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大的机会在创业板

2017年03月20日17:42    作者:吴国平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吴国平

  2017年的A股,创业板将会远强于主板。创业板未来大部分的上涨动能一定是来自于新兴产业。未来这个市场(创业板)的想象力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会非常大。真正有成长性的新兴产业的一些个股,会在未来的1-2年时间里会跑出10倍的牛股,因为它们是“珍珠”。

  煜融投资董事长、私募国中岛岛主吴国平分享了“2017年股市投资机会”:

  吴国平:很高兴来到这次的基金年会, 刚才听了很多嘉宾的分享,这里大部分投资者是做期货交易的,我也做过期货,期货的特点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特别是听了傅老师5万到10个亿的传奇之后,很是感慨。这个市场上一直不缺乏奇迹,问题是你能否让这个奇迹保持下去,或者是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这个市场说白了就是剩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傅老师当初亏到1千多万,没有再站起来,今天也不可能来这儿和大家分享经验,最终傅老师站起来了,他在站起来的过程中肯定经历了很多。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下,他只能分享了他能够挺过来,能走到今天的一些关键点,如他对于风控的理解、对未来一定要有一个预期判断的理解,让我深受启发。目前我主要以股票为主,期货为辅,今天我主要和大家谈谈2017年的投资机会,相当于是做一个小预判。预判肯定是从蛛丝马迹里去寻找一些关键点,就如刚才傅老师所说,从各方面的蛛丝马迹中去研判各种商品未来大的趋势性机会,一旦逮到大的趋势性机会,就可以造就一个奇迹,同样,股市也是如此。

  首先,谈一下我的理念,我觉得做我们这行的,最难的就是知行合一。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去预判,例如我预判螺纹钢肯定会大涨,预判某个板块一定会爆发,但问题是在出手的时候,却不敢重仓参与。假设你有一个亿,你只出手几百万,最后这个品种真的暴涨了,但对你的整体收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问题的难点在于当你看对了趋势,你是否敢在某一时刻相对重仓地参与。当然,在涨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波动,在波动的过程中,如何控制波动得以平缓,或是如何尽可能地做一些差价等,这就是我认为的难点。

  看到大机会,你是否敢行动,这是一个难点,行动了之后你怎么去具体地博弈,这又是一个难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系统,我们也一直在成长,一直在完善,一直在这条资本路上不断地前行,我们坚信,未来一定会造就属于我们自己的一个奇迹。

  在股市上,我们的操作理念可以用12字体现,“成长为王,引爆为辅,博弈结合”。在这里先抛出我的一些观点,第一,2017年的A股市场,创业板将会远强于主板,逻辑在于去年创业板是远远弱于主板市场的。我们知道,市场一直在宣导蓝筹,从去年到现在,市场对于创业板是相对比较看空的,刚才傅老师有说,当螺纹钢跌得很惨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没有机会,往往会爆发一波趋势性的上涨行情。我认为这是类似的,创业板很可能也会爆发一波趋势性的行情,但靠什么来支撑?当然是靠新兴产业。第二,创业板未来大部分的上涨动能一定是来自于新兴产业,这在两会里已经重点提及了,尤其是新加入的人工智能,未来这个市场的想象力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会非常大。在大的过程中,我相信会造就板块或个股的奇迹。在前期行情低迷的过程当中,新能源板块也是走出了一个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波动走势,整个板块都涨了几倍,反正每一个阶段一定会有一个主流板块涌现出来,今年我相信会涌现出一些支撑创业板上涨的主流板块出来。

  第三,我认为未来10倍大牛股将诞生在“珍珠”里,股市里也有很多机会,在股市里也能赚大钱。大家都希望找到一些长期走牛的个股,一些未来1-2年或2-3年能够涨10倍的个股,我认为这些个股一定诞生在“珍珠“里。这次刘主席也谈到了“珍珠论”,珍珠论中有一个核心的点就是他认为未来要上市的企业,哪怕是注册制,也需要更加严格的审核制度。上市公司质量一定要有保障的,或上市企业一定是相对好的公司,按照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珍珠”。既然进来的是相对比较好的公司,我相信这里面一定是有机会的,换言之,未来的新股里应该黑马辈出。近期上市的次新股里面,已经走出了让大家目瞪口呆的一些个股出来,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序幕,还不是真正的开始。当然,这里面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会涨上去,我前面谈到的,真正有成长性的新兴产业的一些个股,会在未来的1-2年时间里会跑出10倍的牛股,因为它们是“珍珠”。

  回到创业板,3月5号,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在报告里也谈到了积极发展创业板和新三板,点名积极发展创业板的态度很明显。一直以来都强调万众创新、万众创业,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中小创的支持力度是不缺乏的,支持一些小公司做到大公司,有些上市公司很有可能在政策力度以及本身行业发展的情况下,有一个急速发展的过程,这对我们而言无疑就是一个机会。

  创业板最大的问题是市盈率,已经涨到平均70倍或60倍了,大家总是觉得有点高,想买蓝筹股,市盈率比较低,安全一点。但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很多真正的、大的、成长的个股或大牛股,它往往诞生在你当下看起来高市盈率的公司里。因为市盈率本身是动态的,比如一个亿,现在是70倍市盈率,过3年,要赚10个亿时候,现在的股价就变成7倍了,如果50倍市盈率是合理的话,现在至少还要涨6倍多的空间。所以,我认为有一些市盈率高的股票(如70倍、100倍)往往蕴含着它未来的成长还能够保持高速,以后用成长来支撑它的股价进一步疯狂。从数据上来说,中小创的成长速度还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这个速度是远远超过GDP的增速的,如果股市稳定,管理层希望慢牛,未来的机会一定是诞生在增速能够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一些领域里面。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看好这个细分领域。

  这是一个数据,2016年主板跌12.31%,创业板跌27.71%。2016年上证指数受益混改(中国联通)、一带一路(中国建筑)引领相对强势。2016年创业板指数受乐视网东方财富拖累,相对弱势,这是过去的数据。

  中国联通混改,涨幅超过200%,近2倍的空间。为什么实质性混改的个股涨势那么好?从刚才我所说的12字来看,“成长为王”,大家对它混改之后的业绩出现爆发性增长有预期。前期管理层也谈了,不是所有的国企都混改,只是一部分混改,所以,我们只能做一个相对确定性的机会。这个确定性的机会在过去已经体现出来了,我个人觉得某个阶段一定会有一个动荡的过程。我不是很看好混改,我认为混改最大的动力无非是未来混合改制之后的预期,但这个预期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且很多混改的公司是国企比较大,它业绩要出现一个特别大的爆发性增长不太现实。所以,从成长性的角度来说,不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但是是阶段性做波段的一个好选择。

  包括中国建筑也是,都是阶段性的,例如险资入市推生起来的一个个股,但长期它还是相对偏周期的,从成长的层面来说,还是会受到一定的抑制,所以我更愿意看成这些是阶段性的机会。

  乐视争议很大,一年下来跌幅高达50%,也是拖累创业板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围绕它有很多的舆论和故事在谈。说真的,我个人也看不太懂,这种跌下来,偏负面的股票有没有机会?当然,我认为交易性的机会肯定是有的,但对于未来是否还有很大的成长,在看不太懂的情况之下,我只能选择欣赏。

  东方财富,这是创造奇迹的一个上市公司,从一个小公司成长为几百亿市值的一个大公司,甚至一度上千亿。东方财富去年也是拖累市场的,但这种我相对看得懂,因为做股票的人,基本上80%的投资者都会登录它的网站看新闻,包括运用它的股票软件,市场的占有率相当高,而且行情配合的时候,它可以产生的利润是庞大的。从前几年的亏损到年赚几十个亿,收入主要来自一些基金销售等类似佣金及广告,所以弹性空间非常大,很符合“成长为王”的逻辑。可能它在某一阶段不赚钱,或利润不是很高,但一旦它释放出来,或爆点出来,发展飞快,一下可以赚几十个亿。用市盈率的角度去估算,市值一下膨胀10倍或20倍,这是“成长为王”里过去成功的经典案例,以后还有10倍的空间,并且它已经是几百亿市值了,若再增长10倍,就变成了几千亿,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相对来说会很难。而我们要挖掘的是现在总市值100亿以下的中小型上市公司的成长性。

  为什么说创业板今年的机会远远大于风险?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是要通过盘面的细节去思考市场趋势,包括大家做期货应该也是如此。比如某个品种该跌,但它老是不跌下去,就有问题了,可能有其它暗流涌动的资金在承接着它,或者就是在吸纳筹码。这个转折点在近期是能感觉到的,去年创业板跌,乐视跟东方财富提供了相当大的做空能量,但这段时间乐视网一直在寻求低点的过程中,创业板指数不跌反涨了,从技术层面上来看,是一个相对背离的现象,指数跟关键的权重品种出现了背离,这需要引起重视。以我的理解,至少说明有一部分资金已经认可了创业板,说明有资金去参与和承接了。所以,大家可能发现,2017年开始之后,中小创的一些个股明显比主板的个股强,尤其是比一些周期性的个股强。因为去年一波大宗商品的行情,有色涨得很厉害,带动了股市相关周期性行业的一些个股,但是今年,很多个股跌幅比较惨。相反的,前期跌得很惨的创业板,很多新兴产业的个股已经开始相对走强,没有继续往下探底的走势。

  大家可以看到,乐视网3月3号跌破整理平台,带量杀跌,正常来说,这种杀跌一定会拖累创业板,但那天创业板指数强势上涨,拒绝下调。后面几天创业板指数继续上涨,乐视网继续低迷,这是盘面上的一个蛛丝马迹,但从目前整个政策面来说,我们也能强烈的感受到未来管理层是希望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经济层面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关卡,能不能上去?靠什么力量推升上去?我们要知道政府现在的主要意图,难道要靠房地产吗?当然国家不希望房地产暴跌,肯定也不希望房地产在这个位置继续暴涨,这是不太现实的。依然要靠基建去拉动经济吗?我个人理解不可能完全靠这些作为主流,最终还是要靠转型升级,靠新兴产业、新经济,把大家的欲望充分地调动起来。就像现在做股票一样,为什么有的板块能够炒起来?那是因为这些板块能够让大家有欲望、想象力和刺激点。我个人认为,纯粹靠传统行业是不足的,只有靠新经济才能够将这些点刺激起来,从政策面上看,一定需要从这里面去发力。讲一个小案例,在我们公司,包括我自己,出门消费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上次我看到一个视频,将台湾与我们做对比,台湾现在蛮落后的,出门还需要用钱包,没法做到一部手机走天下,台湾人还一致认为大陆人很落后,没想到我们现在在这个层面上早已超越对方。其实不仅超越了台湾,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应该是走在了全球的前列。我们是有底气去发展或引领未来的,包括未来的5G,和现在的人工智能,我们完全是有机会的。既然有这种机会,那我们的细分领域里是否能够诞生出类似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这样的公司?我认为至少存在着这样的可能性。未来IPO在不断地常态化,或者说是加速,一定会输入更多的新鲜血液进入市场,新鲜血液里,是否存在一些能真正成长起来的公司?我认为数量多,一定有这样的概率,所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这一块,我个人是蛮看好这个细分领域,这个板块应该是未来很大的一个蛋糕。我近期关注了一个新闻,孙正义1000亿美金的产业基金大部分投到了智能家居、人工智能这一块,所以未来在全球的很多资本都往这里涌的时候,难道还不能够制造一波盛宴吗?我认为,概率很大。

  医药也是我关注的一个重点,因为从去年到现在,白酒走得蛮强,吃药、喝酒,向来是连在一起的。因此茅台成为了价值投资的一个典范,当然它曾经也一度回撤超过60%,但无论如何,只要它能够继续走强,它就是成功的,它就是奇迹的一个代表。从医药去年的指数波动情况来看,相对比较疲弱,在这个板块里,在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也会突围出一些伟大的公司。

  这是一些数据,2016年度,379家战略新兴产业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7%,计算机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医药制造这三个创新活跃行业的上市公司 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8.5%、46.3%和39.5%,均超过了创业板整体水平。

  再在谈一下“珍珠”。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段时间,一听到IPO要加速发行,一听到IPO要常态化,市场就应声下跌。有一些次新股也跌得很惨,而且每到周五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不行了,快点将新股卖出,因为供应量上来了,不稀缺了,价格一定会走低,IPO的估值会下降。但我们发现,走到今天为止,最火的是前期大家一致抛售的很早开板的次新股。有一些已经近似妖股,例如张家港行,10元钱左右就开板了,昨天收盘价创了新高,短短的一个月左右,就涨了1.5倍,这种收益也不逊色于做期货。原因在哪里?我个人认为很多时候是大家的理解问题,我当时也很关注新股发行的问题,也很担心未来的供应量大了之后,烂公司都可以上市。后来我发现刘主席在谈“珍珠论”时特别强调了未来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包括存量的上市公司,都要重点打击忽悠式重组等。也就是说,未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从源头上就开始。股市能否走强?股指能否走强?关键就看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或未来它的成长性。如果是说整体的质量好了、业绩好了,那自然就能够慢慢走出一个稳定上行的走势。而且现在每个星期大概发行10只新股,一年也就四五百只,我们现在的存量是三千多只,一年大概增长百分之十几,我觉得还可以接受,毕竟市场体量那么大,这种增量是可以接受的。关键是这个上市公司是要有看头的公司,如果都是烂企业,都是忽悠式的,那这个市场肯定就玩完了。如果公司上完市以后,真能够做出点东西,并且不小心做大,即使开始炒作一番,哪怕接下来要回调,未来只要成长性能够保持,它还是能够不断地波浪式上行。所以,我认为这就是未来一些优秀新股的上涨动力之所在。

  监管思路要稳,没有稳定,改革无从谈起。从市场通俗的语言来说,如果市场不能够走出慢牛,所有的改革都是“伪改革”,国家需要慢牛推进各项改革。严,打击“害人精”、“妖精”,打击忽悠式重组,严格审核上市公司质量,这些都是制度性的建设,尤其是严格审核上市公司的质量。这样做,就能够从源头上保证“珍珠”的含金量,剩下的就从行业去思考,思考上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及产品,去研究公司成长性的问题。它能否进入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能否从一个区域性的公司发展成全国性的公司?能否像过去的苏宁一样?这些是否有可能?如果有可能,这种公司哪怕一开始价格炒得高,都不是问题。

  要有“珍珠”,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得有线条,改革方向和运行制度,得有锁头,监管。刘主席上台以来整个成果是可以看到的,千股跌停已经悄然离我们远去,市场走出了相对稳定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个股非常稳,波动率甚至创了新低,基本上不怎么波动,这是现在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既然管理层不想灭亡,一定会在某一个时间点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认为创业板现在也在量变的过程中,很多个股开始走稳,但是要爆发还差一个导火索。“引爆为辅”,需要一个导火索,需要一个引爆点,我们一直在等待这个点。我认为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板块,能否出现一个主题性的投资带领整个板块走强。就像期货品种一样,螺纹钢一涨,钢、铜都跟着涨上去了,黑色系炒完了再炒农产品,反复炒。现在股市就差一个类似于螺纹钢这样的领军品种、领军板块,A股市场正在静候这样的点,靠新股的炒作还不够,因为它不够主题性,不够聚焦。我希望未来能够有聚焦的过程,这个聚焦肯定与政策的导向有关,所以从目前盘面的感觉来说,我的预测是,我上述谈到的行业,人工智能是现在能够聚焦的点,5G、互联网信息、数据这些行业,就要看盘面接下来的具体的动向了。

  谈谈我们永恒的主题——次新股,我一直在重点关注次新股的博弈。2月13号,次新股成交量726亿,超过创业板700亿的成交量,说明越活跃就有越多的机会。延伸开来,为什么A股市场能有那么多的机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成交量全球第一。港股,同样的公司,为什么它的溢价会相对比较低,估值比较低?很重要的因素是成交量。港股一天成交量是几百个亿,而我们动辄就几千亿,疯狂时甚至上万亿。A股是全球活跃度最大的一个交易市场,换言之,这里有大部分的机构可以充分地去博弈,如果你是大机构,100个亿在港股做短线是很难的,因为没有对手盘,但在A股就有很多对手盘。为什么次新股那么活跃?有的次新股一天成交量几十个亿,一两个亿做进去很容易,所以在这里面可以玩得很舒服,它的活跃度和趋势是机会,一旦确立的话,就像傅老师所说的势不可挡。大家都喜欢炒新,这是人性。

  低,所谓的低不是价格低,很多次新股的价格并不算低,就像现在进去的吉比特一样,再涨一涨就超过茅台了,它所谓的低是市值相对较低,尤其是它的流动市值。我低的概念是100个亿以下,10几个亿、20个亿这样的流动市值很多,张家港行当初开板时流动市值也就10个亿左右,很容易被资金逮进去了。例如一下子迅速建仓3、4个亿,就可以慢慢地做上去了,迅速地做一把大的波段。资金容易撬动,这个市场有很多派系,如温州帮、山东帮等等,这种资金玩的票肯定不是大票,都是中小票,因为有资金可以去撬动它。

  当然,从我们交易的角度来说,做中小票的模式,如果没有成长性的配合的话,基本是大起大落的。

  优质的“珍珠”,次新股,监管层严格审核,能上市的都是相对优质的上市公司。这个观念和很多主流观点不一样,很多人说现在的新股越来越多,担心新股的市值估值会降低。但我觉得,管理层目前已经确定未来2-3年解决“堰塞湖”,一年大概有4、5百家公司上市,在这2-3年,好的公司拼命炒,毕竟不是突然之间增加几千家。例如新三板,新三板几年时间发行上万家,发行速度是没有预期的,所以很多股票价格很低。但这里我认为预期已经确定了,所以,给了很多资金充分施展空间的机会。换言之,有些好的公司,它的估值不是低的,反而会逐步走高,再带动相关行业的老股票,这是完全有可能的。现在市场恰恰也需要一些公司或板块的崛起,带领整个市场慢慢走出来,只有走出来,那才有可能更好地去解决更多融资等一系列的问题。

  次新股的定义我就不说了,这里大部分的人都很专业,对于行业,我们只谈谈的逻辑。行业只要选择对了,你选的个股,即使不是很好,但也不会太差。例如当升科技,两年时间涨幅近7倍,这是新能源行业。所以,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课就是选择行业,包括做期货也一样,如果要做一个趋势性的交易,在选品种上一定要仔细研究再确定。选行业,选好了行业再选个股,从成长性、博弈和引爆各个方面去思考。对于引爆,我们做股票的都知道,炒次新股有一个引爆点,包括上周五也全面引爆了,就是高送转,这是很重要的引爆点。一年间涨势不错的个股,基本上都是行业不错、有引爆题材、上市公司配合、懂得市值管理,在某一个阶段会公布一些利好,推波助澜,让资金融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涨幅。

  我们有一个观点,越稀缺越有价值,寻找一些行业里相对细分的龙头企业,或许现在不是龙头,未来有可能会成长为数一数二的公司,这是我们最喜欢去研究和参与的机会。

  今天在座的多是高手,我自己也不太好意思班门弄斧,只能将我的一些观点抛砖引玉,比如我对创业板的理解,我对次新股的理解,我对新兴产业的理解,我对交易性的思考。在这个市场相对稳定的时候,我们的思考点应该倾向于布局哪些新兴产业标的的个股。我刚才听了很多传奇的故事,了解一些期货品种的波动之后,有一种感觉,我觉得现在有一些板块,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有点像过去黑色系还没有完全爆发的状态。因为当时是产能过剩,现在是IPO很多,价格涨不起来,大家都觉得没戏,认为估值一定会下降。等到它涨上来的时候,大家才会黯然醒悟,中国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中国的需求还是很大,这个公司还是不错的。问题是有了这种感觉之后,怎么更好地转化为行动?或在行动当中怎么能够更好地去博弈?举个例子,我感觉今天真的很有机会,明天回到交易盘面的时候,有消息说美国又要加息了,就想算了,先看看再说。待看到真的上涨时,又想着肯定还会跌回来,于是又没有建仓,等它再涨上去的时候,又继续等待,这就出现了“知行不一”,让我们反复纠结,不断犯错。涨得疯狂时才会去追高,调整、止损、动荡,周而复始,本来一个相对简单的动作变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最终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成长,由复杂慢慢地转变为了简单,寻找投资逻辑里的一些规律或模式,该重仓的时一定要重仓出击。

  这里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名家汇,名家汇是去年走势非常牛的一只次新股,任何一只牛股的背后都是各方力量融合的过程。名家汇去年是中报第一家推出高送转的公司,很多人说,高送转就像一个蛋糕,怎么切都还是那只蛋糕,没有什么变化。但有一点,虽然还是那个蛋糕,什么时候切?怎么切?是能够反映出切蛋糕这个人背后的意图的,这个意图对我博弈市场非常有帮助。名家汇那么急切地推出高送转,至少说明它很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高速发展,或很重视公司的市值管理。换言之,这个时候有些资金去博弈,受到的阻力或形成的趋势力量会相对顺畅,就容易诞生牛股。它的前提是一定要有基本面的支撑,既然它能够敢于这样去切蛋糕,那它的背后一定多少都会有点当下高速成长的基本面去支撑。很多大比例送配的公司,基本上业绩同比过去要增长50%以上,甚至1倍以上,反映出它现在处于急速发展的过程,希望通过资本市场把市值做大。原来50个亿的市值,现在变成100亿或者200亿,这个时候它可以再融资。50个亿去融资与200个亿去融资,融资额度不一,对于后期的发展,结果也会不一样。所以,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公司,它肯定是希望透过资本的力量壮大其整个市值以及未来前进的路。乐视一度也是一个大牛股,它在发展过程中当然少不了融资再发展的过程。我们要通过高送转的方法去感知背后的意图和当下的状态,然后做出相应的策略,而且我们也要思考哪些上市公司最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一些举动。民间资本比较活跃的地区比较有大机会,如杭州、宁波,广东、深圳,江苏、上海,这些民间资本相对活跃地区的上市公司,做出市值管理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我们调研了很多上市公司,一个上市公司涨幅的好坏,关键是看董事长。我对国有企业一直不是特别感冒,因为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基本不占上市公司太多的股份,这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上市公司的涨跌,他不是特别在意,因为跟他切身利益不是很大,他更关心的是上级单位对他的看法。所以,国有企业看上去都很好,各方面都挺有实力的,但往往股价不怎么涨或涨不起来,因为管理层与股价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轮动不够强。我们当时也去调研了乐视,那时候的乐视很小,资金也非常紧张的,所有的民营企业,中小创的企业,从资金博弈角度来说,上市公司董事长才是最大的资金利益方,他最渴望自己的市值不断增长。他是最大的利益占有者,他的态度、个人的特点和标签非常重要,他是希望激进发展还是稳定发展?这就决定了他未来的策略和公司的状况,你就能够大概猜到他未来会动用什么策略和动作。乐视网肯定是激进型的,所以它会想尽办法圈钱、融资。为什么我更愿意去寻找中小创的公司,从它们自身的状况来说,第一,公司上市了,股东财务自由了,第二,股东多少也希望做一点事,那你就要判断这个人,人非常地重要,如果你认为他想做一番事业,并认为他有能力,就可以押注。如果你看不透这个人,他很官方,那这个上市公司未来出的牌就很难猜得透,除非它处于高速成长的行业,行业让这个猪飞起来,否则很难。

  名家汇,7月28日的启动价,前一天还是跌停板,第二天一字板,为什么能一字板?因为10送15高送转,换言之,我认为管理层是非常关心公司股价波动的。当时一个跌停板下来,应该是破了前期很多低点,高送转公告出来后,第二天涨停,可能大家看不出来,说是利好,但后面该跌不跌,就开始扭转了整个局面,所以名家汇后面就成为了引领当时高送转行情的一个龙头,一个月涨幅123%。之后调整一波,再继续涨,又出现了引爆点,定向增发,圈钱,然后发展自己的公司,市场视为利好,再接杆,继续炒作。

  厉害的主力造就厉害的股票,名家汇最大的主力是大股东程宗玉,持股50%。程宗玉1970年出生,今年刚好47岁,处于事业黄金期。我特别喜欢上市公司董事长是70后和80后,因为大家还年轻,还想再做一些事情,而60岁或70岁的董事长,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可能只追求“稳”字。例如名家汇这种公司,追求的不仅仅是“稳”,它更倾向于“进”,进的过程中,如果公司属于成长期,就有可能会带来奇迹。

  所处地区:特区深圳,资金活跃。

  个人经历:愿意折腾,磨难重重,意志坚定,目光长远。

  程宗玉的成长史已经告诉大家这个公司的董事长不简单,他上市后肯定不会沉静,怎样也会折腾点东西出来,我们就通过这些公开资料,去看待他公司的底牌。2016年名家汇业绩增速120%—150%,公司抓住这个增速,借机壮大自己,使市值增长再融资,这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套路。在中国,小公司如果不壮大,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干掉,但当壮大了之后,不管竞争对手如何冲击,无非就沉静几年,不会被干掉。所以中小型企业迫切希望通过上市让自己在这个行业里活得更长,变得更强大。如果公司选择不上市,就很有可能会被竞争对手干掉,所以,有些时候必须要上,若不上,慢慢就会被竞争对手超越,甚至被原来看不起的对手吃掉。

  这是过去的一个波动的走势。传递信心很重要,高送转往往是传递给市场的信心,名家汇10送15,当时我们研究过,名家汇上市之后的公积金是1.7元,它10送15,已经是用尽洪荒之力了。

  游资的推波助澜,一个品种一定要有实力的资金,就像做期货一样,一定要看对手盘,看谁参与进去,大家相互博弈。个股也同样,要看看是否有实力的游资或公募资金参与进去,如果大家都踊跃地参与,不牛也变得很牛。

  另外,名家汇定增募集资金17个亿加码照明主业。它的整个流程是从高送转开始,上了一个台阶,进行定增募集资金,然后再上一个台阶,从而奠定它做大做强。

  所有的新股,一定要去研究它的董事长、管理层、上市的目的、它会怎么发展、同行业有什么竞争动手、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样的整合的计划,这对市场而言就有很多的引爆点。所以,我们研究股票就是12个字:“成长为王,引爆为辅,博弈融合”,缺一不可。

  总结一下,我今天分享的重点是2017年创业板或新兴产业会远远强于主板,今年最大的机会应该是在这里。市场希望走慢牛,慢牛并不代表没有疯股和牛股,就如这段时间的行情,虽然股指波澜不惊,主板市场基本是区间振荡,但在区间振荡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牛股是有的,或是在暗流涌动,很多不影响股指的个股,该疯狂的仍在疯狂,我认为这是今年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我们沿着这个思路,寻找最大的弹性空间和领域,我认为在中小创这个细分领域。我尤其看好的是新兴行业的机会,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我相信,在这些板块中至少会有一个板块突围出来引领市场。板块突围出来,就是兴奋点,一旦市场有了兴奋点,整个行情就活跃了,就可以慢慢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一个永恒的机会在次新股板块,随着次新股整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它整体同步涨或同步跌不现实,未来可能会交替炒作,我认为接下来的风向是慢慢炒一些前期跌幅比较大的有成长性的次新股。上周五我们观察到,以优博讯为首的这种前期超跌的次新股涨停,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信号,所以整体来说,它是在轮动的,在轮动的过程中,一定会诞生出一些对比它的开板价格涨10倍以上的上市公司,我认为,这种公司一定集中在新兴产业领域里。比如今年它的业绩是5000万,明年它可能变成一个亿,大家就开始会有遐想了,后年能否变成5个亿或其它数额,这种公司就是我们重点去研究和挖掘的方向。我相信,随着管理层对整个上市公司审核制度的加强,类似于这样优质的“珍珠”一定会出现,这就是我们未来对于资本市场的一个兴奋点,我们希望在这个兴奋点里找到属于我们的机会,实现财富的进一步增值。我认为2017年是一个机会年,这个机会就在局部的结构性机会里,我们不妨拭目以待。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让我们一起努力,谢谢大家!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家、阳光私募基金经理、财经类畅销书作家、广东煜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更多精彩尽在新浪微博 \@吴国平财经 及微信公号:cjtgping)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次新股 创业板 国资改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