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风波后银行怎么让老百姓放心

2016年01月29日11:38    作者:董希淼  (0)+1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董希淼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和信用的金融企业,与生俱来就与各种风险紧密联系,一味地厌恶风险、害怕风险可能无济于事。如果银行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坦然面对风险,主动经营风险,天地间会豁然开朗。

票据风波后银行怎么让老百姓放心票据风波后银行怎么让老百姓放心

  随着1月5日浦发银行率先披露,近日来多家上市银行相继发布2015年度业绩快报。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趋势,再次引发关注。如兴业银行不良率为1.46%,较去年初上升0.36个百分点。

  而近期发生在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的票据业务风险事项,更让大家对银行的内控体系有一些担心。造成银行业风险显露和风险事项频发的因素有哪些?当前银行业的风险是否处在可控范围?如何构筑好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应该说,从2015年部分上市银行的业绩快报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存在较大压力,尤其在部分地区资产质量恶化的趋势还在蔓延。造成不良贷款“双升”局面,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我国经济仍然处于 “三期叠加”阶段,面临增长速度的换挡、结构调整的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等压力,银行业此前的隐性风险逐步暴露。在经济下行周期,银行这样的强周期性行业出现不良贷款上升,实际上是银行为整个经济转型与升级埋单。

  二是国内外需求疲软,企业信用风险相对集中。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的小微企业,普遍出现订单下降、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等问题。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资金较为紧张,导致大量贷款无法偿还。这样的情况,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

  三是“影子银行”风险逐步向银行体系传导。在金融监管部门和全行业的努力下,“影子银行”杠杆、表外业务得到一定程度压缩,但银行在信贷资源配置进行调整时,部分信贷资金会因为期限较长以及风险的滞后性而出现风险暴露,特别是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两高一剩”等行业等面临较大的风险释放压力。

  不过,随着地方政府万亿元债务置换工作落地,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证券化等加速银行业盘活存量资产,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压力有望得到缓解。同时,商业银行也通过增加计提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力度,提高风险对冲能力。截至2015年6月底,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余额达21662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835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98.37%,贷款拨备比率为2.98%,均高于监管要求 。不过,到年底多家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已经接近150%的警戒线,需要引起重视。

  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面对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该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未来银行业风险管理将遵循怎样的思路与方向?

  我认为,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成为有效应对全球经济机遇与挑战的重要能力之一。其中包括:

   第一,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将银行经营者与风险承担者的权责利统一起来,从根本上保证银行实现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其中,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新的监督力量,是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的途径之一。

   第二,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如对信用风险实施垂直管理,统筹负责全行、条线和分行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对市场风险实施集中管理,设立市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专门负责市场风险监控;对操作风险实施分层管理,建立有效的事后补救机制、紧急事项的应急预案等。

  第三,不断完善风险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包含收益和风险在内的风险绩效考核体系,对分支机构下达基于经济资本分配的业务指标和利润指标,逐步提高风险调整后收益的考核权重,实现追求收益和风险平衡的经营目标。关键是,要通过考核体系的完善,遏制分支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第四,建立科学实用的风险管理模型。充分借助大数据的思维和和技术,通过量化风险管理技术、不断积累内部数据,充分共享外部数据,建立相关的内部评级模型,完善信用风险测量,逐步向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靠拢。

  第五,牢固树立稳健经营的理念,加强主动风险管理。风险条线应保持与业务条线的有效沟通,适度嵌入业务和客户营销过程,加强前瞻性的指导,既降低信息不对称对决策的影响,也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的效率和风险管理的效果。

  对央行和监管部门而言,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后,还应对该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如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将存款保险费率从统一费率转向差别费率。通过差别化的存款保险费率,激励商业银行主动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其实,在金融业的冬天,银行还要与时俱进地转变风险管理理念。最重要的是,要从被动式的“防范风险”转向主动式的“经营风险”。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和信用的金融企业,与生俱来就与各种风险紧密联系,一味地厌恶风险、害怕风险可能无济于事。如果银行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坦然面对风险,主动经营风险,天地间会豁然开朗。也只有这样,银行业才能更好地为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服务,才能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当然,这也需要监管部门在考核评价体系上有所调整,需要社会各界对银行的认识与理解上保持理性。

  (本文作者介绍: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新浪微博:东行归来。)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银行 风险 票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中国房地产泡沫应该不会溃破 老艾侃股:首日表现优异 猴年牛股机会多多 为什么今天的香港是会这样?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e租宝事件后中国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