逆差2190亿美元,今年服务贸易逆差将有明显缩减。 二是资本项目。直接投资由于周期较长,受疫情冲击相对较小,但仍会推迟投资。证券投资由于中国疫情好转和美股的过高估值,国内债市避险属性和投资价值凸显,2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余额较上月上升755亿元人民币。后续因投资便利化、外汇套保等措施的落地实施,以及境外投资环境变化,资本项下继续流入已成定局。 国际收支最主要风险点 境外疫情快速发展将导致的外需大幅减弱、国际供应链中断或出口收入快速减少,将对经常项下顺差造成较大消减。此外,境内外息差的再次拓宽,将对逐利资本的跨境套利有较大刺激。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应不仅限于防范单向流出。 宏观经济变动仍决定人民币汇率基本走势 2019 年底中国和美国经济均出现一定复苏,中国是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企稳反弹,美国则在连续降息和政府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实现持续增长。2020 年中国在疫情冲击下经济受到极大影响,但宏观逆周期政策的不断出台对经济形成一定对冲。 美国仍较为强劲的消费和就业支撑经济继续增长,但联储降息50点对疫情的对冲仍待观察。欧洲经济整体仍然疲弱、疫情自意大利至整个欧陆的蔓延可能使今年欧洲经济增长更为羸弱。美联储持续降息对美元指数将形成明显压制,同时国内宏观经济的筑底企稳都将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形成支撑,疫情对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冲击在7.0052形成阶段性顶部。二季度起随着中国疫情消散,经济运行回归正轨,经济刺激措施边际效用持续,人民币汇率仍可能震荡走升。 作者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经济学博士 卢之旺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详情]

景乃权:美国降息的核心原则 美国国债“白条”逻辑
景乃权:美国降息的核心原则 美国国债“白条”逻辑

  疫情形势变化导致国际主要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二月末,欧美股市、美元指数、黄金、原油等齐跌,作为避险资产的美债继续受到追逐,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1%。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威胁,各大央行或联袂出手对冲,美联储于3月3日宣布紧急降息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中国股市或成为全球投资者的避风港。在这场全球降息潮中,是谁在顺水推舟,又将由谁来主沉浮? 全球降息潮 2019年全球48个地区先后宣布降息,2020年已有8个国家及地区密集宣布降息。美联储于3月3日宣布紧急降息0.5个百分点,高盛报告称,G10成员国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也会相继降息。降息潮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间涌动,加之疫情扩散,各大央行可能联袂出手对冲。 降息能够直接刺激消费与投资,当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便选择通过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目前全球市场处于宽松状态,主要经济体纷纷释放大力度的刺激措施的信号。2019年美联储的宽松预期就推动其他央行率先作出行动,2020年美联储做出紧急超预期降息,新兴市场或再掀降息潮。 美国国债“白条”逻辑 美国发国债好比是对全世界打白条,开白条的代价越低,显然对其越有利,这就是美国降息的核心原则。美国是一个负债大国——2019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21.4万亿美元,而国债总额高达23万亿美元。美国发行的国债世界各国都可以购买,外国投资者持有、购买及抛售行为一直占据着美债交易的很大部分。 美国已经向全世界开出了23万亿美元的白条,我们不妨以一年期国债和1%的年利率作为假设,则美国每年为开白条要付出的成本是2300亿美元,此次美联储降息50BP,意味着美国每年就少付1150亿美元白条成本。美国当然会选择在降息后,即成本最低的时候发行国债。 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扩散如同导火索,黄金和美元齐跌(见图一示)的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的基本面问题。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资产价格下降,美债收益率下滑施压美元指数,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及对未来预期的不稳定导致了黄金价格的波动。而美联储此次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的本质亦是应对自身的虚拟经济泡沫。 图一 近两周美元指数与黄金走势 数据来源:由东方财富网整理而得 美国一方面通过降息来降低开白条的成本,从而继续增发国债,另一方面又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使货币贬值来达到逃债的目的。在当前疫情的冲击下,人们对未来更加担心,虚拟泡沫增大,特朗普、美联储与华尔街心里非常清楚,这是在饮鸩止渴。 中国的节奏博弈 中国以前这个接白条的最大农民工是否愿意再接美国开出的“国债”白条?事实上,由图二可知,中国已经开始减持手中的美元国债,并不再购买新增发的国债。除此之外,中国还可以选择和美国同频共振进行止损。美国放水,中国跟随,只要贬值速度慢一些,人民币就比美元坚挺,所谓“小输即大赢”。 图二 2019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变动情况(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由美国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整理而得 2020年以来,外资的集中涌入同样值得关注。3月2日,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理由是在公共卫生紧急状况不断扩大和相对估值下降的情况下,市场预期将进一步刺激政策。目前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货币政策保持常态的国家,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洼地”。 外资的集中涌入一方面印证了中国股市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资金的避风港,一方面也带有投机属性。当海外大量的投机资金涌入,人为制造或做大经济泡沫,然后在关键时刻迅速撤资,获取丰厚回报,影响输入国的经济稳定。但我国A股的国际化进程刚刚开始,这不仅意味着外资流入的空间仍然很大,更意味着A股改革创新的空间巨大。中国A股市场的价值得到承认的时候,投资必然会取代投机,赢得博弈。 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央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不变。短期看,人民币汇率承担一定贬值压力;中期看,人民币汇率将围绕基本面双向波动,振幅加大;长期看,人民币币值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经济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和突发冲击,对外应促进经济活动平衡,不被扰乱自身节奏,对内应继续采取有效的疫情防控及逆周期调节措施。 第一,加大投入国家重点工程,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聚焦产业升级、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扎实推进落实补短板、稳投资各项重点任务。 第二,大力扶持实体经济,严防热钱涌入。构筑好国内经济安全的“防火墙”,促进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把握好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三方面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第三,加大补贴老百姓,落实补助政策。如:提高最低工资,加大医保补贴力度,深度保障义务教育力度,加快减贫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疫情冲击,美国放水,全球潮起,中国始终为乘风破浪、继续前行做准备。危机者则忙,安稳者不动。此“不动”并非纹丝不动,而是保持我们自己的节奏。顺大于逆,柔大于刚。拥有这种水性思维,方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局势中稳步前进,在降息潮中,中国人民自己掌握沉浮。 (作者:景乃权,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邓晔菁,浙江大学金融系研究生;包嘉豪,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系研究生)[详情]

中信明明:预计央行将在3月份降息 外资流入仍有基本面支撑
中信明明:预计央行将在3月份降息 外资流入仍有基本面支撑

  背景简介:疫情形势变化导致国际主要资产价格大幅波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1%,为历史首次;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高盛报告称,G10成员国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会相继降息。 随后,美联储自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紧急降息,降息0.5个百分点,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威胁。澳洲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0.50%,创纪录新低。 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欧美主要经济体是否出推出大力度的刺激措施,新兴市场是否会再掀降息潮?我国央行将如何应对?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新浪财经特邀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为您独家解读! 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 明明 观点摘要: 1、黄金的下跌隐含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通胀预期在下降,美国国债严重倒挂,说明政策宽松刺激效果不达预期; 2、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是导致本次美联储紧急降息的直接原因; 3、新兴市场国家相关的产业链可能受到较大冲击,后续大概率也会在美联储降息后选择降息等刺激性的宽松政策,此外也有维持币值稳定的动力; 4、中国央行拥有更多常规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将在3月份继续降息; 5、在当前美国债券收益率较低而中美利差较宽、境内疫情有所控制等因素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有望得到支撑; 6、中国有高速的经济增长加持,债券利率也处于全球较高水平,中美利差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当前中国并不缺少优质资产; 7、人民币资产和发达国家金融资产相关度并不高,同时也具备足够的市场规模,外资加入中国资产可以有效避免发达国家的地域性风险; 8、当前人民币资产在全球的性价比仍较高,水往低处流,外资的持续流入仍有基本面支撑。 新浪财经:黄金和美元齐跌背后的影响因素是? 美股美元黄金同时下跌,从避险的角度来看是有些矛盾的,因为黄金是避险资产,唯一能解释的原因是流动性收紧和通缩预期而非避险。具体来看,美元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干扰市场预期,近日公布的美国2月ISM制造业PMI复苏放缓,显示疫情可能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特朗普多次公开督促美联储降息,上周五鲍威尔也意外表态将在必要时介入,美联储降息使得美元指数短线承压。 黄金方面,上周抛售贵金属的资金主要有两类动机:第一是因为前期涨幅较高,有高位获利了结的需求;第二是因为其他资产普遍下跌,降低仓位以弥补亏损。同时,黄金的下跌也隐含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通胀预期在下降,美国国债严重倒挂,说明政策宽松刺激效果不达预期。从大类资产展望来说风险资产回避的情绪、各种资产波动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 新浪财经: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 北京时间3月3日美联储突然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50个基点,至1.00-1.25%,同时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下调50个基点至1.1%。本次降息调整是美联储2020年的首次降息,也是自2008年以来的第四次降息操作,之前的三次降息发生在去年7月、9月和10月。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降息为突发的紧急降息,降息50BP也与此前美联储紧急降息幅度较为一致。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是导致本次美联储紧急降息的直接原因,在距离三月份会议仅两周左右时间采取行动,反映出当前新冠疫情带来的风险紧急且严重。近期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升级,疫情蔓延至多国,从海外疫情来看,针对新冠疫情不少国家在初期采取了一定的果断措施,但是从结果来看并没有有效防范。美国新冠疫情也有所升级,但严格的确诊条件和较高的检测费用可能导致确诊人数被低估。相较于新冠疫情在海外的快速发酵,国内新冠疫情总体趋于稳定,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全球流动性改善,从国内资产价格的角度来看,全球流动性的改善是利好因素。 新浪财经:欧美主要经济体是否出推出大力度的刺激措施,新兴市场是否会再掀降息潮? 在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经济悲观预期发酵、资本市场出现大幅调整的背景下,美联储紧急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和超额准备金利率50bp,以应对疫情扩散导致的经济不确定性。 从全球视角看,当前海外疫情正处于爆发初期,未来发展尚难判断,但是根据不同国家疫情的严重程度,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将加码。美联储宣布降息后较多国家和地区都跟随降息,而货币市场也反映了欧央行、英格兰银行等均在3月降息的预期,可以预见后续更多国家都将跟随进入降息通道。 此前G7财政和央行行长声明G7集团已经准备在必要的时刻采取行动。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随着全球疫情的扩散,尤其亚洲国家如韩国、日本等成为疫情重点地区,新兴市场国家相关的产业链可能受到较大冲击,后续大概率也会在美联储降息后选择降息等刺激性的宽松政策,此外也有维持币值稳定的动力。 新浪财经:我国央行将如何应对? 对于国内货币政策而言,美联储意外降息应对疫情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在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经济悲观预期发酵、资本市场出现大幅调整的背景下,美联储紧急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和超额准备金利率50bp,以应对疫情扩散导致的经济不确定性。美联储宣布降息后阿联酋央行跟随降息50bp,而货币市场也反映了欧央行、英格兰银行均在3月降息的预期,可以预见后续更多国家都将跟随进入降息通道。 全球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给国内货币政策打开空间: (1)本次新冠疫情逐步发展成为威胁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因素,货币政策应该加强国际协调应对风险,此前G7财政和央行行长声明G7集团已经准备在必要的时刻采取行动,而相比欧美国家,中国央行拥有更多常规货币政策宽松空间; (2)美联储降息后,10年美债一度逼近1%,中美利差继续扩大,而人民币汇率也大幅走强,对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和国际协同都不存在明显制约; (3)美联储紧急降息50bp体现了美联储对疫情影响的估计较为悲观,而随着疫情的全球扩散,全球产业链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国内经济回暖的不确定性,在以稳增长、稳就业为首要目标的政策宽松通道中,货币早宽松优于晚宽松。在定向型的数量支持工具之外,价格型工具也该发挥作用。我们认为中国央行将在3月份继续降息。 新浪财经:人民币汇率会如何走? 近期汇率既有美元走弱的因素,也有人民币汇率自身的原因。美元方面,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拉低了美元指数。当前美债收益率曲线再次倒挂,10年和3个月的利差持续在10bp左右,收益率曲线再次拉响警报。后续来看,海外国家在内部的疫情防控仍然有一定挑战性,疫情的扩散意味着新的潜伏期,潜伏期期间感染人数仍将增加。 同时,从市场走势来看,疫情的影响不仅在于供给端,通胀的预期也在下降,市场已经显著增强了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在当前美国债券收益率较低而中美利差较宽、境内疫情有所控制等因素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有望得到支撑。此前因为美国本土受疫情影响小而利多美元的逻辑可能也会随着美国本土疫情的变化而随之变化。 新浪财经: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 当前流入国内市场的主要有三类资金。 第一类是追求超额收益的主动型资金。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全球采取广泛的流动性宽松,进入以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资产价格为代表的“负利率时代”。流动性驱动各类资产普涨,当前海外不论风险资产还是避险资产,其价格均处于历史高位,潜在收益率降低,海外资金缺少优质且廉价的高性价比资产可以购买。而目前A股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在全球约处于1/4分位数附近,而且中国有高速的经济增长加持,债券利率也处于全球较高水平,中美利差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当前中国并不缺少优质资产。 第二类是以风险分散和对冲为目的配置型资金。海外大规模资金管理常以马尔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为基础,只要存在与组合相关系数不为1的资产,加入投资组合即可以提高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所以此类资金对于低相关度同时有较高流动性资产有所偏好。人民币资产和发达国家金融资产相关度并不高,同时也具备足够的市场规模,加入中国资产可以有效避免发达国家的地域性风险,尤其是考虑到美股过去数年的涨幅较高。因此当中国金融市场准入放开,以风险分散和对冲为目的的资金也是重要的一环。 第三类是以跟踪指数为主的被动型资金。2019年MSCI新兴市场指数3次扩容,纳入A股比例从5%逐步提高至20%,带来增量外资至少4000亿元。从历次MSCI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过程来看,预计10年内纳入A股比例将提升至100%。同时还有A股纳入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指数等事件不断催化被动型资金流入A股。2019年4月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指数,分20个月以每月5%的权重增加,总计引入外资约8400亿~12600亿元。从2020年2月28日开始,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将中国高流动性政府债券在10个月内分步纳入指数,总计带来外资约1600亿元。而富时罗素将在3月进行中期评估后发布是否将中国债券纳入指数,如果决定在2020年纳入指数,未来可能引入10500亿~14000亿元的外资流入。 新浪财经:外资集中涌入是否有投机属性? 外资中包含“配置型”资金,也包含“交易型”资金。后者会在风险偏好受到抑制的时候离场,也会在预期乐观的时候入场。但是总体来看,当前人民币资产在全球的性价比仍较高,水往低处流,外资的持续流入仍有基本面支撑。 新浪财经: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 第一是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保持汇率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增强市场在定价中的作用,增加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动。我国从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经历了多次汇改,符合金融对外开放的阶段性需求。固定汇率制虽然稳定,但限制币值波动实则制造了风险,容易受到国际金融炒家的关注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也存在“蒙代尔三角”使得货币政策不能独立的问题。在当前阶段,利率并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有成效,下一步是加强利率市场和汇率市场的联动性,使得货币的定价更为科学,便于引导国际资金流向,增强市场有效性,也使得汇率的定价对海外投资者更加公允、透明和有规律可循。 第二是推动国内金融监管、信息披露、可投资的金融产品等基础设施与国际接轨。次贷危机以后,欧美国家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限制金融工具的创新,实则存在矫枉过正的现象。而在国内,金融创新仍处于萌芽阶段,ABS、期权、次级债券、杠杆收购、商品和因子ETF规模仍较小,投资品种的缺失使得风险分散和对冲策略受到不少限制。信息披露方面,国内会计准则仍与英美准则有较大差异,增加跨国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未来可推进相关整合工作。国内信用评级机制仍与海外有较大差异,也给将信用债纳入国际指数造成一定困难,预计开放国际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将带来改观。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前提是有稳固的、与国际接轨的基础设施,相信金融开放也将反过来促使我国的金融环境融入世界。 第三是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增加直接融资占比,强化金融市场在匹配资金风险/收益中的作用,同时加强穿透式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稳定的外资流入需要以稳定的金融系统为基础。当前我国融资渠道仍以商业银行为中心,以债务融资为主体,仍存在信贷传递通道不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债券市场也有民企、国企双规的特征。另一方面,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居高不下,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有引发流动性危机的风险。因此金融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为既处于经济活力的中心,且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微企业打通融资渠道,积极发挥金融市场的定价作用,稳定实体经济杠杆率,打破金融产品刚兑,避免风险积聚,这是当前金融体系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详情]

温彬:美联储将扩张资产负债表 人民币避险货币的特征开始显现
温彬:美联储将扩张资产负债表 人民币避险货币的特征开始显现

  背景简介:疫情形势变化导致国际主要资产价格大幅波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1%,为历史首次;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高盛报告称,G10成员国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会相继降息。 随后,美联储自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紧急降息,降息0.5个百分点,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威胁。澳洲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0.50%,创纪录新低。 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欧美主要经济体是否出推出大力度的刺激措施,新兴市场是否会再掀降息潮?我国央行将如何应对?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新浪财经特邀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为您独家解读!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温彬 观点摘要: 1、全球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负收益率债券规模不断扩大,黄金资产配置效应明显增强; 2、今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疫情加选情或要求美联储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目前的市场预期来看,3月和4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分别降息25个基点或是大概率事件; 3、预计美联储还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购买国债,扩张资产负债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4、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空间有限,预计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很快在已经负利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小幅下调基准利率,英国央行或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0.5%; 5、美联储后续仍将采取降息刺激经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央行会陆续跟进; 6、美联储及多国央行重启降息周期,也为我们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打开空间,当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非常必要而且紧迫; 7、未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 8、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前景和资本市场发展潜力,不断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比重,人民币作为避险货币的特征开始显现; 9、随着中国和美国无风险收益率利差扩大,人民币兼具高信用等级和高收益的双重特性,利差交易增多。因此,外资短期内集中增持人民币资产有其客观性。 新浪财经:黄金和美元齐跌背后的影响因素是? 今年初以来,中东局势动荡避险情绪上升,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较好,美联储货币政策相对稳定,在上述因素支撑下,2月20日美元指数上涨至99.87,为2017年5月2日以来的新高,较年初上涨3.61%。随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逐步走弱,在3月3日美联储紧急降息后,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弱至97以下,截至3月6日,美元指数反而较年初下跌-0.35%。 相反,今年以来黄金累计上涨超过10%,尽管在美元阶段性见顶后,黄金价格曾出现短暂回落,主要是部分盈利盘获利了结。从中长期看,继续看好黄金走势,年内黄金价格的中枢将进一步上行至1700美元/盎司以上。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给经济造成风险,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全球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负收益率债券规模不断扩大,黄金资产配置效应明显增强。 新浪财经: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今年还会降息几次? 3月3日,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50个基点至1%-1.25%,并表示尽管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强劲,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活动构成了不断演变的风险。实际上,自去年开始,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一度出现倒挂,预示经济有可能出现衰退,为此美联储进行了3次预防性降息,取得一定成效。制造业开始改善,消费保持旺盛,股市再次上涨,国债收益率曲线重新陡峭。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对今年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货币政策趋于中性。而本次降息是在两次议息会议之间,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在美联储历史上,只有在互联网泡沫破灭、911事件、次贷危机等情况下出现过,其目的主要是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 今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疫情加选情或要求美联储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目前的市场预期来看,3月和4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分别降息25个基点或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最新公布的美国2月非制造业PMI和就业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佐证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的判断。因此,我认为,美联储再次降息或推迟到4月底的议息会议。此外,预计美联储还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购买国债,扩张资产负债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新浪财经:主要经济体是否出推出大力度的刺激措施,新兴市场是否会再掀降息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给经济增长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多国已经或计划出台经济刺激措施,泰国就宣布了首个振兴经济计划应对疫情影响。受制于各自的财政压力,政府更多地是寄希望于货币政策有所作为。但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空间有限,预计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很快在已经负利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小幅下调基准利率,英国央行或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0.5%。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剧烈波动,而且可能给国际贸易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冲击全球供应链体系,新兴市场经济体或将面临比金融危机更严重的后果。 美联储后续仍将采取降息刺激经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央行会陆续跟进。不过,有两点需要警惕:一是货币宽松政策效果可能有限。货币政策有助于刺激需求、稳定信心,但疫情则是对生产和生活、供给和需求带来双重冲击,尽快在全球范围内控制疫情扩散更为重要和紧迫。二是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金融体系相对脆弱,降息或导致货币贬值,引起资本外流,而金融不稳定又会对经济和就业造成伤害。 新浪财经:我国央行将如何应对? 自2018年6月以来,美联储先3次加息再连续4次降息,我国央行都未同步跟进,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政策空间依然存在。美联储及多国央行重启降息周期,也为我们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打开空间。 当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非常必要而且紧迫,一方面继续通过降准(含定向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确保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和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另一方面进一步释放LPR改革潜力,适时适度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引导LPR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项贷款等规模,加大对制造业、新基建、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增强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能力。 新浪财经:人民币汇率会如何走?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宏观经济企稳,人民币升值预期开始升温。自今年初开始,在美元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逐步走强。1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8597元/美元,较年初升值1.51%。之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国内扩散,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迅速贬值,2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为7.0304元/美元,较年初贬值2.43%。针对疫情,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但海外疫情有扩大蔓延趋势,特别是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走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回升,截至3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9342/美元,较年初升值0.46%。 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屡创新低至0.7%附近,中国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扩大至近200个基点,为2015年4月以来新高,再加上中国国债正式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推动人民币汇率阶段性升值。未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 新浪财经: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持续扩大开放,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前景和资本市场发展潜力,不断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比重,人民币作为避险货币的特征开始显现。 首先是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变化,空间大、韧性强,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向好;其次是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提高。我国不断完善金融体系、法律法规、基础设施等,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到国内资本市场;再次是中国资本市场纳入国际主流指数。中国A股先后被正式纳入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准普尔等新兴市场指数,去年4月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今年2月28日起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本月有望纳入富时罗素债券指数,指数型基金将主动提高中国政府债券配置比重。 新浪财经:外资集中涌入是否有投机属性? 自春节后金融市场开市以来,外资集中流入国内资本市场特征非常明显。股市方面,2月3日至3月6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172.06亿元;债市方面,截至2月末,境外机构托管的人民币债券面额达到19516.02亿元,环比增加657.17亿元,环比增长3.48%,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的连续15个月增长。近期外资集中流入有疫情风险事件驱动的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中国疫情防控效果逐渐彰显,外资对中国信心增强。同时,随着中国和美国无风险收益率利差扩大,人民币兼具高信用等级和高收益的双重特性,利差交易增多。因此,外资短期内集中增持人民币资产有其客观性。 下阶段,美债收益率仍有可能进一步下探,人民币资产成为稀缺资产,外资流入会助推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同时,也要警惕针对人民币的利差交易,这可能造成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资产价格剧烈波动。 新浪财经: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 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是人民币汇率稳定和人民币资产避险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首先就是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其次是做好金融开放相关政策落地实施,进一步推动形成金融领域制度性、系统性全面开放。第三是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第四是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加强对跨境资金的逆周期调控。[详情]

韩会师:预计美联储年内还会有2次降息 每次25个基点
韩会师:预计美联储年内还会有2次降息 每次25个基点

  背景简介:疫情形势变化导致国际主要资产价格大幅波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1%,为历史首次;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高盛报告称,G10成员国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会相继降息。 随后,美联储自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紧急降息,降息0.5个百分点,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威胁。澳洲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0.50%,创纪录新低。 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人民币汇率会如何走?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新浪财经特邀建信投资研究主管韩会师为您独家解读! 观点摘要: 1、预计美联储年内还会有2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 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启动降息的背景下,人民币较高的利率会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一定支撑; 3、近期人民币汇率虽然较为坚挺,但主要是市场情绪从恐慌中逐渐恢复理性和投机资本流入的结果,未来中长期的走势仍将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恢复正常运行的速度及国际收支的健康程度; 4、2020年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主要波动区间可能在6.80-7.20; 5、人民币较高的利率水平会吸引国际资本套利。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启动降息进程之后,人民币资产的利差优势更为明显; 6、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增长质量的提升、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际投资者增持人民币资产是大趋势; 7、最好的稳定外资的手段就是不断提高国内经济的增长质量,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提高依法治国的水平,从根本上维护投资者的信心。 新浪财经: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今年还会降息几次? 尽管美联储声明中认为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但紧急降息说明美联储对未来经济增长预期已经较为悲观,希望通过货币宽松提振市场、企业和民众的信心,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这种悲观预期的基础可能主要有两点:一是对疫情可能在美国境内进一步扩大的担忧;二是在全球分工协作的大环境下,即使美国境内的疫情影响很小,但由于全球产业链受到较大冲击,最终也会制约美国经济增长前景。预计美联储年内还会有2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 新浪财经:人民币汇率会如何走? 人民币汇率在春节期间由于疫情爆发受市场情绪影响出现过一波贬值压力,但节后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有力施行,市场情绪逐渐恢复稳定。随着全国各地逐步复工复产,疫情在市场情绪上对汇率施加压力的可能性基本消除。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启动降息的背景下,人民币较高的利率会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一定支撑。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面对疫情的意外冲击,市场普遍预期政策层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经济增速基本稳定。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均较大的背景下,这种预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国际资本到中国寻找短期投机机会,这也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一定支撑。但这种投机性很强的资金未来也存在集中撤离的风险,对人民币汇率短期利好,长期利空。 总体上看,近期人民币汇率虽然较为坚挺,但主要是市场情绪从恐慌中逐渐恢复理性和投机资本流入的结果,未来中长期的走势仍将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恢复正常运行的速度及国际收支的健康程度。 目前看,未来1年内,我国经济增速仍将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前列,国际收支出现大幅度恶化的概率也较低,特别是旅行支出的大幅度减少会给购汇市场减少很大压力,人民币大幅度贬值的可能性较低。但在经贸摩擦叠加疫情冲击国际产业链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性支撑要素——货物贸易项下结售汇顺差的稳定性,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国际投机资本集中撤离的风险也难以有效防控,因此人民币汇率也不存在持续大幅度升值的基础。2020年对美元双边汇率的主要波动区间可能在6.80-7.20。 新浪财经: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 外资对人民币资产配置的增加并非始于2020年。随着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外资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规模总体上保持稳步增长。不考虑直接投资,根据国际投资头寸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9月末,外资对我国的证券投资存量为1.22万亿美元,是2011年初的5倍有余。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增长质量的提升、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际投资者增持人民币资产是大趋势。 短期来看,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热情出现阶段性升温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国内有力的疫情防控提高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中长期稳定发展的信心。我国在疫情防控中的努力和取得的效果世界瞩目,展现了在面对巨大冲击时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而这是经济长期发展最基础的条件。在疫情可能在全球范围爆发的情况下,全球投资者更加关注中国市场实属正常。 二是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遭遇突发冲击后,投资者普遍预期政策层面会进行较为有力的对冲,这可能对金融市场产生较大的拉升作用,分享政策红利的动机也会刺激国际资本流入。 三是人民币较高的利率水平会吸引国际资本套利。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启动降息进程之后,人民币资产的利差优势更为明显。 新浪财经:外资集中涌入是否有投机属性? 严格地讲,除了直接投资以外的所有外资流入都有很强的投机性。直接投资内部,以纯股权形式进入的资金也有较强的投机性。有利则来、利空则退是国际投机资本的基本特征。将来一旦发生较为集中的撤离,可能会对国内的股票、债券和汇率市场同时造成较大的下行压力,这也是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挑战。 新浪财经: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 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首先要不对外资抱有任何依赖心理,不能将经济发展寄希望于外资。大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必须首先立足自身,以我为主。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根本上源自外资可以分享国内经济增长红利,外资的稳定性首先取决于我国经济能否在中长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于领先地位。因此,最好的稳定外资的手段就是不断提高国内经济的增长质量,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提高依法治国的水平,从根本上维护投资者的信心。 此外,我国还需长期审慎控制外币债务规模,避免突发事件短期内急剧恶化国际收支,进而冲击内部市场稳定。同时,持续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对非法资金进出保持甄别能力,避免正常市场交易受到非法行为的干扰。[详情]

机构解读:美联储紧急降息50个基点 一箭双雕?
机构解读:美联储紧急降息50个基点 一箭双雕?

  作者: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  孙斌 北京时间3月3日,美联储突然下调基准利率50基点至1%-1.25%水平,同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50个基点至1.1%水平。从理由来看是公共卫生事件构成不断变化的风险。消息公布后,美元指数大幅下挫近60点,创1月8日以来新低至96.92,现货黄金拉升逾20美元,刷新本周高点至1628.80美元/盎司,美股三大指数大幅反弹后快速回落。 美联储这一突发举动立即被市场冠以了“超常规调控”的字眼,似乎在一直以来以“老道”、“经验”著称的美国眼中,全球疫情所带来的风险也必须要用非常规手段进行应对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之所以对此有疑问,原因在于虽然在疫情全球化蔓延的阶段美国也没有幸免,但在以疫情为由进行突发性降息的前一天,美国纽约政府曾公开表示了对于疫情抗击的信心,并明确说明了疫情80%可以自愈,不会对美国经济及生产构成严重影响。因此两种态的对比之下,令人不得不去深究疫情面具下美联储突发降息的真实原因。 笔者认为本次美联储利率调整的亮点有两个,第一是力度,基准利率一次性下调50个基点,在2000年以来实属罕见,根据可统计数据仅有5次,且每次的背景也均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例如次贷危机、“911”恐怖袭击、股市暴跌等。 第二是对象,除了基准利率之外,同步被下调的还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如果熟悉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属性,我们不难发现其在支付清算、平衡市场流动性供需以及联储政策辅助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除了银行满足正常提现需求下的“多余的死钱”,但在应对短期风险的时候往往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两个逻辑,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美联储长期以来的行事作风来看,本次超乎市场预期的下调时间并不一定代表美联储降息的被动性,反而可能是一种主动性的行为。如此做法要么是市场确实存在不可控性的风险,要么是美国策略主导的特意的、有针对性的安排。 再者,一次性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证明了政策的强刺激性,一方面对外体现出了美国存在风险的信号,另一方面也力求政策本身发挥作用。最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叠加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低于基准利率区间上限,可以确定的是美元流动性将得到释放,不确定的是释放出流动性是否将回流金融机构。 上述结论看似头不对尾,很难看出其中存在必然的逻辑,但如若我们与当下的市场状态及焦点相结合,似乎能够看到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 从美国国内来看,2月份至今在疫情造成的恐慌因素下,美国市场的表现也如同“生了病”一样非比寻常:美股连创历史新高后突发暴跌引发全球股市动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刷新历史新低,一度达到1.06%水平;国际黄金价格也一度接近1700美元/盎司的阶段高位。 从上述现象中我们不难看出资金短期开始大面积抛售风险资产而涌入避险资产,这无疑将导致美国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或许这有利于刺激美国债券的发行,但也同样意味着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保障将遭遇打击,且不利于美国2020年完成缩表计划的实施。 因此当前降息从时间点上看是合理的:首先,降息能够对美股产生刺激作用,对于当前避免高估值的美股下跌失控无疑有着积极作用。 基准利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同步调整既可以释放流动性,这无疑将使得联储有更多的“弹药”进一步促进缩表计划的达成。 最后,降息还将直接刺激美元贬值,而这个时间点正时逢我国疫情逐渐控制有效,企业复工加速的阶段。美元贬值的发挥配合我国内需提升的对外传导,这无疑将使得美国出口因此受益,进而反哺利好于美股。 从国际角度来看,美国降息往往存在带动效应,而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所起到的效果对于其他国家的降息施压无疑更加强烈。 对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来说,欧元区的利率调整空间基本已经丧失,无法进一步降息的欧央行无疑将在政策刺激上再输美国一局,美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优势以及空间优势得以彰显,这无疑将赋予美元资产相较欧元资产更大的吸引力,进而刺激资本流动。这里笔者并非表明美股会继续上涨而欧股则会下跌,原因在于流入美国股市的资本最终是来获利的还是来为泡沫买单的,这点不得而知。 而对于我国来说同样存在两难的境地,如若跟随美国大力度降息,那么极其容易引起对冲套利资金借机针对人民币贬值的炒作行为,短线离岸快速贬值带动在岸快速贬值的走势不排除会再度重演,进而使得我国有可能再度背负被美方扣帽子的风险。如果不跟随降息,那么美元贬值对于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影响则无法避免,这对于本来就受疫情折磨的外贸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超出市场预期时间的降息动作,也相对挤压了我国做出应对的准备空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美联储本次所谓的“超常规”降息操作本质上是有计划、有考虑的主动性策略。 一方面对于美国国内问题和风险的缓解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搅动了国际市场的神经,对外施压的同时也创造了吸引资本、提升优势的机遇,可谓是“一箭双雕”。 我国虽然在应对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但尽可能减少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依然有很多的文章可做。我国最新的做出的LPR改革就是将利率的决定权更多的下放给市场与实体,是我国应对外部政策压力的良好手段,不予以回应让市场来决定或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有效手段。同时为了保证外贸企业的生存和收益,央行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人民币中间价工具进行调控,根据企业结汇周期的需要进行错峰调整或低频次调整,尽可能降低外贸企业的结汇风险。 总的来说,本次美联储突发降息的事件是考验,同时也是重要的经验积累,对于我国强化政策灵活性、应对创新性、思维开拓性将起到助推和升级。[详情]

管涛:美联储降息不是为救股市 疫情或使美经济深陷衰退
管涛:美联储降息不是为救股市 疫情或使美经济深陷衰退

   来新浪理财大学,听管涛讲《汇率十讲》,破解外汇市场误区,教你读懂汇率。 背景简介:疫情形势变化导致国际主要资产价格大幅波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1%,为历史首次;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新加坡股票评级提高至增持;高盛报告称,G10成员国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会相继降息。 随后,美联储自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紧急降息,降息0.5个百分点,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威胁。澳洲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0.50%,创纪录新低。 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欧美主要经济体是否出推出大力度的刺激措施,新兴市场是否会再掀降息潮?我国央行将如何应对?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新浪财经特邀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管涛为您独家解读!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 管涛 观点摘要: 1、美联储意外宣布降息50个基点。但是,首先,这不是为了救股市而是为了稳经济;其次,降息当天,美股短暂翻红后以大跌收场,降息降出了加息的效果; 2、3月3日美联储的紧急降息是为了救经济而采取的预防性或者保险性措施,美联储意外降息虽在市场预料之中,但紧急降息幅度之大却是印证了市场的担心,疫情有可能使得美国经济深陷衰退; 3、新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水平总体较高,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放缓、外需疲软,有些外币负债较多的新兴市场出口不振、经济下行,有可能出现资本外流、偿债困难的风险。这类新兴经济体可能就没有多大的降息空间; 4、下一步央行的应对包括: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如运用定向工具精准支持保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整体利率下行、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信贷支持等; 5、随着疫情平复、影响消退,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双向震荡走势; 6、外资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先知先觉,理性投资,不能简单理解为投机行为; 7、跨境证券投资是典型的国际游资,具有快进快出、顺周期、超调等特点。因此,需要防范这类资本流动逆转冲击的风险。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将“短钱”变“长钱”,保持外来证券投资的稳定性。 新浪财经:黄金和美元齐跌背后的影响因素是? 主要因素有:前期黄金拥挤交易,近期疫情全球加速蔓延,导致市场多翻空,程序化交易加剧了市场踩踏; 市场担心全球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和通缩,恐慌性地将所有能够变现的资产套现,手持现金或买入美债; 美股暴跌触发了抛售黄金,追加股市保证金的交易; 2月底起美国出现疫情上升势头,美国经济前景不明,美元避险资产角色减弱,美元指数下跌。 新浪财经:美联储为何紧急出手,超预期降息? 美国东部时间3月3日早十点,美联储意外宣布降息50个基点。但是,首先,这不是为了救股市而是为了稳经济;其次,降息当天,美股短暂翻红后以大跌收场,降息降出了加息的效果。 2008年金融危机后,尽管美联储将金融稳定纳入政策目标,但依然奉行对资产价格波动通过央行“最后贷款人”角色事后清理而非逆风干预的策略。通常,央行“最后贷款人”角色在两种情形下发挥作用:一种情形是当资产价格大幅波动,造成市场流动性骤然收紧时,央行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维护市场正常运行;另一种情形是当资产价格暴涨或暴跌,影响增长、通胀和就业时,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做出响应。 从以下情况看,美联储尚不需要为救股市而降息。一方面,尽管2月20日至28日,美股出现了七连跌。但从泰德利差看,即3个月LIBOR美元利率与3个月美债收益率的差价,日均只有12个基点,低于年初至2月19日日均22个基点的水平。这表明虽然股市下跌,市场恐慌情绪有所上升,但从市场流动性依然比较充裕。美联储没有从提供流动性角度救市的迫切性。 另一方面,从各项经济指标看,美国通胀、就业、增长仍处于较好状态。惟有2月份的Markit服务业PMI指数刚刚跌破荣枯线,ISM制造业PMI指数虽然继续下行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上。这表明尽管近期美股震荡加剧,但新冠疫情第一波冲击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尚不明显。鲍威尔在2月28日的声明中仍自信地表示:“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这说明美联储还没有看到从稳经济角度救市的必要性。 3月3日美联储的紧急降息是为了救经济而采取的预防性或者保险性措施。这是美联储自2008年12月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在会议之外采取行动。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冠状病毒对经济活动构成了不断演变的风险。鉴于这些风险,为了支持实现就业最大化和价格稳定目标,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今天决定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鲍威尔在宣布利率政策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整体影响的程度和持久性仍然高度不确定,局势仍然不稳定。在这种背景下,委员会判断美国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作为回应,我们已经放松了货币政策的立场,为经济提供更多的支持。” 因为此次降息发生在美股七连跌之后,所以市场难免会把这次降息与救市联系起来。然而,从股市来讲,降息当天却呈现典型的“买消息、卖兑现”的市场特征,全天三大股指均已大跌近3%收场。降息降出了加息的效果。 之所以出现这种市场反应,一是美联储意外降息虽在市场预料之中,但紧急降息幅度之大却是印证了市场的担心,疫情有可能使得美国经济深陷衰退,鲍威尔新闻发布会上明言“降息行动是为了帮助美国经济在危机中保持强劲”; 二是在疫情扩散期间,降息可以提升家庭和企业信心,但不足以解决供应链问题,货币政策效用有限; 三是2019年三次连续降息后,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利率分别只有1.75%和2.25%(前两轮降息周期,两个基准利率都是从5、6%的水平下调),美联储利率政策空间有限,可能不足以应付疫情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冲击。 新浪财经:欧美主要经济体是否出推出大力度的刺激措施,新兴市场是否会再掀降息潮? 相比于欧美主要经济体,新兴市场相对而言利率水平较高,有一定的降息空间。如果疫情影响扩大,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加入降息浪潮。 但是,新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水平总体较高,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放缓、外需疲软,有些外币负债较多的新兴市场出口不振、经济下行,有可能出现资本外流、偿债困难的风险。这类新兴经济体可能就没有多大的降息空间。 新浪财经:我国央行将如何应对? 首先,中国是一个大国,货币政策应立足于国内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而且,去年8月份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汇率弹性增加,进一步增加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自主性。 其次,从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看,作为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施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仍然十分充足,工具箱也有足够的储备,中国央行有信心、有能力对冲疫情的影响。 下一步,央行的应对包括:一是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如运用定向工具精准支持保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整体利率下行、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信贷支持等; 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 三是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抓好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工作,避免在防疫过程中金融风险出现大的反弹。 新浪财经:人民币汇率会如何走? 随着1月20日晚中央批示要坚决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势头,1月21日起,中国经济逐渐进入硬核抗“疫”模式。由此,人民币汇率中断了去年底以来的升值走势,兑美元汇率出现了震荡,围绕7比1上下波动,人民币汇率指数(即多边汇率)则呈现稳中趋升的走势。今年前2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微跌0.4%,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口径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升值1.9%。 在此过程中,外汇市场预期稳定,股票市场走出了独立的反弹行情。这显示市场参与者更加趋于理性和成熟,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适应性和承受力大大增强。人民币汇率上下浮动,发挥了吸收内外部冲击(如新冠疫情属于内部冲击、经贸摩擦属于外部冲击)的“减震器”或者“稳定器”的作用。 预计随着疫情平复、影响消退,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双向震荡走势。实际上,2月底以来,由于国内疫情控制取得积极进展,而国外疫情加速蔓延,美元避险角色降低、美元汇率指数走弱,人民币汇率重新走强,现在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和交易价又重新升回7比1以内。 新浪财经:为什么外资开始加码人民币资产? 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只是短期冲击,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此次疫情应对再次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疫情没有影响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进程,没有影响人民币股票和债券纳入全球指数或增加权重的进程,进一步鼓舞了外国投资者; 中国金融市场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加上人民币股票和债券的价值洼地效应,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资产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新浪财经:外资集中涌入是否有投机属性? 与同等发展水平的新兴市场相比,目前中国股市和债市上的外资参与程度还很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现在还处于外来证券投资的进入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资产将成为外国投资者的标配和底仓。 与此同时,与国内投资者相比,外国投资者更加看重中国经济的中长期愿景,看重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有助于国内培养价值投资理念,促进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所以,更多看到的是外资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先知先觉,理性投资,不能简单理解为投机行为。 新浪财经:我们应如何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金属性,保证外资投资的稳定性? 跨境证券投资是典型的国际游资,具有快进快出、顺周期、超调等特点。因此,需要防范这类资本流动逆转冲击的风险。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将“短钱”变“长钱”,保持外来证券投资的稳定性: 一是经济稳是金融稳的前提,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是金融体系健康是充分享受金融开放好处的关键,要继续推动有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减少金融体系脆弱性; 三是跨境投资具有本土投资偏好,要进一步推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增加数据和政策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负外部性,合理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四是按照2月14日第12次深改委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汲取经验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效降低国家风险溢价,不断改善金融市场环境; 五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在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的基础上,开展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拟定好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预案,有备无患。[详情]

瑞达黑色金属专访:终端需求整体复工弱于供应端 价格长期承压
瑞达黑色金属专访:终端需求整体复工弱于供应端 价格长期承压

  受疫情影响,商品期货2月3日开盘大面积跌停,黑色系重挫,随后多数品种出现修复性回升。近日,黑色系表现亮眼,螺纹钢和铁矿石也迎来了节后开盘大跌之后的大幅反弹。那么,黑色系反弹的逻辑是什么呢?基本面情况如何?上下游复工情况如何?后市大概率会怎么走?针对这些问题,新浪期货特邀瑞达期货为您详细解读! 新浪期货:疫情对黑色系供需方面的影响有多大?和2003年的非典相比呢? 瑞达期货黑色研究员:节前突如其来的疫情,对黑色系供需面最直接的影响一是全国大部分地区复工时间推迟至2月9日之后,受需求端启动时间推迟及运输受阻,钢厂库存及社会库存暴增。二是疫情影响了钢厂不能如期生产,在需求减少预期叠加厂内库存剧增,部分钢厂主动减限产。 2003年非典,第一例始于2002年12月份,疫情发现到2003年7月基本结束,历时长达8个月,其中全国性的重点防治阶段集中于4-5月份。由于2003年疫情爆发初期,引起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致使疫情跨期较长,本次疫情得到高层高度重视,随着全国性防治工作的展开,权威人士称疫情有望在4月前结束。 2、新浪期货:黑色系最近表现亮眼,螺纹钢和铁矿石也迎来了节后开盘大跌之后的大幅反弹,您认为黑色系此轮反弹的逻辑是什么呢?基本面情况如何? 瑞达期货黑色研究员:节后开盘螺纹、热卷及铁矿期货主力合约均触及跌停,整体上春节假期中产生的风险在节后两个交易日充分得到释放,目前处在触底反弹阶段,之所以在两个交易日调整后出现快速反弹一方面是开盘后跌幅较深,出现空头回补及基差修复,另一方面是宽松货币政策对市场情绪的提振,再来则是疫情影响了终端复工,同样也对钢厂开工及运输造成影响,导致市场供应端没有像之前预期的那么糟糕。 当前基本面的实际情况是,终端需求低迷,螺纹钢及热卷厂库、社会库存大幅增加,由于运输受阻及厂内库存暴增,钢厂主动减限产,同时钢厂以消耗节前所囤铁矿石现货为主,故钢厂原料库存下降比较明显。 新浪期货:黑色系上下游产业的复工情况如何? 瑞达期货黑色研究员:在全国多地企业宣布2月10日启动逐步复工后,本周黑色系期货品种出现一波上行行情。从产业链复工情况分析后市将随着疫情受到控制上下游复工逐步恢复正常,但按以前的历史经验分析,其中钢厂开工和运输将更快恢复正常,而终端需求一方面受客运量限制、二三月份倒春寒、雨水天气影响,整体复工及需求将弱于供应端。 新浪期货:铁矿石基本面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后市大概率怎么走? 瑞达期货黑色研究员:由于疫情随着春运人口流动爆发,为有效防控疫情,全国大部分地区复工时间推迟,铁矿石现货需求减少预期增强,至使春节假期中国际市场铁矿石掉期及普氏指数大幅下挫。但其实际基本情况,节后因钢厂主动减限产,铁矿石现货需求减弱,但因运输受阻钢厂以消耗库存为主,所以目前厂内库存下降较为明显。疫情对国际市场铁矿石现货供应影响甚微,只是一季度为澳洲飓风频发期及年前淡水河谷在一份监管文件中表示,第一季度的产量将有所回落可能产生一定支撑。因此,铁矿石短期因厂内库存下滑及疫情缓和有所提振,但后市整体供应环境将较为宽松,其价格或承压回调。 新浪期货:您有什么操作建议? 瑞达期货黑色研究员:当前钢材市场整体仍处于消费淡季,疫情的进展将很大程度影响市场情绪。目前在疫情缓和的刺激下会有反弹,只是缺乏需求支撑,其反弹空间将受限,而后市在供大于求的环境下,承压回落的可能性较大,操作上建议,激进者以短线偏多交易为主注意近期消息面变化,而中长线投资者及产业客户可考虑RB2005合约于3450-3500区间布局空单,止损参考3550。[详情]

光大黑色系专访:政策利好较多 螺纹短期震荡铁矿石基本面偏强
光大黑色系专访:政策利好较多 螺纹短期震荡铁矿石基本面偏强

  新浪期货专访光大期货黑色系分析师 受疫情影响,商品期货2月3日开盘大面积跌停,黑色系重挫,随后多数品种出现修复性回升。近日,黑色系表现亮眼,螺纹钢和铁矿石也迎来了节后开盘大跌之后的大幅反弹。 那么,黑色系反弹的逻辑是什么呢?基本面情况如何?上下游复工情况如何?后市大概率会怎么走?针对这些问题,新浪期货特邀光大期货黑色分析师戴默和光大期货黑色分析师张岩,为您详细解读! 新浪期货:疫情对黑色系供需方面的影响有多大?和2003年的非典相比呢? 光大期货黑色分析师戴默:新型肺炎疫情对黑色商品最大的影响是对需求端的冲击,各地复工时间的延后,以及民众健康保护意识的增强,建筑和制造业复工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相对看建筑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春节后期各地规定开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9日24时,而后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多地将开工时间延后至2月下旬甚至3月份,目前钢材端需求仍处于基本停滞状态。 回顾2003年非典期间,受非典疫情冲击,2003年2-4月期间,钢材价格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而后随着疫情态势得到控制,钢价展开反弹,因此我们认为新型肺炎疫情对国内经济以及黑色商品需求的冲击更多是基于短期,对市场的长期影响是较为有限的。 新浪期货:黑色系最近表现亮眼,螺纹钢和铁矿石也迎来了节后开盘大跌之后的大幅反弹,您认为黑色系此轮反弹的逻辑是什么呢?基本面情况如何? 光大期货黑色分析师戴默:钢材方面,近期螺纹钢的反弹主要是宏观层面不断释放利好政策,带动市场对需求的悲观预期得以修复,本周国新办表示企业将加快复产,发改委也表示不复工复产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续的难以达到战胜疫情的目标,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加上此前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务1万亿元,共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0亿元,昨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要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带动市场对终端需求恢复的预期加强。 从螺纹基本面来看,供应方面,当前短流程钢厂复工仍旧延后,长流程钢厂受厂库累积及原料采购等多重因素因素影响,检修计划逐步增多,螺纹周产量延续回落态势,下游需求仍旧处于停滞状态,据我的钢铁监测的全国建材数据,本周前四天日均成交量为0.45万吨,带动库存持续累积至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近期高层密集部署复工复产,但建筑工地民工到位以及安全等扰动因素非常多,工地复工将会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需求要恢复到正常水平仍要相当长一段时间,产业层面矛盾仍将持续累积,预计短期螺纹盘面或将呈偏弱震荡走势。 光大期货黑色分析师张岩:铁矿石方面,近日政策层面利好消息较多,复工预期较强,市场悲观情绪有所修复,在铁矿石供给偏紧的情况下,叠加淡水河谷下调一季度目标消息刺激,铁矿石价格迅速反弹。 新浪期货:黑色系上下游产业的复工情况如何? 光大期货黑色分析师戴默:上游原料方面,受疫情影响,国内煤矿、洗煤厂延迟复工,焦化厂在春节期间除有部分限产因素影响外,生产基本正常;钢企方面,长流程钢厂春节期间基本保持正常生产,节后受疫情影响,各地钢厂检修计划增多,而短流程钢厂在节前已基本停产,节后现货价格下跌导致亏损进一步扩大,短流程钢厂的复工仍将延后;下游建筑业方面,节后全国各地普遍将复工时间延后至2月10日,随着近期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多地将开工复工时间延后至2月下旬甚至到3月份;制造业方面,本周,全国各地汽车、造船、家电等制造业企业正在陆续复工中。 4、新浪期货:铁矿石基本面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后市大概率怎么走? 光大期货黑色分析师张岩:铁矿石基本面:供给端,一、且近期澳洲受飓风影响,铁矿石发货量出现一定减量;巴西受雨季影响,铁矿石发货量处于低位;二、考虑到政策和对价格的敏感性,当前价格下,国内对印度矿和伊朗矿进口可能出现减量;三、内矿生产同样受到疫情影响,产量下降,国内精粉和球团短缺;整体看,铁矿石供给处于偏紧的水平。 需求端,受疫情影响,成材需求难以回归,钢厂压力增大,高炉检修、闷炉数量增加;另外在疫情影响下,汽运近乎停运,钢厂原辅料采购收到影响,或影响到钢厂正常生产;铁矿石需求趋弱;但需注意的是,当前钢厂资金宽裕,结合高炉生产的连续性,高炉停产只会在最悲观的情绪下发生,虽然铁矿石需求趋弱,但整体水平依然可观。 结合铁矿石供需面分析,铁矿石基本面偏强,如后期成材需求逐步恢复,铁矿石价格将逐渐反弹。 新浪期货:您有什么操作建议? 光大期货黑色分析师戴默:钢材策略方面,建议05合约成材逢高偏空操作,5-10反套或仍有空间。[详情]

瑞达农产品专访:农产品走势趋于分化 棕榈油中长期仍看涨
瑞达农产品专访:农产品走势趋于分化 棕榈油中长期仍看涨

  新浪期货专访瑞达研究院农产品小组 1月下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国际市场对我国需求和经济的担忧,春节期间多数农产品外盘期货表现疲弱,加之短期国内市场避险情绪发酵,多数国内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在2月3日开盘后大幅跳空,棕榈油和鸡蛋领跌,封于跌停板,随后多数品种出现修复性回升。 近期,农产品表现突出,油脂油料更是受到市场的关注,那么,疫情对农产品的影响有多大?油脂油料基本面是否发生了变化?玉米今年是否会出现短缺的情况?新浪期货特邀瑞达研究院农产品小组,为您详细解读! 新浪期货:疫情对农产品的影响有多大?和2003年的非典相比呢? 瑞达研究院农产品小组:1月下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国际市场对我国需求和经济的担忧,春节期间多数农产品外盘期货表现疲弱,加之短期国内市场避险情绪发酵,除了玉米、粳米等少数品种外,多数国内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在2月3日开盘后大幅跳空,棕榈油和鸡蛋领跌,封于跌停板。不过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对农产品期货市场影响期间较短,多数品种价格随后表现出修复性回升,走势回归基本面所主导。当然,疫情对农产品部分品种的供需影响犹存,且不尽然相同,主要体现在消费需求、企业复工时间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特别对油脂油料、鸡蛋等品种影响较大,因此预期品种走势将趋于分化,未来若疫情得到控制,部分品种之间的强弱关系可能发生扭转。2003年的非典发生期间经济处于复苏阶段,整体来说,对多数农产品的影响相对有限。 新浪期货:目前棕榈油已连跌4日,基本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吗?油脂板块后续还有哪些投资机会?驱动是什么? 瑞达研究院农产品小组: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棕1月产量符合预期,出口不及预期,马棕库存虽然继续减少,但略高于预期,报告整体中性略偏空,给予国内油脂市场回调压力。此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民众居家隔离、开工开学延迟,国内餐饮行业遇冷,国内油脂中包装产品消费在疫情期间将遭遇明显冲击,袭扰市场情绪,导致棕榈油回调程度加深。 从中长期来看,马棕1月产量降至2015-16年同期低位水平,进一步证实减产,加之马棕库存回落至2017年同期低位,以及近期市场传闻印度向尼泊尔发放精炼棕榈液油进口许可,未来马印关系或有所缓和,均对棕榈油价格形成一定的驱动力。后期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话,油脂需求可能出现深V型反弹,届时油脂的上涨趋势仍延续,此次下跌可能只是上涨过程中的一次深度回调。  新浪期货:二月份的美农报告对大豆和豆粕价格有哪些影响?豆类品种基本面如何? 瑞达研究院农产品小组:美国农业部在2月份月度供需报告中对2019/20年美豆期末库存预估下调0.5亿蒲式耳至 4.25亿蒲式耳,低于原先市场预期的4.43亿蒲式耳,主要因为调高中国进口需求。与此同时,USDA调高巴西大豆产量预估200万吨至1.25亿吨,维持阿根廷产量,亦上调全球期末库存219万吨至9886万吨。在本次报告中,美豆出口上调体现了贸易成果,美国大豆库存预估低于市场预期,对美国大豆期价提供支持,加之市场对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乐观情绪升温,美豆期价短期持续回升,提振豆一期价再创新高,豆二和豆粕温和升高,不过后期还需警惕获利了结导致回落风险。 国产大豆基层余粮较少,而且产销地之间交通运输受疫情影响,优质大豆供应偏紧。节前豆粕中下游采购谨慎,备货普遍不足,疫情快速蔓延令中下游节后担心后续供应,截止2月7日当周,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32.31万吨,较前一周的35.6万吨减少3.29万吨,降幅在9.24%,较去年同期64.88万吨减少50.20%。受疫情影响,山东、广东、江苏等主要大豆压榨地区复工延期,短期内豆粕供应减少,库存继续下降,处于14年以来的最低值,为豆粕价格提供支撑。油厂开工延迟,豆油供应下降,但是疫情对餐饮业的打击,导致原本处于淡季的油脂消费更加低迷,节后豆油库存增加,不过当前仍处于历史同期中等偏低水平。截止2月7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89.69万吨,比前一周增加4.88万吨,较上月同期减少0.6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1.34万吨。 新浪期货:豆粕需求方面疫情对饲料需求的影响有多大? 瑞达研究院农产品小组:节前中下游采购谨慎,备货普遍不足,而且疫情导致供应端油厂开工时间延后,节后终端消费端补库意愿较强,短时间内豆粕成交量有所放大。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国内有多省市全面禁售活禽,影响市场出栏情况和补栏情绪,待中下游补库完成,高成交量难以长期为继,预期后市饲料需求表现相对疲弱。中长期来看,饲料需求的增长关键还在于生猪养殖行业的恢复,在政府政策支持和高养殖利润的刺激下,生猪养殖处于长恢复周期,生猪饲料需求趋于长期增长状态。 新浪期货:豆粕5月和9月,南北美大豆的价格是否会有差异呢? 瑞达研究院农产品小组:豆粕5月的原料供应对应2019年上市大豆和2020年上半年上市的南美大豆。2019年美国大豆大幅减产,而且在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中,USDA下调2019/20年度美豆期末库存预估幅度超过市场预期,美豆价格受到支撑。与此同时,由于前期贸易摩擦影响,旧作大豆库存有待进一步消化,上方空间同样受制。南美而言,目前处于生长收割阶段,近期巴西地区由于降雨阻碍产区田间作业,巴西新豆收割进展缓慢,利好巴西大豆价格。但美国农业部在2月份供需报告中依旧调升该国大豆产量预估,市场对巴西丰产预期并未发生改变,未来价格可能承压,与美豆价格或产生一定差异。对于豆粕9月而言,2020年美国大豆产量预期变动和南美大豆供应对其价格影响较大,目前市场预期2020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但是由于未来天气对产量的影响难以预估以及后续贸易摩擦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目前难以判断南北美价格差异。 新浪期货:玉米今年是否会出现短缺的情况? 瑞达研究院农产品小组:玉米港口库存数据显示饲料需求偏弱的背景下,贸易商大量囤货的意愿不高。目前,玉米进口仍受配额管制,不过协议并未提及DDGS“双反”政策相关措施,未来DDGS的进口能开放到何种程度仍是一个未知数,相对确定的是,这条附录是放开DDGS进口的一个积极信号,因此玉米替代品进口担忧仍存。目前而言,预期玉米产需相对平衡,未来需要关注生猪存栏恢复进展、国家玉米抛储量、以及是否放开DDGS进口限制等因素影响。[详情]

独家解读!脱欧落地 英国正循环时代即将开启?
独家解读!脱欧落地 英国正循环时代即将开启?

  作者: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孙斌 现如今的情侣之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我选择放你离开,也许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爱自己。”这句话用来形容当前英国与欧盟的关系,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地时间2020年1月29日,布鲁塞尔,持续了长达3年的脱欧长跑终于抵达了终点,欧洲议会以621票支持、49票反对、13票弃权的票数正式批准了英国脱欧协议,两天之后的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实现脱欧。 但纵观本次会议的各个聚焦点,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其中表面光鲜下的违和。在携手高唱“友谊地久天长”过后,法国总统马克龙随即表示“英国脱欧的日子是令人悲伤的一天”并对英国进行警告;看似一边倒的投票支持英国脱欧的背后,实则是多数议员们对于无协议脱欧混乱的担忧和妥协;一句“你们永远是欧洲的一部分,我们会永远爱你”的肺腑感言,未来等待双方的却是更加艰辛的过渡期博弈,这也佐证了为何如此重要的事件性因素并没给当天的外汇市场搅起多大的波澜。 因此,英国的正式脱欧虽然无疑是里程碑似的一刻,但并不意味着脱欧问题的不确定性就此结束,后脱欧时代实际上有着更多的猜想和预期,真正的格局变迁或许才刚刚开始。 变迁一:脱离体系后,英国经济的新面貌——更少的负担与更多的可能 首先,对于英国来说脱欧的成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退出了欧盟的规则体系,英国未来将以更加独立的角色面对全球市场,而不再受欧盟制度体系这个“外围防火墙”的掣肘,同时这与当前欧盟诸国所处的经济现状有非常大的关系。 欧洲国家当前存在的一大问题在于债务水平的普遍高企,根据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欧洲17个主要国家债务占GDP的比重平均已经高达85.1%,明显超过了欧盟规则中60%的红线水平。相比之下,英国也难以独善其身,2019年英国债务占GDP的比重也达到了80.8%的水平,在如此压力之下,英国每年还不得不向欧盟支付水平可观的会费与援助资金。 根据可考量数据,英国每年向欧盟缴纳的会费以及援助资金最高曾一度达到欧盟年度预选的12.5%,作为资本的净输出国,常年的压力使得英国在实质与心理层面均存在明显的不满与纠结,脱离欧盟无疑将使得英国在此方面得到解脱。 另外一个主要的区别在于,相较其他欧盟国家,英国经济特质以及潜在韧性的比较优势是突出的。英国相比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90%,换言之,以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为主的英国不同于以制造业为中流砥柱的德、法、意等国。 我们都知道,服务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依托,服务业的强盛需要实体产业作为温床,但实体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也需要强盛的服务业这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跳板。这就意味着在当前以及未来,以服务产业为主的英国相较以制造业为主的其他欧盟国家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敞口以及转型空间。 依托伦敦金融城的国际地位,英国服务业对欧盟地区的不可或缺性以及相对国际市场的突出优势本身就持续存在,如今脱欧的成功又使得英国在经济运行方面拥有了更加自由、自主的发挥空间。因此综合来看,脱欧无疑给英国减轻了更多的负担,同时也给英国经济的未来注入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无疑将巩固英国经济在欧洲地区的比较优势,对于吸引资本、开放市场、制度创新等方面带来更大的利好。 变迁二:脱掉枷锁后,英国展现的新角色——自由、开放的资本避险新港湾 基于上文的推理,我们认为脱欧给英国带来的第二个重要变迁就是英国或将以崭新的面貌立足于欧洲与世界舞台,英国或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又一个资本避险港湾。上文提及,脱欧之后的英国经济凭借其强大的韧性与更多的想象力,预计将在未来相较其他欧盟国家甚至是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呈现出更多的对比优势,但这也需要参考到英国当前的经济现状来谈。 2019年英国全年实现1.4%的GDP增长,相比德国0.6%、法国1.25%、意大利0.2%的数据表现存在比较优势。此外,英国当前利率水平处于0.75%,不同于德、法、意、欧央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水平的尴尬境地,这一点并不仅仅体现为英国相比之下拥有更大的货币政策空间,更重要的体现在于英国相比之下存在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例如欧央行由于过度透支了货币宽松工具,使得其货币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丧失了主动性,对于内外部风险的抗击只得靠经济内生性动力的发挥与外部市场风向的左右。 但相比之下,脱欧之后的英国不再遵从于欧盟货币政策体系的限制,使得英国金融业摆脱了欧盟单一监管及处置机制的限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更好的“对症下药”针对本国的需求,营造更加自由的市场环境,对英国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无疑将带来利好,进而巩固以服务业为主的英国经济的优势。 另外在贸易领域,以往作为成员国的英国不能随意的与其他的国家制定或建立贸易协议,必须由布鲁塞尔作为代表来进行对外商讨,这无疑限制了英国与其他经贸伙伴签订适合双方具体诉求的贸易协定,不利于英国构建以本国为核心的自贸体系。 而脱欧之后的英国,其制度的先进性、经验的丰富性、市场的自由性、服务的前瞻性、资源的禀赋性等各方面的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助力英国对于全球资本的吸引力,同时也使得资本可以更容易的进入英国市场。 因此,厚实的经济根基、自由的市场环境、经济的比较优势、潜在的政策空间使得脱欧之后的英国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能够表现出不亚于美国的市场形象,资本的青睐助力经济的改善,经济的改善强化风险的抵御,英国是否能够因此进入一个良性的正循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个新的全球资本避险港湾或将诞生。 变迁三:脱困欧元后,英镑酝酿的新趋势——美元的伙伴?欧元的对手? 早在英国脱欧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曾表示,支持新任首相约翰逊的脱欧协议,支持英国脱欧的选择,并表示愿意与英国在未来签订双边贸易协议助力英国抵御脱欧带来的经济阵痛。我们从此番表述当中不难发现英美双方存在的同盟联系以及美国对于英国战略地位的重视。 美欧双方貌合神离的背后,美国对欧洲的贸易压制、经济压制、利率压制都已经显而易见,但唯独欧元的存在使得美国在货币压制方面难以取得有效的成绩。主要的矛盾在于,欧元作为美元指数当中的第一大权重货币,其贬值的无奈使得美元贬值战略诉求的达成存在很大的障碍。而脱欧之前,英镑作为欧系货币之一,因货币政策、经贸关系、资本流动等多方面因素显现出与欧元较强的协同性,虽然作为美元指数当中的第三大权重货币,英镑并没有对美元的贬值诉求贡献明显的力量。 但英国脱欧之后,英镑将作为完全独立性的货币展现出新的面貌,并建立属于自身的支付结算体系。再此背景下,英镑的市场需求无疑将得到提振,原因在于英国拥有者相比其他欧盟国家更加健全的交易结算环境以及更丰富的品种选择,对于市场来说持有英镑所带来的便利性将因英国脱欧的达成而明显提高。 另外,从上文提及的变迁二与变迁三中我们也不难得出英镑及英镑资产未来潜在受市场青睐的预期。据此,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以及市场份额相较脱欧之前无疑将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个过程中英镑升值的预期是可以预见的。 而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两方面的推论,第一,英镑市场地位及份额的提升无疑会削弱欧元的竞争力,加上英国脱欧给欧元区经济带来的阵痛,欧元贬值压力难以避免,欧元的前途也将更加坎坷,其与英镑走势或在未来出现分化。第二,欧元贬值预期将给美元贬值的发挥制造更多阻力,但相比之下英镑升值预期的预见性更强,加之英镑未来市场份额大概率将会提升,笔者相信这对于美元来说是难得的东风,那么由此美元指数权重是否会因此得到调整,英镑会否超越日元成为美元指数第二大权重货币值得重点关注。 因为这样一来,英镑升值与美元贬值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会更强,而英镑的升值也有利于英国金融业对外扩张的便利,两者相辅相成之下,英镑最终的角色会更倾向于做美元的伙伴?还是欧元的对手?答案显而易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英国脱欧对于英国自身来说利大于弊的结论是可以确定的,虽然未来还有长达近一年的脱欧过渡期,这个过程当中英欧双边关系还有很多需要协调与沟通的部分,心怀叵测与礼尚往来之间还需要博弈与妥协。但欧盟,这个最早可以追溯到1957年的命运共同体在时隔60多年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第一位离开的成员,英国也毅然的放弃了佩戴了长达47年的联盟徽章,这个由“0”到“1”的突破将被画上划时代的重要标签。欧盟的命运未来几何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个由“28”(这里指欧盟的28个成员国)转为“27+1”的欧洲格局变迁,无疑将在未来产生无数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 英国的大门现在已经向我们打开,后脱欧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详情]

从重启回购操作到购买国债 26天内美联储经历了什么
从重启回购操作到购买国债 26天内美联储经历了什么

  文:火潋滟 新浪财经讯 美联储周五表示,将从10月中旬开始每月购买600亿美元美国国债,以重建资产负债表,避免9月货币市场动荡重演。 根据华盛顿发布的一份声明,美联储表示,其购买美国国债的行动将“至少延续到明年第二季度”。 美联储称,还将实施日常性的隔夜回购操作,并且每周都将实施两次14天期回购操作;这将至少持续至2020年1月份,以确保即使在需求高峰时期也有充足的储备。 从9月16日美国隔夜回购利率大幅飙升,美联储重启十年未做的回购操作,到如今的宣布购买国债,一共26天,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美联储到底经历了哪些事情?本轮操作的前因后果都有哪些?本文来一看究竟。 事件回顾:“美元荒”导致十年后再启回购操作 美联储的隔夜回购操作(Overnight Repurchase Agreement Operation),相当于中国央行的逆回购,美国商业银行将有价证券抵押给美联储,从而获得美联储释放的现金,完成向银行间市场“放水”的目的。 9月16日,美国隔夜回购利率一度大幅飙升,随后美联储重启十年未做的回购操作,利用正回购操作向市场注入531.5亿美元的流动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资金紧张局面。 随后几日,美联储连续向市场持续注入流动性,期间进行了数次14天期正回购操作。(详见下表) 来源:纽约联储官网 新浪债券整理 通过连续几日的注水,从十月一日开始,纽约联储提供的隔夜回购中,金融机构申请量均达不到其操作上限,说明美国隔夜回购市场上的美元供应量基本已经稳定。 累计金额不等于永久性投放 根据表格统计,截至10月10日纽约联储隔夜回购操作累计投放量共计9600.5亿美元,14天期回购量累计2204.5亿美元,两者共计11805亿美元。 但是要说明的是,隔夜回购仅仅是临时的流动性操作,当日投放的资金次日需要收回。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9月18日至9月25日,纽约联储每日均投放750亿美元,持续n天也只是注入750亿而不应该是n个750的累积。 不过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隔夜资金是滚动的,连续7天投放隔夜相当于投放了一个7天的回购,但是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来看,9月份和10月初的几次投放除隔夜以外还包含了一定量的14天回购。从央行资产负债表来看,逆回购投放这部分存量达到1800亿元,超过隔夜规模,也传递出了央行维稳的态度。 “美元荒”背后原因众说纷纭 针对近期出现的“美元荒”现象,市场分析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美国企业向财政部交季度税期来临,货币市场基金面临赎回,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下降。 2、季末监管窗口期来临,金融机构对于资产负债表扩张谨慎。 3、美国财政部780亿美元债券拍卖计划在9月16日结算,令大量机构抽离资金用于缴纳国债认购款,进一步加剧美国短期融资市场资金供给紧张程度。 4、美债收益率倒挂令越来越多的海外机构削减长期美债持仓量,美国银行等一级交易商不得不自掏腰包买入美债,从而令超额储备金长期维持低位,这可能导致隔夜回购利率异常飙升的频率骤增,进而迫使美联储频繁注入资金流动性解难。 5、英国硬脱欧风险下欧洲机构从美国撤离资金。 6、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导致中东国家从美国撤离资金。 7、美股大幅回调导致对冲基金争相筹资填补杠杆投资组合保证金缺口。  中信:缩表埋下“美元荒”伏笔 截至今日,“美元荒”的原因尚无定论。不过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对新浪财经表示,结合近阶段情况来看,我们觉得对于当前美国面临的美元荒问题,美联储前期的缩表进程给现在的美元荒埋下了一定的伏笔。今年八月份美联储宣布提前结束缩表进程,从2019年8月1日起停止缩减总的持债规模,从缩表已经造成的影响上来看,2017年底开始联储银行的储备金余额便开始快速降低,当前储备金余额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储备金水平相对较低,美国的政府债务赤字虽然已经很高但是预计仍将继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外部的冲击就容易造成因准备金不足导致美元流动性紧缺的情况。9月份出现的美元隔夜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认为是缩表导致准备金不足的根本原因叠加了国债拍卖结算的暂时性原因。 华创:美国货币政策框架遭受挑战 华创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则表示,此次美式钱荒的背后的原因主要还是美国货币政策框架遭受挑战,在2019年初已经出现过联邦基金利率突破利率走廊上限,利率走廊上限失效。 而这个挑战的本质,是美联储严重低估了美国金融机构对超额准备金的诉求,以及对流动性的诉求和依赖。 回购与买债均已出现,常备回购便利工具或不远 虽然纽约联储的一系列回购操作暂时缓解了流动性危机,但是回购操作的弊端已经显现,本周有3次14期回购到期,总金额为1390亿美元,极有可能再次让市场出现“钱荒”。而对应的,10月8日和10日,纽约联储均续作14天期回购。 因此,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联储表示,将从10月中旬开始每月购买600亿美元美国国债,以重建资产负债表,避免9月货币市场动荡重演。 金融博客Zerohedge的分析称,纽约联储今日进行的十年来首次隔夜回购操作,是美联储抵御美元资金短缺的第一道防线。如果“美元荒”持续出现,还有三种方法可以用:首先是启用回购操作,临时增加公开市场的特别储备;第二是购买国债,即永久公开市场操作,类似于直接量化宽松;第三是采用常备回购便利工具(SRF),在GC回购利率和联邦基金利率高于超额准备金利率的阈值时,“自动”向银行系统增加准备金。 此前,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威廉·达德利也建议美联储引入“常备回购工具”。  “缓冲派”则认为当前的“钱荒”源于银行的合规压力,即银行为达到监管机构对准备金的规定,不便拿出更多资金供给市场。拥有货币政策投票权的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埃里克·罗森格伦指出,美联储应专注于供应足够资金,让银行进一步充实准备金并建立足够大的“缓冲”空间。 目前,回购已经重启,国债也宣布恢复购买,至于未来会不会增加常备回购便利工具,或许不久会有答案。[详情]

中国中期第4次重组国际期货或再度失败 股价跌停!
中国中期第4次重组国际期货或再度失败 股价跌停!

  来源:新浪金融研究院  《前瞻》栏目 作者:冰辰  《前瞻》栏目致力于寻找市场潜在的投资机会和预见性的发现市场热点,为投资者答疑解惑。 新浪财经讯,9月25日晚间,中国中期发布公告称中止收购国际期货,中国中期重组国际期货连续剧“第四季”剧情反转,中国中期26日开盘跌停。  中国中期中止收购国际期货 2019年5月6日晚间,中国中期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将迎重大资产重组,拟发行股份购买国际期货70.02%股权,作价35.01亿元。同时,公司计划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募资不超过12亿元。中国中期重组国际期货连续剧迎来“第四季”。(中国中期先后在2008年、2012年、2014年三次对国际期货发起收购,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9月25日晚间,中国中期发布公告称,公司于 2019年 9 月 25 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中国证监会申请中止审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议案》,决定向中国证监会申请中止审查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这也预示着此次收购国际期货股权一事或再度宣告失败。       附件:中国中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向中国证监会申请中止审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 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公告 中国中期开盘跌停       同业比较:瑞达期货连续涨停未开板  南华期货16个涨停        今年8月底,南华期货成功IPO,为期货公司上市打开通道,并且一举斩获16个涨停,市值飙升至180亿。期货第二股——瑞达期货更是录得15个涨停,至今还未开板。 预计不能在规定时间向证监会提交反馈意见书面回复 申请中止重组 对于停止资产重组的原因,中国中期在公告中称,由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属于期货行业,尽管目前已有两家期货公司IPO 上市,期货公司 IPO 上市已不存在政策障碍,但是期货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实现上市还需符合《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具体事项还需进一步与期货及上市监管部门进一步沟通论证,沟通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公司预计不能在反馈意见规定的时间内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反馈意见的书面回复。 股价表现平淡 业绩遭“滑铁卢” 中国中期201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76.72%,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76.70%,业绩大幅下滑。 来源:Wind 据中国中期2019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公司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63.83亿元,净利润为-34.01万元,同比下降107.18%。在汽车行业景气度日趋下降的大环境下,专注卖车多年的中国中期2018年净利润同比已接近腰斩。 主营业务创收无望,中国中期不得不开始谋求转型,近几年他们屡作尝试,收购国际期货进军期货市场似乎成为他们目前唯一的“救命稻草”。 中国中期财务摘要 单位:万元(人民币) 来源:Wind 蹭的都是热点 新布局业务均未创收 1)从供应链金融到5G 什么热门就布局什么 不得不说中国中期在公司战略布局上总是能站在时代前沿,战略选择也总能够紧跟时下热点,翻阅其近三年的财报我们发现,中期抓住了2016年O2O、2017年供应链金融以及2018年的5G等业务风口,在这些热点产业上均重点布局。 2)新布局业务均未创收 对于目前主营的汽车业务,中国中期希望借助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后又希望借助此平台推广中期移动业务和供应链金融业务,同时发展汽车金融业务,但收效甚微。目前该APP上主要分为期货、中期医疗、移动通信业务,更像是一“碗”大杂烩,而且口味(体验)极差。 虽然通过参股中期移动进军移动互联网线上金融等业务,但目前中期移动主要通过转售联通的蜂窝移动通讯业务来获取收入,而且2018年净亏损高达4417.9万元。中国中期2018年在供应链金融上的尝试也因重组计划搁浅,期间并未为公司带来明显收益。 但是,公司的战略应是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如果布局缺乏远见,想到什么就做什么,那无异于是在拿股东的钱来冒险。一个三心二意的人往往难以成事,三天两头改变战略的公司恐怕也难逃此劫。因此,近几年其财报中所提出的公司战略愿景虽然听起来都十分美好,但至今仍未有真正能为公司带来利润的落地项目。 今年,中国中期的战略又转向5G等现代化服务业务,并拟作价43.7亿元收购国际期货,向期货业务转型,这次尝试会有什么不同吗? 3)换汤不换药 依然在“老路”上“奋力前行” 虽然中期年年都提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但是其人员数量和结构在过去三年并没有明显改变。也就是说,虽然公司战略改变频繁,但公司的人员结构却并没有做出对应的改变。虽然其发展战略倾向于逐步剥离汽车销售业务,向高新产业转型,但销售人员数量却相当稳定,负责技术的人员数量却没有多少变化。从职工学历构成而言,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职工占比超过半数,研究生近三年稳定在4人以内,公司似乎并没有为进军高新产业作出相关人力资源上的补强。 来源:新浪期货 来源:新浪期货 虽然中期每年都有新的战略布局,但业绩构成却基本没有变化。其收入仅包括营业收入和投资收益两项,投资收益基本来自于按持股比例确认的对国际期货的投资收益。 主营业务深陷困境 国际期货成“救命稻草”? 在2017年完全剥离了物流业务后,中国中期的主营收入就完全来自于汽车服务收入,2018年汽车销售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超过85%,但该业务的销售毛利率仅为1.42%。相比于零售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的21.25%,相差极大。 在主营业务利润极低甚至亏损的时候,其营收本身也增长乏力。在2009-2016年期间,中国中期营收基本徘徊在9000万元,近两年已经快速跌至六千万元左右,营收均值跌幅高达30%。 来源:Wind 从下图中国中期的总收入构成可以看到,2017年后公司的收入基本来自汽车服务业务和对于国际期货的投资收益。中国中期营收下滑,利润率低下,同时由于汽车销售竞争激烈,盈利能力的提高也极其困难,目前营业利润率仅为-18.57%。中国中期的净利润仍能维持在正值,完全是依靠对于国际期货的投资收益。 来源:新浪期货 2018年其营业收入6654.89万元,营业总成本却达到了7617.58万元,主营业务亏损超过962万元。但由于对国际期货的投资收益为2539.34万元,所以净利润为1518.47万元。所以,随着中国中期主营业务开始转向亏损,说明战略布局的不断调整并没有带来于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公司业绩的急剧下滑。  业绩持续承压现金流“告急” 财务状况堪忧 作为一家已经上市多年的处于成熟期的公司,维持稳定的现金流对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据年报数据显示,中国中期的经营现金流在过去五年中有四年是负值,财务状况令人担忧。 来源:新浪期货 来源:中国中期2018年年报 国际期货“含金量”较低 难当业绩“重任” 目前,各家期货公司都在创新业务上攻城略地,传统业务如经纪业务的营收增长已经乏力。我们曾在《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上篇)》中分析得出期货行业传统经纪业务已经出现了同质化严重,居间人增多,同业竞争激烈的趋势,恶性竞争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持续下降的结论。 国际期货作为中国中期目前的利润倚靠以及未来战略的“救命草”,自身情况却不容乐观。在期货行业传统经济业务获利空间受到压榨的大环境下,国际期货2018年营业收入虽然小幅上升,但是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38.85%,同样存在盈利大幅下滑的问题。 来源:新浪期货 同时,从下图可以看到,目前创新业务已经成为推动期货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越是在创新业务上加码,期货公司的营收增长往往才能更快增长。然而,在国际期货的营收构成中,期货经纪业务和利息收入各占50.46%和48.91%,这也意味着国际期货在传统经纪业务之外,几乎没有在创新业务上进行布局,增长前景堪忧。 事实上,近些年国际期货净利润始终在1.2亿元附近徘徊不前,相比于同行业,盈利能力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来源:新浪期货 依据汇丰前海出具的《估值报告》,国际期货100%股权价值的估值为437,312.47万元,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增值288,813.81万元,增值幅度为194.49%。本次交易国际期货70.02%股权的交易对价为350,099.48万元,较估值结果再溢价14.33%《中国中期拟豪掷43.7亿元并购国际期货 三大疑团待解》,增资将全部用于国际期货的资本金补充。 我们曾在《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上篇)》一文中分析得出,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占用了期货公司大量资金,也为期货公司营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风险子公司的业务基本集中于仓单质押和贸易非标业务,新增资金还是投向了资金占用率高,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并没有为期货公司创造新的强劲的利润来源。国际期货真的值得如此高的溢价吗?几乎不接触风险管理业务的国际期货真的需要如此多的资本金吗?      背景补充:中期并购国际期货背后的真实意图值得深思 在中国中期发布收购公告的前八天,其股价出现了连续下跌,累计跌幅达34.13%。而股价在公告发行当日(5月7日)及5月8日累计涨幅达到8%,说明市场对该笔并购操作仍抱有期待。 下图所示为中国中期近三次发布收购国际期货公告的时间点,可以看到的是,前两次发布公告的时点总是在股价大幅下跌之后,最近这次也是发布于股价8日内暴跌34%之后。每次收购公告发布之后中国中期的股价均能大幅拉升。此前也有媒体报道该公司有实控人借重组题材进行清仓式的连续减持、套现超过合计14.3亿元中国中期股票的前科《中国中期重组国际期货“第四季”来了 都是骗?》。这让我们不得不担心中国中期再次试图重组是否还存在其他的意图。 [详情]

美国经济学家:全球利率崩溃可能使投资者陷入崩溃
美国经济学家:全球利率崩溃可能使投资者陷入崩溃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9月24日,美国经济学家、著名财经评论员拉里·莱特(Larry Light)在接受美国杂志《财富》专访时表示:全球利率崩溃可能使投资者陷入崩溃。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和各国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降至零甚至负利率。十年后今天,全球降息潮再次来临,而长久低利率将带来重大不利影响,并最终使投资者陷入崩溃:第一,低利率扭曲了收益率曲线,这可能会加速衰退。第二,它刺激公司进行盲目的借款,这将导致债券收益继续下跌。 全球降息潮或已开始 截至9月末,包括美联储与欧洲央行在在内的19家各国央行已经降息。同时,日本央行等正在考虑跟随降息或实施量化宽松。华尔街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发出不断降息的呼声,更不用说特朗普天天炮轰美联储。债券公司Pimco全球经济顾问约阿希姆·费尔斯(Joachim Fels)表示,美联储的举动可能是“下一个宽松周期的开始”。全球的宏观数据正在将利率推低至历史最低点。 其实就在2018年底之前,美联储一直在逐步提高利率,以期将利率恢复到更正常的水平。而低通货膨胀改变了加息的前景,并迫使美联储在本不高的利率基础上开始降息。低利率意味着美联储作的货币工具操作空间较小。更重要的是,如果经济衰退爆发,低利率将使经济更接近通缩。 收益率曲线反转倒挂 正如许多市场观察家所指出的那样,扭曲的收益率曲线(短期债券收益率超过长期收益率)令人担忧。收益率曲线在5月份反转,三个月期国库券高于十年期国库券。这很重要,因为曲线是倒挂的,这在经济上等同于癌细胞病变:注定要灭亡的迹象。倒转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衰退,Nataxis美洲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拉沃尼亚(Joseph Lavorgna)说:“收益率曲线倒挂既是衰退的预测者,也是衰退的创造者。” 经济下滑及降息背景下,大量市场需求增加了长期债券价格,尤其是外国投资者寻求国库券的安全性。并且由于其国内利率低于美国,美国国库券利息支付相对较丰厚。因此长期债券收益率受到巨大需求的压制,十年期收益率降幅明显大于三个月期。在本年初,三个月的收益率为2.42%,十年的收益率为2.66%。现在,三个月期为2.05%,十年期为1.73%。换句话说,短期国库券下跌0.41个百分点,而长期债券下跌0.93个百分点。 企业借贷过多 借贷,俗称“杠杆”,是一种古老的购买大型重要商品的方式,对于企业建立和创造收入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些情况想,举债是为股票回购提供资金支持,以支撑股票市场价格。截至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公司的企业非金融债务已激增至创纪录的9万亿美元,这比大萧条之前都要高。咨询公司德勤(Deloitte)认为,低成本资金是债务增加的主要催化剂。就投机债券(又称垃圾债券)而言,其与可比美国国债的息差一直低于四个百分点,直到最近才勉强达到五个百分点的息差。不过,历史平均息差水平几乎是该水平的两倍。 因此,在某种程度而言,当衰退不可避免来临时,债券收益还将进一步下跌,投资者的痛苦也会随之而来。[详情]

澳联储主席:澳大利亚经济温和转折 未能预示即将降息
澳联储主席:澳大利亚经济温和转折 未能预示即将降息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下周二(10月1日),澳洲联储将进行新一期议息会议。在本周二晚(9月24日),澳大利亚联储主席洛伊(Philip Lowe)在新南威尔士州Armidale发表了议息会议前最后一次讲话,重申其经济正处于“温和转折点”,几乎没有迹象表明降息即将到来。 三度重申低利率的长期趋势 Lowe讲话中说:“在下周的会议上,我们将再次对本月数据进行评估。尽管我们正处于一个温和的转折点,并期望增长回升,但这种增长的强度和耐用性仍有待观察。”而澳洲联储在今年6月和7月连续两次降息,将基准利率降至1%,并重申了低利率的长期趋势。 利好措施下,经济将温和回升 Lowe在预测经济好转时指出,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长强于2018年下半年,并称澳储行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澳大利亚经济将“进一步温和回升”。这是基于他经常提到的利好因素组合:退税、降息、货币疲软、基础设施及矿业投资。 据预估,政府的现金退税将提高家庭总收入0.6%,过去的经验表明,约有一半的退税将被花费。连续降息已经开始出现在刺激悉尼和墨尔本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增强,但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流经整个经济,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不愿如此迅速地再次实施宽松。 解决就业,仍需更多努力 本月美国和欧洲对国际动荡的反应有所缓和,从中美对抗,英国退欧,到日韩争端,均不利于投资。Lowe指出:“尽管澳大利亚的浮动汇率为其提供了一些政策上的灵活性,但是解决全球低利率的问题也很重要。如果企业有信心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岗位,我们所有人都会过得更好。鉴于澳大利亚强大的基本面,这不是不可能,但需要不断的努力。”[详情]

新西兰联储:维持基准利率1.00%不变
新西兰联储:维持基准利率1.00%不变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9月25日早10:00,新西兰联储宣布保持官方现金利率(OCR)1.00%不变。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8月《货币政策声明》以来的新信息并不能对货币政策前景进行重大改变,如有必要,仍有更多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来支持经济并维持通胀和就业目标。 货币政策委员会表示,通货膨胀率处于目标范围内,但仍低于2%的中点。全球贸易和其他政治紧张局势仍在加剧,并继续压制全球增长前景,从而削弱了对新西兰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新西兰的商业信心仍然很低,部分反映了某些部门的政策不确定性和低利润率,并且正在影响投资决策。全球长期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附近,与未来预期的低通胀率和增长率相一致。因此,可以预期新西兰的利率将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展望未来,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较低的利率和增加的政府支出预计将在明年支持国内需求的回升。低利率刺激了家庭支出,同时企业的投资动机将随着需求增加而增加。需要将OCR保持在较低水平,以确保通货膨胀率升至目标范围的中点。如有必要,仍有更多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来支持经济并维持我们的通货膨胀和就业目标。[详情]

澳洲经济学家:澳洲联储被迫走低利率之路
澳洲经济学家:澳洲联储被迫走低利率之路

  新浪财经讯 Business Spectator网站联合创始人、The Australian副编辑、高级经济学家史蒂芬·巴索洛梅斯,9月24发表观点认为:澳联储的基准利率仅为1%,正面临着进一步降低利率的压力,这不仅是因为澳大利亚经济不景气,更是由于全球降息环境下,澳洲联储或被迫走向低利率之路。 澳洲联储或被迫降息 本月我们已经看到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从负0.4%降低至负0.5%,并重新引入量化宽松政策,即每月购买200亿欧元的债券。上周,美联储将其联邦基金利率年内第二次下调25个基点,幅度在1.75%至2%之间,且它也正在考虑重新启动其量化宽松计划。上个月,新西兰储备银行将现金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降至1%。澳洲联储行长菲利普·洛(Philip Lowe)表示,我们可能会看到澳大利亚的负利率,并且澳联储一直在研究自己的量化宽松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澳洲联储面临的问题是,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相比,澳大利亚是发达经济债券市场中,为数不多的收益率曲线上、利率为正的国家。随着欧元区和日本收益率曲线处于负数区域,资本正被澳大利亚这样收益率为正的市场吸引,从而推高其货币降低其利率。 降息效果可能并非所愿 银行通过获取存款发放贷款,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息差收益来赚钱。当贷款利率下降到接近零或更低时,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和获利能力就会消失,其贷款动机也会消失。量化宽松是一种试图强迫银行放贷而不是将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的机制,但是如果放贷没有利润,那就没有太大的动机。 受到不利影响的不仅是银行,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表都受到挤压。保险公司持有股东资本和储备金来支持其债权债务,并将其资本和储备金投资于低风险的固定利率证券,例如政府和AAA级公司债券。在收益率曲线平坦的低利率至负利率环境中,用于评估其债权债务的折现率降至可忽略不计的水平,这将导致债务价值升高,而保险公司在投资组合上的收益却更低。 宽松政策带来负面影响 紧随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脚步,澳洲联储正在将基准利率逼近于零并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这样的尝试并非没有缺点:自2014年以来,欧洲央行就一直实行负利率,并于2015年启动了量化宽松计划,而日本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负利率提高储户成本,叠加非常规政策产生的危机感,可能对信心和消费者支出产生持续负面影响。 澳洲联储无疑希望自己在货币政策道路上有选择空间,但是,由于发达世界其他地方恢复了十多年前的宽松政策,澳洲联储别无选择。[详情]

Markit经济学家:德国经济比预想更糟糕
Markit经济学家:德国经济比预想更糟糕

  新浪财经讯,北京时间9月23日(星期一),IHS Markit公布德国及欧元区PMI指标,新数据显示,欧元区的经济引擎正在以比人们所预料更糟糕的速度下降,并且它正在将其他欧盟国家拉入泥潭。 数据:欧盟各国经济几乎全线下挫 周一发布的IHS Markit欧元区综合PMI显示,欧盟的制造业产出降至81个月低点。服务业也在萎缩。受全球贸易战,英国退欧的不确定性以及欧洲消费者和企业的消费能力衰退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八月份新的商品和服务订单也在下降。 欧盟各国的经济前景几乎全线下挫,但不断恶化的德国数字尤其令投资者大跌眼镜。IHS Markit数据显示,德国8月份的服务业放缓至过去三年来最差的速度。出口拉动型经济的制造业表现甚至更糟,连续第八个月下滑,并经历了自2012年7月以来最大的一个月跌幅。 情况不仅于此,这还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工厂和服务业订单的缺乏阻碍了就业市场,失业率恢复到了2015年的最低水平。招聘冻结反过来加剧了通货膨胀。疲软的价格压力导致GDP趋于零增长。现在,人们越来越担心19国集团将走向衰退,前景变得越来越黯淡。 经济学家:经济情况比预期更糟糕 周一欧洲市场开盘,欧元汇率跌破1.10美元,距52周低点仅半美分。本月欧洲央行将基准存款利率降低了10个基点,并恢复了量化宽松政策。即将离任的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表示,该计划要求欧洲央行每月购买欧元区国家的债券220亿欧元,直到购买开始加剧通货膨胀率。 IHS Markit首席商业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姆森(Chris Williamson)表示:“调查的详细信息表明,未来几个月,经济倾向于收缩。最具有说明性的是,新的商品和服务订单已经以自2013年中期以来的最快速度下降,这表明除非需求恢复,否则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寻求减产。” IHS Markit首席经济学家菲尔·史密斯(Phil Smith)谈到德国时表示:“经济正步入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按照目前的走势,在2019年底之前可能看不到任何增长。”他继续说:“制造业数字简直糟透了。贸易摩擦、汽车行业前景低迷、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都使订单量陷于停滞甚至负增长,9月份制造业的表现是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差的。”[详情]

荷兰ING集团:欧洲央行的宽松政策可能会适得其反
荷兰ING集团:欧洲央行的宽松政策可能会适得其反

  新浪财经讯,9月24日星期二,荷兰ING集团主席汉斯·维耶斯(Hans Wijers)在新加坡峰会接受CNBC采访时说:“我们不相信欧洲央行的当前努力将取得预期的效果……给我们的印象是,现在使用这一工具,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超过正面影响。” 在上周四(9月19日),欧洲央行宣布了一系列新的量化宽松计划,以促进经济增长。这些措施包括将其主要存款利率降低了10个基点,至创纪录的-0.5%的低点,从11月1日开始每月购买价值200亿欧元的证券等。 维耶斯表示,欧洲中央银行最近采取的刺激欧元区经济的努力可能不会奏效,实际上可能因抑制增长而适得其反。因为“实际上,这可能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人们实际上会增加储蓄,而不会增加投资。”他说:“货币政策有其局限性,我们不认为这种冲动会增加投资,也不会激励人们消费更多。随着货币政策“伸展”到极限,财政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将再次启动欧洲经济。” 其他专家也对欧洲央行的最新举动表示怀疑。一些人指出,将利率维持在负数范围内更长的时间会进一步损害银行的盈利能力。尽管中央银行试图通过引入两级利率体系来减轻放贷人面临的一些压力,但这仍然是一个尝试。分级利率实质上允许银行隔夜持有多余现金而无需支付罚款。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之际,正值英国脱欧和贸易冲突导致制造业低迷和商业情绪疲弱之际,欧元区经济面临更大的衰退风险。事实上,英国脱欧的进展是维杰斯担心的事件,他表示:“我对英国脱欧本身感到担心,这将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我们正在接近衰退,若英国无协议脱欧可能会使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详情]

道明证券: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预计1.8%
道明证券: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预计1.8%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本周五(9月27日)晚20:00,美国商务部将公布8月PCE物价指数。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宏观策略师奥斯卡•穆诺兹(Oscar Munoz)指出,8月份PPI和CPI数据的细节表明,美国核心通胀可能微升0.2%,较上年同期的1.6%提升至1.8%,这将是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穆诺兹表示:“ 8月份核心物价的上涨部分反映了暂时性因素的持续正常化,这对第一季度的价格造成了压力。特别是自五月份的低点以来,服装价格一直在快速上涨,机票价格持续上涨。8月份增速应该是自2012年以来最快的速度,鉴于8月至10月的有利基数效应以及基础价格的当前动能,核心PCE物价指数可能会在第四季度达到2%。另外,由于食品和能源价格仍是不利因素,整体通胀预期仅同比上涨0.1%至1.5%。” 穆诺兹同时提醒道:“尽管已接近2%的目标,但我们预计美联储在短期内仍将关注增长前景的风险。实际上,我们认为鲍威尔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试图确保通胀目标的不对称性时,更愿意暂时超过2%。”[详情]

美联储Bullard:主张2019年再降息25个基点
美联储Bullard:主张2019年再降息25个基点

  新浪财经讯,北京时间9月23日星期一,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美联储FOMC委员James Bullard向Effingham County商会介绍了“美国货币政策的最新发展 ”。Bullard表示,由于全球贸易制度的不确定性,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继续面临经济放缓的风险,通胀和通胀预期仍未达到设定的2%目标,但FOMC正试图通过在大幅改变货币政策来确保目标。Bullard并主张FOMC应在2019年末再降息25个基点。 Bullard指出:“相对于2017年和2018年,美国经济正在放缓,经济下行风险可能会超出预期。这将使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更难以实现其2%的通胀目标。”Bullard认为当前下行风险包括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和美国制造业收缩;放慢美国商业投资;以及收益率曲线倒挂。并且这些下行风险是相互关联的。这似乎表明美国的货币政策可能对当前的环境过于严格。 关于美国的货币政策,Bullard指出FOMC意识到了不断上升的下行风险。他解释说,在2019年上半年,尽管FOMC未更改政策利率,但开始计划降低政策利率的上调幅度,并且还制定了一项计划以停止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缩减。在7月30日及9月17的会议上则开始降低了政策利率。 Bullard表示,这一改变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远不止是最近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因为在2018年年底时的预期还是“FOMC将在2019年进一步升息”。他说:“最重要的是,今天美国的货币政策比去年年底宽松得多。”[详情]

日本:9月制造业PMI降至48.9 再次低于50枯荣线
日本:9月制造业PMI降至48.9 再次低于50枯荣线

  新浪财经讯,北京时间9月24日(星期二)上午7:30,Markit公布日本9月PMI初值。数据显示:日本制造业PMI从上月的49.3降至48.9,再次低于50枯荣线。服务业PMI从8月的53.3降至52.8,综合PMI从8月的51.9降至51.5。IHS Markit经济师乔·海斯(Joe Hayes)表示:“PMI数据说明,贸易关系、英国退欧、及日韩之间的外交争端等不确定因素,凸显了日本制造商面临的强劲外部阻力。” 具体而言,国际贸易局势继续影响着新增出口订单,上个月出口和进口均以两位数的速度下降,在价格方面,产出品价格的通货膨胀有所减弱,而投入品的价格却在不断攀升。制造业PMI下降至48.9,为近7个月以来低点。展望未来,受到四季度加征销售税以及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在9月份下跌。[详情]

欧元区:9月综合PMI跌至50.4 为2013年以来最低水平
欧元区:9月综合PMI跌至50.4 为2013年以来最低水平

  新浪财经讯,北京时间9月23日(星期一)下午16:00,Markit公布欧元区PMI相关指数。数据显示,欧元区综合PMI从上月的51.9降至9月的50.4,低于市场预期的51.9。随着制造业下滑加剧(制造业PMI从8月份的47降至45.6)和服务业增长放缓(服务业PMI从53.5降至52.0),本月的综合PMI是2013年6月以来最低值。据Markit Economics报道,受到就业增长减弱的叠加影响,市场情绪仍为七年来最低。 IHS Markit首席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评论道:“随着制造业下滑的加剧,欧元区经济几乎陷入停滞,第三季度欧元区GDP总值预期仅增长0.1%,制造业状况越来越糟,经历了自2012年以来的最大滑坡,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下跌趋势正在扩散到服务业:服务业的增长率现已放缓至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 调查的详细信息表明,未来几个月,经济倾向于持续收缩。新的商品和服务订单已经以2013年以来最快速度下降,这表明除非需求恢复,否则企业将越来越多寻求减产。[详情]

德国:9月综合PMI跌至49.1 为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
德国:9月综合PMI跌至49.1 为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

  德国:9月综合PMI跌至49.1,为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 新浪财经讯,北京时间9月23日(星期一)下午15:30,Markit公布德国PMI相关指数。数据显示,德国综合PMI从上个月的51.7降至9月的49.1,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1.5,为2012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该数据为六年半来首次收缩至枯荣线50以下。其中,制造业产出收缩至十年来最低水平(制造业PMI从上月的43.5降至本月41.4),服务业增长为近9个月低点(服务业PMI从54.8降至52.5) Markit制造业PMI从前一个月的43.5降至9月的41.4,低于市场此前的预期值44,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月份。工厂订单连续第九个月萎缩,失业率增至2010年1月以来最高。此外,受到贸易不确定性和对汽车行业经济前景的担忧,市场情绪维持在2012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另外,Markit服务业PMI从上个月的54.8降至2019年9月的52.5,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4.3。 IHS Markit 经济学家菲尔·史密斯表示:“围绕贸易战的所有不确定性、汽车行业前景低迷以及英国脱欧的影响,9月份,汽车业的表现是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差的。随着德国就业岗位增长停滞,以国内为导向的服务业失去了增长的主要支柱之一,四年半以来,德国服务业首次下滑,这表明德国的各地需求已经开始恶化。”受此影响,截至发稿前,欧元/美元已经下跌至1.0982,并且仍在继续。[详情]

机构:新西兰联储本月将维持利率不变 11月再降息25BP
机构:新西兰联储本月将维持利率不变 11月再降息25BP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本周三(9月25日),新西兰联储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测,新西兰联储本月将维持基准利率1%保持不变,但为进一步宽松政策敞开大门。 ASB首席经济学家尼克·塔基(Nick Tuffley)预计,本周三新西兰联储不会采取任何行动。他表示,最近的事态发展符合新西兰央行的前景和假设,这表明有时间监测八月份降息的影响,并等待贸易紧张局势和英国退欧的进一步明朗化。Tuffley还预计11月将下调25个基点,并表示“利率可能在2020年进一步下降的原因有很多。” ANZ Bank新西兰首席经济学家沙龙·佐纳(Sharon Zollner)也预计,周三的议息会议不会采取任何行动。但是,Zollner预计联储将在11月和2月再降价,然后在5月再次降息,从而将官方现金利率降至0.25%。她说:“如果前景允许,新西兰储备银行将重申其进一步削减的意愿。展望未来,我们相信1%的基准利率不会是这个周期的低点。全球前景疲软,商业活动前景不佳以及银行资本金要求的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不利因素,因此需要更低的利率抵消风险。” Capital Economics认为周三降息的可能性很小,特别是因为第二季度0.5%的经济增长与央行的预期相符。但是Capital Economics表示,2月降息似乎比11月降息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我们怀疑11月会议之前发布的数据还不足以促使降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示新西兰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它强调说:“只有在宏观经济政策支持及时增加的情况下,才有望保持经济增长。” 此前,新西兰储备银行在8月的会议上将其官方现金利率降低了50个基点,至创纪录的1%的历史新低,而市场此前预计降息幅度较小,为25个基点。这是自5月份以来首次降息,旨在全球经济活动减弱和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下支持通胀。决策者暗示可能进一步降息。从1985年到2019年,新西兰的平均利率为7.26%,在1985年3月创历史新高67.32%,在2019年8月创下历史新低1%。[详情]

西太平洋银行:澳洲联储或于10月1日下调基准利率25BP
西太平洋银行:澳洲联储或于10月1日下调基准利率25BP

  新浪财经讯 周一早间,西太平洋银行发布了其先前对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降低25个基点(bps)基准利率的估计。该银行引用了最新的货币政策会议记录,以支持他们的预期。 西太平洋银行表示:“澳联储将在10月1日降低基准利率25个基点,并在2020年2月4日再次降低25个基点。”并表示“最重要的进展是9月的澳洲联储会议纪要。” 上周二,澳洲联储公布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澳洲联储决定将现金利率维持在1.00%不变。成员们认为,澳大利亚需要延长低利率,才能在实现充分就业和通胀目标方面取得持续进展,并在需要时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长期实现通胀目标。 据此,西太平洋银行认为:“澳联储董事会9月会议的会议记录包含与8月会议记录类似的主题,但表明执董会承认它已接近下一步政策行动。”据彭博社采访,此次预测更新了西太平洋银行5月24日的先前会议预测,而当时西太平洋银行是唯一预测利率将跌至1%预报机构。 就在今天早上同期时间,澳联储公布澳大利亚9月制造业PMI初值,数据显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上个月的50.9降至2019年9月的49.4,低于市场预期的50.9。这是自2016年5月开始调查以来,制造业出现的第一次低于50枯荣线。澳联储解释道,因为生产、新订单和出口均在上个月有所下降,而就业率自5月以来首次下降,导致制造业PMI初值低于预期值。 但同时,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显示,服务业PMI从8月的49.1升至9月的52.5,表明服务业务活动有所反弹,新订单增长加速。综合PMI从前8月的49.3增至9月的51.9。总体而言,新订单增长有所回升,信心得到了增强,但创造就业机会的速度有所放缓。 [详情]

独家解读:换个角度看全球降息的分化及演变
独家解读:换个角度看全球降息的分化及演变

   相关阅读:一图纵览:2019年全球央行降息日历 作者: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 孙斌 年初以来降息的新兴市场国家中普遍存在降息对于流动性释放的效果不明显;资本对实业资本的青睐并没有因降息而提升;债权等避险资产受青睐度明显提升;部分国家与外部利差的收窄导致资本外流加剧。因此,“降息潮引发宽松潮”这样的说法显然存在偏颇,其意义及效果明显受制于国家资质、内外环境以及经济特点。 新浪财经讯,2019年以来,一股全球降息潮流开始逐渐蔓延,自1月加纳降息以来,截至8月全球已经有超过25个国家先后宣布降息。 纵观整个降息大军,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特点所在:其一,本轮降息潮的各个主体中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主;其二,本轮降息潮并非发达国家率先降息的带动作用所导致,相反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降息时间普遍偏后,似乎体现出一定的被动型;其三,各国央行降息对于汇率、资产价格、贸易等领域的影响多显现反常规性。这三大特征正体现出了当前市场环境的异变性、异常性、异同性,因此识别市场现象背后的逻辑及未来影响需要我们突破常规理论,更加结合实际及本质加以分析及论证,以此作为审视及明确我国政策预期的有力参考。本文笔者将结合对于2019年以来全球降息潮的观察及探究分享其中带给我们的启迪。 降息潮是否等于宽松潮需差别看待 从传统角度来看,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中偏中长期的一种关键的价格型工具,市场往往直接将其与货币的宽松与紧缩紧密相连;但问题在于降息本身作为一种货币宽松政策,其定性虽无可厚非,但能否达成流动性的实质宽松,尤其是衍生性的效果却并非完全肯定,其与央行直接或间接型投放等数量型工具有本质区别。 我们以2019年以来降息次数最多的印度为例,印度央行分别于2月7日、4月4日、6月6日以及8月7日进行了4轮降息,整体幅度达到110个基点,而观察相应节点的前后的M2总量变化可以看出,除2月7日首次降息对流动性有较为显著的刺激之外,后3次降息对流动性的刺激效果并不明显。这表明降息虽然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经营成本,但并没有有效提升资本活跃度。究其原因在于印度经济自身内生性增长动力较为薄弱而长期过度依赖出口的特性,全球贸易环境的恶化无疑对印度经济造成压力;加上3月美国计划取消印度的贸易最惠国待遇引发印度经济预期进一步悲观,由此造成降息并没有刺激本国的资本扩张,相反却造成了印度对外利差的降低,加剧了资本外流,甚至反造成了流动性萎缩。 我们从印度2019年贷款增长以及资本流动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以3月底美国计划取消印度贸易最惠国待遇的时间点作为分水岭,可以明显看出2月7日的降息确实对于提振印度M2规模以及维持贷款增长有正向作用,之后于4月4日、6月6日、8月7日的3次降息所起到的效果对比差异性极其明显,且加剧印度资本外流,同时伴随股市下跌、债市高涨,这无异于“凯恩斯陷阱”现象的重演。 然而印度并非个例,这种现象在年初以来降息的新兴市场国家中普遍存在,其所体现的结果大致为:降息对于流动性释放的效果不明显;资本对实业资本的青睐并没有因降息而提升;债权等避险资产受青睐度明显提升;部分国家与外部利差的收窄导致资本外流加剧。因此,“降息潮引发宽松潮”这样的说法显然存在偏颇,其意义及效果明显受制于国家资质、内外环境以及经济特点。尤其是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发达经济体协同搅局等因素的发酵下,降息对于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产业技术竞争力较为薄弱的经济体而言反效果尤为突出。 降息潮或加剧不同经济体及市场预期的分化 上文提及降息的效果因经济体资质差异所显现的效果有所不同,其集中的体现在市场对降息本身的反应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改变。传统认知上,降息对于一国风险资产的提振有直接的效果;但今年以来,市场的实际表现却出现了明显的反差;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取决于不同经济体之间资质的差异性所带来的预期分化、资产定性所导致的,且由于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全球普遍的降息或将加剧分化的演变。 典型的代表例如美国,其新经济的定义以及其作为全球经济动荡主要的搅局者及受益者,这令其经济本身鹤立鸡群,比较优势显著,“假危机,真强劲”或为当前美国经济较为贴切的形容,这直接导致美元、美债、美股兼具了风险性与避险性的双重特点。在此基础上,降息本身的意义对于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而言,就与对于诸如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形成明显差异,用比喻的话前者意义更贴近为“经济保健品”而后者更倾向于“经济强心针”。 另一方面,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的放缓,这对于对外依存度较高且产业质量及水平较低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其负面影响显著大于内生性增长较强的发达国家。从下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印度已经逐渐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需求来源,同时也是近两年来美国贸易制裁主要针对的对象,两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所带来的需求下降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无异于“马失前蹄”,短期内很难找到其它需求来弥补缺口;经济增长引擎的缺失或弱化使得即使相应国家动用降息手段也难以改善,好比给一辆发动机故障的汽车平添燃油也无济于事。 基于上述逻辑,降息潮的出现给美国带来利率调整空间,这使其配合舆论炒作及技术手段形成助推美元贬值、改善利率环境、带动降息持续的良性循环。但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未来所带来的确实利差收窄、资本外流、赤字抬高的恶性循环,这将加剧资本对于避险资产的青睐程度。我们从年初以来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无风险收益率大幅下行;国际黄金价格显著上涨;美、欧、日股市调整中总体上涨与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大幅动荡整体下跌;发达国家资本流入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出格局的对比等现象中足可以看出端倪,而如果降息潮持续则无疑会加剧这种分化的演变,这需要我们理性的看待及警惕其中的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需求的主要来源 综上所述,我们不由得对2019年以来的全球降息潮未来将如何演变做重新的审视。 首先,全球降息潮是否将会延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未来是否对新兴经济体刺激经济以及争夺贸易市场的主动调整有利,尤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借机达成自身战略诉求的偏被动把握,转变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引导分化加剧的主动调整,这与新兴经济体的被动跟随需要关注;从这一角度看,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或将得以巩固。 第二,新兴市场国家会否调整思路应对经济恶化?事实证明虽然新兴市场国家单纯动用降息手段的效果不及预期,甚至可能会酿造更大的风险;但另一方面也会推升新兴经济体政策经验、策略的进步升级;我国8月以来实施的LPR改革无疑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其对于其它市场的示范性及参考性以将对于降息潮的延续与否带来影响。 第三,由于降息潮引发的市场分化值得警惕。降息作为中长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传统意义上对提振一国经济、改善实体成本、优化汇率服务贸易等无疑有正面作用,但其实际效果及影响却与现实环境、国家资质、经济特点、风险来源等因素有着紧密联系,甚至导致分化产生,需加以全面性、综合性的考量及审视。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环境仍在持续恶化,市场逻辑及现象的反常规性、无参考性多有发生,我们通过对2019年以来全球降息潮的分析提出种种预期及猜想,同时也再次认识到对自身资质以及环境特点认知的客观,勇于突破常规,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降息潮是否会延续本身是否重要或许已经不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重要的是当前的趋势给我国创造了吸引资本加强合作的重要机遇,但也必然加大市场潜在的风险是值得警惕的。而提振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苦炼内功是核心依托,也是我们动用内部可控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重要思路,这是我国巩固市场地位,优化对外合作的有力保障。[详情]

全球负利率时代 谁将是下一个黄金资产
全球负利率时代 谁将是下一个黄金资产

  文:火潋滟 本周,德国以零利率发行超长债券,欧洲部分国家进入国债“负时代”,美国国债虽然还保持正收益,但其收益率正在快速走低。全球“负利率”的时代,谁将是下一个黄金资产呢? 新浪财经讯 据海外媒体报道,德国在当地时间21日以零息票面利率发行20亿欧元的30年期债券,这是德国历史上首次以零利率发行超长债券。该债券定于2050年8月到期,票面利率为零,这意味着完全不支付利息。 同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国债沦为负收益率。而根据美国银行的最新研报,非美元主权债券平均收益率已经跌至-0.03%,有史以来首次变为负值。 需要说明的是,负利率债券不等于一定会出现亏损,因为预期未来经济可能进一步下滑,债券真实收益率将会进一步走低,进而价格上涨,投资者可以通过转让债券获利。 负利率国家大比拼,欧元区国债进入“负时代” 根据德意志银行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负收益率债券总额已达到15万亿美元,占全球所有政府债券比例高达25%;而就在3年前,这个规模才不到7万亿美元。 经过梳理数据可以发现,负利率国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笔者梳理了今年以来主要欧洲主要国家以及日本不同期限的国债利率变化,并加入美国作为对比。 其中,瑞士、德国、法国等国家国债利率已经全部为负,欧元区国债利率进入“负时代”。 发达国家“扎堆”负利率,欧洲为何成“重灾区” 自上一次金融危机以来,欧洲经济发展较为疲软,以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例。这四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欧洲整体经济态势。四国GDP均没有出现大幅增长,增幅远远小于中国和美国。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央行不断出台降息等政策刺激,导致利率进一步走低。而我们的邻国日本,也出现了相同问题。所以,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导致这些国家央行不断通过降息和货币宽松等政策刺激,导致国债利率进一步走低。 虽然这些年欧洲各国央行不断进行政策刺激,但是实质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欧洲国家和日本大多进入老龄化时代,这对经济主要有三个方面影响。 1、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维持医疗保险和养老金项目要求不断增加公共支出。 2、 劳动年龄人口在人口结构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抚养比例不断上升,劳动力出现短缺。 3、 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社会总需求不足,购买力低。 所以,这些国家虽然常年处在货币宽松环境下,但是整体经济增长乏力。 资金购买负利率债券两大原因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投资者持有债券主要可以获得两种收益,一种是按期获得债券的利息,就是我们传统中的持有债券到期拿回本息。 另一种是债券价格变化带来的收益。其计算原理为:将债券的利息和本金,贴现到现在的价格,进而计算出一个收益率,这个收益率就是到期收益率。 所以即便是国债利率再低,债券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转让获利,这也是为什么在利率跌破零之后,还能继续走低,同时债券市场依然正常运转的原因。 那么这种时候,投资者是出于何种目的购买负利率债券呢? 1、 押注未来经济进一步衰退 目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越来越大,因此有机构投资者预期,未来经济会进一步下滑,存在通缩加剧风险。今日购买的负收益率国债,其未来实际收益率会进一步走低,进而价格走高,投资者可以通过转让获利。 2、 避险 由于担心未来经济进一步恶化,本国国民投资渠道变少,于是纷纷投向债券等避险产品。而部分发展中国家(例如阿根廷),国民对本国发展没有信心,资金涌向发达国家寻求避险。因此来自本国和国际上避险资金的大量涌入,让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债收益率进一步走低。 同时,由于欧元区货币统一,欧洲投资者投资本地区国债不用担心汇兑风险,因此负利率国债地区较为集中。 利差为王的时代,中国债市吸引力凸显 有媒体报道,根据美国银行的最新研报,非美元主权债券平均收益率已经跌至-0.03%,有史以来首次变为负值。相比之下,美国主权债券还提供着1.59%的“丰厚”收益率,就像灯塔一样吸引着渴求正收益率的非美国家投资者。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更是导致收益率螺旋式下降的推手。由于这些基金担心长期收益率为负,被迫将资金投往更长期的债券以获得正收益率。 但随着海外养老基金在可能的情况下急于锁定正收益率,这个收益率预计也将继续下滑。而且,美联储任何的进一步降息行动或“一些量化宽松”举措,以及大量避险资金的流入,都会加速这一过程。 而作为对比,中国国债吸引力却在不断加强,中央结算公司此前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末,境外机构托管在该公司的债券规模达到16986.20亿元,较6月末增加533.82亿元,为连续第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上清所最近公布,截至2019年7月末,境外机构托管在该公司的债券规模为3176.87亿元,较上月末增加86.45亿元。合计来看,截至7月末,境外机构累计持有中国债券突破2万亿元。 为何中国债市如此“吸金”?一方面,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别看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小幅波动,但是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稳定,投资者不用担心汇兑风险。 另一方面,虽然美国国债对正收益率投资者还保持着一定吸引力,但是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许久,经济衰退警告愈发强烈,而中美国债利差今年以来不断加大,利差为王的时代,资本的逐利性决定海外资金将会加速涌入中国市场。[详情]

一文纵览全球央行年会主要看点 金价大概率上涨
一文纵览全球央行年会主要看点 金价大概率上涨

  新浪财经讯,北京时间8月23日9:00 ,2019年的杰克逊霍尔会议正式开幕。“杰克逊霍尔”是美国怀俄明州一个备受游客青睐的度假小镇,每年8月下旬,全球数十个国家的央行行长、财政部长及经济学家等大咖齐聚小镇,共同讨论目前全球最受关注的各项经济、货币政策及议题等,世界称其为“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和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缺席本次年会,市场关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货币政策发表的演讲,以及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在午餐会上的发言。其他重要参与人士包括欧洲央行执委、加拿大央行行长、澳洲联储主席、以及特朗普总统提名的两位美联储理事候选人。 该会议素有政策拐点“晴雨表”之称,自2007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市场对年会可能暗示出的货币政策动向格外重视。2009年,美联储时任主席伯南克、日本央行时任行长白川方明和欧洲央行时任行长特里谢利用这一年会表示,会联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美联储分别在该年会上透露出有关量化宽松的政策信息。 来源:新浪外汇 今年杰克森霍尔年会的主题是“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会上将讨论各国经济状况的差异,以及相关的货币政策环境为决策者带来的一系列挑战。这个主题非常适合当前全球的经济形势,如今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确实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全球经济衰退)。近期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不断加剧,全球债市也持续发出最强警报。 央行年会三大看点 1)鲍威尔演讲 今日晚间22:00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以本次会议主题“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为题发表演讲。这是自2007年以来,美国2年期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首度倒挂,引发对美国经济的衰退疑虑后,鲍威尔首次公开讲话,因此备受瞩目。 分析师指出,人们对鲍威尔在周五杰克逊霍尔研讨会上的央行主旨演讲有太多期望。摆在鲍威尔面前的,是不确定性上升的经济前景,效用下降的货币政策工具,各种沟通不畅造成的越来越多的困惑。更重要的是,来自白宫接连不断猛烈而毫无帮助的批评。这些都意味着无论鲍威尔说什么,都无法放松投资者紧张的神经。 另外。在会议召开前夕,三名美联储官员做出强硬发言,企图打击市场降息预期。部分分析师认为,三位美联储官员在央行年会前夕先后做出“鹰派”发言的举措非比寻常,市场需警惕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是否会在会上打击降息预期,以扩大政策选择空间。 在上次的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将降息25个基点视为“一次周期内的政策调整”,交易商的解读是,这意味着美联储并不准备实施一系列的降息。不过自他7月31日发表讲话以来,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美国股市一直动荡不安、收益率曲线中最受广泛关注的部分出现了反转。市场普遍预计,鲍威尔将在本次会议上进一步讨论美联储是处于降息周期的开始,还是仅为了应对潜在经济衰退的短暂降息。 2)如何应对经济衰退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前景明显黯淡,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多个机构都下调了对2019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预测。 最新公布的美国8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意外跌至荣枯线下方,为2009年9月以来首次。2年期-10年期收益率曲线再度倒挂,这是自上周三以来该指标第三次被触发。德国央行8月19日警告称,德国经济或将“陷入衰退”,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经济正遭遇近十年来最大的挑战。主要国家经济指标出现大幅下滑,令投资者对经济增长预期更加悲观。 美国:制造业PMI 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面对经济衰退风险,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将做何回应值得投资者期待。从市场的最新押注来看,大部分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将在年内至少再降息50个基点,部分激进的分析人士甚至猜测降息幅度或高达75个基点。绝大部分分析人士认为,鲍威尔将在本次年会上释放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信号。 3)如何保证货币政策效力 在传统货币政策空间有限且受非经济因素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货币政策的即时性和有效性,以应对下一次必将到来的经济危机,将是摆在全球货币政策制定者面前的长期课题。 历史上,该年会曾释放过重磅信号,如暗示加息或降息、量化宽松(QE)等,极大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走向和金融市场的表现。如2010年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释放了推出第二轮QE的信号,2015年多位新兴市场央行官员表示美联储尽早加息可能更好,当年12月,美联储随即启动了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加息。 由于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不断加剧,各国央行纷纷降息。在过去的半年中,已有印度、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土耳其、南非等十多个经济体采取了一次或数次降息措施。市场人士认为,全球经济数据持续疲弱,通胀水平难以获得走高动力,英国脱欧等不确定性风险高企,以及近期长短期美债收益率倒挂暗示经济衰退可能性升高等因素,让市场参与者期待全球央行更加宽松的政策潮流。 历次央行年会后金价上涨概率高 数据显示,杰克逊霍尔会议后的黄金价格大多数情况下走升。“后金融危机时代”(即2008年以来)的11次年会过后第一个交易日,黄金有9次实现上涨,单日最大涨幅出现在2013年,达到3%。 来源:新浪外汇 专家表示,随着主权债券负收益率频现,黄金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基于当前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投资者需要进行一些对冲,黄金依然是很好的选择。 央行年会议程 来源:金十数据 [详情]

传统避险资产收益风险比下滑 中国国债吸引力凸显
传统避险资产收益风险比下滑 中国国债吸引力凸显

  新浪财经讯 8月16日,债券曲线倒挂一般代表着经济扩张周期的结束,因而也是长降息周期的开始,随着全球央行拉开降息大幕,引发避险投资潮涌。黄金、美债、德债与日元等传统避险资产价格不断走高,收益风险比快速下降。令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开始将目光转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新兴市场高信用评级债券,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的吸引力明显提升。 多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 经济衰退信号频现 本周多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相继出现倒挂。周三,美国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自2007年来首次出现倒挂,英国2年期与10年期国债利率也出现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倒挂。周四,加拿大、丹麦短长期国债亦出现倒挂,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跌至2%下方,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形态进一步加重。今日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0.25%,为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新西兰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创历史新低。 业内人士认为,收益率曲线倒挂,是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导致市场信心不足,投资者涌入美国债券市场避险,压低了收益率。虽然这一现象释放出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的信号,但要判断经济是否已经衰退还需进一步观察。 历史上,2年与10年期美债利差倒挂是预测未来12-18个月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黄金指标,本次倒挂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美债收益率曲线在1989年、2000、2007年都出现过倒挂,此后的1990年和2001年美国都出现了经济衰退的情况,2008年更是出现了金融危机。唯一的例外是1998年美债出现倒挂后(倒挂时间较短)经济并未衰退,成为近40年间的特例。 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数据显示,通常在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之后的12至15个月经济才会出现衰退,有时甚至可能推迟长达2年。所以美债收益率曲线的短暂倒挂并不能完全判断衰退是否即将到,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收益率曲线倒挂至少要持续一个季度以上,才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意义。 但如果收益率曲线再次突然变陡,投资者应提高警惕,这可能是经济衰退即将到来的更准确信号。虽然当美联储开始对疲弱的经济增长作出非常积极的回应,一般已经为时已晚。 多国央行拉开降息大幕 全球负收益率债券市值创历史最高纪录 今年以来,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多家央行开启降息进程。8月1日,美联储降息落地之后,巴西、新西兰、印度、泰国、菲律宾央行陆续跟进降息,降息幅度也远超市场预期,印度央行截止目前已降息4次,土耳其央行更是一次性降息425个基点,各央行对经济前景的担忧程度不断加深,对金融市场的呵护之情也愈来愈烈。 来源:新浪外汇 各国央行基准利率的下行和美债市场响起的经济衰退警钟,促使投资者又一次蜂拥将资金投向避险资产,由此推动全球负收益率债券总量再创新高。8月14日,彭博巴克莱全球负收益率债券指数市值收盘时创出了16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经济学家:美债恐也将加入负收益率俱乐部 摩根大通的Jan Loeys表示,触发国债收益率跌向零的因素——衰退风险比预期来得要早,而且可能加快美国加入日本和德国等负收益率俱乐部的进程。他指出,美联储防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力量可能会减弱,到2021年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可能下跌至零。 传统避险资产收益风险比下滑 新兴市场债券受追捧 由于更多国家出现了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引发避险投资潮涌,黄金、美债德债与日元等传统避险资产价格持续走高,避险资产的收益风险比快速下降,引发对冲基金界遭遇避险投资资产荒,令越来越多华尔街对冲基金对避险资产估值偏高风险的担忧加剧。 随着传统避险资产估值持续走高,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将目光转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新兴市场高信用评级债券(资产净值波动较低、对美债的利差优势),作为新的避险投资对象。 中国国债吸引力凸显 无论美国经济何时进入衰退,寻求高票息债券资产是目前全球投资者共识。全球资管规模最大的资管机构贝莱德在近日策略报告中,将美国国债的看法从中性下调为低配。对新兴市场债券上调为超配,看好其收益潜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的吸引力凸显。 目前中美利差(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之差)达到约140个基点,在扣除汇率风险对冲操作与套利交易运作成本后,若对冲基金以美国国债为质押套取3倍杠杆投资资金,转而投向中国国债,基本能获得约300个基点的无风险利差收益,可满足避险投资组合年化3%的收益要求。 2019年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走势图 尽管人民币汇率近期波动较大,但是中国国债的收益率仍有吸引力。目前全球的负利率债券规模已达16万亿美元,利差为王的时代,资本的逐利性决定海外资金将会加速涌入中国市场。 中央结算公司日前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末,境外机构托管在该公司的债券规模达到16986.20亿元,较6月末增加533.82亿元,为连续第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此外,上清所日前公布,截至2019年7月末,境外机构托管在该公司的债券规模为3176.87亿元,较上月末增加86.45亿元。合计来看,截至7月末,境外机构累计持有中国债券突破2万亿元。 [详情]

杨望:美联储鹰派降息落下帷幕 全球市场如何联动?
杨望:美联储鹰派降息落下帷幕 全球市场如何联动?

  新浪财经讯 8月2日,美联储昨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2.00%-2.25%,并宣布提前完成缩表。此次美联储降息,系2008年12月以来十年首次,关乎美国“鹰派”与“鸽派”之争,剧情跌宕起伏,潮起潮落。 然而全球市场更关心的是这次降息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我国央行跟进降息的可能性几何?新浪外汇特邀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望为您独家解读! 鹰派降息落下帷幕 此次的降息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根据美联储发表的声明,“全球经济发展情况”和“走弱的通胀”是此次降息的主要原因。鲍威尔对此的说明是,“美国经济前景依然良好,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但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令美联储担忧”,且强调本次降息的目的在于抵御经济下行风险,同时推动通胀回复预期水平。但是,“抵御经济下行风险”并不等于“经济下行”,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预判仍是乐观,也未给出下次降息的明确时间,此次降息更偏“鹰派”。 从全球局势来看,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多国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七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报告,预期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3.2%,比四月份的预测下调0.1%,多国GDP数据均弱于预期。此外,英国新任首相力主脱欧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加剧了不确定性,美国金融市场承受的风险也在增大。 美联储的政策目标是使通胀达到2%,目前美国通胀数据整体偏弱,持续低于2%的目标。从美国商务部七月份公布的数据看,美国二季度核心PCE年化环比1.8%,低于预期2.0%;六月CPI同比符合预期,PPI同比处于18年以来的低位。多位地方联储主席指出,通胀持续低于预期令人担忧。 此外,此次降息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金融市场的“妥协”。六月份美联储发表声明表现鸽派立场,近一个月以来市场对降息达成一致预期,若美联储未能按预期降息,市场的押注落空,可能造成美股大跌和全球性的金融市场震荡。美联储无法忽视市场一致预期带来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明确表示,此次降息具有保险性质,并不意味着宽松周期的开始,但美联储仍有可能会再次安排降息。可以说,美国经济依然有稳健增长的动力,此次降息更多的是预防而非对经济衰退做出反应。 全球市场如何联动? 历史上美联储共有过6次完整的降息周期,1995年和1998年的两次降息周期均小于一年,降息幅度仅为0.75%,被称为预防式或保险式降息;1984年、1989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的降息周期较长、幅度较大,降息周期在一年以上,降幅在5%以上,通常被称为衰退式或数据依赖式的降息。两种降息模式对各类资产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别。 降息对美元和黄金走势的影响十分复杂,历史上六次降息周期内美元和黄金的走势不具规律性。因为除了利率因素外,美元更多地是反应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相对强弱,黄金也会受到全球环境的影响。从此次降息看,美元指数飙升,一度高达98.94,刷新两年新高,黄金则暴跌超过20美元。 股市和债市受货币政策和经济基本面影响较大,降息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从历史经验看,1995年和1998年短期的预防性降息周期内,标普指数分别上涨12%和9%,美股表现良好。由于预防式降息幅度较小,周期也较短,因此利率下行空间有限,1995年整个降息周期内美债收益率仅下行37个基点,1998年小幅降息后甚至出现利率上涨。 历史上数次衰退式降息幅度大,周期长,对股市和债市的影响更为持久,特别是债市收益率会有大幅下行。在1984年至1986年的降息周期中,美债收益率跌幅高达532个基点;在2001年至2003年的降息周期中,美债收益率跌幅最低也有176个基点。 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美联储的表态看,此次降息更类似历史上两次预防式降息。1995年和1998年降息时,美国本身经济运行问题大不,风险源更多地来自外部环境冲击,这与当前是类似的。鲍威尔已表示此次降息具有保险性质,并不意味着宽松周期的开始。可以判断,此次降息幅度不会太大,也不会长期延续。从历史经验推测,此次降息会利好美股,债市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但有所不同的事,此次降息仍偏鹰派,降息决议未能让金融市场满意,下次降息时间模糊。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在下调,从市场反应看,美股三大指数均短线跳水,道指跌近500点,亚太市场早盘也出现集体下跌。 中国央行如何应对? 今年上半年多国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如今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巴西政府随后也宣布降息,很多学者认为全球已进入宽松周期。但就我国来看,此次美联储降息后央行跟进可能性不大。 一是通胀问题的存在,降息只会加剧通胀速度。上半年CPI同比增长2.2%,六月份CPI同比上涨2.7%,涨幅与上月持平;上半年PPI同比上涨0.3%,PPI受到基数效应,短期下行,但并不具备PPI通缩环境。今年七月份中央政治局罕见提出“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十分清楚地表明了宏观调控的目标。在通胀的约束下,央行跟随降息可能性小,货币政策难以大幅宽松。 二是经济企稳积极信号增多。六月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悲观言论增多,但七月供需两端的经济数据更多地展现出回暖的信号。七月制造业PMI指数49.7%,较上月上升0.3%,出现自四月份以来的首次回升。从分类指标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较六月份小幅回升,生产扩张加快,工业价格和就业指数均有改善。下半年的财政基调保持宽松,减税降费政策效果将有所体现,宽财政对基建的拉动也有利于经济提振。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但货币政策并不需要“大水漫灌”。 三是受制于人民币汇率的约束。美元指数在走强,而人民币汇率要守住“7”的关口,制约了货币政策不能过于宽松。 七月份政治局会议已表态,政策基调是“宏观政策要稳”,要“办好自己的事”。政策的核心将聚焦于高质量的发展,央行在短期内或不会跟随美联储降息而动。 (作者:杨望为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宋柯璇为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详情]

韩会师:美联储降息不会对人民币起到明显趋势性影响
韩会师:美联储降息不会对人民币起到明显趋势性影响

  新浪财经讯 8月1日,北京时间今日凌晨2点,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2.25%,符合市场预期,为该行自2008年12月16日后首次降息。美联储今年是否会再次降息,美元和人民币后市怎么走?新浪外汇特邀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研究主管韩会师为您独家解读! 韩会师: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本次降息是一次中期调整,并非长周期降息周期的开始,为未来的政策转向预留了空间,但从中期调整变为长周期降息的起点也并非难事。从历史经验看,金融市场的掉头与经济数据的恶化经常突然发生。 虽然不能完全排除美联储的降息有屈从特朗普政府压力的因素,但特朗普政府的行为也未必完全源自对选票的短期诉求。2012年以来,美国企业部门杠杆率持续攀高,债务规模与GDP的比值较次贷危机爆发前高出大约9个百分点,目前处于历史峰值。 与此同时,由于就业增长主要依赖中低收入岗位的增加,低失业率并未遏制贫富差距的扩大,也未能有效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在特朗普政府主动挑起全球贸易摩擦的情况下,进口价格的上升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打击可能逐步显现,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后劲可能并不如目前经济数据表现得那样良好。 美联储降息不会对人民币起到明显的趋势性影响。从结售汇总体格局上看,目前市场对人民币后市的总体情绪仍略微偏空,但并不严重,总体上看企业和民众的总体情绪较为稳定,机构投机是人民币短期波动的主要驱动力。在外部市场和政治环境仍然不甚稳定的情况下,即使美联储降息,市场也很难对人民币升值给予过高期望。预计在美联储降息的短期情绪波动之后,人民币仍将回归区间震荡。 美联储“鹰派”降息25基点 美元指数拉升创两年来新高 以下是美联储周三在华盛顿发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政策声明全文: 自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6月份会议以来收到的信息显示,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经济活动以温和的速度增长。近几个月平均就业增长稳健,失业率仍然在低位。尽管家庭支出增长相比今年早些时候似乎出现回升,但企业固定投资指标一直疲软。以12个月为基础的指标看,整体通胀率和扣除食品及能源的通胀率都低于2%。基于市场的通胀补偿指标依然在低位;基于调查的较长期通胀预期指标几乎没有变化。 为履行其法定职责,委员会寻求促进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为了支持这些目标,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下调至2%-2.25%。这一行动支持了委员会的如下观点,即经济活动的持续扩张、强劲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通胀接近委员会的对称性2%目标是最可能的结果,但这种前景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当委员会考虑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的未来路径之际,鉴于劳动力市场强劲且通胀率接近其对称性2%目标,委员会将继续关注最新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并将采取适当措施来维持经济的扩张。 在确定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未来的调整时机和幅度时,委员会将评估已实现的和预期的经济形势与其充分就业目标以及对称性2%通胀目标的对比情况。这方面的评估将考虑广泛的一系列信息,包括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通胀压力与通胀预期指标,以及金融和国际动态的数据。 委员会将于8月份结束系统公开市场账户中减少总证券持有量的操作,比之前表明的时间表提前了两个月。 投票赞成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本次货币政策行动的委员为: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副主席John C. Williams、Michelle W. Bowman、Lael Brainard、James Bullard、Richard H. Clarida、Charles L. Evans和Randal K. Quarles;投票反对这一行动的是Esther L. George和Eric S. Rosengren,反对者在本次会议上倾向于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维持在2.25%-2.5%不变。 [详情]

独家解读!温彬:预计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将跟进降息
独家解读!温彬:预计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将跟进降息

  新浪财经讯 8月1日,北京时间今日凌晨2点,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2.25%,符合市场预期,为该行自2008年12月16日后首次降息。美联储今年是否会再次降息,美元后市怎么走,中国央行如何应对?全球央行是否会全面转向宽松政策立场,哪些国家会跟随降息?新浪外汇特邀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为您独家解读! 温彬:从目前美国经济形势、通胀水平和就业状况看,美联储此次降息属于“防御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说,这并不是漫长降息周期的开始,但也不会是惟一的一次降息,预计年内美联储还将降息1次。 在美联储宣布降息后,美元指数强劲反弹,创出两年来新高,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美联储立场并没有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呈现“鸽派”,同时预计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将随后跟进,美元相对其他货币仍保持利差优势。但从中长期看,日元和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仍有上涨空间。 今年以来,已有多个国家央行采取降息应对经济减速风险,如果美联储不降息,跨境资本将流向美国,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被迫提高利率稳定汇率,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因此,美联储降息意味着全球央行开启降息周期,新兴市场国家央行货币政策空间加大。 中国央行应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结合我国经济运行、通胀水平、就业状况、国际收支等因素综合考量货币政策方向。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当前,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在数量工具方面,可以继续实施定向降准,确保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价格工具方面,将政策利率调降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美联储“鹰派”降息25基点 美元指数拉升创两年来新高 以下是美联储周三在华盛顿发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政策声明全文: 自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6月份会议以来收到的信息显示,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经济活动以温和的速度增长。近几个月平均就业增长稳健,失业率仍然在低位。尽管家庭支出增长相比今年早些时候似乎出现回升,但企业固定投资指标一直疲软。以12个月为基础的指标看,整体通胀率和扣除食品及能源的通胀率都低于2%。基于市场的通胀补偿指标依然在低位;基于调查的较长期通胀预期指标几乎没有变化。 为履行其法定职责,委员会寻求促进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为了支持这些目标,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下调至2%-2.25%。这一行动支持了委员会的如下观点,即经济活动的持续扩张、强劲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通胀接近委员会的对称性2%目标是最可能的结果,但这种前景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当委员会考虑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的未来路径之际,鉴于劳动力市场强劲且通胀率接近其对称性2%目标,委员会将继续关注最新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并将采取适当措施来维持经济的扩张。 在确定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未来的调整时机和幅度时,委员会将评估已实现的和预期的经济形势与其充分就业目标以及对称性2%通胀目标的对比情况。这方面的评估将考虑广泛的一系列信息,包括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通胀压力与通胀预期指标,以及金融和国际动态的数据。 委员会将于8月份结束系统公开市场账户中减少总证券持有量的操作,比之前表明的时间表提前了两个月。 投票赞成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本次货币政策行动的委员为: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副主席John C. Williams、Michelle W. Bowman、Lael Brainard、James Bullard、Richard H. Clarida、Charles L. Evans和Randal K. Quarles;投票反对这一行动的是Esther L. George和Eric S. Rosengren,反对者在本次会议上倾向于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维持在2.25%-2.5%不变。 [详情]

独家解读!明明:美联储是偏“鹰派”的预防性降息
独家解读!明明:美联储是偏“鹰派”的预防性降息

  新浪财经讯 8月1日,北京时间今日凌晨2点,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2.25%,符合市场预期,为该行自2008年12月16日后首次降息。美联储今年是否会再次降息,中美的货币政策周期有何异同?新浪外汇特邀中信证券首席分析师明明为您独家解读! 明明:美联储此次降息是美国从90年代以来的第五轮加息和降息周期了。但是美联储这五轮的利率高点是在逐步下降的,这轮加息周期美国加到2.5%就开始降息。这就说明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低通胀、低利率和高资产价格的组合。这种组合一方面是要防范金融风险,因为整个经济体系是比较脆弱的,另一方面是因为预期的扰动会比较大。 中美的货币政策周期方面,美国现在关注的主要还是未来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所以美联储是预防性降息,这次的降息其实是有一些偏鹰派的。而中国现在货币政策更多的是关注结构性问题,包括定向(降准)、三农和小微等,对于总量政策相对来说是动的比较少的,是比较稳定的。 美联储“鹰派”降息25基点 美元指数拉升创两年来新高 以下是美联储周三在华盛顿发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政策声明全文: 自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6月份会议以来收到的信息显示,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经济活动以温和的速度增长。近几个月平均就业增长稳健,失业率仍然在低位。尽管家庭支出增长相比今年早些时候似乎出现回升,但企业固定投资指标一直疲软。以12个月为基础的指标看,整体通胀率和扣除食品及能源的通胀率都低于2%。基于市场的通胀补偿指标依然在低位;基于调查的较长期通胀预期指标几乎没有变化。 为履行其法定职责,委员会寻求促进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为了支持这些目标,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下调至2%-2.25%。这一行动支持了委员会的如下观点,即经济活动的持续扩张、强劲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通胀接近委员会的对称性2%目标是最可能的结果,但这种前景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当委员会考虑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的未来路径之际,鉴于劳动力市场强劲且通胀率接近其对称性2%目标,委员会将继续关注最新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并将采取适当措施来维持经济的扩张。 在确定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未来的调整时机和幅度时,委员会将评估已实现的和预期的经济形势与其充分就业目标以及对称性2%通胀目标的对比情况。这方面的评估将考虑广泛的一系列信息,包括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通胀压力与通胀预期指标,以及金融和国际动态的数据。 委员会将于8月份结束系统公开市场账户中减少总证券持有量的操作,比之前表明的时间表提前了两个月。 投票赞成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本次货币政策行动的委员为: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副主席John C. Williams、Michelle W. Bowman、Lael Brainard、James Bullard、Richard H. Clarida、Charles L. Evans和Randal K. Quarles;投票反对这一行动的是Esther L. George和Eric S. Rosengren,反对者在本次会议上倾向于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维持在2.25%-2.5%不变。 [详情]

独家解读!赵庆明:美联储今年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很小
独家解读!赵庆明:美联储今年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很小

  新浪财经讯 8月1日,北京时间今日凌晨2点,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2.25%,符合市场预期,为该行自2008年12月16日后首次降息。美联储今年是否会再次降息,美元和人民币后市怎么走,全球央行是否会全面转向宽松政策立场?新浪外汇特邀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为您独家解读! 赵庆明:今年内美联储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很小,短期看,因为美联储主席表态此次降息不是货币政策宽松的开始,美元汇率受到支撑而上涨。等市场对本次降息充分吸收后,国际外汇市场仍将回归到基本面决定的轨道上。 预计下半年美元指数将以回落走低为主,人民币汇率将会稳中有升。即使美联储年内不会再次降息,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已成定局,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货币政策的腾挪空间加大,预计会有更多的国家加入降息行列。 美联储“鹰派”降息25基点 美元指数拉升创两年来新高 以下是美联储周三在华盛顿发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政策声明全文: 自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6月份会议以来收到的信息显示,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经济活动以温和的速度增长。近几个月平均就业增长稳健,失业率仍然在低位。尽管家庭支出增长相比今年早些时候似乎出现回升,但企业固定投资指标一直疲软。以12个月为基础的指标看,整体通胀率和扣除食品及能源的通胀率都低于2%。基于市场的通胀补偿指标依然在低位;基于调查的较长期通胀预期指标几乎没有变化。 为履行其法定职责,委员会寻求促进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为了支持这些目标,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下调至2%-2.25%。这一行动支持了委员会的如下观点,即经济活动的持续扩张、强劲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通胀接近委员会的对称性2%目标是最可能的结果,但这种前景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当委员会考虑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的未来路径之际,鉴于劳动力市场强劲且通胀率接近其对称性2%目标,委员会将继续关注最新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并将采取适当措施来维持经济的扩张。 在确定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未来的调整时机和幅度时,委员会将评估已实现的和预期的经济形势与其充分就业目标以及对称性2%通胀目标的对比情况。这方面的评估将考虑广泛的一系列信息,包括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通胀压力与通胀预期指标,以及金融和国际动态的数据。 委员会将于8月份结束系统公开市场账户中减少总证券持有量的操作,比之前表明的时间表提前了两个月。 投票赞成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本次货币政策行动的委员为: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副主席John C. Williams、Michelle W. Bowman、Lael Brainard、James Bullard、Richard H. Clarida、Charles L. Evans和Randal K. Quarles;投票反对这一行动的是Esther L. George和Eric S. Rosengren,反对者在本次会议上倾向于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维持在2.25%-2.5%不变。 [详情]

独家解读!杨望:Libra马拉松何须“抢跑”
独家解读!杨望:Libra马拉松何须“抢跑”

  新浪财经讯,自Libra白皮书发布以来,Libra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虽然Libra遭受了来自美国国会、G7稳定币工作组等多方的质疑,但Libra对于区块链金融创新者来说,俨然是一场马拉松,无须“抢跑”。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公开信也验证了这一观点,Facebook将与政策制定者合作,不会放弃Libra,致力于让Libra能成为一种安全、稳定、监管良好的加密货币。 Libra为普惠而生 Libra本质上是一种加密的数字货币,可用于跨境转账、日常支付等金融服务。Libra白皮书始终在强调,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在这套基础设施中,Libra将作为支付工具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这套基础设施以数字货币Libra、区块链技术、Libra协会、Libra储备资产及Calibra数字钱包为核心要素,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更普惠、更高效、更廉价的金融服务。 作为一种支付工具,Libra必须具有稳定、低通胀以及被广泛接受的特征。Facebook将Libra定义为“稳定币”,Libra将使用包括货币存款、短期政府债券在内的一篮子低波动资产作为储备资产,为Libra币值稳定提供支撑。 Libra常被拿来与比特币比较,虽然二者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数字货币,但在很多方面是截然不同的。比特币的性质是投资品,它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自然会有价值波动。而Libra的定位是“支付工具”,它有潜力成为法币的替代。作为支付工具的Libra,必须保证价值的稳定性,因此也需要一篮子储备资产的支撑以及Libra协会对币值稳定的管理。除此之外,比特币的交易是完全匿名的,而Libra开发的基础是监管合规,它将与监管系统合作,因此每一笔交易都是可溯源并且被长期记录的。 表1 Libra与比特币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 目前,金融服务并未“触手可及”,仍有许多人被排除在金融系统之外,Libra的发起初衷正是解决金融服务价格高昂、难以获得且不安全的问题。Libra白皮书提到,Libra将被广泛用于跨境支付及日常的线上、线下支付,成为一种可以被广泛使用的货币。Facebook致力于建立一套普惠全球的金融设施,Libra正是这套金融设施中最重要的一环。  Libra创新无期 Libra使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了一套全新的支付系统,这是对当前金融服务颠覆性的创新。目前,金融服务仍以银行业为主导,特别是在跨境转账、汇兑方面,银行往往要收取较高的手续费且交易时间漫长;另一方面,许多偏远地区的居民难以接触到银行服务,他们仍游离在金融系统之外。Libra正是针对传统金融服务的痛点提出了解决方案,Libra利用了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点对点分布的优势,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更方便、更低廉、更安全的金融服务。 Libra首先瞄准的是支付行业,Libra的初衷就是解决跨境支付和日常转账问题。Libra的项目主管马库斯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公开表态,Libra将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展开竞争。Libra与第三方支付在业务上有一定的重合性,未来Libra的落地势必会对支付行业造成冲击。 Libra与第三方支付的运作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它开创了一种新的支付体系。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平台在线下与支付服务商合作,在线上为用户提供在线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平台并不发行数字货币,用户仍然使用法定货币进行交易,而且平台必须取得当地的支付许可证。Libra则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用户使用这种新型的数字货币进行支付和交易,Libra也无需与实体支付服务商合作。 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相比,Libra有更大的“野心”。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虽然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但采取的策略是相对保守的:与当地的支付服务商合作,为当地居民提供支付服务。而Libra自诞生之初,便主张建立一套联通全球的金融设施,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支付服务。特别是在跨境支付领域,互联技术并不能有效降低手续费,而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跨境支付费用,这将成为Libra与第三方平台竞争的显著优势。 但在短期内,Libra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争仍有难度。虽然马库斯将Libra的竞争对手锚定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但即使Libra能顺利落地,短期内也难以对其业务构成挑战。 首先,基于监管的考量,目前我国并不允许发行数字货币,Libra能否进入中国市场仍成疑问。而且Facebook的意图在于将社交产品与金融服务结合,但Facebook并不能在我国广泛使用,这会给Libra的推广造成困难。支付宝依托于淘宝网,微信支付依托于微信、QQ等社交平台,用户粘性较强,这种长期培养出的用户习惯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其次,与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相比,目前Libra的优势并不十分突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移动支付额达到41.51万亿元,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第三方平台的用户仍以单一法定货币交易为主,而且第三方支付已经构建了安全稳定的支付系统,用户只需支付较低的手续费甚至无需支付手续费,即可享受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这一点上,Libra的优势难以发挥。 但不可否认的是,Libra所开创的这种支付模式,是对支付行业的革新,特别是在跨境支付领域有着强大的优势。 Libra难成货币 Libra本质是一种数字货币,根据白皮书的阐释,它具有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的功能,能在很多场景下代替法币。这种新生的数字货币如何履行货币职能、是否会对货币体系造成冲击,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目前,任何一种数字货币在功能和特点上都无法代替法定货币。货币的价值主要来自交换价值,货币可用于价值储备和支付手段,这就要求货币价值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恒定。比特币难以获得,而且价值波动大,其他各种加密货币的信用问题更难以保证,这些数字货币都无法用于日常的支付清算。 Libra解决了以上数字货币的“痛点”。Libra以一篮子低波动性的储备资产为支撑,保证其币值的稳定性,而且有Facebook和Libra协会中多家企业的共同背书,使其具有成为一种货币的潜力。Libra不仅保证了币值的稳定,也尝试设计开发一整套支付清算系统,充分发挥Libra的支付功能。从Libra的发行设计和用途来看,Libra在功能上与法币有重合性,但Libra仍难以真正代替任何一种法币。 Libra白皮书中提到,最佳货币应具有“稳定性、低通货膨胀率、全球普遍接受和可互换性”的特征。作为全球货币体系的主导,美元已经基本具备这样的优势。近二十年来美元的通胀率一直维持在6%以下,美元也已成为全球贸易中最广泛使用的货币。 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美元的霸权地位不仅仅来自货币本身,更是政府信用和国家实力的体现。二战之后,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国际货币制度谈判确立了美元的主导地位,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而Libra仅有多家跨国公司联盟为其背书,实力悬殊可见一斑。 此外,Libra想要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数字货币,就必须持有大量的美元资产来保证币值的稳定,这也是对美元的支撑。美元的霸权不是一天炼成的,虽然Libra在支付功能上能部分替代美元,但仍难以撼动美元的霸权地位。 长期来看,Libra若能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行,对小国货币体系或将有较大的冲击。一方面,Libra的储备资产包括美元和其他较为强势的货币,Libra的广泛流通有利于巩固这些货币的地位,未被纳入储备资产的小国货币或将加速边缘化。 另一方面,Libra有一套保证币值稳定的机制,它的实际资产是一系列低波动性资产,并且采取100%的保证金制度,加之一系列跨国公司的背书,使得它与一般数字货币相比更具稳定性。对很多小国来说,由于政局动荡、货币政策等原因,本国货币有很大的通胀风险,在这些地区,Libra能够发挥避险资产的优势, 或将对当地货币造成一定冲击。 Libra道阻且长 自6月18日Facebook联合多家机构发布Libra白皮书以来,围绕Libra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美国国会更是连开两场听证会,围绕Libra的运作机制、治理结构和属性等问题提出质疑。虽然马库斯对这些问题一一回应,但对Libra各种潜在风险的担忧仍未消失,Libra未来发展之路仍然漫长。 由谁来监管Libra、如何监管,成为监管层关注的核心。Facebook意图打造的这套金融基础设施,是对金融系统的革新,目前并不能指认究竟什么机构能够完全监管Libra。 Libra对自己的定位是“稳定币”,是“支付工具”,具有货币的特征,但多位议员对其提出审查意见,Libra究竟是证券、ETF还是银行?实际上,Libra的定位是模糊的,作为一种数字货币,它锚定一系列法币并与稳定资产挂钩,具有ETF等投资品的特征,但它并不会给用户支付利息,这一点又更接近货币。 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金融属性,对Libra的监管也将难以明确。Libra由设立在瑞士的Libra协会负责治理,而且Libra的交易范围覆盖全球,对Libra的监管或需涉及到多国协作,这也加剧了监管的难度。 马库斯也指出,Libra会遵循监管,在解除监管担忧前不会发布Libra。未来,Libra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金融属性,并且明确一个美国监管可接触的负责实体,使得美国政府可以明确监管实体,并需考虑在全球范围内的监管合作。 与比特币不同,使用Libra进行的每一笔交易都会被长期追踪和记录,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涉及到众多交易者的隐私。Facebook能否保证交易数据不被泄露并保证不滥用这些数据,也引发了监管方与众多参与者的担忧。特别是在去年Facebook发生大规模用户信息泄露事件的背景下,Facebook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重新获得用户的信任。 在技术方面,建立成熟的区块链系统也需要Facebook进一步探索。作为一套旨在服务全球用户的金融设施,必须具有高吞吐量、低延迟,并且高度稳定的特点,不仅要满足数十亿账户的频繁交易需求,还要保证资金和数据安全,这对区块链的技术开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听证会中,众多议员也针对Libra的运作机制提出质疑,要想真正落地,Libra仍需解决很多运行机制上的问题。 作为一种数字货币,Libra能否保证流动性,是否有足够的储备资产而且用户能随时将Libra兑换为法币,Libra能否真正保证币值的相对稳定仍成问题。对整个系统来说,Libra能否有效认证客户,能否做到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也是Libra在落地之前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七国稳定币工作组(G7)也对Libra的运作提出质疑。目前,尚未有稳定币在现实世界中进行过测试,稳定币在洗钱、恐怖主义融资、消费者数据保护、公共信任和货币政策传导等方面的风险是未知的。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法国是G7 轮值主席国)在7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不能接受私人企业在没有民主控制的背景下发行货币”。G7的担忧是有理由的,Facebook意图像主权国家一样发行货币,但它缺乏承担不良后果的能力,目前也不能给出详细的风控方案,Libra贸然发行的风险太高。 目前的Libra尚不具备落地运行的成熟条件,Facebook也未能解决来自各方的质疑,但Facebook仍对Libra充满信心。对Libra这场漫长的马拉松来说,无须“抢跑”,正如马克·扎克伯格在公开信中所说,将积极与监管机构合作,在Libra准备推出之前解决所有的担忧。 (杨望为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宋柯璇为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员)[详情]

独家解读!来势汹汹Libra 国际货币体系的苦口良药?
独家解读!来势汹汹Libra 国际货币体系的苦口良药?

  新浪财经讯,作为金融科技浪潮中一朵引人瞩目的浪花,Libra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全球范围的热烈讨论。6月18日Facebook发布加密货币项目Libra白皮书,提出 “在全球范围内转移资金应该像发送短信或分享照片一样轻松、划算,甚至更安全”,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 但是全球的金融监管者们对其仍持有审慎甚至消极态度:在美国当地时间7月16日、17日举行的关于Libra的两场听证会上,尽管负责Libra项目的主管大卫·马库斯回答了议员们对Libra提出的各种问题,但仍未打消监管者的种种疑虑。可是Facebook似乎并没有打算停止Libra的计划,那么,Libra的问世会对当前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产生什么样的化学作用?对当前的美元霸权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一、走近Libra 1.Libra的官方定位 Facebook在发布的《Libra白皮书》中描述:Libra是一种建立在安全稳定的开源区块链上、由实物资产储备支持、由独立协会管理的数字货币。它的愿景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显然,Libra已经具备了成为“货币”的基本特征:锚定一篮子货币,以低波动性资产(如信誉良好的政府债券和中央银行现金)为担保,既保证了Libra币的内在价值又增强了其价值稳定性;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支付系统,拥有同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心化”交易支付手段同等的高效率和安全性,保证了其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功能的实现;Libra内在价值的相对稳定也表明其在全球频繁波动的金融环境下,作为一项保值增值工具可能将大有作为。既拥有庞大规模的用户群体,还可通过Facebook的全球网络技术平台降低跨境支付成本,正如马库斯在听证会上表示,Libra将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开展竞争。因此从短期看,Libra作为一种稳定币可能会更多地发挥支付手段的功能 2.Libra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 (1)弱币国:Libra的初期主战场 Libra的发布初衷就是旨在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发力普惠金融。但实际上,发达国家的支付总体已经比较便利,所以利用新科技降低交易成本对发达国家的作用没有发展中国家大,因此在现阶段经济、金融欠发达的中小经济体可能是Libra寻求突破的主战场。一方面,欠发达的中小经济体监管政策较松(如津巴布韦、巴拿马等国),监管经验欠缺,Libra容易被这些国家所接受。另一方面,中小经济体金融的体系不完善、银行体系较为薄弱,Libra在帮助该国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会较少受到来自商业银行系统的干扰。一旦Libra真正在全球得到推广,较稳定的币值与更便捷的支付体系很可能会使其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国家成为相对更安全的货币资产,在资本流动的压迫下逐渐代替本国的货币。换句话说,“Libra化”可能会逐渐代替“美元化”,甚至加剧国际金融体系中强币对弱币的不断侵蚀。 (2)美元霸权:削弱与强化同在 对于经济形势比较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Libra的影响相对较小,流动性质与Libra挂钩的一篮子货币的流动效果相似,对该国货币政策几乎不会造成影响,这也是美联储对Libra态度始终保持中立偏温和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未来多元化的法定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将为全球支付系统提供更多选择,Libra等数字加密货币的出现不可否认的会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霸权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美元不再成为资本跨境流动、国际货币储备的唯一选择。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在Libra的一篮子主权货币挂钩体系中美元必将成为主角,而以美国企业为核心的Calibra联盟也必将接受美国政府的监督和影响:美元霸权可以借助Libra更庞大的用户群延伸到曾今触及不到的角落,而Libra的支付交易体系是否会和SWIFT一样成为的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和制裁工具也未可知。 (3)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中国来说,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正在随着国内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不断惠及所有人,境内交易的成本、效率与安全问题已经不存在较严重的痛点;而跨境支付和资金流动的限制更多来源于政策管制而非技术手段。以Libra为代表的多元化数字货币的出现对我国的外汇管理和资本有序流动提出了挑战,但同样也意味着在国际货币体系重建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契机。早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成为最早研究数字货币技术的央行之一,部署法定数字货币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使人民币在未来国际化、全球化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服务的同时保持经济稳定、防范金融风险。 3.Libra未来角色演变的可能性 其实,类似于Libra功能的货币或者资产早已问世多年。近些年来以太坊里那些雨后春笋般涌出的各类数字货币以及上个世纪便已提出的特别提款权(SDR)或多或少都秉承了相似的设计理念,但因为交易支付流通存在障碍、价值波动较大等种种原因难堪大用。 以SDR为例,其价值尽管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作为“纸黄金”也可用于直接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和弥补国家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但是其不可交易和只有国家政府主体持有的特性使其不能真正发挥超主权货币的效用。虽然没有逃出SDR的设计框架,Libra却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与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结合,libra进一步克服了原有超主权货币可能存在的应用场景难以推广、交易和结算成本过高、数据存储和追溯存在风险等问题,为国际货币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比如: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方式让其在跨主权区域的流通中不需要专门设置清算机构进行清算,这解决了货币跨区域流动的难题。有这样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基础,一旦Libra或者后续出现的数字加密货币能够超越主权在更大的范围内以更接近于“法定货币”的形式发挥作用,Libra未来能否成为真正的超主权货币不禁引人遐想。 4.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Libra真正成为超主权货币的前提 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超主权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个可行方向,超主权货币不仅有助于克服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还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可能。但超主权货币能否得到全面推广的核心依然在于各国利益团体的博弈和承担。 Libra的问世面对的一个重要质疑在于,一旦一种全球性的货币发行和管理权掌握在以少数企业为联盟的私人团体手中,终究无法逃脱与私人利益之间的权衡。Libra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100%准备金制度是否能真实兑现?Calibra会不会凭借其对庞大交易数据的掌控侵犯其他主权国家利益?“用户”会不会逐渐成为该联盟的“公民”?如同其他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话题,只有各国家主体平等参与、共建共享、协调合作,才能在发行超主权货币这种全球性问题上寻求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未来货币领域发展的核心原则,无他! 二、Libra蠢蠢欲动,我们需要作何准备? 1. 未雨绸缪:做好数字货币的金融监管 Libra的提出之所以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因为诸如Libra、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游离在目前的主权货币体系之外,躲避着国家政府的监管,极易成为涉黑、涉恐、洗钱的不法之地,严重时随时可能会威胁到国家金融安全。另一方面,数字货币的使用,虽然一直号称“去中心化”,但是其背后的主要运营商均为实力雄厚的科技公司,能否真正做到“去中心化”,切实保护用户隐私、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系统安全性,目前尚无定论。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电子货币,政府监管层要注重对用户权益的保护,做到“相同行为,相同监管”,将这些大型科技公司作为独立的金融机构主动纳入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提前预防资产转移、流动性不足等信息不对称问题。 2.展望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有望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Libra、比特币等电子货币的出现,说明了科技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海量交易数据的处理已不再是限制,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数字货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涌现。所以从长远来看,“堵”不如“疏”。 在获得国家许可、政府监管的营业范围内,使用电子货币进行交易、计价、储藏等行为,可能会极大地促进社会运转效率提升,便利人们生产生活。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继续发展,呈现新的活力。但是这些电子货币也在某种程度上侵蚀了现有货币体系,甚至会替代目前世界上的弱势货币,进而不断蚕食余下的货币市场。 因此,一方面中国应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主动整合支付宝、微信、银联和运营商的创新业态与前沿技术,化国内局部竞争为合力共同应对Libra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另一方面,中国必须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早日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人民币的可兑换性,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货币之争中维护中国自身的合法权益。 虽然Libra具备成为超主权货币的潜力,但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和公正合理均衡的金融监管框架下才能真正有益于重塑国际货币体系。 (作者:景乃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越琦,刘超,刘晓舟,周梦薇,浙江大学金融系研究生)[详情]

杨望:LIBOR的退出对我国SHIBOR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杨望:LIBOR的退出对我国SHIBOR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相关阅读:警告:LIBOR将退出市场 新浪财经讯 6月21日,美联储负责监督的副主席Randal K.Quarles6月3日在替代参考利率委员会(ARRC)的圆桌会议上进一步警告LIBOR将退出市场,LIBOR退出的问题再一次引起关注。其实几年之前英国就已经宣布将在2021年停止LIBOR报价,欧美各主要国家也早已开启了基准利率替代的改革。但是,曾经与全球超过半数金融产品挂钩的LIBOR何以面临退出的困境?未来国际基准利率又将呈现怎样的格局?LIBOR的退出对于我国SHIBOR建设有何借鉴意义?新浪外汇特邀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杨望为您独家解读! LIBOR的前世今生 1)LIBOR的形成过程 LIBOR诞生于1986年,它的全称为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是英国银行家协会提出的一项利率市场中的统一指标。很快,起源于英国的LIBOR便衍生至世界各国的利率市场,同时各个国家的银行市场也形成了各国国内的LIBOR。在目前阶段,LIBOR包括了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与瑞士法郎五种货币,LIBOR的期限有隔夜、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与1年。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率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率互换、外汇期权等新兴金融衍生工具开始诞生,国际市场亟需一个统一的利率来作为金融机构与实体之间交易的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LIBOR便应运而生,成为了许多金融交易的衡量基准。又因为当时的伦敦是国际金融中心,深刻影响着全球银行间的借贷与利率市场的金融交易,LIBOR很快便成为了全球金融市场中统一的利率衡量标准。 2)LIBOR的运作机制 众所周知,作为基准利率的LIBOR是浮动的,那么它又是如何产生,又如何影响金融市场呢?其实,每一日的LIBOR的报价均是由20家著名的国际大银行(如瑞士银行、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在11时之前报出各自对于不同期限、货币种类的期望拆借利率。英国银行家协会(2014年2月起由纽约证券交易所旗下的洲际交易所接管)再将这些利率价格进行排序,分别剔除5家最低与最高的利率报价,最后计算出剩余10家银行的利率报价的算数平均数,这便是当天的LIBOR利率。 LIBOR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工具的参考利率,国际上诸多的金融衍生工具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短期利率期货合约等以及各类贷款等都将LIBOR作为利率基础。可以说,这些衍生工具为利率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性。因此,作为基础的LIBOR也便至关重要了。根据英国央行的数据,超过350万亿美元的场外衍生工具都以LIBOR为参考利率。这也就意味着LIBOR每变动1个绩点,便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利润或亏损。 LIBOR的现状与各国退出LIBOR的进程 尽管英国已经宣布2021年以后不再强制LIBOR报价,LIBOR面临着被取代的境遇,但是作为曾经世界最主要的基准利率参考,现在与LIBOR直接挂钩或有联系的金融产品数额仍然非常巨大。 回溯至2014年,美联储便已经成立了替代基准利率委员会(ARRC),开始寻找能够有效替代LIBOR的基准利率指标。2018年3月26日,彭博社的文章《美国的Libor替代品已准备就绪》指出了美国的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将能够有效替代LIBOR。此外,包括英国在内的日本、瑞士等其余国家,也在积极进行尝试,寻找LIBOR的替代利率,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1)LIBOR面临的现实难题 一方面,LIBOR在其自身价格形成等内部机制存在诸多漏洞,容易导致道德风险。首先,LIBOR的价格形成机制并非由真实交易数据所决定,相反,是由大银行对于期望利率的报价计算的算术平均。因此,如果多家银行同时串谋故意报高或报低利率价格,那么LIBOR就容易被大银行操纵,这也是LIBOR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其次,LIBOR是一种无担保的拆借利率,因此其报价并不等于无风险利率,其中依然包含着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另一方面,LIBOR的外部监管机制缺乏有效性。有关LIBOR最大的丑闻来自于2012年被曝光的英国巴克莱银行涉嫌在2005-2009年操纵LIBOR事件,此次丑闻深刻地暴露了对于LIBOR报价的监管层面的缺失。随着更多的大银行被卷入此次事件,公众对于LIBOR及金融市场的不信任程度逐渐增加,这也直接导致了LIBOR的信用风险与流动性下降的风险,加速了LIBOR改革的进程。 2)当前主要货币基准利率的改革进程 随着对于LIBOR的质疑与担忧日益增长,各国对于基准利率改革的呼声不断增强。于是在2014年,金融稳定委员会就针对基准利率改革提出了两条建议,其中之一便是尽快找到能够代替LIBOR的无风险参考利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英国、美国、欧盟、日本和瑞士的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很快展开了寻找LIBOR替代利率的工作。英格兰银行于2015年成立英镑无风险利率工作组,并于2017年4月提出用英镑隔夜指数均值(Sterling Overnight Index Average,SONIA)替代LIBOR,成为英镑基准利率。美联储在2014年成立基准利率替代委员会,于2017年6月确定使用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ecured Overnight Financing Rate,SOFR)作为LIBOR的替代利率,并推出基于SOFR的期货、利率互换等多种衍生工具,打造全新的基准利率曲线。欧洲央行推出了欧元短期利率(Euro Short-Term Rate)作为过渡工具,日本央行则将无抵押隔夜拆借利率(Tonar)确定为日元无风险利率,瑞士央行选择了基于瑞士法郎回购市场数据的隔夜平均利率(Swiss Average Rate Overnight,Saron)。 3)替代指标的转变与优势 替代利率以每日交易为基础,更加客观与真实。不同于LIBOR依赖于报价行对于市场的判断,SOFR、SONIA等替代利率都是基于市场真实交易数据而计算得出的利率,如SOFR基于多个不同来源的隔夜美国国债回购交易活动数据而计算得出,能够成为所有季节的基准;SONIA 是基于英镑货币市场当日清算的存款交易数据计算切尾均值得出,新的替代利率都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金融市场的真实资金需求情况,更具真实性和客观性。 利率稳定,更加接近无风险利率,与央行政策利率联系密切。SOFR是基于国债的隔夜拆借利率,SONIA是货币市场上隔夜无担保存款利率,欧元短期利率、瑞士与日本的隔夜平均利率都是基于货币市场计算而得的利率指标,基本上不存在像LIBOR报价机制所导致的信用风险,因此更加接近真实的无风险利率,也更加符合金融产品采取无风险基准利率进行定价的需求。不仅如此,新的替代利率与央行政策利率联系密切,便于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 数据来源:纽约联储官网,FRED Economic Data,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 具备市场基础,交易需求与发展前景广阔。尽管LIBOR一度是各主要国家金融市场中的最重要参考基准利率,与之挂钩的金融产品数额巨大,但是各国央行确定的替代指标同样具有非常坚实的市场基础,以此为基准利率的衍生品等交融市场交易量与日俱增,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尽快代替LIBOR。ARRC发布的报告称,支撑SOFR 的市场交易量在2017 年日均超过7000 亿美元,并在持续增长。从纽约联储官网的数据来看,SOFR挂钩的衍生品成交量在过去一年内呈现上升趋势(如图2),如今的日均成交量已经超过10000亿美元。其他的替代利率,如SONIA也已经是英镑隔夜指数互换市场(OIS)的参考利率,同样已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 数据来源:纽约联储官网,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 LIBOR退出的展望与启示 LIBOR退出市场影响巨大,仍需相关机构与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一方面,由于当前LIBOR尚未被完全替代,与LIBOR挂钩的金融产品数额依然巨大,那么在各国的替代利率仍然处于尝试与发展的过程之中时,英国相关机构应该尽量完善LIBOR的形成过程,提高其可信度和透明度,恢复市场信心,稳定金融市场。 另一方面,在LIBOR退出之后,关于未到期交易的退出方式仍然缺乏定论。无论是LIBOR继续报价还是选择新的替代指标(如SOFR)加上特定利差的方式,亦或是私下协商保证未到期交易平稳到期,都将导致成本上升,带来更多市场风险与波动。这也要求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努力,努力实现基准利率的平稳过渡。 数据来源:纽约联储官网,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 替代利率仍需完善,潜在问题不容忽视。各国在替代利率的选择中,选择的久期均为隔夜,但是在抵押利率和无抵押利率的选择上,各国的选择有所不同。英国和日本选择的是无抵押隔夜利率,美国和瑞士选择的是隔夜担保融资利率。两者的隔夜利率在数值大小上差距并不大,但是会面临不同的潜在问题。无抵押利率潜在的问题是当前金融市场的融资模式的改变,抵押融资正逐渐取代无抵押的信用融资模式。抵押利率同样也有潜在的问题,那就是其容易受到抵押品可得性的影响。 基准利率改革的核心——构建基于真实、活跃交易的基准利率体系。从当前欧美各国的具体实践来看,基准利率的改革方向是以更真实的交易为基础。这对于我国的SHIBOR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SHIBOR的价格形成机制与LIBOR非常类似,以国外基准利率改革的经验为基础,SHIBOR也可以尝试提高其自身的真实性与科学性,可以将更多不同类型的金融主体纳入SHIBOR的报价团之中,使SHIBOR反映金融市场真实的供求情况。此外,中国还可以将R007、DR007等流动性强的真实交易利率纳入到基础利率的范畴中,使其更具有市场代表性。 杨望: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何昕晟: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员[详情]

韩会师:Facebook发币为非法资金跨境转移提供了机会
韩会师:Facebook发币为非法资金跨境转移提供了机会

  新浪财经讯 6月20日,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Facebook6月18日发布了其名为“Libra”(天秤座)的加密货币项目白皮书,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根据白皮书,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换句话说,脸书试图发行的Libra是一种超主权数字货币,它锚定了一揽子货币的价值进行兑换,试图促进人们更方便获得金融服务和廉价资本。 目前,加密货币领域骗局层出不穷,facebook此次发币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以及各国监管部门的高度紧张。Facebook发币究竟是支付领域的革命,还是一场巨头引领的惊天骗局?“Libra”数字货币项目与过往缺乏技术能力支撑、存在欺诈募资的数字货币项目有何不同?对世界现有货币体系会带来何种冲击?美团王兴对其做出的评价也引起了业内对其目的的各种猜测。比如,“Libra”是不是可能会代替小国央行等? 为此,新浪财经采访了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研究主管韩会师,为大家独家解读! 韩会师:Facebook的Libra在技术上完全可能对现有的全球支付乃至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同时也在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等方面给各国监管当局提出极大的挑战。效率与安全之间的矛盾Libra也难以解决,在为身处大漠深山的山野村夫提供连接全球市场机会的同时,也必然为非法资金的跨境转移提供绝佳的基础设施,因此Libra能否推广最大的悬念在于与各国监管当局的博弈。 尽管在理论上,由于Libra与一篮子法定货币挂钩,其价值的稳定性高于主要受市场供求力量影响的比特币,但由于一篮子货币也不是绝对稳定的,所以其价值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考虑到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在一篮子货币中,美元大概率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美元的波动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主导Libra的价值波动,从而强化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对于深陷通货膨胀之苦的国家,如阿根廷、土耳其、委内瑞拉等,由于Libra提供了一个便捷且潜在规模无限的财富保值渠道,可能被民众所追捧。这同时也就意味着,这些国家的经济运行可能彻底与本国货币相分离,政府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将无限趋近于零。 Libra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实际上意味着全球信息的集中和整合,小至平民百姓的打车付款,大到数十上百亿美元规模的跨境投资,各类信息都将被一网打尽。使用者个人、相关地区、国家的生活习惯、消费结构、金融市场情绪变动等信息都将被系统性的整合和分析。由于Libra的发行规模理论上无上限,其触角可以深入全球各个角落,将成为事实上的全球情报中心。[详情]

华创首席张瑜:不认为Facebook"货币"能作为国际货币
华创首席张瑜:不认为Facebook

  新浪财经讯 6月20日,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Facebook6月18日发布了其名为“Libra”(天秤座)的加密货币项目白皮书,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根据白皮书,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换句话说,脸书试图发行的Libra是一种超主权数字货币,它锚定了一揽子货币的价值进行兑换,试图促进人们更方便获得金融服务和廉价资本。 目前,加密货币领域骗局层出不穷,facebook此次发币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以及各国监管部门的高度紧张。Facebook发币究竟是支付领域的革命,还是一场巨头引领的惊天骗局?“Libra”数字货币项目与过往缺乏技术能力支撑、存在欺诈募资的数字货币项目有何不同?对世界现有货币体系会带来何种冲击?美团王兴对其做出的评价也引起了业内对其目的的各种猜测。比如,“Libra”是不是可能会代替小国央行等? 为此,新浪财经采访了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张瑜,为大家独家解读! 张瑜:首先,Facebook发行区块链货币,对整个货币体系还是影响蛮大的。最直接一点,Libra对支付方式有一个很大的一个颠覆性,因为按他的信息来说,可能费率会比较低,目前大多数电子支付渠道其实都还是收手续费的,从支付渠道上就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替代效应。更何况Facebook有非常大的客户群体,他全球大概可能有十几亿到二十几亿这样的用户群体,这已经超越了一般小国家可能甚至比全体国民累加起来还要多。现在庞大的客户群体,就像当年微信很容易做微信支付一样,这种前端的比较深的客户接触群体就非常容易就形成他的支付方式,很容易形成一个很大范式的一个支付模式。 不认为Facebook发币能做成 我对这个事情目前偏谨慎,我不认为Facebook这个事能干成。原因是,一国的这种货币发行权和货币独立权,其实就是主权的一部分,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来说,或者政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对于这样的有多源约束,就是内部资源和条件,以及民政诉求,政治体制的约束,外部全球规则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的约束,这种复杂的约束之下,作为一个国家专业型政治团体,对货币政策尚且还有一些,比如说过松或过紧,还会有一些把控不当的问题。更何况对于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拥有货币权,在当下目前这个环境应该说它是极其不稳定的。 首先,作为一个营利性为主的一个企业,这种去中心化的货币权,因为以营利性为主,很难保证立脚点,或者说站位永远保持客观,以及基于共享的经济稳定,或者一些基于正常的国家化诉求,他是很难达到的。因为它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一切非盈利的例如公共产品的调控目的,他很难天然地在资金里面有显现。 第二点,整个一个企业,从一个国家层面来讲,因为一国的货币就是一种货币,任何一个货币,他背后都不是简单的货币行为,不是一个简单的货币和符号,它更多的是一个国家信用的符号,以及形成类货币含义这样一个东西,它背后需要有强大的资源以及相对的信用力的支撑。 Libra的波动性不符合国际货币的基本条件 但是我们认为目前还没有一个企业可以达到这样的地位,那就意味着他发的这个东西,到后来具有一些波动性。哪一天,比如说这个Facebook倒闭了之后,它发行的货币的运营,谁来维护的问题,以及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和行动等等,包括这里面如果涉及一些经济犯罪,如何去定义,还有归罪上的这种伦理,归罪给谁,谁该负责。你发明这个东西,别人用这个东西犯罪是你的问题,还是别人问题等等。就是后续会牵扯到比较复杂的一些群众,参杂一些经济犯罪,这种跟当下的这种监管体系做很好的配合,可能也比较困难。 我个人是很认可区块链这个技术,现在区块链技术,应该是在一定的渠道当中,就一定的把控去应用它,因为它毕竟有一个很明显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应用在货币上,是很明显的一个去中心化。但是对一般的来说,它会提升效率。因为你多接点活,会提升你的效率,然后对于这种简单的流程,金融的这种流程,替代性非常好,便捷高效,不出错等等。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新技术如果冒然应用在这种非常重要的金融领域,现在其实对于全球来说,金融的波动本身已经,比经济波动还要更剧烈,更重要。 因为在很多年前,比如一百多年前本身金融没有那么强的情况之下,经济本身的客观无量的波动,更为重要一些。但是现在来说,其实金融市场的波动往往可以反向侵害,甚至反向带来经济的波动。我们看到这些拉丁美国国债违约或者外汇市场的波动,进而从汇率的这种危机转变成流动性危机,转变成资产价格危机,然后进而转变成金融危机,然后转变成经济危机,其实一切都是从金融开始的。那么目前来看金融市场至关重要,能把这样的技术应用在金融市场的最核心(货币)领域当中,可能还是要谨慎一些。 主流国家对企业(发币)任然保持谨慎 我个人感觉,Facebook这个行为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尝试精神。但是在当下这样的环境当中,我们认为主流国家可能对于一个企业来做这样的事情可能还是有一定的谨慎,也可能有一定的阻碍,包括我们看到这个事情出来的第二天,美国那边的众议院就已经就是把这个项目叫停了。而且可能已经给予了一些担忧的表态,那我们认为政府这边的表态应该都倾向于偏谨慎,尤其对于一些特别小的国家,本身金融体系不是特别健全的,那我可能就取决于各个国家的表态,以及对这件事情的警惕程度了。但是主流国家,特别是对于主要的全球储备货币,应该都是比较比较谨慎的。[详情]

明明:Facebook"货币"能否作为国际货币 需长期关注
明明:Facebook

  新浪财经讯 6月20日,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Facebook6月18日发布了其名为“Libra”(天秤座)的加密货币项目白皮书,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根据白皮书,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换句话说,脸书试图发行的Libra是一种超主权数字货币,它锚定了一揽子货币的价值进行兑换,试图促进人们更方便获得金融服务和廉价资本。 目前,加密货币领域骗局层出不穷,facebook此次发币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以及各国监管部门的高度紧张。Facebook发币究竟是支付领域的革命,还是一场巨头引领的惊天骗局?“Libra”数字货币项目与过往缺乏技术能力支撑、存在欺诈募资的数字货币项目有何不同?对世界现有货币体系会带来何种冲击?美团王兴对其做出的评价也引起了业内对其目的的各种猜测。比如,“Libra”是不是可能会代替小国央行等? 为此,新浪财经采访了中信证券首席分析师明明,为大家独家解读! 明明:我觉得Libra这个(数字)货币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创新,因为这些年数字货币层出不穷,但是回顾过去的这些数字货币,都因为价格的大起大落导致其很容易成为一种投机资产,所以很难作为一种稳定的货币进行交易和流通。 Libra与资产挂钩 有助于稳定本身价格 其实Libra最好的特性就是他能跟一些实际资产挂钩,这就有点儿类似于过去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跟黄金挂钩,黄金作为美元储备的情况。那么现在Libra发行后也会跟一些资产挂钩,这就有助于去稳定它本身的价格。 Libra仍面临着种种挑战 展望未来Libra仍面临着很多挑战。因为当今全球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为这些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包括全球经济的波动,大家都在探索什么样的货币机制才是最好的货币机制。 SDR作为国际货币的普遍性更强  更有助于市场接受 比如说以国际货币基金为主创设的SDR份额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也已经推行了很久。而且人民币也是SDR的一种主要货币,我觉得这种方式可以兼顾世界主要国家包括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其实SDR是一个货币篮子,相对来说,它的普遍性更强,也更有助于市场的接纳。 Libra能否作为国际货币 仍需长期关注 至于Libra到底能不能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货币呢?我觉得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其实货币本身是由私人部门来进行发行,Facebook发行Libra到底能不能替代这种全球性的央行体系?我觉得还需要再讨论。[详情]

专业卖车的"期货"概念股中国中期 你不知道的事
专业卖车的

  来源:新浪金融研究院  《前瞻》栏目 作者:冰辰 唐见忘 《前瞻》栏目致力于寻找市场潜在的投资机会和预见性的发现市场热点,为投资者答疑解惑。 新浪财经讯,中国中期重组国际期货连续剧来到“第四季”,在主营业务遭遇困境,股价表现平淡的背景下,收购国期能否成为其“救命稻草”,国际期货真的值得高溢价?此次收购是否有其他意图?本文将详细解读! 中国中期重组国际期货连续剧来到“第四季” 中国中期日前发布对国际期货的重组公告,拟向中期集团等7名交易对方发行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中期集团等7名交易对方所持国际期货70.02%股权。 对于国际期货股权的重组计划,中国中期此前已尝试过三次。在业绩持续下滑,股价低迷的背景下,中期第四度抛出重组国际期货的计划,仍旧疑点重重《中国中期重组国际期货“第四季”来了 都是骗?》,此次收购计划能否成功实施还是再次不了了之,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股价表现平平淡淡 业绩却遭“滑铁卢” 虽然收购计划被市场解读为利好,公司股价也一度飙升至涨停,但几个交易日之后,中国中期的股价又快速走弱抹去几日涨幅并延续跌势,这主要还是受制于公司业绩的持续疲软。 据中国中期2019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公司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63.83亿元,净利润为-34.01万元,同比下降107.18%。在汽车行业景气度日趋下降的大环境下,专注卖车多年的中国中期2018年净利润同比已接近腰斩。 主营业务创收无望,中国中期不得不开始谋求转型,近几年他们屡作尝试,但收购国际期货进军期货市场似乎成为他们目前唯一的“救命稻草”。 中国中期财务摘要 单位:万元(人民币) 来源:Wind 蹭的都是热点 新布局业务均未创收 1)从供应链金融到5G 什么热门就布局什么 不得不说中国中期在公司战略布局上总是能站在时代前沿,战略选择也总能够紧跟时下热点,翻阅其近三年的财报我们发现,中期抓住了2016年O2O、2017年供应链金融以及2018年的5G等业务风口,在这些热点产业上均重点布局。 2)新布局业务均未创收 对于目前主营的汽车业务,中国中期希望借助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后又希望借助此平台推广中期移动业务和供应链金融业务,同时发展汽车金融业务,但收效甚微。目前该APP上主要分为期货、中期医疗、移动通信业务,更像是一“碗”大杂烩,而且口味(体验)极差。 虽然通过参股中期移动进军移动互联网线上金融等业务,但目前中期移动主要通过转售联通的蜂窝移动通讯业务来获取收入,而且2018年净亏损高达4417.9万元。中国中期2018年在供应链金融上的尝试也因重组计划搁浅,期间并未为公司带来明显收益。 但是,公司的战略应是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如果布局缺乏远见,想到什么就做什么,那无异于是在拿股东的钱来冒险。一个三心二意的人往往难以成事,三天两头改变战略的公司恐怕也难逃此劫。因此,近几年其财报中所提出的公司战略愿景虽然听起来都十分美好,但至今仍未有真正能为公司带来利润的落地项目。 今年,中国中期的战略又转向5G等现代化服务业务,并拟作价43.7亿元收购国际期货,向期货业务转型,这次尝试会有什么不同吗? 3)换汤不换药 依然在“老路”上“奋力前行” 虽然中期年年都提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但是其人员数量和结构在过去三年并没有明显改变。也就是说,虽然公司战略改变频繁,但公司的人员结构却并没有做出对应的改变。虽然其发展战略倾向于逐步剥离汽车销售业务,向高新产业转型,但销售人员数量却相当稳定,负责技术的人员数量却没有多少变化。从职工学历构成而言,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职工占比超过半数,研究生近三年稳定在4人以内,公司似乎并没有为进军高新产业作出相关人力资源上的补强。 来源:新浪期货 来源:新浪期货 虽然中期每年都有新的战略布局,但业绩构成却基本没有变化。其收入仅包括营业收入和投资收益两项,投资收益基本来自于按持股比例确认的对国际期货的投资收益。 主营业务深陷困境 国际期货成“救命稻草”? 在2017年完全剥离了物流业务后,中国中期的主营收入就完全来自于汽车服务收入,2018年汽车销售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超过85%,但该业务的销售毛利率仅为1.42%。相比于零售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的21.25%,相差极大。 在主营业务利润极低甚至亏损的时候,其营收本身也增长乏力。在2009-2016年期间,中国中期营收基本徘徊在9000万元,近两年已经快速跌至六千万元左右,营收均值跌幅高达30%。 来源:Wind 从下图中国中期的总收入构成可以看到,2017年后公司的收入基本来自汽车服务业务和对于国际期货的投资收益。中国中期营收下滑,利润率低下,同时由于汽车销售竞争激烈,盈利能力的提高也极其困难,目前营业利润率仅为-18.57%。中国中期的净利润仍能维持在正值,完全是依靠对于国际期货的投资收益。 来源:新浪期货 2018年其营业收入6654.89万元,营业总成本却达到了7617.58万元,主营业务亏损超过962万元。但由于对国际期货的投资收益为2539.34万元,所以净利润为1518.47万元。所以,随着中国中期主营业务开始转向亏损,说明战略布局的不断调整并没有带来于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公司业绩的急剧下滑。  业绩持续承压现金流“告急” 财务状况堪忧 作为一家已经上市多年的处于成熟期的公司,维持稳定的现金流对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据年报数据显示,中国中期的经营现金流在过去五年中有四年是负值,财务状况令人担忧。 来源:新浪期货 来源:中国中期2018年年报 国际期货“含金量”较低 难当业绩“重任” 目前,各家期货公司都在创新业务上攻城略地,传统业务如经纪业务的营收增长已经乏力。我们曾在《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上篇)》中分析得出期货行业传统经纪业务已经出现了同质化严重,居间人增多,同业竞争激烈的趋势,恶性竞争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持续下降的结论。 国际期货作为中国中期目前的利润倚靠以及未来战略的“救命草”,自身情况却不容乐观。在期货行业传统经济业务获利空间受到压榨的大环境下,国际期货2018年营业收入虽然小幅上升,但是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38.85%,同样存在盈利大幅下滑的问题。 来源:新浪期货 同时,从下图可以看到,目前创新业务已经成为推动期货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越是在创新业务上加码,期货公司的营收增长往往才能更快增长。然而,在国际期货的营收构成中,期货经纪业务和利息收入各占50.46%和48.91%,这也意味着国际期货在传统经纪业务之外,几乎没有在创新业务上进行布局,增长前景堪忧。 事实上,近些年国际期货净利润始终在1.2亿元附近徘徊不前,相比于同行业,盈利能力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来源:新浪期货 依据汇丰前海出具的《估值报告》,国际期货100%股权价值的估值为437,312.47万元,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增值288,813.81万元,增值幅度为194.49%。本次交易国际期货70.02%股权的交易对价为350,099.48万元,较估值结果再溢价14.33%《中国中期拟豪掷43.7亿元并购国际期货 三大疑团待解》,增资将全部用于国际期货的资本金补充。 我们曾在《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上篇)》一文中分析得出,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占用了期货公司大量资金,也为期货公司营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风险子公司的业务基本集中于仓单质押和贸易非标业务,新增资金还是投向了资金占用率高,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并没有为期货公司创造新的强劲的利润来源。国际期货真的值得如此高的溢价吗?几乎不接触风险管理业务的国际期货真的需要如此多的资本金吗?      中期并购国际期货背后的真实意图值得深思 在中国中期发布收购公告的前八天,其股价出现了连续下跌,累计跌幅达34.13%。而股价在公告发行当日(5月7日)及5月8日累计涨幅达到8%,说明市场对该笔并购操作仍抱有期待。 下图所示为中国中期近三次发布收购国际期货公告的时间点,可以看到的是,前两次发布公告的时点总是在股价大幅下跌之后,最近这次也是发布于股价8日内暴跌34%之后。每次收购公告发布之后中国中期的股价均能大幅拉升。此前也有媒体报道该公司有实控人借重组题材进行清仓式的连续减持、套现超过合计14.3亿元中国中期股票的前科《中国中期重组国际期货“第四季”来了 都是骗?》。这让我们不得不担心中国中期再次试图重组是否还存在其他的意图。 文末彩蛋 在中国中期发布收购国际期货70.02%报告书的13个自然日后,深交所向期抛出了33个问题。中期在不足5天时间便完成答复。业内对其回复更多的是持质疑的态度。 在下篇报道中,我们将重点为大家分析中期回复深交所问询函中的诸多“疑点”。[详情]

INSTEX挑战美元霸权?究竟是隔靴搔痒 还是致命一击
INSTEX挑战美元霸权?究竟是隔靴搔痒 还是致命一击

  新浪财经讯,德国、法国、英国于1月31日发表联合声明称,为维护“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三国宣布创建名叫“支持贸易往来工具”(Instrument for Supporting Trade Exchanges,简称INSTEX)的与伊朗商贸结算机制,以避开美国制裁。 那么,INSTEX和SWIFT系统是如何运作的?INSTEX系统是否捅破了美元霸权的窗户纸?面对美元霸权,国际社会该如何做?中国又该如何做?新浪外汇特邀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景乃权,为您解读! 新浪外汇:INSTEX和SWIFT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除了INSTEX,目前国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银行间货币清算系统,如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SWIFT)、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s System,简称CHIPS)、英国伦敦自动支付系统清算所(Clearing House of Automated Payments System,简称CHAPS)、泛欧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The Trans-European Automated 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 Express Transfer,简称TARGET)等。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SWIFT系统,是一个国际银行同业间非盈利性的合作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已遍布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8000多家金融机构。SWIFT具有3个明显特点:安全可靠;高速度、低费用;自动加核密押,为客户提供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通讯服务[1]。 无论是INSTEX还是SWIFT,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便于贸易往来而创建的银行间货币清算系统,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均采用电汇的方式。以SWIFT为例,SWIFT系统其实是一套电报交换系统,各会员银行通过统一的电文规范,传输支付指示,再由具体的支付系统完成最终的电支付,如CHIPS、CHAPS、TARGET等。汇款人(付款人或债务人)委托银行以SWIFT方式,指示出口地某一银行(其分行或代理行)作为汇入行,解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1],基本程序如图1所示。 图1清算流程示意图[1] [1]苏宗祥,景乃权,张林森.《国际结算》(第三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00-101. 新浪外汇:既然INSTEX和SWIFT工作原理类似,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出INSTEX? 因为SWIFT的核心成员主要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意味着在SWIFT系统下,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贸易往来,都在美国的监控之下。目前全球贸易清算以美元为主,而SWIFT被美国操控的事实,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伊朗作为能源大国,在为欧盟提供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同时,也接受了欧盟的大量投资,同欧盟发生了深度的经贸往来。伊朗一旦被美国扼住喉咙、逼到墙角,做出鱼死网破的反击,这对欧盟而言,不仅前期所有投资打了水漂、能源线断裂,而且伊朗的人口是叙利亚的4.5倍,可能会带来更加严重的难民问题。 INSTEX的提出是英法德想要维护自身利益,在美国制裁伊朗的形势下,继续维持欧盟与伊朗之间的正常商业贸易,其完全避开美元系统的设计则展现了欧盟国家对美元霸权的不满并借此同美元霸权展开一次试探性的对抗。 新浪外汇:INSTEX系统是否捅破了美元霸权的窗户纸? 在当下美元贸易的主流环境下,以欧元计价,独立于美元交易体系的INSTEX系统的确是一个“另类”。INSTEX系统若能按照既定的计划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对反制美国监控别国贸易往来的行为将产生一定作用,并对美元霸权下的“美元三权”[2]尤其是储备权造成挑战。 储备权根植于当前数字货币交易的经济背景,全球庞大的美元交易和各国美元外汇储备管理,几乎都在纽约的大型跨国银行系统内完成。换句话讲,尽管各国政府看似拥有很大的美元账面数字,但是美元的存量和流水依旧在这些大型跨国银行的掌控中,能否动用这些美元,还取决于这些跨国银行是否听任于美国政府。在美国对别国的经济制裁中,储备权的优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冻结被制裁国的美元账户,让被制裁国无美元可用。历史上的先例层出不穷:伊拉克、伊朗、利比亚、俄罗斯都曾遭此横祸,却又无可奈何。 [2] 景乃权,王鼎盛,张家祺.美元是个什么鬼?抽丝剥茧刨美元[EB/OL]. 新浪专栏:意见领袖.2018-04-07/2019-05-19. INSTEX系统的出现也许可以打破这样的窘境,世界各国尤其是被美国制裁的国家可以使用欧元替代美元进行经贸往来,从而减少被美国监控和制裁的损失,这对打破美元霸权,维护贸易公平稳定有一定意义。于中国而言,在如今多元货币“群雄逐鹿”的情况下,抵挡美元一家独大带来的霸权压迫,最好的方式便是“合纵连横”——在大的国际形势中把握自身利益,扩大中国在国际范围内的朋友圈,而INSTEX系统可能正是一个 “扩大朋友圈”的良好选择。 新浪外汇:美国挥起经贸大棒,INSTEX又该何去何从? 面临INSTEX系统对美元地位带来的危机,美国政府当然不会坐视不管。特朗普挥起“经贸大棒”,警告欧盟:继续与伊朗进行经济活动的实体,可能面临严重后果,包括无法进入美国金融系统,无法与美国或美国公司做生意。 美国其实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欧盟对伊与对美的市场依赖并不对等。2018年,欧盟同美国的货物贸易额就已达到了6740亿欧元,占欧盟贸易额17.1%。而伊朗上一财年(截至2019年3月20日)伊朗与欧盟之间非油贸易总额仅为93.12亿欧元,仅仅是欧盟对美贸易额的零头。尽管欧盟此前仍从伊朗进口大量石油,但石油出口国并不是只有伊朗一个。显然,100亿欧元的市场同6740亿的市场相比如同“蚍蜉”之于“大树”,美国的制裁警告让欧盟推行INSTEX颇为忌惮。两个市场利益的巨大悬殊显然还没有让欧盟拥有足够的勇气站在美国的对立面上。 现实也确实如此:欧盟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对伊朗实行了石油禁运,越来越多的欧盟企业谨慎性地减少了同伊朗的贸易往来。2019年1月伊朗与欧盟成员国贸易额同比下降82.72%,其中出口额下降95.42%,进口额下降64.39%,可谓腰斩。就连此前推行INSTEX的热烈声浪也遭遇瓶颈,缓慢的进程让伊朗在国际社会公开谴责欧盟,显然,伊朗逐渐失去对欧盟的耐心和信任。 与此同时,白宫前首席战略师斯蒂芬·班农组建了一个名为“运动”的政治团体,聚集“疑欧派”人士,有意搞垮欧盟。欧盟内部,以玛丽娜·勒庞、萨尔维尼等为代表的欧洲极右势力抬头,对欧洲的主流政治造成极大挑战。这些极右势力推行的反全球化理念,与美国政府当下的施政措施,几乎同根同源。如此的政治格局变化可能会加深欧洲国家同美国的关系。这对INSTEX而言,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由此可见,欧盟在经济发展、政治体系等方面,与伊朗仍有着巨大的不可拟合的差异。INSTEX的提出,只是双方局部利益的结合,而不是理念性的、深层次的融合。目前支付体系仍然围绕在美元体系之下,只要美国握有世界经济的话语权,不论SWIFT、CHIPS还是INSTEX,想要完全避开美国的监控,可能性都不大。任何试图撼动美元地位的行为,都会遭到美国的强力打压。INSTEX系统避开美国围追堵截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有待时间考验。 新浪外汇:面对美元霸权,国际社会该如何做?中国又该如何做? 1) 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多元货币共存的国际清算体系 反对美元霸权,建立多元货币共存的国际清算体系,保障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自由、主权独立,不能让某一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去侵害别国的利益。目前的国际贸易体系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美元自身的波动经常给各国兑换美元带来汇率风险和外汇储备贬值风险。而且,美国操控SWIFT,监控各国经贸往来,也带来了更大的问题。世界多国都在积极尝试建立多元化的国际清算体系,如中日韩自贸区间、金砖国家间均开始推行本币结算,INSTEX系统将使用欧元结算等。这些尝试,都有助于减少贸易双方的交易成本,提升经济效益,降低国际贸易过程中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2)坚定不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行使人民币三权[3]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将人民币的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建立起一个更为公平正义的国际货币体系。为此,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应当是实现人民币三权[3],即人民币对价权、人民币储备权和保障人民币债权实现权。其中人民币储备权是指国外获得的人民币,将以电子的账面形式,储备在中国人民币结算中心北京、上海的若干家国际大银行中,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银行。为避免自然灾害、黑客攻击、恐怖主义等事件带来的人民币资产损失,需要采用高科技手段,如应用量子通信加密技术等,提升人民币储备的安全性。但在与其他国家产生利益冲突时,决不能像美元霸权一样,用人民币储备作为惩罚其他国家的武器,任由自己获利,损害他国利益。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货币体系。 [3] 景乃权,陈健,陈德宇.人民币国际化的几点思考[EB/OL].新华社:思客. 2019-02-12/2019-05-19. 3)构建独立自主的人民币跨境清算体系 从美国通过SWIFT打击伊拉克和伊朗等国的历史可知,SWIFT在承担全球银行间业务清算功能之外,还成为了美国挥舞金融霸权的武器。英法德打造INSTEX的直接原因是不想让欧盟企业继续充当美国单方面对伊朗实施金融制裁的“牺牲品”,人民币想要在国际化道路上走稳也需要构建独立的跨境支付系统和全球清算服务系统。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开始打造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旨在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满足各主要时区的人民币业务发展需要。CIPS的建成运行提高了中国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总的来说,现在讨论INSTEX系统能否有效对抗美元霸权,为时尚早。但不能否认的是,如果美国依旧一意孤行,把当前的美元贸易体系当作政治斗争、在全球攫取利益的工具,将会有更多类似于INSTEX、CIPS等的系统被建立和运用。尽管在当下,这些系统看似不足以对美元霸权构成致命打击,但长此以往,新兴势力必然突破美元的霸权阴影而崛起,这必将导致全球经济局势重新洗牌,焕发新的生机! (作者:景乃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陈健,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周梦薇,刘晓舟,刘超,浙江大学金融系研究生)[详情]

康美药业逾300亿债务压顶 或面临债券大面积“爆雷”
康美药业逾300亿债务压顶 或面临债券大面积“爆雷”

  文:火潋滟  新浪财经讯 5月9日,上市公司康美药业再次一字跌停,自4月29日其财报“算错”近300亿元后,已连续第五个交易日跌停。不仅如此,公司还有债务逾300亿需要偿还,而其账面资金仅仅剩10.5亿元,债务违约风险激增。 财报300亿“不翼而飞”,新华社点名批评 4月29日,康美药业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同时宣布对2017年年报数据财务数据进行更正。其中,康美药业2017年度应收账款少计6.4亿元,存货少计195.63亿元;因核算账户资金时存在错误,货币资金多计金额299.44亿元,康美药业期末的货币资金从调整前的341.5亿元,减少至42亿元。 货币资金算错将近300亿元,市场一片哗然,新华社也在5日晚间发表了名为《康美药业,别拿“信披”当儿戏》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证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然而长期以来,财报“打补丁”、信披避重就轻等市场乱象迭出,严重破坏了市场运行秩序。不准确的财报信息必然误导投资者,诱使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最终有可能损失重大。 债务余额超300亿,大股东股权已“全部”质押 康美药业一季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10.5亿元,短期借款149.4亿元,长期借款6.9亿元,应付债券167.8亿元,债务余额超300亿。 单从债券市场上来看,根据WIND数据统计,康美药业目前未到期债券余额总计176.5亿元(财报是167.8亿元,因短期融资券在财报中不计入应付债券),其中“18康美CP003”年内到期,本息共计逾8亿元。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年内还需要支付将近7亿元的债券利息,单从债券来看,年内至少15亿元用来偿还债券。 而康美药业一季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仅有10.5亿元,假设能与所有银行谈妥并展期全部借款,也不够偿付年内债券及利息。 图1:康美药业存续债明细 来源:WIND 整理:新浪债券 根据康美药业公司资料显示,其控股股东为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美实业”),该公司为康美药业董事长马兴田持有,控股比例达到99.68%。 根据康美药业一季报显示,康美实业所有持的康美药业股份质押率已达到99.53%,可以说依靠股权质押再融资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长期以债养债,“业绩变脸”同时不忘再“伸手要钱” 根据图1显示,康美药业目前存续债一共12只,其中发债用途中用来还旧债的就达到11只,可以说公司一直在“以债养债”。 而就在300亿元货币资金“不翼而飞”的同时,康美药业还发布公告,拟发行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融资产品,其募集资金用途同样是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偿还债务。 下个月债务付息引关注,或引起大面积债券违约 康美药业存续债券中,有9只债券附有交叉违约条款,总计债券余额117.5亿元。因此一旦出现一笔债务违约,极有可能触发其大面积“爆雷”。 通俗来说,附有交叉违约的债券相当于铁索连环船,一旦一艘船沉没(债券违约),其他船也会被拉下水。 而6月,债券“18康美MTN004”和“18康美MTN005”将要支付债券利息,共计1.38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根据其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尚有货币资金10.5亿元,支付逾1个亿元债券利息看似不成问题,但是目前距离一季末已经过去1个多月,这期间货币资金有无被拿来他用不得而知,也不排除已经支付了部分银行借款,因此下个月康美药业债务付息至关重要,一旦无法支付利息,恐引起康美药业债券全面“爆雷”。 最后,康美药业虽然财报大变脸,其主体评级依然为AA+,评级机构为中诚信。[详情]

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下篇)
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下篇)

   关联阅读: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上篇)                     南华期货等有望加速上市 “期货第一股”花落谁家                     永安期货首季净利达3.4亿元 投资收益占比高达66.5% 来源:新浪金融研究院  《前瞻》栏目 作者:冰辰 水翼 唐见忘 《前瞻》栏目致力于寻找市场潜在的投资机会和预见性的发现市场热点,为投资者答疑解惑。 新浪财经讯,赴A股IPO的期货公司都已排队两年以上,可谓“等到花儿也谢了”。然而,这些年期货公司上市难并不应总是推诿于监管,期货公司自身发展的瓶颈迟迟未能克服,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上篇)》中我们分析了期货公司上市的现状及遇到的难题,但期货公司上市也有新的现实意义和未来的曙光。 那么为什么监管层近期又忽然重提放松期货公司上市?期货公司是否需要上市融资?是什么业务需要资金支持?A股上市是否是为了应对外资期货进入的冲击?上市募资如何创收?未来期货行业的发展之路究竟该如何走?本篇将为您重点解读。 行业发展受限 期货公司“无缘”A股 我国期货市发展相对迟缓,也曾一度遇阻,A股的期货市场发展更是步履蹒跚,目前全国149家期货公司中尚无一在A股上市,而期货概念股中国中期(A股)主营非期货经纪业务,非纯正的期货公司。 近年来,期货公司经营情况得到了改善,主要在于部分业务的限制放开,创新业务发展的不断提速,这些是推动行业及公司快速发展的主因。在这个背景下,期货公司一方面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扩大业务,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上市来补充资本金。 另外,随着行业逐渐发展规范,期货公司自有资金和融资资金基本具备隔离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达到了上市要求的标准。 来源:网络 经纪业务长期低迷 期货公司为何还需上市融资? 1)业务规模受净资本规模束缚 需大量资金支持 目前,监管机构对期货公司实行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将期货公司的业务规模与净资本相挂钩。虽然期货公司经纪业务规模和创新业务规模持续上升,如果净资本不能满足监管要求,将制约公司经纪业务发展和创新业务申请,给公司经营造成较大压力。   目前其他交易市场已上市的期货公司募集所得资金主要为风险子公司注资,满足风险子公司现货、基差、仓单质押等业务的巨大资金需求。 2)补充资本金 增加牌照数量优化业务体系 期货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整体还是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虽然手续费费率在持续下降,但总体的收入规模依然在稳步增长。所以,期货公司目前基本是以经纪业务为基础构建了其他创新业务的一种经营模式。 上市融资对资本金的补充可以让期货公司拿到更多的牌照,拓展业务规模,更大力度支持创新业务的发展,优化其业务体系。 3)打破恶性竞争局面 走出行业困境 目前期货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急需打破恶性竞争的局面,上市进入寡头时代,可能是期货行业未来的方向。 只有拥有更多的资本金,才有可能开展更多新的业务,完成行业的整合,才有可能面对金融开放后国际资本的冲击,才有可能走出去拓展新的蓝海。 4)为期货公司“走出去”打基础 原油期货的上市与铁矿石期货等的国际化,逐步允许外资进入中国期货市场...这些举措都表明了监管层面对于期货市场国际化的决心。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公司的国际化自然也是避不开的题目。 但“走出去”的机构需要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更为复杂,包括汇率风险、境内外利率风险甚至是地缘政治风险。若期货公司可以及时登陆A股补充资本,将有利于他们提高综合实力、适应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从而应对国际化进程中的种种挑战。 5)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资本金要求不断提高 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的《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业务试点指引》,对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在5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规范,其中包括提高注册资本金、出台负面清单等。 目前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业务主要是期现结合业务,以场外期权、仓单质押(收取利息)、仓单串换、贸易非标等业务为主。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属于资金驱动型,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运营,利润增长也依赖于资金量。其每项业务基本都需期货公司在市场上通过对冲策略进行风险管理,来满足客户需求,这就需要占用期货公司大量的自有资金,给风险管理子公司带来了很大资金压力。而且目前风险管理子公司的融资渠道较窄,A股上市便成为目前最有效的融资方式。 外资进场在即 留给期货公司成长的时间不多了 2018年8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可向证监会提出申请,持有期货公司股比不超过51%,三年后股比不受限制。外资的进入在即,若国内期货公司不能提前做好足够的准备,在外资更为成熟的运作模式与配套的资源、服务冲击下,恐怕难有胜算。 要做好准备,一是需要足够的资金扩张业务,脱离恶性竞争泥潭,这样A股上市显然就是目前迫切的选择;二是需要完善自身,在开设新业务建立完整期货金融服务生态的同时,对待传统业务也需尝试创新已摆脱同质化。例如可以完善以投资者教育为中心的增值服务,提高客户粘性,以此提高传统经纪服务的收入与利润;三就是需要大胆兼并或是建立联盟,这是摆脱目前竞争激烈导致利润率低下的更快方式,最终会成为行业性的利好。当然这还需要行业龙头企业如永安期货等能主动向其他公司伸出橄榄枝。 期货公司传统业务收入大幅下滑 上市募资如何创收? 就目前而言,A股上市是跑马圈地,尽快成为行业龙头,把握话语权很好的方式。但是上述几点问题依然亟待解决,首要的是迫切需要的是可以转化为利润的业务来优化营收结构。 1)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渐成营收主力 由于传统经纪业务手续费率持续下降,期货公司开始发力推进创新业务,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逐渐成为期货公司做大营收规模的主因。据中期协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共有79家风险管理公司,较2015年增长28家,总资产和业务收入分别达到344.16亿和1132.46亿元,是2015年的2.03及2.02倍。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业务增量效应”已引发注资热。 2)创新业务成重要营收增长点 通过梳理部分已披露年报期货公司营收数据,我们注意到,大部分创新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较多的公司在总营收表现上也相对良好,创新业务大幅增长的公司往往能获得更高的营收增长率。资产管理、投资咨询、风险控制等创新业务已经成为很多公司最重要的收入增长点。 *部分期货公司创新业务占营收比例与营收增长率对比图 3)股指期货松绑 期货公司需要抓紧开展基差交易 股指期货放开或许可以提高业绩。中金所今年4月19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进一步解除股指期货交易的部分限制,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这也已是第四次对股指期货进行“松绑”。受此消息影响,期货概念股4月22日开盘大涨,中国中期(主营非期货经纪业务)一度涨停。 来源:新浪期货 有分析称,期指市场回归常态化,有利于A股稳定运行,发挥期指的套保和价格发现功能,同时能吸引更多长线资金进入市场。这不仅有利于激活交易量,提高期货公司交易手续费与利息收入,而且利于期指长期的深度贴水逐步改善,风险子公司需要把握住这难得的利好改善业绩。 4)风险业务创新需要寻找利润点 另外,虽然目前风险子公司利润率较低,但是本身风险子公司的业务还存在一定的想象空间。随着经济回暖,现货与期货市场的热度自然会随着生产而转暖,这样风险子公司的仓单、套保等业务自然会随之发展。而风险子公司与期权做市商相关的业务,涉及股指、商品、和个股期权的做市商业务等,这个业务较有技术含量,有一定的盈利潜力。 5)“期货+”业务创新不容错失 金融工具的耦合也是期货公司需要把握住的增长点,这也是目前不少期货公司正在努力的方向。期货自诞生其就以其套期保值功能在产业链上站稳了脚跟,期货公司涉足供应链金融是大势所趋。 由于期货公司在涉足供应链金融前已经渗透了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在金融创新时自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供应链金融+保险”模式的逐步普及之后,期货公司利用自身对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不对称优势,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闭环,建立大数据平台。 就目前期货行业龙头的这些创新方向来看,期货行业仍有增长点和想象空间,这也可能成为本土期货公司相对于未来外资期货公司的主场优势。 行业发展遇瓶颈 翘首以盼综合牌照 目前期货行业最大的瓶颈就是牌照问题,与证券等金融机构不同,期货公司经纪业务和其他业务都有专门的牌照,每一项业务对应一个牌照,每个牌照报批的时候都需要交对应的注册资本金(保证每一项业务有足够的的抗风险能力)。一方面,分项审批牌照给期货公司造成很大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期货公司的业务分项数据很难在报表上得到具体体现,给期货公司报表的真实度留下隐患(像目前期货公司其他业务收入基本占营收在50%以上,但收入的分项数据很难查询,形成了报表数据的“盲区”)。 所以,期货行业亟需打破期货牌照界限。我们呼吁监管层对期货行业进一步的放松监管,推行主体评级制度,不用分项都做监管,减少牌照的限制,提供更大的自由度。 期货公司上市隐忧仍存 监管力度需加强 在《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上篇)》中我们提过,市场担心目前市场的头部公司是否会在融资之后,利用巨额资金带来的优势来抢占市场、控制某些交易产品价格,形成局部控盘。 我们希望,一些在二级市场中,经常以“操纵”为标签的“暗庄”期货公司,上市的目的,不应该是用募集的钱更好的操纵市场,更多的收割散户的资金,而是要用于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 这就需要期货交易所提高监管质量,完善监管体系,借助大数据分析对潜在的市场操纵行为进行早期监管,将其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为期货行业的整体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行业集中度有待提高 兼并重组势在必行 从期货行业整体竞争状况来看,传统业务已经出现了同质化严重,居间人增多,同业竞争激烈的趋势,竞争进一步压缩经纪业务的利润空间,进而降低行业的整体利润率,最终期货公司只有依靠足够大的规模才可以维持盈利。 若期货公司屡次错失良机,依然沉浸于业务舒适圈内,阵痛终会变成顽疾,届时外资进场时,将难有抵御之力。外资在服务体系成熟度、管理水平与资本实力上往往具备优势,目前期货行业想要快速摆脱恶性竞争泥淖,就需要一轮洗牌,通过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期货公司A股上市有利于促进行业发展 已经经过上市辅导的几家期货公司,各有各的特色,如果能上市成功,相信所有期货人也会为之高兴。同时也会成为行业的一个标杆和大旗,激励其他期货公司锐意进取向他们看齐。 就目前而言,这也是大势所趋,小公司更依赖传统业务,假若交易所返还费用下降,自然更加难以生存,届时行业龙头通过上市扩增资本,通过对没有竞争优势的公司进行兼并重组,将行业做大做强,走出一条新路对于期货公司竞争环境与行业整体发展都是一件好事,未来才能有希望。 在行业洗牌的过程中,大鱼吞小鱼往往是必经之路,这也符合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否则当外资这条大鱼进场时,谁都过不好。[详情]

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上篇)
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上篇)

   关联阅读: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下篇) 来源:新浪金融研究院  《前瞻》栏目 作者:冰辰 水翼 唐见忘 《前瞻》栏目致力于寻找市场潜在的投资机会和预见性的发现市场热点,为投资者答疑解惑。 新浪财经讯 4月21日监管层表态将推动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A股上市。证券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意味着监管层对期货行业上市融资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期货公司A股上市即将迎来“春天”。 不过同样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此前期货公司上市融资长期遇阻,当初制约期货公司上市的因素是否已经消除? 此外,分析已经公布了财报的期货公司会发现,即便是期货行业的龙头企业,仍然面临经纪业务收入长期低迷,整体行业规模和利润停滞不前的问题。甚至部分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竟然是旗下子公司二级市场的投机收益。 因此,新浪财经也在思考,在目前的盈利模式下,期货公司是否需要上市融资?是什么业务需要资金支持?A股上市是否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配套动作?以及期货公司上市募资后将如何创收? 新浪财经《前瞻》栏目将分上下两篇,探讨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 期货公司上市为何困难重重 1) 历史因素引争议 长期作用被忽视 “期货公司上市难的最直接问题,就是期货公司并不需要上市融资。”-某大佬  宏观来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期货市场较为混乱,市场也曾多次出现过逼仓、交割等问题,甚至327国债风波到现在也一直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反面教材。 因此社会上也一直对期货公司上市持怀疑态度,这其中既包括风控、客户资金与自有资金的隔离等问题,也因为期货市场是风险交易的市场,并不能完成直接融资的市场功能。 这也是市场的一大误区之一,期货市场的长期历史性作用,是为实体经济提供长协价格指引,从而能跨越数年,跨越周期的提供长远的生产规划与经营风险控制。但由于不能直接促进市场融资功能的发挥,因此长期不受重视。 2) A股排队上市的数量多 期货公司没有竞争优势 目前排队上市的公司数量众多,期货公司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业务规模,相比其他行业排队公司没有竞争优势,是至今还没有期货公司在A股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A股IPO正常审核企业尚有过百家,而目前排队的部分期货公司已经停留在预先披露更新阶段超过两年,正式上市仍未见曙光。 3) 期货公司经营范围狭窄 盈利能力不佳 目前期货公司经营模式仍然相对单一,传统的期货经纪业务仍占据主导位置。 而且传统经纪业务已经出现了同质化严重,居间人增多,同业竞争激烈的趋势,恶性竞争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持续下降。 来源:新浪期货 4) 期货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股东结构难以符合独立性要求 期货公司基本都是由券商或实业公司控股,从而导致了股权结构问题。目前部分期货公司股东数量不超过5家,南华期货、创元期货、永安期货、华龙期货股东人数超过10家,但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南华期货第一大股东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高达83.35%,天风证券持有天风期货股份比例达62.94%。另外,目前还在A股排队的瑞达期货股东数量显示为4,但大股东泉州市佳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持股高达84%。 5) 难获投资者认可 港股上市公司股价近乎腰斩 期货公司上述几个问题是显性且普遍的,投资者自然也看在眼里。港股现已上市的两家大陆期货公司在上市三年后股价均接近折半,说明他们的业绩以及发展潜力也确未能让投资者们满意。对于大陆目前的期货公司,市场对于他们的未来业绩预期不管在大陆还是在香港也不见得会出现多大的差异。因此假若期货公司现在赴A股上市,对其股价表现恐怕也难寄厚望。 鲁证期货、弘业期货上市后业绩表现 期货行业盈利能力差 实质倚靠利息收入维持利润 尽管还有不少客观因素制约着期货公司登陆A股,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而目前期货公司本身就已经陷入了死循环——现有业务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抢占市场,才有机会把握定价权获取利润,但是现有规模利润不足以打动投资者,融资渠道狭窄导致扩张能力有限。 换言之,目前全国149家期货公司可能数量上看是太多了,市场处于过度竞争状态,若想改善整体行业的现状,或许需要一场期货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打破争相杀价,互相比惨的经营模式。树立起几家龙头企业,进行大范围的行业整合。 也许还需要外资进场改变现有竞争格局,总而言之,我们还需要一个搅局者,搅活这潭水。 1)期货公司上市募得资金用途相近 注资风险业务为主 目前有三家期货公司仍在A股IPO排队中,分别为弘业期货、瑞达期货和南华期货。而据悉永安期货也已经主动在新三板市场停牌,准备冲击主板上市。 在这些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所述募资用途大同小异,主要为补充公司资本金,增设境内外分支机构,推动创新业务发展与布局和兼并收购等。 来源:新浪期货 这也反映了大部分期货公司的发展战略。满足资本监管要求,跑马圈地,扩张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是大部分期货公司的迫切需要。对于期货公司而言,这些注资方向又孰轻孰重呢?我们可以从港股已上市的两家期货公司的募得资金流向中略窥一二。 由下图可以看到,已在港股上市的两家公司募资的大部分都投向了创新业务,其中投入到风险子公司以增加资本金的资金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用于补充期货公司自身资本金的金额则微乎其微,可以看出期货公司对于期货风险管理业务的大力支持,是现在期货公司业务扩张的主要战场。 来源:新浪期货 2)期货风险子公司资金需求大 利润率低下 大部分期货公司把创新业务重点放在了风险子公司业务拓展上,对于这一业务的大力推动也体现在了其营收的大幅增长上。 创新业务收入占比有所上涨的公司在营收增长上表现往往更为良好,而风险子公司的销售收入贡献了营收增长中的绝大部分。如下图所示,大部分布局了风险子公司的期货公司该部分业务收入已经达到了总营收的80%以上。 来源:新浪期货 但是,就近几年而言,对于风险子公司的投资几乎没有转化成利润,营收与营业支出近乎对等是目前已出财报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的通病。 大部分期货公司在这一块业务上的利润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如广州期货的风险子公司收入占总营收近九成,但该部分利润率仅有0.13%,甚至不如把钱放进银行存活期。哪怕是表现较好的弘业期货在风险业务上的利润率也不足公司整体利润率的四分之一。 3)利息收入创造净利是净利润的主要来源 利息收入可以说是无显性成本的收入,从下图可以看到,各家期货公司的利息收入占(营收)比都明显高于最终的利润率,这也意味着,除去利息收入的其他业务合起来看并不能创造什么利润,甚至造成亏损。 来源:新浪期货 利息收入甚至可以说是期货公司利润的最主要来源。以行业龙头永安期货为例,其2018年报显示:仅利息收入和风险子公司业务收入有所增长,除去利润率微乎其微的风险子公司,利息收入对于期货公司利润贡献的重要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来源:新浪期货 这部分收入主要是保证金带来的利息收入,也就意味着公司规模越大,利息收入才会越多,现在期货公司希望加速扩张和上市进程,并且不顾利润率低下地大力注资现货业务以扩大规模,或许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这部分业务受限于利率与保证金规模,逻辑上会存在一定的天花板,始终难以成为期货公司利润的长期支撑,这也难怪期货公司并不被港股投资者看好。期货公司想要提高利润率,需要做的还很多。 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总体利润率水平下滑,利率下行的趋势下,单纯依靠利息收入的经营模式,实在是让人担心。 期货公司上市后盈利模式恐难改 想要创收还需新故事 业内人士分析称,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目前主要做期现结合业务,以场外期权、仓单质押(收取利息)、仓单串换、贸易非标等业务为主。 其中,仓单质押业务收入占一部分,因为质押的仓单必须是标准仓单,场外期权业务对期货公司操作水平要求较高,部分公司业务规模并不大,其余基本以贸易非标业务为主(期货公司帮贸易公司垫资收购现货,然后赚取利差收益,占用资金量大,利润率低)。 来源:新浪期货 虽然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占用了期货公司大量资金,也为期货公司营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风险子公司的业务基本集中于仓单质押和贸易非标业务,新增资金依然投向了资金占用率高,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并没有为期货公司创造新的强劲的利润来源。 风险子公司业务并没有逃离激烈的市场竞争,反而是期货公司为了在这个新市场活下来,只能是依靠基础的资金投入来增加市场占有率。 作为期货行业龙头企业的永安期货旗下全资子公司永安资本,2018年营收占公司合并报表营收80%,而净利润仅占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14.52%,营收较2017年同期增长86.72%,净利润却较2017年同期下降-9.07%。 来源:新浪期货 2018年永安期货将永安资本注册资本由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0亿元人民币,永安资本营收虽然大增86.72%,但净利却大幅下滑-9.07%。 根据其年报显示,永安资本营收主要来源于现货业务。 据业内人士分析,现货业务基本属于期货公司为客户提供的配套业务(主要是为了留住客户),利润率很低。导致新增资本并没有像市场预期的一样,为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子公司业务还是主要依托旧的业务模式,靠扩张业务规模勉强求生。这不禁让市场多了几分唏嘘,被行业寄予希望的风险子公司目前根本没有脱离期货行业痼疾,仍然是依靠大量财力、人力拼杀的“旧战场”。 尽管风险子公司在业务逻辑上存在不少想象空间,但是就目前而言,期货公司只是不断投钱进吃力不太好的现货业务以抢占市场,巩固客源,依靠利息收入维持微薄利润。 而“期货+”等技术水平需求更高、盈利能力更强的业务从提出到现在仍然看不到成为利润主力军的希望。上市以后就能对目前的现状有所改观吗? 恐怕难有改观,期货公司并非缺乏投资资金,如永安期货尚有超过25亿的未分配利润。期货公司尚有这么多余粮,为何还迫不及待地想要上市融资呢?现有的未分配利润都没能大力投资盈利能力更强的业务,上市募得资金后就会吗? 反观初创的互联网公司,通过一轮轮的融资抢占市场份额,期望在夺取话语权之后获得超额收益。初期就提供免费,并且最好的服务,后期再去思考新的商业模式。 这种公司同样有迫切的烧钱的需求,进行的残酷的过度竞争与价格战。但是在其背后,提供了增量的生产力,与未来的商业模式。 而期货行业是否需要价格战跑马圈地?或者说是否需要几个龙头鲸吞天下?或许是需要的,但似乎并非当前期货行业最大的瓶颈所在。 OFO融资十轮累计过百亿,现已走到了清算边缘;哪怕是成功化身行业寡头的滴滴,2018年也亏损达109亿。如果上市的目的是加剧已经惨烈的价格战,或者只是圈一笔钱放在那里。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恐怕前景并不乐观。 期货子公司期现业务是否存在操纵市场的可能? 期货公司加速上市的消息公布之后,很快就有读者向新浪期货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担心。 那就是目前市场的龙头,如永安系资本,已经在黑色产业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和控制权。而这样的头部公司是否会在融资之后,利用巨额资金带来的优势来抢占市场、控制某些交易产品价格,形成局部控盘? 另外,像永安资本这样主要以现货交易为主的期货子公司,既可以做期货套利和交易,又可以去收购现货,还做二级市场的交易,市场对这样的业务模式是否存操纵市场的可能性也有很大的担心。 对于这些问题,新浪期货采访了业内人士,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样的可能性确实有,但不用过分担心。期货公司此前有,以后也不会断绝通过期现业务操纵市场的欲望,但随着期货市场规模不断加大和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随着外资的开放,单个期货公司很难有能力做到操纵市场的规模。 而真的形成了单一品种的操纵,其政策和监管风险很可能大于资本收益。 期货公司A股上市 还要过很多关 现在大部分期货公司都在期货风险子公司业务上攻城略地,但是期货公司毕竟不是初创互联网公司,在A股这样的市场上,已不能依靠迷人的市场占有数据来吸引足够的投资者,他们更需要看到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已经达标,更需要公司发展已经足够成熟稳健。 本篇基本以阐述期货公司上市现状为主,但期货公司上市也有新的现实意义和未来的曙光。那么为什么监管层近期又忽然重提放松期货公司上市呢?这其中到底有何玄机?未来期货行业的发展之路究竟在哪儿?敬请关注《期货公司A股上市:迈不过的一道坎(下篇)》[详情]

期货公司年报"劫":没亏就算"赚"到了
期货公司年报

  作者:冰辰 唐见忘 新浪财经讯 4月16日,又到一年财报季,目前已经有永安期货、混沌天成、金元期货、创元期货、广州期货、大越期货、海航期货、海通期货、华龙期货和长江期货10家新三板上市期货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报(含业绩快报)。 经统计,18年已披露年报的10家期货公司合计营收268.39亿元,除大越期货、海航期货、金元期货营收同比下降外,其他7家公司均有所增长。净利润方面,10家公司净利合计为13.4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幅为正的只有3家,7家为负,混沌天成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至-197%。10家期货公司中,只有一家利润率同比增幅为正,其余9家均为负值,有7家增幅骤降至-40%以下。 新浪期货通过分析年报数据发现,18年期货公司营收规模同比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为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的大幅增长,但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成本却居高不下,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赚钱效应不明显,导致该项业务对期货公司净利增长贡献较小;行业整体净利大幅下滑主要因为在2018年在监管趋严、去通道的大环境下,资管新规落地使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规模萎缩,业务收入下滑明显;传统的经纪业务手续费率持续下降,导致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减少也是拖累期货公司业绩的主因。 另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期货行业整体净利润12.99亿元,相比2017年的79.45亿元减少83.65%;营收相比2017年下降4.72%;行业手续费收入累计为132.41亿元,同比减少9.25%。  来源:网络 期货行业流年不利 公司盈利困难 2018年受经济下行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景气度下降明显,期货公司的盈利下降也很明显。加之2018年美元升值幅度较大,人民币大幅贬值,整体大宗商品市场不活跃,导致市场交易量下降偏多,经济的疲软也导致一些以大宗商品为主要加工原材料的上中下游整体经营状况较差,使得整个期货市场的增量资金减少。 虽然今年以来,由于股票市场行情火爆,带动了国内期货市场的人气,今年一季度国内期货交易所成交总额51.45万亿元,相比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分别成交41.4和41.31万亿,2019年一季度期货市场成交量同比明显上升。但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宏观环境下,未来资本市场很难维持目前的热度,期货公司的盈利也很难得到改善。 营收数据好看 难逃利润率大幅下滑 虽然大部分期货公司的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几乎所有新三板上的期货公司都面临着利润下滑的困境,利润率低下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行业性的问题。除利润率不足1%的海航期货外,其余九家公司在过去一年内利润率均出现了15%以上的下滑。自有资金投资亏损、同业竞争导致传统经纪业务利润空间受到压榨、营业成本增加和创新业务投入加大为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来源:新浪期货 来源:新浪期货 来源:新浪期货 通过对以上几家期货公司的年报梳理发现,虽然很多公司的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有不同程度的变动,原因也不尽相同。如混沌天成净利润的的下滑主要源于公司股票投资的大幅亏损;营业成本增加是华龙期货业绩下滑的一大诱因;而永安期货和海通期货两家行业龙头,在营收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却有所下降。 期货公司传统业务利润空间日渐收窄 1)期货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经纪手续费率下降 近两年商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向期货公司传统业务领域渗透,与期货公司形成潜在竞争,使期货公司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随着监管机构对于外资公司进入期货行业的监管政策逐渐放开,外资公司进入中国期货市场的意向较强。使国内期货公司在人才、产品创新以及大客户资源等方面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竞争环境持续恶化(零手续费、返佣等现象持续加剧)也将导致期货公司期货经纪业务手续费率进一步下降,从而影响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水平。 期货经纪业务是期货公司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手续费与交易所返还的营收下滑也直接导致了一些依赖传统业务的期货公司业绩下滑,如大越期货和海航期货。竞争加大导致行业佣金率持续下滑、交易居间人增多、客户争夺日益激烈,这些因素甚至在可预见的将来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若市场景气度在较短时间内不能明显好转,今年期货公司的业绩难见转机。 来源:新浪期货 2)资金面持续宽松 利息收入面临大幅下滑风险 利息收入也是国内期货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包括客户保证金存款和自有资金存款产生的利息。近年来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和自有资金规模逐年上升,利息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较大。利率水平、客户保证金规模和自有资金规模是影响利息收入的三大因素,今年以来,由于市场资金适度充裕,资金利率水平持续下滑,加之美联储停止加息进程,国内降息预期越来越浓,资金利率也面临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未来期货公司利息收入也将面临大幅下滑的风险。由下图可见,金元期货和大越期货利息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1/4,利率风险不容忽视。 来源:新浪期货 3)期货公司资管业务收入遭资管新规拖累 资产管理业务是近年来期货行业市场创新后的增量业务之一,2018年在监管趋严、去通道的大环境下,资管新规落地使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整体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加之期货公司对外部环境和市场行情依赖较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导致很多期货公司资管业务收入下滑明显。 另外,目前监管机构对期货公司实行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将期货公司的业务规模与净资本相挂钩。虽然期货公司经纪业务规模和创新业务规模持续上升,如果净资本不能满足监管要求,将制约公司经纪业务发展和创新业务申请,给公司经营造成较大压力。 来源:新浪期货 期货公司净资本 来源:WIND 2018年期货行业的整体ROE也出现了明显下滑,借助各公司财报和快报,我们对各公司ROE进行了计算,发现除创元期货外,其余九家公司均有所下滑。除了传统经纪业务营收下滑以外,18年金融市场的不景气也导致了很多公司自有资金投资亏损较大,金融资产大幅减值。也有部分公司增加了净资本量导致ROE略有下滑。其中,混沌天成股票等投资亏损巨大导致净利润大跌,而创元期货的营业收入则主要依靠风险子公司销售收入(占营收比重高达60%)的大增撑起。 来源:新浪期货 新三板期货公司业绩简评: ·永安期货:1.营收同比增幅64.6%,营收大增主要原因为风险管理子公司销售收入大增,净利润同比增幅-2.77%,利润率同比增幅-40.9%。 ·海通期货:1.营收同比增幅22.1%,营业成本上涨速度略高于营收增速,净利润同比增幅-1.49%,利润率同比增幅-19.34%。2.风险管理收入占公司营收的主要部分,连续两年占比超84%。3.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18.43%。 ·创元期货:1.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下降,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大增主要来源于风险子公司销售收入大幅增加,达3.14亿元(占营收比重达60%,其他业务成本3.13亿元,变动原因为风险子公司商品销售成本增加),利润率同比增幅-40.4%。2.投资收益与利息收入大幅增加,所持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略有损失。创新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不到1%,未来业绩“造血”能力不强。 ·混沌天成:1.由于自有资金投资(股票投资)亏损,导致净资产收益率(ROE)骤降至-7.78%,净利润同比增幅跌至-197%。2.手续费率下降引起经纪业务收入下降,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跌达253.98%。3.创新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高达99.3%,主要来源于风险管理业务收入。4.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20.34%。 ·大越期货:1.利息收入占营收比例超过30%,利率风险需要注意。2.由于公司传统业务收入占比较大,竞争激烈导致业务成本增加,净利润下降明显,净利润跌幅达45.78%。3.创新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不到1%,竞争前景堪忧。4.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3.13%。 ·广州期货:1.营收同比增幅401%,利润率同比增幅-80%。2.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12.44%。3.利润率大跌主要原因为业务支出同比提高940.60%,其中风险管理子公司仓单服务与基差贸易成本销售成本增加为业务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 ·金元期货:1.营收同比增幅-28.1%,净利润增幅-60.57%,经纪业务和利息收入占营收绝大部分,利率风险需要注意。2.公司客户成交额大幅减少,作为公司最主要业务收入来源,经济业务收入跌幅仍超30%,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32.58%。3.虽然投资咨询业务占比略有提高,但新增长点仍严重匮乏。 ·海航期货:1.营收同比增幅-95.61%,净利润同比增幅-44.76%。2.手续费收入和利息收入均未达预期,营业利润下滑。 ·华龙期货:1.利息收入大增,同时营业收入增长超三成,但利润率大幅下降超过50%,主要原因为营业支出增加和资产减值计提。 ·长江期货:1.营收同比增幅22.81%,净利润同比增幅0.27%。 通过分析年报数据可以看出,18年期货公司营收规模同比增幅较大主要是因为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的大幅增长,但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成本却居高不下,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赚钱效应不明显,导致该项业务对期货公司净利增长贡献较小;行业整体净利大幅下滑主要因为在2018年在监管趋严、去通道的大环境下,资管新规落地使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规模萎缩,业务收入下滑明显;传统的经纪业务手续费率持续下降,导致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减少也是拖累期货公司业绩的主因。 来源:网络 期货公司如何走出业绩困境? 展望未来,期货公司发展依然面临重重挑战,期货公司如何直面困难,走出业绩困境呢?专家表示,期货公司的业务应该继续由传统期货经纪向投资咨询、中间介绍、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拓展,丰富期货公司的收入来源、改善业务结构。同时,加快推进行业的创新发展促进内部差异化竞争,缓解以手续费率为主要手段的竞争模式,优化行业内部生态。 期货行业的恶性竞争问题亟需得到缓解。从行业整体竞争状况来看,传统经纪业务已经出现了同质化严重,居间人增多,同业竞争激烈的趋势,竞争进一步压缩经纪业务的利润空间,进而降低行业的整体利润率,最终期货公司只有依靠足够大的规模才可以维持盈利。类比同样同质化严重的行业,比如采矿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具备规模效应的矿业集团才能在利润空间压缩后生存并借助吞并而壮大,或是形成矿业联盟。两种方式最终的结果都是大企业抢占到定价权和市场,才能把行业利润率维持在一定范围。在这个行业洗牌的过程中,大鱼吞小鱼往往是必经之路,这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而目前期货行业正处于这一阶段,大公司有足够的资金谋求转型,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而小公司还必须依靠利润率低下的期货经纪业务生存。要摆脱高营收低利润的尴尬状态,合并与联盟很可能才是康庄大道。期货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可以减少行业的恶性竞争,为创新业务赋能,进而提高行业利润率。 行业转型转型升级,提高服务质量,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也是一条可行之路。由以下两图可以看出,各家期货公司也正在加大力度开拓创新业务的行动,大部分公司在创新业务的营收占比有所增加。我们注意到,大部分创新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较多的公司在总营收表现上也相对良好,创新业务大幅增长的公司往往能获得更高的营收增长率。资产管理、投资咨询、风险控制等业务已经成为很多公司最重要的收入增长点。其中风险控制业务是很多公司创新业务的最主要部分。虽然前期发展业务需要较大投入,导致公司18年利润下降,但这也是传统业务式微时期货公司必须追寻的一线曙光。 注:创新业务包括各公司财报显示的资管业务、风险业务和咨询业务 来源:新浪期货 在2018年大部分期货公司虽然遭遇了业绩“滑铁卢”,但2019年期货市场有望转暖,可以给予期货公司传统业务以喘息之机。同时,部分期货公司在18年对于创新业务的大量投入也有机会在19年转化为收入,在传统经纪等业务创收能力逐渐式微时可以为业绩增长提供新动力。2018年的艰难境况对很多期货公司是一场危机,但也是行业洗牌的好机会,熬过了优胜劣汰之后,活下来的公司将有机会握住市场的话语权。 来源:网络[详情]

杨望:土耳其里拉大幅贬值对新兴市场影响几何?
杨望:土耳其里拉大幅贬值对新兴市场影响几何?

  新浪财经讯 4月15日,当地时间3月31日的地方选举前,土耳其曾遭遇股债汇“三杀”。随即引发新兴经济市场货币再次大幅贬值,情景和2018年新兴市场货币危机时极为相似。而根据土耳其地方选举的初步结果:总统埃尔多安失去了对土耳其三大城市的控制。 埃尔多安地方选举失利会否加剧土耳其金融市场动荡?会不会再度引发新兴市场货币危机?里拉危局会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影响吗?新浪外汇特邀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杨望为您独家解读。 杨望:里拉贬值主要由土耳其内部政治经济方面的个体因素导致,对新兴国家货币可能存在一定影响,但是从现实来看,对欧元没有造成明显冲击。再加上欧洲经济普遍需要刺激,货币政策放宽的情况下,土耳其对其的外部负面力量显得更加微不足道。此外,美联储宣布停止缩表对全球经济也是利好消息,土耳其里拉的贬值对于其他国家短期内的影响也将较快消失。因此从整个影响链条来看,土耳其里拉贬值对每一环的绝对影响较弱,同时传递链条较长起到削弱作用,总体对人民币影响甚微。 新浪外汇:土耳其此次地方选举为何如此重要? 杨望:五年一次的总统选举决定了未来长期的政治经济格局,政局的稳定对现处于经济困境的土耳其而言尤为重要。从经济生产角度看,土耳其内部存在经济衰退、债务高企、外储薄弱等问题亟待解决。 土耳其近年陷入“滞涨”困局。在过去几十年货币政策大水漫灌、高举负债大搞基建,实现一段时间的增长辉煌后,最终,一味的基建投资无法长期支撑经济增长,货币放水也使得汇率一泻千里。土央行将银行利率维持在24%的高位,虽然遏制了通胀,但使得企业借贷成本高企,经济发展受限制,同时货币紧缩也刺破了土耳其房地产泡沫,房价下跌60%。如图1所示,自2015年负增长见底后开始反弹,增速缓慢;如图2所示,土耳其制造业PMI一年内(2018年4月起)均低于50(荣枯分界点)。 同时,投资基建所借的高额外债只能不断以新换旧,导致原本杯水车薪的外储也出现危机。土耳其债台高筑,陆续借贷大量外债用于基建投资,投入共计约1350亿美元,是外储存量的6倍。截至2018年,土耳其外债总额达444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9%。同时土耳其经常项目持续保持逆差,汇率就会面临贬值压力,加上借债过度,土耳其外汇储备锐减。另外里拉的下跌雪上加霜,原本就杯水车薪的外汇储备对于巨大外债更加无力支撑。2018年里拉兑美元下跌30%,这意味着偿还原先外债须多支付30%的里拉资金。据统计,今年3月份土耳其外汇储备总降幅达到451亿里拉,外汇储备对外债的支撑大幅削弱。 而“滞涨”与外债外储问题无法靠市场自发调节,需要政府有力的调控以悬崖勒马,因此政局的走向对当下紧急的经济问题至关重要。 图 1土耳其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图 2 土耳其制造业PMI 新浪外汇:埃尔多安的失利会加剧土耳其金融市场的动荡吗? 杨望:土耳其股债汇的动荡来源于民众对于政局不确定的恐慌,选举结束反而有利于稳定恐慌情绪。此外,埃尔多安所在党的支持率越来越少,埃尔多安的失利或可反过来抚平市场动荡。 埃尔多安失利与否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民众信心,埃尔多安所在党正发党近年的支持率持续下降,这表现为选举前金融市场的不稳定。而埃尔多安在地方选举中的“惨胜”过后,金融市场反而相对稳定下来,这反映出民众对土耳其内部的政治动荡的不安或许更甚于到底是谁在选举中取胜。 市场数据表现验证了埃尔多安失利并未加剧市场动荡这一预判。今年三月,里拉汇率波动幅度巨大,地方选举前一周来回大幅动荡。土耳其选举委员会表示,反对党在伊斯坦布尔市长选举中领先,里拉兑美元一度报5.6913。在3月31日晚间公布初步结果后,里拉兑美元汇率为5.61,而周五收盘时为5.55。图3显示,汇市在3月下旬开始大幅震荡,而埃尔多安失利后的四月初,虽仍有动荡,但幅度缩小。从图4可见,地方选举前夕,股市大跌,抹去过去所有涨幅。而选举结果公布后,股市有所回升。 图 3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汇率近期走势 图 4土耳其股市近期走势 新浪外汇:土耳其经济已经陷入技术性衰退,加之里拉被“摩根大通”看空,在目前的形势之下,里拉会不会重演去年的暴跌剧情呢? 杨望:短期内暂时不会出现里拉暴跌。原因有三,一是像里拉暴跌的震撼现象往往需要一个强引爆事件,而目前并没有类似的导火索;二是土耳其政府也在努力挽救经济危情,全球范围内国家与地区的宽松政策对土耳其也有一定积极作用;三是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宽松对土耳其利好。 首先,去年里拉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的制裁,在土耳其“双逆差”的情况下,美国的制裁对土耳其打击较大,因此里拉暴跌。而土耳其的衰退已在上次里拉暴跌中充分体现了,因此短期暂时不会再度重现。 其次,为遏制通胀与对抗汇率贬值压力,土耳其内部也有所作为。土央行提高国内同业拆借利率,如图5所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近期稳居高位,将近26%。土耳其兑美元即期汇率贬值幅度有限,暂时不会出现“暴跌”。但其远期汇率贬值预期不确定性较大,如果经济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在未来可能再度出现里拉汇率危机。 最后,全球普遍实行宽松政策,向土耳其传递利好信号。2018年全年,海外市场经济普遍萧条,年初更是超预期加速下行。新兴市场、欧洲市场的脆弱性仍未出现系统性下降。但随着美联储宣布加息周期结束,包括土耳其在内的其他国家在汇率上压力减小,土耳其的利率在未来有望回落。 图 5土耳其银行间拆借利率近期走势 新浪外汇:外储下降和外债负担隐忧会是里拉下一次暴跌的导火索吗? 杨望:外储下降与外债高企只是土耳其经济衰落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而且这个问题存在已久,里拉若要暴跌,时间点应该在过去而非未来。 虽然外储外债问题较为严重,但里拉的暴跌的根本原因在于前些年货币政策大放水以及借巨额外债大搞基建,从而导致了外债高企、经常账户赤字以及高通胀,其根本问题出在经济本身。外储与外债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表现,可能会再度导致里拉下跌,但是稳定里拉汇率的根本方法是稳定经济状况,走出“滞涨”。 新浪外汇:如果里拉暴跌,会再度引发新兴市场货币危机吗? 杨望:去年的里拉暴跌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直接原因是美国制裁,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其动向对全球经济有较大的影响。而对于此次里拉贬值,首先是不太可能出现暴跌,即使出现暴跌,较大程度上是土耳其个体因素导致,可能在短期对他国造成影响,但远谈不上“危机”。 去年土耳其汇率下跌是一次经济衰退的外在大爆发,导火索是美国制裁,在“双逆差”形势下对土耳其冲击极大,因此引起新兴市场较大程度的波动。去年里拉暴跌使得包括法国巴黎银行、意大利裕信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等在内的土耳其海外贷款机构看受挫。受此影响,法国CAC40、意大利FTSE MIB、西班牙IBEX3也分别下跌。此外,欧元在周五也明显走弱,推升美元指数走破96关口。德国DAX30指数、法国CAC40指数、意大利FTSEMIB指数、欧元区STOX50指数均出现下滑。 而此次里拉贬值主要始于内部政治风险增大,个体因素较强,只在短期内会波及新兴市场。印度尼西亚财政部部长丝莉·慕利亚妮也表示,目前土耳其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政府政策导致的内部问题,而不是全球性的系统问题。阿根廷比索、巴西雷亚特以及南非兰特等新兴国家货币虽然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但对比历史来看,其影响限于短期,波及范围也较小。 此外,在美联储转鸽的利好形势下,新兴国家有了较大的经济调控空间。因此,里拉暴跌不会对新兴市场产生长期较大的影响。 新浪外汇:里拉危局会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影响吗? 杨望:土耳其此次货币危机受自身政治经济因素影响较大,个体性较强,对其他国家的波及范围较小。里拉对中国汇率端的影响链条为:里拉贬值→欧元贬值→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在欧洲货币政策普遍放宽、美联储转鸽的大形势下,对人民币影响有限。 如上文所述,里拉贬值主要由土耳其内部政治经济方面的个体因素导致,对新兴国家货币可能存在一定影响,但是从现实来看,对欧元没有造成明显冲击。再加上欧洲经济普遍需要刺激,货币政策放宽的情况下,土耳其对其的外部负面力量显得更加微不足道。此外,美联储宣布停止缩表对全球经济也是利好消息,土耳其里拉的贬值对于其他国家短期内的影响也将较快消失。因此从整个影响链条来看,土耳其里拉贬值对每一环的绝对影响较弱,同时传递链条较长起到削弱作用,总体对人民币影响甚微。 从实际情况来看,如图6,股债汇三杀前后,人民币确实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受中美关系的缓和而升值。 图 6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期走势 作者:杨望 赵璐菁[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