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通胀会卷土重来吗?

2018年01月08日07:35    作者:唐建伟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唐建伟

  通胀中枢虽有所抬升,但绝对水平也不会超过政府3%左右的长期通胀控制目标。因此2018年物价并不是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

2018年通胀会卷土重来吗?2018年通胀会卷土重来吗?

  2017年CPI持续在2%以下运行,预计全年平均水平在1.6%左右,保持低通胀状态。从2014-2017年,我国通胀率已经连续四年维持在平均2%左右的水平运行。进入2018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和政策环境的变化,通胀预期明显抬头。因为通胀会影响货币政策从而影响资产价格,所以新一轮通货膨胀会否在2018年卷土重来成为市场比较关心的问题。

  2018年通胀预期明显上升

  综合来看,目前市场对于2018年CPI重新上涨的预期明显上升,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担心:

  一是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味着对高品质商品及服务的需求将不断上升,这会不会推高通胀?

  二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8年中国经济的三大攻坚战中,其中之一就是污染防治,环境治理政策持续收紧会不会提高企业经营成本从而带来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三是在过去的一年中,国际油价表现强劲,纽约和伦敦两地油价涨幅分别高达12%及17%左右。新年伊始,中东伊朗局势的动荡加剧了国际油价的波动,纽约及伦敦两地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上扬突破每桶60美元,触及2015年以来高位。国际原油的持续上涨会不会导致新一轮的全球大宗商品牛市从而加剧国内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四是2017年CPI同比低位运行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走低,而食品价格下行又主要受猪肉、鸡蛋等价格持续下行的影响。食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决定了2017年低基数将导致2018年价格同比涨幅可能明显走高。2018年猪周期会不会重现从而推高通胀?

  预计2018年物价仍将温和运行,通胀压力不大

  如果仔细分析,我们认为以上的担心并没有太大必要,2018年物价仍将温和运行,通货膨胀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很小。原因如下:

  一是本轮猪肉、鸡蛋等食品价格持续走低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表层的原因是短期内供求的失衡;深层次的原因则可能是居民消费升级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及经济中总需求的不足。2018年经济增速仍会下行,需求不足仍将拉低食品价格,使得CPI同比涨幅不会明显扩大。而且从供给结构来看,目前国内猪肉和禽蛋等农产品的供给中,集约化生产的大型厂商占比越来越高,其应对市场波动及风险的能力明显强于散户,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供给的影响已经明显收敛,这也有利于平抑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降低价格大起大落的可能性。

  二是2017年CPI同比低位运行,但核心CPI同比却在近年高位,其中服务类CPI涨幅更是明显走高,说明经济结构的转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带动的消费升级确实对CPI有拉升作用。但仔细分析会发现:2017年服务类涨价很重要的一块是医疗保健服务,2015年启动的这一轮医改主要是以“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控制药费”为基调,在全国开始逐步推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医疗服务的费用提高直接推动同口径的CPI同比的快速增长,加上之前的低基数,使得医疗服务类价格持续走高。但随着医改在全国的逐步推广完成,医疗服务价格会逐步回归常规增长,而2017年基数较高,会对2018年服务类CPI有所拖累。

  三是金融严监管叠加金融去杠杆背景下,流动性趋紧将成常态。2017年M2增速持续在10%以下运行,预计未来低增速会成为常态。2018年由于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的逐步实施将逐步促使资金“脱虚向实”效果的进一步体现,预计社融和信贷增速会相对平稳,因此M2进一步持续下行的可能性不大。但在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的态势下,2018年市场流动性很可能仍会保持总体适度、时点偏紧的常态。在流动性趋紧环境下,CPI同比不具备大幅走高的货币环境。

  四是从供需两方面分析,预计2018年国际油价不会明显走高。供给方面,由于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普遍在30-60美元之间,如果油价继续上涨并持续高于60美元,美国页岩油的生产将明显恢复,从而导致国际原油的供给大幅增加从而可能平抑油价涨幅。而从需求方面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为打赢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及达到未来持续减少CO2排放的目标,已经明确提出要进行能源结构的转型,未来通过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减少对石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这也意味着国际原油的需求并不会大幅上升。同时油价在我国CPI中权重占比较低,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仅占整个CPI权重的2%左右,因此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传导到国内进而对CPI产生的推升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五是PPI向CPI传导并不顺畅。笔者此前的研究发现,我国PPI向CPI的传导本来就不顺畅,特别是如果PPI的上涨主要集中在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的情况下,作为下游消费端的CPI几乎不受影响。而2017年PPI的持续上涨恰恰就是生产资料中采掘业价格波动最为明显,而且PPI上涨主要是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对供给端的影响,需求不是主要因素。这种情况下,PPI向CPI的传导效应本来就较弱。而预计2018年PPI同比涨幅将在高基数及需求走弱的影响下明显回调。预计全年平均涨幅约3.5%左右,明显低于2017年,这将使PPI向CPI传导的压力明显减轻。

  此外,考虑到金融与实体经济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背景下,流动性紧平衡、经济增速趋于下行的背景下,需求端也难以支持CPI的大幅走强。综合以上分析,预计2018年CPI同比全年平均在2%左右,虽然同比涨幅高于2017年,但仍将明显低于3%的政策目标,更谈不上是高通胀。

  2018年通胀不是主要矛盾,不应成为货币政策关注的主要目标

  通过以上对物价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不能得出2018年我国会出现通货膨胀趋势性抬升的结论。通胀中枢虽有所抬升,但绝对水平也不会超过政府3%左右的长期通胀控制目标。因此2018年物价并不是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仍不是货币政策需要重点关注的主要目标,也不是制约政策操作的主要因素。而物价运行整体温和,一方面为经济由高增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也为宏观政策操作留下灵活空间。未来在经济由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也应从原来的经济增长与物价之间的平衡转向就业与物价之间的平衡。中国通货膨胀的治理思路也应该转变,要从原来的需求管理为主转向供需结合,综合治理为主。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金融 经济 通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