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中签无人领谁之过?

2016年02月01日09:59    作者:皮海洲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皮海洲

  一旦券商营业部出现新股中签无人认领的情况,就应该对券商营业部的服务质量扣分,甚至扣减营业部负责人及有关当事人的奖金收入,除非所在券商营业部能够拿出投资者不认购中签新股与营业部无关的证据,或券商营业部已经尽到了服务责任的证据。

新股中签无人领,谁之过?新股中签无人领,谁之过?

 

  首批按IPO新规发行的7只新股将在本周全部结束新股发行。从新股发行的进程来看,按市值配售的新股发行方式明显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这一点从投资者积极参与新股申购,新股发行中签率进一步降低中得到证明。正如有关人士在高澜股份苏州设计两只新股中签率发布后所言,如今打新难度要比去年难20倍。这充分反映出投资者申购新股热情之高涨。

  但IPO新规也导致了中签新股无人认领现象的出现。本来,按照投资者申购新股的热情,以及万分之几的中签率,新股中签无人认领的情况是不该出现的。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能在万分之几的中签率的情况下中签,这是一生的运气,但这样的运气却被某些投资者轻易地放弃了,这不能不令人为之惋惜。如在首批前两只发行的股票中,高澜股份无人认领的新股数量达到了10.22万股,而苏州设计无人认领的新股数量也达到了8.75万股。有关投资者原本可以无风险地获得的一笔收益,就这样不声不响地流失了,让相关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凭空捡到一笔意外的财喜。

  不仅如此,这些参与申购中签却未缴款的投资者不仅失去了一笔眼看就要到手的新股红利,而且在他们的打新之旅上还要留下一笔不良的记录。根据IPO新规规定,网上投资者连续12个月内累计三次中签后未足额缴款时,6个月内不得参与新股申购。这个惩罚虽然算不上严厉,但对于相关的投资者来说显然也是很冤枉的一件事情。既失财又失名,可谓名利双失。

  那么,新股中签无人领,这过失的板子该打到谁的头上呢?当然,这第一板子必然是要打到相关投资者的身上。投资者既然参与了新股申购,就应该要关注新股申购与中签的相关信息,尤其是要主动找开户券商咨询中签结果,避免“一生的好运气”因为自己的一个不在意而流失。毕竟中签新股需要缴纳的款项不多,这不会给投资者带来资金上的压力。更何况投资者参与市值申购,必然还是有股票市值在手上的。如果账户里真的没钱,完全可以抛售部分股票来买进中签新股的。毕竟目前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并不算高,新股上市后的赚钱效应还会延续下去。因此,即便是抛售老股买中签新股,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投资者没有理由不这么做。因此,新股中签无人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关投资者的“粗心大意”,或者说是“漠不关心”。

  而新股中签无人认领之过失的第二板子就该打到开户券商的头上。如果说,投资者新股中签却没有认购甚是冤枉的话,那么,新股中签无人领,券商当担责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反映出来的,是券商服务工作的不到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其中也包括新股发行新规的刚刚实行,投资者还不适应的原因,投资者并不知道自己新股中签了,这其实是有情可原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券商服务工作做到位。这件事情对于券商来说其实并不难,只是发个短信打个电话就可以了。但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这至少涉及到上万元甚至是数万元的收入问题。一直以来,监管部门始终都在强调券商要做好服务工作,而且一些券商自己也是在积极强调券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要提高服务质量。但如果这种最基础的服务都做不好,投资者如何还敢奢望券商提高服务质量呢?

  也正因如此,对券商服务质量的考核,不妨与新股中签无人认领的现象结合起来。一旦券商营业部出现新股中签无人认领的情况,就应该对券商营业部的服务质量扣分,甚至扣减营业部负责人及有关当事人的奖金收入,除非所在券商营业部能够拿出投资者不认购中签新股与营业部无关的证据,或券商营业部已经尽到了服务责任的证据。此举不仅有利于促使券商提高服务质量,而且新股中签无人认领的情况也将会因此而大幅减少。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员,二十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认购 ipo 新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中国房地产泡沫应该不会溃破 老艾侃股:首日表现优异 猴年牛股机会多多 为什么今天的香港是会这样?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e租宝事件后中国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