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加速发行无害论”不负责任 管理层应正视风险

2017年01月16日13:10    作者:皮海洲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皮海洲

  这种“新股加速发行无害论”之类的说法,明显是对市场不负责任的行为,有为股市圈钱摇旗呐喊之意,同时也有误导管理层的嫌疑。笔者以为,新股加速发行明显带给股市三大压力,是需要管理层予以正视的。

  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新股发行提速明显。尤其是去年11月、12月,新股发行数量分别达到39只与51只。而进入2017年,新股发行进一步加速。截止1月16日,2017年前10个交易日,每天均安排了3只新股发行。

  新股的加速发行让市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股市因此在近期出现回调的走势,市场呼唤放缓IPO脚步的声音此起彼伏。不过,也有舆论认为,新股发行对行情影响不大,不必过份担心IPO节奏,甚至认为“IPO拖垮市场”的说法并不成立。这种“新股加速发行无害论”之类的说法,明显是对市场不负责任的行为,有为股市圈钱摇旗呐喊之意,同时也有误导管理层的嫌疑。笔者以为,新股加速发行明显带给股市三大压力,是需要管理层予以正视的。

  第一大压力,是短期压力,即加大股市抽血的压力,动摇投资者信心。虽然在新股发行的过程中,证监会对每家IPO公司的融资额度进行了控制,每家公司的融资额度并不大,比如2016年每家公司的平均融资额度约为6.4亿元左右,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由于新股发行的提速,IPO公司数量急剧增加,它带给市场的抽资压力是不能小视的。以每月60家公司发行推算,每月融资额度在360亿元左右,一年4000亿元左右。这对于股市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抽资压力。尤其是在目前市场低迷,股市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的背景下,这对股市的抽血作用就更加明显,也进一步动摇投资者的信心。

  第二大压力,是中期压力,即增加股市再融资压力。为了加快新股发行,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上市融资,证监会对每家IPO公司的融资额度进行了严格控制,比如,在2016年的新股发行中,只有上海银行一家公司上市募资超过百亿元,达到106.7亿元,只有25家公司的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绝大多数公司的募资金额都控制在10亿元以下。这种对融资金额的严格控制好象从短期来说减轻了每家公司IPO对市场的抽血压力(但由于发行数量的增加,整体上并未减轻对市场的抽血压力),不过因此也造成了这些IPO公司募资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这些公司上市后的再融资压力明显增加。为此,为解决IPO公司上市募资不足问题,一些新上市公司上市几个月就开始再融资,而且其再融资额度远远超出首发融资的额度。因此,对IPO首发融资额度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将IPO融资的压力转化为了再融资的压力。

  第三大压力,是长期压力,即新股加速发行带来限售股的急剧增加,股市因此成了大小非套现的提款机。因为当下的新股发行都是一种带病发行,每一家公司的上市都会带来3倍及3倍以上于首发流通股规模的限售股。而这些限售股将在一年或三年之后解禁。由于新股发行数量的急剧增加,这也意味着届时将有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的限售股将解禁。而面对众多上市公司限售股股东的顶格减持、清仓式减持,股市将进一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小非套现压力。这对于股市来说,或许是一场灾难的降临。毕竟2016年年初的股灾3.0,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对重要股东大量减持的一种预期。而新股加速发行所带来的大小非减持压力将远远超出2016年年初。因此,不排除新一轮股灾因此而降临。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员,二十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股灾 IPO 皮海洲 上海银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