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会客厅汇总

工行资管顾建纲:银行理财迎规范调整 应从4方面转型
工行资管顾建纲:银行理财迎规范调整 应从4方面转型

总体来看,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已开启新时代,步入了一轮新的规范调整期。[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5月02日  09:50
建行童文涛:资管行业面临洗牌 对大行是机遇
建行童文涛:资管行业面临洗牌 对大行是机遇

大资管涉及银行、信托、证券、基金和保险等金融板块,资管新规对银行的冲击与影响可能是最大的。[详情]

新浪财经|2018年05月04日  07:32
建行童文涛:资管行业面临洗牌 对大行是机遇
建行童文涛:资管行业面临洗牌 对大行是机遇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浪金融研究院” 文 | 新浪财经 徐巧 前言 资管新规靴子落地,百万亿元大资管行业在2018年终于迎来统一监管。新浪财经重磅推出《波特菲勒30人》系列专访,探讨资管业转型之路。“波特菲勒”音译于诺贝尔经济学家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它从数学上证明了分散投资能降低风险,是资管行业的重要理论基础。 中国建设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副总经理童文涛认为,资管新规后的过渡期对于大银行来说,是重要的机遇期,机遇大于挑战。银行要不断提高自身资产配置能力,关键要从稳住理财产品净值、加强人才队伍配置等方面入手。 建行的理财规模用了十年从0到2万亿,这或许只是商业银行理财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大资管涉及银行、信托、证券、基金和保险等金融板块,资管新规对银行的冲击与影响可能是最大的。”建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副总经理童文涛在接受新浪财经独家专访时指出,短期来看新规冲击较大,但从长远来看,机遇远大于挑战。“我觉得接下来的过渡期对大行来说可能是一个发展的机遇,行业肯定要重新洗牌。” “这些年不单是银行,整个金融系统都累积了不少风险,主要表现在杠杆过高和泡沫过大。”童文涛指出,中国资管业在飞速发展过程中的确埋下不少隐患,而资管新规瞄准了六大核心问题——去杠杆、去通道、禁止期限错配、禁止资金池、打破刚兑和净值化管理。 打破刚兑的关键在于解决估值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整治金融乱象,杠杠和通道基本已被锁死,剩下的就是打破刚性兑付的问题。”童文涛直指银行理财转型的关键。 长期以来,银行理财的规模扩张是建立在预期收益率的基础之上,商业银行以国家信用为背书,天然具有“隐形兑付”的特征。但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应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理财要打破刚兑,就必须推进净值化管理。 “净值化管理最重要的是确定公允价值。到底该如何估值?摊余成本法还是市值法?”童文涛认为,这里涉及到标准资产与非标资产两大类的问题。 一方面,非标业务就是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包括未上市的权益类资产,其流动性、信息透明度和估值方法都具有不确定性。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截至2017年末,银行理财的非标占比16.22%,即4.8万亿。“非标其实直接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且很多权益类业务例如债转股和股权投资,银行表内是不能投的。这些庞大的非标资产是无法全部回表的。”童文涛表示,未来几年非标业务整体会收紧,增量业务关键则在于“非标转标”,不管是借助ABS、ABN还是其他方式。 另一方面,标准化资产最常见的就是债券和股票,但问题在于,如果完全采取市值法估值,则理财产品的收益波动性较大,原有的理财客户很难接受。童文涛举例解释道,假设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是股票,如果股市一旦大幅下跌,净值必然下跌,最终很容易发生理财产品大规模赎回,这就会有连锁反应。其实银行曾经尝试过发行净值化产品,但效果不太理想。“完全采取市值法估值可能还有一个过程,否则如果收益波动太大,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那么,在向净值化产品转型的道路上,银行该如何留住之前的客户? 稳住净值才能稳住客户群 考验银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投研能力 “只有把理财产品净值稳住,才能把客户群稳住。”童文涛再三强调道。 除了监管趋严,银行理财还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如P2P以及互联网货币基金,银行吸收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银行理财也面临客户流失。 怎么样才能稳住净值?童文涛认为,除了解决估值问题,“第二个就是今后的投资标的,一定是相对低风险的”。 换言之,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将给投资者相对稳定的收益和回报为主,产品期限将被尽可能地拉长。“今后更多的是考验银行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自主投资管理能力。”童文涛将自主投资管理能力看作是银行的必备能力。 那么,相比较于以主动管理能力见长的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的优势又体现在哪儿? “虽然基金公司也有强大的投研团队,但他们更多的是市场化的分析。银行的优势则在于有庞大的表内客户群体,对于信贷和信用风险有更深的了解。比如,银行可以先从表内挖掘优质客户,通过各种标准化的融资工具,满足客户的投融资需求,同时,也能保证银行理财的整体收益率,形成表内外的联动模式。” 除此之外,童文涛还强调公募基金客户与银行理财客户存在差异。银行理财的主流投资者对收益的预期是介于存款、股票与基金之间的,他们的特征是不要求高回报,要求低风险及相对稳定的回报率。 在童文涛看来,资管新规对于大型金融机构,尤其是有自主投资交易能力的机构是一件好事。“从长远来看可能是个机遇,因为它们已经有了自主投资交易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能够给投资者提供较好的稳定回报”。 银行资管子公司是大势所趋  人才队伍建设愈发重要 根据资管新规第十三条,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强化法人风险隔离,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业务经营部门开展业务。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资管子公司将会是未来银行资管的新方向。对此,童文涛表示,银行系都会向着独立子公司的方向发展,“大部分银行会选择子公司化,这样能够直接做到独立运营和风险隔离”。 另外,无论是提高资产配置能力,还是投资能力,关键都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童文涛以投资经理薪资为例,道出了银行成立资管子公司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现有的资管业务人员在银行体系内有一套薪酬体系,子公司实行市场化招人,完全就是另外一套薪酬体系,有利于资管业务的市场化运作” 相比较于其他银行,建行在资产管理方面有两大特点: 一是组织架构与其他银行不尽相同。具体而言,建行全行有一个完整的、覆盖总分行的组织架构体系,有统一的产品销售、资产配置原则,能够迅速动员全行的力量,找到合适的理财产品投资人和配置到优质的资产。 二是资产配置大多依靠表内现有客户群体。庞大的表内客户群体是银行最大的优势。由于表内大量优质客户群体的存在,建行充分挖掘、发挥表内客户群体的潜力,在满足其投资融资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 如今资管新规靴子落地,为适应监管新要求,建行已经开始在产品端和负债端着手布局。 童文涛介绍称,建行已在产品端设计出符合监管要求的固定期限、半开放或开放式的净值化产品;在资产端,也在尝试配置各类标准化资产,适应非标转标的要求。 [详情]

工行资管顾建纲:银行理财迎规范调整 应从4方面转型
工行资管顾建纲:银行理财迎规范调整 应从4方面转型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浪金融研究院” 文 | 新浪财经 徐巧 前言 资管新规靴子落地,百万亿元大资管行业在2018年终于迎来统一监管。新浪财经重磅推出《波特菲勒30人》系列专访,探讨资管业转型之路。“波特菲勒”音译于诺贝尔经济学家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它从数学上证明了分散投资能降低风险,是资管行业的重要理论基础。 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顾建纲认为,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已开启新时代,业务模式一定会改变。过去几年,近5万亿元的非标业务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未来增量业务有必要推动“非标转标”。就银行资管业务的转型而言,应立足于从四方面转型:投研、风控、产品与销售。 拥有逾3万亿元的资管规模,工行作为银行理财的排头兵,在资管新规正式出台后率先发声。 “总体来看,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已开启新时代,步入了一轮新的规范调整期。”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顾建纲在接受新浪财经独家专访时,这般评价资管新规的影响。 顾建纲表示,资管新规是十九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及金融稳定委成立之后的首项重大金融监管改革,对于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资管业务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影响。资管新规针对资管行业所暴露出的多层嵌套、刚性兑付、监管套利等问题“精准施策”,利于重塑健康规范的资产管理行业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银行理财面临四大挑战 业务模式一定会改变 回顾银行理财的发展,最初由表内演绎而来。 2004年,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推动利率市场化,中小股份制银行纷纷谋变创新。受限于存贷比等其他监管指标,银行在探索中开始发行表外理财产品。从2004年至今,银行理财从千亿元迅猛扩张至近30万亿元,在百万亿的大资管业中成为绝对的霸主。 “近年来,政策伴随着国内经济增速趋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缓慢、黑天鹅事件频发、货币宽松拐点出现等新变化与新挑战,银行理财面临‘资产荒’与‘资金荒’交替出现的双重压力,整个资产管理行业也暴露出交叉投资、放大杠杆、同业套利、脱实向虚等一系列问题。”顾建纲表示,资管行业急剧膨胀的背后,确实也积累下隐患与风险。 他认为,在新规正式出台后,银行资管业务将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产品形态上,新规禁止刚兑、设定公私募产品分类,从根本上打破了现行的理财产品形态、产品体系和客户分类; 二是投资管理上,新规禁止债权和股权项目期限错配、严禁多层嵌套,使得开放式产品难以配置非标资产; 三是投研能力上,新规强调投资标准化,对资管机构特别是银行资管机构的标准化资产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销售体系上,新规将客户划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信息披露以及代销机构资质管理,与打破刚兑环境相适应的销售体系和客户结构亟待重塑。 “银行理财业务模式的改变是一定的。比如,新规明确要求(产品期限)不低于90天,所以周期拉长是趋势。”顾建纲认为,对于银行理财而言,新规的导向是“产品净值化、资产标准化”,重点是要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管本源。 5万亿非标业务何去何从? 谈到银行理财,则绕不过非标业务。 长期以来,银行借助信托、券商、基金子公司等通道,将理财资金投向非标。自去年资管新规意见稿出台后,2018年伊始,银监会与证监会又密集发文,意在围堵非标业务。截至2017年末,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9.54万亿元,其中持有非标资产16.22%,约4.8万亿元。 “非标资产期限较长,现阶段很难募集与之期限匹配的理财资金。”顾建纲认为,一方面,银行理财通过非标投资支持实体经济近5万亿元,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降成本”;另一方面,部分非标期限较长,客户较难接受与之严格匹配的理财产品。因此,非标转标的必要性很高。 顾建纲称,对于新的非标投资,未来有三个方向要努力。 “第一,加大长期限产品的研发和发行力度,充分挖掘长期限产品的客户,确保负债端与资产端的期限匹配;第二,加强投资者教育,按底层穿透原则进行信息披露,让客户充分理解对应资产性质,引导客户拉长对产品期限的预期;第三,推动非标转标平台建设,如开展非标资产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系等国务院批准的交易市场进行挂牌等方式。” 银行资管业务如何转型? 过往,银行理财基本靠预期收益做大产品规模。而在净值化管理时代,银行理财对客户是否还有足够吸引力,有待市场检验。新规之后,银行理财势将与公募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同台竞技。银行究竟该如何应对? 顾建纲认为,未来银行理财主要应从四个方面转型: 一是投研转型。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对宏观经济、各类政策的研究优势,提升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投研能力,构建以研究为基础、多个专业投资团队并行的“宏观+中观+微观”全方位投研联动体系,加强对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 二是风控转型。坚持前中后台分离,优化调整部门的组织架构,重塑资产管理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独立的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中台,强化独立风控中台的机制作用,筑牢理财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的投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道防线。 三是产品转型。要打造净值型产品体系,使之顺应监管、业内领先、客户满意、收益稳定、具备工行特色。要把“类基金”产品作为长期转型目标,部署固收类、混合类和权益类、商品及衍生品类四大产品线,树立行业转型标杆。 四是销售转型。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为导向,重塑理财产品销售体系以适应净值化转型要求。同时加快合格投资者培育,夯实客户基础,坚持将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投资者,多层次做好市场与投资者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对于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的大型资产管理机构而言,机遇远远大于挑战。”顾建纲最后总结道。监管新规的出发点是促进全行业的统一规范,但对于不同类型资产管理机构的影响是差异化的,对于依法合规的大型资管理机构而言机遇远大于挑战。[详情]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