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怀念董老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0日 12:30 新浪财经 | |||||||||
那是一个伤心的时刻,我将永生难忘。2004年8月7日下午,恩师的骨灰在其亲人的护送下回到了他在北京的家,我带着爱人早早地静侯在门口,当远远看到载着骨灰的车队时,我的心一下子碎了,断了线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在肃穆的灵堂前握着师母的手,看着我曾经坐在上面聆听过恩师教诲的那张熟悉的沙发,我哽咽无语……那个时刻,我深切地感觉到自己对恩师竟然是如此地怀念。
我于1998年考取董老师在中国社科院招收的博士生,那年事务繁忙的董老师在国内只招了一个学生,因此,我和董老师打交道的形式有些特别。我清楚记得最初几次上课地点都是董老师原先在三里河的家中,那时我每次去上课都会先自觉地列出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请董老师逐一给我讲解,这样做主要是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从老师那儿尽量多地学到知识。这种上课方式很快发生了变化,那年11月起,董老师开始带着我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并让我在由他和我的一些已经很有成就的师兄们主导的研究机构里做了一个时期的秘书,这成了我今天回想起来受益最大的上课方式。那时的董老师身体非常硬朗,精力异常旺盛,好几次我们都是在后半夜才结束一天的工作,董老师的言传身教给我打开了一扇见识世面的窗户,将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经济初学者培养成一个敢于思考并善于思考的经济学博士(这是我毕业时董老师给我的评语)。99年起,董老师的身份开始逐步超脱,并开始在北京大学招收博士,我和董老师打交道的方式也开始改为和北大的几个同学在一块儿上课,而那间由杨云龙同学提供的教室则成为给我们大家留下了美好回忆的“宝地”。在那里董老师为我的博士论文进行了最及时和最有力的指导,在那里我们大家擦碰出了一串串思想的火花…… 在和董老师6年的师生情谊中,有太多事情令我怀念不已,下面我写出几件事情供我和董门的其他弟子们共同缅怀,希望从这些大家都似曾相识的一幕幕中,我们能再次感受到老师对我们学生的那颗火热的心。我记得第一年读董老师的博士时自己很是清贫,有很多次董老师都主动问起过我的生活情况,在我做董老师创办的一个研究机构的秘书期间,董老师特意嘱咐我的几位师兄要给我适当的报酬,虽然现在想起来这些报酬微不足道,但那饱含了董老师和我的几个师兄对我的关心,这让我至今感恩不尽;99年在北京找过工作的人大概都知道那年进京指标有多紧俏,而我爱人正巧碰上那年毕业找工作,董老师在知道了我的这点困难后,在一次师兄弟的聚会上特意给大家讲了一下,华生师兄在争取到进京指标后专门给我打来电话,由于那会儿我们已通过其他渠道联系好了工作,所以这很可能让华师兄浪费了一个进京指标,当我很是抱歉地将这个情况告诉师兄时,我更多地感受到了同门弟子的特殊感情以及董老师在我们学生中的号召力;02年初我自己出来做了一个公司,但这之前我一直没有告诉董老师,那年3月,当我将自己设计的公司司标呈送董老师指正时,董老师开始替我担心,并建议我应该先去我原来的老领导新办的公司好好干一番再说,但在仔细听了我的一些想法后,董老师说了一句让我至今不敢懈怠的话:“你的选择还是有可能成功的”,这句是鼓励也是担心的话时刻都鞭策着我,而今每当我小有成功地做成一件事时,我真想第一个告诉我的恩师。 我相信类似前文所讲的事情董门的其他弟子肯定也都能举出一大堆,而我更相信的是,这些事情经过交流将能把我们大家凝聚得更紧,因为,我们都共同聆听过董老师的教诲,他所建议的“不管将来从事什么、有多忙,都不要忘了研究和写作”以及“你们今后应该尽可能去从商”等,都已经并将继续对我们各位的事业产生影响。 谨以此文悼念我的恩师。 学生:李刚 2004年8月10日凌晨4:38 于广西南宁锦华大酒店 |