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政府工作报告预示的宏观政策走向

2025年03月12日15:34    作者:沈建光  

  意见领袖 | 沈建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2025年宏观政策将如何助力中国经济实现稳增长目标?如何破解制约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卡点?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您如何评价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今年经济增长目标?

  沈建光:政府工作报告将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我认为是恰当的。尽管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比如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但“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底气,是较为积极进取的。

  财政政策是最大的亮点,力度明显加大。第一,2025年赤字率设定在4.0%,5.66万亿;第二,拟发行特别国债1.8万亿,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和特别国债0.5万亿;第三,拟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第四,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加上资金跨期调转等,我们测算的2025年实际赤字率高达9.8%,高于去年的8.4%,仅次于2020年的10.6%,表明财政力度明显加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财政支出力度能否实现年初预算目标,还要看财政收入能否达标,这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恢复情况。

  消费政策全面加力,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民生保障等均有部署。报告指出,“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表明政策重点转向消费。首先,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较去年的1500亿元翻倍。如果这一规模不够,后续还有继续加码的空间。其次,报告中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强调“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消费与惠民生联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30元”等。此外,报告还提及“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这表明后续对绿色产品的各项政策支持力度还会持续加大。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着力打通制约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卡点,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您怎么看对拖累经济增长的重大问题做出针对性部署这一亮点?

  沈建光:对制约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卡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问题,没有回避。过去一段时间,企业账款久拖不决、民营企业信心低迷、房地产持续下行、资产价格明显缩水,这些问题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拖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做了针对性部署。

  一是要关注企业欠款问题。报告强调“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账款拖欠问题仍较突出”,地方专项债将用于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二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近期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基础上,报告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三是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报告提出“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直面房地产领域堵点难点。四是稳定资产价格。“稳住楼市股市”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政策层更加重视通过稳定资产价格发挥财富效应。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其在促创新、扩消费、稳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您认为这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沈建光: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同时要求“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民营企业座谈会也提及“坚持诚信守法经营,树立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实际行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此前,维护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推进比较慢,后续可能会加快落实,比如规范用工管理、健全用工制度等。

  同时,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因此我认为平台企业将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2.6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占进出口比重提升至6.0%。过去5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接下来,政策支持和AI技术还将为跨境电商带来发展机遇。平台企业可以把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和科技进步,带到全世界,不仅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大的增长机会,也给当地经济作出贡献。

  记者:您认为应当如何理解“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政府工作报告出现的热词和高频词?

  沈建光: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愈发明显。比如,电商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振消费中具有独特优势。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8%,占比是全世界最高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在此基础上,报告要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引领作用,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大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而中国的数据量位居全球第一,数据要素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尽管报告并未提及具体的政策措施,但近期民营企业座谈会以硬科技企业为主、2024年以来多地围绕新兴产业成立产业基金,均体现出各级政府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关注。

  来源:中国信息报

  (本文作者介绍: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