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股东认缴出资额多4000万 湖南信托工商登记数据不实
股东认缴出资额多4000万 湖南信托工商登记数据不实

  原创: 陈嘉玲 郑利鹏    近日,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信托”)被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 12月18日晚上20时左右,湖南信托公告称,经初步核实,系工商登记信息有误。并声明公司披露企业公示信息不存在任何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情形。接下来将就此向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反馈,申请对登记错误信息予以更正,并申请撤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南)显示,列入日期是2018年12月13日,作出决定机关(列入)是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而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原因是“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情况不属实。”湖南信托总裁办公室主任孙雨新12月18日下午18时左右短信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称,工商信息登记有误,公司稍后将发公告。 孙雨新告诉记者,湖南信托今年5月份进行年检的时候,信息录入在操作上出现错误,错误数据系大股东认缴出资额。 工商信息显示,湖南信托注册资本为24.5132亿元,其股东为湖南财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财信控股”)和湖南省国有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国投”),分别持有96%和4%的股权,两名股东均为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图片来源:天眼查) 在认缴出资额方面,根据工商信息2017年年报,财信控股的认缴出资额为15000万元,湖南国投的认缴出资额为9805万元。 “登记信息有误,企业改正信息后会被移出异常名录。”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告诉记者,“被纳入异常名录的企业,说明其基本商业信用已经被相关行政部门否定,对公司经营会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事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及后续的应对,孙雨新坦承:“由于曝出这个信息,对我们确实有一些负面影响。明天会到省工商局进行反馈,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正。” 记者还注意到,作出决定机关“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于2018年10月29日。当前,该局对辖区内企业的市场监管及风险排查工作还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据了解,12月7日,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启市场监督领域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行动。根据《湖南省2017年度企业年报分析报告》的风险提示,对2017年度未公布年报企业实行的风险排查,共有市场监管、公安、人社、住建、税务、统计、金融7个部门参加。检查工作将持续至12月底,结果将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详情]

中国经营报 | 2018年12月19日 12:00
湖南信托回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工商登记信息有误
湖南信托回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工商登记信息有误

  原标题:湖南信托回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系工商登记信息有误” 来源:证券时报 杨卓卿 信托百佬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南)信息,湖南信托于今年12月13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为“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作出决定机关为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因“弄虚作假”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此事很快引发市场关注。 今日(12月18日)晚间,湖南信托在其官方微信发布重要公告,针对此事作出澄清。 湖南信托表示,“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我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经初步核实,系工商登记信息有误。我司郑重声明,我司披露企业公示信息不存在任何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情形。我司将就此向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反馈,申请对登记错误信息予以更正,并申请撤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湖南信托前身为湖南省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 1985 年,后2002年经央行核准重新等级更名为湖南省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经原中国银监会批准同意更名为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注册资本24.51亿元。 湖南信托现有股东为湖南财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财信控股”)和湖南省国有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简称“湖南国投”),两家均为国有法人独资公司,均为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全资持股。天眼查信息显示,财信控股对湖南信托持股比例为95.11%,湖南国投持股比例为4.89%。 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7亿元,实现利润7.19亿元。2017年,湖南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其中信托业务收入6.03亿元,投资收益5.76亿元;实现净利润8.82亿元。 截至2017年底,公司信托资产总计766.77亿元。信托资产分布方面,公司有55%左右的资产分布在基础产业,而在房地产业、证券市场、实业、金融机构及其他领域比较均衡。 2017年年报显示,湖南信托员工人数159,平均年龄34.8岁。公司资本利润率为23.56%,人均净利润为588万元。[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8年12月18日 20:51
湖南信托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原因竟是"弄虚作假"
湖南信托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原因竟是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获悉,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信托”)于日前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列入日期是2018年12月13日,作出决定机关(列入)是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而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原因则是“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记者致电湖南信托,该公司负责媒体对接的相关人士表示,并不了解上述情况,公司经营也没有异常。该人士还表示,(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一事)是在记者来电采访之后才知道的,将会和同事找相关主管部门沟通处理。 官网信息显示,湖南信托1985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2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核准重新登记,2008年获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新的金融许可证,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属、归口省财政厅管理的国有企业,是目前湖南省唯一保留的信托机构,也是湖南省内唯一能够同时涉足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产业市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湖南信托现有股东为湖南财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财信控股”)和湖南省国有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国投”),注册资本24.5132亿元人民币。2017年年报显示,财信控股和湖南国投分别持有96%、4%的股权,这2名股东全部为国有法人独资公司,均为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12月18日 16:29
湖南信托一年踩3雷 公司上市梦碎
湖南信托一年踩3雷 公司上市梦碎

  作者:刘陈希婷 一波三折之后,湖南信托的3亿元信托贷款违约预期事件,有了最终解决方案。 海航创新于10月16日发布的最新公告称,在公司与湖南信托反复沟通的过程中,根据湖南信托的要求,前期公司向湖南信托提交了分期还款的还款计划;公司关联方海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实业”)向湖南信托出具了《还款保证函》,保证海航创新按计划履行还款义务,并自愿为海航创新在《信托贷款合同》项下的全部债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但由于目前海航创新的还款进度不及预期,根据湖南信托要求,关联方海航实业再次出具了《还款保证函》,承诺将履行担保责任,分别在2018年11月12日之前(含当日)向湖南信托偿还部分信托贷款本金及相应利息、罚息,在2018年11月18日之前偿还剩余信托贷款本金及相应利息、罚息。 多次踩雷 9月13日,湖南信托披露重大事项公告称,由该公司发起成立的海航创新项目集合资金信托,由于海航创新未能最迟在9月10日偿还全部3亿元的本金,海航旅游集团亦未履行担保义务,海航创新、海航旅游集团已构成实质违约。 时隔一个月后,10月11日,海航创新公告称,截至公告日,海航创新已经归还湖南信托部分借款本金1100万元。 10月16日,海航创新发布的最新公告称,此前对湖南信托的3亿元信托贷款违约预期事件,有了最终解决方案。 对于何时还款及如何还款,公告称,目前湖南信托已经委派专门人员前往现场催收,督促其尽快还款,同时,湖南信托拟立即启动司法程序,申请法院冻结海航创新及海航旅游集团相关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不动产、银行账户、公司股权(含上市公司股权)等,以最大程度维护受益人的正当合法权益。 事实上,除海航创新外,湖南信托年内已踩雷两家上市公司,借款方千山药机的1.98亿元贷款在2018年2月违约;*ST凯迪的借款虽未到期,但自5月开始,也已出现逾期。 记者注意到,上述风险暴露后,湖南信托也采取了相应举措,但这些措施为时已晚,未能挽回其信托贷款风险的发生。 根据千山药机半年报披露,湖南信托已经就此事向长沙中级法院起诉,请求判决千山药机偿还借款本金1.98亿元,并支付借款利息118万元、违约金1980万元。半年报显示,该案已于7月4日开庭审理,但千山药机尚未收到判决文件,并且尚未执行。 湖南信托向*ST凯迪提供的贷款,目前虽然尚未到期,但也出现了逾期。9月4日公告显示,自5月6日起,*ST凯迪在湖南信托的贷款开始出现逾期,涉及金额63.99万元。9月5日,该公司再次公告,因资金周转困难,不能按期支付16凯迪01和16凯迪02两只债券的利息,且涉及金额为8.46亿元的16凯迪01也不能按期回售。 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金融机构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都会将公司是否上市作为重要筛选因素。但是在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一些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甚至有上市公司出现多笔逾期贷款而成为“老赖”。 上市遗憾告吹 资料显示,湖南信托成立于2002年,目前注册资本24.5亿元,是湖南省唯一一家信托公司,目前财信投资和湖南国投分别持有湖南信托95.11%和4.89%的股权,实际控制人为湖南省国资委。 近几年来,监管层有关人士曾在不同场合表态支持信托公司上市。但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信托公司还是选择了较为实际的曲线上市。据了解,湖南信托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过,就在临门一脚,公司上市梦碎。 2016年3月,湖南省本土企业华菱钢铁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并于7月17日首度披露重组预案,9月25日方案基本敲定,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购买财信金控持有的财信投资100%股权和深圳润泽持有的财富证券3.77%股权。华菱钢铁的这份重组方案也被业界称为“钢铁换金融”。 值得注意的是,财信投资的主要资产为财富证券62.89%股权、湖南信托96%股权和吉祥人寿保险29.19%股权。因此,在外界看来,由财信金控出手的这场华菱钢铁资产重组大戏,实际上是假借财信投资之手为有关金融机构上市做准备。 2017年1月11日,华菱钢铁发布公告显示,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获证监会有条件审核通过。按照原计划,华菱钢铁将持有湖南信托96%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待募集资金完成之后,湖南信托将获增资15亿元,注册资本将达到27亿元。 业界曾预期,参与其重组的湖南信托或顺利成为2017年首个成功曲线上市的信托公司。但未料到,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2017年6月30日,华菱钢铁发布公告称,上市公司与主要交易对手方华菱集团、财信金控已就终止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初步达成一致,其中一条主要的原因就是:拟置入的金融资产今年已出现亏损,继续实施原重组方案不利于保护公司和投资者利益。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虽然湖南信托2016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97亿元,实现利润7.19亿元。但无奈财富证券和吉祥人寿的业绩不给力,因此这场引人瞩目的“钢铁换金融”重组案不得不停止。 实际上,作为信托资产规模不足千亿的区域型信托公司,湖南信托近两年的经营数据已经用“可圈可点”来形容。 2017年,湖南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其中信托业务收入6.03亿元,投资收益5.76亿元;实现净利润8.82亿元。截至2017年底,公司信托资产总计766.77亿元。信托资产分布方面,公司有55%左右的资产分布在基础产业,而在房地产业、证券市场、实业、金融机构及其他领域比较均衡。 不过,湖南信托对上市之后的压力有所顾忌。接近湖南信托的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的资本金规模偏小,没有形成可持续的业务发展模式,面临业务调整和转型的压力,上市之后公司业绩压力也更大。[详情]

华夏时报 | 2018年10月19日 10:16
湖南信托:海航创新未到期偿还3亿本金 构成实质违约
湖南信托:海航创新未到期偿还3亿本金 构成实质违约

  新浪财经讯,9月13日, 湖南信托公告称,海航创新未能于9月10日能偿还湖南信托·海航创新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的3亿元本金,海航旅游集团亦未履行相应担保义务,海航创新、海航旅游集团均已构成实质违约。 关于“湖南信托·海航创新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重大事项的公告 尊敬的受益人: 感谢您加入由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信托”或“我司”)设计并推出的“湖南信托·海航创新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本信托计划”)。本信托计划于2016年9月8日成立,资金用于向海航创新(海南)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海航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55),以下简称“海航创新”)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贷款规模人民币3亿元,贷款期限24个月,由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旅游集团”)为前述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按照《信托贷款合同》约定,海航创新最迟应于2018年9月10日归还上述全部贷款本金,贷款到期日之前,我司相关人员与海航创新方面进行了多次电话沟通以及现场面谈,海航创新方面均表示正在协调落实还款资金,但截止至本公告发出之时,我司尚未收到相关款项,海航旅游集团亦未履行相应担保义务,海航创新、海航旅游集团均已构成实质违约。 目前我司已经委派专门人员前往现场催收,督促其尽快还款,同时,我司拟立即启动司法程序,申请法院冻结海航创新及海航旅游集团相关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不动产、银行账户、公司股权(含上市公司股权)等,以最大程度维护受益人的正当合法权益。 特此公告! 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9月13日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9月13日 11:18
千山药机牵连湖南信托 国盛资管又踩雷
千山药机牵连湖南信托 国盛资管又踩雷

  千山药机牵连湖南信托 国盛资管又踩雷 国盛资管再爆资管产品逾期,此次踩雷的是今年发生历史五跌停的千山药机(300216.SZ)。 近日,国盛证券子公司国盛资管发布重大事项公告称,公司管理的一款资管计划“国盛资管神鹰123号千山药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以下简称“神鹰123资管计划”)出现违约,借款方千山药机本应于2018年1月12日前支付本期利息223.386万元,但截至公告发布时,千山药机仍未按照《信托贷款合同》中的约定履行付息义务,已构成贷款违约。 国盛资管方面表示,公司已将该重大事项告知本资管计划委托人,同时已安排人员前往千山药机现场协调,对事件后续处理情况予以持续跟踪、关注,依法保护委托人权益。 接连两款资管计划踩雷奇葩上市公司 神鹰123资管计划于2017年6月22日设立,国盛资管以管理人身份接受委托,将资管计划资金投资于万向信托设立的“万向信托—紫鑫37号事务管理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资金全部用于向借款人千山药机发放2笔信托贷款,共计1亿元。该资管计划由千山药机实际控制人刘祥华及其配偶陈端华共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并办理强制执行公证,且信托资金采用专户保管。 公开信息显示,神鹰123资管计划产品期限1.5年,半年付息一次,今年1月正好到了第一次付息时间。资管资金被指定用于向千山药机发放贷款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主要用于定增项目前期投入。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阅千山药机历史公告发现,其在2017年6月试图在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而这次定增计划也就是此次千山药机在1月22日宣布撤回的定增计划。 其实,神鹰123资管计划已经不是国盛资管旗下被爆出逾期的第一款资管产品,2017年12月国盛资管的另一款产品“国盛资管神鹰100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就因踩雷龙力生物(现“ST龙力”)而出现逾期。 两款资管计划资金同样都是用于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而这两家上市公司千山药机和龙力生物都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如今ST龙力已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千山药机也受到证监会立案调查有被暂停上市的风险。 为何旗下资管产品频频踩雷问题重重的上市公司?目前对于逾期产品所做的保障委托人权益的措施有哪些?事件进展如何?记者联系到国盛证券相关负责人,对方没有正面回应。 随后记者又联系到万向信托负责过“万向信托—紫鑫37号事务管理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信托经理,对方表示,这款产品只是公司的一款通道产品,公司没有主动管理义务,项目的前期尽调,后期合规风控都是国盛资管那边操作的,我们只根据委托人指令进行贷款投放,收益分配。 1月11日,多家证券公司接到基金业协会通知,证监会对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参与贷款类业务作出了新规定,证券公司不得新增参与银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贷款类业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一对多),且已参与上述贷款类业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自然到期结束,不得展期。 此外,证监会还表示,对于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一对一)参与上述贷款类业务的,管理人应切实履行管理人职责,向上应穿透识别委托人的资金来源,确保资金来源为委托人自有资金,不存在委托人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况;向下做好借款人的尽职调查、信用风险防范等工作,其他监管机构有相关要求的,也应从其规定。管理人应切实履行职责,做好风险处置工作,不得刚性兑付,同时应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 千山药机到期债务无法清偿 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实际控制人股票全部被冻结,股价连续下挫,大股东质押股票跌破平仓线,资金链断裂,各种债务到期无法清偿。这种情况在脆弱的A股市场屡屡发生。 1月16日,千山药机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千山药机进行立案调查。 按照相关规定,千山药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实际控制人不能进行股权转让,故刘祥华等8名实际控制人决定终止筹划本次控股权转让事宜。 公开资料显示,千山药机主营“大健康”产业,主要从事制药机械、医疗器械、包装机械、医药包材、医疗器械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月18日,股权转让终止之后,千山药机被迫复牌,等待着它的是连续5个一字板跌停。股票的大跌也导致公司多名控股股东质押股票跌破平仓线,1月20日,1月24日,1月26日,公司分别三次发布股东质押股票跌破平仓线公告。 1月20日,千山药机宣布终止公司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这也意味着筹划了一年的定增计划就此告吹,而这也是千山药机第三次定增计划再次宣告失败。不同于之前的定增计划,这次定增计划募集的资金量比上一次定增预案减少了20亿元,预计募集不超过20亿元的资金,在2017年10月的时候也已经进入了申请文件二次反馈意见阶段。进入2018年后,公司接连发生股东股权被冻结、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股票存在被实施暂停上市风险、大股东质押股票跌破平仓线、公司部分银行账号被冻结等问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定增计划也只能撤回。 早在2014年8月,千山药机就尝试进行第一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但一年后,在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最终遭到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否决,未获通过。当时其表示,公司进行此次非公开发行的目的,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资本性支出较大,同时随着各投资项目的陆续投产运营,流动资金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提升公司资金实力,为投资项目的管理、运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 第一次定增否决后的两个月,千山药机重新发起第二次定增计划,这次千山药机想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40亿元,当时定增预案中表示,募集的资金拟用于千山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超导磁共振系统核心部件和智能电子血压计佛山产业基地项目、千山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中心项目、偿还银行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但该定增计划还是在2016年3月宣告终止。 三次定增未果,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公司多名股东所持股票遭轮番冻结,千山药机目前的处境可谓岌岌可危。1月25日,千山药机披露公司债务到期未偿还情况,因内部资金周转困难,致使部分到期债务未能清偿。目前已公布的债务债权人包括两名自然人熊斐伟和孔健宾,湖州市民间融资服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浙江中财拍卖行有限公司,共计逾期本金1.24亿元。 并且,目前牵扯进千山药机危机中的金融机构还不止国盛资管一家,此前湖南信托也被爆一款上市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湖南信托千山药机流动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因融资方千山药机内部资金流动性紧张,面临兑付危机,目前危机还未解除。 记者查阅千山药机2011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财务报告发现,千山药机2011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3.42%、16.78%、28.14%、42.59%、63.31%、68.37%、70.72%,一路攀升。上会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张晓荣表示,一般会计上认为,负债率超过70%就是危险信号了,这家公司的负债率已经非常高了,公司高负债经营是非常困难也是非常危险的。[详情]

中国经营报 | 2018年01月27日 02:15
股东认缴出资额多4000万 湖南信托工商登记数据不实
股东认缴出资额多4000万 湖南信托工商登记数据不实

  原创: 陈嘉玲 郑利鹏    近日,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信托”)被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 12月18日晚上20时左右,湖南信托公告称,经初步核实,系工商登记信息有误。并声明公司披露企业公示信息不存在任何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情形。接下来将就此向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反馈,申请对登记错误信息予以更正,并申请撤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南)显示,列入日期是2018年12月13日,作出决定机关(列入)是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而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原因是“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情况不属实。”湖南信托总裁办公室主任孙雨新12月18日下午18时左右短信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称,工商信息登记有误,公司稍后将发公告。 孙雨新告诉记者,湖南信托今年5月份进行年检的时候,信息录入在操作上出现错误,错误数据系大股东认缴出资额。 工商信息显示,湖南信托注册资本为24.5132亿元,其股东为湖南财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财信控股”)和湖南省国有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国投”),分别持有96%和4%的股权,两名股东均为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图片来源:天眼查) 在认缴出资额方面,根据工商信息2017年年报,财信控股的认缴出资额为15000万元,湖南国投的认缴出资额为9805万元。 “登记信息有误,企业改正信息后会被移出异常名录。”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告诉记者,“被纳入异常名录的企业,说明其基本商业信用已经被相关行政部门否定,对公司经营会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事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及后续的应对,孙雨新坦承:“由于曝出这个信息,对我们确实有一些负面影响。明天会到省工商局进行反馈,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正。” 记者还注意到,作出决定机关“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于2018年10月29日。当前,该局对辖区内企业的市场监管及风险排查工作还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据了解,12月7日,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启市场监督领域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行动。根据《湖南省2017年度企业年报分析报告》的风险提示,对2017年度未公布年报企业实行的风险排查,共有市场监管、公安、人社、住建、税务、统计、金融7个部门参加。检查工作将持续至12月底,结果将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详情]

湖南信托回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工商登记信息有误
湖南信托回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工商登记信息有误

  原标题:湖南信托回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系工商登记信息有误” 来源:证券时报 杨卓卿 信托百佬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南)信息,湖南信托于今年12月13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为“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作出决定机关为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因“弄虚作假”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此事很快引发市场关注。 今日(12月18日)晚间,湖南信托在其官方微信发布重要公告,针对此事作出澄清。 湖南信托表示,“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我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经初步核实,系工商登记信息有误。我司郑重声明,我司披露企业公示信息不存在任何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情形。我司将就此向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反馈,申请对登记错误信息予以更正,并申请撤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湖南信托前身为湖南省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 1985 年,后2002年经央行核准重新等级更名为湖南省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经原中国银监会批准同意更名为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注册资本24.51亿元。 湖南信托现有股东为湖南财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财信控股”)和湖南省国有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简称“湖南国投”),两家均为国有法人独资公司,均为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全资持股。天眼查信息显示,财信控股对湖南信托持股比例为95.11%,湖南国投持股比例为4.89%。 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7亿元,实现利润7.19亿元。2017年,湖南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其中信托业务收入6.03亿元,投资收益5.76亿元;实现净利润8.82亿元。 截至2017年底,公司信托资产总计766.77亿元。信托资产分布方面,公司有55%左右的资产分布在基础产业,而在房地产业、证券市场、实业、金融机构及其他领域比较均衡。 2017年年报显示,湖南信托员工人数159,平均年龄34.8岁。公司资本利润率为23.56%,人均净利润为588万元。[详情]

湖南信托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原因竟是"弄虚作假"
湖南信托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原因竟是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获悉,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信托”)于日前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列入日期是2018年12月13日,作出决定机关(列入)是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而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原因则是“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记者致电湖南信托,该公司负责媒体对接的相关人士表示,并不了解上述情况,公司经营也没有异常。该人士还表示,(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一事)是在记者来电采访之后才知道的,将会和同事找相关主管部门沟通处理。 官网信息显示,湖南信托1985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2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核准重新登记,2008年获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新的金融许可证,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属、归口省财政厅管理的国有企业,是目前湖南省唯一保留的信托机构,也是湖南省内唯一能够同时涉足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产业市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湖南信托现有股东为湖南财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财信控股”)和湖南省国有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国投”),注册资本24.5132亿元人民币。2017年年报显示,财信控股和湖南国投分别持有96%、4%的股权,这2名股东全部为国有法人独资公司,均为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详情]

湖南信托一年踩3雷 公司上市梦碎
湖南信托一年踩3雷 公司上市梦碎

  作者:刘陈希婷 一波三折之后,湖南信托的3亿元信托贷款违约预期事件,有了最终解决方案。 海航创新于10月16日发布的最新公告称,在公司与湖南信托反复沟通的过程中,根据湖南信托的要求,前期公司向湖南信托提交了分期还款的还款计划;公司关联方海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实业”)向湖南信托出具了《还款保证函》,保证海航创新按计划履行还款义务,并自愿为海航创新在《信托贷款合同》项下的全部债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但由于目前海航创新的还款进度不及预期,根据湖南信托要求,关联方海航实业再次出具了《还款保证函》,承诺将履行担保责任,分别在2018年11月12日之前(含当日)向湖南信托偿还部分信托贷款本金及相应利息、罚息,在2018年11月18日之前偿还剩余信托贷款本金及相应利息、罚息。 多次踩雷 9月13日,湖南信托披露重大事项公告称,由该公司发起成立的海航创新项目集合资金信托,由于海航创新未能最迟在9月10日偿还全部3亿元的本金,海航旅游集团亦未履行担保义务,海航创新、海航旅游集团已构成实质违约。 时隔一个月后,10月11日,海航创新公告称,截至公告日,海航创新已经归还湖南信托部分借款本金1100万元。 10月16日,海航创新发布的最新公告称,此前对湖南信托的3亿元信托贷款违约预期事件,有了最终解决方案。 对于何时还款及如何还款,公告称,目前湖南信托已经委派专门人员前往现场催收,督促其尽快还款,同时,湖南信托拟立即启动司法程序,申请法院冻结海航创新及海航旅游集团相关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不动产、银行账户、公司股权(含上市公司股权)等,以最大程度维护受益人的正当合法权益。 事实上,除海航创新外,湖南信托年内已踩雷两家上市公司,借款方千山药机的1.98亿元贷款在2018年2月违约;*ST凯迪的借款虽未到期,但自5月开始,也已出现逾期。 记者注意到,上述风险暴露后,湖南信托也采取了相应举措,但这些措施为时已晚,未能挽回其信托贷款风险的发生。 根据千山药机半年报披露,湖南信托已经就此事向长沙中级法院起诉,请求判决千山药机偿还借款本金1.98亿元,并支付借款利息118万元、违约金1980万元。半年报显示,该案已于7月4日开庭审理,但千山药机尚未收到判决文件,并且尚未执行。 湖南信托向*ST凯迪提供的贷款,目前虽然尚未到期,但也出现了逾期。9月4日公告显示,自5月6日起,*ST凯迪在湖南信托的贷款开始出现逾期,涉及金额63.99万元。9月5日,该公司再次公告,因资金周转困难,不能按期支付16凯迪01和16凯迪02两只债券的利息,且涉及金额为8.46亿元的16凯迪01也不能按期回售。 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金融机构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都会将公司是否上市作为重要筛选因素。但是在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一些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甚至有上市公司出现多笔逾期贷款而成为“老赖”。 上市遗憾告吹 资料显示,湖南信托成立于2002年,目前注册资本24.5亿元,是湖南省唯一一家信托公司,目前财信投资和湖南国投分别持有湖南信托95.11%和4.89%的股权,实际控制人为湖南省国资委。 近几年来,监管层有关人士曾在不同场合表态支持信托公司上市。但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信托公司还是选择了较为实际的曲线上市。据了解,湖南信托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过,就在临门一脚,公司上市梦碎。 2016年3月,湖南省本土企业华菱钢铁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并于7月17日首度披露重组预案,9月25日方案基本敲定,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购买财信金控持有的财信投资100%股权和深圳润泽持有的财富证券3.77%股权。华菱钢铁的这份重组方案也被业界称为“钢铁换金融”。 值得注意的是,财信投资的主要资产为财富证券62.89%股权、湖南信托96%股权和吉祥人寿保险29.19%股权。因此,在外界看来,由财信金控出手的这场华菱钢铁资产重组大戏,实际上是假借财信投资之手为有关金融机构上市做准备。 2017年1月11日,华菱钢铁发布公告显示,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获证监会有条件审核通过。按照原计划,华菱钢铁将持有湖南信托96%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待募集资金完成之后,湖南信托将获增资15亿元,注册资本将达到27亿元。 业界曾预期,参与其重组的湖南信托或顺利成为2017年首个成功曲线上市的信托公司。但未料到,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2017年6月30日,华菱钢铁发布公告称,上市公司与主要交易对手方华菱集团、财信金控已就终止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初步达成一致,其中一条主要的原因就是:拟置入的金融资产今年已出现亏损,继续实施原重组方案不利于保护公司和投资者利益。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虽然湖南信托2016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97亿元,实现利润7.19亿元。但无奈财富证券和吉祥人寿的业绩不给力,因此这场引人瞩目的“钢铁换金融”重组案不得不停止。 实际上,作为信托资产规模不足千亿的区域型信托公司,湖南信托近两年的经营数据已经用“可圈可点”来形容。 2017年,湖南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其中信托业务收入6.03亿元,投资收益5.76亿元;实现净利润8.82亿元。截至2017年底,公司信托资产总计766.77亿元。信托资产分布方面,公司有55%左右的资产分布在基础产业,而在房地产业、证券市场、实业、金融机构及其他领域比较均衡。 不过,湖南信托对上市之后的压力有所顾忌。接近湖南信托的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的资本金规模偏小,没有形成可持续的业务发展模式,面临业务调整和转型的压力,上市之后公司业绩压力也更大。[详情]

湖南信托:海航创新未到期偿还3亿本金 构成实质违约
湖南信托:海航创新未到期偿还3亿本金 构成实质违约

  新浪财经讯,9月13日, 湖南信托公告称,海航创新未能于9月10日能偿还湖南信托·海航创新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的3亿元本金,海航旅游集团亦未履行相应担保义务,海航创新、海航旅游集团均已构成实质违约。 关于“湖南信托·海航创新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重大事项的公告 尊敬的受益人: 感谢您加入由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信托”或“我司”)设计并推出的“湖南信托·海航创新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本信托计划”)。本信托计划于2016年9月8日成立,资金用于向海航创新(海南)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海航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55),以下简称“海航创新”)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贷款规模人民币3亿元,贷款期限24个月,由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旅游集团”)为前述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按照《信托贷款合同》约定,海航创新最迟应于2018年9月10日归还上述全部贷款本金,贷款到期日之前,我司相关人员与海航创新方面进行了多次电话沟通以及现场面谈,海航创新方面均表示正在协调落实还款资金,但截止至本公告发出之时,我司尚未收到相关款项,海航旅游集团亦未履行相应担保义务,海航创新、海航旅游集团均已构成实质违约。 目前我司已经委派专门人员前往现场催收,督促其尽快还款,同时,我司拟立即启动司法程序,申请法院冻结海航创新及海航旅游集团相关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不动产、银行账户、公司股权(含上市公司股权)等,以最大程度维护受益人的正当合法权益。 特此公告! 湖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9月13日 [详情]

千山药机牵连湖南信托 国盛资管又踩雷
千山药机牵连湖南信托 国盛资管又踩雷

  千山药机牵连湖南信托 国盛资管又踩雷 国盛资管再爆资管产品逾期,此次踩雷的是今年发生历史五跌停的千山药机(300216.SZ)。 近日,国盛证券子公司国盛资管发布重大事项公告称,公司管理的一款资管计划“国盛资管神鹰123号千山药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以下简称“神鹰123资管计划”)出现违约,借款方千山药机本应于2018年1月12日前支付本期利息223.386万元,但截至公告发布时,千山药机仍未按照《信托贷款合同》中的约定履行付息义务,已构成贷款违约。 国盛资管方面表示,公司已将该重大事项告知本资管计划委托人,同时已安排人员前往千山药机现场协调,对事件后续处理情况予以持续跟踪、关注,依法保护委托人权益。 接连两款资管计划踩雷奇葩上市公司 神鹰123资管计划于2017年6月22日设立,国盛资管以管理人身份接受委托,将资管计划资金投资于万向信托设立的“万向信托—紫鑫37号事务管理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资金全部用于向借款人千山药机发放2笔信托贷款,共计1亿元。该资管计划由千山药机实际控制人刘祥华及其配偶陈端华共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并办理强制执行公证,且信托资金采用专户保管。 公开信息显示,神鹰123资管计划产品期限1.5年,半年付息一次,今年1月正好到了第一次付息时间。资管资金被指定用于向千山药机发放贷款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主要用于定增项目前期投入。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阅千山药机历史公告发现,其在2017年6月试图在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而这次定增计划也就是此次千山药机在1月22日宣布撤回的定增计划。 其实,神鹰123资管计划已经不是国盛资管旗下被爆出逾期的第一款资管产品,2017年12月国盛资管的另一款产品“国盛资管神鹰100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就因踩雷龙力生物(现“ST龙力”)而出现逾期。 两款资管计划资金同样都是用于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而这两家上市公司千山药机和龙力生物都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如今ST龙力已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千山药机也受到证监会立案调查有被暂停上市的风险。 为何旗下资管产品频频踩雷问题重重的上市公司?目前对于逾期产品所做的保障委托人权益的措施有哪些?事件进展如何?记者联系到国盛证券相关负责人,对方没有正面回应。 随后记者又联系到万向信托负责过“万向信托—紫鑫37号事务管理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信托经理,对方表示,这款产品只是公司的一款通道产品,公司没有主动管理义务,项目的前期尽调,后期合规风控都是国盛资管那边操作的,我们只根据委托人指令进行贷款投放,收益分配。 1月11日,多家证券公司接到基金业协会通知,证监会对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参与贷款类业务作出了新规定,证券公司不得新增参与银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贷款类业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一对多),且已参与上述贷款类业务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自然到期结束,不得展期。 此外,证监会还表示,对于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一对一)参与上述贷款类业务的,管理人应切实履行管理人职责,向上应穿透识别委托人的资金来源,确保资金来源为委托人自有资金,不存在委托人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况;向下做好借款人的尽职调查、信用风险防范等工作,其他监管机构有相关要求的,也应从其规定。管理人应切实履行职责,做好风险处置工作,不得刚性兑付,同时应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 千山药机到期债务无法清偿 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实际控制人股票全部被冻结,股价连续下挫,大股东质押股票跌破平仓线,资金链断裂,各种债务到期无法清偿。这种情况在脆弱的A股市场屡屡发生。 1月16日,千山药机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千山药机进行立案调查。 按照相关规定,千山药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实际控制人不能进行股权转让,故刘祥华等8名实际控制人决定终止筹划本次控股权转让事宜。 公开资料显示,千山药机主营“大健康”产业,主要从事制药机械、医疗器械、包装机械、医药包材、医疗器械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月18日,股权转让终止之后,千山药机被迫复牌,等待着它的是连续5个一字板跌停。股票的大跌也导致公司多名控股股东质押股票跌破平仓线,1月20日,1月24日,1月26日,公司分别三次发布股东质押股票跌破平仓线公告。 1月20日,千山药机宣布终止公司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这也意味着筹划了一年的定增计划就此告吹,而这也是千山药机第三次定增计划再次宣告失败。不同于之前的定增计划,这次定增计划募集的资金量比上一次定增预案减少了20亿元,预计募集不超过20亿元的资金,在2017年10月的时候也已经进入了申请文件二次反馈意见阶段。进入2018年后,公司接连发生股东股权被冻结、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股票存在被实施暂停上市风险、大股东质押股票跌破平仓线、公司部分银行账号被冻结等问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定增计划也只能撤回。 早在2014年8月,千山药机就尝试进行第一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但一年后,在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最终遭到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否决,未获通过。当时其表示,公司进行此次非公开发行的目的,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资本性支出较大,同时随着各投资项目的陆续投产运营,流动资金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提升公司资金实力,为投资项目的管理、运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 第一次定增否决后的两个月,千山药机重新发起第二次定增计划,这次千山药机想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40亿元,当时定增预案中表示,募集的资金拟用于千山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超导磁共振系统核心部件和智能电子血压计佛山产业基地项目、千山慢病精准管理与服务中心项目、偿还银行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但该定增计划还是在2016年3月宣告终止。 三次定增未果,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公司多名股东所持股票遭轮番冻结,千山药机目前的处境可谓岌岌可危。1月25日,千山药机披露公司债务到期未偿还情况,因内部资金周转困难,致使部分到期债务未能清偿。目前已公布的债务债权人包括两名自然人熊斐伟和孔健宾,湖州市民间融资服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浙江中财拍卖行有限公司,共计逾期本金1.24亿元。 并且,目前牵扯进千山药机危机中的金融机构还不止国盛资管一家,此前湖南信托也被爆一款上市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湖南信托千山药机流动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因融资方千山药机内部资金流动性紧张,面临兑付危机,目前危机还未解除。 记者查阅千山药机2011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财务报告发现,千山药机2011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3.42%、16.78%、28.14%、42.59%、63.31%、68.37%、70.72%,一路攀升。上会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张晓荣表示,一般会计上认为,负债率超过70%就是危险信号了,这家公司的负债率已经非常高了,公司高负债经营是非常困难也是非常危险的。[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