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杨伟民解密:编制十一五规划时遭利益部门强烈反对
杨伟民解密:编制十一五规划时遭利益部门强烈反对

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我们提出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约束性指标,尽管有关方面一直不同意,但我们一直坚持,当年提出主体功能区时,国家发改委内部就有不同意见,我们坚持下来了。[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7月10日  11:20
杨伟民:一断货就休克 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
杨伟民:一断货就休克 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

中国产品质量居世界第一有多少啊?哪个是你原创的,拥有自己技术的企业有多少,产业链上别人离不开的技术有吗?别人一断货,就休克了,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工业化是质与量的统一,有规模没质量,不能说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7月10日  16:10
杨伟民直指北京城市病病根:功能太多 必须动外科手术
杨伟民直指北京城市病病根:功能太多 必须动外科手术

北京的城市病,病根是功能太多,功能走了,人才能走。治疗城市病,必须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功能。疏解到哪里去呢?重点是天津、河北,这就有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才有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7月10日  11:14
杨伟民透露中财办日常:领导班子官越大文稿写的越多
杨伟民透露中财办日常:领导班子官越大文稿写的越多

自1989年进入政府部门后,我的职务在变,从主任科员升到副部,但有一条没有变,就是坚持自己动手、自己动笔、自己动脑(电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抠。中央财办就是这样一种工作方式,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亲自动手,官越大,写的越多。[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7月10日  11:25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清华演讲:科学是达到不惑不惧最好方法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清华演讲:科学是达到不惑不惧最好方法

在量子通信科学上拥有显著研究成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以“科学的价值”为主题做毕业典礼演讲,在他看来,科学并不仅仅是遥远而冰冷的名词概念,而是达到内心平静的最可靠途径、赋予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7月10日  14:30
吴晓灵: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 要做好退潮的准备
吴晓灵: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 要做好退潮的准备

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地缘政治的变化、产业结构的重构都会使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却后的准备是每个国家、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7月09日  08:15
吉大院长寄语毕业生:中华民族经济到了新的危险时候
吉大院长寄语毕业生:中华民族经济到了新的危险时候

中华民族到了新的危险的时候。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最大的危机不是贸易冲突,而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霸权国家已经公开把中国当成了最主要的对手,在和平时期利用经济战的手段发起了对中国的全面遏制和攻击。[详情]

新浪证券综合|2018年07月02日  13:54

授业解惑

黄奇帆:一旦踏入金融行业 加班加点将成你的工作常态
黄奇帆:一旦踏入金融行业 加班加点将成你的工作常态

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他对在场的毕业生说,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详情]

新浪财经其他|2018年07月07日  19:19
黄奇帆: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要面对各种陷阱
黄奇帆: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要面对各种陷阱

金融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陷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是危机。[详情]

新浪财经其他|2018年07月07日  19:26
黄奇帆最新演讲:只用三句话就把金融说透了
黄奇帆最新演讲:只用三句话就把金融说透了

他认为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理解了这三句话,就能对金融的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详情]

新浪财经其他|2018年07月07日  19:34
黄奇帆最新演讲:人民币自由兑换标志金融强国的实现
黄奇帆最新演讲:人民币自由兑换标志金融强国的实现

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详情]

新浪财经其他|2018年07月07日  19:18
钱颖一清华演讲:基因和价值连接生命科学和经济学
钱颖一清华演讲:基因和价值连接生命科学和经济学

个伟大的大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大学中的学者具有探索真理的基因。这个基因,就是批判性思维,就是善于提出疑问,并创造性地解答疑问。正是这个基因,成就了大学的价值。所以,批判性思维,是学者的基因,是大学的价值。基因和价值,生命科学和经济学,在我看来是如此连接的。[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7月05日  18:27
刘强东清华演讲:从ABC到XYZ 这不是字母表是科技
刘强东清华演讲:从ABC到XYZ  这不是字母表是科技

“三年前,我们就认识到,只有科技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ABC,A就是AI,B就是大数据,C就是云计算,D就是一些设备,包括物联网。还有E,电子实验室,也是着眼于未来的科技。”[详情]

经济观察网|2018年07月09日  10:06

寄语未来

李嘉诚:深度宽度决定你是解决问题的人还是问题本身
李嘉诚:深度宽度决定你是解决问题的人还是问题本身

立志要改变世界的人,有实质良心和才华同样重要,“你的领导能力能否服务好理想?你的深度与宽度决定你是解决问题的人,还是问题本身;区分你是启发别人的天使;还是把主观强加于别人的牛魔王”。[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6月29日  10:19
李嘉诚最新演讲:也多感沮丧 但依然披上战衣寻找更好
李嘉诚最新演讲:也多感沮丧 但依然披上战衣寻找更好

他说,晚上仰望星空,让我了解人的渺小,在漫长路上,很多时候也感到沮丧无力,但为了明天,我依然披上战衣,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永不言倦,继续公益求变,寻找更好。[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6月29日  10:13
吴晓求寄语人大财政金融学院毕业生:不撒谎不告密不独利
吴晓求寄语人大财政金融学院毕业生:不撒谎不告密不独利

我今天要给2018届的毕业同学讲的主题是:坚守人生的底线。现在谈理想谈的很多,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有理想的时代。但理想的实现,一定是以坚守人生的底线为前提的。[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6月30日  11:12
北大光华院长刘俏2018毕业致辞:万物生长 各自高贵
北大光华院长刘俏2018毕业致辞:万物生长 各自高贵

我不祝愿大家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育的价值充满信心。大家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培养出的自信,形成的社交网络已经让大家在通向所谓“成功”的赛道上占有先机。但我祝愿大家能够一直成长。[详情]

新浪证券综合|2018年07月08日  19:48
中行原行长李礼辉北大光华2018毕业致辞:思想的力量
中行原行长李礼辉北大光华2018毕业致辞:思想的力量

我认为,思想之所以具有力量,在于做学问的能力,在于实践的能力,在于求真务实的勇气。我推测,这可能就是光华管理学院的智库平台定名为“光华思想力”的原因。[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7月09日  15:11
刘强东最新演讲:若有B计划京东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成功
刘强东最新演讲:若有B计划京东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成功

“希望大家都不要有B计划。在我的事业当中,我从来都没有规划过B计划。如果有,可能京东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成功。”7月7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如是说。[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7月08日  13:13

最新新闻

杨伟民:一断货就休克 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7月10日 16:10
杨伟民透露中财办日常:领导班子官越大文稿写的越多
杨伟民透露中财办日常:领导班子官越大文稿写的越多

  杨伟民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夏季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起草文稿的“五要、五不要” 来源: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杨伟民,2018年7月7日 杨伟民,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非常荣幸参加这个盛典。对本届毕业生们圆满完成学业、对老师们又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表示衷心祝贺。 我过去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大半生干的就一件事,码字。成千上万的汉字,如何组合、如何配置才能有用,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呢?我把自己30多年组合文字的体会说给大家听听,也许对大家今后会有点用。 第一,要研究,不要写文章。好的文稿是研究出来的,不是做文章做出来的。写不出来、写不好的,肯定是因为没有想法,没有想法肯定是研究不够。我们的研究,不同于研究机构的研究,属于问题导向型、对策建议型、方案比选型研究。研究方式也不是事先列个课题,拉开架势写,很多情况下,研究是贯穿到一篇文稿从拉提纲到成稿的几十遍的反反复复的修改中的。 要研究,是因为责任重大。我们的研究成果直接体现为总书记的讲话、党中央的文件、全国人大批准的规划,成为党中央决策、国家意志、政府工作重点。如果新词很多,口号很响,空话套话满满,但看了以后,不知道怎么干,这样的文稿,就不是好文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反复研究的结果,不是为了写文章写出来的。 2012年第4季度到2015年,经济运行面临“四降一升”,增长速度、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金融风险上升。“四降一升”,关键点在哪里?反复研究讨论,大家最后认为是价格,是工业品价格连续50多个月的下跌,带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价格为什么跌,是需求不足,还是产能过剩?是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是需求侧问题,还是供给侧问题。当时,钢铁、煤炭价格连续两年下降,但全社会表观消费量却在减少,供求规律为什么失效了?原因不是基建投资规模小、增长速度慢等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钢铁、煤炭的产能产量达到了物理性峰值。 所以,“四降一升”是现象,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失衡、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深刻根源是僵尸企业不能及时出清这类要素配置的扭曲。这种情况下,刺激需求,增发货币,加大投资,不仅边际效益递减,而且会加剧产能过剩和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及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告诉大家要干正确的事,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16年10月价格稳住了,第4季度增长也稳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1998年以来一直奉行的扩大需求政策的颠覆性变革,是宏观调控的方向性改变。治大国如烹小鲜。没有深入的研究思考和比选,是不敢提出这种颠覆性思路的。 第二,要思考,不要浅尝辄止。对任何问题,都要深入思考,刨根问底,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像剥洋葱一样,由表及里,一层层剥,找出最终的病根。这样形成的看法,肯定是独特的。 大家都知道北京患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房价过高。有的认为是外地人来的太多,千方百计控制人口,但为什么越控制人越多呢?人是跟着就业岗位走的,农业社会人跟着耕地走,工业社会人跟着功能走,功能来了,就业岗位来了,人就来了。既要建设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总部基地、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交通枢纽、航运中心,又要成为文化体育中心、教育医疗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所有功能集于一城,就堵不住人口的蜂拥而入、房价的蒸蒸日上,也难免拥挤不堪的交通、频频光临的雾霾。北京的城市病,病根是功能太多,功能走了,人才能走。治疗城市病,必须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功能。疏解到哪里去呢?重点是天津、河北,这就有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才有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 第三,要创新,不要人云亦云。创新是起草文稿的灵魂。解决中国特有的发展难题,既不能全盘照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经济学,必须敢想,敢于突破理论的、体制的条条框框,有创新性思维,超前性意识。 起草十八届三中全会时,起草组工作班子的领导就要求大家创新,在哪些方面创新呢?作为改革文件,必须在基础性制度上创新。中国40年的改革,一直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产权制度或所有制改革,二是市场化改革。最后,反复研究讨论,把过去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种创新,其意义不亚于当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年虽然提出了这一改革方向,但没有定义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基本点上留下了尾巴。改为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告诉全党全社会,虽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共同规律我们必须遵守。 再如,套用西方的基尼系数来衡量我国的区域差距就是正确的吗?这能成为政策方向吗?经济理论需要抽象,可以抽象掉东部地区和青藏高原的海拔,但制定经济政策如果也抽象掉这种海拔,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区域协调发展,绝不是要缩小青藏高原的GDP差距。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级,生态极其重要,若为了缩小差距、增加GDP而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对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将是釜底抽薪式的毁灭性破坏。基于这样的创新性、超前性思维,我们在2003年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各地区应该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随后,又提出了空间均衡、空间发展、空间结构、空间规划、空间治理、生态产品、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一系列概念,成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要坚持,不要轻言妥协。真理是坚持下来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应该是文稿起草者的职业准则。对各方面意见,有些不得不妥协;有些能坚持就坚持,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坚持下来的内容,往往最亮眼的、最有用的。 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我们提出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约束性指标,尽管有关方面一直不同意,但我们一直坚持,并请当时的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事先向国务院领导小范围汇报一次,这样国务院领导事先有了思想准备。第二天国务院全体会讨论时,有关方面刚要提出不同意见,就被国务院领导挡回去了。事后看,二氧化硫和COD减排10%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就看你是不是真干。十八大报告对生态环境形势的判断说得很重的,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当时有的领导认为说过了,但我们坚持不改。十八大一结束,北京就遭遇了严重雾霾,后来大家说,幸亏没有改。 当年提出主体功能区时,国家发改委内部就有不同意见,我们坚持下来了。在中央研究“十一五”规划建议时,工作班子激烈争辩,说服了大家,坚持了下来。后来起草组讨论时,有的地方领导不同意,说限制开发就是限制发展,当时两位部级领导坚持了没有改。 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十七大仍有这个目标。起草十八大报告时,觉得这个目标实现不了,建议删除,但没有被采纳。三年后,在起草十八届五中全会时,仍建议删除,被采纳了,改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九大报告也没有再提这一目标。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说再过三年就基本实现工业化,可能吗?中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220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产品质量居世界第一有多少啊?哪个是你原创的,拥有自己技术的企业有多少,产业链上别人离不开的技术有吗?别人一断货,就休克了,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工业化是质与量的统一,有规模没质量,不能说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工业化也不能仅看工业,还要看农业,我们的农业还是小农的、传统的,离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第五,要动手,不要捉刀代笔。自1989年进入政府部门后,我的职务在变,从主任科员升到副部,但有一条没有变,就是坚持自己动手、自己动笔、自己动脑(电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抠。中央财办就是这样一种工作方式,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亲自动手,官越大,写的越多。 要动手,是要把握文稿之魂。各个部分可以分工负责、写出初稿,但好的文稿,要求主持者按照统一的想法统稿修改,这样才能有贯穿全篇的思想,一以贯之的逻辑。 要动手,是职责所在。起草文稿也是一种权力,是对决策的影响力。手中这只笔,重如泰山,自己不动笔,就意味着放弃了权力,更是一种失职。 要动手,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大脑要用,文笔要练。不动脑,就出不了好主意;不动手,就练不出好文笔。没有好主意、好文笔,就跟不上时代,随时会被时代“调整”掉。 要动手,是因为把起草文稿当作事业。这样,就能写出乐趣、写出快乐、写出人生价值。 我给大家说这些,不是让大家从事这个职业。码字其实是很苦的,一旦上了车,很难下来,所谓的乐也是不过是苦中求乐。 再次祝贺大家、祝福大家!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7月10日 11:25
杨伟民解密:编制十一五规划时遭利益部门强烈反对
杨伟民解密:编制十一五规划时遭利益部门强烈反对

  起草文稿的“五要、五不要” ——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夏季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来源: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杨伟民,2018年7月7日 杨伟民,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非常荣幸参加这个盛典。对本届毕业生们圆满完成学业、对老师们又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表示衷心祝贺。 我过去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大半生干的就一件事,码字。成千上万的汉字,如何组合、如何配置才能有用,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呢?我把自己30多年组合文字的体会说给大家听听,也许对大家今后会有点用。 第一,要研究,不要写文章。好的文稿是研究出来的,不是做文章做出来的。写不出来、写不好的,肯定是因为没有想法,没有想法肯定是研究不够。我们的研究,不同于研究机构的研究,属于问题导向型、对策建议型、方案比选型研究。研究方式也不是事先列个课题,拉开架势写,很多情况下,研究是贯穿到一篇文稿从拉提纲到成稿的几十遍的反反复复的修改中的。 要研究,是因为责任重大。我们的研究成果直接体现为总书记的讲话、党中央的文件、全国人大批准的规划,成为党中央决策、国家意志、政府工作重点。如果新词很多,口号很响,空话套话满满,但看了以后,不知道怎么干,这样的文稿,就不是好文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反复研究的结果,不是为了写文章写出来的。 2012年第4季度到2015年,经济运行面临“四降一升”,增长速度、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金融风险上升。“四降一升”,关键点在哪里?反复研究讨论,大家最后认为是价格,是工业品价格连续50多个月的下跌,带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价格为什么跌,是需求不足,还是产能过剩?是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是需求侧问题,还是供给侧问题。当时,钢铁、煤炭价格连续两年下降,但全社会表观消费量却在减少,供求规律为什么失效了?原因不是基建投资规模小、增长速度慢等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钢铁、煤炭的产能产量达到了物理性峰值。 所以,“四降一升”是现象,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失衡、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深刻根源是僵尸企业不能及时出清这类要素配置的扭曲。这种情况下,刺激需求,增发货币,加大投资,不仅边际效益递减,而且会加剧产能过剩和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及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告诉大家要干正确的事,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16年10月价格稳住了,第4季度增长也稳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1998年以来一直奉行的扩大需求政策的颠覆性变革,是宏观调控的方向性改变。治大国如烹小鲜。没有深入的研究思考和比选,是不敢提出这种颠覆性思路的。 第二,要思考,不要浅尝辄止。对任何问题,都要深入思考,刨根问底,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像剥洋葱一样,由表及里,一层层剥,找出最终的病根。这样形成的看法,肯定是独特的。 大家都知道北京患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房价过高。有的认为是外地人来的太多,千方百计控制人口,但为什么越控制人越多呢?人是跟着就业岗位走的,农业社会人跟着耕地走,工业社会人跟着功能走,功能来了,就业岗位来了,人就来了。既要建设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总部基地、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交通枢纽、航运中心,又要成为文化体育中心、教育医疗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所有功能集于一城,就堵不住人口的蜂拥而入、房价的蒸蒸日上,也难免拥挤不堪的交通、频频光临的雾霾。北京的城市病,病根是功能太多,功能走了,人才能走。治疗城市病,必须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功能。疏解到哪里去呢?重点是天津、河北,这就有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才有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 第三,要创新,不要人云亦云。创新是起草文稿的灵魂。解决中国特有的发展难题,既不能全盘照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经济学,必须敢想,敢于突破理论的、体制的条条框框,有创新性思维,超前性意识。 起草十八届三中全会时,起草组工作班子的领导就要求大家创新,在哪些方面创新呢?作为改革文件,必须在基础性制度上创新。中国40年的改革,一直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产权制度或所有制改革,二是市场化改革。最后,反复研究讨论,把过去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种创新,其意义不亚于当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年虽然提出了这一改革方向,但没有定义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基本点上留下了尾巴。改为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告诉全党全社会,虽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共同规律我们必须遵守。 再如,套用西方的基尼系数来衡量我国的区域差距就是正确的吗?这能成为政策方向吗?经济理论需要抽象,可以抽象掉东部地区和青藏高原的海拔,但制定经济政策如果也抽象掉这种海拔,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区域协调发展,绝不是要缩小青藏高原的GDP差距。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级,生态极其重要,若为了缩小差距、增加GDP而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对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将是釜底抽薪式的毁灭性破坏。基于这样的创新性、超前性思维,我们在2003年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各地区应该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随后,又提出了空间均衡、空间发展、空间结构、空间规划、空间治理、生态产品、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一系列概念,成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要坚持,不要轻言妥协。真理是坚持下来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应该是文稿起草者的职业准则。对各方面意见,有些不得不妥协;有些能坚持就坚持,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坚持下来的内容,往往最亮眼的、最有用的。 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我们提出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约束性指标,尽管有关方面一直不同意,但我们一直坚持,并请当时的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事先向国务院领导小范围汇报一次,这样国务院领导事先有了思想准备。第二天国务院全体会讨论时,有关方面刚要提出不同意见,就被国务院领导挡回去了。事后看,二氧化硫和COD减排10%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就看你是不是真干。十八大报告对生态环境形势的判断说得很重的,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当时有的领导认为说过了,但我们坚持不改。十八大一结束,北京就遭遇了严重雾霾,后来大家说,幸亏没有改。 当年提出主体功能区时,国家发改委内部就有不同意见,我们坚持下来了。在中央研究“十一五”规划建议时,工作班子激烈争辩,说服了大家,坚持了下来。后来起草组讨论时,有的地方领导不同意,说限制开发就是限制发展,当时两位部级领导坚持了没有改。 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十七大仍有这个目标。起草十八大报告时,觉得这个目标实现不了,建议删除,但没有被采纳。三年后,在起草十八届五中全会时,仍建议删除,被采纳了,改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九大报告也没有再提这一目标。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说再过三年就基本实现工业化,可能吗?中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220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产品质量居世界第一有多少啊?哪个是你原创的,拥有自己技术的企业有多少,产业链上别人离不开的技术有吗?别人一断货,就休克了,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工业化是质与量的统一,有规模没质量,不能说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工业化也不能仅看工业,还要看农业,我们的农业还是小农的、传统的,离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第五,要动手,不要捉刀代笔。自1989年进入政府部门后,我的职务在变,从主任科员升到副部,但有一条没有变,就是坚持自己动手、自己动笔、自己动脑(电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抠。中央财办就是这样一种工作方式,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亲自动手,官越大,写的越多。 要动手,是要把握文稿之魂。各个部分可以分工负责、写出初稿,但好的文稿,要求主持者按照统一的想法统稿修改,这样才能有贯穿全篇的思想,一以贯之的逻辑。 要动手,是职责所在。起草文稿也是一种权力,是对决策的影响力。手中这只笔,重如泰山,自己不动笔,就意味着放弃了权力,更是一种失职。 要动手,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大脑要用,文笔要练。不动脑,就出不了好主意;不动手,就练不出好文笔。没有好主意、好文笔,就跟不上时代,随时会被时代“调整”掉。 要动手,是因为把起草文稿当作事业。这样,就能写出乐趣、写出快乐、写出人生价值。 我给大家说这些,不是让大家从事这个职业。码字其实是很苦的,一旦上了车,很难下来,所谓的乐也是不过是苦中求乐。 再次祝贺大家、祝福大家!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7月10日 11:20
杨伟民直指北京城市病病根:功能太多 必须动外科手术
杨伟民直指北京城市病病根:功能太多 必须动外科手术

  杨伟民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夏季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起草文稿的“五要、五不要”  来源: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杨伟民,2018年7月7日 杨伟民,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非常荣幸参加这个盛典。对本届毕业生们圆满完成学业、对老师们又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表示衷心祝贺。 我过去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大半生干的就一件事,码字。成千上万的汉字,如何组合、如何配置才能有用,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呢?我把自己30多年组合文字的体会说给大家听听,也许对大家今后会有点用。 第一,要研究,不要写文章。好的文稿是研究出来的,不是做文章做出来的。写不出来、写不好的,肯定是因为没有想法,没有想法肯定是研究不够。我们的研究,不同于研究机构的研究,属于问题导向型、对策建议型、方案比选型研究。研究方式也不是事先列个课题,拉开架势写,很多情况下,研究是贯穿到一篇文稿从拉提纲到成稿的几十遍的反反复复的修改中的。 要研究,是因为责任重大。我们的研究成果直接体现为总书记的讲话、党中央的文件、全国人大批准的规划,成为党中央决策、国家意志、政府工作重点。如果新词很多,口号很响,空话套话满满,但看了以后,不知道怎么干,这样的文稿,就不是好文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反复研究的结果,不是为了写文章写出来的。 2012年第4季度到2015年,经济运行面临“四降一升”,增长速度、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金融风险上升。“四降一升”,关键点在哪里?反复研究讨论,大家最后认为是价格,是工业品价格连续50多个月的下跌,带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价格为什么跌,是需求不足,还是产能过剩?是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是需求侧问题,还是供给侧问题。当时,钢铁、煤炭价格连续两年下降,但全社会表观消费量却在减少,供求规律为什么失效了?原因不是基建投资规模小、增长速度慢等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钢铁、煤炭的产能产量达到了物理性峰值。 所以,“四降一升”是现象,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失衡、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深刻根源是僵尸企业不能及时出清这类要素配置的扭曲。这种情况下,刺激需求,增发货币,加大投资,不仅边际效益递减,而且会加剧产能过剩和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及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告诉大家要干正确的事,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16年10月价格稳住了,第4季度增长也稳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1998年以来一直奉行的扩大需求政策的颠覆性变革,是宏观调控的方向性改变。治大国如烹小鲜。没有深入的研究思考和比选,是不敢提出这种颠覆性思路的。 第二,要思考,不要浅尝辄止。对任何问题,都要深入思考,刨根问底,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像剥洋葱一样,由表及里,一层层剥,找出最终的病根。这样形成的看法,肯定是独特的。 大家都知道北京患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房价过高。有的认为是外地人来的太多,千方百计控制人口,但为什么越控制人越多呢?人是跟着就业岗位走的,农业社会人跟着耕地走,工业社会人跟着功能走,功能来了,就业岗位来了,人就来了。既要建设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总部基地、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交通枢纽、航运中心,又要成为文化体育中心、教育医疗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所有功能集于一城,就堵不住人口的蜂拥而入、房价的蒸蒸日上,也难免拥挤不堪的交通、频频光临的雾霾。北京的城市病,病根是功能太多,功能走了,人才能走。治疗城市病,必须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功能。疏解到哪里去呢?重点是天津、河北,这就有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才有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 第三,要创新,不要人云亦云。创新是起草文稿的灵魂。解决中国特有的发展难题,既不能全盘照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经济学,必须敢想,敢于突破理论的、体制的条条框框,有创新性思维,超前性意识。 起草十八届三中全会时,起草组工作班子的领导就要求大家创新,在哪些方面创新呢?作为改革文件,必须在基础性制度上创新。中国40年的改革,一直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产权制度或所有制改革,二是市场化改革。最后,反复研究讨论,把过去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种创新,其意义不亚于当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年虽然提出了这一改革方向,但没有定义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基本点上留下了尾巴。改为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告诉全党全社会,虽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共同规律我们必须遵守。 再如,套用西方的基尼系数来衡量我国的区域差距就是正确的吗?这能成为政策方向吗?经济理论需要抽象,可以抽象掉东部地区和青藏高原的海拔,但制定经济政策如果也抽象掉这种海拔,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区域协调发展,绝不是要缩小青藏高原的GDP差距。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级,生态极其重要,若为了缩小差距、增加GDP而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对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将是釜底抽薪式的毁灭性破坏。基于这样的创新性、超前性思维,我们在2003年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各地区应该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随后,又提出了空间均衡、空间发展、空间结构、空间规划、空间治理、生态产品、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一系列概念,成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要坚持,不要轻言妥协。真理是坚持下来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应该是文稿起草者的职业准则。对各方面意见,有些不得不妥协;有些能坚持就坚持,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坚持下来的内容,往往最亮眼的、最有用的。 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我们提出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约束性指标,尽管有关方面一直不同意,但我们一直坚持,并请当时的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事先向国务院领导小范围汇报一次,这样国务院领导事先有了思想准备。第二天国务院全体会讨论时,有关方面刚要提出不同意见,就被国务院领导挡回去了。事后看,二氧化硫和COD减排10%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就看你是不是真干。十八大报告对生态环境形势的判断说得很重的,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当时有的领导认为说过了,但我们坚持不改。十八大一结束,北京就遭遇了严重雾霾,后来大家说,幸亏没有改。 当年提出主体功能区时,国家发改委内部就有不同意见,我们坚持下来了。在中央研究“十一五”规划建议时,工作班子激烈争辩,说服了大家,坚持了下来。后来起草组讨论时,有的地方领导不同意,说限制开发就是限制发展,当时两位部级领导坚持了没有改。 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十七大仍有这个目标。起草十八大报告时,觉得这个目标实现不了,建议删除,但没有被采纳。三年后,在起草十八届五中全会时,仍建议删除,被采纳了,改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九大报告也没有再提这一目标。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说再过三年就基本实现工业化,可能吗?中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220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产品质量居世界第一有多少啊?哪个是你原创的,拥有自己技术的企业有多少,产业链上别人离不开的技术有吗?别人一断货,就休克了,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工业化是质与量的统一,有规模没质量,不能说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工业化也不能仅看工业,还要看农业,我们的农业还是小农的、传统的,离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第五,要动手,不要捉刀代笔。自1989年进入政府部门后,我的职务在变,从主任科员升到副部,但有一条没有变,就是坚持自己动手、自己动笔、自己动脑(电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抠。中央财办就是这样一种工作方式,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亲自动手,官越大,写的越多。 要动手,是要把握文稿之魂。各个部分可以分工负责、写出初稿,但好的文稿,要求主持者按照统一的想法统稿修改,这样才能有贯穿全篇的思想,一以贯之的逻辑。 要动手,是职责所在。起草文稿也是一种权力,是对决策的影响力。手中这只笔,重如泰山,自己不动笔,就意味着放弃了权力,更是一种失职。 要动手,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大脑要用,文笔要练。不动脑,就出不了好主意;不动手,就练不出好文笔。没有好主意、好文笔,就跟不上时代,随时会被时代“调整”掉。 要动手,是因为把起草文稿当作事业。这样,就能写出乐趣、写出快乐、写出人生价值。 我给大家说这些,不是让大家从事这个职业。码字其实是很苦的,一旦上了车,很难下来,所谓的乐也是不过是苦中求乐。 再次祝贺大家、祝福大家!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7月10日 11:14
吴晓灵: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 要做好退潮的准备
新浪财经综合 | 2018年07月09日 08:15
黄奇帆最新演讲:只用三句话就把金融说透了
黄奇帆最新演讲:只用三句话就把金融说透了

  新浪财经讯 7月7日消息,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今日出席“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并演讲。 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操作手法眼花缭乱,似乎让人摸不透。黄奇帆认为,看问题、想事情,要善于抓住本质、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他认为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理解了这三句话,就能对金融的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以下为演讲全文: 黄奇帆:老师们、同学们,受王江、张春同志的邀请,我有幸参加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站在这个讲台上,看到同学们青春的面庞、清澈的眼眸,一股蓬勃朝气扑面而来,让人倍感欣慰,又心生感慨。在你们即将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之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金融的体悟和感受,希望能对大家的职业生涯有所助益。 同学们的专业都是金融学,我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段28年前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应该成为每个金融从业者的“座右铭”,永记于心,终生回味。记得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小平同志到浦东视察。在听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同志汇报时,老人家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当时,我有幸在现场聆听,受到极大震撼。 小平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以一名世纪伟人的思想伟力与远见卓识,道出了四层含义:一是说明了金融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二是指出了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法,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要抓好金融这个关键环节;三是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币最终要走向自由兑换,深刻指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是货币自由兑换;四是指出上海应该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希望上海为“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作出贡献。这段话,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金融战略,指明了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意义极为深远,犹如一粒思想的种子,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后来我学习金融知识、处理金融事务的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 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大家要知道,1990年、1991年中国的货币根本连贸易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一切都是管制的。在那个时刻,小平老人家能够非常深邃地、高瞻远瞩地讲了今后货币要自由兑换,是多么的有睿智、有气魄!小平说了这个话以后五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实现了自由兑换。 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中国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结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把我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2015年,人民币加入了SDR。再过二三十年,当有一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也能够自由兑换的时候,当有一天人民币不仅成为贸易清算、结算货币,而且成为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中的一种锚货币的时候,小平老人家的目标就实现了。老人家说,这件事要很长时间,我相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这个货币目标一定能实现。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但金融的重要地位始终未变,国家对金融的高度重视始终未变。去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明确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即: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特别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应当牢记于心、始终遵循。 对金融的重要性,同学们都很熟悉,学了多年金融,想必也会有这样的感触: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操作手法眼花缭乱,似乎让人摸不透。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有这样的困惑不难理解。不过,我们看问题、想事情,要善于抓住本质、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说到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金融归根到底是中介服务,不管什么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比如银行,一头揽储、一头放贷,赚取的是利差,分散的是风险,充当的是桥梁。再如保险,人在健康、安全时购买,遇到意外时救急,实际是构筑了一种财务平衡,保险公司则运用保险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又如证券,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广大股民购买股票博取收益,即使自负盈亏、没有刚性兑付,也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搭建通道。 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机构本身要有信用,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企业也要有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杠杆的基础,一旦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银行存贷比、期货交易、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等,都是一种杠杆比。一切金融创新的本质都是放大杠杆比,但杠杆比过高就会产生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而防范金融风险、解决金融危机就要“去杠杆”。信用、杠杆、风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用高的风险就低,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杠杆比高的信用就低,风险也会相应较高。金融的精髓就是把握好三者的“度”,设计一个信用可靠、风险较小、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 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所有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母体”,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只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就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异化为自弹自唱、空中楼阁,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讲这三句话c大家即将步入职场,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进入金融行业,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有着很多美好的憧憬。现在,社会上对金融业的说法也很多,观点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金融业薪酬高,人人都能赚大钱,是发财致富的捷径;有人认为金融业“高大上”,穿名牌西装,住豪华酒店,往来“上流”社会;有人认为金融业工作清闲,喝喝酒、聊聊天,觥筹交错之间就能谈成大单,沉醉于岁月静好、月白风情;有人认为金融业是垄断行业,是市场中的“甲方”,上海话就是面孔朝南的一方,人人都围着你转;有人认为金融充满幕后操作,把金融业神秘化;更有人因为近年来金融业丑闻不少,认为搞金融的都是吸血鬼,把金融业妖魔化。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都是假象,都是虚幻的错觉、浮华的误解。 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既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妖魔鬼怪,更没有那么神秘。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会经常“为钱发愁”。如果在商业银行工作,你要四处求人拉存款,绞尽脑汁寻找优质放贷对象,稍有疏忽就可能坏账;如果在投行工作,你会像项目承包商一样,全国各地找项目,求人给你IPO,要找法务财务梳理包装,要找分析师咨询,要找投资人询价,要找证监会审批,要组织路演,经常是多方求人、多头碰壁、四处受气。即便是进入企业财务部,也丝毫谈不上轻松,会经常为企业现金流而操心。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还要与残酷竞争为伴。金融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考核压力,为了工资奖金,为了职务晋升,你可能尽心尽力,心疲力竭,但业绩平平,甚至掉队;你可能面临职场竞争,可能遭遇明枪暗箭,必须学会坚强。 金融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陷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是危机。在商业银行,你可能遭遇呆账、坏账,让自己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在保险公司,你可能遇到骗保而影响业绩;在证券公司,一次操作失误,就可能让个人甚至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在投行,市场波动和潜在风险,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一些网络金融企业,甚至可能因为单位的业务规程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作为具体工作人员,不识庐山真面目,愈是努力按主管要求办事,愈是把你拖入犯罪的深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每一个即将踏入金融行业的新兵,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风险中发现机遇,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 希望同学们守住本心、不忘初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金融人的重大使命,坚守学习金融、投身金融的初心,坚守献身事业、回报社会的理想,为金融改革发展铺路架桥,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希望同学们沉心静气、脚踏实地。保持良好心态,从基层岗位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具体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学习业务、积累知识,在破解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本领、沉淀经验,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扎实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 希望同学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负责的每一个项目做得周到细致,把手头的每一项任务干得出效出彩,以实干创造实绩,以实绩证明实力,一步一步赢得业内的口碑和事业的辉煌。 希望同学们警惕风险、坚持原则。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坚守底线,在经济利益的追逐中有所不为,始终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维护好客户利益,保护好自身安全,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时光、挥洒青春才情、追逐青春梦想,今后回首往事时,可以骄傲地说,我把青春献给了最热爱的金融事业,实现了人生的升华与超越,不负交大的培养,不负青春的韶华! 最后,祝大家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前程似锦、圆梦明天![详情]

新浪财经其他 | 2018年07月07日 19:34
黄奇帆演讲全文:91年邓小平一席话使我受到极大震撼
黄奇帆演讲全文:91年邓小平一席话使我受到极大震撼

  新浪财经讯 7月7日消息,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今日出席“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并演讲。 他首先分享一段28年前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并指出,这一论述,应该成为每个金融从业者的“座右铭”。 记得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小平同志到浦东视察。在听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同志汇报时,老人家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 当时,黄奇帆在现场听到了这一段话,他表示,自己“受到极大震撼”,“永记于心,终生回味”。 以下为演讲全文: 黄奇帆:老师们、同学们,受王江、张春同志的邀请,我有幸参加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站在这个讲台上,看到同学们青春的面庞、清澈的眼眸,一股蓬勃朝气扑面而来,让人倍感欣慰,又心生感慨。在你们即将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之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金融的体悟和感受,希望能对大家的职业生涯有所助益。 同学们的专业都是金融学,我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段28年前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应该成为每个金融从业者的“座右铭”,永记于心,终生回味。记得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小平同志到浦东视察。在听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同志汇报时,老人家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当时,我有幸在现场聆听,受到极大震撼。 小平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以一名世纪伟人的思想伟力与远见卓识,道出了四层含义:一是说明了金融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二是指出了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法,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要抓好金融这个关键环节;三是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币最终要走向自由兑换,深刻指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是货币自由兑换;四是指出上海应该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希望上海为“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作出贡献。这段话,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金融战略,指明了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意义极为深远,犹如一粒思想的种子,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后来我学习金融知识、处理金融事务的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 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大家要知道,1990年、1991年中国的货币根本连贸易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一切都是管制的。在那个时刻,小平老人家能够非常深邃地、高瞻远瞩地讲了今后货币要自由兑换,是多么的有睿智、有气魄!小平说了这个话以后五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实现了自由兑换。 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中国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结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把我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2015年,人民币加入了SDR。再过二三十年,当有一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也能够自由兑换的时候,当有一天人民币不仅成为贸易清算、结算货币,而且成为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中的一种锚货币的时候,小平老人家的目标就实现了。老人家说,这件事要很长时间,我相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这个货币目标一定能实现。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但金融的重要地位始终未变,国家对金融的高度重视始终未变。去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明确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即: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特别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应当牢记于心、始终遵循。 对金融的重要性,同学们都很熟悉,学了多年金融,想必也会有这样的感触: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操作手法眼花缭乱,似乎让人摸不透。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有这样的困惑不难理解。不过,我们看问题、想事情,要善于抓住本质、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说到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金融归根到底是中介服务,不管什么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比如银行,一头揽储、一头放贷,赚取的是利差,分散的是风险,充当的是桥梁。再如保险,人在健康、安全时购买,遇到意外时救急,实际是构筑了一种财务平衡,保险公司则运用保险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又如证券,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广大股民购买股票博取收益,即使自负盈亏、没有刚性兑付,也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搭建通道。 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机构本身要有信用,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企业也要有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杠杆的基础,一旦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银行存贷比、期货交易、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等,都是一种杠杆比。一切金融创新的本质都是放大杠杆比,但杠杆比过高就会产生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而防范金融风险、解决金融危机就要“去杠杆”。信用、杠杆、风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用高的风险就低,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杠杆比高的信用就低,风险也会相应较高。金融的精髓就是把握好三者的“度”,设计一个信用可靠、风险较小、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 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所有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母体”,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只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就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异化为自弹自唱、空中楼阁,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讲这三句话,是希望同学们对金融的本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家即将步入职场,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进入金融行业,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有着很多美好的憧憬。现在,社会上对金融业的说法也很多,观点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金融业薪酬高,人人都能赚大钱,是发财致富的捷径;有人认为金融业“高大上”,穿名牌西装,住豪华酒店,往来“上流”社会;有人认为金融业工作清闲,喝喝酒、聊聊天,觥筹交错之间就能谈成大单,沉醉于岁月静好、月白风情;有人认为金融业是垄断行业,是市场中的“甲方”,上海话就是面孔朝南的一方,人人都围着你转;有人认为金融充满幕后操作,把金融业神秘化;更有人因为近年来金融业丑闻不少,认为搞金融的都是吸血鬼,把金融业妖魔化。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都是假象,都是虚幻的错觉、浮华的误解。 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既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妖魔鬼怪,更没有那么神秘。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会经常“为钱发愁”。如果在商业银行工作,你要四处求人拉存款,绞尽脑汁寻找优质放贷对象,稍有疏忽就可能坏账;如果在投行工作,你会像项目承包商一样,全国各地找项目,求人给你IPO,要找法务财务梳理包装,要找分析师咨询,要找投资人询价,要找证监会审批,要组织路演,经常是多方求人、多头碰壁、四处受气。即便是进入企业财务部,也丝毫谈不上轻松,会经常为企业现金流而操心。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还要与残酷竞争为伴。金融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考核压力,为了工资奖金,为了职务晋升,你可能尽心尽力,心疲力竭,但业绩平平,甚至掉队;你可能面临职场竞争,可能遭遇明枪暗箭,必须学会坚强。 金融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陷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是危机。在商业银行,你可能遭遇呆账、坏账,让自己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在保险公司,你可能遇到骗保而影响业绩;在证券公司,一次操作失误,就可能让个人甚至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在投行,市场波动和潜在风险,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一些网络金融企业,甚至可能因为单位的业务规程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作为具体工作人员,不识庐山真面目,愈是努力按主管要求办事,愈是把你拖入犯罪的深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每一个即将踏入金融行业的新兵,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风险中发现机遇,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 希望同学们守住本心、不忘初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金融人的重大使命,坚守学习金融、投身金融的初心,坚守献身事业、回报社会的理想,为金融改革发展铺路架桥,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希望同学们沉心静气、脚踏实地。保持良好心态,从基层岗位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具体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学习业务、积累知识,在破解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本领、沉淀经验,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扎实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 希望同学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负责的每一个项目做得周到细致,把手头的每一项任务干得出效出彩,以实干创造实绩,以实绩证明实力,一步一步赢得业内的口碑和事业的辉煌。 希望同学们警惕风险、坚持原则。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坚守底线,在经济利益的追逐中有所不为,始终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维护好客户利益,保护好自身安全,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时光、挥洒青春才情、追逐青春梦想,今后回首往事时,可以骄傲地说,我把青春献给了最热爱的金融事业,实现了人生的升华与超越,不负交大的培养,不负青春的韶华! 最后,祝大家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前程似锦、圆梦明天![详情]

新浪财经其他 | 2018年07月07日 19:31
黄奇帆: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要面对各种陷阱
黄奇帆: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要面对各种陷阱

  新浪财经讯 7月7日消息,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今日出席“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并演讲。 金融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陷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是危机。 他对在场的毕业生说,在商业银行,你可能遭遇呆账、坏账,让自己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在保险公司,你可能遇到骗保而影响业绩;在证券公司,一次操作失误,就可能让个人甚至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在投行,市场波动和潜在风险,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一些网络金融企业,甚至可能因为单位的业务规程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作为具体工作人员,不识庐山真面目,愈是努力按主管要求办事,愈是把你拖入犯罪的深渊。 以下为演讲全文: 黄奇帆:老师们、同学们,受王江、张春同志的邀请,我有幸参加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站在这个讲台上,看到同学们青春的面庞、清澈的眼眸,一股蓬勃朝气扑面而来,让人倍感欣慰,又心生感慨。在你们即将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之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金融的体悟和感受,希望能对大家的职业生涯有所助益。 同学们的专业都是金融学,我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段28年前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应该成为每个金融从业者的“座右铭”,永记于心,终生回味。记得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小平同志到浦东视察。在听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同志汇报时,老人家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当时,我有幸在现场聆听,受到极大震撼。 小平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以一名世纪伟人的思想伟力与远见卓识,道出了四层含义:一是说明了金融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二是指出了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法,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要抓好金融这个关键环节;三是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币最终要走向自由兑换,深刻指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是货币自由兑换;四是指出上海应该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希望上海为“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作出贡献。这段话,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金融战略,指明了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意义极为深远,犹如一粒思想的种子,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后来我学习金融知识、处理金融事务的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 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大家要知道,1990年、1991年中国的货币根本连贸易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一切都是管制的。在那个时刻,小平老人家能够非常深邃地、高瞻远瞩地讲了今后货币要自由兑换,是多么的有睿智、有气魄!小平说了这个话以后五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实现了自由兑换。 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中国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结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把我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2015年,人民币加入了SDR。再过二三十年,当有一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也能够自由兑换的时候,当有一天人民币不仅成为贸易清算、结算货币,而且成为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中的一种锚货币的时候,小平老人家的目标就实现了。老人家说,这件事要很长时间,我相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这个货币目标一定能实现。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但金融的重要地位始终未变,国家对金融的高度重视始终未变。去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明确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即: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特别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应当牢记于心、始终遵循。 对金融的重要性,同学们都很熟悉,学了多年金融,想必也会有这样的感触: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操作手法眼花缭乱,似乎让人摸不透。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有这样的困惑不难理解。不过,我们看问题、想事情,要善于抓住本质、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说到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金融归根到底是中介服务,不管什么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比如银行,一头揽储、一头放贷,赚取的是利差,分散的是风险,充当的是桥梁。再如保险,人在健康、安全时购买,遇到意外时救急,实际是构筑了一种财务平衡,保险公司则运用保险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又如证券,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广大股民购买股票博取收益,即使自负盈亏、没有刚性兑付,也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搭建通道。 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机构本身要有信用,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企业也要有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杠杆的基础,一旦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银行存贷比、期货交易、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等,都是一种杠杆比。一切金融创新的本质都是放大杠杆比,但杠杆比过高就会产生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而防范金融风险、解决金融危机就要“去杠杆”。信用、杠杆、风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用高的风险就低,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杠杆比高的信用就低,风险也会相应较高。金融的精髓就是把握好三者的“度”,设计一个信用可靠、风险较小、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 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所有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母体”,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只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就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异化为自弹自唱、空中楼阁,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讲这三句话,是希望同学们对金融的本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家即将步入职场,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进入金融行业,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有着很多美好的憧憬。现在,社会上对金融业的说法也很多,观点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金融业薪酬高,人人都能赚大钱,是发财致富的捷径;有人认为金融业“高大上”,穿名牌西装,住豪华酒店,往来“上流”社会;有人认为金融业工作清闲,喝喝酒、聊聊天,觥筹交错之间就能谈成大单,沉醉于岁月静好、月白风情;有人认为金融业是垄断行业,是市场中的“甲方”,上海话就是面孔朝南的一方,人人都围着你转;有人认为金融充满幕后操作,把金融业神秘化;更有人因为近年来金融业丑闻不少,认为搞金融的都是吸血鬼,把金融业妖魔化。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都是假象,都是虚幻的错觉、浮华的误解。 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既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妖魔鬼怪,更没有那么神秘。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会经常“为钱发愁”。如果在商业银行工作,你要四处求人拉存款,绞尽脑汁寻找优质放贷对象,稍有疏忽就可能坏账;如果在投行工作,你会像项目承包商一样,全国各地找项目,求人给你IPO,要找法务财务梳理包装,要找分析师咨询,要找投资人询价,要找证监会审批,要组织路演,经常是多方求人、多头碰壁、四处受气。即便是进入企业财务部,也丝毫谈不上轻松,会经常为企业现金流而操心。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还要与残酷竞争为伴。金融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考核压力,为了工资奖金,为了职务晋升,你可能尽心尽力,心疲力竭,但业绩平平,甚至掉队;你可能面临职场竞争,可能遭遇明枪暗箭,必须学会坚强。 金融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陷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是危机。在商业银行,你可能遭遇呆账、坏账,让自己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在保险公司,你可能遇到骗保而影响业绩;在证券公司,一次操作失误,就可能让个人甚至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在投行,市场波动和潜在风险,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一些网络金融企业,甚至可能因为单位的业务规程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作为具体工作人员,不识庐山真面目,愈是努力按主管要求办事,愈是把你拖入犯罪的深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每一个即将踏入金融行业的新兵,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风险中发现机遇,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 希望同学们守住本心、不忘初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金融人的重大使命,坚守学习金融、投身金融的初心,坚守献身事业、回报社会的理想,为金融改革发展铺路架桥,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希望同学们沉心静气、脚踏实地。保持良好心态,从基层岗位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具体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学习业务、积累知识,在破解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本领、沉淀经验,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扎实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 希望同学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负责的每一个项目做得周到细致,把手头的每一项任务干得出效出彩,以实干创造实绩,以实绩证明实力,一步一步赢得业内的口碑和事业的辉煌。 希望同学们警惕风险、坚持原则。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坚守底线,在经济利益的追逐中有所不为,始终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维护好客户利益,保护好自身安全,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时光、挥洒青春才情、追逐青春梦想,今后回首往事时,可以骄傲地说,我把青春献给了最热爱的金融事业,实现了人生的升华与超越,不负交大的培养,不负青春的韶华! 最后,祝大家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前程似锦、圆梦明天![详情]

新浪财经其他 | 2018年07月07日 19:26
黄奇帆:一旦踏入金融行业 加班加点将成你的工作常态
黄奇帆:一旦踏入金融行业 加班加点将成你的工作常态

  新浪财经讯 7月7日消息,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今日出席“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并演讲。 其表示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 他对在场的毕业生说,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 以下为演讲全文: 黄奇帆:老师们、同学们,受王江、张春同志的邀请,我有幸参加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站在这个讲台上,看到同学们青春的面庞、清澈的眼眸,一股蓬勃朝气扑面而来,让人倍感欣慰,又心生感慨。在你们即将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之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金融的体悟和感受,希望能对大家的职业生涯有所助益。 同学们的专业都是金融学,我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段28年前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应该成为每个金融从业者的“座右铭”,永记于心,终生回味。记得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小平同志到浦东视察。在听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同志汇报时,老人家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当时,我有幸在现场聆听,受到极大震撼。 小平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以一名世纪伟人的思想伟力与远见卓识,道出了四层含义:一是说明了金融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二是指出了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法,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要抓好金融这个关键环节;三是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币最终要走向自由兑换,深刻指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是货币自由兑换;四是指出上海应该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希望上海为“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作出贡献。这段话,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金融战略,指明了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意义极为深远,犹如一粒思想的种子,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后来我学习金融知识、处理金融事务的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 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大家要知道,1990年、1991年中国的货币根本连贸易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一切都是管制的。在那个时刻,小平老人家能够非常深邃地、高瞻远瞩地讲了今后货币要自由兑换,是多么的有睿智、有气魄!小平说了这个话以后五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实现了自由兑换。 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中国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结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把我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2015年,人民币加入了SDR。再过二三十年,当有一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也能够自由兑换的时候,当有一天人民币不仅成为贸易清算、结算货币,而且成为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中的一种锚货币的时候,小平老人家的目标就实现了。老人家说,这件事要很长时间,我相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这个货币目标一定能实现。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但金融的重要地位始终未变,国家对金融的高度重视始终未变。去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明确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即: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特别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应当牢记于心、始终遵循。 对金融的重要性,同学们都很熟悉,学了多年金融,想必也会有这样的感触: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操作手法眼花缭乱,似乎让人摸不透。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有这样的困惑不难理解。不过,我们看问题、想事情,要善于抓住本质、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说到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金融归根到底是中介服务,不管什么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比如银行,一头揽储、一头放贷,赚取的是利差,分散的是风险,充当的是桥梁。再如保险,人在健康、安全时购买,遇到意外时救急,实际是构筑了一种财务平衡,保险公司则运用保险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又如证券,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广大股民购买股票博取收益,即使自负盈亏、没有刚性兑付,也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搭建通道。 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机构本身要有信用,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企业也要有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杠杆的基础,一旦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银行存贷比、期货交易、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等,都是一种杠杆比。一切金融创新的本质都是放大杠杆比,但杠杆比过高就会产生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而防范金融风险、解决金融危机就要“去杠杆”。信用、杠杆、风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用高的风险就低,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杠杆比高的信用就低,风险也会相应较高。金融的精髓就是把握好三者的“度”,设计一个信用可靠、风险较小、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 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所有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母体”,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只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就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异化为自弹自唱、空中楼阁,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讲这三句话,是希望同学们对金融的本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家即将步入职场,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进入金融行业,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有着很多美好的憧憬。现在,社会上对金融业的说法也很多,观点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金融业薪酬高,人人都能赚大钱,是发财致富的捷径;有人认为金融业“高大上”,穿名牌西装,住豪华酒店,往来“上流”社会;有人认为金融业工作清闲,喝喝酒、聊聊天,觥筹交错之间就能谈成大单,沉醉于岁月静好、月白风情;有人认为金融业是垄断行业,是市场中的“甲方”,上海话就是面孔朝南的一方,人人都围着你转;有人认为金融充满幕后操作,把金融业神秘化;更有人因为近年来金融业丑闻不少,认为搞金融的都是吸血鬼,把金融业妖魔化。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都是假象,都是虚幻的错觉、浮华的误解。 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既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妖魔鬼怪,更没有那么神秘。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会经常“为钱发愁”。如果在商业银行工作,你要四处求人拉存款,绞尽脑汁寻找优质放贷对象,稍有疏忽就可能坏账;如果在投行工作,你会像项目承包商一样,全国各地找项目,求人给你IPO,要找法务财务梳理包装,要找分析师咨询,要找投资人询价,要找证监会审批,要组织路演,经常是多方求人、多头碰壁、四处受气。即便是进入企业财务部,也丝毫谈不上轻松,会经常为企业现金流而操心。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还要与残酷竞争为伴。金融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考核压力,为了工资奖金,为了职务晋升,你可能尽心尽力,心疲力竭,但业绩平平,甚至掉队;你可能面临职场竞争,可能遭遇明枪暗箭,必须学会坚强。 金融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陷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是危机。在商业银行,你可能遭遇呆账、坏账,让自己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在保险公司,你可能遇到骗保而影响业绩;在证券公司,一次操作失误,就可能让个人甚至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在投行,市场波动和潜在风险,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一些网络金融企业,甚至可能因为单位的业务规程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作为具体工作人员,不识庐山真面目,愈是努力按主管要求办事,愈是把你拖入犯罪的深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每一个即将踏入金融行业的新兵,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风险中发现机遇,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 希望同学们守住本心、不忘初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金融人的重大使命,坚守学习金融、投身金融的初心,坚守献身事业、回报社会的理想,为金融改革发展铺路架桥,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希望同学们沉心静气、脚踏实地。保持良好心态,从基层岗位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具体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学习业务、积累知识,在破解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本领、沉淀经验,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扎实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 希望同学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负责的每一个项目做得周到细致,把手头的每一项任务干得出效出彩,以实干创造实绩,以实绩证明实力,一步一步赢得业内的口碑和事业的辉煌。 希望同学们警惕风险、坚持原则。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坚守底线,在经济利益的追逐中有所不为,始终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维护好客户利益,保护好自身安全,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时光、挥洒青春才情、追逐青春梦想,今后回首往事时,可以骄傲地说,我把青春献给了最热爱的金融事业,实现了人生的升华与超越,不负交大的培养,不负青春的韶华! 最后,祝大家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前程似锦、圆梦明天![详情]

新浪财经其他 | 2018年07月07日 19:19
黄奇帆最新演讲:人民币自由兑换标志金融强国的实现
黄奇帆最新演讲:人民币自由兑换标志金融强国的实现

  新浪财经讯 7月7日消息,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今日出席“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并演讲。 其表示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 1990年、1991年的时候,中国的货币根本连贸易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一切都是管制的。在那个时刻,邓小平说今后货币要自由兑换,他说了这个话以后五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实现了自由兑换。 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中国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结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把我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2015年,人民币加入了SDR。 再过二三十年,当有一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也能够自由兑换的时候,当有一天人民币不仅成为贸易清算、结算货币,而且成为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中的一种锚货币的时候,小平老人家的目标就实现了。 以下为演讲全文: 黄奇帆:老师们、同学们,受王江、张春同志的邀请,我有幸参加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站在这个讲台上,看到同学们青春的面庞、清澈的眼眸,一股蓬勃朝气扑面而来,让人倍感欣慰,又心生感慨。在你们即将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之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金融的体悟和感受,希望能对大家的职业生涯有所助益。 同学们的专业都是金融学,我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段28年前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应该成为每个金融从业者的“座右铭”,永记于心,终生回味。记得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小平同志到浦东视察。在听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同志汇报时,老人家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当时,我有幸在现场聆听,受到极大震撼。 小平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以一名世纪伟人的思想伟力与远见卓识,道出了四层含义:一是说明了金融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二是指出了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法,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要抓好金融这个关键环节;三是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币最终要走向自由兑换,深刻指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是货币自由兑换;四是指出上海应该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希望上海为“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作出贡献。这段话,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金融战略,指明了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意义极为深远,犹如一粒思想的种子,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后来我学习金融知识、处理金融事务的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 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大家要知道,1990年、1991年中国的货币根本连贸易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一切都是管制的。在那个时刻,小平老人家能够非常深邃地、高瞻远瞩地讲了今后货币要自由兑换,是多么的有睿智、有气魄!小平说了这个话以后五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实现了自由兑换。 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中国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结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把我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2015年,人民币加入了SDR。再过二三十年,当有一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也能够自由兑换的时候,当有一天人民币不仅成为贸易清算、结算货币,而且成为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中的一种锚货币的时候,小平老人家的目标就实现了。老人家说,这件事要很长时间,我相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这个货币目标一定能实现。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但金融的重要地位始终未变,国家对金融的高度重视始终未变。去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明确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即: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特别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应当牢记于心、始终遵循。 对金融的重要性,同学们都很熟悉,学了多年金融,想必也会有这样的感触: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操作手法眼花缭乱,似乎让人摸不透。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有这样的困惑不难理解。不过,我们看问题、想事情,要善于抓住本质、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说到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金融归根到底是中介服务,不管什么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比如银行,一头揽储、一头放贷,赚取的是利差,分散的是风险,充当的是桥梁。再如保险,人在健康、安全时购买,遇到意外时救急,实际是构筑了一种财务平衡,保险公司则运用保险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又如证券,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广大股民购买股票博取收益,即使自负盈亏、没有刚性兑付,也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搭建通道。 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机构本身要有信用,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企业也要有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杠杆的基础,一旦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银行存贷比、期货交易、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等,都是一种杠杆比。一切金融创新的本质都是放大杠杆比,但杠杆比过高就会产生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而防范金融风险、解决金融危机就要“去杠杆”。信用、杠杆、风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用高的风险就低,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杠杆比高的信用就低,风险也会相应较高。金融的精髓就是把握好三者的“度”,设计一个信用可靠、风险较小、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 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所有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母体”,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只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就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异化为自弹自唱、空中楼阁,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讲这三句话,是希望同学们对金融的本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家即将步入职场,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进入金融行业,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有着很多美好的憧憬。现在,社会上对金融业的说法也很多,观点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金融业薪酬高,人人都能赚大钱,是发财致富的捷径;有人认为金融业“高大上”,穿名牌西装,住豪华酒店,往来“上流”社会;有人认为金融业工作清闲,喝喝酒、聊聊天,觥筹交错之间就能谈成大单,沉醉于岁月静好、月白风情;有人认为金融业是垄断行业,是市场中的“甲方”,上海话就是面孔朝南的一方,人人都围着你转;有人认为金融充满幕后操作,把金融业神秘化;更有人因为近年来金融业丑闻不少,认为搞金融的都是吸血鬼,把金融业妖魔化。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都是假象,都是虚幻的错觉、浮华的误解。 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既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妖魔鬼怪,更没有那么神秘。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会经常“为钱发愁”。如果在商业银行工作,你要四处求人拉存款,绞尽脑汁寻找优质放贷对象,稍有疏忽就可能坏账;如果在投行工作,你会像项目承包商一样,全国各地找项目,求人给你IPO,要找法务财务梳理包装,要找分析师咨询,要找投资人询价,要找证监会审批,要组织路演,经常是多方求人、多头碰壁、四处受气。即便是进入企业财务部,也丝毫谈不上轻松,会经常为企业现金流而操心。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还要与残酷竞争为伴。金融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考核压力,为了工资奖金,为了职务晋升,你可能尽心尽力,心疲力竭,但业绩平平,甚至掉队;你可能面临职场竞争,可能遭遇明枪暗箭,必须学会坚强。 金融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陷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是危机。在商业银行,你可能遭遇呆账、坏账,让自己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在保险公司,你可能遇到骗保而影响业绩;在证券公司,一次操作失误,就可能让个人甚至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在投行,市场波动和潜在风险,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一些网络金融企业,甚至可能因为单位的业务规程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作为具体工作人员,不识庐山真面目,愈是努力按主管要求办事,愈是把你拖入犯罪的深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每一个即将踏入金融行业的新兵,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风险中发现机遇,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 希望同学们守住本心、不忘初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金融人的重大使命,坚守学习金融、投身金融的初心,坚守献身事业、回报社会的理想,为金融改革发展铺路架桥,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希望同学们沉心静气、脚踏实地。保持良好心态,从基层岗位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具体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学习业务、积累知识,在破解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本领、沉淀经验,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扎实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 希望同学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负责的每一个项目做得周到细致,把手头的每一项任务干得出效出彩,以实干创造实绩,以实绩证明实力,一步一步赢得业内的口碑和事业的辉煌。 希望同学们警惕风险、坚持原则。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坚守底线,在经济利益的追逐中有所不为,始终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维护好客户利益,保护好自身安全,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时光、挥洒青春才情、追逐青春梦想,今后回首往事时,可以骄傲地说,我把青春献给了最热爱的金融事业,实现了人生的升华与超越,不负交大的培养,不负青春的韶华! 最后,祝大家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前程似锦、圆梦明天![详情]

新浪财经其他 | 2018年07月07日 19:18
杨伟民:一断货就休克 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
杨伟民:一断货就休克 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

  杨伟民:别人一断货就休克了,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 杨伟民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夏季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起草文稿的“五要、五不要” 来源: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杨伟民,2018年7月7日 杨伟民,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非常荣幸参加这个盛典。对本届毕业生们圆满完成学业、对老师们又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表示衷心祝贺。 我过去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大半生干的就一件事,码字。成千上万的汉字,如何组合、如何配置才能有用,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呢?我把自己30多年组合文字的体会说给大家听听,也许对大家今后会有点用。 第一,要研究,不要写文章。好的文稿是研究出来的,不是做文章做出来的。写不出来、写不好的,肯定是因为没有想法,没有想法肯定是研究不够。我们的研究,不同于研究机构的研究,属于问题导向型、对策建议型、方案比选型研究。研究方式也不是事先列个课题,拉开架势写,很多情况下,研究是贯穿到一篇文稿从拉提纲到成稿的几十遍的反反复复的修改中的。 要研究,是因为责任重大。我们的研究成果直接体现为总书记的讲话、党中央的文件、全国人大批准的规划,成为党中央决策、国家意志、政府工作重点。如果新词很多,口号很响,空话套话满满,但看了以后,不知道怎么干,这样的文稿,就不是好文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反复研究的结果,不是为了写文章写出来的。 2012年第4季度到2015年,经济运行面临“四降一升”,增长速度、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金融风险上升。“四降一升”,关键点在哪里?反复研究讨论,大家最后认为是价格,是工业品价格连续50多个月的下跌,带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价格为什么跌,是需求不足,还是产能过剩?是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是需求侧问题,还是供给侧问题。当时,钢铁、煤炭价格连续两年下降,但全社会表观消费量却在减少,供求规律为什么失效了?原因不是基建投资规模小、增长速度慢等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钢铁、煤炭的产能产量达到了物理性峰值。 所以,“四降一升”是现象,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失衡、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深刻根源是僵尸企业不能及时出清这类要素配置的扭曲。这种情况下,刺激需求,增发货币,加大投资,不仅边际效益递减,而且会加剧产能过剩和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及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告诉大家要干正确的事,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16年10月价格稳住了,第4季度增长也稳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1998年以来一直奉行的扩大需求政策的颠覆性变革,是宏观调控的方向性改变。治大国如烹小鲜。没有深入的研究思考和比选,是不敢提出这种颠覆性思路的。 第二,要思考,不要浅尝辄止。对任何问题,都要深入思考,刨根问底,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像剥洋葱一样,由表及里,一层层剥,找出最终的病根。这样形成的看法,肯定是独特的。 大家都知道北京患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房价过高。有的认为是外地人来的太多,千方百计控制人口,但为什么越控制人越多呢?人是跟着就业岗位走的,农业社会人跟着耕地走,工业社会人跟着功能走,功能来了,就业岗位来了,人就来了。既要建设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总部基地、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交通枢纽、航运中心,又要成为文化体育中心、教育医疗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所有功能集于一城,就堵不住人口的蜂拥而入、房价的蒸蒸日上,也难免拥挤不堪的交通、频频光临的雾霾。北京的城市病,病根是功能太多,功能走了,人才能走。治疗城市病,必须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功能。疏解到哪里去呢?重点是天津、河北,这就有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才有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 第三,要创新,不要人云亦云。创新是起草文稿的灵魂。解决中国特有的发展难题,既不能全盘照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经济学,必须敢想,敢于突破理论的、体制的条条框框,有创新性思维,超前性意识。 起草十八届三中全会时,起草组工作班子的领导就要求大家创新,在哪些方面创新呢?作为改革文件,必须在基础性制度上创新。中国40年的改革,一直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产权制度或所有制改革,二是市场化改革。最后,反复研究讨论,把过去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种创新,其意义不亚于当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年虽然提出了这一改革方向,但没有定义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基本点上留下了尾巴。改为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告诉全党全社会,虽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共同规律我们必须遵守。 再如,套用西方的基尼系数来衡量我国的区域差距就是正确的吗?这能成为政策方向吗?经济理论需要抽象,可以抽象掉东部地区和青藏高原的海拔,但制定经济政策如果也抽象掉这种海拔,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区域协调发展,绝不是要缩小青藏高原的GDP差距。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级,生态极其重要,若为了缩小差距、增加GDP而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对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将是釜底抽薪式的毁灭性破坏。基于这样的创新性、超前性思维,我们在2003年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各地区应该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随后,又提出了空间均衡、空间发展、空间结构、空间规划、空间治理、生态产品、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一系列概念,成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要坚持,不要轻言妥协。真理是坚持下来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应该是文稿起草者的职业准则。对各方面意见,有些不得不妥协;有些能坚持就坚持,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坚持下来的内容,往往最亮眼的、最有用的。 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我们提出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约束性指标,尽管有关方面一直不同意,但我们一直坚持,并请当时的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事先向国务院领导小范围汇报一次,这样国务院领导事先有了思想准备。第二天国务院全体会讨论时,有关方面刚要提出不同意见,就被国务院领导挡回去了。事后看,二氧化硫和COD减排10%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就看你是不是真干。十八大报告对生态环境形势的判断说得很重的,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当时有的领导认为说过了,但我们坚持不改。十八大一结束,北京就遭遇了严重雾霾,后来大家说,幸亏没有改。 当年提出主体功能区时,国家发改委内部就有不同意见,我们坚持下来了。在中央研究“十一五”规划建议时,工作班子激烈争辩,说服了大家,坚持了下来。后来起草组讨论时,有的地方领导不同意,说限制开发就是限制发展,当时两位部级领导坚持了没有改。 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十七大仍有这个目标。起草十八大报告时,觉得这个目标实现不了,建议删除,但没有被采纳。三年后,在起草十八届五中全会时,仍建议删除,被采纳了,改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九大报告也没有再提这一目标。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说再过三年就基本实现工业化,可能吗?中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220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产品质量居世界第一有多少啊?哪个是你原创的,拥有自己技术的企业有多少,产业链上别人离不开的技术有吗?别人一断货,就休克了,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工业化是质与量的统一,有规模没质量,不能说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工业化也不能仅看工业,还要看农业,我们的农业还是小农的、传统的,离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第五,要动手,不要捉刀代笔。自1989年进入政府部门后,我的职务在变,从主任科员升到副部,但有一条没有变,就是坚持自己动手、自己动笔、自己动脑(电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抠。中央财办就是这样一种工作方式,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亲自动手,官越大,写的越多。 要动手,是要把握文稿之魂。各个部分可以分工负责、写出初稿,但好的文稿,要求主持者按照统一的想法统稿修改,这样才能有贯穿全篇的思想,一以贯之的逻辑。 要动手,是职责所在。起草文稿也是一种权力,是对决策的影响力。手中这只笔,重如泰山,自己不动笔,就意味着放弃了权力,更是一种失职。 要动手,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大脑要用,文笔要练。不动脑,就出不了好主意;不动手,就练不出好文笔。没有好主意、好文笔,就跟不上时代,随时会被时代“调整”掉。 要动手,是因为把起草文稿当作事业。这样,就能写出乐趣、写出快乐、写出人生价值。 我给大家说这些,不是让大家从事这个职业。码字其实是很苦的,一旦上了车,很难下来,所谓的乐也是不过是苦中求乐。 再次祝贺大家、祝福大家!谢谢。[详情]

杨伟民透露中财办日常:领导班子官越大文稿写的越多
杨伟民透露中财办日常:领导班子官越大文稿写的越多

  杨伟民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夏季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起草文稿的“五要、五不要” 来源: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杨伟民,2018年7月7日 杨伟民,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非常荣幸参加这个盛典。对本届毕业生们圆满完成学业、对老师们又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表示衷心祝贺。 我过去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大半生干的就一件事,码字。成千上万的汉字,如何组合、如何配置才能有用,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呢?我把自己30多年组合文字的体会说给大家听听,也许对大家今后会有点用。 第一,要研究,不要写文章。好的文稿是研究出来的,不是做文章做出来的。写不出来、写不好的,肯定是因为没有想法,没有想法肯定是研究不够。我们的研究,不同于研究机构的研究,属于问题导向型、对策建议型、方案比选型研究。研究方式也不是事先列个课题,拉开架势写,很多情况下,研究是贯穿到一篇文稿从拉提纲到成稿的几十遍的反反复复的修改中的。 要研究,是因为责任重大。我们的研究成果直接体现为总书记的讲话、党中央的文件、全国人大批准的规划,成为党中央决策、国家意志、政府工作重点。如果新词很多,口号很响,空话套话满满,但看了以后,不知道怎么干,这样的文稿,就不是好文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反复研究的结果,不是为了写文章写出来的。 2012年第4季度到2015年,经济运行面临“四降一升”,增长速度、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金融风险上升。“四降一升”,关键点在哪里?反复研究讨论,大家最后认为是价格,是工业品价格连续50多个月的下跌,带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价格为什么跌,是需求不足,还是产能过剩?是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是需求侧问题,还是供给侧问题。当时,钢铁、煤炭价格连续两年下降,但全社会表观消费量却在减少,供求规律为什么失效了?原因不是基建投资规模小、增长速度慢等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钢铁、煤炭的产能产量达到了物理性峰值。 所以,“四降一升”是现象,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失衡、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深刻根源是僵尸企业不能及时出清这类要素配置的扭曲。这种情况下,刺激需求,增发货币,加大投资,不仅边际效益递减,而且会加剧产能过剩和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及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告诉大家要干正确的事,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16年10月价格稳住了,第4季度增长也稳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1998年以来一直奉行的扩大需求政策的颠覆性变革,是宏观调控的方向性改变。治大国如烹小鲜。没有深入的研究思考和比选,是不敢提出这种颠覆性思路的。 第二,要思考,不要浅尝辄止。对任何问题,都要深入思考,刨根问底,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像剥洋葱一样,由表及里,一层层剥,找出最终的病根。这样形成的看法,肯定是独特的。 大家都知道北京患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房价过高。有的认为是外地人来的太多,千方百计控制人口,但为什么越控制人越多呢?人是跟着就业岗位走的,农业社会人跟着耕地走,工业社会人跟着功能走,功能来了,就业岗位来了,人就来了。既要建设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总部基地、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交通枢纽、航运中心,又要成为文化体育中心、教育医疗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所有功能集于一城,就堵不住人口的蜂拥而入、房价的蒸蒸日上,也难免拥挤不堪的交通、频频光临的雾霾。北京的城市病,病根是功能太多,功能走了,人才能走。治疗城市病,必须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功能。疏解到哪里去呢?重点是天津、河北,这就有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才有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 第三,要创新,不要人云亦云。创新是起草文稿的灵魂。解决中国特有的发展难题,既不能全盘照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经济学,必须敢想,敢于突破理论的、体制的条条框框,有创新性思维,超前性意识。 起草十八届三中全会时,起草组工作班子的领导就要求大家创新,在哪些方面创新呢?作为改革文件,必须在基础性制度上创新。中国40年的改革,一直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产权制度或所有制改革,二是市场化改革。最后,反复研究讨论,把过去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种创新,其意义不亚于当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年虽然提出了这一改革方向,但没有定义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基本点上留下了尾巴。改为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告诉全党全社会,虽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共同规律我们必须遵守。 再如,套用西方的基尼系数来衡量我国的区域差距就是正确的吗?这能成为政策方向吗?经济理论需要抽象,可以抽象掉东部地区和青藏高原的海拔,但制定经济政策如果也抽象掉这种海拔,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区域协调发展,绝不是要缩小青藏高原的GDP差距。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级,生态极其重要,若为了缩小差距、增加GDP而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对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将是釜底抽薪式的毁灭性破坏。基于这样的创新性、超前性思维,我们在2003年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各地区应该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随后,又提出了空间均衡、空间发展、空间结构、空间规划、空间治理、生态产品、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一系列概念,成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要坚持,不要轻言妥协。真理是坚持下来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应该是文稿起草者的职业准则。对各方面意见,有些不得不妥协;有些能坚持就坚持,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坚持下来的内容,往往最亮眼的、最有用的。 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我们提出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约束性指标,尽管有关方面一直不同意,但我们一直坚持,并请当时的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事先向国务院领导小范围汇报一次,这样国务院领导事先有了思想准备。第二天国务院全体会讨论时,有关方面刚要提出不同意见,就被国务院领导挡回去了。事后看,二氧化硫和COD减排10%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就看你是不是真干。十八大报告对生态环境形势的判断说得很重的,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当时有的领导认为说过了,但我们坚持不改。十八大一结束,北京就遭遇了严重雾霾,后来大家说,幸亏没有改。 当年提出主体功能区时,国家发改委内部就有不同意见,我们坚持下来了。在中央研究“十一五”规划建议时,工作班子激烈争辩,说服了大家,坚持了下来。后来起草组讨论时,有的地方领导不同意,说限制开发就是限制发展,当时两位部级领导坚持了没有改。 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十七大仍有这个目标。起草十八大报告时,觉得这个目标实现不了,建议删除,但没有被采纳。三年后,在起草十八届五中全会时,仍建议删除,被采纳了,改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九大报告也没有再提这一目标。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说再过三年就基本实现工业化,可能吗?中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220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产品质量居世界第一有多少啊?哪个是你原创的,拥有自己技术的企业有多少,产业链上别人离不开的技术有吗?别人一断货,就休克了,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工业化是质与量的统一,有规模没质量,不能说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工业化也不能仅看工业,还要看农业,我们的农业还是小农的、传统的,离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第五,要动手,不要捉刀代笔。自1989年进入政府部门后,我的职务在变,从主任科员升到副部,但有一条没有变,就是坚持自己动手、自己动笔、自己动脑(电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抠。中央财办就是这样一种工作方式,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亲自动手,官越大,写的越多。 要动手,是要把握文稿之魂。各个部分可以分工负责、写出初稿,但好的文稿,要求主持者按照统一的想法统稿修改,这样才能有贯穿全篇的思想,一以贯之的逻辑。 要动手,是职责所在。起草文稿也是一种权力,是对决策的影响力。手中这只笔,重如泰山,自己不动笔,就意味着放弃了权力,更是一种失职。 要动手,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大脑要用,文笔要练。不动脑,就出不了好主意;不动手,就练不出好文笔。没有好主意、好文笔,就跟不上时代,随时会被时代“调整”掉。 要动手,是因为把起草文稿当作事业。这样,就能写出乐趣、写出快乐、写出人生价值。 我给大家说这些,不是让大家从事这个职业。码字其实是很苦的,一旦上了车,很难下来,所谓的乐也是不过是苦中求乐。 再次祝贺大家、祝福大家!谢谢。[详情]

杨伟民解密:编制十一五规划时遭利益部门强烈反对
杨伟民解密:编制十一五规划时遭利益部门强烈反对

  起草文稿的“五要、五不要” ——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夏季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来源: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杨伟民,2018年7月7日 杨伟民,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非常荣幸参加这个盛典。对本届毕业生们圆满完成学业、对老师们又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表示衷心祝贺。 我过去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大半生干的就一件事,码字。成千上万的汉字,如何组合、如何配置才能有用,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呢?我把自己30多年组合文字的体会说给大家听听,也许对大家今后会有点用。 第一,要研究,不要写文章。好的文稿是研究出来的,不是做文章做出来的。写不出来、写不好的,肯定是因为没有想法,没有想法肯定是研究不够。我们的研究,不同于研究机构的研究,属于问题导向型、对策建议型、方案比选型研究。研究方式也不是事先列个课题,拉开架势写,很多情况下,研究是贯穿到一篇文稿从拉提纲到成稿的几十遍的反反复复的修改中的。 要研究,是因为责任重大。我们的研究成果直接体现为总书记的讲话、党中央的文件、全国人大批准的规划,成为党中央决策、国家意志、政府工作重点。如果新词很多,口号很响,空话套话满满,但看了以后,不知道怎么干,这样的文稿,就不是好文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反复研究的结果,不是为了写文章写出来的。 2012年第4季度到2015年,经济运行面临“四降一升”,增长速度、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金融风险上升。“四降一升”,关键点在哪里?反复研究讨论,大家最后认为是价格,是工业品价格连续50多个月的下跌,带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价格为什么跌,是需求不足,还是产能过剩?是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是需求侧问题,还是供给侧问题。当时,钢铁、煤炭价格连续两年下降,但全社会表观消费量却在减少,供求规律为什么失效了?原因不是基建投资规模小、增长速度慢等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钢铁、煤炭的产能产量达到了物理性峰值。 所以,“四降一升”是现象,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失衡、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深刻根源是僵尸企业不能及时出清这类要素配置的扭曲。这种情况下,刺激需求,增发货币,加大投资,不仅边际效益递减,而且会加剧产能过剩和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及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告诉大家要干正确的事,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16年10月价格稳住了,第4季度增长也稳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1998年以来一直奉行的扩大需求政策的颠覆性变革,是宏观调控的方向性改变。治大国如烹小鲜。没有深入的研究思考和比选,是不敢提出这种颠覆性思路的。 第二,要思考,不要浅尝辄止。对任何问题,都要深入思考,刨根问底,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像剥洋葱一样,由表及里,一层层剥,找出最终的病根。这样形成的看法,肯定是独特的。 大家都知道北京患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房价过高。有的认为是外地人来的太多,千方百计控制人口,但为什么越控制人越多呢?人是跟着就业岗位走的,农业社会人跟着耕地走,工业社会人跟着功能走,功能来了,就业岗位来了,人就来了。既要建设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总部基地、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交通枢纽、航运中心,又要成为文化体育中心、教育医疗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所有功能集于一城,就堵不住人口的蜂拥而入、房价的蒸蒸日上,也难免拥挤不堪的交通、频频光临的雾霾。北京的城市病,病根是功能太多,功能走了,人才能走。治疗城市病,必须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功能。疏解到哪里去呢?重点是天津、河北,这就有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才有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 第三,要创新,不要人云亦云。创新是起草文稿的灵魂。解决中国特有的发展难题,既不能全盘照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经济学,必须敢想,敢于突破理论的、体制的条条框框,有创新性思维,超前性意识。 起草十八届三中全会时,起草组工作班子的领导就要求大家创新,在哪些方面创新呢?作为改革文件,必须在基础性制度上创新。中国40年的改革,一直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产权制度或所有制改革,二是市场化改革。最后,反复研究讨论,把过去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种创新,其意义不亚于当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年虽然提出了这一改革方向,但没有定义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基本点上留下了尾巴。改为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告诉全党全社会,虽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共同规律我们必须遵守。 再如,套用西方的基尼系数来衡量我国的区域差距就是正确的吗?这能成为政策方向吗?经济理论需要抽象,可以抽象掉东部地区和青藏高原的海拔,但制定经济政策如果也抽象掉这种海拔,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区域协调发展,绝不是要缩小青藏高原的GDP差距。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级,生态极其重要,若为了缩小差距、增加GDP而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对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将是釜底抽薪式的毁灭性破坏。基于这样的创新性、超前性思维,我们在2003年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各地区应该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随后,又提出了空间均衡、空间发展、空间结构、空间规划、空间治理、生态产品、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一系列概念,成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要坚持,不要轻言妥协。真理是坚持下来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应该是文稿起草者的职业准则。对各方面意见,有些不得不妥协;有些能坚持就坚持,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坚持下来的内容,往往最亮眼的、最有用的。 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我们提出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约束性指标,尽管有关方面一直不同意,但我们一直坚持,并请当时的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事先向国务院领导小范围汇报一次,这样国务院领导事先有了思想准备。第二天国务院全体会讨论时,有关方面刚要提出不同意见,就被国务院领导挡回去了。事后看,二氧化硫和COD减排10%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就看你是不是真干。十八大报告对生态环境形势的判断说得很重的,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当时有的领导认为说过了,但我们坚持不改。十八大一结束,北京就遭遇了严重雾霾,后来大家说,幸亏没有改。 当年提出主体功能区时,国家发改委内部就有不同意见,我们坚持下来了。在中央研究“十一五”规划建议时,工作班子激烈争辩,说服了大家,坚持了下来。后来起草组讨论时,有的地方领导不同意,说限制开发就是限制发展,当时两位部级领导坚持了没有改。 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十七大仍有这个目标。起草十八大报告时,觉得这个目标实现不了,建议删除,但没有被采纳。三年后,在起草十八届五中全会时,仍建议删除,被采纳了,改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九大报告也没有再提这一目标。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说再过三年就基本实现工业化,可能吗?中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220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产品质量居世界第一有多少啊?哪个是你原创的,拥有自己技术的企业有多少,产业链上别人离不开的技术有吗?别人一断货,就休克了,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工业化是质与量的统一,有规模没质量,不能说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工业化也不能仅看工业,还要看农业,我们的农业还是小农的、传统的,离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第五,要动手,不要捉刀代笔。自1989年进入政府部门后,我的职务在变,从主任科员升到副部,但有一条没有变,就是坚持自己动手、自己动笔、自己动脑(电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抠。中央财办就是这样一种工作方式,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亲自动手,官越大,写的越多。 要动手,是要把握文稿之魂。各个部分可以分工负责、写出初稿,但好的文稿,要求主持者按照统一的想法统稿修改,这样才能有贯穿全篇的思想,一以贯之的逻辑。 要动手,是职责所在。起草文稿也是一种权力,是对决策的影响力。手中这只笔,重如泰山,自己不动笔,就意味着放弃了权力,更是一种失职。 要动手,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大脑要用,文笔要练。不动脑,就出不了好主意;不动手,就练不出好文笔。没有好主意、好文笔,就跟不上时代,随时会被时代“调整”掉。 要动手,是因为把起草文稿当作事业。这样,就能写出乐趣、写出快乐、写出人生价值。 我给大家说这些,不是让大家从事这个职业。码字其实是很苦的,一旦上了车,很难下来,所谓的乐也是不过是苦中求乐。 再次祝贺大家、祝福大家!谢谢。[详情]

杨伟民直指北京城市病病根:功能太多 必须动外科手术
杨伟民直指北京城市病病根:功能太多 必须动外科手术

  杨伟民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夏季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起草文稿的“五要、五不要”  来源: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杨伟民,2018年7月7日 杨伟民,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非常荣幸参加这个盛典。对本届毕业生们圆满完成学业、对老师们又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表示衷心祝贺。 我过去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大半生干的就一件事,码字。成千上万的汉字,如何组合、如何配置才能有用,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呢?我把自己30多年组合文字的体会说给大家听听,也许对大家今后会有点用。 第一,要研究,不要写文章。好的文稿是研究出来的,不是做文章做出来的。写不出来、写不好的,肯定是因为没有想法,没有想法肯定是研究不够。我们的研究,不同于研究机构的研究,属于问题导向型、对策建议型、方案比选型研究。研究方式也不是事先列个课题,拉开架势写,很多情况下,研究是贯穿到一篇文稿从拉提纲到成稿的几十遍的反反复复的修改中的。 要研究,是因为责任重大。我们的研究成果直接体现为总书记的讲话、党中央的文件、全国人大批准的规划,成为党中央决策、国家意志、政府工作重点。如果新词很多,口号很响,空话套话满满,但看了以后,不知道怎么干,这样的文稿,就不是好文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反复研究的结果,不是为了写文章写出来的。 2012年第4季度到2015年,经济运行面临“四降一升”,增长速度、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金融风险上升。“四降一升”,关键点在哪里?反复研究讨论,大家最后认为是价格,是工业品价格连续50多个月的下跌,带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价格为什么跌,是需求不足,还是产能过剩?是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是需求侧问题,还是供给侧问题。当时,钢铁、煤炭价格连续两年下降,但全社会表观消费量却在减少,供求规律为什么失效了?原因不是基建投资规模小、增长速度慢等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钢铁、煤炭的产能产量达到了物理性峰值。 所以,“四降一升”是现象,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失衡、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深刻根源是僵尸企业不能及时出清这类要素配置的扭曲。这种情况下,刺激需求,增发货币,加大投资,不仅边际效益递减,而且会加剧产能过剩和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及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告诉大家要干正确的事,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16年10月价格稳住了,第4季度增长也稳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1998年以来一直奉行的扩大需求政策的颠覆性变革,是宏观调控的方向性改变。治大国如烹小鲜。没有深入的研究思考和比选,是不敢提出这种颠覆性思路的。 第二,要思考,不要浅尝辄止。对任何问题,都要深入思考,刨根问底,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像剥洋葱一样,由表及里,一层层剥,找出最终的病根。这样形成的看法,肯定是独特的。 大家都知道北京患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房价过高。有的认为是外地人来的太多,千方百计控制人口,但为什么越控制人越多呢?人是跟着就业岗位走的,农业社会人跟着耕地走,工业社会人跟着功能走,功能来了,就业岗位来了,人就来了。既要建设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总部基地、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交通枢纽、航运中心,又要成为文化体育中心、教育医疗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所有功能集于一城,就堵不住人口的蜂拥而入、房价的蒸蒸日上,也难免拥挤不堪的交通、频频光临的雾霾。北京的城市病,病根是功能太多,功能走了,人才能走。治疗城市病,必须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功能。疏解到哪里去呢?重点是天津、河北,这就有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才有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 第三,要创新,不要人云亦云。创新是起草文稿的灵魂。解决中国特有的发展难题,既不能全盘照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经济学,必须敢想,敢于突破理论的、体制的条条框框,有创新性思维,超前性意识。 起草十八届三中全会时,起草组工作班子的领导就要求大家创新,在哪些方面创新呢?作为改革文件,必须在基础性制度上创新。中国40年的改革,一直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是产权制度或所有制改革,二是市场化改革。最后,反复研究讨论,把过去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种创新,其意义不亚于当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年虽然提出了这一改革方向,但没有定义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基本点上留下了尾巴。改为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告诉全党全社会,虽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共同规律我们必须遵守。 再如,套用西方的基尼系数来衡量我国的区域差距就是正确的吗?这能成为政策方向吗?经济理论需要抽象,可以抽象掉东部地区和青藏高原的海拔,但制定经济政策如果也抽象掉这种海拔,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区域协调发展,绝不是要缩小青藏高原的GDP差距。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级,生态极其重要,若为了缩小差距、增加GDP而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对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将是釜底抽薪式的毁灭性破坏。基于这样的创新性、超前性思维,我们在2003年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各地区应该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随后,又提出了空间均衡、空间发展、空间结构、空间规划、空间治理、生态产品、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一系列概念,成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要坚持,不要轻言妥协。真理是坚持下来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应该是文稿起草者的职业准则。对各方面意见,有些不得不妥协;有些能坚持就坚持,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坚持下来的内容,往往最亮眼的、最有用的。 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我们提出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约束性指标,尽管有关方面一直不同意,但我们一直坚持,并请当时的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事先向国务院领导小范围汇报一次,这样国务院领导事先有了思想准备。第二天国务院全体会讨论时,有关方面刚要提出不同意见,就被国务院领导挡回去了。事后看,二氧化硫和COD减排10%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就看你是不是真干。十八大报告对生态环境形势的判断说得很重的,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当时有的领导认为说过了,但我们坚持不改。十八大一结束,北京就遭遇了严重雾霾,后来大家说,幸亏没有改。 当年提出主体功能区时,国家发改委内部就有不同意见,我们坚持下来了。在中央研究“十一五”规划建议时,工作班子激烈争辩,说服了大家,坚持了下来。后来起草组讨论时,有的地方领导不同意,说限制开发就是限制发展,当时两位部级领导坚持了没有改。 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十七大仍有这个目标。起草十八大报告时,觉得这个目标实现不了,建议删除,但没有被采纳。三年后,在起草十八届五中全会时,仍建议删除,被采纳了,改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九大报告也没有再提这一目标。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说再过三年就基本实现工业化,可能吗?中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220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产品质量居世界第一有多少啊?哪个是你原创的,拥有自己技术的企业有多少,产业链上别人离不开的技术有吗?别人一断货,就休克了,好意思说基本实现工业化了吗?工业化是质与量的统一,有规模没质量,不能说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工业化也不能仅看工业,还要看农业,我们的农业还是小农的、传统的,离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第五,要动手,不要捉刀代笔。自1989年进入政府部门后,我的职务在变,从主任科员升到副部,但有一条没有变,就是坚持自己动手、自己动笔、自己动脑(电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抠。中央财办就是这样一种工作方式,领导班子成员都是亲自动手,官越大,写的越多。 要动手,是要把握文稿之魂。各个部分可以分工负责、写出初稿,但好的文稿,要求主持者按照统一的想法统稿修改,这样才能有贯穿全篇的思想,一以贯之的逻辑。 要动手,是职责所在。起草文稿也是一种权力,是对决策的影响力。手中这只笔,重如泰山,自己不动笔,就意味着放弃了权力,更是一种失职。 要动手,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大脑要用,文笔要练。不动脑,就出不了好主意;不动手,就练不出好文笔。没有好主意、好文笔,就跟不上时代,随时会被时代“调整”掉。 要动手,是因为把起草文稿当作事业。这样,就能写出乐趣、写出快乐、写出人生价值。 我给大家说这些,不是让大家从事这个职业。码字其实是很苦的,一旦上了车,很难下来,所谓的乐也是不过是苦中求乐。 再次祝贺大家、祝福大家!谢谢。[详情]

吴晓灵: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 要做好退潮的准备
吴晓灵: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 要做好退潮的准备

  新浪财经讯  日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行了2018年毕业庆典,院长吴晓灵出席并演讲。 吴晓灵表示,党的“十九大”为中国描绘了一幅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美好蓝图,然而不期而遇的中美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压力,令社会陷入了无名的困惑与焦虑之中。她送给毕业生三句话:认清大势,提升自我,砥砺前行。 吴晓灵强调,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才能提升中国人的民生福祉。只有那些意志坚强、善于游泳的人才能在骇浪中前行。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地缘政治的变化、产业结构的重构都会使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却后的准备是每个国家、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 “愿每个清华五道口人能砥砺前行,做国家和民族的脊梁。金融不能是高高在上的塔尖,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罗大众,让金融为每一个人提供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吴晓灵表示。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的毕业典礼标志着你们即将告别在清华五道口的求学时光,即将开始新的人生阶段,我代表学院向你们及你们的家人,表示最衷心、最热烈的祝贺! 岁月如梭,同学们入学时的情景恍如昨日,抚今追昔不禁令人感慨:同学们曾在课堂讲座中收获新知,在学术研究中探索前沿,在国际参访、社会实践中开拓视野,在“吾道清春”和“十二·九”一展才艺。我们是“道口家庭”相亲相爱的家人,也是“院长之夜”里亦师亦友的伙伴。 这几年,同学们在学院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过程中,也同样见证了学院的快速发展:学院目前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精深、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全职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拥有全职教师21人,其中3位教师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位教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在智库建设方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领域更加完善,学术与政策研究成果丰硕,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挂牌成立,专注于互联网金融等金融科技领域前瞻性研究和实践指导。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扎根中国大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是清华五道口的核心任务,“培养金融领袖,引领金融实践,贡献民族复兴,促进世界和谐”是学院矢志不渝的使命。 在同学们即将开启新的征程之际,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美好蓝图,然而不期而遇的中美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压力,令社会陷入了无名的困惑与焦虑之中,我们应怎样面对这样的挑战与机遇?我想送同学们三句话:认清大势,提升自我,砥砺前行。 认清大势:什么是大势,大势是全球化形成的国际产业链分工之势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产业链的布局变化,这就要看哪个国家能顺应形势、在现有秩序规则下提升自我,谋求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或恰当的地位。贸易摩擦是利益的调整,提升自我才能在利益谈判中谋得先声。 什么是大势,大势是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才能提升中国人的民生福祉。新中国近七十年的发展史证明什么时候敬畏市场、遵循价值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什么时候中国经济就发展平稳,民生得到改善;什么时候违背市场规律、对市场过度干预,经济就遭遇挫折,人民生活就受影响。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市场经济之路不可逆转。 什么是大势,大势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纠错能力是中国航船不断前进的动力与希望。 提升自我: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但道路是曲折的,只有那些意志坚强、善于游泳的人才能在骇浪中前行。不要怨天尤人,同样的社会环境,同样的历史境地,为什么会有人胜出,有人能走到最后,关键是要练好自己的内功。于国如此,于己更是如此。望同学们在困境中加强修炼,不言放弃,与消费者同行,与客户同行,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中实现凤凰涅槃。 砥砺前行:2008年肇始的金融危机迄今已有10年,世界经济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更好的享受但也带来了产业的冲击。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地缘政治的变化、产业结构的重构都会使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却后的准备是每个国家、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愿每个清华五道口人能砥砺前行,做国家和民族的脊梁。金融不能是高高在上的塔尖,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罗大众,让金融为每一个人提供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你们毕业了,不忍告别,期待再见。最后想对你们说一句,五道口永远是你们的家,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详情]

黄奇帆最新演讲:只用三句话就把金融说透了
黄奇帆最新演讲:只用三句话就把金融说透了

  新浪财经讯 7月7日消息,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今日出席“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并演讲。 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操作手法眼花缭乱,似乎让人摸不透。黄奇帆认为,看问题、想事情,要善于抓住本质、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他认为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理解了这三句话,就能对金融的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以下为演讲全文: 黄奇帆:老师们、同学们,受王江、张春同志的邀请,我有幸参加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站在这个讲台上,看到同学们青春的面庞、清澈的眼眸,一股蓬勃朝气扑面而来,让人倍感欣慰,又心生感慨。在你们即将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之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金融的体悟和感受,希望能对大家的职业生涯有所助益。 同学们的专业都是金融学,我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段28年前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应该成为每个金融从业者的“座右铭”,永记于心,终生回味。记得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小平同志到浦东视察。在听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同志汇报时,老人家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当时,我有幸在现场聆听,受到极大震撼。 小平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以一名世纪伟人的思想伟力与远见卓识,道出了四层含义:一是说明了金融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二是指出了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法,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要抓好金融这个关键环节;三是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币最终要走向自由兑换,深刻指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是货币自由兑换;四是指出上海应该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希望上海为“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作出贡献。这段话,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金融战略,指明了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意义极为深远,犹如一粒思想的种子,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后来我学习金融知识、处理金融事务的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 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大家要知道,1990年、1991年中国的货币根本连贸易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一切都是管制的。在那个时刻,小平老人家能够非常深邃地、高瞻远瞩地讲了今后货币要自由兑换,是多么的有睿智、有气魄!小平说了这个话以后五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实现了自由兑换。 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中国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结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把我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2015年,人民币加入了SDR。再过二三十年,当有一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也能够自由兑换的时候,当有一天人民币不仅成为贸易清算、结算货币,而且成为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中的一种锚货币的时候,小平老人家的目标就实现了。老人家说,这件事要很长时间,我相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这个货币目标一定能实现。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但金融的重要地位始终未变,国家对金融的高度重视始终未变。去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明确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即: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特别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应当牢记于心、始终遵循。 对金融的重要性,同学们都很熟悉,学了多年金融,想必也会有这样的感触: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操作手法眼花缭乱,似乎让人摸不透。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有这样的困惑不难理解。不过,我们看问题、想事情,要善于抓住本质、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说到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金融归根到底是中介服务,不管什么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比如银行,一头揽储、一头放贷,赚取的是利差,分散的是风险,充当的是桥梁。再如保险,人在健康、安全时购买,遇到意外时救急,实际是构筑了一种财务平衡,保险公司则运用保险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又如证券,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广大股民购买股票博取收益,即使自负盈亏、没有刚性兑付,也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搭建通道。 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机构本身要有信用,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企业也要有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杠杆的基础,一旦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银行存贷比、期货交易、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等,都是一种杠杆比。一切金融创新的本质都是放大杠杆比,但杠杆比过高就会产生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而防范金融风险、解决金融危机就要“去杠杆”。信用、杠杆、风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用高的风险就低,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杠杆比高的信用就低,风险也会相应较高。金融的精髓就是把握好三者的“度”,设计一个信用可靠、风险较小、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 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所有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母体”,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只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就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异化为自弹自唱、空中楼阁,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讲这三句话c大家即将步入职场,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进入金融行业,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有着很多美好的憧憬。现在,社会上对金融业的说法也很多,观点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金融业薪酬高,人人都能赚大钱,是发财致富的捷径;有人认为金融业“高大上”,穿名牌西装,住豪华酒店,往来“上流”社会;有人认为金融业工作清闲,喝喝酒、聊聊天,觥筹交错之间就能谈成大单,沉醉于岁月静好、月白风情;有人认为金融业是垄断行业,是市场中的“甲方”,上海话就是面孔朝南的一方,人人都围着你转;有人认为金融充满幕后操作,把金融业神秘化;更有人因为近年来金融业丑闻不少,认为搞金融的都是吸血鬼,把金融业妖魔化。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都是假象,都是虚幻的错觉、浮华的误解。 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既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妖魔鬼怪,更没有那么神秘。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会经常“为钱发愁”。如果在商业银行工作,你要四处求人拉存款,绞尽脑汁寻找优质放贷对象,稍有疏忽就可能坏账;如果在投行工作,你会像项目承包商一样,全国各地找项目,求人给你IPO,要找法务财务梳理包装,要找分析师咨询,要找投资人询价,要找证监会审批,要组织路演,经常是多方求人、多头碰壁、四处受气。即便是进入企业财务部,也丝毫谈不上轻松,会经常为企业现金流而操心。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还要与残酷竞争为伴。金融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考核压力,为了工资奖金,为了职务晋升,你可能尽心尽力,心疲力竭,但业绩平平,甚至掉队;你可能面临职场竞争,可能遭遇明枪暗箭,必须学会坚强。 金融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陷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是危机。在商业银行,你可能遭遇呆账、坏账,让自己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在保险公司,你可能遇到骗保而影响业绩;在证券公司,一次操作失误,就可能让个人甚至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在投行,市场波动和潜在风险,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一些网络金融企业,甚至可能因为单位的业务规程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作为具体工作人员,不识庐山真面目,愈是努力按主管要求办事,愈是把你拖入犯罪的深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每一个即将踏入金融行业的新兵,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风险中发现机遇,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 希望同学们守住本心、不忘初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金融人的重大使命,坚守学习金融、投身金融的初心,坚守献身事业、回报社会的理想,为金融改革发展铺路架桥,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希望同学们沉心静气、脚踏实地。保持良好心态,从基层岗位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具体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学习业务、积累知识,在破解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本领、沉淀经验,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扎实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 希望同学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负责的每一个项目做得周到细致,把手头的每一项任务干得出效出彩,以实干创造实绩,以实绩证明实力,一步一步赢得业内的口碑和事业的辉煌。 希望同学们警惕风险、坚持原则。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坚守底线,在经济利益的追逐中有所不为,始终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维护好客户利益,保护好自身安全,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时光、挥洒青春才情、追逐青春梦想,今后回首往事时,可以骄傲地说,我把青春献给了最热爱的金融事业,实现了人生的升华与超越,不负交大的培养,不负青春的韶华! 最后,祝大家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前程似锦、圆梦明天![详情]

黄奇帆演讲全文:91年邓小平一席话使我受到极大震撼
黄奇帆演讲全文:91年邓小平一席话使我受到极大震撼

  新浪财经讯 7月7日消息,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今日出席“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并演讲。 他首先分享一段28年前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并指出,这一论述,应该成为每个金融从业者的“座右铭”。 记得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小平同志到浦东视察。在听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同志汇报时,老人家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 当时,黄奇帆在现场听到了这一段话,他表示,自己“受到极大震撼”,“永记于心,终生回味”。 以下为演讲全文: 黄奇帆:老师们、同学们,受王江、张春同志的邀请,我有幸参加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站在这个讲台上,看到同学们青春的面庞、清澈的眼眸,一股蓬勃朝气扑面而来,让人倍感欣慰,又心生感慨。在你们即将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之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金融的体悟和感受,希望能对大家的职业生涯有所助益。 同学们的专业都是金融学,我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段28年前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应该成为每个金融从业者的“座右铭”,永记于心,终生回味。记得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小平同志到浦东视察。在听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同志汇报时,老人家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当时,我有幸在现场聆听,受到极大震撼。 小平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以一名世纪伟人的思想伟力与远见卓识,道出了四层含义:一是说明了金融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二是指出了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法,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要抓好金融这个关键环节;三是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币最终要走向自由兑换,深刻指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是货币自由兑换;四是指出上海应该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希望上海为“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作出贡献。这段话,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金融战略,指明了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意义极为深远,犹如一粒思想的种子,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后来我学习金融知识、处理金融事务的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 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大家要知道,1990年、1991年中国的货币根本连贸易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一切都是管制的。在那个时刻,小平老人家能够非常深邃地、高瞻远瞩地讲了今后货币要自由兑换,是多么的有睿智、有气魄!小平说了这个话以后五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实现了自由兑换。 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中国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结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把我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2015年,人民币加入了SDR。再过二三十年,当有一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也能够自由兑换的时候,当有一天人民币不仅成为贸易清算、结算货币,而且成为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中的一种锚货币的时候,小平老人家的目标就实现了。老人家说,这件事要很长时间,我相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这个货币目标一定能实现。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但金融的重要地位始终未变,国家对金融的高度重视始终未变。去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明确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即: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特别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应当牢记于心、始终遵循。 对金融的重要性,同学们都很熟悉,学了多年金融,想必也会有这样的感触: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操作手法眼花缭乱,似乎让人摸不透。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有这样的困惑不难理解。不过,我们看问题、想事情,要善于抓住本质、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说到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金融归根到底是中介服务,不管什么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比如银行,一头揽储、一头放贷,赚取的是利差,分散的是风险,充当的是桥梁。再如保险,人在健康、安全时购买,遇到意外时救急,实际是构筑了一种财务平衡,保险公司则运用保险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又如证券,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广大股民购买股票博取收益,即使自负盈亏、没有刚性兑付,也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搭建通道。 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机构本身要有信用,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企业也要有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杠杆的基础,一旦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银行存贷比、期货交易、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等,都是一种杠杆比。一切金融创新的本质都是放大杠杆比,但杠杆比过高就会产生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而防范金融风险、解决金融危机就要“去杠杆”。信用、杠杆、风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用高的风险就低,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杠杆比高的信用就低,风险也会相应较高。金融的精髓就是把握好三者的“度”,设计一个信用可靠、风险较小、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 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所有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母体”,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只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就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异化为自弹自唱、空中楼阁,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讲这三句话,是希望同学们对金融的本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家即将步入职场,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进入金融行业,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有着很多美好的憧憬。现在,社会上对金融业的说法也很多,观点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金融业薪酬高,人人都能赚大钱,是发财致富的捷径;有人认为金融业“高大上”,穿名牌西装,住豪华酒店,往来“上流”社会;有人认为金融业工作清闲,喝喝酒、聊聊天,觥筹交错之间就能谈成大单,沉醉于岁月静好、月白风情;有人认为金融业是垄断行业,是市场中的“甲方”,上海话就是面孔朝南的一方,人人都围着你转;有人认为金融充满幕后操作,把金融业神秘化;更有人因为近年来金融业丑闻不少,认为搞金融的都是吸血鬼,把金融业妖魔化。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都是假象,都是虚幻的错觉、浮华的误解。 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既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妖魔鬼怪,更没有那么神秘。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会经常“为钱发愁”。如果在商业银行工作,你要四处求人拉存款,绞尽脑汁寻找优质放贷对象,稍有疏忽就可能坏账;如果在投行工作,你会像项目承包商一样,全国各地找项目,求人给你IPO,要找法务财务梳理包装,要找分析师咨询,要找投资人询价,要找证监会审批,要组织路演,经常是多方求人、多头碰壁、四处受气。即便是进入企业财务部,也丝毫谈不上轻松,会经常为企业现金流而操心。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还要与残酷竞争为伴。金融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考核压力,为了工资奖金,为了职务晋升,你可能尽心尽力,心疲力竭,但业绩平平,甚至掉队;你可能面临职场竞争,可能遭遇明枪暗箭,必须学会坚强。 金融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陷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是危机。在商业银行,你可能遭遇呆账、坏账,让自己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在保险公司,你可能遇到骗保而影响业绩;在证券公司,一次操作失误,就可能让个人甚至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在投行,市场波动和潜在风险,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一些网络金融企业,甚至可能因为单位的业务规程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作为具体工作人员,不识庐山真面目,愈是努力按主管要求办事,愈是把你拖入犯罪的深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每一个即将踏入金融行业的新兵,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风险中发现机遇,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 希望同学们守住本心、不忘初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金融人的重大使命,坚守学习金融、投身金融的初心,坚守献身事业、回报社会的理想,为金融改革发展铺路架桥,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希望同学们沉心静气、脚踏实地。保持良好心态,从基层岗位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具体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学习业务、积累知识,在破解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本领、沉淀经验,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扎实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 希望同学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负责的每一个项目做得周到细致,把手头的每一项任务干得出效出彩,以实干创造实绩,以实绩证明实力,一步一步赢得业内的口碑和事业的辉煌。 希望同学们警惕风险、坚持原则。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坚守底线,在经济利益的追逐中有所不为,始终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维护好客户利益,保护好自身安全,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时光、挥洒青春才情、追逐青春梦想,今后回首往事时,可以骄傲地说,我把青春献给了最热爱的金融事业,实现了人生的升华与超越,不负交大的培养,不负青春的韶华! 最后,祝大家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前程似锦、圆梦明天![详情]

黄奇帆: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要面对各种陷阱
黄奇帆: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要面对各种陷阱

  新浪财经讯 7月7日消息,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今日出席“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并演讲。 金融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陷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是危机。 他对在场的毕业生说,在商业银行,你可能遭遇呆账、坏账,让自己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在保险公司,你可能遇到骗保而影响业绩;在证券公司,一次操作失误,就可能让个人甚至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在投行,市场波动和潜在风险,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一些网络金融企业,甚至可能因为单位的业务规程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作为具体工作人员,不识庐山真面目,愈是努力按主管要求办事,愈是把你拖入犯罪的深渊。 以下为演讲全文: 黄奇帆:老师们、同学们,受王江、张春同志的邀请,我有幸参加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站在这个讲台上,看到同学们青春的面庞、清澈的眼眸,一股蓬勃朝气扑面而来,让人倍感欣慰,又心生感慨。在你们即将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之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金融的体悟和感受,希望能对大家的职业生涯有所助益。 同学们的专业都是金融学,我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段28年前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应该成为每个金融从业者的“座右铭”,永记于心,终生回味。记得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小平同志到浦东视察。在听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同志汇报时,老人家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当时,我有幸在现场聆听,受到极大震撼。 小平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以一名世纪伟人的思想伟力与远见卓识,道出了四层含义:一是说明了金融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二是指出了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法,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要抓好金融这个关键环节;三是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币最终要走向自由兑换,深刻指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是货币自由兑换;四是指出上海应该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希望上海为“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作出贡献。这段话,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金融战略,指明了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意义极为深远,犹如一粒思想的种子,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后来我学习金融知识、处理金融事务的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 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大家要知道,1990年、1991年中国的货币根本连贸易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一切都是管制的。在那个时刻,小平老人家能够非常深邃地、高瞻远瞩地讲了今后货币要自由兑换,是多么的有睿智、有气魄!小平说了这个话以后五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实现了自由兑换。 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中国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结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把我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2015年,人民币加入了SDR。再过二三十年,当有一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也能够自由兑换的时候,当有一天人民币不仅成为贸易清算、结算货币,而且成为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中的一种锚货币的时候,小平老人家的目标就实现了。老人家说,这件事要很长时间,我相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这个货币目标一定能实现。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但金融的重要地位始终未变,国家对金融的高度重视始终未变。去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明确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即: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特别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应当牢记于心、始终遵循。 对金融的重要性,同学们都很熟悉,学了多年金融,想必也会有这样的感触: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操作手法眼花缭乱,似乎让人摸不透。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有这样的困惑不难理解。不过,我们看问题、想事情,要善于抓住本质、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说到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金融归根到底是中介服务,不管什么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比如银行,一头揽储、一头放贷,赚取的是利差,分散的是风险,充当的是桥梁。再如保险,人在健康、安全时购买,遇到意外时救急,实际是构筑了一种财务平衡,保险公司则运用保险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又如证券,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广大股民购买股票博取收益,即使自负盈亏、没有刚性兑付,也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搭建通道。 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机构本身要有信用,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企业也要有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杠杆的基础,一旦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银行存贷比、期货交易、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等,都是一种杠杆比。一切金融创新的本质都是放大杠杆比,但杠杆比过高就会产生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而防范金融风险、解决金融危机就要“去杠杆”。信用、杠杆、风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用高的风险就低,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杠杆比高的信用就低,风险也会相应较高。金融的精髓就是把握好三者的“度”,设计一个信用可靠、风险较小、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 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所有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母体”,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只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就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异化为自弹自唱、空中楼阁,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讲这三句话,是希望同学们对金融的本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家即将步入职场,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进入金融行业,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有着很多美好的憧憬。现在,社会上对金融业的说法也很多,观点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金融业薪酬高,人人都能赚大钱,是发财致富的捷径;有人认为金融业“高大上”,穿名牌西装,住豪华酒店,往来“上流”社会;有人认为金融业工作清闲,喝喝酒、聊聊天,觥筹交错之间就能谈成大单,沉醉于岁月静好、月白风情;有人认为金融业是垄断行业,是市场中的“甲方”,上海话就是面孔朝南的一方,人人都围着你转;有人认为金融充满幕后操作,把金融业神秘化;更有人因为近年来金融业丑闻不少,认为搞金融的都是吸血鬼,把金融业妖魔化。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都是假象,都是虚幻的错觉、浮华的误解。 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既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妖魔鬼怪,更没有那么神秘。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会经常“为钱发愁”。如果在商业银行工作,你要四处求人拉存款,绞尽脑汁寻找优质放贷对象,稍有疏忽就可能坏账;如果在投行工作,你会像项目承包商一样,全国各地找项目,求人给你IPO,要找法务财务梳理包装,要找分析师咨询,要找投资人询价,要找证监会审批,要组织路演,经常是多方求人、多头碰壁、四处受气。即便是进入企业财务部,也丝毫谈不上轻松,会经常为企业现金流而操心。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还要与残酷竞争为伴。金融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考核压力,为了工资奖金,为了职务晋升,你可能尽心尽力,心疲力竭,但业绩平平,甚至掉队;你可能面临职场竞争,可能遭遇明枪暗箭,必须学会坚强。 金融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陷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是危机。在商业银行,你可能遭遇呆账、坏账,让自己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在保险公司,你可能遇到骗保而影响业绩;在证券公司,一次操作失误,就可能让个人甚至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在投行,市场波动和潜在风险,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一些网络金融企业,甚至可能因为单位的业务规程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作为具体工作人员,不识庐山真面目,愈是努力按主管要求办事,愈是把你拖入犯罪的深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每一个即将踏入金融行业的新兵,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风险中发现机遇,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 希望同学们守住本心、不忘初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金融人的重大使命,坚守学习金融、投身金融的初心,坚守献身事业、回报社会的理想,为金融改革发展铺路架桥,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希望同学们沉心静气、脚踏实地。保持良好心态,从基层岗位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具体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学习业务、积累知识,在破解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本领、沉淀经验,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扎实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 希望同学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负责的每一个项目做得周到细致,把手头的每一项任务干得出效出彩,以实干创造实绩,以实绩证明实力,一步一步赢得业内的口碑和事业的辉煌。 希望同学们警惕风险、坚持原则。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坚守底线,在经济利益的追逐中有所不为,始终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维护好客户利益,保护好自身安全,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时光、挥洒青春才情、追逐青春梦想,今后回首往事时,可以骄傲地说,我把青春献给了最热爱的金融事业,实现了人生的升华与超越,不负交大的培养,不负青春的韶华! 最后,祝大家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前程似锦、圆梦明天![详情]

黄奇帆:一旦踏入金融行业 加班加点将成你的工作常态
黄奇帆:一旦踏入金融行业 加班加点将成你的工作常态

  新浪财经讯 7月7日消息,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今日出席“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并演讲。 其表示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 他对在场的毕业生说,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 以下为演讲全文: 黄奇帆:老师们、同学们,受王江、张春同志的邀请,我有幸参加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站在这个讲台上,看到同学们青春的面庞、清澈的眼眸,一股蓬勃朝气扑面而来,让人倍感欣慰,又心生感慨。在你们即将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之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金融的体悟和感受,希望能对大家的职业生涯有所助益。 同学们的专业都是金融学,我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段28年前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应该成为每个金融从业者的“座右铭”,永记于心,终生回味。记得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小平同志到浦东视察。在听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同志汇报时,老人家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当时,我有幸在现场聆听,受到极大震撼。 小平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以一名世纪伟人的思想伟力与远见卓识,道出了四层含义:一是说明了金融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二是指出了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法,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要抓好金融这个关键环节;三是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币最终要走向自由兑换,深刻指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是货币自由兑换;四是指出上海应该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希望上海为“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作出贡献。这段话,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金融战略,指明了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意义极为深远,犹如一粒思想的种子,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后来我学习金融知识、处理金融事务的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 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大家要知道,1990年、1991年中国的货币根本连贸易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一切都是管制的。在那个时刻,小平老人家能够非常深邃地、高瞻远瞩地讲了今后货币要自由兑换,是多么的有睿智、有气魄!小平说了这个话以后五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实现了自由兑换。 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中国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结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把我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2015年,人民币加入了SDR。再过二三十年,当有一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也能够自由兑换的时候,当有一天人民币不仅成为贸易清算、结算货币,而且成为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中的一种锚货币的时候,小平老人家的目标就实现了。老人家说,这件事要很长时间,我相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这个货币目标一定能实现。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但金融的重要地位始终未变,国家对金融的高度重视始终未变。去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明确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即: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特别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应当牢记于心、始终遵循。 对金融的重要性,同学们都很熟悉,学了多年金融,想必也会有这样的感触: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操作手法眼花缭乱,似乎让人摸不透。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有这样的困惑不难理解。不过,我们看问题、想事情,要善于抓住本质、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说到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金融归根到底是中介服务,不管什么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比如银行,一头揽储、一头放贷,赚取的是利差,分散的是风险,充当的是桥梁。再如保险,人在健康、安全时购买,遇到意外时救急,实际是构筑了一种财务平衡,保险公司则运用保险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又如证券,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广大股民购买股票博取收益,即使自负盈亏、没有刚性兑付,也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搭建通道。 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机构本身要有信用,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企业也要有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杠杆的基础,一旦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银行存贷比、期货交易、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等,都是一种杠杆比。一切金融创新的本质都是放大杠杆比,但杠杆比过高就会产生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而防范金融风险、解决金融危机就要“去杠杆”。信用、杠杆、风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用高的风险就低,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杠杆比高的信用就低,风险也会相应较高。金融的精髓就是把握好三者的“度”,设计一个信用可靠、风险较小、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 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所有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母体”,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只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就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异化为自弹自唱、空中楼阁,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讲这三句话,是希望同学们对金融的本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家即将步入职场,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进入金融行业,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有着很多美好的憧憬。现在,社会上对金融业的说法也很多,观点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金融业薪酬高,人人都能赚大钱,是发财致富的捷径;有人认为金融业“高大上”,穿名牌西装,住豪华酒店,往来“上流”社会;有人认为金融业工作清闲,喝喝酒、聊聊天,觥筹交错之间就能谈成大单,沉醉于岁月静好、月白风情;有人认为金融业是垄断行业,是市场中的“甲方”,上海话就是面孔朝南的一方,人人都围着你转;有人认为金融充满幕后操作,把金融业神秘化;更有人因为近年来金融业丑闻不少,认为搞金融的都是吸血鬼,把金融业妖魔化。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都是假象,都是虚幻的错觉、浮华的误解。 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既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妖魔鬼怪,更没有那么神秘。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会经常“为钱发愁”。如果在商业银行工作,你要四处求人拉存款,绞尽脑汁寻找优质放贷对象,稍有疏忽就可能坏账;如果在投行工作,你会像项目承包商一样,全国各地找项目,求人给你IPO,要找法务财务梳理包装,要找分析师咨询,要找投资人询价,要找证监会审批,要组织路演,经常是多方求人、多头碰壁、四处受气。即便是进入企业财务部,也丝毫谈不上轻松,会经常为企业现金流而操心。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还要与残酷竞争为伴。金融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考核压力,为了工资奖金,为了职务晋升,你可能尽心尽力,心疲力竭,但业绩平平,甚至掉队;你可能面临职场竞争,可能遭遇明枪暗箭,必须学会坚强。 金融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陷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是危机。在商业银行,你可能遭遇呆账、坏账,让自己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在保险公司,你可能遇到骗保而影响业绩;在证券公司,一次操作失误,就可能让个人甚至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在投行,市场波动和潜在风险,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一些网络金融企业,甚至可能因为单位的业务规程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作为具体工作人员,不识庐山真面目,愈是努力按主管要求办事,愈是把你拖入犯罪的深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每一个即将踏入金融行业的新兵,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风险中发现机遇,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 希望同学们守住本心、不忘初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金融人的重大使命,坚守学习金融、投身金融的初心,坚守献身事业、回报社会的理想,为金融改革发展铺路架桥,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希望同学们沉心静气、脚踏实地。保持良好心态,从基层岗位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具体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学习业务、积累知识,在破解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本领、沉淀经验,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扎实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 希望同学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负责的每一个项目做得周到细致,把手头的每一项任务干得出效出彩,以实干创造实绩,以实绩证明实力,一步一步赢得业内的口碑和事业的辉煌。 希望同学们警惕风险、坚持原则。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坚守底线,在经济利益的追逐中有所不为,始终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维护好客户利益,保护好自身安全,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时光、挥洒青春才情、追逐青春梦想,今后回首往事时,可以骄傲地说,我把青春献给了最热爱的金融事业,实现了人生的升华与超越,不负交大的培养,不负青春的韶华! 最后,祝大家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前程似锦、圆梦明天![详情]

黄奇帆最新演讲:人民币自由兑换标志金融强国的实现
黄奇帆最新演讲:人民币自由兑换标志金融强国的实现

  新浪财经讯 7月7日消息,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今日出席“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并演讲。 其表示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 1990年、1991年的时候,中国的货币根本连贸易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一切都是管制的。在那个时刻,邓小平说今后货币要自由兑换,他说了这个话以后五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实现了自由兑换。 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中国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结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把我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2015年,人民币加入了SDR。 再过二三十年,当有一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也能够自由兑换的时候,当有一天人民币不仅成为贸易清算、结算货币,而且成为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中的一种锚货币的时候,小平老人家的目标就实现了。 以下为演讲全文: 黄奇帆:老师们、同学们,受王江、张春同志的邀请,我有幸参加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站在这个讲台上,看到同学们青春的面庞、清澈的眼眸,一股蓬勃朝气扑面而来,让人倍感欣慰,又心生感慨。在你们即将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之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金融的体悟和感受,希望能对大家的职业生涯有所助益。 同学们的专业都是金融学,我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段28年前小平同志关于金融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应该成为每个金融从业者的“座右铭”,永记于心,终生回味。记得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小平同志到浦东视察。在听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同志汇报时,老人家讲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这个要好多年以后,但是现在就要做起。”当时,我有幸在现场聆听,受到极大震撼。 小平同志这段精辟论述,以一名世纪伟人的思想伟力与远见卓识,道出了四层含义:一是说明了金融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二是指出了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法,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要抓好金融这个关键环节;三是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币最终要走向自由兑换,深刻指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是货币自由兑换;四是指出上海应该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希望上海为“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作出贡献。这段话,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的金融战略,指明了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意义极为深远,犹如一粒思想的种子,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后来我学习金融知识、处理金融事务的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 按照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国的金融在世界真正有地位,就是中国的人民币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的时候,这是金融强国实现的标志。大家要知道,1990年、1991年中国的货币根本连贸易项下都没有自由兑换,一切都是管制的。在那个时刻,小平老人家能够非常深邃地、高瞻远瞩地讲了今后货币要自由兑换,是多么的有睿智、有气魄!小平说了这个话以后五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币在贸易项下实现了自由兑换。 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中国人民币逐渐国际化,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结算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也有一些国家把我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之一,2015年,人民币加入了SDR。再过二三十年,当有一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也能够自由兑换的时候,当有一天人民币不仅成为贸易清算、结算货币,而且成为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货币,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中的一种锚货币的时候,小平老人家的目标就实现了。老人家说,这件事要很长时间,我相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这个货币目标一定能实现。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但金融的重要地位始终未变,国家对金融的高度重视始终未变。去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明确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即: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特别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应当牢记于心、始终遵循。 对金融的重要性,同学们都很熟悉,学了多年金融,想必也会有这样的感触: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操作手法眼花缭乱,似乎让人摸不透。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有这样的困惑不难理解。不过,我们看问题、想事情,要善于抓住本质、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说到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金融归根到底是中介服务,不管什么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比如银行,一头揽储、一头放贷,赚取的是利差,分散的是风险,充当的是桥梁。再如保险,人在健康、安全时购买,遇到意外时救急,实际是构筑了一种财务平衡,保险公司则运用保险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又如证券,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广大股民购买股票博取收益,即使自负盈亏、没有刚性兑付,也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搭建通道。 第二句话,信用、杠杆、风险。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机构本身要有信用,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企业也要有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杠杆的基础,一旦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银行存贷比、期货交易、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等,都是一种杠杆比。一切金融创新的本质都是放大杠杆比,但杠杆比过高就会产生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而防范金融风险、解决金融危机就要“去杠杆”。信用、杠杆、风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用高的风险就低,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杠杆比高的信用就低,风险也会相应较高。金融的精髓就是把握好三者的“度”,设计一个信用可靠、风险较小、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 第三句话,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所有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母体”,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只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就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异化为自弹自唱、空中楼阁,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讲这三句话,是希望同学们对金融的本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家即将步入职场,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进入金融行业,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有着很多美好的憧憬。现在,社会上对金融业的说法也很多,观点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金融业薪酬高,人人都能赚大钱,是发财致富的捷径;有人认为金融业“高大上”,穿名牌西装,住豪华酒店,往来“上流”社会;有人认为金融业工作清闲,喝喝酒、聊聊天,觥筹交错之间就能谈成大单,沉醉于岁月静好、月白风情;有人认为金融业是垄断行业,是市场中的“甲方”,上海话就是面孔朝南的一方,人人都围着你转;有人认为金融充满幕后操作,把金融业神秘化;更有人因为近年来金融业丑闻不少,认为搞金融的都是吸血鬼,把金融业妖魔化。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都是假象,都是虚幻的错觉、浮华的误解。 金融本质上就是具有中介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既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妖魔鬼怪,更没有那么神秘。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需要用知识去创造价值,用劳动去赢得客户,用调查分析去规避风险,都必须沉心静气下真功夫、苦功夫。一旦踏入金融行业,加班加点将成为你的工作常态。我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遇到特殊岗位、重大项目,基本上是“5+2”“白+黑”。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会经常“为钱发愁”。如果在商业银行工作,你要四处求人拉存款,绞尽脑汁寻找优质放贷对象,稍有疏忽就可能坏账;如果在投行工作,你会像项目承包商一样,全国各地找项目,求人给你IPO,要找法务财务梳理包装,要找分析师咨询,要找投资人询价,要找证监会审批,要组织路演,经常是多方求人、多头碰壁、四处受气。即便是进入企业财务部,也丝毫谈不上轻松,会经常为企业现金流而操心。一旦踏入金融行业,你还要与残酷竞争为伴。金融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考核压力,为了工资奖金,为了职务晋升,你可能尽心尽力,心疲力竭,但业绩平平,甚至掉队;你可能面临职场竞争,可能遭遇明枪暗箭,必须学会坚强。 金融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面对各种或明或暗的陷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是危机。在商业银行,你可能遭遇呆账、坏账,让自己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在保险公司,你可能遇到骗保而影响业绩;在证券公司,一次操作失误,就可能让个人甚至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难;在投行,市场波动和潜在风险,可能让你血本无归;在一些网络金融企业,甚至可能因为单位的业务规程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你作为具体工作人员,不识庐山真面目,愈是努力按主管要求办事,愈是把你拖入犯罪的深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每一个即将踏入金融行业的新兵,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学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风险中发现机遇,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 希望同学们守住本心、不忘初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金融人的重大使命,坚守学习金融、投身金融的初心,坚守献身事业、回报社会的理想,为金融改革发展铺路架桥,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希望同学们沉心静气、脚踏实地。保持良好心态,从基层岗位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具体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学习业务、积累知识,在破解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本领、沉淀经验,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扎实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 希望同学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负责的每一个项目做得周到细致,把手头的每一项任务干得出效出彩,以实干创造实绩,以实绩证明实力,一步一步赢得业内的口碑和事业的辉煌。 希望同学们警惕风险、坚持原则。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坚守底线,在经济利益的追逐中有所不为,始终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维护好客户利益,保护好自身安全,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时光、挥洒青春才情、追逐青春梦想,今后回首往事时,可以骄傲地说,我把青春献给了最热爱的金融事业,实现了人生的升华与超越,不负交大的培养,不负青春的韶华! 最后,祝大家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前程似锦、圆梦明天![详情]

钱颖一清华生命学院2018毕业典礼演讲:基因和价值
钱颖一清华生命学院2018毕业典礼演讲:基因和价值

  基因和价值——钱颖一清华生命学院2018毕业典礼演讲 来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因和价值 —— 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8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2018年7月5日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8届毕业生们: 首先,我衷心祝贺同学们毕业。虽然我也毕业于清华,不过你们能把施一公称为院友,而我,只能称他为校友。 十天前,生命科学的饶毅教授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做毕业典礼演讲。我感谢王宏伟院长邀请经济学的我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做毕业典礼讲话,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能够听到在清华比在北大更热烈的掌声。更重要的是,它也让我可以来展现清华与北大的各自风格:饶毅的讲话,我很难超过他的诗意;我的讲话,只能志在胜出逻辑。不过,我的讲话长度一定会超过他讲的3分钟。 经管学院与生命学院,一个位于校园东南,一个位于校园西北,在清华园里面,都是有趣故事比较多的学院。我们两个学院都很年轻。在我入学进校时,清华园里不但没有这两个学院,甚至连经管系和生物系都没有。如今,这两个学院都已桃李满天下。我和施一公教授先后在美国大学执教多年后回国。两个清华本科毕业生回到母校,分别担任经济管理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这在工科传统见长的清华,成为文科和理科建设的一道特殊风景线,应该就是你们说的“C位出道”吧。我们两个学院都锐意改革,遥相呼应,尤其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上,都成为学校的试点学院,在清华教育体制改革历史上留下痕迹。 我的生命科学知识十分有限,因为我是在“文革”中念的中学,那时物理课叫做“工业基础”,化学课叫做“农业基础”,生物课叫做“生理卫生”。今年是我走进清华,成为“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1977级本科生的40周年。我当时读的是数学专业,没有上过一门生物学课。我现在的一点点生命科学知识是被饶毅教授科普的,所以如果讲错了,也是北大教授的问题。我从他那里知道了,在19世纪,一个神父在修道院里种豌豆,成为了遗传学的开山鼻祖。在20世纪,一个博士生和一个博士后,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写了一篇不到1000个英文单词的论文,用的还是别人的实验数据,做出了生命科学在过去一个世纪中最伟大的发现。 别小看这点科普,它对我在经管学院推动教育改革富有启迪。这个学期,我推动邀请了你们学院的杨扬老师,为经管学院本科一年级学生新开设“生命科学简史”课,深受同学欢迎。我去听过她的课。那次她讲免疫,不仅讲了从接种牛痘到发现青霉素的历史,还讲了疫苗引发的副作用,副作引起的疫苗抵制,抵制造成疾病的死灰复燃,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在21世纪此类问题会越来越多,值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探讨。除这门课外,这学期经管学院还新开设了“物理学简史”课。三天后是经管学院的毕业典礼,我邀请了物理学家潘建伟教授做毕业典礼演讲。这些都是经管学院通识教育的重要范例。 学科融合是双向的。生命学院也有一些同学,到经管学院学习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第二学位,参加清华x-lab的创意创新创业活动。其中有的同学选择了经济、金融或管理作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但更多同学还是继续留在生命科学学科领域探索。在这学期的“院长下午茶”第二学位专场上,我就遇到你们本科毕业生中的一位,他在学习经济学第二学位金融方向后,继续坚定地准备去美国攻读生命科学博士。所以,一公教授,对于两个学院之间的“竞争”,你不必太焦虑。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是社会科学,两者都是科学,必然有共同性。科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而大学是探索真理的地方。无论是什么学科,追求真理的学者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能力。批判性(critical)不是批判(criticism)。批判性思维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有创造性的解答为结果。对这个结果又会提出新的疑问,导致新的发现。这就是科学探索的逻辑,而科学家的批判性思维,则是促成科学发现的基因。 在生命科学领域,你们都熟知,在沃森(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探索DNA结构的同时,比他们资深多的鮑林(Linus Pauling)率先提出过DNA的三螺旋结构。可是,这两个年轻人敢于挑战权威,最终发现了双螺旋而非三螺旋才是DNA的真实结构。沃森在后来的自传中大赞他本科就读的芝加哥大学鼓励批判性思维的氛围对他的影响。在经济学领域,去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芝加哥大学的塞勒(Richard Thaler)教授。他对传统经济学中人的理性假设提出疑问,并结合心理学研究了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人的行为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以及市场,获得了在传统假设下无法得出的结果。他对人的理性假说的挑战,在经济学上是离经叛道的,以至于一些经济学家至今都无法接受。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科学发现的逻辑是共同的,科学家的批判性思维的基因也是共同的。 这些年来,经管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问经管学院本科毕业生们一个问题:四年中经管学院的哪门课对你们影响最大?我听到最多的回答是“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这门课是经管学院在九年前开始推动通识教育时开设的一门课,英文名称是“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同学们把它简称为“CTMR”。现在,CTMR成为了经管学院的一张名片,以至于经管学生会下意识地问:你对这个问题CTMR过了吗?在这门课上,同学们学习经典著作,辩论热点问题,从提出疑问到收集证据,从逻辑推理到考察其他可能的解释,这个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与你们在实验室里的研究过程是一致的。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核磁共振成像)都是你们常用来做生命科学研究的物质检验工具,而 CTMR则是经管学生用来探讨社会科学问题的思维检验工具。巧合的是,施一公教授每年在生命学院都开设“生命科学的逻辑与思维”这门课,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经管学院和生命学院有着共同的改革理念,也有着相通的改革实践。大学改革的追求,是为了成为一个伟大的大学。一个伟大的大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大学中的学者具有探索真理的基因。这个基因,就是批判性思维,就是善于提出疑问,并创造性地解答疑问。正是这个基因,成就了大学的价值。所以,批判性思维,是学者的基因,是大学的价值。基因和价值,生命科学和经济学,在我看来是如此连接的。这是我,一个在东西方的七所大学连续学习和工作40年的学长的感悟,一个经济学学者与生命科学毕业生的分享。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77级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2006年9月起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学术荣誉包括:2012年当选为世界计量经济学会(The Econometric Society)会士(Fellow),2018年当选为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获得2009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2016年度首届中国经济学奖。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经济、中国教育。担任《经济学报》、《清华管理评论》、《教育》主编,《经济研究》编委会委员。 中文书著包括:《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信出版社)、《大学的改革》(第一卷、第二卷)(中信出版社)、《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老清华的社会科学》(与李强共同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与肖梦共同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与青木昌彦共同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论文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政治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学季刊》(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经济研究评论》(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经济研究》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 责编:时曼琳 审核:张晓雪 编辑:韩小旭[详情]

李嘉诚:深度宽度决定你是解决问题的人还是问题本身
李嘉诚:深度宽度决定你是解决问题的人还是问题本身

   新浪财经讯,香港首富、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李嘉诚今天连续第19次参加学校毕业典礼。李嘉诚以“建立自我,追求无我”为题展开演讲。 李嘉诚表示,建立自我,关键态度是“谦卑、谦恭、谦虚”。谦卑具有修复、激励功能,它是虚伪、自大和傲慢综合症的预防针。有思想,有智慧带谦虚修为的人,是有量度、能长期处理复杂压力的问题解决者,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并非唯一有效可行的选择。谦恭的人常带好奇、开明,自胜者强是充实人生的名单妙方。 他还认为,立志要改变世界的人,有实质良心和才华同样重要,“你的领导能力能否服务好理想?你的深度与宽度决定你是解决问题的人,还是问题本身;区分你是启发别人的天使;还是把主观强加于别人的牛魔王”。 以下为演讲实录: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尊敬的黄宁生主席,各位领导、校董,各位嘉宾,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家长,各位同事,朋友: 很高兴在这特别的一天有缘分共聚,分享毕业同学们的兴奋。今天对我也是难忘的一天。 我年轻时经历贫病战争,令我悟出有感恩之心的价值。今天,我们有数不尽感恩的原因,让我们以雷鸣掌声,感谢老师、感谢父母;最重要,希望大家为汕头大学鼓掌,她永远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毕业的同学带着汕大创意自强的信念走进世界,有越级打拼的勇气,冲破命运迷宫,把有限变无限,击退蔓延处处的平庸傲慢,建设希望,重塑世界。 环境不是牢笼,在各行各业,你有实践力——把科技、现代化及工业化的优势,揉合成新。你有检视力,知道如何守常识变,厘清障碍;面临抉择,掌握进退,处变不惊。 你们是有追梦能力的幸运儿。你们眼中的时间是什么模样的?汕头大学“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理念对你重要吗?在林林总总“做好人”、“做好事”的口号中,一个自我中心的人看世界,和真诚有本心的人看世界不同。超级出众担任会常常问自己:我是Prince Charming或是Prince Harming?你是魅力、功效之星,还是滔滔大论,制造问题的人? 现代环境的新挑战因循难立新,在平庸圈套的死胡同徘徊,徒然浪费资源事倍功半,要探求不一样的方法,才可寻找到有价值的变量。 建立自我,关键态度是“谦卑、谦恭、谦虚”。谦卑具有修复、激励功能,它是虚伪、自大和傲慢综合症的预防针。有思想,有智慧带谦虚修为的人,是有量度、能长期处理复杂压力的问题解决者,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并非唯一有效可行的选择。谦恭的人常带好奇、开明,自胜者强是充实人生的名单妙方。 立志要改变世界的人,有实质良心和才华同样重要,你的领导能力能否服务好理想?你的深度与宽度决定你是解决问题的人,还是问题本身;区分你是启发别人的天使;还是把主观强加于别人的牛魔王。 有人认为我这把年纪,时间不再没有方向,时间就是当下。 晚上仰望星空,让我了解人的渺小,在漫长路上,很多时候也感到沮丧无力,但为了明天,我依然披上战衣,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永不言倦,继续公益求变,寻找更好。 亲爱的同学们,校友们,38年前,这里原是一片荒芜田地,创办汕头大学,尽管被人嘲讽是愚公移山,但我坚信只有推动教育改革,初心的许诺才能实践。 我要感谢一直支持我的朋友,是你们令我这孤独激情路上不感孤独。每次来到汕大,同学们一张张笑脸和爱,是我永恒的鼓励。 今天之后,我会退下汕头大学名誉主席的职务,在这心爱的大地上推动教育改革的使命,将交由小儿李泽楷和基金会同仁接力。同理心和慷慨良心,是一种选择,各种满足感,难以言传。大家同心,可实现更大的梦想。 过往一切深烙心上,向前眺望,我总是对大家能成就的未来带着盼望,同学们,ARE YOU READY?一生以理智、道德和诚信,致力为世界带来尊严和机遇,“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活出真正胜利的人生。 让我再次为同学们送上鼓励:“今年你以汕大为荣,明天汕大以你为荣”。 谢谢大家! 二零一八年六月廿九日[详情]

李嘉诚最新演讲:也多感沮丧 但依然披上战衣寻找更好
李嘉诚最新演讲:也多感沮丧 但依然披上战衣寻找更好

   新浪财经讯 香港首富、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李嘉诚今天连续第19次参加学校毕业典礼。李嘉诚以“建立自我,追求无我”为题展开演讲。 李嘉诚表示,“有人认为我这把年纪,时间不再没有方向,时间就是当下。”他说,晚上仰望星空,让我了解人的渺小,在漫长路上,很多时候也感到沮丧无力,但为了明天,我依然披上战衣,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永不言倦,继续公益求变,寻找更好。 以下为演讲实录: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尊敬的黄宁生主席,各位领导、校董,各位嘉宾,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家长,各位同事,朋友: 很高兴在这特别的一天有缘分共聚,分享毕业同学们的兴奋。今天对我也是难忘的一天。 我年轻时经历贫病战争,令我悟出有感恩之心的价值。今天,我们有数不尽感恩的原因,让我们以雷鸣掌声,感谢老师、感谢父母;最重要,希望大家为汕头大学鼓掌,她永远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毕业的同学带着汕大创意自强的信念走进世界,有越级打拼的勇气,冲破命运迷宫,把有限变无限,击退蔓延处处的平庸傲慢,建设希望,重塑世界。 环境不是牢笼,在各行各业,你有实践力——把科技、现代化及工业化的优势,揉合成新。你有检视力,知道如何守常识变,厘清障碍;面临抉择,掌握进退,处变不惊。 你们是有追梦能力的幸运儿。你们眼中的时间是什么模样的?汕头大学“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理念对你重要吗?在林林总总“做好人”、“做好事”的口号中,一个自我中心的人看世界,和真诚有本心的人看世界不同。超级出众担任会常常问自己:我是Prince Charming或是Prince Harming?你是魅力、功效之星,还是滔滔大论,制造问题的人? 现代环境的新挑战因循难立新,在平庸圈套的死胡同徘徊,徒然浪费资源事倍功半,要探求不一样的方法,才可寻找到有价值的变量。 建立自我,关键态度是“谦卑、谦恭、谦虚”。谦卑具有修复、激励功能,它是虚伪、自大和傲慢综合症的预防针。有思想,有智慧带谦虚修为的人,是有量度、能长期处理复杂压力的问题解决者,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并非唯一有效可行的选择。谦恭的人常带好奇、开明,自胜者强是充实人生的名单妙方。 立志要改变世界的人,有实质良心和才华同样重要,你的领导能力能否服务好理想?你的深度与宽度决定你是解决问题的人,还是问题本身;区分你是启发别人的天使;还是把主观强加于别人的牛魔王。 有人认为我这把年纪,时间不再没有方向,时间就是当下。 晚上仰望星空,让我了解人的渺小,在漫长路上,很多时候也感到沮丧无力,但为了明天,我依然披上战衣,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永不言倦,继续公益求变,寻找更好。 亲爱的同学们,校友们,38年前,这里原是一片荒芜田地,创办汕头大学,尽管被人嘲讽是愚公移山,但我坚信只有推动教育改革,初心的许诺才能实践。 我要感谢一直支持我的朋友,是你们令我这孤独激情路上不感孤独。每次来到汕大,同学们一张张笑脸和爱,是我永恒的鼓励。 今天之后,我会退下汕头大学名誉主席的职务,在这心爱的大地上推动教育改革的使命,将交由小儿李泽楷和基金会同仁接力。同理心和慷慨良心,是一种选择,各种满足感,难以言传。大家同心,可实现更大的梦想。 过往一切深烙心上,向前眺望,我总是对大家能成就的未来带着盼望,同学们,ARE YOU READY?一生以理智、道德和诚信,致力为世界带来尊严和机遇,“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活出真正胜利的人生。 让我再次为同学们送上鼓励:“今年你以汕大为荣,明天汕大以你为荣”。 谢谢大家! 二零一八年六月廿九日[详情]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