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App体验是否升级?部分旅程不完善,仍需跳出“业务流程”思维

0

中信银行App体验是否升级?部分旅程不完善,仍需跳出“业务流程”思维

第7期

2024年12月31日13:00我有话说(0人参与)
导读

近年来,中信银行践行“让财富有温度”的品牌主张,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持续优化手机银行App,致力于提供安全、快捷、便利的移动银行使用体验。那么,升级后的App体验是否升级?新浪金融评测室为您揭晓。

  新浪金融评测室综合用户体验、功能服务、性能安全、发展创新4大维度,327项细分指标对中信银行手机银行App“中信银行”进行全扫描,最终给予81.275分(总分100)。

  与上届评测时相比,中信银行App进行了大版本升级,重构了体验架构,设置了会员频道,消息互动进一步提升,但是注册旅程不够便捷,转账明细不够完善,个别常用旅程不够合理,用户旅程受阻后的交互水平仍待提升。即便最新升级的11.0版,虽然频道、栏目不断优化,但上述一些问题依然存在,App仍需跳出“业务流程”思维,站在用户视角,完善每个用户旅程。

评测报告

评测分析

  中信银行APP评测分析:

  与上届评测时相比,中信银行App进行了大版本升级,重构了体验架构,设置了会员频道,消息互动进一步提升,但是注册旅程不够便捷,转账明细不够完善,个别常用旅程不够合理,用户旅程受阻后的交互水平仍待提升。即便最新升级的11.0版,虽然频道、栏目不断优化,但上述一些问题依然存在,App仍需跳出“业务流程”思维,站在用户视角,完善每个用户旅程。

  用户体验(31.055分/40分):部分常用旅程不完善,仍需跳出“业务流程”思维

  中信银行App新用户输入手机号码、设置登录密码、接收短信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注册成功之后,本行用户可以添加本行卡、验证身份信息、验证银行卡、设置支付密码后完成绑卡;非本行用户可以添加他行卡、验证身份信息、验证银行卡、设置支付密码后完成绑卡(依然是非实名认证身份),或者可以申请开通电子账户。

  登录方面,中信银行App支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含国际手机号)/邮箱登录,也支持微信、动卡空间等授权快速登录。同时,App基于机型支持面容、指纹、手势等快捷登录方式,且切换比较便捷。如果用户想更换登录账号,App支持切换账号;如果用户忘记密码,App支持在线找回。

  值得注意的是,App依然没有实现注册/登录一体化,注册旅程也不如同业便捷。此外,注册、登录旅程中缺乏必要的提示和帮助入口——虽然用户截屏可以求助客服,但问题解决能力一般。

  与上届评测时相比,中信银行App进行了版本升级,底边栏调整为“财富、借钱、首页、会员和我的”五大频道——与同业不同,App居中设置“首页”频道,也不再设置“生活”频道。具体来看,“首页”自上而下分为“导航、置顶功能、头图、常用功能、营销推广+推荐楼层”,若用户下拉屏幕可以进入“二楼”查看最近使用、最近浏览等内容。

  其中,“常用功能”采用了“9+1”的十宫格模式,用户点击“首页→全部服务”可以浏览/查找全部应用。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在“首页→全部服务”无法自定义常用功能,可以在“我的→全部”自定义4项“我的服务”。

  搜索互动方面,中信银行App“财富、借钱、首页”频道设有搜索入口(会员频道无搜索),用户可以查看最近搜索、搜索发现和热搜榜,支持对功能、产品、活动、常见问题等进行搜索。用户输入搜索关键词,可以进行关键词联想;在众多关键词测试中,模糊搜索匹配程度、结果罗列尚可;若用户对搜索结果不满意或搜索不到结果时,可以求助在线客服(但无法代入关键词)。

  与上届评测时相比,App对保险产品的搜索有所提升,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诸如“交易明细”搜索结果优先推荐产品,不太合理;二是,诸如“日信芯”等主推产品系列搜不到结果;三是,活动的覆盖度仍有进步空间,比如抖音绑卡活动搜不到。

  客服互动方面,中信银行各频道均设有客服入口,重要触点的客服覆盖率较高、差异化匹配不足——值得注意的是,评测前期各个频道的客服均为“微信助理”,引导用户添加微信助理;中期页面底部增加了AI管家入口,非常影响用户体验(评测后期频道客服入口改为了AI管家)。

  具体来看,“AI管家”整合了一些功能(诸如账户、转账等首页已具备的功能意义不大)和常见问题,且“提问→回复→赞/踩”的逻辑比较清晰,“踩”提示“转人工客服or立即微信联系”。对于一些提问,智能回复可以匹配到相关功能点,诸如“开户行查询”也可直接给出结果(支持复制)。遗憾的是,诸如数字人民币、一键绑卡等问题的回复水平有待提升。

  同时,用户输入“人工”等关键词也可以转入人工客服:服务中可以传图片/发表情、也可以中途暂时退出/结束对话,服务后可以进行评价。略遗憾的是,“下拉加载历史记录”的交互体验较差。

  消息互动方面,中信银行App“消息中心”整合了消息、待办两大类,支持对各类消息通知进行设置、一键已读等。其中,“消息”包含了动账通知、业务提醒、银行公告、我的订单等多项内容。用户每一笔动账交易,App会推送通知,且每笔通知可读性有所提升(但第三方支付看不到商户),也可以查看单笔详情(略遗憾的是,诸如理财/基金交易看不到产品)。

  便捷互动方面,中信银行App支持搜索中语音输入、客服中语音输入和语音播报,暂不支持远程视频客服,也不支持添加小组件等便捷服务。此外,App“待办”可以提示预约转账事项(也可手动增加),但对网点预约等无法提示;虽设有“理财日历”,但仅显示交易记录,没有提示产品到期日等信息。

  用户管理方面,中信银行App“我的→设置→个人信息设置”支持更新身份证有效期、常用地址等信息(但没有引导页直接进入人脸识别流程不太友好);“我的→设置→安全中心”可以进行登录管理(修改登录密码等)、限额管理等;“我的→设置→手机号管理”支持修改登录手机号、安全认证手机号,查看短信通手机号,且相关说明比较清晰;“我的→设置→中信通行证设置”支持管理认证邮箱等,也可以注销中信通行证,且相关提示比较清晰、流程比较便捷。

  交互体验方面,中信银行App“首页”可以快速找到账户、转账等常用操作,且常用操作之间进行了适当交互。常用用户旅程中,购买基金产品之后不能查看持仓,转账之后“完成”跳回“首页”频道,交互逻辑不够合理。

  若用户旅程受阻,App给出了相关提示,但下一步的引导接续有待提升——转账、购买产品等旅程中输错交易密码的引导接续已不如同业便捷,很多同业已实现输入框停留提示并再次输入密码。若用户截屏,可以联系客服,但相关旅程不如同业便捷。

  值得注意的是,App“账户→银行卡”的交互逻辑较上届评测时有所提升,但也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一是,手机号转账、生活缴费等旅程,输入交易密码和验证码两步没有拆分,如果输错交易密码要在验证码之后提醒;二是,购买实物贵金属时,账户余额不足的提示后置;三是,交互细节待梳理,比如用户添加自选后提示“自选加入成功”并要求点击“确认”,诸如此类的“强提示”太多,影响用户体验。

  与上届评测时相比,中信银行App进行了大版本升级,重构了频道架构,消息互动进一步提升。遗憾的是,注册旅程不够便捷,个别常用旅程不够合理,用户旅程受阻后的交互水平仍待提升。即便最新升级的11.0版,上述问题依然存在,仍需跳出“业务流程”思维,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功能服务(29.670分/35分):新设了会员频道,转账明细仍不够完善

  账户管理方面,中信银行App“账户→银行卡”可以查看已绑的本行及他行账户,也可以添加/解绑银行卡,还可以开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电子账户。对于单张中信银行借记卡,用户可以查余额、查明细,也可以查询/复制卡号、查看卡面/网点,以及进行账户管理——包括快捷支付管理(功能一般),设置非柜面限额、小额免密,开启安全锁(功能一般)以及进行账户挂失等。

  具体到“交易明细”,App支持查询2015年以来的交易记录(单次查询跨度最长一年),明细列表进出项、必要信息清晰,列表可读性较上届评测时有所提升(购买理财/基金等产品比较清晰,但转账交易仍待提升)。同时,“交易明细”支持按照币种、交易渠道、关键词、交易金额等筛选交易——遗憾的是,不支持按照交易类型快速筛选相关明细。

  资产负债视角,中信银行App“账户→资产总览”支持查看总资产/总负债、收益情况。其中,“总资产”囊括的资产品类比较全面,活期余额可以提示冻结金额(但点击详情看不出指向哪笔交易),投资中理财/基金等列表只能查看已经持仓的产品,在途交易提示金额但不标记交易,仍需进一步提升完善。

  转账汇款方面,中信银行App支持银行卡转账、手机号转账,也支持查询转账明细、管理转账限额、管理收款人。具体到“手机号转账”,关键步骤分离不足,功能性一般。

  “转账明细”支持查询2015年以来的转账记录(单次查询跨度为一年),列表可读性较差(转账不成功没有标识,手机号转账记录区分不明显),仅支持按交易金额、收款人姓名进行筛选;单笔转账记录可以查询详情,支持查询电子回单。相比上届评测,转账明细提升不大,而大部分同业已支持账户等多维度搜索转账明细,也完善了单笔转账记录的关联功能。

  “收款人管理”支持新增/修改/删除收款人,可将收款人分组管理,也支持按姓名/卡号/银行名称进行搜索(无法管理手机号转账收款人);“转账限额”的相关说明和管理尚可。

  同时,App可以设置预约转账、进行跨境汇款,支持最近收款人快速转账、复制卡号打开App诱发转账、分组转账等快捷转账方式。

  中信银行App“财富”频道顶部显示总资产、最新收益,下方十宫格模式推荐了重点产品和服务——涵盖了存款、理财、基金、私行、保险、积存金、实物贵金属、三方存管、外汇交易、代销资管、证券服务、跨境理财通、国债、私募,以及风险评估、合格投资者认定等。

  具体到“理财”栏目,底部设置了“产品、持仓”两大标签页(后期迭代为推荐、全部产品、持仓)。其中,“产品”支持搜索(但非定向搜索),设置了“零钱管家/安稳理财/稳中求进/收益进阶/全部产品”推荐标签,“全部产品”囊括的产品比较丰富,筛选/排序/搜索逻辑比较清晰;具体到单只理财产品,详情页建设尚可(产品文件可读性有提升空间)、购买旅程比较顺畅。“持仓”可以查看总金额、收益,以及当前持有的产品列表(单只产品没有提示可申赎日期),也提示了在途交易(有提升空间)。

  另一个“基金”栏目底部设置了“产品、市场(后期迭代为ETF)、自选、持仓”四大标签页。其中,“产品”支持搜索,也分类推荐了基金产品,“基金超市”囊括的产品比较丰富,搜索、筛选/排序逻辑尚可;单只产品的详情页建设比较完善(可以咨询财富顾问)、购买旅程比较顺畅。遗憾的是,“持仓”建设有待提升,例如“总金额”中未计入在途资金(与资产总览中基金数据不统一),提示了在途交易(但无法查看交易金额等)。

  “保险”栏目在评测中进行了迭代,无论整体栏目,还是单只产品的建设均比较完善,略遗憾的是栏目的搜索功能有提升空间;实物贵金属和积存金、国债栏目建设一般,个人养老金栏目建设尚可。

  同时,“存款”栏目上线了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定期存款、通知存款、薪金煲、增利煲等产品,存款购买较为顺畅,但持仓建设有待提升(虽然评测过程中栏目进行了迭代升级,但用户查询持仓产品要层层点击、比较低效)。

  借款方面,中信银行App“借钱”频道上线了信秒贷、小微信秒贷、烟商贷(烟草商户专享)、金融质押贷、房屋抵押贷、汽车消费贷等多款产品,支持查看贷款情况,提供贷款计算器、信用报告查询、房屋价值评估等服务。

  信用卡方面,中信银行App“信用卡”栏目既支持查账、还款、分期等账务服务,也支持申卡、激活、挂失等卡片服务,还可以查积分、兑积分、查年费等。

  支付服务方面,中信银行App支持扫一扫、收付款,且开启/关闭小额免密、更换支付卡号比较便捷。

  网点服务方面,中信银行App可以查询附件的网点(包含ATM),支持用户立即取号、预约取号或现金预约,也可以查询/取消预约、开卡预填单等。

  生活服务方面,中信银行App“首页→全部服务→生活”推荐了主要的生活服务,包括生活缴费、友鱼积分商场(信用卡)、商旅出行、城市服务(诸如北京等地区几乎无内容)、电子社保卡/公积金/医保、爱车生活等;“首页→全部服务→出国金融”聚焦出国服务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App设置了“会员”频道,聚集用户体系建设和活动运营,其中“活动”整合了各类活动,比如每日签到等日常活动、借贷等业务活动,建议增加定向搜索。

  此外,中信银行App针对代发工资客群建设有“工资管家”,针对私人银行客群建设有“私行尊享版”。其他方面,App接入了百信银行小程序,暂未上线“数字人民币”。

  与上届评测时对比,中信银行App新设了会员频道,诸如交易明细、存款栏目有所提升,但转账明细依然不够完善,资产总览、理财/基金持仓建设也有待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服务较为一般,转而聚焦活动运营和用户成长,也不失为一种尝试。

  性能安全(13.675分/15分):

  性能安全主要包括基础安全设置及安全检测、隐私保护、性能检测三大板块。

  基础安全设置方面,中信银行App适时启用安全键盘,超时登录自动退出,多次输错密码会触发账户冻结等;同时,App支持查看上次的登录时间、查询操作记录,进行设备管理(解绑当前设备),关键页面防录屏设置比较完善。另据新浪金融评测室技术支持“爱加密”提供的渗透测试报告显示,中信银行App在4大类9个漏洞检测中没有检测到风险点。

  隐私保护方面,中信银行App首次打开明示隐私政策,标明了隐私政策发布和生效日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及用户权益保障的说明相对完备。同时,用户可以查看隐私政策、进行系统权限管理、开启/关闭个性化推荐,也可以解除授权同意隐私协议、第三方应用。另据新浪金融评测室技术支持“爱加密”提供的合规评估报告显示,中信银行App在7项检测中全部合规。

  性能检测方面,新浪金融评测室技术支持“博睿数据”提供的数据显示,中信银行App(Android端)启动时长、查账等重要页面的响应时间不及同业水平。此外,重要旅程平均FPS也不及均值。 

  发展创新(6.875分/10分):

  2024年半年报指出,中信银行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持续优化手机银行App服务功能,努力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全服务触点的金融服务需求。比如,升级会员成长体系,开展体验型触点建设工作,从用户视角出发定义关键旅程、关键交互,持续提升客户关键服务的使用效率从而提升客户体验。

  从适老化发展的角度看,中信银行App切换到“幸福+版(大字)”便捷度尚可:底边栏延续“金融、生活”两个频道,并居中设置了“语音助手”。长者在“首页”可以快速查看总资产/收益,也可以快速找到转账、账户、财富、存款等常用功能,转账旅程进行了一定的适老化,但账户的适老化不太充分。同时,长者可以比较快速地找到人工客服、网点预约(缺网点电话)、快速转账和常用缴费。略遗憾的是,语音服务一般,智能客服、消息中心适老化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后期迭代升级的“幸福+版(大字)”进行了改版,但改版之后的人工客服反而比较难找到。

  从多渠道发展的角度看,“中信银行”微信公众号提供“领福利、微金融、悦生活”三大板块服务,支持查余额、接收交易提醒、求助人工客服等;“中信银行”提供账户查询、信用卡申请、贷款等服务。

  从运营发展的角度看,中信银行App“会员”频道聚焦会员体系,根据金融资产设立了中信红会员从R1至V顶钻的等级体系,可以解锁不同的金融、生活和特色权益等,整体建设比较完善。内容运营方面,各个栏目以及财富号建设尚可。

  从App发展和创新来看,中信银行App发布了新版本,升级了会员成长体系。从用户体验的维度看,App重构了频道架构,消息互动进一步提升,但遗憾的是,注册旅程不够便捷,个别常用旅程不够合理,用户旅程受阻后的交互水平仍待提升;从功能服务的维度看,App新设了会员频道,诸如交易明细、存款栏目有所提升,但转账明细依然不够完善,资产总览、理财/基金持仓建设也有待提升。

  即便是最新升级的11.0版,虽然频道、栏目不断优化,但上述一些问题依然存在,App仍需跳出“业务流程”思维,站在用户视角,完善每个用户旅程。

  (测试版本为iOS 10.0.1版/Android 10.0.0版,安全检测、隐私测试数据由爱加密提供,性能测试数据由博睿数据提供,评测截止日期2024年12月29日)

备注说明

  备注说明: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金融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已日益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新形势下的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发展方向。

  作为银行触达和运营客户最重要的渠道,手机银行App已逐渐成为各大银行数字化转型成果的集大成者。如何打造极致体验,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已成为银行App转型探索的重点方向。

  过去几个月,新浪金融评测室根据已获多方认可的评测标准,通过初测、复测、交叉评测等5轮测试,综合用户体验、功能服务、性能安全、发展创新4大维度、327项细分指标对23家手机银行App进行全扫描。

  全报告:第十届(2023-2024)手机银行App评测全报告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邮件money@staff.sina.com.cn;电话010-6267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