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发布:滴滴ofo权健等上榜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发布:滴滴ofo权健等上榜

新浪财经|2019年01月25日  15:13
这个消费维权法宝 过年带回家送爸妈
这个消费维权法宝 过年带回家送爸妈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2月01日  16:53

最新新闻

一图看懂:你预存消费的钱 是如何变成蝴蝶飞走的
一图看懂:你预存消费的钱 是如何变成蝴蝶飞走的

  【曝光】3·15晚会投诉热点|一张漫画图告诉你:你预存消费的钱,是如何变成蝴蝶飞走的... 点击收听来自贵州郑女士的声音: [详情]

央视财经 | 2019年03月01日 14:03
3·15晚会投诉热点:签验收单交齐费用才能验房?
3·15晚会投诉热点:签验收单交齐费用才能验房?

  【曝光】#315晚会#投诉热点:签验收单、交齐费用,才能领钥匙验房?!开门一看,惊呆了… 2019年3·15晚会投诉热点之五:房地产交易乱象 房地产交易乱象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在3·15晚会的投诉平台上,消费者买房的情况各不相同,遇到的糟心事儿也各式各样。如房子抵押被隐瞒、强行签署装修双合同、先签字再验房、房屋面积缩水等。 1、投诉:某网友 我投诉某房地产公司违规抵押我们的房子,我买了被开发商抵押给银行的楼盘,导致我的房子无法网签。但是我买房签合同、交定金时,售楼小姐和开发商都没提到房子被抵押的情况。当时因为迟迟办不下来网签,我们上网查看开发商和楼盘信息才发现,楼盘在尚未完工时,就已被抵押给了银行。我怕出问题,想要退房退款,开发商却要收我5%的违约金。 为了套取流动资金,一些开发商将新房抵押给银行,等购房者买完房后,有了资金,再进行解押,并为购房者办理网签合同和房屋备案。可一旦开发商不能如期解押房产,那么消费者买来的房子,就有可能会被银行收走。 根据我国《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规定,开发商将抵押中的房地产出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通知抵押权人(银行)并经其同意,二是如实告知买受人(业主)。不论楼盘是否解押、何时解押,开发商未将抵押信息告知消费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属于欺诈行为。 2、投诉:武汉 甘先生 我在某房地产开发商那里购房,这家开发商最初是按照毛坯房进行备案销售。可是真当我确定购房,交完定金的时候,却遭遇了精装双合同捆绑销售,他们说如果我不签这双份合同,定金就不退。另外精装修费用20到30万,所用精装修成本不到5万,装修材料差,质量问题是主要矛盾。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捆绑销售“精装修”,强迫消费者签完买房合同后再签署一个“精装修”的合同。消费者除了要支付正常的房价外,还得额外付装修费。这笔费用有时高达几十万元,但是装修质量极差,根本不值这么多钱。如果不接受开发商“双合同”的规则,消费者就有可能无法顺利购房,甚至连退房款都不行,双合同似乎成为了如今购买“精装修”房子时的潜规则。 3、投诉:天津 刘先生 我于2016年购得某房产项目的住房,交付标准是精装修住房。交房时开发商要求先签验收单并交齐相关费用,才能领钥匙验房。领了钥匙后,发现屋里墙面多处开裂、明显被水泡过,门背面有明显大洞等50多项问题点。找他们维修,一年多过去了也是修修停停。我多次找开发商未果,最后他们甚至扬言,你走法律途径,告你也告不赢。 来自消费者的声音:“应该是咱先验房,验房没问题签字。他们是你只有签字,默许了收房才能验房,才可能有师傅拿着钥匙给你开门,才能进去看里面。这不就是霸王条款吗?一进去一看,屋里整个都给泡了、门上大窟窿老大。我们的房下来到现在都没入住,然后就说你们可以起诉去。很多户都是这种情况。” 房屋验收时,开发商应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竣工验收备案表》等材料,并且由业主对房子的质量进行查验。然而在3·15晚会收到的投诉中,不提供相关资料、不给钥匙验房,就要求缴费签字、进行收房的做法,似乎已经成了一些开发商的惯例。这样的收房程序形同虚设,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投诉:北京 路先生 2018年底我去收房,开发商要求先签订面积认定书、交全公共维修基金和物业费后,才给办交房手续。这些费用全部是根据房屋面积的大小收取的费用,但我实际测量后,发现少了6-7平方米。找开发商理论,开发商态度很蛮横,不予理睬,甚至说不满意就可以退房。  现在人们对房子的需求日渐增加,一些开发商竟在房屋面积上玩起了小把戏,被消费者拆穿后还一副肆无忌惮的样子。这样的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与“霸王条款”没有差别。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合同未作约定的面积误差,按以下原则处理:(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的,据实结算房价款;(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 面对如此多防不胜防的陷阱,消费者在购房时,应保留所有购房资料:包括楼盘销售宣传页、房屋户型图、房屋认购书、已付款财务收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原件、补充协议书、贷款合同书、相关资质文件的复印件等。以备后期办理交房手续时使用和确认,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详情]

央视财经 | 2019年02月26日 15:03
专家:打击跨境电信诈骗案困难重重 要时刻注意防范
专家:打击跨境电信诈骗案困难重重 要时刻注意防范

   各种各样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很大损失。央视财经3·15邀请两名一线公安干警,讲述电信诈骗如何攻破,以及破案过程的惊心动魄!同时揭秘大型跨境电信诈骗案的作案手法等。 专家表示,许多骗子身处国外对大陆和台湾的同胞进行诈骗,罪犯窝藏点在当地或是合法场所,境外打击诈骗罪犯非常困难。 此外,电信诈骗不仅要打击,还需要防范。要做到拦截和阻断:有关机构和三大运营商加大打击力度,要让老百姓接不到诈骗电话,同时也要树立防范意识。 专家称,打击诈骗案的源头是在“防”上面,要讲源头治理,“两卡治理”——银行卡和电话卡。同时也要提醒各位留学生和国内人民,电信诈骗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一定要时刻注意防范。[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27日 14:50
反诈骗专家权威解读网购刷单骗局:为赚5块赔了近万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26日 13:47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今日发布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今日发布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发布会现场图李颖摄 中新网北京1月25日电 (李颖)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评选的“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于25日在北京揭晓,这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分别是: 1、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受到最严厉处罚 2、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 3、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 4、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挑战安全底线 5、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 6、农村里的山寨货 7、“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 8、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 9、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 10、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裸奔” 据了解,这些案例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们都具有典型性,例如: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等,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契约精神,加重了社会诚信危机,更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同时也反映出不法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手法的隐蔽性,更折射出市场监管上存在的漏洞。 其次,这些案例具有相当的危害性。例如: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农村里的山寨货等。他们在消费领域造成的危害范围广、影响大,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同时,这些案例也具有普遍性,这些事件的受害人是众多普通消费者,他们被侵害的手段和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普遍代表性。例如: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等,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或者采用虚假宣传,或者进行成本转嫁,让广大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这一类案件涉及面广、危害大,社会影响也极为恶劣。 “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新时代每个人的“刚需”。互联网时代下消费品质和消费方式的升级,一方面带动了产业的升级。另一方面也让新的消费侵害、欺诈行为更为隐蔽,手段、途径更为多样。同时一些旧有的欺诈侵害行为,也有了新的变种,这些都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完)[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9年01月25日 19:20
3·15权威发布!刚刚"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揭晓
3·15权威发布!刚刚

  3·15权威发布!刚刚,“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揭晓→ 已经过去的2018, 是什么样的事件威胁着你和家人的健康,让你痛彻心扉、欲哭无泪? 是什么样的消费暗藏套路、设置陷阱,让你信息泄露、资产流失? 是什么样的服务表面光鲜、内里肮脏,让你瞠目结舌、信任危机? 2019年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评选的“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面向全社会发布。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分别是: 1、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受到最严厉处罚 2、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 3、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 4、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挑战安全底线 5、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 6、农村里的山寨货 7、“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 8、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 9、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 10、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裸奔”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始末 1、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受到最严厉处罚 事件: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过程中,有的批次混入了过期原液、部分批次不如实填写生产日期和批号。有关部门在调查中还发现,长春长生公司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65万余支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问题,并且已经销往山东、河北、重庆等地。一时间,疫苗用药安全问题得到社会空前关注,监管机构也随之对不法企业出以重拳,加大了处罚力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吊销长春长生公司药品生产许可证,并罚没款91亿元;深交所对该公司股票强制退市;公安机关第一时间依法立案侦查,公司董事长高某芳等18名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从主管部门到省市区,多名官员被严肃问责。 评点: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事件,暴露出疫苗生产企业趋利枉法,地方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失职失察,也反映出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各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起草出台,中国首部疫苗法也呼之欲出。药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安全,疫苗安全保障着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此次事件的发生,也充分说明了药品安全的敏感性和严重性。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诚信经营的信念。而政府和监管部门更应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对药品安全问题严厉处置,实现零容忍,用最严厉的法规,守住疫苗安全的底线。 2、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 事件:患癌女童周洋的父亲周二力,在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人员的劝说下,让女儿放弃化疗,转而服用其公司生产的抗癌产品,最终导致年仅6岁的周洋病情恶化而身亡。2019年1月7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罪名,依法刑事拘留了权健公司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16人。 2018年,在权健事件爆发的同时,保健品行业的顽疾持续发酵,屡屡出现保健食品抗癌“神病例”。同样号称“保健帝国”——然健环球也涉嫌传销。该公司号称拥有一款原产地美国的保健“洋果汁”——诺丽果汁,能治疗各种“绝症”。但是然健环球没有任何国内有关保健食品的审批和备案。2018年11月20日,公安机关就然健环球涉嫌传销、商品走私等问题展开调查。 评点:虽然,政府多年来持续加大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但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保健品行业的乱象一直没有彻底根治。仍然有不法企业大肆进行虚假宣传,打着直销旗号进行传销,一次次地逾越法律红线,罔顾消费者权益,误导坑骗消费者,甚至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虚假夸大的保健品广告宣传,执法部门应当绝不姑息。更重要的是,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敢于打破地方和部门利益的藩篱,真正治理保健品行业乱象。对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法经营行为,要与社会公众形成合力,“重打、猛打、真打”,全国一盘棋,一打到底,实现保健品市场的根本性净化。 3、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 事件:近两年,红极一时的共享单车,不断遭遇经营不善问题。运营不足半年的悟空单车退出市场;3Vbike共享单车停运;小蓝车融资4亿后仍然关闭……而随之出现的押金难退问题,在多家共享单车企业被不断上演。从2017年起,小鸣单车、町町单车、酷骑、小蓝单车等多个共享单车企业,屡次被用户投诉无力退还押金。2018年上半年,ofo小黄车的用户也开始无法正常退押金。2018年12月17日,北京市中关村的小黄车办公室总部外,数百名ofo用户排起长队讨要押金。截至2019年1月2日,等待ofo退押金的用户已超千万人。共享单车企业恶性竞争、经营不善,乱象丛生,到最后却由消费者来为之买单。 评点: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经济模式,创业者试错、资本市场博弈都是在探索中所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但这种成本绝不能转嫁给无辜的消费者,让消费者成为最终受害方。从法律上界定,用户才是共享单车押金的所有人。因此,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挪用用户押金,都属于违法行为。创新是中国经济激发活力、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然而,任何创新都不能以侵犯他人权益为代价,都离不开健康的制度环境和经营规范。 4、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挑战安全底线 事件:2018年8月24日,浙江乐清女孩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途中,遭司机奸杀。这是继2018年5月份郑州空姐遇害后,滴滴出行平台发生的又一起严重安全事件。两起命案相继发生,把滴滴出行及旗下的顺风车业务推上风口浪尖,其运营理念与管理方式遭到舆论诟病。 作为网约车的巨头,滴滴的成长一直伴随着安全隐患。据统计,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案例,犯罪人员涉及50个司机,53名被害人均为女性。滴滴出行在其发展的6年多时间里,一共收到过2500多份刑事案由裁决书。 评点:滴滴网约车各种恶性案件的发生,不法分子固然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滴滴作为平台方,监管制度的漏洞百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使其也存在重大过失,一再威胁着消费者的出行安全。网约车作为新生事物,不可否认其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可在运营车辆准入、平台监管、安全防范、应急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亟待弥补。毕竟,互联网经济在带来效率的同时,安全才是它排名第一的关键词。 5、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 事件:2018年11月14日晚间,网友在自媒体平台发布视频,曝光了近20家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问题——酒店服务员用从地上捡起的脏毛巾擦拭口杯、洗手盆、坐便器、镜面等,而且无论擦拭什么地方,全程都只用这一块脏毛巾。整个场景令人瞠目。这其中不乏万豪、喜来登、香格里拉、希尔顿等全球知名的五星级酒店。各地涉事酒店陆续发布声明,向消费者道歉,表示已在内部展开彻查。曝光发生第二天,文化和旅游部责成上海、北京、福建、江西、贵州等五省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进行了调查处理,派出督导检查组,赴被曝光旅游饭店进行现场督导检查,上海7家涉事酒店均被给予警告,各被罚款2000元。 评点:清洁卫生和安全舒适是酒店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消费者选择酒店的关键。但这一块脏抹布揭开了五星级酒店华丽的面具,露出肮脏不堪的底色,引爆了公众对整个酒店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些知名五星级酒店缺乏商业道德和诚信理念的行为,无疑颠覆了消费者的认知,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而有关部门事后的处罚,既不能让涉事酒店感受到违规之痛,也不能让消费者满意认可。品牌和口碑的树立,不仅来自于高端豪华的装修,诚信、责任、道德,这些才是服务行业的根本。 6、农村里的山寨货 事件:2018年,央视3·15晚会和多家媒体报道,农村消费市场中,消费品成了“消废品”。农村的货架上经常会出现六禾核桃、旺好牛仔、豆中豆、康帅傅、雷碧等让人哭笑不得的山寨商品。小到食品日用品,大到家用电器,山寨商品和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它们被商家模仿得“惟妙惟肖”,很难辨明真假。而在山寨商标的表象背后,是各种添加剂和防腐剂超标的食品、工业铝做内胆的劣质电饭煲、存在无数安全隐患的电器等等。2018年5月-9月,中消协组织开展全国农村集贸调查发现,155个农村集贸市场中有87个市场存在涉嫌假冒产品,73个市场存在“三无”产品,43个市场存在伪劣产品,27个市场存在过期产品,山寨商品问题突出,山寨商品已经严重危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评点: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信息不畅通、消费维quan意识薄弱等诸多因素,使得农村消费市场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眼中的沃土。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的山寨产品背后,存在着无数健康和安全隐患,严重扰乱农村市场秩序。2018年12月14日,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宣布,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对农村食品市场全面“大扫除”。涤清农村市场环境,清理山寨产品,让农村消费者享受到有品质有保障的生活,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7、“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 事件:2018年3月,一名网友晒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其长期在某网站预订价格在380—400元之间的酒店房间,而用朋友账号查询,同一房间却显示为300元左右。随后,不少网友都纷纷晒出类似的经历,从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再到打车出行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不管是携程、亚马逊,还是滴滴、飞猪,不少知名的互联网平台,都被曝出过这样的大数据杀熟操作。这样的行为,完全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成了互联网企业违背商业伦理的代名词。 评点:大数据本应用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然而,却演变成了“杀熟”的销售工具。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隐私权等正当权益,也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公平诚信的原则。大数据的加工与使用,需要相关机构、法律法规、技术伦理等多方面的约束与监管。 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据法案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从法律层面上,杜绝了“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发生。而在监管执法层面,相关部门也必将为大数据赋予道德和法规的约束。 8、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 事件:2018年,央视和多家媒体曝光了携程、途牛、马蜂窝和同程等多个旅游平台,存在机票高额退改签的问题。尽管国内航空公司有明确的机票退改签规定,但很多互联网机票销售平台,却并未照此收取退改签费用。根据江苏省消保委4月24日发布的《江苏省消费者飞机票退改签情况调查报告》,30.7%的消费者遇到过提前很多天改签,但仍被收取高额改签费用的情况;23.5%的消费者有过退票费用比机票价格高的经历。其中最高的一例退票费,竟然是机票价格的3倍;特价机票基本不退不换,或者只退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 评点:退改签费用是一种类似违约金性质的补偿费用。乘客临时退改签机票,可能会对航空公司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旅游平台提供机票退改签服务的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也合情合理,但其金额应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利用垄断的强势地位、信息的不对等,出台霸王条款,是对消费者平等权利的侵夺和伤害。 9、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 事件: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预付式消费从传统的美容、美发、健身、餐饮等行业扩展到线上的用车、教育培训、租房市场、娱乐、生活服务等领域。2018年,预付式消费领域也成为消费维quan的新难题。5月起,“租金贷”“装修贷”问题,被频频曝出,一些长租公寓公司、互联网装修平台发生资金链断裂,经营者跑路,导致租户无房可租,装修合同无法履行,而消费者却仍需偿还贷款。10月,多家英语培训机构被指通过提供课程贷款服务,让学员背上几千到十几万不等的“培训贷”。国际知名的英语培训品牌,华尔街英语,就曾被曝光有学员背负17万学费贷,学员走上了艰难的维quan之路。 评点:预付式消费群体纠纷频发,已经成为当前消费者投诉与权益保护的重点。预付式消费在中国能够快速发展,与法治社会的建设、契约精神的深入人心分不开。它是法制、诚信下的产物。然而,预付式消费变成了“肉包zi打狗有去无回”,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契约精神,加重了社会诚信危机,更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社会信用的建立,需要在一步步监管中落实,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是对行业成长的负责,也是对诚信原则的遵循。 10、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裸奔” 事件:2018年,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网站、酒店、快递公司等都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2018年6月13日,视频网站AcFun对外宣称900万条用户数据外泄;6月16日,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的195万条用户求职简历泄露;6月19日,圆通快递10亿条快递数据被售卖;7月18日,顺丰快递3亿用户数据被兜售;8月28日,5亿条华住旗下酒店客户开房数据被出售;9月10日,万豪集团5亿名客人的信息被泄露。出售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一条公开的黑色产业链,本应该被保护的个人信息,却成了公开兜售的商品,公众在互联网世界里形同“裸奔”。 评点:2018年9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数据安全法》被列入第一类项目,有望使个人信息保护早日进入法制化轨道。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和法律意义都在提升。面对利益的冲击,更需要筑牢法律的防火墙。让企业高度重视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职能部门加强对市场、行业的监督管理,司法机关严厉惩处违法行为,为公民隐私穿上“保护衣”。[详情]

央视财经 | 2019年01月25日 16:03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发布:权健及ofo等上榜
中国网 | 2019年01月25日 15:38
十大消费侵权事件: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上榜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25日 15:36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酒店卫生乱象问题上榜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25日 15:33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上榜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25日 15:25
一图看懂:你预存消费的钱 是如何变成蝴蝶飞走的
一图看懂:你预存消费的钱 是如何变成蝴蝶飞走的

  【曝光】3·15晚会投诉热点|一张漫画图告诉你:你预存消费的钱,是如何变成蝴蝶飞走的... 点击收听来自贵州郑女士的声音: [详情]

3·15晚会投诉热点:签验收单交齐费用才能验房?
3·15晚会投诉热点:签验收单交齐费用才能验房?

  【曝光】#315晚会#投诉热点:签验收单、交齐费用,才能领钥匙验房?!开门一看,惊呆了… 2019年3·15晚会投诉热点之五:房地产交易乱象 房地产交易乱象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在3·15晚会的投诉平台上,消费者买房的情况各不相同,遇到的糟心事儿也各式各样。如房子抵押被隐瞒、强行签署装修双合同、先签字再验房、房屋面积缩水等。 1、投诉:某网友 我投诉某房地产公司违规抵押我们的房子,我买了被开发商抵押给银行的楼盘,导致我的房子无法网签。但是我买房签合同、交定金时,售楼小姐和开发商都没提到房子被抵押的情况。当时因为迟迟办不下来网签,我们上网查看开发商和楼盘信息才发现,楼盘在尚未完工时,就已被抵押给了银行。我怕出问题,想要退房退款,开发商却要收我5%的违约金。 为了套取流动资金,一些开发商将新房抵押给银行,等购房者买完房后,有了资金,再进行解押,并为购房者办理网签合同和房屋备案。可一旦开发商不能如期解押房产,那么消费者买来的房子,就有可能会被银行收走。 根据我国《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规定,开发商将抵押中的房地产出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通知抵押权人(银行)并经其同意,二是如实告知买受人(业主)。不论楼盘是否解押、何时解押,开发商未将抵押信息告知消费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属于欺诈行为。 2、投诉:武汉 甘先生 我在某房地产开发商那里购房,这家开发商最初是按照毛坯房进行备案销售。可是真当我确定购房,交完定金的时候,却遭遇了精装双合同捆绑销售,他们说如果我不签这双份合同,定金就不退。另外精装修费用20到30万,所用精装修成本不到5万,装修材料差,质量问题是主要矛盾。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捆绑销售“精装修”,强迫消费者签完买房合同后再签署一个“精装修”的合同。消费者除了要支付正常的房价外,还得额外付装修费。这笔费用有时高达几十万元,但是装修质量极差,根本不值这么多钱。如果不接受开发商“双合同”的规则,消费者就有可能无法顺利购房,甚至连退房款都不行,双合同似乎成为了如今购买“精装修”房子时的潜规则。 3、投诉:天津 刘先生 我于2016年购得某房产项目的住房,交付标准是精装修住房。交房时开发商要求先签验收单并交齐相关费用,才能领钥匙验房。领了钥匙后,发现屋里墙面多处开裂、明显被水泡过,门背面有明显大洞等50多项问题点。找他们维修,一年多过去了也是修修停停。我多次找开发商未果,最后他们甚至扬言,你走法律途径,告你也告不赢。 来自消费者的声音:“应该是咱先验房,验房没问题签字。他们是你只有签字,默许了收房才能验房,才可能有师傅拿着钥匙给你开门,才能进去看里面。这不就是霸王条款吗?一进去一看,屋里整个都给泡了、门上大窟窿老大。我们的房下来到现在都没入住,然后就说你们可以起诉去。很多户都是这种情况。” 房屋验收时,开发商应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竣工验收备案表》等材料,并且由业主对房子的质量进行查验。然而在3·15晚会收到的投诉中,不提供相关资料、不给钥匙验房,就要求缴费签字、进行收房的做法,似乎已经成了一些开发商的惯例。这样的收房程序形同虚设,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投诉:北京 路先生 2018年底我去收房,开发商要求先签订面积认定书、交全公共维修基金和物业费后,才给办交房手续。这些费用全部是根据房屋面积的大小收取的费用,但我实际测量后,发现少了6-7平方米。找开发商理论,开发商态度很蛮横,不予理睬,甚至说不满意就可以退房。  现在人们对房子的需求日渐增加,一些开发商竟在房屋面积上玩起了小把戏,被消费者拆穿后还一副肆无忌惮的样子。这样的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与“霸王条款”没有差别。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合同未作约定的面积误差,按以下原则处理:(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的,据实结算房价款;(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 面对如此多防不胜防的陷阱,消费者在购房时,应保留所有购房资料:包括楼盘销售宣传页、房屋户型图、房屋认购书、已付款财务收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原件、补充协议书、贷款合同书、相关资质文件的复印件等。以备后期办理交房手续时使用和确认,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详情]

专家:打击跨境电信诈骗案困难重重 要时刻注意防范
专家:打击跨境电信诈骗案困难重重 要时刻注意防范

   各种各样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很大损失。央视财经3·15邀请两名一线公安干警,讲述电信诈骗如何攻破,以及破案过程的惊心动魄!同时揭秘大型跨境电信诈骗案的作案手法等。 专家表示,许多骗子身处国外对大陆和台湾的同胞进行诈骗,罪犯窝藏点在当地或是合法场所,境外打击诈骗罪犯非常困难。 此外,电信诈骗不仅要打击,还需要防范。要做到拦截和阻断:有关机构和三大运营商加大打击力度,要让老百姓接不到诈骗电话,同时也要树立防范意识。 专家称,打击诈骗案的源头是在“防”上面,要讲源头治理,“两卡治理”——银行卡和电话卡。同时也要提醒各位留学生和国内人民,电信诈骗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一定要时刻注意防范。[详情]

反诈骗专家权威解读网购刷单骗局:为赚5块赔了近万
反诈骗专家权威解读网购刷单骗局:为赚5块赔了近万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频出、众多老百姓掉入陷阱,不法分子不断翻新犯罪手法,紧跟社会热点,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那么高发的电信诈骗案背后手法有何玄机?央视财经3·15特邀两名反诈骗专家权威解读各种作案手法,传授大家反诈骗攻略。 专家解读刷单诈骗套路,首先第一单小额,让受害者赚5元。第二单开始,需要完成3个订单,一个订单成本比一个大,受害人为了拿回前面投入的钱,往往越陷越深。最后,骗子直接拉黑受害人。 宣传口号:低成本,高回报,当天结算,躺在家里赚钱。 针对目标:涉世未深大学生。[详情]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今日发布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今日发布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发布会现场图李颖摄 中新网北京1月25日电 (李颖)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评选的“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于25日在北京揭晓,这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分别是: 1、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受到最严厉处罚 2、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 3、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 4、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挑战安全底线 5、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 6、农村里的山寨货 7、“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 8、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 9、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 10、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裸奔” 据了解,这些案例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们都具有典型性,例如: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等,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契约精神,加重了社会诚信危机,更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同时也反映出不法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手法的隐蔽性,更折射出市场监管上存在的漏洞。 其次,这些案例具有相当的危害性。例如: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农村里的山寨货等。他们在消费领域造成的危害范围广、影响大,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同时,这些案例也具有普遍性,这些事件的受害人是众多普通消费者,他们被侵害的手段和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普遍代表性。例如: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等,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或者采用虚假宣传,或者进行成本转嫁,让广大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这一类案件涉及面广、危害大,社会影响也极为恶劣。 “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新时代每个人的“刚需”。互联网时代下消费品质和消费方式的升级,一方面带动了产业的升级。另一方面也让新的消费侵害、欺诈行为更为隐蔽,手段、途径更为多样。同时一些旧有的欺诈侵害行为,也有了新的变种,这些都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完)[详情]

3·15权威发布!刚刚"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揭晓
3·15权威发布!刚刚

  3·15权威发布!刚刚,“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揭晓→ 已经过去的2018, 是什么样的事件威胁着你和家人的健康,让你痛彻心扉、欲哭无泪? 是什么样的消费暗藏套路、设置陷阱,让你信息泄露、资产流失? 是什么样的服务表面光鲜、内里肮脏,让你瞠目结舌、信任危机? 2019年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评选的“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面向全社会发布。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分别是: 1、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受到最严厉处罚 2、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 3、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 4、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挑战安全底线 5、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 6、农村里的山寨货 7、“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 8、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 9、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 10、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裸奔”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始末 1、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受到最严厉处罚 事件: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过程中,有的批次混入了过期原液、部分批次不如实填写生产日期和批号。有关部门在调查中还发现,长春长生公司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65万余支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问题,并且已经销往山东、河北、重庆等地。一时间,疫苗用药安全问题得到社会空前关注,监管机构也随之对不法企业出以重拳,加大了处罚力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吊销长春长生公司药品生产许可证,并罚没款91亿元;深交所对该公司股票强制退市;公安机关第一时间依法立案侦查,公司董事长高某芳等18名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从主管部门到省市区,多名官员被严肃问责。 评点: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事件,暴露出疫苗生产企业趋利枉法,地方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失职失察,也反映出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各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起草出台,中国首部疫苗法也呼之欲出。药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安全,疫苗安全保障着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此次事件的发生,也充分说明了药品安全的敏感性和严重性。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诚信经营的信念。而政府和监管部门更应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对药品安全问题严厉处置,实现零容忍,用最严厉的法规,守住疫苗安全的底线。 2、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 事件:患癌女童周洋的父亲周二力,在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人员的劝说下,让女儿放弃化疗,转而服用其公司生产的抗癌产品,最终导致年仅6岁的周洋病情恶化而身亡。2019年1月7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罪名,依法刑事拘留了权健公司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16人。 2018年,在权健事件爆发的同时,保健品行业的顽疾持续发酵,屡屡出现保健食品抗癌“神病例”。同样号称“保健帝国”——然健环球也涉嫌传销。该公司号称拥有一款原产地美国的保健“洋果汁”——诺丽果汁,能治疗各种“绝症”。但是然健环球没有任何国内有关保健食品的审批和备案。2018年11月20日,公安机关就然健环球涉嫌传销、商品走私等问题展开调查。 评点:虽然,政府多年来持续加大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但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保健品行业的乱象一直没有彻底根治。仍然有不法企业大肆进行虚假宣传,打着直销旗号进行传销,一次次地逾越法律红线,罔顾消费者权益,误导坑骗消费者,甚至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虚假夸大的保健品广告宣传,执法部门应当绝不姑息。更重要的是,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敢于打破地方和部门利益的藩篱,真正治理保健品行业乱象。对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法经营行为,要与社会公众形成合力,“重打、猛打、真打”,全国一盘棋,一打到底,实现保健品市场的根本性净化。 3、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 事件:近两年,红极一时的共享单车,不断遭遇经营不善问题。运营不足半年的悟空单车退出市场;3Vbike共享单车停运;小蓝车融资4亿后仍然关闭……而随之出现的押金难退问题,在多家共享单车企业被不断上演。从2017年起,小鸣单车、町町单车、酷骑、小蓝单车等多个共享单车企业,屡次被用户投诉无力退还押金。2018年上半年,ofo小黄车的用户也开始无法正常退押金。2018年12月17日,北京市中关村的小黄车办公室总部外,数百名ofo用户排起长队讨要押金。截至2019年1月2日,等待ofo退押金的用户已超千万人。共享单车企业恶性竞争、经营不善,乱象丛生,到最后却由消费者来为之买单。 评点: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经济模式,创业者试错、资本市场博弈都是在探索中所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但这种成本绝不能转嫁给无辜的消费者,让消费者成为最终受害方。从法律上界定,用户才是共享单车押金的所有人。因此,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挪用用户押金,都属于违法行为。创新是中国经济激发活力、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然而,任何创新都不能以侵犯他人权益为代价,都离不开健康的制度环境和经营规范。 4、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挑战安全底线 事件:2018年8月24日,浙江乐清女孩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途中,遭司机奸杀。这是继2018年5月份郑州空姐遇害后,滴滴出行平台发生的又一起严重安全事件。两起命案相继发生,把滴滴出行及旗下的顺风车业务推上风口浪尖,其运营理念与管理方式遭到舆论诟病。 作为网约车的巨头,滴滴的成长一直伴随着安全隐患。据统计,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案例,犯罪人员涉及50个司机,53名被害人均为女性。滴滴出行在其发展的6年多时间里,一共收到过2500多份刑事案由裁决书。 评点:滴滴网约车各种恶性案件的发生,不法分子固然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滴滴作为平台方,监管制度的漏洞百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使其也存在重大过失,一再威胁着消费者的出行安全。网约车作为新生事物,不可否认其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可在运营车辆准入、平台监管、安全防范、应急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亟待弥补。毕竟,互联网经济在带来效率的同时,安全才是它排名第一的关键词。 5、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 事件:2018年11月14日晚间,网友在自媒体平台发布视频,曝光了近20家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问题——酒店服务员用从地上捡起的脏毛巾擦拭口杯、洗手盆、坐便器、镜面等,而且无论擦拭什么地方,全程都只用这一块脏毛巾。整个场景令人瞠目。这其中不乏万豪、喜来登、香格里拉、希尔顿等全球知名的五星级酒店。各地涉事酒店陆续发布声明,向消费者道歉,表示已在内部展开彻查。曝光发生第二天,文化和旅游部责成上海、北京、福建、江西、贵州等五省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进行了调查处理,派出督导检查组,赴被曝光旅游饭店进行现场督导检查,上海7家涉事酒店均被给予警告,各被罚款2000元。 评点:清洁卫生和安全舒适是酒店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消费者选择酒店的关键。但这一块脏抹布揭开了五星级酒店华丽的面具,露出肮脏不堪的底色,引爆了公众对整个酒店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些知名五星级酒店缺乏商业道德和诚信理念的行为,无疑颠覆了消费者的认知,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而有关部门事后的处罚,既不能让涉事酒店感受到违规之痛,也不能让消费者满意认可。品牌和口碑的树立,不仅来自于高端豪华的装修,诚信、责任、道德,这些才是服务行业的根本。 6、农村里的山寨货 事件:2018年,央视3·15晚会和多家媒体报道,农村消费市场中,消费品成了“消废品”。农村的货架上经常会出现六禾核桃、旺好牛仔、豆中豆、康帅傅、雷碧等让人哭笑不得的山寨商品。小到食品日用品,大到家用电器,山寨商品和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它们被商家模仿得“惟妙惟肖”,很难辨明真假。而在山寨商标的表象背后,是各种添加剂和防腐剂超标的食品、工业铝做内胆的劣质电饭煲、存在无数安全隐患的电器等等。2018年5月-9月,中消协组织开展全国农村集贸调查发现,155个农村集贸市场中有87个市场存在涉嫌假冒产品,73个市场存在“三无”产品,43个市场存在伪劣产品,27个市场存在过期产品,山寨商品问题突出,山寨商品已经严重危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评点: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信息不畅通、消费维quan意识薄弱等诸多因素,使得农村消费市场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眼中的沃土。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的山寨产品背后,存在着无数健康和安全隐患,严重扰乱农村市场秩序。2018年12月14日,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宣布,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对农村食品市场全面“大扫除”。涤清农村市场环境,清理山寨产品,让农村消费者享受到有品质有保障的生活,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7、“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 事件:2018年3月,一名网友晒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其长期在某网站预订价格在380—400元之间的酒店房间,而用朋友账号查询,同一房间却显示为300元左右。随后,不少网友都纷纷晒出类似的经历,从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再到打车出行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不管是携程、亚马逊,还是滴滴、飞猪,不少知名的互联网平台,都被曝出过这样的大数据杀熟操作。这样的行为,完全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成了互联网企业违背商业伦理的代名词。 评点:大数据本应用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然而,却演变成了“杀熟”的销售工具。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隐私权等正当权益,也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公平诚信的原则。大数据的加工与使用,需要相关机构、法律法规、技术伦理等多方面的约束与监管。 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据法案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从法律层面上,杜绝了“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发生。而在监管执法层面,相关部门也必将为大数据赋予道德和法规的约束。 8、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 事件:2018年,央视和多家媒体曝光了携程、途牛、马蜂窝和同程等多个旅游平台,存在机票高额退改签的问题。尽管国内航空公司有明确的机票退改签规定,但很多互联网机票销售平台,却并未照此收取退改签费用。根据江苏省消保委4月24日发布的《江苏省消费者飞机票退改签情况调查报告》,30.7%的消费者遇到过提前很多天改签,但仍被收取高额改签费用的情况;23.5%的消费者有过退票费用比机票价格高的经历。其中最高的一例退票费,竟然是机票价格的3倍;特价机票基本不退不换,或者只退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 评点:退改签费用是一种类似违约金性质的补偿费用。乘客临时退改签机票,可能会对航空公司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旅游平台提供机票退改签服务的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也合情合理,但其金额应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利用垄断的强势地位、信息的不对等,出台霸王条款,是对消费者平等权利的侵夺和伤害。 9、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 事件: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预付式消费从传统的美容、美发、健身、餐饮等行业扩展到线上的用车、教育培训、租房市场、娱乐、生活服务等领域。2018年,预付式消费领域也成为消费维quan的新难题。5月起,“租金贷”“装修贷”问题,被频频曝出,一些长租公寓公司、互联网装修平台发生资金链断裂,经营者跑路,导致租户无房可租,装修合同无法履行,而消费者却仍需偿还贷款。10月,多家英语培训机构被指通过提供课程贷款服务,让学员背上几千到十几万不等的“培训贷”。国际知名的英语培训品牌,华尔街英语,就曾被曝光有学员背负17万学费贷,学员走上了艰难的维quan之路。 评点:预付式消费群体纠纷频发,已经成为当前消费者投诉与权益保护的重点。预付式消费在中国能够快速发展,与法治社会的建设、契约精神的深入人心分不开。它是法制、诚信下的产物。然而,预付式消费变成了“肉包zi打狗有去无回”,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契约精神,加重了社会诚信危机,更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社会信用的建立,需要在一步步监管中落实,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是对行业成长的负责,也是对诚信原则的遵循。 10、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裸奔” 事件:2018年,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网站、酒店、快递公司等都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2018年6月13日,视频网站AcFun对外宣称900万条用户数据外泄;6月16日,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的195万条用户求职简历泄露;6月19日,圆通快递10亿条快递数据被售卖;7月18日,顺丰快递3亿用户数据被兜售;8月28日,5亿条华住旗下酒店客户开房数据被出售;9月10日,万豪集团5亿名客人的信息被泄露。出售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一条公开的黑色产业链,本应该被保护的个人信息,却成了公开兜售的商品,公众在互联网世界里形同“裸奔”。 评点:2018年9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数据安全法》被列入第一类项目,有望使个人信息保护早日进入法制化轨道。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和法律意义都在提升。面对利益的冲击,更需要筑牢法律的防火墙。让企业高度重视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职能部门加强对市场、行业的监督管理,司法机关严厉惩处违法行为,为公民隐私穿上“保护衣”。[详情]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发布:权健及ofo等上榜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发布:权健及ofo等上榜

  中国网财经1月25日讯(记者 段思琦)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评选的“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 在今天揭晓。 1、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受到最严厉处罚 事件: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过程中,有的批次混入了过期原液、部分批次不如实填写生产日期和批号。有关部门在调查中还发现,长春长生公司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65万余支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问题,并且已经销往山东、河北、重庆等地。一时间,疫苗用药安全问题得到社会空前关注,监管机构也随之对不法企业出以重拳,加大了处罚力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吊销长春长生公司药品生产许可证,并罚没款91亿元;深交所对该公司股票强制退市;公安机关第一时间依法立案侦查,公司董事长高某芳等18名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从主管部门到省市区,多名官员被严肃问责。 评点: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事件,暴露出疫苗生产企业趋利枉法,地方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失职失察,也反映出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各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起草出台,中国首部疫苗法也呼之欲出。药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安全,疫苗安全保障着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此次事件的发生,也充分说明了药品安全的敏感性和严重性。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诚信经营的信念。而政府和监管部门更应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对药品安全问题严厉处置,实现零容忍,用最严厉的法规,守住疫苗安全的底线。 2、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 事件:患癌女童周洋的父亲周二力,在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人员的劝说下,让女儿放弃化疗,转而服用其公司生产的抗癌产品,最终导致年仅6岁的周洋病情恶化而身亡。2019年1月7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罪名,依法刑事拘留了权健公司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16人。 2018年,在权健事件爆发的同时,保健品行业的顽疾持续发酵,屡屡出现保健食品抗癌“神病例”。同样号称“保健帝国”——然健环球也涉嫌传销。该公司号称拥有一款原产地美国的保健“洋果汁”——诺丽果汁,能治疗各种“绝症”。但是然健环球没有任何国内有关保健食品的审批和备案。2018年11月20日,公安机关就然健环球涉嫌传销、商品走私等问题展开调查。 评点:虽然,政府多年来持续加大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但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保健品行业的乱象一直没有彻底根治。仍然有不法企业大肆进行虚假宣传,打着直销旗号进行传销,一次次地逾越法律红线,罔顾消费者权益,误导坑骗消费者,甚至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虚假夸大的保健品广告宣传,执法部门应当绝不姑息。更重要的是,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敢于打破地方和部门利益的藩篱,真正治理保健品行业乱象。对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法经营行为,要与社会公众形成合力,“重打、猛打、真打”,全国一盘棋,一打到底,实现保健品市场的根本性净化。 3、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 事件:近两年,红极一时的共享单车,不断遭遇经营不善问题。运营不足半年的悟空单车退出市场;3Vbike共享单车停运;小蓝车融资4亿后仍然关闭……而随之出现的押金难退问题,在多家共享单车企业被不断上演。从2017年起,小鸣单车、町町单车、酷骑、小蓝单车等多个共享单车企业,屡次被用户投诉无力退还押金。2018年上半年,ofo小黄车的用户也开始无法正常退押金。2018年12月17日,北京市中关村的小黄车办公室总部外,数百名ofo用户排起长队讨要押金。截至2019年1月2日,等待ofo退押金的用户已超千万人。共享单车企业恶性竞争、经营不善,乱象丛生,到最后却由消费者来为之买单。 评点: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经济模式,创业者试错、资本市场博弈都是在探索中所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但这种成本绝不能转嫁给无辜的消费者,让消费者成为最终受害方。从法律上界定,用户才是共享单车押金的所有人。因此,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挪用用户押金,都属于违法行为。创新是中国经济激发活力、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然而,任何创新都不能以侵犯他人权益为代价,都离不开健康的制度环境和经营规范。 4、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挑战安全底线 事件:2018年8月24日,浙江乐清女孩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途中,遭司机奸杀。这是继2018年5月份郑州空姐遇害后,滴滴出行平台发生的又一起严重安全事件。两起命案相继发生,把滴滴出行及旗下的顺风车业务推上风口浪尖,其运营理念与管理方式遭到舆论诟病。 作为网约车的巨头,滴滴的成长一直伴随着安全隐患。据统计,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案例,犯罪人员涉及50个司机,53名被害人均为女性。滴滴出行在其发展的6年多时间里,一共收到过2500多份刑事案由裁决书。 评点:滴滴网约车各种恶性案件的发生,不法分子固然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滴滴作为平台方,监管制度的漏洞百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使其也存在重大过失,一再威胁着消费者的出行安全。网约车作为新生事物,不可否认其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可在运营车辆准入、平台监管、安全防范、应急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亟待弥补。毕竟,互联网经济在带来效率的同时,安全才是它排名第一的关键词。 5、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 事件:2018年11月14日晚间,网友在自媒体平台发布视频,曝光了近20家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问题——酒店服务员用从地上捡起的脏毛巾擦拭口杯、洗手盆、坐便器、镜面等,而且无论擦拭什么地方,全程都只用这一块脏毛巾。整个场景令人瞠目。这其中不乏万豪、喜来登、香格里拉、希尔顿等全球知名的五星级酒店。各地涉事酒店陆续发布声明,向消费者道歉,表示已在内部展开彻查。曝光发生第二天,文化和旅游部责成上海、北京、福建、江西、贵州等五省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进行了调查处理,派出督导检查组,赴被曝光旅游饭店进行现场督导检查,上海7家涉事酒店均被给予警告,各被罚款2000元。 评点:清洁卫生和安全舒适是酒店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消费者选择酒店的关键。但这一块脏抹布揭开了五星级酒店华丽的面具,露出肮脏不堪的底色,引爆了公众对整个酒店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些知名五星级酒店缺乏商业道德和诚信理念的行为,无疑颠覆了消费者的认知,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而有关部门事后的处罚,既不能让涉事酒店感受到违规之痛,也不能让消费者满意认可。品牌和口碑的树立,不仅来自于高端豪华的装修,诚信、责任、道德,这些才是服务行业的根本。 6、农村里的山寨货 事件:2018年,央视3·15晚会和多家媒体报道,农村消费市场中,消费品成了消废品。农村的货架上经常会出现六禾核桃、旺好牛仔、豆中豆、康帅傅、雷碧等让人哭笑不得的山寨商品。小到食品日用品,大到家用电器,山寨商品和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它们被商家模仿得“惟妙惟肖”,很难辨明真假。而在山寨商标的表象背后,是各种添加剂和防腐剂超标的食品、工业铝做内胆的劣质电饭煲、存在无数安全隐患的电器等等。2018年5月-9月,中消协组织开展全国农村集贸调查发现,155个农村集贸市场中有87个市场存在涉嫌假冒产品,73个市场存在“三无”产品,43个市场存在伪劣产品,27个市场存在过期产品,山寨商品问题突出,山寨商品已经严重危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评点: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信息不畅通、消费维权意识薄弱等诸多因素,使得农村消费市场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眼中的沃土。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的山寨产品背后,存在着无数健康和安全隐患,严重扰乱农村市场秩序。2018年12月14日,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宣布,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对农村食品市场全面“大扫除”。涤清农村市场环境,清理山寨产品,让农村消费者享受到有品质有保障的生活,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7、“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 事件:2018年3月,一名网友晒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其长期在某网站预订价格在380—400元之间的酒店房间,而用朋友账号查询,同一房间却显示为300元左右。随后,不少网友都纷纷晒出类似的经历,从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再到打车出行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不管是携程、亚马逊,还是滴滴、飞猪,不少知名的互联网平台,都被曝出过这样的大数据杀熟操作。这样的行为,完全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成了互联网企业违背商业伦理的代名词。 评点:大数据本应用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然而,却演变成了“杀熟”的销售工具。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隐私权等正当权益,也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公平诚信的原则。大数据的加工与使用,需要相关机构、法律法规、技术伦理等多方面的约束与监管。 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据法案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从法律层面上,杜绝了“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发生。而在监管执法层面,相关部门也必将为大数据赋予道德和法规的约束。 8、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 事件:2018年,央视和多家媒体曝光了携程、途牛、马蜂窝和同程等多个旅游平台,存在机票高额退改签的问题。尽管国内航空公司有明确的机票退改签规定,但很多互联网机票销售平台,却并未照此收取退改签费用。根据江苏省消保委4月24日发布的《江苏省消费者飞机票退改签情况调查报告》,30.7%的消费者遇到过提前很多天改签,但仍被收取高额改签费用的情况;23.5%的消费者有过退票费用比机票价格高的经历。其中最高的一例退票费,竟然是机票价格的3倍;特价机票基本不退不换,或者只退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 评点:退改签费用是一种类似违约金性质的补偿费用。乘客临时退改签机票,可能会对航空公司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旅游平台提供机票退改签服务的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也合情合理,但其金额应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利用垄断的强势地位、信息的不对等,出台霸王条款,是对消费者平等权利的侵夺和伤害。 9、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 事件: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预付式消费从传统的美容、美发、健身、餐饮等行业扩展到线上的用车、教育培训、租房市场、娱乐、生活服务等领域。2018年,预付式消费领域也成为消费维权的新难题。5月起,“租金贷”、“装修贷”问题,被频频曝出,一些长租公寓公司、互联网装修平台发生资金链断裂,经营者跑路,导致租户无房可租,装修合同无法履行,而消费者却仍需偿还贷款。10月,多家英语培训机构被指通过提供课程贷款服务,让学员背上几千到十几万不等的 “培训贷”。国际知名的英语培训品牌,华尔街英语,就曾被曝光有学员背负17万学费贷,学员走上了艰难的维权之路。 评点:预付式消费群体纠纷频发,已经成为当前消费者投诉与权益保护的重点。预付式消费在中国能够快速发展,与法治社会的建设、契约精神的深入人心分不开。它是法制、诚信下的产物。然而,预付式消费变成了“有去无回”,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契约精神,加重了社会诚信危机,更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社会信用的建立,需要在一步步监管中落实,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是对行业成长的负责,也是对诚信原则的遵循。 10、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 “裸奔” 事件:2018年,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网站、酒店、快递公司等都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2018年6月13日,视频网站AcFun对外宣称900万条用户数据外泄;6月16日,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的195万条用户求职简历泄露; 6月19日,圆通快递10亿条快递数据被售卖;7月18日,顺丰快递3亿用户数据被兜售; 8月28日,5亿条华住旗下酒店客户开房数据被出售;9月10日,万豪集团5亿名客人的信息被泄露。出售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一条公开的黑色产业链,本应该被保护的个人信息,却成了公开兜售的商品,公众在互联网世界里形同“裸奔”。 评点:2018年9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数据安全法》被列入第一类项目,有望使个人信息保护早日进入法制化轨道。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和法律意义都在提升。面对利益的冲击,更需要筑牢法律的防火墙。让企业高度重视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职能部门加强对市场、行业的监督管理,司法机关严厉惩处违法行为,为公民隐私穿上“保护衣”。 本次评选所涉及的事件和案例,是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侦办起诉大量的消费侵权案件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受理的数十万件投诉案件中梳理评选出来的,入选的案例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首先、它们都具有典型性,例如: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等,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契约精神,加重了社会诚信危机,更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同时也反映出不法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手法的隐蔽性,更折射出市场监管上存在的漏洞。 其次,这些案例具有相当的危害性。例如: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农村里的山寨货等。他们在消费领域造成的危害范围广、影响大,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同时,我们选择的案例也具有普遍性,这些事件的受害人是众多普通消费者,他们被侵害的手段和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普遍代表性。例如: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等,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或者采用虚假宣传,或者进行成本转嫁,让广大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这一类案件涉及面广、危害大,社会影响也极为恶劣。 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各种新型商业模式和消费业态层出不穷,我们这次在评审入选案例的时候,还考虑到一定的前瞻性。例如: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引挑战安全底线;“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 “裸奔”等,就是把目光瞄准了那些手段更隐蔽、社会危害更严重的新型侵权行为,提醒相关的法律和监管能跟上这些变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新时代每个人的“刚需”。互联网时代下消费品质和消费方式的升级,一方面带动了产业的升级。另一方面也让新的消费侵害、欺诈行为更为隐蔽,手段、途径更为多样。同时一些旧有的欺诈侵害行为,也有了新的变种,这些都让我们的消费者防不胜防。 我们之所以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就是为了分析新形势下消费欺诈的特点,畅通维护消费权益的途径,让我们的市场监管部门更好地承担起应有责任,让广大消费者能高质量、高效率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发布会现场还公布了2019年的3·15晚会的主题——“共治共享 放心消费”。[详情]

十大消费侵权事件: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上榜
十大消费侵权事件: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上榜

   新浪财经讯 1月25日下午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上榜。 事件:2018年,央视和多家媒体曝光了携程、途牛、马蜂窝和同程等多个旅游平台,存在机票高额退改签的问题。尽管国内航空公司有明确的机票退改签规定,但很多互联网机票销售平台,却并未照此收取退改签费用。根据江苏省消保委4月24日发布的《江苏省消费者飞机票退改签情况调查报告》,30.7%的消费者遇到过提前很多天改签,但仍被收取高额改签费用的情况;23.5%的消费者有过退票费用比机票价格高的经历。其中最高的一例退票费,竟然是机票价格的3倍;特价机票基本不退不换,或者只退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 评点:退改签费用是一种类似违约金性质的补偿费用。乘客临时退改签机票,可能会对航空公司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旅游平台提供机票退改签服务的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也合情合理,但其金额应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利用垄断的强势地位、信息的不对等,出台霸王条款,是对消费者平等权利的侵夺和伤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从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侦办起诉的大量消费侵权案件、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受理的数十万件投诉和代理的案件中,仔细筛选、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这也是央视315晚会创办28年来,第一次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详情]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酒店卫生乱象问题上榜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酒店卫生乱象问题上榜

   新浪财经讯 1月25日下午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酒店卫生乱象问题上榜。 事件:2018年11月14日晚间,网友在自媒体平台发布视频,曝光了近20家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问题——酒店服务员用从地上捡起的脏毛巾擦拭口杯、洗手盆、坐便器、镜面等,而且无论擦拭什么地方,全程都只用这一块脏毛巾。整个场景令人瞠目。这其中不乏万豪、喜来登、香格里拉、希尔顿等全球知名的五星级酒店。各地涉事酒店陆续发布声明,向消费者道歉,表示已在内部展开彻查。曝光发生第二天,文化和旅游部责成上海、北京、福建、江西、贵州等五省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进行了调查处理,派出督导检查组,赴被曝光旅游饭店进行现场督导检查,上海7家涉事酒店均被给予警告,各被罚款2000元。 评点:清洁卫生和安全舒适是酒店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消费者选择酒店的关键。但这一块脏抹布揭开了五星级酒店华丽的面具,露出肮脏不堪的底色,引爆了公众对整个酒店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些知名五星级酒店缺乏商业道德和诚信理念的行为,无疑颠覆了消费者的认知,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而有关部门事后的处罚,既不能让涉事酒店感受到违规之痛,也不能让消费者满意认可。品牌和口碑的树立,不仅来自于高端豪华的装修,诚信、责任、道德,这些才是服务行业的根本。[详情]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上榜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上榜

   新浪财经讯 1月25日下午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上榜。 事件: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预付式消费从传统的美容、美发、健身、餐饮等行业扩展到线上的用车、教育培训、租房市场、娱乐、生活服务等领域。2018年,预付式消费领域也成为消费维权的新难题。5月起,“租金贷”、“装修贷”问题,被频频曝出,一些长租公寓公司、互联网装修平台发生资金链断裂,经营者跑路,导致租户无房可租,装修合同无法履行,而消费者却仍需偿还贷款。10月,多家英语培训机构被指通过提供课程贷款服务,让学员背上几千到十几万不等的 “培训贷”。国际知名的英语培训品牌,华尔街英语,就曾被曝光有学员背负17万学费贷,学员走上了艰难的维权之路。 评点:预付式消费群体纠纷频发,已经成为当前消费者投诉与权益保护的重点。预付式消费在中国能够快速发展,与法治社会的建设、契约精神的深入人心分不开。它是法制、诚信下的产物。然而,预付式消费变成了“肉包zi打狗有去无回”,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契约精神,加重了社会诚信危机,更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社会信用的建立,需要在一步步监管中落实,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是对行业成长的负责,也是对诚信原则的遵循。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从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侦办起诉的大量消费侵权案件、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受理的数十万件投诉和代理的案件中,仔细筛选、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这也是央视315晚会创办28年来,第一次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详情]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发布 长生权健ofo滴滴等上榜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发布 长生权健ofo滴滴等上榜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 今日发布 2019年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评选的“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揭晓。分别是: 1、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受到最严厉处罚 2、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 3、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 4、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挑战安全底线 5、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 6、农村里的山寨货 7、“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 8、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 9、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 10、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 “裸奔” 本次评选所涉及的事件和案例,是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侦办起诉大量的消费侵权案件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受理的数十万件投诉案件中梳理评选出来的,入选的案例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首先,它们都具有典型性,例如: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等,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契约精神,加重了社会诚信危机,更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同时也反映出不法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手法的隐蔽性,更折射出市场监管上存在的漏洞。 其次,这些案例具有相当的危害性。例如: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农村里的山寨货等。他们在消费领域造成的危害范围广、影响大,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同时,我们选择的案例也具有普遍性,这些事件的受害人是众多普通消费者,他们被侵害的手段和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普遍代表性。例如: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等,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或者采用虚假宣传,或者进行成本转嫁,让广大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这一类案件涉及面广、危害大,社会影响也极为恶劣。 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各种新型商业模式和消费业态层出不穷,我们这次在评审入选案例的时候,还考虑到一定的前瞻性。例如: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引挑战安全底线;“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 “裸奔”等,就是把目光瞄准了那些手段更隐蔽、社会危害更严重的新型侵权行为,提醒相关的法律和监管能跟上这些变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新时代每个人的“刚需”。互联网时代下消费品质和消费方式的升级,一方面带动了产业的升级。另一方面也让新的消费侵害、欺诈行为更为隐蔽,手段、途径更为多样。同时一些旧有的欺诈侵害行为,也有了新的变种,这些都让我们的消费者防不胜防。 我们之所以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就是为了分析新形势下消费欺诈的特点,畅通维护消费权益的途径,让我们的市场监管部门更好地承担起应有责任,让广大消费者能高质量、高效率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发布会现场还公布了2019年的3·15晚会的主题——“共治共享 放心消费”。[详情]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多平台大数据杀熟上榜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多平台大数据杀熟上榜

   新浪财经讯 1月25日下午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上榜。 事件:2018年3月,一名网友晒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其长期在某网站预订价格在380—400元之间的酒店房间,而用朋友账号查询,同一房间却显示为300元左右。随后,不少网友都纷纷晒出类似的经历,从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再到打车出行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不管是携程、亚马逊,还是滴滴、飞猪,不少知名的互联网平台,都被曝出过这样的大数据杀熟操作。这样的行为,完全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成了互联网企业违背商业伦理的代名词。 评点:大数据本应用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然而,却演变成了“杀熟”的销售工具。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隐私权等正当权益,也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公平诚信的原则。大数据的加工与使用,需要相关机构、法律法规、技术伦理等多方面的约束与监管。 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据法案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从法律层面上,杜绝了“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发生。而在监管执法层面,相关部门也必将为大数据赋予道德和法规的约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从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侦办起诉的大量消费侵权案件、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受理的数十万件投诉和代理的案件中,仔细筛选、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这也是央视315晚会创办28年来,第一次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详情]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出炉:权健滴滴顺风车等上榜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出炉:权健滴滴顺风车等上榜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 出炉:权健、滴滴顺风车等上榜 【环球网1月25日讯】2019年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评选的“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今天揭晓。 1、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受到最严厉处罚 2、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 3、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 4、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挑战安全底线 5、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 6、农村里的山寨货 7、“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 8、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 9、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 10、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 “裸奔” 本次评选所涉及的事件和案例,是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侦办起诉大量的消费侵权案件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受理的数十万件投诉案件中梳理评选出来的,入选的案例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首先、它们都具有典型性,例如: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等,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契约精神,加重了社会诚信危机,更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同时也反映出不法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手法的隐蔽性,更折射出市场监管上存在的漏洞。 其次,这些案例具有相当的危害性。例如: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农村里的山寨货等。他们在消费领域造成的危害范围广、影响大,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同时,我们选择的案例也具有普遍性,这些事件的受害人是众多普通消费者,他们被侵害的手段和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普遍代表性。例如: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等,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或者采用虚假宣传,或者进行成本转嫁,让广大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这一类案件涉及面广、危害大,社会影响也极为恶劣。 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各种新型商业模式和消费业态层出不穷,我们这次在评审入选案例的时候,还考虑到一定的前瞻性。例如: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引挑战安全底线;“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 “裸奔”等,就是把目光瞄准了那些手段更隐蔽、社会危害更严重的新型侵权行为,提醒相关的法律和监管能跟上这些变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新时代每个人的“刚需”。互联网时代下消费品质和消费方式的升级,一方面带动了产业的升级。另一方面也让新的消费侵害、欺诈行为更为隐蔽,手段、途径更为多样。同时一些旧有的欺诈侵害行为,也有了新的变种,这些都让我们的消费者防不胜防。 我们之所以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就是为了分析新形势下消费欺诈的特点,畅通维护消费权益的途径,让我们的市场监管部门更好地承担起应有责任,让广大消费者能高质量、高效率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发布会现场还公布了2019年的3·15晚会的主题——“共治共享 放心消费”。 (本文来自于环球网)[详情]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滴滴顺风车因安全问题上榜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滴滴顺风车因安全问题上榜

   新浪财经讯 1月25日下午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滴滴顺风车因安全问题上榜。 事件:2018年8月24日,浙江乐清女孩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途中,遭司机奸杀。这是继2018年5月份郑州空姐遇害后,滴滴出行平台发生的又一起严重安全事件。两起命案相继发生,把滴滴出行及旗下的顺风车业务推上风口浪尖,其运营理念与管理方式遭到舆论诟病。 作为网约车的巨头,滴滴的成长一直伴随着安全隐患。据统计,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案例,犯罪人员涉及50个司机,53名被害人均为女性。滴滴出行在其发展的6年多时间里,一共收到过2500多份刑事案由裁决书。 评点:滴滴网约车各种恶性案件的发生,不法分子固然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滴滴作为平台方,监管制度的漏洞百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使其也存在重大过失,一再威胁着消费者的出行安全。网约车作为新生事物,不可否认其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可在运营车辆准入、平台监管、安全防范、应急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亟待弥补。毕竟,互联网经济在带来效率的同时,安全才是它排名第一的关键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从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侦办起诉的大量消费侵权案件、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受理的数十万件投诉和代理的案件中,仔细筛选、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这也是央视315晚会创办28年来,第一次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详情]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发布:滴滴ofo权健等上榜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发布:滴滴ofo权健等上榜

  新浪财经讯 1月25日消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评选的“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 ,今天揭晓。 1、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受到最严厉处罚 【专题】 事件: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过程中,有的批次混入了过期原液、部分批次不如实填写生产日期和批号。有关部门在调查中还发现,长春长生公司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65万余支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问题,并且已经销往山东、河北、重庆等地。一时间,疫苗用药安全问题得到社会空前关注,监管机构也随之对不法企业出以重拳,加大了处罚力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吊销长春长生公司药品生产许可证,并罚没款91亿元;深交所对该公司股票强制退市;公安机关第一时间依法立案侦查,公司董事长高某芳等18名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从主管部门到省市区,多名官员被严肃问责。 评点: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事件,暴露出疫苗生产企业趋利枉法,地方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失职失察,也反映出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各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起草出台,中国首部疫苗法也呼之欲出。药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安全,疫苗安全保障着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此次事件的发生,也充分说明了药品安全的敏感性和严重性。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诚信经营的信念。而政府和监管部门更应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对药品安全问题严厉处置,实现零容忍,用最严厉的法规,守住疫苗安全的底线。 2、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 【专题】 事件:患癌女童周洋的父亲周二力,在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人员的劝说下,让女儿放弃化疗,转而服用其公司生产的抗癌产品,最终导致年仅6岁的周洋病情恶化而身亡。2019年1月7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罪名,依法刑事拘留了权健公司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16人。 2018年,在权健事件爆发的同时,保健品行业的顽疾持续发酵,屡屡出现保健食品抗癌“神病例”。同样号称“保健帝国”——然健环球也涉嫌传销。该公司号称拥有一款原产地美国的保健“洋果汁”——诺丽果汁,能治疗各种“绝症”。但是然健环球没有任何国内有关保健食品的审批和备案。2018年11月20日,公安机关就然健环球涉嫌传销、商品走私等问题展开调查。 评点:虽然,政府多年来持续加大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但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保健品行业的乱象一直没有彻底根治。仍然有不法企业大肆进行虚假宣传,打着直销旗号进行传销,一次次地逾越法律红线,罔顾消费者权益,误导坑骗消费者,甚至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虚假夸大的保健品广告宣传,执法部门应当绝不姑息。更重要的是,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敢于打破地方和部门利益的藩篱,真正治理保健品行业乱象。对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法经营行为,要与社会公众形成合力,“重打、猛打、真打”,全国一盘棋,一打到底,实现保健品市场的根本性净化。 3、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 【专题】 事件:近两年,红极一时的共享单车,不断遭遇经营不善问题。运营不足半年的悟空单车退出市场;3Vbike共享单车停运;小蓝车融资4亿后仍然关闭……而随之出现的押金难退问题,在多家共享单车企业被不断上演。从2017年起,小鸣单车、町町单车、酷骑、小蓝单车等多个共享单车企业,屡次被用户投诉无力退还押金。2018年上半年,ofo小黄车的用户也开始无法正常退押金。2018年12月17日,北京市中关村的小黄车办公室总部外,数百名ofo用户排起长队讨要押金。截至2019年1月2日,等待ofo退押金的用户已超千万人。共享单车企业恶性竞争、经营不善,乱象丛生,到最后却由消费者来为之买单。 评点: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经济模式,创业者试错、资本市场博弈都是在探索中所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但这种成本绝不能转嫁给无辜的消费者,让消费者成为最终受害方。从法律上界定,用户才是共享单车押金的所有人。因此,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挪用用户押金,都属于违法行为。创新是中国经济激发活力、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然而,任何创新都不能以侵犯他人权益为代价,都离不开健康的制度环境和经营规范。 4、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挑战安全底线 【专题】 事件:2018年8月24日,浙江乐清女孩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途中,遭司机奸杀。这是继2018年5月份郑州空姐遇害后,滴滴出行平台发生的又一起严重安全事件。两起命案相继发生,把滴滴出行及旗下的顺风车业务推上风口浪尖,其运营理念与管理方式遭到舆论诟病。 作为网约车的巨头,滴滴的成长一直伴随着安全隐患。据统计,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案例,犯罪人员涉及50个司机,53名被害人均为女性。滴滴出行在其发展的6年多时间里,一共收到过2500多份刑事案由裁决书。 评点:滴滴网约车各种恶性案件的发生,不法分子固然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滴滴作为平台方,监管制度的漏洞百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使其也存在重大过失,一再威胁着消费者的出行安全。网约车作为新生事物,不可否认其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可在运营车辆准入、平台监管、安全防范、应急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亟待弥补。毕竟,互联网经济在带来效率的同时,安全才是它排名第一的关键词。 5、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 【专题】 事件:2018年11月14日晚间,网友在自媒体平台发布视频,曝光了近20家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问题——酒店服务员用从地上捡起的脏毛巾擦拭口杯、洗手盆、坐便器、镜面等,而且无论擦拭什么地方,全程都只用这一块脏毛巾。整个场景令人瞠目。这其中不乏万豪、喜来登、香格里拉、希尔顿等全球知名的五星级酒店。各地涉事酒店陆续发布声明,向消费者道歉,表示已在内部展开彻查。曝光发生第二天,文化和旅游部责成上海、北京、福建、江西、贵州等五省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进行了调查处理,派出督导检查组,赴被曝光旅游饭店进行现场督导检查,上海7家涉事酒店均被给予警告,各被罚款2000元。 评点:清洁卫生和安全舒适是酒店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消费者选择酒店的关键。但这一块脏抹布揭开了五星级酒店华丽的面具,露出肮脏不堪的底色,引爆了公众对整个酒店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些知名五星级酒店缺乏商业道德和诚信理念的行为,无疑颠覆了消费者的认知,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而有关部门事后的处罚,既不能让涉事酒店感受到违规之痛,也不能让消费者满意认可。品牌和口碑的树立,不仅来自于高端豪华的装修,诚信、责任、道德,这些才是服务行业的根本。 6、农村里的山寨货 事件:2018年,央视3·15晚会和多家媒体报道,农村消费市场中,消费品成了消废品。农村的货架上经常会出现六禾核桃、旺好牛仔、豆中豆、康帅傅、雷碧等让人哭笑不得的山寨商品。小到食品日用品,大到家用电器,山寨商品和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它们被商家模仿得“惟妙惟肖”,很难辨明真假。而在山寨商标的表象背后,是各种添加剂和防腐剂超标的食品、工业铝做内胆的劣质电饭煲、存在无数安全隐患的电器等等。2018年5月-9月,中消协组织开展全国农村集贸调查发现,155个农村集贸市场中有87个市场存在涉嫌假冒产品,73个市场存在“三无”产品,43个市场存在伪劣产品,27个市场存在过期产品,山寨商品问题突出,山寨商品已经严重危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评点: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信息不畅通、消费维权意识薄弱等诸多因素,使得农村消费市场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眼中的沃土。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的山寨产品背后,存在着无数健康和安全隐患,严重扰乱农村市场秩序。2018年12月14日,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宣布,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对农村食品市场全面“大扫除”。涤清农村市场环境,清理山寨产品,让农村消费者享受到有品质有保障的生活,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7、“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 事件:2018年3月,一名网友晒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其长期在某网站预订价格在380—400元之间的酒店房间,而用朋友账号查询,同一房间却显示为300元左右。随后,不少网友都纷纷晒出类似的经历,从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再到打车出行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不管是携程、亚马逊,还是滴滴、飞猪,不少知名的互联网平台,都被曝出过这样的大数据杀熟操作。这样的行为,完全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成了互联网企业违背商业伦理的代名词。 评点:大数据本应用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然而,却演变成了“杀熟”的销售工具。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隐私权等正当权益,也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公平诚信的原则。大数据的加工与使用,需要相关机构、法律法规、技术伦理等多方面的约束与监管。 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据法案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从法律层面上,杜绝了“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发生。而在监管执法层面,相关部门也必将为大数据赋予道德和法规的约束。 8、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 事件:2018年,央视和多家媒体曝光了携程、途牛、马蜂窝和同程等多个旅游平台,存在机票高额退改签的问题。尽管国内航空公司有明确的机票退改签规定,但很多互联网机票销售平台,却并未照此收取退改签费用。根据江苏省消保委4月24日发布的《江苏省消费者飞机票退改签情况调查报告》,30.7%的消费者遇到过提前很多天改签,但仍被收取高额改签费用的情况;23.5%的消费者有过退票费用比机票价格高的经历。其中最高的一例退票费,竟然是机票价格的3倍;特价机票基本不退不换,或者只退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 评点:退改签费用是一种类似违约金性质的补偿费用。乘客临时退改签机票,可能会对航空公司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旅游平台提供机票退改签服务的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也合情合理,但其金额应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利用垄断的强势地位、信息的不对等,出台霸王条款,是对消费者平等权利的侵夺和伤害。 9、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 事件: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预付式消费从传统的美容、美发、健身、餐饮等行业扩展到线上的用车、教育培训、租房市场、娱乐、生活服务等领域。2018年,预付式消费领域也成为消费维权的新难题。5月起,“租金贷”、“装修贷”问题,被频频曝出,一些长租公寓公司、互联网装修平台发生资金链断裂,经营者跑路,导致租户无房可租,装修合同无法履行,而消费者却仍需偿还贷款。10月,多家英语培训机构被指通过提供课程贷款服务,让学员背上几千到十几万不等的 “培训贷”。国际知名的英语培训品牌,华尔街英语,就曾被曝光有学员背负17万学费贷,学员走上了艰难的维权之路。 评点:预付式消费群体纠纷频发,已经成为当前消费者投诉与权益保护的重点。预付式消费在中国能够快速发展,与法治社会的建设、契约精神的深入人心分不开。它是法制、诚信下的产物。然而,预付式消费变成了“肉包打狗有去无回”,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契约精神,加重了社会诚信危机,更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社会信用的建立,需要在一步步监管中落实,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是对行业成长的负责,也是对诚信原则的遵循。 10、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 “裸奔” 事件:2018年,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网站、酒店、快递公司等都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2018年6月13日,视频网站AcFun对外宣称900万条用户数据外泄;6月16日,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的195万条用户求职简历泄露; 6月19日,圆通快递10亿条快递数据被售卖;7月18日,顺丰快递3亿用户数据被兜售; 8月28日,5亿条华住旗下酒店客户开房数据被出售;9月10日,万豪集团5亿名客人的信息被泄露。出售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一条公开的黑色产业链,本应该被保护的个人信息,却成了公开兜售的商品,公众在互联网世界里形同“裸奔”。 评点:2018年9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数据安全法》被列入第一类项目,有望使个人信息保护早日进入法制化轨道。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和法律意义都在提升。面对利益的冲击,更需要筑牢法律的防火墙。让企业高度重视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职能部门加强对市场、行业的监督管理,司法机关严厉惩处违法行为,为公民隐私穿上“保护衣”。 本次评选所涉及的事件和案例,是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侦办起诉大量的消费侵权案件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受理的数十万件投诉案件中梳理评选出来的,入选的案例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首先、它们都具有典型性,例如: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等,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契约精神,加重了社会诚信危机,更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同时也反映出不法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手法的隐蔽性,更折射出市场监管上存在的漏洞。 其次,这些案例具有相当的危害性。例如: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农村里的山寨货等。他们在消费领域造成的危害范围广、影响大,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同时,我们选择的案例也具有普遍性,这些事件的受害人是众多普通消费者,他们被侵害的手段和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普遍代表性。例如: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等,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或者采用虚假宣传,或者进行成本转嫁,让广大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这一类案件涉及面广、危害大,社会影响也极为恶劣。 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各种新型商业模式和消费业态层出不穷,我们这次在评审入选案例的时候,还考虑到一定的前瞻性。例如: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引挑战安全底线;“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 “裸奔”等,就是把目光瞄准了那些手段更隐蔽、社会危害更严重的新型侵权行为,提醒相关的法律和监管能跟上这些变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新时代每个人的“刚需”。互联网时代下消费品质和消费方式的升级,一方面带动了产业的升级。另一方面也让新的消费侵害、欺诈行为更为隐蔽,手段、途径更为多样。同时一些旧有的欺诈侵害行为,也有了新的变种,这些都让我们的消费者防不胜防。 我们之所以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就是为了分析新形势下消费欺诈的特点,畅通维护消费权益的途径,让我们的市场监管部门更好地承担起应有责任,让广大消费者能高质量、高效率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发布会现场还公布了2019年的3·15晚会的主题——“共治共享 放心消费”。[详情]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ofo小黄车退押金难上榜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ofo小黄车退押金难上榜

   新浪财经讯 1月25日下午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上榜。 事件:近两年,红极一时的共享单车,不断遭遇经营不善问题。运营不足半年的悟空单车退出市场;3Vbike共享单车停运;小蓝车融资4亿后仍然关闭……而随之出现的押金难退问题,在多家共享单车企业被不断上演。从2017年起,小鸣单车、町町单车、酷骑、小蓝单车等多个共享单车企业,屡次被用户投诉无力退还押金。2018年上半年,ofo小黄车的用户也开始无法正常退押金。2018年12月17日,北京市中关村的小黄车办公室总部外,数百名ofo用户排起长队讨要押金。截至2019年1月2日,等待ofo退押金的用户已超千万人。共享单车企业恶性竞争、经营不善,乱象丛生,到最后却由消费者来为之买单。 评点: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经济模式,创业者试错、资本市场博弈都是在探索中所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但这种成本绝不能转嫁给无辜的消费者,让消费者成为最终受害方。从法律上界定,用户才是共享单车押金的所有人。因此,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挪用用户押金,都属于违法行为。创新是中国经济激发活力、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然而,任何创新都不能以侵犯他人权益为代价,都离不开健康的制度环境和经营规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从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侦办起诉的大量消费侵权案件、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受理的数十万件投诉和代理的案件中,仔细筛选、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这也是央视315晚会创办28年来,第一次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详情]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滴滴顺风车、ofo退押金上榜
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滴滴顺风车、ofo退押金上榜

  【3·15晚会重磅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出炉!】已经过去的2018,是什么样的事件威胁着你和家人的健康,让你痛彻心扉、欲哭无泪?是什么样的消费暗藏套路、设置陷阱,让你信息泄露、资产流失?是什么样的服务表面光鲜、内里肮脏,让你瞠目结舌、信任危机?2019年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评选的“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今天揭晓。“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分别是:①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受到最严厉处罚;②权健然健涉嫌传销夸大宣传,保健品行业顽疾整治难;③ofo小黄车退押金难,共享单车经营不善消费者买单;④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挑战安全底线;⑤一块脏抹布揭开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⑥农村里的山寨货;⑦“大数据杀熟”多领域多平台泛滥;⑧网络订机票收取高额退票费;⑨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⑩个人信息被兜售,互联网用户在 “裸奔”。[详情]

央视揭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暴露出监管部门的失职失察
央视揭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暴露出监管部门的失职失察

   新浪财经讯 1月25日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事件受到最严厉处罚上榜。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暴露出疫苗生产企业趋利枉法,地方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失职失察。 事件: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过程中,有的批次混入了过期原液、部分批次不如实填写生产日期和批号。有关部门在调查中还发现,长春长生公司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65万余支百白破疫苗也存在问题,并且已经销往山东、河北、重庆等地。一时间,疫苗用药安全问题得到社会空前关注,监管机构也随之对不法企业出以重拳,加大了处罚力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吊销长春长生公司药品生产许可证,并罚没款91亿元;深交所对该公司股票强制退市;公安机关第一时间依法立案侦查,公司董事长高某芳等18名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从主管部门到省市区,多名官员被严肃问责。 评点: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事件,暴露出疫苗生产企业趋利枉法,地方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失职失察,也反映出疫苗生产流通使用等各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起草出台,中国首部疫苗法也呼之欲出。药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安全,疫苗安全保障着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此次事件的发生,也充分说明了药品安全的敏感性和严重性。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诚信经营的信念。而政府和监管部门更应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对药品安全问题严厉处置,实现零容忍,用最严厉的法规,守住疫苗安全的底线。 [详情]

投诉入口

3·15消费侵权调查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