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invest奎星:我眼中的中国基金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 14:37 新浪财经 | ||||||||||
和基金的接触已有数年之久。第一次购买基金是在1999年购买的基金同盛(资讯 行情 论坛)。其时,对于基金是何物,并没有任何了解,只是听朋友说买基金属于请专家理财,不用自己每天穷折腾,也就乐得逍遥了。然而,购买并持有一段时间后,该基金在牛市行情中并没有出现我所渴盼的回报,于是就把它像其它股票一样地卖掉了。卖掉的时候,对于什么是基金仍然是一头雾水。
数年后回国,发现中国的金融市场仿佛就是基金的天下,大街小巷,股市内外,亲朋好友都在谈论着基金,基金红了,火了! 然而,在经历过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基金洗礼后,我发现,对于中国的基金和基金市场,还是给人雾里看花的感觉。 其一,投资者对投资基金的渴望值太高。就如同我数年前一样,多数的投资者对基金的渴望值像对股票的渴望值一样高。很多人希望在风险大幅度降低的同时,取得高额的回报。然而成熟的投资者们都知道,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高回报来源于高风险,低回报归因于低风险。如果不想冒险,则只有投资于国债。根据我对国外投资者的了解,他们投资于基金的原因往往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自己没有时间炒股票;第二,专家理财胜于个人理财;第三,长期投资;第四,希望获得稳定的回报率。如果没有以上的心态,只想获得高额的回报,恐怕最好是自己理财。记得我的投资学导师Hirshey教授就一再重复,不要渴望基金会战胜市场,战胜市场的只有你,股票投资者。当然,他是一位追求高回报的个人投资者,从不投资于国债,也从不投资于基金。 其二,投资者对基金的操作如同购买股票。有了高回报的心态,就失去了长期投资的心理平衡。在略有赢利后沾沾自喜,在业绩滑坡时忧虑重重,于是就频繁赎回,频繁换马,已经到手的微利也因高额的基金费用而丧失殆尽。因而,在呼唤成熟市场的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成熟的投资者。当然,成熟的投资者需要培养,市场的培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基金管理者也需要加强宣传,让投资者了解基金,树立他们的价值投资理念。 其三,基金管理者对政策的敏感度偏低。美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对政策的敏感度,对经济数字的敏感度,对国际政治变动的敏感度都很高,略有草动风吹,股票和债券的大盘指数就会立刻震荡,市场的有效性体现的淋漓尽致。笔者不敢说中国的市场是有效市场,但政策推动市场恐怕是人所共知的道理。然而,基金的管理者却仿佛被“价值投资”的“紧箍咒”束缚了,没有因政策的变动而相应曾减仓位,表现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今年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反应。在国家决定控制经济增长的速度并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后,多数基金管理者没有见好就收,依然死守城池,导致损失惨重。 其四,基金管理者对基金重仓股换手率太高。比较偏低的政策敏感度,部分基金的频繁换手是基金的另一个问题。国外基金的年平均换手率只有70%至80%。然而,回过头来,看中国的一些基金,我们不免有些困惑,一年的换手率竟达十次之巨。这样的中短线操作,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人想起了以前的老“庄家”,散户中的短线或超短线操盘手。这也使得冷眼旁观者质疑,基金管理者是否脱胎于以前的股市操纵者?基金管理者的投资理念是否成熟?基金管理者是否有识别正确投资对象的专业素养?当然,我们应该在经济,政策,行业,公司等发生变化时相应地增减舱位,但过度频繁地换手基金重仓股让人对价值投资的理念产生怀疑,对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产生怀疑,应以为戒。 其五,基金产品太过单一,避险途径少。中国的基金市场发展仅数年,其快速发展不过一年有余,产品线的单薄自然让购买者选择的余地不多。虽然各大类型的基金目前已基本具备,但若完备产品线,则需假以时日。自然,我们产品的单一部分应归因于不成熟的市场体制。没有卖空机制,没有期权机制,没有全流通,这种种因素导致了我们的投资产品和避险路径的馈乏。面对这一现实,基金管理人自然有时候也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然而,立足于现实是行动成功的前提。在积极促进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的同时,作为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基金行业要尽力完善产品线,最大可能地化解非系统性和预测市场系统性风险。如果笔者能早日看到对冲基金在中国市场上纵横驰骋,中国的资本市场就要让人高呼万岁了。 其六,基金的营销观念有些单薄。在牛市来临时,任何投资者都可以说是市场的赢家,不需要过多考虑基金的营销问题,蜂拥而入的资金让基金管理者稳坐中军帐,然而熊市中如何销售自己的产品不能不是基金管理者需要立刻解决的问题。允许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立基金更加重了该问题的严峻性。走出中军帐,开展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组建能征惯战的营销队伍,让投资者了解基金,投资于基金,才能在熊市中立足,在熊市中发展。作为基金管理人,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营销管理。试看美国市场,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Vanguard,也很少有投资者不知道巴菲特、索罗斯的大名。然而,综观市场,在营销方面,恐怕仍有许多需大力改进之处。第一步自然是要建立投资者的价值投资观念,其次是要通过市场的锤炼,磨出品牌,磨出名人效应,让事实告诉投资者谁是市场的赢者,谁是中国的巴菲特。 以上这六点使得笔者对中国的基金业产生了诸多疑问。这些疑问或许需要政府的进一步政策放开来解决,或许需要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的共同努力来解决,或许我们不得不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危机的考验?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自然是后者。 笔者希望看到一个有效的大市场,而不是信息获得不对称的畸形市场。笔者希望看到一个健康发展的基金业,而不愿意听到基金重复券商的故事。(Ld-invest 奎星) 独家声明: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