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付一夫
资本市场苦“小作文”久矣。
所谓“小作文”,其实就是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要么打着某消息人士的名义,要么说是某机构的内部消息。可就是这些来源不明的截图、几句捕风捉影的对话以及真假难辨的内容,却常常能在股市兴风作浪,引发个股股价乃至整个市场的暴涨暴跌。虽然有些投资者也曾因为“小作文”而莫名其妙地赚到了钱,但大多数人对于那些真假难辨的“小作文”,都是恨得咬牙切齿。
不过,这种“小作文”乱象可能就快要成为历史了。
据媒体报道,近期管理层正在加大对“小作文”的重视程度,已有地方证监局率先行动;有地方证监局向涉资本市场主体(含上市公司、机构)下发通知,向辖区各公司征集涉股市“小作文”线索、案例及建议,旨在更好推动整治资本市场网络“黑嘴”伤企乱象,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资本市场舆论环境。而就在前不久,很多散步资本市场不实消息的账号或网站也都被关闭,一时间市场无不称快。
可能有人会问:看似不起眼的“小作文”,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威力呢?这首先与A股市场投资者的构成有关。
一份来自数据宝和腾讯自选股用户调研数据显示,A股投资者当中99%以上都是散户,他们用于投资股市的资金相对有限,因此更看重短期收益,其中追求短期收益的人群占比88.79%,远超追求中长期收益的人群,且近半数人的投资风格都偏激进;而从投资经验看,散户中投资经验低的人群占比接近半数。
上述数据说明,当前A股市场以散户投资者为绝对主体,“小白”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由此导致A股资金短期化、分散化特征明显,且散户大多重趋势博弈,轻基本面研究,投资心智不成熟且专业性相对欠缺,对投资亦是缺乏长期信仰,因而整体心态略显浮躁。
在此背景下,时不时爆出的小作文,刚好迎合了相当一部分散户群体对于“内幕消息”的渴望,而他们对于小作文真实性的甄别能力又不够,“宁可信其有”的念头驱使他们先跑为敬,继而对A股市场造成扰动。
倘若拉长时间来看,我国A股向来都具有鲜明的“政策市”、“消息市”、“板块轮动投机市”等特征,并且常常都是“牛短熊长”的格局。如此一来,市场多数时间里投资者交易热情都是相对低迷且做多热情不高的,其结果便是,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容易被理解为利空来袭,使得A股看起来似乎脆弱不堪,在真假难辨的“小作文”面前显得如此胆怯。
更进一步分析,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作文”背后,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危害:
首先,“小作文”会扰乱资本市场秩序。
在当前自媒体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就资本市场“小作文”而言,往往裹挟着夸张的标题与煽动性语言,通过股吧、社交平台等渠道迅速扩散。比如,一些别有用心者编造企业重大资产重组、政策利好出台等虚假消息,利用投资者的信息差和从众心理,诱导市场资金非理性流动。这种非理性行为会造成股价短期内剧烈波动,破坏市场基于基本面的正常定价机制。
例如,曾有一篇毫无根据的“小作文”宣称,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被“踢出特斯拉北美供应链”、“下发扣押通知”等等,虽说宁德时代回复称消息不属实,但当日股价依然是直接低开下杀,同时也带崩了整个创业板。如此很容易让市场陷入无序混乱的状态,并且市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也会遭到损害。
其次,“小作文”会严重干扰投资者的决策。
如前文所属,A股市场以散户投资者为绝对主体,“小白”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而这些投资者大多缺乏专业的信息甄别能力和分析框架,面对“小作文”中看似确凿的数据和言之凿凿的论断,极易被误导。
不仅如此,不少“小作文”要么夸大企业的发展前景,要么刻意隐瞒潜在风险,甚至捏造各种政策,让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盲目跟风操作。还有的“小作文”会利用投资者的恐慌心理,散布企业资金链断裂、产品质量危机等谣言,引发投资者抛售股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投资者长期依赖“小作文”进行投资,不仅难以形成独立的投资逻辑,还会逐渐丧失对市场的理性判断能力,最终造成账户一再亏损,逐步沦为资本市场的牺牲品。
再者,“小作文”会阻碍资本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实现资源向优质企业的高效流动,帮助优质企业获得所需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从而促进其快速发展和壮大。但“小作文”的泛滥或将使得这一功能被严重削弱。
例如部分经营不善、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能凭借“小作文”的炒作吸引大量资金流入,导致股价虚高;相反,那些真正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却因缺乏炒作热点而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资金支持。这种资源错配不仅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还会降低整个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动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根基。
最后,“小作文”会加剧市场的震荡乃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当大量虚假“小作文”充斥市场时,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和投机心理会被放大,市场的波动性显著增强。在极端情况下,“小作文”引发的集体非理性行为可能导致市场出现剧烈震荡,甚至引发区域性或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此类风险一旦爆发,不仅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还可能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理性地讲,小作文背后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是否带有不良动机或者利用了市场情绪非法获利,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倘若继续任由小作文兴风作浪,势必不利于资本市场乃至经济社会的稳定繁荣与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加以整顿。而近期管理层的重拳出击,显然是要下决心切除这颗资本市场“毒瘤”,在高层“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定调下,该举措可谓恰逢其时、令人振奋。
当然,想要彻底将其根除,除了依靠管理层的整顿之外,还离不开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相关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与监管处罚不断加强,资本市场的环境和秩序有望得到实质性改善,而投资者也将在理性的光芒下更加稳健地前行,而这些都将有望为后续的“慢牛”行情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作者介绍:星图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科院管理学博士,专注研究消费零售、数字经济、产业经济等领域。)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