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漫话:T族还可炒吗?

2001年04月28日 11:26  南方网-南方日报 

  ———从PT水仙摘牌说开去

  主持人:王鸿涛

  主持人:有关上市公司退市的话题,在证券市场上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但是过去一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本周PT水仙正式告别证券市场,揭开了退市机制启动的序幕。那么,上市公司退市对市场意味着什么呢?

  退市降低市场风险

  申银万国[微博] 桂浩明

  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在沪深市场已经有了1000多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多,市场的选择机会也大,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在这千余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一批质量不行了,有的是连续三年亏损,资不抵债。虽然在数量上不是特别多,但是对于市场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它们的存在降低了整个市场的投资价值,提高了操作风险,对于市场的发展更是不利。显然,一个高效率的、有吸引力的证券市场,对于在这里面进行交易的上市公司是有要有一定的质量要求的,不可能将所有企业都包含在内。通过淘汰差的品种,既减少个股的投资风险,也在总体上提升投资价值。

  应该看到,企业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在证券市场上市的企业,尽管经过了反复的选择,通常说质量要好一些,但是也避免不了受这个周期的制约。在它发展最快、生机勃勃的时候,通过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其发展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当它进入到成长的后期,已经举步维艰,失去了在资本市场继续融资的能力时,再将其硬留在证券市场上,的确是社会资源的浪费。从这个角度讲,在成熟的市场理念中,退市是经常性的事情,也是有利于市场的。这应该成为投资者等市场各界人士的共识。而这个共识的影响力,甚至比相应的市场规则还更有影响力一些。

  摘牌优化投资理念

  北京首证 杨成义

  长期以来,一批垃圾公司一直逗留在证券市场,严重着侵蚀证券市场发展的根基,此次管理层下大决定整顿市场,一方面通过核准制发行制度的实施来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也通过退市机制的建立来剔除市场的垃圾,这有利于消化和分解市场风险,确保证券市场运行基础的安全。同时,PT水仙摘牌将引导市场投资理念的不断优化。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缺乏退市机制的约束,尽管管理监管部门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风险警示,市场上仍不断出现借重组、扭亏等概念为幌子恶意炒作亏损公司股票的现象。此次退市机制的实施必然会引发市场的阵痛,PT水仙的持有者可能血本无归,这给其他投资者敲响了警钟。退市制度的落实,将使正确的价值评估体系、市场准则和投资理念为投资者所掌握。正本清源,还原证券市场应有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主持人:PT水仙的退市可以说是一石击起千重浪,引起了众多市场人士的极大关注。但在绩差股受到贬斥的同时,本周ST板块依然得到投资者追捧,成为市场的一大热点。ST板块的活跃是为PT喝彩呢,还是物极必反的疯狂?

  关注T族重组题材

  江苏天鼎 秦洪

  以前中国证券市场之所以对绩差股情有独钟,是因为没有退市制度。上市公司实行终身制,甚至于连PT郑百文这样的烂股都有人愿意去重组,那么,还有什么股票不可以重组的呢,还有什么股票不敢炒作的呢?正因如此,PT股票才出现连续涨停的奇怪景象。但是随着PT水仙被处死刑表明上市公司的终身制被废除,投资者拥有部分PT公司的股票可能会血本无归。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退市制度给当前部分个股的重组力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试想一下,如果不重组就要终止上市,这对于地方经济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只有一两家上市公司的地市,这一两家上市公司往往当地的经济支柱。因此,各地方政府将在退市的重重压力下出台种种鼓励上市公司重组方案的政策。也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退市制度的推出以及PT水仙的以身殉“ 市”,将点燃当前市场炒作重组题材的热情。而本周中国证监会豁免四环生物全面收购的义务,以及项怀诚声称国有股减持方案即将出台,也表明国有股股权转让也将提上议事日程这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给T族的火爆提供了政策背景。

  循此思路,我们要高度关注以T族为核心的重组题材在未来行情中的主导地位,它们可能会取代新股与次新股而成为大盘的主流板块。在这里,笔者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板块。

  一是上海本地股中的T族个股。由于近期上海本地股异常火爆,其中的T族个股也会水涨船高。同时,就市场理性而言,一年有一两家退市尚情有可原,如果连续多家退市,上海市政府的形象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上海市政府必定会对目前的两年亏损的T族个股的资产重组予以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所以,ST重机、ST中纺机、ST永久可以高度关注。

  第二就是要从炒新思路中转变到重组题材的炒作中。在此,笔者建议重点关注一些小市值板块中的的T族个股,尤其是那些已更换股东的个股,如ST银山、ST康达、ST天颐等。

  第三是深市本地股。从目前盘面来看,沪市本地股走得比深市要强,但是笔者发现,深圳市政府对于本地上市公司重组也倾注了不少心血。ST深华源、深信泰丰(0034)、北大高科(0004)的重组模式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点。ST特力(0025)、ST中侨(0047)应值得关注。

  第四类是近期明显放量的T族个股。如果基本面再发生变化,那么此类个股更是值得我们去关注了,如ST猴王、ST鞍一工等。

  留份清醒更重要

  东方证券 吴一萍

  目前几家PT大都已病入膏肓,谁“先走一步”都不应该出乎意料,将水仙逐出证券市场的大门也在情理之中。在证监会、交易所的声声警告里,参与追逐PT游戏的人就只能被定义为投机。这时候就不可能以正常的逻辑思维来作基本的判断,所以扑进去之前没有作好血本无归准备的人就不应该在摘牌之后呼天喊地叫冤。因此,对剩下的几家被宽限的PT来说,宽限并不意味着交易所开了一张保证书,仅仅只是多延续6个月时间给它们寻找扭亏的机会,它们很有可能只是延迟了和证券市场说拜拜的时间而已。

  手里攥着PT股票或者准备杀进去的投资者,如果怀揣着自己的PT会“活 ”过来的想法,那么到时候的心情和现在的PT水仙股东恐怕也无异。对这些早已经气若游丝的公司,在现行的债务重组不允许计入当期收益的会计制度下,巨额债务缠身的它们要在6个月的宽限期内马上扭亏为盈的概率很小,恐怕还要再次向交易所申请宽限。在此情况下,投资者不仅要忍受重组失败的风险以及交易所驳回再度宽限的风险,而且还要经受时间成本的考验。在评判PT股的价值时,它们有的只是投机价值而毫无投资价值可言,而且在这里除了要付出投机可能灭失财产的成本外,还有不可知的时间成本。因此,即便是目前已经宣称正在努力进行重组的PT公司,也是前途迷茫、荆棘密布,缺乏充分心理准备的投资者还是不碰为妙。

  对待已经在宽限期内喘息的PT应该回避,那么对那些刚刚被扣上PT的帽子,以及虽然还没有戴帽但已即将步入PT队伍的ST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在PT水仙挥泪告别之际,许多“准PT族”的ST却异常活跃,ST鞍一工、ST百花村、ST吉轻工等等的抢眼表现与它们千疮百孔的基本面形成了鲜明对比。它们之所以表现出“利空出尽是利好”的味道,其实是想趁机在拉高过程中吸引不明就里的投机者以派发筹码,以便在变成一周交易一次之前脱身。PT郑百文在被PT之前的飚升就是极好的例子,可以预言这些准T族在大起之后必然大落。因此,对风险比较厌恶的投资者最好不要玩这种心跳的游戏。而喜好风险的投资者在参与游戏时,除了作好心理准备之外,还需要速战速决、输赢都要及时离场,以免接了那最后一棒。

  投资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PT、准PT以及很多ST公司,托举它们股价的除了"壳价值"和信息不透明之外别无他物。在证券市场走向市场化的进程中,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以及新股发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不正常的“壳”价值将回复到零点,资产重组的神话将慢慢消失。季度报告的面市使T族的“家丑”外扬的频率又加快了一步,投资者对信息的获取又多了一条渠道,主力利用信息差炒作没有从前那么方便。这些都告诉我们,T族的壳光环正逐渐褪色,招展的红旗将不会逆风飘扬,它们堆积的投机泡沫将逐渐缩小。投机搏傻的成本太高,笔者希望理智和清醒的投资者不要重复现在PT水仙股东们悔之晚矣的叹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首尔7盘外招伤恒大 里皮回击首尔刁难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