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王信: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
王信: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

  原标题:《中国金融》|王信: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文/王信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要求金融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支持区域改革开放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李克强总理指出,要以局部地区试点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以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试点,为金融改革“探路”。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性开展区域金融改革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区域金融改革各项试点成效显著 区域金融改革试点以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范围涵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工业化转型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和边疆地区,内容涉及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以及农村和小微等普惠金融,有效推动了区域改革开放创新,也为全局共性的问题探索总结了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和做法。 积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运用金融手段探索发展新动力的有效模式。例如,湖北省武汉城市圈以构建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渠道为核心,探索形成以机构设立、经营机制、金融产品、信息平台、直接融资、金融监管“六个专项”为特点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模式,相关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截至2019年6月末,武汉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295.97亿元,同比增长11.25%,当年新增238.76亿元。江苏省泰州市以建设产融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设立科技金融风险担保资金和专项补偿资金,创新民营小微企业全链条融资服务模式,完善产融对接机制,探索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途径。截至2019年6月末,泰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44%,比改革试点前提升1.5个百分点;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增速较改革试点前提升7.7个百分点。山东省青岛市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完善和行业创新,立足区域特点和优势,在机构引进、产品创新、市场开放、人才汇聚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同时不断开拓全球合作关系,深化与财富管理先进区域的合作,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等方式,推动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积极践行协调发展理念,推动金融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一是金融支持雄安新区改革开放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已设立雄安分行,非银金融机构也陆续落地雄安新区,对雄安新区授信规模和非信贷融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为下一步金融支持新区大规模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截至2019年8月末,雄安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911.5亿元,较雄安新区成立时增长了113.2%;各项贷款余额291.5亿元,较雄安新区成立时增长了59%。二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标国际一流金融中心水平,强化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充分发挥龙头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金融服务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目前,征信机构协同监管、商业票据支持机制、经济金融数据共享机制等方面探索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三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水平。稳步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有序推动跨境移动支付便利化、香港代理见证开户试点、贸易金融平台建设等创新业务。截至2019年6月末,银联港澳版“云闪付”APP、微信和支付宝香港电子钱包等移动支付项目按计划落地;香港代理见证开户试点共开立46476户。 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自治区)试验区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反响。一是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政策体系,不断调动绿色金融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据不完全统计,五省(自治区)试验区先后出台20余个绿色金融专项政策文件,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一系列政策支持绿色金融发展,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来满足不同绿色项目个性化的融资需求。五省(自治区)试验区陆续推出了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绿色市政债券等近200项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使绿色项目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江西省赣江新区于2019年6月成功发行3亿元全国首单认证的绿色市政专项债券。广州市花都区创新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等产品,带动企业自觉实现节能减排与绿色转型发展。三是加强风险防控工作。包括成立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强化环境信息披露要求,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高标准地把好绿色项目入项目库的关口,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目前,五省(自治区)试验区均成立了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通过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点,五省(自治区)试验区积累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发行绿色市政专项债券、成立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建设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等经验做法。与此同时,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全球主要国家中唯一设立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相关探索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评价。试验区积极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多个境外国家和港澳地区开展绿色金融合作,取得了良好反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已成为绿色金融“中国经验”的一张靓丽名片。 积极践行开放发展理念,打造金融开放创新新格局。上海等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多项本外币创新试点在全国复制推广。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和外汇管理措施,稳步发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境外人民币借款等创新业务,出台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等外汇措施,推动企业用活用好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截至2019年6月末,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收支总额1.70万亿元;累计办理3418笔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业务。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自由贸易账户,在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和账户内可自由兑换等方面先行先试。截至2019年7月末,上海自由贸易账户累计办理跨境结算折合人民币36.2万亿元;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获得的本外币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1.6万亿元。经过探索,多项本外币创新业务,如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跨国企业集团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经过自贸试验区先行试点后在全国复制推广。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以推动人民币在东盟和南亚跨区域使用为重点,探索人民币对泰铢、柬埔寨瑞尔等非储备货币区域挂牌交易,打造多层次区域性货币交易模式,加大金融服务边区力度。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进一步强化面向东盟的人民币跨境结算、货币交易和跨境投融资服务。 积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普惠金融改革创新支持民生持续改善。河南省兰考县紧紧围绕“普惠、扶贫、县域”三大主题,重点夯实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通过开发普惠通APP和建立乡村服务站,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以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以金融服务体系、普惠授信体系、信用信息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模式,通过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共同发力,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信息采集难、风险防控难等问题,达到了降成本、促竞争、有效改善金融展业环境的效果。试验区创建以来,兰考县农户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均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农户获贷率提高了34个百分点。浙江省台州市以完善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主线,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通过打造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设立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平台和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等方式,形成以“专注实体、深耕小微、精准供给、稳健运行”为主要特征的小微金融服务经验,不断推升金融服务精准度,相关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如浙江泰隆银行践行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索出以“三品三表”(人品、产品、抵押品,电表、水表、海关报表)为核心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和风险控制技术,锁定众多有强烈信贷需求而得不到较多关注和服务的小微客户,走出了一条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特色发展道路。截至2019年6月末,台州小微贷款(含个人)贷款余额3700.63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为46.1%,显著高于全国和浙江省平均水平,小微贷款户数38.11万户,比试验区获批时增加14.12万户。此外,浙江省丽水市、四川省成都市、吉林省、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地区等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也积极探索农村产权融资、涉农直接融资和农业保险创新,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利用科技手段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探索出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便农取款等多项成功经验。 此外,区域金融改革将防范化解风险视为贯彻始终的重要命题。在推动创新发展的同时,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注重把关金融创新风险,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浙江省温州市积极探索区域金融风险处置机制,通过因企施策、分类处置、隔离风险传染路径、控制风险释放节奏等方式,有效遏制互联互保风险。试点以来,温州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从最高4.69%降至2019年6月末的1.11%,下降了3.58个百分点。上海自贸试验区构建跨境资金流动金融安全网,上线运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资金监测系统,准确掌握自由贸易账户交易信息。尽管近年来部分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震荡和风险,但自贸试验区风险管理体系经受住了考验,自贸试验区的跨境资金流动未出现异常,也没有成为热钱流出入套利的管道。 总的来看,区域金融改革积极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能力,促进了我国金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可得性不断提升。通过区域金融改革,充分发挥了地方改革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各地区你追我赶、创新发展的改革格局,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全国层面的整体改革积累可复制推广经验。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的改革试点也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可,有效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相关领域的影响力。 当前区域金融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同时也应当看到,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新形势下需要平衡好“促改革”和“防风险”的关系。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改革和稳定之间的平衡难度有所上升。比如,当前形势下资本可能在一些情况下大进大出,对我国经济金融带来冲击,资本项目可兑换相关试点缺乏稳定有利的外部条件。鉴此,针对试验区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诉求,需要处理好“促改革”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稳妥有序予以推进。二是改革涉及多项政策和多个部门的支持配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区域金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政策及对应的部门较多,需要有效凝聚各方共识和力量,充分发挥试验的协同效应。三是个别地方在落实中央精神方面还有差距,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相对不足。有的地方在开展试点过程中,寄希望于国家能够给予特殊政策,为其带来资金、补贴及其他各种优惠措施,对于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的认识不全面,提出的改革试点举措针对性有所不足,难以有效落实。 继续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务院第58次常务会议精神,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深入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各项工作,持续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加大金融支持区域改革发展创新力度。 一是坚持区域金融改革要服从服务于宏观政策的大局,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宏观政策的要求,统筹运用多种工具,深入研究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支持中小银行发展。 二是明确目标,统筹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以金融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三农、科技创新以及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等为重点,深入推进先行先试,对有试点意义的改革方案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压实地方责任,防范金融风险。 三是及时对试点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宣传,将已形成的可复制经验加快向更大范围推广,使金融改革开放创新举措更好发挥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实效。 四是建立动态调整的区域金融改革工作机制。对于试点期限结束、达到目标且无特殊需要的试验区,及时结束试点;对于有必要继续深入探索的试点,在第三方评估基础上动态调整试点任务,建立完善“有进有退”的工作机制。[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0月21日 11:47
李礼辉:数字货币,货币体系的又一次重构
李礼辉:数字货币,货币体系的又一次重构

   新浪财经讯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10月19日在京举办。中国银行原行长、人大财经委委员李礼辉出席并发表演讲。 李礼辉认为,数字货币会重构金融模式和现有经济体系,这是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对于数字货币可能会对现有的货币体系构成的挑战,他将其归纳三个方面。 第一,数字货币可以跨越中央银行的,建立国家主权。李礼辉认为,数字货币可以跨越商业银行,成为超主权数字货币,冲击一些弱小主权法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弱小的国家,他自己的法定货币可能不被公民所信任,这个时候可信任机构的数字和不能或者是超主权数字货币就有可能取而代之。 第二是重复货币的霸权地位,如果我们许可这种超主权货币的发行,今后10年以后,全球会有3-4个超主权货币存在,这些超主权货币不再有明确的国别标签。 第三,数字货币会形成跨越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它可能会从支付入手,进入储蓄,进入投资,进入融资和保险和资产管理领域,它可能意图对现在的金融机构取而代之。最后,如果我们的人民币不能纳入超主权的数字货币体系的话,我们也会面临未来的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挑战。 以下为发言实录: 李礼辉:数字货币发展到现在,我觉得面临一个问题,需要研究,它会不会重构我们的货币体系。我这里简单列了一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些变化。从这个体系从1944年建立到它的终结,而美元的霸权体系并没有终结,那美元货币会不会产生一些货币。这是值得我们讨论和研究的。 我在这里把货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法定货币,第二就是数字货币,第三我把另外一种数字货币称为可信赖机构的数字货币。 我们把有法律地位和有法律背书和发行主体的数字货币叫国家数字货币,我们从从2015年就启动了数字货币的研究,但是因为一直在研究一些问题,所以包括中国一直都没有推出央行法定的数字货币。 从现在来看,我们的数字货币可能称之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所以我们的数字货币大概有几个特点,第一采用双层的传承间接发行模式,我们要研究它在哪些方面是传承,哪些方面是替代的。在传统的货币发行机制里,货币是间接发明,通过商业银行发行的,但是数字货币具有直接发明的功能,就是中央银行不通过商业银行直接发行数字货币。但是这样的话,大量的商业银行存款会流入中央银行,这样就会影响商业银行和商业金融机构的信贷的能力,同时也会打乱现有的货币发行机构。 所以央行现在的双层运营投放体系,就是对传统的货币发行体系的传承,好处是它可以更稳健,他不必瞻前顾后,也不必推陈出新,但是这样的发行方式会不会落后,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 另外现在的中国法定的数字货币采取的是并行的技术路线,有这样的假设,他们认为目前的区块链的技术,无法达到我们这么庞大的市场的高发度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要保持技术中性,不单纯的依赖单一的技术,比如说区块链的技术。 他们认为我们可以采用赛马的机制做技术路线的竞争,指定不同机构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进行法定数字货币进一步的研发,当然这样的机构我理解基本上是央行投资和央行管理的机构。他们希望这样的技术竞争和市场选择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优化,将来央行的数字货币可能会采用中心化,目的是保证货币传导机制的可靠性,保证货币调控的效率,也防止金融机构的货币超发。我们所说的区块链里,智能合约是非常关键的低层技术,央行对智能合约一直保持审慎的态度,从目前披露的情况来看,他们可能会支持有利于货币职能实现的智能合约的利用。 第三采取账户松偶合的方式替代货币的M0。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有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这样的新兴电子支付工具,它是账户紧偶合的,就是我们所有的支付都是我们借记卡的账户跟微信和支付宝捆绑在一起。当然微信支付也有钱包,但是它不具有主要的地位。现在央行设计的数字货币,是采用账户松偶合和账户钱包的方式,它可以脱离银行账户限制,实现端到端的转移,并且在央行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可控的匿名的支付。第一它是可以脱网运行的,第二它是可控匿名的。第一脱网运行,我们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如何进行信用之间的认证,这些问题我觉得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外我们现在设计中的法定数字货币,立足于替代M0,而不是替代M1和M2,这是基于我们的专家和官员对现在的M0、M1、M2货币市场总体的判断和对未来需求的预测,设计的这种架构是否合理,我们在座的各位也可以进一步研究。 我们中国的微信和支付宝已经做的非常成熟的了,十亿的量级,而且不仅在中国,在其它国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非常普及,那法币数字货币推出和央行数字货币推出,会不会取代微信和支付宝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取决于三个关键的因素,第一是效率,第二是成本,第三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市场规模,这是我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看法。 那我们简单看一下虚拟货币,我认为就我所学到的货币学的基础知识来说,我认为像比特币等这样的一些东西,他们是在虚拟社区存在的,它是虚拟社区的激励工具,同时它又能和现实的法币形成简化,所以我们把它称为虚拟货币,比说它是什么加密货币更好一点。 虚拟货币我们怎么样鉴定,我们不应该把虚拟货币鉴定为真正的法定货币,但是它可以生长,第一它的生存土壤是在去中心化架构的公有链的社区内,它是经济工具,也是激励工具,也有价值基础,第二,它有市场需求,全球有很大的暗网市场,有色情交易和枪支交易很多都在暗网市场进行,暗网需要在地下可以交易,地上难以管控的,虚拟货币满足这样的要求。另外虚拟货币是有投机市场的,40%的比特币集中在1000个账户手里,基于市场顶端的关键少数,他们是有掌控市场的能力,所以投机性太重,是这些虚拟货币存在的很大的问题。 比如说在去年比特币最高的价格两万美元,最低的时候三千左右美元,它的动荡太大,这是它经济价值上很大的问题。 另外虚拟货币在寻找公有链的社区里,在这个社区里,很大的问题,它有一个技术的问题,就是海量的数据存储需要空间,而且需要高速网络,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很难做到高速,未来我觉得虚拟货币还是很难变成一个规模化的东西。但是它还将生存和发展。极少数的虚拟货币会扩张领地,大部分是服务一小部分人。 未来区块链虚拟货币能够突破一定的规模瓶颈,另外虚拟货币运行机制能够突破价值稳定的事情,这样虚拟货币会进入大众应用的领域,但是在未来三到五年很难看到。 我把可信任的金融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称为可信任机构的数字货币,因为法定数字货币,因为法定的地位和国家主权背书可信任,其它任何机构的数字货币要做到可信任,必须具备五个基本的条件,第一具有公众信任机构的信任背书,第二具有商业价值的客户规模,第三具有高效可靠的金融交易和支付平台,第四具有可审计的金融资产做支撑。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具有行政许可的市场准入。那我们现在大家都看到libra在今年六月18号出来了,它的设计很精巧,表明了它的意图,它希望成为公平世界里覆盖全球的金融基础设施,但是目前这一点面临一些监管方面挑战,在10月14日,他们的协会召开第一次理事会以前,有6家支付机构退出了libre,现在它的创始机构从原来的28家减少到21家。 据我了解,像vavs这样的机构,面临金融机构的压力,退出了,现在只有一家欧洲金融机构还没有退出,我们看看他想做什么,第一它是覆盖了巨大的客户群体,第二他用数字技术构建独立的金融基础设施,第三他用硬资产做支撑,保证资产的运行。 为什么这个东西让美国人这么警惕,它现在如果说他一出现,可能会对现有的货币体系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归纳三个方面,第一它可以跨越中央银行的,建立国家主权,它可以跨越商业银行,就是超主权的数字货币,它可以冲击一些弱小主权法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弱小的国家,他自己的法定货币可能不被公民所信任,这个时候可信任机构的数字和不能或者是超主权数字货币就有可能取而代之。第二是重复货币的霸权地位,如果我们许可这种超主权货币的发行,今后10年以后,全球会有3-4个超主权货币存在,这些超主权货币不再有明确的国别标签。 第三,它会形成跨越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它们会从支付入手,进入储蓄,进入投资,进入融资和保险和资产管理领域,它可能意图对现在的金融机构取而代之。最后如果我们的人民币不能纳入超主权的数字货币体系的话,我们也会面临未来的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数字货币会重构我们的金融模式和现在的经济体系,这是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但是从我了解到我们中国的政府和中国央行的态度,批准这种超主权货币在中国运行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即使这样,我们也应该积极的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掌握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主导权,特别是在中国,我们应该研究中国主导的,哪怕是中国金融机构主导的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可行性和实践方案。第二我们要促进规范制度创新,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欠缺,包括虚拟货币的监管,可能超主权货币的监管,在这方面的制度还有很多的欠缺。 而且我们在数字金融方面,我们还没有比较完善权威的国家技术标准和国家级的专业化的验证体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关于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这样的问题,是紧偶合还是松偶合,脱网运行的可能性,是取代M0,还是M1,还是M2,都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0月20日 20:09
金李:财富管理就是幸福管理 保值增值不是唯一目的
金李:财富管理就是幸福管理 保值增值不是唯一目的

   新浪财经讯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10月19日在京举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系教授金李出席并发表演讲。金李表示,财富管理的目的是最终获得幸福感,财富的保值、增值并不是唯一目的,而是手段。如果只是提升了钱的数量,则并不能称之为财富管理。 以下为发言实录: 金李:你要有财富,你现在有很多的钱,另外你有很好的才华,你有挣钱的本事,将来可以源源不断的把你的人力成本转化为财富。在座的都是读书人,但是不意味着我们作为读书人就一定要非常的贫困。我以前在麻省理工读书的时候,博士生导师跟我说,在美国很有钱的人看不起我们做学问的人,你既然这么聪明,为什么没有财富呢。最初的美国的金融领域的人只好回答说你既然这么有钱,你为什么不聪明一点。但是今天我们可以回答,其实我们可以比你更有钱,我希望今天在座的同学和嘉宾能够见证到将来我们同学中间出现既有才华又有财富的人,我相信会有大量的人出现。 我讲一下我们最近做的研究,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什么是财富,第二为什么要做财富管理,第三怎么去做。 财富我们理解它是现在不用,留在未来的使用的消费力,财富就是我有两个亿,这是衡量的标准,财富的具体表现形势是各种各样的资产,这两个亿里面包括两个房子,证券公司账户有一千万,银行存款有三百万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我们叫资产。 财富管理的简单的目的和今天的政治结合起来,就是我们人们群众存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这个矛盾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用经济学的架构来说,就是我们人民群众仍然存在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给你一万块钱你有办法花吧,你肯定有,有没有人说我钱多的花不完,没有永远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所以我们这个时候需要用财富管理在大大小小的欲望中寻找平衡,它实际上是动态规划问题,财富管理最终目标是使我们幸福感最大化,所以财富管理就是幸福管理。 它的目的其实是最终是获得幸福感,那财富的保值增值是不是唯一目的,它是手段,有人说财富管理只是到我最终的时候,我有很多钱,如果只是提升了钱的数量,这并不是财富管理。所以财富管理合理的规划使用和传承,因此我们在财富管理中经常说四个词,创富、守富、用富和传富,这个传富不光是传给自己的后代,还包括更广义的自己所爱的人,社区、学校还有针对整个社会。 那广义的财富,不光是金融的属性,还有非金融的属性,比如说健康的管理、生育的管理,人力资本的管理。今天我们很多的同学我有几百万或者是更更多的钱,应该投到什么地方去,好像没有好的投资的资产,我觉得其中一个很多人没有足够投资,就是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人力资本的投资。 而且在最高端的财富管理机构,有一个业务就是事务管理,就是金融属性以外的财富管理的幸福感的提升,财富管理一般都是针对个人和家属,有没有更广义的,有,任何一个存在无限欲望和有限资源之间矛盾的主体,他都需要财富管理,比如说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以及是各个相关方的利益最大化,比如说员工、供应商、政府和社会,这些是通过一些治理机制协调,怎么样用有效的资源尽可能的满足各各相关方的利益,让他们满意。包括非盈利机构它也是有非常多元的函数,怎么样利用他有限的金融和非金融资源,满足他不同的需求,再往上一个政府甚至一个主权国家,都有财富管理的问题。 我们在国家层面上,很多国家都有主权财富基金,像中投和中东的一些产油国,和欧洲,都有大量的主权财富基金,他在国家主权上进行财富管理。中国的财富增长非常快,现在已经差不多美国的一半了,全球占16%左右,但是我们的人口是美国五倍左右,所以我们人均的财富占有率是美国的十分之一,所以未来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是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是一个好事。 过去十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融入全球一体化,中国的民间财富也在快速的积累,这个表现也表现在中国财富人群本身规模在进一步肯定。2020年随着我们的小康社会基本建成,中国平均一半以上的人口财富管理会超过一万美金,中国已经开始全民财富的时代,不再是一小部分人关注的财富管理。 但是总体来说,中国的大部分的财富管理是放在净值人群,中产或者是中产以下人群所获得的机构这方面的辅助相对有限,这在某种意义上加剧了中国社会财富的不平衡因为最有钱的人得到最好的服务,他的财富增长速度最快,中小的老百姓,因为他自己的受到的教育不足,接受的服务不足,他的财富增长缓慢,要么会受到各种限制,比如说PPP各种爆雷。帮助中国中产以下的财富客户,提升他们财富管理水平,支持中国财富管理机构,更关注中国中产以下的市场,我觉得这是顺应了曹老师一直以来讲到的使命感。 中国进入全球最财富的10%的人口规模,中国已经将近九千万了,是全球第二大群体。从宏观来看,我们中国财富管理做的怎么样,不怎么样。中国大概现在民间的可投资的财富规模,至少将近200万亿的规模。这个可投资不包括自住房地产,包括投资房地产和其它任何可以拿来投资的资产。但是这笔钱有60%投资在银行存储和不动产或者是收益偏低的不动产,未来面临着跑不赢通胀的风险,要么就是存在这未来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或者是房地产长期来说作为储蓄工具的缺陷,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长期来说作为储蓄工具,都有严重的缺陷。如果再加上居民自主的房地产,居民家庭在房地产的整个投资规模超过四分之三,这跟其它国家比是相对高的权重,我们财富管理的其中一个重大的任务之一是如何把相对高的比重。未来我们财富管理面临巨大的任务之一,是如何把其中相当体量规模的财富,从房地产相关投资上,挪到更加长期可持续,同时对中国未来经济特别是创新驱动经济有更好的支撑作用的更优势的资产领域,比如说针对高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资。 那微观层面的财富管理有价值吗?我们第一代的财富管理人员,创造财富管理人群远远大于财富管理的人群,这个体现在我们重视财富创造,而忽视财富管理。但是目前财富管理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经得到了改善,我们做了简单的测算,对于平均人口来说,可能相当于一年在财富收入稍微改善,能够获得的提升相当于你两个月的工资。 对于做财富管理来说,我认为至少缺少两个方面。第一我们缺少正确的价值观和财富观,第二方法论,我们缺少系统科学的财富管理科学。 所谓财富,老祖宗跟我们教育是君子好财,取之有道,世界上有很多的财富,但是不义之财来的快,走的也快,我们看到现在有很多企业没有底线,这种钱往往很难传下去,如果你的子女看到你的父辈用这种方式挣的钱,将来在你的企业传承中会发生很大的困难。第二财富管理上,高风险和高收益是走在一起的,中国的老百姓长期确是这样的教育,往往很多时候幻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很多时候陷入别人的坑中,还有一些基本的财富管理,不把一个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等。 我自己在做财富管理的研究和教育的时候,我经常会发现一点,叫君子之泽,五世而盖,我们所谓的富不过三代,其实比财富传承更长久的传承,是精神的传承,是德行的传承。 财富管理一般的指导原则,我从学术的角度提了几点,生命周期管理,财富管理是长跑,是一个战役而不是一个战斗。我们中国老话叫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事。人的一生的收入和支出都是起起伏伏,但是经济学家和研究学家让人更容易获得满足感的消费状态是平滑略有上升的曲线,为什么不是大起大落,因为我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起起伏伏对人的心灵伤害很大。但是很多时候你没有合适的工具,很难在生命周期中平缓略有上升。我们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明天是更好的,但是欧美碰到的大的问题他们明天可能不是更好的是平的甚至是往下走的 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第一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你低层次需求生理需求还满足不了,你欣赏交响乐的能力很差。分成三个大的境界是生存、归属和成长,那么相当于财富阶段是温饱、小康和富裕阶段。其实在财富管理上,有非常对应的金字塔的图,把人的需求分成低层次和中层次和高层次。在解决低层次的需求之后,人们可以拿出一部分财富来进行高风险和高收益的投资。标准普尔分析10万个城市家庭中间,得出他的百分比。10%用来支付最低的生存成本,20%是黑天鹅各种风险事件,40%应付灰犀牛,各种长期必须要支付的开支,比如说养老、子女教育等等。剩下30%可以拿来博弈的获取收益承担一定的风险的。 马可惟思和夏普提出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大家都非常熟悉,今天我们中国膨胀问题,你只有一个鸡蛋那就是财富不够多,要么就是市场上只有一个篮子,资产种类不够丰富。我们今天很多做创业的同学,你的投资人肯定说你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你要破釜沉舟。不能,我同时投20个不同的项目,作为投资人是不愿意看到下面的企业家做这样的选择。 浄发市场有效跟财富管理有什么关系,它的理论就是,世界上谁不比谁傻,当你看到一个机会,而别人没有看到的时候,当心你碰到你要别人利息,别人要你本金的问题。首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改正。在很多的财富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财富管理从娃娃抓起,善用时间的朋友。 最后是财富管理的大的结论,最重要的是长期的大类资产配置,它在财富管理中占90%的因素,另外财富管理的结构重要吗,是是不碰到一个好的投资人,重要吗?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只有5%。什么时候进入市场,什么时候退出市场,影响更低,2%左右。 最后我把财富管理配置比喻成踢足球,既要有负责进球的前锋,也要有负责守门的后卫,攻守兼备。我们中国家庭目前攻很厉害,但是守还有一些问题。 财富管理既系统的严禁又和实践高度结合的新兴学科,目前它大量应用新兴科技,入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我们现在在北大建立了教学研究的体系,得到北大和中国管理科学协会高度支持,财富管理对中国推动长期的资本市场建立,引导民间财富有序的从房地产等虚体投资进入实体投资,特别是支持中国核心高科技的发展,支持创新创业,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从根本上,它也能提高民间对财富管理保值增值、提升安全感和获得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次感谢曹老师给我这个机会。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0月20日 20:01
徐洪才:推动新兴城镇化发展 拉动新兴市民消费
徐洪才:推动新兴城镇化发展 拉动新兴市民消费

   新浪财经讯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10月19日在京举办。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出席并发表演讲。 徐洪才认为,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到2025年冲破中等收入陷阱,达到世界银行所设定的人均收入1.25万美元。我国最大的潜力在于城乡结合,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新兴城镇化的发展,拉动新兴市民的消费,拉动基建的投资。未来,这些领域需求的空间都非常大。[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0月20日 19:51
曹凤岐:希望年轻学子富有使命感 为建设国家付出努力
曹凤岐:希望年轻学子富有使命感 为建设国家付出努力

   新浪财经讯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10月19日在京举办。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出席并发表致辞。 以下为发言实录: 曹凤岐:首先对金李和王老师等同学获得奖项表示热烈的祝贺,第二就是感谢对基金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感谢学校校基金会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我的秘书处成员,光华办公室的同事,为了筹备这次会议,所做的辛苦努力,谢谢大家。 时间过的很快,八年了,2011年成立,那是我刚退休的第一年,到现在走过了八年。应该说这个基金有所发展,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筹集到几百万的资金,当然主要是我的学生,曹老师要搞一个公益基金大家来资助。现在我的本金已经基本快达到两千万,所以还是同学们的帮助,大家的帮助,总的来说,规模有所扩大。 那么在这八年当中,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刚才讲了我们设了几个奖,金融研究突出贡献奖,这个奖应该说影响力是比较大的,奖金并不多,10万。在现在来说,不是很多,但是应该荣誉很大,我是这么看待的。 这个奖授予了一些在经济金融界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比如说像李稻葵、刘伟、李扬、刘俏、金李,他们对于中国的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说这个奖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奖。 第二我们设立了金融实践创新奖,金融实践创新奖主要是奖励有北大背景或者是北大培养的后来成为金融家、企业家的一些同志,所以这个奖应该也有很大的影响,有很大的示范作用。我们基本上大部分EMBA学员获得这个奖,当然也有特例,李礼辉会获得这个奖,他是博士。 所以这个奖在我们毕业的企业家、金融家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我们这个奖应该说我们评选的程序还是比较严格的。我们首先要各方面人士来提名,因为我们的人知道的不是太多,而我要提名,就是我的学生,都给我的学生也不太好,所以要各方面的提名,所以这种提名非常踊跃。我们秘书处汇总提出候选人,比如说今年的候选人有五名,然后是理事第一轮投票。理事投票以后再经过学术委员会进行最后的评审,所以是非常严格的。 应该说提名的这些同志都非常优秀,而且在理事投票过程中,他们都得到了相当的票,所以在学术委员会和基金选择的时候很困难,选谁不选谁。但是呢,我们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还是大家斟酌各方面因素选出来的。 为了鼓励大家,所以我们想凡是进入候选人参与投票,我们是不是给一个提名奖,叫金融实践创新提名奖,后来大家说别整了,你给一个提名算什么,所以我们这个奖项取消了,但是不等于这些同志不优秀,今年获得提名,明年可能还获得奖项。所以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凡是得到提名真的很优秀的同学,就说明我们优秀的人才太多了。 第三,实际上我们还有,我们从第三届开始,我们设立了助学金,就是凤凰助学金,我们是每年拿出10万,给困难的同学和出国交流的同学,大概每年资助10多位同学,我已经执行五年了,五年我们拿出50万给大家。今年又和光华签了一个新的合同,还是五年,但是我们每年又提高了两万,所以现在的合同是五年60万了。要都执行下来,我们拿出110万给困难的同学和出国交流的同学,这是我们做的努力。 实际上我们还想在科研方面能不能做出一点成绩和贡献,那么光华有思想力的项目,我们说把我们也纳入进去,我们出一个项目,我们给资金资助,看谁来申报。去年我们已经资助一个项目,就是金融风险控制测算的项目,今年还没有,但是我们有这笔资金来做这个事,所以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工作。 今天上午的理事会大家提出,为了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是不是规模大一点。另外对过去获奖和得到资助的是不是追踪一下,他们获奖以后,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不是获奖以后他就成绩卓越了,但是他总有北大给他的荣誉,他有一个荣誉感,所以我们还要追踪,在科研、金融各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出新的努力,当然这也需要各位的支持和帮助。 那这个基金要做成金融教学,在北大的教学历史中它非常小,可能连一朵浪花都不算,我说它可能是一滴水,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水来汇成大江大河,我们想我们能不能滴水成精,通过这个办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我们要培养人才,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全面发展,那就是德高怀远,追求卓越,就是我们过去说的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我们要培养这样的人才。 应该说北大老一辈的老师,对北大和改革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这些人逐渐老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和即将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前几天得到了丁石孙先生去世的消息,我非常难过,是他批准的1985年成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里面有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和经济管理管理系。同时丁石孙批准设立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科学院中心,他自己认主任,应该说光华管理学院就是在经济管理系和管理科学院中心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所以说丁石孙对我们有直接的恩德。 光华管理学院创始人厉以宁先生今年也90岁了,本人也75岁了,希望寄托在大家身上,所以我们提几点希望。 第一点,我希望大家要有使命感、责任感,我们要实现203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的国家,2050年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你们将参加这个战斗,到2050年你们还是壮年,有的个别是老年了,所以你们应该感到自豪,能够参与这场战斗。我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青年,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我们那个时代说什么要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这是我们那个时代说的,我们这些人认真去努力做了。 现在再进一步,你们要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能参加这个战斗,多么光荣,所以你们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为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付出努力。 第二要有信仰,有信念,有理想,有定力,有信心,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受各种思潮的影响,非常混乱,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不看,就看手机上的网络上的东西,那些网络的东西相当一部分是肯定有问题的。 比如说最近的一个帖子,《中国富起来了,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穷》的帖子,转发这个帖子上百万,而且都说这个帖子写的好,揭露了我们什么什么弊端。后来我说这是什么帖子,我一查,这不是今天的帖子,已经出来好多年的帖子了,这样的标题,一查都不是那么回事,大家对这个很相信,普世价值、自由、平等、关爱,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你们自由了,别人可能就不自由了,民主是手段,而不是信仰。我们信仰马列,我们信仰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小时候说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时候,我们真的热血沸腾,我们有奔头,有信仰,我们相信中国一定会富起来,中国一定会强起来。在这样的信仰下,我们可以去做,可以去努力,我们要有自己的定力和信仰,不能够随波逐流,现在很多的问题出现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第三要有道德、觉悟、公心和底线,这是个人来说,我们要向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里说的,我们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只有成为这样的人,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点,希望大家学的历史,学点哲学,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读书不看报,看书看作业书,看小报,真正的应该了解中国的历史,不仅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重点学中国的近代史,学中国的现代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民族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当然也是有志之士为中国的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引导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现在强起来,这些历史不应该了解吗? 我们经历了很多风浪和挫折,但是我们要有自信,我们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所以我们要学点历史,看我们是怎么过来的,今年习总书记发的第一篇文章,党的建设甘北要一以贯之,讲了七个历史,我们看一下朝代更替是什么样的原因和问题。 第二,为什么要让大家读一点哲学,就是要懂得辩证法,现在温馨主义非常兴盛,形而上学非常兴盛,不懂辩论,说我们危机来了,危中有机,看你能不能抓住,所以希望大家看一点辩证法,懂得思考,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所以借这个机会给大家提一点希望。 我最近写了两首诗,给大家读一下,一个是七十周年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有感 七十风雨路,坎坷且艰难,积贫积弱家国,惊世换新天。蛟龙潜入海底,卫星翱翔太空,长城磐石坚,打好脱贫战,生活更香甜。乘东风,穿巨浪,战旗掀,风云变幻,泰岳压顶力能担,继续改革开放,畅通一带一路,世界共婵娟,实现强国梦,努力更登攀。 下一首写做自己的《七十五岁感怀》七十五载度沧桑,青丝已疏两鬓霜。红烛滴泪化春雨,绿树成林成栋梁,涸附有心吞大海,游丝无力织网纲,身体渐衰精神在,廉颜虽老饭还香。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0月20日 19:45
刘俏:金融并不是越大越好 其本质是解决信任问题
刘俏:金融并不是越大越好 其本质是解决信任问题

   新浪财经讯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10月19日在京举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出席并发表致辞。 刘俏表示,金融并不是越大越好,其本质是解决信任问题,资金供给端和需求端建立信任的成本越低,金融的效果就越好。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样的金融是好金融,什么样的金融是在未来,需要我们集合人才和智慧大力发展的金融。 以下为发言实录: 刘俏: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曹门弟子,因为您去年给我做了一个奖,我用这个奖做了一个研究,我想汇报一下这个研究的心得和体会,曹老师去年还把基金会的一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光华管理学院的课评项目的建设,过去八年的时候,有大量的年轻学生和学子从这个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支持中做出了很多很好的成绩,借这个机会一方面是感谢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 另外一方面,我们还有一个标题,是金融改革和创新高级论坛,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谈一些自己思考金融问题的体会。 这个题目叫金融发展之谜,我大概可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最近的时间给大家汇报一下。什么叫金融发展之谜,我们观察到,过去几千年下来之后,整个金融中介的方式变化越来越多元,里面的交易结构越来越复杂,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就是金融中介的成本一直没有降下来。按道理讲,人对社会有更先进的思想和更先进的技术,可以用来把资金的两端以简单有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但是为什么中介成本没有降下来? 我想把这个问题叫做金融发展的谜,在中国我们看到整个金融资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金融机构的规模越来越大,金融行业的附加值和GDP占比越来越高。但是另外一方面看到整个实体经济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将近20年的时间,我们这20年的时间里平均年增速应该是比GDP高6.1%,高出来的钱到哪里去了,以什么样的方式在经济生活中起作用,这个问题应该有答案,过去我们20年我们以土地和房地产作为抵押品,极大的扩张了社会信用,也导致金融资产的规模增长速度非常快。 今年3月底的时候,大概整个人民币的供应量相当于美元和欧元之和,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中国货币虽然不是国际化货币,但是我们的供应量是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货币供应量之和,我们土地在很大程度上吸纳和增加流动性,它也构成了金融体系快速上升的重要底层原因。 结合我的这个问题,金融发展之谜并没有解决,比如说我们实体经济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存在,甚至还在恶化。 比如说我们看到中国的金融业的附加值占比,我们在2014年已经超过了美国,2018年整个金融行业贡献GDP的7.7%,1991年的时候整个金融贡献的GDP只有1000亿出头,去年到了1.9万亿,我们看到金融的快速发展。 另外我们也看到了实体经济并没有从这种发展中得到明显的收益,比如说整个上市公司加在一起可能只有30-40家,但是它贡献了50%的利润,去年的数字是48%。从现象上来讲,产生一块钱的金融资产成本很高,因为这个数字很难获取,我用商业银行存在利差做一个测量。有我们六大行基本上3%左右,就是产生一块钱的储蓄变成一块钱的投资,中间发生的成本是3分钱,但是另外我们的农商行的成本要大很多,大概是7-8%左右。 这应该是全球性的问题,过去大家在美国发现,产生一个金融资产大概是1-2%的成本,在英国这样的国家,这个数字是朝2.5%趋同,换句话说,金融中介的方式越来越复杂,创新的思想越来越丰富,手段越来越高但是产生一块钱金融资产的成本一直很稳定,甚至还上升的趋势。在中国突出的表现我们金融越来越大,但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没有展现出来。 我个人感觉,在中国这个问题比较突显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形成给风险定价的锚,我们的风险并没有形成市场化的价值定价机制,这样导致需要金融资源部门没有得到资源,而不需要的部门产生了浪费。 比如说在资本上很重要的参数,就是市场风险溢价,这个数字在美国过去100年是6-7%,,就是股票市场比资产市场的风险要大很多,股票市场到现在只有1.17%的样子,也就是说股票资产收益率和国债的利差只有1左右,这样我们对风险的定价机制肯定是扭曲的,或者说我们并没有形成风险基本定价的理念。 比如说在资本市场上没有合理的定价功能,所以我们资产市场很难起到融资主要作用,我测算了一下从2000年到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整个A股市场,整个融资金融只有13.29%,2018年新增的银行贷款,就15.7万亿元,换句话说从融资角度讲A股市场并没有起到应该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我想在配置上,因为我们有下调价格的功能,也有给风险市场定价的机制,它可能引导资金做有效的配置,国企和民企我们也有大量的研究,国企的投资资本占有率相对低一些,民企高一些,但是从2007-2008年,在银行新增贷款里,民营企业占比越来越低,去年这个数字到25.8%,换句话说解决了80%的就业问题,提供了50%的税收和60%GDP的民营企业板块,有相对比较高的投资回报,但是在资源配置上,我们发现不利的变化。 这些合在一起,也解释了为什么金融发展之谜变成了在现阶段需要我们破题的重要的问题。比如说我在最近写了一本书,在这里面对于金融高质量的发展,特别是对总书记强调的全钥匙生产率,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发现金融并不是越大越好,地方政府推动的金融,对全钥匙生产力的金融是负向的,如果要真正推动金融发展之谜,需要理解什么样的金融是好金融,什么样的金融是在未来集合我们的人才和智慧大力发展的金融。 最后我把这个问题简单的延伸一下,我这个确实没有答案,但是我想做一点思考,现在大家说我们的金融不好,我们通过一些创新的方式和新的理念和技术,提供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但是我想强调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它可能是答案的一部分,但是它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比如说用金融的历史到现在为止有记载有7000年,从农业社会过度到工业社会,我们讲到金融中介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各种的创新层出不穷,产生一块钱维持一块钱的间接金融成本一直没有降下来,就是我们要解决问题,金融中介的成本应该是下行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甚至我们感觉到在一些领域有上升的趋势。 我提出一个问题,技术到底是答案还是伪答案,甚至它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现在有一些学者在讲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未来一些更好的区块链的技术,有可能解决金融中介效率不高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不仅是技术的使用,如果过去7000年历史给我们呈现出规律,那我们在规律中面对这样的观点和发展趋势,是不是要保持谨慎的态度。 比如说大家现在经常说的数字货币问题和MMT,都是很吸引人的新的金融思维,特别是MMT是央行可以随意发货币,只要不引起通胀就可以了。但是我想这些新的技术在过去没有降下来,未来可以降下来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如果没有很深的思考得到结论,还是不可以的。 我们回归到金融的本质,它最根本是解决信任的问题,资金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建立信任,这个成本越低,金融是好金融,那现在能不能降下来,我觉得这是大家一起去探索的问题,我觉得到了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新的金融发展的思想,针对什么是有效的方式,解决资金的供给方和资金的需求方建立信任成本,这里面技术可能是答案的一部分,但是技术之外,还有其它的东西。 之前金老师写了一个文章,就是道德是解决效率的基础,就是效率的背后是要回到人的道德层面上,我觉得这方面的探索也在慢慢出现。《第三个支柱》中讲到除了国家和政府之外,恢复社区的活力,就是让社区能够更好的起到帮助人和人之间建立信任的使命,他认为这是解决市场经济出现的一些市场失败可能需要去思考的路径。但是我想在中国经济进入高增长发展阶段,我们也需要思考技术背后的人,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我们怎么样更好的建设我们这样的信任,所以我特别期待曹老师继续支持这方面的研究,长此以往,谢谢曹老师,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0月20日 19:43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10月19日举办(附议程)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10月19日举办(附议程)

  新浪财经讯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将于10月19日在京举办。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等嘉宾出席。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由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主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承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金融协会协办。 附议程: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0月17日 15:02
王信: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
王信: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

  原标题:《中国金融》|王信: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文/王信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要求金融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支持区域改革开放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李克强总理指出,要以局部地区试点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以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试点,为金融改革“探路”。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性开展区域金融改革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区域金融改革各项试点成效显著 区域金融改革试点以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范围涵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工业化转型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和边疆地区,内容涉及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以及农村和小微等普惠金融,有效推动了区域改革开放创新,也为全局共性的问题探索总结了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和做法。 积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运用金融手段探索发展新动力的有效模式。例如,湖北省武汉城市圈以构建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渠道为核心,探索形成以机构设立、经营机制、金融产品、信息平台、直接融资、金融监管“六个专项”为特点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模式,相关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截至2019年6月末,武汉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295.97亿元,同比增长11.25%,当年新增238.76亿元。江苏省泰州市以建设产融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设立科技金融风险担保资金和专项补偿资金,创新民营小微企业全链条融资服务模式,完善产融对接机制,探索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途径。截至2019年6月末,泰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44%,比改革试点前提升1.5个百分点;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增速较改革试点前提升7.7个百分点。山东省青岛市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完善和行业创新,立足区域特点和优势,在机构引进、产品创新、市场开放、人才汇聚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同时不断开拓全球合作关系,深化与财富管理先进区域的合作,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等方式,推动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积极践行协调发展理念,推动金融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一是金融支持雄安新区改革开放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已设立雄安分行,非银金融机构也陆续落地雄安新区,对雄安新区授信规模和非信贷融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为下一步金融支持新区大规模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截至2019年8月末,雄安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911.5亿元,较雄安新区成立时增长了113.2%;各项贷款余额291.5亿元,较雄安新区成立时增长了59%。二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标国际一流金融中心水平,强化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充分发挥龙头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金融服务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目前,征信机构协同监管、商业票据支持机制、经济金融数据共享机制等方面探索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三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水平。稳步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有序推动跨境移动支付便利化、香港代理见证开户试点、贸易金融平台建设等创新业务。截至2019年6月末,银联港澳版“云闪付”APP、微信和支付宝香港电子钱包等移动支付项目按计划落地;香港代理见证开户试点共开立46476户。 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自治区)试验区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反响。一是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政策体系,不断调动绿色金融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据不完全统计,五省(自治区)试验区先后出台20余个绿色金融专项政策文件,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一系列政策支持绿色金融发展,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来满足不同绿色项目个性化的融资需求。五省(自治区)试验区陆续推出了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绿色市政债券等近200项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使绿色项目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江西省赣江新区于2019年6月成功发行3亿元全国首单认证的绿色市政专项债券。广州市花都区创新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等产品,带动企业自觉实现节能减排与绿色转型发展。三是加强风险防控工作。包括成立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强化环境信息披露要求,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高标准地把好绿色项目入项目库的关口,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目前,五省(自治区)试验区均成立了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通过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点,五省(自治区)试验区积累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发行绿色市政专项债券、成立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建设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等经验做法。与此同时,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全球主要国家中唯一设立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相关探索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评价。试验区积极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多个境外国家和港澳地区开展绿色金融合作,取得了良好反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已成为绿色金融“中国经验”的一张靓丽名片。 积极践行开放发展理念,打造金融开放创新新格局。上海等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多项本外币创新试点在全国复制推广。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和外汇管理措施,稳步发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境外人民币借款等创新业务,出台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等外汇措施,推动企业用活用好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截至2019年6月末,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收支总额1.70万亿元;累计办理3418笔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业务。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自由贸易账户,在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和账户内可自由兑换等方面先行先试。截至2019年7月末,上海自由贸易账户累计办理跨境结算折合人民币36.2万亿元;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获得的本外币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1.6万亿元。经过探索,多项本外币创新业务,如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跨国企业集团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经过自贸试验区先行试点后在全国复制推广。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以推动人民币在东盟和南亚跨区域使用为重点,探索人民币对泰铢、柬埔寨瑞尔等非储备货币区域挂牌交易,打造多层次区域性货币交易模式,加大金融服务边区力度。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进一步强化面向东盟的人民币跨境结算、货币交易和跨境投融资服务。 积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普惠金融改革创新支持民生持续改善。河南省兰考县紧紧围绕“普惠、扶贫、县域”三大主题,重点夯实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通过开发普惠通APP和建立乡村服务站,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以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以金融服务体系、普惠授信体系、信用信息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模式,通过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共同发力,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信息采集难、风险防控难等问题,达到了降成本、促竞争、有效改善金融展业环境的效果。试验区创建以来,兰考县农户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均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农户获贷率提高了34个百分点。浙江省台州市以完善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主线,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通过打造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设立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平台和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等方式,形成以“专注实体、深耕小微、精准供给、稳健运行”为主要特征的小微金融服务经验,不断推升金融服务精准度,相关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如浙江泰隆银行践行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索出以“三品三表”(人品、产品、抵押品,电表、水表、海关报表)为核心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和风险控制技术,锁定众多有强烈信贷需求而得不到较多关注和服务的小微客户,走出了一条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特色发展道路。截至2019年6月末,台州小微贷款(含个人)贷款余额3700.63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为46.1%,显著高于全国和浙江省平均水平,小微贷款户数38.11万户,比试验区获批时增加14.12万户。此外,浙江省丽水市、四川省成都市、吉林省、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地区等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也积极探索农村产权融资、涉农直接融资和农业保险创新,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利用科技手段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探索出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便农取款等多项成功经验。 此外,区域金融改革将防范化解风险视为贯彻始终的重要命题。在推动创新发展的同时,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注重把关金融创新风险,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浙江省温州市积极探索区域金融风险处置机制,通过因企施策、分类处置、隔离风险传染路径、控制风险释放节奏等方式,有效遏制互联互保风险。试点以来,温州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从最高4.69%降至2019年6月末的1.11%,下降了3.58个百分点。上海自贸试验区构建跨境资金流动金融安全网,上线运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资金监测系统,准确掌握自由贸易账户交易信息。尽管近年来部分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震荡和风险,但自贸试验区风险管理体系经受住了考验,自贸试验区的跨境资金流动未出现异常,也没有成为热钱流出入套利的管道。 总的来看,区域金融改革积极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能力,促进了我国金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可得性不断提升。通过区域金融改革,充分发挥了地方改革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各地区你追我赶、创新发展的改革格局,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全国层面的整体改革积累可复制推广经验。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的改革试点也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可,有效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相关领域的影响力。 当前区域金融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同时也应当看到,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新形势下需要平衡好“促改革”和“防风险”的关系。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改革和稳定之间的平衡难度有所上升。比如,当前形势下资本可能在一些情况下大进大出,对我国经济金融带来冲击,资本项目可兑换相关试点缺乏稳定有利的外部条件。鉴此,针对试验区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诉求,需要处理好“促改革”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稳妥有序予以推进。二是改革涉及多项政策和多个部门的支持配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区域金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政策及对应的部门较多,需要有效凝聚各方共识和力量,充分发挥试验的协同效应。三是个别地方在落实中央精神方面还有差距,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相对不足。有的地方在开展试点过程中,寄希望于国家能够给予特殊政策,为其带来资金、补贴及其他各种优惠措施,对于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的认识不全面,提出的改革试点举措针对性有所不足,难以有效落实。 继续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务院第58次常务会议精神,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深入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各项工作,持续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加大金融支持区域改革发展创新力度。 一是坚持区域金融改革要服从服务于宏观政策的大局,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宏观政策的要求,统筹运用多种工具,深入研究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支持中小银行发展。 二是明确目标,统筹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以金融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三农、科技创新以及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等为重点,深入推进先行先试,对有试点意义的改革方案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压实地方责任,防范金融风险。 三是及时对试点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宣传,将已形成的可复制经验加快向更大范围推广,使金融改革开放创新举措更好发挥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实效。 四是建立动态调整的区域金融改革工作机制。对于试点期限结束、达到目标且无特殊需要的试验区,及时结束试点;对于有必要继续深入探索的试点,在第三方评估基础上动态调整试点任务,建立完善“有进有退”的工作机制。[详情]

李礼辉:数字货币,货币体系的又一次重构
李礼辉:数字货币,货币体系的又一次重构

   新浪财经讯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10月19日在京举办。中国银行原行长、人大财经委委员李礼辉出席并发表演讲。 李礼辉认为,数字货币会重构金融模式和现有经济体系,这是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对于数字货币可能会对现有的货币体系构成的挑战,他将其归纳三个方面。 第一,数字货币可以跨越中央银行的,建立国家主权。李礼辉认为,数字货币可以跨越商业银行,成为超主权数字货币,冲击一些弱小主权法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弱小的国家,他自己的法定货币可能不被公民所信任,这个时候可信任机构的数字和不能或者是超主权数字货币就有可能取而代之。 第二是重复货币的霸权地位,如果我们许可这种超主权货币的发行,今后10年以后,全球会有3-4个超主权货币存在,这些超主权货币不再有明确的国别标签。 第三,数字货币会形成跨越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它可能会从支付入手,进入储蓄,进入投资,进入融资和保险和资产管理领域,它可能意图对现在的金融机构取而代之。最后,如果我们的人民币不能纳入超主权的数字货币体系的话,我们也会面临未来的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挑战。 以下为发言实录: 李礼辉:数字货币发展到现在,我觉得面临一个问题,需要研究,它会不会重构我们的货币体系。我这里简单列了一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些变化。从这个体系从1944年建立到它的终结,而美元的霸权体系并没有终结,那美元货币会不会产生一些货币。这是值得我们讨论和研究的。 我在这里把货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法定货币,第二就是数字货币,第三我把另外一种数字货币称为可信赖机构的数字货币。 我们把有法律地位和有法律背书和发行主体的数字货币叫国家数字货币,我们从从2015年就启动了数字货币的研究,但是因为一直在研究一些问题,所以包括中国一直都没有推出央行法定的数字货币。 从现在来看,我们的数字货币可能称之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所以我们的数字货币大概有几个特点,第一采用双层的传承间接发行模式,我们要研究它在哪些方面是传承,哪些方面是替代的。在传统的货币发行机制里,货币是间接发明,通过商业银行发行的,但是数字货币具有直接发明的功能,就是中央银行不通过商业银行直接发行数字货币。但是这样的话,大量的商业银行存款会流入中央银行,这样就会影响商业银行和商业金融机构的信贷的能力,同时也会打乱现有的货币发行机构。 所以央行现在的双层运营投放体系,就是对传统的货币发行体系的传承,好处是它可以更稳健,他不必瞻前顾后,也不必推陈出新,但是这样的发行方式会不会落后,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 另外现在的中国法定的数字货币采取的是并行的技术路线,有这样的假设,他们认为目前的区块链的技术,无法达到我们这么庞大的市场的高发度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要保持技术中性,不单纯的依赖单一的技术,比如说区块链的技术。 他们认为我们可以采用赛马的机制做技术路线的竞争,指定不同机构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进行法定数字货币进一步的研发,当然这样的机构我理解基本上是央行投资和央行管理的机构。他们希望这样的技术竞争和市场选择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优化,将来央行的数字货币可能会采用中心化,目的是保证货币传导机制的可靠性,保证货币调控的效率,也防止金融机构的货币超发。我们所说的区块链里,智能合约是非常关键的低层技术,央行对智能合约一直保持审慎的态度,从目前披露的情况来看,他们可能会支持有利于货币职能实现的智能合约的利用。 第三采取账户松偶合的方式替代货币的M0。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有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这样的新兴电子支付工具,它是账户紧偶合的,就是我们所有的支付都是我们借记卡的账户跟微信和支付宝捆绑在一起。当然微信支付也有钱包,但是它不具有主要的地位。现在央行设计的数字货币,是采用账户松偶合和账户钱包的方式,它可以脱离银行账户限制,实现端到端的转移,并且在央行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可控的匿名的支付。第一它是可以脱网运行的,第二它是可控匿名的。第一脱网运行,我们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如何进行信用之间的认证,这些问题我觉得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外我们现在设计中的法定数字货币,立足于替代M0,而不是替代M1和M2,这是基于我们的专家和官员对现在的M0、M1、M2货币市场总体的判断和对未来需求的预测,设计的这种架构是否合理,我们在座的各位也可以进一步研究。 我们中国的微信和支付宝已经做的非常成熟的了,十亿的量级,而且不仅在中国,在其它国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非常普及,那法币数字货币推出和央行数字货币推出,会不会取代微信和支付宝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取决于三个关键的因素,第一是效率,第二是成本,第三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市场规模,这是我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看法。 那我们简单看一下虚拟货币,我认为就我所学到的货币学的基础知识来说,我认为像比特币等这样的一些东西,他们是在虚拟社区存在的,它是虚拟社区的激励工具,同时它又能和现实的法币形成简化,所以我们把它称为虚拟货币,比说它是什么加密货币更好一点。 虚拟货币我们怎么样鉴定,我们不应该把虚拟货币鉴定为真正的法定货币,但是它可以生长,第一它的生存土壤是在去中心化架构的公有链的社区内,它是经济工具,也是激励工具,也有价值基础,第二,它有市场需求,全球有很大的暗网市场,有色情交易和枪支交易很多都在暗网市场进行,暗网需要在地下可以交易,地上难以管控的,虚拟货币满足这样的要求。另外虚拟货币是有投机市场的,40%的比特币集中在1000个账户手里,基于市场顶端的关键少数,他们是有掌控市场的能力,所以投机性太重,是这些虚拟货币存在的很大的问题。 比如说在去年比特币最高的价格两万美元,最低的时候三千左右美元,它的动荡太大,这是它经济价值上很大的问题。 另外虚拟货币在寻找公有链的社区里,在这个社区里,很大的问题,它有一个技术的问题,就是海量的数据存储需要空间,而且需要高速网络,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很难做到高速,未来我觉得虚拟货币还是很难变成一个规模化的东西。但是它还将生存和发展。极少数的虚拟货币会扩张领地,大部分是服务一小部分人。 未来区块链虚拟货币能够突破一定的规模瓶颈,另外虚拟货币运行机制能够突破价值稳定的事情,这样虚拟货币会进入大众应用的领域,但是在未来三到五年很难看到。 我把可信任的金融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称为可信任机构的数字货币,因为法定数字货币,因为法定的地位和国家主权背书可信任,其它任何机构的数字货币要做到可信任,必须具备五个基本的条件,第一具有公众信任机构的信任背书,第二具有商业价值的客户规模,第三具有高效可靠的金融交易和支付平台,第四具有可审计的金融资产做支撑。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具有行政许可的市场准入。那我们现在大家都看到libra在今年六月18号出来了,它的设计很精巧,表明了它的意图,它希望成为公平世界里覆盖全球的金融基础设施,但是目前这一点面临一些监管方面挑战,在10月14日,他们的协会召开第一次理事会以前,有6家支付机构退出了libre,现在它的创始机构从原来的28家减少到21家。 据我了解,像vavs这样的机构,面临金融机构的压力,退出了,现在只有一家欧洲金融机构还没有退出,我们看看他想做什么,第一它是覆盖了巨大的客户群体,第二他用数字技术构建独立的金融基础设施,第三他用硬资产做支撑,保证资产的运行。 为什么这个东西让美国人这么警惕,它现在如果说他一出现,可能会对现有的货币体系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归纳三个方面,第一它可以跨越中央银行的,建立国家主权,它可以跨越商业银行,就是超主权的数字货币,它可以冲击一些弱小主权法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弱小的国家,他自己的法定货币可能不被公民所信任,这个时候可信任机构的数字和不能或者是超主权数字货币就有可能取而代之。第二是重复货币的霸权地位,如果我们许可这种超主权货币的发行,今后10年以后,全球会有3-4个超主权货币存在,这些超主权货币不再有明确的国别标签。 第三,它会形成跨越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它们会从支付入手,进入储蓄,进入投资,进入融资和保险和资产管理领域,它可能意图对现在的金融机构取而代之。最后如果我们的人民币不能纳入超主权的数字货币体系的话,我们也会面临未来的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数字货币会重构我们的金融模式和现在的经济体系,这是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但是从我了解到我们中国的政府和中国央行的态度,批准这种超主权货币在中国运行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即使这样,我们也应该积极的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掌握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主导权,特别是在中国,我们应该研究中国主导的,哪怕是中国金融机构主导的超主权数字货币的可行性和实践方案。第二我们要促进规范制度创新,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欠缺,包括虚拟货币的监管,可能超主权货币的监管,在这方面的制度还有很多的欠缺。 而且我们在数字金融方面,我们还没有比较完善权威的国家技术标准和国家级的专业化的验证体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关于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这样的问题,是紧偶合还是松偶合,脱网运行的可能性,是取代M0,还是M1,还是M2,都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金李:财富管理就是幸福管理 保值增值不是唯一目的
金李:财富管理就是幸福管理 保值增值不是唯一目的

   新浪财经讯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10月19日在京举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系教授金李出席并发表演讲。金李表示,财富管理的目的是最终获得幸福感,财富的保值、增值并不是唯一目的,而是手段。如果只是提升了钱的数量,则并不能称之为财富管理。 以下为发言实录: 金李:你要有财富,你现在有很多的钱,另外你有很好的才华,你有挣钱的本事,将来可以源源不断的把你的人力成本转化为财富。在座的都是读书人,但是不意味着我们作为读书人就一定要非常的贫困。我以前在麻省理工读书的时候,博士生导师跟我说,在美国很有钱的人看不起我们做学问的人,你既然这么聪明,为什么没有财富呢。最初的美国的金融领域的人只好回答说你既然这么有钱,你为什么不聪明一点。但是今天我们可以回答,其实我们可以比你更有钱,我希望今天在座的同学和嘉宾能够见证到将来我们同学中间出现既有才华又有财富的人,我相信会有大量的人出现。 我讲一下我们最近做的研究,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什么是财富,第二为什么要做财富管理,第三怎么去做。 财富我们理解它是现在不用,留在未来的使用的消费力,财富就是我有两个亿,这是衡量的标准,财富的具体表现形势是各种各样的资产,这两个亿里面包括两个房子,证券公司账户有一千万,银行存款有三百万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我们叫资产。 财富管理的简单的目的和今天的政治结合起来,就是我们人们群众存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这个矛盾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用经济学的架构来说,就是我们人民群众仍然存在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给你一万块钱你有办法花吧,你肯定有,有没有人说我钱多的花不完,没有永远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所以我们这个时候需要用财富管理在大大小小的欲望中寻找平衡,它实际上是动态规划问题,财富管理最终目标是使我们幸福感最大化,所以财富管理就是幸福管理。 它的目的其实是最终是获得幸福感,那财富的保值增值是不是唯一目的,它是手段,有人说财富管理只是到我最终的时候,我有很多钱,如果只是提升了钱的数量,这并不是财富管理。所以财富管理合理的规划使用和传承,因此我们在财富管理中经常说四个词,创富、守富、用富和传富,这个传富不光是传给自己的后代,还包括更广义的自己所爱的人,社区、学校还有针对整个社会。 那广义的财富,不光是金融的属性,还有非金融的属性,比如说健康的管理、生育的管理,人力资本的管理。今天我们很多的同学我有几百万或者是更更多的钱,应该投到什么地方去,好像没有好的投资的资产,我觉得其中一个很多人没有足够投资,就是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人力资本的投资。 而且在最高端的财富管理机构,有一个业务就是事务管理,就是金融属性以外的财富管理的幸福感的提升,财富管理一般都是针对个人和家属,有没有更广义的,有,任何一个存在无限欲望和有限资源之间矛盾的主体,他都需要财富管理,比如说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以及是各个相关方的利益最大化,比如说员工、供应商、政府和社会,这些是通过一些治理机制协调,怎么样用有效的资源尽可能的满足各各相关方的利益,让他们满意。包括非盈利机构它也是有非常多元的函数,怎么样利用他有限的金融和非金融资源,满足他不同的需求,再往上一个政府甚至一个主权国家,都有财富管理的问题。 我们在国家层面上,很多国家都有主权财富基金,像中投和中东的一些产油国,和欧洲,都有大量的主权财富基金,他在国家主权上进行财富管理。中国的财富增长非常快,现在已经差不多美国的一半了,全球占16%左右,但是我们的人口是美国五倍左右,所以我们人均的财富占有率是美国的十分之一,所以未来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是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是一个好事。 过去十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融入全球一体化,中国的民间财富也在快速的积累,这个表现也表现在中国财富人群本身规模在进一步肯定。2020年随着我们的小康社会基本建成,中国平均一半以上的人口财富管理会超过一万美金,中国已经开始全民财富的时代,不再是一小部分人关注的财富管理。 但是总体来说,中国的大部分的财富管理是放在净值人群,中产或者是中产以下人群所获得的机构这方面的辅助相对有限,这在某种意义上加剧了中国社会财富的不平衡因为最有钱的人得到最好的服务,他的财富增长速度最快,中小的老百姓,因为他自己的受到的教育不足,接受的服务不足,他的财富增长缓慢,要么会受到各种限制,比如说PPP各种爆雷。帮助中国中产以下的财富客户,提升他们财富管理水平,支持中国财富管理机构,更关注中国中产以下的市场,我觉得这是顺应了曹老师一直以来讲到的使命感。 中国进入全球最财富的10%的人口规模,中国已经将近九千万了,是全球第二大群体。从宏观来看,我们中国财富管理做的怎么样,不怎么样。中国大概现在民间的可投资的财富规模,至少将近200万亿的规模。这个可投资不包括自住房地产,包括投资房地产和其它任何可以拿来投资的资产。但是这笔钱有60%投资在银行存储和不动产或者是收益偏低的不动产,未来面临着跑不赢通胀的风险,要么就是存在这未来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或者是房地产长期来说作为储蓄工具的缺陷,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长期来说作为储蓄工具,都有严重的缺陷。如果再加上居民自主的房地产,居民家庭在房地产的整个投资规模超过四分之三,这跟其它国家比是相对高的权重,我们财富管理的其中一个重大的任务之一是如何把相对高的比重。未来我们财富管理面临巨大的任务之一,是如何把其中相当体量规模的财富,从房地产相关投资上,挪到更加长期可持续,同时对中国未来经济特别是创新驱动经济有更好的支撑作用的更优势的资产领域,比如说针对高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资。 那微观层面的财富管理有价值吗?我们第一代的财富管理人员,创造财富管理人群远远大于财富管理的人群,这个体现在我们重视财富创造,而忽视财富管理。但是目前财富管理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经得到了改善,我们做了简单的测算,对于平均人口来说,可能相当于一年在财富收入稍微改善,能够获得的提升相当于你两个月的工资。 对于做财富管理来说,我认为至少缺少两个方面。第一我们缺少正确的价值观和财富观,第二方法论,我们缺少系统科学的财富管理科学。 所谓财富,老祖宗跟我们教育是君子好财,取之有道,世界上有很多的财富,但是不义之财来的快,走的也快,我们看到现在有很多企业没有底线,这种钱往往很难传下去,如果你的子女看到你的父辈用这种方式挣的钱,将来在你的企业传承中会发生很大的困难。第二财富管理上,高风险和高收益是走在一起的,中国的老百姓长期确是这样的教育,往往很多时候幻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很多时候陷入别人的坑中,还有一些基本的财富管理,不把一个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等。 我自己在做财富管理的研究和教育的时候,我经常会发现一点,叫君子之泽,五世而盖,我们所谓的富不过三代,其实比财富传承更长久的传承,是精神的传承,是德行的传承。 财富管理一般的指导原则,我从学术的角度提了几点,生命周期管理,财富管理是长跑,是一个战役而不是一个战斗。我们中国老话叫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事。人的一生的收入和支出都是起起伏伏,但是经济学家和研究学家让人更容易获得满足感的消费状态是平滑略有上升的曲线,为什么不是大起大落,因为我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起起伏伏对人的心灵伤害很大。但是很多时候你没有合适的工具,很难在生命周期中平缓略有上升。我们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明天是更好的,但是欧美碰到的大的问题他们明天可能不是更好的是平的甚至是往下走的 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第一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你低层次需求生理需求还满足不了,你欣赏交响乐的能力很差。分成三个大的境界是生存、归属和成长,那么相当于财富阶段是温饱、小康和富裕阶段。其实在财富管理上,有非常对应的金字塔的图,把人的需求分成低层次和中层次和高层次。在解决低层次的需求之后,人们可以拿出一部分财富来进行高风险和高收益的投资。标准普尔分析10万个城市家庭中间,得出他的百分比。10%用来支付最低的生存成本,20%是黑天鹅各种风险事件,40%应付灰犀牛,各种长期必须要支付的开支,比如说养老、子女教育等等。剩下30%可以拿来博弈的获取收益承担一定的风险的。 马可惟思和夏普提出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大家都非常熟悉,今天我们中国膨胀问题,你只有一个鸡蛋那就是财富不够多,要么就是市场上只有一个篮子,资产种类不够丰富。我们今天很多做创业的同学,你的投资人肯定说你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你要破釜沉舟。不能,我同时投20个不同的项目,作为投资人是不愿意看到下面的企业家做这样的选择。 浄发市场有效跟财富管理有什么关系,它的理论就是,世界上谁不比谁傻,当你看到一个机会,而别人没有看到的时候,当心你碰到你要别人利息,别人要你本金的问题。首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改正。在很多的财富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财富管理从娃娃抓起,善用时间的朋友。 最后是财富管理的大的结论,最重要的是长期的大类资产配置,它在财富管理中占90%的因素,另外财富管理的结构重要吗,是是不碰到一个好的投资人,重要吗?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只有5%。什么时候进入市场,什么时候退出市场,影响更低,2%左右。 最后我把财富管理配置比喻成踢足球,既要有负责进球的前锋,也要有负责守门的后卫,攻守兼备。我们中国家庭目前攻很厉害,但是守还有一些问题。 财富管理既系统的严禁又和实践高度结合的新兴学科,目前它大量应用新兴科技,入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我们现在在北大建立了教学研究的体系,得到北大和中国管理科学协会高度支持,财富管理对中国推动长期的资本市场建立,引导民间财富有序的从房地产等虚体投资进入实体投资,特别是支持中国核心高科技的发展,支持创新创业,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从根本上,它也能提高民间对财富管理保值增值、提升安全感和获得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次感谢曹老师给我这个机会。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徐洪才:推动新兴城镇化发展 拉动新兴市民消费
徐洪才:推动新兴城镇化发展 拉动新兴市民消费

   新浪财经讯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10月19日在京举办。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出席并发表演讲。 徐洪才认为,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到2025年冲破中等收入陷阱,达到世界银行所设定的人均收入1.25万美元。我国最大的潜力在于城乡结合,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新兴城镇化的发展,拉动新兴市民的消费,拉动基建的投资。未来,这些领域需求的空间都非常大。[详情]

曹凤岐:希望年轻学子富有使命感 为建设国家付出努力
曹凤岐:希望年轻学子富有使命感 为建设国家付出努力

   新浪财经讯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10月19日在京举办。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出席并发表致辞。 以下为发言实录: 曹凤岐:首先对金李和王老师等同学获得奖项表示热烈的祝贺,第二就是感谢对基金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感谢学校校基金会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我的秘书处成员,光华办公室的同事,为了筹备这次会议,所做的辛苦努力,谢谢大家。 时间过的很快,八年了,2011年成立,那是我刚退休的第一年,到现在走过了八年。应该说这个基金有所发展,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筹集到几百万的资金,当然主要是我的学生,曹老师要搞一个公益基金大家来资助。现在我的本金已经基本快达到两千万,所以还是同学们的帮助,大家的帮助,总的来说,规模有所扩大。 那么在这八年当中,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刚才讲了我们设了几个奖,金融研究突出贡献奖,这个奖应该说影响力是比较大的,奖金并不多,10万。在现在来说,不是很多,但是应该荣誉很大,我是这么看待的。 这个奖授予了一些在经济金融界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比如说像李稻葵、刘伟、李扬、刘俏、金李,他们对于中国的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说这个奖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奖。 第二我们设立了金融实践创新奖,金融实践创新奖主要是奖励有北大背景或者是北大培养的后来成为金融家、企业家的一些同志,所以这个奖应该也有很大的影响,有很大的示范作用。我们基本上大部分EMBA学员获得这个奖,当然也有特例,李礼辉会获得这个奖,他是博士。 所以这个奖在我们毕业的企业家、金融家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我们这个奖应该说我们评选的程序还是比较严格的。我们首先要各方面人士来提名,因为我们的人知道的不是太多,而我要提名,就是我的学生,都给我的学生也不太好,所以要各方面的提名,所以这种提名非常踊跃。我们秘书处汇总提出候选人,比如说今年的候选人有五名,然后是理事第一轮投票。理事投票以后再经过学术委员会进行最后的评审,所以是非常严格的。 应该说提名的这些同志都非常优秀,而且在理事投票过程中,他们都得到了相当的票,所以在学术委员会和基金选择的时候很困难,选谁不选谁。但是呢,我们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还是大家斟酌各方面因素选出来的。 为了鼓励大家,所以我们想凡是进入候选人参与投票,我们是不是给一个提名奖,叫金融实践创新提名奖,后来大家说别整了,你给一个提名算什么,所以我们这个奖项取消了,但是不等于这些同志不优秀,今年获得提名,明年可能还获得奖项。所以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凡是得到提名真的很优秀的同学,就说明我们优秀的人才太多了。 第三,实际上我们还有,我们从第三届开始,我们设立了助学金,就是凤凰助学金,我们是每年拿出10万,给困难的同学和出国交流的同学,大概每年资助10多位同学,我已经执行五年了,五年我们拿出50万给大家。今年又和光华签了一个新的合同,还是五年,但是我们每年又提高了两万,所以现在的合同是五年60万了。要都执行下来,我们拿出110万给困难的同学和出国交流的同学,这是我们做的努力。 实际上我们还想在科研方面能不能做出一点成绩和贡献,那么光华有思想力的项目,我们说把我们也纳入进去,我们出一个项目,我们给资金资助,看谁来申报。去年我们已经资助一个项目,就是金融风险控制测算的项目,今年还没有,但是我们有这笔资金来做这个事,所以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工作。 今天上午的理事会大家提出,为了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是不是规模大一点。另外对过去获奖和得到资助的是不是追踪一下,他们获奖以后,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不是获奖以后他就成绩卓越了,但是他总有北大给他的荣誉,他有一个荣誉感,所以我们还要追踪,在科研、金融各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出新的努力,当然这也需要各位的支持和帮助。 那这个基金要做成金融教学,在北大的教学历史中它非常小,可能连一朵浪花都不算,我说它可能是一滴水,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水来汇成大江大河,我们想我们能不能滴水成精,通过这个办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我们要培养人才,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全面发展,那就是德高怀远,追求卓越,就是我们过去说的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我们要培养这样的人才。 应该说北大老一辈的老师,对北大和改革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这些人逐渐老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和即将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前几天得到了丁石孙先生去世的消息,我非常难过,是他批准的1985年成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里面有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和经济管理管理系。同时丁石孙批准设立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科学院中心,他自己认主任,应该说光华管理学院就是在经济管理系和管理科学院中心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所以说丁石孙对我们有直接的恩德。 光华管理学院创始人厉以宁先生今年也90岁了,本人也75岁了,希望寄托在大家身上,所以我们提几点希望。 第一点,我希望大家要有使命感、责任感,我们要实现203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的国家,2050年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你们将参加这个战斗,到2050年你们还是壮年,有的个别是老年了,所以你们应该感到自豪,能够参与这场战斗。我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青年,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我们那个时代说什么要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这是我们那个时代说的,我们这些人认真去努力做了。 现在再进一步,你们要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能参加这个战斗,多么光荣,所以你们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为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付出努力。 第二要有信仰,有信念,有理想,有定力,有信心,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受各种思潮的影响,非常混乱,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不看,就看手机上的网络上的东西,那些网络的东西相当一部分是肯定有问题的。 比如说最近的一个帖子,《中国富起来了,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穷》的帖子,转发这个帖子上百万,而且都说这个帖子写的好,揭露了我们什么什么弊端。后来我说这是什么帖子,我一查,这不是今天的帖子,已经出来好多年的帖子了,这样的标题,一查都不是那么回事,大家对这个很相信,普世价值、自由、平等、关爱,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你们自由了,别人可能就不自由了,民主是手段,而不是信仰。我们信仰马列,我们信仰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小时候说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时候,我们真的热血沸腾,我们有奔头,有信仰,我们相信中国一定会富起来,中国一定会强起来。在这样的信仰下,我们可以去做,可以去努力,我们要有自己的定力和信仰,不能够随波逐流,现在很多的问题出现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第三要有道德、觉悟、公心和底线,这是个人来说,我们要向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里说的,我们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只有成为这样的人,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点,希望大家学的历史,学点哲学,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读书不看报,看书看作业书,看小报,真正的应该了解中国的历史,不仅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重点学中国的近代史,学中国的现代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民族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当然也是有志之士为中国的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引导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现在强起来,这些历史不应该了解吗? 我们经历了很多风浪和挫折,但是我们要有自信,我们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所以我们要学点历史,看我们是怎么过来的,今年习总书记发的第一篇文章,党的建设甘北要一以贯之,讲了七个历史,我们看一下朝代更替是什么样的原因和问题。 第二,为什么要让大家读一点哲学,就是要懂得辩证法,现在温馨主义非常兴盛,形而上学非常兴盛,不懂辩论,说我们危机来了,危中有机,看你能不能抓住,所以希望大家看一点辩证法,懂得思考,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所以借这个机会给大家提一点希望。 我最近写了两首诗,给大家读一下,一个是七十周年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有感 七十风雨路,坎坷且艰难,积贫积弱家国,惊世换新天。蛟龙潜入海底,卫星翱翔太空,长城磐石坚,打好脱贫战,生活更香甜。乘东风,穿巨浪,战旗掀,风云变幻,泰岳压顶力能担,继续改革开放,畅通一带一路,世界共婵娟,实现强国梦,努力更登攀。 下一首写做自己的《七十五岁感怀》七十五载度沧桑,青丝已疏两鬓霜。红烛滴泪化春雨,绿树成林成栋梁,涸附有心吞大海,游丝无力织网纲,身体渐衰精神在,廉颜虽老饭还香。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刘俏:金融并不是越大越好 其本质是解决信任问题
刘俏:金融并不是越大越好 其本质是解决信任问题

   新浪财经讯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10月19日在京举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出席并发表致辞。 刘俏表示,金融并不是越大越好,其本质是解决信任问题,资金供给端和需求端建立信任的成本越低,金融的效果就越好。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样的金融是好金融,什么样的金融是在未来,需要我们集合人才和智慧大力发展的金融。 以下为发言实录: 刘俏: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曹门弟子,因为您去年给我做了一个奖,我用这个奖做了一个研究,我想汇报一下这个研究的心得和体会,曹老师去年还把基金会的一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光华管理学院的课评项目的建设,过去八年的时候,有大量的年轻学生和学子从这个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支持中做出了很多很好的成绩,借这个机会一方面是感谢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 另外一方面,我们还有一个标题,是金融改革和创新高级论坛,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谈一些自己思考金融问题的体会。 这个题目叫金融发展之谜,我大概可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最近的时间给大家汇报一下。什么叫金融发展之谜,我们观察到,过去几千年下来之后,整个金融中介的方式变化越来越多元,里面的交易结构越来越复杂,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就是金融中介的成本一直没有降下来。按道理讲,人对社会有更先进的思想和更先进的技术,可以用来把资金的两端以简单有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但是为什么中介成本没有降下来? 我想把这个问题叫做金融发展的谜,在中国我们看到整个金融资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金融机构的规模越来越大,金融行业的附加值和GDP占比越来越高。但是另外一方面看到整个实体经济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将近20年的时间,我们这20年的时间里平均年增速应该是比GDP高6.1%,高出来的钱到哪里去了,以什么样的方式在经济生活中起作用,这个问题应该有答案,过去我们20年我们以土地和房地产作为抵押品,极大的扩张了社会信用,也导致金融资产的规模增长速度非常快。 今年3月底的时候,大概整个人民币的供应量相当于美元和欧元之和,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中国货币虽然不是国际化货币,但是我们的供应量是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货币供应量之和,我们土地在很大程度上吸纳和增加流动性,它也构成了金融体系快速上升的重要底层原因。 结合我的这个问题,金融发展之谜并没有解决,比如说我们实体经济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存在,甚至还在恶化。 比如说我们看到中国的金融业的附加值占比,我们在2014年已经超过了美国,2018年整个金融行业贡献GDP的7.7%,1991年的时候整个金融贡献的GDP只有1000亿出头,去年到了1.9万亿,我们看到金融的快速发展。 另外我们也看到了实体经济并没有从这种发展中得到明显的收益,比如说整个上市公司加在一起可能只有30-40家,但是它贡献了50%的利润,去年的数字是48%。从现象上来讲,产生一块钱的金融资产成本很高,因为这个数字很难获取,我用商业银行存在利差做一个测量。有我们六大行基本上3%左右,就是产生一块钱的储蓄变成一块钱的投资,中间发生的成本是3分钱,但是另外我们的农商行的成本要大很多,大概是7-8%左右。 这应该是全球性的问题,过去大家在美国发现,产生一个金融资产大概是1-2%的成本,在英国这样的国家,这个数字是朝2.5%趋同,换句话说,金融中介的方式越来越复杂,创新的思想越来越丰富,手段越来越高但是产生一块钱金融资产的成本一直很稳定,甚至还上升的趋势。在中国突出的表现我们金融越来越大,但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没有展现出来。 我个人感觉,在中国这个问题比较突显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形成给风险定价的锚,我们的风险并没有形成市场化的价值定价机制,这样导致需要金融资源部门没有得到资源,而不需要的部门产生了浪费。 比如说在资本上很重要的参数,就是市场风险溢价,这个数字在美国过去100年是6-7%,,就是股票市场比资产市场的风险要大很多,股票市场到现在只有1.17%的样子,也就是说股票资产收益率和国债的利差只有1左右,这样我们对风险的定价机制肯定是扭曲的,或者说我们并没有形成风险基本定价的理念。 比如说在资本市场上没有合理的定价功能,所以我们资产市场很难起到融资主要作用,我测算了一下从2000年到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整个A股市场,整个融资金融只有13.29%,2018年新增的银行贷款,就15.7万亿元,换句话说从融资角度讲A股市场并没有起到应该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我想在配置上,因为我们有下调价格的功能,也有给风险市场定价的机制,它可能引导资金做有效的配置,国企和民企我们也有大量的研究,国企的投资资本占有率相对低一些,民企高一些,但是从2007-2008年,在银行新增贷款里,民营企业占比越来越低,去年这个数字到25.8%,换句话说解决了80%的就业问题,提供了50%的税收和60%GDP的民营企业板块,有相对比较高的投资回报,但是在资源配置上,我们发现不利的变化。 这些合在一起,也解释了为什么金融发展之谜变成了在现阶段需要我们破题的重要的问题。比如说我在最近写了一本书,在这里面对于金融高质量的发展,特别是对总书记强调的全钥匙生产率,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发现金融并不是越大越好,地方政府推动的金融,对全钥匙生产力的金融是负向的,如果要真正推动金融发展之谜,需要理解什么样的金融是好金融,什么样的金融是在未来集合我们的人才和智慧大力发展的金融。 最后我把这个问题简单的延伸一下,我这个确实没有答案,但是我想做一点思考,现在大家说我们的金融不好,我们通过一些创新的方式和新的理念和技术,提供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但是我想强调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它可能是答案的一部分,但是它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比如说用金融的历史到现在为止有记载有7000年,从农业社会过度到工业社会,我们讲到金融中介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各种的创新层出不穷,产生一块钱维持一块钱的间接金融成本一直没有降下来,就是我们要解决问题,金融中介的成本应该是下行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甚至我们感觉到在一些领域有上升的趋势。 我提出一个问题,技术到底是答案还是伪答案,甚至它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现在有一些学者在讲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未来一些更好的区块链的技术,有可能解决金融中介效率不高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不仅是技术的使用,如果过去7000年历史给我们呈现出规律,那我们在规律中面对这样的观点和发展趋势,是不是要保持谨慎的态度。 比如说大家现在经常说的数字货币问题和MMT,都是很吸引人的新的金融思维,特别是MMT是央行可以随意发货币,只要不引起通胀就可以了。但是我想这些新的技术在过去没有降下来,未来可以降下来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如果没有很深的思考得到结论,还是不可以的。 我们回归到金融的本质,它最根本是解决信任的问题,资金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建立信任,这个成本越低,金融是好金融,那现在能不能降下来,我觉得这是大家一起去探索的问题,我觉得到了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新的金融发展的思想,针对什么是有效的方式,解决资金的供给方和资金的需求方建立信任成本,这里面技术可能是答案的一部分,但是技术之外,还有其它的东西。 之前金老师写了一个文章,就是道德是解决效率的基础,就是效率的背后是要回到人的道德层面上,我觉得这方面的探索也在慢慢出现。《第三个支柱》中讲到除了国家和政府之外,恢复社区的活力,就是让社区能够更好的起到帮助人和人之间建立信任的使命,他认为这是解决市场经济出现的一些市场失败可能需要去思考的路径。但是我想在中国经济进入高增长发展阶段,我们也需要思考技术背后的人,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我们怎么样更好的建设我们这样的信任,所以我特别期待曹老师继续支持这方面的研究,长此以往,谢谢曹老师,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详情]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10月19日举办(附议程)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10月19日举办(附议程)

  新浪财经讯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将于10月19日在京举办。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等嘉宾出席。 “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由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主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承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金融协会协办。 附议程: [详情]

专题评论加载中...

微博/微信扫一扫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