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行业:产业互联网如何赋能企业

长江商学院甘洁:国内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少 工资偏低
长江商学院甘洁:国内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少 工资偏低

新浪财经|2019年09月03日  15:17
华为董事陶景文:华为在全球获得超过半数5G的应用
华为董事陶景文:华为在全球获得超过半数5G的应用

新浪财经|2019年09月03日  15:28
慧聪集团刘军:创业不出钱都是耍流氓
慧聪集团刘军:创业不出钱都是耍流氓

新浪财经|2019年09月03日  15:43

巅峰对话:让制造业拥抱“智能+”

华为董事:华为做人工智能三个关键词"海量重复高频"
华为董事:华为做人工智能三个关键词"海量重复高频"

新浪财经|2019年09月03日  16:25
慧聪集团刘军:创业的本质是挣到钱活下去
慧聪集团刘军:创业的本质是挣到钱活下去

新浪财经|2019年09月03日  16:32
采芯网宋俊纬:希望用人工智能提供好服务给中小企业
采芯网宋俊纬:希望用人工智能提供好服务给中小企业

新浪财经|2019年09月03日  16:01
微埃智能赵紫州:广义上的AI还要等 现在很初级
微埃智能赵紫州:广义上的AI还要等 现在很初级

新浪财经|2019年09月03日  16:09

产业互联网时代新零售生态如何构建?

田丰:所有的零售不管是第几代拼的都是成本
田丰:所有的零售不管是第几代拼的都是成本

新浪财经|2019年09月03日  19:32
珀莱雅CEO方玉友:技术带来的零售变革
珀莱雅CEO方玉友:技术带来的零售变革

新浪财经|2019年09月03日  19:12
悦会会员王亮:供应链将决定大量的企业生死存亡
悦会会员王亮:供应链将决定大量的企业生死存亡

新浪财经|2019年09月03日  19:27
宋小菜联合创始人张琦:供应链的本质是订单为王
宋小菜联合创始人张琦:供应链的本质是订单为王

新浪财经|2019年09月03日  19:38

最新新闻

长江商学院季波:中国的投资人把钱都送到硅谷去了
长江商学院季波:中国的投资人把钱都送到硅谷去了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长江商学院欧洲首席代表,长江商学院助理院长季波出席并发表演讲。 季波在演讲中表示:今天中国的投资人把钱都送到硅谷去了,人家又不差钱,你把钱送到硅谷去干嘛?但是欧洲有非常好的项目是很多投资人不知道的,我们接触了大量的项目,很多投资人都不知道。 长江商学院欧洲首席代表,长江商学院助理院长季波 以下为演讲实录摘编: 大家看一下欧洲投资生态圈,这是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中国排在第14位,但是排在前20位的国家中有12个是欧洲国家,过去大家总以为创新就是硅谷、美国的事情,但是今天我可以告诉你我在美国生活了15年,欧洲生活了11年,其实欧洲是思想的摇篮,欧洲人的创新是超过美国的。我们没有感觉到是因为欧洲市场相对来讲比较分散、比较小。 全球主要的创业生态圈硅谷还是主要的,但是在欧洲有非常有意思的生态圈,欧洲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历史传承,很多人类古老的思想、人类的哲学和宗教,人类的科技发明,都是由欧洲而来的。 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来看,欧盟总数481,美国加起来才368,所以欧盟在科技的发展方面超越美国,而且美国,而且美国很多科学家都是从欧洲过去的,我们大家知道的很多著名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也是从欧洲过去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欧洲更是思想的摇篮。 我们来看一下欧洲的加速器,英国有很著名的加速器Level 39,它靠近奥林匹克公园,德国柏林也有Factory、Betahaus,那里有4000多个企业家入驻,法国在南部有一家极其重要的科学城Sophia Antipolis,法国还有Station F,Station F是全世界最大的孵化器。 我们大家都以为硅谷很了不起,世界最大的孵化器是在法国,下次如果你有机会可以看一看,在法国巴黎的十三区,传统的中国城。 瑞士有Biopole,这些地方我都经常去,跟企业家对话,他们请我发表各种演讲,像法国的Station F我去过两次,Level 39去过很多次,瑞士的Biopole我今年才刚刚去讲,明年3月份还会再请我过去。 Biopole是瑞士最大的生物科技园,那里汇聚了瑞士最顶尖的科学家,还有瑞士巴塞尔,一些大的制药企业汇集在那里,芬兰有Techcode、Maria 01,挪威有Beta Factory,葡萄牙有Beta-i、UPTEC(北部城市),Startup Braga是很小的地方,我到那里去的时候,当地人都很感动,说你是第一个来我们这里的中国人,很有意思,那边做纳米技术,全球非常领先。 还有很多东欧的没有放,东欧也非常有意思。其实今天很多人蜂拥到硅谷,所以我在长江商学院就推出了一个项目叫启航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新的想法,为什么初创型的企业要去硅谷,而不来中国,我把理念给大家讲一下。 我可以把我的理念给大家讲一下,今天中国的投资人把钱都送到硅谷去了,人家又不差钱,你把钱送到硅谷去干嘛?但是欧洲有非常好的项目是很多投资人不知道的,我们接触了大量的项目,很多投资人都不知道。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法国的Station  F,这个Station  F是2013年的时候法国电信科技界的富豪Xavier收购的,虽然花的钱很少,只有7000万欧元,但是花了很多钱修复它,原来是一个老的火车站,是他的基本数据,就像倒下来的埃菲尔铁塔一样,原来是一个废气的巴黎市中心火车站,今天很多孵化器、众创空间都喜欢盖高楼,喜欢把我们的设施搞的非常高大上,可是我们里面却没有内容,软件跟不上,但是欧洲很多地方,包括柏林都是很老的工厂改造而来的。 所以,对于孵化器来讲,重要的不是设施,而是人,欧洲孵化器永远聚焦于人脸上的笑容、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一起人在那里碰撞出来的火花,而中国很多孵化器往往注重的是设施,而不是人。 他们把这个地方改造下来,后来改造成这个样子,从外观上来讲不是那么高大上,但是翻新了,内部非常适用,很有艺术,法国人比较有情调,有艺术的气质,空间非常明亮、通透,让你感觉很愿意在这个里面工作,用集装箱进行改造,做成一个房间、会议室,比较有新意、废物利用、环保等等,这都是它的概念。 所以,这里面非常透明,比如说大家可以在沙发上坐一坐,然后交流,这是它的咖啡厅,这是绿化的设计,这是最大的餐厅,可以同时容纳4000人用餐。法国总统在它开幕的时候亲自来揭幕,可见从法国政府的角度来讲多么重要。 我去年也被大家邀请过去,全球峰会就站在原来总统那个位置,做了一个主题演讲,我特别讲到了中国。 它的园区分共享区、创意区、修闲区,在附近还有公寓,让入驻的企业、从法国其它地方来的企业家在这里居住,它的房间很小,很小的一个单人床,目的是让你尽量少的待在自己的房间,不要独处,要和其他企业家发生碰撞,因为99%的创新发生在团队当中,不是你一个人苦思冥想得来的。很简单的房间,但是有很多公用设施,来帮助大家火花的碰撞。 有三个项目(创业者项目、奋斗者项目、合伙人项目),搭建的是孵化器上的孵化器,本身是一个孵化器,在这个上面让微软、Facebook等自己在上面搭建孵化器,这是最快搭建孵化器的方法。 如果你做孵化器听了我这个演讲,你明天很容易去做,你的孵化器可以化整为零,由别的人在孵化器基础上建造孵化器,这是他第三个合伙人,但是他有奋斗者和创业者的项目,有很多合作伙伴。 他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人们之所以愿意到这个孵化器来有三个原因: 第一,希望和上千名企业家进行深度相处。 第二,希望从Station  F的知识体系中获益。 第三,希望能参与到Station  F的社交网络当中。 所以,如果你做孵化器,必须深刻的明白来这个孵化器的创客所需要的三个核心点: 第一,需要与其他企业家互动。 第二,需要知识体系。 第三,需要关系网。 所以,我们今天很多众创空间没有做到位,是因为没有明白你的客户到底要什么。 最后看一下欧洲投资的机遇,今天中国的投资人不缺钱,我们有的钱,问题是我们缺好的项目,很多中国投资人是跟风式的投资,我在很多国内峰会上都批评这些投资人,共享单车一来,所有人都投共享单车,管是红的、黑的、黄的、白的,只要是共享就投钱。 后来又来了人工智能,拼命的投,只要是人工智能,一点都不沾边的项目也要叫人工智能,要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这样才能够获得融资。所以,我们是跟风式的,导致了“僧少粥多”的情况。 但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10个国家中,有8个在欧洲,欧洲有一个短板,欧洲的项目虽然很好,但欧洲缺乏资本,同时欧洲缺乏市场,这是他们致命的问题。 在今天会议开始的时候,项兵院长特别讲到,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全球资源整合,全球资源的对接。所以我们启航中国项目为了做到这样的一个目的,今天颠覆性的创新在全球来讲都是非常稀少的。 如果你很难产生颠覆性的创新,你不要怪自己,有时候真的很难。你一旦产生了之后,别人就没有机会了,别人说Uber一来,我们国内马上搞了个滴滴,有了快的、大黄蜂等等很多都来了。 但最后存下来的只有一家,因为这个行业只能容得下一家。阿里巴巴做了电商之后,其他人发现很难做,因为把客户都栓住了、黏住了,所以为什么康奈尔大学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写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你把机遇拿到了,别人就没有了。 所以今天我们需要全球资源整合,能够将颠覆性的创新由0做到100,这是我今天的主题。因为这样的缘故,2017年欧洲初创公司83万家,2018年上半年对欧洲投资金额9倍于北美,这都是很惊人的数据。 美国独角兽的平均收入仅为1.29亿美元,估值却按照收入的46倍计算,美国的独角兽好贵,欧洲独角兽平均收入是3.15亿美元,几乎是美国平均的3倍,但是它的估值是收入的18倍,是美国的1/3。 你投欧洲的企业估值低,比美国硅谷的估值低,因为美国是全世界都去投、找项目,所以你到欧洲,你如果找到好项目其实比美国更好。 瑞士:生命科学、药品及医疗、精密仪器及钟表、农业科技。 荷兰:农业科技、环保、花卉园艺、水管理、生命科学。荷兰人很会做生意,郁金香并不是荷兰当地的花,而是由土耳其来的,它却能够做到全世界单品农业出口最大。荷兰农业的出口额是全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第一大是美国。所以说一个很小的国家能够做的这么极致,荷兰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农业科技的大学,农业科技的公司。 瑞典:信息与通信、生命科学、清洁能源、环保。瑞典的北部有一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科技城,全世界所有的通信公司,包括华为都在那里设分部,瑞典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环保科技公司,垃圾处理厂能够把整个市所有的垃圾都清理掉,还要进口垃圾去处理,所以环保科技到了这个地步。 丹麦:清洁能源、医药工业、航运、节能环保。 芬兰:信息通信、生命科技、森林工业、能源环保。 意大利:3F(时尚、食品、家具)、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医药产业。 德国:精密仪器、医疗器械、汽车及汽车配件、化工制药。 法国:奢侈品、生物科技、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机器人开发。 东欧:IT、区块链、汽车工业、环保科技。 荷兰我不详细讲了,德国很有特色,德国是隐形冠军,他们有很多在山区里面的企业。 给大家讲两个案例,比如说Leonardo Code,这家是芬兰做幼儿教育的企业,2岁-6岁,他们做了40年的教育,现在决定开发成游戏,他们发现小孩子的教育从小需要有4个方面,动手能力、智商、情商、社交能力,于是他们在每个上面开发各种活动做成游戏,让小孩子在玩的过程当中具备了重要的技能。 这家企业是由愤怒的小鸟团队里面的人出来做的,估值很低,非常好的项目。但是中国很少有人知道。 Boson Energy是由瑞典的一位企业家出来做的,能够将垃圾站建在城市当中,打到地底下去,14米深,高温处理使垃圾变成玻璃,中国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光大集团马上盯上它了,非常感兴趣,这些经过了15年的科研做出来的,做这个的企业家已经两次创业成功了,第一家企业卖给了西门子,都是非常可靠的企业。 以色列在全球非常擅长于做从0到1,因为以色列没有市场,所以他们开发技术,完了就把技术卖掉,或者到其它地方商业化,欧洲擅长于0到10,欧洲有一点市场,但是不够大,美国擅长于做从0到80,因为美国市场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中国有个短板,我们不太擅长于做从0到1、从0到10的事情,我们往往喜欢依赖于别人提供技术,所以中国最擅长的是从10到100。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信息是如果你要实现由0到100,最好把欧洲拉进来,所以欧洲的技术+中国资本+中国市场就意味着一个独角兽的诞生,这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独角兽的配方,今天不再是去美国了,而是到欧洲寻找有可能成为独角兽的技术和企业,把它带到中国来。 我们发现这种企业中国投资人一旦把它引到中国来,马上就值钱了,我们也为此开发了一个项目,叫做欧洲投资探索之旅,会在明年的时候推出,会有一家独角兽企业深度访谈,四场大型的投资路演,带领中国投资人去欧洲看项目,100多家优选高科技企业路演,有四国欧洲文化的深入体验,四大顶级名校深度参访,四家标杆企业实地拜访,四家大型的孵化器亲自参观,四位顶级商学院教授,10多个热门行业,1000多个欧洲企业家、投资人,以及政商界的企业家,跟我们对话、互动。 我希望大家看到在特朗普时代,全世界都在混乱当中度过,但是欧洲相对来讲是比较好的着手点,欧洲的项目估值低,但是有巨大的潜力,而且是一个蓝海,没有多少人去看,过去很多投资人都已经去了美国、硅谷,他们习惯于美国、硅谷,但是今天欧洲给我们带来了由0到100的新机遇。 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03日 19:46
宋小菜联合创始人张琦:供应链的本质是订单为王
宋小菜联合创始人张琦:供应链的本质是订单为王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宋小菜联合创始人,长江创创社区校友张琦出席并发表演讲。 宋小菜联合创始人,长江创创社区校友张琦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琦:我们公司叫宋小菜,是一家垂直的蔬菜B2B电商,主要服务对象是农贸商场商贩,对接上游供应链,核心是一家做供应链的公司。 当然我们也很关注新零售。张老师讲的技术一直在改变新零售,相对于老零售、古典零售来讲,19世纪的时候,40年代的火车技术开始出来,所以当时零售的方式就有了邮购,后来有了汽车、冰箱,超级市场就诞生了,再后来有了条形码、扫码枪,像沃尔玛这样能够把消费数据跟库存数据能够结合起来的新零售方式诞生,最近又有了互联网、电商。 从头到尾我们会觉得,整个零售技术推动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把用户的需求能够反应出来的过程。整个新零售数据的应用、获取、感知、分析,最后能够把用户画像画出来的技术,都会帮助新零售往前推进。 因为人生活的态势与消费结构的态势,是很快的去中心化,从流量的去中心化、场域的去中心化、需求的去中心化,所以我个人觉得像AI、数据的获取、应用这块,应该会在未来消费新零售部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本质上是一家供应链公司。刚才张老师5分钟的演讲里面讲到了,目前确实是一个供大于求、结构上供需不匹配的市场,我们做的蔬菜行业就更加严重,因为农业或者蔬菜的信息化程度非常低。 所以实际上,我们在做供应链的过程里面,我们会从几头去抓。第一头是从一上来就想从源头来做供应链,把整个蔬菜从地里种出来到批发商手上的链路缩的最短,我一上来就去找供应链源头。 但最后发现一个问题,到底我们要什么样的蔬菜、品种是描述不清楚的,因为蔬菜是一个很非标的商品,相信有很多商品也是一样的。 讲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最初在做用户地推的时候,我跟着销售一起去地推,推广的很成功。因为用户对新的互联网事物已经开始慢慢接受了,我记得很清楚,有一个零批商是做土豆生意的,我把土豆推荐给他,他买了我们的土豆,第二天凌晨土豆到货了,我说老板土豆怎么样,他说你们的土豆好,你可以继续定,他说我不要了,我说你为什么不要,他说我不要这么好的土豆。 我很奇怪,你为什么不要,他说我是一个做食堂、小饭店生意的商贩,所以需要的是次级的,不是这么精品的土豆。我们聊了快一个小时,你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最后发现需求是可以数据结构化出来的。 所以我们做了一整套的商品化的蔬菜标准,这里面数据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能够把订单很明确的反馈给供应商。除了明确之外,实际还是订单量,因为早期我们做供应链的时候,没有大的订单量,对供应商来讲可能吃饭就可以了。 所以,怎么样把用户的需求明确掉、汇总起来,形成几单,然后我们才去进行供应链的整个过程。所以数据在这个里面,包括了需求的数据,因为我们跑完了几年以后发现用户2B的需求很稳定,所以我们能够预判出对品级数量的要求。 订单量大了以后就会在供应链的地方碰壁,会有很多多样化的需求、品级满足不了,所以要花很大的力气在供应链上面,核心是帮助供应商去解决用户需求的问题。目前我们在上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标准化生产的问题、科学化管理的问题、仓储的问题、物流的问题、金融的问题,后续供应链打造的过程当中是帮助供应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给他提供服务。 所以这是张老师刚才讲的,从用户需求出发,三流合一,怎么去做精细化的过程,这是我自己的一些体验。 我们2B的会员这块儿相对理解比较少,核心的理解,对于会员来讲,他愿意跟我做生意,愿意买我的东西,核心是两个,一是确实够便宜,价格、性价比上的优势,二是服务。 所以实际上我们在做供应链的过程里面,供应链的本质就是订单为王,我手上有订单,我能够按要求生产、定制,降低成本,有新的高效的方式来做。 所以我们现在做的更多的事情是,把在上游供应链上面能够降下来的成本,反馈到用户手上,这是目前在做的,因为这可能是最直接的。 因为传统的生意其实也是一样的,他愿意跟我一起做生意,他一定是信任我,所以我如果给他提供更好的服务,年度会更强。所以后面我们也会考虑给他提供金融等等,目前以他的状态拿不到的社会资源。[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03日 19:38
田丰:所有的零售不管是第几代拼的都是成本
田丰:所有的零售不管是第几代拼的都是成本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商汤产业战略研究院院长,阿里云研究院创始人田丰出席并发表演讲。 商汤产业战略研究院院长,阿里云研究院创始人田丰 以下为演讲实录: 田丰:今天提到了纳米,提到了各种精准化商业,我也认为人工智能确实是实现精准化商业模式的关键,不管是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农业,最终都是针对一个人、一颗作物、一颗苹果树,甚至是一个商品进行数字化孪生的转型,背后是用低成本算法调度海量社会资源,为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成本是最低的,比人去做便宜很多。 田丰:我分享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所有的零售不管是第几代零售拼的都是成本,供应链这块最终也是在压缩成本,我们看到不光是互联网企业,像7-11、沃尔玛都在做无人机送货或者自动驾驶,消费者不会管你是机器人送,还是人送,我要求的就是低成本,多快好省,所以最终还是持续的在优化成本。 第二个观点,产业中台,我们一直在探讨一个企业需要有中台,但是一个产业会不会有中台,刚才方总已经回答了,不断地收集整个供应链的数据,数据收回来之后,我能形成一个特别好的柔性供应链供给情况,前端不管是小批量还是大批量,我最终都可以快速的从网里面找出来资源,因为这张网是共用的,是整个社会来分摊成本。 当然,做的更好的情况下,我可以把这部分数据做成一个服务于同行业的数据平台,给同行业使用。 第三个观点,整个供应链要能够提前预测,比如说双十一的时候,为什么现在双十一改成一周到两周,甚至一个月去做营销呢?你拿了它的红包之后要预付费才能锁定双十一的订单,后面再去排产,所有的生产都是先根据你的实际需求来做的,有了订单才去生产,这个是最好的库存周转方式,而且非常快。 甚至我直接把货提前预制到小区门口,你下单以后我直接给到你,现在两个方向都在做: 第一,通过订单锁定后面的库存。 第二,提前预测好区域,把货先生产出来,甚至连库存都前置掉。[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03日 19:32
悦会会员王亮:供应链将决定大量的企业生死存亡
悦会会员王亮:供应链将决定大量的企业生死存亡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悦会会员Yhouse创始人,长江创创社区校友王亮出席并发表演讲。 悦会会员Yhouse创始人,长江创创社区校友王亮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亮:我是悦会会员的创始人,我觉得老技术的新应用、新技术的新应用会对未来零售行业产生变化,结合我们自己的业务来说,我们是一个线上的会员制公司,在自己的业务中通过三年的经营,在线下覆盖了19个场景的11万家门店VIP会员特权服务,我们把一个非常标准化的线下扫码功能铺设到11万家门店中,让11万家门店能够标准化提供会员权益服务,这是老技术在新领域里进行的应用,未来我们的目标是线下有100万家商家有我们的会员权益。 还有就是新技术的新应用,比如商汤这样的一个公司,AI赋能的能力可能对于我们这样会员制企业来说,会给到消费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推荐有非常多潜在的机会,但是目前这个阶段还在打造大量基础设施,铺设大量的会员权益场景,目前可能AI还没有用到,但是从未来的角度来说,我们已经发现很多用户习惯是可以预测的,甚至于用户习惯可以在预测基础上做开发,这是我们的观点。 我表达几个观点。第一点,因为我们来自于互联网行业,大家都应该非常认可一个道理,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短期可以靠流量红利,但长期一定是靠供应链的能力,所以短期的红利不能改变,一家公司如果没有供应链管理能力,这家公司长期是没有生存能力的。 举个例子,像上海最近的一家美国costco超市进上海,万人空巷,半边就把超市的门给关掉了,所以很多人当时在分析事情的本质,为什么costco古典超市在上海居然半天就把产品卖空,造成上海公安出了大量的人,第二天下午就不能再开了。 核心原因总结下来,costco的供应链非常强,在很多产品的选品上能拿到集市的低价,这个连电商都拿不到,所以导致上海60岁老头老太太到30几岁的人都会去排队,只要那天不上班。所以,核心是供应链对于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 我们是一家做会员权益的公司,目前我们平台上90%以上的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同行,因为我们完全用Costco的模式进行经营,所有的单品毛利基本上是一块钱到两块钱,类似5%以内的毛利,核心收入95%以上来自于会员费。 所以,我们认为在供应链方面能够持续拿到商品的低价,会员会持续性在平台上购买我们的会员产品,本着这样的服务版Costco经营原则,我们在经营我们的供应链。 我们怎么来定义每一家公司自己的供应链做的好呢?我们自己有四个标准:多、快、好、省,这个可能听起来像京东的那个,但是我们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和京东的实体电商领域本质差不多,消费者都是这几个关键的、本能的诉求。 第一,产品要很多,消费者绝对不会因为你只有两三个产品来使用你。 第二,快,比如我们给到消费者的权益功能,如果你让他等两分钟以上,甚至于等一分钟以上,他宁可不要这个优惠,他就会离开,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所有权益在5秒钟之内完成交付,从客户下单那一刻到最后拿到产品、线下门店扫码,所有环节5秒钟之内必须完成。 第三,省,我们自己会员权益公司使命就是帮助消费者省钱,客户一年省2000一定会成为我的重度用户,这个客户可能省了500,从我们内部的角度来说,这个KPI是没有达标的。 第四,好,如果你只跟越来越我年轻人讲便宜,他不一定认可,你要跟他讲这是一个很好的产品,而且便宜,他才会认可,好产品是第一步的。 总结下来,我们对供应链的管理标准就是多、快、好、省,那么怎么样在四个指标上拆解下来落地,能够和技术有关呢?我们发现大量工作一定要做到多、快、好、省,每一件事都离不开技术,包括线下扫码的系统、线上电子核销系统、用户画像体系、用户运营体系,基本上全部都离不开一整套不同技术的组合应用。 第一,供应链将决定大量的企业生死存亡。 第二,大量供应链管理都会运用各种领域的技术进行组合。 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03日 19:27
珀莱雅CEO方玉友:技术带来的零售变革
珀莱雅CEO方玉友:技术带来的零售变革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CEO,长江CEO校友方玉友出席并发表演讲。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CEO,长江CEO校友方玉友 以下为演讲实录: 方玉友:我是做化妆品为女性服务的,我们有线下还有线上的,现在我们叫数据银行,以前投放广告是在电视台投放,广告费投下去,50%的钱浪费掉在哪里都不知道,现在这个时期,作为珀莱雅的化妆品来说是消费画像,现在进准营销,在珀莱雅买过化妆品的,或者接触过我们化妆品的,甚至是我们的竞争品牌类似的消费者,我们从数据银行打包,每次投放的时候比较精准,针对消费者要做小视频投放,还有内容、产品,针对性非常强,我们以前投放广告的时候,比如小红书、微博、微信,投资以后,有一个标准,比如我们投放100块钱能回报只有50,现在如果我们通过精准数据营销、消费者画像,我们投放精准达到300%,投100块可能回报300块。 我们认为通过这样的技术,知道消费者属性以后,我们的投放效率非常高,我们在线下也做了很多测试,因为我们在线下有智慧门店,每天路过我们的门店有多少消费者都能测试出来,路过以后为什么不进店,每天进店率是多少,试用我们的产品,试用以后有没有转化,买了以后客单价多少,我们在线下也做智慧门店,通过摄像头去做,我们在线下做了通过技术解决的数据化分析问题,在这一块我们每天分析为什么不进店、进店以后为什么不使用、使用以后为什么不买、什么样的促销活动他会买。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的效益会大大提升,我认为技术带来的零售变革,以后针对性画像来投放产品、活动和促销更有效,我们未来在这方面投入会越来越大。 我们的化妆品以前有两大问题: 第一,生意好了,马上就会缺货。 第二,货生产太多了,会有很多库存。 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这16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后面通过供应商管理系统,比如每一个产品设计出来的时候,比如它是塑料瓶还是玻璃瓶,是什么喷头的,我们就知道供应商有几台机器、生产能力是多少、质量A级、B级还是C级。 所以,我们一般产品开发出来就知道要和哪几家合作,甚至生产量特别大的产品,我们不和一家合作,有可能和两家、三家合作,因为万一那一家生产不出来我就完蛋了。 一最后我们做的很好,但是前期花了很多时间,花了好几年才输入每个供应商的等级、能力,包括玻璃瓶的模具,到后面一般产品设计好以后,后面就搭一个模型下去,我们有一个采购清单,光化妆品的SKU就有1000多个,分到每个产品零部件差不多有1万个,所以人工记帐根本都出不来,我们有一个物料技术,产品生产出来需要多少的订单,马上就自动出来里面的原料是多少,瓶盖、玻璃瓶、塑料瓶多少一下子就出来了,我们马上通过软件的技术,一导就出来了。 以前人工的话,我们可能花几个月都搞不出来,甚至还不准确,每次不一样,到生产的时候就没有货。所以系统非常重要,我们生产了排单计划,到最后生产出来还有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后到成品计划。 所以我们这套供应链,从供应商源头到设计、到生产、到排单、到原料供应、到成品,一直到发货和代理商,我们现在有400个代理商,每个代理商都有系统管理软件,产品的库存多少量,我们公司的库存多少量,我们来匹对一下。 我们的产品是有周期的,一旦下线,我们要考虑库存量、成品、电商库存、原材料、供应商,系统全部要打通,每年大量的亏,每年有几千万的费用全部浪费掉了,所以我们的系统应该还是不错的。[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03日 19:12
长江商学院张维宁:零售最大问题是用户太容易走了
长江商学院张维宁:零售最大问题是用户太容易走了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长江商学院副教授、长江创创社区学术主任张维宁出席并发表演讲。 长江商学院副教授、长江创创社区学术主任张维宁 以下为演讲实录: 第一个,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很多人都说生意特别难做。最重要的原因是供大于求,好几位教授、嘉宾都说到供大于求。我们应该做供的生意还是做求的生意呢,应该以供为核心,还是以求为核心。 当然,我们很多同学肯定脱口而出的说,当然是以求为核心了,从来都以客户、用户为核心。但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我在很多同学的公司开会的时候,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做什么产品,我们应该赚什么钱,用这样的方式来开始,你不是以用户为核心,肯定是以企业为核心。 所以,在过程里面,我们真正要找到需求、抓住需求,把存量做好,并且能够发现需求,把增量做好。我们在某个细分领域能够做到供不应求。两种可能,要么能真正的以求为核心,要么能真正的找到合适的细分领域。 我们看一下生意怎么做?一个零售的生意无外乎就是这么一个图,上面有一个很大的用户基础,可能仅有一部分人愿意付费,所以我们有一个转化率。 如果我们要把生意做的更大,无外乎有三种可能: 1、把前面的用户基础做大,做增量市场。 2、把转化率做大,做存量市场。 3、把中介做短,做去中介的市场。 所以两个是做需求链,一个是做供应链。其实能赚钱也就无外乎这三种方式。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做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呢?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在EMBA班或者长江的课程里面问同学,你们喜欢做增量市场还是存量市场,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说,我们当然喜欢做增量市场了。 但我们为什么能做增量市场呢,因为我们必须要算一笔账,用户寿命周期价值。用户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获客成本,算完了我们要知道赚钱吗,我们做增量市场赚钱吗,不赚钱有点像资本耍流氓的意思。 在这里面我们发现有三个指标,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这三个指标并不来自于增量市场,而是存量市场。所以结论就是,如果存量市场做不好,我们很难做好增量市场。当我们把增量市场做好了,同时也做大了存量市场,所以是这么一个关系,并不存在于只做增量市场或者只做存量市场。 下面的问题,我们在零售里面所碰到的最大问题是,用户太容易走了,今天在沃尔玛买,明天在家乐福买,后天在永辉买,大后天在大润发买,没任何区别,我今天想在哪儿在哪儿买。 所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提升客户的跃迁成本,可以降低客户的购买随机性,其实是零售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这是需求链端。如何从原来的商品经营,以商品为中心,比如说无论是原来的线下店还是线上店,更重要的是强调如何选货、选品、摆货。 未来必须转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经营逻辑,我更多的要强调,我们在服务谁,我们如何为他们来创造价值,思考应该摆什么样的货,选什么样的品。 最后,我们这样的零售价值是如何来实现,本质上零售是个连接的生意,无外乎就是把需求链、供应链连接在一起,在连接需求链的时候,我们强调的是用户的触达能力,如何能够把规模、效率做到最好。 在供应链方面,我们强调的是品质与成本,我如何能把品质做高,成本降低。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要在供应链方面实现四流合一,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在一个平台上面,用一个语言来最大程度的实现统一,从而实现供应链方面的品质进一步提升与成本进一步降低。 在需求链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一个随机客户,他想进来就进来,今天来了明天就不来的,变成一个我可以导流的客户,最后变成一个只来我们家的用户。 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要实现的是从单次连接到潜度连接到深度连接的用户转变,这种转变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占有用户的时间,他为什么来我们家花这个时间。零售本质也是在做时间的生意,他在我这都不花时间,怎么可能在我这买东西。 所以,内容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可能需要用各种方式,包括短视频、AR、VR的方式来实现用户时间的占有,占有用户时间最后才能占有用户的心智,占有用户心智加上我们所拥有的用户画像,进一步实现用户的复购,这些到最后是在一个数据平台上面实现整合的。 那么可能我们的零售效率,以及用户的低成本、大规模的触达才可能实现。所以在这个关系里面,无论是从供应链走向需求链,还是从需求链走回供应链,无论我们是做B2C还是做C2B,其实最后都要有一个整体的数据打通。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03日 19:01
田丰:不到1亿的中产女性消费能力超越男性
田丰:不到1亿的中产女性消费能力超越男性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商汤产业战略研究院院长,阿里云研究院创始人田丰出席并发表演讲。 田丰在演讲中表示:7亿的女性里面,有不到1亿的中产女性,她们相对来说消费的能力要超越平均水平,甚至超越男性。 商汤产业战略研究院院长,阿里云研究院创始人田丰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变局、微零售> 今天这个演讲有三个关键词: 第一,新中产的市场。 第二,内容和消费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内容到消费、消费到内容有一个闭环,所以内容的社群是一个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增量做的越来越困难的时候做存量,存量归结到会员的营销。 我们看一下新市场,传统的平台企业或者在线互联网,经常会认为是流量,但是当存量市场要深耕的时候,会无限细分的往下细看,消费者的族群从一个亿到1000万、100万,甚至最终能够细分到每一个人,往下细看的时候会有完全不同的需求,所以每年我们从数据里面会看到新的族群,比如今年大家说的最多的是下沉市场、下沉消费,三四五六线城市,甚至包括小镇青年,这部分人口是6.7亿,也是现在各大平台里所谓活跃用户增长的主力人群。 64%的下沉市场消费者都是本科以下的学历,大家在消费的层面上会有完全不同的趋势,比如一二线城市,更多会看得到、付费的知识内容,在快手上美食、风景会比较大,和马斯洛的金字塔是不一样的。 人均消费相对来说月消费2000元,小额的生活类和刚需娱乐这块的支出占比更高,比如饮食、穿衣支出会占一半以上,这个和一二线城市也不同。 生育率相对来说有闲、有时间,注重熟人网络时间的渠道推荐,而且生育率相对较高,这是第一个下沉市场的特点,在下沉市场最重要的是做渠道的信任、相应渠道的布点、供应链布局。 第二个是中国老龄化社会是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期的消费增长点,我记得在一年以前我们还在讲中国老龄化人口是两亿,但是现在增长的非常快,有一个新的统计已经接近4.5亿的人口。 老龄化社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相对偏低,所以我们看到新零售很多新品牌在开发老龄化市场,比如说像多点等等社区、超市类的在做开发。 老龄化社会并不等于消费降级,其实在消费上面有升级,从天猫、淘宝的数据来看,老人也会买GoPro、无人机、高端营养品、保健品,老人时间充裕,现在专门有一些社群的流量入口是老年人,比如说摄影社群、旅游社群等等。而他们又比较注重线下实体店与性价比。 第三个是中国女性消费的升级,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她经济是女字旁的,现在大家还会专门研究细分市场他经济,我今天重点讲女性,7亿的女性里面,有不到1亿的中产女性,她们相对来说消费的能力要超越平均水平,甚至超越男性。 一二线城市以29下为主,三四线城市以30岁以上40岁以下为主体,来做不同的消费,教育、旅游等等。我这边指出三个新兴的族群,但背后通过数据能够不断地细分市场圈子。 第二个,新渠道,新零售直观感受是,大家探讨的是电商与线下的关系,我们会发现O2O没有讲清楚,到底怎么O2O。后面出现了新零售、数据中台,背后也是在讲渠道之间怎么做融合,分佣怎么分,背后数据怎么共享,怎么对统一的用户产生一个更好的个性化供应链服务。 我们再看一下,拿自己举例,以前有时间的时候会去逛天猫、淘宝,看一些好玩的3C数码等等,后来逐渐开始看抖音。今年我特别喜欢看小红书,因为小红书上面的内容质量相当高,而且有很多的指导性,还有一些专业性的图片。 所以,我们总体来分析一下,任何一个品牌如果都做私域流量,我们拿一个方法论,天猫在新零售提出来的方法论。模型配上FAST的指标体系,简单来说先让消费者意识到你的品牌,通过你在短视频、抖音、快手里面的营销来意识。 第二步让他对你感兴趣,通过小红书的KOL、KOC的意见领袖,有观点的消费者来影响,包括大众点评,在全球我们都发现有不同的大众点评、小红书的国外落地模式和商业品牌。 感兴趣之后是最关心的成交转化率,通过天猫、拼多多或者其他电商平台我们都可以做转化。 最后,我们希望每一个交易过的用户都能够成为重度会员,比如说你的消费频次能够提升,客单价能够提升。针对每个阶段不同的提升转化的方法,最终可以算出来每年的双十一或者促销季有多少用户数字化了,有多少用户感兴趣,多少用户成交,甚至多少用户升级成我的会员,或者更多的会员体系。 所以简单来说,现在的渠道是全渠道营销。背后用内容来种草,消费来拔草,会员是养草的方式,每个品牌商都在养自己的草原。 再往下细看,每个品牌都有一个进化论,原来我们都在讲品牌的双十一全年的成交额是多少,也就是我们说的GMV。后面我们更多说的是数字化消费者的资产,从看到你的品牌、意识到你的品牌就已经开始数字化了,端到端掌控需求的一些变化,对企业的销售进行KPI指导。 从源头捋一下怎么种草。拿抖音分析,最近抖音出了一份报告,抖音划分了十大族群,有各种各样门类的视频,时尚类、美容类、健康类、教育类、美食、动漫、游戏、才艺、宠物、旅行、明星,背后有大量内容的创造者。 我们再看一下抖友、抖商的画像,非常有意思,有一些共性和大家不知道的东西,这部分人首先爱玩,有时间,所以我们看一下区域的分布,广东人很爱玩,江浙沪的包邮区也比较爱玩,包括四川爱耍,里面有大量的内容创作者。 所以为什么今天大家在探讨哪吒和《王者荣耀》背后的团队都在四川,有了时间你才会创造更好的IP和内容。我们再看一下,抖音里面大量的创造者是兼职的,这种纯专业的创造者不到一半。 抖音的创造者是斜杠青年,原来有自己的工作,他们创造的内容目前最受欢迎、流量最大的其实是动漫、游戏、才艺、教育、美食、时尚类的流量,我自己也有一个抖音号,我发现也是这样,你发这方面的内容流量会很快。 而且你会发现流量推荐的引擎有几个档次,第一个档次是500,后面的档次是1000,往上还有不同的档次,这都是流量在帮你控制。如果一开始你的流量很好,那它会更多的给你导流,去做分发。 收入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抖音坚持做下来,你的粉丝越多,收入期间就越高,如果你达到100万以上的粉丝,你一个月光靠抖音的收入其实也可以达到4-8万。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你有一个主业的话,这是白色的线,你做去玩抖音,抖音有可能逐渐会超过你主业的收入。 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存量市场是不是饱和了,其实我一直坚定的认为这个市场不会饱和,只要你不断地去看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细分的消费者族群,那么你就会认为这个市场永远有新的机会。 第三个涉及到会员营销,如果有新的机会,我们怎么去做。在方面讲一讲商汤的创新与积累。 第一个,现在所有的消费者都认识某些品牌,但是品牌不认识消费者,有中间商、场景、环节与经销商,品牌商并不知道消费者是谁,自己的东西卖给谁,背后如果我们能在场景层面来用会员识别、视觉是一个低成本的方式,因为每个商店、超市都有摄像头,只要叠加算法就可以做到小成本的提升,尤其对于连锁与网络化的多业态场景可以做会员识别。 会员识别之后,我们都会讲用户的ID是什么,现在的ID有时候是手机,有时候是你的身份证,但实际上大家忘记了最根本的生物ID,你这张脸,不需要带任何的手机就可以在城市里面衣食住行通行无阻。 挡在身份ID之上的会有你的性别、年龄、购物轨迹等等,这其实也可以通过很多视觉来识别出来,你今天是不是开心,你各方面的健康指标,背后是大量的标签,标签会指引厂家开发新产品,给你最恰到好处关键时间点的一些智能推荐,以及营销体系。 最后是会员权益的运营,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会员权益不能给太多,后面的会员体系会赔本,第二也不能给太少,消费者不会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恰到好处的把会员权益给到真正有潜力去做消费升级的这部分潜在的客户与会员身上。 其实在商铺和区域方面的解决方案,我们有大量视频的积累,比如说一个综合型的超市,哪些品类的商品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我可以通过视觉来识别热区、冷区,人流比较密集的就叫热区。 在不同的时间点,可以在冷区上采用打折、促销、送红包,把人流做分散,引流到冷区,提升产品,我也可以针对冷区的选品做汰换,做一定的爆款营销和产品替换。 商汤这样的一个基础方案可以帮你做,既可以识别会员,也可以识别会员和商品之间的关系,以及场景每天的人流量,以及ShoppingMall租金未来的预测,都可以做。 还有一个货损的问题,很多零售商都会有货损,比如在超市里面预防小偷、惯犯,超市里面会有一个黑名单,这个黑名单可以做视频化,当这个人进入场景里时,有会有保安重点跟踪,避免货损。 所以,现在大量的人、货、场数字化之后,真正要去分析的是人、货、场之间的关系,包括零售主、软件开发商等于。 下面看一下未来的机会,我觉得未来空间非常巨大,5G来了以后,85%-90%的互联网流量会是视频,在视频里面怎么做零售、电商、社交、游戏呢?BAT没有给出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 我认为5G时代最关键的是AR+AR,现在你只能在手机上看到这些场景,比如跳舞、做短视频、直播,未来你戴上AR眼镜,整个世界就是你的桌面,不管是OPPO、vivo,还是华为,这些手机上的技术都会在你的世界中做叠加,就像现场一样,可以叠加非常丰富的广告位、商品推荐,当然这个背后AR技术是由商汤提供的。 还有是社交怎么去玩,我们都看过《头号玩家》里面的“绿洲”,为“绿洲”是一种社交,背后是每个人的虚拟分身,每个人的各种动作可以模拟成3D卡通人物,在“绿洲”里面玩游戏、社交都可以,而且能识别出你每天穿的衣服,这个本身会成为90后喜欢的营销手段。 我们再看家居、租赁、宠物的行业,这个可以把用AR的方式数字化出来,在家里云养猫,你喜欢猫、狗、豹子、熊都可以做成卡通的形象,后面如果明星授权还可以在家养杨颖、迪丽热巴,你可以在家做虚拟网红。 右边这个方式和我们会场和展区很像,是室内导航的技术,也可以去做虚拟现实的指导和指引,尤其是在机场、地铁等大型交通枢纽中。 游戏怎么加呢?这个其实有一个游戏引擎,我们可以看到《王者荣耀》叠加到任何一个现实场景中,可以畅通无阻的对战。[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03日 18:48
沸点资本于光东:教育有几万亿市场 想赔钱特别难
沸点资本于光东:教育有几万亿市场 想赔钱特别难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长江EMBA校友、长江商学院校友互联网学会会长于光东出席并发表演讲。 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长江EMBA校友、长江商学院校友互联网学会会长于光东 以下为演讲实录: <教育新变革-从慢反馈到快反馈> 今天让我来讲教育很意外,我在两年前还是一个互联网的创业者,原来在360做互联网,也是因为一个很好的机会认识了须总,投了高思教育,所以我开始研究教育这个行业了。 这两三年在这个行业里看到非常多教育公司慢慢兴起,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原来做互联网,今天做教育行业,为什么好像教育行业和互联网的结合是这两年才刚刚开始的,在互联网这个时代,2013年的时候就开始了所谓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那个时候为什么教育行业好像和互联网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后来我发现教育这个行业是一个特别有趣的行业,它是全世界反馈要求最慢的行业,教育行业基本上属于今天你学了,要用一辈子时间反馈到底学到的东西有没有用。 今天教育行业在经济周期不太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个反周期的行业,很多消费品在经济环境不好时走下坡路,但是教育行业一点没有走下坡路,支出还是很高。 在我看来,教育行业是慢反馈行业,在教育行业里面反馈最快的行业就是K12,K12就是你今天学了一个东西,半个学期以后可以得到一个反馈,比如你的孩子考80分还是90分。 所以,这个行业特别分散,没有巨头,今天中国最大的教育巨头可能市值也就100多亿美金,但是教育有几万亿市场,这个市场极其大,但是很分散,分散在各个地方、区域,是个老师都可以开个学校,教育这个行业想赔钱特别难,任何一个小公司可以做一个培训公司,都可以赚钱,这是10几年前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但是你想把它做大、做成一年5亿销售额,中国的教育行业这样的凤毛麟角。 互联网这两年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教育行业来到了互联网变革的前沿,传统K12教育在走下坡路,不是说它不增长,虽然好未来、高思这样的K12教育公司蓬勃发展。 当我们发现任何一个行业增长慢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个第二曲线,比如说当年诺基亚在功能机市场上市场份额死掉的时候还是40%-50%,可是它的增速一直在降低,你就会发现可能有另外一拨新的人出现,要把它颠覆了,智能机的时代颠覆了诺基亚。 但是,今天我们发现这个数据,我们知道教育行业应该来到变革前夜,应该会有一个巨大的改变,教育行业将会从慢反馈行业向快反馈的行业变革。 今天在线互联网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时代,今天来的两位嘉宾是一头一尾的公司,高思在从原来传统的一个教育公司向互联网公司转型的过程当中,周伟的公司是很超前的AI解决方案公司,今天在我们投资的领域,有非常多公司叫在线互联网公司,比如VIPKID、线上互联网公司。 这些公司都有什么变化呢?VIPKID这样的公司今天其实在做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比如说须总的这个公司做K12有很多学科(英文、语文、数学、化学等),今天VIPKID这样的在线互联网公司只做了3-8岁的英语听说训练赛道,但是同时在线有几百万用户。 今天在线互联网很多公司,比如火花思维最近刚刚融资,这家公司在做数理思维的在线互联网产品,数理思维可能对于K12原来的教育机构来说都不是课,今天还有一个很大的赛道叫机器编程,这也不是课,也不考试,对原来所有传统教育来说,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做的巨大的变化就是所有的教育内容已经完全碎片化了,不像我们大家想像的今天要学习一个科目,原来K12都是在讲科目,但是今天大家都在碎片化的把所有科目当中的知识点、内容碎片化。 为什么会产生碎片化和慢反馈和快反馈有非常大的关系,把它的教育内容越来越细分化的时候,反馈过程会越来越短暂。 比如今天你的孩子学VIPKID,你马上会有考试,马上会告诉你今天你的孩子会了哪几句话、听懂了什么、会说了什么等等,这个是非常快的反馈。快反馈和慢反馈的最大区别是付费意愿比原来增强很多很多,今天这个世界上一切快反馈的行业都要比慢反馈的行业大。 就像我们今天说教育行业很大,可是它和消费品比较不值一提,和你们今天吃的餐饮快反馈的东西相比小的不值一提,反馈越快的东西,市场越大。 所以,教育领域未来会出现增量市场,而不是我们今天在现有市场看的教育市场,我们今天看的现有教育市场就是学而思,最大100多亿美金的市值,一年能做10几亿的规模,可是我们今天看新的教育行业来了,是在增量市场上,未来会有几个改变: 第一,教育内容的碎片化、游戏化,反馈效果越来越快。 第二,场景多元化,现在可以在线了,这是非常简单的。 第三,教育时间的拉长,你们今天看到的得到、罗辑思维、混沌大学都是教育产品,原来你们不会这样想,孩子学习时间就是从几岁到几岁,而今天我们看到VIPKID是3-8岁,就是你根本没有开始学习就已经被拉到线上了,包括我们今天看到的火花思维,都是让时长在拉长。 你会发现科目在变宽、时长在拉长,包括场景的变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你会发现出现几个现状: 第一,有增量市场。 第二,增加大量的数据。 因为当在线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当科目越来越细、反馈越来越快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比原来你们所拿到的教育数据更加精细、实时化、场景化,这就是在线互联网给大家带来的好处。 我个人觉得特别不看好在线互联网教育,因为我认为在线互联网教育是过渡阶段,在线互联网教育干了几件事: 第一,把课碎片化了。 第二,把获客从线下变成了线上,把场景从线下变成线上,获取了很多数据。 但是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解决教育里面非常重要的逻辑,就是教育整个产业供应链的重构,在线互联网教育没有做这件事,因为当我们获一个客时,老师还是那个老师,一个在线互联网说有100万用户时,你会发现如果做一对一的模式,需要100万个老师去教这100万个学生,找到这100万个老师,管理这100万老师的成本很高,服务这100万个学生的成本也很高,最后发现在线教育互联网永远赚不到钱,这个商业模式本身是不Work的,因为它是用在线的方法获得更多客户,可是最终没有解决供应链当中的问题,很像滴滴按摩、线上修指甲,后来都不Work是因为你会发现在线上获客,叫来的技师、做指甲的人,流程、工艺、供应链没有任何改变,用户越多、成本越高,而不是边际效应在降低。 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用AI的方法解释,AI可以将所有你学到的知识点从教育的课件来说,全部碎片化的从原来的分子状打成粒子状,就是做成更小的颗粒,这个颗粒的意义在于重组这个行业的东西,最终可能原来的老师教一个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是按照一个大纲整体讲的,而未来你变成了例子以后,你会发现老师未来会自由组合、排列组合,有几何型各种各样指数级的方法来排列教的模式,这是很可怕的地方。 第二个,当教和反馈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成一个闭环的时候更可怕。当一个人去学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会不断地反馈数据,而让我刚才的例子库变成机器学习的自然机器算法,变得更加智能,形成了整体的闭环。 当AI时代来临的时候,在线互联网才真正的work,才有了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否则所有的在线互联网,对资本来说都在耍流氓。大家看到了很好的方向,但从商业模式的本质来说是有问题的。 所以对于每个创业者来说,你们今天如果想去创业的时候,你们必须思考一下,今天你们做的这一套教育,不管你们做什么学科,你们是否解构了教育行业最底层的供应链问题,如果你们没有解决供应链,我觉得教育创业说难听一点,你能做的比别人更好。 但当你做到比别人更好的时候,你们不要想着,像高思、学而思、新东方,还是所谓的传统教育机构,你为什么做的比别人更好,你就可以颠覆别人,我不认为,我认为是不可能颠覆别人的。 所以在今天,我们必须想清楚,教育的行业是在重构的时代,也是创业者最大机会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必须想清楚的是,你是否做了重构。 我看了有100、200家教育公司,大部分的教育公司都在做渐进式的创新,他们是学编程的,我是学语文作文的、阅读的,他是学戏剧的,我每天又说K12怎么解决,我要打败高思,因为我的老师成本可能比高思每个人便宜3块钱、5块钱,我能让老师更便宜。 这样的创新是可以的,但是在今天的时代下,变革的前列下,我们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变化,我们要利用AI和人工智能来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人会说,你们资本说这个事儿一点都不腰疼,你们觉得AI很简单吗,你们觉得是个人都能懂AI吗,因为我是做互联网的,我跟大家讲一下,其实今天在教育领域用到的AI技术,我个人认为已经是非常标准化、基础化、可以被应用化的技术了,不是多么复杂、高深的人工智能技术。 在这个行业来说,未来AI教育有多大规模,因为把行业做了扩展,所以这些技术每个人都应该应用,首先从意识当中应该去拥抱技术,而不是觉得AI离我很远,我先把课程、老师做好,其实不是这样,这些技术你们可以跟松鼠AI、高思合作,他们都可以赋能给你们技术。 但是你要知道,AI给你们带来的是技术积累、数据积累,最终能够产生更多的新增市场,这才是创业的机会,没有新增市场就没有创业机会。 所以看一下需求的转变,比如说刚才也讲了个性化的东西,我们也讲了核心的数据,所以我们最后发现技术的发展和积累,在这个过程当中会起到一个让产业链闭环改变的作用。 所以,我也经常跟高思的创始人沟通,你们今天覆盖了这么多的学校,未来真正能产生利润、效应的时候,不再是用原来简单的老师给他们赋能,而是一定用AI方法来赋能给这些人,未来这头的教完全不应该是高思来提供,而是跟很多人进行数据交换,用很多人开放的模式来合作,最后你是中心的数据平台,甚至可以跟周总的松鼠AI合作,因为这两个之间会形成非常好的闭环。 我觉得未来的教育行业会变成平台接平台的模式,而不是像原来的教育行业,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三个苹果,全部都是苹果模式,每一个小草,但是未来我相信应该是大数据平台接另外一个大数据平台,谁在当中能够拿到数据,谁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做你们想要做的利润。 最终,AI的精准教学会变成一个双向的互动,像刚才周总说了,我就不再赘述了,双向互动是会有一个反向的互动机器学习的过程。 所以,智能教育价值的本身是以人为本,以用户的需求为本,以数为依据,获人获数者未来可以得天下。我想告诉所有做教育的人,今天一定是教育最好的大机会,有可能你今天确实能够颠覆学而思,甚至把学而思放在后面很多步的大机会。 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所有人应该按照这样的思路思考创业的问题,资本也会把所有的钱投入到AI+教育行业中,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做传统的教育。[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03日 17:04
乂学教育周伟谈教育公司死因:疯狂补贴 获客渠道有限
乂学教育周伟谈教育公司死因:疯狂补贴 获客渠道有限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乂学教育-松鼠AI联合创始人、CEO周伟出席并发表演讲。 乂学教育-松鼠AI联合创始人、CEO周伟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人工智能如何升级传统教育产业,为什么要升级这个产业?大家觉得教育是挺高大上的行业,但是作为一个教育总业者,教育是一个非常低能和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和那些小作坊式的生产制造企业基本一致,达不到华为、富士康这些高科技制造企业的现代和规模,我们非常落后和传统,我们是靠面售。 教育界里面有两个龙头(新东方、好未来),它们创造的已经是整个行业里面最大的了,整个教育行业大概五六千亿,有的说口径是上万亿,光教育培训行业大概是6000-8000亿的市场规模,新东方、好未来分别每年创造200亿人民币的产值,新东方和好未来各自拥有4万名以上的员工,阿里巴巴也就4万多人,但是阿里巴巴创造出了接近万亿的产值。 所以,我们的生产效能非常低,这个造成我们的成本很高,大家试图采用一些其它的方式解决,到了互联网教育以后,我们通过互联网升级,有了O2O,但是不解决生产力的问题,最终还会导致教育公司灭亡,教育公司有三大死因: 第一,疯狂补贴,没有合理的盈利模式,前年特别火的O2O教育也有,滴滴打车,我们这个行业比较滴滴打老师,仿佛天天要找老师,这是伪需求,我天天是找同一个老师,不是天天找不同的老师,一年可能就找一次,虽然每天和他见面,这是高频的使用、低频的寻找,这个是不一样的,造成了大量补贴。 第二,获客渠道非常有限,纯线上的教育公司获客渠道只有通过线上,但是线上成本特别高,流量成本也特别高,线上的获客成本比线下的成本差5倍,线下获一个客大概1000块钱左右,线上获一个课要6000-8000。 第三,教学环节的品控不到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因为你还是用人,人是特别难控制的,没有办法控制他的教学品质,教学就像一个黑盒子,学生和老师在教室里面做什么家长不知道,整个教学过程我们没有办法衡量。 还有就是个性化学习的问题,我们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传统的教育里面这是做不到的,如果要做到你要付出高昂的价格,一对一是最有效的,但是一对一的话,我们的老师起到最多的是陪伴作用,因为名师是不上一对一的,一对一的价格太便宜了,对消费者来讲,以深圳为例,一对一的价格一次课至少是400-500,这是最便宜的,但是分到老师手上不会超过200块钱,因为机构有很多运营成本,这样就造成了我们没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去进行个性化教学。 中国的孩子是最会考试的,只要是考试没有人能考的过我们,无论是奥数,还是竞赛、各项比赛,基本上都是华裔、中国人取得冠军,因为我们特别在乎知识点训练,这和应试教育有关,当然这也没有错,但是对孩子的能力、思想和方法来说我们的训练欠缺。 AI+教育能带来哪些改变呢?首先我们回顾一下AI和教育,其实不是一个新的东西,在美国很早就有了,在海外市场也发展了10几年了,而且也发展的非常不错。 这项技术在2014年的时候开始慢慢引入到中国,我们是国内第一批从事人工智能教育的机构,当然当时也非常艰辛,因为没有人相信这项技术,后来因为2016年AlphaGo下了一盘棋赢了,大家觉得原来人工智能在某些纵向领域里面能力超过了人类,所以大家才慢慢接受了这个技术。 松树AI的学习引擎架构分三层: 第一层:要有知识图谱,把知识点进行细分以后组成知识图谱。 第二层:根据这些知识点制作教学内容,所以有内容地图。 第三层:反馈机制。 冷启动的时候,教育不需要特别大的数据,用专家系统就可以来做了,用专家系统可以达到冷启动的标准,这是知识图谱,会把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有效做出来,这样我们就能够判断每个孩子在哪些知识点和能力点上有缺失。 同时,通过这个,我们能够观察到每个孩子掌握知识点时,所用的时间和水平是不一样的,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学生学习时间是不同的,最快的150秒,最慢的用3000多秒才能学得会。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掌握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所用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在这个里面我们要通过技术、学习系统,对每个孩子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学,这个只能通过技术完成,通过原来的真人老师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就像有一些技术可以观察到孩子皱眉头、那个孩子打哈欠,难道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两个孩子打哈欠说停一停,不要打哈欠了,遇到了什么问题我来教你吗?你也不能停,他打哈欠就打哈欠了,你知道他走神就走神了,没有办法停下来干预,因为这不是个性化的,在那种情况下还是采用班课的形式,那些都是没有用的,没有办法停止。 要做到特别个性化的教学,一定要把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拆分,你光按照课纲、教学大纲上的标准是不行的。比如说在教学大纲上面,分数的加减法就分了不到10个知识点,我们把其中一项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项进行了下一级知识点的拆分,因为只有拆的细,定位才能定的准,只有定位定的准,你对孩子的画像才能描绘的比较精确,才能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同时,我们也把除知识点以外,对孩子学习的能力、方法、思想做了有效的归类,这是我们的思想。 数学思想的拆分,模型思想、整体思想、方法思想,除知识点以外,我们还要启发孩子学会这些能力,包括这些能力值,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数学的方法拆分,可以用图像法、定义法、迭代法、归纳法、穷举法等等。 这是我们做的一些案例,比如说我们在参加湖南卫视的一档《我是未来》的节目,我们发现撒贝宁的数感就不太好,他的几何直观也比较差,但是他的模型思想是不错的,因为他是北大的文科生。 这是我们的内容地图,通过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在我测出来孩子哪些不会的时候,把这些优质的教学内容推送给这些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 精准的侦测每个孩子的知识漏洞,同样是80分的学生,其实他们掌握和未掌握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三个孩子都是80分的水平,红色缺失部分是不同的。 AI我们认为会带给教育新革命,第一能够减少孩子不断地刷题数量,因为是高效的,我们能通过10道题能够测出来孩子100个知识点掌握的水平,不需要像原来一样要通过100道题来测试,因为我们后台有算法。 第二,我们期望的是,我们能够改变、辅助评价体系,一考定终生就是对孩子的评价体系,应试就是对孩子的评价体系。如果我们有了这项技术之后,每个孩子平时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的水平都留下印记以后,是否能改变一考定终生对孩子的评价体系呢,拭目以待。 第三,教育变革更透明,不是黑匣子了,每节课所有的东西我们都知道。 第四,让每个孩子对学习能够上瘾,掌握真正的学习能力、方法。80%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受到过任何的激励,源自于他的挫败感太强了,如果你给到这个孩子正好是符合学习水平和能力的知识,他一学就会,慢慢的自信和成就感就建立起来了。 当然一切离不开,我们要和世界上最高端、顶尖的科学家们研发,我们跟卡耐基梅隆大学联合成立了实验室,前两天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言的主嘉宾,也是我们的首席科学家。 包括我们跟斯坦福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建立了实验室,以及中科院下面的自动化研究所。目前我们在全国20多个省、400多个城市有2400多家教学中心,因为我们线下实施了学习场景。 教育的本质是有教无类+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其实我们觉得未来一定希望人工智能能给这项技术赋予传统教育的能量,我们有信心把这些事情交给时间,我们有耐心把这些事情交给艰难。 未来都是幸存者创造的,不是牺牲者创造的,所以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面,我们能够跟大家再次相遇,我们就是那位幸存者,谢谢大家!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03日 16:59
高思教育须佶成:教育行业需求分散复杂
高思教育须佶成:教育行业需求分散复杂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高思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长江EMBA校友须佶成出席并发表演讲。 高思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长江EMBA校友须佶成 以下为演讲实录: 目前教育行业还处在相对来说供给比较传统的阶段,而且它的需求比较分散、复杂,在K12行业当中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大概由这四个维度决定: 第一,和地域有关系,比如VIPKID,英语的听说没有太多地域性问题,英语听说全世界的标准应该都一致,但是对于K12小升初、中考和高考来说,本身地域性非常明确,有的时候甚至会跟孩子所在的学校有关系,每个学校的进度可能不一样,难度不一样,重点也不同,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也不太一样。 第二,和孩子年龄有关系,孩子年龄偏小的时候,比较偏向于素质,或者父母那时候对中国教育体系的认知度还比较有限,所以停留在比较朦胧的感觉上,希望孩子英语能力、思维能力增强一点,或者希望他有一点点文学的积累,但是随着年级的上升,到了三四年级发现作文写不出来,老是扣分,计算老出错,就会有一点焦虑,到了小升初阶段更焦虑,到了中考和高考的时候,大家就拼着过独木桥,所以年级的上升会改变教育需求。 第三,和学科有关系,大类的话分素质类和非素质类,在非素质类所谓文化课那一块上,分各个不同的学科,有的时候在一个学科当中有细分领域,比如英语当中有听说的领域。 还有是大家容易忽视的层次问题,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不同需求,这个层次指一个班里面有学霸、学神、学渣,每一个层次的孩子需求不一样,对于英语教育来说,像VIPKID正好避免了教育当中需求的各个坑。 1、地域的坑,全世界英语听说标准都一样,它避免掉了。 2、所处的年龄段多数偏中小年龄段,家长完全没有受到教育体制的压力,还停留在希望孩子在能力方面有更好成长,英语当中切入点是细分在听和说这样一个比较容易在线改善体验的领域上,同时英语没有层次,本身是一对一,根据你的能力水平来的,但是文化课不一样,所谓的层次只有所有年龄的孩子坐在一个班级里,才会出现三六九等,特别是一对一的学习,我根据你的能力、等级来做,你是从哪个能力级别开始的,就从那个级别开始,一点点前进就可以了。 但是,K12的教育不是这样,同一个年龄的都是10岁的孩子,大家都坐在一个课堂里、都学一本书,这个时候有学神、学霸、学渣,80%的孩子在学习的环境中,从来没有获得过任何一次成就感,往往是挤压和挫折,往往是隔壁家的小明对他有伤害。 所以,对于学渣来说不是你给他什么好的内容供给问题,给他什么好的他都不学,给他一点点心理安慰和认同可能是让他重新点燃学习希望的开始。这些不同的维度交叉下来,会让学习的需求非常复杂。 在供给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K12线下辅导的巨头在三四五六线的渗透率非常低,五六线的地方还没有到,三线和四线渗透率也很低,在这个行业当中80%的K12培训机构是500个学生以下,60%的培训机构是200人以下,非常分散,需求分散,供给也很分散,教育这件事确实比较复杂。 随着科技的发,所有从事教育行业的机构服务者都已经认知到了科技本身的力量,想要做大规模、做的更好,毫无疑问必须要借助科技的力量,现在大概有三波企业在做这件事情: 第一,即使是传统的教育企业,也必须要借助科技和互联网的力量,来提升供给的能力。 第二,干脆不干线下的事,直接从线上切入,像VIPKID直接从线上切入,现在这些网校直接从线上切入,比如猿辅导、学而思,我就直接在线上做。 第三,在改变供给的能力,我们把教育当中“教”的部分切出来,好课程、好老师,“教”的这部分不管是老师授课还是课程本身,是以知识为核心,我们把所有的中小学知识穷尽了,就是一个有限极,没有多少东西,只是现在科技的加持,不断的有知识图谱、智能能力,变成可以千人千面的知识供给,在“教”的部分是可以标准化的,既可以做到高质量标准化,又可以通过巨头的力量做到个性化。 “育”的这部分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人对人的影响,情感的交流,这部分可能孩子的成长是以人为核心的,所以我们把这两步分开,“教”的这部分怎么样提高课程的质量、标准化能力、千人千面的能力,这个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还有一部分公司在干这样的事情。 比如说线下的双师教学与线上的双师教学,线下我们把教的这部分也切出来,好的课程、好的老师由核心的中央平台提供,所谓的现在S2B2C的模式,由S来提供,B端做好线下的运营与招生。 同时在运行的一个S端的老师可以同时覆盖100个城市、200间教室,可以容纳2000-3000个孩子同时上课。线下当然也有辅导的200-300个老师来配合线上老师,来完成整个教学的过程。 从整个教学的效果上、体验上发现,特别是在三到六线,本身好的供给太稀缺了,一二三线城市对于模式的需求度偏低一些,但是三到六线非常稀缺好的资源,连本科毕业的老师可能都招不到,别说985、211、北大清华的了。 我们在线上可以做到,基本上是985、211、北大清华的,有多年经验,万里挑一的老师来授课。 除了线下以外,现在线上也一样,双师的大班模式跑出来了,有一个主讲老师同时在给这3000个孩子上课,但同时还有15-30个老师来管100-200个孩子的提升,把教和育切开,教尽量规模化、标准化,育的部分个性化的服务还需要靠人力来跟进,目前主要有这两种模式。 当然,对于AI的应用,在教育的场景当中越来越多。比如说因为在全国服务了9100家客户,预计9月份会突破1万家,同时服务1万家线下学校、机构,帮助他们提升课程和教学的质量。 所以我们一天天在做生产内容的工作,有一部分内容工作是,各个地方的题目、卷子,每次收集和整理很困难,随着AI实验室的建立把这部分的内容解决了,从卷子的一张照片到全部入库变成数据,到打好标签,整个这样的流程变得越来越高效,原来整理一道题需要180秒,但现在只需要1秒钟的时间。 包括对于每个孩子掌握知识程度的定位,这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借助于科技与AI的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今年发现了一个新动向,除了体制外供给端的质量和效率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体制内对于这件事情也越来越重视。 因为信息化1.0的时候,其实体制内把所有的通路给铺好了,网真的可以接到每个班级,班班通的事儿实现了。我们去云南偏僻、穷苦的县镇村调研,你会发现网络已经不是问题了,百兆带宽专署的网络线接进去了,把我们的设备、课程随时铺到任何一件教室,都可以马上跟北京中央的老师连接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而且技术的发展对于带宽的要求很低,实现1080T50毫秒以内延迟的高清互动直播,其实2兆带宽就可以搞定。 所以体制内对于信息化2.0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2.0主要解决的就是以围绕老师的成长、孩子的成长为核心,不仅仅是原来一些硬件设施的解决,而是软性的东西上来。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其实高思致力于打造内容科技驱动的K12教育赋能平台。今天上午腾讯副总讲到,科技向善,因为好多孩子在玩儿腾讯的游戏,腾讯也越来越从愿景当中提取出来科技要向善。 其实我们是善向科技,虽然我们做的学习孩子不一定都喜欢,我们已经改变了很多体验和效率。教育行业一出手初心肯定就是非常善的,你怎么样能够解决好这件事儿,你必须要依赖于科技的力量,你需要通过科技的力量更好的解决教授所说的供给问题。 另外,我们也非常坚信,线上和线下OMO的融合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很重要。教育本身是比较具有线下属性的,比如说科技的特点是快,教育的特点是慢。因为教育的核心是孩子的成长,成长的事儿就不是个特别快的过程。 所以他俩的特点有点相矛盾、相反。但这两者结合就很好,如何用北京中关村黄庄最优质的资源,能够辐射到云南的小乡村,这么快的好的质量给过去,能够跟本地的孩子慢慢成长能够结合在一起。 包括技术承载的形式是云,教育靠爱承载。科技的基因是010101这样的代码,但教育的基因是生命影响生命,生命的基因是脱氧核糖核酸。所以本身这两件事情,线上和线下体现出来的本质非常不一样,但是时代和趋势给了我们把这两件本质上本来非常不一样的事儿,能够非常好的结合在一起的机会。所以,我们也非常坚定的在OMO的融合上。 另外,内容与教学服务是核心,因为高思就是从改变内容、课程、教学服务的质量切入,从这样的供给切入。我们做的也不是品牌的授权、加盟,合作的客户我们是不给品牌的,但是这些机构关了教室门以外,教室内的事情我们很关心,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课程好不好,跟孩子的情况匹不匹配,老师备课过程准备的好不好,老师授课的质量到不到位,或者说没老师,我提供老师也ok,那么线下的老师跟我配合的好不好,能不能帮助孩子的成长,客户的服务做的到不到位。 至于招生、运营、管理系统这块,我们并不是特别在意。所以我们坚信内容和教学服务是整个教育企业的核心生命力。 另外,我们也非常的坚信,开放连接,成人达己。这个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到了分工的时间段,并不是说全链条所有的事儿你全干,你把你能干好的事儿(教)给干极致了,育的事儿我们非常尊重线下的校长和老师。 我们感觉教育很有温度,北京黄庄的温度已经被看成黄赌毒的激烈炙热的温度,其实你很难一下子传递到新疆的小镇上,但是就是因为在新疆小镇的老师和校长感染了周边的孩子们,所以我们希望用开放连接的方式做教育,本身教育也是开放和包容。 我们坚持不在北京以外开始直营校,我们在北京市开设直营校,你要做这个产业互联网,本身产业的积累不够,这个事有点问题,因为你很难理解这个产业,或者你在产业当中没有非常专业的水平就也提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基础在产业上。 高思在2009年11月在黄庄成立,2018年网上传的那个图有好多保安到楼里,像查黄赌毒一样,那个图传的稍微有点问题,本身不是那张图,当天场景不是那样。 我们是黄庄最大的校区,占有率最高的是我们,在北京扎下根,有一个好的产业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你出了北京以后我们就不做了,因为会影响和合作客户之间的关系,你是真心的帮助他们。 这就是高思目前在产业当中想做的事情,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03日 16:53
长江商学院季波:中国的投资人把钱都送到硅谷去了
长江商学院季波:中国的投资人把钱都送到硅谷去了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长江商学院欧洲首席代表,长江商学院助理院长季波出席并发表演讲。 季波在演讲中表示:今天中国的投资人把钱都送到硅谷去了,人家又不差钱,你把钱送到硅谷去干嘛?但是欧洲有非常好的项目是很多投资人不知道的,我们接触了大量的项目,很多投资人都不知道。 长江商学院欧洲首席代表,长江商学院助理院长季波 以下为演讲实录摘编: 大家看一下欧洲投资生态圈,这是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中国排在第14位,但是排在前20位的国家中有12个是欧洲国家,过去大家总以为创新就是硅谷、美国的事情,但是今天我可以告诉你我在美国生活了15年,欧洲生活了11年,其实欧洲是思想的摇篮,欧洲人的创新是超过美国的。我们没有感觉到是因为欧洲市场相对来讲比较分散、比较小。 全球主要的创业生态圈硅谷还是主要的,但是在欧洲有非常有意思的生态圈,欧洲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历史传承,很多人类古老的思想、人类的哲学和宗教,人类的科技发明,都是由欧洲而来的。 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来看,欧盟总数481,美国加起来才368,所以欧盟在科技的发展方面超越美国,而且美国,而且美国很多科学家都是从欧洲过去的,我们大家知道的很多著名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也是从欧洲过去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欧洲更是思想的摇篮。 我们来看一下欧洲的加速器,英国有很著名的加速器Level 39,它靠近奥林匹克公园,德国柏林也有Factory、Betahaus,那里有4000多个企业家入驻,法国在南部有一家极其重要的科学城Sophia Antipolis,法国还有Station F,Station F是全世界最大的孵化器。 我们大家都以为硅谷很了不起,世界最大的孵化器是在法国,下次如果你有机会可以看一看,在法国巴黎的十三区,传统的中国城。 瑞士有Biopole,这些地方我都经常去,跟企业家对话,他们请我发表各种演讲,像法国的Station F我去过两次,Level 39去过很多次,瑞士的Biopole我今年才刚刚去讲,明年3月份还会再请我过去。 Biopole是瑞士最大的生物科技园,那里汇聚了瑞士最顶尖的科学家,还有瑞士巴塞尔,一些大的制药企业汇集在那里,芬兰有Techcode、Maria 01,挪威有Beta Factory,葡萄牙有Beta-i、UPTEC(北部城市),Startup Braga是很小的地方,我到那里去的时候,当地人都很感动,说你是第一个来我们这里的中国人,很有意思,那边做纳米技术,全球非常领先。 还有很多东欧的没有放,东欧也非常有意思。其实今天很多人蜂拥到硅谷,所以我在长江商学院就推出了一个项目叫启航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新的想法,为什么初创型的企业要去硅谷,而不来中国,我把理念给大家讲一下。 我可以把我的理念给大家讲一下,今天中国的投资人把钱都送到硅谷去了,人家又不差钱,你把钱送到硅谷去干嘛?但是欧洲有非常好的项目是很多投资人不知道的,我们接触了大量的项目,很多投资人都不知道。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法国的Station  F,这个Station  F是2013年的时候法国电信科技界的富豪Xavier收购的,虽然花的钱很少,只有7000万欧元,但是花了很多钱修复它,原来是一个老的火车站,是他的基本数据,就像倒下来的埃菲尔铁塔一样,原来是一个废气的巴黎市中心火车站,今天很多孵化器、众创空间都喜欢盖高楼,喜欢把我们的设施搞的非常高大上,可是我们里面却没有内容,软件跟不上,但是欧洲很多地方,包括柏林都是很老的工厂改造而来的。 所以,对于孵化器来讲,重要的不是设施,而是人,欧洲孵化器永远聚焦于人脸上的笑容、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一起人在那里碰撞出来的火花,而中国很多孵化器往往注重的是设施,而不是人。 他们把这个地方改造下来,后来改造成这个样子,从外观上来讲不是那么高大上,但是翻新了,内部非常适用,很有艺术,法国人比较有情调,有艺术的气质,空间非常明亮、通透,让你感觉很愿意在这个里面工作,用集装箱进行改造,做成一个房间、会议室,比较有新意、废物利用、环保等等,这都是它的概念。 所以,这里面非常透明,比如说大家可以在沙发上坐一坐,然后交流,这是它的咖啡厅,这是绿化的设计,这是最大的餐厅,可以同时容纳4000人用餐。法国总统在它开幕的时候亲自来揭幕,可见从法国政府的角度来讲多么重要。 我去年也被大家邀请过去,全球峰会就站在原来总统那个位置,做了一个主题演讲,我特别讲到了中国。 它的园区分共享区、创意区、修闲区,在附近还有公寓,让入驻的企业、从法国其它地方来的企业家在这里居住,它的房间很小,很小的一个单人床,目的是让你尽量少的待在自己的房间,不要独处,要和其他企业家发生碰撞,因为99%的创新发生在团队当中,不是你一个人苦思冥想得来的。很简单的房间,但是有很多公用设施,来帮助大家火花的碰撞。 有三个项目(创业者项目、奋斗者项目、合伙人项目),搭建的是孵化器上的孵化器,本身是一个孵化器,在这个上面让微软、Facebook等自己在上面搭建孵化器,这是最快搭建孵化器的方法。 如果你做孵化器听了我这个演讲,你明天很容易去做,你的孵化器可以化整为零,由别的人在孵化器基础上建造孵化器,这是他第三个合伙人,但是他有奋斗者和创业者的项目,有很多合作伙伴。 他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人们之所以愿意到这个孵化器来有三个原因: 第一,希望和上千名企业家进行深度相处。 第二,希望从Station  F的知识体系中获益。 第三,希望能参与到Station  F的社交网络当中。 所以,如果你做孵化器,必须深刻的明白来这个孵化器的创客所需要的三个核心点: 第一,需要与其他企业家互动。 第二,需要知识体系。 第三,需要关系网。 所以,我们今天很多众创空间没有做到位,是因为没有明白你的客户到底要什么。 最后看一下欧洲投资的机遇,今天中国的投资人不缺钱,我们有的钱,问题是我们缺好的项目,很多中国投资人是跟风式的投资,我在很多国内峰会上都批评这些投资人,共享单车一来,所有人都投共享单车,管是红的、黑的、黄的、白的,只要是共享就投钱。 后来又来了人工智能,拼命的投,只要是人工智能,一点都不沾边的项目也要叫人工智能,要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这样才能够获得融资。所以,我们是跟风式的,导致了“僧少粥多”的情况。 但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10个国家中,有8个在欧洲,欧洲有一个短板,欧洲的项目虽然很好,但欧洲缺乏资本,同时欧洲缺乏市场,这是他们致命的问题。 在今天会议开始的时候,项兵院长特别讲到,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全球资源整合,全球资源的对接。所以我们启航中国项目为了做到这样的一个目的,今天颠覆性的创新在全球来讲都是非常稀少的。 如果你很难产生颠覆性的创新,你不要怪自己,有时候真的很难。你一旦产生了之后,别人就没有机会了,别人说Uber一来,我们国内马上搞了个滴滴,有了快的、大黄蜂等等很多都来了。 但最后存下来的只有一家,因为这个行业只能容得下一家。阿里巴巴做了电商之后,其他人发现很难做,因为把客户都栓住了、黏住了,所以为什么康奈尔大学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写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你把机遇拿到了,别人就没有了。 所以今天我们需要全球资源整合,能够将颠覆性的创新由0做到100,这是我今天的主题。因为这样的缘故,2017年欧洲初创公司83万家,2018年上半年对欧洲投资金额9倍于北美,这都是很惊人的数据。 美国独角兽的平均收入仅为1.29亿美元,估值却按照收入的46倍计算,美国的独角兽好贵,欧洲独角兽平均收入是3.15亿美元,几乎是美国平均的3倍,但是它的估值是收入的18倍,是美国的1/3。 你投欧洲的企业估值低,比美国硅谷的估值低,因为美国是全世界都去投、找项目,所以你到欧洲,你如果找到好项目其实比美国更好。 瑞士:生命科学、药品及医疗、精密仪器及钟表、农业科技。 荷兰:农业科技、环保、花卉园艺、水管理、生命科学。荷兰人很会做生意,郁金香并不是荷兰当地的花,而是由土耳其来的,它却能够做到全世界单品农业出口最大。荷兰农业的出口额是全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第一大是美国。所以说一个很小的国家能够做的这么极致,荷兰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农业科技的大学,农业科技的公司。 瑞典:信息与通信、生命科学、清洁能源、环保。瑞典的北部有一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科技城,全世界所有的通信公司,包括华为都在那里设分部,瑞典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环保科技公司,垃圾处理厂能够把整个市所有的垃圾都清理掉,还要进口垃圾去处理,所以环保科技到了这个地步。 丹麦:清洁能源、医药工业、航运、节能环保。 芬兰:信息通信、生命科技、森林工业、能源环保。 意大利:3F(时尚、食品、家具)、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医药产业。 德国:精密仪器、医疗器械、汽车及汽车配件、化工制药。 法国:奢侈品、生物科技、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机器人开发。 东欧:IT、区块链、汽车工业、环保科技。 荷兰我不详细讲了,德国很有特色,德国是隐形冠军,他们有很多在山区里面的企业。 给大家讲两个案例,比如说Leonardo Code,这家是芬兰做幼儿教育的企业,2岁-6岁,他们做了40年的教育,现在决定开发成游戏,他们发现小孩子的教育从小需要有4个方面,动手能力、智商、情商、社交能力,于是他们在每个上面开发各种活动做成游戏,让小孩子在玩的过程当中具备了重要的技能。 这家企业是由愤怒的小鸟团队里面的人出来做的,估值很低,非常好的项目。但是中国很少有人知道。 Boson Energy是由瑞典的一位企业家出来做的,能够将垃圾站建在城市当中,打到地底下去,14米深,高温处理使垃圾变成玻璃,中国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光大集团马上盯上它了,非常感兴趣,这些经过了15年的科研做出来的,做这个的企业家已经两次创业成功了,第一家企业卖给了西门子,都是非常可靠的企业。 以色列在全球非常擅长于做从0到1,因为以色列没有市场,所以他们开发技术,完了就把技术卖掉,或者到其它地方商业化,欧洲擅长于0到10,欧洲有一点市场,但是不够大,美国擅长于做从0到80,因为美国市场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中国有个短板,我们不太擅长于做从0到1、从0到10的事情,我们往往喜欢依赖于别人提供技术,所以中国最擅长的是从10到100。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信息是如果你要实现由0到100,最好把欧洲拉进来,所以欧洲的技术+中国资本+中国市场就意味着一个独角兽的诞生,这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独角兽的配方,今天不再是去美国了,而是到欧洲寻找有可能成为独角兽的技术和企业,把它带到中国来。 我们发现这种企业中国投资人一旦把它引到中国来,马上就值钱了,我们也为此开发了一个项目,叫做欧洲投资探索之旅,会在明年的时候推出,会有一家独角兽企业深度访谈,四场大型的投资路演,带领中国投资人去欧洲看项目,100多家优选高科技企业路演,有四国欧洲文化的深入体验,四大顶级名校深度参访,四家标杆企业实地拜访,四家大型的孵化器亲自参观,四位顶级商学院教授,10多个热门行业,1000多个欧洲企业家、投资人,以及政商界的企业家,跟我们对话、互动。 我希望大家看到在特朗普时代,全世界都在混乱当中度过,但是欧洲相对来讲是比较好的着手点,欧洲的项目估值低,但是有巨大的潜力,而且是一个蓝海,没有多少人去看,过去很多投资人都已经去了美国、硅谷,他们习惯于美国、硅谷,但是今天欧洲给我们带来了由0到100的新机遇。 谢谢大家![详情]

宋小菜联合创始人张琦:供应链的本质是订单为王
宋小菜联合创始人张琦:供应链的本质是订单为王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宋小菜联合创始人,长江创创社区校友张琦出席并发表演讲。 宋小菜联合创始人,长江创创社区校友张琦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琦:我们公司叫宋小菜,是一家垂直的蔬菜B2B电商,主要服务对象是农贸商场商贩,对接上游供应链,核心是一家做供应链的公司。 当然我们也很关注新零售。张老师讲的技术一直在改变新零售,相对于老零售、古典零售来讲,19世纪的时候,40年代的火车技术开始出来,所以当时零售的方式就有了邮购,后来有了汽车、冰箱,超级市场就诞生了,再后来有了条形码、扫码枪,像沃尔玛这样能够把消费数据跟库存数据能够结合起来的新零售方式诞生,最近又有了互联网、电商。 从头到尾我们会觉得,整个零售技术推动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把用户的需求能够反应出来的过程。整个新零售数据的应用、获取、感知、分析,最后能够把用户画像画出来的技术,都会帮助新零售往前推进。 因为人生活的态势与消费结构的态势,是很快的去中心化,从流量的去中心化、场域的去中心化、需求的去中心化,所以我个人觉得像AI、数据的获取、应用这块,应该会在未来消费新零售部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本质上是一家供应链公司。刚才张老师5分钟的演讲里面讲到了,目前确实是一个供大于求、结构上供需不匹配的市场,我们做的蔬菜行业就更加严重,因为农业或者蔬菜的信息化程度非常低。 所以实际上,我们在做供应链的过程里面,我们会从几头去抓。第一头是从一上来就想从源头来做供应链,把整个蔬菜从地里种出来到批发商手上的链路缩的最短,我一上来就去找供应链源头。 但最后发现一个问题,到底我们要什么样的蔬菜、品种是描述不清楚的,因为蔬菜是一个很非标的商品,相信有很多商品也是一样的。 讲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最初在做用户地推的时候,我跟着销售一起去地推,推广的很成功。因为用户对新的互联网事物已经开始慢慢接受了,我记得很清楚,有一个零批商是做土豆生意的,我把土豆推荐给他,他买了我们的土豆,第二天凌晨土豆到货了,我说老板土豆怎么样,他说你们的土豆好,你可以继续定,他说我不要了,我说你为什么不要,他说我不要这么好的土豆。 我很奇怪,你为什么不要,他说我是一个做食堂、小饭店生意的商贩,所以需要的是次级的,不是这么精品的土豆。我们聊了快一个小时,你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最后发现需求是可以数据结构化出来的。 所以我们做了一整套的商品化的蔬菜标准,这里面数据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能够把订单很明确的反馈给供应商。除了明确之外,实际还是订单量,因为早期我们做供应链的时候,没有大的订单量,对供应商来讲可能吃饭就可以了。 所以,怎么样把用户的需求明确掉、汇总起来,形成几单,然后我们才去进行供应链的整个过程。所以数据在这个里面,包括了需求的数据,因为我们跑完了几年以后发现用户2B的需求很稳定,所以我们能够预判出对品级数量的要求。 订单量大了以后就会在供应链的地方碰壁,会有很多多样化的需求、品级满足不了,所以要花很大的力气在供应链上面,核心是帮助供应商去解决用户需求的问题。目前我们在上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标准化生产的问题、科学化管理的问题、仓储的问题、物流的问题、金融的问题,后续供应链打造的过程当中是帮助供应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给他提供服务。 所以这是张老师刚才讲的,从用户需求出发,三流合一,怎么去做精细化的过程,这是我自己的一些体验。 我们2B的会员这块儿相对理解比较少,核心的理解,对于会员来讲,他愿意跟我做生意,愿意买我的东西,核心是两个,一是确实够便宜,价格、性价比上的优势,二是服务。 所以实际上我们在做供应链的过程里面,供应链的本质就是订单为王,我手上有订单,我能够按要求生产、定制,降低成本,有新的高效的方式来做。 所以我们现在做的更多的事情是,把在上游供应链上面能够降下来的成本,反馈到用户手上,这是目前在做的,因为这可能是最直接的。 因为传统的生意其实也是一样的,他愿意跟我一起做生意,他一定是信任我,所以我如果给他提供更好的服务,年度会更强。所以后面我们也会考虑给他提供金融等等,目前以他的状态拿不到的社会资源。[详情]

田丰:所有的零售不管是第几代拼的都是成本
田丰:所有的零售不管是第几代拼的都是成本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商汤产业战略研究院院长,阿里云研究院创始人田丰出席并发表演讲。 商汤产业战略研究院院长,阿里云研究院创始人田丰 以下为演讲实录: 田丰:今天提到了纳米,提到了各种精准化商业,我也认为人工智能确实是实现精准化商业模式的关键,不管是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农业,最终都是针对一个人、一颗作物、一颗苹果树,甚至是一个商品进行数字化孪生的转型,背后是用低成本算法调度海量社会资源,为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成本是最低的,比人去做便宜很多。 田丰:我分享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所有的零售不管是第几代零售拼的都是成本,供应链这块最终也是在压缩成本,我们看到不光是互联网企业,像7-11、沃尔玛都在做无人机送货或者自动驾驶,消费者不会管你是机器人送,还是人送,我要求的就是低成本,多快好省,所以最终还是持续的在优化成本。 第二个观点,产业中台,我们一直在探讨一个企业需要有中台,但是一个产业会不会有中台,刚才方总已经回答了,不断地收集整个供应链的数据,数据收回来之后,我能形成一个特别好的柔性供应链供给情况,前端不管是小批量还是大批量,我最终都可以快速的从网里面找出来资源,因为这张网是共用的,是整个社会来分摊成本。 当然,做的更好的情况下,我可以把这部分数据做成一个服务于同行业的数据平台,给同行业使用。 第三个观点,整个供应链要能够提前预测,比如说双十一的时候,为什么现在双十一改成一周到两周,甚至一个月去做营销呢?你拿了它的红包之后要预付费才能锁定双十一的订单,后面再去排产,所有的生产都是先根据你的实际需求来做的,有了订单才去生产,这个是最好的库存周转方式,而且非常快。 甚至我直接把货提前预制到小区门口,你下单以后我直接给到你,现在两个方向都在做: 第一,通过订单锁定后面的库存。 第二,提前预测好区域,把货先生产出来,甚至连库存都前置掉。[详情]

悦会会员王亮:供应链将决定大量的企业生死存亡
悦会会员王亮:供应链将决定大量的企业生死存亡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悦会会员Yhouse创始人,长江创创社区校友王亮出席并发表演讲。 悦会会员Yhouse创始人,长江创创社区校友王亮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亮:我是悦会会员的创始人,我觉得老技术的新应用、新技术的新应用会对未来零售行业产生变化,结合我们自己的业务来说,我们是一个线上的会员制公司,在自己的业务中通过三年的经营,在线下覆盖了19个场景的11万家门店VIP会员特权服务,我们把一个非常标准化的线下扫码功能铺设到11万家门店中,让11万家门店能够标准化提供会员权益服务,这是老技术在新领域里进行的应用,未来我们的目标是线下有100万家商家有我们的会员权益。 还有就是新技术的新应用,比如商汤这样的一个公司,AI赋能的能力可能对于我们这样会员制企业来说,会给到消费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推荐有非常多潜在的机会,但是目前这个阶段还在打造大量基础设施,铺设大量的会员权益场景,目前可能AI还没有用到,但是从未来的角度来说,我们已经发现很多用户习惯是可以预测的,甚至于用户习惯可以在预测基础上做开发,这是我们的观点。 我表达几个观点。第一点,因为我们来自于互联网行业,大家都应该非常认可一个道理,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短期可以靠流量红利,但长期一定是靠供应链的能力,所以短期的红利不能改变,一家公司如果没有供应链管理能力,这家公司长期是没有生存能力的。 举个例子,像上海最近的一家美国costco超市进上海,万人空巷,半边就把超市的门给关掉了,所以很多人当时在分析事情的本质,为什么costco古典超市在上海居然半天就把产品卖空,造成上海公安出了大量的人,第二天下午就不能再开了。 核心原因总结下来,costco的供应链非常强,在很多产品的选品上能拿到集市的低价,这个连电商都拿不到,所以导致上海60岁老头老太太到30几岁的人都会去排队,只要那天不上班。所以,核心是供应链对于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 我们是一家做会员权益的公司,目前我们平台上90%以上的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同行,因为我们完全用Costco的模式进行经营,所有的单品毛利基本上是一块钱到两块钱,类似5%以内的毛利,核心收入95%以上来自于会员费。 所以,我们认为在供应链方面能够持续拿到商品的低价,会员会持续性在平台上购买我们的会员产品,本着这样的服务版Costco经营原则,我们在经营我们的供应链。 我们怎么来定义每一家公司自己的供应链做的好呢?我们自己有四个标准:多、快、好、省,这个可能听起来像京东的那个,但是我们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和京东的实体电商领域本质差不多,消费者都是这几个关键的、本能的诉求。 第一,产品要很多,消费者绝对不会因为你只有两三个产品来使用你。 第二,快,比如我们给到消费者的权益功能,如果你让他等两分钟以上,甚至于等一分钟以上,他宁可不要这个优惠,他就会离开,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所有权益在5秒钟之内完成交付,从客户下单那一刻到最后拿到产品、线下门店扫码,所有环节5秒钟之内必须完成。 第三,省,我们自己会员权益公司使命就是帮助消费者省钱,客户一年省2000一定会成为我的重度用户,这个客户可能省了500,从我们内部的角度来说,这个KPI是没有达标的。 第四,好,如果你只跟越来越我年轻人讲便宜,他不一定认可,你要跟他讲这是一个很好的产品,而且便宜,他才会认可,好产品是第一步的。 总结下来,我们对供应链的管理标准就是多、快、好、省,那么怎么样在四个指标上拆解下来落地,能够和技术有关呢?我们发现大量工作一定要做到多、快、好、省,每一件事都离不开技术,包括线下扫码的系统、线上电子核销系统、用户画像体系、用户运营体系,基本上全部都离不开一整套不同技术的组合应用。 第一,供应链将决定大量的企业生死存亡。 第二,大量供应链管理都会运用各种领域的技术进行组合。 谢谢![详情]

珀莱雅CEO方玉友:技术带来的零售变革
珀莱雅CEO方玉友:技术带来的零售变革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CEO,长江CEO校友方玉友出席并发表演讲。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CEO,长江CEO校友方玉友 以下为演讲实录: 方玉友:我是做化妆品为女性服务的,我们有线下还有线上的,现在我们叫数据银行,以前投放广告是在电视台投放,广告费投下去,50%的钱浪费掉在哪里都不知道,现在这个时期,作为珀莱雅的化妆品来说是消费画像,现在进准营销,在珀莱雅买过化妆品的,或者接触过我们化妆品的,甚至是我们的竞争品牌类似的消费者,我们从数据银行打包,每次投放的时候比较精准,针对消费者要做小视频投放,还有内容、产品,针对性非常强,我们以前投放广告的时候,比如小红书、微博、微信,投资以后,有一个标准,比如我们投放100块钱能回报只有50,现在如果我们通过精准数据营销、消费者画像,我们投放精准达到300%,投100块可能回报300块。 我们认为通过这样的技术,知道消费者属性以后,我们的投放效率非常高,我们在线下也做了很多测试,因为我们在线下有智慧门店,每天路过我们的门店有多少消费者都能测试出来,路过以后为什么不进店,每天进店率是多少,试用我们的产品,试用以后有没有转化,买了以后客单价多少,我们在线下也做智慧门店,通过摄像头去做,我们在线下做了通过技术解决的数据化分析问题,在这一块我们每天分析为什么不进店、进店以后为什么不使用、使用以后为什么不买、什么样的促销活动他会买。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的效益会大大提升,我认为技术带来的零售变革,以后针对性画像来投放产品、活动和促销更有效,我们未来在这方面投入会越来越大。 我们的化妆品以前有两大问题: 第一,生意好了,马上就会缺货。 第二,货生产太多了,会有很多库存。 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这16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后面通过供应商管理系统,比如每一个产品设计出来的时候,比如它是塑料瓶还是玻璃瓶,是什么喷头的,我们就知道供应商有几台机器、生产能力是多少、质量A级、B级还是C级。 所以,我们一般产品开发出来就知道要和哪几家合作,甚至生产量特别大的产品,我们不和一家合作,有可能和两家、三家合作,因为万一那一家生产不出来我就完蛋了。 一最后我们做的很好,但是前期花了很多时间,花了好几年才输入每个供应商的等级、能力,包括玻璃瓶的模具,到后面一般产品设计好以后,后面就搭一个模型下去,我们有一个采购清单,光化妆品的SKU就有1000多个,分到每个产品零部件差不多有1万个,所以人工记帐根本都出不来,我们有一个物料技术,产品生产出来需要多少的订单,马上就自动出来里面的原料是多少,瓶盖、玻璃瓶、塑料瓶多少一下子就出来了,我们马上通过软件的技术,一导就出来了。 以前人工的话,我们可能花几个月都搞不出来,甚至还不准确,每次不一样,到生产的时候就没有货。所以系统非常重要,我们生产了排单计划,到最后生产出来还有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后到成品计划。 所以我们这套供应链,从供应商源头到设计、到生产、到排单、到原料供应、到成品,一直到发货和代理商,我们现在有400个代理商,每个代理商都有系统管理软件,产品的库存多少量,我们公司的库存多少量,我们来匹对一下。 我们的产品是有周期的,一旦下线,我们要考虑库存量、成品、电商库存、原材料、供应商,系统全部要打通,每年大量的亏,每年有几千万的费用全部浪费掉了,所以我们的系统应该还是不错的。[详情]

长江商学院张维宁:零售最大问题是用户太容易走了
长江商学院张维宁:零售最大问题是用户太容易走了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长江商学院副教授、长江创创社区学术主任张维宁出席并发表演讲。 长江商学院副教授、长江创创社区学术主任张维宁 以下为演讲实录: 第一个,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很多人都说生意特别难做。最重要的原因是供大于求,好几位教授、嘉宾都说到供大于求。我们应该做供的生意还是做求的生意呢,应该以供为核心,还是以求为核心。 当然,我们很多同学肯定脱口而出的说,当然是以求为核心了,从来都以客户、用户为核心。但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我在很多同学的公司开会的时候,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做什么产品,我们应该赚什么钱,用这样的方式来开始,你不是以用户为核心,肯定是以企业为核心。 所以,在过程里面,我们真正要找到需求、抓住需求,把存量做好,并且能够发现需求,把增量做好。我们在某个细分领域能够做到供不应求。两种可能,要么能真正的以求为核心,要么能真正的找到合适的细分领域。 我们看一下生意怎么做?一个零售的生意无外乎就是这么一个图,上面有一个很大的用户基础,可能仅有一部分人愿意付费,所以我们有一个转化率。 如果我们要把生意做的更大,无外乎有三种可能: 1、把前面的用户基础做大,做增量市场。 2、把转化率做大,做存量市场。 3、把中介做短,做去中介的市场。 所以两个是做需求链,一个是做供应链。其实能赚钱也就无外乎这三种方式。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做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呢?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在EMBA班或者长江的课程里面问同学,你们喜欢做增量市场还是存量市场,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说,我们当然喜欢做增量市场了。 但我们为什么能做增量市场呢,因为我们必须要算一笔账,用户寿命周期价值。用户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获客成本,算完了我们要知道赚钱吗,我们做增量市场赚钱吗,不赚钱有点像资本耍流氓的意思。 在这里面我们发现有三个指标,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这三个指标并不来自于增量市场,而是存量市场。所以结论就是,如果存量市场做不好,我们很难做好增量市场。当我们把增量市场做好了,同时也做大了存量市场,所以是这么一个关系,并不存在于只做增量市场或者只做存量市场。 下面的问题,我们在零售里面所碰到的最大问题是,用户太容易走了,今天在沃尔玛买,明天在家乐福买,后天在永辉买,大后天在大润发买,没任何区别,我今天想在哪儿在哪儿买。 所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提升客户的跃迁成本,可以降低客户的购买随机性,其实是零售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这是需求链端。如何从原来的商品经营,以商品为中心,比如说无论是原来的线下店还是线上店,更重要的是强调如何选货、选品、摆货。 未来必须转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经营逻辑,我更多的要强调,我们在服务谁,我们如何为他们来创造价值,思考应该摆什么样的货,选什么样的品。 最后,我们这样的零售价值是如何来实现,本质上零售是个连接的生意,无外乎就是把需求链、供应链连接在一起,在连接需求链的时候,我们强调的是用户的触达能力,如何能够把规模、效率做到最好。 在供应链方面,我们强调的是品质与成本,我如何能把品质做高,成本降低。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要在供应链方面实现四流合一,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在一个平台上面,用一个语言来最大程度的实现统一,从而实现供应链方面的品质进一步提升与成本进一步降低。 在需求链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一个随机客户,他想进来就进来,今天来了明天就不来的,变成一个我可以导流的客户,最后变成一个只来我们家的用户。 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要实现的是从单次连接到潜度连接到深度连接的用户转变,这种转变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占有用户的时间,他为什么来我们家花这个时间。零售本质也是在做时间的生意,他在我这都不花时间,怎么可能在我这买东西。 所以,内容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可能需要用各种方式,包括短视频、AR、VR的方式来实现用户时间的占有,占有用户时间最后才能占有用户的心智,占有用户心智加上我们所拥有的用户画像,进一步实现用户的复购,这些到最后是在一个数据平台上面实现整合的。 那么可能我们的零售效率,以及用户的低成本、大规模的触达才可能实现。所以在这个关系里面,无论是从供应链走向需求链,还是从需求链走回供应链,无论我们是做B2C还是做C2B,其实最后都要有一个整体的数据打通。谢谢大家![详情]

田丰:不到1亿的中产女性消费能力超越男性
田丰:不到1亿的中产女性消费能力超越男性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商汤产业战略研究院院长,阿里云研究院创始人田丰出席并发表演讲。 田丰在演讲中表示:7亿的女性里面,有不到1亿的中产女性,她们相对来说消费的能力要超越平均水平,甚至超越男性。 商汤产业战略研究院院长,阿里云研究院创始人田丰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变局、微零售> 今天这个演讲有三个关键词: 第一,新中产的市场。 第二,内容和消费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内容到消费、消费到内容有一个闭环,所以内容的社群是一个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增量做的越来越困难的时候做存量,存量归结到会员的营销。 我们看一下新市场,传统的平台企业或者在线互联网,经常会认为是流量,但是当存量市场要深耕的时候,会无限细分的往下细看,消费者的族群从一个亿到1000万、100万,甚至最终能够细分到每一个人,往下细看的时候会有完全不同的需求,所以每年我们从数据里面会看到新的族群,比如今年大家说的最多的是下沉市场、下沉消费,三四五六线城市,甚至包括小镇青年,这部分人口是6.7亿,也是现在各大平台里所谓活跃用户增长的主力人群。 64%的下沉市场消费者都是本科以下的学历,大家在消费的层面上会有完全不同的趋势,比如一二线城市,更多会看得到、付费的知识内容,在快手上美食、风景会比较大,和马斯洛的金字塔是不一样的。 人均消费相对来说月消费2000元,小额的生活类和刚需娱乐这块的支出占比更高,比如饮食、穿衣支出会占一半以上,这个和一二线城市也不同。 生育率相对来说有闲、有时间,注重熟人网络时间的渠道推荐,而且生育率相对较高,这是第一个下沉市场的特点,在下沉市场最重要的是做渠道的信任、相应渠道的布点、供应链布局。 第二个是中国老龄化社会是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期的消费增长点,我记得在一年以前我们还在讲中国老龄化人口是两亿,但是现在增长的非常快,有一个新的统计已经接近4.5亿的人口。 老龄化社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相对偏低,所以我们看到新零售很多新品牌在开发老龄化市场,比如说像多点等等社区、超市类的在做开发。 老龄化社会并不等于消费降级,其实在消费上面有升级,从天猫、淘宝的数据来看,老人也会买GoPro、无人机、高端营养品、保健品,老人时间充裕,现在专门有一些社群的流量入口是老年人,比如说摄影社群、旅游社群等等。而他们又比较注重线下实体店与性价比。 第三个是中国女性消费的升级,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她经济是女字旁的,现在大家还会专门研究细分市场他经济,我今天重点讲女性,7亿的女性里面,有不到1亿的中产女性,她们相对来说消费的能力要超越平均水平,甚至超越男性。 一二线城市以29下为主,三四线城市以30岁以上40岁以下为主体,来做不同的消费,教育、旅游等等。我这边指出三个新兴的族群,但背后通过数据能够不断地细分市场圈子。 第二个,新渠道,新零售直观感受是,大家探讨的是电商与线下的关系,我们会发现O2O没有讲清楚,到底怎么O2O。后面出现了新零售、数据中台,背后也是在讲渠道之间怎么做融合,分佣怎么分,背后数据怎么共享,怎么对统一的用户产生一个更好的个性化供应链服务。 我们再看一下,拿自己举例,以前有时间的时候会去逛天猫、淘宝,看一些好玩的3C数码等等,后来逐渐开始看抖音。今年我特别喜欢看小红书,因为小红书上面的内容质量相当高,而且有很多的指导性,还有一些专业性的图片。 所以,我们总体来分析一下,任何一个品牌如果都做私域流量,我们拿一个方法论,天猫在新零售提出来的方法论。模型配上FAST的指标体系,简单来说先让消费者意识到你的品牌,通过你在短视频、抖音、快手里面的营销来意识。 第二步让他对你感兴趣,通过小红书的KOL、KOC的意见领袖,有观点的消费者来影响,包括大众点评,在全球我们都发现有不同的大众点评、小红书的国外落地模式和商业品牌。 感兴趣之后是最关心的成交转化率,通过天猫、拼多多或者其他电商平台我们都可以做转化。 最后,我们希望每一个交易过的用户都能够成为重度会员,比如说你的消费频次能够提升,客单价能够提升。针对每个阶段不同的提升转化的方法,最终可以算出来每年的双十一或者促销季有多少用户数字化了,有多少用户感兴趣,多少用户成交,甚至多少用户升级成我的会员,或者更多的会员体系。 所以简单来说,现在的渠道是全渠道营销。背后用内容来种草,消费来拔草,会员是养草的方式,每个品牌商都在养自己的草原。 再往下细看,每个品牌都有一个进化论,原来我们都在讲品牌的双十一全年的成交额是多少,也就是我们说的GMV。后面我们更多说的是数字化消费者的资产,从看到你的品牌、意识到你的品牌就已经开始数字化了,端到端掌控需求的一些变化,对企业的销售进行KPI指导。 从源头捋一下怎么种草。拿抖音分析,最近抖音出了一份报告,抖音划分了十大族群,有各种各样门类的视频,时尚类、美容类、健康类、教育类、美食、动漫、游戏、才艺、宠物、旅行、明星,背后有大量内容的创造者。 我们再看一下抖友、抖商的画像,非常有意思,有一些共性和大家不知道的东西,这部分人首先爱玩,有时间,所以我们看一下区域的分布,广东人很爱玩,江浙沪的包邮区也比较爱玩,包括四川爱耍,里面有大量的内容创作者。 所以为什么今天大家在探讨哪吒和《王者荣耀》背后的团队都在四川,有了时间你才会创造更好的IP和内容。我们再看一下,抖音里面大量的创造者是兼职的,这种纯专业的创造者不到一半。 抖音的创造者是斜杠青年,原来有自己的工作,他们创造的内容目前最受欢迎、流量最大的其实是动漫、游戏、才艺、教育、美食、时尚类的流量,我自己也有一个抖音号,我发现也是这样,你发这方面的内容流量会很快。 而且你会发现流量推荐的引擎有几个档次,第一个档次是500,后面的档次是1000,往上还有不同的档次,这都是流量在帮你控制。如果一开始你的流量很好,那它会更多的给你导流,去做分发。 收入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抖音坚持做下来,你的粉丝越多,收入期间就越高,如果你达到100万以上的粉丝,你一个月光靠抖音的收入其实也可以达到4-8万。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你有一个主业的话,这是白色的线,你做去玩抖音,抖音有可能逐渐会超过你主业的收入。 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存量市场是不是饱和了,其实我一直坚定的认为这个市场不会饱和,只要你不断地去看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细分的消费者族群,那么你就会认为这个市场永远有新的机会。 第三个涉及到会员营销,如果有新的机会,我们怎么去做。在方面讲一讲商汤的创新与积累。 第一个,现在所有的消费者都认识某些品牌,但是品牌不认识消费者,有中间商、场景、环节与经销商,品牌商并不知道消费者是谁,自己的东西卖给谁,背后如果我们能在场景层面来用会员识别、视觉是一个低成本的方式,因为每个商店、超市都有摄像头,只要叠加算法就可以做到小成本的提升,尤其对于连锁与网络化的多业态场景可以做会员识别。 会员识别之后,我们都会讲用户的ID是什么,现在的ID有时候是手机,有时候是你的身份证,但实际上大家忘记了最根本的生物ID,你这张脸,不需要带任何的手机就可以在城市里面衣食住行通行无阻。 挡在身份ID之上的会有你的性别、年龄、购物轨迹等等,这其实也可以通过很多视觉来识别出来,你今天是不是开心,你各方面的健康指标,背后是大量的标签,标签会指引厂家开发新产品,给你最恰到好处关键时间点的一些智能推荐,以及营销体系。 最后是会员权益的运营,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会员权益不能给太多,后面的会员体系会赔本,第二也不能给太少,消费者不会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恰到好处的把会员权益给到真正有潜力去做消费升级的这部分潜在的客户与会员身上。 其实在商铺和区域方面的解决方案,我们有大量视频的积累,比如说一个综合型的超市,哪些品类的商品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我可以通过视觉来识别热区、冷区,人流比较密集的就叫热区。 在不同的时间点,可以在冷区上采用打折、促销、送红包,把人流做分散,引流到冷区,提升产品,我也可以针对冷区的选品做汰换,做一定的爆款营销和产品替换。 商汤这样的一个基础方案可以帮你做,既可以识别会员,也可以识别会员和商品之间的关系,以及场景每天的人流量,以及ShoppingMall租金未来的预测,都可以做。 还有一个货损的问题,很多零售商都会有货损,比如在超市里面预防小偷、惯犯,超市里面会有一个黑名单,这个黑名单可以做视频化,当这个人进入场景里时,有会有保安重点跟踪,避免货损。 所以,现在大量的人、货、场数字化之后,真正要去分析的是人、货、场之间的关系,包括零售主、软件开发商等于。 下面看一下未来的机会,我觉得未来空间非常巨大,5G来了以后,85%-90%的互联网流量会是视频,在视频里面怎么做零售、电商、社交、游戏呢?BAT没有给出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 我认为5G时代最关键的是AR+AR,现在你只能在手机上看到这些场景,比如跳舞、做短视频、直播,未来你戴上AR眼镜,整个世界就是你的桌面,不管是OPPO、vivo,还是华为,这些手机上的技术都会在你的世界中做叠加,就像现场一样,可以叠加非常丰富的广告位、商品推荐,当然这个背后AR技术是由商汤提供的。 还有是社交怎么去玩,我们都看过《头号玩家》里面的“绿洲”,为“绿洲”是一种社交,背后是每个人的虚拟分身,每个人的各种动作可以模拟成3D卡通人物,在“绿洲”里面玩游戏、社交都可以,而且能识别出你每天穿的衣服,这个本身会成为90后喜欢的营销手段。 我们再看家居、租赁、宠物的行业,这个可以把用AR的方式数字化出来,在家里云养猫,你喜欢猫、狗、豹子、熊都可以做成卡通的形象,后面如果明星授权还可以在家养杨颖、迪丽热巴,你可以在家做虚拟网红。 右边这个方式和我们会场和展区很像,是室内导航的技术,也可以去做虚拟现实的指导和指引,尤其是在机场、地铁等大型交通枢纽中。 游戏怎么加呢?这个其实有一个游戏引擎,我们可以看到《王者荣耀》叠加到任何一个现实场景中,可以畅通无阻的对战。[详情]

沸点资本于光东:教育有几万亿市场 想赔钱特别难
沸点资本于光东:教育有几万亿市场 想赔钱特别难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长江EMBA校友、长江商学院校友互联网学会会长于光东出席并发表演讲。 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长江EMBA校友、长江商学院校友互联网学会会长于光东 以下为演讲实录: <教育新变革-从慢反馈到快反馈> 今天让我来讲教育很意外,我在两年前还是一个互联网的创业者,原来在360做互联网,也是因为一个很好的机会认识了须总,投了高思教育,所以我开始研究教育这个行业了。 这两三年在这个行业里看到非常多教育公司慢慢兴起,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原来做互联网,今天做教育行业,为什么好像教育行业和互联网的结合是这两年才刚刚开始的,在互联网这个时代,2013年的时候就开始了所谓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那个时候为什么教育行业好像和互联网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后来我发现教育这个行业是一个特别有趣的行业,它是全世界反馈要求最慢的行业,教育行业基本上属于今天你学了,要用一辈子时间反馈到底学到的东西有没有用。 今天教育行业在经济周期不太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个反周期的行业,很多消费品在经济环境不好时走下坡路,但是教育行业一点没有走下坡路,支出还是很高。 在我看来,教育行业是慢反馈行业,在教育行业里面反馈最快的行业就是K12,K12就是你今天学了一个东西,半个学期以后可以得到一个反馈,比如你的孩子考80分还是90分。 所以,这个行业特别分散,没有巨头,今天中国最大的教育巨头可能市值也就100多亿美金,但是教育有几万亿市场,这个市场极其大,但是很分散,分散在各个地方、区域,是个老师都可以开个学校,教育这个行业想赔钱特别难,任何一个小公司可以做一个培训公司,都可以赚钱,这是10几年前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但是你想把它做大、做成一年5亿销售额,中国的教育行业这样的凤毛麟角。 互联网这两年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教育行业来到了互联网变革的前沿,传统K12教育在走下坡路,不是说它不增长,虽然好未来、高思这样的K12教育公司蓬勃发展。 当我们发现任何一个行业增长慢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个第二曲线,比如说当年诺基亚在功能机市场上市场份额死掉的时候还是40%-50%,可是它的增速一直在降低,你就会发现可能有另外一拨新的人出现,要把它颠覆了,智能机的时代颠覆了诺基亚。 但是,今天我们发现这个数据,我们知道教育行业应该来到变革前夜,应该会有一个巨大的改变,教育行业将会从慢反馈行业向快反馈的行业变革。 今天在线互联网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时代,今天来的两位嘉宾是一头一尾的公司,高思在从原来传统的一个教育公司向互联网公司转型的过程当中,周伟的公司是很超前的AI解决方案公司,今天在我们投资的领域,有非常多公司叫在线互联网公司,比如VIPKID、线上互联网公司。 这些公司都有什么变化呢?VIPKID这样的公司今天其实在做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比如说须总的这个公司做K12有很多学科(英文、语文、数学、化学等),今天VIPKID这样的在线互联网公司只做了3-8岁的英语听说训练赛道,但是同时在线有几百万用户。 今天在线互联网很多公司,比如火花思维最近刚刚融资,这家公司在做数理思维的在线互联网产品,数理思维可能对于K12原来的教育机构来说都不是课,今天还有一个很大的赛道叫机器编程,这也不是课,也不考试,对原来所有传统教育来说,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做的巨大的变化就是所有的教育内容已经完全碎片化了,不像我们大家想像的今天要学习一个科目,原来K12都是在讲科目,但是今天大家都在碎片化的把所有科目当中的知识点、内容碎片化。 为什么会产生碎片化和慢反馈和快反馈有非常大的关系,把它的教育内容越来越细分化的时候,反馈过程会越来越短暂。 比如今天你的孩子学VIPKID,你马上会有考试,马上会告诉你今天你的孩子会了哪几句话、听懂了什么、会说了什么等等,这个是非常快的反馈。快反馈和慢反馈的最大区别是付费意愿比原来增强很多很多,今天这个世界上一切快反馈的行业都要比慢反馈的行业大。 就像我们今天说教育行业很大,可是它和消费品比较不值一提,和你们今天吃的餐饮快反馈的东西相比小的不值一提,反馈越快的东西,市场越大。 所以,教育领域未来会出现增量市场,而不是我们今天在现有市场看的教育市场,我们今天看的现有教育市场就是学而思,最大100多亿美金的市值,一年能做10几亿的规模,可是我们今天看新的教育行业来了,是在增量市场上,未来会有几个改变: 第一,教育内容的碎片化、游戏化,反馈效果越来越快。 第二,场景多元化,现在可以在线了,这是非常简单的。 第三,教育时间的拉长,你们今天看到的得到、罗辑思维、混沌大学都是教育产品,原来你们不会这样想,孩子学习时间就是从几岁到几岁,而今天我们看到VIPKID是3-8岁,就是你根本没有开始学习就已经被拉到线上了,包括我们今天看到的火花思维,都是让时长在拉长。 你会发现科目在变宽、时长在拉长,包括场景的变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你会发现出现几个现状: 第一,有增量市场。 第二,增加大量的数据。 因为当在线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当科目越来越细、反馈越来越快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比原来你们所拿到的教育数据更加精细、实时化、场景化,这就是在线互联网给大家带来的好处。 我个人觉得特别不看好在线互联网教育,因为我认为在线互联网教育是过渡阶段,在线互联网教育干了几件事: 第一,把课碎片化了。 第二,把获客从线下变成了线上,把场景从线下变成线上,获取了很多数据。 但是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解决教育里面非常重要的逻辑,就是教育整个产业供应链的重构,在线互联网教育没有做这件事,因为当我们获一个客时,老师还是那个老师,一个在线互联网说有100万用户时,你会发现如果做一对一的模式,需要100万个老师去教这100万个学生,找到这100万个老师,管理这100万老师的成本很高,服务这100万个学生的成本也很高,最后发现在线教育互联网永远赚不到钱,这个商业模式本身是不Work的,因为它是用在线的方法获得更多客户,可是最终没有解决供应链当中的问题,很像滴滴按摩、线上修指甲,后来都不Work是因为你会发现在线上获客,叫来的技师、做指甲的人,流程、工艺、供应链没有任何改变,用户越多、成本越高,而不是边际效应在降低。 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用AI的方法解释,AI可以将所有你学到的知识点从教育的课件来说,全部碎片化的从原来的分子状打成粒子状,就是做成更小的颗粒,这个颗粒的意义在于重组这个行业的东西,最终可能原来的老师教一个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是按照一个大纲整体讲的,而未来你变成了例子以后,你会发现老师未来会自由组合、排列组合,有几何型各种各样指数级的方法来排列教的模式,这是很可怕的地方。 第二个,当教和反馈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成一个闭环的时候更可怕。当一个人去学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会不断地反馈数据,而让我刚才的例子库变成机器学习的自然机器算法,变得更加智能,形成了整体的闭环。 当AI时代来临的时候,在线互联网才真正的work,才有了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否则所有的在线互联网,对资本来说都在耍流氓。大家看到了很好的方向,但从商业模式的本质来说是有问题的。 所以对于每个创业者来说,你们今天如果想去创业的时候,你们必须思考一下,今天你们做的这一套教育,不管你们做什么学科,你们是否解构了教育行业最底层的供应链问题,如果你们没有解决供应链,我觉得教育创业说难听一点,你能做的比别人更好。 但当你做到比别人更好的时候,你们不要想着,像高思、学而思、新东方,还是所谓的传统教育机构,你为什么做的比别人更好,你就可以颠覆别人,我不认为,我认为是不可能颠覆别人的。 所以在今天,我们必须想清楚,教育的行业是在重构的时代,也是创业者最大机会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必须想清楚的是,你是否做了重构。 我看了有100、200家教育公司,大部分的教育公司都在做渐进式的创新,他们是学编程的,我是学语文作文的、阅读的,他是学戏剧的,我每天又说K12怎么解决,我要打败高思,因为我的老师成本可能比高思每个人便宜3块钱、5块钱,我能让老师更便宜。 这样的创新是可以的,但是在今天的时代下,变革的前列下,我们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变化,我们要利用AI和人工智能来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人会说,你们资本说这个事儿一点都不腰疼,你们觉得AI很简单吗,你们觉得是个人都能懂AI吗,因为我是做互联网的,我跟大家讲一下,其实今天在教育领域用到的AI技术,我个人认为已经是非常标准化、基础化、可以被应用化的技术了,不是多么复杂、高深的人工智能技术。 在这个行业来说,未来AI教育有多大规模,因为把行业做了扩展,所以这些技术每个人都应该应用,首先从意识当中应该去拥抱技术,而不是觉得AI离我很远,我先把课程、老师做好,其实不是这样,这些技术你们可以跟松鼠AI、高思合作,他们都可以赋能给你们技术。 但是你要知道,AI给你们带来的是技术积累、数据积累,最终能够产生更多的新增市场,这才是创业的机会,没有新增市场就没有创业机会。 所以看一下需求的转变,比如说刚才也讲了个性化的东西,我们也讲了核心的数据,所以我们最后发现技术的发展和积累,在这个过程当中会起到一个让产业链闭环改变的作用。 所以,我也经常跟高思的创始人沟通,你们今天覆盖了这么多的学校,未来真正能产生利润、效应的时候,不再是用原来简单的老师给他们赋能,而是一定用AI方法来赋能给这些人,未来这头的教完全不应该是高思来提供,而是跟很多人进行数据交换,用很多人开放的模式来合作,最后你是中心的数据平台,甚至可以跟周总的松鼠AI合作,因为这两个之间会形成非常好的闭环。 我觉得未来的教育行业会变成平台接平台的模式,而不是像原来的教育行业,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三个苹果,全部都是苹果模式,每一个小草,但是未来我相信应该是大数据平台接另外一个大数据平台,谁在当中能够拿到数据,谁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做你们想要做的利润。 最终,AI的精准教学会变成一个双向的互动,像刚才周总说了,我就不再赘述了,双向互动是会有一个反向的互动机器学习的过程。 所以,智能教育价值的本身是以人为本,以用户的需求为本,以数为依据,获人获数者未来可以得天下。我想告诉所有做教育的人,今天一定是教育最好的大机会,有可能你今天确实能够颠覆学而思,甚至把学而思放在后面很多步的大机会。 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所有人应该按照这样的思路思考创业的问题,资本也会把所有的钱投入到AI+教育行业中,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做传统的教育。[详情]

乂学教育周伟谈教育公司死因:疯狂补贴 获客渠道有限
乂学教育周伟谈教育公司死因:疯狂补贴 获客渠道有限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乂学教育-松鼠AI联合创始人、CEO周伟出席并发表演讲。 乂学教育-松鼠AI联合创始人、CEO周伟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人工智能如何升级传统教育产业,为什么要升级这个产业?大家觉得教育是挺高大上的行业,但是作为一个教育总业者,教育是一个非常低能和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和那些小作坊式的生产制造企业基本一致,达不到华为、富士康这些高科技制造企业的现代和规模,我们非常落后和传统,我们是靠面售。 教育界里面有两个龙头(新东方、好未来),它们创造的已经是整个行业里面最大的了,整个教育行业大概五六千亿,有的说口径是上万亿,光教育培训行业大概是6000-8000亿的市场规模,新东方、好未来分别每年创造200亿人民币的产值,新东方和好未来各自拥有4万名以上的员工,阿里巴巴也就4万多人,但是阿里巴巴创造出了接近万亿的产值。 所以,我们的生产效能非常低,这个造成我们的成本很高,大家试图采用一些其它的方式解决,到了互联网教育以后,我们通过互联网升级,有了O2O,但是不解决生产力的问题,最终还会导致教育公司灭亡,教育公司有三大死因: 第一,疯狂补贴,没有合理的盈利模式,前年特别火的O2O教育也有,滴滴打车,我们这个行业比较滴滴打老师,仿佛天天要找老师,这是伪需求,我天天是找同一个老师,不是天天找不同的老师,一年可能就找一次,虽然每天和他见面,这是高频的使用、低频的寻找,这个是不一样的,造成了大量补贴。 第二,获客渠道非常有限,纯线上的教育公司获客渠道只有通过线上,但是线上成本特别高,流量成本也特别高,线上的获客成本比线下的成本差5倍,线下获一个客大概1000块钱左右,线上获一个课要6000-8000。 第三,教学环节的品控不到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因为你还是用人,人是特别难控制的,没有办法控制他的教学品质,教学就像一个黑盒子,学生和老师在教室里面做什么家长不知道,整个教学过程我们没有办法衡量。 还有就是个性化学习的问题,我们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传统的教育里面这是做不到的,如果要做到你要付出高昂的价格,一对一是最有效的,但是一对一的话,我们的老师起到最多的是陪伴作用,因为名师是不上一对一的,一对一的价格太便宜了,对消费者来讲,以深圳为例,一对一的价格一次课至少是400-500,这是最便宜的,但是分到老师手上不会超过200块钱,因为机构有很多运营成本,这样就造成了我们没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去进行个性化教学。 中国的孩子是最会考试的,只要是考试没有人能考的过我们,无论是奥数,还是竞赛、各项比赛,基本上都是华裔、中国人取得冠军,因为我们特别在乎知识点训练,这和应试教育有关,当然这也没有错,但是对孩子的能力、思想和方法来说我们的训练欠缺。 AI+教育能带来哪些改变呢?首先我们回顾一下AI和教育,其实不是一个新的东西,在美国很早就有了,在海外市场也发展了10几年了,而且也发展的非常不错。 这项技术在2014年的时候开始慢慢引入到中国,我们是国内第一批从事人工智能教育的机构,当然当时也非常艰辛,因为没有人相信这项技术,后来因为2016年AlphaGo下了一盘棋赢了,大家觉得原来人工智能在某些纵向领域里面能力超过了人类,所以大家才慢慢接受了这个技术。 松树AI的学习引擎架构分三层: 第一层:要有知识图谱,把知识点进行细分以后组成知识图谱。 第二层:根据这些知识点制作教学内容,所以有内容地图。 第三层:反馈机制。 冷启动的时候,教育不需要特别大的数据,用专家系统就可以来做了,用专家系统可以达到冷启动的标准,这是知识图谱,会把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有效做出来,这样我们就能够判断每个孩子在哪些知识点和能力点上有缺失。 同时,通过这个,我们能够观察到每个孩子掌握知识点时,所用的时间和水平是不一样的,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学生学习时间是不同的,最快的150秒,最慢的用3000多秒才能学得会。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掌握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所用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在这个里面我们要通过技术、学习系统,对每个孩子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学,这个只能通过技术完成,通过原来的真人老师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就像有一些技术可以观察到孩子皱眉头、那个孩子打哈欠,难道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两个孩子打哈欠说停一停,不要打哈欠了,遇到了什么问题我来教你吗?你也不能停,他打哈欠就打哈欠了,你知道他走神就走神了,没有办法停下来干预,因为这不是个性化的,在那种情况下还是采用班课的形式,那些都是没有用的,没有办法停止。 要做到特别个性化的教学,一定要把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拆分,你光按照课纲、教学大纲上的标准是不行的。比如说在教学大纲上面,分数的加减法就分了不到10个知识点,我们把其中一项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项进行了下一级知识点的拆分,因为只有拆的细,定位才能定的准,只有定位定的准,你对孩子的画像才能描绘的比较精确,才能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同时,我们也把除知识点以外,对孩子学习的能力、方法、思想做了有效的归类,这是我们的思想。 数学思想的拆分,模型思想、整体思想、方法思想,除知识点以外,我们还要启发孩子学会这些能力,包括这些能力值,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数学的方法拆分,可以用图像法、定义法、迭代法、归纳法、穷举法等等。 这是我们做的一些案例,比如说我们在参加湖南卫视的一档《我是未来》的节目,我们发现撒贝宁的数感就不太好,他的几何直观也比较差,但是他的模型思想是不错的,因为他是北大的文科生。 这是我们的内容地图,通过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在我测出来孩子哪些不会的时候,把这些优质的教学内容推送给这些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 精准的侦测每个孩子的知识漏洞,同样是80分的学生,其实他们掌握和未掌握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三个孩子都是80分的水平,红色缺失部分是不同的。 AI我们认为会带给教育新革命,第一能够减少孩子不断地刷题数量,因为是高效的,我们能通过10道题能够测出来孩子100个知识点掌握的水平,不需要像原来一样要通过100道题来测试,因为我们后台有算法。 第二,我们期望的是,我们能够改变、辅助评价体系,一考定终生就是对孩子的评价体系,应试就是对孩子的评价体系。如果我们有了这项技术之后,每个孩子平时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的水平都留下印记以后,是否能改变一考定终生对孩子的评价体系呢,拭目以待。 第三,教育变革更透明,不是黑匣子了,每节课所有的东西我们都知道。 第四,让每个孩子对学习能够上瘾,掌握真正的学习能力、方法。80%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受到过任何的激励,源自于他的挫败感太强了,如果你给到这个孩子正好是符合学习水平和能力的知识,他一学就会,慢慢的自信和成就感就建立起来了。 当然一切离不开,我们要和世界上最高端、顶尖的科学家们研发,我们跟卡耐基梅隆大学联合成立了实验室,前两天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言的主嘉宾,也是我们的首席科学家。 包括我们跟斯坦福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建立了实验室,以及中科院下面的自动化研究所。目前我们在全国20多个省、400多个城市有2400多家教学中心,因为我们线下实施了学习场景。 教育的本质是有教无类+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其实我们觉得未来一定希望人工智能能给这项技术赋予传统教育的能量,我们有信心把这些事情交给时间,我们有耐心把这些事情交给艰难。 未来都是幸存者创造的,不是牺牲者创造的,所以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面,我们能够跟大家再次相遇,我们就是那位幸存者,谢谢大家!  [详情]

高思教育须佶成:教育行业需求分散复杂
高思教育须佶成:教育行业需求分散复杂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高思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长江EMBA校友须佶成出席并发表演讲。 高思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长江EMBA校友须佶成 以下为演讲实录: 目前教育行业还处在相对来说供给比较传统的阶段,而且它的需求比较分散、复杂,在K12行业当中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大概由这四个维度决定: 第一,和地域有关系,比如VIPKID,英语的听说没有太多地域性问题,英语听说全世界的标准应该都一致,但是对于K12小升初、中考和高考来说,本身地域性非常明确,有的时候甚至会跟孩子所在的学校有关系,每个学校的进度可能不一样,难度不一样,重点也不同,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也不太一样。 第二,和孩子年龄有关系,孩子年龄偏小的时候,比较偏向于素质,或者父母那时候对中国教育体系的认知度还比较有限,所以停留在比较朦胧的感觉上,希望孩子英语能力、思维能力增强一点,或者希望他有一点点文学的积累,但是随着年级的上升,到了三四年级发现作文写不出来,老是扣分,计算老出错,就会有一点焦虑,到了小升初阶段更焦虑,到了中考和高考的时候,大家就拼着过独木桥,所以年级的上升会改变教育需求。 第三,和学科有关系,大类的话分素质类和非素质类,在非素质类所谓文化课那一块上,分各个不同的学科,有的时候在一个学科当中有细分领域,比如英语当中有听说的领域。 还有是大家容易忽视的层次问题,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不同需求,这个层次指一个班里面有学霸、学神、学渣,每一个层次的孩子需求不一样,对于英语教育来说,像VIPKID正好避免了教育当中需求的各个坑。 1、地域的坑,全世界英语听说标准都一样,它避免掉了。 2、所处的年龄段多数偏中小年龄段,家长完全没有受到教育体制的压力,还停留在希望孩子在能力方面有更好成长,英语当中切入点是细分在听和说这样一个比较容易在线改善体验的领域上,同时英语没有层次,本身是一对一,根据你的能力水平来的,但是文化课不一样,所谓的层次只有所有年龄的孩子坐在一个班级里,才会出现三六九等,特别是一对一的学习,我根据你的能力、等级来做,你是从哪个能力级别开始的,就从那个级别开始,一点点前进就可以了。 但是,K12的教育不是这样,同一个年龄的都是10岁的孩子,大家都坐在一个课堂里、都学一本书,这个时候有学神、学霸、学渣,80%的孩子在学习的环境中,从来没有获得过任何一次成就感,往往是挤压和挫折,往往是隔壁家的小明对他有伤害。 所以,对于学渣来说不是你给他什么好的内容供给问题,给他什么好的他都不学,给他一点点心理安慰和认同可能是让他重新点燃学习希望的开始。这些不同的维度交叉下来,会让学习的需求非常复杂。 在供给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K12线下辅导的巨头在三四五六线的渗透率非常低,五六线的地方还没有到,三线和四线渗透率也很低,在这个行业当中80%的K12培训机构是500个学生以下,60%的培训机构是200人以下,非常分散,需求分散,供给也很分散,教育这件事确实比较复杂。 随着科技的发,所有从事教育行业的机构服务者都已经认知到了科技本身的力量,想要做大规模、做的更好,毫无疑问必须要借助科技的力量,现在大概有三波企业在做这件事情: 第一,即使是传统的教育企业,也必须要借助科技和互联网的力量,来提升供给的能力。 第二,干脆不干线下的事,直接从线上切入,像VIPKID直接从线上切入,现在这些网校直接从线上切入,比如猿辅导、学而思,我就直接在线上做。 第三,在改变供给的能力,我们把教育当中“教”的部分切出来,好课程、好老师,“教”的这部分不管是老师授课还是课程本身,是以知识为核心,我们把所有的中小学知识穷尽了,就是一个有限极,没有多少东西,只是现在科技的加持,不断的有知识图谱、智能能力,变成可以千人千面的知识供给,在“教”的部分是可以标准化的,既可以做到高质量标准化,又可以通过巨头的力量做到个性化。 “育”的这部分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人对人的影响,情感的交流,这部分可能孩子的成长是以人为核心的,所以我们把这两步分开,“教”的这部分怎么样提高课程的质量、标准化能力、千人千面的能力,这个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还有一部分公司在干这样的事情。 比如说线下的双师教学与线上的双师教学,线下我们把教的这部分也切出来,好的课程、好的老师由核心的中央平台提供,所谓的现在S2B2C的模式,由S来提供,B端做好线下的运营与招生。 同时在运行的一个S端的老师可以同时覆盖100个城市、200间教室,可以容纳2000-3000个孩子同时上课。线下当然也有辅导的200-300个老师来配合线上老师,来完成整个教学的过程。 从整个教学的效果上、体验上发现,特别是在三到六线,本身好的供给太稀缺了,一二三线城市对于模式的需求度偏低一些,但是三到六线非常稀缺好的资源,连本科毕业的老师可能都招不到,别说985、211、北大清华的了。 我们在线上可以做到,基本上是985、211、北大清华的,有多年经验,万里挑一的老师来授课。 除了线下以外,现在线上也一样,双师的大班模式跑出来了,有一个主讲老师同时在给这3000个孩子上课,但同时还有15-30个老师来管100-200个孩子的提升,把教和育切开,教尽量规模化、标准化,育的部分个性化的服务还需要靠人力来跟进,目前主要有这两种模式。 当然,对于AI的应用,在教育的场景当中越来越多。比如说因为在全国服务了9100家客户,预计9月份会突破1万家,同时服务1万家线下学校、机构,帮助他们提升课程和教学的质量。 所以我们一天天在做生产内容的工作,有一部分内容工作是,各个地方的题目、卷子,每次收集和整理很困难,随着AI实验室的建立把这部分的内容解决了,从卷子的一张照片到全部入库变成数据,到打好标签,整个这样的流程变得越来越高效,原来整理一道题需要180秒,但现在只需要1秒钟的时间。 包括对于每个孩子掌握知识程度的定位,这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借助于科技与AI的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今年发现了一个新动向,除了体制外供给端的质量和效率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体制内对于这件事情也越来越重视。 因为信息化1.0的时候,其实体制内把所有的通路给铺好了,网真的可以接到每个班级,班班通的事儿实现了。我们去云南偏僻、穷苦的县镇村调研,你会发现网络已经不是问题了,百兆带宽专署的网络线接进去了,把我们的设备、课程随时铺到任何一件教室,都可以马上跟北京中央的老师连接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而且技术的发展对于带宽的要求很低,实现1080T50毫秒以内延迟的高清互动直播,其实2兆带宽就可以搞定。 所以体制内对于信息化2.0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2.0主要解决的就是以围绕老师的成长、孩子的成长为核心,不仅仅是原来一些硬件设施的解决,而是软性的东西上来。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其实高思致力于打造内容科技驱动的K12教育赋能平台。今天上午腾讯副总讲到,科技向善,因为好多孩子在玩儿腾讯的游戏,腾讯也越来越从愿景当中提取出来科技要向善。 其实我们是善向科技,虽然我们做的学习孩子不一定都喜欢,我们已经改变了很多体验和效率。教育行业一出手初心肯定就是非常善的,你怎么样能够解决好这件事儿,你必须要依赖于科技的力量,你需要通过科技的力量更好的解决教授所说的供给问题。 另外,我们也非常坚信,线上和线下OMO的融合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很重要。教育本身是比较具有线下属性的,比如说科技的特点是快,教育的特点是慢。因为教育的核心是孩子的成长,成长的事儿就不是个特别快的过程。 所以他俩的特点有点相矛盾、相反。但这两者结合就很好,如何用北京中关村黄庄最优质的资源,能够辐射到云南的小乡村,这么快的好的质量给过去,能够跟本地的孩子慢慢成长能够结合在一起。 包括技术承载的形式是云,教育靠爱承载。科技的基因是010101这样的代码,但教育的基因是生命影响生命,生命的基因是脱氧核糖核酸。所以本身这两件事情,线上和线下体现出来的本质非常不一样,但是时代和趋势给了我们把这两件本质上本来非常不一样的事儿,能够非常好的结合在一起的机会。所以,我们也非常坚定的在OMO的融合上。 另外,内容与教学服务是核心,因为高思就是从改变内容、课程、教学服务的质量切入,从这样的供给切入。我们做的也不是品牌的授权、加盟,合作的客户我们是不给品牌的,但是这些机构关了教室门以外,教室内的事情我们很关心,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课程好不好,跟孩子的情况匹不匹配,老师备课过程准备的好不好,老师授课的质量到不到位,或者说没老师,我提供老师也ok,那么线下的老师跟我配合的好不好,能不能帮助孩子的成长,客户的服务做的到不到位。 至于招生、运营、管理系统这块,我们并不是特别在意。所以我们坚信内容和教学服务是整个教育企业的核心生命力。 另外,我们也非常的坚信,开放连接,成人达己。这个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到了分工的时间段,并不是说全链条所有的事儿你全干,你把你能干好的事儿(教)给干极致了,育的事儿我们非常尊重线下的校长和老师。 我们感觉教育很有温度,北京黄庄的温度已经被看成黄赌毒的激烈炙热的温度,其实你很难一下子传递到新疆的小镇上,但是就是因为在新疆小镇的老师和校长感染了周边的孩子们,所以我们希望用开放连接的方式做教育,本身教育也是开放和包容。 我们坚持不在北京以外开始直营校,我们在北京市开设直营校,你要做这个产业互联网,本身产业的积累不够,这个事有点问题,因为你很难理解这个产业,或者你在产业当中没有非常专业的水平就也提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基础在产业上。 高思在2009年11月在黄庄成立,2018年网上传的那个图有好多保安到楼里,像查黄赌毒一样,那个图传的稍微有点问题,本身不是那张图,当天场景不是那样。 我们是黄庄最大的校区,占有率最高的是我们,在北京扎下根,有一个好的产业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你出了北京以后我们就不做了,因为会影响和合作客户之间的关系,你是真心的帮助他们。 这就是高思目前在产业当中想做的事情,谢谢大家![详情]

长江商学院李海涛:解决中国教育问题 核心方案是供给
长江商学院李海涛:解决中国教育问题 核心方案是供给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中文/金融MBA项目副院长李海涛出席并发表演讲。 李海涛在演讲中表示:我们国家的人口红利下降之后,政府放开二胎政策,但是大家不想生孩子,因为养孩子太费劲、太麻烦了,重要的一个麻烦就是教育成本高,有钱的人可以花钱补习,没钱的人没法弄,这个造成了社会不公平,就算是有钱的人,花了那么多钱做教育,也是很大的一个成本。 所以,公平就是你们别培训了,但是这个其实是不好的,相当于让跑的快的跑的慢一点,整体的水平都降低了。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中文/金融MBA项目副院长李海涛 以下为演讲实录: 虽然我对商学院的教育比较了解,真正深入研究探讨中国的教育产业是最近才开始的,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行业。 教育为什么有意思?我觉得在座的只要有小孩,就知道教育是多么痛苦的事,在中国求人最难的是小孩上学,我从几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中国教育资源的稀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为教育资源稀缺带来了K12、教育、课外培训的需求,但是教育行业是一个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非常大的行业,2018年政府出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政策,对这个行业有很大的影响。 教育政策的目的是: 1、公平,因为有钱的人、可以买学区房的人、雇得起辅导老师的人,他的孩子和一般人的孩子有分化,这样会造成社会上的贫富不均。 2、成本,如果大家在教育上花的成本太高,大家是不愿意生小孩、没有能力消费的,这个对国家建立消费市场有障碍,所以国家出了很多政策。 如果你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能够给你好的老师、学校是有限的,大家随着财富的增加,越来越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好的教育,希望有公平、降低成本,这是悖论,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大环境下,如何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行业,提高高质量供给,这是满足我们国家市场需求、政策需求唯一的解决方法。所以,我们做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和教育的结合是非常合时的事情,既满足市场的要求,又满足政府政策的支持。 中国的家长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个家长给孩子上了很多课,比如奥数、钢琴、体育,中国家庭在教育上有很大的压力,但是当我们看中国教育上的花费时,并不止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市场,大家都愿意在教育上花费,印度、越南、中国教育投入在过去几十年涨了好几倍,因为什么呢? 因为有钱了,希望投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如果经济飞速发展,如果你的孩子有好的教育、背景,他的发展空间更大,相比来说美国、欧洲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在一个成熟市场里面,简而言之就是教育资源非常稀缺,北京小升初有几万人,因为有这个东西,带来了巨大的空间。 很多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发展的非常快,2018年很多上市公司股价爆涨,但是8月份开始股价暴跌,因为中国政府教育的政策《民促法》,出来的政策对民办教育的合法性、民办教育该不该挣钱、如何挣钱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限制很多民办教育不能这么干、不能那么干。我记得当时北京海淀区大家去抓校外培训,像扫黄一样,好像教育变成过街老鼠。 政府为什么要做这个政策呢?一个是因为有很多乱象,教育行业飞速发展,在这里有很多监管套利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最核心的是公平和成本。 我们国家的人口红利下降之后,政府放开二胎政策,但是大家不想生孩子,因为养孩子太费劲、太麻烦了,重要的一个麻烦就是教育成本高,有钱的人可以花钱补习,没钱的人没法弄,这个造成了社会不公平,就算是有钱的人,花了那么多钱做教育,也是很大的一个成本。 所以,公平就是你们别培训了,但是这个其实是不好的,相当于让跑的快的跑的慢一点,整体的水平都降低了。 政策的意图就是打压课外培训,支持职业教育,我们一定要降低成本、增强公平,这是政府教育政策的目的。 如果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既想让马跑,又不想给马吃草,怎么做呢?真正解决中国教育的挑战,核心方案是提供供给,你摁住那些人,这些人会想方设法找各种各样的途径,还是得到同样的服务,你是摁不住的,如果你把他们都摁住了,中国的孩子学不到知识了,中国整体人民素质怎么创新、科学发展呢?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政策是无解的,虽然目的很好,但是解决不了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供给,提高供给有两条路: 第一,民营办学,公立办学是有限制的,还是要支持民营办学,民营办学花少的钱,做了多的事情,虽然有些乱象,但是它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第二,师资力量,办学的核心就是老师,你有名师、讲师,他能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学生学的会,这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我们国家的教师队伍是急缺的,一个老师的培养需要很多年,不是短时间就能出好的老师,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的教育行业面临着这样的挑战: 第一,市场需求。 第二,政府政策的限制。 但是有挑战、有限制的时候,其实就是有机会的时候,机会是以前随便开个补习班,随便办个教育的机构是被淘汰的,因为要规范。但是真正牛的人是,我能够低费用、高效率提供好的教育素材,能够规模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提供教育,这样的企业代表着未来。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14亿人有几亿中产阶级,剩下一大批人都需要服务,所以机会巨大。 我们来看一下智能如何赋能教育,如果我们看教育行业的发展,你会发现有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传统教育。你上学,学校里老师讲课你听讲,名师很少,这就是大家为什么要去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因为名校有名师,你可以学到知识,这是教育的1.0版本。 第二个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出,我们现在很多的演讲嘉宾做的业务也是这个方向,教育创新的2.0版本,通过互联网把名师传给大家,以前名师上一堂课教50个人,现在我在互联网上可以教500、5000个人,相当于把存量利用的最大化,VIPKID是我们长江校友创业的公司,把美国的英文老师,通过互联网给我们中国小孩儿上英语,存量的老师就能够通过技术覆盖到更多的学生,这是教育版本2.0。 但问题是,多少存量就是多少存量。你不能造出来,当然VIPKID是把美国的存量拿到中国来,比如说在中国有多少个名师高考讲代数,你用互联网能够接触到的也是这么多,老师的存量没有增加。 智能教育是什么意思?教育要达到三点,规模化很难达到,因为学生一多老师就得多。个性化很难,得要求很多的老师才能对每个学生做好。多元化很难,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学习,人工智能如何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教育有两点,教方和学方。老师在干嘛,其实他就是把这些知识学会了,他总结了,再传出来。如果我们看高中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所有的知识都是已经知道了的,我们有百科丛书,所有的知识都可以总结下来,数学有多少个定理、公理、公式全可以弄下来,如果我总结下来的话,我其实可以把老师的很多工作给自动化,但是不能达到名师讲课循循善诱的过程,但是很多老师的知识可以总结下来,可以用知识图谱做下来,通过语言处理给提出来。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供给端是在提高的,需求端学生学习,怎么让学生学得好,学得好就是一对一的因材施教。老师看学生的面部表情、情绪、反应,我知道他学的好不好,我知道我要给他多教点东西,我这块教太多了少一点。 我们如果有人工智能的技术,我有人脸识别、情绪跟踪,我可以通过记录作题的对错,我可以实时看到他的进展,如果真的做到这一点,当然这是终极目标,其实整个教学过程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大家看大方向,取势明道优术。中国有14亿人口,6亿有钱,8亿没钱,不能这么说,这些人都有教育的需求,如何满足下面8亿人的需求,人工智能是唯一的出路,技术是唯一的出路,这里面有巨大的机会。[详情]

慧聪集团刘军:创业的本质是挣到钱活下去
慧聪集团刘军:创业的本质是挣到钱活下去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慧聪集团董事会主席刘军出席并发表演讲。 刘军在演讲中表示:我们应该把生意放在第一位,把挣钱放在第一位,因为创业的本质就是,挣到钱活下去,或者活下去挣到钱。 慧聪集团董事会主席刘军 以下为演讲实录: 刘军:我觉得是这样,一个是非常传统的行业。因为腾讯、阿里都转向做产业互联网,我们是个创业型公司,创业型公司要跟头部公司竞争,得在赛道选择上有一些属性,一是我们不能碰基础设施,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做基础设施,我们应该做垂直行业的应用。 二是我们应该把生意放在第一位,把挣钱放在第一位,因为创业的本质就是,挣到钱活下去,或者活下去挣到钱。所以我们选的行业有几个,高毛利的、大市场的、多Bto多B的、上下游比较分散的、渠道层级比较多的领域,如果产业能够一部分数字化,我们就有机会在链条里面重构供应链、改善供应链,赚到一些钱。 第二,必须是服务属性比较重的,产业互联网光有互联网的工具不太够,在一些传统产业上要弯下腰给他们干活,帮助一些小B真正解决事情你才会有价值,如果做平台的话,为别人提供挣钱的机会你才有机会挣到钱。 我们帮助别人用更高效和更低成本的方式对接,自己努力做一个不贪婪的人,我们选了几个行业,现在中关村在线在转型做科技新零售,因为零售业态的发展经历了很多,7-11、苏宁、国美、京东各个形体不太一样,现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全国光夫妻老婆店就有600多万家,这些夫妻老婆店在供应链的最底端,从省到市,在选品上是非常困难的,供应链在金融服务上什么都是没有的。 所以,我们努力帮助他选到比较好卖的东西,透过中关村在线的影响能力、SaaS连接的小B渠道,帮助他们更好的选到产品、赚到钱。 甘洁:可不可以理解一定程度上把他们变成了你们的加盟店呢? 刘军:这个不能叫加盟店,就像7-11一样,7-11全球的超市并不是它的,上游也不是它的,但是它的IT系统做的非常好,你自己开个超市也能卖货、赚钱,但是它可以告诉你什么货好卖、应该如何摆放,你自己去买一箱矿泉水和它集中买7万箱矿泉水的价格肯定不一样,所以它实际上是数据公司。 我们通过SaaS的方式给小B连接吸收,通过中关村在线媒体的影响能力去影响上游和下游,关键是我们要找到比较好的产品。 比如小米生态链,小米生态链的本质就是投资+孵化的方式,帮助C完成选品、帮助B完成赋能,实际上小米生态链在去年大概上市9个,雷军这个事情大概赚了100亿。比如这个手环其实本来就有,只是在工业设计上帮它进一步完善了。 我们现在做了几个垂直行业,要不就是高毛利的,要不就是有成熟案例的,最关键的是要有团队,这个团队一定是深耕产业的人,如果我们从头部公司请技术水平高的人,让他们做一个非常low的传统行业,他们很难适应。 甘洁:就是来自草根,但是你们从高处给他们赋能。 刘军:我们只是一个小公司,所以必须先从生意做起,上午美团的那位领导讲的很好,美国的50个最大的公司,14个科技公司,有两个是专做科技的,剩下是产业或者生意加上科技的公司,中国是一个很大的本土市场,很多产业规模都是上万亿的,只要稍微在这个产业里面能够做一些重构、价值实现的工作,很多传统行业都产生千亿产业互联网公司,只要单个垂类基穿就完全有机会。 刚才微软的一位同事讲了文化,文化很了不起,对智能制造业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是技术,我经常看华为的东西,我记得有一次任老板讲,未来社会在20、30年后会变成一个智能社会,深度与广度今天还是不能想象。5G的商用或者智能制造向前的发展是个递进的过程,逐步摸索在不断地实践中寻找。 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和我们社会的重构,未来机器慢慢会拥有一些人的技能,尤其是在一些高重复性、高频、高危的行业,过去我们还是努力把人变成机器。 所以中国在智能制造上,我觉得会有很大的发展。我们并不是一个弱国,中国是制造大国,也是制造强国,在一些领域走在比较前面。 随着华为公司在技术上的领先,其实很多制造业的环节只要用好,像华为这样能够提供技术,来提高我们的效率,改善我们的供应链,慢慢我们就会在全球的价值链上,从价值链的比较低端,慢慢向上游去发展。[详情]

华为董事:华为做人工智能三个关键词"海量重复高频"
华为董事:华为做人工智能三个关键词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长江EMBA校友陶景文出席并发表演讲。 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长江EMBA校友陶景文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在华为负责的是华为数字化,就是如何让华为插上互联网和数字化翅膀,我接下来主要谈大中型ToB怎么拥抱互联网,或者做产业互联网。其实华为当时在做的时候,我不是搞技术的人员,我扮演的是CIO、CTO的角色,我是业务人员。 当我到了公司数据化转型部门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词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互联网,但是没有一个人来回答,在老板或者董事会的层面上,希望华为公司来拥抱互联网或者发展产业互联网,华为公司自己想通过这个获得什么商业价值。 后来我在董事会上跟公司汇报,我们要让华为从现在的1000亿走向未来的2000亿,要有更多的收入、利润,改变客户的体验。 所以我也很赞同刚才刘总讲的,一个公司或者说你要解决一个产业、行业的产业互联网问题,或者是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你必须要回到商业本质、回归客户。 第二个,产业互联网不像消费互联网,它的需求是显性的,其实消费互联网很容易做。比如说获客量比较大,连接方式也比较单一,一点到一点。但是如果我们做产业互联网,B2B2C,数学模型上是点对多点。 比如说一个企业成为华为的客户,我连接一个2B,但是2B里到底连接了多少人,我曾经讲过,比如说现在很多人都在做企业的办公云、SaaS服务,SaaS服务怎么会说我连接了2亿用户呢,应该说你连接了多少家企业。 其实,在产业互联网里的需求和一些东西往往是显性的。在消费互联网里面有一点,一个2B往往不会为了牺牲核心资产来做牺牲,但是一个消费者,可能会贪图一点便宜、方便性,来消耗你的隐私。 但是,一个行业是很难的,你说拿一些便利性让企业牺牲它的隐私与安全是不可能的。所以产业互联网也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我刚才讲了,产业互联网相比于消费互联网来讲,它是春秋战国、盘古开天辟地刚刚开始,我也很赞成刚才刘总讲的,这是一个刚刚开始的时代,需要有智慧,肯定不能用过去的消费互联网思路来管理产业互联网、经营产业互联网、设计产业互联网的思路,一个产业互联网一定要能够解决一个行业、产业的问题。 再一个,你的行业与产业的选择,如果是一些特别离散的行业,可能不适合,或者你拿互联网来整合的代价成本太高,你根本不可能赚到钱,还是应该在产业互联网里找到一些共性的问题。 比如说,我也在负责人工智能,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一定是场景、数据、算力、算法相结合,四位一体才能到位。如果说只有算法,创业我有很好的技术,但是你没有数据和平台很难做这个事,但是大的企业肯定有很多的环境。 我觉得和刘总有合作的机会是因为我有6万家供应商,16万家合作伙伴,华为有什么机会供应商看不到,刚才甘教授讲华为公司影响中国芯片业的发展,因为我们很少买中国的芯片,但是一个是因为没有满足华为的要求,一个是因为好的有技术的公司,华为太大了,找到那个准确的人路径很长。 我原来管手机的时候,那个女首富的公司都是我们引进来的,我们其实一直希望在中国找备胎,或者有技术的公司,但现在在我们这个大型制造业里面,比如华为的需求离供应商的能力太远了,而且尤其是潜在的供应链,想找到华为、找到那个准确的人太难了。 产业互联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思想、有行动、真正能够了解这个行业,不是我有点互联网思维,会开个商城,就能把一个产业数字化转型做好了,其实这个产业的问题不在于在线不在线,在于影响这个产业发展和效率的根本性问题在哪儿,要能为产业解决问题,这才是产业+互联网应该去解决的问题,不要把在线、云化、智能化这些单纯技术的词当成手段、工作目的,目的还是要商业可持续发展、挣钱。 中国的制造业总体上来讲进步还是非常大的,昨天晚上CCTV4讲的中国汽车制造业,北汽的制造业和我去参观德国制造工厂没有区别,甚至更好。 机器人的制造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市场变化有多快和你的稳定性,比如一个车再怎么机器人替换,那个车有一些部分可以被机器人制造,比如模具、焊接,这些可以把机器人全换掉,但是那些插线电缆是换不掉的。 我们在做制造方面,只能说在流水线的效率改造上,越来越智能、数据驱动,柔性也在不断加强,我们一部手机可能也就卖6个月、一年就得换,在机器的替代方面并不是很大。 但是比如说做夹具,换掉一些机器手,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的效率提的比较高,还得看各个制造业的具体情况,我觉得越稳定的制造业被机器替代的可能性越大,越灵活、变化越快的不要期待让机器完全把人替代了,反过来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使用来提高效率。 华为做人工智能,我们提出来的是三个关键词:海量、重复、高频,一定得找到业务场景再动手。 在制造的机器人化、智能化方面,我们也提出来了三高:高重复、高精度、高危,在这些领域多引入一些智能化,对人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方面,都是数字化带来的价值。 但是我觉得智能制造这块的进步比较大,本因不在于制造过程本身的智能化,实际上是两横一纵,整个制造业解决的相对比较好,关键是想通过产业互联网来解决两横的问题,一是客户的交易过程,二是产品的创新过程。[详情]

微埃智能赵紫州:广义上的AI还要等 现在很初级
微埃智能赵紫州:广义上的AI还要等 现在很初级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微埃智能创始人,长江智造创业MBA校友赵紫州出席并发表演讲。 赵紫州在演讲中表示:广义上的AI还要等蛮长一段时间,现在其实还是很初级的。但是发展并不慢,我们可能每天在一线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感觉,今天怎么才进步了这么一点点。但是我们做了创业将近2年的时间,回过头来一看的时候,我发现从刚开始到现在,其实我们也在某些领域可以替代人、解放人,像焊接就是高危的,因为对人的伤害特别大,高频、海量,巨大的场景。 微埃智能创始人,长江智造创业MBA校友赵紫州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是90后,小时候生活于东北,后来在美国求学,再后来从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回到中国创业,我是长江智能制造的1期学员。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其实当时还挺困惑的,跟几个师兄都是从国家实验室出来的,当时人工智能最火,我们恰好又是做这块的。 来到长江之前,我跟甘教授开玩笑的说,我们就是报着金饭碗在要饭,因为技术特别高大上,像我们的同事,有些公司给的工资都是100万-200万的年薪,特别稀缺。 但是我们做的事儿,因为自己创业,刚开始可能连3000-5000块钱的工资都拿不到。很感谢长江的平台,一点点进入到里面,一点点的学习和努力,我们现在做了一个小公司,一点点成长。 我们主要是做人工智能+互联网,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结合,现在主要做的是焊接机器人与纺织机器人。 我从我切身经历上简单分享一下,当做一个产业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人对这个产业非常了解,我们团队当时在所谓技术上还有一些优势,尤其是深度学习、算法方面的团队。 2018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借着这波红利,很多公司都找到了我们,包括特斯拉等,找我们做供应商给他们提供算法,我们也做了一些项目,后来有一些国内上市公司也找到我们,让我们做一些东西。 但是,国内大多数公司老板找到我们之后,了解一圈之后,对新的技术特别感兴趣,特别想去做,但是发现做了之后好像又很远,很难能快速对他们产生实际价值,真正让他们出钱的时候,他们又感觉要等一等。 所以,我们团队一直思考如何真正做下去,因为我们家里本身做纺织业也做了20年,将近2个月的时间团队的人天天车住在工厂里面,跟工厂主要的中层领导、管理人员交流、分析,包括跟周边的叔叔伯伯们学习,这一块是创业过程当中非常宝贵的,尤其是这些长辈会给你最真实的感受。 我们当时的感觉是,很多互联网上的微信公众或文章都会说,人工智能最需要的是数据、算力、算法,我们当时的感觉是,其实最需要的就是应用场景。你能解决一个问题,其他的都不是问题,尤其是在工业互联网上,我们发现算力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因为我们在实际过程当中,有很多时候,我们发现CPU训练的时候可能会需要强算力,但是应用的时候一个CPU就够了,不需要GPU,有的时候需要,但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需要那么强的算力。 数据在工业互联网根本不像C端消费级的时候给你海量的数据,大部分的时候可能是针对性的数据,你先从专家系统开始一点点做,其实很多时候真正落地,脏活累活做了出来,其实才会有真实的感受。 另外一点感受,有些start-up针对的是头部客户,希望前期给有钱的客户做。我们当时定的目标是,我们能不能做一些普适性、普惠性的东西,高频、高需、大量,但是客户的付费能力并没有那么强。 换句话说,你必须给他带来明确的收费的东西,他才会愿意付费。我发现这块的市场巨大,而且非常有前景。 我们当时的一个很明显的感触是,你不能给他提太前沿的东西,因为把美国做工业互联网的那套东西放在国内发现很难落地,因为能够带来的价值、收益是很拐弯的,不直接,反而更多的能够带来生意性的,我们能省多少钱,能带来多大的投资回报率,一年能收回多少投资回报,我的财务成本是多少,收完之后发现还有钱赚。 我们当时感觉这一部分可能会好。但是如果只做这一部分,公司又没有发展的潜力。在把生意做好的前提下,一点点的布局未来,可能更适合初创企业。 之前在美国工厂上学的时候,包括在实验室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国内一些还不错的公司,跟国外相比更好。 拿伯克利的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的实验室相比,整体来说考虑到学术的世界影响力,伯克利还会略高于清华。但是你看清华整个的设备,包括实验室里面的各个方面,其实比伯克利要好蛮多。 我的感觉是,国内各方面真的挺好的。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很多企业家会对5G、AI有个很高的期望值,他就认为你什么时候能够做一个机器人跟人一样,我就不需要招人了,不需管人,管人太头疼了。 但是我们的感觉是,广义上的AI还要等蛮长一段时间,现在其实还是很初级的。但是发展并不慢,我们可能每天在一线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感觉,今天怎么才进步了这么一点点。但是我们做了创业将近2年的时间,回过头来一看的时候,我发现从刚开始到现在,其实我们也在某些领域可以替代人、解放人,像焊接就是高危的,因为对人的伤害特别大,高频、海量,巨大的场景。 我们在方面确实也做了一些东西,所以可能从外人的角度来看,发展会慢一些,但是我们深入到行业里面,我觉得还是蛮快、蛮有信心的。[详情]

采芯网宋俊纬:希望用人工智能提供好服务给中小企业
采芯网宋俊纬:希望用人工智能提供好服务给中小企业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采芯网、百芯智能制造创始人,长江智造创业MBA校友宋俊纬出席并发表演讲。 采芯网、百芯智能制造创始人,长江智造创业MBA校友宋俊纬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深圳电子从事的朋友比较多,我们主要是做所有电子元器件的大数据平台,因为以前我在美国公司工作,类似于富士康+伟创力,在伟创力里面有一个设计的基础数据库叫database。 当时2014年看到很多创业公司在自己做硬件的时候,基本上没有database,大家都去网上下载很多的电子元器件的基本设计数据。所以一开始我就做了这样的大数据库,呈现的产品就是采芯网,每天都几万人在使用,做大数据的平台中国只有我们一家,美国有两家。 通过这一个数据服务,我们延伸到元器件的交易服务,我们利用了AI技术,把市场上所能见到的电子产品的薄膜进行标准化,把它的价值算出来,采购渠道标示出来。 因为以前在大公司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大公司有专门的部门来做这个工作。但是很多创业公司没有这样的资源,经常是采购,工程人员经常吵架,你给的不清晰,不知道是哪个公司,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牌。 现在我们有一套自动的线上技术,把薄膜丢上去就可以自动解析出来。做了之后,对于我们的客户来说,做完设计之后需要有一个整体的产品来做验证,所以我们做了一个云工厂。 我们希望的是,用一些人工智能、软件技术,提供最好的服务给创业型、中小型企业,因为产业互联网里面,传统产业里面有两个极端,一是像华为、苹果有全世界最好的供应商、供应链管理团队。二是像很多中小企业、硬件公司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它也希望有这样的服务条件,但是找的这些供应商都是比较low的,小工厂来配合,我们就相对于富士康、伟创力这种供应链一样水平的服务批量化给中小企业,这是我现在做的事情。 产业互联网有一个发展的步骤,前面10年都是以产业电商为主,各个垂直类的电商。但是没有说像BAT很大的突破,现在是越做越垂直,真正要解决行业的问题。 我们公司一开始,电商我们也研究过,因为电商涉及到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鸡和蛋、蛋和鸡的问题,用户从哪里来,电商的品类从哪里来,比如说我们的行业光电子元器件有6000多万个,你要去备货是不可能的,资金量不可想象,你在互联网上碰到的客户需求又是各种各样的,不一定是你准备有的货,所以这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很麻烦。 数据真正是按照人工智能的方式,先把大数据整理好。全球各个网站上面各种各样的数据源,因为数据拿来是不能直接用的,属于原始数据,全部要加工,每个电商所有的数据来源全部要经过标准化、结构化的过程。 为什么消费互联网没有做结构化的事情,因为消费互联网做衣服一季就卖了,后面不会重复卖这个东西,做结构化的意义就不大。 但是我们产业互联网里面的元器件,特别是像电子行业,像电阻电容可能都用了20几年没怎么变,研发一款芯片出来,投资巨额的人力、财力,不可能用一个季度就完了,因为我们的芯片用了20年都还在用。 所以,我们根据这个行业特点把大数据整理好之后,根据搜索技术做了一个解决行业痛点的产品,叫Bom解析,但是因为在华强北有很多传统的Bom配单公司,他们遇到一个痛点,自己会配Bom之后,大概服务几个客户,养活自己、公司没有问题,公司要扩大必须再招人、培训人,他培训好一个人,哪怕是他自己的亲弟弟,培训完之后,有了这个技术之后自己又可以开一家公司,这种方式公司永远做不大,都是靠人做这个事情。 但是,有了我们这个工具之后,一下子提高5倍的效率,算力可能对个别客户不太重要,但是对我们这种企业很重要,很多时候同时线上跑几千个Bom,我们几十台线上服务系算力都会用完,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关闭一些国外用户不是太多的网站,来保证这个算力。 我们这个行业里面在用这些产品的时候,在进行一个漏斗的分析,把一些订单拼过来,就像拼多多的方式一样,但是我们和拼多多也不一样,因为拼多多是ToC端,冲动型消费,我们是ToB端用户,都是很理性的用户,千万不要用ToC的方法去做B端的用户,因为B端都是要货比三家,但是很专业的采购,你的产品有什么问题他比你还清楚。 所以,我们一定非常专业的服务客户,不能按C端那样一下子获取大量用户,然后再去做服务,这个时候你服务不好反而把自己的招牌砸掉了,这是和ToC完全不一样的路径。 因为我一直在电子领域工作,所以回复一下现状。因为这个现状是两个极端,像华为看到的都是好的,因为华为供应链、苹果供应链都是世界顶级的供应链和供应商,水平都很高,全球除了中国之外没有这么好的生产线、管理团队。 但是在我们大数据上面可以看得到,中国还有9万家SMT工厂,SMT设备是很贵,但是几万家SMT设备工厂里面,有ERP管理工具的不超过20%,ERP好的很贵,一般的又对工厂支持不是很到位,平均能用的台湾公司ERP也不便宜,大概几十万一套,这对于一个小工厂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这里面有很多机会,我们做产业互联网的朋友可以在市场刚需的地方,帮助很小的工厂、作坊式的工厂成长,能够把一个事情做好,把生产真正按照富士康的流程、管控方式做好,这是我们可以做很多工作的地方。[详情]

慧聪集团刘军:创业不出钱都是耍流氓
慧聪集团刘军:创业不出钱都是耍流氓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慧聪集团董事会主席刘军出席并发表演讲。 刘军在演讲中表示:创业不出钱都是耍流氓,创业不出钱,想用灵魂工作这个事我不太相信。 慧聪集团董事会主席刘军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把我们过去这一年多以来对产业互联网的摸索做一个简单汇报,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特别伟大的时代,去年12月份我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文艺演出,有很大的振动,我基本上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很难想像我们从一个人均GDP只有156美元的国家,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到了人均GDP接近1万美金的国家,处在世界第二的经济体。 像我这样在工薪家庭成长的孩子,如果没有GDP的高速增长,就不会有机会创业、做投资、从投资人角度做上市公司。 这个伟大的时代是特别能催生变革的时候,70后有2.13亿人,80后有2.27亿人,90后有1.74亿人,00后只有1.27亿人,中国人口变化非常大。 前段时间美国杨安泽竞选时说了一句话:美国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和中国的竞争,而是通过技术进步、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重构。因为5G和云计算成为基础设施之后,在AI时代对社会的重构和产业变革起到推动作用。 中国互联网的路径非常独特,在衣食住行这些消费互联网里面,数字化程度处在全球领先地位,但是我们的产业数字化程度比较低,消费侧倒逼拉动供给侧是中国智能经济发展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慧聪是一个老公司,就是因为有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所以慧聪2003年上市了,很高兴的是中国民营企业平均生存周期只有几年,但是慧聪已经生存了27年,遗憾的是慧聪公司基本上错过了消费互联网时代,但是它还活着。 2017年11月18号慧聪25周年之际,我作为慧聪的投资人,歇了三年再次下水,正好我40岁,很巧的是那天党的十九大召开的时候,代表数有2280个,慧聪的股票代码是2280,很多事情都是缘分。 我们花了3个月时间研究慧聪公司应该做什么,也看了美国大量ToB的公司,因为中国ToC公司市值大概是ToB公司市值的20倍,美国ToB的公司和ToC的公司市值整体上差异不大。 所以,我们明确了我们的愿景,我们要做产业互联网的事,过去我的创业经历有很多教训,再出来干可能唯一有的财富教训比经验多一点。 我觉得顺势而为很重要,过去30年如果你想挣比较多的钱,大概只有房地产、能源、互联网三个事相对最简单,看了这些东西之后,我们把我们的战略搞清楚了,因为战略还是基于你对未来的判断,战略是从愿景中来的,愿景是从使命中来的,所以我们明确了我们的愿景和使命。 慧聪定了5年计划,首先讲一下发展的一级火箭,做7个垂直行业,我讲一两个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首先,我们要用投资+孵化的方式,找产业里面深耕产业10年以上的人,这些人必须是愿意出钱的,因为我觉得创业不出钱都是耍流氓,创业不出钱,想用灵魂工作这个事我不太相信,所以我们花了一些时间,用投资+孵化的方式找行业领军人物,把产业排在互联网前面。 我们做了中模国际的项目,过去盖房子用木模板和脚手架,现在技术发展进步了,用铝模板和爬架,单独的小B以前在服务的时候,因为楼长不一样,不可能配备一个工业设计团队,也不可能做维修翻新这些后市场服务比较重的事,所以我们帮助小B从服务这端切入,从自营开始。 去年5月份我们花了2000万控股了这个公司,团队出了1000万,占49%的股份,到了去年12月份,我们单月利润破了1000万,这个公司未来会有很好的利润预期。中国这块的市场是以几十万个河北级的农民为主,大概都只上过高中,每个人有3000万-5000万的物资,市场有一万亿的市场,五千亿的租金市场,完税后的纯利润有45%,他们就是俗称的包工头,给总包单位做配套服务。 我们做了一个事儿,我们把标准件委托给一家央企生产,我们把非标准件100多个SKU自己生产,他们可以为我们采购东西,我们给他提供一些金融服务、金融支持。一个项目的施工周期8个月,不可能做完一个项目,马上就可以做第二个,会有一段闲置期,把东西放在我这,它是一个物资银行。 所以我们帮助它获客,找到客户。以前这些人没有愿望用SaaS,现在他们都用SaaS联结在一起,因为他们需要知道东西在哪里,以及在规定的时间能够大概挣到多少钱。 所以,产业互联网的垂直行业,因为慧聪是个创业公司,我们在一些重服务的领域、供应链可以深度改造的领域、技术驱动带来商业模式变革的领域,创业公司与头部公司的竞争是有一定机会的。 我们也做了一个棉花的公司,负责人原来是央企的,中储棉的总裁助理、信息中心主任出来创业,业务模式非常简单,多Bto多B的低频模式,下游有纺纱、织布的,上游有无数个卖棉花的,怎么样能够帮下游买到东西,下游交15%的订金,我们出5%的钱,杠杆全国棉花交易市场80%的钱。 上游我们帮助别人卖棉花,我们收30块钱一吨的服务费。下游在金融上面可以挣1个点,现在已经完全线上化,靠强地推形成,目前交易流程都线上化的业务模式。第一年做了17个亿的生意,今年大概可以做到60亿。我们非常希望在明年能够做到200亿,提升与上游的溢价能力,并且把业务模式做到越南、印尼等地。 我们在7个垂直跑道上面,我们定义为兄弟公司,我们支持独立融资、独立分拆,找行业公司里面深耕行业多年的人,我们提供一些赋能,参谋部决策,帮忙,不添乱,我们在技术上面、产品互联网的能力、流量支持、金融支持上面,给予跑道支持。 传统的慧聪网也做了一些变革,我觉得一个企业要知道我们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做与后做的关系是什么。过去的慧聪网是给卖家的展示平台,盈利模式就是收会员费。但实际上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下游底层首先做了一个智能搜索引擎,把服务于卖家的给他们开店的业务模式,变成把买家和卖家并重服务的模式,我们把卖家的产品库、卖家库,我们现在每个月有很多询盘与销售线索,把这两个东西通过智能的算法,我们先通过人工+智能,未来再通过人工智能,未来再纯粹的智能化,通过计算帮助客人找到他需要买的东西,帮助卖东西的人找到最好的客人。 在中间我们做了一个工作台,和用友这样的公司,可以非常方便的,让用户在找到生意线索的基础上,能够在工作台上生成生意。在上游端,我们非常强化了和头部公司的合作,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和腾讯的CSIG、百度一起合作,因为头部公司集体转型2B的业务。 因为很多头部公司并没有庞大的买家与卖家的数据库,慧聪的公司做了27年,服务了2000多万个客户,有一定的触达客户能力,知道一些行业的痛点。所以我们通过跟微信、百度的合作,在最顶层形成触点。 我们做完了前两个事之后,会做一个金融的事,慧聪过去也投资了一间银行,我们做了一个全国的互联网小贷,但是我觉得这个并不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方向。 上午教授讲“钱都去哪儿了”,感觉对头部公司、央企来说,钱不是问题,对中小企业来说问题是没有钱,所以我们要做的这个金融的事就是依托在垂直行业形成的数据、慧聪网自己的数据、爬虫和第三方数据,通过AI的方式还原中小企业的信息,现在国家对银行贷款给小微企业是有明确要求的,但是8200个小微企业确实只有七八百万个通过抵押方式得到过贷款,银行的问题是没有办法获得小微的真实信息。 蚂蚁金服的核心价值是支付宝,支付宝最关键的是有真实交易记录,现在讲所谓的税金贷,税收也不太准确,因为很多中小企业不太交税,银行很care中小企的销售收入,我们通过垂直行业形成的交易记录、慧聪网形成的信息,通过AI的方式来做这件事。 我们也搬了一部分来湾区,在深圳湾联合神州数码一起做了一个超级总部项目,我们会搬一部分去惠州,我们也获得了一些政府支持,和湾区成立了基金,获得了一些融资的机会。 做了22个月有一点体会,产业互联网确实是一个风口,但是这个事实际上是苦活,不像消费互联网那样能出快公司,可能在一些事情上能出慢公司,所以我们需要冷静的头脑、火热的心和不怕脏的手。 慧聪的产业互联网做的就是基于垂直行业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基础设施,因为技术的变革并不能改变商业的本质,商业的本质是能够赚钱。 现在有很多人讲赋能,我和公司同事说我们对小B不能从赋能变成负担,回归到生意的本质,我们希望在这个行业里面通过技术的方式解读这个生意,让大家挣到更多钱。[详情]

华为董事陶景文:华为在全球获得超过半数5G的应用
华为董事陶景文:华为在全球获得超过半数5G的应用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长江EMBA校友陶景文出席并发表演讲。 陶景文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的5G牌照已经发放了,华为在全球获得超过半数5G的应用,我们认为5G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变革,5G对未来互联网、数字世界来说是一次连接的革命。 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长江EMBA校友陶景文 以下为演讲实录: 华为现在可能是空前绝后以企业的身份面对世界第一强国的打击,这个打击主要源于华为在5G方面技术的领先和创新。 中国的5G牌照已经发放了,华为在全球获得超过半数5G的应用,我们认为5G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变革,5G对未来互联网、数字世界来说是一次连接的革命。 1G、2G、3G、4G是不断的改变人的生活,从话音转播到信息传播、数据传送、视频传送,到了5G,未来5G真正能够让产业互联网插上腾飞翅膀变革的连接技术,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5G助推制造业全面升级。 首先,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依托连接和大数据分析,创造新的工业价值,工业互联网其实就是更广泛的连接从用户到整个产业生态、制造的现场,更方便的获取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处理做出资源的重新整合,以及科学的决策,同时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在产业互联网里面,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做行业数字化转型,行业数字化转型无外乎就是解决三个问题: 1、新的客户体验。 2、产业自身的运营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3、新的产业和商业价值。 工业互联网里面制造业是工业互联网应用最重要、最有挑战的领域,我们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形成的制造业,随着精益制造、流水线、先进指导装备的采用,制造业已经达到人类历史发展中非常高的水平了,制造业在本身生产效率上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但是,制造业现在面临无法快速应对市场上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问题,我们认为库存是任何一个制造业的杀手,在制造业里面应用互联网技术,连接整个生态,通过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使得制造业效率提高。 制造业的基本要素是成本、效率、质量,就是传统上讲的更好的质量、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 我们现在看到的制造业大多数企业,或者先进的制造大国,都在积极探索智能制造的发展。 美国随着互联网产业这些年的发展,90年代末到21世纪,美国是全世界互联网发展的大国,但是美国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间,传统制造业大量迁出美国,所以美国在2007年、2008年提出先进制造,我们的理解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希望制造业回归美国。 所以,它们是大量消费市场和互联网驱动的,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而意识到未来制造业的应用牵动制造业变革,牵引美国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和先进制造概念。 欧洲在90年代初,在通讯的数字化时代走在世界前列,以GSM为典型代表的场景,到后来欧洲在互联网的市场中,由于欧洲国家碎片化,没有一个大的市场规模支持,所以欧洲互联网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国和中国,但是欧洲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发现他们也有一个基础,所以我把这个叫围城,美国是一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企业,比如Google、亚马逊、苹果向返迁制造业的突围。 欧洲提出来工业4.0是以奔驰、宝马、博世、西门子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希望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实现工业4.0的战略,从而增加欧洲在未来智能制造上的竞争力。 中国在2013年提出工业2025,中国提出这个战略的方式和欧美不一样,中国一方面是世界制造大国,一方面是互联网大国,既有技术,又有需求,所以我们走了另外一条路,在探索中国的工业智能制造2025新的战略,我们有一点头夹击,我们是从制造业和互联网业两头倒逼中国未来智能制造的发展。 连接是未来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的基础,传统的制造业都是金字塔的模型,我们有计划预测,传统制造业大部分都有ERP,有制造的执行(MES系统),还有很多现场控制,包括流水线的管理。 但是,我们认为在未来连接的范围会发生很大变化,会在各层之间、各数据之间建立更广泛的连接,现在制造的窘境是制造业拥抱互联网的节点不足6%,整个制造业全程全量数据的标记量不足3%,这是制造业的现状,就算非常领先的制造业,数据的采集量也是远远比不上消费互联网对人行为数据上的获取的。 智能制造未来的诉求是“一纵两横”全连接的发展思路,横向的连接就是从客户需求到供应商、物流商、集成商、服务、资源的全生态资源连接,是制造产品到卖到客户全过程中,要建立一个重构价值生态的全连接生态体系。 “一横”是打通产品生命周期,从产品的需求到产品最后的生命周期管理,全程产品生命周期数据的管理。 纵向就是我们原来传统的,大家在智能制造业经常讲的大数据,通过大数据的纵向集成,做到整个产品制造过程的全程可控,华为的观点是,未来的智能制造是一纵两横的全连接发展思路。 我们在讲制造业的通讯是在快速成长的一个部分,但是无线逐步成为最重要的部分,过去的智能制造流水线大部分是有线连接,或者是局部的WiFi连接,华为预测未来的连接数绝大多数是构建在无线基础上。 其实智能制造业提出来了一个跨行业的研究,因为5G是原来传统的ICT领域业务,而智能制造是原来传统生产运营类的技术。现在产业也在融合,国际市场上有华为以及传统的制造业牵头,通讯行业、互联网行业、制造行业的产业联盟,目前已经发展了41家全球知名大中型企业,都是联盟的会员,下面大家也可以看到,包括中国、美国很多大型的全球领先的制造公司,来探讨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标准。在这个方面,华为也是在组织里面体验最多的公司。 第一部分讲的是我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特别是产业互联网最复杂的制造业的洞察。接下来讲一下5G服务于制造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 在制造行业里面明确提出来,5G服务制造业的6大场景,包括运动控制、机器间的控制、移动机器人、大规模连接、工业AI以及监控,这是现在制造行业提出来的,包括每一个场景的解释,我在这里不细说了。 每一个场景对移动通讯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底下对5G的诉求,包括超级实验室、MTC(大容量的机器连接)、EMMB(超高速的移动互联),在不同的场景下,对5G的技术,刚好是5G三大关键技术提供的服务。 而且我们也分析过,根据5G的标准和发展,5G预计能够满足70%以上的工业应用场景、公共场景的应用。这是华为技术方面的一些判断。 大家了解一下5G,中国马上就要发5G了,深圳在今年年底会布2000-3000个站,抽奖已经开始抽华为的Mate30手机了。现在的5G标准只实现了5G的三大功能之一,EMMB,相对于4G提供10-100倍的带宽,特别是上行带宽的改善。 但是对于超大容量连接和低时延实时控制,这两个的标准还在成熟状态,华为在这个产品上,其实我们认为5G是一次连接的革命,特别是工业的场景。尤其是在工业的三高场景,高危险、高重复、高精度,完全可以用5G,加上刚才讲的5G控制下的机器人,可以在三种场景下有很好的作业环境。 前一段时间去了内蒙的一个矿区,大卡车的轮子都比我高,一辆车大概可以装350吨的矿石,原来开矿机的人是高危行业,风险也很容易出事儿,因为要开到很深几百米下去的矿井里面,每个月付三万五千块钱的工资,很难培养出来人。 后来我们就用5G进行改造,车是欧洲的车,我们与厂家一起改造了5台车,最后完全自动驾驶,但是现在为了安全,在试运行期间还有人坐在旁边。 我们现在也通过5G的技术,对远程医疗消除一些数字鸿沟的方面,包括做了相应的尝试。其实我们认为5G技术可以对制造业,实现从设备层到企业层,两纵一横,5G可以服务制造业的全领域。 这个图表述的是,不管是原来流水线的控制,还是全生态链的连接,5G都可以提供相应的连接服务。 而且5G可以提供新型的网状连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切片,刚才讲的传统的移动通讯,这么大一个会议室,我们几百个人在这里听会,网络效率很低。但是5G可以切片,我可以拿出一个专门的资源,为这一件事儿服务。 所以,可以有更加确定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标准,这在制造业有非常的应用指数。我们在华为改造了一个自己的智能工厂,我们原来做手机的,我原来也管过手机,我在管手机之前,我们一条手机生产线上大概48人。 如果我们从Mate20换成生产Mate30要停机48个小时来换装备、线,包括培训人,我们到去年年底通过智能制造的改造,应用了5G的一些技术,包括刚才甘教授讲在松山湖那里有一个物流园,我们也是那个物流园的客户,原来那个物流园几万平米的管理要有几十台WIFI,还要有运营商的基站,现在只用3个5G的基站,管了那个地方100多个物流机器人,仓库的人从120人减到现在的7个人。 关于手机生产线,现在华为水平是6秒钟出一部手机,一条生产线上只有16个人,换线、换手机是不用停线的。我管手机的时候是2010年,那个时候我上了长江,这些年华为的终端制造取得长足进步。 这是我们和一家德国著名企业做的未来工厂,提升OEE的水平,我们定义了未来工厂的架构,到5G时代会大量提升OEE的水平,并且提供更加智能、更加柔性的按需定制工厂服务,德国的著名制造业是和华为在这里合作的。 这个也是我们和欧洲一个厂家构建的,它是一个大型的港口吊装设备生产厂家,我们也是在智能机器人、数控机床方面利用5G技术,对它现有设备、制造工厂、工业流程做了改造,去验证5G对智能制造场景的应用,我相信5G未来会在智能场景上有更多应用。 华为和业界大量合作伙伴展示了很多5G方面的应用,我们一直致力于和制造业行业、生态合作伙伴展开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促进5G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工业互联网不同于消费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已经进入非常成熟的发展阶段,工业互联网刚刚开始,商业模式、经营方式、实施路径、技术选择都还没有确定,我们期待能和长江青投会、产业互联网的合作伙伴探讨5G技术在产业互联网、制造业方面的应用。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详情]

长江商学院甘洁:国内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少 工资偏低
长江商学院甘洁:国内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少 工资偏低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校友事务副院长、智造创业MBA项目发起人甘洁出席并发表演讲。 甘洁在演讲中表示:关于研发投入,苹果低一些,微软、英特尔差不多都是15%的销售额做研发,而我们70%的企业毛利率低于15%。我们的科技企业虽然做很多研发,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研发投入没有超过15%,因为研发最大的支出就是工程师的工资,而我们工程师的工资比美国、欧洲明显低很多,我们的工程师不但名义工资低,还刻苦耐劳。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校友事务副院长、智造创业MBA项目发起人甘洁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今天下午演讲主题是“科技创新的天时、地利、人和”,青投会谈讲的就是怎么用产业互联网颠覆创新,我先谈一谈现在到底有什么时机、地利和人和。 我们在技术上有很大的差距,也反思过去多年的互联网,今天我们谈的是产业互联网,但是互联网的文化中,光一个共享单车就烧了百亿,一个百亿级的资金量可以做很多机器人公司。 这些文化上的反思加上现实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不是一件坏事,我相信只有意识到差距才可能进步,这样的差距也会促使我们奋发图强。 两个星期前我参加了一个论坛上,高教授从2001年开始投资中国半导体芯片,总共集资大概1300万美元,投了10家芯片公司,两三年前我和他交流他告诉我投这些芯片公司没有投错,都是很好的公司,但是赚不到钱。 第一,这些芯片公司自己成长非常困难。 第二,这些芯片公司没有机会上市。 所以,作为投资人也很难,慢慢情况好起来了,因为大疆成长起来了,大疆的成长带动了一大批芯片公司成长,这些芯片公司最重要的是需要应用,我们现在最大的应用场景在中国。 事实上过去的经验一直都是应用在哪里,哪里的芯片就会起来,现在这些公司都有去中兴、华为等大公司尝试芯片设计的机会。 地利我想强调的是我自己过年支持孵化企业中观察到中国创新创业的新优势,去年我把它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科技创新创业的新优势总结为三大优势: 优势一:形成了以供应链为核心,加上物流和生产的制造生态,这个制造生态举世无双,现在在硅谷非常难做硬件,因为你做硬件到了原型开发的时候,最快的办法就是寄到中国深圳,一来一回就是两星期时间,而你在深圳一个晚上就可以搞定,所以制造生态可以大大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到商品化的转化。 另外到开始量产的时候,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如果你有核心技术的话,你的制造成本相对于海外降低百分之五六十是非常正常的。 优势二:仍然相对廉价的中高端劳动力,我曾经把我支持孵化的科技企业和美国主要科技公司做对比(包括苹果、微软等),我发现好的科技公司毛利可以做到苹果和英特尔40%-60%之间,甚至更高。 关于研发投入,苹果低一些,微软、英特尔差不多都是15%的销售额做研发,而我们70%的企业毛利率低于15%。我们的科技企业虽然做很多研发,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研发投入没有超过15%,因为研发最大的支出就是工程师的工资,而我们工程师的工资比美国、欧洲明显低很多,我们的工程师不但名义工资低,还刻苦耐劳。 这就意味着工作的延长,我们工程师的成本只相当于国外的1/10,工程师的成本在上升,但是大多数企业确实就是这样的水平,这个意味着我们在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已经不能靠整合低端劳动力、低端资源了,要靠谁能整合相对廉价的中高端劳动力,这可以大幅度降低我们的研发成本、营销成本。 但是,我相信要充分利用这样的优势需要技术上有总的设计师,我们的工程师个身战斗力其实还不如海外。 有一个技术上的总设计师把问题拆成小问题,小问题拆成子问题,反正我们是英式教育,解题大家还是会的,所以我们在研发上很多时候要打人海战术,能做到这个,我相信技术人才创业的时代就到来了。 优势三:巨大的市场,我们有层次丰富的消费者,从屌丝到高大上,我们的消费者要求也不高,为了便利可以牺牲隐私等等,我们的政府要求也不高,经常很多技术、产品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可以调试市场,这样的巨大市场意味着制造业在中国,所以我们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很多ToB的企业也仍然有非常好的增长空间,我们不但可以从0到1,也可以从1到100。 这三个优势一个是制造生态,意味着我们做科技创新,经常成本只有国外的1/10,速度是国外的10倍,还有廉价的中高端劳动力加上巨大的市场,这三个优势除了第一个都是适用于所有的产业的,到目前为止,可能更多是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得益于创新创业的优势,但是未来我相信好做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已经被做完了,衣食住行这些高频交易巨头开始出现。 未来我相信更多是在制造业上,硬件的时代、软硬结合的时代到来了,这可能是我们在现在这个时代谈产业互联网的意义。 除了这三大优势,科技创新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突围时机,这个时机是一个时代给我们的机遇,因为在过去很多年内,我们在很多技术单个的领域,包括芯片、视觉、定位、机器学习等,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我们要感谢苹果手机,苹果需要什么大家就敢投什么,苹果需要GPS,大家就投GPS,苹果需要算力,大家就去投芯片。 这些技术上的突破意味着你把新技术用到传统领域中,可能会形成新的增长,或者你把这些新的技术排列组合,可能会做出不一样的东西来,大疆的飞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其实原来没有消费级的无人机这样的产业,原来好莱坞如果航拍,要花百万美金级的直升飞机上去拍航拍,这非常贵、不方便,大疆的无人机最便宜500块美金一个,感觉在成熟发达的社会可以人手一个了,这个得益于最新技术的积累和突破。 比如说大疆无人机是多旋翼的飞机,因为多旋翼的飞机才便宜,多旋翼的飞机需要四个马达,通过算法让它们协同作战飞起来。 算法以前需要的芯片在十几二十年前就这么一大块,而最新的那个大概只有一个厘米,所以新技术的出现,加上新的场景,我们可以做不一样的东西,我相信这个是中国制造到制造突围非常好的机遇。 科技创新的三大优势其实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我们真正的高科技企业能够立足于世界舞台的,尤其是在制造领域的企业,目前为止就是华为和大疆,我们的优势落地还面临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把这些优势落地。 下面我分享一些自己过去多年内看到这些优势落地的实践探索和思路,在这里介绍一下我的两个战友: 第一,港科大李泽湘教授,他是自动控制方面的专家,现在仍然是大疆的董事长。 第二,高品祥教授,他是芯片方面的顶级专家,原来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终生教授,也是半导体实验室的创立者。 我们三位教授共同孵化了大疆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之后,我们也看到这些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周期非常长,和互联网商业模式强调速度非常不一样,他们需要一个生态体系去支持,我们在松山湖创立了机器人产业基地,这个机器人产业基地在过去4年多时间内真正积累一个生态体系,帮助这些企业成长,这些生态体系包括供应链整合、技术对接。 我刚才说的两位战友分别是自动控制和芯片方面的专家,导师从法务到商务给予各种各样的指导。 另外我们成立了一个机器人学院,通过这个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所有企业最难的就是怎么找到人才。 松山湖基地现在有50多个在孵企业,涵盖了核心零部件、机器人系统,还有面向各个行业的应用。 这边有两个小视频,这是我们最近的一个团队在做的无人摄影机,前段时间长江有一个媒体班,在媒体班上受到很多人欢迎,左边是无人摄影,右边是用简单的手持云台做的,很快就跟踪漏了。 这个也是无人摄影机自己能够通过AI进行3D建模、跟踪对象,哪怕是人摄影也得跑来跑去,这是一个做水上特斯拉的企业,主要产品是做旋外机,能够把普通的船变成电动船,因为主要是电机方面的核心技术,所以又用它做了一个电动的滑板。 我经常和团队讲不同的创业模式面临不同挑战,企业在不同阶段可能会面临不同挑战,总结起来科技创新创业目前有三大痛点,首先是怎么提升技术,我们的工程教育非常落后,内容非常陈旧,教育方法上不强调动手能力,所以学生毕业以后到了企业很难用得上。 另外,我虽然相信科技人才创业的时代到来了,科技人才可能普遍缺乏商业智慧、商业知识,他们和大企业一样,也面临很多商业上的挑战,怎么去做市场、管理,怎么在知识产权上保护自己,怎么做员工激励? 这些企业做科技创新周期很长,需要的要素很多,不像互联网商业模式搞定BAT就可以,最后变成BAT大战,他们在这里真的需要生态体系的支持。 我们在松山湖基地很多时候要深入场景、垂直领域,在每个领域有相应合作伙伴,比如我们目前看好智能制造,和万科、碧桂园、富士康等等形成合作关系,为需求方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因为我们的团队很多,在营销方面我们有营销的矩阵。 我们在给团队赋能过程中,我可能看到这么几个结论,大家现在都讲赋能式的投资,但是我认为投资人赋能还不够,赋能可能需要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资源的系统性,你需要一个真正的生态体系,才可以系统的帮到这些团队。 第二,创造双赢的可能性。 第三,知识要落地,ToB的我们还是垂直行业,ToC我们强调资源矩阵、资源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仍然依托你怎么创造双赢的可能性。 前段时间我帮团队做营销矩阵的资源整合时,发现现在很多营销平台非常需要好的产品,比如说到基地参访的Indiegogo(美国最大众筹平台之一),一年有5万个产品发布,最后也就是20亿美金的销售,每个产品4万美金左右,像跨境通这样的平台有40万个SKU,一年也就100亿的销售,每个产品也就两三万。 所以,他们需要不断的增加SKU,希望从中产生爆款,松山湖基地好的产品不断出现,爆款在这里产生的可能性也最大,和他们很容易形成联盟、对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给团队赋能,不是靠几个关系就行的。 第二个探索,在长江两年前倡导长江校友成立一个智能制造学会,通过制造协会大家共同探讨产业升级的可能性。 第三个探索,与教育有关,刚才我说了科技创新尤其是硬件创新、制造业创新,有三大痛点,技术、商业、多要素的支持,教育上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同时提升他们在技术与商业上的水准,给他们以创业孵化。 去年我们长江开出了一个新课程叫智造创业MBA,其实不是一个MBA,而是MBA加工成硕士,与新型的创业孵化。我刚才说到的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现在已经是国家级的孵化基地,是我们的科技合作伙伴,承载了工程教育这方面的内容,也承载了创业孵化重要的内容。我们的学员是边学习边创业,这是一个坚持的教育。 我们的课程体系最重要的有两大工具箱,通过工程硕士的教育,把前沿的技术交给他,并且我们强调怎么把这些前沿的技术落地于同学的产品中,我们的商业课程,每一门课都是为了帮助他们应对面临的商业挑战。 创业孵化的成分来自于松山湖基地过去的积累,在长江的平台上,我们可能还有更多的资本支持、市场支持、平台支持。去年5月份首班开班也得到了很多关注,值得一提的是七大顶尖主流媒体给我们原创的报道。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课程,真的很不一样,我们的工程教育强调动手,我们不是到学校请现有的教授,很多讲师都是来自于企业、第一线,他们又有非常好的理论背景。 另外,他们有真正前沿落地的研发经验,我们第一门课机器人系统是在大疆的研发基地进行,同学要把机器拆开,画系统构架图,讨论怎么做研发,怎么将来量产,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加上新的功能,这是最简单的一门课。 我们的设计商业课程也非常的落地,同学拿自己的企业写案例,跟教授通过案例报告的形式获得教授第一手支持,这是我们工业设计的课程。 第二位同学的宣讲挺感人的,我拍了下来,把教授在上个星期上课的时候,核心课程分两个周末来上,上个周末拉着教授给他画了个设计图,就这么一个设计图已经比德国最好的机器还要好了。 之前他请了两波设计师画了10几万,做出来的设计他觉得根本不能用,他就自己画了个设计草图冲上去了。顺便说一下,我们的设计不只是外观设计,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课间大家都围着老师答疑解惑,非常常见,设计和商学院课程都是按照这样的做法来做。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潜下心来积累核心的技术是非常有意义,能够自带抗打击力 这是我们基地孵化的企业,现在是智造创业MBA2班的同学,他做的是智能对讲机,可能是电子产品中唯一一个还没有被完全智能化的产品,主要的应用是户外,欧美很喜欢做户外漂流、登山等等,还有一个就是军工,可能还有智慧城市。 还没有把对讲机功能加上去,把它放到亚马逊上卖,卖99美金,可以有70%的毛利,已经比同行卖的便宜了,功能也比同行还要好。 另外,他其实也不用交这么多税,还可以申请减税,因为用的是美国芯片,为美国芯片找到了GPS方面的新应用,可以申请减税。 第二位同学,这是基地孵化的一个团队,它做的也很好玩,激光投影仪,像坚果都有自己的投影仪,4000块钱的投影仪,其中2000块钱要花在去买DMD芯片,只有一个指甲盖这么大,上面有上百万个镜头。 这样的芯片形成了一种DLP的解决方案,但这个解决方案是一个投影仪我们要交2000块钱,DLP方案出来之后效果非常好,但是太贵了,大家一直想找它的替代方案,但都不成功。 这位学员也经过很长时间的研发,最后能够形成一个DLP,没有用DLP的反射方案,而是用了一种透射方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效果非常好,这意味着他现在卖1500块钱,还有非常好的毛利。 引用麻省理工学院工程生产调查委员会1989年的一个报告,当时担心的是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当时强调的是“一国之繁荣,维系于该国的先进生产力”,我做的这些事情,以及和大家做的这些分享,是希望教育和产业共同努力,包括今天这个论坛也是在看新技术怎么样赋能产业,最后实现从中国制造到智造的飞跃,谢谢大家![详情]

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刘劲演讲
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刘劲演讲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企业家学者项目和创创社区副院长刘劲出席并发表演讲。 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企业家学者项目和创创社区副院长刘劲[详情]

微软赵质忠:做一个AI型企业 关键不是技术而是文化
微软赵质忠:做一个AI型企业 关键不是技术而是文化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微软大中华区人工智能暨数字化转型总经理赵质忠出席并发表演讲。 赵质忠在演讲中表示:要做一个AI型的企业,关键绝对不是技术,而是文化,德鲁克讲过一句话:文化把战略当早餐吃,因为战略这个东西每个人都要做,大家都要做平台,大家都要做一样的东西,但是产生出来的结果很不一样,关键在于文化。 微软大中华区人工智能暨数字化转型总经理赵质忠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分享一下微软内部这几年转型的经验以及教训,说是有血有泪也不为过,我想强调你要做一个AI型的企业,关键绝对不是技术,而是文化,德鲁克讲过一句话:文化把战略当早餐吃,因为战略这个东西每个人都要做,大家都要做平台,大家都要做一样的东西,但是产生出来的结果很不一样,关键在于文化。 所以,我希望透过微软这几年自身的经历,给大家带来启发,在数字转型的时候,我们要关注什么样文化方面的议题?如果你今天不记得任何东西,我希望你记得:数字转型、文化先行。 2017年微软最高的股票到80块钱,今天早上是137块钱,微软这几年从刚开始比尔盖茨个人的传奇创办Windows,变成一个全世界的首富,中间有10多年的失落,甚至被当成邪恶帝国,但是到今时今日微软在很多人心目中已经成为新一代的企业,甚至是新一代的Google。 比如它的股价是少数在这几年比深圳房地产涨的更快的东西,我当初100多块钱卖掉的时候很高兴,不过前几个月被老婆骂了,现在140块钱了,不过我比40块钱就卖掉的同事好很多。 关于文化转型,微软到底做了什么? 这10个点是微软在总结这几年来文化转型里面学到的东西,今天我主要讲三个点: 第一,每一家公司要转型的时候忘记了过去,一家公司之所以能够生存,再到需要转型,过去一定有成功的地方,这一点非常重要,转型不是以前所说的全盘西化,把所谓的中国文化全部丢掉,而是想让我们成功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怎么样能够在未来进一步的往前走。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右手边的这些卡通插图,我记得在90年代末期互联网的时代,在网络上是狂传,那时候微软的文化是怎么样非常清楚,部门有七个BU,说真的每个人就是拿枪指着对方。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同事在微软快20年,他以前在某一个国家的市场做产品新的发布会,他在发布会前两个星期知道,原来Windows团队在十天之后也要做一个发布会,他非常兴奋,马上跟他相关负责人说,一起强上加强做得更大,结果人家一口回绝。因为人家说干嘛要跟他合作,他自己做就行了,已经计划好了,跟他合作只会让他更复杂。强上加强听起来OK,但是对他的KPI没有帮助。 这个是以前的微软,你刚刚听到One Microsoft,其实这是现在转型之后,怎么从Windows跟Office的一家公司,真真正正变成一个平台、云服务公司很大的不同。 我们也看到微软之前有一些成功的地方,举例来说,我们一向都有很大的野心跟企图心,我们怎么样把往前进的动力在转型的时候能够发挥,其实这是这几年新的全球的使命。 我们怎么样从一个什么都知道、无所不知,特别讲究超级业务、超人的公司,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销售,你们一定常常碰到,你自己或者是你公司里的某一个销售签了一张单救了全公司,因为这张单等于把全年的业绩一半都做完了。 我们其实不希望是这样的发展,我们希望的是大家一起同舟共济,作为一个团队来发展。为什么?在今时今日,我们刚刚听到了很多技术上的趋势,这个市场已经变化到没有一个人可以知道所有的东西,没有一个人可以铁口直断地说未来的趋势是怎么样,我们只有结合公司所有的能力,而且把客户的目标放在心里面,这个才是我们认为说可以成功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微软内部最近非常强调的是终身学习的文化。如何去了解客户需求、产业的需求,因为说真的,微软不是专家,客户在产业里才是专家。 其中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如果大家有机会看到《刷新》,里面说到一个例子,他刚做CEO的时候,也是在全球,他跟以前做得很不一样,把所有CVP大概100多人拉上了美国学校的巴士,去西雅图继续拜访每一个客户。我说的客户不是星巴克、波音,甚至是中小型的客户,他希望全部去拜访,因为他希望他们知道客户到底碰到了什么问题,也希望CVP们放下身段,大家一起来去合作,帮客户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在以前的微软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第四,公司的使命。 其实这个东西我相信大家在一些稍微有规模的公司应该都会有使命,但是我之前也不是很懂,我要使命做什么?因为你会发现很多使命说得都是一些“证明我妈妈是个女人”的使命,都是废话。但是我们为什么怎么样能够把使命落地? 我后来在这几年在微软发现这个是很重要的,先说微软以前的使命好了,创办微软的时候,我们的使命其实很简单,每一个桌面上都有一台PC,我相信大家都听过。但是今时今日微软的使命不是这个样子,作为一个云平台、技术提供商,我们希望能够赋能于每个个人、每个企业,帮他们成就不凡。 这句话其实你跟所有微软的员工,大家都像我们背《三字经》一样是朗朗上口,但是这只是说,你会发现就算在我们内部,微软跟所有的销售部门一样,我们每一个季度都要跟总部汇报我们的业绩,你可以发现在这几年来,我们在这些汇报业绩会里面的气氛和态度是非常不一样的。大老板不会再去纠结你的数字多少,因为他早就知道了,他反而会问你更多的是我们做了些什么,能够让客户把我们的平台用起来,你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需要他去跟VP们解决这个问题,让客户把这个平台用起来,其实这是这几年里面微软内部转型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另外还有一个,作为一个科技公司,我们怎么样善用自家的技术,让我们的转型能够扩能、能够做得更好?其实我一直想要强调一点,刚刚一开始忘记说了。AI说到最后只是一个工具,它是目前最炫的工具,跟你以前的BP机,甚至有些人听说的SOA的架构中间件是一样的东西,你要很清楚地知道你要拿这个工具来做什么,要不然最后杀鸡用牛刀,浪费人力、物力,对你整个公司的未来转型也是不利的。 这个东西很有趣,这个是每个星期所有微软的员工,如果你OK的话,你会收到一封邮件。这封邮件会帮你分析过去一个星期的时间花在了哪里,它透过你的邮件、开会、讯息,能够透过AI帮你做一个解读,你和谁合作得最多,花了多少时间在会议里面,它甚至会进一步建议你,你是不是要跟一些人去多一些互动。 其实在这个之前,老实说大家说要转型,都是怎么转的呢?很简单,就是在这样的场合,在年会的时候,CEO上台说我们要转型,大家很兴奋,两、三天你喝完酒、唱完歌以后,你回到公司做得事情还是一样的,你没有一个相应的数据能够客观性地让你知道我的企业行为有没有得到转变。 其实透过我们自己的技术,甚至可以看到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到底有没有发生,Manager们和他们的下属是不是真的有定期的一对一的会议去了解,他未来要怎么样去成长和学习。 比如说今天你要减肥,第一件事要先站在磅称上面看今天多重,要定一个目标,比如200斤减到160斤,接下来除了要做该做的事之外,每一天甚至每半天站在磅称上看离160斤有多远,如果过了三个月还是192斤的话,你的减肥可能有问题,你是不是可以改善一下。 这个道理听起来浅显易懂,但是拿到企业里面讲,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有钱的公司可以花几百万美金请麦肯锡帮我做100页的报告,但是半年之你和这个报告离的有多远呢? 就是说我们怎么样可以透过技术,以AI的能力赋能给企业,让它知道我们在转型的路上到底走到哪里了。 现在微软每一个人,包括老板在内,都要考一个认证,这个不是专门为大老板设计的,是每个人都要考的,但是在同时我们的学习文化已经起来了,连秘书都考过认证,在微信、Facebook上发不同的图像,这个很有意思。 当我们的财务部门、法务部门发现连总经理的秘书都考过认证,各个财务、大学毕业生怎么能不考过呢,现在整个循环已经可以看到学习文化落地了。 我也很佩服萨提亚,5年前他上台之后,到目前定期每一个月和员工有Q&A,大部分时间在总部,但是他可以透过网络直播,透过内部平台发问,如果他出差的话,他一定会抽出时间和大家做Q&A,因为转型的时候,目标需要老板们不断重复。 同样一件事情你起码要做七遍,公司的人才听得进去,大家想想发一次邮件有没有用,发两次,老板说一次,同事说一次,要到七遍以后才能听得进去。 萨提亚每一个月定期和大家说我们的转型走到哪里,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听听大家的反馈,听听前线看到的事情和总部感觉到的东西是不是一致的,我很佩服他这5年来没有一次间断过。 除了这些之外,AI也用在我们现有的公司部门里面,比如财务部门现在甚至用AI预测每一个季度、每一家子公司的收入是多少,好处是财务部门各个负责人不用每天打电话追着销售老板问这个季度做多少钱,是多还是少,大家如果是销售是不可能和他说到底会做多少的。但是,这个可以把时间节省下来,让财务部门做需要人脑才能做的事情,去做更多判断。 当这个成功之后,我们还有更有趣的应用,比如透过AI大数据学习,把全球的外汇风险降低25%,在之前6个季度每季度所谓的Aconry Sylable连续增加,这些其实都是透过机器学习达到的,AI只是一个工具,你可以说我用AI来做,甚至说我去哪个四线城市请1000人帮我用Excel的表格做也可以,但是你要了解公司所面临的环境、目标,要以这个为出发点做决定,这个比哪一家公司的AI技术更好、更快、语言更多还要有效。 我们上个星期在上海人工智能大会上宣布微软现在在大中华地区开设了AI商学院,非常荣幸有机会能够和长江图灵计划一起合作做这个事情,我们注重的是文化,甚至是在AI使用上社会责任和道德会是在哪里呢?还是有战略,但是相对来讲,这两个东西是更重要的。 如果你今天不记得我说的任何事情,你要记得数字转型、文化先行,我有分享这些,谢谢大家![详情]

美团张川:如果企业不值1500亿美金 30天内时刻会死
美团张川:如果企业不值1500亿美金 30天内时刻会死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到店事业群总裁张川出席并发表演讲。 张川在演讲中表示:我们都属于创业,即使美团发展到现在也不足以称之为很好的存在,只要不上1500亿美金的企业,30天之内时时刻刻都会死掉,在全球的竞争中就是这个结果。 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 到店事业群总裁张川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们发布美团的logo变黄的时候,大家第一想的不是美团变黄了,而是另外四个字“美团黄了”。 所以,我们看到任何一个平台去产生巨大变化的时候,都是会对业界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叫超级平台下的生存法则,其实我今天站在台上跟大家是一模一样的,跟前面两位同事是不一样的,前面两位同事是BAT的代表,是超级平台,只有BAT有权力发号,有权力做小程序。我和大家在一起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只能自己开发小程序,我们没有可能去做云,做无论是公众号、百家号。 所以,我们所有的未来在移动互联网的情况下,我说的这一代应用大家记住叫移动互联网,下一代是不是VR、AR,什么设备不知道,手机这个设备还能再活五年到十年,在移动互联网的状态下,我们都是生存在超级平台下的。无非美团点评就是一个次平台,大家就是做号、做小程序独立的小平台而已,所以我们都是活在这些平台之下的。 今天我主要讲活在这些平台之下,作为一个次平台如何更好的生存,或者说创业的时候如何能够有效找到自己的方向,更适合互联网的发展,无论是消费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这是现今阶段最核心的问题。 我这篇文章写了一段时间,今天第一次有机会给大家讲怎么做平台,有的是像美团这样做得大的平台,有的时候做一个独立公司、创一个独立的项目也是有可能的。 首先看对一个平台来讲,原来最大的平台、单边的平台很多,比如Facebook、电信、腾讯,现在最火的全部是双边平台,一边是商家、供给者,一边是用户、消费者。 大家都梦想做一个平台,这和20世纪大家都梦想做外贸一样,东印度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公司,做平台的时候很多平台一开始就做不成,发展了10年依然很小,很多平台一开始拼命的壮大,因为要做一个动态不平衡才是平台的基础,一边是供应者,另外一边是需求者,如果动态平衡了,两边就不需要平台在中间起到交换信息、中介、建立信任、建立交易、服务双方的作用了。 比如我们去订一个酒店,在平台长获得所有酒店信息,支付了之后产生交易,去了以后如果无房,所有平台要承担责任,要负责给你换房间,一个平台和一个用户之间有了这几层的交易,包括你购买东西也是7天无理由退换货,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平台。 但是,很多平台建立的时候,一开始就是动态平衡,比如购买东西,你今天买A商家的东西,明天买B商家的东西,都是动态不平衡的,比如去住酒店,今天住在深圳,明天可能住在北京,这也是动态不平衡的,人的选择是多样性的,比如打车,大家觉得它是一个非常动态平衡的,因为你每天早晨都在打车,但是同时出现在那个位置的司机和那个时间点是不一样的。 所以,所有发展快速、猛烈的平台基本上都是动态不平衡的,为什么很多人创业的时候觉得我也搭了一个平台,我这边有很多商家、个人,那边也有很多用户,但是平台就是转不起来,这里面有两个特别大的陷井,就是如果你是律师、医生、教师,基本上没有办法做大的平台。 前两天我遇到一个朋友去做培训项目,这边是讲管理学的教授,那边是培训机构、公司,他说我建这么一个平台,最后行还是不行?其实很简单,所有用户在这个平台上只关注最老的那个人,只关注能给他超信任解决问题的那个人,这是一个流量陷阱,而这个人本质上也不需要那么多服务,比如一个医生一天能看40个病人就够多了,当他足够有名的时候,一天40个人排的满满的,甚至排到两年以后,不需要平台给他供应用户。 所以,平台的价值就不存在了,那些真正想在平台上获得用户的也获得不了用户,相当于做培训的项目基本上平台是Work不了的,所有专家成长起来以后,他自己脱离平台而存在。 面对这种陷阱,要不就是控人,要不就是控货,这是商业不变的道理,控人就是教授新独家,你上的课在另外一个平台上没法再上,不会产生同质化的竞争,控货就是你要产生标准化的课程,比如产生德鲁克标准化的管理课程,产生拉姆·查兰标准化的课程,我不管谁上这个课,但是课的专利是我的,这就蛮像今天的某些培训机构了。 所以,本质上在知识领域做平台,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还有什么知识领域?大家觉得所有都是知识领域,其实人分成两种,一种是有技能的,一种是无技能的、普通的。在知识领域里,其实所有的知识领域…… 大家看有人去做零工经济,中国的零工有3万亿市场,地下交易市场,但是没有一个做零工交易的平台做起来。这也是有技能的人没有规模化,完全陷入了专家陷井。大家做这种平台的时候要特别特别注意和小心。 看起来它是一个不平衡的关系,像保姆,像美容美发里的某些美发,像找一个私教(健身找个私教健身),看起来是一个动态不平衡的,这边是动机者,这边是需求。但是最后其实这里有大量的人和人之间的依赖感和信赖感,最后会变成平衡的。所以,所有在这方面创业的公司,最后都没有做成大平台。 前两天有一个做医美的找我,说把海外的医美所有服务机构都在他的供应端列出来。我给他们评价,他在这边所有的都是用户,是不是能做成一个类似于大众点评的平台。我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是体检、去那边做美容、去那边做手术,其实他和服务机构都要产生很强的信任感和长时间的连接。所以,只有一个可能,你把海外所有的服务机构都控制了,都变成了你自己的机构,才能产生平台。 大家如果看例子,其实很简单,看看过去四年58到家的发展,从一个不控保姆的平台,变成了一个控保姆、控培训,保姆如果出了问题,平台负责换,意味着不是平台A和B的交易,是平台C起到了核心的交易范围。 我知道有很多创业的人想做家政公司的平台,我觉得一定能做起来,但是一定要意识到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双边交易,平台在中间就是一个撮合作用,而是平台起到核心作用的家政公司的平台,这是下一代的平台,你也可以把它叫做产业互联网的平台,和消费互联网的平台是不一样的。 刚才说了动态不平衡才能产生平台,什么决定了平台的大小?那本书上写得比较细了,我只说一句话。只有A和B(这两个人)判断服务的标准是一样的,这就是标准化的产品。 比如说打车就类似于一个标准化的产品,但是搬家就不是标准化的产品。搬家,平均一个A和B我做过统计,在上一家公司,要沟通37分钟,要谈,冰箱多大、搬几楼、有没有电梯、拆不拆柜子,这就是一个非标化的产品,大家会看到标准化和非标准化决定了平台的大小。 前两天我们把中国的TOP50和世界的TOP50强全部列出来,在中国的TOP50里面还有3家是生产非标和产品的,就是以服务为核心,在全球50强里面全部没有了,第一个排名最大的生产非标产品的是麦当劳,我们可以把它叫成房地产公司,700多亿美金,和第50名的1400亿美金差一半,我们不能扛着规律走,标准化决定平台大小,产业越标准化,平台就会越大。 第三,高频已经被巨头拿走了,高频包括衣食住行、娱乐,所有信息都在娱乐里面,衣是淘宝、食是美团,住是携程加上美团,行是滴滴,所有高频的都被拿走了,只剩下低频的了,但是低频应该怎么做? 大家千万别觉得高频都是打补贴,美团一年补贴141个亿,滴滴打战的时候一天补贴两个亿,但是低频全部是靠服务流程的梳理和标准化。 所有低频的,比如卖房子、卖车的,可以看到贝壳的广告、瓜子的广告,低频是靠广告撑着的。 有一句话是低频必须连续打10年广告,现在这几家没打够10年的还不够,不能说现在是独占鳌头,我看过一个打了10年的广告到现在也不行,到今天为止大家还能搜房网吗?过去在中国互联网界的排名里面它排名前三,90亿美金,今天是2亿美金,打了10年广告,随着用户需求的流失,一代新人换旧人,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低频很容易出现这个事情,你得一层一层、一批一批不停的有用户认知出来,大家做的所有低频业务要特别关心用户心目中的认知。 第四,做了很多项目以后,能不能找到无限供给,找到供给最快的供给方,经济的发展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供给决定需求,没有iPhone的时候,大家不会有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我们这一代的企业完全依靠1997年iPhone,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去看我们的供给时,第一是人的供给,第二是资产的供给,人的供给、司机的供给是接近无限的,因为有1.6亿人有驾照,外卖小哥的供给,拿着手机就可以骑电动车,这在中国是奇迹,在国外是背着箱子送的。 所以这个更无限,比如房的供给、民宿的供给都是无限的,车的供给在北京、上海是少的,在其它城市是多的,大家一定要看你的供给是不是真的在产业里面是无限的。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区分几个供给。美容师一个星期就能产生,美发师三年才能培训出来,按摩师三个月才能产生。所以,你如果说真的做这样平台的话,大家都在做这方面的创业,我相信大家也有做B2B的创业。做这个创业一定要思考你的供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能不能快速产生,你千万别自己觉得供给是无限的,然后自己变成了一个培训公司。 在这个供给上,给大家举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大家要适当地发现供给的空间。在2004年之前,大家认为旅游(住宿)这个市场已经没有空间了,全部是携程和去哪儿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中国一共1250万间(房间数),接近40几万个酒店,其实携程只覆盖了十几万个。那时候美团做了一件什么事?就是增加供给,其实就是把那些小酒店搬上网,只要增加供给,你就看到你的需求会爆发,需求爆发了,更多的小酒店上来,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就是能不能发现新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机会,这是新的产业互联网给大家开放了一个新的入口。 这个供给现在其实特别多,今天时间所限,我没办法细说,一会儿在教育产业那儿个(我最近对教育特别关心),教育真的是好的供给越来越多,而且标准化的供给越来越多,因为AI解决了很复杂的供给问题。我觉得这是产业中的,大家一定要看产业和科技的结合,不要看科技。 我回头补一下,世界50强和中国50强,科技变革的公司有几个,今天来的两个百度和腾讯都是科技变革的公司,国外Facebook和Google。但是大家数数,微软、亚马逊、阿里巴巴、美团,全部是产业和科技相结合的公司。我们看了一下,世界50强里,14个是科技和产业相结合的公司,只有2家公司是纯IT科技的公司。当然还有几十家是金融和传统能源的公司。 所以,大家一定要考虑到,供给其实决定了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决定了这件事的快慢。在互联网时代,快公司打慢公司,这是不变的道理。 商业化的思考,我觉得给大家讲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到底你是卖海尔冰箱的还是卖剃须刀的?卖海尔冰箱的,大家千万别想还能卖鸡蛋,因为冰箱里能够靠自动化的识别技术读出这个冰箱里有没有鸡蛋了,卖剃须刀的天生会卖刀片,就和打印机一样。 前两天有一个人在回复里面给我说,他是卖二手车的,后面有一系列的服务,可以卖保险、增值,我告诉他NO,这个市场短期看是这样的,因为借助了信息不平衡,卖二手车的时候同时卖给了他贷款等等这些资源可以赚钱。但是长期看,社会是要分工的,那些做贷款的公司一定会杀到这个市场,卖得比你还便宜,所以一定会把卖车和卖贷款这两个流程完全分开,除非你能解决信用的问题。就像腾讯和阿里一样,这样才能解决一切问题,你如果不解决信用问题,一切都解决不了。 到了今天为止,我刚才讲的都是平台赚钱的例子,但是大家一定注意两个数字,这两个字符其实决定了你赚钱的方式和方法: 1、LTV,你能从一个用户身上赚多少钱。 2、CAC,你发展一个用户的成本是多少。 我是做餐饮的,到今天为止餐饮企业倒闭了无数,在北京、上海60%的年倒闭率。但是两种公司活下来了: 1、人均超过1000的,LTV居高的,这个是商务宴请。 2、300块钱以下,快餐是发展得最快的,连锁化率。 一种是收入是居高的,一种是每发展一个用户的成本是特别低的,这个商业模型是不变的,要么就是像小连锁,像海底捞是2000亿的企业(标准化的企业),300块以下,在北京、上海几乎没有人均在300和800之间的餐饮企业再生存了,叫做两边不靠,就是LTV也不高,CAC也不高。 其实放在任何一个企业里,我觉得这是不变的道理,要么你从一个用户身上赚足够多的钱,你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特别好,要么你就全部达成像前面一样的标准化,你从单一用户上赚的钱足够少,但是你发展单一用户的成本特别低。 大家可以想象吗?麦当劳、肯德基现在日单量已经超过400万了,现在肯德基4000多家店,麦当劳2700多家店,当它1万家店的时候就是一个平台,中国最大的快餐是正新鸡排,18000多家店,它本身就是一个平台,每天几百万单,甚至上千万单。 我们去看茶饮的时候,大家只看到了我们投了喜茶,喜茶200亿人民币,特别快,但是大家没有看到中国最大的茶饮蜜雪冰城有5000家店,这也是个平台。 所以,任何一个创业,大家觉得干的是传统产业,其实到今天都是产业和互联网的链接,你一定要想到你是怎么赚钱的和怎么花钱的。 我觉得我们都属于创业,即使美团发展到现在也不足以很好的存在,只要不上1500亿美金的企业,30天之内时时刻刻都会死掉,在全球的竞争中就是这个结果,欢迎大家每天使用美团的服务,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未来无论是在餐饮业,还是服务业,一定会做成近似于互联网平台的产业+科技平台类公司,希望我们一起往前看,中国的经济会更好,中国的餐饮业还在10%,中国所有的产业都在快速发展,相信中国将是世界经济的未来。 谢谢大家![详情]

腾讯云王龙:大量中小企业用不起人工智能 怎么办?
腾讯云王龙:大量中小企业用不起人工智能 怎么办?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腾讯云副总裁王龙出席并发表演讲。 王龙在演讲中表示,有人问他什么时候人工智能才能大规模落地?要定义什么叫大规模落地,如果说落地很容易,有很多头部企业,只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去提升一点点就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可是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或者是一些实体企业,它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付不起那么高的工资,养不起那么多人工智能专家、研发工程师,这样他就用不了人工智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腾讯云副总裁王龙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云和AI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进展,两年前我刚回国的时候不太喜欢在外面演讲,但是最近这一年多做的演讲很多,因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是非常热的词,虽然今年热度有所衰减,但还是非常热。 做产业互联网会遇到很多实体企业,这些实体企业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在媒体、社交媒体、自媒体上看到耸人听闻的词汇,基本上会问我两个问题: 第一,人工智能会不会完全替代人类。 第二,人工智能是不是能帮我赚钱、省钱。 一方面特别欢迎人工智能,一方面对未知的未来有很多恐惧,这也是我最近这一年在外面做演讲的原因,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人工智能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么样更好的用人工智能。 我们把人工智能定义为产业升级的新引擎,以前叫产业数字化转型、信息化转型,现在除了信息化、数字化、互联网化的转型之外,还有智能化的转型。 数字化就是把实体经济、实体公司、实体社会的各种场景变成可以存储在计算机世界的数据;智能化就是这些数据进入计算机世界之后,我们需要做分析、运用,让它能够反铺实体社会的运行。 如果大家读很多文章的话,人工智能起起落落有好几回了,2016年这一次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流派崛起,在深度学习领域、人工智能领域,把所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分为四种: 1、感知,就是通过计算机把物理世界的场景变成二进制数据存到计算机世界里,感知很容易理解,第一步拍视频、照片、录音,先把这些东西变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再使用计算机技术把它做成分析、结构化,放到数据库、存储系统里,然后使用各种各样的系统进行分析。 2、认知,是分析的结果。数据做完分析之后,我要清晰地认知,计算机世界要清楚地认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物理世界发生了什么事。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出去现在看到很多电子警察,摄像头感知到这个车越界了,背后要有智能程序去认知,说这个车带违法行驶,还要把这个车牌号分析出来,送到罚款中心去。 3、交互,计算机系统分析了数据,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需要反过来跟物理世界进行交互。 最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都用过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就是一个典型的人工智能去和现实世界做一个交互的例子。 4、决策,有很多,最古典、最老的例子比如说量化交易,股市的量化交易就是一个决策,它分析了大量的数据,有一些决策模型。 这些技术如果再从另一个维度来解释,就是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自然语言处理,这些最基本的计算机的AI技术能够满足我们感知世界、认知世界,用计算机去感知、认知世界,做交互、决策的基础。 分析了这么多原理,我们来讲一个例子。比如说这是我们说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智能客服。我们说传统的智能客服很简单,接了一个客户的电话,问他有什么问题,最后给出解决答案,最后再做满意度调查,基本上就是这样的逻辑。 人工智能在这个过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它又用了哪些技术呢?我们如果使用一个人工智能来代替客服的话,首先要用语音识别( 就是我前面说的人工智能技术),必须识别前端的语音,把它转成文字,然后要使用意图识别,包括自然语言理解和各种各样的知识图谱,这样的方式理解这个用户到底想干什么,大概能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我做了技术识别以后,还要使用各种类型的知识图谱做问答,我可能要识别这个用户是闲聊,我就要找一个闲聊的知识库回答他,如果是他要问我转账,我就得找一个转账的知识库去给他应答。 我识别了意图,有了各种问答系统以后,后面还有一个任务系统,接触到过去数十年的软件系统,完成一个真正的转账或者是处理。 还有现在突破的一些技术,叫多轮问答技术。大家应该知道,有一个图灵测试,如何判断一个人工智能是好还是坏,你在跟人工智能的对话中,需要多少轮才知道这个人工智能不是一个真正的人类,背后是一个计算机程序。但是对用户的体验而言,就会变得特别好。 我相信很多人在很多地方都看过一些例子,比如说我说我要转账给某某某,转完了以后,结束了对话以后,我说对不起,我再加五百块。这个时候系统必须要记住你前面给某人转了多少钱,你说再转五百块的时候,他能把前面的流程全部自动重复。这是一个典型的多轮对话的场景。 那我们可以看到,把人工智能技术慢慢渗透到客服的各个环节之中,这个技术用得比较多了,在这么多的客户中我们也做了比较典型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对于客户、企业来说是有非常直接的降本增效的作用。一方面能够降低人力服务运营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服务的质量、客户的满意度。 我们再看一个案例,智能核保。这是一个典型的计算机视觉和NLP结合的案例。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很多保险公司,都已经完成了线上的作业,比如说我们去看了病,需要保险公司提交报销申请,一般就是拍个照,把我的病例、吃的什么药,把这些信息传到保险公司。 在没有人工智能的时候,保险公司后面是有个人去阅读这份报告、这些材料,再结合你保单的信息,决定OK,这个钱我怎么给,给到哪个账户,应该有什么样的售后服务的措施。 使用了AI怎么处理呢?当你去拍照,拍到不管是医疗单据还是治疗单据的时候,会有人工智能使用OCR技术、视觉技术,把里面不管是手写的文字还是印刷的文字,转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文字,上传到系统当中、上传到服务器当中,服务器会把保险公司投保的信息汇总到一起,再使用NLP一些相关的决策技术去决策,核准这个人的概率区间有多大,如果核准概率我们认为没有任何风险,直接就把钱打到这个人的账号里,如果有一些风险,可能还要把这个流程转交到一个人工处理。 使用了这些技术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对保险公司而言也是同样的,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运营,提升了服务质量,让客户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基本上我们和很多保险公司合作当中,比如说在这种场景下讨论IOR,基本上15- 20个月他都能收回投资。 当然还有很多,我这儿时间关系,也不一一列举。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每个企业你想去研究怎么样把AI应用到你的场景当中去,都是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方法论。在你企业运转的整个流程中,在你服务客户的整个流程中,哪些流程是需要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嘴说,但是又比较枯燥的,大概率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来解决的,或者是背后有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逻辑,都是可以大概率使用人工智能来解决的。 如果人工实在不能解决,只要你的系统设计足够完善,你背后有一个兜底的人工坐席,多多少少都可以帮你节约你的成本,提升你的效率。 这是一个证券公司智能开户的案例,我就不说了。录音质检也是应用比较广,我在这儿也不详细去拆解了。 看起来很好,很多人问我说人工智能什么时候能够落地,人工智能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大规模铺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大家回过头来看我刚才那些案例,它存在几个问题: 1、替代一些比较传统的人力。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一个问题,我们的人力是相对比较便宜的,你去替代人力,用谁去替代人力呢?需要人工智能专家、需要IT工程师、开发工程师一起去开发这个程序,去替代人力。你替代的人力要足够多,才有好的IOR和好的投资回报。 2、人工智能提升用户体验的问题。提升用户的体验,获取新的用户,这是一个帮你赚更多钱的方式,但是到底又能赚多少钱?这个也是取决于你企业的规模、业务形态。 回到别人问我的问题本身,什么时候人工智能才能大规模落地?我就说,你要定义什么叫大规模落地,如果说落地很容易,有很多头部企业,比如说像腾讯这样,我们这么大的体量、这么大的规模,我们只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去提升一点点,那我们就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所以,我们养得起算法专家、开发工程师。 可是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或者是一些实体企业,它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付不起那么高的工资,养不起那么多人工智能专家、研发工程师,这样他就用不了人工智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我们认为通过云服务、一系列的改进,通过整个行业、合作伙伴以及我们和客户之间的各种合作,我们有机会把人工智能的ROI提上来,这样才能让人工智能在更多的企业、行业当中得到应用。 很多人可能还没有特别清晰的感觉到问题出在哪,人工智能有一个很大的缺陷,2016年以深度学习为代表兴起的人工智能缺陷是深度学习神经模型的不可解释性,因为现在一个深度学习训练出来的模型往往有上百万、上亿个参数,每个数据进来之后会在这个神经网络中做判断、做决策,一旦出问题,比如结果不是你想要的结果,你很难知道应该调整哪些参数,而且这些参数都是只有计算机能懂的语言,通常你是不懂的,这是它和机器学习最大的区别。 于是,你需要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人,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他必须想办法帮你做这样的一个调整,换句话说就是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我去构建这个人工智能能力的时候,技术和人才难以获得,你做训练的时候需要好的数据、规模、质量,如果你还有智能硬件设备,很难去适配,最后你的应用迭代周期会变得很长,比如传统的ERP、CRM软件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你去做调整,你要把人工智能整个训练过程导入到你的应用开发和更新的过程中,这个非常贵。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中国过去二三十年发展非常快,但是信息化基础很薄弱,企业的治理和管理过程比较初级,其实信息化也是如此,大部分企业可能还没有一套比较科学的IT管理、应用管理能力,这个时候把人工智能加上去,原来企业落地信息系统的难题还没有解决(比如实施周期长、成本高、维护成本高),又来了人工智能这个很不确定性的东西。 这两个困难加在一起,使得人工智能在很多中小企业、窄的企业里用起来不划算,商业上没有价值。 我们要深入到你构建AI能力、应用AI能力的各个环节里,企业需要有配套的流程、组织结构,去优化这个流程,需要有人了解应该在什么地方应用人工智能,是看一个文件还是听一个语音,定义好问题之后要准备数据,看见的大概是什么情况、听到的是什么东西,我需要有样本数据,还需要数据科学家、人工智能算法专家做各种各样的建模,然后做训练,训练完了做测试,测试完了集成这个应用系统,你还要有一个应用系统团队去做模型分装,很多时候一个流程当中会应用多个模型,这个模型还要组合,然后把它真正集成到环境当中,最后因为人工智能不可解释性,一旦出了问题,必须要有人把这个错误信息导回到数据准备这一步,再去做更新,这个流程非常长。 我们需要把这些过程全部放在一个平台上,这么长环节,在这些环节工作的人都在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地方工作,效率没有办法提升,落地周期也不会短,所以你需要给他们一站式的工具,或者一个地方,让他们能够在人工智能落地过程中更好的配合,减少人工智能应用周期。 这切回到我今天的主题,为什么我认为云+AI是产业升级、智能化升级的最佳搭档?因为云最早诞生就是为了降低应用落地的门槛,或者是软件实施、交付、部署、运维的门槛儿存在的,本身就有这样的一个特性,能够帮助大家去解决包括传统应用的一些门槛。 人工智能我们都知道,因为现在各个云厂商都非常重视,腾讯云也一样,我们不我们内部所有的人工智能平台都部署到了云上,你接入了这样一个云,既可以面对传统软件这样的一些问题,同时还能够把更多的人工智能新技术、更长的链条也能够导入到你的环节当中来。 这是我们内部做得一个数据评估,我们都知道腾讯在过去这么多年做了这么多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我们以前很多都是分散在各个团队里。我们和云联合做这样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一个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平均的开发和使用周期从26天缩短到7天,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很多的成本,我们觉得未来这个成本还是可以进一步压缩的。 回到前面的智能客服系统,这是使用了云和云上的组件之后,我们把很多能力拆开来,和客户、合作伙伴去互相配合、专业人工,我们得到了很好的回报。我们在落地人工智能在智能客服的系统中,可以进一步把成本压缩至原来的一半,把周期也压缩到原来的20%,采用这样方案的客户现在也越来越多。 同样在核保也是一样,我们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你可以把你的实时成本降下来,把更新效率提升,把交付的周期大大缩短。 腾讯云在AI的布局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让AI无处不在。我们怎么样才能让AI无处不在?腾讯在过去20年,我们开发了数千种不同的应用,QQ、微信我就不用说了,包括各种游戏、腾讯音乐、腾讯视频。在这些应用里面,我们有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都已经被使用了五年、十年,这些技术在过去以更好的连接人与内容、人与人、人与服务为主,我们相信这些技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它也能够更好地连接企业与企业、企业内部的团队与团队、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上下游的企业,从而能够为企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的人工智能团队(说了很多次)内部超过两千名算法专家,他们预设好的模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腾讯云上输出,而且还把他们用的工具、平台也都放在腾讯云上使用。 所以,我们的企业无论是说我已经有一支很强的算法专家团队,我只希望使用腾讯云的工具,还是说我没有算法专家团队,只有软件开发工程师,我想使用你预置的AI能力,还是说我没有IT团队,我也没有开发团队,只希望得到你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腾讯云都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丰富层次的矩阵。 同时腾讯在合作伙伴上也是非常开放的。就我刚才说的这个情况,所以人工智能在落地当中有大量的人力消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能够更好地造福社会,完成这个腾讯科技向上的使命。 我们在人工智能整个矩阵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都对合作伙伴开放,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把他的产品、应用放到腾讯云的产品矩阵上,一起来更好地建设产业互联网。 我也欢迎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我们,同时也欢迎各位企业家、各位对人工智能有兴趣的朋友,能够到腾讯云上来适用我们的产品。 谢谢大家![详情]

百度平晓黎:小程序打造新连接 用户服务闭环升级
百度平晓黎:小程序打造新连接 用户服务闭环升级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百度APP总经理平晓黎出席并发表演讲。 平晓黎在演讲中表示,小程序本身打造的新连接的内容,对用户其实意味着整个服务闭环的升级,对企业意味着效率的提升和模式的升级。 百度APP总经理平晓黎 以下为演讲实录: 首先,我讲一下连接,我最近看一篇罗振宇写的文章,讲到当下中国商业环境非常像亚马逊的热带雨林,是非常复杂、庞大的生态系统,内部有足够的多样性。 在这样的复杂生态系统中如何抓住新的机会,需要建立一些连接,通过这种连接将自身的优势因素和生态系统中的利好因素进行连接和放大,从而获得很好的效应。比如新物种、新势力也是通过这种连接把价值放大的。 深圳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城市,在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深圳排名全球第六,是中国排名最高的城市,这个离不开深圳本身外向型经济地理区位的特征,以及政府给予了深圳很好的政策倾斜、人才的聚合、产业链完善的协同,使得深圳形成了非常好的超级能量场。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企业来到深圳,将自己的生产要素和深圳能量场进行很好的连接,发挥了很好的优势,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了飞速进步,也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具有连接能力的平台所带来的魅力,这两个例子都是连接本身价值的体现。 下面看一下互联网的情况,整个人口红利已经不在了,增长已经从趋势变成了现实,2019年移动互联网的网民月度活跃用户出现下降,下降193万,7月份互联网总时长增长率降低到只有3个点。 在这样的激烈环境下,用户的注意力依然被激烈争夺,今天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成熟,用户在互联网上可以做的事非常多,比如玩游戏、看资讯、搜索等。 PC时代用户上网的时候,搜索引擎是唯一入口,因为大家记不住那么多链接和网址,不可能访问那么多信息,但是每个人都有很多诉求,通过搜索引擎可以非常好的连接到讯息的世界。 到了移动时代,其实虽然有很多APP,但是到今天为止我们看到其实整个的流量还是集中在超级头部的这些APP上,根本的原因其实是用户有限记忆和多元需求之间的矛盾。 今天有了外部的移动设备,其实可以作为一个移动的硬盘,算是人的一个外脑。但是即便有这样一个对物理能力扩展的情况下,其实每个人的记忆本身还是有限的,其实对人的记忆来说更加是有一个降低的。 我记得《人类简史》里有一章是讲人其实是一个碳水化合物的有机体,外部的手机、移动设备其实是硅的有机体,长期会最终会形成炭和硅的结合体。可能未来不久的将来,人体植入芯片几乎会成为必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但是在这个实现之前,我想人的记忆还真的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每天其实在手机上能够使用的APP不超过四、五个,可能我们从业者会用得多一些,但是绝大多数用户来讲其实是非常少的。 但是我们看到整个APP Store市场还有百万级别的APP,虽然这些APP之间也有很多高度的相似性,但是他们之间还有很多的区隔。这就说明其实用户本身的需求是非常多元和长尾的,不同的人有很多不同的需求。正是这样矛盾的存在,也是本身是我们很多机会的存在。 其实人的需求刚刚讲到非常复杂和多元,但是需求本身用户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其实是在对需求本身的质量不断提升的。这里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更自然的体验。 这个在整个PC时代,我们用鼠标、键盘拨号上网,挺麻烦的。到了移动时代,我们开始用触屏。现在我们觉得触屏也开始麻烦了,我们开始语音控制。前一段时间跟朋友聊,他讲到现在在研究用脑电波来控制自动驾驶。我想其实这种方式都是人们在向这种更自然、符合自己人本身行为的方式在发展,也是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这种体验的提升。 第二,更丰富的内容。 其实刚才讲到了,需求本身一直都是多元、非常丰富的,今天通过互联网能做的事情也是非常多了。所以,用户对于需求的多样性满足和要求,其实是在不断地提升的。这点刚才也讲到了,我就不再多说了。 第三,更深度的连接。 今天的互联网是用户对整个需求的角度,他其实是希望更加所见即所得的。以前我们上网其实在百度想找一个东西进行搜索,看了看相关的信息查找,查找完了可能到淘宝下了一个单或者是到线下完成购买。其实这个过程挺麻烦的,但是以前也不嫌麻烦、折腾,就这么干了,大家的分工也是比较清楚的、有区隔的。 但是今天其实用户就觉得太麻烦了,我能不能看到这个东西就能够完成这一系列的购买?这可能也是今天视频带货、内容电商比较盛行的根本。 这是从用户的角度,那我们再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一下。其实今天互联网的创新环境还是依然存在的,创新的原动力是依然存在的,随着科技整个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实中国的环境还是比美国有非常强创新原动力。今天可能在人工智能领域,在很多领域,我们看到有中国的研究都是跟得非常快的,中国的实践也是非常快的。 但是在这个大的经济环境我们又看到,投资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并不那么理想的,整个投资还是在向一些比较大的、成熟的企业、行业进行。 所以,我们看到APP的增速一直在放缓,这背后其实就是刚才讲到的原因以及经济本身的发展变化,以及刚才讲的人口红利的不在。所以,对于很多的创新和创业来讲,获客成本在不断地高起。 其实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在思考在整个增长趋稳的常态下,怎么样通过精耕细作、精细化的运作来提高自己企业的运营和经营效率。 在这样的经济下,我们看到另外一个趋势,就是各个媒体平台上的号和小程序的生态其实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很多企业不管是传统的媒体还是一些线下服务企业还是各行各业,我们看到大家都在建立自己新媒体的部门,有专门的运营人员来运营自己各个平台上的媒体号,通过媒体账号来进行自己商机的营销和品牌的推广。也有很多企业开始在建设自己的小程序,希望通过这个渠道为自己整个的经营进行新获客增长和新的机会。其实这也使得我们今天看到,互联网上号和小程序的平台有非常高速的增长。 无论是用户有限的记忆和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还是企业本身经营诉求、增长诉求的本质,都使得互联网发展格局是超级APP+号和小程序生态,几乎所有超级APP都在向号和小程序形态迈进,今天这种形态已经成为移动时代代表连接的新范式。 前面我主要讲互联网、用户、企业、行业的变化,下面说一下百度,连接是百度一直在做的事,从2000年百度做搜索开始,使命是让人们平等、便捷的获取信息,找到所求,其实就是在做连接,那个时代搜索引擎几乎是人们上网的唯一入口,可以连接一切。 2008年推出移动搜索,用户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的发起,2011年发布了自己的客户端,当时叫掌上百度(今天的百度APP),2016年百度将信息服务的边界从人找信息扩展到信息找人,发布了信息流、百家号平台。 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寻找信息和服务的诉求,2018年发布了百度智能小程序,一方面希望和企业建立更好的连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闭环,另一方面为企业在人口红利增长没有的情况下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过去用户来到百度输入一个东西,我们返回一堆链接就结束了,满足了用户需求表达的识别和信息呈现,但是我们没有管用户后续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满足的好不好。 今天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我们现在要往前多做一步,无论是通过用户的主动搜索行为,还是百度主动的发现,我们要给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和内容,让用户可以完成一站式的体验,不仅要满足用户需求的起点,更要满足用户需求的终点,这也是今天我们在连接用户与信息世界过程中要往前迈进的一步。 在这个方面,我们要从找到所求到达成所求,这两个字的变化背后含义完全不一样,首先我们希望提供百度APP这样的安全便捷入口,让用户方便的找到他想要的信息,通过百家号和小程序承载所有内容和服务生态,通过搜索和信息流建立用户和企业内容、服务之间的连接。这是我们的基本产品形态。 在过去这两年半里,百度APP经历了非常高速的增长,从2011- 2016年,我们的DAU大概到了1亿,2016年底、2017年初的时候,我们从1亿到今天的2亿,实现了一个翻倍的增长,可以说最近这两年是我们增速最快的时间。它的增长原动力就是我刚才讲到的,我们本身所做的这些改变,我们本身连接能力不断地增强。 在2017年通过推动信息流之后,我们实现了第一级跳,DAU达到了1.5亿。在我们陆续增强生态的建设之后,我们在最近DAU已经突破了2亿。 刚刚讲到真正打造连接能力最核心的两个产品,就是搜索和信息流。百度其实是行业里唯一拥有这两个流量引擎的公司。很多人问我们说搜索和信息流是不是两个非常相似的产品,我可以说它们确实有相似之处,也高度相关,但是又非常不同。 搜索代表的是用户明确表达的需求,用户的输入就是他的需求。在这里我们需要给用户的是高效、便捷的满足和一站式的体验。今天百度搜索引擎上,51%的用户搜索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首条满足,给用户完成这样的获取。 同时不仅是大量的头部需求的满足,其实搜索引擎每天响应的几十亿次搜索请求里,有10%是用户只搜索了一次的信息。这些能不能满足得好,其实才是真的搜索引擎难、壁垒的地方,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来百度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用户依然对百度的平台比较有忠诚度的一个点。在这方面,其实百度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和积累。 信息流产品其实是一个发现和给用户推荐的东西,我们将用户在百度上所表达的一些信号用在信息流产品的推荐中,可以帮用户推荐出他更喜欢和更好的内容。所以,在懂用户的事情上,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不仅要懂用户,其实对信息流产品来讲,我们还希望我们整个推荐技术、算法指导思想,还希望能够帮助用户学习和成长,拓展他的知识边界、获得更多新的内容。 在这方面,其实百度也做了很多的努力,我们不仅是个性化的,也是更多样、更有探索性的这样一个推荐引擎。 同时因为有了小程序,其实极大地提升了搜索和信息流过去的体验。刚才讲到,其实小程序可以成为整个服务的闭环,在今天的搜索引擎上,很多服务内容也可以通过小程序直接完成。因为有了小程序,小程序本身所带来增益的用户内容、价值,其实给信息流的产品带来了非常不同。这些都是我们过去以来产品所带来用户体验的提升,从而带来增长的原动力。 我刚才特别讲到了智能小程序,小程序其实是我们去年推出以来放到百度作为战略级产品的一个东西,它的目标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我刚才讲到的)新连接的能力。接下来跟大家简单做一个分享。 小程序在整个我们发布一年以来,可以说是增长非常迅速的。在过去这一年以来,百度的智能小程序是这个行业里增长最快的一个小程序平台,我们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阅读活跃数突破了2.7亿,有15万小程序入驻了百度的平台。今年和我们合作的第三方服务商已经达到了200多个,我们覆盖所有小程序的行业也达到了271个,其实今天这些数字还都在快速增长。 我们讲一下,其实本质上做小程序到底是为什么,我刚才讲过了,其实跟我们的生态本身的构建和对用户需求满足上、根本的原因上是非常契合的。所以,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平台上有很多很优秀的实践,我这里简单跟大家分享两个案例。 案例一:懂得网的小程序。 它其实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生活小常识的问答社区,它通过满足了用户非常多的长尾性的需求,比如说面试应该如何回答问题、圣诞老人什么时候来这种,其实很好地抓住了百度搜索引擎上用户在访问的时候所需要的内容,抓住了用户获得的机会。所以,在它上线,每周的周响应请求数超过了百万量级,就是这样一个小的社区产品。 案例二:附近家政小程序。 其实附近家政这款小程序,它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本土性质的服务型的小程序,它通过跟百度结合的时候,生产了很多生活妙招类的系列文章,通过这种文章挂接了自己附近家政小程序,通过百度的信息流给用户做很好的推荐和直接的分发,也使得它能够精准地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用户。 可以看到,其实今天跟百度在产生这些很好分类制的企业,是什么样都有的。屏幕上我列的这些只是我们数万小程序中表现比较好的一部分。在过去这几年实践中,已经有非常多的企业在这种实践中,证明了通过在百度的平台上,通过很好的这种和用户场景的结合和经营,极大地提升它的营销效率,无论是小程序的人均使用时常还是DAU,都有了一个大幅的提升。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案例,这个其实是百度在过去平台上最近这段时间表现非常亮眼的,就是当当网。当当网在结合的时候,它其实有一些经验,我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它做得非常好。 它在获取用户上,跟百度场景的结合上做得非常深。它通过把自己的内容和结果做了很好的优化,在覆盖了百度搜索上所有自然结果、阿拉丁的结果,还有像通过搜索直达都能获得很好跟用户直接的接触。并且它通过很多内容方式,来引导用户进行添加和回访,用户的留存大幅度提升。 另外它通过自己的书籍购买这样一个特点,生产了非常多的优秀书单的内容,这些书单通过信息流的分发之后,又挂载了当当网购买书籍的小程序,用户可以在阅读这些书单的同时,当即就完成购买,这个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让它在短短半年内,就获得了百万量级新增的用户。 在获取了用户之后,其实是要不断地经营,因为不是说把小程序放在那儿,自己就能变得更好,其实要把它作为一个经营的场地。 在经营这方面,当当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通过分析数据,把自己的这款小程序定位为超级大卖场,所以结合自己整个书籍的购买和丰富商品购买,推出了很多秒杀活动,并且通过百度的卡券营销,在用户整个决策路径上,极大地刺激了用户提升了转化效率。 在过去最新的数据我们看,当当网这款小程序的转化效率,是我们所有电商线上购买转化率第一的非常优秀的效果。 刚才我讲到的其实都是在效率提升方面,小程序本身给企业带来的变化。那在过去,我们其实也积极地和很多行业进行新的探索,就是对于企业经营业务模式的升级。 这里我分享一个案例,是上海车展。上海车展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国际级的车展,它在今年的时候,在上海车展和百度的官方进行了合作,做了一款自己的官方小程序,通过百度线上进行展前的宣发。在整个第三方的售票渠道中,百度的渠道是整个上海车展售票量第一的渠道。 不仅在展前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展中的时候,这款小程序还可以非常好地满足用户的诉求,用户可以通过这款小程序,在现场实现实时的导览,看到不同展厅的内容,而且还可以查找附近的餐厅、交通状况、餐饮、洗手间,极大地提升了主办方的服务效率,给用户现场的体验也非常好。 所以,这款小程序我们看到,它其实对于这种线下展会服务的行业,带来了很好的服务体验。还有一些景区,我们今天在很多景区逐步推荐这套方案,都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我另外再分享一个案例,是一个传统电台。今天很多广电的电视台跟百度进行合作。像之前广东电视台做了一款自己的小程序,放了很多自己的一些新节目和内容。通过这个小程序,不但可以实现整个在线上多场景的内容宣发,也可以跟用户进行更好地实时互动,也实现了让电视台可以跟自己的用户、粉丝进行直接触达的阵地。 我们今天推出的广电媒体的行业解决方案,已经在多家电视台都已经在实践,目前我们跟十家电视台展开了合作,应该很快就会有陆续更多的一些内容上线。 其实刚才整个讲了所有的内容,我总结一下,其实小程序本身打造的新连接的内容,对用户其实意味着整个服务闭环的升级,对企业意味着效率的提升和模式的升级。 刚才我讲到所有的东西,给大家呈现的不仅是百度过去在连接人与信息服务方面的思考,也不仅是百度APP自身的发展,更多的是跟大家分享移动时代新生态的机会,我们希望在这样的生态机会中,百度依然能扮演好平台角色、连接的角色,让更多企业、更多机会和用户很好的连接,发挥最大的效应。[详情]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 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演讲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 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演讲

  新浪财经讯 9月3日消息,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今日在深圳举行。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出席并发表演讲。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 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 项兵[详情]

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将于9月3日在深圳召开
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将于9月3日在深圳召开

  今天,中国互联网正进入下半场。万物互联的时代,AI 和 5G 将如何赋能产业突 出重围、赢得未来?聚焦于此,2019 年 9 月 3 日,长江商学院将在创新之都深圳主办“产业互联新生态,智绘商业新图景——第十届长江青投论坛”,探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如何协同升级,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助力新生代企业家在全球视野、全球资源整合和全球价值对接的视角下,以颠覆式创新和社会担当来推动和引领产业互联新生态,实现未来的智绘商业新图景。 2019 年堪称中国5G商用元年。作为万物互联的全新引擎,5G 带来新的技术、新的赛道、新的商业模式,也开拓了全新的应用场景。本次峰会将汇聚腾讯、阿里、百度、京东、华为、美团、西门子、慧聪集团等引领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新风向的头部企业,分享他们对产业互联网的前瞻性思考,及其在各自场景下所探索的诸多创新,解码智能制造、大消费、教育科技等核心应用,助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升级,焕发新生。 长江青投论坛是长江商学院最重要的学院级品牌活动之一,迄今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办九届,汇聚全球知名学者、商界领袖和新一代“双创”领军者,产学研协同互动,上中下游无缝衔接,分享全球创新价值洞见,全面助力智能+时代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详情]

主办单位

长江商学院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