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自下而上,微观财报中的8个宏观看点

2025年05月16日09:56    作者:张瑜  

  意见领袖 | 张瑜

  核心观点

  时值年报季,我们透过微观财报观察宏观趋势。客观来看,当前部分企业经营或面临一定压力,包括当期盈利走弱、回款不畅,以及衡量企业预期的资本开支、货币资金增速转负。但同时,一些积极的线索正在形成:

  1)消费线索。当前制造业薪酬增长稳健(同比4.4%),同时上市公司层面“劳动者报酬占比”大幅提升,录得2012年来最高值。意味着,从绝对收入增长与相对收入分配的角度,有利于消费增长。

  2)产业线索。当前制造业人均薪酬与金融业之比由降转升、来到2012年来的最高值,同时装备制造业仍在快速扩表,或意味着,在人才与资金层面,有利于高技术产业行业发展。

  3)资本市场线索。在整体盈利承压背景下,皮革毛皮、计算机通信电子等行业投资回报(经营利润/全部投入资本)逆势回升,且上市公司逐渐成为资金的“净流出方”,为投资者创造回报的能力不断增强,或意味着,从创造回报与分配的角度,有利于投资者参与。

  报告摘要

  一、吸纳就业:绝对规模增长,行业有所分化

  1总量增长,但增速放缓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3661支样本)员工总数为1601万人,同比增长3.3%,较前值4.1%小幅放缓。同比增量为51万人,为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4.1%

  2)行业有所分化就业增长的主要是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电子,2024年两个行业员工数分别增长3218万人,合计50万人,几乎贡献了制造业上市公司就业的全部增量。就业下滑的主要是电气机械,2024年减少5.1万人。

  二、收入分配:薪资增速仍高,一次分配优化

  1制造业薪酬增速不低,且相对收入水平提升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人均薪酬为17.6 万元,同比增长 4.4%,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4.6%)大体持平。从相对水平看,2024年,制造业人均薪酬与金融业之比由降转升,录得2012年来最高值,即从相对薪酬层面看,有利于人才流入制造业。

  2上市公司层面的“劳动者报酬占比”提升,近似以薪酬总额/营业收入衡量上市公司层面的劳动者报酬占比。2021年来,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劳动者报酬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为9.3%2024年升至9.9%、为2012年来的最高值。

  三、盈利问题:整体承压,境外业务利润率较高

  1)制造业盈利承压。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同比-12.2%,较前值-11.1%继续放缓。营业利润率从2023年的6.6%下滑至2024年的5.7%。此外,我们计算制造业盈利压力指数= abs(亏损企业亏损额)/[abs(亏损企业亏损额)+盈利企业盈利额],该指标数值越大,表征盈利的压力越大。2024年,工业整体盈利压力指数上行至10.5%,高于2023年的7.7%,但相较2015年的15%偏低。

  2)境外业务营业利润率较高按照境外营收占比,将每个行业的上市公司三等分,境外营收占比处于该行业前1/3的样本,营业利润率为7.8%,高于境外营收占比处于行业后1/3样本的4.8%。分行业看,29个制造业行业中,20个行业符合该规律。

  四、投资回报:整体下滑,但不乏结构亮点

  我们估算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回报(经营利润/全部投入资本),2024年约为5.4%、较上年的6.4%继续回落,绝对水平已低于2014年、略高于2015年。但结构上不乏亮点,皮革毛皮、计算机通信电子、通用设备等 7 个行业逆势回升。

  五、资负问题:扩表速度放缓,资产负债率提升

  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总资产同比5.1%,较前值放缓3.3个百分点,但仍在扩表中。此外,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连续三年提升,2024年录得52%

  六、现金流:回款周期拉长,货币资金放缓

  1)回款压力加大。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升至57.1天,为 2012 年以来次高,设备修理、铁路船舶、非金属矿物等行业压力较大。

  2)货币资金增速转负。2024年,股非金融企业货币资金同比- 1.9%,前值4.1%。行业层面,地产同比-12.1%、低位略改善;制造业大幅下滑至-2.8%

  七、资本开支:增速转负,但新上市企业逆势扩张

  1)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增速转负,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同比-11.1%,前值3.4%。行业层面,家具制造、纺织服饰、石油化工资本开支增速回落较为明显。

  2)但 2023-2024 年新上市企业资本开支高增, 23.7%,显著高于其他企业。从行业上看,新上市企业集中于计算机通信电子、专用设备、化学原料、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大行业占到近两年上市企业数量的65%

  3未来供给压力或不大。以上市公司资本开支与折旧摊销之比的历史分位数,近似衡量未来供给压力。制造业整体的资本开支与折旧摊销之比处在2011年来的最低水平,未来的供给压力相对不大,行业层面,未来供给压力较大的主要集中在电力、煤炭开采等。

  八、融资问题:债务增速放缓,利息负担减轻

  1)带息债务增速放缓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带息债务同比6.8%2022年来持续放缓。行业层面,带息债务增速逆势提升的,主要是酒水饮料、文体用品;增速下滑幅度较大的,主要是印刷复印、家具制造、食品制造等。

  2)利息负担减轻,以利息费用/带息债务观察企业的利息负担,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3.36%,较2023年的3.48%有所下降。对应宏观层面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行,据央行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企业贷款加权利率已降至3.34%

  3)企业为外部投资人创造回报的能力在增强,观察制造业上市公司“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与“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之比,若该比值大于1,表明企业为资金的“净流出方”,即企业在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12年来,该比值在1上下波动,但2024年,该比值大幅上行至2.43,为2012年来最高值。

  风险提示研究样本不完备,上市公司对经济整体的代表性有限,单一财务指标的代表性有限。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正值上市公司财报季,我们自下而上观察企业财报中的8个宏观看点。

  样本处理方式与技术细节:1在分析时,为尽可能多的保留观察样本,我们以临近的两年为一组筛选交集样本,当年绝对数为交集样本中当年的合计值,当年增速基于交集样本计算,以此类推遍历所有年份(类似于统计局对规上工业的调查,虽然每年的样本不完全一致,但增速均为可比增速),2)考虑到A股中制造业为大头,如不特别提及,本文聚焦制造业,2024年样本约在3660家上下,由于部分样本数据缺失,每个指标筛选出的样本略有差别。3)一个特殊处理是,在观察企业的货币资金时,我们观察A非金融企业(主要是想在宏观层面对标M1),共筛选得5282家样本。4)全文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一、就业问题:绝对规模增长,行业有所分化

  首先关注,上市公司解决了多少就业问题?关注财报中的“员工总数”:

  1)总体而言,制造业吸纳就业的规模仍在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员工总数为1601万人,同比增长3.3%,较2023年的4.1%小幅放缓。同比增量为51万人,占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4.1%

  2)行业层面,静态而言就业人数前三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电子、汽车制造、电气机械,2024年末员工总数分别为312234197万人,三者占制造业上市公司员工总数近一半。动态而言2024年员工总数增长的,主要是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电子,两个行业2024年员工数分别增长3218万人,合计50万人,几乎贡献了制造业上市公司就业的全部增量;员工总数下滑的,主要是电气机械,2024年员工总数较上年减少5.1万人。

  3)上市公司吸纳了多少宏观就业?参考2023年经济普查数据,全国二产、三产法人单位+个体户就业人数合计6.1亿人、其中制造业为1.23亿人。意味着,2023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吸纳了全国二三产就业总数的2.5%左右、吸纳了制造业总就业总数的12.6%左右。

  二、收入分配:薪资增速仍高,一次分配优化

  关注上市公司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参考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1)制造业人均薪酬同比4.4%,与城镇可支配收入增速基本一致。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人均薪酬为17.6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4%,与宏观层面城镇可支配收入增速4.6%基本一致。作为对比,2024年金融业上市公司人均薪酬增速仅1.9%

  2)薪酬“比价”层面,制造业人均薪酬/金融业人均薪酬再度提升20222023年该比值均为0.4450.4432024年由降转升,录得0.454,即从薪酬层面看,有利于人才流入制造业。

  3)劳动者报酬占比在提升,近似以薪酬总额/营业收入衡量上市公司层面的劳动者报酬占比,2021年来,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劳动者报酬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为9.3%2024年升至9.9%、为2012年来的最高值。

  三、盈利观察:整体承压,境外业务利润率较高

  关注上市公司中的盈利问题,主要关注营业利润指标,即不考虑营业外收支、所得税、少数股东分成等问题。

  1)制造业盈利承压。20243658支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中,营业利润总额为1.6万亿元,同比-12.2%,较前值-11.1%放缓。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收),从2023年的6.6%下滑至2024年的5.7%

  2)境外业务营业利润率较高。观察披露境外营收的制造业样本(20242847支样本),按照境外营收占比,将每个行业样本三等分,境外营收占比处于该行业前1/3的样本,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收)为7.8%,高于境外营收占比处于行业后1/3样本的4.8%。分行业看,29个制造业行业中20个行业境外营收占比处于前1/3样本的营业利润率>1/3样本。

  3)盈利压力指数有所加大。我们计算细分行业的盈利压力指数= abs(亏损企业亏损额)/[abs(亏损企业亏损额)+盈利企业盈利额],即,该指标最终取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盈利的压力越大,供改的诉求或越强。其中盈利额、亏损额为体现来自经营业务,取上市公司的经营利润。2024年年报数据来看,工业整体盈利压力指数上行至10.5%,高于2023年的7.7%,但相较2015年的15%偏低。

  四、投资回报:整体下滑,但不乏结构亮点

  关注投资回报问题,观察经营利润/全部投入资本:

  1)整体看,制造业投资回报有所回落。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利润/全部投入资本为5.4%、较上年的6.4%继续回落,绝对水平已低于2014年、略高于2015年。

  2)结构上,分行业大类来看,装备制造业回落幅度较大,从5%下滑至3.7%,下滑1.3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原材料制造业均下滑0.8个百分点。细分行业来看,30个制造业细分行业中,7个行业投资回报回升,其中回升幅度较大的包括:皮革毛皮(+0.77pct)、计算机通信电子(+0.34pct)、汽车制造(+0.26pct)。

  五、资负问题:扩表速度放缓,资产负债率提升

  资产负债表层面,关注企业扩表(总资产)、债务压力(资产负债率)以及存货三个问题。

  1)制造业仍在扩表,但增速放缓,202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总资产为43.3万亿元、同比增长5.1%,较上年的8.4%有所放缓。从大类行业看,装备制造业总资产增速较高,为6.5%,高于原材料制造业的3.2%与消费品制造业的2.8%

  2)资产负债率继续上行2021年来,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提升,2024年升至52%。这一趋势与规上制造业样本一致,相对而言,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水平略低。

  3)存货压力加大。2024年,制造业存货同比4.1%,较上年的1.5%有所提升,与规上制造业一致。

  六、资金问题:回款周期拉长,货币资金放缓

  现金流层面,关注应收账款、信用减值、货币资金问题。

  1)应收账款回款压力加大。观察制造业上市公司,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2.9天,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57.1天,为2012年来的次高值。分行业看,应收账款回款压力较大的行业包括,设备修理、铁路船舶、非金属矿物、印刷复印行业,2024年应收账款回收天数,较2023年增长均在10天以上。

  2)货币资金增速转负。观察A股非金融企业,2024年货币资金为14.1万亿、同比-1.9%,较前值4.1%有所回落。分行业来看,综合业(-19%)、居民服务(-14%)、卫生与社会工作(-13%)降幅较大。其他行业中,地产业同比-12.1%,较前值-12.8%小幅收窄。制造业-2.8%,较前值9.4%大幅回落。建筑业同比增长9.8%

  七、资本开支:增速转负,但新上市企业逆势扩张

  资本开支层面,关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科目。

  1)整体而言,资本开支增速有所回落。2024年的3657支制造业样本看,资本开支总额为2.0万亿、同比-11.1%,较2023年增速3.4%下滑。细分行业层面,2024资本开支增速较上年提升的行业主要是设备修理、废弃资源利用、文体用品、皮革毛皮通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但家具制造、纺织服饰、石油化工资本开支增速回落较为明显。

  2)新上市企业资本开支增速更快。若按照上市年份将制造业上市公司分为4组,发现近两年(20232024年)上市的企业资本开支增速更快,为23.7%,其他组别均在-10%以下。从行业分布看,近两年(20232024年)上市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专用设备、化学原料、通用设备、电气机械,5个行业两年合计上市企业221家,占总体的比例为65%

  3)未来供给压力或不大。以上市公司资本开支与折旧摊销之比的历史分位数,近似衡量未来供给压力,发现,就制造业整体而言,资本开支与折旧摊销之比处在2012年来的最低水平,未来的供给压力相对不大,行业层面,未来供给压力较大的主要是电力、煤炭开采等。

  八、融资问题:债务增速放缓,利息负担减轻

  融资层面,关注债务增速、利息负担,与投资者回报问题。

  1)带息债务增速放缓2024年,3657支制造业上市公司带息债务总额为9.2万亿、同比增长6.8%,仍为正增,但增速自2022年来持续放缓。行业层面,带息债务增速较上年提升的,主要是酒水饮料(+20pct)、文体用品(+46pct);增速下滑的,主要是印刷复印(-17pct)、家具制造(-15pct)、食品制造(-14pct)等。

  2)利息负担减轻,以利息费用/带息债务,观察企业的利息负担,20243507支制造业样本中,该比值为3.36%,较2023年的3.48%有所下降,表明企业的债务负担有所减轻。对应宏观层面,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行,2024年第四季度已降至3.34%

  3)企业为外部投资人创造回报的能力在增强,观察制造业上市公司“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与“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之比,若该比值大于1,表明企业向外分配的资金>吸收的资金,企业为资金的“净流出方”,即企业在为投资者创造收益。2012年来,该比值在1上下波动,但2024年,该比值大幅上行至2.43,为2012年来最高值,表明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投资者创造回报的能力在增强。对应35日证监会主席吴清称“2024年全市场分红达到2.4万亿元,分红金额创历史新高。市场的分红回购已远超IPO、再融资和减持的总规模”。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